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铺就成长路(推荐9篇)
-------魏蕾蕾事迹简介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在别人心中绽放,却馨香相随。深藏着对教育的这种理解,我于2004年9月踏上教育的圣坛,就一直辛勤耕耘着。一条坚实执着、无私奉献、勤勉敬业、为人师表、廉洁诚信、馨香相随的路铺展成我的人生轨迹。从教以来,我就在心里默默立下了“把教育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的誓言。从此总是爱岗敬业,爱生爱校,力争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凭着一种执着追求和对事业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勤奋敬业,不懈奋斗,努力在平凡的工作中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期待在教育事业这片沃土上实现着人生的价值。
作为一名教师,我清醒地认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单纯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正确理解和对待教师的责任,提高业务能力和增强道德修养都是一个优秀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是教育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长期以来,我与同事们围绕着“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这八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德立身,以身立教,默默无闻地奉献着爱心,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我愿把毕生的精力献给教育,献给学生,而无怨无悔。
一、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做奉献
俗话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育工作责任重大,从小处讲,它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前途和命运;从大处讲,它关系利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和发展。因此,要真正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在工作中,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学中精益求精,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好每一次课。平时细心备课,认真教学,仔细批改作业,并及时地反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深受学生的欢迎。积极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遵守师德规范,为人师表。
二、师爱是基础
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学生闹矛盾,我给予合理的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我耐心地进行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我还抽时间给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等等。热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平时我很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差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健康成长。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要做的,自己首先不要做。”从小学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要求学生不准迟到、不准旷课,那么我自己必然不能迟到旷课,我每天早上都要
早早地来到班上和学生一起早读,每天值日时,我都要和学生一起去完成,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小宝贝”,劳动观念淡薄,但是他们看到他们的老师都能和他们一起劳动,他们的干劲也就足起来了,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平时只要有空,我都愿意到班上走走、看看,和学生沟通、谈心,虽说小学生表达能力不强,但是我有耐心,从孩子们简单甚至稚气的表达中我可以了解到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对自己生活家庭的意见,再配合我做的有针对性的对策,使我们班的成绩蒸蒸日上。班集体的建设也是我作为班主任的必修课,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摸索出来了一套适合我们农村教学班级管理经验,充分发挥班级目标的激励、凝聚作用和班干的小助手作用。采用简单的目标激励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通过轮流做班委的方法让我们农村的孩子特别是胆小的孩子得到应有的锻炼,让这些孩子也对自己充满信心,感觉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这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好处。教学也好、做班主任工作也好,我都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去感染每一个孩子。我始终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相信没一个孩子都是小天才,在某个方面都会有自己最出色的地方,对每一个孩子都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切实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着学生,激励着学生,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三、师德是关键
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
通常所说的“师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天天与学生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我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愿倾心施教的老师”,一个学生就是一个鲜活的灵魂,他们都应该得到尊重与关心,只要正确地引导,任何学生都能够成人、成材。上学期我班的两名留守儿童刘宇、韩洁测试总是不及格,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原因之一是由于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而该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因此成绩不理想,找到病因,就好治疗。通过与家长深入谈论了学生的学习问题,该生家长也对孩子的学习深感焦急,表示今后不管多忙,一定抽一个人在家督促学生学习。我将
