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及赏析
1、《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英雄豪气干云,让我大滴口水。陆游云:“试取东坡诸乐府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信然!“自东坡以浩瀚之气引之,遂开豪放一派”,苏轼因此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对此词也颇为得意,特令全体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大呼过瘾。
2、《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水殿风来暗香满”,孟昶与花蕊夫人纳凉的摩河池,简直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刘熙载说:“东坡词具神仙出世之姿”,“自是天仙化人之笔”,黄庭坚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
此词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唱,让我们再喊一次:“坡仙,谢谢您了!”
值得注意的是,花蕊夫人本是孟昶的宠妃,后蜀灭亡之后,花蕊入宋,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诗句令赵匡胤大为绝倒。不久,孟昶暴亡,花蕊成了太祖的贵妃,据说跟太宗赵光义也有瓜葛。对这样一个与三个皇帝有绯闻的.“亡国之妃”,苏轼坦然地把她刻画得几近仙女,且毫不避讳地写她与孟昶的爱情。此词在宋朝广为传唱,还没有一个道学家跳出来说三道四。
3、《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国维之言:“东坡之词旷”,即说“旷达”是苏词的主要风格。这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就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旷达词”。这首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生动,种种精妙之处已经被无数“苏迷”热烈谈论过,我就不再哆嗦了。
4、《永遇乐 明月如霜》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白居易自己风流好色,却像所有那些道学古董一样,希望女人为自己“殉节尽忠”。盼盼本是一歌妓,张建封死后,能念旧爱而不嫁、独居燕子楼十余年,已是很不容易了,白老先生还嫌她没有“一朝身去不相随”,害得盼盼绝食而死。东坡感于盼盼的凄凉,写了此词,又说“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是的,“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我现在就对这电脑,为苏轼浩叹!也不知我死后,可有人为我浩叹?
5、《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实在是描写杨花最美的词了。我们第一次知道,那无人怜惜的小花,竟像是庭院深深中的怨妇。苏轼的随意几笔,区区几字,就让我们仿佛听见了杨花的叹息,写意,太写意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元唱;章质夫词,元唱而似和韵。”步韵填词,从形式到内容,必然受到原唱的约束和限制,但苏东坡的“和韵”却举重若轻,在“原唱”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的情况下,轻松地超越了“原唱”。
★ 苏轼《江城子》诗词赏析
★ 苏轼浣溪沙诗词赏析
★ 苏轼诗词
★ 苏轼的诗词
★ 石鼓苏轼优美诗词
★ 苏轼《定**》诗词鉴赏
★ 苏轼吃的诗词
★ 蝶恋花苏轼赏析
★ 苏轼全文注释及赏析
一、三路并走, 把握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综观07、08年课外诗词赏析题, 发现最多的是要求考生把握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诗言志”, 志, 就是诗人通过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它是诗歌的灵魂。读诗, 就必须读出诗的灵魂, 读出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此, 必须三路并行, 仔细体味。
1、细读关键词句, 揣摩诗人感情。
从感情的悲喜角度讲, 诗中多出现暖色明丽之词句, 则诗句表达喜乐之情;诗中多出现冷色灰暗之词句, 则诗常表达忧思悲伤之情。“沉醉”、“兴尽”、“争渡, 争渡”流露的是词人活泼率直, 无忧无虑, 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表达的是词人孤寂及无计可除的思夫之情;而“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 则倾吐了词人离乡背井之苦, 国破家亡之痛。当然我们更要结合全诗内容, 揣摩诗人感情。如08山东济宁考题:
秋夜雨 (唐·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题 (2) :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细读诗句 (2) 我们知道这一天的月亮时而被遮住, 时而又露出来, 由此可揣度出主人公一直在看着月亮, 这是为什么呢?心境百般孤寂吧。再读全诗细想, 主人公为什么要听着“丁丁漏水”觉得夜那么长, 为什么要听着秋虫整夜地响?根据最后一句中“征衣未寄”可揣到主人公的丈夫是出征了 (古时出征多为男子) , 秋天来了, 尚未寄御寒衣;“莫飞霜”, 则透露出对丈夫的思念, 牵挂。至此可感悟出全诗表达了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结合时代背景, 揣摩诗人表达的感情。
诗人的感情通常是由景而生。这景一是眼前的自然之景, 二是所处的时代背景。因此, 平时上课时老师常给我们讲诗的时代背景, 以助我们了解诗人“此景”下产生的思想感情。考试题中有些诗我们是很难从词句中揣摩出诗人的思想感情的, 那么可以从诗词的小记 (如苏轼《水调歌头》) , 及出题人所给的写作背景中揣摩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如:08山东考题: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2)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直接解此题还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离乡之久, 应该是“近乡”“情更切”, 怎么会“情更怯”?又为什么“不敢问来人”?可读一下诗的“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 途径汉江时所作。”便可知诗人写此诗时的背景是“被贬”, “逃回”。由此可揣摩诗人的心情是:近乡想询问一下亲朋之情, 可又怕暴露逃犯身份的矛盾而复杂的心情。
3、结合课文所学内容相似的诗词、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中考所选课外诗词, 多为名家诗词, 他们的诗词我们课内多次学过, 考试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已学诗词帮助我们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诗人, 尤其是著名诗人, 在人生的某一阶段, 其思想感情、生活态度基本是一致的。如08江苏泰州考题: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 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 临风怀谢公。
第 (3) 小题:联系学过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根据“注” (1) , 可知本诗同样写于“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 弃官而去, 政治失意漂泊流荡”之际, 再联系所学课内诗《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便知本诗同样表现了诗人政治失意的苦闷、寂寞之情和找不到出路, 只待寄情山水, 缅怀古人的复杂情感。
二、结合语境, 感悟词的妙用。
古人写诗很注重用词的锤炼, 刻苦求工, 因此诗词欣赏很注重对字词妙用的欣赏, 其实通过课内诗词的学习, 我们应该感悟到古人写诗对词的锤炼主要体现在动词、副词的选用上, 而词的选用又体现在务求传神、传情、创造佳境, 突现人物性格特征等方面。
1、用词务求十分传神。如07浙江义乌考题:
春游图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 小舟撑出柳阴来。
题 (1) :“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十分传神, 请作简要分析。
这“蘸”字用拟人手法, 生动活泼, 传神地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可爱, 也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多。
2、用词务求传情:如08江苏南通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题 (1) :诗中的第2句“惊”一词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
这里的“惊”一词传出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另外前面宋之问《渡汉江》中的一个“断”字, 也不仅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 更传出了诗人思家之情。
3、用词务求创造佳境。
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 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如2008年陕西中考题:
吴门道中二首 (其一) (宋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 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 一蓑烟雨湿黄昏。
题 (1) :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
这一“湿”字运用了通感手法。黄昏在人眼里本来总是迷茫暗淡的感觉, 在烟雨中, 空气充满了水分, 黄昏似乎也被打湿了, 视觉换成触觉, 一个“湿”字, 生动可感地创造出雨中黄昏清幽润泽的意境, 充满了奇妙的空灵之趣。
4、用词务求突现人物性格特征。如07四川达州考题: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题 (1) :一个“独”字, 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这儿的“独”字和前面“千”“万”形成对比, 和“孤”相照应, 表现了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三、多角度透析, 品赏千古佳句。
课外诗词赏析第三项重要内容就是对诗词中千古名句的赏析。这种赏析常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要求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 二是对诗句所蕴含的道理进行赏析。
1、从艺术手法角度赏析。
赏析时首先必须辨明诗词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其二必须结合诗词内容说出运用此艺术手法的妙处。
(1) 借景抒情, 寄情于景。诗人对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直接吐露出来, 而是寄寓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 这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如08江苏宿迁考题:
寒塘 (唐·赵嘏)
晓发梳临水, 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 一雁度南楼。
题 (2) “一雁度南楼”一句是如何表现诗人思乡之情的?
