完美的群体

2022-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完美的群体

不完美的完美

摘要:当代的视觉文化起源于照相术的发明(1839年),从此艺术作品超越了客观现实,对现实中的细节毫无保留地暴露,人类生存全面“视觉化”。在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d)看来,由于影像生产能力的加强,影像密度的加大、审美的泛化,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实在”与“类像”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弭。他认为,是屏幕和影像犯下了“最完美的罪行”。这样,想象的东西和现实的东西变得难以区分。至此,流动的视觉艺术并非对现实的反映,而是对现实的反叛,从而造成了“日常现实的大崩溃”。图像跳离现实的约束,自由地飞翔在“重现”的空间,书写出比现实更为广阔的历史话语。

关键词:视觉文化; 图像; 仿像

一、物我两忘:“实在”与“影像”的界限消弭

按照福柯的理论,图像话语模式经历了三次主要的转变:符号模拟、符号表征和符号仿像。符号模拟阶段,符号是现实的真实反映,视觉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与所表现对象间的相似关系,遵循“符合论”原则。符号表征阶段,话语的所指/能指二元结构显现,遵循“生产性”原则。符号仿像阶段,符号自身的意义凸现出来,符号比符号所反映的内容更重要,被称为“仿像”或“类像”(simulacra或simulacrum)。当代的“仿像”是与现实毫无关系的复制,它采取了比现实更真实的形式,也就是鲍德里亚所说的“超现实”(hyperreal)。

今天,我们越来越生活在一个由影像构成的人为的、符号的虚拟世界中,不仅现实与影像消弭了界限,甚至符号和影像也逐渐失去了模仿的对象。在古典话语里,图像自身的价值被图像所摹写的对象遮蔽,而在当代话语里,图像符号自身的价值凸现出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虚拟的现实与影像成为可能,就如鲍德里亚所说的“没有原本的复本”。所谓“仿像”成了无根柢的漂浮,表现取代了再现。拿绘画作例,如果说现实主义的绘画和摄影还是偏重于对自然和现实的模仿与再现,那么现代主义则突出表现本身,表现的东西也许在现实中根本无从寻找,不过是幻想的虚无。毕加索的肖像画多是表现人物的正面像和侧面像的抽象组合,艺术失去了模仿对象,这在传统的透视法中是绝不能实现的。影视艺术更是制造了逼真的现场感,震撼人心的灾难片不过是在小水潭里的一次模型演习,所谓战争片完全借助电脑技术的制作和拼接。就连视真实性为生命的新闻报道,也不敢公然宣言其为“目击新闻”,因为荧屏前方的观众永远不可能到达新闻现场,因为“那些被认为最无文学性的‘现场直播’或‘新闻报道’也是设计编排的结果,它有作者意图、材料剪接、叙事习规、修辞虚构和表演”。①

“仿像”——是这个时代至高无上的神。虚拟将对我们影响至深。曾有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来到美术馆的地下室,看完美术展览之后喝咖啡,咖啡桌旁边坐了一个老太太,结果竟然发现她是个假人,再仔细一看,老太太太像了,只不过不会动而已。于是他走到大街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幻觉:他生活的世界是假的,他看到的人是假的,那个假人才是真的。假的比真的似乎更值得相信。现代视觉文化这种似真似幻的特点,模糊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线,这是现代视觉神话。

美术史学家休斯说的好:“我们与祖辈不同,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我们自己制造的世界里。”②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说谎者对自己也撒了谎,逐渐相信自己的谎言是真实的。

难怪费尔巴哈会喋喋不休地抱怨:“可以肯定,对于符号胜过实物、摹本胜过原本、现象胜过本质的现在这个时代,只有幻想才是神圣的,而真理,却反而被认为是非神圣的。是的,神圣性正随着真理之减少和幻想之增加而上升,所以,最高级的幻想也就是最高级的神圣。”③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不是一个“虚拟的现实”,而是一个虚拟的“非现实”(irreality)。

二、 复制的“阴谋”

鲍德里亚曾用地图和地域的关系来比喻摹本与原本。原则上是先有地域再有地图,地图是对地域的摹写。相对应,先有现实才有对现实的摹写。但是现代影像技术已经创造了没有现实的摹本,影像被自身逻辑预先决定了,成为“没有地域的地图”。

复制使“真实的谎言”成为可能,“在一个技术崇拜的时代,复制成为这个世界的最大胆的谋划。”④本杰明宣称我们已经进入了“机械复制时代”。视觉文化大规模的复制使传统的“高雅艺术”的款式逐渐消失,复制品之间毫无区别,摹本代替了原本,进而失去意义,其唯一性不在,复制品之间互相复制,看不出任何艺术家个人的印记,艺术品成了“类像”,图像只是对虚幻的再现,变成没有原本的摹本,甚至“技术复制能把原作的摹本带到原作本身无法达到的地方”。⑤ “视觉符号”的能指不断被消耗,剩下一个空洞的“无我”现实,其背后没有隐藏一个巨大的所指,符号是自我相关的、自我指涉的、自我封闭的,视觉符号的清晰性和准确性突出了,而思想和意义模糊了。视像技术介入影视制作现场,从而导致安德烈·巴赞的影像本体论的解体,颠覆了以影像为基础的真实性概念,视像这一被“真实”统治的“帝国”逐渐褪去它原有的美学风格,传统影像美学根基由此轰然崩溃。如杰姆逊所言,“后现代”的核心是“仿像”的大规模复制。“这些极度真实的艺术品对现实是有一定影响的”,“在后现代里,形象也是有着同样的非真实化的效果。尽管它被忠实地复制出现实,但也正是在这种复制中,形象被现实抽掉,非真实化了”。⑥ 这是一个消费和泛美的时代,美学和日常生活的界限消弭,我们就这样被文本和类像所包围,虚幻的形象幽灵般地逼近我们。

三、蕴藉在电视艺术中的“仿像化”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性的艺术形式,是表现当下视觉文化“仿像化”特征最为典型的代表。

与电影画面的“幻象”的“视觉——心理”效应不同,电视的特征恰恰在于“窗口(window)”意义。正如美国评论家里拉分析的那样:“它(按:指电视)是家具的一部分,它侵入家庭和生活,它影响思想并改变习惯,几乎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生活中人的一部分……它给我们的起居室增添了一扇窗户,你只要按一下电钮,就能接受整个世界。”⑦电视这个由摄影技术、视频发射与接受新技术联姻而形成的传播媒体,在更为宽广和灵活的时空范围内,更充分地满足观众非在场却又镜像式在场交流的欲望和需求。

(一)对现实的“再现”还是“重建”?

