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群体分析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消费群体分析(精选8篇)

消费群体分析 篇1

目录

一、消费群体分析 ................................................................................................................... 2

1、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 2

2、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 2

3、 消费者心里特征: ............................................................................................... 2

4、 消费者年龄结构: ............................................................................................... 2

5、 消费群收入水平: .........................................................................................大学网...... 2

6、 消费者区域特点: ............................................................................................... 2

7、 消费群职业及学历状况: ................................................................................... 2

一、消费群体分析 1、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价格便宜;个性化产品。

2、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追求时尚的购物体验;网购的方便、快捷;出行逛街等空余时间少;地方偏僻购买点少。

3、 消费者心里特征:1、顾客的需求是积极主动的,一般是带着目的性

来进行网购。2、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更为理性化。由于电子商务的特殊环境,消费者只需要面对电脑屏幕,没有外界的嘈杂和各种环境的诱惑,同时可以在网络上收集大量的消费信息,商品的选择范围也没有地域限制,消费者可以理性的进行选择和消费。3、追求个性化消费。个性化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互动功能参与产品的设计,同时也可以指导生产,他们会向提供商提出自己对某些商品的欲望,定制化生产将会变得越来越普遍。4、喜欢网购的方便和快捷。消费者的网购行为主要是因为电子商务的方便性,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节省,特别是对于需求和品牌选择都相对稳定的日常消费品。5、追求时尚的购物体验。现在网上购物已经是一种时尚购物的代名词了,正因为这种原因,人们就很喜欢在网上购买产品,特别是购买到一些独特个性化的产品。6、网购群体的品牌忠诚度较低。因为网络充斥着太多的`信息,竞争对手的促销和广告随时都在迷惑着消费者。也因为网络上消费者之间可以实行良好的互动,所以很容易就受到别人的影响。

4、 消费者年龄结构:中国网购消费群体中近半数是大学生(18-22岁)

和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小白领(22-24岁)合计占比高达42.5%;另外近半数是社会主流的中产阶层(25-33岁)合计占比高达42.7%;年龄超出33岁的中年人群整体占比不足13%。可见,年轻化是中国网购消费群体的显著特征。

5、 消费群收入水平:中国网购消费群体中较低收入家庭群体占比最高达

42.6%(低于0.5万元/月);其次是中等收入家庭占比达31.3%(高于0.5万元/月且低于2万元/月);相对高端收入家庭占比为3.8%。

6、 消费者区域特点:中国网购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和浙江三

省,其次是沿海一线城市。

7、 消费群职业及学历状况:中国网购消费群体中,在学生(本科及大

消费群体分析 篇2

一、面向低收入消费群体的广告诉求

广告诉求信息以价格和质量为主。由于收入少, 该群体在生活购物中追求物美价廉, 尽可能地节约, 在此基础上让自己过得更好。该群体的心理需求以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为主, 在消费上表现出来的特征可以用两个词来表述:实用和低价, 而价格和质量也成为该消费群体在购买产品中最为关注的信息, 因此面向该消费群体的广告, 其广告诉求信息的特征也就是围绕着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诉求。

例如, 雕牌透明皂的广告用一种拉家常的对话, 清晰地传达出雕牌透明皂的功效:“洗得干净, 还不褪色。”而两位老人和蔼可亲的邻家形象及平民化特征也让人们觉得真实, 同时也让人感到该产品的价格不高, 很好地满足了该消费群体“物美”同时“价廉”的消费心理。

以理性诉求为主的诉求方式。理性诉求指的是广告诉求定位于手中的理智动机, 通过真实、准确、公正地传达广告企业、产品、服务的客观情况, 使受众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 理智地作出决定。这种广告诉求可以作正面表现, 即如果消费者购买广告产品或接受服务会获得什么样的利益, 也可以作反面表现, 即消费者不购买产品或不接受服务会对自身产生什么样的影响。①

低收入消费群体由于收入低, 在生活中不得不精打细算, 而这决定了他们在购买消费品时, 显得更为谨慎。由于这一因素, 面向该消费群体的广告, 在选择广告诉求方式上也就偏重于理性诉求。

朴素、具体的诉求表现。低收入消费群体是一个朴素的阶层, 他们的生活、思想显得相对简单, 对问题直观地对待。广告诉求表现要能让目标消费群体正确理解, 那么也就要求其表现要符合目标消费群体的理解习惯。因此, 面向低收入消费群体的广告, 在诉求表现上只要具备了朴素而又具体的特质就会具有好的销售结果。

朴素的诉求表现, 使广告拉近了和低收入消费群体的距离, 这种距离的拉近, 能有效地提高该消费群体对广告的关注程度, 从而为后面广告发生功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为, 一个受不到目标消费群体关注的广告, 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信息传递任务, 实现广告目标的, 因此, 面向低收入消费群体的广告, 广告诉求表现体现出朴素和具体的特性。

二、面向大众可支配消费群体的广告诉求

以情感为主的诉求信息。大众可支配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主要是社会性需要, 该群体在消费上表现出来的特性主要是社会性。社会性需求也叫归属与爱的需求, 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 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求, 但都属于人的情感。

一个成功的广告, 它所诉求的信息必须能引起目标消费群体的注意, 也就是说, 广告所诉求的信息必须是目标消费群体关注的信息, 只有这样, 广告才可能发生功效, 所以, 面向该消费群体的广告, 其广告诉求信息主要以情感为主。

