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诗词看其人生观

2022-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从苏轼诗词看其人生观

从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看他的人生态度和艺术风格的自评报告

一、自评的感悟

本节课是《记承天寺夜游》的第二课,第一、二课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已

经引导学生对全文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征进行了合作、探究。为探究主线让学生

在欣赏苏轼并从他的诗词看他的人生态度和艺术风格的同时,探究其内容并能联系现

实生活实际,总体上,我自己认为本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由于学生对苏轼的诗词涉

入极少,故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自主、启发、朗读、探究和自评的方法。

二、执教的过程

我在执教2012年6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记承天寺

夜游》—苏轼)(书193页)时,指导学生分析作者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

表达了他壮志难酬,愤懑自嘲自解的难言之情,元丰六年正是作者被贬到黄州的第五

个年头,虽有耕种田地可以自勉,也有壮丽山河可以游乐,却壮志未酬,心忧国事,

从他的“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快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无不

显露出作者那微妙变化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那种高尚人生态度,真正通过描写把人代

入空明清蒸,亦真变幻,赏心悦目的境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两

人耳”,表达了作者被贬做了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无事可做的闲职的那种悲凉与

痛苦,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文中表

达了作者集儒、道、佛思想一生的人生态度。笔者又在执教该书的第25课诗词五首中

的第五首(《浣溪沙》—苏轼)(书206页)一文时,看出了苏轼自己被贬官黄州期间

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当时苏轼已经48岁了,但忽见泉水两流,激发起作者的不悲

自发,虽失意而仍然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来,但从他的首句“山下兰芽短侵溪”

到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特别是从末句休将自发唱黄鸡,看出作者虽老犹少的精

神壮志,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理想感情。从这首小令描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美景

,抒发了自己虽处困难,仍力求振作精神的乐观向上的态度。因此我在语文课上指导

学生们,让他们正确去理解苏轼的诗词艺术风格和他所追求的人生态度。

中国自古以来评价一位文人,看他不是成就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坏,也就是他的人格。

苏轼几千年来美名为人们一直传颂,我认为千百年来,人们对苏轼既敬且爱又喜,试

从《东坡乐府》一书分析他的艺术风格和人生理想,该书一共收集了苏轼词三百四十

余首,自然是苏轼在词作上的总结,世人已经公认这些词在总体上呈现出豪放、旷达

、飘逸的韵味,但也可以看出他的人生乐观、健康、进步、坦诚、向上、平静的人生

态度。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表达了苏轼用儒家思想自律,以佛、道

精神自解他的人生态度。“我乘风归去……何似在人间”!此词值得我们认真品味他

那种求醉、求欢、求乐去达到心灵的自我平息,此词作于宋神宗宁九年(1076年),

时值苏轼任职于密州太守,因不满王安石新法而对新法的拥护的那些人的排挤和打击

,在政治上难免有失落之感,加上这一时期,他的胞弟加最好的朋友苏辙七年未见面

了,在亲情上便难免有孤独之意。笔者认为:这首词实质上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痛苦—

—幻灭——觉醒——期盼的情感调节,他的一生历经坎坷,但他的精神逼真地展示了

出来,于是他在词里慨然而歌“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由此观之,苏轼把他的人生情感和自然界的物联系到一起,运

用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来平扶内心。

综上笔者可以看出:从苏轼的词可以看出他的人生态度和艺术风格,甚至每位读者读

苏轼的词作,都可发现:一、在苏轼的时代,词作为一种言情文学体裁,能够自由放

胆的宣泄内心的种种情感,有而排遣忧郁。二、苏轼的大部分词作,都应该说是他政

治生命的低谷中,其文学达到顶峰时期,具有人性、道、佛、儒的思想更显著,他正

是运用这些思想为工具来调整自己的。三、苏轼的词在其人生态度上以儒家思想贯通

一气,不屈抗争,积极用世,以进一步求取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积极生存的力量。

为苏轼著上了层层美妙的人格魅力。是苏轼给自己调配的一剂精神药方,也是他自己

调节性灵的一大补剂。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他的以豪放自称的千古名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此词作于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谪居住黄州期间,从开篇大江东

去到樯橹灰飞烟灭,他努力抒写了江山壮丽、人杰盖世的雄伟气概。苏轼曾经有千古

风流人物的理想,其他人能达到为何自己不能达到?现实政治人生的起伏沉落,戴罪

之囚的潦倒无奈,自然让他悄然而悲,肃然而恐。所以,苏轼在此豪放让我们真真切

切的听到了铁板铜琶之声。假如苏轼没有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就会在很多时候不会

有这种焦虑。词人短暂的人生如烟的功名都放到宇宙大我中去考察。难怪不得林语堂

先生称苏轼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因为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难怪不得

黄庭坚说:“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不然。彼其老于文章,

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我从《东坡乐府》中发现,苏轼的道、佛、儒思想可以说一直是词人用来排遣内心隐

忧的武器,或许说得平静一些是一种工具!而苏轼生活的时代,能将词写得那么豪放

,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苏轼的人生态度的真实表现!他的诗词内

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立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

诗词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苏轼的文学强调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

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空灵秀逸,朴质清秀。如梨花香远益清。他

的思想具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深切关注老百姓疾苦,幾次遭贬之后,更加崇尚

道家思想并回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大一解脱,具有平常心是道的思想真正地过

上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三、授课优点

1.结合苏轼不但在文学领域上是大家,更重要的是苏轼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在画、

书、诗、文、词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

术天才,分析了人物形象,欣赏了精彩的细节描写,巧妙地贯穿了该节课的主题。

2.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度量适当。本篇课文,也许对于城市和农村初中生来说,可能

两课时就够了。因为基于学生的素质和他们对唐诗宋词这些的了解太少,师生进入教

学的情景可能快得多!由于农村地域限制或学生本身对苏轼不了解而显得陌生感,所

以,可能教师在切入本文教学时,可能要费力得多,即便安排了他们充分的预习。因

此,我对本文的教学设计安排了二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自选阅读方式,理清故事情

节,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后教师归纳;第二课时,再结合已经熟悉的故事情节,让学

生分组讨论、探究人物的性格特征。

3.教学方法适当。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讲述、朗读、启发、提问、探究等教学方法。

总之,教学之法永无定法,我只是抛砖引玉,渴求各位同行赐教为谢!同时,我

也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上出语文课的特色,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而努力耕耘!

