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改写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孤独之旅》改写(精选9篇)

《孤独之旅》改写 篇1

杜小康与父亲撑着一只小木船,赶着一群小鸭子,离开油麻地,看着渐行渐远的家,杜小康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可父亲对他的请求置之不理,只顾赶鸭。面对陌生的天空和水面,陌生的船只与面孔……焕然一新的景象,使杜小康感到一片茫然与惶恐。傍晚时分,月亮东升,杜小康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芦荡。当他看到一望无际,像隆起的高墙般将小船团团围住的芦荡,他真正害怕了,他怕永远走不了,他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父亲也惶恐了,安慰着他,只是他从惶恐中走出。这一夜,小康彻夜难眠,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家。第二天,他们便搭起了窝棚,围起了鸭栏,开始放鸭之旅。

在芦荡,只有杜小康和杜雍和父子俩,还有一群毛未长齐的鸭。放鸭是件孤独而又漫长的事,日子久了,父子间的言语也变得干巴巴,杜小康也愈加想家。但在一次暴风雨中,这些都改变了。猛烈的暴风雨卷走了鸭栏,吹散了鸭子,使杜雍和陷入无底深渊。父子俩携手寻鸭,冒着风雨,踏着芦桩,凭芦叶划破血肉之躯,但还丢失了十几只鸭。杜小康二话不说,好不容易在芦荡中找到了鸭子,自己却累倒在地。这一次,他又哭了,不是想家,而是为自己的成长了,坚强了,为生活的辛酸而哭泣。也许是太困了,他在芦丛中睡着了。

《孤独之旅》改写 篇2

此次会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会议邀请了包括舒婷、曹文轩、梁衡、赵丽宏、王充闾、刘慈欣、杜卫东等在内的十多位全国知名作家参会。他们的作品都曾入选过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或配套读物, 有些已经成为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 名一线语文教师和语文教研员参加了会议。

2012 年6 月份, 人教社中语室主任王本华老师打电话来, 请我在此次活动中讲授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孤独之旅》。

这是从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中节选的课文, 篇幅很长, 约4000 字。

暑假中, 在一个陌生的小县, 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同仁, 代表人教社, 甚至代表中学语文界, 讲一位特别有名的作家的作品, 作家本人就在近在咫尺的地方听课, 然后他还要评课;讲课时还要面对许多到会作家的睽睽众目, 特别是还有梁衡先生、舒婷女士、赵丽宏先生在场, 还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巢宗祺先生到会;且我又将是第一个登台讲课———这个压力, 不知道有多大了。

我开始研读课文, 开始收集资料, 开始了我的极为精细、深入的备课历程。

我阅读了曹文轩的大量作品:《草房子》、《小说门》、《青铜葵花》、《根鸟》、《红瓦》、《天瓢》等。

我阅读了关于欣赏曹文轩作品的大量学术文献:《曹文轩儿童小说风景描写研究》、《曹文轩纯美小说的语言艺术》、《论风景描写在曹文轩儿童小说中的作用》、《曹文轩成长小说乡土抒情的美学风格》、《论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流浪情结》、《论曹文轩小说中的自然主题》、《浅论曹文轩小说的画面描写艺术》……

我做了很多读书笔记。

如曹文轩的经典语录:

写作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但美的力量更巨大。

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离开风景, 一个人的行为是不可能得到圆满的解释的。要告诉孩子, 风景描写是写作的基本训练。

书呈现了不同时空里的不同经验。你只须坐在家中, 或案前, 或榻上, 或瓜棚豆架之下, 便可走出你可怜的生活圈域, 而走入一个无边的世界。

任何时候, 任何地方, 只要不将书丢掉, 就一切都不会丢掉。

每一个时代的人, 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 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 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 长大时才可能成为强者。

面对苦难, 我们应抱有感恩之心。

所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经受苦难的磨炼。

由于我们忽视了苦难的必然性, 忽视了苦难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 忽视了我们在面对苦难时候的风度, 忽视了我们对苦难的哲理性的理解, 因此当苦难来临的时候, 我们只能毫无风度地叫苦连天。

美的力量不亚于思想。

我所讲的苦难教育也好, 审美教育也好, 情感教育也好, 就是让他们慢慢通过看文学作品, 来得到一点熏染, 使我们这些理念多少得到一点落实。

真正的男子汉是非常有情感的。

如关于曹文轩小说中“风景描写”的论述:

水意象:曹文轩小说中的“水”的性格是比较安静的。这个平原水乡的背景似乎给作品定下了一个基调:优美而非壮美。

阳光意象:在作者笔下阳光意象也多次出现在文中主要起到一种调节和控制作用。没有光, 就没有颜色的变化。总之, 阳光的在场, 定下了作品的色彩:明亮而纯净。

花草树木意象:一幅优美秀丽的风景画缺少不了花草树木的点缀, 而如此的花草树木仿佛是风景的“精神”, 它们是生长着、变化着、更新着的生命。当读者触目皆是滔滔流动的河水, 纯净幽雅的阳光, 葱笼鲜活的花草树木, 感受主要是对自然的礼赞、感动。

