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

2024-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共9篇)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和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2、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3、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每位学生准备一本书

2、准备卡片硬纸

3、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 对于每一本书,都必须学会阅读。——帕斯卡

2、请同学们一起读帕斯卡的名言(齐读)

3、出示课题: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当中的很多同学在家长的指导下,很小的时候,从听故事看图片开始,就接触了课外阅读,到了现在中学,已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很多同学读了不少书,并且收获不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但也有一些同学,书读得不少,却收获不多,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读书方法。只有讲究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获得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同学们,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四十余种,我们在语作本上也读到过不同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读书方法,那你们在课外阅读时采用了哪种读书方法呢?这节课我们请平时读课外书最多的小红同学向大家推荐三种方法,那是我们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最常用也很有效的方法。⑴、粗读法: 生问:什么是粗读法?

小红:粗读就是用尽快的速度,抓住几个要点把书通读一遍,对全书有一个大概了解,这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阅读方法。生问:我们应该抓住哪向个要点呢?

课件出示:粗读时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书名

作者

内容提要

目录

浏览全书

(看开头和结尾,然后顺着层次看下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生问:那哪些书适合用粗读法呢?

小红:那些内容比较多的,重在故事情节比较曲折,但描写一般的小说故事,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

师:小红同学们向我们介绍了粗读法,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书来。按照小红介绍的方法来阅读一本书。

生阅读后简单交流汇报 ⑵、精读法: 师:有的书思想非常浅薄,只要粗读浏览就可以,就像刚才同学们学到的方法,但有的书思想博大精深,需要精读,反复琢磨,细细体会。接下来,我们就请科代表给我们介绍一下精读法。

科代表:所谓精读是指正常的或较慢的阅读速度,按照文章的顺序,从头到尾、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阅读,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深入钻研全书内容,了解文章结构,以求对全书内容有全面透彻的理解。

板书: 精读法: 正常 较慢的的阅读速度、扫除字词障碍, 钻研全书内容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面前的文章,按着精读法的要求,根据文章下面的提示,边读边想,边勾划。

师问: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好词或佳句?为什么?

你读懂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师结:同学们非常仔细地读作品,不但找出好词佳句,还深入钻研全文内容,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同学们这种求深、求细反复品味,从书中吸取大量营养的阅读方法就是运用了精读法。

⑶、笔记法

毛泽东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第三种读书方法,就是——笔记法。有关专家调查表明,眼看记忆力可达30%,如果眼耳口手同时使用记忆力可达90%,所以同学们,精读书做笔记,能加强记忆力,对锻炼思维组织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我们请张译文向大家介绍第三种形式灵活 容易查找和[排列使用的笔记卡片的制作法: 规格:(12×8)cm硬纸

太大不便存放,过小不便记录,教好纸为佳

内容分类: ①内容摘要摘引名言 警句 资料 典故 原文缩写

②随感卡,随时想到的体会 问题

每张卡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

出示:各类笔记摘录卡片(实物投影)

同学们学会了笔记卡片的制作,就请你将刚才读过的文章,根据书的内容和自己写笔记的目的,现场制作笔记卡片,比一比,看谁做得好。(放音乐)

组内交流:按内容分类,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

小结:同学们的读书卡片,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三种读书方法:笔记法。做笔记卡,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卡片要经常整理,不能光记不看。

4、总结

我们共同学习了三种读书方法(生说屏幕显示)板书:

粗读法

读书方法

精读法:

笔记法:

出示:齐读

读书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漫漫品味。

——(英)培根

四、小结: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翅膀。同学们,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就一定会象蜜蜂一样在书的海洋里来百花酿甜蜜。愿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好读书,读好书。

走进三国——《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 高淳县实验小学 柏春化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看了碟子,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多媒体出字幕:走进三国)

3、先来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

4、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二、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以下环节随机,由学生所说情节教师相机引出主要人物)

关羽:(1)生说:刮骨疗毒

(2)提到关羽,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师相机点评)(温酒斩华雄:出示原文,齐读)(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

(3)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被困麦城,这位凛然的汉子面对说客,说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辞令:(出示)“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指名读、齐读)

(4)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诸葛亮:(1)生说:草船借箭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就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有好几个,你知道吗?

(3)老师还收集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你猜猜会是哪些?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诸 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 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分组合作读歇后语)

(4)一条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简洁,又最生动的语言说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吗?(男女生比赛、生评价)(5)刚刚我们只说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其实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数不胜数,你还知道哪些?

(6)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杜甫的《蜀相》。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曹操:(1)生说:败走华容道

2)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我认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3)对于曹操,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

(4)出示《观沧海》刘备:(1)生说:三顾茅庐

(2)”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也使刘备爱惜人才的美名远播,你认为他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敬佩呢?

他既没有曹操那般的家族势力,也没有孙权父兄遗留的基业,但他却凭着自己的宽厚和耐性,白手起家,争得三分天下,在江山姓氏的帛卷上写下他刘备二字,成就了一段永恒的历史。如果把他麾下所有的人才都比做千里马,那他无疑就是相马的伯乐。桃园结义,同甘苦共富贵的承诺,让他为后世做了一个大哥的典范;长坂坡为惜赵子龙摔亲子,成为千古帝王第一人; 有很多人看不贯他的哭相,认为他的天下是用眼泪换得的。其实我们仔细想一下,也就会明白了。一个王者如果对臣子流下仁爱的眼泪,他们也会用死不足惜的热情去报效这种知遇。“君之才十倍于曹丕,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嗣子不可,君可自立。” 千古留传的那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历来被人称颂,在世袭制的时代,一个君王敢把江山交托于外姓之人,恐怕历史上也只有他了。(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

三、总结

在同学们侃侃而谈间,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你们可真不愧是小小三国迷!最后让我们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优美旋律中再来回顾一些精彩画面。(看画面说情节)

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

——课外阅读指导研讨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目的

1、以读《语文周报》为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在阅读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方法和进行知识积累、运用,使学生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3、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他们知识面。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好《语文周报》(八年级上册第35期),作为阅读材料。

2、准备好平时用的积累本《书海拾贝》。

3、课前把班上的同学分成若干活动小组。

三、活动时间:60分钟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调查引重视,展示激兴趣。

教师担任主持人,调查本班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读有益的书刊、报纸、名著等)所用的时间和有无读书方法及积累知识的习惯。

①每天有1小时(人)

③自己有一套较好的读书方法

(人)

②每天有30分钟(人)

④从初一起一直有分门别类积累知识的习惯(人)

结合中考的课外阅读与写作不理想分析得出原因: ①阅读量少,时间不充足。②阅读面窄,急功近利,只读作文选或娱乐新闻而经典作品名著却一片空白。

③方法不当,缺乏科学积累材料的意识,收获不大。其中方法不当和缺少积累是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这节课一起来探讨如何有效进行课外阅读。