如果说前句是直抒胸臆, 那么该句则是寄情于景:此句初看是写景, 实际上寄托的却是“雁归人未归”之意;这“一”字极可人意, 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 更突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08扬州考题中李白诗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是通过目送友人行船的孤帆渐行渐远, 直到消失在碧水蓝天的尽头, 仍眺望天水相接处的情景, 寄托了依依不舍的离别深情。
(2) 衬托手法的运用。如08山东淮坊考题: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 石榴开遍秀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题 (1) :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创造了优美的意境,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诗的前三句用“夏簟”“石榴”“树阴”等景物, 写出了“别院”的清幽, 而流莺偶尔的一声鸣叫, 则是以动衬静, 更加突出了这种宁静的幽深;全诗在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恬淡, 自在的情趣, 营造了一种清爽明丽, 闲适幽静的意境。
(3) 比喻、夸张、对偶、借代等修辞的运用。如07年广州考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题 (2) :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 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上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1)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此诗句首先是化抽象为具体, 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 二是用夸张手法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 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
(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此诗句用比喻, 将无形的“愁”比作有形的“一江春水”, 永流不尽, 生动形象写出了“愁”之多。
(4) 近景和远景的结合。如07山东滨州考孟浩然诗《过故人庄》赏析:
题 (2)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 请自选一个角度 (表现手法、语言运用) 作简短赏析。
从表现手法角度来赏析:两句诗采用了近景和远景的结合, 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 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诗歌的艺术手法还有好多, 虽然中考所选课外诗词中尚未出现, 但在我们所学课内诗词中已经出现, 如:用典, 象征, 渲染, 曲笔, 侧面描写, 以小见大, 虚实相生等。这些艺术手法要好好掌握, 以便在今后读诗时能灵活地多角度去赏析。
2、对蕴含的道理赏析。
古诗中的名句之所以千古流传, 更因为这些诗句内蕴丰富。说它内蕴丰富, 是说诗人常常不把自己的主观情思直接表露出来, 而是运用“比兴”手法, 借助某一物象寄托自己的主观情思, 因此, 读诗要学会由物及人、由此及彼的联想, 感悟名句所蕴含的哲理。如07南通考题: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题 (2)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一、三路并走,把握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综观07、08年课外诗词赏析题,发现最多的是要求考生把握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诗言志”,志,就是诗人通过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它是诗歌的灵魂。读诗,就必须读出诗的灵魂,读出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此,必须三路并行,仔细体味。
1、细读关键词句,揣摩诗人感情。
从感情的悲喜角度讲,诗中多出现暖色明丽之词句,则诗句表达喜乐之情;诗中多出现冷色灰暗之词句,则诗常表达忧思悲伤之情。“沉醉”、“兴尽”、“争渡,争渡”流露的是词人活泼率直,无忧无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达的是词人孤寂及无计可除的思夫之情;而“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则倾吐了词人离乡背井之苦,国破家亡之痛。当然我们更要结合全诗内容,揣摩诗人感情。如08山东济宁考题:
秋夜雨(唐·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雾月光。
被逼暗虫通夕响,征衣耒寄莫飞霜。
题②: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细读诗句②我们知道这一天的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出来,由此可揣度出主人公一直在看着月亮,这是为什么呢?心境百般孤寂吧。再读全诗细想,主人公为什么要听着“丁丁漏水”觉得夜那么长,为什么要听着秋虫整夜地响?根据最后一句中“征衣未寄”可揣到主人公的丈夫是出征了(古时出征多为男子),秋天来了,尚未寄御寒衣;“莫飞霜”,则透露出对丈夫的思念;牵挂。至此可感悟出全诗表达了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结合时代背景,揣摩诗人表达的感情。
诗人的感情通常是由景而生。这景一是眼前的自然之景,二是所处的时代背景。因此,平时上课时老师常给我们讲诗的时代背景,以助我们了解诗人“此景”下产生的思想感情。考试题中有些诗我们是很难从词句中揣摩出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那么可以从诗词的小记(如苏轼《水调歌头》),及出题人所给的写作背景中揣摩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如:08山东考题:
渡汉江(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②: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直接解此题还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离乡之久,应该是“近乡”“情更切”,怎么会“情更怯”?又为什么“不敢问来人”?可读一下诗的“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径汉江时所作。”便可知诗人写此诗时的背景是“被贬”,“逃回”。由此可揣摩诗人的心情是:近乡想询问一下亲朋之情,可又怕暴露逃犯身份的矛盾而复杂的心情。
3、结合课文所学内容相似的诗词、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中考所选课外诗词,多为名家诗词,他们的诗词我们课内多次学过,考试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已学诗词帮助我们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诗人,尤其是著名诗人,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其思想感情、生活态度基本是一致的。如08江苏泰州考题: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第③小题:联系学过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根据“注”①,可知本诗同样写于“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之际,再联系所学课内诗《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便知本诗同样表现了诗人政治失意的苦闷、寂寞之情和找不到出路,只待寄情山水,缅怀古人的复杂情感。
