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心撒播世界

2023-04-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让爱心撒播世界

以正义撒播爱心用奉献完善自我.

以正义撒播爱心

用奉献完善自我

——记“宁波大学法律诊所”

洪战辉——一个大学生带着捡来的妹妹求学12年,这本来是讲述一个人面对磨难和挫折的沉重故事,可洪战辉却用开朗而又坚毅的性格诠释了什么是“爱心”,什么是“责任”。作为同龄人的我们,不仅仅得到了“感动”,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立即“行动”,我们最应该向洪战辉学习的应该是“责任”。有位大学生曾问到:“责任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对你来讲显得尤其沉重,但你在谈到责任时却始终面带微笑,是不是你心中那段刻骨铭心的伤痛不愿意轻易示人?” “我觉得人笑着总比哭着好,我一直这么想,要是哭就一个人哭,要是笑就让大家分享这份快乐。苦难不能博得人们的同情,只有奋斗,经过不断的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洪战辉告诉大学生们,“从我独立的那一刻起,也就懂得了责任,这种责任包括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

洪战辉不仅仅是当代学子的楷模,还入选了“感动中国”候选人物,无疑已经成了名人。在全国上下积极号召向洪战辉学习的同时,我们会觉得洪战辉离我们很远,其实当你用新的视角审视我们周围的一切,其实,“洪战辉”就在你我身边……的确,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一群人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他们,认识一下这群懂得责任的人。 “目前社会对法律援助的需求量很大,其中相当一部分案件性质较简单、案情不复杂,法学院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全有能力提供法律援助。学生们通过这些法律实践,可以提高专业水平,还可以进一步增强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

——《宁波大学开设学生“法律诊所”》,《光明日报》,2005年4月6日

“‘学生法律诊所’是学校和社会之间实现效率化、良性化分配法律服务资源的双赢结果……也是当前弥补我国法律援助资源紧缺,积极扩大法律服务社会化程度的途径之一。” ——《学生上法庭推动法律援助多元化》,《青年时报》,2005年3月8日

“对于经济相对困难的弱势群体而言,授权学生诉讼代理案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有帮助,社会也有培养学生的责任与义务。”

——《法学院学生开“诊所”律师身份上法庭》,《杭州日报》,2005年3月3日

“……这例已拖了半年的案子终于调解成功,两位以独立代理人身份出面的大学生为当事人讨回工伤赔偿金4万余元。”

——《讨回医疗费4万余元——宁大两学生为一外来工打赢官司》,《宁波晚报》,2006年4月5日

“宁波大学法学院的‘困难群体权益保护中心’,在律师界也许并没有多大名气,但在当地农民工、弱势人群中却有很大的影响力,遇到委屈或者不公、合法权利受到损害等,都会找到他们,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

——《“大学生律师”,在服务社会中成长》,《浙江日报》,2006年4月5日

周末是大多数同学调整身心轻松休闲的时候,但却是宁波大学“法律诊所”的同学们最忙碌的时候,他们把时间都用来了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宁波大学法律诊所”又称“宁波大学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中心”,成立于2003年10月,专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服务,在浙江高校中属首创。“法律诊所”以“撒播爱心,伸张正义,奉献社会,完善自我”为指导思想,法律服务实践活动着眼于弱势群体,对于弱势群体相对集中的街道、社区、农村、海岛、老区、部队,组织并开展了系列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为基层组织的法制建设送去了最新的理念,为最需要法律服务的受众送去了法制的曙光。成立至今,法律诊所电话访问量平均每月150个,上门访问量平均每月16人次,每月外出4次,外出服务时每小时答疑近10人次。目前,已与海曙区苍水社区、海曙区文昌社区、江北区孔浦街道、江北区甬江街道、江东区白鹤街道镇安社区、镇海区后大街社区,慈溪市龙山镇等团委确立了普法活动合作关系并相继签定了合作协议。

“法律诊所”无私为民服务的义举赢得了老百姓们的众口夸赞,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多家媒体的争相报道,在“法律诊所”的志愿者们的身上,正在诠释着“责任”的意义。

◆ “很庆幸能有机会帮助他们”

张天林,现就读于宁大法学院三年级,法律诊所资深志愿者。

2004年张天林加入诊所时,还没有学生在真正意义上代理过案件,他是第一位。现在,在法律诊所的成员中,他是“业务”最繁忙,代理案件以及提供其他法律服务最多,代理案件的程序最复杂,案件审理的时间也最长的一位。

张天林说:“在这些案件中,我自认为不乏得意之作,但坦率地讲,其中也有不少失误。我从不敢认为自己是如何的优秀,也不认为自己为法学院、对宁大、对社会作出过如何的贡献。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像宁大法学院其他学生一样,执着地在法律服务维权这条道路上前进着,用自己最熟知的方式默默地贡献着。说真的,我很庆幸,很感激有这样一种机会,能充分理解、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

