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苏轼教学设计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走进苏轼教学设计(精选7篇)

走进苏轼教学设计 篇1

后侯小学 袁鹤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

2、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苏轼作品;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基本模式】搜集——整理——交流——总结

一、本课主题:了解苏轼的生平和作品。

二、教学方式:阅读与寻找、收集与整理、表达与交流、评价与总结

三、教学准备:

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下时间搜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PPT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文人墨客书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流传至今,你读过哪些呢?你又了解哪位文人呢?

在第二单元古诗词的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苏轼创作名篇《题西林壁》的经过,透过文字感受了诗句蕴含的哲理,以及苏轼不同的人生观念。课后,大家又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走近这位家喻户晓的历史文化名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学习收获,了解他的非凡成就,解读他的人生魅力。

(二)全班交流

1、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你眼中的苏轼。

2、交流了解到的苏轼的作品。

3、选出代表上台展示自己搜集成果。(为大家介绍苏轼)

4、其他同学发表见解。

(三)教师小结

1、仕途坎坷的苏轼。

2、多才多艺的苏轼。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

3、苏轼的诗词作品

《饮湖上初晴后雨》、《江城子 密州出猎》、《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有名作品。可欣赏以这些作品为词编的歌曲。

4、小结

假如将苏轼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是的,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值得我们用毕生精力去研究,去学习的。

(四)拓展作业

每位同学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我眼中的苏轼》

(五)推荐读物:

走进苏轼教学设计 篇2

一、导入

由背景音乐引出课题的主人公苏轼, 千年古词, 至今犹唱, 苏轼诗词的影响力不言而喻。为了更好的了解苏轼, 和学生们一起走近苏轼。用“我们当中有谁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呢?”引导学生回顾初中课文《核舟记》, 由其中有句“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可推断苏轼可能是络缌胡子。另外讲述苏轼与苏小妹间的趣闻, 可知东坡脸长。 (“脚踪未出香房内, 额头先到画堂前”“去年一点相思泪, 今年始流到嘴边”) , 然后展示苏轼图片。

二、引题

继续以问句的形式引导学生:在你心目中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可能会答出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教育家、发明家) 。

用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句统一学生的看法 (展示图片) “他是个凤毛麟角式的人物”。那我们就看看这个被林语堂称为‘凤毛麟角式”的人物。他一定有很多成就, 但我们对他的了解、认识更多是通过什么渠道? (学生会答出诗文、教材) , 因为他写了很多的作品, 到现在我们还在学习, 那我们以前学了他的哪些作品?现在我们就一起回想一下他的作品。 (展示图片诗词文赋) (学生回忆苏轼的作品)

三、忆析

对诗词进行归类, 从中找到诗词的特点。由于散文和赋我们知道得不多, 因此侧重点放在诗词方面。

说到诗, 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唐诗, 唐诗更多的是力求表现生活场景, 记录生活乐趣, 我们提到唐诗就会想到喝酒、种地、聚会、思念, 所以唐诗给我们的印象是重情趣。宋诗是在唐诗后发展起来的, 宋朝有了程朱二位理学家, 或者是唐诗把生活中的情趣写光了, 宋诗就更多的表现一种对生活的深思, 对人生的一种认识,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就是一种对生活的思考, 所以宋诗更多的愿意表现理趣。苏轼的诗在宋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而苏轼的诗中既有“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的生活乐趣, 又有“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深思哲理, 因而我们说苏轼的诗的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应该能答出是“情趣与理趣同在”) 。苏轼的诗留到现在的有二千七百多首, 词有三百多首, 但我们大多时候提起苏轼时想到的是他的词, 提到苏轼我们就会想到“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因为他开创了豪放词风, 但他的婉约词也一点不逊色于柳永等婉约大家。苏轼词中既有“会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的豪放, 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的感伤, 所以他的词风特点是 (婉约与豪放兼容) 。而散文与赋体文我们平时遇到不多, 今天就不多谈了。散文我们在高一时学过他的一篇文章《石钟山记》, 在那篇文章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句是 (学生能答得出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 那是一篇记游的文章, 但作者在平常的记游过程中也能找到生活的哲理, 这就是苏轼, 这就是深思的苏轼。

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说“他是个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图现苏轼书法作品——《黄州寒食帖》, 独具一格的诗画——《枯木怪石图》。

归结苏轼的成就

“诗———“苏黄”

词———“苏辛”

散文———“唐宋八大家”

文学理论——“行云流水”

绘画——“朱竹”轼画朱竹, 正体现了他不重形似的绘画主张,

书法———“宋四家”

育才———“苏门四学士”

水利____苏堤

饮食____东坡肉、东坡汤。

四、评析

分析苏轼的一生, 用他自己的话“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来分析, 告诉学生苏轼的一生受到很多的不公正的待遇,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被贬路程最长, 被贬次数最多的一位文化名人, 但我们读他的作品时感受到最多的感情是什么?是伤感, 落没?还是一种豁达、乐观、开朗? (各持己见) 。他的作品中既有“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放, 又有“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智慧, 也有“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的悲凉, 更有“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的无奈, 那么他作品的思想所表现出来的感情为什么会这样?了解苏轼的身世与经历。

家庭:父亲是著名散文家, 母亲是明大义的女子———程氏。

爱好:他本人幼年时喜欢《庄子》。

朋友:成年走入仕途后多次被贬, 在黄多年里又与和尚佛印来往密切。

我们试着分析一下苏轼作品中的复杂的感情态度。

积极入世, 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 儒家乐天知命,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感召, 在其潜意识中发挥着一以贯之的主导作用。

道家主张无小为, 有大为, 他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就是崇尚自然, 在政治上“不尚贤”。