(此环节旨在针对中学生的阅读现状,结合中考情况,引起学生重视阅读,同时以其他同学的成功例子,给学生树立榜样,增强阅读的欲望,提高阅读的兴趣。)

活动二:略读周报,探究方法,交流体会。

1、自主学习:学生自由略读《语文周报》第35期,探讨方法,交流收获。

2、男女分组比赛:分别请一位男代表和一位女代表发言,谈谈读报的方法与收获。发言的参考格式:我是这样读报的„„通过浏览,我了解到它大概讲了„„方面的知识。

3、教师指导略读的方法。

这种从整体上大略地看目录、标题、关键句段,了解内容大意的读书方法叫略读。常有扫描式和跳跃式两种方式。扫描式:阅读时一目十行,迅速扫视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如看前言、后记,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扫视开头、结尾、关键句段等,从而了解主要内容。跳跃式:根据需要舍弃次要无关的内容,只读关键的内容,如标题、导语、重点句段等。(此环节旨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略读报纸的方法,从而学会在整体上了解内容大意,从中有效地筛选和利用信息。)活动三:精读文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累素材。

1、引导理解精读的含义。

这种按照顺序,逐字逐句仔细认真阅读,对全篇、各段、各句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力求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读书方法叫精读。古语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到精彩之处还会作批注。批注:读书时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和有感受、启示的地方在原文圈、画、点评作标记。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过程:学生按四人小组自由选择文章板块精读,边读边在原文作批注,自主创新设计并填好读书积累卡,然后组员探讨交流精读的方法和收获,再指名回答。

3、总结方法,归纳规律。

(1)学生谈精读的方法,展示学生读书卡。(2)肯定学生值得提倡的读书方法,指出不足。(3)教师总结精读方法

① 精读时,从题目开始,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边读边思考,遇到不懂之处打上?号,先跳过去读其它的,把你觉得好的地方(如优美的词句或有启发的地方)做上批注,如好词用短横线划,并写上该词的使用范围;好句用波浪线划,并赏析其好在哪里,你得到什么启示。甚至对文章的选材、写法等作评价,提出建议。力求从整体上深入把握文章的内容。然后才琢磨不懂之处,并把精华之处积累运用。②另外,我们把自己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感受、体会写下来,这叫读后感。它的一般写法是: A、引:引述原文有关内容。

B、议:写出你对这篇文章的看法、观点 C、联:联系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D、结:总结全文,突出中心。

(4)展示教师的积累成果,教会学生分门别类积累,如笔记的开头应编制目录,附上页码;中间部分是材料,可分成几部分,一是美文摘抄或剪贴(全文或精华部分),二是书海拾贝(分类摘抄文中的哲理性语句和事例),三是教海心得(记录教学的得与失)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分组精读,自主探讨方法,交流心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阅读与积累知识的能力。)活动四:课外延伸,插入名人的读书方法。

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目录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略读全文。在略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略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此环节旨在补充名人的读书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五: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

1、课堂小结:出示读书口诀: 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略读精读批注齐齐用。

好词佳句美文积累用。

遇到疑惑查典善质疑。

学后多读多用定有用。

2、课外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份报纸或一本课外书进行阅读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设计积累本或读书卡进行积累,提高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

《伊索寓言》读书交流会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教学准备:

1.师:①布置黑板 ②相关的资料和作业纸

2.生:①仔细阅读《伊索寓言》 ②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见如故 说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小黑板]提示: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性的小故事。

最近,我们读了《伊索寓言》。

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你简要地介绍伊索和《伊索寓言》。(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传说是奴隶,后凭借聪明才智获得自由。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故事寓意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

2.小结、过渡。

关于《伊索寓言》,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对白值得向大家一读:“你连伊索寓言都没有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确实,《伊索寓言》是一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每一篇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寄托着教训和哲理,有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有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有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识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民留给世界的一笔精神遗产。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阅读,甚至一读再读。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二、一睹为快 自我发现

1、《伊索寓言》一共十卷,翻开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故事中的人物大都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出现的频率最多的如:狼、狮子、狗„„牧人、渔夫„„)板书:[人物形象:狐狸、狮子、狗„„]

2、哪些寓言故事非常熟悉?你读过哪些故事?和你的书香小队成员合作读一读讲一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好吗?

集体交流、展示

3、在没有读过的这些故事中,哪个故事题目最吸引你?读读题目,猜猜故事情节,看看与你想的是否一样?

4、议一议,说说这些故事的结构特点。板书:[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三、边读边聊 汲取营养

1、说说人物

(1)在这些(读过或听过的)故事中,你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2)说说《蝉和狐狸》中的蝉。(善于观察,机警、聪明的人)

具体表现:仔细观察,察觉有诈,摘树叶试探用一句话概括: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老师这儿也有两句话说明这个意思:

推荐出示:(1)英国哲学家罗索说:“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2)善于吸取教训会使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

2、明白寓意

寓言最大的写作手法是比喻、拟人,以物喻人,以此喻彼。

以《蝉和狐狸》为例,在读过的故事中或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人或事呢?板书:[写作手法:比喻、拟人] 交流心得:

例故事中:《亡羊补牢》中的牧羊人;《装病的狮子》中的狐狸„„ 生活中:手机上接到中奖的短信不加理睬„„

3、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书中的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4、最近所读的《伊索寓言》故事中,还有哪些故事和故事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交流读书感受。

四、拓展延伸 激发兴趣

《伊索寓言》寓言还有许多值得向大家推荐的地方:

1、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幽默夸张,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蝉和狐狸》中的狐狸,它的语言再现了它的狡猾、爱说奉承话的特点。)

2、不同的故事中相同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性格。(如《狼和小羊》中的小羊是弱小的,《小羊和狼》中的小羊是智慧的。)

„„

五、后续活动 深化效果

所以,《伊索寓言》是一本非常耐读的好书!再读寓言,选择完成相应的作业:

1、选择喜欢的故事表演给同学欣赏。

2、续编故事:有一天,《蝉和狐狸》中的蝉遇见了《乌鸦和狐狸》中的乌鸦„„

3、确定故事的角色,创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

六、意犹未尽 特别推荐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1、继续读《伊索寓言》

(1)《伊索寓言集》有许多版本,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果是借来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以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采用多种方式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

(3)制订读书计划,坚持每天必读,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定一个时间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整本书读完。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 篇2

1 读书笔记指导课

1.1 理论依据

学好语文, 首先要学会阅读。而学会阅读, 做读书笔记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好方法, 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强化记忆和加深理解, 甚至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 奠定基础。

