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苏轼(精选9篇)
1三月七日,沙湖2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3,余独不觉,已而4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119
7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弟弟苏辙。词句注释
⑴定**: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⑹吟啸:放声吟咏。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白话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其人及其旷达的人生态度;2.体会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旷达内涵;3.把握苏轼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存在的特殊意义。
教学方式:研读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 文化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词在产生之初,只是作为一种诗的附属品。然而到了清代,王国维在评价“一代之文学”时却说,“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一代之文学也”。从诗的附属品到“一代之文学”,这种地位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除了时代的推动,更离不开宋代的词人。提到宋代词人,你会想起谁呢?(生:李清照,辛弃疾,苏轼,欧阳修,范仲淹,柳永……)昨天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跟大家的想法也是大同小异。我们今天,就要看这众多词人当中的一位———苏轼。
2. 作者回顾:
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学习苏轼了,我相信大家对于这样一位大家的记忆还犹新,那么现在,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关于苏轼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点呢?(明确:字号、唐宋八大家、三苏、苏辛、仕途、乌台诗案)
3. 词句梳理:
请大家根据书下注释,尽快梳理词的内容,有困难的地方请标注,待会我们一起解决。
4. 初读,品味诗歌声律美:
(1)听读。有句话说的是三分诗七分读,读即是我们在品读诗词当中所强调的“吟咏”,为什么诗词总是需要我们反复吟咏呢?因为与其他题材的作品相比,诗词更具有一种特别的美———音乐美、声律美。而词相对于诗,在音律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长短句。因为有了长短,词的节奏也就更加鲜明而多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听范读来感受这种声律美。听的时候,请大家用笔划分出节奏、停顿。(2)学生试读,老师检查大家的节奏与停顿划分是否正确。
5. 诗歌研读:
(1)苏轼的生活态度。通过课后习题二(在《定风波》中,作者通过途中遇雨这件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找出苏轼旷达的生活态度。(明确:旷达)旷达二字,似乎成了文学评论中苏轼的代言词,如同王国维评价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同为豪放派,但更多的评论家习惯地认同苏轼词风为旷达,甚至有人因他而设了旷达派。然而说出旷达容易,那这两个字究竟又包含着怎样的内涵呢?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定风波》,来探究旷达之内涵。
(2)小序内容梳理。明确:小序一般为写作缘由(“故”字),本词途中遇雨这件小事为缘由。
(3)三分钟,分组探究《定风波》中苏轼旷达的具体内涵。 (1) 分配任务,每组一句(以句号为限)。具体要求:分组体味这一句中所包含的旷达的具体内涵,并尝试吟咏。 (2) 明确:a.“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二字,对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写出一种外物不足萦怀之意。这一句写出任你风雨恣肆,我自从容不迫,处之若常的生活态度。这一句话就像是对同行之人的劝导,又像是对自己的低语,是一种淡定,一种潇洒。b.“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生任凭风吹雨打,也是种那样的从容与坚定,这是一种豁达的气度。c.“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对比上片而言,上片是雨中之景,下片是雨后之景。在风雨之后,看到的是山头写照,对应小序中所说“已而遂晴”,“已而”“遂”,难道不正是表达出苏轼的达观吗?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这就是属于苏轼的辩证法,就是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其实真正地,是回归自己的内心世界,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坚守,才会有后面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将一切得失荣辱都视为无物的超脱,而这时的旷达,不就有了更深层的含义吗?
(4)朗读诗歌(齐读,生范读)。
6. 再看苏轼之旷达:
(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2)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 (3)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 (4)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7. 课堂小结:
也许到现在,我们无法像评论家一样,给旷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已经知道,旷达,是充实而饱满的,是苏轼词的风格,更是他的人生态度。我们不妨套用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中,那段关于“成熟”的话:“旷达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难道苏轼的成熟,不正是走向旷达吗?我们一起回过头,看看我们心中所熟知的宋代词人们,苏轼仿佛再也不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他的旷达,让他显得如此真实而饱满,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位词人,而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他从这芸芸众生中跳脱出来,他的空漠,他的清澈,他的旷达。
8. 课堂背诵(学生基本达到课堂成诵的目的)。
苏轼写于元丰五年(1082)即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的第三年春天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主要含有悖逆症候(指看似荒谬有悖于生活逻辑却符合情感真实的现象)和含混症候(指作品中模糊不清的表述,一般是作者故意为之),下面试就此作一解读。全词(含小序)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通过该词上片“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等字眼,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有意识地与外界环境抗衡。从苏轼的洒脱、从容里,读者可以发现其可爱的倔强。其实,他在极力调整自己的心态。这说明作者仍然在乎外物之变,表面上好像是外物不足以萦怀,而内心里却是执着一念、难以宁静。风声雨声的强劲之势,引起了作者的强烈反应,任凭作者怎么掩饰,还是留下了抗争的痕迹。心底波澜终难平,一腔幽愤究可哀!迫于无奈的作者只能以隐者、闲人的角色来遮蔽自己的用世之志,也只能以佛老思想的清静无为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这种深广、持久的人生体验,阅历尚浅者很难与之共鸣,说不定还会被作者外在的实则又违心的言辞所迷惑,最终只知道用“旷达潇洒”的词语来分析作者的心境。如此一来,所谓旷达、潇洒、从容、淡定诸类词语的色彩将显得何其苍白!若如此解读文本,则很难抵达作者的内心深处。因此,有必要分析其文本的症候,进而探寻作者最真实的创作意图。
“竹杖芒鞋轻胜马”便是典型的悖逆症候,手拄竹杖,脚著草鞋,行走在崎岖的山间小路,怎么会比骑马轻快呢?这是悖于生活常理的。但,透过此一症候,我们得知个中之“轻”,实则是作者的轻松、闲适心态的真实反映。在作者看来,乡野闲人无案牍之劳形,无名利之纷争,的确是远胜于那些策马驰骋于污浊官场的达官贵人。是所谓“无官一身轻”!此时的苏轼虽有“黄州团练副使”的头衔,但这仅仅是一冷曹闲职,并无“签书公事”的权力,戴罪之身,落了个清闲。作者不能改变困厄的现实處境,那就只好改变自己的心态,随缘自适且悠闲。作者明确表示的“轻”,在我们读者看来,还是非常沉重而可悲的,有什么比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更悲哀呢?如果是心性平庸,那也罢了,反正造化常常是为庸人设计的;然而偏又是才情卓荦、极富理想的词人遭遇了“乌台诗案”之政治风雨的摧折,其内心果能风平浪静而无丝毫反应?他果真是物我两忘,遁人了逍遥之境?恐怕未必尽然。苏轼自己曾经说过:“处患难不戚戚,只是愚人无心肝尔,与鹿豕木石何异!”(《苏轼文集》卷五七《与赵晦之》之四,第1711页)他固然生性旷达,善于自我调剂,排解苦闷;但其心灵上的雾霾是很难彻底廓清的。闲适与旷达的表象,那是留给政敌们看的;痛苦与压抑,最终只能留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因此,透过“轻胜马”的悖逆症候,我们既可以看到苏轼的兀傲、旷达,还可以看到他的压抑、苦闷。这才是真正的苏轼。他的超出常人之处是善于为自己调制精神上的止痛膏,其所用药材便是老庄思想。作者始终在以隐士的角色来抵抗外在的影响,自然界有穿林打叶的风雨之声,他便故意用隐士的吟啸之声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在潜意识里,他把自己当成了“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陶渊明。“啸”历来是隐士或有归隐情怀者的行为举止,心有怨怼,发而为啸,乃“啸”之本意,后为名士借用以发抒苏世独立、高蹈傲然之情。作者的“吟啸徐行”也正是一种傲岸不屈的姿态,在大劫大难面前,他并没有倒下,而是兀自立在自己的内心抵御着外界的风风雨雨。回归内心的力量的确是强大无比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作者长啸而出的震古烁今的宣言,有什么好怕的?我政治上的风雨经历得还少吗?这一路坎坎坷坷的,还不是走过来了?但这层意思,作者在词作中是绝不可能明确表达的,他一下笔便故意在“烟雨”(风雨)上运用了含混不清的表述,究竟是自然的风雨,还是政治的风雨?其实,在作者的意识里,早已将这两种风雨进行了巧妙的置换。这就致使“一蓑烟雨任平生”呈现出了悖逆和含混的综合症候。该词的小序中明明已说“雨具先去”,那这里的“蓑”从何而至?这便有悖于生活逻辑。分析此一悖逆症候,我们得知这是作者由自然的层面跳到了政治的层面来说事,即借题发挥说出心中无限事!作者从张志和那里借来“青箬笠、绿蓑衣”这一属于隐士的道具,表明对“风雨”的毫不畏惧。再者,这“烟雨”,从表象看,仿佛是眼前的自然界的烟雨,其实它仍是具有隐逸色彩的意象。这一含混症候已折射出作者的政治态度:贬谪生活并不可怕,看你们这帮巧以酝酿、无端生事的鼠辈小人(指搜寻作者诗句、罗织罪名的政敌),其奈我何?!我充其量做个生活在自己内心的隐士罢了!揣摩整个上片的口吻,作者也确实是旷达得豪气冲天,尤其是通过对悖逆症候和含混症候的分析,我们发现,这里已经透露了作者对政治风雨毫不在乎的在乎。简言之,上片实际上全是作者的醉中言辞,尽显其醉态、醉情和醉中之豪、醉中之真!试问,如果作者对自己的政治遭遇,真的不在乎的话,何以会寻春而醉、冒雨扶醉而归?