佛家的普渡众生, 大济苍生的思想又让苏轼在从政时更多的关心百姓。

儒释道三种思想在他的头脑中交替出现才导致了他作品中情感的复杂性, 但这三种思想毕竟不是平起平坐而是有所侧重的, 从我们遇到的诸多作品中可以感觉到他的思想更多的是豁达、乐观、旷放, 可见他的思想中是儒学占上风的, 而道与佛则让他在仕途失意时尽情地解脱内心的苦闷, 所以当他遇到人生困境时就会感慨人生如梦, 而感慨后又梦想着建功立业, 想着天下人民。因而苏轼仕途失意但却豁达, 命运坎坷乐观, 我们回顾历史上与苏轼有着相同经历的人, 或如屈原“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投江而死;或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远离尘世;或如贾谊、柳宗元抑郁而终。但不幸的经历中只有苏轼, 履险阻如平地, 视功名如浮云, 乐天知命, 随缘自适, “此心安处, 便是吾乡”。正是有了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思想, 才让苏轼一生达观, 也正是有了释道二义才使苏轼在多次的不幸中自强不息、旷达洒脱的生活下来, 他的这种态度至今仍有着积极地教育意义。

纵观苏轼的作品技巧炉火纯青, 诗文才气贯天, 思想博大精深, 人格光芒万丈。苏轼一生想着天下, 心系苍生, 让他豪情万丈;在失意时, 寄情山水, 洒脱飘逸;在悲观时又以儒家思想警惕自己, 而变得豁达开朗。苏轼留给后人的不仅是诗词文赋, 名言警句, 更有他达观, 开阔的心胸, 让我们也如苏轼一样在生活的多次困境中中自强不息、旷达洒脱的生活, 让我们的生活因苦难而焕发光彩。

五、拓展

如果苏轼现在就出现在你面前, 你想对他说什么?

苏轼, 我想对你说

苏轼, 我想对你说

苏轼, 我想对你说

(学生活动)

作业:我与历史名人对话是高考作文题, 今天的作业是把你与苏轼的对话形成文字。

走进苏轼教学设计 篇3

一、项目背景

1.国家课改层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这些变化和要求,需要我们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方面进行改革探索。而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的态度,提升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促进学生高水平思维发展”为基本目标的项目学习运行模式为我们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思路和途径。

2.学科层面: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对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即“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项目学习就是从课标总体的这几个要求出发,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阅读鉴赏方面,课标提出:“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究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项目学习尤其注重这些能力与品质的培养。

二、项目确立

项目名称:“知人论世”之“走进苏轼”。

项目目标:以“走进苏轼,认识苏轼,指导人生”为任务,以学生自主阅读、梳理、整合、交流、总结、提升为核心,锻炼能力,内化知识,涵养心灵。

项目成果:学生佳作集、相关论文、读书小报、诗词朗读集、话剧表演;学生活动图片、个人感悟、小组活动等相关资料;建成相关微信群,以电子形式形成网络资料。

项目人员:高一语文教师及各班语文课代表。

项目资源:初中阶段——《浣溪沙》《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记承天寺夜游》;高中阶段,必修二《赤壁赋》,必修四《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游沙湖》《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资源整合:纵向整合——教材内容整合前,虽为经典,但也只是片段,苏轼诗歌分布零散孤立,安排不遵循创作年代,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系统的认知,如初高中作品分属密州时期及被贬黄州时期。横向整合——同一题材在教材中分属不同模块,联系不紧密,彼此间无法形成互补认知,如《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整合后,内容以专题形式呈现,按照作者生平经历,呈现同一时期的作品,呈现同一地点的作品。辅以苏轼传记及其他资料,资源丰富,脉络清晰。

三、项目指导

驱动问题:解读苏轼及其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指导建议:开展自主学习指导(问题导读、自主批注等)、小组成果交流指导(修改建议、推荐最佳文章),确定评价标准(文章评价标准、交流展示评价标准)。

项目活动具体时间及内容安排:

第一、二周组成项目小组,选定小组长,确立阅读内容、方法及计划。

围绕项目主题查找资料,制订读写计划(时间、内容很重要)。

围绕教师提供的材料,结合个人阅读体验,进行自主读写,了解苏轼的为人、经历、作品及其风格等。保留阅读过程很重要,如批注,如经典导读微信群(以读《苏东坡传》为例),如一书一会等书吧照片。

第三、四周设定预期形成的研究成果。

提交个人对活动或苏轼的感悟小结。提交各种形式的阅读成果,如人物小传、对联、自创诗词、书法、绘画、话剧、诗歌朗诵、海报等。

第五周分期分类汇总成果,形成交流PPT,并确定小组汇报人。

四、自主学习

(一)精读

任务一:诗文回顾,以事知人、以诗知人、以文知人、以名知人,了解苏轼的多彩人生,通过综合以往学过的作品,在头脑中勾勒出较为清晰、完整的苏轼形象。

问题:明确苏轼的人生经历有哪些,这些经历促成了他的哪些经典作品。

任务二:解读文本,在翻译、背诵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探究和相互交流,理解文字含义,品读作品内涵。

问题:苏轼在作品中表达过哪些深沉的喟叹?

任务三:拓展延伸,把作品放在苏轼的人生历程中予以观照,最终实现“读文”和“读人”的统一。

问题:影响苏轼人生的关键事件是什么?贬谪的经历给苏轼带来了哪些方面的转变?

任务四:重读初中的篇目。

问题:读出了什么与以往的不同?

