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习题课教案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习题课教案

初中语文习题课教案 篇1

常乐镇初中 焦 敏

一、激情导入

师:第一次见面,送你们一份见面礼——三句话。第一句:“我很棒!”(送给你自己)第二句:“我真的很棒!”(也送给你的同伴。把手搭在你同伴的的肩上说)第三句:“我们真的很棒!”(咱们大家一起大声说)

(生练说,设想课堂会顿时热闹起来。)师:咱们把这句话也送给听课老师:“你们很棒,你们真的很棒,你们真的真的很棒!”

(师生齐说,听课老师鼓掌.如果不鼓掌,师接着说,听课老师在默默地为你们鼓掌呢。你们听到了吗?!)生:听到啦!

师:老师给你们掌声,你们明白了什么? 生:很自信!生:很温暖!

师:同学们,找到感觉了吗?什么感觉。温暖中觉得很棒。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开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

二、本次测试情况小结

本次测试满分40分,分两部分,(一)基础20分,(二)阅读20分 本次测试我接到的卷纸共35份

成绩分析:

(1、)其中优秀有14人,优秀率40%

他们是 张梦荷37分

令狐鹏飞35分

邵 晗35分

魏宁34分

申艺璇33分 李京谕33分

蒋 煊 33分

李耀坤33分

徐琳33分

申栋32分陈惠敏32分

崔媛32分

解淋如32分

魏凯然32分

(2、)及格有10人,及格率28.6%

(3、)不及格有11人,占31.4%

(一)基础(20分)得满分的有4人

他们是:张梦荷

申栋

柴伢妮

段骁芳

(二)阅读(20分)

得分最高的是:张梦荷17分

令狐鹏飞17分

邵晗17分

申艺璇17分

葛戈珲17分

得分较好的还有: 李京谕16分

煊16分

解淋如16分

魏凯然16分

高天荪16分

魏宁15分

陈惠敏15分

崔媛

15分

琳15分

周洲15分

李耀坤14分

另外,我非常想认识我们班这几位学生:

张庚

胥盼盼

张园赵格

赵欢

乔媛

因为他们的字写得很漂亮哦。

三、明确学习目标

1、明确记叙文标题的含义;

2、掌握侧面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第一环节 自主纠错 夯实基础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纠正错误,分析出错原因、改正并强化基础知识。

各小组选代表把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按组顺序完成1——6题 找共性问题

教师预设:

出错率较高的题及原因分析

第④小题 原因分析:12人格式不合要求; 1人没得分;4人没动笔。

第⑥小题 原因分析:概念糊涂,不明白常用的病句类型。7人选错,7人未选。

第⑦小题 原因分析:学生不明白标题的作用,题型及答题的技巧。有8人得1分,三人不得分,3人未动笔。

第⑨小题 原因分析 :学生不明白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第⑩小题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不全面,没有体会到眼睛“湿润“的复杂原因,只分析出了一个方面原因。

第⑾小题 原因分析: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没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

第二环节 方法引领 典例分析

第一部分:基础

第①、②、③、⑤四个小题分别考查字音、字形、名著知识积累、象征手法的运用。学生做的都还不错,因此不占用太多的时间。抽几个学生展示,然后教师点评就完全可以。

第④小题考查仿写句子,12人得1分,1人不得分,4人未动笔。

原因分析 :句式不统一,内容雷同

学法指导:

(一)仿写的基本要求:

仿形式:句式结构一致

修辞手法相同

仿内容:语义切合语境

情感色彩统一

(二)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2、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第⑥小题考查病句的辨析。7人选错,7人未选。

原因分析: 概念糊涂,不明白常用的病句类型。

学法指导:

1、掌握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 表意重复 句式杂糅 不合事理(逻辑)

2、修改病句的原则:保持愿意,对症下药,尽量少改。修改病句的方法:在辨清病因的前提下对病句进行“增”“删”“换”“调”。

① 增(残缺成分); ②删(多余字词);③换(用词不当);④调(词语顺序)。

第二部分:阅读

学情分析

本篇阅读共设计5道阅读题,考查的知识点有:题目的含义,筛选信息,侧面描写,内容理解,分析人物形象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学生做最好的是第⑧小题,考查信息筛选找出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只有个别学生做的不准确,其次是第⑩、⑾两小题,考查的是内容的理解和正面刻画人物形象,学生相对第⑧小题来说做的稍差些,但相对⑦、⑨两个小题来说就好多了,存在问题最大的是第⑦、⑨小题,因此我吧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文题目的含义和掌握侧面描写的方法及作用上。

方法引领

第⑦小题考查标题的含义

(一)结合学过的文章谈谈你对下面标题的理解

•《背影》——贯穿全文的线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邓稼先》——表明写作对象 •《阿长与〈山海经〉》——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最后一片叶子》——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慈母情深》——透露作者的情感、揭示文章的主旨;

此外还有制造悬念、烘托、形象生动、富有哲理、引人思考,一语双关等作用。

小结:理解标题的作用

要熟记标题常见的作用

学会从联系内容主旨、不同角度思考,一篇记叙文的标题常常不止一个作用

(四)答题技巧

1、先看标题的本义:

(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

2、再思考深层含义:

(1)结构(线索 悬念)

(2)主旨 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

(3)人物 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4)写法 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

(5)表现手法 象征

3、最后分析其效果

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

典例分析:本次测试第⑦小题

多媒体出示学生答案,然后让学生点评,最后教师点评并强调重点。

第⑨小题考查侧面描写的作用

明确侧面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相对于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而言。它主要是通过对与特定人物相关的其他人、事、物、景的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从侧面间接表现特定人物形象的思想、精神面貌和心理、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典例分析

多媒体出示学生答案,然后让学生点评,最后教师点评并强调重点。

第三环节

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做学案拓展应用练习题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学生点评

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或补充点评或重点强调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讲的就是侧面描写手法的妙用。好的侧面描写,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一把小小的钥匙,它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开启相应的所还是很管用的,不知大家有没有收到?

学生齐声:收到!

那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者是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

说得真好,我希望大家用这把钥匙能打开语文学习的一扇门,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

初中语文习题课教案 篇2

一、狠抓学生基础知识, 为解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 物理中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 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掌握的知识, 为解题做好准备。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所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其次, 根据认识规律要让学生能灵活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 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应该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 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 使学生掌握应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题的基本方法, 进而使学生掌握解答物理习题的基本方法。

二、认真分析习题, 并精选习题

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主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 教师精选习题是关键。

1.注意一题多解训练

“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 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题目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 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 密度应用练习, 教师选用这样的一道题:体积为30cm3, 质量为178g的铜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若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先让学生解答, 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用求密度的方法来判断。为了起到一题多解的作用, 教师可启发学生通过求体积, 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练习, 促进知识迁移, 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2.注意一题多变诱导学生思考

“一题多变”教学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 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 形成多变导向, 使知识进一步精细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生解答了“一个容积为2.5L的塑料瓶, 用它装水, 最多装多少千克?用它装汽油呢?”这道题后, 教师把题目改为:“能装满1kg水的容器能否装下1kg酒精吗?”或“能装满100g酒精的瓶子, 能装下100g的水吗?”等题目。通过这种“一题多变”的习题训练, 开拓和活跃学生的思维。

3.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迪学习动机, 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例如:在运用密度公式解题时, 这样一道题目:小芳买了一件银制工艺品, 测其质量为10.8kg, 体积为14L, 请你帮她鉴别一下这是银的吗, 若不是请你告诉她这是什么金属的?学生解题后发现不是银的, 而是铜的。教师接着提出如果是银的其质量应为多少?。这样编排的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 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三、习题课要发挥以学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笔或动口解答物理问题。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 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个方面。 (1) 指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 由于对物理知识理解不透, 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现象, 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 找准症结, 予以指点。例如:学生在学过二力平衡后, 笔者让学生讨论:“起重机可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提起, 或静止空中或匀速下降, 在这三种情况下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分别为多少?”大多数学生总认为匀速上升时拉力大于重力, 匀速下降时拉力小于重力, 这就说明学生被物体“上升”和“下降”所迷惑而忽略“匀速”。找到症结后, 教师提出:“如果物体受平衡力作用, 它将如何运动?”从而解开这个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概念有了进一步认识。 (2) 引路。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 教师应采用降低梯度, 分设疑点的方法, 突出解题思路, 把学生引上正确轨道。例如:“用酒精炉加热, 使4kg的水温度升高50℃, 需燃烧0.1kg酒精, 则此酒精炉的效率多大?”由于此题联系的知识较多, 很多学生无法解题, 笔者便采用“分解肢体, 化难为易”的方法, 分为三步解题:①求水吸收的热量;②求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③求酒精炉效率。并引导学生重温比热容, 热值的有关知识。由于分层降低梯度, 学生在教师搭桥和引路下, 顺利实现认知飞跃。

浅谈初中物理习题课 篇3

[关键词]:初中 物理教学 习题课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本文谈谈笔者在习题课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及体会。

一、从物理基础知识着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要求学生从5个方面(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进行全方位复习。其次,根据认识规律要让学生能灵活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决实践问题,教师应该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题的基本方法及运用物理量时单位必须统一的要求,进而使学生形成解答物理习题的基本模式,培养学生牢固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进一步深化做好准备。

二、认真钻研教材,精选习题

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对习题的选择是关键。

1.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例如,在运用速度公式解题时,我编了这样一道题目:上午学校预备7∶50,某同学家到校的距离是3km,如果骑车的平均速度是5m/s,问该同学7∶45从家动身会迟到吗?学生解题后发现该同学迟到了。我接着提出如果要不迟到必须在什么时刻前动身?这样编排的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2.注意一题多解

扩展学生思路“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密度应用练习,我选用这样的一道题:实验室需要购买4kg的酒精,用容积为4.5L的容器够装吗?先让学生解答,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用求4kg酒精体积的方法来判断。为了起到一题多解的作用,我进而启发学生用4.5L的容器能装多少kg的酒精和4kg的某种液体体积为4.5L,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扩散思考。通过练习,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注意一题多变,拓展学生思路