作者:田晓

第2篇: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仁宗景佑三年12月19日出生于四川眉山镇的诗书世家,因而从小耳闻目染,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的影响最深。 苏轼因散文写得出色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是一个文艺全才的人,诗、散文、词、绘画、书法都有杰出成就。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均对当时与后世有深远影响。 由于他一生屡遭贬谪,阅历复杂深广,其作品往往视野开阔爽朗,风格豪迈豁达,意趣横生,思想上常常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失意时仍不绝望,而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个人得失的倾向。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根源。

二、思想根源

苏轼的思想根源来源于他的家庭文化背景。苏轼出身于一个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在《三字经》里有个说法,“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轼受父亲的示范影响,7岁知书,10岁能文,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打下了浓厚的文学功底,儒学也成了他生命的底色。母亲程氏识文断字,深明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正是因为父亲的培养,母亲的教育,让苏轼从小就打下了独特的思想基础。

因此,苏轼在苦难中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苏轼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是我们中国读书人的儒家思想的一个美好的理想,这种理想来源于家庭文化的链接,也是儒家文化的显现。 例如《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轼的《浣溪沙·徐门石潭》共五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在这首词的下片,我们在读的过程中,看到苏轼的思想与他所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在古代,封建官员对待人民都是作威作福的。可是这里的太守却不一样。他们想要口茶喝,还得“敲门试问”呢,在这一“敲门”、一“试问”里,既让我看到了他们的谦让,也看到了他们的文明。历史已经证明,苏轼一生的政治活动,基本上按照儒家的仁政爱民行事,在他长期的地方官任上,确实为人民做了些好事,如救灾、治水、请免赋税、整顿军纪等,得到了人民的普遍好感。所以他的“敲门试问”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思想根源的。 这种处事待人的思想与苏轼的家庭文化有关。有一次,母亲教他念《后汉书》,读到《范滂传》时,他感慨颇深,不自觉的叹息起来,并对他的母亲说:“他日儿作范滂,母亲能作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倘若能作范滂,我怎么不能作范滂的母亲呢?”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明,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得非常快。

这些都是苏轼人生志意的一面。他曾用“坦荡之怀”来概括自己的性格特征,所以他才能在王安石的新党当政的时候,不苟从于新党,司马光的旧党当政的时候,他也不苟从于旧党。他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只要是回到朝庭上来,仍然是坚持政治上的理想,不盲从那当权一派的人物,也不愿随波逐流。因此,他才遭受到那么多的贬逐,但自己的理想、操守始终一致。关键时候,总是忍不住要说真话,用他的话说就是:“如蝇在口,不吐不快。” 笔者认为,苏轼的思想根源的产生来源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文化的熏陶,母亲教育与父亲的指点,形成了性格耿直,敢说实话的个性特征;二是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内化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品牌,两者整合,形成了苏轼的思想根源。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根源”支配着人生的行动,从而导致了他坎坷的人生。

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

坎坷人生

苏轼少年时期,一直受到儒道两家的美好品格的熏陶,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从不对封建势力谄媚从就,真正做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式的胸怀,对那些看不顺眼的,扰民害民的举动,他能直言不讳地痛斥当朝权贵,这种豪放不羁的性格才导致他屡遭贬谪。 例如:熙宁元年,神宗即位不久,为了挽救面临的国家财政,任用王安石为相,并推行其所提倡的新法。当时,苏轼出任监官浩院(掌管官吏辞令书的官)。政治思想较为保守,他虽不满当时的现状,但也不完全支持王安石的改革思想,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法制,而在于吏治,他希望以较缓和的方式改革,若要改革也应逐步进行,而非王安石的变法般急于求利。因此他不断上书神宗,呈奏《谏买浙灯状》,后又上《上皇帝书》及《万言书》,不但未被神宗接受,反而成为当时反对王安石等新法派的旧法派的一员,在政治上受到排挤„„ 熙宁四年,苏轼见变法大局已定,反对也没有用,也不愿陷入新旧两派斗争的漩涡中,便请调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心中虽有些难过和挫败感,但当看到杭州的湖山之秀丽,街道之繁华,庙宇之闳壮,他甚至感到了一种归宿感,他刚到杭州便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魂牵梦萦的故乡竟比不上仕途驿站之一的杭州,就是这不经意的一瞥,杭州俊秀的湖山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以至于要在这里安家落户。

因此,苏轼在办完公务后,换上便服,或在湖滨小亭里坐坐;或在荒山幽涧中走走,累了,在虎跑寺沏茶品茗。倘若兴致犹盛,就会邀几位同僚泛舟湖上,吟诗作画,尽情挥洒在青山绿水之中,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从而也形成了忧乐两忘,放荡不羁的性格。这一时期的作品更显现了他潇洒的生活,如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

又如:神宗元丰2年3月,苏轼因著名的“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初到黄州时,苏轼陷入了不能维持家人生活的困境。他在给秦少游的信里说:“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省,日用不得百五十。”一个堂堂的文化名人,携妻带子地来到黄州,生活状况却到了“日用不得百五十”的地步。

此时的苏轼,不得不脱去文人的长袍,摘去文人的衣巾,改穿农人的小褂子,在耕作之暇,偶尔喝得微微醉意,躺在草地上便悄然熟睡,直到暮色降临,好心肠的农人把他叫醒。生活虽淡泊名利,但他并没有放弃学术研究。农田式的耕作生活使他的诗情勃发,半公半作的闲暇生活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思古通今,在这一时期,中国词史上豪放词的奠基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还有散文名篇《前后赤壁赋》。 „„