(二)延伸

1.书目及视频。

书目有:《苏东坡传》《苏轼传》《苏轼图传》《康震评说苏东坡》《说苏轼》《东坡拾瓦砾》《苏轼文艺美论》,以及《山居笔记》之《苏东坡突围》,《中国人的心灵》之《缥缈孤鸿》《喜欢苏东坡》。

视频有:《宋之韵》第六、第七集“走进苏东坡”专题,澳门回归大型文艺晚会朗诵和演唱的苏东坡词的片段。

2.问题导读。

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第一周任务说明:

单元总述:文学巨匠苏东坡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光。

阅读计划:从序言读到第五章,一周内读完。

共读主题:你觉得苏东坡的祖父是个什么样的人?对苏东坡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书面任务:请总结描述苏氏父子游历三峡时见到的美丽景色。

书面任务说明:请用完整通顺的段落來组织回答这个问题,注意描写细节,语言连贯,层次分明。

第二周任务说明:

单元总述:青年时代的苏东坡及其与时人的交游往来。

阅读计划:从第六章读到第十四章,一周内读完。

共读主题:你觉得苏东坡为什么会被人陷害?试着列出三点理由,看看你和同学们的想法是否一样。

共读方式:请在集中讨论时段参加讨论。

第三周任务说明:

单元总述:苏东坡贬谪黄州的经历及其被贬时的心境。

阅读计划:从第十五章读到第二十三章,一周内读完。

共读主题:贬谪黄州的经历给苏东坡的人生带来了哪些转变?

共读方式:本部分内容可提前手写、绘画后拍照上传至微信群,也可直接在微信中以文字形式发表观点。请在集中讨论时段参加讨论。

第四周任务说明:

单元总述:时代全景,人生命运,苏东坡最后的时光。

阅读计划:从第二十四章读到附录,一周内读完。

共读主题:你觉得苏东坡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

共读方式:请在集中讨论时段参加讨论。

3.批注阅读。

大家最熟悉的小说的评点,比如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毛宗岗父子评点的《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都可谓批注式阅读的典范。于阅读间留下点滴心得与思考,灿烂文字仍然闪耀文学史册。

批注阅读小贴士:

(1)慎重做记号。在阅读时不要看到什么都要标记,而要先分析。要分清作者是在讲一个新的概念,还是只是用不同的词语说明同样的概念,只有等读完这一段落或部分后,才能回过头来看出那些重复的内容。这样做不至于抓住那些一眼看上去仿佛很重要的东西。

(2)善于选择。不要在很多文字下画线或草草写上许多文字,这样会使符号失去提示意义,也会使记忆负担过重。要精简做记号,但也不要少得使你在回看时又只好将整页内容通读一遍。

(3)用自己的话概括。不必大段摘录,在页边空白处记下自己的话和自己的概括。

(4)简洁。文字和符号要简洁,笔记简明扼要,标注清晰简明。简洁的东西更容易记忆,也便于复习。

(5)迅速。阅读为主,标记不要占用过多的时间。认真读完,仔细思考后迅速做下记号,然后进行下一部分内容。

(6)整齐。符号和文字要尽量整齐,而不要胡写乱画,整齐的记号可以节省时间,便于迅速回忆当初学习时的情境,能容易而清楚地领悟书中的思想。

五、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的形式有读书报告会、诗词朗读、话剧表演、小报、书画、写作等,以下是写作的交流内容:

(一)微写作。

1.写作品读后感。

2推荐苏轼的作品,并陈述推荐理由。

3.为苏轼拟写颁奖词。

4.假如你与苏轼在黄州偶遇,你会对他说什么?请以“苏轼,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心里话。

5化用苏轼作品,写一段话,作为人生的共勉。

(二)大作文。

1.文言人物小传。

2。小论文。

3.苏轼话剧剧本。

4.“走近苏轼”解说词。

六、成果结集

(略)

七、评价标准

八、项目总结

本次项目学习,通过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理地利用与开发课内与课外资源,从而获得知识、技能的增长,并唤醒了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学生锻炼了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的能力,掌握了研究的方法,更读懂了苏轼,写出了研究苏轼的论文。配音视频及话剧表演的呈现,更证明了这是一次学习体验与热情交织的创造过程,师生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参与研究,研究的成果也不仅停留于对诗人诗作的理解,而最终上升为对国家民族的终极关怀,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走进苏轼作文600字初三 篇4

我站在孤山眺望西湖,眼前,似乎苏东坡正在借酒浇愁,醉忘归路的情形.孤山上树木苍翠欲滴,身形其间,微风拂面,如身临其境,当年苏东坡就在这些树下席地而坐,喝着赊来的酒和狗骨头,顿觉里有微肉,说什么感觉甚补,唯恐“众狗不悦”,饮酒自欢,噢!古树啊!你曾今为苏子遮风避日,你可曾听到他的微微叹息?

你可曾懂得他内心的苦恼与忧愁?苏子曾经看到百姓砍树,要绕很远的路或过河去,却有涉足泥潭的危险,他毫不犹豫地捐出了皇帝赐给的腰带——犀带,还鼓励亲戚捐献出千两黄金,造桥完成时,全村杀鸡宰羊庆贺.当他在生活困难时,甚至下锅的米都没有的时候,他从不要别人帮助,奉献自己的一切,苏子的桥一直沿用至今.在古树围绕的东坡纪念馆,还留铁索,大约有手臂般粗,苏子建造的不是桥和堤,而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在苏子的一生中,他并没有沉湎与自己被贬的悲痛中,而是谱写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并没有用诗文来阐述自己的悲惨命运,而是写了关于人民生活的苦难.只有遭受挫折而看透人生的人,才有如此胸怀.

《苏轼词》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及作者对待人生“风雨”的态度。

2、理解并学习词中写景、咏史、抒情和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3、感受苏词豪放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这两首词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和作者的人生态度。

2、把握这两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赤壁赋》首段导入:壬戌之秋……。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的文如此的精彩,那作为豪放派奠基者的苏轼的词又是怎样的风貌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与《赤壁赋》写于同时期同一地点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他的《定**》。

二、老师范读,全班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回顾《赤壁赋》的写作背景,并总体感知词的结构。

1、回顾写作背景:“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不准佥书公事”,前此一年,苏轼已经营了东坡,盖好了雪堂,颇有终老于此的打算。在黄州的那段日子,苏东坡开始钻研佛道。以后的作品也就染上了佛道思想的色彩。

2、让学生概括词的结构:

上片:赤壁

(描景)

(铺垫)

江:淘尽人物

赤壁:三国周郎

江山:多少豪杰

下片:怀古

(对照)

(抒情)

遥想当年——公瑾——雄姿英发

多情应笑——我(苏轼)——早生华发

四、研讨词中语句的含义及特点:

1、首句写景有何特点?