读书笔记教学法是指在语文课堂上由学生个体依据教师指定的学习目标, 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以实现学生自读、自研、自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以读书笔记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实践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思维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集传统的双基训练与现代创造思维培养于一体, 融“听、说、读、写、思”于一炉, 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现代教育活动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构建知识, 在自主探索中发展, 在自主探索中创造,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发展,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

1.2 模式目标

通过该教学模式的研究, 体现学科特点, 便于实际操作, 让学生喜欢读书, 学会读书, 自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3 模式框架

1.4 环节说明

1) 激趣, 想去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口头读的活动, 而是来自心灵的活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 所以, 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 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比如结合我校多媒体的优势来化静为动, 集声、光、电为一体, 将学生带入生活的情境中, 使其身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迫不及待地想说, 想读。

2) 作记号, 有利阅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过程中, 大家常会发现一些自己非常喜欢的优美词句, 精辟的, 富有哲理的, 有启发性的, 那就把它记下来。我校学生是这样做的:

(1) 用“——”勾画不认识的字、词。

(2) 用“?”对不理解的字、词、句进行简单质疑。

(3) 用“=======”勾画中心句 (重点句等) 。

(4) 用“△△△”勾画喜欢的词 (如四字词等) 。

(5) 用“~~~~”勾画喜欢的句子 (如比喻句、拟人句等) 。

作记号——这是最常用的读书笔记的一种方法。像上面的这些, 如遇到精彩之处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都可以用符号勾画出来, 这样, 下次读书时就能引起注意, 提出思考。作记号之后对不懂的要马上进行交流, 同桌之间可以进行, 全班也可以进行。哪些是优美句子, 哪些是重点句子, 哪些用得好, 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交流, 扩展见闻, 增长知识。对不理解的问题, 可思考, 可查阅工具书, 也可交流。这既理解了内容, 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它不仅能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而且积累了扎实的知识。

3) 说体会, 深化阅读。

我记得有位大师说过, 读书有两个目的:一是语言的熏陶, 二是思想的熏陶。在看完一本书之后, 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想法吧, 那么, 不要犹豫了, 把这些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整理成文, 这就是读书心得了, 即读后感。需要注意的是, 读后感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或概括, 它的重点是在“感”, 是对文章主旨的感。大至一本书, 小至一句话, 你看了之后是怎么想的, 就怎么写。这样一来, 我们就领悟了作者的主旨, 思想得到了熏陶, 灵魂得到了净化。

4) 积累好词佳句, 运用阅读。

农村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差, 书面语言能力更差。“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语。可现在有很多孩子却意识不到这一点, 为了让学生养成喜欢读书, 善于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在教学中, 我几乎每篇文章都采取“读书笔记”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熟记文章中的喜欢的词语, 熟记喜欢的句子, 并且, 每人每期做一本“采蜜本”, 专门积累好词佳句, 把“厚书读薄”, 夯实基础。找准时机, 把做读书笔记的训练和作文训练结合在一起, 运用阅读。让学生明白, 要写好作文, 除了要善于积累生活素材, 还要善于积累书面材料, 积累好词佳句, 这样才能把作文写好。

1.5 模式条件说明

经过我校实验研究证明, 本模式适用于小学2~6年级的学生, 其中作记号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有效。学生在读书时, 就会抓住重点字、重点词、重点句, 进行阅读, 进行感悟, 进行积累, 而不会泛泛而读。学生积累了好词佳句, 说体会谈感受, 读说结合, 读写结合, 一定会使学生受益无穷。年级越高效果越明显。

1.6 模式评价

本模式步骤简单, 操作方便。对课内和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均有促进作用。我校实验研究证明, 本模式结合课程标准, 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 可操作性强, 实用性强。其中, 激趣, 让学生想去阅读。作记号, 让学生有利阅读。说体会, 让学生自觉陶冶情操。积累好词佳句, 学以致用。教师做起来简单, 但却能立竿见影。

2 人物形象鉴赏交流课

1) 设计理念:本课型旨在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交流, 在交流中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 培养学生辨别美丑的能力, 打造学生个性自我。

2) 教学环节。

(1) 课外阅读, 说形象。

学生运用以前的阅读方法对短文进行充分地自主阅读, 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学习。交流内容包括了两个, 一是交流故事情节, 熟悉短文内容。二是交流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互补充, 相互学习。最后,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法指导。

(2) 联系生活, 议形象。

学生走出文本, 联系生活实际议一议文中的人物形象。在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打造个性自我。课外阅读中阅读不是最终的目的, 关键是否“成长”。这一过程中学生体会不到位时, 教师可适时点拨。

(3) 综合训练, 写形象。

学生光说还不够, 还应在纸上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心声, 综合分析短文中的人物形象。写作的过程也是理清思路的过程, 学生把别人的体会和自己的见解整合在一起, 使自己理解更完整、更独特。既提高了自己鉴别能力, 又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4) 升华情感, 评形象。

为学生专门提供交流的平台。学生再次交流自己的作品, 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体验阅读的成功感, 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回归到学生自主阅读, 终身学习。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 篇3

悠悠一部“城南事”走进千百孩子心

——从“课外阅读指导研讨会”看学校有效教研

2007年11月,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第一实验小学在校内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现撷其“精要”展示给大家,以期给现行“疲软”的学校教研以一定的启迪。

设计理念:

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

1、 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 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

3、 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两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 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能力的写出同读经历。

3、 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教学过程:

(一) 走近林海音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展示林海音的照片,大家一起说出她的名字好吗?

生:林海音

师:那谁愿意来介绍一下她的相关资料?

生: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

生: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出版了18本书。《城南旧事》是其中很著名的一部。

师:那么,她的这本《城南旧事》是本怎样的书呢?请同学们拿出我们的读书摘录卡。

(二) 交流《城南旧事》的主要内容

师:谁来说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生1: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 ,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巡警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

生2:(略)

师:(发现学生在总结主要内容的时候,普遍比较嗦,而且,有的孩子抓不住重点。)来,大有翻开这本书的目录,大家浏览一下,目录中的六个故事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生:没有。

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采取这样一种方法来概括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出示:合并法。

不过,这种方法虽然具体,但是不够简练,那么仔细看,是谁把这六个故事串在了一起?

生:英子。

师:那么,我们就可以找准共同点简练概括。请大家再试着来概括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生:主要讲了小英子和惠安官的秀贞,被赶出家门的蓝姨娘,草丛里那个没有办法只得做小偷的年轻人,以及奶妈宋妈,身染重病,过早去世的父亲之间的故事。随着这些人的离去,英子也渐渐长大和童年告别。

师:如果一本书的每个故事之间联系紧密,彼此有因果关系,那么我们该怎么概括它的主要内容?(引出概括主要内容的另一种方法——要素串连法)

(三)交流对精彩句段的感悟

师:读一本书,仅了解主要内容还远远不够,还要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那么,林海音为什么要写这本《城南旧事》?