诉求方式以感性诉求为主。面向大众可支配收入消费群体的广告以“社会认可”作为诉求点, 满足了消费者个人或社会的爱的归属需求。消费者同时作为家庭、集体、社会的一部分, 他的消费行为绝不仅仅是在广告的攻势之下被动的单纯的购买行为, 其中, 身份与情感认同才是受广告影响的主要因素。因此, 面向该消费群体的广告, 诉求方式自然选择感性诉求, 这符合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

感性诉求指广告诉求位于受众的情感动机, 通过表现与广告企业、产品、服务相关的情绪与情感因素来传达广告信息, 以此对受众的情绪与情感带来冲击, 使他们产生购买产品或服务的欲望和行为。感性诉求广告以向受众传达某种情绪或情感、唤起受众的认同为主要目的, 它所传达的情感通常有以下几种:爱情、亲情、乡情、同情、恐惧、生活情趣、个人的其他心理感受等。这些广告通过对情感的目标激活, 使品牌与情感的结合在简单告知的基础上提升了好感度并为品牌增添了附加值。

温馨、感动的诉求表现。面向大众可支配收入消费群体的广告, 为了满足该消费群体“社会性”情感的需要, 用富有情感的语言、画面、音乐等手段表现出来。“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就属此类诉求表现方式。通常, 营造消费者使用该商品后的欢乐气氛, 使消费者在感情获得满足的过程中接受广告信息、保持对该商品的好感, 最终能够采取购买行为。

三、面向高收入消费群体的广告诉求

“品质”是诉求信息的重点。高收入消费群体有着大量的剩余价值, 他们在选择商品时注重品位, 追求高质量。综合来说, 高收入消费群体对产品“品质”的信息最为关注, 在面向高收入消费群体的广告中, 其诉求的信息也就投其所好, 把品质作为诉求的重要信息。

例如, IBM电脑通过商务诉求, 使IBM笔记本电脑与商务人士的身份融合, 商务人士为了在交际中体现自己的身份, 选择IBM笔记本电脑就成了一种共识。再如, 中高级轿车在发展中国家就是一种典型的满足“品质”的商品, 其消费是典型的品质消费, 它既满足了人们生活和工作出行活动的生理需求, 又满足了相对支付能力、满足对品质追求的炫耀性的需求。

情理结合的诉求方式。高收入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包括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该群体在消费上表现出来的明显特征是对品质的追求。而面向该消费群体的广告, 大多采用情理结合的广告诉求, 具体来说就是找到价格和品质之间的结合点进行广告诉求。

广告诉求的两种最主要诉求方法各有优势也各有欠缺。理性诉求对完整、准确地传达广告信息非常有利, 但是由于注重事实的传达和道理的阐述, 往往会使广告语生硬、枯燥, 影响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兴趣。感性诉求贴近受众的切身感受, 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 但是过于注重对情绪和情感的描述, 往往会影响对广告信息的传达。因此, 在实际的广告运作中, 时常将两种诉求方法结合起来, 即在广告诉求中, 既采用理性诉求传达客观的信息, 又使用感性诉求引发受众的情感, 结合二者的优势, 以达到最佳的说服效果。这种诉求策略, 就是情理结合的广告诉求策略。

全球通广告

情理结合广告在内容方面最突出的特性就是理性内容和感性内容的完美结合。理性内容偏重于客观、准确、公正, 较有说服力, 感性内容偏重于亲切、自然、生动, 在亲和性方面更为突出, 二者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加强广告信息的趣味性和说服力。

抽象给人以想象空间的诉求表现。高收入消费群体的文化素质, 在三个消费群体中是属于最高的, 在对待问题中喜欢有自己的想法, 这样不仅能满足受到尊重的心理需求, 同时也满足了自我实现的愿望。而广告诉求在表现时, 就表现出抽象的特点, 而不是直接、具体的传达所要诉求的信息。

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级的需要, 它涉及求知、审美、创造、成就等内容。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 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 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 是人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 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物质的富足只是成功的副产品, 人们越来越追求一种内心的富足。内心真正的满足实际上只有一种手段可以达到, 这种手段就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 即梦想的实现。 (2) 广告通过对“自我实现”的诉求满足人们内心深处渴望实现梦想的信念, 并通过诉求肯定、张扬这种深刻的价值观, 从而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马斯洛的需要金字塔把自我实现界定为个人的最高需求。

例如, 全球通广告诉求点准确定位于“我能”, “我能”的含义是:“坚持信念, 实现梦想。”全球通的目标人群是收入相对较高、追求品质生活的中产阶层, 他们“在路上”的时间相对长而且人际关系较多, 他们需要全球通的稳定优质服务;并且这一群体还拥有更高的需求, 也就是说除了通话质量之外的附加需求, 如良好的体验性, 更为重要的则是鲜明的“自我实现意识”。在全球通的使用人群当中, “我能”这一概念所体现的价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它的内涵与全球通的目标群体需求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 同时也体现了语言主体的自信心、成就感和内在尊严。而简单的两个字“我能”更是给予该消费群体足够的想象空间。这既是全球通的价值观, 也是消费者的价值观, 它们高度统一。

广告诉求点不仅是产品卖点的诉求更是消费者买点的再现,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消费者需要什么, 并将这种需求结合产品的卖点以及竞争对手的诉求点, 形成自己消费者的独特买点, 才能打动目标受众的心, 促使其产生购买行为。

