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

2024-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共16篇)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 篇1

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分层赏析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寻友夜游)

第二层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庭中夜色)

第三层便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写作技巧

1.比喻传神: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抓住了瞬间的感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虚实(动静)结合:把竹柏(实、静)比作了水中的荇藻(虚、动)

阅读练习题

⒈解释加点词:

⑴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⑵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至:

⑶相与步于中庭 于:

⑷盖竹柏影也 盖:

⒉解释加点词

⑴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②念无与为乐者 与:

⒊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⑴文中写了两个人,这两人的相同点是:

⑵写出文中用水草比喻月光下竹柏摇曳的句子。

⑶为什么作者不能入睡,又“欣然起行”的?

⑷结尾的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把_______比作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

⑹“月色入户”一句中“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⒋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相与步于中庭

答案:

⒈⑴考虑,想到 ⑵于是 ⑶在 ④原来

⒉①参与,这里是欣赏的意思 ②和

⒊⑴都是闲人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⑶月色入户 ⑷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 ⑸月下中庭 积水空明;竹柏影也 藻荇交横 ⑹用拟人手法,写月似乎也通人情,善解人意,知道人的寂寞,主动来与之为伴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 篇2

但是, 细究其诗其文, 我们却很容易发现, 和很多因宦海沉浮, 而文风大改的文学大家一样, 苏轼也因官道坎坷而深谙世事, 诗文风格有了明显的分界。

如果说, 以“乌台诗案”为界, 苏诗文前期是飘逸灵动、汪洋恣肆、精新奇巧, 让人读来畅快淋漓的话, 那么, 被贬黄州之后, 其诗文风格则转向了坐看云卷云舒、笑谈疾风骤雨的闲淡宁静, 有了更多的禅意佛理。《记承天寺夜游》即是一篇代表了其后期诗文风格的名篇。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统共85字, 却是一篇值得揣摩, 甚至是值得“临摹”的佳作。

一.逆境中的高深立意

作者何以写作此文?为己。放在今天, 就是一篇日记而已, 把今天发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夜游承天寺———写了出来。用我们今天的话译出来, 是一篇多么简单, 多么平凡的一件事情。那么, 其立意之高远、之深刻从何而来?

文题告诉我们, 此文所记乃“夜游承天寺也”, 何以夜游?且地点是承天寺?文首告诉我们, 夜游时间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一个曾经的科考举人, 官场骄子, 当是“案牍”缠身, 何以有此雅兴?连作者都自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今夜有何特别?

心境不同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此两人:苏轼、张怀民, 俩“闲人”, 遭贬谪, 被流放之人。

元丰二年, 苏轼因与当庭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 为“新政”中人所不容, 遂兴“文字狱”, 苏轼因诗获罪, 下狱御史台 (又称“乌台”) , 遭受103天的审问折磨, 几次濒临被杀境地。次年元月, 被流放至黄州任团练使, 但不得“签书公事”, 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果然是闲人一个啊, 曾经胸怀报国惠民之大志, 而今落得朝不保夕之境地, 在黄州一呆四年, 心境该是何等凄凉?

但是我们细品此文, 既无悲秋伤月, 更无满腔愤懑。少许失意, 间有不平, 但都是那么地轻, 那么地淡, 更多的却是对世事的洞察, 对人生的顿悟:追名逐利之人, 趋炎附势, 在宦海中起起伏伏难以自拔, 哪有闲情逸致静享这清虚冷月之仙境?自己尽管遭不平之待遇, 但能有此佛境可参禅, 能有此美景可品评, 实在也是人生之一大幸事。那些纠缠不清的官场世事, 那些忠贞为民确遭贬谪的失意, 都在这静谧的佛院中, 如水的月光下化开, 变淡。

人生之事, 失意常十有八九, 有志同道合之友, 有如此美景, 这般宁静的心境, 足矣。

此为本文立意, 不纠结于自己心中的愤懑, 不强调自己超乎常人的苦处, 而是苦中寻乐, 逆境中寻出路, 以一种恬静淡泊的心境去对待世事变幻。人闲, 心静, 淡泊, 安闲自适。其立意之深之远如此可见。

二.失意中的纯美意境

官场不得志, 人生不尽欢, 但是作者的笔下, 给我们的却尽是美。

不愧为诗文画全才, 信手拈来, 就勾勒了一幅“月光竹影”图:“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此景纯美:月光澄澈如水, 竹影斑驳如画, “水”上浮着、漾着“藻、荇”, 虚实、静美、动感, 就这么组合在了这18字之中。或许把月光喻为水, 把竹影看做荇, 都只是作者一时之感, 但妙就妙在, 苏轼这个大文豪不仅善于捕捉事物之美, 更善于描绘脑中稍纵即逝的奇思妙想。

更妙的是, 曾经遭受如许磨难的苏东坡, 在难以入眠之夜, 在失意难以排解的状况下, 也只是寥寥几笔, 点到即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不必更多的哀叹, 也不必矫情地抒情, 两问一答, 一切尽在不言中。

三.叙、绘、议的完美结合

此文堪称表达方式完美结合的典范:由事贯穿, 有景有情。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巧妙结合。先叙:交代时地人事, 48字;自然顺承:描写, 绘一幅竹影冷月图, 18字;最后抒情议论:19字, 道出此时此地之事、之人、之景实乃人生大幸。

其次, 此文表现手法细腻传神。“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一句, 生动贴切的比喻, 化静景为灵动, 实景虚写, 不多费一点笔墨, 却不欠缺一点美感。简、美宛如诗歌。

作者此文, 短短85字, 读来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 细品之下, 则是字字珠玑惜墨如金。此文很好地体现了苏轼文章艺术境界上的理念:“如行云流水, 初无定质, 但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 (《答谢民师书》)

四.独具匠心的巧妙结构

最巧妙的文章结构也一定是最自然的。品读此文, 我们甚至忘记了此文之结构, 作者一气呵成式的行文结构, 天衣无缝。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事———景———情, 如此结构恰如诸多名家名诗, 借事喻理, 借景抒怀, 由事入景, 由景入情, 结合紧密。作者写作此文, 其匠心蕴于自然之中, 其作文功夫, 与其诗词并驾齐驱。