明确:①境界阔大:“大”“千古”包容着时间和空间的广泛内涵;②风格雄浑:“东去”二字势不可挡,“淘尽”二字势不可回;③显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④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与“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一脉相承——历史的长河带走了一切,就是风流人物也不能幸免。对历史的咏叹升华为哲理的咏叹。

2、作者为何说“人道是”?

明确:作者不去深究真正的赤壁在何处,而是将错就错,假托赤壁以抒胸怀。清人朱日浚《赤壁怀古》“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就是这样说的。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

明确:“穿”以动写静,“堆雪”以静写动,“惊”“拍”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卷”“千”境界广阔。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可补哪三个字?

明确:“竞折腰。”

5、“初嫁”“出嫁”有何不同?

明确:初嫁,刚刚出嫁。

6、“小乔初嫁了”时周瑜二十四岁。赤壁之战,周瑜三十四岁。苏轼有意为之,这是为何?

明确:以绝世美人为英雄作陪衬,使人物不仅有“雄姿英发”的一面,也有温柔缠绵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也突出周瑜“少年得志、春风得意”的形象。

7、“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明确:夸张、借代。

8、概括周瑜的形象。

明确:少年得志、春风得意、英俊潇洒、本领高超、扭转乾坤、从容镇定。

9、“多情应笑我”的主语是周瑜?是苏轼?

明确: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主语是苏轼更确切一些。

10、怎样理解“人生如梦”?

明确:①理解一:所谓“人生如梦”,既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指命运如梦般的难以自我把握。即《临江仙》词所说的“长恨此身非我有”。这是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同时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

②理解二:苏轼禀赋中,原来有一种积极用世之意。因此,在与周郎的对比中,表达了一种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带有一种消极苍凉的思绪。(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五、理解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人生态度。

1、作者写赤壁“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聚焦于周瑜?

明确:明写史,写周瑜,实写苏轼对自身命运的关注:

周瑜 苏轼

年龄:34岁 47岁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际遇: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这里既有对周瑜的仰慕,更有对自身一生坎坷、命途多舛的观照。

为下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2、“多情”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表达了苏轼对周瑜的仰慕,体现了苏轼渴望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

3、“人生如梦”是消极悲凉之辞,是言不由衷的感慨,是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辞,还是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

明确: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4、“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明确:①理解一:借酒浇愁。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②理解二:痛苦消解后的超脱、自适、旷达。

(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

5、从词中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既执著于人生又超然物外,既深切地感受到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的痛苦,又力求自我超脱、消解痛苦的旷达。

六、词的感情基调:

关于这首词,有“热烈沸腾,豪迈奔放”说,有“消极悲观,内心矛盾”说,你认为怎样?

明确:①理解一,热烈中有理性的思考;痛苦中有力求自我超脱的旷达。

②理解二,虽有壮志难酬的苦闷,在常人看来也有一些苍凉消极的思绪,但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七、了解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明确:

①写景不离人,景是人物活动之景。对自然山水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在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注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

②咏史,写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的向往和人生追求,更有作者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对自身经历坎坷、命途多舛的观照。

③景中含情,史中含情。直接抒情则是在与周瑜形象的对比(咏史)中,感到壮志未酬、华发早生后进行的。其抒发的感情含有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表现了作者的豁达、豪放的人生境界。

④三者完美结合,了无痕迹。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及苏轼词作的写作背景,掌握苏轼创作的有关知识。

2、体味词作中的“画面美”,品味词作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

3、掌握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艺术风格。

4、学习苏轼即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他俩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两首词。

2、理解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教学难点:

1、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2、对词作鉴赏能力的提高。教学设想: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词作的思想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

2、引导学生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3、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的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背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因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寥寥数语,一位纵横驰骋的政治家、诗人曹操的英雄便跃然纸上。我们惊叹一代文豪苏轼非凡的笔力和同样不俗的气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礼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他在散文、诗歌、书画方面均有成就。

背景资料: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三、诵读赏析、探究

1、放录音。

2、初读“感基调,明词意”——反复诵读,理解词意

整体感知性诵读提示:全词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即情感基调如何?)全词该用高昂激起的语调来读,还是用沉郁舒缓的语调来读?上下阕有没有区别?最后一句呢?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学生自由诵读,同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作,然后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咏赤壁,以写景为主,描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壮丽景色,引发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词的下阕主要刻画了周瑜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并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慨叹。

3、再读“品语言,入意境”

(1)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起下文的?应该以怎样的语速、语气、语调去读?

明确:①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

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同时将下文“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

③“大江”二字应缓势低起,“东去”重读且拖长,“东”字音调渐扬至高,“去”字音调本为仄音,应慢慢转入降调,似有极目远眺、不舍逝去之恋;“浪淘尽”语速稍快,“尽”字重读,似有无力挽狂澜之势,“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千古”“风流”二词渐渐加重语气,“风流”拖长,应充满对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属于哪种表达方式?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应该怎么读?

明确:这一句属于表达中的记叙,点出了作者怀古的内容,交代出词人心中的英雄——周瑜,确定了本词要塑造和歌颂的对象。这两句中速、较为平直、客观的叙述性语气朗读即可。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说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对下文周瑜形象的刻画有何作用?该如何朗读?

