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教案word文档(通用10篇)
一、知识体系(市学案49)
二、知识梳理
(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政府依法执政的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手中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2、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1服务。
②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政府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重要性):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要求?
科学决策: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民主决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意。依法决策:坚持决策的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的过程符合法定的程序
4、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如何行使权力?
(1)从根本上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依法行政,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做到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3)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4)自觉接受监督。
注意:
1、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不同:
依法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级政府机关通过履行国家职能来实现。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2、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实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为什么、怎么办)
1、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1)(必要性)①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工作原则。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行使权力应该接受人民监督。
②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权力被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2)政府接受监督具有重要意义①②③④⑤
2、怎样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
从根本上讲,是我国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2)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包括外部: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内部:上级政府、法制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
3、政务公开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是由我国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宗旨原则决定的,是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2)意义①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②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政府的威信
(1)政府威信的含义:(2)决定因素:(3)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标志:(4)怎样树立政府的权威:
提示:性质+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科学发展+政治文明
①国家性质决定和政府性质决定(包括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②是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③是政府履行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要求。
④是依法行政的要求,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的需要。⑤有利于树立政府威信,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提示:职能+原则+依法行政(+民主决策)+权力监督①履行职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某些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
②坚持宗旨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④接受监督: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三、典型例题:
(2013·北京高考)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是()①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
②发改委对企业合谋操纵产品价格的垄断行为做出处罚
③人大常委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流程与劳动保护规章制度
④环保部督促地方政府取缔被国家列入淘汰范围的高污染生产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定考点:依法行政的具体表现
抓关键:正确区分国家机关行为主体,准确理解政府的职能和职权。
解析:选C 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发改委、环保部都是政府部门,且②④所述行为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当选。人民法院和人大常委会不属于行政机关,①③排除。
四、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清代张聪贤的《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告诫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做到()①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②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③正确履行管理职能 ④依法行使手中权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近年来,以各级政府机构、官员为主体注册的政务微博,已从个别尝试发展为遍地开花,凭借其“秒互动”的传播优势,成为政府倾听民情、沟通民意、服务民生,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全新尝试。从依法治国的角度看,促进政务微博的健康发展要求()①立法机关必须加强立法领导,完善网络微博的相关法律
②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对微博的监督、引导和管理 ③公民要增强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④充分发扬民主,保证人民的参与权、表达权以及监督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的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就会大大地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这是因为,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才能()①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③切实维护群众的所有利益 ④有效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表哥”(原陕西省安监局局长因在延安车祸现场的微笑引发网友不满,进而所戴手表等物品被网友盯住不放,并爆出多为高档奢侈品,被网友戏称为“表哥”)因为网络围观,引起新华社等媒体关注,陕西省纪委介入,最终因严重违纪被撤职,这再次彰显了网络反腐的威力。网络反腐()①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②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一种形式
③是通过社会与公民的监督促进廉政建设 ④可以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A.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5.2014年9月26日,临沂市召开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会议强调,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之一,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内容。临沂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①就要更好地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 ②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就是要接受人民监督 ④就要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审计署发布的社保资金审计结果显示,部分地区违规使用社保资金共17.39亿元,其中5.95亿元被挪用为政府部门经费。该审计结果体现了()①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②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
③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是重要的监督形式 ④建立行政监督体系是监督权力的关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其中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主要包括()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②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③司法机关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④监察与审计机关的监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14年9月26日,青岛市公开了2013年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决算信息。“三公经费”公开,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向社会公开。公开“三公经费”()①是建设“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②有利于对权力机关的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④要求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9.某市创新工作方法,通过设立“政府-市民对话民心桥”,来加强沟通和理解。有时,市长、局长会轮流走进电台直播间,现场解答市民反映的现实问题,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政府-市民对话民心桥”,有利于()①政府做到权为民所用 ②改善政府形象,树立政府威信 ③政府加强立法工作 ④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央视公益广告《生命不是游戏》中指出:食品安全不是游戏,工程安全也不是游戏,交通安全更不是游戏。针对上述公益广告反映的问题,政府应该()A.以人为本,认真履行立法机关的职能 B.转变理念,淡化监督职能 C.依法行政,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执政为民,强化政府的权力
11.2014年7月6日,杭州市一辆公交车在快速公交高架路上着火,造成重大交通事故。长期以来,对公交车的监管一直是政府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政府应当()①参与公交车的运营,强化责任意识 ②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公民合法权利
③集中一切权力,充分发挥政府权威 ④制定和完善行政法规,确保有法可依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2.(2014青岛一模)十八大以来,国务院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先后取消和下放了40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并向社会公开各部门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接受社会监督。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涉及的法律、行政法规进行清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12部相关法律。改革工商注册制度,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手续,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以优化营商环境。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推动经济发展的?