此外, 苏轼此文, 从详略处理上看, 其独到之处显而易见:叙事部分, 寻友夜游, 张怀民, 何许人?作者为何偏去寻他?作者不费一墨, 因为我们可以从文末了解:“闲人如吾两人。”何必赘述?又如写景部分, 寺院中当有其它景致, 作者何以只写明月、竹影?文末又告诉我们:“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取的就是天下人身边都有, 却非人人都能共赏的景致呀!非“如吾闲人”, 哪来心境?另外, 此为的语言精辟凝练也是一绝, 上文有所涉及, 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恰如一株文学奇葩, 无论从其立意选择、文章意境, 还是写作手法、文章结构等等各方各面, 均是一篇文质兼美之作。放在今天, 就是我们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

摘要: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文质兼美之作, 但是作者当时所处之境, 却是其人生中的最低谷。与其他文豪相比, 逆境中能把失意之态写得如此云淡风轻, 实是难能可贵, 无数次品读, 总能读出其美其妙, 本文试整理之。

关键词:高深立意,纯美意境,巧妙结构,奇葩,文质兼美

参考文献

[1]周克勤.乌台诗案研究, [D].西南师范大学, 2002年。

[2]姚复.“乌台诗案”起因新探[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87 (03) 。

[3]宋·魏泰.东坡笔录, 卷十[M].上海市, 中华书局, 1983第10月版, 第114页。

[4]《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5]赵理直.揭示文豪的真面目—苏轼在乌台诗案中被扭曲和被误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年第26卷第7期。

[6]《苏轼文集》, 孔凡礼点校, 中华书局1986。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篇3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诵读、积累。

2、难点是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味法、合作探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有一人:七岁知书,十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抱负远大。但仕途坎坷,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阅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简介作者。

今天我们学习他被贬黄州时写的一篇美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探究新课

1、初读——读准(读准字音,讀清节奏)

(1)全体同学放声朗读。

(2)教师正音并提示节奏划分。

(3)再次诵读。

2、译读——读懂(读懂文章)

(1)用自言自语的方式,读一句,译一句,同时圈画出疑难字词句(课前预习进行)。

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组内无法解决的,提交班级共同交流解决。

(2)检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效果。

解释红色字词:

户、欣然、念、遂、寝、相与、空明、交横、盖、但、闲人、耳

翻译画线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③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是那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

⑤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每位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最好摇头晃脑,读出古味古韵。

3、研读——读透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明确: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确: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件:“我”和张怀民夜游承天寺。

事件的起因:月色优美。

4、品读——写景妙处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细细品读一番。

(1)添一添,品意境:

能否添上“丛中蛙鸣起伏,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等句?

——不好。这些句子会打破原文宁静、淡雅的意境。

(2)删一删,品修辞:

删去“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

——原句用比喻,把洒满庭院的月光比作积水,澄澈空灵。而似水草一般在如水的月光中飘摇的,其实是月光照射下竹柏的影子,“盖竹柏影也”点透实情。删去后,没了新意,也不生动,更改变了原意,与实际不符。

5、悟读——“闲人”含义

(1)领悟“闲”之意:这清闲之意,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2)领悟“闲”之情:这“闲”字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你是如何感受到的?(结合背景分析)

明确: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尽在其中。

(3)谈谈读完本课有何感悟、启发、收获等。

三、拓展延伸

1、补充苏轼被贬谪的资料,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豁达、乐观。

苏轼一生仕途不平,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和而屡遭贬谪,但都笑然面对:

贬至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至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至惠州,“日啖荔枝三百课,不辞长做岭南人”。

小结:苏轼之所以能名垂青史,不仅因为他的政绩,也不仅因为他的诗文,更因为他豁达的人生态度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都用豁达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风雨,用闲适的心情去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推荐阅读:东方龙吟《万古风流苏东坡》王水照《苏轼传》 林雨堂《苏东坡传》

2、补充阅读苏轼的其它作品《定风波》等。

请常读一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原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收集积累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 篇4

贬官黄州,四年,这年,他四十五岁。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在贬黄州期间,苏东坡的内心深处无时不忧虑着国家黎民,思念着亲人,孤独而寂寞着。

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得罪了权臣,他又能如何?只能心中默念。历经了多年的沧桑,他学会了从容地看淡一切,享受孤独。遂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文章整体采用了长短句相结合的方式。写道: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正当他无事可做,无公文可批,准备入睡时,惊然发觉那澄明清澈的月光斜射入了门中的缝隙,他欣赏地起床了,刹时又念一人赏景岂不百无聊寂,心中不禁又暗然失色。转念,于是就怀揣着希望去承天寺敲了与他同命相连的张怀民的门,门开了。怀民亦未寝,苏东坡心中不免闪过一丝惊喜,又想到怀民与他都心怀鸿鹄之志,却生不逢时,都郁郁寡欢,不得志。

闲来无事,便悠闲自在,拥有了闲情雅趣,却慢步于庭中,怀着一点小欢喜,小闲适去细分水中之景,写庭下如积水空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积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东坡先生的内心如皎洁的月光一样澄澈,光明磊落。文中“竹柏”我意亦暗示了达观处世,坚强着乐观。难道不是吗?细品此文,从苏东坡的一举一动中,仿佛呈现出了一位胡须飘飘,白发苍苍,目光炯炯,健步有力的“壮中少年”。

文末,东坡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成了一代名句,这句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自我解嘲,是一种议论抒情,亦是借此夜美景抒发自己旷达却壮志难酬的人生遭遇。正如他还说过:“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历尽沧桑、却以一种历经万般红尘劫,犹如凉风轻拂面般超然的人生态度去对人生,对挫折,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谱下百篇名作。更是在风一更,雪一更中潇洒而淡然,超脱世俗的存活着。

朋友你可能会问,东坡不曾忧愁?且道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而苏东坡的一生虽是雪泥鸿爪,却也用这种方式,以动泄愁――耕地五十亩,种桑三百尺,读书,助民,写作……此举更突显了他的智慧!

从古到今,沧桑巨变,而苏东坡守一片宁静,携一份淡然,无畏世事纷扰。他一桌一椅,一人一壶,便斟满整个夕阳,他半世癫狂,半世流离,一生的逆旅,一世的行人!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 篇5

微弱的星光,皎洁的明月,浩瀚的夜空,沉睡的古寺……

创造晨曦是为了人们苏醒,创造黄昏是为了酝酿睡意,创造夜晚是为了入睡安眠。那一夜,最无法入眠的,莫过于心中无比怅然的的苏轼罢!