明确:①动词“穿”“拍”“卷”与形容词“乱”“惊”“千堆”等最具表现力。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似千军万马在奔腾、百万雄师在咆哮的壮阔江面,耸入高空的悬崖峭壁挡住了长江的行程,一层又一层的滔天大浪被激起,它们气势磅礴地冲击着两岸的礁石,又被一层层地击碎成千堆万堆的雪沫,寒气扑面而来,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地瑟瑟颤抖„„

②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画面,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而这恰恰就是英雄当年活动的典型环境,作者也是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

③这三句动词重读,语速急促,充满气势,语调慷慨激昂,很好地渲染出了那种雄浑、壮阔的意境。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全词中起何作用?如何朗读? 明确:①本句对景抒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括,将这些具体景物收拢起来,成为一幅雄浑壮美的图画;“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具体刻画。

②本句紧承前句急促紧凑的语速之后,渐渐转入舒缓,充满豪迈之情。(5)小结上阕。

3、三读“展想象,塑形象”(1)“遥想”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遥想一直到“灰飞烟灭”。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他心目中的英雄的? 明确:先从生活细节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以美人衬英雄,突出他年少风流、奋发有为。“雄姿英发”是刻画周瑜形象的关键句,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羽扇纶巾”描绘他的服饰装扮,现其儒雅娴静之风度;下阕“谈笑间”写其神态,突出他大敌当前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潇洒;“樯橹灰飞烟灭”与前面的“谈笑间”又构成了时间短而战绩丰的鲜明对比,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3)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瑜的形象及赤壁之占的场面,仔细体会作者为我们塑造的这位古代英雄形象。

明确:请学生自由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赤壁之战”时周瑜的形象。若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更好,可结合小说与词作以及自己的理解去描述。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上诸方面进行充实,可适当地加入一些战争场面的描绘,力求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周瑜的英雄形象。

(4)“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几句该如何读? 明确:“遥想”二字为领起词,故应稍缓、延宕,有追忆之感;“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以比较平直、舒缓的叙述性语调语气朗读;“雄姿英发”语调上扬,重音在“雄”和“英”上,充满仰慕歌颂之情;稍事停顿之后,“羽扇纶巾”渐入平直,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语调渐升,充满豪情与歌颂。

4、四读“析主题,悟情感”(探究交流)

对主题的理解以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赤壁之战中,有那么多的英雄,包括我们在《赤壁赋》中作者极力歌颂的“一世之雄”曹操,作者为什么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最后几句的感慨有何关系?

明确:作者没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小了;没有写曹操是因为曹操在这次战争中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通过周瑜这一形象,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作者本人,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赤壁赋》中的哪些语句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及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你觉得作者此时悲观消极吗?

明确:这两句与《前赤壁赋》中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有,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子与子之所共适”所表达的感情有相似之处。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

在这种意义上,“人生如梦”不是一般虚无的消极,而是对时光疾逝、功业不成、“早生华发”的感喟,多少有些低沉,但与其说是消极,还不如理解为作者借“酹江月”寻找到了一处宣泄苦闷的出口。最后的这一举动,传达出的是一种与山河、明月、自然完全融合的达观、超脱、豁然情怀。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这难道算是消极吗?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想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豁达境界。苏轼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拼搏进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乌台诗案”让他站到了死亡的边沿线上,也许鬼神在向他敲门的时候,苏轼才能真正的体会和领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这就是“消极”,那么,我想说,人生需要这样的消极,建立自己的弹性人生,或许正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另一种表现。

(3)最后几句应该怎么读?

明确:语速放慢,语调稍低沉,充满感慨、缺憾、喟叹之情,但不可太过低沉悲伤。

5、五读“评词作,知手法”

(1)教师提供以下诗论,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苏轼“豪放”的词风。①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②苏辛,词中之狂。

③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④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以上②③④则摘自王国维《人间词话》)(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营造出这种豪放、壮阔的意境的?

明确:先是描绘一幅雄伟奇峻的赤壁江山图;接着塑造了英姿勃发、才华过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古代英雄周瑜的形象;最后直抒“人生如梦”的苍凉慨叹,以及“一尊还酹江月”的豪举,融景物描写、人物刻画、情感抒发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壮阔、雄浑的和谐意境,不愧为“豪放派”的代表作。(放录音,师生齐背全词。)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仔细品味词作雄浑壮阔的意境。

2、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将词作中描绘赤壁景物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景散文,或者将刻画周瑜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人的记叙类短文。字数200以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交流、检查

1、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背诵)

2、交流“联想与想象”短文。(自由交流)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

三、放录音,交流初读印象

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

2、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

四、自由朗读词作,并结合注释了解词意、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五、鉴赏分析,探究交流

1、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小序对我们解读这首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序言的最后一句的“故作此”可知,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要写这首词。“沙湖道中遇雨”,告诉我们这首词是作者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后所作。而作者去沙湖看田是因为想在沙湖终老。从他想在此买田终老的行为可以看出,现状已经如此,洗冤复职不是自己想了、争取了就能实现的,自己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再去改变这个现状。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再怨天尤人、悲观消沉,而是“既来之,则安之”,安家置业,筹划生活,这恰恰反映了他积极乐观、旷达洒脱的一面。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无论被贬到哪里,苏轼都能随遇而安,随乡入俗,落地生根。这样的例子在苏轼长期的贬谪生涯中出现过多次,如他被贬到更为偏远的惠州时,在惠州居住了两年又七个月。苏轼在惠州时,钟情惠州山水,游览了诸多胜景,写下很多诗文,赞叹惠州山水之美,抒发忧国忧民的胸怀,同时也鞭笞了当权者。与惠州人交朋结友,上至地方官,下至文人百姓,甚至黄婆这样的卖酒人家,都是他的朋友。东坡不仅与他们密切交往,而且还屡以诗文赞誉他们的友情。苏轼更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名句,表达了在此安居终老的愿望。

那么,除此之外,小序还向我们传达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明确:小序也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因途中遇雨这件小事引发出一些感慨而写下的词。“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是说雨来时,携带雨具的人先走了,而没带雨具的同行都很狼狈.只有“我”一点不觉慌乱,从容不迫,悠然自在。“故作此”是说作者因此写下这首词。从这些文字可以推断,正文的内容写的是作者在雨来时怎样“独不觉”和为什么能做到“独不觉”的。就是说,正文是描写自己在雨中怎样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