每天的知识重难点,以联系卡的形式写给家长,家长根据联系卡,督促学生学习。我还利用课余时间,给该生补习所学的知识。通过一学期的强化训练,该生的成绩突飞猛进,期末考试取得了“八十分”的高分,看到学生的成绩单,家长不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激动地说:“孩子交给你,我放心。”对学生的关心与爱让我的每个学生都有真切的体会,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种性格;一种性格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具有了责任心的性格,就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
四、规范言行
在思想上我始终能保持高尚节操,为人师表,从不利用教师职业便利向学生或家长索要钱物或者变相谋取私利,从不未经批准向学生推销或摊派学习资料、用品并从中牟利,从不动员,组织学生参加有偿补课并从中牟利,从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能公正的对待所有的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公正感,愉悦感,对我产生一种信赖感,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对家长能以诚相待并尊重家长,对自己要求严格,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中热心助人,追求正直善良的人格,秉直的人生态度和民主的思想境界。这样的职业道德有助于我产生一种积极的非权利影响力,有助于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无形的榜样,无声的激励学生努力上进和正直做人。
教师职业的本质任务决定了我要有更多的奉献精神,奉献要付出代价,并作出一定的自我牺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行为就
记者了解到, 为进一步铺就教师成长、成功路, 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工作思路, 开展教师培养方式改革, 在充分调研、酝酿的基础上, 启动实施了“太行名师”发展计划。目前, 首批9名“太行名师”已受聘, 其中一级“太行名师”1人, 为土木学院王钦亭;二级“太行名师”2人, 为机械学院杨现卿、电气学院韩素敏;三级太行名师6人, 为外语学院吴敏、马克思主义学院马莉、体育学院郭艳华、电气学院高彩霞、材料学院马名杰、计算机学院齐俊艳。
该计划是河南理工大学杰出人才发展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同时, 被河南省委组织部列入省管高校2014年人才政策和人才工作创新重点任务, 通过培养造就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领先水平的知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 带动组建一批达到或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队, 促进学校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该计划以团队建设为基础, 以‘太行名师’为领头人, 以凝练方向、整合力量、重点扶持、全面提升为指针, 带动一批重点学科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 并为人才发展创造适宜土壤, 使‘太行名师’有生态、有梯队、有后劲。”河南理工大学校长杨小林如是说。
摘 要 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心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学生的鼓励,学生往往把老师的关怀、爱护、信任,当做一种期望、一种力量,这爱是阳光、雨露、春风,能点燃学生心中的自信与进取的火种。
关键词 关爱 用心培养 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115-02
小学作为学生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学生一生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家把“素质”这一抽象的名次解释为:走出校门学生们身上所剩下的东西。我肤浅的理解为:这大概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的培养,在学生身上所转化的能力吧。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而每一颗心灵都是一扇门。当给学生做思想工作时,班主任莫能“霸王上弓”,而应当送满爱意,和风细雨寻找通往那个“世界”的途径,耐心寻找能打开那扇心灵大门的钥匙,以心育人,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真心关爱每一个孩子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盛于母爱,它是放射着人性光芒的理性的爱。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理性的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因此,老师要以宽广的胸怀,去接纳每一位学生,以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田。我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工作中对学生倾满爱心,不愿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经常利用课间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经常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耐心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我班里有个叫张明的学生,该生成绩非常优秀,就是不能接受老师对他的批评,也看不惯别人比他强。在一次考试中,该学生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当我找她谈心时,这个学生伤心地在办公室里哭了起来。此时,我慈母般的把这个孩子搂在怀里,告诉他应该平等、友爱对人,胜不骄、败不馁,用一些浅显的道理细心地教育他。通过我的精心引导,现在,张明不仅能够包容“优生“,还乐于帮助“后进生”,在班上和老师、同学的关系处理得比以前好多了。由此可见,爱不仅可以增进师生友谊,加深了解认识,加强相互信任,还可以改变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在爱的基础上,我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开展理想前途教育,给每一届带过的学生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有一颗爱心和宽容的心,才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二、用心培养每一个孩子