像这样的经历可以列举很多,如果再列举下去似乎有点繁琐,读者再看下去,心情也越发的沉重。在苏轼流放的历程中,他的路途一次比一次难走,以至于在他年逾花甲的时候,还被远谪到儋州(今海南岛儋县)。苏轼在海南岛居留三年后遇赦北归,归途中吟出了这样的诗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两句诗可作为他坎坷仕途的总结,在此,我们也不难想像苏轼的悲壮而又诗情澎湃的一生。如果说儒道两家的思想播洒了他诗情的种子,正是由于“种子”的萌芽,让苏轼在坎坷的人生中打造了留传千古的诗篇。

第3篇:论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以苏轼诗词为例

庞丽

内容摘要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首屈一指的大文学家,他的处事原则,他的才华,他的哲学观,尤其令人钦佩的是源于他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作为宋代一代文豪,他的散文他的诗他的政绩更令人刮目相看。苏东坡在我国诗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词风格多样,有代表性的豪放风格是苏东坡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 也最能代表其思想和性格特点。还有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的“婉约词”,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 苏东坡的一生,是本性自然流露的一生,其人品与词风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正是文如其人,词风天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

关键词

苏轼词风

超然态度

一、苏轼的魅力人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首屈一指的大文学家,他的处事原则,他的才华,他的哲学观,尤其令人钦佩的是源于他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作为宋代一代文豪,他的散文他的诗他的政绩更令人刮目相看。据史料记载苏东坡是当官的,他这辈子不是官运亨通,而是官越当越小,不是他能力不及,而是怀才不遇更是奸臣排挤,他们如一丘之貉使当时有相当口碑政绩斐然的苏东坡被贬了又贬。当初贬到黄州写下《赤壁赋》之千古绝唱,然后再贬到杭州,在那里他依旧活得潇洒,他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西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他把西湖比作西施,无论化浓妆还是淡妆总是那么美丽,人们说游西湖要游两次,雨中要享受,晴天更要去慢慢体会咀嚼!他所表达的意境和审美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 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而已。他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的豁达精神,尽管对一些事情或压力无法释怀,但能做到的就是尽力从容面对之。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是乐天派,是道德家,是百姓的好朋友„„可是这些都还不足以描绘他的全貌,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和广博,苏东坡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1)

二、苏轼的多样词风,突显其超然的人生态度。

苏东坡在我国诗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词风格多样,有代表性的豪放风格是苏东坡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也最能代表其思想和性格特点。还有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的“婉约词”,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酒都会大为逊色。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人同类作品“之最”。

“苏轼是我国北宋文学家,开创一代豪放词风。第一,苏词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表现出达观情怀; 第二,苏词善于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豪放中蕴含着凄楚。 第三,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语言议论化。”(2)

1、苏轼词豪迈的风格。苏词中流露出人生挫折时达观的情怀,积极的人生态度,透露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苏轼因直言不讳,得罪了掌权的“革新派”,而在朝廷中累遭诽谤,倍受排挤,处境颇为艰难。不得已只好自请出朝,放了个杭州通判,当他得知多年未曾谋面的胞弟苏辙(子由)在山东济南任职的消息后,思亲之情顿然而生,他向朝廷请求调任山东,与胞弟团聚。朝廷中毕竟还有同情他的人,他的请求得到恩准,宋神宗熙宁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被调任为山东密州知州。

他在密州所作的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作者以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读来自有一种豪迈之感。作者在这里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斗志的形象。此中并未透露出对自己被贬的哀伤。可见此时的苏轼满腔是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而对个人受到的不公正遭遇却丝毫不在意,即便是“鬓微霜”,却“又何妨”呢?

2、《定风波》为例,看苏轼的词风和人格魅力

元丰二年,苏轼因“托事以讽”写了一些与王安石变法有关的诗文,被人弹劾为“包藏祸心”,于是在湖州任上被捕,入御史台狱。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定风波》这首词就是他谪居黄州时所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春天,他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相看新买的农田,路上遇雨,因为没带雨具,同行人都怨声哀叹,惟有苏轼从容不迫,泰然视之。事后,他便写了这首词来记述这次经历。词的上片开门见山,点名题目。骤雨突至,扑面而来,穿林打叶,声声入耳,然而诗人此时却不慌不忙,漫步徐行,且吟且啸,快乐无比。夕阳西下,一抹斜阳笼罩着山顶,似乎在迎接着诗人。此时此刻,诗人原来的酒意经过风雨的洗礼。早已消散,回望刚刚走过的风雨萧瑟处,斜阳已收起了光辉,一切都消失了。经过阵风骤雨,得来的往往是轻松平静的惬意。自然界如此,人生路途上又何尝不是这样。这里所写的是诗人经历风雨的感受,又何尝不是他对自己经历一切政治风云的体验与反省?这是一首抒情词,更是一首哲理词,塑造出一位在烟雨中吟啸徐行的人物形象,使我们领悟到一种超然于利害得失之上的人生观与处世态度

3、苏轼“以诗为词”,使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侧重表现作者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情趣,这是对词的一大解放。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感情丰富,故其词作内容广泛,风格多样:豪爽旷放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清透淡逸者有之,古雅峭拔者有之,清丽回转者有之,绮丽绝艳者有之, 刚柔相济,即苏轼自谓的“刚健含婀娜”。后人认为苏词风格豪放,目之为豪放之宗,主要是指的是其能以雄放之笔遣辞驰骋,意境超脱,扩大了词境,打破了词的“法度”常规,并非专指气势豪迈、气象恢弘、笔力刚建。毫无疑问,这也确实是他的一种风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其代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来的的确豪气逼人;但苏轼同样有不少言情咏物之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喋恋花•春景》是其代表。“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读来确也婀娜委婉。故苏词风格多姿多彩,确具大家风范。

三、苏轼的人品和词风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是北宋时期璀璨的明星。

苏东坡的一生,是本性自然流露的一生,其人品与词风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正是文如其人,词风天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

苏轼的人品正如他的文品一样,让人信服。他一生磊落豪放,对人从不设防,具涵养、沉稳等特点,并且高风亮节、善良有爱心。

苏轼认为王安石变法过于激进,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于是,苏轼写了很多批评变法的文章。面对苏轼犀利的批评,王安石终于坐不住了。苏轼因此被贬湖州,接着又被逮捕,送到汴梁受审。

