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课教案

2022-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它包含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做好准备按照教案进行有序、有质量的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工课教案》,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美工课教案

特殊教育学校美工课教学实践探究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下,美育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美育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开启学生智力、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结合美术学科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了特殊学校教师致力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文章对特殊教育学校美工课教学实践开展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美工课;教学研究

美育即培养人发现美、欣赏美并达到创造美的教育。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渗透下,学校要平衡好智力和其他能力的教育,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特殊學校教育中,美工课是开展美育教学的重要手段,面对身体、思维发展不健全的学生,如何动手动手操作感悟美、表达美和创造美是教师必须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基于此,文章立足特殊学校,从美工课视角出发,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阐述。

一、特殊学校开展美工课的作用

美工课是特殊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其在实际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一,美工课充满着活动性,它可以鼓励孩子们参与进来,并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二,美工课充满着人文特性,教师可以整合各种有效的资源,让学生在其中体会和享受美,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分享与合作的乐趣。第三,美工课充满着愉悦性,在美工课上,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通过放手让他们参与,可以让他们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并促进自身个性潜能的发挥。美工课的优势有很多,在特殊学校开展美工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1]。

二、特殊教育学校美工课教学实践探究

在现代化理念支持下的美工课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道受业解惑”的模式,通过为学生提供材料、学习空间,鼓舞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实现学生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从如下几个方面论述了特殊学校美工课教学的实践:

(一)构建美的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只要不把儿童关闭在不透气,不见阳光的环境中,那么,纵便是贫乏的大自然,也能使儿童的心灵得到欢乐,受到感染。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从直观体验来讲,良好的环境是学生可以直接体会的,从精神层面看,美的意境要通过大脑直抵人的心灵。那么如何让存在视力障碍的学生感受美呢?这成了教师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对于视力不佳或者全盲的学生,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美工课是否可以点燃孩子们的热情,美的意境的创设非常关键。比如在自然题材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天空的图片,并借助语言描绘让全盲的学生感知天空的蔚蓝和辽阔,通过语言给事物定性让学生知道天空是蓝的,天空很大可以囊括一切。并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2]。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率

人依靠听视觉、嗅觉等多重感官感知外界事物,但对于存在视力障碍的学生,他们无法全面的观察事物。基于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要整合适合他们的教学资源,通过简化操作步骤、直观体验,深化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作品的完成度。对于难点地方,教师可以亲身示范,手把手教给学生捏、贴等动作,将口头语言变为一个个的动作,可以让学生看的更清楚,可以让全盲的学生通过触摸进行体会和感知。如此一来,可以大大提升学生作品的完成度。比如在“串葫芦”的手工课上,因为全盲的学生并不了解葫芦的外观,此时教师便可以选择真实的葫芦让学生摸一摸,并借助自己的口头表达让学生对葫芦的外观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进而刺激学生的大脑,在脑海中构建出葫芦的样子。

(三)加强学科间的融合,拓宽学生的思维

特殊学校的美工课并非为学生展示单一的内容,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加强各学科内容的融合。因此,美工创作离不开语文、数学、康复等学科的融会贯通。另外,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开展综合性的美工活动,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并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比如在折纸教学中,对于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通过捏一捏的动作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在完成之后,要鼓励学生摆放工具、清理桌面,以锻炼学生统筹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勇敢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而且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了作品制作,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合理选择美术资源,提升学生心理发展水平

在普通学生看来,美工作品简单易学,但对身体和智力发展不全的学生来讲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这就要求教师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特殊学生。基于此,教师要结合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深挖本地区的美术资源,通过开发校本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提升。比如黏土这种手工材料,因环保、塑形简便的优势赢得了特殊学校教师的青睐,将其应用于美工课教学中,通过不同技法和造型,可以开创出更多有趣的课程。

(五)尊重学生个性,增强学生的信心

特殊教育的学生因天生存在智力或身体障碍,他们或多或少的存在自卑心理,和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他们的生活技能、适应力很低。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手工能力也不行。身为教师,要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有深入他们、了解他们、把握他们的个性特点,才能通过有效的指导将其个性潜能发挥出来,才能一步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除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外,更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探索材料的玩法,以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学生的体验和实际创作可以体会到劳动带给自己的乐趣,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未来生活[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美术开展教学,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让他们感知世界的美好;利用美术开展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只有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促进他们的发展,才能提升他们应对未来社会的能力,并更好的展现自我。

标注:本文系满城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特教学校美工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213002,

参考文献

[1]武新宇.特教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5(012):51-51.

[2]晏理.唐振宇.聋哑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以Z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4):90-93,97.

[3]李春.特教学校如何有效开展美术教育课程[J].赢未来,2018(014):P.354-354.