(指学生说说。)

师:咱们听听林海音自己怎么说的,想想你听出些什么?播放《城南旧事》电影开篇作者的一段自白。

师:你听出了什么?

生:淡淡的忧伤。

生:她对童年的怀念。

师:声音是能传达自己的情感的,那么我们也来学着用声音表达自己对文字的感悟,请大家准备几分钟。要求每朗读完自己喜欢的句段,用几句话说说自己的感悟。

(学生朗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感悟,引导学生注意该采用什么方法去体会。_

教师总结:在欣赏精彩句段的时候,不仅要抓住修辞和重点词语,还要注意把心放进文中捕捉作者的感受。

(四)交流对书中人物的看法

师:这本书中不仅有精彩的句段,还有一个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谁来说说这本书中都有哪些主要人物?谁来评点一下?

学生主要点评了宋妈、英子、秀贞、爸爸。

当点评到草丛里的年轻人时,出现争议。

生1:我和英子一样分不清他到底是个好人还是坏人。

生2:他是为了母亲和弟弟才去做小偷的,他是善良的,我觉得他不是坏人。

师:那我们听听在座的家长的评点吧!指几个家长做点评。

教师总结: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我们很难用好和坏判断一个人。草丛里的年轻人是一个本性善良,但是做了错事的人。以后在点评人物的时候注意抓住他性格、身份的特点,仔细从他做的事情里了解他的品行、精神。

(五)唱《送别》,话送别

师:这本书后来被拍成了电影,咱们一起唱一下这首歌。(播放音乐)

师:歌唱完了,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以《送别》为主题曲吗?

生:因为每个故事英子都会和一些人告别。

师:文中有几个送别的场面?

生:5个。

师:出示句子:

英子送别了___________,送别了___________,送别了___________,送别了___________,送别了___________。

生:英子送别了秀贞和妞儿,送别了蓝姨娘,送别了草丛里的年轻人,送别了宋妈,送别了爸爸。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所有的内容,出示句子:英子送别了___________。

生:英子送别了童年。

师总结:读书的时候,如果发现类似的描写,或者对比鲜明的句段,要注意进行比较, 老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些类似的送别场面,我就进行了比较阅读,这是老师做的读书笔记。

出示:《城南旧事》中几个送别场面的比较

(六)教师总结(略)

教后反思:

因为沉醉于《城南旧事》中那淡淡的忧伤和沉沉的相思,我喜欢这本书,更希望引领孩子们能走进书中,品味英子别样的童年生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手抄报、读书摘录卡的评选,目的是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会读书、爱读书, 让更多家长意识到亲子阅读的意义,我邀请了家长参与到这节课外阅读课中来。

通过这节课外阅读课,我主要想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相互启发,同时感受到老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对他们读书的关注。在整个交流中,我注意到了读书方法的指导与渗透: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品评句段的方法,点评人物注意从哪些角度入手等等。最后,以教师的阅读表作为例子,引导他们阅读时注意比较。

在教给孩子必要的读书方法的同时,我注意了读书兴趣的培养。人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孩子感觉到读书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呢?我引导孩子学唱《送别》,为自己喜欢的章节插图。上完这节课我和孩子们观看电影《城南旧事》,他们看着电影不由自主地喊出:那是西厢房的小油鸡!我知道书中的文字已经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他们已经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想想《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我觉得引导孩子们爱上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还需要我们付出太多的智慧和汗水!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中国节》 篇4

——推荐阅读《中国节》 教学目的:

1、通过对中秋、重阳节的了解,激发学生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

2、通过向学生推荐《中国节》,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中秋、重阳节,激发阅读的欲望。[教学重点、难点]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方法: 讨论式问答式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2、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

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1、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1)同桌交流。(2)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三、走进中国节

1、今天老师老师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中国节》。(出示《中国节》这本书)里面说的都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传统节日吗?(学生自由讲)总结:历史传承下来的、代代相传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

2、那你们知道有那些传统节日吗?(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

3、《中国节》这本书,就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八个节日(课件出示8个节日)

四、感受中秋节

1、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刚过的其中一个——(中秋节)

2、那同学们都是怎么庆祝的?(学生自由讲 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

3、现在的中秋节也就是团圆节,吃月饼、赏圆月,更期盼家人团圆。即使再忙,这一天也要回家,图的就是一个团圆!

4、其实中秋吃月饼这一习俗很早就流传了,自读你们手中的资料《吃月饼》 想一想:吃月饼这一习俗是怎么由来的?(1)小组讨论,交流(2)全班反馈

先秦时期:老人吃的糍粑饼

唐明皇时期:仿造嫦娥的仙饼

唐高祖时期:吐蕃人敬供的圆饼

明朱元璋时期:起义传递消息的圆饼

抗击北方靼子时传递消息的圆饼

总结: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中秋前后,都跟饼子有关,慢慢也就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5、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中秋的习俗也不一样。(出示中秋习俗课件)

祭月 请篮神 听香 吃月饼 吃芋头 烧塔 走月亮 摸秋 竖中秋 骂中秋 夺状元饼以及少数民族的办歌墟 追月 寻月 偷月 闹月 跳月

6、没读这本书之前,很多我也是听都没听过。同学们想了解吗? 留给同学自己在这本书中找答案。(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

9、紧接着中秋的就是——(重阳节)你们对重阳节有什么了解?(学生自由讲)

10、出示儿歌: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从儿歌里我们就感受到重阳节的一些习俗。(学生自由讲 登高、饮酒、插茱萸、吃重阳糕)

10、那同学知道为什么要过重阳节吗?阅读资料《桓景避邪说》、《宫习外传说》 请同学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一说由来

11、过去人们国重阳节是为了祛灾避邪,现在重阳节已经发展成为老人节了,希望人们能够尊敬老人。同学们,今年的重阳节,你准备怎么做呢?(学生自由讲)

12、是啊!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是应该去了解、继承、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实还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包括它们的由来、习俗、趣闻这本书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这是一本很值得去阅读的一本书。

四、总结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段话:

阅读,终生的承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5

——阅读写动物的小童话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施春红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阅读描写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为主角的小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接受知识的灌溉,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勤发现,大胆想象的能力。设计理念:

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一些道理,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中得到心灵的启迪,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童话故事《假面舞会》。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猜谜语比赛:

耳朵长,尾巴短,爱吃菜,不吃饭。(兔子)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猴子)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松鼠)

2、是啊,这么多的小动物聚集在一起,谁能猜它们要干什么?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小动物,阅读几个描写小动物的小故事。

二、指导阅读。

(一)阅读小童话《假面舞会》。

1、翻开书第28页,学生借助拼音阅读故事。

2、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什么地方有趣?看看故事中介绍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参加舞会?你最喜欢谁的扮相?