过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承上片而来,但已有明显的转折,春寒料峭,经风一吹,上片的酒意醉态皆已消散殆尽。这意味着作者的心态将有极大的改变。寒意让作者更加清醒了——先前的冒雨徐行以及“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言壮语多少有些作秀的成分,此即“不在乎的在乎”。现在是雨歇风起,乍觉微凉之际又“山头斜照却相迎”,些许暖意,不期然泛起。但作者并无太多的惊喜,他已从自然界的阴晴不定中参悟到这世间的祸福相因、仕途的或浮或沉,原本是如此平常。此时的作者真的是非常平静了,他的情绪已经没有了先前的亢奋激动,在清醒、冷静中,他开始反思。“回首向来萧瑟处”——这又是含混症候的表现,是回首此前冒雨徐行的经历,还是回首已经走过的人生道路?恐怕更主要的应在后者。作者不便明确地说出对仕途的认识,免得又惹出无穷事端,遭人暗算,因而采取了含混的表述策略。他的一言一行,仍在监视之中,是没有自由可言的。尤其是写诗作文须格外谨慎,由不得率性而为。作者反思的结果是“归去”二字。至此,苏轼的思想已进一步滑行至老庄。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他那里始终是杂糅交融的状态,外界环境的变化将会导致其不同方向的“滑行”——这里,绝对不能说成某种思想变成了某种思想,其实,苏轼的佛老思想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已具备。那么,作者究竟要归向何处呢?结合其思想实际来看,不可能是故山之归,也不可能是田园之归,只能是心灵之归隐。作者在表述其反思结果的时候,也是非常模糊的,这仍是含混症候。该词多处出现含混症候,实际上说明作者儒家思想的根基是不可动摇的,即其用世之志只是暂时被遮蔽而已。作者表示欲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那里才有可能“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客观的角度看,自然界肯定是“也有风雨也有晴”的;但是,从主观的角度看,却可以相反。因为你可以不在乎外界的变化。“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处主观与客观互相矛盾的悖逆症候,正好说明了作者想完完全全地回到忧乐两忘的真我。
夜登小阁 忆洛中旧游》
请问在座的女同学,有这么一个人,他少年得志,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无所不通,而且还精于烹饪,他发明的东坡肉、东坡羹,到现在还是我国菜谱中的保留曲目,可谓是一个世所罕见的通才。那么这样一个通才,是否符合你们心中的“好男人”的标准?
(可以说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样一个大家心目中的标准好男人,他的人生经历是否又如他的才华般流光溢彩恣意飞扬。?他又会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接下来就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苏轼的《定**》,感受其跳动的人生脉搏。
二、诵读,体会风格
首先请大家一起朗读这首词
Q:根据我们以往所学,判断一下这首词应该属于什么流派。
A:没错,豪放不仅体现在景色的壮阔中,也体现在豁达的心境里。那么既然是豪放的,自然要读出豪迈旷达的气势,请大家听录音
1、听录音
找出与我门自己朗读的区别? 节奏重音轻重缓急
2、请一位同学读,师生点评(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感情丰沛,节奏到位,停而不断)
三、讨论意象
我们看,这首词主要记叙了苏轼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字数不多描述简朴,但又于简朴中见深意。那么这些深意又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这里我就要来讨论讨论其中的意象 通过以往的诗词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诗词的意象就是作者把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物象呈现出来,比如冰雪儿代表人格的高洁折柳以表惜别。那么首先请大家找一找,这首词里包含了哪些意象?(分别找出)整首诗呈现出一种什么意境?集思广益开动脑筋。明确: 四复述大意 结合以上意象,相信大家已经对该词的意境和含义有了一定的掌握,那么有没有人能给大家把这首词的基本意思以讲故事的形式说一说?可以采用第一人称,把你自己想象成穿越版的 苏轼,把这一段经历何感想给大家说道说道。
明确、不必去理会那敲打树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悠然自在地前行。手持着竹杖,脚穿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有什么可怕的呢!有一领蓑衣就足以对付一生的风雨侵袭了。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了,我感到有些寒冷;恰在这时,山头初晴的斜阳好像是在有意迎接我一样。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地方,虽然曾经遭受过残酷的风吹雨打,但是信步归去,好像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五写作背景 描述的很棒啊,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先感受到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一个人又有着怎么样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在它的词中有怎样的投射,我们先从它的写作背景谈起。
那么我们转回头解读小序,首先请大家找找,这个小序告诉我们了哪些信息?