电视提供给观众一种亲眼目睹的快感,它将各种信息和图像呈送于人们面前:伊拉克的热战、“非典”的恐慌、“世界杯”的狂热、“神六”的飞天、明星的现场访谈……人们习惯于在瞬间捕捉信息,轻松收看,这种零碎的、流动的信息和图像被拼贴、聚集在一起,组成我们每日观看的电视节目。就像麦克卢汉所说的“传媒就是信息”,媒体将“现实”改装、处理成所谓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媒介传递的现实不是历史的见证,而是虚拟的、被操纵的审美结果。“窗口”传递的信息是经过“包装”的非生活“原生态”。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电视“再现”了现实,不如说电视“建构”了现实。它按照观众的欣赏习惯、审美旨趣和视觉期待设计拍摄,拍摄的结果是完全符合观众的欣赏需求的,这需要对现实材料进行有目的的截取、选择、编辑,有时还要拼贴和制造。艺术化处理的结果必将是改变现实的本真面貌。

日本学者藤竹晓就直截了当地指出,摄像机并没有描绘出社会的“真实姿态”,“在电视机的前面人们表现出最适合于电视拍摄的姿态,采取了与没有摄像机时不同的行动。但是,看电视的人会认为这正是那个人的本来姿态。视听者所见到的是电视所拍摄的他或她。”⑧

捷克总统哈维尔在谈到他如何被电视导演塑造成为一个电视明星时,不无惊叹地说:“我不能不震惊于电视导演和编辑怎样摆布我;震惊于我的公众形象怎样更多地依赖于他们而不是依赖于我自己;震惊于在电视上得体地微笑或选择一条合适的领带是多么重要;震惊于电视怎样强迫我以调侃、口号或恰到好处的尖刻,来尽量贫乏地表达我的思想;震惊于我的电视形象可以多么轻易地被弄得与我的真人似乎风马牛不相及。”⑨也就是说,无论谁被安排在摄像机面前接受拍摄的时候,都要按照电视拍摄的规则行为和言语,这是电视拍摄的“游戏规则”。这说明,摄像机只截取现实中可以成为电视画面的那一部分,而这些画面似乎“意识”到将被搬上屏幕,所以“故意”做出容易被拍摄的样子进行“演出”,这种“演出”将现实改编成适合拍摄的情形并对现实形成影响。

电视不在意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张力,致力于将“现实”表面的“形象”去真实化,变成无现实的指涉、无所指的能指、无深度模式的“拟像”。电视是反场景的(obscene),是超现实的。

(二)日常生活的大崩溃

电视以看似真实的事件代替事实本身,所谓真实的“视觉盛宴”不过是对现实的一次虚幻的设计和制作。对琐碎、平庸、世俗、日常化现实“再现”的电视,实则是对现实的“建构”和“制造”,依靠特技制造的“真实的谎言”和镜头组合的“弥天大谎”。诚如哈利所言:“所谓逼真写实,其实也还是人为的创造。他之所以自然,并不因为它针对的自然,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文化喜欢把我们社会中的仪俗性的凝缩行为披上一件外衣,让它看起来很自然。”⑩

中国,每年要生产一万余集电视剧,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电视展示的生活很多都是虚拟的:人人都衣食无忧,过着奢侈的生活。任何一部青春偶像剧中,言必谈IT、股市和福布斯;出入于高档会所和酒吧;主人公不是白领、金领就是“小资”;国际品牌竟相荟萃:CK、香奈尔、哈巴、意斯卡嗒、摩尔;名车豪宅屡见不鲜……不管你是打工仔还是下岗职工,灰头土脸地在外面跑了一天,只要回到家往电视机前面一坐,就会沉浸在电视展示的生活景象里并被其迷住,生活的本真与生活的“制造”完全颠倒,应证了美国学者尼古拉·米尔佐夫的预言:“(后)现代对现实的解构不是在先锋派的工作室里,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正如情境主义者从报纸上收集那些貌似常态但却希奇古怪的事情一样,我们也能借助大众视觉媒体看到日常生活现实的大崩溃。”(11)

(三)新的社会关系

在印刷文化传播时期,视觉文化的创造者和欣赏者相对独立,都是理性主体,处于沉思、凝神的状态,两者之间的沟通是通过文字间接实现的。同时,文化欣赏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也是自由的。适当的距离提供了理解、交流、反思甚至批判的空间,这时是“主体中心主义”的。到了电子时代,信息和图像充斥着生活,包围着主体,类像和现实在虚幻的边缘迷失了辨别的标准,人们生活于一个完全碎片化、零散化、原子化的社会,一切都变得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对世界只存在感性经验;理性主体失去了原有的稳定地位,人与现实的传统关系被消解,主体与图像“零距离”接触,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对象中;铺天盖地的图像,更替不断,容不得主体冥想和回味,对话空间消逝,仅剩下被动、感性、消极的图像消费主义者。

人们习惯于以消遣、慵懒、随意、休闲、娱乐、狂欢的心态迎接纷至沓来的图像信息,这是一种文化惰性。在现场虚幻的仪式化中,不同地方的人们同时观看同一个节目,培养同一种价值观念,追逐同一个时尚潮流;人们在虚假中形成暂时的平等、均衡和价值认同,价值标准、体验、观念都在屏幕面前“整齐划一”。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的:“电视新闻强调灾难和人类悲剧时,引起的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滥情和怜悯,即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和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12)理性精神的缺失,造成深度美感意义的丧失,在根本上导致了人性的片面和匮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视在传递画面的同时也在塑造着新的社会关系。

极度逼真的模拟导致模拟逻辑的贯彻,“仿像”给观看者一个比现实更真实的世界,同时将现实的逻辑和规则遮蔽与粉碎,宣扬它自己的逻辑和规则,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它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判断。

“男人、女人和孩子个人的、排他的‘一书在手,浑然忘忧’的读书行为,让位于‘环视’和‘环绕音响’这些现代化视听设备。而后者用一大堆既不是现在也不是非现在、既不是具体化的也不是抽象化的、既不在这儿也不在那儿、不死不活的东西冲击着眼膜和耳鼓。这些幽灵一样的东西拥有巨大的力量,可以侵扰那些手拿遥控器开启这些设备的人们的心理、感受和想象,并且还可以把他们的心理和情感打造成它们所喜欢的样子。”(13)我们生活于这样一个由许多影像堆砌起来的世界,存在的一切都是表象。这是一个真正“混乱”的世界,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真相只不过是虚假的一个传说。景象并非形象的简单聚积,而是以形象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图像不仅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而且改变了接受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在简约化和戏剧化的视像背后,现实的复杂性和苦难性被消解、事物的真实性被忽略,电视的浅显性导致人类思维的肤浅化,电视就这样阻隔了我们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制造了一个更轻松、更肤浅、更简约、更朦胧、更具诱惑力和更美好的现实呈现给观众。现实与影像如影随形、纠缠不清,人们生活在“仿像”和幻想之中,被它迷惑并吸引,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花非花,雾非雾;花亦是花,雾亦是雾”。

结语:不完美的完美

鲍德里亚在《完美的罪行》一开始就谈到:“在我们不断积累、增加、竟相许愿的现代性中,我们已忘掉的是:逃避给人以力量,能力产生于不在场。虽然我们不能再对抗不在场的象征性控制,我们今天还是陷入了相反的幻觉之中,屏幕与影像激增的、幻想破灭的幻觉之中。”(14)将之称为“完美的罪行”。

当下视像艺术确实存在与现实不相符合的现象,对现实造成了“重写”和“伤害”。但需要注意的是,影视艺术从来就不等于现实本身,影视艺术的真实与现实的本真不完全相同,艺术的真实是在现实本真基础上的再创造和艺术加工,必然要对现实进行有意识地选择和修饰,使之成为有观赏性和审美性的视觉艺术,否则所谓视觉艺术就成了“纪实片”的代名词。视觉艺术的改造和创新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这是艺术的使命使然。

另外,也应该看到,模拟式影像不仅更加逼真地展现事物的面貌,并且可以产生足以使传统制作技术无法设想、无法实现的境界成为艺术现实。比如可以把视觉艺术创作者的情感因素贯穿到视觉艺术中,使视觉符号带有“表情”意义。赖瑞和安迪·华卓斯基兄弟编导的《骇客帝国》中,女骇客崔妮蒂跃起后突然停于半空中,镜头环绕她旋转了360度,飞起一脚将警察踢飞,这是一个令人惊诧不已并优美无比的视觉镜头,是一个在现实中绝对不存在的现象,创作者利用对视觉时间维度的巧妙设计和完美拍摄而展现给观众,实现了超现实的美感享受。再如动画片《狮子王》中的小狮子辛巴的造型,是将明星的形象糅合在了狮子的形象中,绝妙地展现了“动物人性化”的视觉效果,也由此在荧屏上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狮子形象。