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苏轼在湖州任上被捕时,捕快押着苏轼将要起行还京,苏轼的妻子王氏送他出门。临行前,两人一时千头万绪,不知说什么好,唯有相对大哭。苏轼很快就镇定下来,对妻子说:“你能不能像杨朴的妻子一样,也作首诗送我?”妻子一听,顿时忍不住敛泣而失笑。苏轼随即随捕快而去。

苏轼说的是一个典故。杨朴是宋真宗时人,有才学,颇得宋真宗的欣赏,但杨朴性格怪异,不愿为官。一次,宋真宗出宫祭祀,经过杨朴所在的地方,派人把杨朴召来,想要封他一个官职。宋真宗问杨朴:“卿来,有人写诗为你送行吗?”杨朴知道宋真宗想要他入朝为官,就随口编道:“唯拙荆(妻子)写有一首。”宋真宗让杨朴念来听听,杨朴当即以妻子的口吻作了一首诗:“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宋真宗听了开怀大笑,知道勉强不得,就赏赐了杨朴一些财物,让他回家。

在生离死别之际,苏轼还不忘用幽默的话语来安慰妻子,化解悲伤,并取得了很好的现场效果,既体现了他通达脱俗的人格魅力,也反映出了他高超的语言技巧。

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辞世后,宋哲宗诏命苏轼代拟敕书。苏轼不计较个人恩怨,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政敌,文中有一段曰:“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苏轼的宽广胸怀和大公无私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林语堂先生有句话说得很到位:“苏东坡是政治上永远的反对派。”用苏东坡的“红颜知己”王朝云的话来说,他是“满肚子不合时宜”。(3)

王安石与苏东坡是一对“政敌”,王安石出于政治需要贬谪过苏东坡,也出于道义责任援救过苏东坡。历经无数政治惊涛骇浪的王安石,深知苏东坡的性格不适宜官场,他以肺腑之言劝苏东坡求田问舍,远离政治。苏东坡从生命的谷底黄州屹立成伟大文学家后,到南京拜访早已“裸退”的宰相王安石。伟人相会,飘逸潇洒,友谊超迈,人品风流,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的节点。

离开江宁四个月后,苏东坡又作《次荆公韵四绝》,其三如下——

骑驴渺渺入荒坡,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这是苏东坡历经仕途坎坷之后对王安石所说的由衷之言。这次钟山相会,正值王安石大病方愈,所以,四十八岁的苏东坡,在诗中真诚流露出对六十四岁的王安石这位孤独和老病前辈的同情与感伤。

苏轼的潇洒飘逸而不羁脱的风格更加真实与自然,和李白一样,苏轼也是一个好游之人, 苏轼虽然反对过王安石变法,被降过职,也因为作诗诽谤朝廷被贬过官,但毕竟在死后被赐太师,谥文忠。也算是个政治家了。苏轼在诽谤朝廷之后就被贬到了黄州这个地方,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游兴,农历三月初七这天,他就去了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这个地方游玩,结果回来的时候遇上了大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淋雨都能淋出这种境界,估计是职业玩家了,这种洒脱在理学兴盛的宋朝,估计也算前卫了。

熙宁九年的中秋,远离家乡的苏轼玩了个通宵,还喝的大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在这团圆的日子里,苏轼看着天上的月亮,开始想自己的弟弟子由,朦胧的月色,醉意朦胧的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我一直认为这句是苏轼洒脱到及至的表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种淋漓尽致的洒脱,东坡之后无人再有。

绍圣三年,苏轼被贬到了惠州,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子.,这位玩家又开始出游,这次,在一个高墙大院的外面,听到了佳人荡秋千的笑声: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可能是苏轼唯一一首被认为有红杏出墙之嫌的词作,不过才子佳人,自古就是绝配,此时的苏轼,应该说是老才子了,作这首词的时候已经年近五旬,年过半百还有如此兴致,真是相当的厉害。

苏东坡最可贵的是他那种屡遭挫折却能够始终保持一种乐观旷达、超然脱俗的人生态度。苏东坡,一个让人念念不忘的名字,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名字,更是一个亦官亦民,为官为民的人物。在古代黑暗官场中,苏东坡以他特有的人格魅力,照亮着千百万普通劳动人民的心。

最后引用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为本文作结:“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品质,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苏东坡为韩文公所作碑文何尝不也是为自己所作的碑文!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苏东坡传》

(2)陈景云 《.论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格的异同》[N].安徽文学,2007,01. (3)《人品风流》 罗强烈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1月30日

第4篇:从东坡作品观苏轼人生

论文题目:

学号:S121100874 姓名:张叶

从东坡作品观苏轼人生

摘 要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他的诗、词、文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苏轼一生坎坷, 多次被贬,九死一生, 但他虽处逆境, 然而独立不依, 刚正不阿, 他在出仕与退隐间彰显个性, 理想与现实间困顿排徊, 宇宙与人生中淡定通达,以乐观豁达的态度直面人生, 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这里结合苏轼的作品,从他坎坷的人生境遇,分析他面对逆境时超然自适、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从而更加透彻的进行作品研究。

关键词: 苏轼 人生境遇 作品研究

引 言

苏轼的豪放词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他的婉约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旷达词代表了他深刻思想和宽广胸襟及性格特征。苏轼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除了文学创作之外, 还有他崇高的人格魅力。苏轼的人格魅力,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奋厉有当世志。他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地位和事功, 而是爱民和为直道而献身, 处穷时仍不忘兼济天下之志。二是忠言谠论, 直而不随, 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表现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的高风亮节。三是超然物外, 旷达乐观, 身处逆境而能保持心境的安适, 超脱于世俗的苦乐和生死之外, 追求进入一种超功利、超世俗的自由的精神境界。四是和诗歌共着生命。他对自己平生功业的评价表现出独特的人生价值观。他有诗能穷人的深切体验, 却认同诗穷而后工的观念, 自觉地在穷蹇的境遇中追求诗艺达到新的境界, 表现出极可宝贵的气骨与诗胆。而这些作品特征都和他坎坷波折的人生境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章 苏轼的逆境人生极其文学创作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 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积贫积弱, 内忧外患。为了富国强兵,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但是新法的实行抑制了一部分人的特权, 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因此遭到了强烈反对。朝野之中, 一时分成两派: 一派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 一派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苏轼既反对因循守旧, 又不支持王安石激进的改革措施。但是并不是说在这场党派之争中, 苏轼是个折中主义者, 或者说他毫无主见; 实际上, 他一向立场鲜明,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诚然,作为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他有自己的阶级局限性,所持的观点也未必正确。但是作为一个正直的文人士大夫, 他在作品中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以使君元是此中人的身份和角度, 将耳闻目睹的民生疾苦反映出来, 在《送黄师是赴浙宪》中:“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禀,饱不及黎元。”描绘了洪灾过后民不聊生的惨状; 在另一首《吴中田妇叹》中他写道:“官今要钱不要米, 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对当时赋税沉重, 谷贱伤农的现象进行了批判。然而这一切却遭来了新进官僚的攻击和诬谄,