在习题课中的“一题多变”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生解答了“一列火车长200m,以15m/s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需要用多少时间?”这道题后,教师把题目改为:“如果这列火车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150s,那么桥有多长?”还可以把这道题改成:已知火车长、桥长和过桥时间,求火车过桥速度;已知桥长、火车速度和过桥时间,求火车长等题目。通过这种“一题多变”的习题探讨,开拓学生思路。

三、习题课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笔或动口解答物理问题.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个方面:(1)指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对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现象。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找准症结,予以指点。例如,学生在学过二力平衡后,我让学生讨论:“起重机将重为GN的物体在匀速提起、静止空中、匀速下降3种情况下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分别为多少?”大多数学生总认为匀速上升时拉力大于重力,匀速下降时拉力小于重力,这就说明学生被物体“上升”和“下降”所迷惑而忽略“匀速”。找到症结后,教师提出:“如果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它将如何运动?”从而解开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对概念有了进一步认识;(2)引路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教师应采用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突出解题思路,把学生引上正确轨道。例如,学生在做“用一动滑轮把重为100N的物体提到9m高的楼台上,所用的力是60N,那么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由于刚学到机械效率的知识,很多学生无法解题,笔者便采用“分解肢体,化难为易”的方法分为3步解题:①求总功,②求有用功,③求机械效率,并引导学生重温在动滑轮使用过程中,物体上升高度和手拉绳子上升移动距离的关系。由于分层降低梯度,学生在教师搭桥和引路下,顺利实现认识的飞跃。

初中语文起始课教案 篇4

初中语文起始课

教学目标:

1. 让老师了解学生,让学生了解老师。师生之间形成合作意识,共同构建稳定、高效的语文学习系统。

2. 初步明确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培养学语文的兴趣,掌握并运用初中语文学习的方法。

3.明确本学期的学习任务,按计划完成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介绍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与小学语文的异同

2掌握并运用初中语文学习的方法。

教学方法:介绍法,互动法。

一、欢迎词:

同学们好,首先祝贺大家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也热诚欢迎大家来到欣欣向荣的上新河中学。从今天开始我将伴随大家进入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

二、自我介绍:

三.语文内涵:

听了大家的介绍,我觉得用语文的眼光去看待一些事情,你就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什么是语文,在初中阶段,我们可以把他理解为语言和文字。先说文字,中国的文字很多,但其构成离不开四种方法:象形、指示、会意、形声。汉语是一门词汇量极为丰富的语言,往往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如:获得第一名这个意思的表达有 “夺冠/夺标/夺魁/加冕/问鼎/占螯头/执牛耳汉语的表义也极为细腻准确。如光是描写目光神态就有如下词汇 青眼/白眼/红眼/冷眼/暖眼/媚眼/泪眼/傻眼 在比如关于笑也有丰富的表达,同学们能说说吗:大笑/窃笑/微笑/嗤笑/憨笑/奸笑/耻笑/嘲笑/狂笑/冷笑/阴笑/皮笑肉不笑

其次,说说语言,咱们正在听的说的都是语言,语文课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培养大家的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

故事二则

我先给大家讲几个故事:

故事一:传说李鸿章有一个远房亲戚,没有什么学问却热衷科举,打算在仕途上有所发展,一心想借李鸿章的关系捞个一官半职。他在考场上打开试卷,竟无法下笔。眼看就要交卷了,便灵机一动,在试卷上写下“我乃李鸿章中堂大人的亲妻”,指望能获主考官录取。主考官批阅这份考卷时,发现他竟将“戚”错写成“妻”,就提笔批道:“所以我不敢娶你。”“娶,”与“取”同音,主考官针对他的错字,来个双关的“错批”,既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又极富情调。

故事二:有一次,国画大师张大千和京剧艺术大师梅兰,同赴宴会。张大千走上前对梅兰芳说:“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敬你一杯酒。”梅兰芳和众人大惑不解,怎么当着大家的面赞美别人贬低自己呢?张大千解释说:“你唱戏,动口;我画画,动手。君子动口,小人动手。”众人听了,大笑不止。汉语具有丰富的表义功能,同一个词往往有不同的内涵。“君子”“小人”的词义被张大千故意作了歪曲的解释,产生了十分幽默的效果。

故事三: 歌德在花园里迎面碰到了他的敌人,花园的路只允许一个人通过,他的仇敌高高的昂起头说,我是不会给傻瓜让路的!歌德怎么办呢?(同学们纷纷想办法后,教师公布答案)歌德则避开一边:说:我恰恰相反。(什么意思呢?我是给傻瓜让路的。)巧妙的解决了这问题。

还有一个故事,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冲周恩来总理发脾气,说:“我简直在对牛弹琴!”周总理接语曰:“对!牛弹琴!”一字未改却很好的回击了对方。为什么他们能够写出或说出这么引人注目的智慧之语呢?这个应该就要归功于他们在语言驾驭上的能力了。