繁星点点,皓月当空,解衣欲睡之时,偶然察觉那悄然入户的月光。它幽幽地倾泻,淡淡的洒在地上、案上,就如镀上了一层银辉,闪闪发亮。那轻柔的月光竟让人欣喜,如此良辰美景,苏轼便顿无了睡意,决定徒步而行,以解心中烦闷。

约上一同被贬官的张怀民,两人漫步庭院中。庭中之景迷人至极,他们不禁停下脚步,用心观赏。举目望去,柔和的月光洒满院落,就犹如积水充斥着,清澈透明。整个大地沉浸在这柔美的月光之中,淹没在宁静之夜情意绵绵的魅力里。远处,夜莺在不断地歌唱,撩人思索引人入梦,那轻柔颤抖的歌声似乎是专为难以入睡之人而发的,更增添了月光撩人的魅力。近处的池塘,它的周围与上空笼罩着一片薄薄的水汽,一片白色的轻雾,经月光一照,愈发觉得如仙境一样美,而青蛙也一刻不停地将它们短促而铿锵的鼓噪声投向夜空。池中,原以为那是交缠在一起的水草,仔细一看,不曾想到竟是月下柏树的影子,树影婆娑,冷月静照,这注定是是凄清的夜。

被贬的痛苦,失落的惆怅,久久难以释怀。如此美景,忙碌之人定然是欣赏不到的,而只有闲暇之人才会细细观赏,苏轼与张怀民正是那因贬而闲的人,因此,他们怎能错过?而两个“闲人”能有“闲情”来欣赏大自然的美妙景色,这是幸呢,还是不幸呢?

虽说遇挫被贬,但如此佳境,有心之人将它欣赏,无心之人忽而略之,受伤的心灵应由这纯净空灵的月色来慰藉。远离职场、官场的争斗与喧嚣,静下心来享受身边的美才是真。既然不能摆脱,那就回避走开,让疲惫的心灵憩息,等一切浮尘沉寂下来,正义之光必将照亮大地。

记承天寺夜游 篇6

教材分析说明

本文通描述在一个空灵澄澈的月夜,作者与好友闲庭信步的情景,传达出作者微妙而复杂的心境。贬官之作,多悲情,即闲游,诣也是落寞之举。教科书,教参均持此观点,一般教师教学时当然要落入窠臼之中。解脱自由的生活,精神上的变化反映到诗文上,即以儒家入世精神自励,关注民生而变为超旷放达。只言“自嘲,自慰,自叹”之闲,却无视“自得”之闲,似乎不能给生活在现代快节奏的学生以精神上的高层熏陶和启悟。真是怎一个“闲”字了得!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3、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

4、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心境。教学方法:朗读法 合作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导学案设计: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填空: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

,字,号

,谥号

,眉州眉山人,(朝代)著名

、。他与其父

,其弟

合称“三苏”,同为“

”之列。他的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开创了

词风。

2、给加点字注音:

遂()至承天寺 怀民亦未寝()

藻()荇()交横 竹柏()影也

解()衣欲睡

积水空()明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解衣欲睡

欲:

(2)欣然起行

欣然:

(3)遂至承天寺

遂:

(4)盖竹柏影也

盖:(5)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6)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7)念无与为乐者

念: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2、给句中的“与”字注音并解释: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3、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三、问题探究

1、文章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一谈?

2、叙述部分分别交代了哪些要素?

3、文章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试把文章中写月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1、丛中蛙鸣不断。

2、村中狗吠鸡鸣。

3、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为什么?

5、文章的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具体谈谈自己的想法。

6、你认为文中的“闲人”包含了哪两层意思?

四、布置作业

①课外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②默写《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叙事:

寻友 赏月 写景:

月色 空明

议论:

乐观旷达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篇7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预习的效果。首先看看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怎么划分, 说说你的理由。

生1:“念∕无与为乐者”, 因为“念”是动词, 是思考的意思, 后面是它带的宾语。

生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因为“遂”是表衔接的副词, 而“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是连动。

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因为“但”是“只是”的意思, 表范围的副词, “如吾两人者耳”是定语后置, 是一个整体。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正确, 其实划分节奏的过程就是理解文章的过程。下面, 我们运用开火车的形式, 翻译文章。

学生边读边翻译文章。 (略)

师:文章全文只有84字, 可以说是短小了, 我们可以再将它读短读薄。请运用以下的句式说话,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句式:文章叙述了一件事, 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生4:文章叙述了苏张二人同游承天寺的事情, 表达了苏轼豁达乐观的思想感情。

生5:文章叙述了苏张二人在承天寺赏月的事, 表达了作者坚韧、不服输的硬骨头精神。

生6:文章描写了月下承天寺幽静的美景, 表达了作者誓死不向恶势力低头的性格特点。

生7:文章描绘了承天寺月下竹柏等景物, 表达了作者孤寂、思乡的悲伤情感。

二.精读文本、深入解读

师:大家通过阅读体会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有高洁、有坚韧、有孤独、有烦闷。下面我们再将文章读厚, 看看作者怎样在文字中透露这些情感的。

师:文章第一句交代了哪些内容?

生8:当时的季节是深秋, 时间是深夜, 而且当时的月光皎洁, 苏轼因而睡觉不着, 外出散步。

师:回忆一下, 古代文人写秋绘月的经典诗文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9:马致远的《秋思》抒发了游子的思乡愁绪, “愁”乃心上秋, 这个汉字的造字特点就是最好的证明。

生10:李白的《静夜思》将“明月”“秋霜”“故乡”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著。

生1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中秋之夜的抒怀很感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一句表达了作者豁达的胸襟, 而“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一句是温馨的祝福, 是千古离人的心声。

师:皎洁的月光勾起了作者的思绪, 有思念, 有惆怅, 有豁达, 不一而足。作者来到承天寺, 寻找朋友张怀民。“承天寺”这个地点引起老师的注意, 不知同学们有怎样的解读?

生12:寺庙是出家人所在, 他们看破红尘, 无所追求。

生13: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这首诗中“幽”“空”“寂”等三个字十分恰当的刻画了寺庙的特点。

师:作者是不是想到了遁入空门, 我们无从知晓。但他的确来到了寺庙, 寻找寄托。寺中一定有许多的景物, 作者选择了哪几种?