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天气:先雨后晴;人物:雨具(借代拿伞的仆人),同行,余。——————作词的缘由;
。大家看注释,这首词于元丰五年三月七日作于黄州。黄州是个什么地方?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苏轼人生最大的风雨了 苏轼的才学地位我们自不必多说,治国安邦定会有独特的,他太正直太富有诗人气质了,禁不住有感便发,不平则鸣,结果总是得罪人。这里他就大大得罪了一位。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发现新发弊端,反对新法,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说他做事讽刺新法,因而被捕,几欲人头落地,史称“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而这首词也正是他于被贬黄州后三年所作。被贬黄州前他曾是浙江湖州太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委书记,从人上人变为阶下囚,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他该如何看待。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六分析探讨
俗话,一滴水也能反射太阳的光芒,同样的,一首词也能也能反映出词人的人生感受。根据本词,1、面对人生的风雨,苏轼的态度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请说明你的理由(找关键字词)大家也可以自己设置相关问题向我提问,也可以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来着手
我们想像一下苏轼一生的坎坷遭遇,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他的诗文名冠一时,却不见容于当权者。他一生四十多年的做官生涯中,被一贬再贬,在一地居住从来不满三年。我们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荒野古道上,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的情景。他在晚年曾用这样一首诗概括自己的一生(多媒体展示):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
同学们知道这三个地名并列意味着什么吗? 生:应该是苏轼的三个被贬之地。
师:对,我们看,短短四句,多少坎坷,多少忧愤,尽含其中,却以自嘲的语气平淡地说出,这足以看出苏轼的豁达。
2、全词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一说你的理由。(给大家简单鉴赏一下0
通过讨论,我们得出了苏轼的人生态度,那这样的态度对我们又没有一些启示呢? 3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讨论: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大家可以先从风雨和晴的深层意义谈起(阳光总在风雨后)
明确:面对这样的大雨,同行皆狼狈,只有苏轼还是信步闲行吟诗长啸,对他来说,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骑马还要来的轻便,竹杖芒鞋都是步行的闲人所用,所以1竹杖芒鞋应该代表什么样的生活?(一种江湖闲散的生活)。对,苏轼在两年后离开黄州时曾有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那么对应的2马又能代表什么样的生活?(官场奔波)。没错,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而“轻胜马”自然也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轻装上阵,无官一身轻)
面对这样的天气,他亦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慨,虽然只有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都不在意
3烟雨即人生的风雨,用暗喻的手法(文天祥《过零丁洋》身世浮沉雨打萍)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带着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
双关,眼前景——预测未来,阳光总在风雨后。
斜照——驱散寒意,带来温暖。迎来雨过天晴的喜悦,乐观。逆境中曙光。
5、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普照 风雨,晴——指代官场沉浮政治多变
雨骤风狂——穿林打叶声。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作者却说“莫听”,也表达了一种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不为外力左右
面对这样的疾风骤雨,苏轼又是怎样的表现(找出相应字词)?表现出他怎样的心态? 在小序中我们看到,同行皆狼狈,苏轼却表现为:吟啸,徐行,轻。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更显得从容洒脱,心态闲适坦然。
2、竹杖芒鞋轻胜马
而这种闲适坦然又在下一句中进一步体现出来。而“轻胜马”自然也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
3、怎样理解“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
这雨有什么可怕?虽然只有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都不在意。一个“任”表现出其坦然面对风雨的信心与决心,而“谁怕”,用反诘的语气突出强调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宣言。
T:我们想像一下苏轼一生的坎坷遭遇,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带着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
刚才还是瓢泼大雨,现在却山头斜照,想~想,这里除了写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外,还有什么言外之意吗?(政治上的晴雨不定)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又能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对未来的乐观。阳光总在风雨后,生活中总是充满着乐观和希望。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表层:回头看狂风骤雨的情形,一切都归于平静。
深层:虚指自己对自己平生宦海**的反思。反思的结果——归去。(张志和《渔父词》斜风细雨不须归)也无风雨也无晴 讨论: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大家可以先从风雨和晴的深层意义谈起。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八再次诵读
通过探讨,相信你们对这首词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那么请大家再次诵读该词,看看能不能对出其中的人生体验和感受。七小结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也都变成一片晴空了,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就多读读他的文字吧。八拓展练习
1、教师问:“提前预习了吗?”“预习了什么?”学生回答(感受:我感到代老师的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纵观全国名家讲课,多是直接切入课文,因为其教学艺术已经炉火纯青,无需修饰;我等讲课,多注重优美的导入这是两个不同的档次,代老师似乎已经步入了返璞归真的档次代老师问学生预习的情况,这是在了解学情,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2、教师问:“读了吗?”并让生1读生1读后,教师请生2评价生2说:“读得不错”教师追问:“怎么不错?”生2说:“读出了感情”教师总结:“字音、停顿都要关注,但最重要的是感情”
(感受:生2的评价太笼统,教师的追问非常及时,这个追问也为下面的主体环节作了铺垫过渡无痕)
二、结合全词析感情
1、学生诵读全词,思考作者感情
2、三个学生上台演板写作者感情
3、请演板的三个学生分别阐释在学生引原词句子进行赏析阐释时,教师随机引导,如“‘谁怕’改为‘不怕’行吗?”“‘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能‘轻胜马’吗?是客观情形的,还是其他?”“是‘穿林打叶声’淡然还是‘莫听穿林打叶声’淡然?”
(感受:请学生演板,然后请演板学生阐释,这无疑是整节课的重点板书这种传统的形式在这里运用得恰当好处,更好的是让学生讲解作者的感情在这里,学生俨然是一个个小老师,在向其他学生讲解着该词的核心当然,如果仅仅如此,学生的水平还是在原有水平上打转学生的感受是粗疏的,还没有深入到文字中去孙绍振老师说:“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面对学生自以为的“一望而知”,代老师开始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赏析的深水区
代老师的引导随学生发言而生成,直指文字本身他没有直接就抛出问题,而是依据学生的回答恰到好处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进行精彩的点拨:“‘谁怕’改为‘不怕’行吗?”“‘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能‘轻胜马’吗?是客观情形的,还是其他?”“是‘穿林打叶声’淡然还是‘莫听穿林打叶声’淡然?”每一个问题或点拨的质量极高,都能启人心智,这使本环节避免了感情的空对空,上出了语文味由作者感情而辐射整首词的赏析,佩服!)