虚拟性的视觉通过发挥独特的视觉效果,也极大地扩展了影视表现的真实性范围,丰富影视的叙述方式。看过《阿甘正传》的观众一定都会对片中汤姆·汉克斯与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三位总统亲切握手、交谈的镜头印象深刻。人们几近以为这段“阿甘的神话”是真实的历史。然而,这确实是一段电脑的杰作:纪录片中总统的单独镜头与演员汤姆·汉克斯被完美地拼接合成,成就了这一段历史“佳话”。这是视觉文化“仿像”不完美的完美。

①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论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文艺研究,2002(6):21。

②休斯.新艺术的震撼[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285。

③[法]居伊·德波.景象社会[C].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59。(下④王岳川.消费社会的文化权力运作--鲍德里亚后现代消费社会文化理论[M].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78。

⑤董学文等编.现代美学的新维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73。

⑥[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89。

⑦沃·里拉,周传基译.电视[J].世界电影,1988(4):245-246。

⑧[日]藤竹晓.电视社会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42。

⑨[捷]哈维尔,黄灿然译.全球文明、多元文化、大众传播与人类前途[EB/OL].中国房地产专业律师网,社会关注栏目,http://www.fc70.com/article.aspx?芽article ID=1418。

⑩费斯克·J·哈利,郑明椿译.解读电视[M].台北:远流出版社,1993:120。

(11)[美]尼古拉·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EB/OL].天津美术网,http://www.tjarts.edu.cn/ tj%20arts/whyj_12.html。

(1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92:157。

(13)[美]J·希利斯·米勒,国荣译.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133。

(14)[法]让·鲍德里亚.完美的罪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8。

(责任编辑吴勇)

作者:赵 岚

第2篇:论艺术包装设计中不完美的完美

摘 要:由于人们的审美观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商品包装设计的要求。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首先要从视觉上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这就要求产品及质量等不断创新提高,从而提高商品的销量。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各领域“不完美”的设计作品,并对其不完美中的完美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包装设计;艺术表达;美

在艺术与设计中会有一些看似不完美的作品存在,但是正因为这种残缺,使一些作品成为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千古绝唱。在艺术和设计领域里,不能一味只追求卓越感和完美,更要敢于去创造“残缺”的美。设计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而有时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1 艺术包装设计中的“不完美”

1.1 平面设计领域

一个完整的苹果与一个被咬掉一口的苹果相比,哪一个看起来更艺术呢,被咬掉一口的苹果这一平面设计作品,是苹果公司独特的标志。在标志刚刚设计阶段,许多人都觉得苹果公司用一个缺一块的苹果作标志是非常可笑的,并不完美,然而,事实证明,正是这个不完美的苹果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并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使得苹果公司的广告宣传和產品销售都获取了极大的成功。对于这个不完美的标志,目前估计没有一个人再觉得可笑了。假如苹果公司在刚开始设计时用一个完整的苹果作为标志,只能是一个很普通的作品,这足以证明,“不完美”也有可能转化为一种“完美”。

1.2 工业设计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日常活动中浪费、遗弃等现象越来越多。LiviaMarin是工业设计领域内优秀的智利艺术家,在其陶艺作品设计中,有许多是破碎的瓷器,其主要目的是给人以想象和深思。在人们看来这种残缺手法制作保留了瓷器表面花纹诗意,就跟精美瓷器的融化一样,通过这种残缺的手法,可以让人们反思那些浪费的行为。在工业设计领域内,还有许多类似的优秀设计作品,它们是产品设计以及整个工业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

1.3 建筑领域

在建筑行业,如古老的有着人文痕迹的遗迹、不规则的外形、斑驳的痕迹等,这些残缺现象都具有残缺美,它们是超越形式的“残缺”美。由于人为创作和历史遗留等造成的夹缝之中的老房子、管风琴废墟这些残缺现象,其中不仅包含了设计师的精神,还包含了建筑自身的精神,通过这种形式让人们来进行反思,从而形成了一种建筑残缺美的审美体验。建筑的残缺美具有动态性、历史性、城市化等特性。

2 艺术包装设计的应用

2.1 文字

文字是包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借助文字信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通过文字的描述、说明,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用途、功能、特点、保质期、生产日期、储藏条件以及配料等重要信息,若缺乏文字表述,必会为消费者购物带来不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包装、服装包装、电气包装等都会利用文字来予以描述与点缀,旨在为消费者提供第一手信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般来说,文字符号的表述主要是对字体呈现形式、排列形式以及流行语等予以设计,根据产品的属性进行专属的设计,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在文字表述中,品牌名称是必备的,其字数相对较少,字体比较明显、偏大,以达到显目的效果。另外,文字符号的设计要根据包装的色彩、图形来进行设计,旨在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

2.2 图形

通常,包装设计中都会有很多图形符号,通过合理的比例设计,能让整个包装看起来更为和谐,轮廓更为明显,也可加入一些时下最为流行的形象,严格按照比例效果进行色彩的有效调整。图形的设计应保证构图的一致性,将产品的属性与包装图形的设计保持一致性。例如,曹妃香生态私家米的包装是采用牛皮纸手提袋包装,且在牛皮纸袋上还印着蓝色牡丹的图形,使得整个包装更具绿色性与生态性,不同于盒装或编制袋装,具有趣味性,且显得更有古朴气息,更能吸引大批的消费者。设计人员应保证设计以简洁、直观为主,构图简单、个性,消费者只需简单的观察即可知道产品的功能,而将产品的用途或功能利用图形展示出来,可增强设计的人性化特点。

2.3 色彩

色彩是影响人们视觉的重要符号,决定人们对产品的第一印象,所以应保证色彩应用的合理性。抓住人们感官的规律与特点,选择相对亮眼的色彩,能在众商品中脱颖而出,色彩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没。为了增强包装设计质量,应保证产品包装色彩符号设计的统一性,保证处在同一色系中,不可选择跨越较大的色彩,否则会对视觉信号接收的舒适度有影响,会使人感觉包装混乱无规则,影响消费者的购物心情。因此,在色相上应选择临近色及同一色系的颜色,以提升色彩搭配的和谐度。若发现色彩反差较大的颜色,如红、黄、蓝三原色,遇到此色彩搭配,应对单体产品设计的明度予以调节,调节到合理的光线度,符合视觉效果,减少色彩间的反差,以增强商品包装设计的统一性与整体性。设计师要根据同行的设计来进行包装设计,设计前需要开展市场调查,对其他包装特点予以分析,若他人采用靓丽、强烈对比色的方式进行设计,设计师则应选择简约、清新的色彩予以设计,独树一帜,从而赢得一定的消费群体。

2.4 材料

材料会影响质地、手感,也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包装材料的选择上要求更高,应充分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来提供相应的材料属性。现阶段,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重视对生态、天然材料的追求,将天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相互融合已然成为一种新的包装形式,能为消费者带来美的体验。并且可将自然色与人工色相互融合,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产生审美快感,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良好的寓意。

3 结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的“美”通常指的是完美,但残缺也是一种美。残缺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性,为了把模糊的问题“看个究竟”会积极思考,并用审美经验进行再加工。残缺会在视觉上和听觉上给人们造成一种强烈的冲击,它主要通过某种设计形式和艺术形式引起人们的注意。残缺的美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这种艺术形式充分展示出了艺术家和设计师独特的创造性,以及个性化的设计风格,让我们体验到了艺术的多样性,同时也丰富了世界,增加了艺术感。

参考文献:

[1]于雪,刘爽.传统装饰符号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217-218.

[2]赵虎群,刘凤彩.平面设计中的符号艺术与表达分析[J].大众文艺,2012(24):68-69.