二、结合语境,感悟词的妙用。
古人写诗很注重用词的锤炼,刻苦求工。因此诗词欣赏很注重对字词妙用的欣赏,其实通过课内诗词的学习,我们应该感悟到古人写诗对词的锤炼主要体现在动词、副词的选用上,而词的选用又体现在务求传神、传情、创造佳境,突现人物性格特征等方面。
1、用词务求十分传神。如07浙江义乌考题:
春游图(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题①:“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分析。 这“蘸”字用拟人手法,生动活泼。传神地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可爱,也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多。
2、用词务求传情:如08江苏南通题: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题①:诗中的第2句“惊”一词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
这里的“惊”一词传出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另外前面宋之间《渡汉江》中的一个“断”字,也不仅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传出了诗人思家之情。
3、用词务求创造佳境。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如2008年陕西中考题: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宋孙觌)
数阃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题①: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
这一“湿”字运用了通感手法。黄昏在人眼里本来总是迷茫暗淡的感觉,在烟雨中,空气充满了水分,黄昏似乎也被打湿了,视觉换成触觉,一个“湿”字,生动可感地创造出雨中黄昏清幽润泽的意境,充满了奇妙的空灵之趣。
4、用词务求突现人物性格特征。如07四川达州考题: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题①:一个“独”字,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这儿的“独”字和前面“千”“万”形成对比,和“孤”相照应,表现了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三、多角度透析,品赏千古佳句。
课外诗词赏析第三项重要内容就是对诗词中千古名句的赏析。这种赏析常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要求从艺术手法的
角度赏析,二是对诗句所蕴含的道理进行赏析。
1、从艺术手法角度赏析。赏析时首先必须辨明诗词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其二必须结合诗词内容说出运用此艺术手法的妙处。
(1)借景抒情,寄情于景。诗人对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直接吐露出来。而是寄寓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这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如08江苏宿迁考题:
寒塘(唐·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题②“一雁度南楼”一句是如何表现诗人思乡之情的?
如果说前句是直抒胸臆,那么该句则是寄情于景:此旬初看是写景。实际上寄托的却是“雁归人未归”之意;这“一”字敬可人意,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更突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08扬州考题中李白诗名旬“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是通过目送友人行船的孤帆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碧水蓝天的尽头。仍眺望天水相接处的情景。寄托了依依不舍的离别深情。
(2)衬托手法的运用。如08山东淮坊考题:
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秀帘明。
树阴满地甘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题①: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诗的前三句用“夏簟”“石榴”“树阴”等景物,写出了“别院”的清幽,而流莺偶尔的一声鸣叫,则是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这种宁静的幽深;全诗在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恬淡,自在的情趣,营造了一种清爽明丽,闲适幽静的意境。
(3)比喻、夸张、对偶、借代等修辞的运用。如07年广州考题: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潢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题②: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上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此诗句首先是化抽象为具体,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二是用夸张手法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此诗句用比喻,将无形的“愁”比作有形的“一江春水”,永流不尽,生动形象写出了“愁”之多。
(4)近景和远景的结合。如07山东滨州考孟浩然诗《过故人庄》赏析:
题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表现手法、语言运用)作简短赏析。
从表现手法角度来赏析:两句诗采用了近景和远景的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诗歌的艺术手法还有好多,虽然中考所选课外诗词中尚未出现,但在我们所学课内诗词中已经出现,如:用典,象征,渲染,曲笔,侧面描写。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等。这些艺术手法要好好掌握。以便在今后读诗时能灵活地多角度去赏析。
2、对蕴含的道理赏析。
古诗中的名句之所以千古流传,更因为这些诗句内蕴丰富。说它内蕴丰富,是说诗人常常不把自己的主观情思直接表露出来,而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某一物象寄托自己的主观情思,因此,读诗要学会由物及人、由此及彼的联想,感悟名句所蕴含的哲理。如07南通考题:
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自,雪却输梅一段香。
题②: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宋代:苏轼
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
译文
睡梦中柔声细语吐字不清,
莫非是情郎来到她的梦中?
假如不是跟他梦中欢会呀,
为何见她早起时发髻斜倾?
秋千上她象燕子身体轻盈,
红窗内她睡得甜不闻莺声。
那使人困意浓浓的天气呀,
已不知不觉地快要到清明。
注释
“道字”二句:意谓少女说话时咬字不准,还不应在闺房中做多情的*。
朝来句:谓低头沉思不知何故。
趁燕:追上飞燕。这句写荡秋千。
睡重不闻莺:睡得很浓连莺啼声也听不见。清贺裳《皱水轩词签》评以二句云:“苏子瞻有铜琵铁板之机,然其《浣溪沙·春闺》曰:‘彩索身轻长趁燕,戏窗睡重不闻莺。’如此风调,令十七八女郎歌之,岂在‘晓风残月’之下?”