生:只写了月下的竹和柏。

师:同学们读过古人哪些写竹和柏树的古诗词, 诗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生14:郑板桥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读出了竹子的坚韧和顽强, 也是作者自己性格的真实写照。

生15:郑板桥的《竹》

一节复一节, 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我读“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时, 想到了《爱莲说》里面的“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一句, 竹和莲相似, 都有高洁傲岸的情操。

生16:郑板桥的《题画》

秋风昨夜渡潇湘, 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 挺然相斗一千场。

秋风怪石都奈何不了毅力顽强的竹子, 他一身的胆量, 誓死不低头的气概, 让人震撼。

师:郑板桥笔下的竹子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写照。苏轼与郑板桥虽然不是同一朝代的人, 但是对竹子的热爱和赞美是一致的, 在竹的身上也看到了他们的影子。

生17:我读过无名氏所著的《柏树》一诗:

柏劲松青入云幔, 林深溪浅出仙山。我爱松柏真高洁, 家雀安能枝上攀。

松柏高洁, 当然不与家雀为伍, 那种洁身自好令人钦佩。

生18:我读过李白的诗句:

为草当作兰, 为本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 松寒不改容。

松柏的本性是其他的植物所不能比拟的。当其他的植物已经躲避严寒时, 只有松柏依然在寒风中傲然挺立。

生19:我读过李白的四句诗:

松柏本孤直, 难为桃李颜。

愿君子长松, 慎勿作桃李。

桃李颜色和果实是令人垂涎欲滴的, 但是松柏才是真正的君子, 不求表面重在内心。

生20:我看过贯休《春送僧》

蜀魄关关花雨深, 送师冲雨到江浔。不能更折江头柳, 自有青青松柏心。

送别诗中也有松柏的身影, 那是因为她们那份正直和真诚, 可以运用来表达一片丹心。

师:同学们的阅读面十分广泛, 让老师也佩服不已。古人写文章重在文以载道。大家猜测一下, 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写这篇文章的?

生21:我从书上的注释中知道, 苏轼是在被贬到黄州的时候写的这篇文章。

师:这是苏轼第一次被贬到黄州时写的文章。其实苏轼一生曾经多次遭遇人生挫折, 先后被贬到黄州、杭州、惠州和琼州等地, 但是他还是生存下来了, 靠的就是《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出来的既豁达乐观又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 而且也是这些品质让他在文学上有了巨大的成就, 成为一代文豪!

三.拓展迁移, 感同身受

师:苏轼900多年前的一篇文章, 让我们大家了解了一位文豪的心境。同学们, 如果大家当时与苏轼一起在月光下散步, 你会有什么话对他说?

生22:苏轼, 你要放开些, 人生在世没有趟不过去的水, 也没有爬不过去的山。

生23:“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人生路上的挫折是难免的, 只要有生存的勇气和毅力, 就一定能够有作为。

生24:苏轼, 我真佩服你, 在你的身上我学到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师:安慰、劝导都有道理。老师觉得, 我们青少年更应该从他身上学习一种人生态度, 那就是坚忍不拔, 豁达开朗, 面对挫折时看开一些, 依然可以活得开心幸福。

最后, 老师推荐余秋雨的散文《苏东坡突围》给大家, 课后大家去看看, 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下课!

教学小结:

一.拓宽了文本的深度和广度, 对学生进行了人生态度的深刻教育。

文章只有84字, 而且学生的预习情况良好。因此, 老师果断地加深了课堂的深度, 拓宽了课堂的广度。课堂围绕苏轼文章里选择的“月”“寺”“竹柏”等景物, 调动学生的积累, 很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的教育目标, 可谓水到渠成。另外, 这样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积淀, 对于学生今后的文言文的阅读和测试, 都有巨大的指向作用, 可以说实现了过程和方法的教学目标。

二.摒除“知人论世”的常规教法, 深抠文本得精华。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目标的设置 篇8

《记承天寺夜游》寥寥百字,就把夜游的时间地点、同游者、周围环境交代清楚,还抒发了作者特殊的情感。学生学完此课,既能领略秀丽的景色,又能感受作者真切的情感。因此,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目标一:诵读夜游之情,读出韵味。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这一份情感该如何把握呢?唯有把反复诵读作为教学目标,方能解得其中味道。阅读,不仅仅是诵读文字,更是融入真情,加入理解。采用教师范读、全班读、小组读、个人读等形式,感受作品的韵味,鼓励学生在读中有所悟,有所得。

当作者“解衣欲睡”时,这是一个寻常的夜晚,阅读语气较为平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就要读出发现的兴致盎然和出行的迫不及待。到“念无与乐者”时,转为怅然,语调随即低落。忽然想到好友张怀民,“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带着一丝期盼。等到发现“怀民亦未寝”,就要读出“心有灵犀”的窃喜和欣慰。进而有了“相与步于中庭”的默契、温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阅读月下散步赏景部分应是一种享受,一种陶醉。毕竟身处贬谪,“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既要读出不得志的悲凉,仕途失意的落寞,也要读出自适的坦然。学生根据理解,诵读再诵读,就能从文中读出深意。教师的相机阅读非常重要,学生会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能迅速融入文本,沉浸于文本的深邃意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

目标二:感受月色之美,掌握方法。

诵读之余,教师引领学生学习写景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方法,懂得更好地描写叙事抒情。我们一起追寻作者行踪:屋内“解衣欲睡”,步出屋舍“欣然起行”,“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这一路走来,心情起伏变化,感触良多。

“月色入户”是月色不忍看到作者孤单寂寞,就悄悄进入屋子,巧妙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月色的多情,善解人意,给失意之人带来温暖。“庭下如积水空明”,把月光比作积水,取其相似点“空明”,营造出一个空透明澈的氛围。“藻荇交横”,庭院里哪来的水草?原来是竹柏的倒影。作者进一步想象,月光下的竹柏倒影不就像水草吗?新奇的比喻给人错觉的美感,似乎在湖畔赏月,使我们不知不觉进入迷离的境界。

行文至最后,作者发出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运用反问,追问哪里没有月色?哪里没有松柏?唯苏轼和友人张怀民能够用心体悟。再次浏览全文,作者以行踪为线索,综合使用拟人、比喻和反问等修辞方法,借用丰富的想象,虚实结合,让学生既感受了月夜的美景,又学到了写景抒情的方法。

目标三:品味心境之闲,解读主题。

解读主题,要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明了作者的复杂心境。写作本文时,作者被贬谪已有四年了。“乌台诗案”让苏轼死里逃生,凄凉孤寂。他在黄州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写下这篇短文,真实记录了自己生活的一个片段。解读本文主题,就要细细品味人物的心境之“闲”,这也是教学本文的目标之一。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颇有深意,入“夜”即“解衣欲睡”,无杂事扰之;“月色入户”即“欣然起行”,可率性为之;与怀民“相与步于中庭”,细赏“竹柏影”,能尽情赏之。此情此景让苏轼不由自主地抒发了胸臆,被贬后的惆怅,与友人同赏月的愉悦,自我调侃的豁达。