13.国富民不富不是中国梦,大国小民不是中国梦,人民幸福才是中国梦。总书记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国家把人民生活幸福作为中国梦的主要内容的依据。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复习学案答案 1--5 CBCBC 6--10 CACBC 11 D 12;解析:本题以国务院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政府职能和作用的认识。作答时要综合考虑政府的相关知识,从政府职能的履行与转变、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及依法行政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1)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改革工商注册制度,优化营商环境。
(2)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行政。按照法定程序清理、修订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依法推进改革。(3)审慎行使权力,自觉接受监督。向社会公开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接受社会监督。
(4)依托现代网络,提高行政职能效率。政府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化登记管理,提高行政管理水平。13;【解析】本题要求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把人民生活幸福作为中国梦的主要内容,将 问题简化一下,就是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民生工作。这样就将题目转化为一个常规问题了。
答案:(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必须把人民幸福作为中国梦的主要内容。
(2)政府必须履行经济、政治、文化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为广大人民谋福利。
(3)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谋幸福。
(4)政府要树立威信,必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二、【课型】 新授课
三、【教学内容】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五、【教学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六、【教学难点】
1、建立速度的概念
2、“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七、【教学准备】 讲学稿、课件
八、【教学资源】 教参、网络
九、【教学方法】 少教多学
十、【授课时间】 2013.10.十一、【课时计划】 一个课时
十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讲学稿)
二、速度
1、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观众的方法是:比赛中看谁游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用的时间短。)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
(2)学生实验:“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猜一猜):哪一张纸片下落的较快?(试一试):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
(议一议):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还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吗?(3)再举例让学生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启发:有两个小球各自的运动的快慢都不变,其中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30m,用了1min;另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40m用了50s。两个小球运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两个小球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由图11-2-1,你能否判断哪一球运动得更快?
(由图可以看出在每1s的时间内,率二个小球通过的路程长,可以确定第二个小球运动更快。)学生受到启发: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情况下,每一个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2、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讲学稿)
以人们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实践为基础,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时间 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由前面的计算知道,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用公式:v=s/t表示。
介绍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每秒(m/s或m.s-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每小时做单位,符号是km/h或km.h-1。1m/s=3.6km/h 1km/h=1/3.6m/s=0.28m/s
3、阅读课文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说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
4、速度计算(讲学稿)(1)(2)
学生分组练习讲学稿,完成简答。
学生分组完成讲学稿例题,理解题意,根据速度公式计算飞机速度。
三、“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四、匀速直线运动
1、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第25页的内容:
(1)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3)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所以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 s成正比,与t成反比。)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
变速运动可以用v=s/t来计算,s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求出的v就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3、(1)计算生活中的平均速度 学生尝试说明列车时刻表。
达标自查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为。
3、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
4、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5、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3h直线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
能力提高
7、小明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驶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从听到车轮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结果在1min内听到了25次碰击声,爸爸告诉小明钢轨每一根长25 m ,则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
8、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前5s内通过的路程是10 m,在接下来的
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在最后5s内通过的路程是16m。
(1)分别求出它在前5s,最后5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2)通过你的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说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路程的。
十三、【板书设计】 1、3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t)
二、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 单位:m/s km/h 进率:1m/s=3.6km/h
十四、【作业设计】
完成讲学稿课后练习部分
三、平均速度
《运动的快慢》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毕纯金
执教人:田发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过程与方法: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物体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维以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激光笔
玻璃水槽。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观察插图,同学们想到了什么?(所有问题经小组讨论回答展示)二:出示课题:(检查学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三:新课过程(所有问题经小组讨论回答展示)
1、思考:在黑暗的屋子里,人为什么看不见物体?思考:光是从哪来的?生活当中有哪些光呢?