3 苏轼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投进了监狱。在这场牢狱之灾中, 苏轼九死一生, 历经磨难, 经过4个月的审讯和折磨后, 侥幸获释, 谪贬黄州。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一腔忠君爱国之心, 却被见疑流放。在黄州的这段时间, 是苏轼最失意的日子, 也是一段生活上穷困潦倒的时光。

但是,黄州时期作为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低潮, 同时却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期。虽然处在恶劣的环境中, 他却保持着旷达的心胸, 傲岸的心性, 从容面对,淡然处之。正像他在黄州所写的《定风波》那样: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虽然苏轼在历次党争中都是处于被排挤、受打击的处境, 但苏轼并没有苟容取合。当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变法时, 他不顾自身安危, 屡次上书, 反对骤变, 认为欲速则不达, 尤其当看到新法推行中的弊端时,时时缘诗人之义, 托事以讽。因此遭到新党排斥, 通判杭州。他离京时, 友人文同曾劝他说“北客若来休问事, 西湖虽好莫吟诗”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 但苏轼并没有听从朋友好意的劝告。从通判杭州到湖州的九年间, 针对当时新法的流弊, 他写了一系列的政治讽刺诗, 如《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山村五绝》《吴中田妇叹》等。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是持反对态度的。但他在任地方官期间, 看到了新法的某些利民之处, 于是改变了对新法的态度, 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在元丰年间写给朋友的信中, 他坦率地说“ 吾挤新法之初, 辄守偏见, 至有异同之论。虽此心耿耿,归于优国, 而所言差谬, 少有中理者。今圣德日新, 众化大成, 回视向之所执, 益觉疏矣。若变志易守, 以求进取, 固所不敢,若晓晓不已, 则优患愈深。”《东坡续集》卷《与滕达道》> 反省了自己对新法的偏激态度, 但他并未利用自己认识缺点的机会去谋求上进。旧党专权后, 苏轼批评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 不复较量利害, 参用所长。”《东坡奏议集》卷《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因而又遭到旧党排挤。无论受到多大的打击, 苏轼始终坚持自己的节操。苏辙《东坡墓志铭》说苏轼“ 临事必以正, 不能俯仰随俗。” 就连他的政敌也不得不敬仰他的品格。与苏轼的蜀党相对立的朔党人物刘安世说“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 才意高广, 惟己之是信。在元丰则不容于元丰, 人欲杀之。在元佑则虽与老先生王安石> 议论, 亦有不合处, 非随时上下也。”见马永卿辑《元城语录》卷上> 苏轼在《与杨元素》里说“昔之君子,惟荆是师,今之君子, 惟温是随。所随不同, 4 其为随也。老弟与温相知至深, 始终无间, 然多不随耳。”《苏轼文集》卷 > 我们从“非随时上下”、“ 然多不随耳”可以看出, 苏轼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而对外界强加于他的打击、压迫, 苏轼都忍不住要在作品中发泄 不满, “ 如食内有蝇, 吐之乃已。”《曲淆旧闻》> 其性格真是率真得可爱。《东坡事类》记载“ 苏子瞻泛爱天下, 士无贤不肖, 欢如也。尝自言上可陪玉皇大帝, 下可陪田院乞儿。子由晦默, 少许可, 尝诫子瞻择交, 子瞻日Α ‘ 吾眼前天下无一个不好的人。”在这一点上, 苏轼更近于道家的“ 真” 的本质。道家对儒家的“礼”、“仁义”的批评, 和苏轼批评程颐如出一辙。苏轼并非不知道这种真率个性给自己带来的麻烦。他也曾努力地晦藏自己的个性。尤其是在“乌台诗案” 后被贬黄州期间, 过着“ 深自闭塞, 扁舟革履, 放浪山水之间, 与渔樵杂处” 的生活《答李端叔书》>。苏轼欲学阮籍“ 口不藏否人物” “君不见阮嗣宗减否不挂口, 莫夸舌在齿牙牢, 是中惟可饮醇酒。读书不用多, 作诗不须工, 海边无事日日醉, 梦魂不到蓬莱宫。”《送刘海陵》>他的朋友滕达道常写信嘱咐他要“ 益务闭藏而已”。苏轼对此深有领悟, 以为“终日无一语一事, 则其中有至乐”,还把这称之为“奇密”之法,“惟不肖与公共之,不可广也 ”清人周心如《纷欣阁丛书》本《东坡先生翰墨尺犊》八卷收苏轼给滕达道之书简第<封>。他在黄州可谓是缩着头过日子。但他的努力似乎并没有起很大的作用。一离开黄州,他的个性就又露出来了。“空肠得酒芒角出, 肝肺搓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回, 吐向君家雪色壁。”《郭祥正家, 醉画竹石壁上> 一旦有了牢骚, 苏轼还是忍不住要发出来“我本不违世, 而世与我殊。” 《苏轼诗集》卷8 《送岑著作》> 苏询当年对两个儿子的看法是对的, 他担心苏轼“不外饰” ,将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麻烦。苏轼始终不能做到象子由那样深藏不露, 所以他一生受到的打击也就比苏辙要大得多。他自己说“予尝有云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 茹之则逆予。以谓宁逆人也, 故卒吐之。与渊明诗意不谋而合, 故并录之。”《东坡题跋》卷三《录渊明诗》>宁可得罪人, 也要一吐为快。他胸中毫无芥蒂, 因此也不在乎别人对他的意见。秦观《答傅彬老简》对比苏轼、苏辙的文章风格时说“ 中书之道, 如日月星辰, 经纬天地, 有生之类皆仰其高。补胭则不然。其道如元气, 行于混沦之中,万物由之而不自知也。”《淮海集》卷)> 这其实就是两人不同性格在文章中的反映。

