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拆迁安置中弱势群体安置难点初探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拆迁安置中弱势群体安置难点初探(精选6篇)

城市拆迁安置中弱势群体安置难点初探 篇1

城市拆迁安置工作历来是城市建设中的难题,不仅是经济欠发达国家难以解决,就是经济发达国家也没有解决的良方,城市拆迁安置中弱势群体安置难点初探。由拆迁安置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处理这些矛盾占据了政府部门大量的精力,特别是城市贫困家庭因拆迁安置而造成的家庭矛盾以及由家庭矛盾激化成为的社会矛盾,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隐患。下关区经济和城市建设与中心城区相比较为落后,老城区多、棚户区多、城市改造任务面广量大。作为老城区,下关地处南京市的西北部,大部份属沿江地带,土地级别低,拆迁补偿少,加上下关居民收入低,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大,且多居住在老城区、棚户区,所住房屋多数为私有房屋以及为数众多的违法建筑,房小人多是普遍的现象。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为加快城市建设,克服重重困难,在拆迁安置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完成了建宁路西延,惠民大道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狮子山风观带等工程建设和城北污水处理厂工程的拆迁安置。特别是近期完成的小桃园风观带的拆迁安置中,拆迁部门与被拆迁人的矛盾尤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省市拆迁政策不配套,弱势群体利益得不到保证小桃园地块位于下关区的中心地带,属棚户区,绝大多数居民是文革后期下放回宁人员,居住环境差,很多住户没有两证,违法建筑众多,居民收入低。有的居民仅靠出租违法建筑的收入养家糊口。拆迁开始后,居民们对拆迁部门依据《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市政府第203号令)不理解,强烈要求拆迁部门按照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江苏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执行,该条例与市政府203号令相比,在被拆迁房屋区位基准价、被拆迁房屋的用途、房屋建筑面积等认定上都有新的规定,而《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没能及时修改,在事关被拆迁人利益的区位基准价、房屋建筑面积的认定上,省里的拆迁条例明显优于市里的管理办法,如省条例规定“房屋建筑面积小于土地使用面积的,区位补偿面积应当按照土地使用面积计算”,土地使用面积大于建筑面积的部份每平方米补偿1650元。而市里的管理办法规定“被拆迁房屋的建筑面积以所有权证或其他合法房产凭证的记载为准”,对土地面积大于建筑面积的没有任何补偿,这对于老城区有院落的住户,尤其是贫困家庭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无疑这将让他们损失相当可观的补偿款。为此,被拆迁人多次聚众到市政府上访,要求按照省条例执行,给拆迁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第二、拆迁补偿标准低,被拆迁人购房非常困难下关区虽说是老城区,但地处城西北,土地级别低。小桃园地块有山有水,风景优美,与鼓楼区仅一墙之隔,但只属于五级地,被拆迁户所得到的每平方米补偿款与周边商品房价格相差1500元至2000元,与二手房的价格也相差500元左右,被拆迁人购房困难。省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应当公布区位基准价,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市里的管理办法是2001年12月颁布实施,依据的区位基准价是2001年的。近两年来全市房价涨幅非常大,仅小桃园附近商品房价格就由3000多元/平方米上涨到4300多元/平方米;二手房价格也上涨到3000多元/平方米。而按照203号令补偿,小桃园地块拆迁户每平方米平均得到的补偿款仅2000多元,以此补偿款不用说购买商品房,就连二手房也买不起。更何况从前靠出租房屋收入维持生活的贫困户,不仅失去了生活的部份来源,还要掏出大笔钱去购买住房,的确很困难,经济压力可想而知。特别是产权共有的拆迁户,所得补偿款经析产后,每户所得仅二、三万元。最典型是一户名叫葛桂兰的拆迁户,一个产权证,九人共有,析产后每人只得二万余元,就连使用权的单室间也买不起。第三、经济适用房门槛过高,很多贫困户可望而不可及作为对贫困家庭拆迁安置补偿的救济途径,南京市的经济适用房购房门槛过高,把为数众多的贫困家庭拒之门外,使他们难园购房梦。南京市规定的被拆迁住房困难户购(租)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为,获得货币补偿金额10万元以下、人均收入在全市上平均收入标准以下、同一户籍家庭成员无他处住房等。这样一来,补偿款在11万以上的贫困户,就不能购(租)经济适用房。同时,经济适用房地处偏僻,套型也不合理,难以符合“分得开,住得下”的基本要求。有一个贫困拆迁户,夫妻双方均是离异后重新组成家庭的,并各带一儿和一女,都到了分房而睡的年龄,拆迁后购得的经济适用房63平方米,两室一厅,一家人难以分开居住,生活多有不便。第四、违法建筑已成为贫困家庭的部份生活来源,拆迁将使一些家庭生活更加贫困下关区的老城区和棚户区,是贫困人群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违法建筑的重灾区。有一些居民确实因为家中人口多、住房紧张而搭建了违法建筑,以解居住困难的燃眉之急,调查报告《城市拆迁安置中弱势群体安置难点初探》。但其中不乏有借违法建筑出租,以补贴家庭生活开支的住户。相当一部份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将违法建筑出租的收入作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来源。拆迁后给这些家庭必然造成生活来源的减少。加之因是违法建筑,拆迁安置中只能给予少量补偿,数额有限,不仅生活失去了保障,拆迁后所得补偿款也买不起住房,他们对拆迁的抵触情绪最为激烈,聚众闹事,带头上访,影响很坏。小桃园有一姓赵的被拆迁人,家中两证齐全的房屋只有30平方米,违法建筑有三大间,拆迁前每月房租收入达1500元。拆迁开始后,赵某抵触情绪很大,挑头闹事,严重影响了拆迁工作的进行。为保证小桃园风观带建设的正常进行,区政府在多次说服动员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对赵某的住房依法进行了强制拆迁。上述在小桃园地块拆迁安置中存在的贫困群体安置难问题,还将在即将开发的下关区宝善新区的拆迁安置中反映出来。如何解决城市建设中贫困户的拆迁安置问题,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并给予解决的。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现代建设的进程,关系到改善城市环境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步发展,最终体现区委、区政府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实际行动和具体措施。经过小桃园地块的拆迁安置实践,下关区也在积极探索解决贫困家庭拆迁安置中实际困难的办法与措施,确保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的同时,也要保证城市中相当数量的贫困家庭,在拆迁安置中能“居者有其屋”,并且在居住条件、居住环境上得到应有的改善,同时还要保证拆迁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应提高。目前,下关区贫困家庭相对集中的片区还有宝善街、方家营、东炮台、水关桥、孙家洼等片区。这些片区地处偏僻,土地级别低,居民收入普通不高。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片区的拆迁有的就在眼前,有的为期不远,迫切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尽早做好规划,研究制定方案,打好拆迁安置工作的有准备之战。首先,要开展对全区老城区和棚户区的待拆迁房屋的调查。结合城市房屋产权登记、常住人口登记以及人口普查等工作,认真做好待拆迁地区居民的房屋状况的调查,把居民的住房面积、房屋结构、家庭人口构成、经济收入状况、违法建筑等情况摸清楚。要将表面上家庭住房困难,但在别处还另有住房屋的住户调查清楚,把真住房困难户与假困难户区分开来,区别对待;要将贫困家庭的违法建筑的面积、年限、用途等情况调查清楚,统一研究处理方案,减少矛盾的发生;对成套住房的“两证”情况进行调查,一般情况下,一套住房只能有一个产权证,避免一套住房有多个产权证的事件再出现。因为我们在拆迁中,曾发现一套住房有九个产权证的怪事。第二、要加大拆除老城区和棚户区违法建筑的执法力度。结合老城改造和环境整治,分批分期拆除一些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市容的违法建筑;对家庭生活并不困难,利用违法建筑出租谋利,并造成周边环境脏、乱、差,群众意见大的住户,要对其违法建筑坚决拆除;对新建违法建筑要发现一例查处一例,不能采取罚款处罚,保留使用的做法,必须坚决拆除;规划审批部门要严把私人建房、房屋改造、房屋扩建的审批关,对上述事项的申请人的家庭住房情况、家庭人口构成、人均居住面积、别处有无住房等事项要一一查清,并听取四邻的意见,慎重审批。坚决杜绝批人情房、关系房,一有发现要严肃查处。第三、采取积极措施,有效解决贫困家庭拆迁购房难问题下关区老城区和棚户区的住户,很多是几十年的住户,延续了数代人,不愿改变现有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对几十年结下的邻里感情、亲朋友情难以割舍。一些贫困户符合经济适用房购买条件的,也很不情愿远离下关到栖霞、雨花等偏远地区购房。而下关区目前已没有经济适用房供应,更没有廉租房屋提供,很难满足这部份贫困拆迁居民的需要。因此,下关区将采取措施,积极向市政府申请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项目,选择适当地点建造一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屋,向贫困家庭出售(出租),既保障了城市拆迁工作顺利进行,又让贫困户“居者有其屋”。真正实践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第四、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加大滨江城区开发建设力度。要最终解决拆迁难的问题,特别是贫困家庭的拆迁难问题,大力发展下关区的经济是关键。只有经济发展了,广大居民群众充分就业,家庭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逐步实现小康家庭,对拆迁安置的经济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也将提高,拆迁难的状况将得到改善;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区政府的财力壮大了,也可以给予拆迁贫困户适当的经济补偿,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由此可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区委、区政府要把“富民强区,加快发展”作为全区工作的第一要务,加大对经济建设的投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大力发展民营和个体经济,不断增强下关区的经济实力。与此同时,要把握市委、市政府建设滨江城市总体规划的大好机遇,加快现代化滨江城区建设,积极向省、市政府争取政策支持,适当提高下关区土地级别,减轻下关区拆迁居民的经济负担。由于历史原因和其他原因,解决下关区贫困居民拆迁难的问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需要市、区政府的共同努力,有待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仅仅靠等待是不行的,目前尽管有困难,城市建设还是要搞,拆迁工作还是要进行,这就需要我们加倍努力工作,充分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在现行政策和形势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耐心、细致地做好拆迁群众的宣传解释工作,并把群众反映强烈地政策性问题及时向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在最大程度上为拆迁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困难,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2003年6月6日