因人天气:指使人困倦的暮春天气。
赏析
这首词体现了作者对婉约词的一个极好的开拓与创新。词中以含蓄蕴藉、轻松幽默的语言,描写一位富裕家庭怀春少女的天真活泼形象。整首词新颖工巧,清绮细致,雅丽自然,表现人物形象不仅能曲尽其形,且能曲尽其神,曲尽其理,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
上片写少女朝慵初起的娇态。首句写少女梦呓中吐字不清,言不成句,意表现少女怀春时特有的羞涩心理。接下来二句语含谐趣,故设疑云:如此娇小憨稚的姑娘是不会被那些儿女情事牵扯的吧,那为什么早晨迟迟不起云鬟半偏呢?以上几句将少女的春情写得若有若无,巧妙地表现了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理特点。
词的下片通过少女荡秋千和昼眠这两个生活侧面的描写,写她贪玩好睡的憨态。姑娘白天秋千上飞来荡去,轻捷灵巧的身子有如春燕。可是,晚上躺下来以后,她就一觉睡到红日当窗,莺啼户外,仍是深眠不醒。少女白昼酣眠,是为排遣烦忧,作者却说是因为快要到清明了,正是困人的季节。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翻译: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赏析1: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赏析2: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绕过之人,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尤为重要的地位。苏轼开了豪放词一派,使得原本只用来吟唱呢喃软语的小儿女之词陡然一变,转而为急管繁弦,崩天裂云之声。由此,宋词才能成其为真正的“宋”词,若少了豪放派的映衬,婉约词定也会减色不少。
《定**》为苏词名作,历来被人评为闲适从容。与《浪淘沙》的壮阔不同,它表现的是作者遇变不惊,笑对苍茫的风神。其实,即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般豪语,仍旧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为了局,可见所谓的豪放不过是知自身的不可为,毋宁说,是一种无奈的旷达。
全词记述了作者一行人在沙湖道上突遭雨袭之事。上片以“莫听”二字起,有突兀之感,而“穿林打叶声”勾画出风雨的声势。急风挟雨而来,对此作者却说: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表现了词人的淡定,“竹杖芒鞋”透露出隐逸之思,“谁怕”一话反问,加上“莫听”“何妨”的映称显得气度从容,由此勾勒出一幅披蓑烟雨行吟图。试想于沙湖道上现身的词人,持竹杖,履芒鞋,于风雨中吟啸而来,表现出一种闲庭信步的潇洒,这是怎样美好的景况啊!然而,作者所要表现的仅是这种洒脱吗?且看下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若仅是冶游俊赏,又何须如此感慨呢。遥想苏公当年,19岁中进士,正是春风得意,青云之志有待施展,却遇到一连串的挫折,竟致一生困顿。乌台诗案,党锢之祸,政治上的腥风血雨都已经受,又何惧眼前这一阵急雨呢?读到此处,眼前浮起了一幅深浅分明的景象:一个竹杖芒鞋的老人踽踽独行于风雨飘摇的人生路上,身前身后皆茫茫无所见,正所谓“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笠外无余”是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料峭二字点出时令,三月七日,正是乍暖还寒之时,然二月春风已可裁出翠柳条条,时至三月,早应是一派春光。而作者却似一无所见,仅以“微冷”二字寄寓所感,弥漫着一种萧索意味,这是否暗示了作者的落寞心境?急雨既过,斜阳展颜,对淋雨者来说,这应是很值得欣喜的,而作者回望了适才烟雨凄迷的经行之处,却吐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断句来。若非深察人世无常,是难以做到如此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我以为,仅以“旷达”二字标榜此词,便完全忽视了作者的精神内涵。
苏轼在另一首词中说到: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深波静索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词中透露了作者欲归隐山林的愿望,这也是《定**》最好的注解。此词写于宴会上,写毕苏公挂冠乘舟而去。当地县令以为苏公真要“江海寄余生”,急忙驾船追去,待到追上,发现苏公已是鼾声大作,哪里有一点要隐逸山林的样子。苏公是真正的智者,他深知这“世事”是如何无论也逃不出去的。即便做了和尚还是要穿衣吃饭,还是要为世所累,所以,他不象陶渊明那样躲起来,他以俗世为山林,故而,苏公才是真正的隐者。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译文] 昨天晚上的雨非常地下到深夜,今天又是凉爽的一天。
[出自] 苏轼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释:
《鹧鸪天》,一名《思佳客》,一名《于中好》,采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按鹧鸪为乐谓名,许浑《听歌鹧鸪》诗:“南国多倩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郑谷《迁客》诗:“舞夜闻横笛,可堪吹鹧鸪?”又《宋史·乐志》引姜夔言:“今大乐外,有曰夏笛鹧鸪,沈滞郁抑,失之太浊。”故鹧鸪似为一种笙笛类之乐调,词名或与《瑞鹧鸪》同取义于此。至元马臻诗:“春回苜蓿地,笛怨鹧鸪天。”则似已指词调矣。此调五十五字,实由七绝两首合并而成;惟后阕换头,改第一句为三字两句。通体平仄,除后阕首、次两句有一定,及前阕首尾,后阕末句之第三字不能移易外,余均与七绝相通。但应仄起,不得用平起
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
白鸟:指鸥鹭一类白色水鸟。
翻空:飞翔在空中。
古城:当指黄州古城。
杖藜 :拄着藜杖。杜甫《漫兴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
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谓人生在世,虚浮无定,后来相沿称人生为“浮生”。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译文1:
树林断绝处,一片山峰显现出来。青青翠竹,遮掩了一座座房舍。蝉鸣零乱,衰草萋萋,一片池塘。空中鸥鹭凌空翱翔,上下翻飞,时常出现在池塘的水面。娇艳欲滴的红色荷花倒映在水中,散发出点点清香。
牐犑殖洲颊龋徜徉于村舍外,漫步于古城旁,但见夕阳青山,风景如画。人生短促,世事难料,昨夜三更的细雨,仿佛懂得人的心思,给人带来了一阵阵清凉。
译文2:
茂林的尽头露出秀丽的青山,扶疏的竹影遮住了围墙,蝉声嘈杂衰草长满小小的池塘,翻腾翱翔在空中的白鸟时隐时见,映照在水面的粉红荷花散发着微微的清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老的城旁,我拄着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时分。昨夜三更的时候下过一阵霖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清凉了。
赏析:
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