水、阳光、花草树木这三类意象的描写, 为作品形成优美、明净、清丽的意境奠定了基调, 但通读曹文轩先生的作品就会发现作品的字里行间处有时会渗透一种忧伤。感觉是沉重的。

如有关文献中对曹文轩作品的评价:

作者塑造了许多面对人生挫折、困厄而不低头的人物形象。写了困境中奋斗的精神, 写了在患难中不断提升不断超越的心灵境界。

曹文轩先生曾经说过:“我甚至想把苦难和痛苦看成是美丽的东西。正是他们的存在, 才锻炼和强化了人的生命。正是它们的存在, 才使人领略到了生活的情趣和一种彻头彻尾的幸福感。”

他的众多文本中虽然有苦难有悲剧感, 但悲悯与忧郁、忧伤是有节制的。

理性与积极的人生态度才是小说真正感动人的精神力量。这种情调感染到环境描写的效果, 那就是读者在分享人物艰难奋斗之后的喜悦时, 更深层次地读懂了文字中的风景, 从而超越平淡的、一般意义上的欣赏。同时, 小说中的人物在经历磨难后, 发现世界更美丽了。

《草房子》中蒋一轮和恋人错过了, 在现实的无奈中, 只好坐在田埂上吹吹笛子;人物是无奈的, 作者却写了田野里的大好春光:“满地的紫云英蓬蓬勃勃地生长, 在大地上堆起厚厚的绿色”, “一串串淡紫色的小花, 正向四下里散发着甜丝丝的气味”, 这使读者明显感受到了风景对于人的抚慰意义。

曹文轩先生的小说创造了自然风景与人的感情、心灵和谐共生的意境, 这是作者在创作情感上倾向于古典美学精神的表现, 是曹文轩先生小说风景描写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

我编写了课文的“细读指南”:

《孤独之旅》:文学的美感, 内容的美感, 章法的美感, 手法的美感。

从小说技法的审美来看, 有如下方面的表达技法需要欣赏。

第一类:背景设置 (环境描写) 、场景安排 (环境描写) 、视角运用、情节设置。

第二类:悬念、伏笔、照应、线索。

第三类:文中波澜、情景渲染、衬托或映衬、穿插手法、情节节奏、内容详略。

第四类:象征———“鸭”的描写的线索作用与象征意义。

第五类:诗意小段的叙述方式、画面描绘的精彩笔墨。

第六类:提炼作品中写“孤独”的技法。

细读并笔记的主要内容有:

语言卡片:字形, 字音, 雅词, 精美的叠词句, 准确运用动词的句子, 自然环境描写句。

句段品味:10 处。

课文赏析:短文一篇。

景物描写的作用专题欣赏:短文一篇课文中“鸭”的描写课文辑录一则。

很有意思的是课文中“鸭”的描写: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 奋力向前推进, 同时, 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 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 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 还是大扇面形水流, 都很急促有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这里写的是:离开了家乡, 出发了。)

鸭们不管。它们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它们永远的故乡。它们开始觅食。觅食之后, 忽然有了兴致, 就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没有其他声音, 天地又如此空旷, 因此, 这叫声既显得寂寞, 又使人感到振奋。

(这里写的是:远行, 到了辽阔而陌生的地方, 点示故事的场景。)

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 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 唯恐自己与这只惟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 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有时, 它们会将头从翅膀里拔出, 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 才又将头重新插回翅膀里。

(这里写的是:流浪的感觉, 显现“孤独”。)

鸭子在这里长得飞快。很快就有了成年鸭子的样子。当它们全部浮在水面上时, 居然已经是一大片了。

(这里写是的:时间在流逝, 随遇而安。)

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 居然寸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这里写的是:经受磨难之后的宁静。)

鸭们也长大了, 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 并且变得稠密, 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 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 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这里写的是:鸭们, 杜小康, 长大了, 成熟了。“鸭”的线索, 贯串全文。)

我写下了我的“备课日记”:

从8 月7 日起, 我就真正进入了备课阶段。8 月7 日:下载资料, 在网上看电影 《红房子》。写出给人教社的教学简案。

8 月8 日:研读教材, 听我自己原来的评课录音, 寻求关于本课教学创意的思想火花。并写下了“教学创意”:

课型:小说阅读课

课时:一节

教学创意:文意把握, 片段细读

创意说明:本课为长篇小说的节选, 近4000字的篇幅, 如果单单朗读一遍, 也大约需要18 分钟, 难以在一个课时里进行有效的教学, 所以运用“长文短教”的教材处理技法, 在大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进行片段细读, 深入课文, 品析人物, 赏析语言文字表达的妙处。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形成比较雅致的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研读活动。

8 月9 日:下载大量与作者与课文有关的论文资料, 阅读论文资料, 做阅读笔记。

结合本课教学而言, 曹文轩的两句话最重要:

面对苦难, 我们应抱有感恩之心。

我所讲的苦难教育也好, 审美教育也好, 情感教育也好, 就是让他们慢慢通过看文学作品, 来得到一点熏染, 使我们的这种理念多少得到一点落实。

这两句话给我以启示:这个课的教学创意一定要以简驭繁, 设计活动, 直击根本。

在文献资料阅读的收获方面, 有一句话非常重要:

更深层次地读懂文字中的风景, 从而超越平淡的、一般意义上的欣赏。

这句话启示了我的课堂教学重点的切入口。

我想, 《孤独之旅》的教学创意还可以是:

引导学生感受苦难

(穿插曹文轩的语录)

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力量

(穿插曹文轩的语录)

8 月10 日, 第一件事:

凌晨两点左右突然醒来, 继续着梦中的思考:这个课, 铺垫与交代要到位, 要多用几张PPT进行背景解说, 包括杜小康当时是多大年龄的孩子都要说清楚。

第一个环节即“文意把握”的教学很难设计, 可以有如下方法:

(1) 一句话概说课文:《孤独之旅》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2) 一句话概说人物:杜小康是这样一个孩子

(3) 一句话阐释标题:利用课文内容阐释“孤独之旅”的含义

(4) 一句话品析课文:我看《孤独之旅》对“孤独”的描写。

以上4 种方法中, 适合于在九江市的一个镇上运用的, 可能是一、二两种。可能是第一种方法为最好。

第二个环节即“选点精读”的教学, 也有几种视点很集中的教法:

(1) 切入到描写“暴风雨”的部分, 进行文学欣赏。

(2) 切入到“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欣赏”这个点, 进行文学欣赏。

(3) 切入到几个“微型话题”之中, 进行文学欣赏。

以上三种方法之中, 从教材处理深入、到位的角度来看, 可能还是第一种最为稳妥。它可以组织起角度丰富的学生训练活动。

8 月10 日, 第二件事:浏览曹文轩的《小说门》。

这真是一本好书。

做了不少的摘记。

8 月10 日, 第三件事:下载了曹文轩的一些经典语录。

8 月11 日:

早起继续完成《孤独之旅》教学用的PPT。

清晨7点基本上完成。

全课分为两个教学步骤:文意把握, 专题赏析。

专题赏析的内容是:《孤独之旅》中“风景描写”的作用。

这是我第一次设计初中的“专题”欣赏课。

8月12日:

人教社胡晓老师来短信说, 学生只能是七年级将要升到八年级的学生, 而不是按教材要求让新的九年级的学生来上课。

说九江的教研员在外地, 目前无法解决“新的九年级学生”这个问题。

于是我开始考虑在新八年级方便易行而又能够表现出深度的教学方案。

8 月15 日继续钻研《孤独之旅》, 修改教学设计及PPT。

8 月16 日:

准备好了第二套方案, 这是为新八上的学生准备的方案。

环节一:文意把握, 话题:说说“孤独之旅”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环节二:片段赏析, 重点欣赏课文高潮部分“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话题:赏析景物描写片段, 分析它好在哪里, 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接着, 又准备了第三套方案:概括情节训练;评说人物训练;品词论句训练。

可以说, 此时的教学设计, 已经非常稳妥, 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上课, 都已经是万无一失的了。

2012 年8 月18 日,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届‘人教杯’语文教师与作家同行———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九江市星子县龙湾温泉宾馆锦绣厅进行。

上午8 点半, 开幕式。

到会的作家有:梁衡、曹文轩, 舒婷, 赵丽宏, 王宏甲、叶廷芳等, 还有巢宗祺先生, 还有人教社的罗社长、王本华等。

上午的活动是两个讲座。

巢宗祺《新课标的修订与解读》, 曹文轩《文学意义的阐释》。

中午1 点35, 星子县的30 位学生到达会场, 就坐, 静静读书;我静立一旁, 对学生不鼓励、不交代、不要求。

两点过5 分, 我的《孤独之旅》开讲。

曹文轩坐在第一排首席的位子上听课, 坐他旁边的是人教社王本华。

课的推进顺利。

第一个教学活动将学生深深地引入了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孤独之旅”中“旅”字的含义。

第二个教学活动继续深入:概说“孤独之旅”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第三个教学活动进一步深化与美化:课文写景状物精彩片段赏析。

精读的就是下面的片段, 它至少有8 个方面的美点:

那天, 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 天就阴沉下来。天黑, 河水也黑, 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 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 过不一会, 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 顿时, 天昏地暗, 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 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每个活动都有小结, 都有学生的课堂阅读笔记。