四、语文的魅力

语文是一门富有魅力的学科,和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语文与广告 打开电视,播出最多的是什么?广告。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广告语,根据设计者的用意,猜猜这广告的主角是什么?(抢答)

A“我的名气是吹出来的”。电扇。B“瞬间的永恒”。照相机C“肚子越来越小,感觉越来越好”。减肥药、减肥茶。

师:同学们的反应相当敏捷,都能抓住广告语的关键字词猜商品。看来这个广告语确实有它独到的地方。你们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语言表达简洁,概括性强,用一句话或说出产品的特点,或说出产品功用,让人记忆深刻,达到宣传的目的。

师:非常不错。你们能抓住事物的关键之处进行分析。可我还见过有些广告语它并不具备刚刚你们说的特点,却一样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为什么?请看 :

某保温杯广告:有口皆杯(碑)某蚊香广告:默默无蚊(闻)

某饮料广告: 饮人入胜(引)某饭店广告:食全食美

(十)师:这是广告设计者的聪明之处,借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打出自己的品牌。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谐音,夸张)

(二)语文与沟通

咱们人是群居动物,人多了就需要沟通,语文教会我们使用合适的表达技巧。在这儿,我在给大家讲个故事:某镇上一户人家新居落成,主人为了不让别人在墙上乱写乱画,便用毛笔在墙上写道:墙上不准画。有个调皮的小青年看后心里不服气,趁主人不在,提笔写了一句:那你怎么画?主人见有人责问自己,便又写了一句:此墙是我的。那小青年看后更为不快,拿笔又在后面补了一句:你画我也画。结果洁白的墙面被涂写得乱七八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情况呢?因为主人语气强硬,居高临下,引人反感。修辞学上有种方法叫“婉曲”即不是直接明白而是含蓄曲折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委婉表达可以拉近双方情感上的距离。(建议:插个牌子,写上:干净比肮脏好,不是吗?//我很喜欢我干净的外套,请别弄脏它,好吗?)

比如:我们同学之间借个笔是常有的事情,以下有两种表达,你们觉得哪个好呢?

A、喂!把笔给我用一下。(很不客气)

B、XX,能把你的笔借我用一下吗?(尊重的语气)

2.比如校园的标语:小草在睡觉,请勿打扰。

禁止践踏草坪3.某某景点:除了回忆,请你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足迹,请你什么也别留下。

禁止攀折花草树木;禁止乱扔垃圾4.在家里,做完作业的你刚想休息一下,妈妈又来催你去学习,你该怎么说呢?

A、烦死了,你没看我刚写完作业啊,你累死我算了。

B、妈妈,我刚写完作业,有点累。休息一下,我就去看书,这样我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这样一说,妈妈也高兴,你也可以好好休息。否则,妈妈也生气,你也气鼓鼓。看来,学好语文意义非凡,它可以让我们拥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另外,在家里看书读报也要用到语文,留个便条,写封书信,都要用到语文。语文还与其他学科有着重要的联系,可以说,它是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打个比方说,你学习数学,首先你要能听懂老师的讲解,你要看懂题目,理解题义,有时还要有条理

的准确的表达知识点。

语文知识对人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郭沫若说一个青年必须有三大基础:思想基础、科学基础、语文基础。从大处将,是因为我们肩负着承传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任,语文是做好这个“承传”工作的工具性学科。从小处将,是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生活而独立存在。一个人要准确,得体地传递信息或与他人交流情感,真正做到会说会写,就得认真学习语文。

不管是外国的大作家歌德还是我们的总理,不管是外交大事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语文的运用。生活就是语文。语文是立体的。它具有“长”、“宽”、“高”三维结构。它的深厚博大,囊括之多之广,几乎无法用语言描述。时间上贯穿古今,地域上连跨中外,内容上谴词造句,形式上多种多样??我们要做个有心人,从小的方面如我们平常听人说话,与人交谈,看电视,读报纸,听歌曲,甚至所见广告路标;大的方面如竞职演说、求职报告、会议发言、计划总结等等同学们与人交流,写计划与总结,今后的就职、自荐要学好语文。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

四、怎样才能学好语文1.思想上高度重视把握两条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留心处处皆语文” 读书、读自然、读人。在无形的渗透里,有形的关注中,坚持学下去,一个字,一个音,一个句子,它们看起来微不足道;一篇文章,一部著作,学后并不觉多了什么。忽然有一天,你会顿觉自己开窍了,清醒了,错字病句再也逃不过你的火眼金睛。

2.具体而言课堂内外须做到

课内 ① 要认真预习、听课、复习、作业② 要积极思考并努力回答问题努力把话说得清楚、明白、响亮。

③ 要养成记好笔记的习惯④ 要把字写得工整美观,不可潦草课外 ① 多阅读文章、报刊、文学作品 ② 多写日记、周记、心得体会(所以要准备一本周记本)

③多上网搜集资料信息

3、明确语文的“四大天王”:听说读写。仔细听、大胆说、广泛读、勤奋写。勤动脑,多思考。多读,心中有本;勤写,笔

下生花。养成好习惯。

4、牢记几句忠告:最终成为口头禅 用心做一切 让别人因自己的存在而幸福

要想干,总是有办法的;不想干,总是有理由的; 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备注:

一、关于预习

关于预习,我认为不仅仅是读一遍课文,给生词注音、解释。预习应这么做:

读课文,勤思索;要点句,疑难处,用符号,标示出;

生字词,要查释;标节次,分段落;写段意,理脉络; 中心意,弄明确;精彩处,加批注。

二、关于复习

上完课,整笔记;知识点,宜梳理;作业前,应复习;做作业,慎审题;

独立作,须及时;写工整,莫儿戏。

三、关于笔记

大多数的笔记,应记在书上,就近原则比较好。准备一本积累本。

四.关于练笔

要养成每天有练笔好习惯,先从摘抄做起,每周三到五则,然后过度到写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我衷心的希望,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乐,我期待和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在知识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最后让我们在散文《寻找语文》中结束今天的课。(学生课前准备、朗诵)(附):散文《寻找语文》

真正的语文应当到生活中去寻找。

天边流过一丝云,你觉得这云真好,淡淡的,轻轻的,任意东西,自由自在。这时你就是在学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它生机勃发;如血的残阳映红西天,使人无限留恋,这时你也在学语文。到自然中去寻找语文吧!语文是那巍巍的昆仑,语文是那奔腾的长江;语文是名城故都里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荒郊野外随风飘散的蒲公英;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语文是那静谧的荷塘;语文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 打渔船,语文是暴风雨中高傲飞翔的海燕,语文是青天里的一行白鹭,语文是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

语文给了我们聆听美的耳朵,发现美的眼睛,领悟美的头脑。语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老子的口中娓娓道来,语文伴着腾腾的杀气被当阳桥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在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笔下流淌,语文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景阳岗的青石上感受惊险,送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语文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心远地自偏”的悠闲,“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壮志豪情。

荐荐二2014下

(3000

字)二语文教案下册(500字)荐语文教学设计参赛优秀模板(含高中和初中)荐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案)的常规格式

初中语文习题课教案 篇5

班次            学号           姓名

一、填空

1、请写出《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风光的名句是               ,               。

2、写出《春望》中的名句是              ,                。

3、            ,              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抒情的诗句。

4、《登飞来峰》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              。

5、          ,            是《渡荆门送别》中的颈联。

6、《秋词》中的               ,               两句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

7、《赤壁》中             ,             两句诗曲折反映了作者生不逢时的感慨。

8、《过零丁洋》中的名句是               ,                。

9、《浣溪沙》中富有哲理性的语句是             ,             。

10、             ,各领风骚数百年。

11、春冬之时,则                 ,                 。

12、闲静少言,           ,好读书,           。

13、《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中鱼的句子是

14、成语“朝闻夕死”出自课文《       》。

15、成语“比肩继踵”“挥汗成雨”均出自课文《           》。

二、翻译句子。

16、自非亭午夜分不曦月。

译:

17、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译:

1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

19、昂首视之,项为之强。

译:

20、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译:

2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

2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宝贵。

译:

2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

2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译:

25、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译:

三、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26、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7、昂首视之,项为之强。

28、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29、缚者曷为者也?

30、圣人非所与熙也。

31、宣王说之。

32、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33、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四、解释划线的字词。

3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5、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3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7、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38、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39、王曰:“何坐?”

40、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41、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2、潭中鱼可百许头。

43、m尔远逝,往来翕忽。

44、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芋老人者,慈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雨止,别去。

十年余,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

45、在括号里补出句中省略的成份。

(1)独与妪居(   )渡口(2)老人延(   )入坐

(3)雨止,(   )别去(4)使人访其夫妇,载(   )以来

46、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1)子佣出(        )(2)独与妪居渡口(        )

(3)知从郡城就童子归(        )(4)辍箸叹曰(         )

47、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义项。

(1)影乃益瘦(      )

A、水漫出来   B、利益   C、更加   D、渐渐地

(2)老人延入坐(     )

A、伸长  B、扩展  C、迎接  D、邀请

(3)用甲第为相国(      )(      )

A、使用    B、任用   C、用处    D、以   E、官僚贵族的大住宅   F、科举考试的等级   G、次序    H、只管

(4)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    )

A、相当于“的`人”、“的事”、“的东西”等

B、用在主语后,引出判断,起提顿作用

C、用在主语后,引出原因,起提顿时作用

D、代词,用在时间词后,表示“……的时候”

E、表示承接   F、表示修饰   G、表示转折   H、表示并列

(5)载以来(    )

A、认为   B、因为   C、凭借   D、相当于“而”

(二)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8、《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作者       ,       时期著名的                     家,       家;三峡是       、        、        的总称。

49、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1)夏水襄陵(      )

(2)沿溯阻绝(      )

(3)素湍绿潭(      )

(4)绝  多生怪柏(      )

50、以上两段文字,依次写了      、       、        三个季节的景色。课文分写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              ,                ,秋之凄,构成了几幅不同的图画。

51、选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请概括这一段

的景色特点(20字以内)