城市拆迁安置中弱势群体安置难点初探 篇2

(一) 多数居民支持城市升级改造。

城市升级改造不仅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对居民生活和居住条件等方面也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 绝大部分拆迁居民对城市升级改造表示支持, 对升级改造的效果表示肯定。调查显示, 居民对城市升级改造的支持率高达95.4%, 主要支持因素是城市升级改造能够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居住环境、就业状况以及相关基础设施, 其中改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是最主要的支持原因, 74%的被调查者认为城市升级改造能够达到这一效果。仅有4.6%的被调查者不支持城市升级改造, 不支持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升级改造后居民在缴纳保障金、物业费等方面的生活成本有所增加。可以看出, 总体上拆迁居民对城市升级改造的支持率非常高。

(二) 拆迁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明显。

都匀市为使棚户区拆迁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根本改善, 加大工作力度解决拆迁居民社保、医疗、教育、交通、物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努力提高拆迁居民的生活水平。通过调查, 81.3%的拆迁居民认为拆迁后的生活水平较以前有所提高, 主要体现在生活环境、教育和收入三方面, 其中54.6%的被调查者认为拆迁后生活环境较以前更加舒适, 23.1%的被调查者认为拆迁后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条件, 42.5%的被调查者感觉到拆迁后收入水平有所增加。

(三) 定向安置小区的居住条件较拆迁前有明显改善。

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都匀市在新建定向安置社区内合理配套各类城市公共设施, 努力营造新区高品质的人居环境, 与之前房屋低矮破旧, 基础设施缺乏的情况相比, 拆迁居民的居住条件有明显改善, 这一成果也得到居民的普遍认可。91.7%的被调查者认为拆迁后的居住条件较以前有所改善, 居住条件改善主要表现在卫生环境、社区活动、社区安全感等方面。70.2%的被调查者认为新入住的定向安置小区在卫生环境方面较以前的居住条件有明显改善, 45%的被调查者认为新的社区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40.9%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的居住条件下社区安全感较以前有所增强。

(四) 拆迁居民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较高。

都匀市在拆迁安置过程中注重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 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 打造更加紧密的区域医联体, 为居民提供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拆迁居民对目前该市在居民养老和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工作的满意度为94.3%。被调查者在养老和医疗保险方面参保比例较高, 其中, 参加各类养老保险的比例为95%, 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有59.3%, 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21.8%,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11%, 参加商业养老保险和其他养老保险的有2.9%。被调查者中参加各类医疗保险的比例为95.1%, 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56.9%, 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有18.4%,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19.8%。

(五) 拆迁居民对当前就业情况和政府就业指导的满意度不高。

城市升级改造使拆迁居民就业环境发生变化,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 都匀市虽然对拆迁劳动力特别是拆迁农民的进行就业指导和安置, 但目前拆迁居民仍有部分处于无业状态。从调查数据看, 居民对当前就业状态满意度不高。总体上, 被调查者对目前就业状况的满意度为47.4%, 其中有工作人员对就业状况的满意度为65.8%, 无工作人员对就业状况的满意度为7.5%。在政府就业指导方面, 32.7%的被调查者对政府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较为满意。可以看出, 拆迁居民对当前就业情况和政府就业指导的满意度不高。

二、城市升级改造背景下居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生活成本高、竞争压力大等因素成为对城市升级改造的主要担忧。

城市升级改造使拆迁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同时新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带来的一些不适应也让部分拆迁居民感到担忧。调查显示, 房价、生活成本提高等问题成为居民对城市升级改造的最大担忧, 被调查者中有69.3%对此表示担忧;另外, 有41.9%的被调查者表示工作、发展竞争压力大也是其担忧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 城市升级改造对部分拆迁居民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被调查者及其家庭成员中就业情况受到城市升级改造影响的占31.8%, 影响因素主要是住宅变迁导致上班交通不便, 或原单位地址变迁, 或拆迁之后因就业能力弱而不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住宅变迁影响就业的群体主要为拆迁的城镇居民户, 因就业能力弱而不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的影响群体主要集中在拆迁农民户。

(三) 无业人群的工作意愿不强。

被调查的拆迁居民中有54.3%处于无业状态 (不含离退休人员) , 在无业人群中, 有意愿参加工作的占51.6%, 无意愿工作的占48.4%。工作意愿不强烈, 习惯安于现状是针对这部分人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不愿意就业的集中在中老年劳动力, 一方面由于这部分人年龄偏大, 适应新的工作存在难度;另一方面由于拆迁得到补偿款和安置房, 补偿款和房屋出租金足够应付生活支出, 因此这部分人虽然处于无业状态, 但就业意愿并不强。

(四) 拆迁居民理财能力偏弱。

部分拆迁居民在得到拆迁安置房之余还能够获得一定额度的补偿金, 根据家庭拆迁补偿款的投向调查, 大额消费和储蓄是居民拆迁补偿款的主要投向。从调查情况看, 愿意将拆迁补偿款用于储蓄的居民占61.9%, 愿意将补偿款用于消费的居民占52.2%, 这两项比例均高于投资。由于缺乏理财知识与投资途径等原因, 往往难以保证补偿款的合理运用, 甚至出现由于过度消费导致后期生活陷入贫困, 这不仅不利于保障拆迁居民的长久生计, 也容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五) 拆迁居民对投资理财普遍存在困惑。

由于文化素质不高, 理财意识不强, 部分拆迁居民在拿到拆迁补偿款后, 除购买房产用以居住或投资外, 少有进行有益理财的计划, 或者有理财意识但因理财不当导致财富缩水,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不安定因素。针对投资理财, 被调查者最大的困惑集中在对理财知识不了解, 对其他金融投资品种不熟悉, 以及缺乏理财安全感等方面。57.1%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对理财知识了解少限制了将补偿款用于投资的意向, 63.4%的被调查者表示由于对金融投资产品不熟悉, 补偿款只能用于储蓄, 52.9%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投资产品缺乏理财安全感。从首选的投资困惑看, 48.7%的居民认为自己对其他金融投资品种不熟悉是导致补偿款无法用于投资的最主要的原因, 希望政府能够在投资理财方式上加强指导。

三、合理安置拆迁劳动力的建议

针对城市升级改造过程中居民面临的主要问题, 应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居民对拆迁后新的生活方式不适应的担忧;提升城乡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大力开发适宜的就业岗位, 实现拆迁劳动力充分就业;合理引导居民理财, 防止拆迁居民因过度消费或理财不当等原因返贫, 避免其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一) 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建设, 推进网格化管理体系。