作者:曾莉

第3篇:完美制度中的不完美

摘 要: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代表作,莫尔的《乌托邦》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其中描述的社会制度,也堪称人类文明史上最趋完美的制度。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乌托邦制度的完美性并非无懈可击,评析乌托邦制度中的一些消极成分,可为当前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找到可资借鉴之处。

关键词:乌托邦;制度;不完美;启示

莫爾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文主义者,是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他的著作《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代表作。莫尔在该书中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表达了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过着苦难生活的劳动人民的同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许多矛盾和弊病,并设想用一个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极其理想的社会来代替当时的现实社会。《乌托邦》的历史意义无疑是极其重大的,书中描写的社会在当时看来无疑是极其完美的,然而,即使莫尔在写此书时已经从政多年(他曾经当过律师,在1504年年满26岁时被选为议员,撰写书稿时正担任伦敦市司法官,并被英王委派为商业斡旋大使),但囿于个人之见和时代的局限,他在该书中描写的“完美”社会也存在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与理想的社会不相符。

一﹑政府管理

一个理想国家中的管理机构——政府,应该实行高效的管理。所谓高效,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高效率,二是高效益。政府管理不能单纯追求效率而不计行政成本,在讲求效益的同时,还要降低行政成本。在乌托邦中,政府的管理成本极高,因此不是一个高效的政府。比如乌托邦规定:每30户每年选出一名飞拉哈,除总督为终身制外,其他官员一年一选。房产管理方面,他们每隔10年用抽签方式调换房屋。虽然一般官员的选举体现了民主精神和用人机制的灵活性,但是“一年一选”未免太频繁。搞一次选举活动是要花一定的政府费用的,这样在基层频繁地搞选举,不利于节约行政管理费用。再者,官员上任伊始,刚刚熟悉岗位和环境,第二年就要换岗或下岗,不利于政策的制订和政策的连贯性,人亡政息,频繁的换动基层官员必然造成行政资源的大量浪费和政策的不连贯。至于房产管理方面,就更没有必要每隔10年调换一次了。就算家产等都共有,一个家庭总会有自己按需分配来的自己特殊需要的一些东西,这些财产如果新搬来的住户不需要,就要花钱去搬运,这也是每个家庭的一笔支出,全国算起来,浪费很大。

二﹑法制法规

1.重德治轻法治。首先,由于人民受过足够多和足够好的教育,乌托邦的法令很少,乌托邦人觉得用浩繁和晦涩的法令去约束人民是极不公正的,他们还把巧于操纵案情和曲解律文的全部律师逐出。其次,提倡不把未加害于你的任何人看成敌人,用天然产生的伙伴关系取代条约,认为能更好更牢固地把人们团结在一起的是善意而不是协定,是精神而不是文字。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乌托邦人是重德治轻法治的。法治与德治在阶级社会是治理社会的两大法宝,不可偏废。在某些时候固然可以强调德治,但法治永远是必不可少的。驱逐律师,是极端的做法。律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虽然某些律师为了私利会钻法律空子,但即使是这样的律师也可以提供反面教材,让我们认识到法律的不完善之处,从而修改和进一步完善法律。

2.已有的部分政策法规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由于轻视法治,乌托邦某些政策法规严重脱离实际。例1,特朗尼菩尔和总督有在议会外或在民众大会外议论公事的,以死罪论,这种规定固然可限制阴谋的产生,但不利于保证政府的透明度,不利于提高广大民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进而集思广益;另外,通奸者重犯该罪时应该判处死刑(这与特朗尼菩尔和总督图谋叛国一样),说明莫尔把通奸与叛国定为一样严重的罪,无论从法学和伦理学哪个角度来看,这也都是不科学的;例2,宣传“舒适的亦即快乐的生活是坏事”,吃饭时座位的安排要便于监视年轻人,这是宣传禁欲主义和限制人身自由,如果说乌托邦的人都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那么这两点规定就与整个快乐的气氛极不协调了。活泼好动是青少年的天性,如果连吃饭的时候都要谨小慎微,唯唯诺诺,那么快乐何在,个性自由何在?在乌托邦人的生活中,个人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几乎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之间的交往的条件,这种大呼隆式的纯粹的集体生活方式,有点像我国建国初的人民公社模式,显然是不现实的;例3,青年男女相亲时都必须赤身裸体,这一陋习就连莫尔本人后来也承认是“极端可笑”的。如果说某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共产共妻”的说法为别人提供了攻击共产主义思想的口实,则此陋习也同样授人以柄;例4,企图诱奸与实际奸污受同样处分,蓄意图谋与真正行为被视为同一律,表明其量刑缺乏科学性;例5,乌托邦人的信仰是,人死后有过的必受罚,有德的必受赏。对于有不同看法的人,乌托邦人认为他不配做人,甚至在实际生活中取消他的一切荣誉,不给他官做,不使他掌管任何职责。既然容许每人选择自己的信仰,为什么又有这种规定呢?这些都与乌托邦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相矛盾。

有些法律法规实际上存在弊端,有些规定貌似完美,又不免走向“唯美”的极端,因而缺乏可操作性,这些都影响了乌托邦制度的完美性。

三﹑产业发展

乌托邦产业发展方面的设想存在以下弊端:

1.行业划分不合理。莫尔在为乌托邦设计的行业当中,去掉了“许多毫无实用的多余的行业”,认为它们是“徒然为奢侈荒淫的生活提供享受”的,这表明乌托邦中社会分工不细密,不合理。再比如把打猎看成是屠宰业最下贱的一部分,命令奴隶去操屠宰业,这种行业分贵贱的等级观念,是封建剥削思想的反映。

2.忽视第三产业的发展。莫尔所津津乐道的,是以家庭为基本经济单位的手工业生产,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自然经济的特点,而忽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化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准,只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繁荣市场。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包括经济条件、物质生活、生活环境、精神生活和居民素质,居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第三产业的高度发达。乌托邦中的社会成员不分男女都以务农为业,其它职业不值一提,每户都是做自己的衣服,而且全岛的服装几乎几百年来同一式样。这些轻视商品交换、轻视工匠、重生产轻服务等种种传统的落后经济思想,目前在我国尤其是西部省份中还一定程度上存在,要及时摒除。

四﹑内政外交

1.对内有等级制度。比如农业生产劳动,凡年龄体力适合于劳动的男女都要参加劳动,准予赦免的不到500人,但各位摄护格朗特“依法”可以免除劳动,有些人经过教士的秘密推荐以及摄护格朗特的秘密投票,也可以赦免;公共醫院的病号管理员领到食物后,将饭菜平均分配,但是对总督、主教等则特殊照顾。这些不仅保留了封建等级观念的糟粕,而且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机会。作为一项政策法规,不管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兼顾各方,但至少在理论上,在文字表述上应该规定人人平等。

2.对外有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既然潜意识里对内存在等级制度,那么对外存在大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就是必然的了。其一,如果乌托邦全岛人口超出规定的数量,他们就在每一个城市登记公民,按照乌托邦法律,在邻近大陆几乎无人的荒地上建立殖民地。当地人如果愿意联合,则双方和平共处,可以构建“共荣圈”;对不遵守乌托邦法律的当地人,乌托邦人就从为自己圈定的土地上将他们逐出;如果当地人敢于反抗,乌托邦便出兵讨伐……他们宁可让殖民地消灭,也不愿看到岛上的任何城市削弱。这很像20世纪日本帝国主义试图在中国领土上建立的“大东亚共荣圈”!虽然莫尔的《乌托邦》一定程度上讽刺了英王为首的贵族豪绅集团对外穷兵黩武,对内发动“圈地运动”,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罪恶行径,但是也有怂恿对外扩张的嫌疑;其二,打仗要用外国雇佣兵而非本国公民。乌托邦人宁可使这种人上阵冒险,也不肯使用本国公民去打仗;其三,他们认为出战仅是为了保护本国领土,或驱除侵入友邦的敌人,或出于怜悯某个受专制压迫的民族而用武力把他们从暴君的桎梏奴役下解放出来,这是人类同情心所激起的一种行为。为了保家卫国而出战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为了所谓的友邦,为了解放别国人民而诉诸武力,并认为这是因为同情心所至的人道主义的﹑高尚的行为,则无异于自欺欺人,这至少容易为希特勒式的暴君提供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这种视本民族的利益高于其他民族的利益,为了本国或本民族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别的国家﹑民族利益的思想,就是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表现,是非常有害的。二战初期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伤害了有关国家的民族感情,使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受损,使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凝聚力大大下降。在“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的今天,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就要引以为戒。