课中三次穿插曹文轩语录, 形成美妙的节奏。

这个课大约上了52 分钟。

然后王君教学梁衡先生的《夏感》, 梁衡先生坐在我旁边, 专心听课。

王君的课上完之后, 我说课, 曹文轩评课。

曹文轩的评课非常精彩, 对《孤独之旅》的教学大加赞赏, 说非常同意我的教学处理, 颇带感慨地说我对他有透彻的了解。

会议进行到了下午6 点。

下午的活动, 因为我的《孤独之旅》的教学与曹文轩对教学的评点而让所有的参会者激动。

大家说, 这种精彩的“华山论剑”几十年才遇到一次。

这是人教社60 年来第一次举办的语文教师作家同行的活动。

这一天, 我讲了《孤独之旅》, 它是我的第164个新课。

一个在压力极大的场面下首讲的一个新课。

早上6 点起床, 中午没有休息, 晚上接待、说话, 接着去温泉, 直到晚上11 点回来。

这一天, 18 个小时没有休息。

王君的课讲完, 是我的说课。我在说到下面内容时, 曹文轩点头赞许:

《孤独之旅》长文短教的第二个突破点, 应该定位在小说的高潮部分。这一部分又和第一个突破点中的鸭群是有着密切关联的。这样的选点不突兀, 是一种有层次, 有节奏的推进。老师可以这样引入:让我们在对鸭群描写的基础上来欣赏课文的一个重要片段吧:暴风雨之夜。

这一段里的每一句话都有表现力。“一天早上, 天就阴沉下来。天黑了, 河水也黑了, 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觉得风也是黑的。”这个地方一朗读, 感觉就出来了。反复强调“黑”, 为什么?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渲染, 是为后面人物的困难和成长作铺垫。

《孤独之旅》小说高潮部分的每一个细节都好看, 老师随便抓一抓, 都能找到与主题相符的素材, 能表现人物成长的素材。比如杜小康的哭, 就是耐人寻味的。杜小康醒来的时候“他哭了起来, 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接下来想哭了又没有哭这个细节也值得品味:“望着异乡的天空, 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 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 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 坚强了。”

“鸭们也长大了, 长成了真正的鸭。”一个“也”字, 能不能品出含义?也是可以的。

……

我的说课完毕, 曹文轩走上讲台, 评点我的《孤独之旅》的教学。

他评课时比较激动, 大约激情地讲了20 分钟。从评课讲到了教学, 讲到了文学, 我的录音笔开着, 录下了他的讲话。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刚才跟余老师握了一下手, 因为我特别感激他对《孤独之旅》的解读。他刚才在解读过程中, 我一边听, 一边暗暗得意我居然写了这么好的一个东西。早一天看到他讲, 我就早一天高看我一眼, 可惜有一点迟了。

我特别佩服他掌握场面的能力, 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些学生并不是他的学生, 是临时抽来的学生;萍水相逢, 之前也没有任何的交流, 也没有什么照应, 他很快就把那些孩子完全控制在他手里。他让我想到了一个指挥一个乐队, 这个乐队从来没有和他配合过, 他就凭他的多年的教学经验, 很快就把这个乐队变成他自己的乐队。整个从头到尾, 我认为演奏得非常好。虽然他手里并没有拿指挥棒,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黑管、长笛、钢琴应拍开始, 让我领略到了中小学语文教师之美。这是我的第二个感受。

另外, 感谢余老师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 对这篇课文周边资料的掌握。他知道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为什么他能够把后面的课文讲得那么透彻, 那么的准确, 他一定在之前广泛地了解了我的作品, 同时了解了我的文学思想。这一点是非常非常清楚的。另外, 我刚才跟余老师说, 你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台上表现出来的那种风范, 儒雅、淡定, 那种不慌不忙的、非常好的节奏的把握, 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非常地赞赏。我想, 如果孩子们能有这样的一个语文老师, 真是他们一生的幸福。

我很少用这样的赞美字词去评价讲公开课的老师。因为我一年要听十堂到二十堂的语文公开课, 由于我常常去学校, 学校就安排一个节目———让他们的语文老师讲课。

那么, 他教学的方法, 我感兴趣的, 是他的细读, 我特别喜欢听那种咬文嚼字的语文课。因为, 在我看来, 每一个字、每一个词, 我们语文老师都应该知道。一个字, 一个词, 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 每一个字, 每一个词, 实际上都代表着一种存在状态。你总要去仔细地琢磨那个词, 你才能发现那个词后面藏着的意义是无穷无尽的。所以, 他一开始就带领学生去解读那个“旅”字, 理解这个“旅”字本身在整个作品中的意思, 理解这个字后面的东西。大家知道捷克斯洛伐克有个后来流亡到法国的作家米兰·昆德拉。米兰·昆德拉的写作是非常简单的。其实他每一部小说不用费太多的心思, 只是去琢磨一个词, 或者是两个词。比如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整部小说其实就写的那个字“轻”。《不朽》整个小说就是写得那个词“不朽”。注意我们在听语文课时, 一定要注意到的是对字词特别生动的解读, 因为每一个字每一个词, 当它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 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那是人类认识到一个状态之后, 才出来的一个字, 才能出来的那个词。语文课上那样一种咬文嚼字的讲法, 其实我非常地欣赏。