4、教师问:“有没有不同观点?”一学生回答:“乐观”教师引《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乐观”的注释“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进行引导,另一学生认为:“这是比乐观更高的境界”最后教师引导说出“达观”
5、学生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
6、一学生突然提出新的观点:“这是‘麻木’,因为苏轼受的风雨太多了”教师鼓励其他学生发表意见,另一学生认为:“‘竹杖芒鞋轻胜马’,如果麻木,心必沉重,怎么会‘轻胜马’呢?”教师又引《谢安传》中“安吟啸自若”来进行拓展解读(感受:在三个演板的学生陈述完后,代老师极力激励其他学生谈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当一学生说出“乐观”时,听课老师都认为不错但代老师却引导学生分析其细微的不足,这一次,代老师引入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乐观”的注释进行引导,此注释一出,学生及听课老师联系作者此时的境遇,恍然觉得“乐观”不妥此处点拨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轻巧无比 代老师是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他在学生的诵读中了解到一个学生的理解时,便极力鼓励其大胆发表见解“麻木”一出,课堂横生波澜经验丰富的教师没有直接发表观点,而是鼓励其他学生辩驳由于前面环节的良好铺垫,另一学生的反驳有理有据,教师引《谢安传》进行拓展更是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课堂允许误读,但教师如何对待误读,如何点拨则能显出课堂境界的高低 我深信,代老师一定还有更多的准备学生无论有什么样的见解,代老师的学识和技巧都能从容应对写到这里,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的来源„„所以伊?尼?乌里扬诺夫写道,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至于教科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他应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代老师的课就体现了这一点
整个环节极具生成之美,有大家风范,如行云流水,随物赋形)
三、知人论世,深入解读作者感情
1、教师问:“一件下雨的小事,怎么就体现了‘旷达’呢?”教师引导说要“知人论世”,并请一位学生介绍苏轼及本词的背景材料(感受:可能是我没有注意到,“一件下雨的小事,怎么就体现了‘旷达’呢?”问题出来之后,下面的课堂始终没有具体的回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2、教师提供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苏轼
①出示介绍“乌台诗案”②出示介绍苏轼在黄州的表现③苏轼当时喜欢陶潜的诗,如“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④出示《苏东坡突围》结尾,教师激情诵读⑤出示另一首《定**》,强调“此心安处是吾乡”
(感受:可能是教师太喜欢苏轼了,在这里教师进行了长时间的激情讲解,是否妥当值得商榷据我了解,在2010年4月,代昆鹏老师曾参加了“首届全国国学课堂教学·中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大赛”并获一等奖,他参赛的课题是《从苏轼到苏东坡》,可以说,他对黄州时期的苏轼了解甚多,故而想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材料让学生的理解提升一个层次可惜,教师出示的材料有些多,教师的讲解有些多,某些介绍事实上和前面环节有所重复所以,我认为这个环节是有问题的,如何更好的处理呢?我相信代昆鹏老师一定会有更好的办法)
四、教师抒情小结
自怜冰脸不时宜。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
诗老不知梅格,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定**·红梅》鉴赏
词开篇便出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好睡慵开莫厌迟”,“慵开”指花,“好睡”拟人,“莫厌迟”,绾合花与人而情意宛转。此句既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梅花的玉洁冰清、不流时俗,又暗示了梅花的孤寂、艰难处境,赋予红梅以生命和情感。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这三句是“词眼”,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偶作”一词上下关连,天生妙语。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自怜冰脸不时宜”,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采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然还她“冰脸”本色。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的“梅格”!
过片三句续对红梅作渲染,笔转而意仍承。“休把闲心随物态”,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晕沁瑶肌”,承“偶作小红桃杏色”。“闲心”、“瑶肌”,仍以美人喻花,言心性本是闲淡雅致,不应随世态而转移;肌肤本是洁白如玉,何以酒晕生红?“休把”二字一责,“何事”二字一诘,其辞若有憾焉,其意仍为红梅作回护。“物态”,指桃杏娇柔媚人的春态。红梅本具雪霜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之本性。石氏《红梅》诗云“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其意昭然。这里是词体,故笔意婉转,不象做诗那样明白说出罢了。下面“诗老不知梅格”,补笔点明,一纵一收,回到本意。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于青枝绿叶之有无哉!这正是东坡咏红梅之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处,也是他超越石延年《红梅》诗的真谛所。
此词着意刻绘的红梅,与词人另一首词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缥缈孤鸿一样,是苏轼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的写照。花格、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绝尘俗、冰清玉洁的词格。
此词的突出特点是融状物、抒情、议论于一炉,并通过意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词中红梅的独特风流标格,正是词人超尘拔俗的人品的绝妙写照。
《定**·红梅》作者简介