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开头两句,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在一所墙院周围。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在这两句词中,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作者运用拟人、拟物手法,传神地运用“断”、“隐”、“明”这三个主观色彩极强的形容词,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三四两句,含意更深邃。在宏廓的天空,不时地能看到白鸟在飞上飞下,自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意境如此清新淡雅,似乎颇有些诗情画意;并且词句对仗,工整严密。芙蕖是荷花的别名。“细细香”,描写得颇为细腻,是说荷花散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这两句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
过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大意是:天公饶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他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浮生”二字,化用《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句意。这两句,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盎然喜情。
这首词先写作者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悦。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赏析二:
《鹧鸪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双调五十五字,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这首《鹧鸪天》大约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六月,苏轼谪居黄州之时。词意貌似闲适,实际是作者被迫过着失意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这首词的上片是写夏末秋初的山村景色。第一句写远景:在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夕阳照射的山脉明亮了起来;山下丛生的`翠竹,仿佛是绿色的屏障,遮隐了人家的院墙。
树林、青山、绿竹,都是静物,但在作者笔下却一点不显得过于静寂,反而给人一种曲折变化、忽明忽暗的感觉,这得力于动词的巧妙使用。写树林尽头,不用“尽”,而用一个变化剧烈而且分量很重的词“断”。这既形象地写出了山的突然出现以及与树林色调的反差,又点出作者此时观赏景色的情态。因为漫不经心,任凭视线漫游,所以才会有这样突兀的感觉。
“山明”,有人认为是写山清晰可见,这样的解释并不准确。南方的夏季,山和树林应该都是葱笼繁茂的深绿,仅仅是清晰,不会有这样分明的感觉。联系下片,此时正是夕阳斜照的黄昏时分,因而才会有豁然明亮的感觉。同时,“明”又与“竹隐墙”的“隐”相映衬,形成一种闪烁不定的光影交错之感。景物并没有移动,是人的视线和心理感受的变动赋予了它们动感。作者精心选择的动词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了这一点。
接下来的一句写近景:小池塘边,树上蝉声四起,乱作一团;已经开始枯萎的衰草围满了池沿。有了蝉声,景物一下子热闹起来,但作者用一个“乱”来形容,表明情绪多多少少有些不快,所以听到蝉的聒噪不免有些心烦。池边衰草是秋天来临的征兆。耳闻乱蝉鸣,目睹池草衰,想来,作者难免会有些烦乱和凄凉之感。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仍是写景,这里描绘的景物与情绪同上面截然不同。在辽阔的天空下,不时看到白色的水鸟上下翻飞;碧绿的池水中,娇艳的荷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红蕖”,红色的荷花。荷花又名芙蕖。
这两句对仗十分工整,用语也别出心裁。说白鸟“翻空”,透出孩子般的顽皮;说荷花“照”水,俨然顾影自怜的女子形象。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香”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却用“细细”这个状态词来修饰,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香清淡而又不绝如缕的特点。再从整个画面看,蓝天、白鸟、绿水、红蕖,色彩明丽而协调。总之,这两句有动有静,有香有色,不仅意境淡雅清新,而且透着活泼的生机。
从这样精细的描绘可以想见,作者此时应该全神贯注于自然景物。开篇的漫不经心和烦乱悲凉之感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对自然衷心的喜悦之情。苏轼被谪后常借寄情山水排遣内心的苦闷,这里亦可见一斑。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继上片写景之后,下片写自己的行迹。阵雨过后,天气清凉,作者手拄杖藜,缓步而行。斜阳相伴,他时而转过村庄,时而停驻在古城旁。“转斜阳”饶有情趣,是人跟着斜阳在转悠,还是斜阳随人移动?不管怎样,夕阳带有了人情味,仿佛与作者有某种默契一般。
表面上看,这几句写的是悠闲自在的乡居生活,但这并不像“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那样无挂无碍,而是表现在一种行动当中。行动总是会给人不安定的感觉。这就不能不令人想到,作者出村舍,绕古城,转斜阳,或许是因为心有所结,需要到户外去排遣吧。那缓慢的步态,大概正是内心沉重的表现。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表面是说:天公倒还颇为殷勤,昨夜三更时分下过一场雨,使得我又度过了一天凉爽日子。“殷勤”,犹言“多承”。细细品味,有作者的言外之意:有谁还想到我这贬谪之人呢?惟有天公还眷顾我。
《庄子·刻意》中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之句,原本是形容得道者虚无恬淡的状态。后人则往往用“浮生”形容人生飘忽、年华流逝,而事无所成。作者在“浮生”前着“又得”一词,既有对虚度时日的叹惋,又包含着对自身处境的调侃:既然命运如此,那就得过且过吧;能多一天“好”日子,也未尝不是件值得庆幸的事。这反映出作者当时真实的处境:抑郁不得志,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评 解
《鹧鸪天》词牌从律诗中来,在体式上与七律仍很相近。作者表现自然景物之精妙,对仗之精工亦丝毫不亚于律诗,因此常被人们推为苏轼“以诗入词”的代表作品之一。
关键词:苏轼,诗词,“梦”,人生体验,情结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史上, “梦”这个意象频频出现, “梦”成为古今文人墨客抒情言志、表情达意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古代的许多文学作品中, 我们都能觅“梦”之踪影, “梦”以它独特的美妙和神秘的气息为广大文人所喜爱。在以写“梦”受人关注的文人中, 苏轼应该算一大家。在苏轼的诗词作品中, 有关“梦”的描写比比皆是。据统计在他2700余首诗和350多首词中, 出现“梦”的诗词达353首之多, 可见其数量之大。那么, 苏轼这353首写“梦”的诗词究竟要表达些什么情感呢?他与“梦”结下了怎样的情结呢?