注释

1徐志明、高志宏:《广告策划》, 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77页。

消费群体分析 篇3

中印消费群体价值观

1.张扬个性

包括追求流行与新奇的东西,不觉得为自己的外貌花的钱是可惜的,很容易接收新流行,追求跟他人有区别的衣服,用衣服来表达我的个性,这五个方面的具体价值观描述项。

2.自我炫耀

自我炫耀归纳为包括一个人穿什么档次的衣服,表明他不同的身份和地位、拥有名牌衣服以及鞋和其他东西,显示一个人的身份。

3.节俭务实

尊重自己的前辈节俭的品德、自己节约一点水,是为了后代有水用,因此节水是高尚的,中国人均资源相对匾乏,因此节约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4.追求时尚

如果没有名牌东西,同学会看不起自己,因为别人有,因此自己也要有,认为买名牌的服装,朋友们会认定自己,认为不买流行衣服,不赶时髦的等四个方面具体价值观描述项。

社会阶层的差异

在1998年经济危机过后,印尼的社会阶层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中产阶级急速发展。世界银行的研究指出,目前印尼的中产阶级占2.37亿人口的56.5%。2003年中产阶级总数是8100万人,现在变成了1.34亿人,9年间增加了65%。《罗盘报》三、四月份在印尼6个大城市(雅加达、日惹、万隆、泗水、棉兰和锡江)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出同样的情况。中产阶级占50.3%,中上层阶级占3.6%,上层阶级1%,下层阶级39.6%,最下层或真正贫困的阶级5.6%。中产阶层占最大比重,正是这个阶层反映了印尼的面貌。2012年BambangSetiawanGDN公司的CEO KusumoMartanto表示,印尼每年增长6%的强劲经济态势造就了一批实力雄厚的购物主力军:中产阶级。

参照群体的差异

参照群体是被消费者用来与自己进行比较的重要社会群体。反映到消费行为领域,参照群体成为品牌联想的重要来源。参照群体对某一品牌的使用,可以使消费者对该品牌产生使用者形象和心理利益方面的联想,继而影响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偏好。具体说,成员群体影响人们的购买意图、品牌态度;人们倾向使用形象符合成员群体身份的品牌。渴望群体可以激发人们的购买动机。

在两国服装消费者的差异对比中,参照群体中的渴望群体的对比较为明显,在中国消费者当中,渴望群体来源于中国的明星,欧美以及日韩明星。而在印尼,年纪30以上的消费者的渴望群体是欧美明星,由于近几年受韩国媒体影响,印尼的年轻人更偏向于日韩明星,其次是中国明星,有很少部分的消费者是以印尼本地明星作为参照群体的,特别是印尼的华人几乎是以印尼明星作为游离群体。

消费环境因素比较

中国是个发达国家,政府很看重对城市的建设,并且建设步伐猛进,给中国公民带来了很多便利,在中国的消费者要购买服装是非常方便的一件事情,而在印尼因为政府贪污问题严重,公共交通设施缺乏,导致印尼公民出行在外不得不购买摩托车或者轿车,导致严重的交通堵塞。并且相对于中国而言,印尼的服装店大多设立在商场里面,在中国的街道上也会有服装店或者是服装街,但在印尼这样的服装店或者服装街少之又少。

网络消费比较

中国的科技较为发达,网购到2013阶段已经融入于中国人生活习惯中的一部分,导致很多实体店对网络消费的影响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而在印尼网络消费才刚刚进入发展阶段。目前,印尼2.4亿人口中互联网用户占总人口的20%。从中实体店的存在对印尼人来讲是必不可少的。

促销方式比较

中国的促销大部分是从商场或者是从品牌零售商直接发出的,而印尼的促销活动大部分是与银行信用卡合作提供折扣的,所以在这方面来说,在印尼促销活动消费者购买力度大大增加。

消费群体分析 篇4

消费群体是制约乳品发展的“瓶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粮、油、肉、蛋、蔬菜等的消费已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乳品消费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十年来,虽然我国乳品消费高速增长,我国牛奶总产量达1250万吨,乳制品产量较上年增长26%,液态奶产量增长66%。但人均消费量还很低,20我国人均乳品消费约9.7公斤,不足世界平均水平107公斤的十分之一,与发达国家人均乳品消费近300公斤差距更大,许多业内人士据此对我国乳业发展的前景激动不已。但是请关注以下一组数据:

北京市年人均乳品消费已达60多公斤,内蒙古人均乳品消费为46公斤,而海南人均乳品消费只有6公斤;

2002年我国城镇人均乳品消费13.6公斤,而农村人均消费仅1.2公斤左右;

形成消费习惯的消费者年消费量多则上百公斤,少则数十斤,没有消费习惯的往往一口也不喝,

从养成消费习惯的消费人群与未养成消费习惯的人群乳品消费两极分化可以看出,消费群体的缺失是制约我国乳品发展的“瓶颈”。加强市场培育,扩大消费群体是当前乳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通过市场培育,使更多的消费者养成乳品消费习惯,才能做 业“蛋糕”。

许多企业将消费能力看作目前乳品消费增长的主要障碍,而将市场推广的重点放在北京、上海等消费能力较强的大城市,忽略了对中小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培育工作。消费能力虽然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但从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相当的印度人均乳品消费超过60公斤及内蒙古、青海等产奶区与海南、湖南等较发达地区的消费差距可以看出,消费习惯才是目前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当前,乳品企业市场推广的重点不应是增加消费者的消费频率,而应放在扩大消费者的数量上。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区人均消费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已不大,养成消费习惯的消费者的乳品消费量已接近饱和,这些市场的增长空间有限。奶业巨头在大城市的竞争已经白热化,而二、三级市场几乎还是等待开发的处女地,乳业发展的增长点在广大的城镇和农村市场。