作者被贬期间,没有公务缠身,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最终发出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他有远大的抱负,有执着的追求,但是被一贬再贬。“吾两人”是“闲人”,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几多欣喜,几多凄凉,几多豁达……作者虽被贬但依然保持达观的心境,使文章更富感染力。把握这些,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记承天寺夜游》的深刻内涵源于夜游之情、月色之美、心境之闲,如同行云流水,于无形中见技巧。夜晚的皎洁明月激起作者游兴,故而前往寻友,触景动情,记下此景此情,既自然亲切,又发人深思,意蕴丰富,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的臻境,文章读来隽永绵长。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9

【教材分析与处理】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课文的篇幅短小,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将课堂最大化的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掌握文言词汇,朗读背诵全文,体会本文语言特点,此为教学重点;扣住文眼“闲”字做文章,创设富有活力的开放型课堂。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达成浅文深教的效果。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的初二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主旨,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

感情。

3、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形成语感。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解读“闲人”二字,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流程】

(一)导入:(教师唱《但愿人长久》,营造氛围,引入课题)

师:知道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词中的名句是哪句?月是诗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的名句?下面让我们学习苏轼的另一写月名篇《记承天寺夜游》,学习《记承天寺夜游》,走进苏轼。(板书)

(二)解读标题。

明确:文体(记),时间(夜),地点(承天寺)

补充介绍承天寺(展示图片):“承天寺”是张怀民居住之所,张怀民在元丰六年也被贬谪到黄州,他修了一座亭,苏轼给亭命名为“快哉亭”,并写了一首《水调歌头》送给张怀民,其中有一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三)交流预习体会,明确学习目标。

1、学生资料展示,走进苏轼,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生交流预习收获与疑难,明确个体学习目标与全体学习重点。

(四)初读课文,体会层次美。

1、自由朗读,明确朗读要求。

要求:读得流畅响亮。

读得字正腔圆。

读得抑扬顿挫。

读得层次分明。

2、小组再读课文,体会文章层次美。

指导:表达方式的不同,感情不同,语气语调不同。

读叙事。读出闲适、欣慰之情。

读写景。第二段描绘庭院月色,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要读出喜悦、闲适之意。

读抒情。既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闲时赏月欣喜,漫步的悠闲。

3.、指名读,读出记叙、描写,抒情的不同感情。

4、播放视频,听读课文,体会层次美。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抑扬顿挫、节奏分明的层次美。

(五)疏通文意,合作研讨。

1、学生交流以往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及明确重点。

•教师补充(媒体出示)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留---如人名、地名、年号等不翻译,保留。

•换---用近义词替换。

•补---补充省略成份。

•调---倒装句式进行调整。

•删---将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去掉不翻译。

2、小组合作,借助课文注释,理解句意,并在便利贴上整理重点。抓住重点字和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等。

3、学生整理汇报,解决疑难。

4、全文整体感知。

(六)深入探究,感受胸怀美。

1、思考:文中那个字最能体味到作者的内心情感?苏轼是“闲人”吗?

扣住文眼“闲”字做文章,引导学生到文中寻找答案。学生自己找,自己讲,自己归纳,老师点拨。

2、明确主旨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体会人物胸怀境界美。

教师小结:苏轼看上去真的很闲,无官一身轻,有闲情雅致欣赏美景,(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但苏东坡内心深处不愿意做一个无官一身轻的闲人。他不断被贬,却能够随遇而安,我们从苏轼的身上看到了豁达乐观,看到一生屡遭贬谪,身形万里,但始终释然安然,达观豁达。

3、探究“文人心境”。

补充欧阳修、范仲淹等材料,课外延伸。

(七)拓展迁移,培养胸怀美。

1、展示烦恼清单。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与朋友、父母交往方面的,可以是体态长相方面的。通过实物投影展示清单。

2、讨论:遇到烦恼时,应该如何面对?

(八)学生谈体会及疑惑。

(九)教师布置作业并结束语。

记承天寺夜游 反思 篇10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课 型:诵读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朗读并背诵课文,领会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利用诵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的特殊心境。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景物描写,抒情语句的深刻内涵。

教具准备: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夜晚,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你能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学生举例。)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

(板书文题: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

二、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苏轼是我国古代(北宋)的大文豪,唐宋散文八家之一,诗文画都有很高的成就。苏轼来过我们惠州,惠州惠城区的白鹤峰有个东坡书院,据说就是苏轼在被贬惠州时谪居的地方。不知大家有去过没有?《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宋代官员被贬是到一些边远地区,当任一些有名无实的“闲官”说好听的是“闲官”,说不好听的是“软禁”。被贬官意味着苏轼在政治生活上遭到很大的挫折。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交流看法。(生可能答出:郁闷、忧伤、不开心、不高兴等)

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推测是否相符。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文意

1.指导学生朗读: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大家注意听清字音和朗读的节奏。

(2)学生朗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试着模仿范读,读出感情。

教师强调:

读准字音:遂(sui) 相与(yǔ) 藻(zǎo) 荇(xìnɡ)

读出节奏: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2.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A、同学们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翻译课文,不懂得同桌谈论一下。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B、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句:

重点词语:

⑴月色入户 门 ⑵欣然起行 高兴地

⑶念无与为乐者 思考、想到 ⑷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于是、就

⑸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⑹庭下如积水空明 清澈、透明

⑺水中藻、荇交横 交错纵横 ⑻盖竹柏影也 原来

⑼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罢了

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清闲的人。现在一般指与事无关的人。

11)念无与为乐者。 动词,引申为“交谈”。

一词多义:

但: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

寻: 寻张怀民。 寻找。 未果,寻病终。 不久。

重点句子:

(1)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遂,于是,便;至,到。)译文: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盖,原来。)

译文: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C、学生逐句翻译。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 篇11

(选自《历代笔记小品》, 范军、阮忠编, 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年)

注释:

(1) 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 (2) 陈诉:状告。 (3) 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 (4) 某:我。 (5) 姑:暂且。 (6) 发市:开张。 (7) 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 判案用的笔。 (8) 逾:走出。 (9) 逋 (bū) :拖欠。

译文:

东坡先生在杭州做官的时候, 有人来告状, 说某人欠了他两万丝绸钱不还。东坡把那个人喊来, 询问是怎么回事。那个人说:“我家以制作扇子为业, 刚好父亲死了;而且从今年春天以来, 阴雨连绵, 天气寒冷, 制作的扇子卖不出去, 不是有意欠他家的钱。”东坡仔细看了他很久, 然后说:“暂且把你做的扇子拿来, 我为你开个张吧。”一会儿扇子拿来了, 东坡从里面拿出二十把白团夹绢扇, 随手用判笔在扇子上写行书、草书, 画上枯木竹石, 一会儿就弄完了。随即交给那个人说:“出门赶快去还你的欠债。”那个人抱着扇子, 流着眼泪道谢走了。刚跨出府门, 就有多事的人争着用一千钱买一把扇子, 那个人拿的扇子一下就卖光了, 来迟一步没买到扇子的人, 甚至懊悔、遗憾得不得了。那个人就这样还清了他的欠款。一郡的人都称颂、赞叹, 还有人感动得流下泪来。

鉴赏空间

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出为杭州通判。任职杭州期间, 他留下了许多佳话。“东坡画扇”这则小故事, 不但让我们领略了苏轼在书画艺术上的造诣, 更让我们感受到他那关心人民疾苦的仁者情怀。

[读有所思]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12

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记承天寺夜游〉〉就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与明澈,淡定与安详。《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4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啊?只有“闲”着的苏轼才能读懂它,只有达观洒脱的人才能读懂它,只有闲情逸致的人才能读懂它。月因人而格外美丽淡雅,人因月又倍增潇洒而达观,二者交相辉映。因此,我觉得这篇精美短文主要扣住两个词:一个是“月”,另一个就是“闲”。本文篇幅虽小,写景抒怀却有独到之处,一切都像信手拈来,却创造了一个明净悠闲的境界。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比喻手法,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的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思和豁达宽广的胸襟。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掌握重点实词和重点句子的意思。

2、能欣赏描写月色的句子,体味其意境,并能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掌握重点实词和重点句子的意思。

2、能欣赏描写月色的句子,体味其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初一时学过苏轼的两首词,还记得吗?(《浣溪沙》、《水调歌头》)。我们一起来背诵里边的名句并复习它们的表达作用。(《浣溪沙》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劝告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可见其热爱生活,旷达乐观。《水调歌头》中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否定离愁别绪,以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发出对人生的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元丰六年,是苏轼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他写了《记承天寺夜游》,他还会有这种旷达乐观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记承天寺夜游》。

二、诵读课文

1、自由诵读。要求:找出生字,利用页下注释解决,并利用老师教过的方法来断句。

2、听范读。要求:注意生字的读音,注意范读的语调、节奏和重音,用笔划出朗读节奏。

3、齐读。要求:读准生字读音,读出课文的节奏、语调和重音。

三、自主探究

学生借助页下注释和资料,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要求:翻译时必须字字句句落实,为即将到来的比赛作好准备。

四、“我和月亮有个约会”小组竞赛

竞赛规则:全班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小组,竞答各关的题目。题目分为抢答题和必答题。抢答竞赛时,抢先展示本组答案的小组视为抢到了答题的权利。注意:每次闯关都必须是不同的人。

(一)第一关相约苏轼

1、出示题目

2、小组派人闯关。

(二)第二关寻赏月人

1、出示题目

2、小组派人闯关

(三)第三关携手怀民

1、每组选择一个题目

2、小组派人闯关

(四)第四关庭中步月

1、每组选择一个题目

2、小组派人闯关

(比赛结束,老师总结,表扬优胜小组)

五、欣赏描写月色的句子并体会其意境

1、找出描写月色的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1)你的图中出现了哪些景物?

(2)把自己的大脑当做电视机,让画面更细致、逼真,使画面动起来,在大脑中放映特写镜头。

(3)让画面连贯起来,同桌之间把大脑电视机中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给对方听。

3、出示一张图画,要求学生结合刚才的想象,品析句子的妙处,并体会画面的意境。

明确:“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一池春水的静谧感;“藻荇交横”比喻月光下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4、这段景物描写突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疏影摇曳,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呢?(欣赏、欣悦)请大家用自己的声音把月光之美表现出来。

过渡语: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段景物描写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冰清玉洁、宁静淡雅的世界,它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

六、体会作者的心境

在最后一段,作者因景抒怀,惋惜无人赏月,在结尾连发两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意思很明确:月色常有,竹柏常有,只不过像我们这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多啊!我们眼中的“闲人”指的是哪种人?

教师引导:

1、联系写作背景理解。

写作背景: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诽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十二月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2、联系最后三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和“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来理解。

由此可知,“闲人”有两层意思:

①、被闲置的人。(贬谪的悲凉,失意的寂寥)

②、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有闲赏月的欣喜,自我排遣的达观)。

2、老师小结。

七、背诵

1、按提示背诵。

本文是一篇要求背诵的文章,我们背诵时可按什么思路进行背诵呢?可以按照作者所交代的要素。如:

记承天寺夜游

(时间)解衣欲睡,(起因)念无与乐者,遂至(地点),寻(人物)

(经过)

庭下,水中,盖。(经过)

何夜?何处?但少。(经过)

2、背诵全文。

八、作业

板书:

积水空明贬谪的悲凉

写景抒情自我排遣的达观

藻荇交横有闲赏月的欣喜

(清澈透明

意境

疏影摇曳)

改写记承天寺夜游 篇13

我披上长衫,起身想要去外貌走走。冰冷的空气深入骨髓。身体不禁颤了一颤。被贬于黄州,我找不到一个可以与我谈笑取乐的人。唉!对了,不是还有怀民马?去找他吧。心中的一个声音响起,驱使着我向承天寺走去。轻轻的脚步声中,承天寺的剪影已在我面前——怀民也与我一样贬于此地。

轻叩门棂。“请进。”淡的两字有多少是无奈与孤独?烛影摇曳,怀民欣喜的脸孔看向我。“你怎么来了?也不早点告诉我。”怀民说着。“今晚月色太美了,想邀你与我一起去散步。”“好啊。”话音刚落,我们并肩在庭院中散步。灯火阑珊,寂静无声,一切都是那么的安宁,静谧。

我们一齐仰望黛色夜空,月朗星稀。无需多言,只需要静静地观赏。月光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潺潺流水中,仿佛还有许多水生植物在水中摇曳着,原来是松柏与翠竹投下来的影子,透着月光,别样的雅致。

怀民轻笑。“真好,能与你一起欣赏这皎洁的月光,十分美。”又拿来了酒杯,两只银樽频频举起,畅谈古今。怀民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如今被贬于此地,想为朝廷效力也难啊。”我无奈地笑了笑,黯然神伤。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 篇14

1.充分的“自学”,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 我先发下导学案, 要求学生:在20分钟内, 自读课文, 独立思考导学案上的问题, 写下自己的回答。学生自学时, 我边巡视监督, 边观察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只见学生们的眼神在课文、导学案来回穿梭, 手里不时写写画画。我凑上去看他们写的答案, 即时分析他们思考的亮点、欠缺和错误, 也在心中预设该如何进行引导、点拨。

当看见学生们或埋头书写或凝神思考时, 我心中非常激动。在以往的课堂上, 我提出问题, 肯定会有学生回答, 但举手回答的毕竟是少数。对于那些没有举手的学生, 他们思考了吗?他们理解了多少?我没有太多的把握。而现在, 我却只要看学生导学案书写的情况, 就可以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怎么能不让人雀跃?