2、什么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哪几类?每类例举几个例子。
3、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怎样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呢?
4、光在所有的物质传播过程当中都是直线传播的吗?
5、光的直线传播应用,例举生活中一些例子。
6、讨论日食;月食的形成。
7、讨论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等于多少?(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多少?(4)、在玻璃中的速度为 多少?
(5)、光年的概念,光年是时间单位还是路程单 所有问题待学生回答完毕时,教师再进行补充和完善。
四、课堂练习
五、学生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重要知识点?
桦甸五中 程玉华
一、复习程序:
三轮复习:
1、第一轮复习:单元知识建构
目的:梳理基础知识,建立知识体系,强化重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内容:1月初---3月初,初二物理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和知识体系的建立。
3月初---4月初,初三物理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和知识体系的建立。
办法:先按单元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利用典型习题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然后通过习题卷进行强化训练,再利用《大决战》单元卷进行验收。
2、第二轮复习:综合训练
目的:通过习题训练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构建声、力、热、电、光和磁
个部分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形成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4月初---5月中旬,综合训练,重点知识的强化和巩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办法:利用综合训练卷和教师自编综合训练卷进行训练。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批改,然后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分析。再利用教师自编训练卷进行强化训练。
3、第三轮复习:模拟训练
目的: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逐渐从心态上和答题技能上适应中考的需要,从而更好的应对中考。
内容:5月中旬----6月10日,模拟训练。
办法:利用模拟试卷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从解题的速度和解题的技能以及应对难题的心理等几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首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模拟卷,教师进行批改,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扩展。再借助教师的自编卷进行修正和完善。
二、复习建议
1、落实基础,建立知识体系
2、抓住问题设立专题进行强化理解,突出重点。
3、利用典型类型题帮助学生建立解题技能。
4、抓住教材,挖掘要点。
1、法律的特殊性:
一、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三、法律对
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②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17、什么是责任?答:责任是由一个人在一个集体中的角色所决定的应该做的事。承担
责任有哪些好处?答:①可以赢得自尊和自信;②容易被他人接受和认可;③可以获得奖励,赢得荣誉;④能得到知识和处理问题的经验。承担责任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答:①付③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保障未成年人各项全法权益的四条基本途径是什么?答: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及各自的地位如何?答: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地位: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5、情绪的最基本类型:喜、怒、哀、惧。少年的情绪特点:①比较敏感,但不稳定;②比较强
烈,但相对脆弱;③变化迅速,但不持久;④容易冲动,缺乏理智控制。
6、文明交往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是什么?答:①平等与尊重;②宽容与理解;③关心与互助;④
负责与合作。
7、中学生怎样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意志锻炼,成为意志坚强的人?答:①树立理想,促进成长;
②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③在劳动和体育锻炼中成长;④尝试做不感兴趣却富有意义的事。
8、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诚信的价值:创造财富,融洽人际关系,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
9、怎样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答: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
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10、怎样正确认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答:①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
水平不比较低;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民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1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2、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分别是什么?答: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13、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答:①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②孝敬
父母既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孝敬父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14、怎样才能孝敬父母?答:孝敬父母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要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要体
谅父母和家庭的困难;要亲近、关心和帮助父母;要赡养父母,更要在精神上关心父母。
15、自信、自立、自强对我们成长各有什么重要意义?答:①自信是成功的基石,②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③自强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16、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人?答:①发现自我;②悦纳自我;③追求成功。怎样做一个有尊
严的人?答:①从知耻开始;②自尊自强;③尊重他人;④维护民族、国家的尊严。
出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甚至生命;②有时会遭到别人的误解;③有时要放弃自己感兴趣的事情;④做得不好会受到别人的指责和批评。
18、怎样提升自我生命的价值?答:①珍惜时间;②勇于创造;③乐于奉献。为什么说生
命是可贵的?答:因为:①每一个生命都来之不易;②每一个生命都在顽强地表现自己;③对大多数个体来说,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无法复生。
19、我国行使监督权力的途径有哪些?请列举三种。
答: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由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议案;②向主管部门及负责人提建议;③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20、艾滋病传播的途径有哪些?怎样才能预防艾滋病?答: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主要有:性传播;
母婴传播;血液传播。预防:树立正确的性爱观,恪守规范的性行为;安全用血,防范血液接触感染;远离毒品。
21、请你举出三种我国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指出其传播途径。
答:①流行性感冒,呼吸道传播;②甲肝,消化道传播;③肺结核,呼吸道传播
2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怎样传承民族精神?