生活成本提高、发展竞争压力大等问题成为居民对城市升级改造的主要担忧。居民拆迁补偿款偏向于储蓄的主要目的为养老、防病和教育, 储蓄的首选目的集中在养老和“为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支付教育费用”两方面, 可见养老、防病和教育支出是拆迁居民最关注的生活问题。应从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两方面入手, 解除居民在城市升级改造中的主要担忧。一是做好拆迁安置社区的配套建设, 降低社区居民的生活成本。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拆迁安置小区的需求落实好卫生服务站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 积极引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 提高新建社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社会治安、消防安全、应急管理等工作, 维护拆迁安置社区的公共安全。对于已经建成的暂时没有服务中心的拆迁安置小区, 区、街道应该采取区域化覆盖的办法, 将周边几个拆迁安置小区的公共服务纳入覆盖范围;二是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将政府管理职能和各类服务融入到网格当中, 把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作为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通过网格化全面准确了解群众需求, 为群众提供零距离、精细化的服务, 着力解决环境综合整治、新入驻小区服务管理、公共服务全覆盖等难点热点问题。通过网格化进一步落实社区基本公共服务, 使居民能够方便、快捷地享受到便民利民服务和公益互助服务。要发挥好网格的“预警”功能, 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 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提供个性化服务, 特别要关注本网格内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 主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二) 构建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服务的准市场机制, 提高劳动力素质, 发展劳动力市场。

都匀市处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阶段, 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要求有所提高, 而拆迁居民中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不能适应新兴岗位的要求, 尤其是结构调整, 节能减排, 低碳经济等发展方式可能使已经就业的存量部分被淘汰, 形成新的失业。要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从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出发, 增强劳动力的自主就业能力。

构建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服务的准市场机制是解决当前劳动力培训困境的有效途径,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准市场机制是一种新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它寻求打破以往由政府垄断性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一格局, 通过多元服务供应者的参与, 将市场竞争理念引入公共服务提供中, 形成服务供应的多元参与和竞争格局, 以求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在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服务的准市场机制中, 政府成为培训项目的购买者, 直接向培训机构购买培训服务, 或者以凭单形式把培训券直接发给培训对象, 由其自行选择培训服务。培训机构由各类公共就业培训中心与各种私人培训机构及各类技工学校共同竞争来提供。通过构建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服务的准市场机制, 可以加快对现存劳动力素质的培养, 使其尽快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提升自主就业能力。

(三) 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供给, 鼓励自主创业。

从调查对象所在家庭情况看, 除学生以外, 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中45.7%有工作, 54.3%无工作, 拆迁居民家庭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居民拆迁后在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上都有明显改善, 虽短期不需要救助帮扶, 但长期来看, 如果不解决好就业问题, 可能造成“返贫”, 引发社会矛盾。对政府在引导就业安置的建议方面, 半数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应通过多种方式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增加就业岗位供给, 是促进拆迁地区劳动力就业, 特别是农村城镇化地区农民转移就业的有效途径。

结合劳动就业的选择倾向, 应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开发适宜的就业岗位。一方面通过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 大力招收被征地人员和有就业愿望、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人员, 积极推进大龄、就业困难的被征地人员、农村“低保”人员等就业工作。提供岗位主要包括社区保安、卫生保洁、环境绿化、社区文化教育、托老托幼等社区公益性管理和服务岗位, 以及城市交通协管、公共环境和设施管理维护等社会公益性岗位。按照引导与扶持相结合和岗位开发市场化的原则, 根据就业岗位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购买办法, 并制定相应购买标准。对不产生经济收益以及非盈利性的公用设施维护, 治安联防巡查、公共环境保洁等公益性就业岗位, 采取全额购买方式;对能够产生部分收入的清洁清扫、修理维护等为居民提供服务的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 采取补贴购买方式;另一方面要鼓励城乡劳动力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都匀市棚户区的大面积拆迁改造, 大批拆迁安置房社区的建立, 对配套服务的就业缺口很大, 应鼓励发展具有增长潜力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服务业新领域, 重点开发养老服务、医护服务、残疾人居家服务、物业服务等社区服务业, 拓宽就业空间, 挖掘就业岗位。

(四) 合理引导投资理财方式, 解决投资困惑。

拆迁居民因为普遍缺乏投资理财意识, 面对突然到手的财富很难做到合理消费、理性理财, 居民拆迁补偿款主要用于大额消费和储蓄。拆迁居民的理财方式单一, 对投资理财存在困惑是亟须解决的问题。调查发现, 居民理财倾向于储蓄, 主要是为养老、防病和教育支出做准备。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 居民在这几方面的后顾之忧将逐步减少, 有助于释放居民手中的拆迁补偿资金活力。应努力拓宽广大拆迁居民的理财渠道, 在投资理财方式上加强指导, 推出适合他们的理财产品, 正确引导居民合理投资, 在鼓励投资的同时, 还应跟进相应的理财知识宣传和风险教育。

总之, 随着我国各地中小城市升级改造步伐的加快, 大量城乡劳动力生活环境发生转变, 做好对拆迁劳动力的安置工作, 微观上有利于保障拆迁劳动力的长远利益, 宏观上能更加有效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灿平.对城镇化进程中拆迁难问题的思考[J].乌蒙论坛, 2006.4.

[2]章小琴.城市建设要促进就业[J].城乡建设, 2004.3.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222 篇3

拆 迁 人:(简称甲方)

被拆迁人:(简称已方)依据沧拆许字2009第5号《房屋拆迁许可证》,甲方需对拆迁许可证规定拆迁范围内的房屋及附属物进行拆迁。

为确保城市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河北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沧州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和《后辛庄旧村改造项目拆迁补偿安置办法》,甲乙双方经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乙方被拆除房屋坐落后辛庄旧村,合法证件号,北房建筑面积㎡,南房建筑面积㎡,其它建筑面积㎡,占地面积㎡。房地产市场评估:合法证件内建筑物评估价格元,土地评估价元。

二、货币补偿:

1、协商照顾价

2、合法证件外建筑物评估价格

3、简易门楼元。高标准门楼元。

4、树木补偿

5、电话移机元;宽带元。共计元。

6、搬迁补偿费:甲方根据本次补偿安置规定的乙方房屋建筑面积8元/平米标准支付,应 补助元。

7、其它款项:

(1)月日前,搬家并交钥匙奖励元。

以上诸项总计金额元,大写元。

甲方应在乙方搬家交钥匙后,一次性结清补偿款。

三、产权调换:

产权调换实行就地安置。过渡期24个月(2009年月日—2011年月日),乙方自找

过渡房。

1、协商照顾价

2、合法证件外建筑物评估价格

3、简易门楼元。

高标准门楼元。

4、树木补偿

5、电话移机元;有线电视移机元;空调移机元;宽带元。共计元。

6、搬迁补助费: 甲方根据本次补偿安置规定的乙方房屋建筑面积16元/平米标准支付,应补助元。

7、临时安置补助费:甲方根据本次补偿安置规定的乙方房屋建筑面积,按每月平米4元标准计算,应补助元。

8、其它款项:

(1)月日前,搬家并交钥匙奖励:临时安置补助费元;合法证件内房地产评估价的10%计元;共计元。

以上诸项总计金额元,大写元。甲、乙双方计算被拆除房屋的补偿金额与所调换房屋的价格按《后辛庄旧村改造项目拆迁补偿安

置办法》的规定,结清产权调换的差价。

四、签订协议前,乙方将水电费和暖气费付清,否则从搬迁补偿款中扣除。

五、乙方必须在双方约定的时间(2009年月日起至2009年月日)前搬迁并将钥匙交予甲方,逾期不搬迁按有关法律、法规及《后辛庄旧村改造项目拆迁补偿安置办法》执行。

六、回迁安置按搬家交钥匙先后顺序作为选择栋号、楼层、面积的依据。

七、乙方在搬迁时,应保持房屋的完整性,不得随意拆除房屋的附属设施,否则,从搬迁补偿款

中扣除。

八、解决争议的办法:依法向人民法院诉讼。

九、违约责任:甲、乙双方如有违约,按《合同法》执行。

十、此协议一式三份,甲方两份,乙方一份,经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拆迁人(章):被拆迁人(签字并按手印):

负责人:

经办人:

受委托拆迁人(章):

负责人:

经办人

所谓拆迁安置房是指因城市规划 篇4

第一,房价上涨容易诱使卖方违约。按照政策的规定,卖房者要在取得房产证之日起五年后才能够将房屋过户给买房者。在这漫长的五年时间里,房价的走势无论是谁都难以预料的。当房价大幅上涨之时,卖房者完全可能将房屋再次卖给出价更高的买方。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一套拆迁安置房在最终过户之前,可能已经被买卖了十几次。拆迁安置房的买方是无法从买卖合同中获得充足的保障的。房屋的归属最终取决于过户情况:谁最终取得了拆迁安置房的所有权证,谁就是房屋的所有权人,至于其是否是第一个买方则在所不问。许多拆迁安置房的买方认为,买卖合同已经签了、房款已经付了、房子也已经装修过了,就算卖方违约,还能把我从房子里赶出去不成?可事实上,完成过户手续的买方将依法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并有权要求原来的购房者搬出拆迁安置房屋。

第二,买方无法取得房屋再度拆迁的补偿利益。在城市扩展的过程中,一些新建成的拆迁安置房再次面临拆迁也并不鲜见。此时,拆迁部门所支付的补偿金往往高于拆迁安置房的交易价格,而买卖双方也因此对拆迁补偿金的分配时常发生争议:卖方认为,房子还没有过户,则拆迁补偿款当然属于卖方;买方认为,房款已经全部结清,自己已经入住,则拆迁补偿款应当属于买方。从法律上来讲,拆迁补偿款应当仍然属于卖方:一方面,拆迁补偿款属于被拆迁房屋的变形物,而不属于孳息。变形物通常是以原物的灭失为其产生的前提;而孳息的产生通常并不依赖于原物的灭失,相反,通常其是在原物存在的情形下产生的。拆迁补偿款不能适用孳息所有权随交付变动的规则。另一方面,拆迁补偿款是卖方基于法律的规定而取得的,并非没有合法的依据,因而不属于不当得利。因此,卖方在已经收取了购房款之后,仍然有权利获得拆迁补偿款。

第三,易受不确定因素影响。交易时间过长,则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都将诱发纠纷。在一起案件当中,在完成过户之前,卖房人死亡了,而卖房人的继承人对于该买卖合同产生争议,认为卖给买房人的价格太低了。买房人为了完成过户,就不得不与从未谋面的继承人进行交涉,继而卷入到卖房人的家务当中。最终,买房人选择通过诉讼来解决问题,但却又面临新的难题。卖房人有多个继承人,有的已经赴海外定居。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将不得不通过外交途径送达。而至于多长时间能够完成送达,就很难预测了,而诉讼也将因此被拖延下去,买方也就无法取得房屋的产权证。除此之外,国家税收、信贷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也会使得买卖双方对于交易的得失进行重新评估。

演愈烈的“高房价风”,已经悄然吹到了乡镇农村;而失地农民本该享受的福利,却像农村集体所有土地那样,被种种或明或暗的手法给剥夺了。

人均耕地只有0.06亩,又位于镇中心位置,这土地的金贵不言而喻。谁不“垂涎”这块肥肉?谁不想在这块宝地上做“创收”的文章?于是“高招”、“怪招”纷纷出笼:你想分配安置房,可以,那你先交45万元“报名费”,再来抓阄。而且一招更比一招狠:行,再交30万元“二期款”,安置房起步价每平方米5200元,你要吗?这些“招数”,分明是要让缺钱的失地农民望而却步。于是,这已经接近于当地商品房价格的高价安置房,引来外村“有钱人”,采取出高价“劳务费”等方法,让本村人“代购”。

安置房变味成商品房,这失地农民的权利谁来维护?“幸运‘抓’到了房子”的村支书和村主任,你们就这样心安理得了吗?这里面是不是还藏有不可告人的猫腻?

如今,城市可供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农村土地尤其是城乡接合部、村镇中心地块,成了许多人开发“山景房”、“度假别墅”的宝地。因此,新一轮的土地“抢夺战”早已硝烟四起,其中的利益纷争也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农村中的很多公共资源和集体财富,成了被蚕食的对象。农村损田毁林私建豪华别墅和豪华祖坟的丑闻,时有所闻;村官侵吞集体资产被判刑的消息,也经常见诸媒体。尽管很多农民往往敢怒不敢言,但当公共资源被极少数人占有的状况积蓄到极点时,势必会导致农村矛盾的激化。

什么叫农民安置房?农民安置房是用来解决农民基本生活问题的,所以在价格上,不能与商品房太接近,应该以成本价出售比较合适,有关部门更不该从安置房中获利。而在谷联村,本该给失地村民以福利的安置房,却人为地变成了商品房,又人为抬高失地村民参与分房的门槛,这显然有失公正,也违背了国家征用土地的有关法规、政策。

既然是农村安置用房,就该顾及被征地村民的利益,让每个村民都有权参与抽签,而且失地村民更应予优先考虑。总之,要把权利还给失地农民。

(一)让农民以放弃农村宅基地为条件,按建房最低成本价购买移民新村的住房,必将一举多赢

1、能有效地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城镇化,这是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迁居城镇,也是众多农民的向往。由于城镇的教育、医疗、发展条件和购物便捷度优于农村,大批农村青壮劳力已转到城镇务工经商,而且城镇建成区边缘区域商品住房的销售价格比国有行政划拨用地上所建造的移民新村的最低成本价大约要高出每平方米1000元至2000元(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差额达10万元至20万元),所以,让农民以退出在农村的旧房旧宅基地或放弃在农村使用集体土地建房为条件,让他们以建房最低成本价购买在城镇的多层或小高层套房,必将极大地调动已经在城镇就业、通过努力有可能在城镇就业的农村青壮年的购房积极性、迁居主动性,从而将有效地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进而也有利于农村加工业向城镇和园区集中。

2、能有效地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种粮务农之所以收入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均占有耕地量太少;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仍需要减少务农劳力,推动农民转业。让那些能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以最低建房成本价购买在城镇的住房,必将促使那些以务工经商为主、以务农种地为副和工作在城镇、住房在农村的人们,有偿转出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或者将承包地委托给农机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从而必将有利于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让那些通过自身努力和基层政府的务工技能培训、推荐转移就业能够进入城镇工商企业打工的农民,能以成本价在城镇购买住房,堪称为对他们由务农向务工转变的一个强有力的助推——不仅购房后可以省去一笔外出打工的租房支出,而且能够全家迁居,能够挣到比在农村务农更多的收入。

3、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就本市农村住房状况看,极大多数农户的宅基地实际占地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上下,而移民新村多层或小高层住房节约集约用地,若建筑容积率为1.5,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连带分摊于该户的住宅小区内公用道路、绿地在内的实际占地面积只要66.7平方米,两相比较,户均节约用地约233.3平方米。全市若能让1万户农民以退出在农村的旧房旧宅基地或放弃在农村批地建房为条件而以建房成本价购买城镇的住房,就能节约建设用地或今后减少耕地转建设用地3500亩。再则,在目前农村宅基地实行无偿退出政策的条件下,许多进城镇打工的农民原在农村的住房连同宅基地处于闲置状态,即使能退的也不退,若让农民退出在农村的宅基地与可以按建房最低成本价购买在城镇的住房挂钩,即能够“以农村宅基地换取按最低成本价购买城镇住房”,必将促使那些农村闲置房屋的所有权人自愿、主动地退出闲置着的宅基地,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耕地面积或减少农村新增建设用地。

本文形成初稿后曾征求一些干部的意见,有一种质疑意见认为如此设计难以实现建房用地占补平衡,因为自愿退出的旧房旧宅基地不一定在村庄边沿,多半呈梅花桩形散布于村庄内的房屋丛中。对此,笔者认为其节约用地的成效仍不容抹杀:其一,退出的旧宅基地若处于村庄边缘,若按本市现行政策只要与农田相连半田以上即可复垦的杠子实施,所退出的旧宅基地极大部分可以复垦为耕地,可以产生复垦指标。其二,目前农村中无使用权人的存量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几乎已经没有,农民分户审批宅基地建房一般地都要新占耕地,例如本市最近几年每年都安排300亩耕地转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农民个人建房,而且这一指标还总是供不应求。所以,即使部分农民退出的旧房旧宅基地散布于村庄内,即使不能复垦,只要退回给村集体,就能安排给那些没条件迁居城镇、却有条件审批宅基地建房的农户,从而就能达到减少耕地转建设用地的目的。因为各个农村中退出旧宅基地的农户多了,政府就不要再每年安排几百亩耕地转建设用地指标给农民单家独楼地建房。第三,对愿意退出旧宅基地或放弃审批宅基地但不能产生复垦指标者收缴一笔委托复垦造地费后,极大多数地区能解决建造移民新村用地的占补平衡问题。以12万元/亩的价格收缴一笔委托复垦造地费,市国土局张尧江局长认为,若能如此实施,新增耕地一定能造出来,因为余姚市内现利用低山缓坡造地和围涂造地的成本价还只有每亩四五万元;当前造地难,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造地资金缺少。第四,如果退出的旧房位于村中央且房屋质量较好,也许会有一些处于村庄边缘且房屋质量较差的农户出钱置换(即梯度转移),若如此,其村庄边缘的一处宅基地也能复垦。所以,设定以农民退出旧宅基地或放弃在农村审批宅基地为条件而让他们按建房最低成本价购买城镇住房,尽管节地的成效比整村拆迁改建要差一些,但节约、集约用地的成效依然明显。

