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研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的背景下, 我国出现大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反思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源时, 不仅要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 同时也要分析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产业结构既包括产业间的内部比例, 又体现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内在动力, 作用与经济发展。

一、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现状

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和老工业基地, 黑龙江省曾经负担全国发展的动力, 但今年来其经济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 其产业结构问题较为突出, 因此调整产业结构, 适应社会发展潮流, 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第一产业在总产出和总就业中的份额下降。1983-2012年黑龙江省三次产业的比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产业结构从1983年的28.50∶54.42∶17.08调整为2012年的15.44∶44.10∶40.46, 其中, 第一产业28.5%降至2012年15.44%, 第三产业增幅明显, 三十年间占比增加至40.46%, 这一变化说明随着黑龙江省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 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其吸纳的就业人员需求减少。而第三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也随之增加, 并且也更加对与劳动力的自身素质有了新的要求。这也是对高校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黑龙江省高校专业设置

随着上世纪末我国高校大扩招以来, 黑龙江省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止2015年5月, 黑龙江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81所, 其中本科38所 (含民办高校) , 学科专业设置涵盖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一级学科门类, 共设置271种本科专业、1811个本科专业点, 其中国控专业21种, 114个专业点。基本专业209种、1604个专业点, 特设专业45种, 100个专业点。其中工学603个, 占33.30%;理科学类237个, 占13.09%;教育学类62个, 农学类41个, 医学类25个, 分别占3.42%、2.26%和1.38%, 累计占7.06%。经过近些年的努力, 黑龙江省各高校和独立学院的学科门类都超过了总门类数的一半, 所建门类内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也比较齐全。专业设置的基础很好, 尤其是存在一些传统的优势学科 (如俄语等) , 有较强的学术和就业优势。

三、高校专业设置的问题

黑龙江省高校专业设置调整过程中存在问题。第一,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呈现明显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但各学科毕业生人数并未跟产业结构保持较高一致。同时, 受我国专业目录设置传统的影响, 黑龙江省高校专业设置基本遵循学术性导向, 侧重适合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 职业导向性缺乏, 人才培养规格趋同, 不能适应新兴产业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多元化的需求。第二,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雷同、同构现象非常明显, 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第三, 高校专业设置未能充分结合产业区域分布的特征。黑龙江省高校专业设置并没有因地制宜发展与当地资源优势相关的专业, 未能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和区域产业特征, 未能将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优势充分结合起来,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设置面向发达地区或劳动力市场需求较大的专业。高校人才培养难以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加剧了就业难问题。

四、建立高校专业与产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

优化黑龙江省的专业结构要将市场经济中“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完美组合是最好选择, 构建“政府调控、高校主导、企业参与”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一是建立高校专业设置的多方协商机制, 建立专门的机构执行企业高校对接的各方面工作。如: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代表共同组成的高校专业设置协商委员会, 共同协商高校专业设置与改革的政策和具体办法;

二是建立市场预测机制, 通过建立专业的咨询和研究机构, 经常性地发布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报告, 为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参考和依据, 使高校专业调整建立在科学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

三是建立专业设置权力下放和权力制约机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地域广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才需求规格差异大的客观现实, 将学科专业的设置权逐步下放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院校, 鼓励地方政府及高校分析劳动力市场和区域产业的发展需求, 重视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 面向行业, 面向基层, 贴近实际, 灵活自主地调整专业结构, 设置与拓宽新专业。教育行政部门、社会中介机制要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评估,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评估结论进行必要的控制和管理, 以防止高校专业设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摘要: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互为依存、相互推动, 专业结构要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调整。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分析, 提出专业设置应该进一步与产业结构相匹配, 高校专业应进一步优化形成集聚效应提高高校专业的预测性。

关键词:产业结构,专业设置

参考文献

[1] 姚峰, 赵明.经济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专业与区域产业对接途径[J].经济论坛, 2015 (03)

[2] 陈万明, 沈婷.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中的时滞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01) :73-76.

[3] 赵艳林.地方工科院校专业设置与服务地方的互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2 (10) :66-70.

[4] 龚怡祖.大学学科运行与学科发展战略中若干问题的理论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02)

上一篇:制药企业GMP管理的现实意义及有效措施探讨下一篇:论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