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科技进步条例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条例(通用5篇)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条例 篇1

【发布日期】2002-04-25 【生效日期】2002-04-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1997年11月12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02年4月25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优先发展科学技术,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本省按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改革和完善科学技术体制,建立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有效结合的机制,加强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第三条第三条 本省科学技术工作的重点是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适用技术,开展技术创新;支持科学技术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第四条第四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科学技术进步发展规划,确定科学技术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并组织实施。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扶持贫困地区、海岛、山区加速发展科学技术事业。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创建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活动。对市、县(市、区)领导实行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

第五条第五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管理科学技术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科学技术工作的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范围,负责有关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

科学技术协会配合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推进科学技术进步。

第二章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

第六条第六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研究开发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培育和规范技术市场,发展技术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员,完善技术贸易网络,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

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活动,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优惠待遇。

第七条第七条 省、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以及成果的推广应用,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规模生产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

第八条第八条 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业科学技术示范推广机构,配备农业技术人员,落实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完善县(市、区)、乡(镇)、村三级配套的农业科学技术服务网络,加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

第九条第九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示范推广机构、农业院校管理和使用试验基地、生产资料,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试验和推广应用。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可以依法经营自己培育和引进并经审定的优良品种。

第十条第十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支持、促进农村群众性科学技术组织的发展,鼓励农民参加职业技术教育、农业技术培训和科学技术活动。农民经考核达到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可以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省和沿海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科技兴海规划,增加对海洋研究开发的投入,加强海洋资源、海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海洋产业。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研究开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企业应当与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机构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机构合作建立成果转化的工业性试验基地。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企业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产品。

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的新产品,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优惠待遇。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鼓励企业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工艺,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申请发明专利的,可以按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补助。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重视发挥厂矿科协、职工技协作用,鼓励职工发明创造、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省设立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经过评审筛选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第三章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和重视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消化和推广应用,组织制定高新技术发展规划,确定高新技术重点项目,做好组织实施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按照高新技术发展规划,合理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积极稳妥地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速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有条件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内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鼓励境内外的组织、个人依法在本省独资创办或者合资、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扶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参与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招标。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扶持企业事业单位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机械、建材、纺织、丝绸和农业等传统产业。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实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制度。经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程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有关优惠待遇。

第四章 研究开发机构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调整和设置本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充分发挥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科学技术优势,支持重点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逐步形成一批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研究、重大科学技术攻关项目研究、重点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研究的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应当在经费、实验手段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技术开发类研究开发机构可以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或者直接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有条件的,也可以组建科技型企业集团。

保障农业类、社会公益类研究开发机构的基础工作条件。农业类、社会公益类研究开发机构推行和完善科学研究与科技经营并存的体制。鼓励有条件的农业类、社会公益类研究开发机构逐步由科研事业型转变为科技经营型。

研究开发机构转制为科技企业或者直接进入企业的,在规定期限内继续享受科研事业单位的有关优惠政策。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研究开发机构实行院长或者所长负责制。

研究开发机构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有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经费使用、机构设置、人员聘用和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依法创办民营的研究开发机构。

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可以依法在本省设立研究开发机构。

第五章 科学技术工作者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省、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工作者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改善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待遇。

实行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投资的原则,多渠道筹措住房资金,改善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住房条件。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对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给予优惠待遇。

对在贫困地区、山区、海岛工作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优惠待遇。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单位将职务科技成果转让给他人或者直接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投产成功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浙江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完成该项科技成果及其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单位和科学技术工作者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受国家法律保护。单位应当切实保障科学技术工作者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科学技术工作者应当遵守本单位的技术秘密保护制度。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人事、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重视选拔和培养中青年科学技术人才。

省自然科学基金应当安排经费资助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科研活动。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科学技术工作者所在单位应当按有关规定保障科学技术工作者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