作者:刘丽芳

第2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信息化教学思考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丰富和完善,中职教育正越来越多地利用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应用等来构建多样化课堂。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教学中,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且能给学生未来从教带来一定启发。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信息化教学;美工课

[

美工课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程学习的重点。在信息化教学普及发展的新时代,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也需要更多地融入信息化教学策略,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促进学生美工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美工课的趣味性

很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美工课兴趣不足,一方面认为针对幼儿教育方向的美工课内容较为幼稚,难以提起兴趣;另一方面则简单地认为美工课学习内容简单,缺少学习动力。而将信息化教学加入美工课,可以用更直观、立体、趣味性的方式进行上课,对激发中职学生美工课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

(二)促进师生课堂互动

学前教育专业是向学前教育方向输送专业教师的专业,需要学生在上学阶段就重视课堂师生互动。信息化教学技术与美工课融合,则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提供更多样的互动方式,对中职学生学习美工课专业知识,同时掌握课堂互动技巧,为以后从事幼师工作作准备,有重要的意义。

(三)强化美工课内容创新与拓展

信息化教学在美工课中实施还对强化美工课内容创新与拓展有重要意义。美工课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重点,也是未来学生从事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培养美工创新制作、素材挖掘、技巧积累等多方面能力,而信息化教学中互联网素材和信息检索等,对实现美工课内容创新和拓展十分重要。

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信息化教学实施原则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中使用信息化教学,要注意遵循一定的原则。信息化教学只是一种工具和方法,如何更好地与专业教学融合,还需要从学生出发,从课堂实际出发。

(一)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性

美工课信息化教学要注意以学生为本,让信息化教学技术真正与美工课教学目标、学生专业能力成长目标等结合,从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的角度进行教学方法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信息化教学在学生学习任务、自我评定、自我调整反思等多方面发挥效果。

(二)重视小组合作,强化课堂协作性

由于美工课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信息化教学的应用要注意从促进小组合作、提高课堂学习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让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结合,发挥专业学习中的伙伴激励机制,为中职教学开发更多维保障。

(三)联系生活,提高美工课与生活的联系

联系生活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教学的重点,在信息化教学策略与美工课结合时,要注意发挥信息化教育在促进美工课与生活联系方面的作用。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方法,给学生创设更多的与生活和未来幼儿教育实践有交互性的教学方法,发挥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与生活实践中的桥梁作用,以这样的理念和原则进行教学设计。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信息化教学策略分析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并且具有教育实践能力的人。所以在专业美工课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对美工课学习有兴趣、有审美能力、有美工制作技巧、有素材挖掘和教育实践方面的真实能力。基于这样的育人目标,在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前教育美工课教学结合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利用网络美工课程资源,构建多元化丰富课堂

信息化教学与美工课课堂结合,首先要注意加强课堂美育的渗透,通过美育引导,提升美工课教学质量。在以往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课堂上,PPT教学、微课视频教学等信息化教学基本方法已经使用得比较普遍,做到了基本上能减轻中职教师美工课专业教学负担,用视频、音频等课件代替传统黑板、粉笔绘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美工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度,但是却并没有深入地从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特点和中职学生特点出发进行信息化教学应用的设计。利用信息化教学,能够实现美工课教学素材和课程资源的深挖,构建更贴近学前教育实践和学前美工课实际教学需求的专业技术学习。所以,从专业出发,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中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使用应该遵循以下方法。

1.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教学搜集美工素材和资源便捷的特点,要搜索、整理更多符合学前幼儿学习需求和儿童能够接受的美工课教学资源。教师在备课和引导学生上课学习学前美工知识和技术时,要让信息化教学素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得到发挥。比如,在美工教学资源准备时,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在教材中折纸、纸雕、剪纸等传统制作图案的基础上,搜集更多符合幼儿园孩子喜欢的卡通造型案例,增加海绵宝宝、愤怒的小鸟等手工制作,通过更丰富的网络美工课资源,构建在实际幼教工作中更实用的案例,让学生拓宽美工课视野,同时也让美工课课堂更丰富和多元。

2.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制作不同难度的美工课微课内容,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学习接受程度,进行有梯度的选择学习。在教学任务布置的时候,也设置梯度划分,满足部分美术基础薄弱、动手能力一般的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美工课不但与幼教实际结合,同时也能兼顾学生的学习差异化。