人们常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学校是每个学生的栖身与学习之地,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在班上,我要求学生不迟到,我自己也不迟到;要求学生不乱丢果皮纸屑,我自己也不乱丢果皮纸屑;教育学生讲文明礼貌,我会主动向学生问好,说“谢谢你”之类用语,孩子也会自然地用礼貌用语来回答我。
现在的独生子女,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我班的孩子的特点也很明显,他们很活跃、喜欢表现自己,自信心强、上进心强,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骄傲、娇气、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批评,不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生自律能力差,放学不按时回家等)。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我在班级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人人争先进”的评比活动,以此鼓励、强化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个活动从“文明”“守纪”“好学”“勤劳”“特长”五个方面进行评比,每个方面都制定比较详细的要求。如“文明”就是言行举止要得体,与人交往有礼貌;“守纪”就是课前准备好,上课不挨批,集体活动守纪律;而“好学”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设计的积分表,把自己在平时学习和测试中得到的成绩记上,让孩子们相互观摩,暗暗竞争,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勤劳”,主要在卫生值日中能不怕苦,不怕累,很好地完成任务,起榜样作用;“特长”,是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成立活动小组,这样做既展现了学生们的风采,也丰富了班级的课外活动,更为良好的班风的形成打下基础,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们班学生不管是在生活习惯上,还是学习学习风气上,班风班貌都比其他班要好得多。
在培养和健全学生性格方面,我更会不遗余力,用心地去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努力。比如,班里有个女孩叫刘惠林,她学习很好,可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只要站起来就紧张,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同学们都替他着急,她也成了班里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我经常上课提问她,但是都是些很容易的问题,怕她遇到难题紧张就更不敢说话了。并且私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我发现她的语文成绩很好时,就在语文课上,试着让她带着大家朗读,她大胆的走上讲台,毫无羞涩的读了起来。看到这个情形,同学们很意外,也很激动,在她的带领下,同学们都放声的读了起来。有一位同学曾这样评价她的第一次领读。他说:“老师,今天刘惠林虽然朗读的不是很流利,但是她终于可以大胆地走到前面来了。我觉得她今天是最棒的!我们应该向她学习,勇于向自己挑战。”刘惠林听了之后很是欣慰。这以后只要是语文课上的领读,我都让刘惠林带领,她也能够大胆的走上台来并完成好领读任务。看着孩子们的成长,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后来刘惠林同学的学习更是突飞猛进,还当上了她非常想当的课代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团结铺就和谐路》 máozédōngfākāncílùnshù
6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党的建设、fǎbǎo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60年后的今天,统一战线仍然是党和国家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伟大胜利的一个重cāncānyù
要法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作为 参政党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这不仅有利于增强民主党派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同,还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从而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 政治基础。目前,已有12万名党外人士担任全国和各级地方人大代表,24万多人担任全国和各级政协委员,9000多名党外人士在各级政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 积极有效地 发挥着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
孔子说:“天时、地利、人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合”文化的这些观点,影响了我们几千年,也让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始终坚定着团结和统一的信念!mínzhǔdǎng这,对于各民主党派、各阶层、各界别的人士来说,是福音,更是一声春雷!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舟七号发射升空,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大事、盛事,使我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前所未有 地 强烈。
回顾我国各民主党派的成长和发展历程,每一个阶段都印证着她们与中国共产党的肝胆相róngrǔyǔgòngjìngxiāngbēnzǒu
照、荣辱与共、风雨同舟。从zhènbìgāohū 反内战斗争中 为 民主和平竞相奔走,反美抗暴斗争中 为 独立平等 振臂高呼,到新中国建立后为年轻的共和国积极建言献策,各民主党派zhùle始终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她们坚定了共产党的领导,她们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她们在逆境中作出 许许多多难能可贵的贡献。周培源、蒋正华、钱伟长、邓稼chuànmíngzìyìyìshēnghuī
先,一串串闪亮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是他们,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是他们,填补了一项项科技领域的空白,是他们,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评价。
先辈们奋斗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是我们年轻一代永远的精神财富,也让我们坚信:中国的fèn