提问: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苏轼在雨中是怎样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他为什么能达到这种境界?先来看一下,苏轼说自己“独不觉”,那么雨来时,他的反应究竟是怎样的? 明确:“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劝别人别去听雨水穿林打叶的声音,不妨吟咏长啸,慢慢前行。

提问:从这几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苏轼? 明确:可以看到一个雅致潇洒的苏轼,他有一种骨子里流露出来的潇洒。途中忽遇风雨,又没带雨具,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都会很狼狈,会慌慌张张地去寻找一个避雨场所。从小序“同行皆狼狈”看,事实也正是如此。但苏轼却一点不慌张,从容不迫,悠然如故。还劝同行之人“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打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一般来说,有风雨,自然会有“穿林打叶声”,但苏轼不这样认为。“莫听”是劝人不要去听,也是告诫自己别去听。只要不听则心不乱,心不乱则不狼狈,自可以“吟啸且徐行”。它已不仅仅是一次风雨中的举动,而是一种人生哲学的自然表现了。耳边的各种嘈杂声音,尤其是能使人狼狈不堪的风雨声,最好“莫听”,只要心静,自有安宁天地。什么都听,什么都担心,一点风吹革动也乱心。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本是客观存在,但一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故只“莫听”二字便见出性情,便见出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

提问:那么,你们又是怎样看待苏轼在雨中“吟啸且徐行”的? 明确:“吟啸”是吟诗长啸;“徐行”是慢慢地走。突如其来的雨非但没有令苏轼慌张狼狈,反而激起他吟诗高歌的雅兴。从容不迫,悠然自在,在风雨中独自漫步吟诗长啸,这是多么地与众不同,多么地潇洒,多么地浪漫,我最喜欢这样的苏轼了。

提问:风雨中苏轼不仅从容不迫,还表现出无尽的浪漫和潇洒。为什么苏轼能达到这种境界? 明确:“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说自己不怕,再大的风雨,都是拄着竹杖、穿着芒鞋、披着蓑衣走过来的,“任平生”三字更可以看出,苏轼的一生都是这么过来的,早已饱经风雨。这里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竹杖芒鞋”既是指这一次雨中的装扮,也隐喻走过一生风风雨雨时艰苦的条件。尤其是“一蓑烟雨”中的蓑衣,不是写跟前实景,作者当时根本没披蓑衣。前面已经提到“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所以它只能喻指走过平生烟雨时的艰苦的条件。

提问:若是指这次雨中的装扮,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性格?若是隐喻走过一生风雨时艰难的条件,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经历?就这样走过自然界的风雨、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又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境界? 明确:可以看出他一贯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不喜欢穿官服、摆架子,喜欢简单、闲适的生活。说明苏轼在走过人生的风霜雨雪时,经历过很多的磨难,没有任何可以借助的外力,条件简陋、处境艰难、生活困顿,都是凭借自己的单薄之力,依靠最简陋的条件,拄竹杖、穿芒鞋、披蓑衣,坚强地走过来了。从中可以看出苏轼意志坚强、能吃苦耐劳的一面。仅“竹杖芒鞋”“一蓑”便可“烟雨任平生”,走过自然界、生活中、政治上的风风雨雨。

提问: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境界? 明确:一种得道的境界:从容淡定,悠然宁静。有一种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的平和。我觉得这一句含意丰富,思想深广,只有反复咀嚼品味,才能解读透彻,才能深刻理解苏轼的思想感情。苏轼一生遭遇坎坷,屡受打击,长期被贬,在生活中和政治上经受的风雨太多了。苦难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对各种各样的打击和挫折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所以他不惊慌,不害怕,不退缩,从容不迫,泰然处之。这一句非常形象地描画出了苏轼的气度、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体现了全词的中心思想,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下阕又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下阕写了风雨过后作者的举止、神态和心态。风雨停了,天气出现了变化,开始还寒风袭人,但很快雨就停了,夕阳也露出脸来了。

提问:作者是怎么感觉到寒风袭人的? 明确: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可以知道,春风吹醒了他的酒性,让他觉得有点寒冷。由此可以看出苏轼出行之前还喝了酒,是带着醉意出行的。

提问:出行是“竹杖芒鞋”,出行前还要喝酒,这“吹酒醒”的描写对我们解读苏轼其人有无帮助? 明确:一方面可以看出苏轼生活的随意、闲适,即便要出行,也不忘喝点小酒,随兴而饮,尽兴而醉,虽然被贬,仍有情趣。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苏轼在被贬后处境艰难,心情苦闷,经常借酒浇愁。但不管怎么样,这个细节都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形象更加丰满的作者。

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知道,那时候天气出现了变化,雨住太阳出。那么,天气变化后作者的举止、神态和心态有没有变化? 明确:神态依旧坦然自若,从容悠然。提问:但他有一个动作很有意思。“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看到风停雨住,斜阳相照,他特地“回首”看了一下刚才下雨的地方。对这一“回首”,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确:这一“回首”意味深长。天气的突然放晴,引起了作者“回首向来萧瑟处”的兴趣,看看原来下雨的地方,现在是否有了新的变化。其隐含之意是:风雨过后,雨洗刷过的地方,或许有了新的变化,但我还是我,虽然全身湿透,酒醒微冷,可从容依旧,潇洒如故,再大的风雨也不能改变我。这是一个以胜利者的姿态回首的动作。“回首向来萧瑟处”,心下肯定是这样想的:就你这点风雨,能把我怎么样?我还好好的,你来得越突然、越猛烈,我越潇洒、越快乐。一个“回首”,更凸现出苏轼骨子里的潇洒。如果联系前一句“山头斜照却相迎”就更可以理解了。刚才作者还在风雨中行进,现在迎着他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这一句极写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但它又不仅仅指自然界的天气,也指政治上的天气、人生中的天气。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同样变化多端,政局就像自然界的天气一样,变幻莫测;人生也一样,盈亏无律,起伏不定。但苏轼已饱经风雨,备受磨砺,见怪不怪,再大的风雨也对他无可奈何了。所以他的“回首向来萧瑟处”,既是回首刚才下雨的地方,也是回首人生,回首被贬的经历,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告白:风雨奈我何!