消费群体分析 篇5

2010-12-29 9:12:58

与曾经的消费市场相比,中国的确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首个消费大国,但其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中国奢侈品市场改革之路必须马上启航。

“中国年轻人更了解品牌”

中国年轻消费者自成一格的奢侈品消费观正冲击着传统的奢侈品行业。

意国时尚董事长、北京大学奢侈品管理项目总监严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北京为例,消费奢侈品的人群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来自北京周边东北、山西、内蒙古等地的消费者,在这些地区,奢侈品的产品线往往不齐全,而财富新贵却越来越多;受传统送礼文化影响,来京找关系、找朋友,临时购买作为礼品的人群;集中在北京的文体明星、演艺人士;“富二代”和那些在信息开放时代,对生活品质有更高追求的年轻人们。这其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有钱人和明星,数量最为庞大的年轻消费群体维系着奢侈品牌的未来。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更加年轻。”计划落户于北京金融街西单广场的法国百年高端百货业品牌“老佛爷”集团董事长Philippe Houzé表示。

这正是奢侈品牌对于中国消费群体的基本判断。有报告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大约在20岁到40岁,而欧美地区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多在40岁至70岁。无论是中国“新出道”的富人还是有着显赫背景的“富二代”以及正在打拼的白领阶层,拥有几件奢侈品对他们而言看似都不太遥远。毕马威中国对15个城市进行调研后发布的报告显示,在中国虽然有49%的受访者称他们无力购买奢侈品,但是将来打算购买。

但是,与裹在一身名牌里,将奢侈品作为身份象征的“前辈”不同,他们更理性,也更任性。“就我观察,中国的年轻人比外国年轻人更了解品牌。”严骏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国年轻人比欧美人对时尚、色彩、风格的接受尺度更大,整体年轻人的奢侈消费意识在迅速成熟。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是全世界对奢侈品牌的品牌忠诚度最低的消费群体,他们喜欢好的东西,但并非只迷恋某一品牌。对于这一点,奢侈品牌们心知肚明,他们不能仅仅依靠“品牌故事”、“品牌精神”就打动中国年轻的消费者。在中国,他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战略。

“谁说奢侈品就不搞促销”

“谁说奢侈品就不搞促销。”在媒体工作的牛小姐年薪不超过8万元,但仍旧踩着Céline的高跟鞋。她说自己是可以为了省钱买一个Chanel 2.55,每天追公交的人,“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会选择每年买一两样奢侈品牌的鞋、或者包,这种东西身上只要有一样感觉就不同了。”而近年来,大牌们在中国的入乡随俗,让她的奢侈品欲最大化地实现了。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全球的奢侈品牌都开始思考是否需要延伸到大众市场。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众多大牌把中国市场作为救命稻草,当年,在中国市场的换季打折也来势汹汹。新光天地举行奢侈品特卖会,最低1折起,周边写字楼的白领们为了在第一时间抢到货,连午饭也牺牲了。

在中国市场,为应对更多平民化的奢侈品拥趸们的需求,不少老牌奢侈品还推出副线品牌。Armani推出了售价较为亲民的副线品牌A/X。奢侈品牌还尝试为中国消费者度身打造产品。爱马仕在上海开了一家“上下”品牌店,只在中国销售。这一举措在奢侈品行业可谓前所未见。

机场免税区正得到大牌们的重视。在LV零售战略中专门有一条规定是不在机场开店,但有消息人士称,首都机场正与LV谈判,欲将其引至T3免税区开店。

奢侈品牌的曲意逢迎是否会影响大牌们的高贵形象?对此,商家大多不愿多谈,不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不赚钱的奢侈品牌几乎没有。一个LV店,月流水在300万元人民币左右是再保守不过的。”高盛发表的亚太区消费数据显示,今年,几乎所有在中国落地的奢侈品牌都获得了两位数增长。

步调一致货品“零时差” 大牌选址遇难题

大望路这个地铁一号线上曾经不起眼的地名,如今却因为一个大牌云集的商场成了北京的潮流风向标。新光天地总面积17.3万平方米,PRADA、CHANEL、GUCCI、S.FREEAGAMO、HUGOBOSS、COACH等均在新光天地设置旗舰店,据称,这些旗舰店首次同时做到货品“零时差”,即每一季新品与其在巴黎店或纽约店中展示的步调一致。

以王府井金街为例,在王府井百货大楼至乐天银泰不到百米的距离内,就有3家Cartier专卖店。东方新天地、乐天银泰百货和转型高端的王府井百货大楼形成的高端商业氛围越来越清晰,BURBERRY、BALLY等奢侈品牌有时会同时入驻几家。

为吸纳世界奢侈品入驻,国内百货店免租金、倒贴装修已成为行业“潜规则”。不过,在北京,大牌们的高傲气势这两年已经不比从前。“两三年前,我们要引入大牌都是主动上门去谈,他们还半推半就,难度很大。”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这两年经营情况越来越好,“大家已经在平等的平台上谈合作了。”