民主党派和共产党始终 血肉相连,风雨同舟!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我们更要充分发扬mínzhǔ
民主科学精神,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实践证明: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县回、汉等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才了新蔡繁荣富强的今天。cànlàn dōuhuàzuò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崆峒区紧紧围绕“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这一历史使命,着眼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统筹落实六项任务,科学制定小康规划,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深入一线,全力实施帮扶计划,解民忧,帮民富。
一、领导“攀穷亲”,集民智谋发展。领导干部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为载体,深入基层,与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村社、贫困户结为“亲戚”。区上建立了联系点制度,县级领导对接1个贫困村、联系2户贫困户,科级以下干部每人联系1户贫困户。活动开展以来,省、市、区领导多次进村入户,与村社干部、群众进行座谈,共同分析致贫原因,积极联系项目资金,带头抓建帮扶典型,全区共抓建双联示范典型26个,先后投资4770万元,实施刘、黄、锁整区域开发,上杨村、石灰沟村、大秦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白庙乡小秦村道铺油硬化等项目,重点建成了上杨乡糜家湾、新庄湾2个千头肉牛养殖小区示范点,完成香莲、寨河千亩标准化果园示范点建设任务。
二、单位“联村户”,强基础办实事。为突出“助农增收、为民富民”这一目标,各单位在联系村开展以为贫困村找准一条发展路子、制定一套脱贫计划、扶持一个增收产业、落实一笔项目资金、开展一项“五村联创” 1
活动,提高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在联系户中开展以出一个脱贫的点子、办一件急需的实事、找一个增收的门路、输转一个劳力、参与一项“和谐五星”创评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截止目前,各联村单位共计整合涉农项目资金4.6万元,建成19个新农村示范点,完成危旧房改造1600户,完成乡村道路建设99.6公里,建成人畜饮水蓄水池6座,埋设管道306公里,新建“一池三改”示范户724户,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三、干部“蹲农家”,接地气解民忧。结合 “效能风暴”行动,广大干部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说百姓话、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听民声,察民情,摸实情,理思路,帮民富;开展了“三定、三帮”活动,即定帮扶对象、帮思想转换,定帮扶任务、帮脱贫致富,定帮扶措施、帮长远发展。为所有贫困村编制小康发展规划158个,论证筛选扶贫项目869项。同时,区上还编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政策问答》手册、建立一本民情日记、设立一本民意簿、制作一张联系卡、撰写一份调研报告、制定一个发展规划的“六个一”活动,真心诚意地为群众解难题、排忧患、帮致富,广大干部尽心竭力在村社道路、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建设、移民搬迁等方面进行重点帮扶。目前,为群众措办实事6103件,送去各类农资229吨。
四、社会“齐参与”,共携手奔小康。按照全社会参与、全方面帮扶的模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帮扶贫困
群众,整合社会资源推动“三农”工作,做到联村联户参与人员争当农村政策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调查员、增收致富的办事员、和谐稳定的信息员、强基固本的指导员、经验典型的推广员,形成全方位联动、推动工作的喜人局面。同时,围绕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干部、企业、群众等阶层定计划想措施,先后编制各类规划175个,筛选确立帮扶项目869项。区上适时开展了政策、科技、医疗、教育、文化等“六进农家”主题活动,加快群众致富奔小康步伐。目前,已顺利开展了五项活动,共发放宣传手册3.2万份,解答惠农政策疑问3100余起;创建科普示范村20个,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200名;扶贫困学生779名,留守儿童908名。
当历史的年轮驶向新世纪的时候,我很荣幸与大家在洁白的冬季欢聚在校园内。
春风是寒冬的向往,丰硕是金秋的向往,雨露是大地的向往,蓝天是小鸟的向往,大海是鱼儿的向往,学生是老师的向往。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心铺就绿色的生命之路。
如果说,军人的爱是为了蓝天下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安危,那我们老师的爱则是永驻蓝天下那一张张盎然、稚嫩的笑脸。
当我走进洋溢着蓬勃青春气息的教室时,我感到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正如一朵朵鲜花,我很幸福,因为我一下子拥有了积极向上的学生。
在××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永恒的,教师的职业不仅仅是付出,而是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在学生中的体现和延伸。我深深体验到热爱我们的学生,去赏识我们的学生是一种很大的力量源泉。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根植于爱的土壤中,才能培育出丰硕的果实。“聪明的孩子人人爱,爱不聪明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让我们所有的班主任用爱心去铺就一条绿色的生命之路吧!
班主任要对学生讲究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艺术。爱学生,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会唤醒他们沉睡的潜能。我班有个学生因为学习不太好,不敢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怕同学们笑话,往往举了手又回答不上来,作为班主作的我了解他的心情,和他秘密约定:“以后回答问题,若你能回答,手可举过头顶,不能回答手可放低,怎么样?”学生信心大增,慢慢地,他的手举过头顶的次数越来越多,学习也赶了上来,自信心使他克服了自卑心理,是他那只高举的手指引他走向成功。