再则,让农民以退出农村宅基地或放弃批地建房为条件而以最低建房成本价购买城镇住房,必将助推农村旧村的整村拆迁改建。根据上级政府对制定本市下一轮土地利用总规修编所提出的刚性要求,在今后10年中,本市要退宅复垦几万亩,实施这一大规模的退宅复垦工程,势必要拆迁许多个旧村。采用优惠政策促使能进城镇的居民迁居城镇,必将使农村住户得以减少,从而助推大规模的旧村拆迁。一个旧村若原有100户,几十户迁居城镇了,剩下的几十户再进行拆迁改建,拆迁的成本会较低,退宅复垦的面积就会较多。

4、能有效地扩大内需。近期,为拉动农村消费、促使经济增长,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决策、部署。让农民以放弃在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为条件而按建房最低成本价购买城镇住房,不仅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发展态势相适应,也与众多农民想务工经商和改善居住环境的心愿合拍,因而能促使众多农民自觉主动地拆旧房、购新房,激活农民的消费需求,从而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工业品销售市场,促使经济平稳增长。

(二)建造移民新村的负面影响及其化解

1、兴建多个移民新村的负面影响评估。在本市城区、工业强镇等吸纳劳动力较多的城镇建造多个以成本价面向退宅农民出售的移民新村,将产生的最大负面影响是可能导致市、镇两级政府减少土地出让金收益。这一减收可通过若干假设而求得一个大概的数额:如果全市规划建造移民新村多个、共1万套住房,平均每套住房100平方米、建筑容积率为1.5,如果市区城郊结合部建移民新村5000套住房、同地段商品住宅用地出让价净收益为150万元/亩,镇边缘区域建移民新村5000套住房、同地段商品住宅用地出让价净收益为80万元/亩,如果不计移民新村配套的少量社区管理用房占地,如果政府不采取优惠政策不让农民以建房最低成本价购房的话1万户中会有70%的户陆续购买城镇的商品住房,那么,市政府将减少土地出让金收益5.25亿元,镇级政府将减少土地出让金收益2.8亿元。不过,这合计8.05亿元的减收只是因移民新村挤占了部分商品住房购买力而消极测算的数额。

城市拆迁安置中弱势群体安置难点初探 篇5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第一条

为构建和谐社会,由政府主导,通过分期分批建设城市建设拆迁安置新社区住宅,以优惠的价格,向在城市建设和改造项目中,已依法实施拆迁货币补偿后仍无经济能力购买普通商品房的中低收入和双特困被拆迁家庭,符合条件的,根据房源情况,可以安排购买或租用一套新社区住宅,从而使其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受惠者,支持配合城市建设和改造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参照国家经济适用住房和城镇廉租住房管理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新社区住宅是指在城市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建设、危破房改造、政府储备用地项目和部分列入政府组织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以下简称城市建设和改造项目)中,对被拆除的房屋进行货币补偿后,由政府主导建设,提供给属于中低收入的被拆迁居民和农民家庭以优惠价格购买、租赁的住房。

第三条

广州市城市新社区住宅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对新社区住宅建设规划、建设规模、计划、资金使用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调整等重大事项进行审议、决策、协调、指导和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日常事务由市住宅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住建办”)承担。

市住建办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新社区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由市住建办作为项目法人依法、依程序组织实施,采用社会化、专业化的模式实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并负责新社区住宅售、租工作。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

新社区规划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相关规定,设计合理,配套齐全。新社区住宅来源于政府投资建设的存量公有住房和由政府投资组织分步建设的住宅。

第五条

新社区住宅的建设比照经济适用住房的优惠政策,免收土地使用权出让金、配套设施建设费,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征收。

第六条

新社区住宅建设资金可以通过垫支或动用下列资金筹集:

(一)市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按规定提取的城市廉租房建设补充资金余额;

(二)单位住房基金增值收益余额;

(三)市国土房管局管理的代管房拆迁补偿款;

(四)市住建办历年出售经济适用住房收入;

(五)新社区住宅、商铺的销售、租金收入;

(六)全市直属机关、事业单位清理的存量用房(除住宅用房及专门规定用途之外)的处置收入。

第七条

新社区住宅的户型设计应当贯彻以中等户型为主,适当兼顾大小户型的原则,具备独立厨厕,户型建筑面积(含公摊面积)最低不低于40平方米,最高不超过140平方米。具体的户型面积由市住建办报请领导小组批准后公布。

第八条

购买、租赁新社区住宅实行申请、审批和公示制度。

第九条

在城市建设和改造项目中,被拆除的房屋是产权人及其配偶的唯一自有产权住宅,被拆除房屋的产权人是中低收入家庭且已得到货币补偿,但经济仍有困难的,根据房源情况,可以申请购买一套新社区住宅。

被拆除的是农民房屋的,还应当符合国家农村村民建设用地有关“一户一宅”等管理规定。第十条

在城市建设和改造项目中,被拆除住宅房屋的合法承租人是中低收入家庭,经济有困难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根据房源情况,可以申请购买一套新社区住宅:

(一)在该被拆除房屋列入拆迁范围之前(以拆迁公告为准),已与房屋产权人签订经登记备案的《广州市房地产租赁合同》的;

(二)承租人及其配偶没有自有产权住宅; 依法规划

科学规划

(三)具有广州市户口。

第十一条

符合本办法第九条或第十条规定的条件,且确无能力购买新社区住宅的被拆除房屋的产权人或合法承租人,根据房源情况,可以申请租赁一套新社区住宅。

被拆除房屋家庭属于双特困户的,按照《关于印发广州市解决城镇双特困户住房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府办[2004]60号)中的实物配租方法承租新社区住宅。不愿承租新社区住宅的,可以申请租赁住房补贴,自行到市场上承租住房。

第十二条

符合本方案规定的中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上年度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全市人均收入水平的家庭。

第十三条

符合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条件的产权人、承租人,购买或者承租的新社区住宅以一套为限。

第十四条

被拆除房屋的产权人或被拆除房屋的合法承租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可以向市住建办提出购买或租赁新社区住宅的书面申请,并提供以下真实有效的资料:

(一)《购买(租赁)城市新社区住宅资格审核表》;

(二)申请人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三)经拆迁管理部门备案的《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协议书》或《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安置协议书》、经租赁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广州市房地产租赁合同》;

(四)住房情况证明。经核查的申请人及其配偶、享受优惠购房面积的其他家庭成员的住房情况查册证明和购买预售商品房情况查册证明。属于农民家庭的,由各区国土房管局提供申请人及其配偶、享受优惠购房面积的其他家庭成员的住房情况以及是否符合“一户一宅”等国家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有关规定的情况证明。

属于危破房改造项目的,申请人除提供前款规定的资料外,还需提供房屋所在地区国土房管局提供的危破房改造证明。

(五)收入证明。有工作单位的家庭成员由其所在单位提供收入证明;无工作单位的家庭成员由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出具收入证明。

申请人必须对本人提供的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五条

市住建办对申请人的申请,应当作出如下处理:

(一)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二)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市住建办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书面受理凭证。

第十六条

受理申请的,市住建办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经审核不符合条件的,市住建办应当退件,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市住建办应当将申请人有关情况在拆迁地块现场和市国土房管局网站公示,公示期为15日。公示期间有异议的,可以向市住建办反映,市住建办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核实。

经公示无异议或经核实异议不成立的,由市住建办向申请人发放购(租)房资格证明。经核实异议成立的,市住建办应当退件,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