5 “三十三年, 飘流江海, 万里烟浪云帆。”其退隐的内在要求自然格外强烈。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 “ 老去君恩未报, 空回首, 弹铁悲歌。”可见词人仍在出人之间徘徊。在词人看来, 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功成身退“何日功成名遂了, 还乡” 。

然而政治上的风雨也往往是变化无常的。元佑年间,旧党得势,朝廷起用司马光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委以重任。但是苏轼在地方官任上,发现王安石的新法有一部分是行之有效的,他没有顾虑自己的名望和地位而隐瞒自己的看法,而是承认新法中的可取之处,不同意一概废除,这就引起了旧派疑忌,受到他们的排挤。在绍圣年间,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屡受旧党排斥的苏轼被作为旧党要员受到二度迫害,流放到时为瘴疠之地的岭南(广东惠州),3年后,再贬到荒僻异常的海南( 海南儋州)。直到65岁才遇赦北归,此时的苏轼已经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年,长期的流放生涯,恶劣的生存环境,使苏轼在1年后就病逝了。

第二章 从东坡作品看苏轼旷达的处世态度

纵观苏轼坎坷的人生境遇和他的经世之作, 我们就可推衍出如下两点认识: 一是苏轼广泛地吸收了儒、佛、道三种思想,为我所用地建立了自己/ 混合的人生观0 ; 二是, 虽然苏轼彻悟到人生的短暂和虚空, 但他最终却仍以其热爱生命和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观主义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并以其善于解脱忧患的达观的处世态度倾倒了无数的中国读书人。

1、处变不惊, 执着追求

古人说: 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苏轼一生光明磊落, 为人正直率真。明知政见与当权者相左,仍保持独立见解, 不阿附权贵, 不投机取巧。当风雨袭来的时候, 苏轼没有见风使舵, 也没有惊惶失措,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他相信风雨总会过去, 太阳总会出来。因此他履险如夷, 泰然自若。在任何环境下, 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正因为如此, 他从不趋炎附势, 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气节。刚贬到黄州时, 在定惠院寓居, 他作了一首《卜 算子》: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笔者认为, 这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正是苏轼独立不倚刚正不阿的政治操守的象征。 2. 随缘自适, 超然物外

6 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苏轼一次又一次地抛上抛下。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 很容易使人产生愤世嫉俗, 悲观厌世的念头, 苏轼没有, 他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去适应环境的变迁, 人事的调动。我们来看他的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 尚费官家压酒囊。逆境中的苏轼和其它农夫一样, 春至而耘, 秋至而收, 完全融入当地生活。一代文学巨匠, 默默无闻地田间劳作而能自得其乐, 是因为他超越了物质的追求, 那么他淡泊名利, 随遇而安的态度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超然台记》中他有这样一段话: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漓, 皆可以醉; 果蔬草木, 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 吾安往而不乐?!苏轼知足感恩, 他认识到 人之所欲无穷, 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所以选择安贫乐道, 澹泊自持。由于苏轼超然物外,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忘怀得失,所以能做到 无往而不乐。无论身在何方, 总能随缘自适, 自得其乐。苏轼晚年遭贬, 一次比一次远, 最后被流放到野蛮的天涯海角, 几乎没人相信他能生还,然而65岁的东坡老人居然奇迹般的等到了遇赦北归的那一天, 活着渡海回来, 这是一个奇迹, 连他自己也觉得很得意, 这与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是分不开的。 3. 寄情山水, 力求超越

虽遭贬谪, 苏轼并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 他常常登山临水, 怀古凭吊, 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美丽, 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 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在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 苏轼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黄州, 坎坷的经历, 艰难的处境, 让他在无所事事、被人监督的日子里, 感到苦闷和矛盾: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在这首《临江仙. 夜归临皋》中苏轼诉说着“长恨此生非我有!”的辛酸和无奈, 多想能够抛开功名利禄, 逃遁山林, 返归自然: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但是这种消极避世的念头在面对赤壁古战场时, 却化作了豪迈奋发, 从苏轼的心中喷涌而出: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 7 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苏轼在逆境中以超脱的态度面对人生, 创作了大量的名篇, 奠定了他在北宋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地位。

东坡词所作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人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 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 通, 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另一个重要原因, 是作者对审美的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 企图达到对人生功利境界的超越,无论是春风得意, 还是身处逆境, 都是如此。苏轼在其词文中表达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沉思, 无疑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 能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以至精神的滋养。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苏东坡传》[M]上海书店,1989 [2]《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 王水照,崔铭.《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办《中国苏轼研究(第一辑)》[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5]刘乃昌. 苏轼文学论集[M] . 济南: 齐鲁书社, 1982 [6]陶文鹏.苏轼诗词艺术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5 [7]高孟平:《试析苏轼散文中的哲理特色》,载《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6-2

第5篇: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

自2017年正月初二于央视一套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昨日落下了帷幕,来自复旦附中的才女武艺姝夺下冠军。虽然赛事暂告段落,然而其引发的探讨却远未结束。这档在去年首播时曾被视为收视黑马的节目在这个春节期间以刷屏之势席卷各大媒体,给观众们带来了众多期待。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人们喜欢的就是它的传统文化力量。”全国人大代表曹可凡建议,正在回暖的传统文化,需要政府更多的投入。

曹可凡谈到,近几年随着不同传播媒体的弘扬与传播,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已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过去历史器物是“束之高阁”,现在各大博物馆藏品展览是“一票难求”。过去走进剧院看昆曲的都是“白头发”,现在喜欢昆曲的人中“黑头发”越来越多,其中很多是白领、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名人故居也如是,上海的巴金故居、张乐平故居很受欢迎。“还有最近讨论很热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这三档电视节目从形式上很传统、很淡,没有任何噱头,那大家喜欢什么?喜欢的就是传统文化的力量。”