曾记得×年前,从学校刚毕业的我,第一次当上了班主任,想着将成为××多个孩子的排头兵,那受宠若惊的感觉至今仍记忆犹新,我想到了园丁,想到了蜡烛,对浇灌花朵,燃烧自己,于是我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我所从事的工作,班主任工作事务繁琐杂乱,但完全将工作放手学生,班级这艘巨轮将找不到航线。于是,扶着孩子做主人的工作思想成了我不懈探索的课题和追求的目标。当历史的车轮驶向新世纪的时候,民主建班、以制理班,以人为本,自主管理之风吹遍校园的角角落落,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在心灵深处播种希望,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如何杜绝黑校车?校车运行应该采取怎样的运营模式?日前, 不少地方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对校车相关问题展开分析, 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推广专用校车迫在眉睫
一方面, 国内运营的校车车型混乱、不规范。农村学校把报废车、拼装车、微型面包车、三轮农用车作为校车极为常见。另一方面, 专用校车却很少。据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办公室副主任崔继勇介绍, 以广东为例, 校车保有量为900多辆, 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地, 农村专用校车的保有量很低。
《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起草人之一、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碰撞实验室主任李弢说:“在我国农村和偏远地区推广专用校车, 迫在眉睫。”
2010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对专用校车的座椅、安全带、标志和驾驶员等方面都作了强制性规定。“校车内应标配适合学生乘坐的专用座椅、行车记录仪、应急门等专用保障设备, 这对学生交通安全意义重大。”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和生介绍, 目前, 中国有2.33亿名中小学生, 其中9000万名学生需要乘坐校车, 专用校车的市场需求将超过100万辆。
立法建校车管理机制
在我国, 始终没有对校车立法。因此也就没有校车的特权, 更没有法律规定其他车辆要避让校车, 孩子们在车内的安全很难得到有效保护。”
在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 校车都有明确的相关立法。在美国, 相关交通法规赋予校车一系列特有的通行“特权”:校车停在路边等候学生上下车, 要亮起红灯同时竖起停车牌, 附近车道上的车辆必须停驶, 而且保持一定距离, 校车不动, 其他所有车辆就不能移动。在法国, 交通法明确规定挂有校车标志的车辆享有交通优先权。
我国为校车立法时, 也应当明确校车的一些特权, 同时也要明确校车的管理机制。我国校车的三级管理机制应当是中央政府负责制定校车交通安全法规, 出台校车运营管理指导意见, 明确校车优先地位。省级政府负责制定本省中小学校车管理与实施办法, 并在财政和督导等方面强化统筹力度。而县级政府是校车管理的责任主体, 要将校车费用纳入财政预算。
政府监管下的商业化运营
目前, 我国的校车运营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校车运营一直处于较为混乱的局面。在大多数地方, 校车处于完全市场化的运作状态, 而由于校车获利较少, 许多司机就采取“超载”的方式来获利, 这也是“超载”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借鉴国外经验, 考虑我国实际, 应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运营模式。一是需要政府切实承担起责任, 把运营的业务进行公开招标。这个过程应该得到媒体、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公开透明地进行。二是具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 资质通过审核, 管理、技术等方面有优势的专业化运输公司通过竞标获得政府合约, 提供校车服务。三是政府对承担营运的企业提供一些法规、社会资源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倾斜, 并履行监管责任。政府监管下的商业化运营有助于实现政府与市场优势互补, 推动校车安全管理迈上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完善校车社会保险制度
据了解, 校车主要投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等7个险种。目前, 大多数校车的保险费均由车主个人缴纳, 参保的险种普遍较少。
在专家看来,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将校车纳入社会保险。可以通过财政统筹方式为校车缴纳保险, 车主先投保, 经审核后由财政报销。
一、尊重人格,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
学困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习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学困生当成“坏学生”,正所谓“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其实这些学困生同一般学生一样,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在他们受到某种伤害后,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蒙发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成长在一个缺乏爱的温暖的环境中。对这些学生,一味的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学困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在我任教的班里有个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在和她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都看不起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请教别人。针对她这种思想,我主动同她交朋友,给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堂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在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的教育下,她逐渐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如今在班里,时常可以听到她和同学玩耍时银铃般的笑声。
二、热情鼓励,激发学困生的上进心。
6到12岁的小学生,正处在儿童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他们的身上有许多潜在的闪光点,他们犹如展叶含苞的花草,只要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便会生机勃勃。既使是那些后进学生,他们心灵深处也在渴望进步。我们要善于从学困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学困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学困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学困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从不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和家长沟通;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学困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三、逐步要求,培养学困生的责任心。