保障科学技术工作者依法创办或者参加科学技术团体的权利。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科技人才信息库,建立、健全人才交流制度及人才交流中心等中介服务组织,保障科学技术工作者正常流动。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科学技术工作者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制定鼓励措施,吸引境外和省外专家、学者和留学人员等科学技术工作者参加本省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第六章 科学技术普及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每年定期开展科普宣传周活动,支持科学技术协会和有关主管部门进行科学技术的宣传普及活动。教育、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和社会团体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宣传。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省、市、县(市)财政用于科学技术普及的经费,应当达到省规定的标准,并逐步提高。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科学技术协会、学校应当鼓励和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活动,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省、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场馆的建设和管理,鼓励社会力量资助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为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工作提供服务。

第七章 科学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根据科学技术进步发展规划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财政拨款、银行贷款、企业投入、社会集资、引进外资等多渠道的科学技术投入机制,逐步提高全社会科学技术投入的总体水平,使之与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省、市、县(市)财政科技投入的年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幅度。到2005年,省、市、县(市)财政科技投入按同口径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达到7.8%、4%和3%。2005年后,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财政科技投入的比例应当随之提高。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鼓励金融机构采用信贷等方式支持科学技术进步。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鼓励企业及其他组织对高新技术开发进行风险投资。企业可以筹集资金,建立股份制科技开发投资公司,支持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成果的产业化。经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技术开发风险投资项目,可以享受有关优惠待遇。

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科技开发保险业务。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开发的投入。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按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费用。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鼓励境内外组织、个人依法设立各类科学基金,资助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以及科学技术普及。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加强软科学研究,发展信息、咨询产业,推进科学技术文献、科学技术成果、专利技术等信息服务的现代化和社会化。

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 省统计行政部门会同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建立、健全科技进步统计制度,对全省科技进步状况进行统计监测、分析评价,并定期公布。

第八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表彰、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奖励为本单位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境内外组织或者个人经批准可以设立科学技术奖励基金,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 按规定经考核达到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标准的,由省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对市、县(市、区)领导进行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结果,作为对市、县(市、区)领导实行奖惩、任免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的,由有关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规定予以查处。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条例 篇2

关键词:科技进步状况,对策,分析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十大重点产业的战略部署,黑龙江省科技工作坚持科技发展“五大方略”,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八大行动计划”,科技进步与创新在“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1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基本情况

2011年,黑龙江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排名由2007年的第14位晋升为第12位。2011年黑龙江综合科技进步监测值达到53.87%,比2010年提高了2.71%,增幅居全国第3位。科技进步环境指标在全国排名由2007年的第22位上升为第7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全国排名第11位,科技进步环境得到了明显优化。

2012年,黑龙江省省级科技投入为4.64亿元,从R&D投入构成来看,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经费比重分别为9.7%、14.8%、75.5%。共登记科技成果1 461项,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率为85.53%。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 006亿元,同比增长2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1%。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排名由全国第29位提升至21位。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54家、创新型企业337家、高新技术产品1 058个、科技型中小企业10 157家。先后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强省建设的决定》等政策,有效促进了科技进步和创新型省份建设。

2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形成

尽管黑龙江省研发经费投入呈逐步上升趋势,但研发经费投入增长速度和投入规模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11年,黑龙江省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02%,比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1.84%的水平低44.6%。而2011年黑龙江省研发经费为128.8亿元,远低于辽宁、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过弱,不仅直接影响到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亦影响到科技产出的效率。

2.2 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

科技创新尚未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增长动力,大部分企业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黑龙江省企业研发投入仅占全省社会研发投入的69.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4%。黑龙江省企业的投入总量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2.3 省属科研机构成为黑龙江省推动科技进步的短板

黑龙江省是一个科技资源富集的省份,科研院所具有学科全、历史久、影响大等特点。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能力没有随着改革的深入而增强。

2.4 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2011年,黑龙江的科技人力资源指数监测值为74.75%,全国排名第13位,科技活动人力投入居全国第4位,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第15位,而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居全国第29位,这都说明黑龙江省作为人才大省,但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还有待进一步激发。