3、这个故事中的对话很有趣,有很多好词佳句,把你喜欢的词句画出来,记一记。带着自己的感觉,美美地读一读。

4、交流所画的词句,读出语气。

(二)走进“童话森林”

1、阅读完《假面舞会》这个故事,让我们继续走进小动物的童话城堡。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小童话《快乐小屋》和《下一个就是我》。想一想:这两个故事的主角是谁?你最喜欢哪个故事?

3、交流阅读收获,教师评点小结。

三、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有关动物的几个小故事,对一些小动物有了更多的了解,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收获可真不少。“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希望课后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书籍,去获得更多的知识。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 篇6

河南省范县城关镇北杨铺小学 王红云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己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任务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感人,充满了奇思妙想,贴近儿童生活,读起来通俗易懂。因此,课外阅读活动中,我引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童话中体验课外阅读的无穷乐趣。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走进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激发他们阅读童话的兴趣。

2、通过议一议、画一画、写一写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3、指导学生品读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感悟安徒生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2、品读童话作品中的经典语句,体会安徒生童话语言的诗意美。课前准备

教师:阅读记忆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安徒生童话》中的篇目。读书卡、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汇报交流

1、同学们,很高兴我们又在一起读书了,最近,我们开展的安徒生童话的读书活动中,你最喜欢哪一篇童话呢?为什么喜欢它呢?

2、出示课件,学生猜故事名字。

3、同学们阅读的《安徒生童话》中的篇目可真不少。安徒生先生用丰富的幻想、巧妙的构思、朴素的幽默感为你们写了160多篇童话,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共同交流读书感受和赏析他的作品。

二、走进童话,展示成果

(一)一组展示阅读大擂台(出示课件)1.组长主持活动。

2.组长选派组员回答,其他组可以纠错补充。3.组长小结展示情况。

(二)二组展示辩论赛

1.小人鱼很傻吗?(出示课件)2.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3.老师明确观点。

(三)三组特色展示

1.根据童话内容,画一画你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出示课件)

2.把你喜欢的童话故事改编成诗歌。

三、深入文本,赏析词句

1.品读童话中的优美词句。(出示课件、配乐)2.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师小结:安徒生就是以这样的神奇之笔,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出诗一般的美好意境,从而使他的童话蒙上一层柔和、绮丽、轻盈、典雅的色彩,这也是安徒生童话一百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出示课件)

四、体会情感,抒发感受

1.观看《卖火柴的小女孩》视频

2.发放阅读记忆卡,书写自己读后的感受。(配乐)3.师相机提问学生。4.师小结。

五、课堂总结

通过读《安徒生童话》,你收获了什么?

六、总结延伸,激励读书

1.同学们,通过阅读《安徒生童话》,我们认识了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认识了娇小可爱又善良的拇指姑娘,认识了……我们曾经为他们的悲惨遭遇而难过,也为他们能有美好的结局感到高兴。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处处可以看到他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故事中的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板书: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让我们一直栖息于安徒生为我们搭筑的真善美的小屋,永远以纯真善良的眼光关注这个世界吧!(出示课件)2.激励学生读书。(出示课件)

七、板书设计

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 篇7

一、营造良好、宽松的阅读氛围, 增强提高阅读的可能性

每个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 都有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并非难事, 问题是绝大部分的中学生只是把课外阅读当作是一种消遣调剂, 而有一部分的教师、家长把课外阅读看作是提高考分的一种手段, 这样的阅读就难以发挥书本应有的作用, 体现不出阅读的作用和力量, 这种阅读就成了一种至少没有好处的阅读。因此, 必须注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营造一种自主、投入、清醒的氛围。

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地点让学生初尝自主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对机械的抄写、无聊的练习深恶痛绝这一心理, 在经过必要的准备以后, 尝试在本该进行的英语训练或考试中宣布到阅览室去读自己喜欢的书, 要求学生把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 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摘抄这些内容”。这样, 学生在自己阅读时、评点他人的摘抄时, 就会动口、动手又动脑。坚持一段时间以后, 不仅爱读书的学生学有收获, 而且原来读书兴趣不浓的同学也受到了积极的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再一味地附和别人的看法, 而是借助工具书进行阅读, 有了独到的见解, 初步具有批评的意识, 学会了学习, 这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来说是一种可喜的变化。

二、选准、选好阅读的内容, 切实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对学生来说, 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不能放任自流, 应该作必要的引导。当然, 没有必要一定要让学生读英语名著, 但教师在选择、推荐阅读内容时, 应摒弃传统的教育性标准而选择反映学生生活和心理需求, 符合当代少年阅读口味的书籍。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兴趣是与心理需求紧密联系的。只有在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 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 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 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 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样, 课外阅读的优势才会渐渐凸显出来, 知识与思想的萌芽才会越加粗壮。为此, 笔者注意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注意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内容的沟通, 将课内教育教学的内容当作点, 把课外的相关阅读当作面, 由点到面的拓展阅读, 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外溢于课外的“涟漪效应”。二是注意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外阅读是学生与人类最富于智慧, 最充满个性的思想者的对话, 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 从他们的思想和经验中吸取有益的营养, 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施合情合理的评价标准, 提高阅读的价值性

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标准必须坚持多元化、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原则, 可以采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 在此过程中应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别收获, 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 使认真参加阅读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 也要让少数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另外, 还要特别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 注重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 并通过阅读情况的纵向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的可操作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由于课外阅读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 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与学生、文本与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种视界的融通, 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 产生新的视界;随着阅读的深入, 往往会产生出更加深邃的、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随时记下课外阅读内容的提要、体会、报告、编写、扩写、改写、组写等, 还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 最好能定时在课外阅读的内容、感想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切磋。这样, 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 并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 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英语水平提高的作用, 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 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大大开阔了眼界, 理清了思路, 提高了文化知识水平, 同时也锻炼了查字典、查语法书的能力, 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领会与掌握, 有效地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与判断力, 使英语整体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谈小学生课外阅读课内指导 篇8

【关键词】课外阅读 课型 指导

《教育大辞典》对课外阅读是这样阐述的:“它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种,它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是指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课外阅读具有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能扩大、巩固和加深课内所学知识,增强求知欲望,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情操,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阅读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己有的阅读基础、阅读经验,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为目标的阅读过程。那么,究竟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下面向大家说说几种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