2.“先思考, 再交流;先文字, 后口头”, 使合作学习更有效。在“自学”环节, 我提醒学生要“先思考, 再交流;先文字, 后口头”。“先思考”、“先文字”这有效避免了个别学生借机偷懒, 等答案, 也让学生由读到思到写, 理解不断深入。

小组交流时, 有了“自学”时的充分思考, 有了导学案上的书面表达, 小组成员观点的异同一目了然, 小组交流的针对性很强, 讨论也非常深入。

3.竞赛机制的引入, 让“展示”更活跃。在小组交流前, 我提出要选出“最佳选手” (即问题回答最佳、最完整、最有启发的小组) 、“最佳评委” (即点评最到位或提出的质疑最有价值的小组) 。学生们一听都特来劲, 积极投入, 努力把小组的回答写得更加完整。还有一个小组, 为了能上讲台展示, 四个组员都高高举手示意。在台上展示时, 讲台下的小组又积极投入到“找碴”行动中, 想要成为“最佳评委”。全班同学都踊跃发言, 抢着发言。这样的课堂能不“活”吗?

4.得当的教师总结, 让课堂学习得到提升。通过自学、交流、展示, 学生体会到了“月色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一句比喻运用的精妙, 又结合写作背景, 理解了苏轼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成。我便让学生们进行课堂小结, 说说自己本课学习的感受或收获。有的学生赞叹苏轼运用比喻写月色的高妙, 有的钦佩苏轼的乐观……但却没有学生将 “景”与“情”联系起来。轮到我做课堂总结了, 学生们都齐刷刷看着我。我却抛出一问:“承天寺景物有很多, 可为何作者眼里只有月色、只见月下之竹柏?”学生们齐刷刷看向我, 眼神里有些困惑。我轻轻点拨:“这景与情有何联系?”学生们似有所悟, 我缓缓道来:那月下的竹柏, 不正是纯洁、坚贞的象征?这样清澈透明的美景, 不正映照出作者那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学生们这才领悟到原来苏轼那面对逆境的“从容”, 那率性面对生活的“真”, 那超脱了世俗名利的“宁静”与 “空灵”, 不仅仅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叹里, 早已流露在对空明的月色、纵横交错的竹柏影的欣赏里。我最后总结:“读写景散文, 可以通过抒情、议论的语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更应该透过作者眼中的笔下的‘景’去领悟他心中的‘情’。”

这一课堂总结, 让学生将“赏景”与“悟情”联系起来, 让学生的学习由这一篇文章辐射到了这一类文章, 确有画龙点睛之妙。

二、导读问题要直指教学重难点, 体现学法指导。

“记承天寺夜游”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品味写景名句, 教学难点是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我第一次试教时, 导读问题设计为———

问题一:苏轼和他的朋友观赏到了怎样的美景, 他是如何描写的? (可从修辞手法、描写角度、用词等方面赏析)

问题二:观赏这美景, 苏轼和他的朋友有了什么感慨?结合写作背景, 说说你对‘闲人’的理解。

就问题一来说, 大多学生都是从运用比喻的角度来谈作者写景的妙处。但都只知道这一比喻体现了月色“空明”的特点。至于月色“空明”是怎么借助比喻表现出来的, 学生就说不上来了。对于问题二, 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苏轼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也能由写作背景, 理解“闲人”的含义, 但问题并不指向本课教学难点:理解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于是, 在第二次试教时, 我把导读问题改为:

问题一:“‘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一句被历代文人称道不已。请比较以下两个比喻句, 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 为什么?

原句: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改句:庭下月色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是竹柏影也。

问题二: (1) 现实生活中, “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2) 请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作者为何自称为“闲人”? (3)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问题一的改动, 是受到了王岳东老师的启发, 他在上这一课时, 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来体会本文运用比喻写景的妙处。

这一问题的改动, 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精彩的回答:

“原句好, 因为改句太直接, 没有原句那么委婉。原句暗含月色, 水中藻荇原不知为何物, 后来才感叹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原句没有出现本体‘月色’, 却引起了人的想象, 作者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 让人回味无穷。”

“改句缺少了一种‘惊喜’的感觉, 而原句更符合作者当时的感受, ‘盖’说明作者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那是月色, ‘盖’这一恍然大悟也更能衬托月色‘空明’。”

从这些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一比喻的妙处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他们通过比较两个句子, 发现改句不同于原句的两点:1.本体“月色”的出现;2.“盖”字改为“是”。再由此进一步体会到原句表达的一波三折, 巧妙动人。

一节课, 能有一得, 已属不易, 与其求全, 希望学生从修辞手法、描写角度、用词等方面泛泛而谈, 不如引导学生就比喻这一个角度深入透彻地体会作家语言运用的艺术。

问题二的改动, 使思考直接指向教学难点。由学生的生活中对“闲人”一词的理解, 再迁移到对课文中“闲人”的理解, 使问题设计更符合认知规律。学生对作者文章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情感的体味更加到位、深刻。下面便是当时课上几位学生精彩的回答:

“作者觉得像他们俩那样当闲官又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太少了, 多少有些孤独。”

“流露出了作者与知己悠闲赏月的快乐, 也有被贬的无奈伤感, 也有对世人忙于名利的批评, 也有对自己和张怀民的勉励。”

“我体会到作者自嘲为‘闲人’, 实际却引以自豪的感情。”

他们敏感地捕捉到了作者细微的而复杂的情感态度。他们的回答甚至超出了我的预设。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15

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和写景语句。

2、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乐”,获得阅读的快乐。

【教学难点】“闲人”句中蕴含的丰富意蕴。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林语堂先生说“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猜一猜他是谁?