52、选文第二段中对三峡景色的描写有动有静,形成巧妙的对比,其动静对比的词语有          和          ,          和          ,         和         等。本段突出了         、          的景色特点。

5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

5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或王命急宣。

(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初中语文习题课教案 篇6

免费说课稿

《秋颂》说课稿

遥观初级中学 张丽娜

一、说教材:

1、单元教学要求:我所说的篇目是《秋颂》,它是初一年级的课外配套阅读篇目,具体编排在初中《语文读本》七年级上册第七篇。本单元所选的十篇课外阅读文章除一篇现代诗以外,其它均为写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

1、欣赏散文优美、精辟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2、了解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3、学会观察景物的特点,并作简单描述。

2、文章特点:《秋颂》系台湾女作家罗兰的抒情散文,体现出这位文人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罗兰在《秋颂》中,抓住秋的特征铺展文章,用飒爽秀逸的姿态美,凄楚的情感美勾画了一幅明澈的秋美图。《秋颂》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秀逸”、“飒爽”、“洒脱”、“孤傲”、“清寂”、“明澈”“淡淡然”、“悠悠然”,“可望而不可即”。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文章把秋天人格化、个性化了:闲云“淡淡”“悠悠”,“远离尘间”;秋风“纯净”“不带一点修饰”;秋水没有“忧心”“紧张”“执著”。文章既写景又写人,刻画旷达与淡然的态度,透彻与洒脱的思绪,突出其内在美,呼应秋“闲”、“逸”的本色。文章由写景构成一幅幅秋景图,但图中却透溢着作者饱满的赞颂是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罗兰是在用她的情感描绘出这样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的。郁达夫曾经说过:“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罗兰此文正是此话的良好典范。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文章语言与句式是诗化了的,作者运用灵巧的结构,巧妙的联想,多变的视角,饱含深情地赞美秋,描绘秋,渲染了秋之美的极致与底蕴。

3、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课内阅读篇目的总体要求以及《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现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语文活动,学习抓住特征来选材、写景的方法。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

4、教学重点:学习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5、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在“景”中所寄寓的“情”。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饿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以及学生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我的教育对象是普通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一般,但尽管如此,他们对散文这种文体其实并不陌生,因为在语文课本上第四单元就已经精读过三篇名家散文,一般学生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饿、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说策略:

新《课程标准》坚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原则,提倡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秋颂》是课外阅读篇目,是对本单元课文的拓展延伸,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倾向是把它当成一篇文学欣赏课来上,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情境创设、小组合作、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构思:

1、朗读感受,重视诵读、美读、自渎。以读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创设课文阅读情境:①本文的重点就是能抓住秋的特点来写秋,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创设一个“超市购物”情境来实现的,让学生找出本文所涉及的秋的“特产”,并为它们各自设定价值,根据其价值给这些特殊商品“明码标价”。然后让其他同学听完他们的发言后,自由选购“商品”。②本文的难点是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在“景”中所寄寓的“情”。主要通过“从文入画”、“由画寻情”、“将情附画”三个环节来完成。

3、小组合作、讨论:全班共分为12个学习小组,每组都有一份学案,同学可以根据此份学案完成小组学习,其间由合作小组组长做好组织记录工作。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了,达到了通过活动,获得学习方法的目的。

情境一“寻找特产” “明码标价” “自由选购”

情境二“从文入画” “由画寻情” “将情附画”

四、说程序:

1、导入:

古诗有言——“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下加心就是愁,秋天不见人字形的大雁飞过,也不知道夏虫何时阴身而去,只觉得莫名其妙的寂寥,逃不掉凄楚的印象。“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也是这种心情很好的印证,但为何后面还有一句却说“我言秋日胜春朝”呢?看来秋也自有它的惹人之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台湾女作家罗兰为何也要颂秋。

2、初读初赏:

放声诵读全文,教师播放轻音乐,作为学生诵读的背景音乐,在放声诵读中体会本文的音韵美。读完后,再默读全文一遍,并使用勾画圈点法,解决阅读本文的一些最基本问题,同桌之间交换意见。

重点字词——△

重点段落——☆

段内层次——∥

精彩语句——﹌

有疑问处——?

段落序号——○

3、情境创设一

有一首有关与秋天的散文写道:曾经在古城南京住了一些日子,那时在一座旧楼里生活。楼前楼后尽是树木。到了秋凉的季节,楼下便有清洁工人在沙沙声中打扫着一夜的落叶。扫完以后,把秋叶垛成一垛一垛的;不多时,便有一股浓浓淡淡的轻烟袅袅升起,散漫开来,就像清晨里的秋雾那样轻笼住我住的旧楼,那时秋叶焚烧的轻烟,弥漫着一种浓香。我给起了一个很诗意的名字:焚秋。虽然一晃十余年了,但“焚秋”这个词让我久久难忘。

(1)正如我刚才讲的那篇文章那样,有特色的东西才会令人久久难忘,正如在刚才的作者心中“焚秋”就是秋的特色。那么在罗兰的这篇文章中又有多少秋天的特征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完成这样一个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现在“秋天超市”要进一批货,这些货物必须是秋天的“特产”,请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可以代表秋天的东西(景物、情感、精神),并根据它们各自的性质给它们明码标价,并说出你的根据:

货品名称价 格标 价 依 据

(2)假如你是一位顾客,根据刚才同学所列出的商品“进货单”和“价格”,你会选购哪一样或哪几样商品。

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就是对前面发言的同学的一个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相对于那种用好或不好来作出的简单的判断式评价,有着绝对的优势。学生在回答问题中不知不觉就已评价了刚才的回答,避免了评价中的“不敢言、言不尽”现象。

(3)作为店主,你认为你们店里最贵的商品是哪一件?