一、读物推荐课

书籍浩如烟海,不加选择地读一是没那么多时间,二是读了没有多大的收获,甚至会有坏的影响。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主要方法有:书刊、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可依据读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推荐方法,然后引出推荐的读物、推荐理由。师生可以共同阅读一章节或一篇,指导读书方法,制定阅读计划。

二、阅读方法指导课

1.读法。(1)浏览性泛读。对浅显易懂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采取浏览法,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2)探求性速读。为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3)品味性精读。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谋篇布局,欣赏佳词妙句,经过细嚼慢咽,将其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2.不动笔墨不读书法。(1)圈点勾画,作批注。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2)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3)制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将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和背诵。(4)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

3.边读边思考法。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理清文章脉络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三、阅读欣赏课

1.精心选择阅读文本。阅读文本要力求短小精悍,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生动活泼,形式灵活多样,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2.课外阅读指定篇目。学生调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鉴赏、评价。

3.自由讨论阶段。讨论可以以同桌为单位,也可以是多人一组。讨论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自由式,也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教师可以先确定一些题目,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中要坚持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重的方针,要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4.学生上台演讲。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要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局面。

5.教师小结。教师肯定讨论中出现的闪光点,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还可以将文章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拎出来让学生再思考再认识。

四、阅读汇报课

阅读汇报课是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的一种课型。它不仅有利于巩固和提高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还有利于相互启迪,共同提高,收到奇文共赏析、得失寸心知的效果。可采取如下做法:学生准备汇报提纲。教师提前一周告诉学生,以使学生对前段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回顾梳理,选准汇报的内容要点,列好汇报提纲。提纲一般包括:阅读的书名、作者或文章的题目、作者;书或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主要收获,包括思想教育、阅读知识、写作方法、语言积累及其他知识等;疑问、困难或建议。要求学生依据个人实际,抓住一两点生发开去,谈要谈具体,说要说出真知灼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学生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即使问题幼稚可笑,教师也要加以鼓励。

学生汇报,教师调控。大致按教师启发谈话——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小结的程序进行。汇报形式力求多样,要以学生口头谈收获为主。

五、读写迁移课

实施以课外阅读为基点的辐射性读写迁移,在迁移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展现独特的阅读体验,提升习作能力。在习作之前,教师根据习作要求,选一两篇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可供学生模仿借鉴的文章,重在表达方法的指导;有时也可以由教者给出文题,学生自选同类课文进行“自学”,强化对此类表达方法的感悟。还有根据需要举行班级读书会,经典的内容进行大声朗读、感悟、内化,指导学生积累语言。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 篇9

九部新课标名著导读重点内容梳理

《课程标准》建议: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其中十部名著内容梳理如下:

一、《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明朝著名小说家。

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阅读感受: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人物相关故事性格特征 : 孙悟空 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 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

猪八戒 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

唐僧 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二、《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主要内容:《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阅读感受: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本书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人物(绰号)性格特征: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杨 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 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三、《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内容: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的故事。

阅读感受: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怵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 感染力;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人物性格特征 :祥子 从农村来到北京后,选择了拉洋车。为实现自己最大的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而努力工作,但是三起三落后,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虎妞 管理车厂工人,大胆追求祥子 大胆泼辣而又有点变态。刘四 残忍霸道

四、《鲁滨逊漂流记》 作者笛福,英国著名作家。

主要内容:本书主要讲述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逊冒险出海航行,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坚强地度过了 28年孤独时光的生动故事。阅读感受:①故事精彩离奇;②小说表现了鲁滨逊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性格;③小说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艺术表现力;④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⑤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人物性格特征 : 鲁滨逊 自己搭建房屋,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还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的忠实奴仆。就这样,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五、《格列佛游记》 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英国18世纪前期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主要内容:本书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阅读感受:①小说充满了奇异的想像和童话色彩;②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小说的灵魂所在;③小说的讽刺饮包含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在尖刻与悲观的态度背后,却隐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④小说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国家的现状。

主要情节及对应寓意:

1、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讲述小人国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2、在大人国,格列佛洋洋自得的介绍却招来质问,大人国制度古朴、民风淳朴,他们认为英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充斥着“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及其产生的恶果。

3、小说第三卷,通过对飞岛国等五国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4、第四卷更是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

六、《名人传》 作者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期法国著名作家。

主要内容:本书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阅读感受: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人物性格特征 : 贝多芬 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他们面对家庭生活的不幸和社会的排斥,进行不屈不挠地抗争。真实的苦难使他们直面人生,而与苦难的搏斗,则造就了他们的伟大。

米开朗基罗 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的杰作。

托尔斯泰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七、《童年》 作者高尔基,是前苏联著名作家。

主要内容:本书通过讲述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阅读感受:读来令人感到悲哀但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人物性格特征 :阿廖沙 听外祖母讲故事,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外祖母 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他听。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善于忍让。

外祖父 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如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著名作家。主要内容:本书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阅读感受:①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②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③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 有血有肉。④小说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人物性格特征 : 保尔•柯察金 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时,他仍不向命运屈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九、《朝花夕拾》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朝花夕拾》目录:《小引》《 狗·猫·鼠》《 阿长和山海经》《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琐记》《 藤野先生》《范爱农》《 后记》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第三课时《三国演义》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3、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从事学习活动。

2、引导学生有见解,有创意地阅读文学作品。情感、态度、价值观:

启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学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教学准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三国》的连环画、《三国》故事情节的幻灯片、搜集相关的歇后语和成语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刚才我们听到的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的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西江月》。它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三国演义》已经远播于海内外,俄国汉学家称赞该书是“一部真正丰富人民性的杰作”。法国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在崇拜英雄的美国社会,人们夸奖《三国演义》是“描写英雄业绩的一部早期的杰作”。英国学术界一致推荐《三国演义》为“史诗般的作品”。而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三百年来,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作为中国的一名莘莘学子,你想不想了解《三国演义》?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共同走进《三国》。

二、收集材料:

(一)你对《三国演义》了解多少呢?

(提前了解一下有多少同学看过电视剧和作品)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来抢答几个问题?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2、“三国”指哪几个国家?三国鼎足之时他们的统帅分别是谁?

3、“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谁说的?

4、“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5、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是谁?

6、你知道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吗?

7、“过五关斩六将”的人是谁?

8、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

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谁说的?

10、“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指谁?

(教师出示正确答案:

1、罗贯中

2、魏蜀吴 曹操 刘备 孙权

3、曹操

4、周瑜

5、诸葛亮 庞统

6、刘备、关羽、张飞

7、关羽

8、貂禅

9、吕蒙

10、司马懿)

过渡:看来大家对《三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麽我们在读《三国》的时候应该注意欣赏哪些内容呢?我觉得首先来了解一下它的语言艺术,今天我们且不去分析它的语言艺术如何精湛,只要来看一看大家所积累的成语和歇后语,就知道它的语言已经深入骨髓,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了。

(二)积累语言——歇后语、成语

1、歇后语:你知道后半部分吗?