严骏表示,奢侈品牌虽然定位“高不可攀”,但仍不能改变其高度依赖零售的本质,选址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奢侈品牌对于选址的要求大同小异,希望环境幽雅,面积足够宽敞,周边消费能力和购买力要达到一定水平,并且看重“邻居”,大牌如果能够聚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高端客源。但即使在北京、上海等这样的一线城市,具有这种条件的物业都是稀缺资源,或者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晚进入的品牌本身就会感受到选址难的制约,更不要说当大牌们都看好中国市场,一拥而上的时候。

中国商务部预计,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全球总量的23%左右。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在奢侈品销售上,北京整体消费量占全国第一。北京品牌进驻比例在全国最高,旗舰店最多,不少品牌的旗舰店销售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第一,比如新光的GUCCI、COACH,可以做到全国销售第一,而CHANEL更是成为其全球第一店。

避免客源流失 机场免税区可先行

目前,由于税收的限制,中国境内奢侈品牌的价格与其他市场相比仍旧偏高,因此,不少消费者都选择借出差、旅游等机会在香港、欧美等血拼大牌。“香港今年内地客人太多,大牌的标价很多和国内是一样的,基本就是个汇率的差价。但是LV、CHANEL这样的店门口还是排大队,大多是内地游客。”刚刚从香港购物归来的邢小姐在香港入手了一个港币标价8000多元的GUCCI男士背包。“虽然标价一样,但是因为有汇率差,还是比北京便宜了1000多元。”海关今年严格实施5000元以上货品征税的海关新规“第54号令”,但却也难以阻挡消费者境外买大牌的热情。“香港商家都与时俱进了,主动问你要不要单独邮寄包装,减少被查出来的风险。”邢小姐说。

严骏认为,在国内绝大多数没有免税区政策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机场的免税购物,尤其是扩大达到后的免税购物区,扩大“低价”奢侈品销售。比如,首都机场日上免税行不但在国际航班候机区有,在下机后的取行李区也有设立,但目前其品牌还非常有限。

煤炭行业战略群体分析3 篇6

煤炭行业战略群体分析

在一个行业中,企业之间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在大多数行业中可以观察到不同的战略群体。所谓战略群体,是指行业内执行同样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如果行业内所有的企业基本认同了相同的战略,则该行业只有一个战略群体。

煤炭行业是一个全球性的行业,国内煤炭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对煤炭需求的大幅度增加,消费逐年递增。煤炭有效供给不足。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清理煤矿在建项目,控制新开工项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炭投资的过快增长,产能扩张速度受到有效遏制。铁路运力分布不均衡特点决定了区域性煤炭供求关系失衡长期存在。煤价呈现长期上升趋势。未来较长时间里,煤炭呈现大体供需平衡,局部地区、部分煤种、个别时段出现供应偏紧的局面。预计煤炭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小幅上扬的趋势。煤价成本构成机制的理顺,导致煤炭企业开采生产成本的上升;国家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以及节能环保政策促使煤价上涨,煤炭企业定价权的上升以及其他一些制度性因素也推动煤价长期上扬。

消费群体分析 篇7

一、高收入群体高档商品消费的现状

2014年在全世界高档品零售市场上,中国的奢侈品支出总额达到169亿美元,排名第五。高收入者购买更大额商品的倾向逐步提升,然而这种上行消费的倾向并不体现在所有消费项目上,高收入人群在消费决策上更具有选择性。

(一)在消费内容上,住房和食品的支出仍然是消费重点

高收入群体对居住条件的要求提高,会给高档住宅市场带来提升空间,并且伴随着房屋折旧,对住房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食品支出虽然逐年增加,但它占总支出的比重却是减少的,说明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内容更加丰富。

(二)信息通讯消费在持续上升

信息消费成为我国居民新的消费热点,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智能手机用户中有近30%是中国人。通信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增加通信消费,对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三)城市中高收入者的消费侧重点是非商品性消费,而对于那些一般消费品等非必需品,则显得不突出

高收入群体的生活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在衣食住行等基本方面已无过多的消费欲望,但是对一些高档产品,服务型和精神型消费更加强烈,教育、保健、高档耐用品等成为消费决策时的首要考虑对象,追求时尚化与个性化的消费特点日益明显。

二、高收入群体消费趋势发展分析

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源实现了高度的分享。高收入人群对于产品质量和功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攀升,高收入人群的消费观念正在由关注价格标签向情感需求满足演变。

(一)发展性消费增加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高收入群体用于开发、培养自身发展潜力、提升自我文化综合素质和增强体质方面的支出增加明显,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是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又一个重要方面,表明高收入群体已开始关注生命健康,教育更新等发展性消费,即人类自身发展的消费需求在逐渐增加。

高收入群体在自我教育提升和后代教育广泛性长久性培养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特别是经济条件优越的群体更是注重这一消费领域的投入。因为很多高收入群体的财富实现得益于高等教育带来的经济体现,并且这部分人具有接受更高教育的强烈愿望。

(二)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下降

近年来,高收入人群的平均消费倾向正在持平稳姿态缓慢下滑,边际消费倾向由于容易受到政府政策影响,波动性较强,但从长期来看也有下降趋势,这就表示人们在基本生活得到一定保证之后,剩余资金仍处在滞留阶段,表明尚有一定的消费空间。按消费能力看,如果说中低收入家庭没有多余的可支配收入用于额外的消费,那么高收入家庭作为可支配收入充裕的群体应该是消费能力很强的,可事实上高收入家庭消费倾向却是在逐年走低。