提问:从淋雨到天晴苏轼的心态是否发生了变化? 明确:应该说没有。从结尾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知,他的心态一样的坦然、平和,没有多大的变化。

提问:为什么这一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态没有变化?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确:风雨袭来时不慌乱、不狼狈;雨过天晴,虽然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回首向来萧瑟处”,但也不欣欣然、不得意忘形,马上便“归去”,内心都一样的平和、自然、宁静。因为对苏轼来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什么天气,晴天也好,雨天也罢,都是一样的,都无所谓。表明了一种超然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2、总结。

全词,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途中遇雨,借题发挥,表达了自己在种种打击和挫折面前不慌乱、不退缩、不丧气,坦然处之的旷达心境;展现了不因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的高超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人生哲学,对我们如何走过人生风雨,开创灿烂明天很有启迪意义。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做《同步作业》巩固

附:板书设计

上阕:(赤壁)

(怀古)

所见:大江、故垒

所想: 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惊涛

一时多少豪杰

下阕:(怀古)

(伤今)

所忆:(周郎)

雄姿英发

所慨:

多情善感

风流潇洒

早生华发

才华横溢

人生如梦

走进苏轼教学设计 篇7

针对此种“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的传统教学设计模式的弊病, 美国课程研究专家威金斯和麦克泰提出了一种“逆向设计模式”, 这种设计模式可细分为三步:第一步, “确定预期的学习目标”;第二步, “制定如何证明学生实现了学习目标的手段与措施”;第三步, “安排各种教学活动、指导学习活动、达成学习目标”。[1]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将评价置于教学之后的设计范式, 主要是为了“要求教师带着问题思考教学活动, 增加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使得预期学习结果、学习成绩、教学与学习行为之间实现有机的关联, 这也正是逆向设计要实现的目的”[2]25。无疑, 这种教学设计范式不仅有利于整合目标、评价、教学活动于一体, 解决教学无序的状态, 而且有利于通过实时的评价来动态观照目标指向与教学现实之间的落差, 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来抹平两者之间的落差, 更好地实现与达成教学目标。那么如何设计评价方式并确保其与目标实现的一致?如何基于学习目标与实时评价来组织语文教学活动?如何确认这些教学活动已经实现教学目标及其实现的程度?笔者下文主要将针对以上问题展开论述。

一、目标表述与评价方式的联动一致

在设计评价方式并确保其与目标实现的一致前, 需要先确认教学目标设计得是否恰当、合理与正确。对一种特定的教学设计来说, 教学目标的设定, 是第一性的、首要的。那么如何进行目标设计并保证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正确性和可行性?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用来规范语文教材编写、进行语文教学及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性、指导性文件, 因此设计教学目标应基于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

以高中必修古诗文教学来说, 如若想确认其中名篇《赤壁赋》的教学目标进而将之合理表述出来, 定然众口不一, 一百个教师可能会设置出一百种教学目标。但若基于课程标准来设计的话, 无疑会相对统一些。通过分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标准》) 中关于古诗文教学使用的“了解、理解、读懂、了解并梳理、诵读、背诵”等动词及其后所带的内容标准, 我们基本可以判定该学习内容的学习特征、指向以及方法等, 以此为基础来进行目标的设定与表述, 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变当前语文教学的无序状态, 消减课程标准指向与教学现实之间的“落差”。

在教学目标设定恰当、合理且有所保证的情况下, 我们就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评价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往往只关心“教什么”和“如何教”或“怎样教”的问题, 对“教得怎么样”即实时评价较为漠视。“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与教学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因此, 评价质量与上课的质量一样, 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3], 故若将评价蕴含于常态化课程与教学中, 那么无疑有助于学生学习质效、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改善。此外, “评价的实质在于促进人类活动的日趋完善, 是人类行为自觉性与反思性的体现, 实际上评价就应是渗透于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之中”[4], 因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我们除了可以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方式、手段, 考量相应的评价时机外, 还需要关注对生成性目标的评价与设计。然而, 评价不是一味追求与目标一致, 而是通过实时评价有效地起到调控和完善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的作用。但无论是目标设定, 还是动态的评价观照, 都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课堂把握力、先进的课程理念与充分的教育智慧。

二、基于目标和评价的语文教学设计

在学习目标以及相应评价都设计好之后, 我们就需要基于目标与评价来设计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了。在设计前我们理应考虑如下问题:创设这些教学活动有何依据?如何安排这些活动才能更好地保证“目标—评价—学习活动”这一动态过程有效地进行下去?基于目标和评价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否可行, 有无实施条件?等等。下面笔者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 《赤壁赋》的设计为例进行阐述。

(一) 解析课标, 设定目标

如前所述, 基于目标和评价的语文教学设计, 首先应确定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设计亦如此。“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制定教学目标当然也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5]然而, 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学段目标抑或是内容目标等并不直接等同于教学目标——其设定还要依据特定的教材、文本和学情。因而若想正确合宜地设定教学目标, 我们必须对所用教材进行系统研究, 对教材中的“这篇课文”进行具体解读, 对所任教班级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只有深入钻研上述内容后才能设定与表述教学目标。

《赤壁赋》所在单元主题为“山水神韵”, 该单元后两篇课文是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该册教材的“编者寄语”有言:“这册课文…… 编选了一系列文质兼美的文本……在这里, 我们可以徜徉于山水之间, 聆听文学大师们的心语, 感受他们丰富而深邃的哲思……品读形形色色的人生……通过这册课本的学习,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文学类文本的鉴赏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提高语文素养。”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等写景抒情的经典古文。但《赤壁赋》所抒发的情比较复杂:“先是淡淡的喜而悲, 然后由悲转向豁达超脱的喜, 一波三折, 不断变化。”[6]可见, 《赤壁赋》除了具有写景古文的一些共性外, 还有其独特之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 所以发现并解读出独属于“这一篇”的意蕴是考量目标设定成功与否的关键。