(二)“双师”课堂线上线下联动,强化课堂实践指导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美工课学习中能够获得知识点拓展和幼儿园教师专业岗位能力的全面提升,利用信息化教学的融合就能实现这点。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上由于时间和教学环境等限制,师生互动的机会比较少,学生比较难获得教师的指导和点评,利用信息化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1.利用信息化教学可以构建“双师”课堂,给美工课创造更多师生互动的时间。教师可以在美工中布置针对幼儿园美工课教学的任务,比如纸雕等内容,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由视频讲解基本的美工纸雕技巧,而教师则侧重走进学生之中进行对学生实践操作的引导。在这样的“双师”模式下,中职教师从美工课基本知识讲解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可以实现一边讲解美工基本技术知识,一边讲解幼儿园岗位实践中遇到各种美工教学问题和技术问题时应该怎么处理,这样利用信息化教学给师生创造更多互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2.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上,信息化教学的融入还可以实现用仿真实训软件提高学生教师岗位专业能力的作用。美工课是一门需要大量实践的课程,尤其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美工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自己创作,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教学能力。以折纸教学为例,除了利用“双师”课堂增加师生互动机会,让教师能够点评和指导学生的作业作品,还可以运用仿真虚拟软件,先模拟构建一个幼儿园的空间,要求学生在仿真软件中对折纸作品进行复制,再将若干折纸作品组成风铃,小组讨论合作分析,制作多少折纸作品,能组成尺寸合适的风铃布置幼儿园教室,在折纸作品设计中如何进行色彩搭配,思考如果你作为老师如何带领儿童完成这个作品。通过信息化教学技术中的仿真实训软件,构建生动的仿真实践场景,让中职學生把单一的折纸美工学习上升到联系教育实践进行折纸技法操作和动手合作等更高的层面,让学生在仿真实训中能够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建设成果分享群,引导学生学习成果交流互鉴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信息化教学中,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平台给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共享、作品展示、问题讨论的空间,让学习能够互相交流美工实践成果和美工教育经验。学前教育美工课要注意联系生活进行美工教学素材的挖掘,而生活化的美工创作思考来源于观察和交流。为提高学生美工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建立专业班级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在课堂之外给学生构建作业作品交流借鉴的环境。教师可以每周布置美工课拓展主题,主题内容与幼儿园美工教学实际相关,比如“幼师动物泥塑”主题创作等,让学生进行美工作品创作时联系自己学前教育专业未来实际应用,又联系美工创作具体主题,教师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上传泥塑起源、制作方法、文化背景等基础知识资料,学生自主完成作品,并在微信群展示交流,说明创作意图和如果自己作为学前教师,如何就这一主题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线上环境进行美工创作和专业实践展望的交流讨论与作品成果互鉴,这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美工知识和认识专业将面对的工作。

综上所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应对幼儿园教育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未来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中能够更游刃有余地适应幼儿教育、早教、学前班教育等工作,信息化教学能提高美工课教学效率,对促进学生认识信息化教学并应用于以后职业实践中也有一定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究更多的信息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何靖.融入现代传媒提升美工课程美感体验:以学前教育专业的美工课程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6):84-87.

[2]黄国秋.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12).

[3]郝冉.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

[4]刘心灵.探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J].中国农村教育,2020(3).

[5]王继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职业素质培养的创新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8).

编辑 马燕萍

作者:陈静雯

第3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说课教案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主要内容有:内能的概念;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等.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在初二学习了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以及机械能的转化等知识,又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内能是更为抽象的概念,是能量的一种重要形式.内能及其改变是解释许多常见热现象的必备基础,也是后面学习比热容、热机、能量的守恒及转化等内容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本节知识的学习渗透了通过直接感知宏观现象来推测微观事实的方法:如通过物体温度的变化推测物体内能的变化;通过棉花的燃烧推测空气内能的增加;通过水蒸气液化推测水蒸气对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等.科学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而本节知识的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1.2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过程与方法]

(1)用类比方法让学生建立内能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

(2)通过演示实验和体验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到用微观理论去解释宏观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关科学技术中的物理学道理,建立正确的科学观.

1.3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内能的概念是全章乃至整个热学的基础,改变内能的方法,尤其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更是分析许多常见现象和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理论依据.因此以上内容都是本节的重点.内能概念比较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根据分析,确立了以下的重难点: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2 学情分析

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以感性认识为主,理性认识的建立过程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应注意适应学生好奇心强、好动、要强的心理特点,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演示实验、体验探究、多媒体课件等方法,并渗透一定的理性分析和判断,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学生在初二学习了动能、势能、机械能以及机械能的转化等知识,而且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分子动理论.这为学生学习本课打下了知识基础.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3 教法学法

教与学是一个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本节课准备综合应用实验演示、学生探究体验、对话、讲授和讨论等多种方法,并辅以多媒体等手段,以观察实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础,以问题为主线的生生合作探究、师生对话交流来完成教学任务.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尝试自己观察思考,分析、概括、类比机械能的概念,得出内能的概念;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并进一步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现象来了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些指导使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得到科学的思维方法训练.

4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4.1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烧开水时壶盖跳起来的图片,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新课,再通过提问:“推动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热水蒸气产生的能量叫什么能? ”用非常浅显形象的语言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学习的过程,也体现了物理从生活中来的理念.

4.2 新课教学

4.2.1 内能的概念

多媒体展示图片:运动的足球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吗?相互作用的弹簧具有势能;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具有势能吗?

说明:通过学生已有的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建立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的概念.把比较抽象的“内能”的概念,变得形象而具体.