这个问题,其实是要问学生,在本文中最能代表秋的性格的是什么。如果学生能领会,那么文章中所要表现的“淡泊”的主题就能通过此题揭示出来。更多的免费说课稿、说课稿模板、说课课件、说课稿范文尽在说课稿网站。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4、情境创设二

①从文入画:通过诵读、默读,大家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本文的“诗情”,接下来,我们大家就来欣赏一下本文的“画意”。通过文字,你能读到图画吗?请用以下句式回答:

通过文中的“

”这句话,我读出了一幅

图。

②由画寻情:验证一下,刚才大家所说的那些图画,是否能体现“淡泊”?是如何体现的?

③将情附画:这个环节,由课内向课外作了一定程度的延伸,大家在学习本课的抓住特征写景的基础上,对教师所发的一幅国画风景图,进行几句话的描述。注意先仔细观察,再描述,也可用一句恰当的诗概括画面内容。

5、思考题:

本文要颂的是秋的闲逸、淡泊,那么文题中的“颂”字是否符合秋的这种淡泊呢?请为本文重拟一个符合秋意的题目。

此题看上去是一般性的重新拟题式的题目,但却有一定的用意,学生要在理解秋意的基础上才能拟出恰当的题目。可以说这是对所学内容最快的一个反馈方式。而且不求同意答案,只求紧扣文本,言之有理,与现在的中考题趋势相吻合,且适合于全体学生,基础好的同学可能拟题更有深意,基础薄弱的同学也能通过引用原文词语的方法把它做出来,能够达到“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的目的。

6、课外作业:

学校行政楼二楼转弯处有这样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查找相关资料,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可能你会更进一步了解“淡泊”这个词语的内涵。

此题主要是联系学生的身边事,激发他们对“淡泊”一词的探究欲,做到课内外相连,学以致用。

五、说评价反思:

上好初中几何习题课“三步曲” 篇7

一、利用概念、定理等,为证题“预热”

“万丈高地平地起”. 学生在熟悉题意、 了解条件、 求证后,要找出其中所涉及的一些几何概念、定理(公理)等,进一步明确它的内涵和外延,有必要的话还可诵读,因为这些几何概念、定理(公理)里有一些蛛丝马迹和信号,可为下一步寻找求证思路起到一定的提示或指向作用. 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这一环节,特别是学生面对一些几何证明题一筹莫展的时候. 这样的“预热”对于概念、定理的正迁移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二、师生共同拟定求证思路

在平常的几何习题课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是直接说出其证明或解答的思路甚至过程,没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探究时间,常常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依赖,今后一遇到新的几何问题时就不会思考或不爱思考.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思维,被老师当成了接受思维的机器. 因此,老师要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参与进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老师的指导下,师生一道寻找解决的思路.

1. 让学生尝试寻找思路

传统的教学中那种教师直接奉送方法,其结果是当一个几何问题处理完后,学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思维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放手让学生寻找思路, 就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经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去发现已知条件和结论的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由于学生在学习几何过程中形成的技能技巧有限,当一个新的定理讲完后如遇到与之相关的几何问题时,往往不一定就能够顺利地找到解决途径,这时学生的挫折感自然产生.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面对挫折非常想知道解决的方法,这时如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寻找思路,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不管从哪里讲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符合新课改的思想,何乐而不为呢?

2. 教师拨开迷雾

学生在尝试寻找思路的过程中受阻,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利用正向思维或逆向思维找到受阻的原因和解决的关键. 一些比较简单的几何求证题,利用正向思维根据条件结合相关定义、定理等可以直接得到一些结论,然后把这些结论和求证进行对比, 就可以发现解决的关键. 而一些比较复杂的几何问题,用正向思维的方法很难找到突破口时,可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来解决. 首先瞄准结论, 层层倒推, 最后找到关键,也有一些几何问题,两种思维方法同时运用才能够达到目的. 不管用什么思维方法,当我们找到思维受阻的原因后, 问题的解决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性,这时,学生就会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真正进入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对学生思路的点拨,要选择好分寸. 若分寸把握不好,学生的惑解不开或学生就没有自己思考的机会,有经验的教师能做到点到为止,恰到好处,把最后一层纸留给学生点破,让他们去体会挫折后的成功感.