《标准》就古代诗文教学指出:“在阅读鉴赏中,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 用于分析与理解作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词句含义, 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古代诗文阅读, 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 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 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 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等等。据此, 笔者将《赤壁赋》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 借助工具书了解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梳理与理解文中重点字词 (实词、虚词、词类活用) 和特殊句式。

(2) 通过诵读欣赏苏子笔下的赤壁美景, 把握其情感变化, 体悟其人生感悟。

(二) 针对目标, 设计评价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为了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或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或能做什么, 而如何证明这些目标正被或已经达成就需要靠实时有效的评价来佐证了。有学者指出:“评价与教学同是‘寻求目标的教育活动之车’的两个轮子, 学习评价绝不是‘考试+评分’。当我们从教育目标与教学的有机关联之中来把握的时候, 学习评价就被赋予了‘教育功能’。”[7]也正如美国评价专家斯蒂金斯所言:“任何课堂教学质量最终都取决于该课堂所运用的评价的质量, 如何评价能够在课堂层面得到良好的运用, 那么学习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2]118然而一节课中如何安排、确定评价内容进而找准时机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 这些不得不慎重考虑, 以免造成评价流于形式。

目标是评价的透视点, 所以基于前文对《赤壁赋》教学目标的设计, 评价的内容指向首先应考虑两个目标内容 (借助工具书理解与梳理文中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通过诵读欣赏苏子笔下的赤壁美景, 把握其情感变化, 体悟其人生感悟) , 再根据教学流程将之细化为易于操作、具体的评价内容, 从而增加评价的可行性和可能性。

我们先来看学习目标一:借助工具书了解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梳理与理解文中重点字词 (实词、虚词、词类活用) 和特殊句式。从目标表述来看, 此目标不仅告诉我们学生完成此项学习任务的方式途径 (借助相关工具书) , 而且告诉我们学习的内容, 即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重点字词 (实词、虚词、词类活用) 和特殊句式, 还告诉我们学习的效果, 即能够了解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以及正确理解与梳理好相关文言知识点。再来看学习目标二:通过诵读欣赏苏子笔下的赤壁美景, 把握其情感变化, 体悟其人生感悟。如果说第一个目标侧重于“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的话, 那么此目标更多指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但二者都蕴于“过程与方法”中。通过观察可清晰了解到实现此学习目标的方法为诵读, 学习的内容主要涉及文中的美景描写、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作者抒发的人生感悟。根据以上论述, 笔者将评价内容和方式确定如下:

(1) 学生是否利用相关工具书以及借助工具书的效果如何?主要采取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评价方式。

(2) 学生是否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以及积累情况如何?对这些积累的字词和特殊句式是否完全理解, 不理解的有没有标注出?主要采取学生互查积累本、教师设问的评价方式, 设问形式可以是填空题或选择题等。

(3) 学生对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如何?学生课前是否已经熟读课文?断句是否正确?此评价任务可采取诊断性评价方式, 如设置相关填空题呈现于课件中, 也可以采用请个别学生试读、教师点评纠正、学生再次表现性诵读的评价方式。

(4) 文中描写了哪些美景?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找出相关语句、段落并进行赏析。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的方式, 教师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当进行点拨, 然后再让学生总结概括。

(5) 从文中哪些字词或句子可看出作者的感情及其变化?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的方式, 教师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当进行点拨, 然后再让学生总结概括。

(6)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慨与人生态度?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领会与赏析。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的方式, 教师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当进行点拨, 然后再让学生总结概括。

(7) 学生带着感情与理解齐诵全文。教师通过学生的情感变化与诵读表现判定学习效果。

(三) 基于两者, 组织教学

在确定好学习目标、设计好相应评价后, 就需要具体组织与设计教学活动。为了更为直观地体现“目标—评价—教学”一体化的设计, 下面笔者采用表格的形式 (如表1 所示) 来呈现《赤壁赋》的教学流程。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千变万化的, 因而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设计, 也没有适用一切的教学模式, 所以表1 所示也只是预先的教学设计、潜在的教学布置, 具体到课堂教学现场, 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状态以及现场生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改善。

三、余论

此种教学设计范式的益处无须赘言, 但其也有局限性, 有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去思考, 如《标准》是否完美以及教师对《标准》能否准确解读。课程标准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纠正的文本, 学生是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个体, 教材也不是既定的、拿来就能使用的文本, 因此教师必须以开放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课程标准、看待学生、看待教材。此外, 教师对课程标准存在“集体无意识”的现象, 即使重视课程标准也未必具备正确解读的方法与能力, 同时教师是否具备对动态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能力也是个问题。最后, 基于目标与评价的教学活动设计耗时耗力, 本就不堪重负的教师未必有时间和精力去尝试。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去思考、探索。

摘要:依照传统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教学设计模式, 教师往往过于注重“教什么”和“怎样教”, 而经常忽略“为什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基于评价先导的语文教学设计, 不仅有利于整合目标、评价、教学活动于一体, 解决教学无序的状态, 而且有利于通过实时的评价来动态观照目标指向与教学现实之间的落差, 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来抹平两者之间的落差, 更好地实现与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设计,评价先导,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威金斯, 麦克泰.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M].么加利,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13.

[2]李峰.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3]崔允漷.教师应先学会评价再学习上课[J].基础教育课程, 2008 (11) :55.

[4]吴明烈.组织学习与学习型学校[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6:22.

[5]梁靖云, 吕素巧.教学目标设计初探——如何理解、设定与表述三维目标[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8) :52.

[6]颜碧伟.赏景品情悟人生——《赤壁赋》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 2009 (2) :29.

上一篇:谈谈你对基督教的认识下一篇:父亲60岁生日宴会答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