多媒体总结: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多媒体展示图片:炙热的铁水和冰山.问:它们都具有内能吗?引导学生通过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得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4.2.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通过以下问题引导:

(1)等质量的两杯水,温度分别为20 ℃、50 ℃ ,它们的内能一样大吗?

(2)温度相同的一杯水与一池水,内能一样大吗?

(3)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内能不变,对吗?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HJ1.3mm]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熔化过程要吸热等,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温度、状态等.[JP]

说明: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物理教学要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迁移提升获得新的知识.本设计通过问题支架,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

4.2.3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用2~3分钟给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兴奋状态)

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球在静止时,内能不为零,机械能为零;球在运动时,机械能和内能均不为零,使学生认识到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一个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有关,另一个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物体的机械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零,但物体的内能却永远不可能为零.

4.2.4 改变内能大小的方法

学生体验活动:寒冷的冬天如何让你的双手变暖和?

物理从生活中来,通过创设生活中真实的情景,这样才能架设好“学校学习”和“日常学习”的桥梁,做好两者间的转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如下改变物体内能的作法:(1)把手放在火旁边;(2)双手来回搓手;(3)把手放进热水中;(4)把手放在热水袋上;(5)对手哈气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改变内能的大小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1)、(3)、(4)、(5)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2)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1)改变内能的方法之一——热传递

学生思考讨论:

①热传递过程中物体的能量是怎么转移的?

②转移过程中能量的形式有没有改变?

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

[TP4CW27.TIF,BP#]

讲授:① 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②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单位:焦耳(J).

③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能量的形式没有改变.

热传递是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过的概念,且学生比较熟悉生活中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事例,从热传递引入热量的概念学生容易理解.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举出: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如:

①经火加热的铁锅,热得烫手;

②经太阳照射的棉被,暖乎乎的;

③夏天把饮料放进冰箱,饮料温度降低.

再由物理走向生活,感知生活中的物理.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学习的热情推到一个兴奋点上,使得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快乐的过程.

(2)改变内能的方法之一 ——做功

演示实验1:压缩空气点火仪

演示1:玻璃筒内不放硝化棉,向下压缩活塞.

引导学生思考:玻璃筒内有什么?(空气)活塞向下压缩,活塞是否对空气做功? (有) 空气的内能如何改变?怎么知道空气内能发生了改变?(空气的温度发生变化)不用温度计能否知道空气温度的变化?(在玻璃筒中放入硝化棉,化“不可见”为“可见” )

说明:通过宏观的现象,推知微观的物理变化是物理学习中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法,利用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演示2:玻璃筒中放入硝化棉,向下压缩活塞(图1).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压动活塞时,有没有做功?谁对谁做功?

②能量如何转变?

③棉花燃烧的原因?

④增大空气内能的方法?

总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演示实验3:空气膨胀对外做功

演示:在饮料瓶中放少量水,塞上活塞,用打气筒往里面打气(图2)

学生观察实验并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引导:

①塞子为什么会飞出去?

②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做功?谁对谁做功?

③能量如何转变?

④瓶内白气怎么回事?

⑤瓶内水蒸气的内能如何变化?什么原因?

总结: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总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

4.3 新课小结

多媒体展示任务:写出《内能》的概念图.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4 布置作业

上网查找关于温室效应的资料,了解与温室效应相关的知识,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写一篇关于温室效应的小论文.

5 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程的整体设计上,还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以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作指导.例如:①内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引导学生类比已有知识“机械能”,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提升获得新知识;②提供“问题支架”,帮助学生学习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2)较好地贯彻了物理课程的理念——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例如:①内能概念的引入:煮水时壶盖被推开;②改变内能大小的方法: 怎样使双手变暖的小活动;③列举生活中利用和阻碍热传递的例子;

(3)以知识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例如:①演示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变“不可见”为“可见”,让学生领悟研究微观世界的方法;②学生归纳总结,制作概念图.

当然,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教育是长远的,学习是终生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传授知识、启发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等问题仍需要在授课过程中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作者:潘华青

第4篇:中班美工课教案

活动目标:让幼儿学会折狗头,培养动手能力,并了解小动物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彩色折纸

活动过程: 1.导入

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小朋友们欢迎一下,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律动。 老师这里有一幅画,小朋友们看一下画上都有什么?美丽的草3.油画棒

原上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大家想不想跟着老师来折这只小狗?