总之,莫尔设计的完美社会制度中也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入思考。当然,莫尔的作品发表于490多年前的欧洲,就公有制等问题来说,莫尔的看法比其前人来说已经跨越了一大步,他的著作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社会意义。本文指出了《乌托邦》中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不是要否定该书的历史价值,恰恰相反,是为了重现该书描绘的美好社会蓝图,同时发现该美好社会的“白碧”之“微瑕”,试图为新时期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点启示。

与莫尔相比较,我们更重视生产力对社会的决定性作用,社会各阶级、阶层也更加理性,更加积极地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当前的社会仍存在种种矛盾,社会的某些不公平不公正现象亟待改善,这都有待于我们从科学共产主义乃至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汲取思想营养。只有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吐故纳新,提高思想认识,以先进的理念指导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责任编辑 姜黎梅)

作者:吴远贤

第4篇: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做打造优秀团队的执行者

---------听张老师《完美团队的铁律》演讲有感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一个再大的公司、企业、单位,如果没有很好的凝聚力,犹如一盘散沙。打造一流的团队不仅仅需要“信任,共识,协作,负责,付出、贡献,自动、自发、自觉”,还需要相互关心,相互沟通。所谓“管理的是事物,领导的是人心,保人心者得团队”,强调了作为领导者要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铁律中还有“包容、理解,忠诚度、荣誉感”。倡导为人处事要心存感恩,用感恩的心做人,用爱心做事,还要有对单位对工作的忠诚,要有荣誉感。铁律中还重点强调了“自省修正”和“学习力”。工作也好,生活也好,要有自我反省、不断修正的意识,永远保持谦虚的态度,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功者一定都是持续不断的学习者”,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一点一点的积累,由此全部人加在一起定会出大成绩。最后是“开心共赢”。付出了艰辛,付出了汗水,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终取得了累累硕果,达到了开心共赢的目标。

那么,怎样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确立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部门的全局目标,能够和部门内部个人目标相一致。当个人的目标和团队目标一致的时候,员工就容易产生对部门的信任,士气才会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更深刻地体现出来,形成的合力才是最大的。

第二,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关心的意识行为。团队中的每个人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同事在一起的,切实加强同事之间的默契、关心,遇事多为他人着想,这样更有利于构建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造就优秀的高绩效团队。

第三,增进员工团队意识、归属感和认同感。责任和挑战是每个人工作的动力。但这种动力只有致力于部门的全局目标时,才能产生共鸣,才能取得更大成绩。“集腋成裘”、“积少成多”,“人心齐,泰山移”,集体的能量才是更强大的。只有每个人都树立强烈的团队意识,对整个团队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觉得

我们就是一个整体,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影响着我们的团体,这样,才能对团队负责,言行、工作才能从团队的整体考虑。

第四,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团队精神与凝聚力,沟通是一个重要环节,畅通的沟通渠道、频繁的信息交流,使团队的每个成员间不会有压抑的感觉。从情感上相互信任,是一个组织最坚实的合作基础,能给员工一种安全感,员工才可能真正认同公司,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并以之作为个人发展的舞台,这样工作易出成效,目标利于实现。

第五,进行人性化管理。团队精神的培育是对管理者的要求。据统计,管理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管理者和同事、下级处不好关系。人性化管理是处理日常工作、处理上下级关系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技巧,来自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有效激励可以起到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和稳定员工思想的作用。管理中需要有关怀、爱心、耐心、善用、信任和尊重,这一点作为领导者首先要把握和提高。在此基础上,加以其他的领导艺术,公平激励机制、价值观念、文化修养、奖励与表彰、政策的延续性等系列要素充实,团队精神与企业凝聚力才能得到弘扬和巩固,企业的潜在创造力才能体现,员工的积极性、潜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企业的整体目标就能顺利地实现。

第六,规章制度的执行力。规章制度的建立需要团队中的每一名成员必须不折不扣地去执行,特别是团队的领导者要带头执行好、落实好。典范作用是建立领导权威的最主要因素。领导者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对规章制度、纪律的自觉执行,逐步建立起领导的威信,从而保证管理中组织、指挥的有效性,下级也会自觉按照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形成团队良好的风气和氛围。

时代呼唤英雄,但历史并不是由某个人创造的。如蒙牛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他本身即便本事再大,如果没有一个团结一心的团队来支持他,如果这个团队没有一种努力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来支撑,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来奋斗,也不可能有今天的蒙牛集团。所以,时代需要英雄,但更需要伟大的团队。每一位领导者都应该正确认识团队的力量。领导人肩上的职责并不仅是站在高处寻找方向,他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便是打造一支具有精神支撑的团队,这支团队就像“雁过成行”一般,每个人都在帮助别人时帮助了自己。同时,也确保了整个团队能够更快、更顺利地到达目的地,这便是团队精神之所在。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也常说:“团结就是力量”。团队精神是一个团体的命脉,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自一人在当今的社会中靠单打独斗取得成功,惟有具有统一目标、团结一心、奋勇向上的团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团队精神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只有具备强烈团队精神的团队带头人才是最优秀的管理者,同样只有这样的管理才是最卓越的管理!

第5篇: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知道答案。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融入团队,就会像离开大海的水一样迅速“干涸”;只有全身心地融入到团队中去,让自己成为团队的一部分,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我们的团队里有内外部顾问的认真负责;有项目组领导的兢兢业业;有我们第一批、第二批关键用户及第三批优秀学员的不懈努力;还有每次需要基层单位为我们提供资料、数据时,他们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讲解。在这个团队里,每个人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个团队如果想要走得长远,就一定要注重成员之间的平衡,而不是只突出某一个成员的才华和技巧。而我们作为团队的一员,不能只想着展现自己的实力,而是要具有整体意识和大局观,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团队。

一个缺乏团队意识,不懂得互助和协作的人,即使有着超强的能力,也难以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甚至难以在职场中立足。抛弃了团队精神,就意味着抛弃了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团队固然要为此承担风险,但损失最大的无疑是你自己。

而对于我们ERP团队中的每个人而言,没有你我,只有我们。只有所有人都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为我们这个团队做出力所能及的最大贡献,我们才会距离成功更近。当团队收获了荣誉和成就,我们每一个为之付出过努力的人,也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个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一个优秀的团队就是大海。没有完美的个人,只完美的团队。

第6篇: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冒 军

上周六,我们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影视基地进行了一次拓展训练,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感触团队精神是高绩效团队中的灵魂。认识到协作、责任、信任、沟通、执行、竞争、勇气、感恩对于一个有高度竞争力和战斗力的团队的重要意义。

虽然是短短半天时间,但让我受益非浅,在真人CS游戏中,团队的配合和战术的安排尤为重要,通过这次活动,结合平时的工作,我觉得有以下几点体会:

1、协作。一个成功的结果是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取得的。团队的凝聚力、合作意识和高昂士气的作用要得到突出的体现,只有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强烈感受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分子,把个人工作和团队目标联系在一起,对团队表现出一种忠诚对团队的业绩表现出一种荣誉感,对团队的成功表现出一种骄傲,对团队的困境表现出一种忧虑时,才会自发的关注自己的言行对于团队的影响,从而把握工作的细节,默契配合、步调一致、群策群力。大家彼此宽容、互相尊重、共同提高、共担责任、共享成功的喜悦。

2、责任。在任务中VIP担负的是责任,保护自己的安全是责任,贴身护卫担负的也是责任,保护VIP的安全宁可牺牲自己的责任。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也应当清楚自己的责任,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合理的定位自己。

3、信任。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它通过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成功的果实。这就需要团队成员之间、成员与集体之间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信任意味着成员间要互相理解、坦诚相待。信任朋友和同事,其实是给自己机会,因为协作和团结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我们发现有精准的枪法的人实施个人英雄是不可行的,只有相互配合、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4、沟通。任何团队都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的差异决定了沟通的重要性。集思广益必然会产生意见分歧,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达,这都是沟通的环节。良好的沟通可以消除猜疑,排解不满情绪,同时更可以保证有益的想法和信息及时发挥作用,从而为团队创造价值。

5、执行。在任务中,每名队员对连长、指导员的指示要绝对的服从和执行,只有高效、快速的完成指示与自身的任务才有可能完成目标。在工作中,每个团队成员对即定计划的执行质量,直接影响到所属团队成绩的好坏。再高明的团队战略,都需要团队成员去贯彻执行。团队成员的首要工作重点便是执行,执行力的高低也是团队战斗力的具体体现。

6、竞争。这次活动,我们分成了两队,每个队设了队名、口号、连长和指导员、班长。从活动中我们看出,有了竞争机制,为了完成任务,取得胜利,就必须合作。在我们的工作中,竞争无所不在,我们可以感受到工作过程中,来自方方面面的竞争,使得我们保持活力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7、勇气。在人生旅途上有许多际遇,也许我们缺乏勇气与之擦肩而过,也许由于团队涣散而与之失之交臂,但是,请相信自己迈出的第一步,相信团队给你的勇气。

8、感恩。教官告诉我们,我们所获得的快乐是参加这次训练的所有人给予的。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的或是失去的,都不要在意;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失去的、回报得到的、回报你的亲人、你的朋友,回报你的领导、你的下属,回报给过你帮助的人;用一颗感恩的心忘记过去的不快,看看你的未来,快乐无处不在。用一颗感恩的心,给相识的或是不相识的人,给所有的人,敞开你宽阔的胸怀,放飞你的梦想,去迎接挑战,去收获希望。

短短半天的训练,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身心,实现了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标。我们深深的感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真正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及它的无穷力量,没有团队的合作,我们谁也无法独自完成任务。我们明白了,这个社会,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而是强强联合的时代!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亦是如此,没有团队的协作,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完成所有任务,有了团队的配合,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第7篇:没有完美的人,但有完美的团队

我举一个例,你就很容易明白了:

《西游记》师徒四人就是一个完美的团队——我们可以称为“唐僧团队”。 《西游记》中的唐僧团队,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师徒历经百险求取真经的故事,不仅家喻户晓,而且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代表。

这个团队最大的好处就是互补性,领导有权威、有目标,但能力差点;员工有能力,但是自我约束力差,目标不够明确,有时还会开小差。但是总的来看,这个团队是个非常成功的团队,虽然历经九九八十一磨难,但最后修成了正果。

很多总裁、领导都非常欣赏唐僧团队,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就非常欣赏唐僧团队,认为一个理想的团队就应该有这四种角色。一个坚强的团队,基本上要有四种人:德者、能者、智者、劳者。德者领导团队,能者攻克难关,智者出谋划策,劳者执行有力。

一、德者居上

唐僧是一个目标坚定、品德高尚的人,他受唐王之命,去西天求取真经,以普渡众生,广播善缘。

要说降妖伏魔的本领,他连最差的白龙马都赶不上,但为什么他能够担任西天取经如此大任的团队领导?关键在于唐僧有三大领导素质:

首先,目标明确、善定愿景。

作为一个团队领导,能够为团队设定前进目标,描绘未来美好生活是必要素质。领导如果不会制定目标,肯定是个糟糕的领导。唐僧从一开始,就为这个团队设定了西天取经的目标,而且历经磨难,从不动摇。一个企业,也应选择这样的人做领导,团队的领导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只有他自己坚定不移地信奉公司的文化,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实现团队的目标。

其次,手握紧箍,以权制人。

如果唐僧没有紧箍咒,估计早被孙悟空一棒打死,或者使唤不动他。这也是一个领导的必备技能,一定要树立自己的权威,没有权威,也就无法成为领导。但是唐僧从来不滥用自己的权力,只有在大是大非的时候,才动用自己的惩罚权,这对企业领导也是有借鉴意义的,组织赋予的惩罚权千万不要滥用,奖励胜于惩

罚,这是领导艺术的基本原理。

第三,以情感人,以德化人。

最初的时候,孙悟空并不尊重唐僧,老觉得这个师傅肉眼凡胎、不识好歹,但是在历经艰险后,唐僧的执着、善良和对自己的关心也感化了孙悟空,让他死心塌地保护唐僧。作为一个团队领导,情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往往是做生意先交朋友,先认可人,再认可事,对事情的判断主观性比较大。所以在塑造团队精神的时候,领导一定要学会进行情感投资,要多与下属交流、沟通,关心团队成员的衣食住行,塑造一种家庭的氛围。

总的来说,作为企业领导,要用人为能,攻心为上。目光如炬,明察秋毫,洞若观火,高瞻远瞩,有眼光就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

二、能者居前

孙悟空可称得上是老板最喜欢的职业经理人,之所以说老板最喜欢,不是因为孙悟空没缺点,很优秀,而是因为他能力很强,但有缺点。这才是老板最应该用的人才,为什么?假设一个人能力很强,人缘很好,理想又很远大,这样的人往往不甘人下,或者直逼领导位子,或者很容易另起炉灶。

孙悟空有个性、有想法、执行力很强,也很敬业、重感情,懂得知恩图报,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但这样的人才如何才能留住他,如何提升他的忠诚度,这要靠领导艺术,靠企业的文化。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唐僧赶走过两次,第一次是刚刚认识不久,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强盗,遭到唐僧斥责,结果孙悟空一生气,自己走了,但后来在东海龙王那里,看了一幅画,说的是张良三次为黄石老人桥下拾鞋,谦恭有礼,后被黄石老人授于天书,成就了张良传世伟业的故事,老龙王说:“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孙悟空一盘算,觉得有道理,自己被唐僧搭救,而且还可以变妖为仙,自己怎么能这么轻率地就走了呢?所以后来他又回到了唐僧身边。第二次被赶走是三打白骨精后,唐僧决意不能留他,悟空无奈,只好离去,但“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但已经心系唐僧,一听说师傅有难,马上不记前嫌,重新回到团队中去,还要在东海里沐浴一下,生怕师傅嫌他。

唐僧用什么方法让孙悟空这么死心塌地?