3 对策建议

3.1 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积极探索财政科技投入的多种方式,建立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企业技术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外资和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融资体系。进一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确保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的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设立相应科技专项,支持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活动。

3.2 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进一步完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增强自主研发、中间试验、工业性试验能力。建立政府搭台、院所创新和企业转化三位一体的螺旋上升架构。加强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3 加快省属科研机构改革进程

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资源整合,打破条块分割,依托现有省属科研机构,整合组建一批高水平的行业技术研究院。实施人才强所(院)战略,使行业技术研究院成为支撑产业发展的高水平技术创新机构。发挥重点大学、重点实验室的优势,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供技术源头。稳步推进省属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完善科研院所管理结构。

3.4 优化全省科技进步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科技工作的法规、政策,依法行政,完善科技执法体系,依法保护创新创业活动。加强科学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促进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工作。加强省、市、县三级科技行政管理体系建设,重点培育

参考文献

[1]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2011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陈桂中.地方科技立法的理念创新与实践[J].决策管理,2009,(26):1-2.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篇3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单位)20120531(颁布时间)20120901(实施时间)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一届]第五十七号(文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2012年5月31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科学技术创新 第三章 企业技术进步 第四章 农业科学技术进步 第五章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第六章 科学技术人员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于2012年5月31日经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2年5月31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学技术应用和科学技术发展保障等活动。

第三条 [方针目标]本省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区域和创新型陕西。

第四条 [政府职责]省人民政府制定本省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政策,确定重大科学技术项目,建立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协调机制,整合科学技术资源,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学技术进步考核,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保障科学技术进步事业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证科学技术进步法律法规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实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科学技术进步。

第五条 [部门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拟订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制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专项计划,提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学技术应用的重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领域,组织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科学技术服务体系,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成果,管理技术市场,指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实施科学技术进步工作考核。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科学技术进步工作。

第六条 [科技顾问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科学技术发展决策的顾问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政策,确定重大科学技术项目、与科学技术进步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等,应当咨询论证和组织评估。第七条 [社会支持]鼓励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公民参与、支持科学技术进步,弘扬探索创新、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爱护人才的社会氛围。

第八条 [表彰奖励]省人民政府设立科学技术奖,对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鼓励省内外组织和个人在本省设立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第二章 科学技术创新

第九条 [重点领域]本省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围绕资源主导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等重点领域,组织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攻克关键技术,形成自主创新成果,提高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十条 [专项规划]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本省科学技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术发展规划,制定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的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确定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建立健全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和推广体系,推进专业领域科学技术研发与应用。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军民融合]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建立军民科学技术创新协调制度,根据需要制定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规划,设立军转民专项扶持资金,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和军民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平台,采用股本投入、贷款贴息、科研投入、奖励等综合措施,、支持军工单位兴办军民融合型创新企业、民用单位参与军品配套科研生产、加快军转民高端产品产业化,促进军民融合科技产业发展。

第十二条 [示范基地]省和相关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本省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建设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促进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推动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区域。

第十三条 [科技园区]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当围绕自主创新战略的重大项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优势,创新公共管理和服务,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科技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集约化、专业化聚集发展的原则,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第十四条 [工研院]省人民政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整合科研院所、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大中型企业的科技资源,优化工业技术研究院的运行机制,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业技术研究院绩效评价和跟踪管理,加快科学技术成果就地转移转化。

工业技术研究院应当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中试基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组织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可以将研发团队、研发资产、研发成果等整体孵化为科技企业,并享受西部大开发、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

第十五条 [引进提高]鼓励本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科学技术人员开展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交流和技术贸易。

引进重大技术和装备,应当对其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进行论证,制定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方案,报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中介服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社会化、专业化和网络化的技术交易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科技资源中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技术交易机构、科技政策服务咨询、评估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服务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中介服务组织,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第十七条 [创新认定]省人民政府建立本省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认定制度、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制度,每年公布列入政府采购目录中的自主创新产品。