对,他就是多才多艺的苏轼、苏东坡。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他在黄州写的一篇游记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识其人。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题目中提到的“承天寺”。

1、解题——承天寺。

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2、作者简介。

下面我们共同来回顾苏轼的相关资料。比比看谁掌握的好。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这样来评价:“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法国《世界报》这样评价他,“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这样一位俯仰无愧于天地,领略无限江山风月的风流人物是在怎样的境遇下写下这篇文章的?让我们了解一下本文背景。

三、品苏轼小品。

1、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为被人指出用诗歌来诽谤新法,其政敌以“讪谤朝政”的罪名把苏轼投进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审讯历时五个月,在多方营救下,加之神宗皇帝怜惜其才,苏轼幸而死里逃生,被贬往黄州,充黄州团练副使(宋代闲散不管事的官职),但不准擅离该地,并无权签署公文,没有薪俸。他租数十亩荒地经营,筑水坝,建鱼池,移树苗,种植稻麦和蔬菜,并在坡边自筑茅屋,号“东坡居士”。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二人即他和张怀民的深厚友谊和无限感慨。

2、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找生字、读准音

(2)看断句、品节奏播放《高山流水》,品味古典意境。

3.看注释、通文意

4.测一测,你记住了吗?

5.试一试,你能行。翻译下列句子:

6.全文译文:

四、与苏轼对话。

1、第一段阅读过程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产生了哪些困惑?

资料链接一: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

资料链接二:政治上失意的苏轼

苏轼政治上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苏轼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礼部尚书。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哲宗亲政启用新党,他又被一贬再贬,直至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他北返时在常州逝世。

资料链接三:

张怀民:名梦得,清河人,他于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初到时寓居在承天寺。曾筑亭于住院所之旁,在那里可以纵览江山的胜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并写了一首《水调歌头》词赠他,词中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名句。苏轼之弟苏辙也为他写了一篇《黄州快哉亭记》,文章中说张怀民虽然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他心地坦然,不把迁谪放在心上,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一位有过人的自制力和性格倔强的人。

共同赏月的人应当是志同道合之人,有着高雅志趣,浩然正气,心胸坦荡的人。世上那些庸俗势利之徒,是不配来与自己共同赏月的。作者只寻张怀民,一方面表明他志趣高雅,而世上庸俗之人太多,少有志同道合者;另一方面也暗示其处境,无人敢与之交往。

五、与苏轼共赏月色

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全班齐背诵读。

承天寺庭院之中真的有这样一汪水塘吗?没有。你从哪一个关键词得出的结论?那么这里主要采用的是什么写法?比喻

将月色比作积水,将竹柏比作藻荇,突出怎样的特点?空明交横

此外还采用了怎样的写法呢?从描写的角度来看采用的是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从景物的状态来看是动静结合的手法。从而进一步突出怎样的特点?

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

苏轼《水调歌头》中也曾有非常经典的描写月光的句子,你还记得吗?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小结:《水调歌头》句,用拟人的手法把月光拟人化,使其有了人的性情,真切感人;善解人意,辗转陪伴无眠之人。

本文写月而不见月,以“积水”“月色”,用水的“空明”展现月的“皎洁”“空明”;仅此还不够,又以“藻荇”衬托水的真切,烘托月光。动静结合,如此层层设喻,别出心裁,将这清美的月光写到了极致。

难道承天寺的院子里只有竹子柏树,就没有其他植物吗?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中有这样的句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这是对竹的高度评价,自古就有梅,竹,菊,兰岁寒四友。把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是代表着超凡脱俗,清新高雅。居住的地方必须有竹子生长,哪怕那里离闹市太远而没有肉吃;没肉吃充其量叫人缺少点力气,而没有竹子的居所就会令人落入俗人之列。由此细节也可见作者的人生的追求。

六、觅苏轼知音。

过渡: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在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参考语句分析。

小组讨论。

你认为“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闲人”指谁?为何自称“闲人”?

“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

明确:

1、贬谪的悲凉:一个“闲”字,反映了作者当时身为“闲”官的现实,有一种惆怅、悲哀之意;

2、赏月的欣喜:天下不乏良辰美景,闲适自得得以赏此美景;

3、人生的感慨:作者对世人忙碌于名利而辜负了美景的慨叹,

4、漫步的悠闲:自己安闲自适,能够安然赏此美景;

作者品过人生百味,抒发无尽的人生慨叹,最终淡然处之。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他渐渐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苏轼《临皋闲题》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西江月》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苏轼《临江仙》

这就是苏轼苏东坡:

他率性自然,敢于袒露真性情;他诗意面对逆境、智慧面对得失;他超然于世俗名利、拥有空明自的心灵;他始终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身在俗世却能发现别人即便在天堂也无法感到的美……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的一生!

让我们背熟全文,用一生去慢慢体会他那如汩汩清泉流泻而出的美妙情感,那如空明月色倾泻而下的快乐!

请用现代汉语描绘此句所呈现出的画面,以此指导学生如何使描写形象生动。写法要点:

1、恰当的修饰语;2、准确的修辞手法;3、适时的联想与想像;4、作者的主观感受等。

参考示例:

记承天寺夜游作文 篇16

夜,已经很深了。我浮躁的抓着头发,望着桌上的宣纸,几欲提笔,却写不出什么。大概是墨吸的有点多了吧,墨汁从笔尖滴下,渲染出一片浓重的黑色,我看着那墨色不断扩散,没有由来的一阵烦躁,几下撕了纸,狠狠的掷在了地下。折腾了几下,休息过多的身体才有了一丝倦意,我解开衣袍,正想躺下,突然看见月光透过那薄薄的纱窗,投到了地上,我精神一振,马上把刚解开的衣服又扣上。难得有这样好的月色,一定要好好欣赏一番才是。

可是,哪还有像我一样的闲人,在这时候还有空来赏月呢?对了,张怀民不是与我境遇相同吗?他现在在承天寺,只是这么晚了,他不知道睡没睡呢。我一边嘀咕着,一边加快脚步走向承天寺。怀民房子里的灯还亮着,他长长的影子被长长的映在了窗上。他也像烦躁极了,一直踱来踱去。我轻轻的敲了敲窗根,他便迎了出来,看着撒了满地碎汞一般的月光,他对我说:“可惜了这么好的月光,我们出去走走吧!”。我答应着,与他漫步于庭院中。秋后的虫子有气无力的呻吟着,我和怀民回忆着以前,那时候,付出的,那时候,得到的,那时饱含着泥土气息的蛙鸣,那山,那水,那时江南的雨和雨中飘渺的依依杨柳。那时江岸边的袅袅炊烟,那时毫无心机的纯真笑容,那时的.清风傲骨。

上一篇:感恩之心100字作文下一篇: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科学化管理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