首先得有规矩,得有紧箍咒。规矩是权威,唐僧如果没有了权威,估计孙悟

空早不把他放到眼里了。同样的,企业的制度也要有权威,制度的执行一定要严格,不管刚开始推行的时候有多少阻力,但只要坚决执行下去,逐渐就会形成一种氛围与文化,让大家自觉地去遵守。

但制度的力量是有限的,制度只能让员工不犯错,但要让员工有凝聚力,与企业同心同德,还要靠情感,唐僧就是靠他的情感管理,用他的执着和人品感化了孙悟空。

没有修成正果的目标和愿景,孙悟空也许中途就回去了;没有师徒的情分,估计孙悟空也不会这么卖命;当然,如果没有偶尔的紧箍咒,也许悟空早酿成大错。

但孙悟空这样的员工只能是一个好员工,不能成为一个好领导,什么意思呢?孙悟空最大的乐趣是降妖伏魔,常说“抓几个妖怪玩玩”,这是一种工作狂的表现,他不近女色、不恋钱财、不惧劳苦,在降妖伏魔中找到了无限的乐趣。但是他天性顽皮、直言不讳,经常把玉皇大帝、各大神仙都不放到眼里,注定他无法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

但作为一个团队的成员,有了唐僧,就不需要孙悟空有领导能力,否则唐僧的地位肯定要受到动摇。这也就是为什么团队成员的选择要非常慎重,要能够优势互补、能力互补、个性互补。

孙悟空的另外一个缺点就是爱卖弄,有了业绩也就在别人面前显示显示,而且得理不让人,这显然也影响了他继续发展的可能。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非常清楚下属的优缺点,量才而用,人尽其才。

三、智者在侧

猪八戒是个什么样的员工?

从好的方面看,他虽然总是开小差,吃的多、做的少,时时不忘香食美女,但是在大是大非上,立场还是比较坚定,从不与妖精退让妥协,打起妖怪来也不心慈手软;生活上能够随遇而安,工资待遇要求少,有的吃就行,崩管什么东西,而且容易满足,最后被佛祖封了个净坛使者,是个受用贡品的闲职,但他非常高兴,说“还是佛祖向着我”。更为重要的是,他成为西天枯燥旅途的开心果,孙悟空不开心了,就拿他耍耍,有些脏累差的活,都交给他,他虽有怨言,但也能完成。如果没有猪八戒,这个旅途还真无聊。另外,猪八戒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对

唐僧非常的尊敬,孙悟空有不对的地方,他都直言不讳,从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唐僧作为领导的协调和管理作用。

从不好的方面看,他经常搬弄是非,背后打小报告。另外,在忠诚度方面也差,尤其是刚加入取经团队的时候,动不动就要散伙走人,回高老庄娶媳妇,一点佛心都没有,而且影响了团队的团结和睦。

之所以说猪八戒是个智者,完全是站在当今社会的角度。现代社会,员工的压力都很大,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人,就要用到猪八戒的人生哲学了。当然,八戒的人生哲学,只是我们在遇到挫折失败时候的一种自我解脱,不能成为自己的主流价值观。

首先,不要过于强求。

佛曰:人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别离、求不得。每一种苦都让我们伤心欲碎,但我们能否就此一蹶不振呢?当然不能,这就要学习猪八戒的处世哲学了。八戒由仙贬妖,而且还成了猪妖,可谓人生不顺,但他过得很快乐。经理人有时在职位、薪酬等个人发展上不得志,是难免的,要学会解脱,不要过于强求,这是人生一大智慧。

其次,不要过于压抑。

经理人压力大,上有领导,下有员工,外有工作,内有家庭。工作、生活,有的还要边读书,供房、买车,中国人的压力本来就比较大,所以要学会自己找乐。八戒压抑不压抑?不但没了老婆,自从跟了师傅,就没吃饱过。但八戒很厉害,人家见人参果就吃,见美女就泡,见妖怪就打,见地方就睡,这叫活得洒脱。不要过于压抑,是人生的一大智慧。

有人做过统计,现代女性最想找的老公是猪八戒型的,道理很简单,唐僧太古板,没情调,悟空太机灵,没安全感,只有八戒又幽默,又有情调,还比较实际,是个理想的老公。

四、劳者居其下

如果唐僧这个团队只有他和悟空、八戒三个人,那还是有问题,唐僧只知发号施令,无法推行;悟空只知降妖伏魔、不做小事;八戒只知打打下手、粗心大意;那担子谁挑、马谁喂、后勤谁管?可见一个团队,各种人才都要有。

沙和尚是个很好的管家,任劳任怨,心细如丝。他经常站在悟空的一面说服

唐僧,但当悟空有了不敬的言语,他又马上跳出来斥责悟空,护卫师傅,可谓是忠心耿耿,企业对于这样的人,一定要给予恰当的位置,如行政、人事、质量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

沙和尚忠心耿耿,他是唐僧最信任的人,是老板的心腹,但属于那种有忠诚度但能力欠缺的人才,老板喜欢用,但如果重用、大用,就会出问题。许多企业和团队之所以失败,往往坏在沙僧这类角色上,因为是老板的心腹,他们就会得到相当高的权力、地位,但由于能力有限,又无法担当重任,所以往往会造成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失误

总的来说,唐僧团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关键在于这个团队的成员能够优势互补、目标统一,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效用,所以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坚强的团队。

有人说像《西游记》里面四个人那样的,有共同的目标,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能力相互补充,各司其职,这就是好团队。

不可否认,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四人组成的“唐僧团队”是优秀的团队,他们有目标,有职能,在前进的路上也配合的很好。可是,我发现他们至少缺少一个东西——缺少学习氛围。他们的能力依然是那些能力,能使的依然是那几招,出山上路之后就没进步过。

在当今讯息万变,竞争激烈的时代,个人不学习,就可能会被淘汰;团队不学习,创新能力就会下降;领导者不学习,业绩就可能上不去;总裁不学习,企业就可能出问题……

作为总字辈的大多数都是经过了一些风雨,一些挫折,一些苦难才坐到这个位置来的,可是作为你的下属,他们要做到你同等高度的位置,难道你还是要让他们再去经历同样多的挫折和困难吗?有没有办法让他们走的更快一点,少走一点弯路呢?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想法,希望和我在一起拼搏的伙伴们能够进步的更快一点,我走过的弯路他们不需要再走一次了,我犯过的错误他们不需要再犯了,我浪费过的时间他们不需要再浪费了……他们只需要站在新的起点,去迎接新的挑战就可以了……

企业面临的困难无处不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同样的错误不再犯,同样的毛病不再出现……那应该怎么办?

我的经验就是:多学习,多分享,多交流,多沟通……打造一个学习互动型的团队!

最后送你一句话:

一个团队……因梦想而伟大,因学习而成长,因行动而成功!

第8篇:群体传播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

谈到群体性传播与群体事件的关系,我们必须首先明白什么是群体事件,什么是群体传播。我们首先可以从定义上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比对和分析。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群体传播主要是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群体传播在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因此,群体传播是群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群体传播依附于群体事件,群体传播的内容需要有群体性事件,才能传播开来。群体传播的广泛性等特性也是跟随群体性事件自身的本质和大小的变化而变化。下面,我将从群体事件中的群体传播流程,群体性事件中群体传播的方式和特点,群体性事件中群体传播带来的影响等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群体事件中群体传播流程。

在群体事件整个过程中,群体传播主要存在三个发展阶段1,社会大众的关注焦点集中于突发性质案件本身的议论,不能口口相传,此为群体伊始唤醒议论纷纷的阶段;

2、社会大众出现对事件之外相关的种种联想,开始集聚现场,出现了演讲等舆论动员的信息传播方式,情绪较为激烈,此为群体事件形成的流言四起的阶段;