(三)收入适中者高档商品消费不断提升

当前,高档产品的忠实客户正在逐渐向收入适中群体扩张。从客观衡量的角度,个人经济实力只有到达一定程度才会有高档商品消费的行为,但在被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人们在考虑购买高档产品时,经济因素不再是严格的前提,而产品中的功能和体验也促进了部分群体对高档商品的提前消费。国内收入适中的人群对于高档产品的需求正在增加,他们的选择表现出了高于高收入人群的趋势,他们对高档商品的好感度也在提高。现代人消费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改变,消费者主动承担提前消费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因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促进了我国高档产品行业的升级和发展。

(四)感性消费趋势增强

就高收入群体而言,除了考虑商品的品质和量化商品附加值,根据自身感受程度来购买高档产品成了丰富情感的消费方式之一。美国市场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女性在选购服装方面正在发生变化,98%的女性在购买时重点考虑穿着感觉。而国内的一些消费者的感性消费心理随着社会风俗的变更也在提升,一些大型生产厂家对于产品的创造和销售方面更加倾向于迎合感性和个性的产品需求。

三、高档商品消费市场的问题

(一)人为化社会分层严重

高档商品消费是贫富分化的结果,收入差距加大是分层严重的原因,高档商品消费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使人们不仅在收入方面拉开差距,而且在消费终端领域也出现了社会分层。这将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级固化程度逐渐加深。社会分层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当今社会背景下,在追求自身独特性的驱使下,高收入阶层有意将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造成了人为的社会分层,社会秩序和社会分层是共生共存的整体,然而社会分层如果过度,将会极大地抑制社会活力。

(二)供给水平跟不上消费要求

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外流非常严重,76%的消费发生在国外。高档品消费市场的外流,表明我国高档商品供给水平跟不上消费要求。市场提供的商品满足不了高收入群体的消费节奏,消费出现断层,以至于高收入家庭“无处消费”。

产品核心技术的缺乏,导致为高收入群体提供个性化消费商品脱节。所以国内市场上,高收入群体整体消费倾向有下降趋势,可支配收入难以转化为直接的消费,影响消费需求,抑制消费增长。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的供给水平无法满足消费需求,而大多数企业缺乏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往往只停留在引进的层次,这是制约目前产业进步的最大障碍。

(三)消费结构不合理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各类高档商品存在超前消费现象,特别是金融机构推出了贷款、信用卡等业务,在住房、购车消费品等方面,很多家庭出现了不理性消费。这一现象成为了国内市场消费的障碍,居民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国内消费品行业没有跟得上最新的发展趋势,没有把握好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契机,导致了国外市场在我国高档商品领域占领了先机,同时也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水平使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弱,丧失了很多市场利润空间。

四、高档消费品市场对策建议

(一)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高消费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这其中不乏一些消费行为是其高收入的父辈进行买单的,年轻的消费者应该重拾自己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感,尽量避免为左右攀比而产生的从众消费,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年轻的消费者往往容易冲动消费,缺少消费的理性、缺乏理财知识、缺少对长期消费的规划。

因此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在消费活动中学会花钱,克服盲目消费、无端浪费的问题,合理消费,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费原则。

(二)提高对品牌的消费吸引力

考虑到高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高档商品生产企业不能按照传统思维进入市场,要从消费市场的空缺中寻找自身发展机会,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需培养创新意识,敏锐地洞察市场,及早发现和预见市场变化,建立企业的创新评估体系,引导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的发展方向。借鉴领先企业的成长经验,把握最新科技动态,及时获得相关创新信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调整高档商品市场结构

从我国高档商品市场发展现状来看,应重视调整消费结构,扩大消费性支出,提升高收入群体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高档商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提高群众可支配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可进行宏观调控。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需改变不合理的消费结构状况,增强消费信心,加强政策引导,改善高档商品市场的消费结构。固定资产消费比重大的高档商品消费和提前消费的负面效应对居民消费构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政策调控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等问题,引导高收入者树立正确消费观,从而调动居民的消费积极性,减少投资性消费对居民消费能力的挤压。

参考文献

[1]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J].中国经济信息,2014(19):21.

[2]顾纪瑞.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和消费特征[J].消费经济,2005(4).

[3]江林.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第二版[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2-97·

[4]胡晓春.我国高收入群体消费结构探析[J].西北师大学报,2010(5).

[5]耿黎辉.我国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J].商业研究,2004(22).

[6]]宋则.中国三大收入消费群体消费特点[N].光明日报,2001—10—09.

消费群体分化下的新商机 篇8

2011年1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4.9%,虽然CPI有所回落,但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加大了老百姓的通胀预期。目前诸多经济学家一致的观点是,我国已经或正在进入新的通胀时代,只是通胀程度尚有争议。可以肯定的是,通胀预期对消费者的短期消费行为有较大影响。

通胀时代该怎么消费?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困惑!站在企业营销的角度又该如何去看待和应对消费者的这些变化(包括消费心态、消费需求、消费行为等)和新的消费趋势的出现?