中国的古诗文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它不仅是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的宝库,更是语言的宝库。众所周知古代经典的诗词、散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有数千年的历史。从屈原的《离骚》,到岳飞的《满江红》,再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了挖掘和诠释,能让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得以增强。 一直以来,中华民族的诗词歌赋源远流长,为每个国人所自豪。在五千年文明史中,历代诗人留下了众多为人赞叹的诗句,今天读来亦让人赞叹。然而令人汗颜的是,在这样一个快餐时代,饱读诗书的人少了,在网络上吐槽争论的人多了。专注于文化内涵的人少了,重视颜值体型的人多了。即便开卷有益,带着功利目的去阅读文章的人多了,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去提升文化素养的人少了。步入书店,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摆放着成功学、职场技巧、商业推销等书籍,诗词歌赋和传统文化的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

一是,传统文化教育不被重视,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在过去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一直不够,学校和教学部门对于传统文化的挖掘力度明显不足。在课堂中的诗词教育,往往抛却诗词的绝妙词句和美好意境,专注于反复咀嚼诗词的中心思想,专注于由此衍生的各种试题。这样的传授方式,往往让学生瞬间对诗词失去兴趣。

二是,在许多家长的内心中,过度专注于对孩子“一技之长”的培养,让诗词歌赋等浸润心灵的知识不知不觉间受到冷落。过于现实的追求,使得诗词更多的停留在课本中,在现实中难有发挥余地。国家实施传承发展工程,要融入教育,融入生产生活。如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国民礼仪教育,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

对于传播机构来说,通过创新的手段,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学校开展特色传承国学经典活动,如诵读经典活动,使学生在诵读中积累,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成长,让中华国学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社会营造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经典的古诗文以文字、图画等形式呈现出来,随处可见,让人们触目可及,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第6篇:从杜甫的经历看其诗歌艺术的现实主义体现

阿勒泰地区师范学校 陈啸

内容摘要:杜甫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的风格是紧扣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发展脉络,与诗人自身经历息息相关。由此可以看到杜甫诗歌的创作经历了盛唐的豪迈气概,安史之乱的颠簸流离,经历战乱之后的忧国忧民,对社会现实的写实也由感性转为理性,以此成就了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杜甫 经历 诗歌 现实主义

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精深程度,在我国文学史上少有比肩之人。大家公认,“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因此,杜甫诗歌享有“诗史”的称誉。笔者认为,这与杜甫生活的年代和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仕途坎坷,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察人民的疾苦。也正因为如此,杜甫诗歌的写实由表及里,由感性而理性,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一、盛唐颂歌(公元712年—747年)

这一时期,唐帝国正是一个繁荣、兴盛的时代。虽然杜甫二十三岁应试落第,但正值风华正茂,抱负远大,性情豪迈,当时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生活。青年时期的游学经历,使杜甫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生活,其诗歌创作也是以抒发真性情与远大抱负为主。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作《望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题张氏隐居二首》、《饮中八仙歌》、《春日忆李白》等。《望岳》一诗借泰山直抒胸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饮中八仙歌》则通过饮中八仙豪爽洒脱的饮酒情态,描绘出一幅盛唐气象。

二、十年困顿(公元747年—756年)

这一时期,正是安史之乱前的十年。因李林甫妒贤嫉能,杜甫应试落选。虽然杜甫多次献诗自荐,但没有结果。杜甫仕途失意,生活贫困,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明” 的潦倒生活。乱象的社会现状和困顿的个人处境,使杜甫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思想上发生了转变,诗歌创作逐渐从抒发个人情怀转而反映社会现实,初步形成了 “沉郁”的诗歌风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丽人行》、《兵车行》、《后出塞五首》、《至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是杜甫的名篇《兵车行》中的诗句,真实地描绘出百姓被驱往战场的悲惨图景。这首诗的创作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变,

2 从此形成了诗人在思想上的主要特征:写实,批判,忧国忧民。

此后,诗人创作了《丽人行》,揭露杨玉环的亲族腐朽、荒淫、奢侈的生活;写出《后出塞五首》,讽刺朝廷的好大喜功;创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十年困顿的生活使杜甫的思想逐渐趋于成熟,确定了杜甫以后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三、忧国忧民(公元756年—770年)

这一时期,爆发了“安史之乱”,致使帝国将倾,生灵涂炭。“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由盛而衰。此间,杜甫携家逃难,颠沛流离,目睹战乱惨景,亲尝国破家亡苦难,与百姓生活联系紧密,“忧国忧民”思想完全走向成熟,诗歌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写下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登高》、《蜀相》、《又呈吴郎》、《岁晏行》、《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等一系列具有爱国精神和同情人民苦难的不朽诗篇。

杜甫的《三吏》、《三别》,是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作者以极深厚的同情和极生动细致的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石壕村的老妇一家的苦难:“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

3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诗人又用“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两语来表现夜深静寂、泣声如缕的悲凉气氛,深刻地写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严酷。

晚年的杜甫流离失所,最终病逝于湘水舟楫中,此时的他有着对国势衰微的忧虑,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听猿实下三声泪”,《秋兴八首》抒发了诗人对国运由盛而衰的感叹和无奈。“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五首》借对历史人物凄凉身世、壮志难酬的同情,感慨着自己的悲郁情怀。

然而个人生活的困顿也使得杜甫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同情,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更加深刻、强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自己的苦难中想到天下百姓的痛苦,希望能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场春夜喜雨道出了诗人对人生的憧憬和希望。

杜甫一生饱经忧患,颠沛流离,但始终爱国忧民,正视现实和人生,正因为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亲身经历,才能使他在文学造诣和思想境界上有更深层次的提升,达到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高峰。

4

参考书目:

1.《杜甫选集》 聂石憔 邓魁英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11月一版

2.张浩逊《唐诗导读》1版

3.余恕诚《唐诗风貌》第1版

4.林继中《杜诗选评》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安徽大学出版社 1997年12月三秦出版社 2004年7月第1版 5