《孤独之旅》的教学构思 篇3

现在的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弱。偶尔的一次考试失误,可能就会有人抓狂“我不想活了!”甚至有的同学选择了跳楼轻生;老师的一次批评可能会让一些学生觉得永远抬不起头。他们的口头禅是:“郁闷!”“无聊。”“我要疯了!”等等。这就说明,如今的学生承受不了打击,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生活应该是超自由:快乐和精彩的。但实际上,人生道路极不平坦。作为教师,如何让他们认识并坦然面对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并尝试自己去调整心态,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孤独之旅》的主人公杜小康与九年级的孩子年龄相当,因此也容易让学生融入故事情节当中,去深刻体会作者的感受。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杜小康与命运不屈斗争的坚强和勇敢颇有感触。我鼓励学生将感受直接写在课本上,让他们大胆地说出内心的想法,同时为课堂上的畅所欲言做好准备。在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些简洁但又能让学生能够联系的自己生活的问题进行讨论。

A:杜小康的孤独来自哪些方面,他可以选择逃避么?同学们有过孤独的感受么,在什么时候呢?除了孤独,有过其他的不良情绪出现没?比如挫败感、灰心丧气、失落、寂寞、伤感。

这组问题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明白,有太多的情绪伴随着我们,我们无法选择或是逃避这些情绪,就应该坦然面对它。

B:杜小康最初面对孤独时的表现如何?你能理解他的感受么?你曾有过类似的表现么?

在学生回答B组的第二个问题前,我会讲一个自己成长历程中的故事,为学生敞开心扉打下基础。让学生正视自己曾经有过的负面情绪,知道它的存在是客观而普遍的,并不是因个人的懦弱所至,这样的情绪并不可怕。

c:杜小康和孤独的较量结果如何?大声地念出你最有感触的句子。杜小康是怎样战胜孤独的?

让学生大声地念句子,宣泄他们的情绪,体会战胜自己的快乐,领略到成长中的艰辛。同时也启发他们,困难是可以战胜的,关键在于如何去付诸行动。

D:你是否有过战胜自我的经历?请说出来和大家一同分享;如果面临挫折,你会要求自己怎么去做?

这一问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想要战胜挫折,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将勇敢和坚强培养成为自己思想品格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面对挫折时,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像杜小康那样,在挫折中成熟起来,收获人生中最为绚烂的彩虹。

不能忽略的是,由于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时也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注意。首先,我们必须通过学生的习作与之沟通,并适当了解家庭背景,即时予以指导。只有关心学生的一举一动,才能将挫折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其次,要特别注意那些性格极端的学生。

有些学生表面上乐观,成绩优秀,与同学关系融洽,活泼好动,但恰恰是这些孩子承受不了挫折,甚至老师的批评也不能接受。这就必须引导他们把批评与表扬、成功与失败放在同一个层面上来看待。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他们话不多,对老师、同学或是家长的一切评价都好像无所谓,对班级的事情也漠不关心。这些孩子往往不受关注,心理健康更让人担忧。他们容易消沉,怯懦,甚至自暴自弃。所以我们在课堂里,应该给他们安排机会表现自己,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让他们找回自信。

孤独之旅改写作文1000字 篇4

仿佛上天是刻意的,一定要让杜小康经历磨难。而向他指出这一事实的没有别的,只是那一天所发生的事。

自他们父子俩离开自己家乡以来,可以说,这是天气最坏的一天了。从早晨开始,天空就有翻滚着的黑云,天是黑的,原来清澈透亮的河水也变得像墨一般黑,那边浓密的芦苇丛,仿佛也变成了一片黑海。一切,都是阴沉的。

中午快到了,杜小康将最后一把饲料投进鸭子群时,一切都有了变化。

杜小康的父亲杜雍和,为了维持生活,费尽千辛万苦借到了钱,买了五百多只鸭子,费尽心血照顾它们,将它们养得肥壮肥壮的。

不知怎的,暴风雨就这样来了。听那狂风的号叫,那暴雨的“哗哗”声,仿佛在宣泻着什么。

“哐啷!”鸭栏的风忽然被风刮得飞起,又重重地摔到地上,成为了两块木板。但现在根本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因为,鸭子分成了无数群,向不同的方向疯狂跑去。

杜雍和看到这一幕,心仿佛被万千根钢针狠狠扎了一下,随后大叫一声,就要跪坐在地上。

此刻,杜小康忘记了父亲,忘记了一切,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追回鸭子!这念头如此坚定!