取得购房资格证明的申请人可以参加新社区住宅选购的轮候,持购房资格证明选购新社区住宅。

取得租房资格证明的申请人,可以参加承租新社区住宅的轮候,持租房资格证明承租新社区住宅。

申请人选购或承租新社区住宅的轮候次序根据取得购房或租房资格证明的时间先后确定。第十九条

新社区住宅基准价格按照《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的通知》(计价格[2002]2503号)的规定,由开发成本、税金和利润构成,其中利润按照该规定以不超过开发成本前4项费用之和的3%计算。

基准价格由市住建办拟定后报市物价部门审定后公布。第二十条

新社区住宅的承租人属于双特困户的,按照解决城镇双特困户住房的管理规定确定的租金标准承租新社区住宅。

除前款情形外,承租人应当按照当年市国土房管局和市物价局公布的公房成本租金标准缴纳租金。

第二十一条

享受优惠购房面积家庭人数的除了被拆除房屋的产权人或被拆除房屋的合法承租人外,包括其父母、配偶和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未婚子女,但最多不超过5人(含5人)。

在前款情形下,父母或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未婚子女有自有产权住宅的,不得计入享受优惠购房面积家庭人数。

第二十二条

被拆迁居民家庭的优惠购房面积(含公摊面积)为人均建筑面积20~35平方米,具体优惠标准为: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人均低于20平方米的,可按人均20平方米享受优惠购房面积;高于20平方米(含20平方米)低于25平方米的,可按人均25平方米享受优惠购房面积;高于25平方米(含25平方米)低于30平方米的,可按人均30平方米享受优惠购房面积;高于30平方米(含30平方米)的,可按人均35平方米享受优惠购房面积。家庭可享受的最高优惠购房面积不得超过140平方米,1人户按40平方米给予计算优惠购房面积。

家庭购房面积合计超过可享受的优惠购房面积部分,按照同地段普通商品房平均价格购买。同地段普通商品房平均市场价格由市国土房管局确定后公布。

第二十三条

被拆迁农民家庭的优惠购房面积(含公摊面)为人均建筑面积25~40平方米,具体优惠标准为: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人均低于25平方米的,可按人均25平方米享受优惠购房面积;高于25平方米(含25平方米)低于30平方米的,可按人均30平方米享受优惠购房面积;高于30平方米(含30平方米)低于35平方米的,可按人均35平方米享受优惠购房面积;高于35平方米(含35平方米)的,可按人均40平方米享受优惠购房面积。家庭可享受的最高优惠购房面积不得超过140平方米,1人户按40平方米给予计算优惠购房面积。

家庭购房面积合计超过可享受的优惠购房面积部分,按照同地段普通商品房平均价格购买。同地段普通商品房平均市场价格由市国土房管局确定后公布。

第二十四条

在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下,人均被拆迁房屋的建筑面积按以下公式计算:

人均被拆迁房屋的建筑面积=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认定的可享受优惠购房面积的家庭人数 第二十五条

新社区住宅实行现楼确权后销售。

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房地产转移登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核发房地产权证。房地产权证上应注记以下内容:

(一)划拨土地的,应当在房地产权证上注记“土地未办有偿使用”;已签定土地出让合同,办理有偿使用手续的,应当在房地产权证上注记“土地已办有偿使用”。

(二)城市新社区住宅,自发证日起算两年内不得上市交易。

第二十六条

购房人在取得房地产权证两年后,可以依照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的有关规定,将新社区住宅上市交易。

新社区住宅上市交易后,原购房人不得再申请购买或承租新社区住宅。

第二十七条

已购买新社区住宅的购房人及其配偶不得再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申请宅基地建房。

第二十八条

新社区住宅原则上试行社区自行管理和以不营利为目的的物业管理方式,选择1至2个小区进行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推广。

第二十九条

新社区住宅应当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设立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解决保修期满后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问题。

第三十条

隐瞒真实情况或者伪造有关证件、文件,采取非法手段骗取新社区住宅购(租)房资格证明的,或者将购(租)房资格证明转让的,由市住建办取消申请人的购、租房资格。

第三十一条

承租新社区住宅的承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住建办根据租赁合同的约定解除租赁合同,收回住房,并按租赁合同的约定追收市场租金与成本租金的差额: 依法规划

科学规划

(一)承租人提出申请时隐瞒真实情况或者伪造有关证件、文件,采取非法手段骗租新社区住宅的;

(二)承租人及其配偶通过买卖、赠与等方式取得自有产权住房的;

(三)承租人的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一年以上超出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全市上年度平均水平的;

(四)承租人转借、转租新社区住宅的;

(五)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新社区住宅居住的;

(六)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

(七)租赁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形。

具有前款第(三)项规定的情形,承租人可以市场租金继续承租;承租人符合本办法第九条或第十条规定的条件的,可以向市住建办提出书面申请,优先购买其承租的新社区住宅。承租人在收到市住建办解除租赁合同的书面通知之日起30日内未提出书面申请的,视为其放弃优先购买权。

第三十二条 利用非法手段骗购新社区住宅的,由市住建办根据购房合同约定收回住房并无息退还房款,依法追究其购房违约责任,由房地产管理部门依法撤销房地产权登记。

在前款情形下,新社区住宅是购房人及其配偶的唯一自有产权住宅的,可由购房人按购房合同约定的市场价补足房款,并由市住建办依法追究其购房违约责任。

第三十三条

市物价局应当对新社区住宅销售价格的执行情况和出租价格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

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新社区住宅销售、出租或其他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城市拆迁安置中弱势群体安置难点初探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丽水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征用集体所有土地上具有合法产权的房屋实施拆迁补偿安置的,适用本办法。

农村村民在原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被拆迁后,迁建安置在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再次被拆迁,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丽水市国土资源局是本市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征地拆迁主管部门),负责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监督管理工作。第四条 莲都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城市规划区内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负责实施拆迁单位由莲都区政府确定。

丽水市建设局负责组织实施公寓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迁建安置小区控制性详规编制等工作。

第五条 建设、财政、计划、公安、司法、工商、劳动、文化、环保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

第六条 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安置工作实行统一计划管理。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计划、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实施丽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于每年四季度,汇总、编制下一的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安置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实施。

第七条 征用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被拆迁人属于征地所在村村民且需要安置的,按照本办法规定选择安置方式。

拆迁住宅房屋,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货币、公寓或迁建安置。拆迁工业用房,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货币或迁建安置。拆迁商业用房,实行货币安置。

第八条 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应当对被拆迁人给予合理补偿,需要安置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对被拆迁人予以安置;被拆迁人应当服从征地需要,在规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第二章 房屋拆迁

第九条 征地范围、安置地点确定后,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将建设项目名称、征地范围、安置地点以预公告的形式发布。

第十条 征地预公告发布后,征地范围内的房屋所有权人有下列情形的,不作为拆迁安置的依据(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户口的迁入、分户的;

(二)房屋转让、交换、改(扩)建,析产、赠与,分户、租赁、抵押、典当等;

(三)领取营业执照、临时营业执照。

征地预公告应当抄告公安、房地产管理、工商等相关部门,有关部门应当协助配合。

第十一条 征地预公告发布后,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应当开展拆迁调查,摸清基本情况,编制拆迁工作方案。

第十二条 征地方案经省级以上政府批准后,市政府在收到征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日内,发布征地方案公告,将拆迁范围、拆迁期限、办理补偿安置登记时限、签约时限、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安置地点、搬迁期限、过渡方式、过渡期限等事项一并予以公告。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在公告发布时通知相关部门停止办理本办法第十条第(二)项、第(三)1 项规定的有关事宜。征地拆迁实施完毕后,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恢复办理有关事宜。

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应当在公告发布后10日内,以书面形式将公告内容通知被拆迁人。第十三条 被拆迁人应当在征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如实申报户籍、家庭常住人口、被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等补偿安置依据。申报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户口簿;

(二)《房屋所有权证》、《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及其他有效权属证明;

(三)营业执照、临时营业执照、房屋租赁合同等。

第十四条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应当按规定查明被拆迁人的户籍、家庭常住户口人数、被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状况、选择安置意向等事项,报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审查。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在30日内审查完毕,并将结果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7日。公示期满,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在5日内将审查公示结果书面通知负责实施拆迁单位。