本省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研发的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主管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部门应当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

第十八条 [政府采购]自主创新和国家重点扶持的产品,在满足性能、技术等采购需求条件下,政府应当优先采购。政府采购的产品尚待研究开发的,采购人应当运用招标方式确定科技研发机构、高等学校或者企业进行研发,并予以订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推行科技公共服务购买制度,根据公共管理需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向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购买科技公共服务项目。第三章 企业技术进步

第十九条 [创新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支持企业攻克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实施技术改造等活动,发挥企业研究开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的作用。

第二十条 [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应当保证必要的技术研发投入。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不低于上销售收入的百分之一,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不低于上销售收入的百分之二,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研发经费按销售收入不同,分别不低于上销售收入的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六。研发经费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中列支。

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发生的费用,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对企业由于科技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加速折旧的方法,给予所得税优惠。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税务部门应当落实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规定,对研发项目认定有异议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委托专业鉴定机构提出鉴定意见。

企业列支的研发经费未用于企业技术研发的,税务部门对本部分经费全额征税。

第二十一条 [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保障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生产紧密衔接。支持企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联合建立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人员到企业兼职、挂职,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交付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组织承担。省内企业成功转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研发的重大科技成果,省、设区的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十二条 [企业创新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财政补助、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资助企业申请发明专利和国外专利,奖励获取发明专利和国外专利的专利发明人,奖励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企业,改造提升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第二十三条 [国企考核]国有企业应当建立技术创新目标责任制,将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机构建设、新产品销售收入、知识产权收益、执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行国家产业政策、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等作为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第二十四条 [企业技术改造]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产业政策要求,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淘汰落后的技术、设备、工艺,停止生产技术落后的产品。第四章 农业科学技术进步

第二十五条 [农业科技目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和支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发展涉农新兴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

第二十六条 [农业创新体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推进农业科研机构改革,培育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农业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扶贫,发展农业技术交易市场,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引导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

第二十七条 [杨凌示范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应当围绕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研项目研究,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产业化示范、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和交流,创新现代农业产学研结合模式,引进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研究培育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养殖业的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新品种,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交易和推广,发挥农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第二十八条 [农业科技园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支持农业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发挥现代农业、特色农业、涉农新兴产业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第二十九条 [农技推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农业科学技术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培训农业科技人才,完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网络。

鼓励和引导农业科学技术开发机构、推广机构、高等学校、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服务,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第五章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第三十条 [院所规划]省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合理调整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布局,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增强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研发和服务水平。第三十一条 [机构设立]企业事业单位、境内外组织和个人依法可以设立或者联合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的科学技术研究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开发机构,可以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优化配置,整合重复设置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第三十二条 [管理制度]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院所制度,实行院长或者所长负责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咨询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制度,院长或者所长聘用引入竞争机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第三十三条 [研发基地]省人民政府应当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基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为依托,统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资源,建设重大项目、重大产品的研发试验基地,增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能力。

第三十四条 [科研项目]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围绕国家目标和社会公共利益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承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建立科学技术资源共享机制,促进科学技术资源有效利用。非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与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法律地位平等,有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与实施和平等竞争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鼓励境内外研发机构在陕设立分支机构,与省内企业事业单位联合承担本省科技计划项目。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第三十五条 [社会责任]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向社会提供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科学技术普及服务。向社会提供公益性、非营利性服务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第六章 科学技术人员

第三十六条 [人才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科学技术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流动、评价等制度,为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服务和保障。

第三十七条 [人才培养引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专项用于高层次人才、紧缺性人才的培养引进;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

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应当围绕本省优先发展的重点学科、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和未来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培养、引进高端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引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应当优先办理户籍迁移、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的手续。

第三十八条 [权益保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改善科学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逐步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为其接受继续教育、发挥特长、合理流动创造条件。