“自春来, 惨绿愁红, 芳心是事可可”。词开篇交待了时序, 春天来了。春天是万物勃发的季节, 春天是生命的季节, 民谚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从春天开始, 在中国的文学里, 春天、秋月、鲜花这些都代表着美好的事物, 代表着美好的憧憬, 美好的前程。可是此词一开篇却说, 自从春天以来, 看见绿树鲜花, 都觉得很悲惨, 很忧愁, 整天郁郁不乐, 不管什么事情都觉得不顺心, 什么事情都不想做, 都不想动。“开头两句, 先移情入景, 再点出人物情怀, 渲染了主人公寂寞、愁苦、百无聊赖的心境”[1]。甚至于“日上花梢, 莺穿柳带, 犹压香衾卧。”可见词中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可谓心绪阑珊。这几句紧扣开篇而来, 而意更进一层。词中主人公任春天如何桃红柳绿, 莺啼花灿, 艳阳高照, 只管蒙头大睡。恐怕也没有半点“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的兴致了。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体现的是主人公活泼、可爱、富于生气的形象, 对未来充满信心, 充满希望。而柳永的“莺穿柳带”表现的是主人公万念俱灰、精神不振、心灰意懒、对未来没有任何希望。
“日上花梢”三句以春日阳光明媚, 鲜花灿烂, 莺穿柳带的快乐喜气意象衬托出主人公精神的颓废。即所谓以乐景写哀情。词至此虽未写主人公因何而郁闷不乐, 但我们已看出, 主人公内心的寂寞愁惨之烈已显露无遗, 主人公的愁是一种非关家国之思衣食之忧的闲愁——即男女相思之愁。这是一种茶饭不思, 衣带渐宽终不悔, 纵使高楼一跃也值得的愁。这种愁让主人公“暖酥消, 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丰满的身材消瘦了, 浓密黑亮的发髻也无心梳理, 任其散乱下垂, 随风飘扬。是什么事情让其如此颓唐呢?“无那!恨薄情一去, 音书无个。”音书无个点出芳心是事可可的根源, 真挚地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苦楚。无奈啊, 原来是心上人自从别去以后, 连信也没有一封, 电话也不来一个。无那!一声慨叹, 几多缠绵几多无奈, 几多怨气几多悔爱, 交织在心底, 发之于心声, 春归柳绿, 莺歌对对, 燕舞双双, 正是赏心乐事、良辰美景之时, 而我日思夜想的郎君啊, 我薄情寡义的郎君啊, 一别杳杳, 音信全无。谁知他是死是活呀, 也许是郎君志存高远, 一去千里觅封侯吧;也许是路边的野花采了还要采呀, 早把我忘在九霄云外了, 怎不让人揪心呢!哪还有什么心情梳妆打扮, 哪还有什么心思吃饭喝茶呢!真是思君一夜头发白, 韶华都付与了相思。
上片写人物的外在表现, 情随景生, 步步进逼, 环环相扣, 前后呼应, 一气呵成。
下片直接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早知恁么,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早知道是这样啊, 后悔当初没有把雕鞍锁住, 也就是后悔当初没有把心上人留在身边, 如果把心上人留在身边的话那该多好。一个“悔”字点出了结局如此不堪, 如果后悔有药, 鞍锁人留, “恁么”的悲剧就不会发生。表现了女主人公天真单纯, 她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鞍锁人留就能终生相伴。“向鸡窗, 只与蛮笺象管, 拘束教吟课。”就可以每天看着他坐在书窗前读书写字。这句写主人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这种幸福生活是极普通极平常的而且是非常温馨甜蜜的, 愈是如此的幸福生活, 与现实的反差也就愈大, 落寞和惆怅也就更深更无法排解。“词人正是通过对她心理觉醒的细致刻绘, 成功地刻画了她大胆、爽朗、无所顾忌的性格, 展露了市井妇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
心上人在读书吟诗作赋, 那么“镇相随, 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整天如影随行地相伴着, 不要抛弃我, 躲着我, 我闲静地自由自在地做着针线活陪伴在你身旁。词人给我们描绘的是一幅多么温馨的夫妇日常起居图。这几句“空中蕴实, 灵中含朴, 仿佛那一幅一幅令她迷醉的情景, 就在眼前。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 是不可能把她的内心活动体会得如此深邃细致、刻绘入微的”[3]。
“和我,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我要和心上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免得让这美好的青春年华悄悄地流逝。“作者把她的心理活动刻画得鞭辟入里, 惟妙惟肖”[4]。真实地反映了她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憧憬。
下片重在写人物的内心世界, 主人公的理想情趣是鞍锁人留, 不要去千里觅封侯, 希望在鸡窗、蛮笺、象管、吟课的静谧、温馨的氛围中过着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的普通百姓的正常生活, 不再抛头露面, 也不再强欢卖笑。然而这种针线陪伴丈夫读书的普通生活, 对于一个封建社会中的歌妓来说只能是理想、甚至是梦想罢了, 是很难实现的。不但如此, 就是有人愿为她们呐喊, 愿为她们歌唱就纯属难能可贵了。从这首词中, 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一个薄情郎抛弃了一个歌妓, 更主要的是看到了整个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惨无人道的罪恶渊薮, 看到了无数聪明可爱有着无限美好青春的少女被抛向了这个苦海, 挣扎在无底的深渊。“和我,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多么微弱多么无奈的声音。有谁?——有哪个文人雅士愿为这卑贱的歌妓发出这真挚的呼声, 发出这来自肺腑的呐喊——只有落魄的书生柳永。
据宋张舜民《画墁录》记载, 此词遭到晏殊的嘲讽, “为什么晏殊对这首词大不以为然, 断然不能接受?归根到底, 应当说是当时两种爱情观、两种审美意识的冲突”[5]。“柳永此词因直接表现世俗女子的生活愿望, 这种泼辣爽直的性格, 直抒其情的写法, 正符合广大市民的审美趣味”[6]。柳永把文学当作人学来写, 使词回到市井细民的生活之中去——写人的享乐, 人的痛苦, 人的希望, 人的失望, 而不是把人当作物或神来写, 他抒写人情最本质的东西, 而不是风流蕴藉, 欲语还休。我们从张舜民的记载中还能读到这样的信息, 就是我晏殊虽作曲子词, 不象你那么写得浅俗, 同时告诫柳永“贤俊啊, 你作这些浅俗的词得罪了皇帝, 怎能放你改官呢?”但是, 率直天真的柳永并没有听懂晏殊告诫的话, 甚至到死也不明白, 有些事是能做不能说的, 而有些事是能说不能做的, 更何况柳永把“偎红依翠”的生活, 把歌妓的心声理想写出来唱出来呢, 这就犯了大忌, 也就引起了当时正统文人士大夫的强烈反感。
《定风波》这首词和柳永的许多歌妓词一样格调不高, 但通俗流畅, 明白如叙家常, 以快人快语式的风格, 把一个思妇的形象及内心世界写得真率淋漓, 如痴如醉, 活灵活现, 跃然纸上, 带有浓厚的市民色彩, 使读者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它生动活泼而带着明显的世俗 (乃至庸俗) 意味, 反映了市民阶层情爱意识的勃发之势及其在文艺作品中尽兴加以表现的强烈要求”[7]。在修辞上既不修饰雕琢, 又不轻率鄙俗, 而是平中见奇, 隽永有味, 俗中见雅, 雅俗共赏。这首词是柳永歌妓词中的优秀之作, 在宋元时代被广泛流传, 影响很大, 尤其受歌妓们喜爱。
参考文献