张天林服务的案件一览: 1. 法律咨询(10来件案件)。参加青年志愿者法律服务活动、法律诊所值班。 2. 诉讼代理(5件,真正意义上的代理3件)。

民事诉讼2件:一个土地征用案件,一个劳动案件。行政诉讼1件。

此外,一个慈溪土地征用案件,至查清事实后终止代理;一个诉某区财政局行政违法的行政诉讼案件,至事实调查清楚后,终止代理。

3. 仲裁代理(1件)。一个工伤赔偿案件,通过多次与劳动局、江北区人民法院接洽,代理案件胜诉,最终为农民工总共讨回医疗费四万余元。

张天林承办的典型案件:

张天林承办的第一个案件(与同学张海科共同代理)是“北仑土地征用安置补助费发放纠纷”的案件,是张天林最早承办的案件,也是他承办案件中程序最全的案件。案件从2004年10月开始代理,经历了从案件起初、到一审、二审,又到再审的漫长过程。北仑一审裁决书下来,当事人不服,上诉到宁波中院;二审裁决下来,当事人还是不服,向浙江省高院申诉。目前这个案件还在申诉之中,法院重新审理的可能性比较大。

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案件,在现今的法制下,往往是律师们最不愿意接手的“烫手山芋”。案件牵涉当地政府的政策和直接利益,而百姓打官司,往往要反对土地被征用,法院此时则正好处于一个“尴尬”地位。其实,事情还远远不止如此,毫无疑问的是,法院的裁决必将引起“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此形容再不为过了。因而,这样案件的当事人往往诉苦无门。但是,我校的“法律诊所”却急民所急接受了这个案件。尽管案件胜诉的希望非常渺茫,却总是给了当事人公平上诉的机会。一审开庭的当天,当事人的村里来了几十号人,邻村的得到消息也来了,使得原先准备开庭的小法庭已经无法满足旁听的需要,而临时更换开庭场所。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蒋国方,宁大法学院四年级学生,法律诊所普通志愿者。 谈及在“法律诊所”的感想时,他说:“作为律师一是要具有同情心,要同情弱者,保护弱者,弱者并不是天生就是弱者,只是暂时陷进了困难的泥沼,而法律工作者就是那个伸出自己的手,去拉他一把的人;二是要勇敢,有时候律师要承担很大的压力,这时就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量;三是要有正确的金钱观,律师是法律的代言人,而不是钞票的代言人,要为那些没钱的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做点事;最后是要务实,每件事都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来不得半点虚假,都得一步步来。”

蒋国方感触最大的案件:

那是一个关于劳动方面的申诉案件,案件已经经过了二审并被驳回,而且二审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蒋国方和律师都觉得法院的判决是没有错误的,到了这一步能走的也只是申诉程序罢了,而且申诉可能也没什么实质上的意义。蒋国方熟悉的律师们都说胜诉基本没什么希望,并对他说这样的案子不要接,没什么意义。

但在那些天,看着老人冒着酷暑一次又一次满怀希望地来,蒋国方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他认为,作为一名“法律诊所”的志愿者,帮助弱势群体是自己的责任,虽然可能已经知道了案件的判决是正确的,但当事人心理上还是接受不了,因此,无论是劝说他不要诉讼,还是帮他继续诉讼,应该帮助当事人解开他心头的那个结。

最后,蒋国方毅然接受了老人的请求,并开始了现在还在继续的申诉。

也许这样的官司在别人看来是毫无意义的,也许给老人带来的仅仅只是心理上的宽慰,也许所有的努力最终换来的只是一张败诉的判决,但法律诊所要走的路就是为群众提供帮助,为弱势群体实现他们的利益。这样的败诉,他们愿意。

◆“这是我们的责任”

王茂昌,宁波大学法学院四年级学生,法律诊所资深志愿者。

在2004年加入法学院法律诊所后,每周的值班总能接到各类的法律援助电话,每次的疑难的解答都让他对自己的选择更加的肯定和坚持;真实的案件,给了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结合锻炼的机会,多一次经历,就更多一次积累,学习生活在不断的积累中显得更为充实和有意义。

王茂昌如是说:“从一开始的兴奋和紧张,随着案子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的思绪也不断的随之变化着,我要更多的思考怎样做对那些急需帮助的当事人是最好的。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尽我们所能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保护,这是我们的责任。”

王茂昌承办的案件:

值班期间接到了当事人的援助电话。这是关于一个“人身赔偿纠纷”案件,电话中,当事人初步将案件的经过复述了一遍,王茂昌即使是在电话接待的过程中也丝毫没有敷衍的意思,细细的记下了案情的每一个经过,并详细询问了案发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暗暗的在关键细节下画下了横线。分析过整体案情之后,王茂昌首先在电话中答复了当事人该案件初步判断结果,但是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案情,掌握更多的信息,建议当事人能约定时间,带上各类可佐证的资料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和当事人的见面详谈让王茂昌进一步掌握了更多的案情信息,也更加让他肯定了该案件取得胜诉的几率。在充分掌握了证据和案情了解的基础上,王茂昌首先与应诉当事人取得了联系,在和应诉当事人充分沟通之后,最终选择了协商一致,民事调解的方式来解决该案,委托人对调解的结果也表示满意。

◆“我们做的还不够多”

朱捷,宁波大学法学院四年级学生,

在谈及农民工权益保障时,朱捷感触良多:“很多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背井离乡为当地的建设出了很多力,但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却得不到救济,而像我们这些学法律的学生就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他们服务,为社会服务,履行我们的社会责任,实际上,对此我们做的还不够多。”

朱捷承办的案件:

朱捷承办的案件是“工伤补偿争议”的劳动争议案件。

一位江西籍青年在工作时不慎被钢管轧伤,经宁波市鄞州区人民医院鉴定为七级伤残,他拿着医院的鉴定却得不到所在公司的相应公伤补偿。对于一名外地打工者而言,请律师的费用是极为昂贵的,就在他深感求助无门时,看到了法学院的宣传单,了解到了宁波大学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中心,他就抱着尝试的心情找到了宁波大学法律诊所。

当时正好值班的朱捷接待了他,在了解了这个案件的具体情况后,朱捷主动接下了这个案子。作为他的代理人,朱捷写了申诉状递交给宁波市鄞州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最后经过了双方的协商、调解,当事人得到了四万五千的补偿费用,当他拿到了这沉甸甸的钱,激动得流了泪,连连感谢朱捷同学。

“用自己熟识的方式,再多尽一份责任”,这是“法律诊所”志愿者们的共同认识。用他们默默的努力同“法律诊所”一起成长,一起诠释“责任”的意义。弱势群体的每一份信任都是“法律诊所”学生志愿者们在维权道路上勇敢向前的动力。为了这份信任,为了这份嘱托,勇敢地担负起准法律人的责任。

第2篇:班主任工作是撒播爱心的艺术

班主任工作是撒播爱心的艺术

班主任工作错综复杂,不仅要求班主任要具备高素质的综合能力,更要求班主任要捧着一颗火热的心去工作。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是班级管理的主旋律。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庭,班主任则是这个家庭的家长。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意思就是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子女,同样,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班集体。二十多年来,我所带的班级班风和谐,学风纯正,集体观念强,曾

多次获得县级或校级的优秀集体,得到领导、同事及学生家长的好评在此,谈谈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一、规则为网,爱心是纲,和谐得鱼

我在班级管理中,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遵循“严中有爱,爱中必严”的原则。

学生将来走入社会,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无论办什么样的事,都要受到规则的约束,没有“规则”意识是要吃大亏的。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真诚的爱,而一味的严格要求或者一味的迁就只能导致学生走向极端。很难想象一个作风松散的班主任,能带出一个好的班集体,置爱心于规则中是我管理班级的最大收获。

严就是在学习、习惯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决不迁就;爱就是在生活、思想方

面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抓住了爱心这个纲,平时对学生真心关爱,变师生关系为平等的兄弟姐妹关系,亲密的父母子女关系学生就会因爱变得自尊自爱起来,他们也会去关爱别人。这样,规则这张网就自然张起来了,那还会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呢。

班主任管理班级,最重要的是要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只有师生情感融洽,交流没有障碍,才会带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班主任经常深入班级,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尽情的说,尽情的笑,并在学生面前时时处处显示自己的人格力量。(班主任

)在和学生的说和笑中,你才有机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才有目标。许多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都是在谈笑中得到启发而产生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收获了满船的鱼。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宽容待人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同时又是班级不可分割的一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要为人师表,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注意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楷模,身教强于言传。

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处处关心爱护学生,时时严格要求学生。我坚持每天早晨和学生一起起床锻炼,每晚灭灯前到学生宿舍走一走,聊一聊,有空就到班级看一看,事情虽小,但同学们却感受到了老师时时处处的关怀,自然就会和老师配合共建美好班级。

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我努力加强自身修养,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我首先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要求学生关心爱护帮助别人,我自己首先做出榜样。要求学生作业整齐认真,我在板书和批

改作业时,总是力求把字写规范工整。要求学生讲究卫生,我就从不乱吐痰,不乱丢垃圾,并主动清扫班级卫生,见到垃圾捡就起来。我从教学的各环节,生活的各方面,努力作出榜样。在我的影响下班级没有乱扔垃圾、损坏公物的现象,大家都自觉的维护班集体利益。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非常好的学习环境,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长期的摸索总结,我渐渐懂得,班主任工作光靠口头说教,效果不明显,只有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才会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外效果。