答: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青少年要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②要积极参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多的是落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23、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4、中学生应该怎样抵制不良诱惑?答:要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来摆脱不良诱惑。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有:联想前因后果;加强自我教育;主动找人帮助;提高自制力,改正不良习惯等。
2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其立足点以是什么?其重要地位是什么?答: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的统筹兼顾。立足点: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26、怎样演绎自己的社会角色?答: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把握好奇;学会自我控制;学会独立生活。
字音
草铺pū亡wú赖剥bāo开系jì红领巾
店铺pù死亡wáng剥bō削系xì铃铛
还hái有载zài满清平乐yuâ
一去不还huán记载zǎi快乐lâ
收篙(gāo)停棹(zhào)卧剥(bāo)莲蓬(peng)翁媪(ǎo)倭(wō)瓜澄(chãng)澈咀嚼(júe)慢慢地嚼(jiáo)运转(zhuǎn)自如
近义词:
安静(清静)充满(布满)幸亏(幸好)喧闹(喧嚣)闪烁(闪耀)瞎闹(乱闹)存心(故意)惩罚(处罚)轻盈(轻巧)天赋(禀赋)驱逐(驱除)营养(养分)戏耍(玩耍)痴迷(着迷)绞尽脑汁(想方设法)
一本正经(道貌岸然)
词语搭配:(干冷)的空气(白色)的烟(安静)的态度
(寂寞)的旅程(行路)的情趣(轻松)的步伐
(悦耳)的铃声(湿软)的土地(甜美)的营养
(绿色)的篷帐(最大)的愿望(碧绿)的溪水
(悄悄)地爬上(轻轻)地翻动(缓缓)地拨动
随意地飞 情不自禁地笑 不停地繁殖 翻来覆去地看
绞尽脑汁地思考一本正经地讲
课文、语句解析:
1、《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古诗词内容上都描写了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在体裁上均为叙事诗词。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的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
《牧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吕岩。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
向往。
诗意: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2、《舟过安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此诗写了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从中也看出诗人的童心未泯。
诗意: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3、《清平乐·村居》是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全词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图,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其中“清平乐”是词牌名。
诗意: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青草相映,更显得碧清可爱。茅屋里,不知是谁家的两位斑斑白发的老夫妻喝过几杯酒后,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语对话,互相取悦,语调柔媚亲昵。茅草屋外,大儿子在河东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子,而最淘气,也是最让人喜欢的小儿子在河边顽皮地卧着在剥莲蓬玩。《舟过安仁》的作者是___朝诗人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渔船小童的调皮。
7、《古诗词三首》中,儿童的形象惹人喜爱。《牧童》中是这样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平乐。村居》中
是这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
1《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原名林含英,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我们曾经学过她写的《窃读记》。
2本文是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以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看骆驼咀嚼、想象骆驼系铃铛、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这些场景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
4“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从这句话中体会出作者对童年的眷恋,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
5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童年那段日子显然永远留在作者的记忆中,让她怀念不已,回味不已。在回忆中,发现童年的一切并没有走完,骆驼队仿佛就在眼前,驼铃声也响在耳边,童年的一切又在心头出现。
7《祖父的园子》
1选自萧红《呼兰河传》
2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3《祖父的园子》为什么“我”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呢? 因为祖父的园子给了“我”自由,给了“我”快乐,这儿是“我”童年的乐园,“我”的童年因这个园子而幸福无比,所以“我”会念念不忘。
8《童年的发现》
1作者:俄国费奥多罗夫
2、费奥多罗夫是个有求知欲望、探究精神,敢于大胆想象的孩子。
3课文讲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
4本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5请你说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并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由于人们不了解,不习惯,被认为荒谬或违前人的结论等,而被鄙视甚至迫害,这是存在的现象。【例子: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结果怕遭到教会的处罚而不公布真相,布鲁诺坚持了日心说,结果被教会处死;哈唯发现血液循环,结果被烧死。】
9《儿童诗两首》
A《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B《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C黑旋风浪里白条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立志名言)
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止息。
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立
志名言)
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惜时诗句)
不要虚掷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
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惜时诗句)
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门学问却是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光阴。
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求索诗句)
追寻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长的,我将不断地追寻、探索。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好学名言)
不积累半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页例
2、例3,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十三.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了解带小括号式题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2.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准备小圆片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9+
34+3
7+
512-7
14-5
2.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答案.