2.折纸步骤

首先,请小朋友将这张纸对折成三角形。

其次,把这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向下折,小朋友们看像不像小狗的两只耳朵?现在我们就折成了小狗的两只耳朵。注意要折得大一点。

再把上面的角向后折,就折成了小狗的额头,要折平整。

再把下面的两个角找出来,一个角向上折,后面这一个角向后折,就变成了小狗的嘴巴。

3.实践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折一只小狗,比一比谁折得好。 4.讲评

选一些折得好的小狗,贴到草地上,和这只小狗做朋友。 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好,很多小朋友学会了折纸,以后老师还会教更多的造型。

5.歌表演

歌表演《小狗抬轿》。

第5篇:大班美工课教案

——漂亮的彩蛋

11学前本B 杨佩芸

(一)活动名称:漂亮的彩蛋

(二)设计意图:在之前的教学进程中,幼儿解到蛋宝宝是来源于孪生动物,在科学课上,通过实验,幼儿发现蛋宝宝在不同成分的液体中表现出沉浮两种状态,那么,蛋宝宝还有怎样的用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蛋”是生命之源的一种表现,因为它能孕育出许多新生命。比如小鸡、小鸭、小鸟、企鹅等卵生动物都是从“蛋”中孵化出来。所以“蛋”是一种神秘的东西,它给幼儿无限的想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带领幼儿感知一个物体的多面性,让他们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

(三)活动目的:

(1)使幼儿感受参与美术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掌握在蛋壳上涂色绘画的技巧与步骤 (3)学会运用不同的美工材料在蛋壳上彩绘简单的图案,初步感受在蛋壳上绘 画的过程和彩蛋的美。

(四)活动准备:鸡蛋若干个、篮子若干个、水彩笔、颜料、画笔、调色盘、

清水、油性笔、剪刀、彩纸、浆糊、各种旧报纸等。

(五)活动重点:

(六)活动难点:

(七)活动过程:

1、故事引入

T: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由杨老师给你们上美工课。老师带来了一个老朋友跟大家一起完成今天的任务,你们想知道它是谁么?(拿出篮子装的鸡蛋)这是谁呀?你们还认识么?这是蛋宝宝。我们在前两天的课上是不是知道蛋宝宝是从孪生动物中来的呀,而且它在不同的水里能沉能浮对不对?那你们想知道蛋宝宝还有怎样的变化吗?好,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你们要竖起小耳朵认真听故事,看看发现了什么。(嘘!)春天到了,鸡妈妈生下了一窝的蛋宝宝。这一天,外面的天气非常好,阳光灿烂,小鸟在吱吱叫,花草树木都在对着我们微笑,鸡妈妈看到这样美丽的风景高兴极了,它决定带着自己的蛋宝宝到外面的草丛里散散步,晒晒太阳。但是鸡妈妈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它很着急。是什么问题呢?噢,原来是鸡妈妈发现蛋宝宝没有漂亮的花衣服穿,让蛋宝宝光溜溜出去,蛋宝宝会害羞而且怕冷,怎么办好呢?它想请小朋友们帮忙给蛋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故事结束)

2、欣赏彩蛋图片

如果小朋友们愿意帮助鸡妈妈,它们能够高高兴兴地去玩,会非常感谢你们的。可以吗?好,那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蛋宝宝原来是怎么样的呢?它是光溜溜的,什么颜色呢?接近白色对不对?没有任何图案和花纹一点也不漂亮对不对。它想像大家一样有漂亮的衣服穿。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其他小朋友设计的漂亮的彩蛋。(PPT播放图片并配上解说)你们说这些蛋宝宝漂亮呢?

3、看视频学绘画

那这些漂亮的蛋宝宝是怎么变出来的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跟着里面的老师一起学习怎么画彩蛋,小眼睛要认真观察了。等一下要请小朋友来自己画一画。 (适当加入解说)

4、实际操作( 事先强调注意事项)

好,我们看完了,你们都知道怎么画了吗?视频中的的彩蛋上有五颜六色的花对不对,色彩很丰富。那我们除了可以拿水彩笔画一些自己的喜欢的图案然后涂上颜色,还可以怎样设计呢?老师觉得还可以用颜料涂颜色,可以加上小动物的图案或者可爱的表情,还可以用剪一些彩纸贴上去装饰,还有很多很多方法让小朋友们自己去发挥,速度快的小朋友可以用一些旧报纸、广告纸做一个蛋窝放在篮子里保护好我们的蛋宝宝。

那我们画画是要怎样保护蛋宝宝呢?它是非常脆弱的,一不小心可能要会把它打碎了。要怎么办?要像老师这样轻轻拿起来,轻轻放下,如果有哪个小朋友不小心打破蛋宝宝了呢,你自己负责,知道吗?所以一定要小心。

每一组有各种各样的美工材料,你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材料给蛋宝宝画画,要注意自己画自己的,不要影响到其他小朋友,记住了吗?好,现在自己找到位置然后动手操作吧。要抓紧时间。画好之后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家的作品。

(操作过程中进行指导)

(八)活动延伸: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对各别作品点评并结合其特点来即兴创编故事。

(九)活动反思

第6篇:托班美工课教案

美术课《漂亮的蝴蝶》

幼儿年龄:1岁---2岁 时间:10:15—10:2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蝴蝶的美丽。

2、愿意自己用印章印画。

活动准备:蝴蝶图画若干、印章若干、蝴蝶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美丽的蝴蝶图片请幼儿欣赏,并让幼儿说出“蝴蝶”。

2、发给每个幼儿一个美丽的蝴蝶图片,请幼儿欣赏。

3、老师引出,这些美丽的蝴蝶都穿上了好看的衣服,我们都觉得它们很漂亮。

4、教师出示画好的蝴蝶范画,吸引幼儿注意力,提示幼儿老师的蝴蝶很漂亮。

5、教师出示没有画好的蝴蝶,让幼儿观看,引出没有穿衣服的蝴蝶,就不是很漂亮,请小朋友帮他们穿衣服好吗?