刘备摔阿斗—— 周瑜打黄盖—— 诸葛亮借箭—— 徐庶进曹营—— 曹操败走华容道—— 三个臭皮匠—— 张飞穿针—— 张飞妈妈姓吴—

(教师给出答案:收买人心、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借无还、一言不发、走对了路、顶个诸葛亮、粗中有细、无事生非、)

2、你知道哪些与三国有关的成语?

3、知道以下成语与哪些人物有关吗?

望梅止渴 身在曹营心在汉 乐不思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割发代首 一身是胆 刮目相看 七步成诗

(教师可以适时加以点拨:曹操、关羽、刘禅、诸葛亮、曹操、赵云、吕蒙、曹植)过渡:的确,三国的内容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而三国的故事也成了中国大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人民从其中接受道德教育与价值标准。这,也是我们需要欣赏的情节艺术。

(三)关注故事情节:

由学生点击故事情节介绍:桃园三结义、捉放曹操、温酒斩华雄、小霸王孙策、青梅煮酒论英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三国归晋

(学生通过此环节对作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

(五)徜徉人物画廊

在三国的舞台上,曾经出现了许多鲜活的面容,据统计此书中大约描写了1200多个人物,在这些众多的人物中,你认为谁是英雄?你最佩服谁?(教师可以加以引导: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青梅煮酒论英雄”其中曹操认为“夫英雄者,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他认为所谓的英雄只有俩个人,那就是自己和刘备。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你对曹操的印象如何?)学生因为学过《杨修之死》所以对曹操奸诈、虚伪、狡猾、多疑、自私、残暴的特点会如数家珍。因此,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可能会有偏颇,教师须加以全面加以指导:

1、曹操——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位自称英雄的人物有哪些“英雄”的壮举呢?

(1)、挟天子以令诸侯,想称霸天下,具有胸怀大志,最后终于统一了北方。(2)、他主张屯田,发展农业生产。(3)、他不但腹有良谋,能够礼贤下士,而且知人善用。例如:曹操听说许攸来了,顾不上穿鞋,急忙光着脚迎出来。(4)、他有豁达的胸襟。例如赤壁惨败,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三次大笑,表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5)、其它:他不仅是叱诧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诗人。我们学习了他的《观沧海》和《龟虽寿》等

(小结: 可见,对于曹操这个人物的评价,应全面,客观。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这个人物。不能仅仅凭借个人的好恶去评析,他之所以给许多读者留下了“歼”的印象,也是与作者罗贯中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分不开的。)

2、刘备——世之枭雄。他最令人佩服的地方在哪呢?

(1)、此人仁义、宽厚(2)、善于招纳贤才,例如:三顾茅庐(3)、善于识别人才,例如:他曾经在生前告诫诸葛亮不能重用马谡“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只是,庞统来投靠他的时候,他却因其相貌丑陋而没有重用。(4)、充分信任人才,例如:长板坡一战,有人说赵云投奔曹操了,刘备始终不相信。(教师可以加以引导:刘备是罗贯中着力刻画的仁义之君。为了刻画他的仁义,作者还借他爱哭来加以表现:护庶民,他大恸;尊爱将,他边哭边摔子。)

3、诸葛亮——神机妙算之谋士。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对这一人物都较为熟悉,所以应让学生自由发)

4、关羽——忠义的象征。据说,香港的警察和黑社会人物都要设神坛拜关公,绝不拜孔子,也不拜耶酥,也不拜如来。小说中的人物成为大众宗教式崇拜的对象,这是全社会任何文学作品都做不到的。

5、小人物—-例如:徐庶之母为了让儿子一心去辅佐刘备,在曹营中上吊而死;糜夫人为了让赵云安心救出阿斗,投井而亡。

教师小结:真是说不完的三国英雄事,道不完的千古壮士情。

结语:(给出名人名言,倡导读书)随着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三国演义》已经被译成几十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个大洲。作为一名中国学子你定想了解更多的三国知识,对吗?那就赶快投入到读书行列中来吧!

四、总结反思: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语言特色,塑造人物形象,描写战争等几个方面,所以,在教学中,注重从这几个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部分学生已经通过电视和教材-对人物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但这种了解是模糊的,片面的。所以,此次“导读”用意还在于让学生充分、全面地认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汲取古典小说的丰富营养,从而找到打开阅读古典小说之门的钥匙。

第四课时

名著阅读课《简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小说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我们读了《简•爱》。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对这本书了解了多少。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学生介绍夏洛蒂•勃朗特和《简爱》。

《简•爱》故事简介:简爱父母早亡寄居在舅舅家,舅舅病逝后,舅母把她送进孤儿院,来到桑恩费尔德,当男主人公罗彻司特先生家的家庭教师,罗彻先生脾气古怪,经过几次接触,简爱爱上了他。在他们举行婚礼时,梅森闯进来指出古堡顶楼小屋里的疯女人是罗彻司特先生的妻子,简爱不愿作为情妇,离开了桑恩费尔德。来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在牧师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乡村教师的职业。在牧师向简爱提出结婚时,她想起了罗彻司特先生。当赶回桑恩费尔德时古堡已成废墟。简爱赶往罗彻司特先生住的芬丁,扑到了罗彻司特先生的怀里„„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将要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并不很多。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简•爱》。

二、边读边聊,汲取营养

1、说说人物:在这部小说中,你最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

2、阅读小说中的片段,品味小说中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和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以及悬念的巧妙设计和气氛的渲染。

3、明白主题: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浮浅,但是我们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爱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

4、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

三、延伸讨论

有很多读者对于《简•爱》有自己的见解,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四、后续活动,深化效果

《简•爱》是一本十分耐读的好书。它还有许多值得向大家推荐让大家学习的地方。

1、小说形象的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2、小说始终洋溢着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

所以,请大家继续阅读此书,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索书中的思想精髓,体会蕴涵的人生智慧,揣摩第一人称叙述的语言。并且在读后,将你读到的印象最深的情节讲给你的父母、朋友、同学听听。

五、意犹未尽,特别推荐

有人说,小说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小说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简单走向复杂,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上 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小说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六、作业:继续阅读《简•爱》

1、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也可以在书上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果是借来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上做好记录,也可以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精彩的语句,采用多种方式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

2、指定读书计划,坚持每天必读,根据自己的情况划定时间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把本书读完。

第五课时

名著导读《名人传》优质课学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名人传》文学常识及了解罗曼.罗兰

2、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英雄所见

3、树立正确的名人观,呼吸真正的英雄们的气息 【《名人传》基本常识】

1、关于作者: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1915年,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2、关于本书:

本书由罗曼·罗兰(法国)著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小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8226;罗兰写的,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

本书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贝多芬,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同贝多芬一样终身未婚,没有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他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杰作托尔斯泰,要面对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被教会开除教籍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这些被罗曼罗兰尊为英雄的人,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基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 【《名人传》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主要内容: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小说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8226;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贝多芬,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同贝多芬一样终身未婚,没有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他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杰作托尔斯泰,要面对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被教会开除教籍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主题思想:痛苦和磨难造就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既对命运的反抗和对艺术的追求 【《名人传》精彩片段欣赏】 精彩片段之一

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

【《名人传》人物形象】

贝多芬:他有伟大的人格、超凡的毅力、顽强的意志和执著的奋斗精神 他以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战胜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他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米开朗琪罗:他是一个艺术天才,内心丰富,思想唯美,有主见,有计划,有独到的想法,很虔诚他不怕任何人,即使是教皇也不例外但是他过于节俭,固执,内心忧郁、孤独、多疑,猜疑他的敌人,猜疑他的朋友,猜疑所有的人他的倔强、他的傲慢、他的猜忌时常把他最忠诚的朋友变作最凶狠的仇敌米开朗琪岁也控制不了自己古怿的脾气

托尔斯泰:他相貌丑陋,热爱祖国,真诚可靠,勇于尽责在文学上,他想法独特、大胆,精力充沛,永不放弃他成名以后.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已的社会决裂,却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孤独的 【《名人传》艺术特点】

1、作者在写作中采用了大量的引文,例如传主的书信、日记、诗文以及同时代人的证明等,保证了传记的真实性

2、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旺盛的激情,语言饱含深情,富有诗意,极富感召力

3、客观叙述之后进行抒情性的评论与赞美,使读者进一步理解传主,增强传记的情感强度

4、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十分细腻

第六课时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重要情节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在正义与邪恶斗争中鲁达的性格,学习其精神

3.初步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

教材分析:

重点:重读名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四大古典名著就像四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在我国的文学史上闪耀着它们的独特的光芒。

2、本学期我们的名著必读书是《水浒传》,金圣叹说“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

《苏联大百科全书》的评价是:《水浒传》是14世纪中国文学的纪念碑。可见人们对《水浒》评价之高。

3、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歌,请同学们听完说说你听后的感觉(《好汉歌》)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见了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侠之士。那么,你们想到了哪些人物?

(逼上梁山的林冲?醉打猛虎的武松?勇猛憨直的李逵?还是行侠仗义的鲁智深?)

4、《水浒传》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形象。今天我们就通过重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来了解《水浒传》如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的。

二、解题

《水浒传》第三回题目是“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么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呢? ——题眼:拳打、人物(身份、绰号)、事件

三、主要人物介绍

1、谈谈你对鲁提辖的了解?(学生说)

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的——鲁达、鲁智深、鲁提辖。

因为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鲁智深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因将偷菜的泼皮踢进了粪池,倒拔垂杨柳,威名远扬。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高俅派人捉拿鲁智深,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头领。宋江攻打方腊,鲁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腊。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而死。

2、镇关西

渭洲状元桥下卖肉的,因投靠在小经略相公门下,雇了十几个刀手,却敢自号“镇关西”,成了市井一霸。他见金翠莲貌美,便乘她母死欠债之机中,强媒硬保、虚钱实契,强占了金翠莲为妾,三个月后,便把人家打出了家门,反而追要“当初不曾得到他一文”的所谓典身钱。后被鲁智深三拳打死。

四、重读名著目标一——抓事件、理情节

1、阅读文章,请你按时间顺序和故事发展的先后来复述情节。某一天下午:

第二天一早:

送走金氏父女后: 打死郑屠后:

2、根据复述的故事情节,我们找出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一(1-3)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4-5)鲁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6-7)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8)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五、重读名著目标二——品语言、析人物

(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ppt

(二)、文章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鲁三拳打死镇关西。

1、先看视频,看看影片如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2、再一起看看作者如何用语言文字来表现这一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读课文6、7节。

3、你喜欢哪种表现形式? 说说理由。

——影片直观。但搬上荧幕后,编剧会有所删改,有些会失去它原有的色彩。语言文字会让人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三)、高潮入手,分析形象

1、鲁达见到郑屠后,是不是上去就是三拳?鲁达是怎样“消遣”郑屠的? 分析“三次消遣郑屠”(从鲁提辖的要求、郑屠的反应来分析)PPT

第一次消遣:鲁达的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 _

第二次消遣:鲁达的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 _

第三次消遣:鲁达的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_

2、鲁达“消遣”郑屠的目的何在?这表现了鲁达具有怎样的鲜明性格?

——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动动手,为打找正当借口;乱对方方寸,更容易打倒;反映了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

3、分析“三拳痛打郑屠”(从打前骂、打的位置、打得结果、比喻、描写角度几方面来分析)

PPT 此处是对鲁达的动作、语言的描写,是正面描写

4、此处表现出鲁达哪些性格特征? 打前骂郑屠(有正义感

直爽)

动作:三拳打死镇关西(勇武

嫉恶如仇)

5、分析店小二的三次反应

第一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侧面描写

作用:反衬鲁达气豪胆壮,显示其力量的强大;侧面烘托的写法。

6、小结:此处主要是对鲁达的动作、语言的正面描写,通过店小二侧面反衬,用修辞精彩的表现出鲁达的性格特征。

7、文章其他地方也有对鲁的描写,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1)酒楼会友倾听控诉

动作:丢在地上(粗鲁)摸出银子(爽利

慷慨)

语言:大骂郑屠(不畏强暴、伸张正义、嫉恶如仇)

说李忠不爽利(侠义、豪爽、慷慨)

2)客店送行

动作:打店小二(勇武

疾恶如仇)

3)智走他乡

心理活动和语言:(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8、归纳小结:

鲁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用三个字概括——义、粗、细

“义”是鲁提辖的灵魂,他之所以“打”、“救”无不出于一个“义”字。“粗”与“细”的统一,是鲁提辖性格的特色。

六、名著阅读目标三——深思考、得启示

这一段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鲁提辖的性格特征?有人说大丈夫做事敢作敢为,这样结尾有损鲁提辖的形象,你认为呢?

七、关于鲁达的精彩故事还有不少,里面也有很多精彩的人物描写,同学们课前读了不少,下面请大家把你读到的精彩描写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小组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时间允许)

八、课堂总结

《水浒》通过精彩的人物描写、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手法,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重读名著,我们要抓事件、理情节,品语言、析形象,深思考、得启示。

九、布置作业

上一篇:学校教师培训方案设计下一篇:最新银行储蓄所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