3+5+7
5+4-3
10-2+5
师:“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以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很多朋友,如100以内的数、加号、减号等,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吗?”
生:“想!”
师:“这位朋友就是小括号.”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小括号”,并用红粉笔在后面书写(),接着让学生用手指书空2遍.
师:“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那么小括号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2.认识小括号及作用.
师:“有一天小兔和小狗到小熊家去做客,它俩刚一进门,小熊就高兴地说:“你们来得真好!快帮我算算盘里一共有多少块糖?”小熊指着盘里的糖说:“这里有黄色的2块,绿色的3块,红色的7块,你们想想该怎样算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块糖?”
师:“请同学们也来帮小熊算算好吗?拿出准备好的圆片,在桌上摆一摆,猜猜小兔和小狗是怎样算的?”
生①:“先把黄、绿两种圆片相加,再加红色圆片.”
生②:“先把红、绿两种相加,再加黄色圆片.”
师:“这两个同学谁做得对?”
生:“都对.”
师:“他们都做对了,只是方法不同,那么怎么区别他们的做法呢?谁有好办法?”
(教师故做无可奈何的样子.)
师:“这就需要我们的好朋友小括号来帮忙.它的作用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来.”
电脑出示将两组先算的部分用括号括起来.电脑反复闪烁小括号的位置,强调小括号的作用.
(2+3)+7=12+(3+7)=12
师:“谁能说说这两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想一想,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师:以后,先算的部分在前面,括号就可以省略.例如(2+3)+7=12的括号就可以省略.
教师指导学生读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3.带小括号两步式题的计算过程.
师:“以后看到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看这道题.”
出示例3:15-(6+2)=?
①请同学读题.想想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等于几?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算?以后看到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算?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一个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③做下面各题,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2-5+4=
14-9-3=
12-(5+4)=
14-(9-3)=
三、应用新知
1.看图计算.
2.对比练习.
①练习十三第1题.
13-4+5=
7+7-6=
13-(4+5)=
7+(7-6)=
让学生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出相同和不同.
师:计算加减两步式题,要认真看清算式里有没有括号,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就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②下面3题,哪题先算“4+6”?为什么?
13-4+6
13-(4+6)
4+6-5
3.游戏.
①摘红花.
计算横行和竖行每三个数的和,谁先算出得数,并说出用哪种方法简便,就摘下红花.
②找朋友.
发给学生一张写有算式的卡片,算出得数.得数相等的就是一对好朋友.例如:
15+4-12+(11-9)
9+(10-1)
18-(4+6)
7+(3+4)
10-(15-13)
4.在适当的位置添上小括号使等式成立.