对学困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学困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培养他们做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学困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学困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学困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四、集体帮助,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
学困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学困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学困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虽然教师在教育和转化学困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學困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为此,我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并在班里开展各种活动:(1)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安排成绩优秀同学与学困生同桌,提醒、督促学困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当“小老师”辅导学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朗读、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硬笔字比赛和游戏抢答等,使学困生融进欢乐愉快的集体生活之中,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3)争当“红花少年”、“文明学生”和“改正一个缺点,为班级争光”的活动,在班中发扬了正气,抑制了歪风,形成一个比先进、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班风。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学困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参加工作不久,当我把这几句话工工整整地抄写在我日记本扉页上的时候,“用爱撒播希望,用真诚对待学生”便成了我无悔的承诺、不懈的追求。
记得1986年8月31日上午,我第一次走进三年级(1)班教室,那时是小学三年级入学的第一天。课间时分,我急不可待地去看望我的学生,学生们并没有因为我── 一位女教师的出现而有多大变化。等到第二天我正式给他们上课时,他们惊呆了:她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看起来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啊!下课后就有学生对我说:“你昨天来我们班,我们还以为是别班同学来我们班玩呢!”也许正是由于年龄的优势,我的学生和我基本上没什么代沟。他们特别喜欢接近我,有什么心事都愿意和我说,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念——做一名受学生喜欢的合格的语文教师。带着这个信念,我踏上了语文教学的征程。
(一)摸索
因为自己也曾经是学生,且刚刚度过学生时代,所以我很了解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渴望什么样的语文老师,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于是满怀对学生的爱,对语文教学的爱,我开始了语文教学的摸索阶段。首先,我在情感上“俘虏”学生。我真诚地与每一位学生交朋友,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和兴趣爱好,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上课时可谓“其乐融融”。二是在教法上吸引他们。我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听音乐、猜谜语、讲故事、背古诗、说成语、引用名言警句、设置问题、营造情境、直奔课文等,每节课都给学生一种新奇,一种学习的激情,“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从而引领学生走进奇妙的语文世界。许多学生反映:特别喜欢上我的语文课,不紧张也不感觉累,于趣味中就收获了许多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学习的好方法。三是在学识上“征服”他们。我积极地向富有学识和经验的老教师学习,经常听他们的课,琢磨他们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滋养自己,使自己的课趋于完美;此外,我还广泛阅读先进的教学理念,刻苦钻研教 材,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曾记得多少次,为备好一堂课,我要精心准备好几天,以至于其他老师常说:“你怎么天天这么忙啊!”
一路摸索,一路汗水,一路快乐。课堂上学生一张张生动活泼的脸庞,课下学生紧紧相依的身影,耳边一句句深情的“老师”的呼唤,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做一名能让学生喜欢的老师的快乐,也更深刻理解了教师这一职业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自豪,因为我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欣慰,因为我将看到 “桃李满天下”的壮美画面;我贪婪,我对语文教学的激情越来越高涨……
摸索的征程上,流淌着辛勤的汗水,沿途也盛开了许多鲜艳的花朵。2003年10月,在镇的上课比赛中,我上的《狐狸和乌鸦》获镇一等奖;2003年10月,课改优秀论文获镇二等奖;2003年10月22日,学科教案征集评选中我写的《秋姑娘的信》获镇二等奖;2004年12月1日,我写的课改论文《浅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获镇一等奖;撰写的论文《让孩子在自由的天地里创新》和《塑造后进生健康的心理》分别发表在2004年第3期和2005年第1期的《教师园地》上;在市妇联、教育局联合开展的海门市第一届优秀家教论文评比活动中;我写的《爱使教育更美好》的论文获海门市二等奖;论文《浅谈宽容教育转化后进生》获2004年南通市班主任工作论文评比三等奖;论文《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发表在2006年第六期《海门教育研究》上;论文《浅谈小学语文的美育教学》发表在2007年第1期《教师园地》上;论文《语文教学感悟点滴》发表在2007年第2期《海门教育研究》上;论文《浅谈学生会读多读》发表在2008年《教学交流杂志》中国教育学会杂志第2期上;论文《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发表在《成功教育》中国学术期刊上。