6、教师出示印章,并告诉幼儿名字,“我们用这些印章给蝴蝶们穿衣服”。

7、教师示范如何用印章印画,教师一步一步让幼儿看清楚,并语速慢些让幼儿可以听懂,画完后请幼儿欣赏老师的画,引出“老师的蝴蝶漂亮了吗?”

8、请幼儿做好等待自己操作印画。

9、教师个别指导幼儿,随时鼓励幼儿并更换幼儿的印章。

10、给印好的画进行欣赏。

11、最后,请小朋友,拿着自己的蝴蝶作品留念。 反思:班级幼儿年龄较小,对过多语言理解不清楚,教师在授课时,语言清楚,解释到位,并随时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选择材料幼儿很感兴趣,最后的欣赏环节,更加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并锻炼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就是在开头的蝴蝶图片欣赏环节,最好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蝴蝶,可以更加加深幼儿的印象。

第7篇:美工课(精选)

美工课《彩蝶飞舞》教案 课题:《彩蝶飞舞》(手工制作)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

在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的彩蝶。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蕴含着美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个造型独特的蝴蝶手工给了孩子们太多的启迪,在这里孩子们找到了理想的立足点,擦亮了思维的火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创造美、表现美、点缀美好生活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分析:

本课是一节设计手工课,我以故事制作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并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造型,设计、运用,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体验愉悦感和成就感。本节课通过学生亲眼观察、亲手触摸充分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小手将收集到的卡纸 皱纹纸,运用各种工具、方法进行创作,体验蝴蝶设计·运用的乐趣。在教学中我大胆地让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表现能力,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有关蝴蝶的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利用剪、粘等手法对蔬菜进行加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 审判目标:了解蔬果的造型美、并感受、体验生活中不同美。 4. 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5. 情感目标:充分利用创作去体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蝴蝶手工制作知识的方法及运用。。 2.利用剪等、粘手法运用皱纹纸对蝴蝶进行装饰。 学具准备:

卡纸、皱纹纸、线、木棍、粘胶、剪刀、勾线笔和绘画工具等 教具准备:

PPT,示范作品及卡纸、皱纹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1分钟) 猜谜语 引出蝴蝶课题

营造情境,领略蝴蝶文化(2分钟) (1)、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蝴蝶王国彩蝶飞舞,真是美不胜收。<引出课题彩蝶飞舞> 2)、认识蝴蝶,引出蝴蝶文化

2、新课学习,探索技法新知

(1)、欣赏图片,探究蝴蝶外形花纹的独特性。(4分钟)

让孩子们鉴赏一下蝴蝶的美美在哪?那蝴蝶之间的花纹,色彩,外型上有什么区别。

(2)、讨论教师引导,了解蝴蝶(2分钟) A、蝴蝶的身体结构

(板书)头部 触角 身体 翅膀

B、蝴蝶的造型特征

蝴蝶左右两边的的外形,花纹,色彩又有什么特征?(播放课件,启发引导) 蝴蝶外形的独一无二,左右两边花纹颜色都是完全对称的。

3)、教师示范制作蝴蝶(10分钟)

教师演示蝴蝶手工的制作方法,示范过程并讲解要点,点拔关键。

(4)作业布置

用对折的方式制作一只独一无二的蝴蝶,要求有漂亮的花纹装饰,最早打扮好蝴蝶的孩子们可以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蝴蝶飞起来。

3、巡回指导(1分钟)

4、引导飞舞的方法(2分钟)

你们想到让蝴蝶飞舞的方法了吗?(出示课题飞舞)你准备怎样让它飞?

5、情境创设,作业展评(3分钟) 举办一场蝴蝶选美比赛吧,比比谁的蝴蝶最美?我们采取四人小组推荐和个人毛遂自荐的方式推选最美的蝴蝶参赛,并说说参赛理由。 三顶王冠,分别是最佳外形蝴蝶,最佳色彩蝴蝶,最佳花纹蝴蝶,看看你们的小组冠军又可以获得哪顶王冠。(这里采取的就是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式,)

6、拓展延伸(1分钟) 孩子们回家再想想,今天学过的蝴蝶你还可以让它飞舞在哪里?(将做好的蝴蝶做成别针别在衣服上,易拉罐蝴蝶贴在墙上……)那你们今天做的蝴蝶你们想好了要装饰哪里了吗?(如果没想好,老师给你个建议,你就把这几串的蝴蝶都挂到教室的墙上,这样我们教室又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了)。