品读苏轼353首写“梦”诗词, 我们能感受到这些“梦”里面所透出的丰富内涵, 透过这些意涵, 不仅能看到苏轼内心思想的艰辛发展, 而且还感受到苏轼凤凰涅槃似的重生之生命历程。苏轼一生饱尝宦海沉浮之苦, 生逢王安石变法, 仕途多舛, 屡遭贬谪与磨难, 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在这大起大落的生命历练中, 苏轼的这些“梦”构成了他独特的人生体验, “梦”里面所透出的意涵也不断走向成熟深刻。
嘉佑六年 (1061) 十一月, 苏轼初涉仕途, 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 此时, 苏轼二十六岁, 可谓年轻有为前途无量。但在此期间, 我们已能隐约感受到苏轼潜含的“梦”意识。一起看看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时听到伯父苏涣突然离世时写的一首诗《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官舍书》“至今如梦寐, 未信有存亡。”最后一次与伯父在京师挥手告别时, 那场景还历历在目, 如今却已是阴阳两隔, 这对苏轼的心灵来说无疑是一大震撼, 想来就像一场梦一样难以置信。但当时苏轼初涉官场, 又得皇帝重识, 正是其春风得意之时, 只是首次与弟弟分离, 再加上母亲、伯父去世, 所以他的“梦”中多一些亲人的相思之情, 他早年的这种“梦”中所透的意识还只是隐约模糊的, 并未上升到表面, 之后的人生沉浮才使得这种意识渐渐得到发展, 并逐步走向成熟深刻。
神宗即位后, 任用王安石, 支持其推行变法。由于政见不同, 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而他的反对于朝廷不容, 便自求外放, 熙宁四年 (1071) 调任杭州通判。这时他三十六岁, 正处年富力强的中年时期。外任杭州通判, 苏轼有了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出世思想渐渐浮上心来, 因为之前只是在理论上反对新法, 现在身在地方却不得不亲自执行自己并不赞同的新法, 心中充满了许多无奈。熙宁六年 (1073) 作的《祝英台近·惜别》“念萦损襄王, 何曾梦云雨”, 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对神宗对朝廷并未完全死心, 但因看到仕途之险恶, 苏轼之前的雄心壮志也不再沸腾如昔, 遂逐渐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生活, 而且此时其对修行也相当有兴趣, 《监官绝句四首·北寺悟空禅师塔》“已将世界等微尘, 空里浮花梦里身”, 这首诗虽然是苏轼形容悟空禅师所达到的精神境界, 但是也能够说明他对此也是深有体会的。后不久写有《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过广爱寺, 见三学演师, 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其一“寓世身如梦”, 虽然此时苏轼心中还有期待, 还不能完全放下梦想, 但其“梦”的思想意识比任职凤翔时多了一份苦痛感。
熙宁七年 (1074) 到密州后, 苏轼贵为一州之首, 所以那时洋溢在苏轼心中的是那满腔的治世豪情, 其《和子由四首·送春》首句“梦里青春可得追”, 说的就是要追回他青春时的雄图壮志。这期间写“梦”的作品相对较少, 只有《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惊破绿窗幽梦”、《醉落魄·离京口作》“觉来幽梦无人说”、《寄吕穆仲寺丞》“回首西湖真一梦”、《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至今清夜梦, 耳目余芳鲜”、《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清梦时时到玉堂”及《江城子·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等几首写“梦”的诗词。
熙宁十年 (1077) 五月苏轼到达徐州, 治好水灾后, 苏轼有闲暇时间与朋友聚会酬唱、思考自身的问题, “梦”思想也就水到渠成地完全浮上来并渐趋成熟。作于此间的有《浣溪沙》“夜阑相对梦魂间”、《永遇乐》“黯黯梦云惊断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人日猎城南会者十人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为韵轼得鸟字》“青春还一梦, 余年真过鸟”、《台头寺步月得人字》“回首旧游真是梦”、《西江月·平山堂》“未转头时皆梦”等等, 都将他之前的经历或整个的一生称为一梦, 可以看出此期“人生如梦”的感慨充溢着作品的整个篇章。
元丰二年 (1079) 七月,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 十二月结案出狱, 贬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 至此开始他四年多的黄州贬居生活。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 政治上失意彷徨, 精神上孤独苦闷, 所以他不再积极追求仕途上的功名, 转而追求自自己的精神自由。之后创作出一些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品, 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千古传唱《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特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是苏轼对人生哲理的界定, 也是苏轼在黄州时期人生哲理的核心。又如《醉蓬莱·笑劳生一梦》“笑劳生一梦”, 又有《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万事到头都是梦”, 再如《西江月·中秋和子由》“世事一场大梦”, 又《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这些诗句表现了苏轼后半生的生活态度, 构成了苏轼独特的人生体验, 苏轼通过“梦”来寄托他的人生理想, 来反映他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变故和苦闷心情, 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 为自己的悲困找到一些精神上的慰藉, 苏轼与“梦”结下了深刻的情结。
元丰八年 (1085) 三月, 神宗皇帝驾崩, 哲宗即位, 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 元佑元年 (1086) 九月苏轼为翰林学士。但在朝中因反对尽废新法与司马光意见不合, 所以又受到攻击, 只能又一次自请外任。元佑四年 (1089) 七月至杭, 开始他第二轮外任, 而此时苏轼已经五十四岁了。这时他真的是看破红尘, 懒于世事了。其《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就明确地指出“我视去来皆梦尔”, 道出他已经看破世间一切“去来”皆为梦。又《龟山辩才师》“五年一梦谁相对”、《次韵答贾耘老》“五年一梦南司州”、《徐大正闲轩》“形骸堕醉梦”、《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 其二》“旧游似梦徒能说”等等。
元佑八年 (1093) 九月, 太皇太后驾崩, 宋哲宗亲政。绍圣元年 (1094) 年, 新党重新执掌朝政, 便对“元佑党人”进行打击报复, 苏轼又遭受迫害, 后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 开始他惠州三年的贬谪生活。此时, 苏轼已经五十九了, 这次离开就很难有机会再回去了, 当初的入世之志没法再续, 雄心壮志也不得不完全放下, 算是彻彻底底地解脱了。所以在这时期以及后面的谪居海南, 他都潜心于佛禅思想, 以佛教关于生命空虚的学说来关照社会、解读人生, 从而解脱苦痛, 其梦思想也在此时臻于炉火纯青。如《贺新郎夏景》“枉教人梦断瑶台曲”、《浣溪沙 (春情) 》“未应春阁梦多情”、《壶中九华诗并引》“梦里犹惊翠扫空”。苏轼能写出这样的诗句, 能有这样的感悟, 说明其对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已然看透。