14-9-3=
79-8+1=70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
雷登芹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积极地、主动地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特点。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1.增强识字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创设情境,活跃气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孔子他们最愿意接受的。
3.充分利用汉字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汉字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古老、最有生命力和最有发展前景的文字之一,关于它的故事、趣闻等数不胜数。它集音、形、义于一体,又有着发展思维、开发智力等优势,这是拼音文字所不能企及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象形文字的直观性,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作栩栩如生的描绘;利用指事字的提示性作画龙点睛的评点;利用会意字的巧妙的形义联系作富有情趣的解说;利用形声字形旁的表义性举一反三。
4.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①儿歌识字法
②字谜识字法
③故事识字
④ 拆字识字法
⑤ 穿珠连串,一举两得
⑥ 换“衣服”识字
⑦ 表演动作识字
5.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在生活中识字要切记:减少负面效应,净化识字环境。6.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一、复习回顾
1.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金子》这篇课文,认识了课文中的新词,能正确读出这些词吗?(课件出示词语)分组读。淘金 蜂拥而至 扫兴离去 挖掘 埋头苦干 一无所获 种花 全部精力 找到真金
3.师:《金子》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上其中几个词语来说说。4.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彼得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梦想,迈向成功的。
二、学习1自然段
自由读,读了第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1.“蜂拥而至”是怎样的场面?
2.这么多人都赶来了,他们心里有什么想法? 对,他们一心就想着找到金子,得到财富。
3.彼得也是这些淘金者中的一员,他也想找到金子,但是他与其他淘金者有何不同? 请同学们仔细读2自然段,找到彼得的不同点。(生自由读,并思考)4.交流:(1)淘金者一无所获后扫兴离去,彼得却留了下来。他不甘心落空,留了下来。彼得心中是怎样想的?(生:一定能找到金子)所以他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生: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着)。师:当别人都失去信心的时候,彼得仍然心存希望,这是他的不同点。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句话该怎么读出他的与众不同呢?(2)他更加勤劳,更加吃苦耐劳。从哪儿看出来的?(埋头苦干几个月、几乎翻遍)想象一下,彼得是怎样 “埋头苦干”的?(出示课件)说话练习
(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心一意地挖着,不停地挖着)彼得就这样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干到了什么程度?(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
5.师引读:尽管他如此努力,整块土地都快被翻遍了,也没有发现(生:一丁点儿金子)。是呀,哪怕发现一丁点儿金子也好呀,但结果是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面对着坑坑洼洼的土地,他(生:失望了)。你能体会到彼得由希望到失望的感受吗?谁来读读这两句话?(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2、3句话)个人读、评读、齐读。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过渡:彼得淘金是埋头苦干,他又是怎样种花的?(课件出示第6自然段)指名读。
2.你知道培育花苗要做哪些工作吗?(播种、施肥、浇水、松土、除草、捉虫)彼得一个人面对一大片土地,要培育好花苗,就得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 ,他会怎么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呢?
3、小组讨论。(出示课件)说话练习
3.是呀,不论严寒酷暑,不管刮风下雨,彼得都在用他的全部精力精心培育花苗。(板书:全部精力)指导读。
4.师:让我们来感受满园的芬芳吧!(课件出示花的图片课件)说话练习
5.看着这满园鲜花,分享着彼得成功的喜悦,你想对彼得说些什么呢?(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学们都为彼得感到高兴)
6.如果此时,曾经和彼得一起来淘金的人也看到这满园鲜花,他们又会说些什么?
四、第3-5自然段
1.过渡:是呀,淘金者们为自己的离去后悔不已,而对彼得由衷佩服呀,彼得怎么会想到留下来种花的,找到有关的段落读一读。2.自由读3-5自然段,读懂了什么?交流:
(1)彼得发现了大雨过后眼前的景象“不一样”了。有什么不同?(坑坑洼洼、平整、绿茸茸)。发现了“不一样”,彼得有何感受?(惊奇、惊喜、看到了希望)指名读,读出惊喜的语气。彼得能发现环境的变化,他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2)看到眼前的一切,彼得若有所悟(板书),他想到土地肥沃。(丰富的生活经验)他悟到了什么?他自言自语地说___________
(3)由“土地肥沃”联想到可以种花。人们需要花。说明彼得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3.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是呀,这一切让失望的彼得眼前一亮,他对未来又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期待,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彼得的这种心情,好吗?)