[1]顾之京, 姚守梅, 耿小博.柳永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 2005:243.
[2]向军芳.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观[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40 (1) :100-104.
[3]艾治平.婉约词派的流变[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4:129.
[4]苏者聪.应当重新评价柳永的咏妓词[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3) :89-94.
[5]张福庆.唐宋词审美谈[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165.
[6]庄平.浅谈柳永对词创作的贡献[J].文学教育, 2010 (2) :78.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教学目标:
1、结合苏轼生平,把握本词主旨。
2、通过诵读赏析感受苏轼宠辱皆忘、超乎物外的旷达的人生境界,学习其面对风雨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诗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段(5分钟)
1、新课导入
我想先给同学们讲一个笑话:在六七十年代,在农村下大雨了,生产队的人都纷纷拿起劳动工具跑着找避雨的地方,其中有一个知青他抗着锄头不紧不慢的在雨里踱着。旁边的人喊他快跑,他说:“急什么?前面没有雨吗?”别人都跑他为什么不跑?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定风波》我们的大文学家苏轼在风雨中的表现。
2、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用笔把不懂的字音或词语打上标记,力争完成诵读三个基本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二、议段(5分钟或不限制时间)
1、通过讨论,完成对字词的梳理理解。
2、听这首词,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
三、导段(15分钟)
1、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明确:上片重点:“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下片重点:“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2、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明确:归。
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 :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 , 一心渴望退隐 , 归去。
3、苏 360首词中,归字出现 100多次。他归往何处?
多媒体展示苏轼在贬谪黄州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两例:
《定风波》:“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吾乡何在?在心安处)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的江海是什么?)
明确:他想归哪儿?归于心。苏轼,他将人生看得清明,因为看透,所以通透。 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4、通过理解本词的思想感情后,同學们再来朗读一遍这首词。
明确:要读出从容,潇洒,豁达的味道。节拍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调子不扬不抑。
四、练段(10分钟)
1、我们围绕“雨”说了这么多,原文的“雨”到底是什么意思? 诗中的“雨”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手法是比喻或双关。
2、“归去……”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谈谈苏轼的人生态度。
3、作者在词中又是如何表现这种人生态度的?
作者把自然风雨和人生风雨相类比,通过具体词语表达出来,如:“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等。
4、 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五、测段(5分钟)
探讨交流: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雨,我们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归”?我想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苏 轼
【摘要】苏轼开创了旷达词。,所谓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苏轼的《定**》充分表现了他的这种创作个性。也无风雨也无晴,洒脱走人生。渊源于作者的禅宗悟道和旷达情怀。这应是我们欣赏和学习的。
【关键词】苏轼;旷达词;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词作于作者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1082年)。苏轼只因反对新法,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被人以其诗有“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之意弹劾,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后,谪任黄州团练副使。苏轼的坦荡仕途突遭狂风暴雨,他几欲投江自尽。但谪贬路上,壮美山川洗涤了他那蒙垢的心灵,村野生活又让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由此,他对人生大彻大悟,懂得了“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不再留恋庙堂,而只寄情于山水了。《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丝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作者自有这种情怀,因眼前景,触心中事,便有感而发了。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雨点穿林打叶之声,本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是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那么便“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雨中继续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心灵不再外物羁绊,就遨游于无穷天地,如《庄子•逍遥游》中说“彼且恶乎待哉!”既已无功名之念,还有什么好怕来?