洞察分化的消费群体

面对涨价,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尼尔森公司2月23日发布的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第4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0,比第3季度回落了4个点,同时仅有30%的消费者认为目前是购买自己所需物品的好时机,比第3季度下降了11个百分点。通胀压力持续加大,特别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加大了很多消费者对收入实际购买力减弱的担忧,也抑制了他们的现实消费意愿。

相同的通胀,相反的消费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价格敏感性上升,有的人为了跑赢CPI,在全面贯彻“八戒行动”,做一个“精打细算”之人;另一方面,“账客”“拼客”“抄号族”“试穿族”“券券族”等新新族群不断涌现。目前,在通胀、人民币升值、负真实利率、房地产政策调控等外部环境因素的交互影响下,对“不确定期限的未来通胀”的担心和判断将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同时,不同消费者因职业、经济状况、市场知识、财务压力、消费心态的不同,其消费动机亦趋于复杂化,一些新的消费趋势会因此而产生。

我们看到有很多人预期在通胀时代下,将钱存入银行肯定是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应该尽快将该花的钱花出去,而且持有这种认识的人不在少数,所以有人提前消费。考虑到通胀前期,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还是价格上涨前采购的库存,企业的成本低,利润空间大,产品价格也不会大幅上涨,这个时期选择购买大件商品最划算,所以有的消费者倾向跨时均衡消费,利用无息分期贷款“通过花未来的钱,抵消部分通胀造成的影响”。

一种消费者细分方法

事实上,从收入的影响看,中国的城市消费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收入水平比较高(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上)或拥有稳定工作的人,他们暂时还不会认真考虑通胀引发的消费问题。

二是白领和收入水平一般的消费者,主要指城市工薪阶层,他们会认真分析现有的市场现状,谨慎地对家庭收支进行计划。这类消费者开始回归现实,注重产品性价比,相反,对品牌消费和品牌的溢价意义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为了减少收入降低带来的压力,人们外出就餐、娱乐、旅游的比重也会随之下降,从而影响到这些行业的营业收入。

三是低收入人群,他们受通胀预期的影响更大。这类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工作不太稳定、收入偏低、个人和家庭处在发展阶段的城市低收入者、农民工群体等。由于低收入群体的主要收入被消耗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因此,基本生活品价格上涨对他们的打击也比较大,这部分消费者对未来消费存在不安全感并缺乏信心,制约了其潜在消费的实现,也使得对即期消费变得缩手缩脚,而紧紧地持有现金将会是他们的突出表现,尽管持有现金并不一定是上上之策。

另一种消费者细分

有时用收入来细分人群并不总是那么有效,同样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可能会持有完全不同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价值观。观察70后、80后这些主力消费群,他们和父辈比起来就有很大的区别,消费至上、开心至上基本上是他们的主流选择,同时又有社会责任的觉醒。上面提到的提前消费行为的出现并不取决于收入水平的高低。

由此可知,企业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属于什么类型,自己的主流消费群体由哪些人组成。理解消费者,加强对消费者的洞察,围绕产品使用行为和价格敏感度来划分客户,并制定出相应的产品策略,是应对通胀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变化的策略方向。一个例子就是,有些汽车经销商认为现在是购买大型车的好机会,因为车企现在给出的降价促销幅度,足以抵消消费者今后四五年内额外的燃油开支。某位经销商表示:“现在零售商应当精心制作宣传广告,表现出站在消费者立场上为他们提供最多实惠的态度。”

新趋势中把握新商机

针对通胀时期消费者应激性的市场行为、政策引导带来的商业契机以及日渐成熟的消费趋势,企业需要积极创新并保持敏锐的市场触觉,在库存管理和产品定位等方面做出一些选择性的改变。

网购、团购正流行

如今,网购、团购已经成为很多消费者的消费常态。随着生活成本的上升,人们日益关注商品的购买成本,而电子商务通过IT技术和先进的物流、电子支付等手段,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低成本的消费模式。此外,消费者在对网络社交和信息分享运用得越来越娴熟的情况下,也希望通过互联网找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面对这种趋势,大量的传统企业就要思考如何拓展网络销售渠道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可以看到,团购网站的大幅度折扣吸引了众多善于使用互联网、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再加上社交网络的影响力,对中小企业来说,团购以非常有效的方式——无需在报纸、电视和广播上预先投入营销费用,为其赢得了很高的曝光率和知名度。但是,利用团购网站扩大知名度的企业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是:市场为什么不知道你现有的产品有多好?为什么会在一次促销后,消费者就喜欢上了你的商品?如果想持续成功,企业的商品就必须要比市场当前所认为的更好。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昂贵的耐用必需品,比如汽车、家电等如果在二手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可能会大受欢迎。对于80后、90后的年轻群体来说,如果这个阶段正好需要这些产品,他们会选择二手产品作为消费的过渡。

产业转移政策和农村政策

三、四线城市的潜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投资消费占比一直呈现相反走势,即投资率长期居高,消费率持续下降,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偏低。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09年,我国的投资率由36.5%上升到47.7%,消费率却由61.4%下降到48%,其中居民消费率由45.3%下降到35.1%。“十二五”规划纲要已把提高居民消费率列为重要指标,有关部门将建设一批有利于改善消费环境的项目,积极推进城镇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使百姓有钱消费,敢于消费。

无须赘言,启动内需的很大一份力量来自于三、四线城市,而当前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增强了中西部地区消费者的信心,满足了其消费升级的需求。来自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未来十年,中国的的中产及富裕消费者将增加两倍,其中三分之二将居住在小城市”。在通胀背景下,三、四线城市将成为企业主要的关注对象,尤其对于一些快速消费品行业更是如此。

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企业需要真正“下沉”下去,但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偏低仍然是制约消费启动的障碍。如何解决这样的商业难题,下文会结合中国农村消费市场一起探讨,即在BOP市场中如何挖掘商机,使企业获得利润,实现核心价值的最大化。