杜小康顶着狂风暴雨,追赶着一股鸭子。真是怪了,平时温顺、可爱、听话的小鸭子们,怎么会像发了狂似的跑个不停,还跑得飞快。

在鸭子们从杜小康视线中消失的前一刻,杜小康粗略看了一下,这股鸭子至少有六七十只。

鸭子们钻进了半人多高的芦苇丛,杜小康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这就更难找了。杜小康陡然加快,他双手用尽全力,不断的向两边扒开芦苇,然后双脚好像就踩出了一条路。

没一会儿杜小康的手就伤痕累累。胳膊上、腿上、甚至脸上也布满了划痕,渗出了血丝。

毕竟,芦苇可不是柔软的草儿,头年的芦苇旧茬儿可硬了,又锋利。杜小康踩到了一块石头上,脚底被硌得生疼,一拐一拐的,可他仍然不愿意停,不抓住它们不罢休。

暴风雨虽然下得猛,但也为杜小康带来了好处,如果不是暴风雨将泥冲软,鸭子们跑过会留下脚印,或许杜小康早跟丢了。

暴风雨停了,就像一个爱玩的孩子,玩儿累了,该回家了。

杜雍和呆滞地看着儿子杜小康身上的伤痕,冻得发紫的嘴唇。

一片沉默。

仍然有十几只鸭没找回来。

杜雍和劝儿子说:“我去找吧,你累了,回去将炉火烧上,歇一会儿。”“不了,分头找吧,会快一些。”杜小康不甘而又倔强地说道。话音落下,又走了出去。

天渐渐昏暗了下来,又完全变黑。一只鸭子也没找到的杜雍和空手回到了自己的“家”。可是没有看到杜小康,就走出去,放开嗓子大喊,希望杜小康可以听到并回应,但并没有任何回应。

杜雍和着急了,朝着杜小康跑的方向追了出去。

杜小康终于找到了那十几只鸭子,这是一个好消息,可还有个坏消息,杜小康在芦苇丛中迷路了。

芦苇丛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头,根本找不到出路,仿佛走哪里都是一样的。

在追时,鸭子们又分散开了,带着他这儿追一下那儿追一下,就这样,杜小康迷失了方向。天也黑了,杜小康也慌了,开始大声呼喊父亲,可是又怎么能听到呢?

杜小康感觉很累,将一些芦苇轻轻踩倒,朝天躺了下去。而那十几只鸭子,在此时都安静了下来,紧挨在自己的主人身边。

杜小康也不知怎么,自己就哭了,流下了委屈的泪水。自己追了一天,身上有许多伤,非常疼。

天晴了。今夜的天空特别明亮,比任何一个夜晚多亮,亮得出奇。

杜小康肚子“咕咕”叫了起来,他懒得爬起来,就势用手在地上一抠,抠起几根芦苇根,放在嘴里嚼起来。

他想起离自己远去的母亲,想起了旧时的好朋友们,眼泪仿佛又要夺眶而出,但他忍住了。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篇5

一、整体感知,初识孤独;

二、跳读课文,感悟孤独;

三、比较联系,畅谈孤独。

“板块一”通过情节概述、重新拟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初识“孤独”的含义,“板块二”通过品读课文,关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突破文章的重点(体会小说中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和难点(引导学生深挖“在孤独中成长、坚强”内蕴),“板块三”则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来关注自我,通过畅谈人生感悟来传递敢于面对孤独并在孤独中收获成长的思想。

毕竟初三学生经过初一初二阶段的学习已经对小说三要素有了相应了解,阅读小说的基本技巧也有所积累,所以让他们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升(在自读中圈点勾画以快速捕捉主要信息,在听读个别段落中进入情境以体会作品意蕴,在对比中联系实际谈、写成长的感受)这一要求具有实操性:每个学生只要用心品读、积极参与,就会学有所获。另外,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来构建生动的语文教学课堂,通过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手段落实各个教学目标,利用与教学设计进度相配套的学习卷检测、巩固当堂教学效果等策略也促进了这节示范课的顺利完成:整个课堂不仅学习热情高涨、师生互动频繁,而且教学思路清晰、文化气息浓郁,对文本的挖掘和对“孤独”主旨的把握也有了一定的高度,赢得不少喝彩。

具体到教学中,我首先由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导入,自然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想很快走近文本,掌握大意;在感知文意之后,我打破常规教学模式,从文题入手,逐层抛出重点问题:谁的孤独之旅?随着旅途的展开,杜小康看到了哪些景物及他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人物心理变化轨迹,我们可看出小康是个怎样的孩子?本文故事和《丑小鸭》有没有共同点?带着这些问题,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通过自主、合作,学生很快找到相应答案,轻松掌握课文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很高。特别是对“孤独之旅其实就是成长之路、坚强之途”这一主旨的理解,学生的敏捷反应令人惊喜;还有,将听说读写的训练自然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同时又不乏德育,也较为成功。

然而再回忆整个教学流程,我发现也不可避免地留下遗憾:导入稍嫌拖沓,差点喧宾夺主;受时间限制,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简单,没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个别环节包办代替,直接给了学生的答案。这些瑕疵让我意识到: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学生对文本有真“感受”,真“体验”,一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取对文本的极为珍贵的第一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带着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的体验直接与文本对话,充分自由地接近作者的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而这也和《语文课程标准》所建议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相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节课的败笔也让我获益良多。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篇6