第8篇:美工课教学反思

——张华

绘画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智障孩子中深受喜爱。智障生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其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丰富智障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那么,如何在绘画中充分发挥智障生的主体作用,把绘画变成他们自由想象、大胆创作、体验快乐的活动,则是教师必须在绘画教学中首要注重的问题。然而,在目前的绘画教学活动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意之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固守教材,教学方法单一。目前的绘画教学中,一般都是先看教材,找出教学目标,教材要求画什么就画什么。而且方法多是先出示范画进行讲解,再分步教画,教师画一笔,智障生跟着画一笔,随后再让孩子们参照范画作画,模仿比较好的还可以再添画一些小花、小草、小鸟、太阳等,以丰富画面。孩子们在学习中亦步亦趋,画面大同小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比较呆板。

二是讲评范围狭小,模式固定。讲评作业时,教师似判断是非的法官,对模仿比较象的、画面添加内容多的、画面干净整洁的作品往往大加赞赏,甚至用小红花、五角星来作为奖赏。而对画面单调、模仿不象、作业散乱的幼儿作品则不予肯定,有的甚至批评、指责智障生没有认真作画。而对绘画天生敏感的智障生毕竟少数,这少数的学生往往成为教师固定的讲评对象,不利于激发更多学生的绘画热情。 我认为,教师应在激发智障生自由表达和个性创造方面多作研究和努力,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注意把握以下 1

“四个结合”:

一、预成教材和生成教材相结合。

知识更新、信息多变的今天,他们更喜欢接受新奇、从现实中随机派生的事物,这就要求教师能随时贴近和把握智障生的生活,从既定的教材中走出来,寻找易为他们接受的题材。 “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也不再是他们感兴趣的房子的模样,他们可能对结构复杂的高楼大厦更为投入。可见,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和兴趣,留心发现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熟悉并喜欢的事物,在预成教材的基础上,适时生成新教材,则不仅能丰富和发展预定目标,更能开拓新的教材教法,促进智障生更为愉快、成功地作画。

二、示范法与观察法、谈话法相结合,并灵活运用。

示范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的简单技巧,提高短期作画水平,但如果示范法过前、过全,则容易束缚他们的小手和大脑,阻碍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观察法是学生学习绘画的重要方法,在教材确定之后,课前或课堂上有目的的观察,引导学生注意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特点,体验活动的感受,欣赏美好的事物,把绘画内容变成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感受深的东西,学生就“有物可画”;谈话法在智障生的绘画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他们创设宽松开放的谈话环境,将绘画构思先表达出来,将绘画情景描述出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提高绘画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资源共享,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并纠正谈话中的不足,从而使学生“有物想画”。

三、教师评价与幼儿评价相结合。

评价作品的过程,也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一幅作品完成后,学

生往往会根据题材内容和创作经验,迫不急待地将作品中的一笔一画绘色绘色地讲出来,语言被分配在图画中的每一个角落。学生的自我表述,激发了大胆表现的欲望,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孩子们的许多奇思妙想也会让你叹为观止。如:之所以有“绿色太阳”是因为“天热了,绿色太阳比红色太阳要凉爽”;爸爸的唾液有“黄豆一般大”是因为“爸爸生气时太吓人,说话声音很大,喷出的唾液砸到我脸上很疼”„„可见,孩子们已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汇到创作中去了,而这一切,单靠老师的眼睛是不可能全部评价出来的。在了解学生作品内容、情感的基础上,教师根据他们不同的年龄特点开展进一步评价尤为重要。

总之,自由创作空间的扩大,可有效提高智障生的绘画积极性,促进孩子们手脑并用,随心所欲,大胆表现,较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内在创造力和表现力。也只有创作空间的不断拓展,孩子们手中的五彩笔才能画出更加富于创意的、五彩缤纷的神奇画卷!

2014年1月9日

第9篇:幼儿园中班美工活动优质课:漂亮的扇子

本活动就是想通过幼儿亲手设计制作扇子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向幼儿传输中国扇文化,并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扇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作为教师有义务向我们的受教育者,介绍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体会这种美。这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之一,也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宗旨所在。

活动名称:扇子

活动目标:初步学习装饰扇面,感受扇子的美。

活动准备:

1、幻灯片若干张。

2、扇子展览。

3、用卡纸剪成的各种形状的扇面、装饰材料(半成品各种图形或图案)、扇柄(冰棍棒)、蜡笔、浆糊等。

4、墙面环境布置:幼儿折纸扇子树(罗汉松)

活动重点:在扇面上进行装饰

活动难点:初步学习选择材料进行装饰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幻灯“夏天”,引出扇子:现在是什么季节?对,夏天到,天气热。人们想出什么办法凉快呢?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扇子

1、这些扇子是谁带来的?(指着墙面上的扇子)

2、这把扇子是谁带来的?(出示一把大的工艺扇)它是用来扇风的吗?(引出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

3、这些扇子漂亮吗?