“竹杖芒鞋轻胜马”,素衣简装步行,表现出悠闲与淡定。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迁谪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也写到“竹杖”“芒鞋”,而“马”是官的坐骑,代表着福贵显达。而作者却说前者“轻胜”过后者,其中一个“轻”字,既言其轻巧轻便,又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表明自己决意远离浮华,归隐山林,耐人咀嚼。
封建士大夫一般信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苏轼因反对新法,遭遇“乌台诗案”,奢求再显达,转而追求精神的自由。他在答《李之仪书》中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被人“推骂”却还“自喜”,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见他对于仕途表示厌烦与畏惧。“仕”的对面是“隐”,由此引出一句“一衰烟雨任平生”来,是这条思路的自然发展。
关于“一衰烟雨任平生”,现代词学家胡云翼解释说:“披着衰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似乎只从字眼解释,没有真正触及内蕴。这里的“一衰烟雨”,我以为并非实写,而是象征。小序里已写明“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道中雨景,乃是泛指飘泊江湖的生涯。苏轼写《定**》之后半年又写《临江仙》词,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之句,可以彼此互证,苏轼对后半生不再有兼济天下之望,故“一衰烟雨任平生”,只求纵情于山水间,了此一生了。
下片写春寒“料峭”“微冷”,写天气之寒似乎透露出淡淡失意,但接着“山头斜照却相迎”,又有着胸怀豁然的喜悦的情绪。词序说:“已而遂晴,故作此。”七个字闲闲写下,却是点睛之笔,没有这个“已而放晴”,这首诗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他对于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分明表达了由被谪贬的苦闷到参悟人生后的豁然开朗。
最后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慨。早已惯见自然中“阴睛圆缺”,也经历宦途“风雨”,还有什么渡不过的劫波?本来风雨之中盼晴,乃人之常情。但苏轼于此想得更深,既已不再有仕途沉浮之累,也就不觉得“风雨”之苦,自然也就无 “天晴”之盼了。最后一句照应上片“一衰烟雨任平生”,表明作者一旦参透人生,“宠辱不惊”了,即如陶渊明“归去”田园,那是到达一个真正的“逍遥游”的境界!毕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上的风雨要好得多。
在历代文人中,苏轼无疑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而又历经磨难的文学家。他豁达的人生哲学、完美的人格理想、多才多艺的绝世才华,闪耀在历史的时空中。他,成了后世文人仰慕的偶像。现代作家林语堂对他极其崇拜,并写出了《苏轼传》,说“他是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的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仍然对苏轼的人生哲学有相当大的认同。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苏轼的作品像一付清凉剂,让我们浮躁不安的心灵得到丝丝的抚慰;它们亦如晨钟暮鼓,时时提醒我们要安顿好自己的心,要以一颗宁静的心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他的词《定**•莫听穿林打叶声》正是这样的代表作品。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年前(1079),在新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忽然被朝廷的使者五花大绑地押往京城,惊魂不定的东坡先生,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关进了京城的大牢。在牢中,在严刑逼供下,罪名原来是他在杭州任职时,常常写些小诗,在诗中发发小牢骚,有时表示出对新法(王安石的变法)的不同意见,有时针砭新法的流弊。而官场的群小却以此为借口,攻击苏轼“毁谤朝廷”。这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在牢中受尽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几近死亡的边缘。后来经多方营救,幸免一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正月,身心俱受摧残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踏进了黄州的大地。在这块偏僻但风景优美的楚天荆地,贯通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东坡先生,仰观象于天,俯取法于地,思考宇宙、人生、社会的各种问题,经过一番精神的炼狱之旅,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大解放,心灵进入了一种澄明的境界。才华横溢的苏轼,赋诗作文,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千古不朽的诗文,表达自己这种精神上的探索和收获。
1082年的某一天,因生活贫困的东坡先生,去看友人向官府替他要来的几十亩荒地打算自己耕种,在
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唯他在雨中从容不迫地行走。本是一场常见的雨,在常人看来已是习以为常,而深谙宇宙、人生之道的苏轼,却怦然心动,灵感来袭,轻轻一吟,便成了千古绝唱。
我们先看词的上阕,“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作者用很强烈的字眼来描绘这一场雨,所谓“穿林打叶”,意指雨的凶猛,雨点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也打在苏轼和同行者的身上,这当然是相当的狼狈了。但是,苏轼却不觉得雨的凶猛和被雨淋湿后的狼狈。面对风雨,他悠然自得,并劝同行者“莫听穿林打叶声”。任你风雨肆虐,我自坦然面对。劝同行者“何妨吟啸且徐行”,既然大自然的风雨不能改变,不如改变我们的心态,在雨中吟诗放歌,徐徐前行。为什么要在风雨中“吟啸”呢?那代表一种玩赏的心态,是在困境中,在心灵上留有一点小小的空间,让自己还有闲情逸致去玩赏。这里主要是写作者的心态、定力和持守。面对自然的风雨也好,人生的风雨也好,需要你用平静悠闲的心态,相当大的定力和持守去面对。“莫听”二字是对风雨打击的否定,“何妨”二字是对悠闲人生态度的肯定,这两句分别从否定和肯定两个方面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对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苏轼是非常喜爱的。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父》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恨其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入歌。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
者感到些些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苏轼在他的另两句诗中,也表达这种思想:“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意谓凄风苦雨之后也终会放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