在艰苦、偏远地区或者恶劣、危险环境中工作的科学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给予补贴,提供岗位或者工作场所应有的职业健康卫生保护。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第三十九条 [选派人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完善科学技术人员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引导科学技术人员向贫困地区流动。鼓励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大中型企业选派科学技术人员到基层、小微企业挂职或者担任首席工程师,从事高新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和技术开发活动。对选派的科学技术人员与企业联合提出的科研项目,政府科学技术计划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安排。科学技术人员在选派服务基层和企业期间,其原职级、工资福利和岗位保留不变,工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晋升和岗位变动与原单位在职人员同等对待,有突出贡献的,可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第四十条 [农业科技人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实施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开展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定期培训,健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增加生产一线农业科技人员的职称评定职数,完善农业科技推广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农业科研人才激励机制,改善农业科技人员的生活条件和待遇。

第四十一条 [评价考核]建立完善科学技术人员分类考核评价体系,改进科技人员考核和职称评定制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指标的权重,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承担企业事业单位委托研发课题纳入科研绩效考核内容,重点考核评价科研成果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优秀的创新型科技人员可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第四十二条 [技术权益]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企业可以采取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分红激励等方式,对职务科技成果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完成人进行物质奖励。

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将其职务科技成果转让给他人的,对完成该项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的人员应当给予奖励。

职务科学技术成果形成后一年内未实施转化的,在不变更职务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前提下,成果完成人可以与本单位签订协议,进行该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享有协议规定的权益。

第四十三条 [科研诚信]科学技术人员应当弘扬科学精神,遵守学术规范,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不得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弄虚作假,不得参与迷信活动。

科学技术人员弄虚作假,获取或者协助他人获取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科学技术奖励和其他优惠待遇,剽窃、篡改、假冒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著作权、专利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学技术成果权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记入诚信档案,五年内取消其申报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和科学技术奖励奖项的资格。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四十四条 [机构保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健全科学技术行政管理机构,提高科学技术行政管理效能,加强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保证科学技术进步事业发展。

第四十五条 [科技投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逐步提高科学技术投入的总体水平,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不低于全国上一年的平均水平。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财政拨款、企业投入、市场融资、外资引进等多元化的科技经费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保障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费用持续稳定增长。

第四十六条 [专项资金]省人民政府根据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需要,设立专项基金和资金,用于资助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军民融合、科技奖励、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结合及人才培养等科学技术进步活动,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通过相应的科技计划组织实施。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科技扶持资金。第四十七条 [基础建设]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每年确定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间试验基地、科研基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

第四十八条 [科技金融]省人民政府建立促进技术和资本相结合的对接融合机制,支持商业银行、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和小额贷款机构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信用贷款、信用保险、贸易融资、产业链融资等融资服务,支持发展科技投资机构,建立风险投资补偿机制,引导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科技型企业。鼓励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支持企业上市、发行债券。

第四十九条 [开放共享]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陕西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目录》,并每两年更新一次。列入目录的科学技术资源,应当向社会提供开放共享服务。鼓励利用自有资金形成的科学技术资源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向社会开放。

第五十条 [监督检查]省人民政府建立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制度。

科学技术、教育、农业、工业和信息等部门,应当加强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和验收的监督管理,提高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的使用效益。

审计、财政部门监督检查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 [资金管理责任]违反本条例规定,虚报、冒领、贪污、挪用、截留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依照有关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的规定责令改正,追回有关财政性资金和违法所得,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 [压制科研责任]违反本条例规定,滥用职权,限制、压制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五十三条 [主管部门责任]违反本条例规定,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四条 [援引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施行日期]本条例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陕西省人大网站(来源)地方性法规(类别)Y(采用标识)1(级别)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条例 篇4

专业站(室):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为了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和发展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根据、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

2、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反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族公民应当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践行 和、、、的新疆精神。

4、三个离不开是

、、。

5、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散布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不得收集、提供、制作、传播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信息;不得宣扬和传播 ;不得实施、、、的行为。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7、每年 为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