第7篇:苏轼诗词

《上堵吟》

台上有客吟秋风,悲声萧散飘入空。 台边游女来窃听,欲学声同意不同。 君悲竟何事,千里金城两稚子。 白马为塞凤为关,山川无人空自闲。 我悲亦何苦,江水冬更深,鲂鱼冷难捕。 悠悠江上听歌人,不知我意徒悲辛。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主要是想表达诗人对往事的眷念。用“雪泥鸿爪”来比喻人无意中留下的踪迹,就如飞鸿在雪地上踏出爪印一样。感叹人生无定无常,但是往日各种坎坷遭遇,仍然留在人们记忆中,心上的爪痕是难以磨灭的。 然后,整首诗里,苏轼认为,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若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又如何能够实现抱负。 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苏轼的整个人生观在此得到了微缩的展示。

《新城道中》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全诗散发着泥土的馨香、生活的气息,反映诗人无比欢快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此诗描写作者出巡时途中所见的美丽景色,愉快地赞美了山村人家和平的劳动生活。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四句组成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远景,用的是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洁白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后两句描写近景,用的是拟人手法:山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诗的开头两句:多情的东风很会察言观色,猜透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并且立即慷慨相助,吹得雨散天开,这怎能不使诗人喜出望外呢!所以进得山来,桃花笑,柳条舞,一路喜气盈盈。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拟人,不仅描绘出山野花木之美,而且烘托出诗人山行之乐,内心之乐和景色之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就是人们最爱追求的那种艺术境界:情景相生。

4 《吴中田妇叹》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诗中描绘了江浙一带农民的悲惨生活情景和作者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苛税弊政的揭露抨击。全诗分为二大段,前八句为第一大段,写雨灾造成的苦难,后八句为第二大段,写虐政害民更甚于秋涝。这首诗叙事抒情,间用议论,写得真实动人,含蓄而情深。首先叹息稻熟苦迟,其次哀叹秋雨成灾,复次喟叹谷贱伤农,末以嘲讽官吏,逼民投河作结,更令人怵目惊心。整个诗篇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劳动农民苦难遭遇的深切同情,尽管这是与反对新法的偏见交织在一起,也是不能轻易抹煞的。

5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寻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怳如梦遽遽。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以下诗入题,写访僧。先写未见僧人所居时,说明自己腊日不和妻子儿女团聚,特地入山访僧,是为了陶冶性情,自我娱乐。僧人住在山中,山路盘曲纡回,正是自己想去的地方。“纸窗”二句,写见到僧人所居后。僧人所居只是纸窗竹屋,僧人则拥褐而坐。轻轻点染,写出景物的幽旷与僧人淡泊的生活,揭示了僧人高尚的品藻;诗人访僧的经过,与僧人的交谈,就隐藏在会心之处,不写而写了出来。

“天寒”句起写回程。天寒路远,所以天未晚就回家。自己与二僧谈得很投机,依依不舍。出山一看,只见云木回合,野鹘盘旋在佛塔之上。云木合,说雪意更浓,垂暮光线更昏暗,树木隐在迷雾之中;野鹘盘空,又在迷离之中点染一二清晰之景,使画面饶有深趣。这一景色,与起首四句相呼应而不重复。

结末四句,写到家后的感受。“欢有余”应接前“实自娱”而来,说明不虚此行,游之乐及游之情都表达了出来,自己的人生观及僧人的清净无为也得到了再次肯定。而火急作诗,更加深了自己的欢快感。“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不仅写了自己的心情,也是苏轼文学创作观形象的表达。

《望云楼》

阴晴朝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 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

这首诗写登楼所见的壮景。诗人用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用画笔写诗,意境更加开阔,景物别出情趣,是画,而又情出自然。四句诗都有“楼”字,而“满楼云一色”,就成了“楼”外之“楼”了,既将诗意点透,也添加了平淡诗风中的浓味。全诗句句紧扣主题,丝毫不显重复,俨若一首题画诗,堪称宋诗中的佳作。头两句放开,由近及远,拉开距离,使境界骤然开阔,烘托出望云楼周围的自然环境;后两句收拢,由远及近,拉近距离,近到楼上、楼中、楼云天浑然一体的景色。

7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①(其三) 此生也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8 《西斋》 西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 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 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 褰衣竹风下,穆然濯微凉。 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 榴花开一枝,桑枣沃以光。 鸣鸠得美荫,困立忘飞翔。 黄鸟亦自喜,新音变圆吭。 杖藜观物化,亦以观我生。 万物各得时,我生日皇皇。

《仙都山鹿》 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 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 至今闻有游洞客,夜来江市叫平沙。 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 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

9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①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陇隔,唯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诗首句用问句,是感叹:我并没有喝酒,为什么像喝醉了一样,浑浑噩噩?下接着是答句,说自己的一颗心已经随着弟弟的归马而去。诗起得突兀而有意味,飘忽之极,为下面叙事抒情作了铺垫。接首二句,诗说明此心为何逐征鞍的原因,是回到父亲身边去的弟弟尚且非常想念父亲,而我这个离家的人,能以什么办法来安慰父亲的寂寥呢?这两句不直接写自己思亲,却从弟弟一面写,加重了对亲人的思念。

以上四句是第一层,写别离思父。以下四句是第二层,转到写自己与弟弟的感情,仍接与弟别离而来。诗说别后,自己赶忙登上高坡,目送弟弟远去,但前面有山坡阻隔,只见到弟弟戴的乌帽时隐时现。这四句写得很深沉,惜别的情感十分浓郁。“登高”二句,把很复杂的心情很巧妙地表现出来,历来受到称赞。写送人时一直看到看不见,心中十分感伤。苏轼这诗就是从此化出,但增加了登高眺望的细节,更为感人。

《红 梅》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融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这首词紧扣红梅既艳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独特品格,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全词托物咏志,物我交融,浑然无迹,清旷灵隽,含蓄蕴籍,堪称咏物词中之佳作。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法;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 “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

上一篇:庆祝建国60周年下一篇:学生会纳新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