在少先队工作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大中队活动。2001年4月,我辅导的雏鹰争章中队活动,在余东镇考核评比中,荣获三等奖。2000年6月1日,辅导的舞蹈节目《小小少年》,在余东镇“六一”少儿艺术节表演中荣获二等奖;2000年镇秋季田径运动会中,我培训的陈晶晶等同学荣获女子甲组400m项目第一名,戴建飞在2001年镇秋季田径运动会中,荣获男子甲组跳高项目第一名;朱进风获男子乙组跳远第一名;2004年6月1日,在“我诚信,我快乐”艺术节活动中,我辅导的曹兰新、王涛同学分别荣获镇“校园小巧手”比赛第三名;施佳同学荣获镇“诚信故事”专场比赛一等奖;2004年,我辅导的张相栋同学在南通市中小学生“紫琅杯”征文比赛中,荣获小学组三等奖。2005年7月,我任教一年级(2)班语、数学科在年段过关考试中名列全镇第三;2006年1月,我在木桩港小学任教的二年级(2)班数学学科在期终考试中名列全镇第一;2006年7月,我在木桩港小学任教的二年级(2)班语文学科在海门市的质量调研中,优秀率为100%,名列全镇第一;2007年,我辅导的俞韩香同学的作品《鹿和龟》、吴跃云同学的作品《小毛驴》在2007年全国中小学生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中分别获金奖;2007年7月,我班的俞家华、何佳慧、张佳在海门市第二届“书香童年”读书活动中被评为“书香学生”。我所教的学生成绩一直在兄弟班级中名列前茅……摸索的征程上,虽然谈不上辉煌,却很充实。我愿意就这样,就这样在理想之路上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二)奋进
28年的教学摸索,使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优势,我要继续奋斗,攀登理想之塔。带着对语文充满激情的爱,我又整理行装启程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从有责任感的教师身上学习到了敬业的精神,感受着他们的人格魅力;我寻找自身的不足之处,加强学习努力弥补,要求自己“吾日三省吾身”并且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我积极参加语文教研。语文教研为我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让我见识了语文教学的前沿。我们从教学案例剖析现代教学理念,从一个词语谈及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从目前的语文教学畅谈发展前景……教研中那种“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的情境依然令我神往。教研使自己的思想越来越成熟,追赶的视野也越来越大,奋斗的干劲也越来越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改的春风吹进语文课堂,更为我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我不断解读对教育的种种新的诠释,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欣喜地发现自己长大了:能够把新课改理念成功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思考教育实践,现在我正尝试着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独特的风格,并已经写成教研论文发表,得到了同行们的肯定和欣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奋斗的艰辛迎来了收获的喜悦。今年暑假九月份,我新接了二年级(4)班,十一月十三日在质量调研中,我教的二年级语文成绩91%优秀率获二年级组第一,成绩代表过去,荣誉只是对自己价值的一种肯定,我还要通过奋斗,让语文闪动太阳的光泽,而我就化成一丝新绿,留下一片浓荫。
(三)追求
奋斗没有终点,追求永无止境。28年来,我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我愿化作一片云,遨游语文教学的蓝天;我愿化作一片雨,滋润语文这片土地;我愿化作一棵小草,点缀语文美丽的殿堂。
我的教学生涯中时时有挑战,刻刻有压力。我刻意在各种比赛中锻炼并提高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无怨无悔。在这真善美的追求中,我的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同仁们的好评。在一次次的磨砺后,我的教学技艺、综合素质有了质的飞跃。是语文,让我富有激情而又充满力量。
面对着一张张可爱的面孔,我深深懂得:他们是有思想有个性的生命,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有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我更深深懂得,理解学生,爱你的学生比你教给他知识更重要。走进他们,就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因此,我从来没有停止过与他们的交流。与学生在一起,我感受着他们的快乐,分担着他们的忧愁,欣赏着他们的歌声,解读着他们的心灵。记得有一个女学生叫何佳月,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不错,但他的作业总是写得密密麻麻,令人不快。我曾多次批上“请写大方一点!”然而他只有委屈的眼泪。经了解,得知该生家境困难,为了节省几个本子钱才写得那样密密麻麻!多么懂事的孩子呀!于是我充满深情地和他倾心交谈,随即给他一些钱,并说以后若有什么难处可随时来找我。他欣喜而激动地答应了我。他很快去掉了作业密集的坏习惯,告别了自卑,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优等生。作为老师,就要触摸到他们的脉搏,从而走进他们的心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与他们有共同语言,从而让他们也对语文充满激情,与老师产生情感的共鸣。
“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唯有努力,不断地努力,才会出现才能。”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先进的教学理论的引领,需要更多的相关学科的支撑,需要更新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时俱进是时代对每一个现代人提出的要求,更是新时期教育对每个教师的要求。我时时有提升的欲望,时时有“充电”的渴望。
人生有追求。天空因有了白云而更显蔚蓝,大地因有了丝丝春雨而更加滋润,我要让语文殿堂因我这棵小草而摇曳生姿。人生有梦,我要让梦想飞扬,在春耕之后,在金秋,赏满目金黄的田野,闻稻花阵阵飘香……
【爱心铺就成长路】推荐阅读:
爱心铺就育人路李方玉11-13
1.爱心伴成长07-14
爱心奉献 快乐成长11-29
用爱心呵护孩子成长09-15
用爱心呵护学生的成长06-25
爱心伴我成长作文350字10-17
爱心学校事迹05-27
爱心绽放作文05-31
爱心回报06-12
爱心点燃理想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