8、农业、林业、畜牧等有关部门应当推动、、、市场开拓等方面能力建设,构建,促进特色农牧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各族农牧民长期稳定增收,打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物质基础。

9、各族公民应当坚持、、,遵守宪法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谐。

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于 年 月 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会议审议通过。

二、简答题(10分)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三、问答题(20分)

结合实际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爱疆;爱国爱疆;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4、“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5、宗教极端思想;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分裂;危害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

6、2016年1月1日。

7、五月。

8、特色农牧业基地建设;科技支撑;加工转化;现代农牧业体系。

9、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10、2015年12月29日;第十二届;第二十次。

二、简答题

答:1.坚持民族平等2.维护民族团结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4.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6.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三、问答题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条例 篇5

信息来源:和田日报 发表时间:2016-3-4 0:00:00 和田日报记者 申金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新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迈上了一个

新台阶。

地区人大工委法制科科长陈志刚介绍说,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央治疆方略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法治新疆建设的又一重大

法治实践,对依法促进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升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实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制定这部《条例》,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疆各族群众也很关心,凝聚了各方各界的智慧和心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央新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俞正声对《条例》(草案修改稿)亲自批示。全国人大法工委也对《条例》 的制定进行了指导,提出具体意见。自治区党委明确要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要把制定《条例》作为2015年深化民主法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保

质保量完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多次作出批示、指导《条例》的修改。

“一部省级的地方性法规,受到中央领导指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这在新疆乃至全国省一级立法活动中仅此一例,充

分体现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新疆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陈志刚说。

据了解,《条例》的制定历时半年多时间,是目前自治区立法史上调研次数最多、调研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

《条例》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促进民族团结工作的决策部署和顶层设计,明确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机制,强化了全社会的

共同责任担当,明确了民族团结工作的保障措施和相关法律责任。

《条例》共分六章60条,包括总则、工作职责、社会责任、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附则六个章节。《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召

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奖励各民族联合创业、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自治区至少每5年,州、市(地)至少每3年,县(市、区)至少每2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的,每年年底可获得一

次性奖励。

将民族团结纳入国民教育。《条例》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纳入公民道德教育

和法治教育全过程,纳入各族青少年学习教育全过程。教育部门应当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各级各类学

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进课堂、进教材。

大力吸纳少数民族就业。《条例》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应当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完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选拔、使用和交

流机制。人社部门在招录工作中应协调各用人单位确保录用适当比例的少数民族公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部门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逐步

实现初高中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全覆盖;加强就业再就业人员特别是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各族群众

共同创业、有序转移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自主创业。

各民族互相尊重风俗习惯。《条例》规定,各族公民应当互相尊重风俗习惯,坚持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各族公民应当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遵守宪法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谐;各类企业应当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积

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企业,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发挥教师在“去极端化”中的教育引导和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拒绝愚昧、反对迷信、抵制极端。

影响民族团结将依法处罚。《条例》规定,违反本条例相关条款规定的,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

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条例》已经正式施行,认真学习宣传好《条例》的各项规定是贯彻实施好法规的关键。

对此,陈志刚说,地区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各类学校都要把《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作为重要职责,作为当前的一

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以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认真做好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履

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依法开展监督工作,适时对《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本《条例》和所有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正确执行

。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保障条例的有效实施,为促进和田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实现新疆各民

族团结和睦,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做出新的贡献。

《条例》有20多条针对相关部门,强化了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担当,对其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责任提出了要求。例如,《条例》规定禁

止任何人利用学校讲台、讲坛等散布、传播危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言论。

涉及如此多的部门,如何进行落实管理?在这方面,《条例》明确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保障措施,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考核体系、奖励措

施、宣传方式、政策保障、经费保障、成果运用、监督检查、媒体公众监督等一并作出规定。

陈志刚表示,《条例》的出台是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践经验的法定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各县市、各部门要深刻理解把握《条例》的重大意

义和科学内涵;结合本县市、本部门实际和各自职责,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

上一篇:吕梁学院学生公寓文化节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培训服务期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