二、讨论如何装饰扇子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扇子,你们看,这两把扇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一把已经装饰好了,另一把还没装饰)你喜欢哪一把,为什么?

2、这一把扇面装饰好了吗?(出示没完成的扇子)在上面的图形上贴什么图形或添画什么?扇子就好看了。(幼儿发表看法)

3、教师选择幼儿建议之一,进行装饰。它现在完成了没有?(引导发现少了扇柄)装上扇柄。

4、小结:扇子装饰好了,就好看了。

5、老师请你们欣赏一些装饰好的扇子。(出示幻灯片二:工艺扇)

6、这里还有许多要装饰的扇面,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然后把装饰好的扇面都装上扇柄。一把把漂亮的扇子做好后布置在教师里,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

四、幼儿装饰扇面,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大胆合理地使用图形与图案,能使画面美丽。

四、欣赏与评价

1、展示与欣赏

你觉得自己的扇子美不美,美在哪里?还有谁的扇子也很美?

2、教师评价:你们做的扇子都很美,老师特地打印了几个字送给你们。出示:美丽的扇子几个字贴在扇子旁。

3、瞧:有一位客人也来表扬你们了。(幻灯)太阳公公戴着墨镜来了。(五角星出现)

3、延伸:扇子的美我们看到了。那么,有谁知道我国最大的扇子有多大,最小的又有多小呢?让我们继续了解扇子,关注我们中国的扇子。

中班美工教学方案

本活动来自预设主题炎热的夏天。夏天对小朋友来说,不仅仅是骄阳似火、酷热的感受,还能享受游泳池中戏水的快乐,更难抵挡那香甜可口的冰激凌的诱惑。因此,小朋友们喜欢夏天。

本活动设想通过幼儿自身经验,知道夏天天气很热,人们想出各种办法使自己凉快。从而教育幼儿在夏天要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养成天天洗澡的好习惯等等。

扇子作为人们最常用的也是最方便的防暑降温的工具,可以说老少皆知,也都有过使用的经验。对于成人来说,我们在使用扇子的时候,不仅仅是关注扇子使人凉快的功能,还可能会关注中国扇文化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千姿百态的日用工艺扇、造型优美,构造精制,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钻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艺术身价百倍。

本活动就是想通过幼儿亲手设计制作扇子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向幼儿传输中国扇文化,并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扇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作为教师有义务向我们的受教育者,介绍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体会这种美。这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之一,也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宗旨所在。

活动名称:美工活动:扇子

活动目标:初步学习装饰扇面,感受扇子的美。

活动准备:

1、幻灯片若干张。

2、扇子展览。

3、用卡纸剪成的各种形状的扇面、装饰材料(半成品各种图形或图案)、扇柄(冰棍棒)、蜡笔、浆糊等。

4、墙面环境布置:幼儿折纸扇子树(罗汉松)

活动重点:在扇面上进行装饰

活动难点:初步学习选择材料进行装饰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幻灯“夏天”,引出扇子:现在是什么季节?对,夏天到,天气热。人们想出什么办法凉快呢?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扇子

1、这些扇子是谁带来的?(指着墙面上的扇子)

2、这把扇子是谁带来的?(出示一把大的工艺扇)它是用来扇风的吗?(引出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

3、这些扇子漂亮吗?

二、讨论如何装饰扇子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扇子,你们看,这两把扇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一把已经装饰好了,另一把还没装饰)你喜欢哪一把,为什么?

2、这一把扇面装饰好了吗?(出示没完成的扇子)在上面的图形上贴什么图形或添画什么?扇子就好看了。(幼儿发表看法)

3、教师选择幼儿建议之一,进行装饰。它现在完成了没有?(引导发现少了扇柄)装上扇柄。

4、小结:扇子装饰好了,就好看了。

5、老师请你们欣赏一些装饰好的扇子。(出示幻灯片二:工艺扇)

6、这里还有许多要装饰的扇面,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然后把装饰好的扇面都装上扇柄。一把把漂亮的扇子做好后布置在教师里,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

四、幼儿装饰扇面,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大胆合理地使用图形与图案,能使画面美丽。

四、欣赏与评价

1、展示与欣赏

你觉得自己的扇子美不美,美在哪里?还有谁的扇子也很美?

2、教师评价:你们做的扇子都很美,老师特地打印了几个字送给你们。出示:美丽的扇子几个字贴在扇子旁。

3、瞧:有一位客人也来表扬你们了。(幻灯)太阳公公戴着墨镜来了。(五角星出现)

3、延伸:扇子的美我们看到了。那么,有谁知道我国最大的扇子有多大,最小的又有多小呢?让我们继续了解扇子,关注我们中国的扇子。

上一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案下一篇:四年级上册品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