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始终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教育方法。

无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是与学生谈心、与家长交流,我尽力做到用词

贴切,话语中肯,词恳意诚,尊重学生人格,字字句句沁透着老师的拳拳爱心,点点真情,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激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浪花,从而懂得爱自己、爱别人,产生学习的内趋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小学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淘气一下,犯点小错都是难免的。作为一个大家庭的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误。犯了错误后,重要的不是批评教训而是要鼓励孩子承认错误,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使他们从改错中提高认识,汲取教训,增长能力。

帮助孩子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真心爱他们,切忌伤害其自尊。做到了这一点,孩子就乐于接受教育,愿意听从你的教导,把你当做可以信赖的人。那么,他还有什么缺点不能改呢?在潜移默化中也培养了孩子健康的情感,学会了尊重别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当然,班主任的工作需要许许多多的艺术和方法,但一切方法都要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和真诚的关爱中,没有爱的教育,便如同无源之水,漏水之舟。正如一首歌中所唱: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班主任工作需要以一颗火热的爱心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

第3篇:班主任工作是撒播爱心的艺术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庭,班主任则是这个家庭的家长。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意思就是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子女,同样,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班集体。二十多年来,我所带的班级班风和谐,学风纯正,集体观念强,曾多次获得县级或校级的优秀集体,得到领导、同事及学生家长的好评。在此,谈谈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一、规则为网 爱心是纲 和谐得鱼

我在班级管理中,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遵循“严中有爱,爱中必严”的原则。

学生将来走入社会,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无论办什么样的事,都要受到规则的约束,没有“规则”意识是要吃大亏的。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真诚的爱,而一味的严格要求或者一味的迁就,只能导致学生走向极端。很难想象一个作风松散的班主任,能带出一个好的班集体,置爱心于规则中是我管理班级的最大收获。

严就是在学习、习惯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决不迁就;爱就是在生活、思想方面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抓住了爱心这个纲,平时对学生真心关爱,变师生关系为平等的兄弟姐妹关系,亲密的父母子女关系,学生就会因爱变得自尊自爱起来,他也会去关爱别人。这样,规则这张网就自然张起来了,那还会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呢。

班主任管理班级,最重要的是要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只有师生情感融洽,交流没有障碍,才会带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班主任经常深入班级,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尽情的说,尽情的笑,并在学生面前时时处处显示自己的人格力量。在和学生的说和笑中,你才有机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才有目标。许多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都是在谈笑中得到启发而产生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收获了满船的鱼。

二、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宽容待人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同时又是班级不可分割的一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要为人师表,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注意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楷模,身教强于言传。

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处处关心爱护学生,时时严格要求学生。我坚持每天早晨和学生一起起床锻炼,每晚灭灯前到学生宿舍走一走,聊一聊,有空就到班级看一看,事情虽小,但同学们却感受到了老师时时处处的关怀,自然就会和老师配合共建美好班级。

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我努力加强自身修养,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我首先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要求学生关心爱护帮助别人,我自己做出榜样。要求学生作业整齐认真,我在板书和批改作业时,总是力求把字写规范工整。要求学生讲究卫生,我就从不乱吐痰,不乱丢垃圾,并主动清扫班级卫生,见到垃圾捡就起来。我从教学的各环节,生活的各方面,努力作出榜样。在我的影响下班级没有乱扔垃圾、损坏公物的现象,大家都会自觉的维护班集体利益。为学生的努力学习营造了非常好的学习环境,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长期的摸索总结,我渐渐懂得,班主任工作光靠口头说教,效果不明显,只有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才会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外效果。 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始终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教育方法。

无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是与学生谈心、与家长交流,我尽力做到用词贴切,话语中肯,词恳意诚,尊重学生人格,字字句句沁透着老师的拳拳爱心,点点真情,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激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浪花,从而懂得爱自己、爱别人,产生学习的内趋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初中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淘一下,犯点小错都是难免的。作为一个大家庭的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误。

犯了错误后,重要的不是批评教训而是要鼓励孩子承认错误,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使他们从改错中提高认识,汲取教训,增长能力。

帮助孩子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真心爱他们,切忌伤害其自尊。做到了这一点,孩子就乐于接受教育,愿意听从你的教导,把你当做可以信赖的人。那么,他还有什么缺点不能改呢?在潜移默化中也培养了孩子健康的情感,学会了尊重别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撒播爱心,传递美德,塑造灵魂!!---想老师学习,致敬!!!作者:静观山水台 版权所有

上一篇:七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下一篇:爱情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