五、学习第7自然段
1.师:果然如他所愿,五年后,彼得真的成功了。(读最后一节)2.反复朗读彼得说的话。(板书:找到真金)3.你读懂了什么?
(1)为什么说他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因为其他淘金者,找不到金子都走了,只有他一个人留下了。)
(2)“真金”指的是什么?(这里的真金不是真的黄灿灿的金子,而是彼得通过劳动培育出了美丽娇艳的鲜花,这些鲜花又让彼得得到很多的金钱,从而彼得认识到了,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得到财富,这才是真正的金子。也可以理解为这“真金”指的是成功的秘诀。彼得找到真金,就是知道了取得成功的方法,那就是勤奋耕耘)
(3)为什么说金子就在土地里?(在土地上辛勤的劳动,就能得到回报,创造财富。)
4.同学们,这真金就是:勤奋、努力、耕耘、坚持„„彼得坚信只有辛勤的劳动才会创造美好的生活。所以彼得才会不无骄傲地对人说„„(引读)
六、总结延伸
1.同学们有许多梦想,如果把这梦想比作是你的金子,那么,你的金子在哪里,你怎样实现梦想,获得真金呢?(课件)我的金子在,我要,就能找到真金。
3.生自由说。师进行鼓励。(恰当地溶入一些名言警句,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坚持就是胜利;有志者事竟成;一寸光阴一寸金,敢于和时间赛跑的人一定会成功„„)
主讲教师:张莉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不同动物有不同叫声,并乐意模仿。
2、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话。
2、能愉快的参与情景表演游戏,感受故事的趣味。活动准备:
PPT 小动物的图片各一个。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学一学
1、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幼儿看一看并说一说都是谁,它们是怎样叫的?
2、教师示范:“小鸡是鸡叽叽叽的叫着”,幼儿学习老师的句式说一说。
二、看PPT,引出故事主题
1、出示封面图,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请幼儿认一认封面上的字”换一换”,小鸡到底要换什么呢?
2、看PPT,分段欣赏绘本,了解故事内容,学说句型并乐意模仿小鸡变换的叫声
(1)欣赏第一幅画
师:“小朋友们看,上面有谁啊?小鸡在和鸡妈妈说:我出去玩啦!叽叽,于是小鸡便叽叽的上路了。”
(2)欣赏第二、三幅图,乐意模仿小鸡变换的叫声
师:“你们看它遇到了谁呀?小老鼠怎么叫的呢?小鸡对小老鼠说:小老鼠,换一换叫声好吗?小鸡和小老鼠交换了叫声,那小鸡现在怎么叫了呀?小鸡便
吱吱的上路了”
(3)欣赏第四、五幅图,感受句型“XX,换一换叫声好吗?” 师:“你们看它又遇到谁了呀?小猪怎么叫的呢?小鸡对小猪又说了同一句话:小猪,换一换叫声好吗?(让幼儿一起尝试说一说)小鸡和小猪交换了叫声,那现在小鸡怎么叫了呢?小鸡哼哼的上路了。”
(4)欣赏第六幅图
师:“一路上小鸡又碰到了朋友,你们看它又遇到谁了呀?小青蛙怎么叫的呢?”
三、游戏一:换声音
1、教师扮小鸡,一幼儿扮青蛙,进行游戏。
2、请两名幼儿分别扮两只小动物,进行游戏。游戏二:换名字
1、教师和一名幼儿进行游戏。
2、幼儿两两合作进行游戏。
3、请3名幼儿尝试换名字的游戏。
四、看PPT,教师分段讲故事后半部分
1、小鸡和三位朋友都换了叫声,他还会遇到谁呢?
2、大猫想干什么?小鸡怎么做?(通过观察图片,大胆的想象与猜测,想出各种办法。)
【复习课教案word文档】推荐阅读:
复习课教案 文档07-23
复习资料word文档07-27
word文档的编辑教案06-17
修改病句复习课教案-专题教案10-04
powerpoint复习课教案06-26
成语辨析复习课教案07-25
议论文复习课教案09-08
圆的面积复习课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