许培泽

第7周星期四,我开了一节公开课——九年级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本文选自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这是一篇讲述少年杜小康辍学后随父亲一起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子,经历了从开始的恐惧、孤独到暴风雨之夜找鸭子变得勇敢坚强起来的故事。学习这篇小说,重点是使学生从陌生空旷的自然环境和恐惧孤独的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中理解“孤独”的涵义,教给学生一种勇敢,豁达的人生态度。本文在第三单元——小说单元的课文中排在第二篇,学生前面学习过鲁迅的《故乡》,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有了初步的认识。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把握人物形象,加深对描写手法的认识,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授课时间为1个课时。

现就本节课教学情况做出如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教学本文,我能够立足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一改过去课堂教学传统的做法,另辟蹊径,抓住“无奈——恐慌——孤独和惊喜——坚强”的人物心理历程为线索,以“昨天的杜小康”——“今天的杜小康”——“明天的杜小康”为教学板块,拓宽文章的外延,给学生和听课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物心理历程概括得简而精,更能够帮助学生把握和梳理文章的内容,而把文章还原到原著中,能让学生对主人公杜小康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整个课堂教学思路清晰且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对文本、对“孤独”有了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收获还不少。

课件精心准备,内容精彩,丰富生动,图文并茂,吸引学生;我在教学过程中能充满着激情,教态热情洋溢;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结合中考要求,适时做好小说文章阅读方法的指导。

二、不足之处

文章教学内容较多,教学进度比较紧,造成中下层学生有点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由于时间比较仓促,造成个别知识点没有点破。另外教学中的板书不够完整,以后需要改进。

三、教学火花

适当时候,结合当时的教学情景,灵活改变原定问题的提法,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我引导学生研究课文中杜小康看到鸭子下蛋时喊出的一连四个短句:“蛋!爸!鸭蛋!鸭下蛋了!”学生能够结合平时的知识积累,说出短句的表达效果和此时人物内心活动强烈的变化。此时的人物也只能说出这样的句式的话语,其他的句式,无法充分表达这样意思。

四、再思考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我感觉可以在上课前就课文内容提出三两个问题布置学生预习,课堂上把预习的问题穿插在整节课中,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准备充分,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孤独之旅》改写 篇7

《我是》的叙事始终围绕着主人公:被遗弃的男孩展开。被生母抛弃的同时又被社会所不容忍, 男孩的命运是坎坷的。在镜头细腻的审视下, 男孩呈现为一个“孤独的流浪者”形象, 而包裹在这样一个形象中的, 则是一个值得人们同情的边缘化的个体。

一、命运:遗弃与缺失

与主流电影所建构的温暖、幸福的儿童世界不同, 《我是》中的整体氛围却给人以寒冷、忧伤的感觉, 片中的主人公也并不是一个生活在幸福中的儿童。从片中人们提到他母亲时那种鄙夷的神态中不难发现, 主人公的妈妈是一个行为不检点的女性, 而作为私生子的男孩的降生, 给这位母亲带来的更多的是痛苦。于是男孩小小年纪就被送到孤儿院里, 成为了一个拥有母亲的“孤儿”。正是这样的出身从根本上导致了男孩悲剧性的命运, 他始终处于一种被遗弃的状态里, 先是被母亲遗弃, 又因为人们对他出身的轻视而被孤儿院和社会所遗弃。

男孩被遗弃的命运主题从母亲对他神经质的态度, 他人不屑的眼神, 以及孤儿院的孩子们对他的追打中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另外含蓄地联系到男孩命运的则是片中几只小猫的被弃。一次男孩去卖废品时在那里看到几只新出生的小猫, 几天之后再去时, 却被告知那些小猫因为无人抚养, 都被沉到河里淹死了。小猫的被弃构成了对男孩命运的象征, 同样是从一出生就被遗弃, 同样是对命运的别无选择。

导演展现人物悲剧命运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 则是在片中对主人公名字的故意隐去。本片的片名叫“我是”, 然而在片中却一次都没有提到男孩的姓名, 只有结尾在警察的盘问下, 男孩说出一句“我是”, 影片却在此戛然而止。隐含在“姓名缺失”之下的, 是主人公出身的卑微, 以及他对于自己身份的迷失和追问。而这份卑微与追问所表现的, 依然是命运的不公和悲惨。

显然, 作为一部儿童电影, 《我是》中的主人公却是一个缺失的儿童形象。这同样体现在他对于“游戏”的“可遇而不可求”上。在“儿童文化”研究视野之下, “游戏”对儿童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儿童文化的基本核心——游戏的精神, 即儿童与生俱来的原初本性。” (1) “游戏”是儿童生命力的外化, “在游戏中, 儿童的想象、情感、理解融为一体, 游戏过程也就成了一个极富有人性化的探索和心理过程。” (2) 然而在《我是》中, 男孩却始终与“游戏”无缘。被社会遗弃使他变得性格忧郁, 而过早独立谋生又使他明显早熟。只有那个八音盒给他带来了少许温馨, 但是温馨过后却更加反衬出现状的悲凉。

二、生存:囚禁与逃离

影片多次从铁丝网和窗框外拍摄主人公, 通过将一种人为的阻隔安插在他的前景, 从而暗示了男孩“被囚禁”的生存状态。这种囚禁是有形的, 比如孤儿院。但是真正加以男孩的囚禁却是无形的, 这包括人们对他的偏见, 孤儿院里同龄人的欺辱, 以及整个社会的冷漠等。