苏轼一生虽然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 他的苦难人所共知, 然而他超越了苦难, 审美地享受人生。也正是由于苏轼有这样的人生态度, 使之写“梦”诗词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与艺术魅力。那为什么苏轼对“梦”如此青睐呢?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作些浅析:
其一, 与苏轼生活在一个多变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有关。苏轼生活在北宋年间, 政治斗争十分尖锐, 新旧党派之争异常激烈, 稍有不慎就会惨遭陷害, 锒铛入狱。所以苏轼所作诗词, 在表达某种特别的观念想法时会换一种比较委婉虚化的方式, 特意隐晦其意, 看起来不会那么显露, 那么“梦”以它虚化真实意图之特色自然就成了写作的最好方式和手段了。
其二, 与苏轼一生复杂多变的人生经历有关。苏轼一生如浮萍漂泊不定, 坎坷多折, 饱经贬谪、别离、病患甚至是死亡, 这种种人生中不幸的亲身体验, 使苏轼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苏轼喜欢用“梦”去表达自己在苦难中的迷茫、困惑和苦痛, 表现自己历尽人世沧桑的内心感悟, 从而更深切地感受到“人生如梦”。苏轼透过“梦”体悟到无论成败荣辱, 都只是短暂人生之游的表象, 人的一生中充满了虚幻, 因此他写“梦”的作品特别多。
其三, 佛教思想和道家思想对苏轼的影响十分深刻, 苏轼有佛家的“一切皆空”思想和道家的无为。苏轼的“人生如梦”观念的理论成因得力于佛教思想, “人生如梦”是佛教的一个概念。苏东坡一生被贬多次, 可以说是痛苦坎坷陪伴他一辈子, 但他为什么还是那么淡定、乐观和豁达呢究?究其原因, 这与他中年之后学禅有很大关系。特别是经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 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信佛学禅, 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 用禅学理念来观察人世间的万事万物, 使他得到极大解脱。而道教思想对苏轼的影响缘于苏轼父亲苏洵对诸子散文的喜欢, 苏轼受到父亲的影响, 也接触了诸了散文, 而且特别喜欢庄子的文章。庄子可以说是中国梦文化的先驱者。庄子认为, 人生就像一场梦, 看不透人生的人是不觉得愚者, 看得透人生的人是大觉得圣人。从苏轼的作品和他的人生态度可以看出庄子的这个观点对苏轼的影响很深刻, 从而感叹人生如梦、变化不定。
通过对苏轼写“梦”作品的学习, 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的生命情怀, 感受到他那种历经人生悲困后而超脱的生命情调, 让人真正明白苏轼那旷达人生。他用“梦”抒写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怀, 展现了他独特的人生历程, 他的人生虽如“梦”, 却是积极向上的、值得深思的, 正是这样一个充满人性、率性的大思想家让我们后人备受启迪, 在这里, 我们不但分享了他的睿智与豁达, 还领会了他那坚毅顽强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宁薇.论苏轼词中的“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
[2]、李霞.浅论苏轼之“梦词”[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S1期
[3]、徐峰.苏轼黄州时期作品中的“人生如梦”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 2004年第3期
[4]、邱红.苏轼黄州诗词中的“如梦人生”[J].《现代语文》, 2008年第11期.
[5]、周方.寄寓与超霸——解析苏轼言梦词[J].《晋中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
[6]、[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7]、[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关键词:苏轼诗词 语言研究
引言
苏轼是北宋时期享有盛名的一位词人、诗人,他的诗词以豪放恣意的形态在“程朱理学”盛行的北宋大放光彩,令人称叹。风格随意畅快的诗人把对文学的喜爱述诸笔端,为古代古典诗词领域增添了数不胜数的诗词文学作品,在诗歌题材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苏轼生平并不顺利,他既得到过重用,他也受到多次的贬谪,下放到岭南等蛮荒之地。他曾站在繁华高处享受名和利,也曾在奔波途中受尽苦楚,浮浮沉沉。但纵使一生颠沛流离大起大落,他仍以鲜明的态度极快地适应环境,乘着诗词的翅膀发扬光大,以苦为乐。苏轼的诗文不仅将吟咏类体裁推向一个新的创作高峰,还将自己的心态寄托在诗词之中,同时这些诗词还暗含着北宋当时的文化内涵。
一、“诗言志”苏轼的诗文情怀
“诗言志”,苏轼的诗词文赋中无不透露出他的情志。苏轼做事一向不拘一格,他的一生颠沛流离,或自请出外留任或遭遇贬谪被流放,仕途之路曲折波澜。虽横遭贬黜,但苏轼善于发现蛮荒之地的美与可贵,用乐观的态度安慰关心自己的友人。如《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这首诗便是苏轼刚到黄州根据所见所闻而作。诗人初到此地,借诗自嘲老来仕途生涯的瞬间转折,随着仕途道路上的愈加坎坷,但诗人却在看到“长江绕郭”“好竹连山”,诗人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心态和积极往前看的姿态跃然纸上。或许仕途的失意正是苏轼在诗词、文画、书法等领域大有建树的潜在内力,苏轼饱受佛家精神的感染,豁达圆通的大义让深陷困境的他用一种大爱去宽容这个世界,善待自己。苏轼慰藉自己,愉悦自身。诗人用体贴生活的姿态观察着菜园里的春天,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热爱生活观察入微的入世者的心态,折射出苏东坡取材于民、与民同在同乐的酸甜苦辣。
又如《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1094年,苏轼再次被污蔑“叽斥先朝”,被贬谪到岭南地区即如今的广州惠州。岭南地区闷热潮湿的气候并没有让他气馁不适,年事已高的他却放眼看世界,地方的特色引起苏轼的注意和喜爱,更是发出了“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愿望和感叹,不管苏轼是发自内心还是一时兴起所在。苏轼慰藉自己,愉悦自身。诗人用体贴生活的姿态观察着菜园里的春天,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热爱生活观察入微的入世者的心态,折射出苏东坡取材于民、与民同在同乐的酸甜苦辣。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胸襟,使苏轼能反客为主,以随缘自适的心态,主动融于当地社会,直面不能还乡的现实,超越个人的困境,无法回家便处处是家。
二、苏轼诗词中意象隐喻语言涵义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词大家,他所创作的诗词中,很多都是以“梅花”为意境进行创作的。本文中,将以《西江月·梅花》为例,详细分析词中所运用的隐喻手法。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常嫌粉流,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宋哲宗绍圣三年,苏轼被贬,到惠州以后看到了梅花,并以梅花为意境,创作了这首诗,也是为了表达对于侍妾王朝云的思念。在诗中,运用了隐喻的写作手法,将王朝云比作了梅花。为了帮助读者能够较好地理解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似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映射特点。