第十五条 被拆迁人家庭常住户口人数以公安部门颁发的户口簿中家庭成员为准。被拆迁房屋的建筑面积以《房屋所有权证》上记载为准,土地使用权面积以《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上记载为准。两证不全或无证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产权认定。

第十六条 拆迁住宅房屋,实行公寓和迁建安置的,安置人口按照被拆迁人家庭常住户口人数确定。但被拆迁人有下列情形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已婚尚未有子女或已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可增加一个安置人口;

(二)父母属于被征地村村民但未享受审批建房,且与被拆迁人独立分户并共同居住,经其本人及被拆迁人的兄弟姐妹同意,可计入安置人口;

(三)被拆迁人家庭成员在征地所在村虽无常住户口,但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计入安置人口: 1.与征地所在村村民结婚3年以上的农业户口的配偶,但安置后其在原户口所在地的户口,不再作为今后公寓或迁建安置的依据;

2.配偶为非农业人口且未享受过房改房政策(购买房改房、集资房、经济适用房及货币分房,下同)的;

3.子女为非农业人口,尚未成家随父母居住,且未享受房改房政策;

4.原户口在征地所在村的现役、复转退军人(不含现役军官和已在外结婚定居人口); 5.原户口在征地所在村的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

6.原户口在征地所在村的监狱服刑、劳动教养人员;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人员。

第十七条 拆迁住宅房屋,被拆迁人子女随其居住,且已独立分户或符合独立分户条件的,经被拆迁人同意,可以根据被拆迁房屋按户数平均分摊后的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作为不同拆迁户予以安置。

第十八条 拆迁住宅房屋,被拆迁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作为公寓安置和迁建安置的依据:

(一)不符合分家立户条件已分家立户的;

(二)出卖或以其它形式转让房屋的;

(三)被拆迁人在征地公告之日起至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生效前死亡的人口;

(四)其他不符合公寓安置和迁建安置条件的。

第十九条 被拆迁住宅房屋建筑占地面积未达到30平方米的,不予单独迁建安置。

第二十条 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应当在收到审查公示结果通知之日起5日内,组织具有法定评估资格的土地、房产评估机构对被拆迁房屋进行评估。评估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条 房屋拆迁重置价格、附属物价格、装修价格、临时安置补助费、搬家补助费、停业损失补助费等按照市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执行。装修价格实行包干的,标准另行制定。

第二十二条 在征地公告规定的签约时限内,负责实施拆迁单位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就拆迁、补偿、安置等事项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协议应当明确补偿形式、补偿金额、安置方式、安置房面积、安置地点、搬迁期限、过渡方式、过渡期限和违约责任等事项。被拆迁人签订协议时,应当提交《房屋所有权证》和《集体土地使用权证》。

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应当自协议签订之日起15日内将协议报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审查。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三条 被拆迁人在规定的期限内签订补偿安置协议并按时搬迁腾空的,按照搬迁腾空的时间划分不同档次,根据拆迁房屋的建筑面积给予适当奖励。超过搬迁期限的不再奖励。奖励标准由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实施。

第二十四条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生效后,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期间,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

第二十五条 负责实施拆迁单位与被拆迁人或者负责实施拆迁单位、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对补偿形式、补偿金额、安置方式、安置房面积、安置地点、搬迁期限、过渡方式、过渡期限等达不成补偿安置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征地拆迁主管部门作出行政决定。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30日内,依法作出行政决定。行政决定作出前,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听取各方意见。

当事人对行政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六条 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在行政决定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由征地拆迁主管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实施强制拆迁前,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应当就拆除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第二十七条 拆迁有产权、使用权纠纷或其他产权不明的房屋,在征地公告规定的搬迁期限内不能解决纠纷或明晰产权、使用权的,由负责实施拆迁单位提出补偿安置方案,报征地拆迁主管部门批准后予以拆迁。拆迁前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对需拆迁房屋作勘察记录,并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

第二十八条 拆迁中涉及军事设施、教堂、寺庙、文物古迹和涉外房屋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拆迁中涉及回乡定居的华侨、台湾和港澳同胞、外籍华人房屋的,补偿和安置参照被征地村村民的标准执行。

对华侨、归侨、侨眷、台湾和港澳同胞在拆迁中有其它法律、法规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二十九条 拆除征地范围内的违法建筑、临时建筑及其它建筑,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一)拆除征地范围内的违法建筑、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应当在征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自行拆除,不予补偿。

(二)拆除由土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中已注明实施城市规划时须无偿拆除的建筑物,应当在征地公告规定的拆迁期限内自行拆除,不予补偿。

(三)拆除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可以根据使用年限给予适当补偿,不予安置。

(四)被拆迁人在房屋拆除前已依法取得宅基地建造新房,但未按照规定拆除旧房的,该旧房不予补偿,并应当在征地公告规定的拆迁期限内自行拆除。

(五)拆除农业生产用房,适当予以补偿,不予安置。第三章 安置

第一节货币安置

第三十条 货币安置指由负责实施拆迁单位根据被拆房屋的房地产市场评估确认价格,提供安置资金,由被拆迁人自行解决安置房屋的安置方式。

第三十一条 拆迁住宅房屋,被拆迁人选择货币安置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被拆房屋按照房地产评估确认价给予补偿,并再给予被拆迁人房地产评估确认价8%的奖励;

(二)被拆迁地段已规划确定开发住宅商品房的,被拆迁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第三十二条 拆迁工业用房,被拆迁人选择货币安置的,被拆房屋按照房地产评估确认价给予补偿,并再给予被拆迁人房地产评估确认价8%的奖励。

第三十三条 拆迁商业用房实行货币安置,被拆房屋按照房地产评估确认价给予补偿安置。第三十四条 实行货币安置的,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应当在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生效后15日内,向被拆迁人一次性付清应付款项。

第二节公寓安置

第三十五条 公寓安置是指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向被拆迁人提供成套公寓式住宅供其选择,并按照被拆房屋的补偿金额与安置房供应价格结算差价的安置方式。

第三十六条 拆迁住宅房屋,被拆迁人符合并选择公寓安置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公寓式住宅土地供应方式为出让,公寓式住宅可以直接上市交易。

(二)公寓安置小区规划:按照城市居住小区的标准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配套。

(三)配套建设:公寓安置小区内的道路、供排水、供电、排污、绿化、会所等配套设施由政府出资统一建设,与安置房建设同步到位。

(四)公寓式住宅的安置面积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1-2人户,被拆建筑面积不足80平方米的,安置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被拆建筑面积超过80平方米的,安置建筑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

3人户,被拆建筑面积不足120平方米的,安置建筑面积为120平方米;被拆建筑面积超过120平方米的,安置建筑面积不超过180平方米;

4人户,被拆建筑面积不足180平方米的,安置建筑面积为180平方米;被拆建筑面积超过180平方米的,安置建筑面积不超过240平方米;

5人以上户,被拆建筑面积不足240平方米的,安置建筑面积为240平方米;被拆建筑面积超过240平方米的,安置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

(五)公寓式住宅的选择:

在政府统一安排下,可以打破行政村域界限,由负责实施拆迁单位提供不同面积的公寓式住宅供被拆迁人选择。被拆迁人应当按照规定选择相应面积的公寓式住宅。

被拆迁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搬迁腾空、交付房屋的,根据腾空交付的先后,确定选取公寓式住宅的次序。

(六)被拆迁房屋的补偿:

被拆房屋建筑面积在安置标准以内部分,按房屋重置价结合成新进行补偿;被拆房屋建筑面积超过安置面积部分,按照房地产评估确认价进行补偿。

被拆迁房屋属于共有土地使用权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上未单独记载使用权面积或建筑占地面积),以土地使用权共有人作为一户拆迁户计算补偿。重置价补偿部分,根据被拆迁人分摊的共有土地使用权比例确定补偿金额;房地产评估确认价补偿部分,可由土地使用权共有人协商或按被拆迁人分摊的共有土地使用权确定分配比例。补偿后的安置建筑面积,仍根据不同拆迁户确定标准。

(七)公寓式住宅的供应价格:

公寓式住宅的供应价格分为廉购价、优惠价、市场价三种,并根据层次、朝向率进行调节。

安置标准下限以内,以及被拆建筑面积超过安置标准下限但在安置标准上限以内部分的安置面积,以廉购价供应。超过安置标准下限,且安置面积超过被拆面积但在安置标准上限以内部分的安置面积,以优惠价供应。