农村市场的开发。核心竞争力理论创始人、战略大师普拉哈拉德在《消费者王朝:与消费者共创价值》中提出,企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进行单边思考和采取单边行动,因为价值不只是由企业创造然后与消费者进行交换的东西,而是消费者与企业共同创造的产物。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如何使消费者成为对等的问题解决者,并使其作为一个集体去创造价值和获取价值,这对于相对不富裕的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尤为适用。

我国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成长机会明显,但目前还存在一些进入和发展障碍:收入水平低、客流不集中、配送渠道无效率等。其实一旦有企业决定进军这样的市场,只要它们拥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和管理诀窍,就能为自己和潜在的消费者带来效率。印度利华有限公司的萨克提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可供借鉴的案例,该公司在传统分销商和代理商难以触及的地方创建了一个直接配送网络,从当地乡村中选择有企业家精神的女性,并将她们训练为分销商,为她们所在的乡村提供产品的教育、咨询和获取服务。这些女性分销商对于乡村需要什么、哪些产品有市场都了然于胸,她们的这份工作不仅为自己和家庭创造了新的消费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于所在地区的其他消费者而言,她们日益成为企业的教育者和接触点。

企业把农村消费者转化为市场是一项市场开发活动,而不是如何更有效地服务于现有市场。整个创新性地开发农村市场的过程,必须始于对消费者个体的尊重,这也是创造活跃的参与型消费者的过程。要参与这些市场,传统的产品、服务和管理过程都不会奏效,企业必须学会创新,即新的产品开发与定位、好的性价比表现、消费者买得起的包装、创新性的采购安排和配送服务。

成熟消费趋势的到来

快时尚 vs 慢时尚。近几年,社会在经济、人文等方面都出现了“速食”现象。《中国城市居民时尚指数研究》报告指出,在我国10个大中城市的中高收入居民中,39.2%的人每隔一个月左右便会购买服装,而且当年购买的时装在次年的使用率降至10%左右,当然冬装例外。以前被人们认为可以长期使用的耐用消费品,现在早已成为快速变动消费品,例如16.5%的消费者不到一年就会更换手机,此外,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私人轿车等耐用消费品也出现了快速更新的趋势,而且这种更换频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这种消费特点和状态也只是体现了一个经济阶段的消费特征,并非一成不变。时尚界的一个典型现象就可以说明。以ZARA、H&M为代表的快时尚品牌始终追随当季潮流,新品到店的速度奇快,橱窗陈列的变换频率更是一周两次。这些快时尚品牌高举着平价、快速的标枪,摧枯拉朽般横扫全球,然而随着消费理念的逐渐成熟,以经典、持久、独特为特色的慢时尚,成为欧美国家在现阶段对时尚的成熟认识,慢生活正悄然回归。而此时ZARA、H&M、Topshop等快时尚品牌刚在中国市场站稳脚,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品牌,慢时尚在中国还尚未形成蓬勃发展之势。

然而,慢时尚的重要含义在于,消费者付账前要先想想所买之物的出处和产品的长期价值。可以说,在通胀时期,节俭再度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并使消费者回到“慢时尚”的行列。当然,这也需要经过一定阶段的快时尚的发展,消费者对金钱与物质的想法更加成熟,购买物品的时候更多地考虑它的价值,而不仅仅是被转瞬即逝的时尚和潮流所左右。同时,“慢时尚”还隐含着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力求使人们在细节上慢慢品味和享受生活,让自己的心灵平静下来,当然消费者会因此变得愈加理性或者说是挑剔。

所以,企业一方面要使自己够品味,有内涵,另一方面要怀着更大的恒心、耐心去提升产品品质,培育百年品牌。毕竟一旦占领“慢”消费市场,在规模上也许就不能实现快速扩张。

“低碳消费也是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一方面是追逐潮流上演的时尚秀,一方面是更多的人在选择理性消费,这种消费现象在目前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类市场主要由中等收入阶层组成,其收入稳定,基本消费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同时对价格的涨跌变化有了较强的承受能力,经过消费的浮躁期,昔日的盲目抢购和攀比消费日渐消退。不少消费者在收入有限的前提下,凭借自己的消费经验和对各种消费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够在众多的商品和服务中进行理性选择。

无论慢时尚亦或是理性消费,不追求奢侈、不贪图数量、理性而收敛的消费方式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符合中国乃至全球倡导的节能减排趋势。为此,市场需要一种新的产品来满足更加健康、环保和低成本的需求 ,“低碳”便成为一种它们的代名词。有调查表明,73%的消费者愿意以实际行动来支持低碳生活;82%的消费者表示即使价钱贵一点,也愿意购买环保节能型的产品。

通胀会改变人们的不良消费习惯。秉持节能环保理念的低碳一族已不在少数,他们拒绝“过度包装”、“快捷消费”和“一次性消费”,同时也摒弃了“便利嗜好”、“奢侈和面子消费”,将低碳环保与日常消费联系在一起,过着节约而精细的生活。例如选择低价食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来替代昂贵的食物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油价的上涨使得乘坐公共交通的人增多;餐馆菜品价格的上涨有可能减少人们在餐桌上的浪费行为;电价、水价的上涨让人们养成了随手关灯和节约用水的习惯等。结合这样的消费行为变化,企业如果可以从低碳的角度开发新产品,将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作者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和父辈相比,消费至上、开心至上是70后、80后这些主力消费群的主流选择,同时又有社会责任的觉醒。这表明,同样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可能会持有完全不同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价值观。

上一篇:科研成果的申报下一篇:湖南科技大学小学教育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