源域————————目标域
高情————————超凡脱俗的品性
素面唇红——————自然天成之美
瘴雾————————生活环境艰难
从源域意象和所映射到的目标域来看,这首词的隐喻手法是结构隐喻,作者苏轼对于梅花的颜色、质地、样貌等特点观察得仔仔细细,并紧紧把握岭南梅花的这些特点,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似性用于描述侍妾王朝云的形貌特点形态。
其中“玉骨”“冰肌”都展现出作者对雪地梅花的爱慕与赞美,并且联想到爱妾的风采,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爱妾的气质就像梅花一样淡雅清新。“仙风”则是画龙点睛之笔,将爱妾的与众不同之处刻画得淋漓尽致。“瘴雾”在古代诗词当中往往是传染疟疾和瘟疫的病源,在这首词当中,作者将其指代当时所处的恶劣环境,更深层的意思是指代当时复杂的黑暗官场。而作者利用梅花在瘴雾中坚强生存,不具环境的恶劣与艰苦,特别指代了爱妾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跟随自己,不离不弃。也表达出自己对于政治的坚持,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政治追求。在下篇的第一句当中写到:“素面常嫌粉惋”,撰写出了嶺南梅洁白素雅,不用其他食物来修饰的特性。“洗妆不褪唇红”,指出了即便梅花已经枯萎了,叶子仍然会骄傲地挺直,并且被红色渲染。这两句所表达的实际上侍妾王朝云的天生丽质,她即使是不施粉黛,也是独有一番姿态,好像是那冬天独自盛开的寒梅,风姿出众,飘逸出尘。王朝云的外貌是美丽的,不过在苏轼遭遇危难之时,她并没有抛弃年迈的苏轼,而是跋山涉水、不远万里追随着诗人去到那苦寒之地,这种高贵、高洁的品质才是最为值得称赞的。面对着这种美景的苏轼却感慨:“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梅花在冰天雪地之中盛开,待到春暖之时,万物复苏,梨花盛开,但是梅花和梨花却不会再同梦了,这句话使用的隐喻手法实际上表达了朝云的逝去,独自留下诗人自己感叹思念。这两句中没有出现“梅”字,但是处处透露着梅意;也没有出现“女”字,但是却处处有朝云的身影。通过这首词,我们发现,作者苏轼对于隐喻手法运用的熟练和巧妙,不仅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同时更加表达了作者对于如梅花一般逝去的朝云的深切思念和哀悼。苏轼不仅写过梅花,还写过杨花:《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在当时的年代,人们将杨花看作是轻浮之物,但是苏轼的这首词却没有受此束缚,而是将杨花比作了饱含深深思念之情的妇女,词的内容是这样的:“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苏轼构思巧妙,下笔有神,详细描写出了杨花飘落无着落的形态和孤寂无依的状态,在惜花怜花中将杨花隐喻成一位思妇形象,抒发了她幽怨缠绵的凄苦情思。
综上所述,隐喻可以是一种修辞手法,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隐喻,可以更好地认知世界。在创作中运用隐喻,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诗人想象出来的世界,可以更好地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活动方式和意识形态。从隐喻的角度分析苏轼的诗词,对于苏轼的人格魅力和诗词造诣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苏轼诗词语言折射的诗人理想
毫无疑问,苏轼的诗词造诣是极高的,受到后人的万分敬仰,他的一生之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表达“思乡、归隐”的诗词数量也是相当多的。如“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通过对苏轼的诗词分析,解析丰富的思乡之情,可以看得出苏轼对于生活的释然。与古代的诗词比较而言,苏轼具有一个较为成熟的自然观,是后世的楷模。结合诗词可以看出,苏轼已经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由于多样的创作风格,每一次的意境选择都是不同的,利用对自然风景的细致描写,使得读者在感受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过程中,还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利用对自然情境的刻画,寄托了苏轼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诗词当中特别提到了乡书,表达出作者无尽的思念。苏轼总是能够将大自然的万千事物融入到诗词当中。必须感叹与接受苏轼对隐喻手法的恰到好处的运用。比如说苏轼在欣赏西湖之美的过程中,他想到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风景。通过描写大自然中的美景,不断净化心灵,领悟人生真谛。例如千古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可以看出,苏轼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自然景色当中,通过自然百态理解人生冷暖。
面对江山如此美景,感情细腻,生性好游山水的苏轼投身其中,游历天下并写下千古名篇,而随着仕途道路上的愈加坎坷,或许仕途的失意正是苏轼在诗词、文画、书法等领域大有建树的潜在内力,苏轼饱受佛家精神的感染,豁达圆通的大义让深陷困境的他用一种大爱去宽容这个世界,善待自己。苏轼慰藉自己,愉悦自身。诗人用体贴生活的姿态观察着菜园里的春天,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热爱生活观察入微的入世者的心态,折射出苏东坡取材于民、与民同在同乐的酸甜苦辣。“此时的东坡完全是一位平民诗人,一位田园诗人”“独乐之不如众乐乐”,苏轼善于与民同乐,解民之忧。且不说他在杭州、惠州西湖建苏堤,便利于民;不说他在海南儋州劝农兴学促进文化发展,使之“书声琅琅,弦歌四起”。透过苏轼的诗词文赋,我们看到了他仕途颠簸流离的一生中安于天命的泰然和乐观。他把仕途的失意化为对事物的喜爱,将复杂的情感通过付诸笔端化为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文赋,将他对生活的积极豁达的心态流传至今,教予人们以乐达以坦然。语
参考文献
[1]苏轼.苏轼诗文词选译[M].曾枣庄注.巴蜀书社,1991.
[2]陈洪娟.谈《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婉约风格[J].语文建设,2013(35).
[3]康保苓,徐规.苏轼饮食文化述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4]洪敏,唐承贤.苏轼诗词中自然意象的隐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5]苏轼.《苏轼诗集·食荔枝二首》卷四一[M].王文诰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6]张跣.以理性节制情感——苏轼处理情感与哲思的模式[J].语文建设,2014(25).
[7]韋卫妮.论苏轼诗词中的思乡、归隐意蕴[J].广西教育学院,2005(1).
【苏轼的诗词及赏析】推荐阅读:
秋分诗词 欣赏苏轼描写秋分的诗词10-13
苏轼最著名的诗词摘抄09-10
苏轼《定**》赏析10-21
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赏析07-26
苏轼《行香子·秋与》赏析06-27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赏析07-26
苏轼《观潮》文学赏析10-07
和李,和李苏轼,和李的意思,和李赏析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