超过安置标准上限部分的面积,以市场价供应。

(八)公寓式住宅的房款结算: 公寓式住宅的房款结算,根据被拆房屋的补偿金额与安置房供应价格,在公寓式住宅交付使用时结算差价。

公寓式住房因自然产权不可分割而使总安置面积增加在5平方米以内的部分,按照优惠价结算。

公寓式住宅廉购价、优惠价由政府每年公布一次;廉购价、优惠价确定,以征地公告发布时同的价格为准;廉购价不高于政府公布的房屋重置价,优惠价不高于公寓建设的成本价。公寓式住宅市场价参照安置房交付时同类地段商品房市场价确定。

第三十七条 实行公寓安置的,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应当在被拆房屋交付后2年内,向被拆迁人交付公寓式住宅。第三节 迁建安置

第三十八条 迁建安置是指负责实施拆迁单位按照被拆迁房屋重置价结合成新对被拆迁人予以补偿,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建房手续,在规定的地点由被拆迁人自行建房的安置方式。第三十九条 拆迁住宅房屋,被拆迁人符合并选择迁建安置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迁建安置土地供应方式为划拨,并在《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中注明:未经批准,不得转让。

(二)迁建安置小区实行集中统一规划,迁建安置房建设实行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监督、统一景观式样、统一外墙装饰。

(三)配套建设:迁建安置小区内的道路、供排水、供电、排污等配套设施由政府出资统一建设。

(四)实行迁建安置的,安排房屋建筑占地面积根据被拆迁人家庭的常住户口人数,划分为四个标准执行:

1-2人户:安排房屋建筑占地面积为38平方米,建房层次不超过2层(零起坡); 3人户:安排房屋建筑占地面积为38平方米,建房层次不超过3层(零起坡); 4人户:安排房屋建筑占地面积为54平方米,建房层次不超过3层(零起坡); 5人以上户:安排房屋建筑占地面积为72平方米,建房层次不超过3层(零起坡)。

(五)迁建安置具体位置的选择:

负责实施拆迁单位提供迁建安置具体位置,由被拆迁人按照规定选择相应面积的迁建安置具体位置。

被拆迁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搬迁腾空、交付房屋的,根据腾空交付的先后,确定选取迁建安置具体位置的次序。

(六)被拆迁房屋的补偿:

被拆房屋建筑占地面积小于(含等于)新安排房屋建筑占地面积的:被拆房屋建筑面积小于(含等于)新建房屋建筑面积的,被拆房屋建筑面积按照重置价结合成新给予补偿;被拆房屋建筑面积大于新建房屋建筑面积的,超出部分按照房地产评估价减去该部分建筑面积所分摊的土地成本费后给予补偿。

被拆房屋建筑占地面积大于新安排房屋建筑占地面积的:被拆房屋建筑面积小于新建房屋建筑面积的,被拆房屋建筑面积按照重置价结合成新给予补偿,被拆房屋建筑占地面积超出新建房屋建筑占地部分,按照土地成本费给予补偿;被拆房屋建筑面积大于新建房屋建筑面积 5 的,被拆房屋建筑面积等于新建房屋建筑面积部分,按照重置价结合成新给予补偿,被拆房屋建筑面积超出新建房屋建筑面积部分,按照房地产评估确认价给予补偿。

被拆房屋土地使用权面积大于其建筑占地面积部分,按照建设用地征地补偿标准给予补偿。

(七)新安排房屋建筑占地面积大于被拆房屋建筑占地面积部分(包括间距)的土地成本费,以及新安排房屋建筑面积大于被拆房屋建筑面积部分的各种规费由被拆迁人支付。

(八)实行迁建安置的,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应当在被拆房屋交付后1年内,办理建房手续,交由被拆迁人动工建设。

第四十条 拆迁工业用房,拆迁人选择迁建安置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被拆迁人符合申报工业用地政策的,由丽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安排用地。被拆迁工业用房占地部分在征用中不再重复安排村集体二、三产业及公建项目用地指标。

(二)被拆迁工业用房的补偿:

土地部分按照评估确认价予以补偿,并给与每亩10万元的奖励; 建筑部分按照房屋重置价结合成新予以补偿;

搬迁费用、因搬迁造成的各种设施损失根据评估后予以补助。第四章其它

第四十一条 征用集体土地范围内零星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经有审批权限的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政府将《征地方案》和《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决定》同时予以公告。实施拆迁按照本办法进行管理,但其补偿、安置标准按照《丽水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十二条 拆迁住宅房屋,被拆迁人在征地范围以外,另有一处或一处以上集体土地住宅房屋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被拆房屋占地面积未达到本办法第三十九条第四项规定的标准的:

未拆迁房屋的累计建筑占地面积未到达本办法第三十九条第四项规定的标准的,被拆迁人只能选择一次公寓或迁建安置;

未拆迁房屋的累计建筑占地面积已到达本办法第三十九条第四项规定的标准的,被拆迁人实行货币安置。

(二)被拆房屋占地面积已达到本办法第三十九条第四项规定的标准的,被拆迁人只能选择一次公寓或迁建安置。

第四十三条 因土地征用而农转非的居民户,其拥有的集体土地上房屋被拆迁时,被拆迁人按规定可以选择以下安置方式:

(一)选择货币安置的,按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二)选择产权调换的,按照《丽水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下同)。

(三)被拆迁人未享受过房改政策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第三十六条有关规定,选择政府建设的公寓式住宅进行安置,但价格结算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被拆房屋建筑面积在安置标准下限以内部分,按房屋重置价结合成新进行补偿; 公寓式住宅在安置标准下限以内的面积,以廉购价供应;

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超过安置标准下限但在安置标准上限以内部分,与被拆迁建筑面积相等部分的安置面积,以产权调换形式结算,超过被拆迁建筑面积部分的安置面积,以市场价结算;

被拆房屋建筑面积超过安置面积部分,按照房地产评估确认价进行补偿。

第四十四条 拆迁既不属于征地所在村村民,又不属于因土地征用而农转非的居民拥有的集体土地上房屋,其补偿、安置标准按照《丽水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第四十五条 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可自行拆迁,也可委托具有房屋拆迁资质的单位办理拆迁事宜。委托拆迁的,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应当向受委托的单位出具委托书,并签订拆迁委托合同。合同签订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应当将合同报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备案。受委托的拆迁单位不得转让拆迁业务。

房屋拆除,应当由具备相应施工资格的单位实施。负责实施拆迁单位或受委托拆迁的单位应当与拆除房屋的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第四十六条 实施房屋拆迁的补偿安置资金应全部用于房屋拆迁的补偿安置,不得挪作他用。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拆迁补偿安置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第四十七条 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拆迁房屋的档案管理制度。房屋拆迁相关单位应当加强房屋拆迁资料的管理。

第四十八条 公安、教育、供水、供电、税务等部门和单位应当凭征地拆迁主管部门的拆迁证明,及时办理和安排被拆迁人的户口转移、子女转学转托、购房减(免)税以及用电、用水等事宜。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负责实施拆迁单位委托不具有房屋拆除资格的单位办理拆除事宜的,由征地拆迁主管部门责成改正。

第五十条 负责实施拆迁单位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支付拆迁补偿款的,由征地拆迁主管部门责成其及时支付。

第五十一条 没有征地批准文件或未按批准征地范围进行拆迁的,由征地拆迁主管部门通知其停止拆迁。造成被拆迁人损失的,由征地拆迁主管部门责成其赔偿或者由被拆迁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二条 被拆迁人违反规定,拒绝或不按期腾退过渡房的,由征地拆迁主管部门责成其限期退还过渡房,超期租金按临时过渡补助费的2倍收取。

第五十三条 被拆迁人在原房屋产权、使用状况、家庭人口、婚姻关系等方面弄虚作假,骗取安置或补偿的,由征地拆迁主管部门责成其限期改正并追回有关款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四条 被拆迁人的亲属、朋友或其他利害关系人故意唆使、怂恿被拆迁人谋取不当利益,阻碍拆迁的,由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建议有关单位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 拒绝、阻碍拆迁工作人员依法执行拆迁公务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 征地拆迁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拆迁实施单位等工作人员在拆迁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七条 原拆迁集体土地上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第五十八条 丽水经济开发区范围内因征用集体所有土地而涉及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的补偿、安置等事宜,参照本办法执行。

上一篇:转行文员自我介绍下一篇:敬老院实践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