三、组织学生书面完成证明过程

思路的明确与严密的书写过程有着一定的距离,前者是后者的线索;后者是用清晰的思路、较强的逻辑性来反映前者,是检验学生的思路是否正确或是否真正搞懂的一面镜子. 教师一定不要忽视这个环节. 学生书面完成解决过程时,为了更充分、准确地反馈信息、了解学情,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完成,少量学生可以在教室前面的黑板上完成. 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评判部分学生书面证明的正误并针对错误进行分析,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这样就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学生在书面完成几何习题后, 师生的任务还没完成,这时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回头疏理学生在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多种方法并进行归纳, 鼓励学生一题多证、 触类旁通. 这样,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物理习题课模式的探究 篇8

当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1.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

2.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

3.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

4.教学模式的日益现代化.

习题课教学是物理学科一种重要的课型,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中考升学压力和学校考核的影响,很多物理教师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和长远性,物理教学的目标过份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导致物理教学中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只关注所谓好的学生,而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只重视知识的具体结论而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联系实际;只热衷于“题海战术”的应试训练,而忽视了物理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只重视解题规律与技巧的教学,而忽视了物理思维方法与科学精神的教育,从而使物理教学退化为赤裸裸的知识传授,甚至演化为解答物理习题规律和技巧的讲练.

当前物理习题课教学的一般模式:教师准备大量的习题一学生在上课前完成一课堂上师生共同对答案一学生订正,基本是学生做、教师讲、学生听;平均用力,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消化不良”;注重知识和知识的应用,忽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基本得不到体现,自主学习变成了自主练习,还是多做、多讲的传统模式.

本人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同学科教师的研讨以及对现阶段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的反思,无论是从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物理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来说,习题课都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了,近几年来,本人通过阅读书籍、查阅资料、学生问卷调查、与本组教师研讨、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听课实验等,不断实践,不断修改,初步形成了“初中物理习题课模式”,该模式既得到了师生的认可,也通过了实践的检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下面就该模式从操作层面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该模式的实施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前准备——找出问题

具体流程:

教师编写习题→学生完成练习→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综合评价→形成问题→教师预设、调整解决问题的方案.

具体操作:

“教师编写习题”——教师要根据本章节教学要求和学生学情,精心选题,主要要体现这样的几个原则:巩固物理基础知识;体现联系实际的题目;突出科学探究,关注过程和方法;体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完成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评价”——教师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5人,教师每次每组抽批一人(叫临时小组长).

“学生互评”——临时小组长根据教师的批改结果检查本组其他同学.

“综合评价”——临时小组长将本组其他同学批改的结果报物理课代表汇总,形成综合意见.

“形成问题,教师预设、调整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和生成性的问题,调整备课,这样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俗话说“功在平时”,这里要说的是“功在课前”,本阶段是实施下一阶段的基础,要做到实在、到位,学生的培训要及时跟上,让学生达成共识.

第二阶段:课堂教学——解决问题

具体流程:

学生汇报评价情况→教师分配讨论的任务→学生讨论→学生汇报→教师点评→反馈练习→自主评价→针对性的作业.

具体操作:

“学生汇报评价情况”——由课代表根据练习统计情况来完成,着重分析学生完成情况、典型错误、学生存在的困惑;

“教师分配讨论任务”——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各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学生讨论”——讨论本组的任务(完成任务比较快的小组可讨论其他小组问题);

“学生汇报”——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性的问题(小组同学轮流汇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点评”——教师在本环节的作用只是点拨、引导;

“反馈练习”——教师以试卷、纸条、举手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自主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作自我评价;

“针对性的作业”——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本阶段教师的作用是“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组织学生开展好几个环节的活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点拨学生解决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质疑、思考、讨论、交流、合作、表达中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自主参与,张扬个性.

第三阶段:反思提升——反思问题

学生根据针对性的作业,查漏补缺,反思提高.

二、该教学模式的特点

1.针对性

该教学模式就是针对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而设计的,是符合习题课教学的特点和任务;另外该模式是围绕“问题”来设计的,从发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讨论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反思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来满足学生的需要.

2.自主性

“学生完成练习”、“学生互评”、“综合评价”、“学生汇报评价情况”、“学生讨论”、“学生汇报”、“反馈练习”、“自主评价”、“针对性的作业”、“反思问题”,无不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可操作性

该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教学思想或理论,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比抽象的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也可灵活运用各环节,特别对于年轻教师很有用,有利于加速他们的成长.

4.合作性

新课标里有这样的一条要求——“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本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合作与交流.

5.动态性

每一阶段都有动态生成的内容,教师不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而是根据学生的学情,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这样的理念.

三、对该教学模式的反思

1.“初中物理习题课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特别是反思提升阶段,学生如何反思、怎样量化反思……,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反思提升只能是一句空话,这是今后需要研究的方向.

2.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对它的执行要到位

在实践过程中就发现学生操作不到位,直接影响了该模式运用的效果,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培训、提高学生对该模式操作的执行力,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该模式,对该模式的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3.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

尽管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对比实验,证明该模式对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有一定的实效性,但由于时间不长,范围还不够大,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上一篇:贵州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时间安排下一篇:高德荣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