3、社会大众重点由对事件本身真相的追究转移,集中到权利体系和当局,情绪激化,冲动、暴力行为发生。此为妖言惑众阶段。在议论纷纷的意识唤醒阶段时期,群体传播主要呈现以口口相传为只要方式,具有较强可信度,但由于主要是随机传播,信息往往容易失真。在流言四起的意识形成阶段,信息集中,核心信息出现,核心信息集中于案件细节的惊人,骇人之处的描写和深层次原因的剖析,并转向社会原因。同时信息领袖,群体中心形成,这表明事件已经由自发阶段向组织阶段升级。在这一阶段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文字信息成为主要载体。在谣言惑众的群体行为阶段,群体的情绪多少焦虑,不安,愤懑等,甚至出现原始本能宣泄尤其是暴力的冲动主宰群体的现象。在这一阶段,谣言信息成为主流。这种谣言信息目标明确,攻击性强,信息传播频率加快,口头语言成为主要方式,在此期间的流言传播会变得越来越迅猛,内容越来越离奇。

二、群体性事件中群体传播的典型代表案例及思考。

在我国先阶段。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大多有一定的或然性,组织化群体领袖还没有生成,因此当群体性事件发生之时,政府等部门对行为的控制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形成组织不力而过度宣传的局面,当暴力事件发生时,谣言传播的主导者变成各路人群,大家情绪激昂,但盲从度更高,相互感染,只有暴力行动才能发泄愤怒。

瓮安事件完全符合上文推演的信息传播流程。2008年6月22日凌晨2时27分,瓮安三中初三女生李树芬溺水身亡,法医初步鉴定后,其家属被告知死因为自杀式溺水身亡,三位当事人被释放。第二天,死者之父李秀华提出质疑,当日上午,死者父亲等人到瓮安县雍阳镇派出所询问案情,被告知已交到瓮安县公安局刑侦队负责。刑侦队告诉他们,李树芬系自己投水死亡,与当时在场另外三名青年无关,要求家属自行埋葬尸体。死者父亲等人不服,提出要进行法医鉴定。当晚,瓮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科的法医到现场作鉴定[1]。由于怀疑李树芬并非自杀,她的家属用冰棺将尸体冷冻后停放在出事现场,同时从附近的居民点

接来电线,还用竹竿和编织布搭起棚子遮盖冰棺。当时有六七十人围观。法医在做完常规检查后认定李树芬系溺水死亡。由于当时家属没有质疑是奸杀,法医并没有检查死者外阴。死者家属在签字后认为鉴定只是“拿着手电随便照了照”,过于随便,因此到黔南州公安局申请第二次复检。同时有传言说女生可能是被两名当地青年强奸后掐死并抛尸河中[2]。

25日,黔南州公安局派来的法医进行了第二次尸检,按照死者家属委托书中的要求做了解剖并对死者死前有否中毒和性行为进行了检验取样。26日检验结果公布,称排除了服毒和强奸的可能性。但死者家属认为法医“取走了部分器官”,并且没有公布结果。这时往停尸处围观的人增多,有传言说元凶是瓮安县委书记的侄女,另外两个参加行凶的男生和当地派出所所长有亲戚关系。又有传言说元凶是副县长的孩子,死者的“叔叔、爷爷、奶奶因上告被打住院抢救,妈妈被打得说话含糊,已失去理智,婶婶被剪去头发关押到派出所”

[1][3]。另外,死者的二叔瓮安县玉华乡中学教师李秀忠在离开公安局途经当地保险公司门前时,遭多名不明身份的人士打伤而入住医院(此前曾有李秀忠为公安局唆使的黑社会打至重伤,并于28日死于医院的传闻,但死亡一说已被李秀忠本人证伪)。[4]女孩的同学前去问询,也被殴打。民众纷纷前去围观,有人辱骂警察,结果有三人被打,入住医院,引起民愤。15时,两名学生引导。数万群众尾随,游行至县政府及公安局大楼前请愿,4小时请愿无果,群众烧砸大楼,六二八事件正式发生。由此可见,群体传播对于群体性事件有深重的影响力和促进作用。

三、群体性事件中群体传播的方式和特点。

1、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传播者与受众往往合为一体。在群体性事件中,参与者一般都具有两点共性,非理性和情绪性。人们往往同情弱势群体,仇富仇腐,因此,他们传播的信息也具有此特点;2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是一种特殊信息。传播者带来的信息有可能是亲身经历,也有可能是道听途说,传播和接收的内容只是正常信息的碎片,如果这种特点被犯罪分子操控的话,在危机状态散布谣言,从而使这种情绪刺激加剧成为某种传染,从而使这种情绪性信息迅速成为整个群体的主导意识,加剧破坏性。

3、群体性事件中群体信息传播过程简单且带有强制性。容易导致一错再错,错上加错;4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行为具有匿名性,这种状态下使参与者失去社会责任感与自控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下,作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

四.群体性事件中群体传播的信息管理。

在近年来的一些重大群体性事件看似突然爆发,但实际上都经过了民意到民怨再到民怒的过程,并非不可逆转和无法控制的。作为社会主流信息的提供者,当前政府信息传播应遵循传播规律,并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提高信源的可信性,取信于民。应加强政府及主流媒体的建设,提高他们在公众中的美誉度和公信力;其次。提高信息开放度,加强舆论引导。,消除噪声干扰-------谣言止于真相。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途径是真正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发布最新动态消息,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满足公众知情权,实现公众的民主权利,引导舆论。第三,保持政府主流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在群体性事件中,由于来自正式渠道信息不足,导致谣言不绝于耳。因此,要及时公布信息,最大限度消除群众的不安情绪和紧张心理,使得大规模破坏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没有了可能。

群体传播在群体性事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群体传播的方向引导了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因此,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要迅速采取合适收到,控制群体传播,有效引导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最终圆满解决。

第9篇:好书读后感—不完美的时代,完美的人生

不完美的时代,完美的人生

“若是提起苏东坡,在中国总能引起令人亲切的敬佩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相较于“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李白来说,林语堂笔下的苏轼,少了许多豪迈,却多了几分成熟。那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是一种从容,一种大气;是微笑,是厚实。或许这些都不足以描述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为另一个乐天派写的传记”,但苏东坡——这样一位人格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伟人,在尽受磨难之后依然能活出令时代啧啧称奇的一生——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诗画上的珍宝,还有他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生活态度。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豁达这个词似乎贯穿了《苏东坡传》一书,也贯穿了苏东坡的一生。被贬密州,仍在想“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被贬杭州,仍在想兴修水利、改善西湖。即使是去世之年总结评价自己的一生,他最先想到的也是他被贬的三个地方。在贬谪途中,他感受到的不是痛苦,更多的是充实。是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是九死不悔的执着,也正是他豁达一生的写照。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经历乌台诗案后,他开始走向人生的低谷,他的朋友几乎全都弃他而去,没人在对他嘘寒问暖。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精神在这一背景下也完全显现了出来。苦难毁了他,也造就了这样一位屹立不倒的时代标杆。他就像黑夜中的残烛,摇曳着自己的火苗,不肯熄灭。在经历人生千疮百孔的磨难之后,他依旧乐观地看这人生,即使有再多的痛苦,也不过像打在蓑笠上的烟雨罢了。

但是现在的我们呢?或许还做不到像苏子那样的豁达乐观。一份作业、一次活动、一场考试的不顺利,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但这一次次的挫折,经历过,在回想不过是一条天路,路上荆棘密布,杂草丛生,但走过去、走过去,这只是我们晋升的阶梯。巴尔扎克曾说:“苦难,是弱者的苦难深渊,是信徒洗礼的之水,是强者成功的必经之路。”面对困境,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努力;面对强者少一点诋毁,多一份学习;面对不幸少一点悲伤,多一份旷达。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整个天空!从他身上,我们能学到的太多太多,这或许就是我们今天依旧爱他的原因吧?

苏东坡用他的一生向我们证明:抱怨的说辞只是弱者的墓志铭,而埋头苦干才是强者的言语。不完美的世界,不完美的事,也可以用完美的心态对待,活出一个完美的人生!

上一篇:学校法制教育教学计划下一篇:加强工作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