正是这种无形的囚禁使男孩充满了“逃离”的渴望, 正如他在废弃的泊船上向小女孩说明自己的“美好构想”:“我们可以把船绳解开, 离开这里, 越远越好。”他渴望逃离的是自己悲惨而又不公的命运, 然后抵达一个自由的、能够包容他的世界。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弱小的孩子来说, “逃离现实”、“寻找自由”最终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影片结尾的警车里, 男孩再次被囚禁。被警察抓捕也表示着男孩“逃离计划”的彻底破产, 可以想见等待他的将会是再次被遣送回孤儿院, 再次被囚禁的命运。于是男孩宿命般的悲剧命运就在这种“囚禁, 逃离, 囚禁”的循环过程中, 再次被彰显。

三、方向:找寻与漂泊

作为一个不公命运的受难者, 一个边缘化的个体, 男孩在逃离的同时也是在寻找。从他逃出孤儿院之后, 站在山坡上大声喊出的一句“妈妈”来看, 男孩所要找寻的是母爱的关怀和家的温暖, 这一点也可以从他寄身泊船上时向对面一个家庭的不断眺望中看出来。男孩的视点镜头将他对于一个完整家庭的渴望体现地淋漓尽致, 可以想象, 对面那个被温暖灯光笼罩着的家庭犹如寒冬中的海市蜃楼, 对于男孩是美好的期望, 也是一个遥远的梦幻。

男孩为了自己的梦想而逃离, 而找寻。然而同样由于他的年幼和弱小, 以及梦想的难以实现, 男孩离开了囚禁自己的居所, 又向着一个无法抵达的目的地前进, 于是他在全片中主要的就是呈现为一种漂泊的状态。很明显, 片中男孩在流浪当中所寄居的泊船就是一个隐喻他漂泊命运的意象。另外一个意象则是男孩在街上奔跑时, 从前景中飘过的塑料带。四海为家, 随风而逝的塑料袋可以说是对于男孩漂泊命运的绝佳隐喻。

漂泊对于人类来说终究是一种可悲的状态, 迷惘与孤独始终伴随着男孩的漂泊, 尽管他自己从来不曾有所表达。

如上文所述, “姓名缺失”和以剪影效果造成的“形象缺失”可以看作是男孩对于自身身份的迷失, 或者说迷惘情感的隐喻。另外一个导演表现主人公迷惘的手法也是值得注意的, 那就是通过剪辑制造的视点混乱。如在男孩逃离了孤儿院之后, 四处流浪的他发现了一只废弃的泊船, 男孩走进船内四处张望, 接着导演切入一个类似于男孩主观镜头的摇镜头观察废船内的情景, 然而摇镜头的落幅竟然是男孩躺在船上睡觉的画面。这样的剪切方式无疑造成了视点的混乱, 在一瞬间甚至使观众对叙事的理解产生了障碍。结合全片的主旨, 通过剪切造成的视点混乱, 可以理解为对主人公身份迷失和迷惘状态的象征。

尽管男孩始终是一个人的处境已经足够说明他的孤独。然而对于表现主人公的孤独情感, 导演所使用的最为有效的修辞手法则是对比。如在主人公寄居泊船上时, 形单影只的男孩只能默默地遥望对面幸福温馨的四口之家, 这样一种男孩与“家”的对比再次将他孤独的处境展现了出来。

结合全片不难发现, 导演在《我是》中塑造的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儿童角色, 一个边缘化的个体。正是通过对这个男孩被弃、囚禁、漂泊等状态的展示, 对其孤独、迷惘等等情感的揭露, 影片传达了导演作为一位女性所具有的纤细情感, 表达了对于弱势儿童的悲惨命运的关注, 也在不知不觉之间, 感动和唤醒了银幕前的观者。

参考文献

[1]邓琪瑛.试论儿童文化的原初性与可塑性[N].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年第3期第46页.

[2]郑素华.生存·游戏·确证——论儿童文化的功能属性[N].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年第3期第40页.

[1]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763905/

[2]http://people.mtime.com/1348747/details.html

《孤独之旅》改写 篇8

关键词:曹文轩 《孤独之旅》 杜小康 孤独 武术精神 隐忍

一、前言

曹文轩,江苏盐城人,1974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评论家们认为曹文轩的作品具有传统小说中缺失已久的那种悲悯情怀、浪漫精神和超越性想象。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三角地》等,学术性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其中长篇小说《红瓦》和《草房子》受到评论界一致好评,评论家们称其为“苏北农村的《金色池塘》和《城南旧事》”。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由他亲自改编的电影《草房子》还获得了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华表奖”和第四届“童牛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

《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作者描写了一个叫杜小康的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到人迹罕至偏远的芦荡放鸭的故事。生活的艰辛、精神上的寂寞,锤炼着这位少年的身心,使他在孤独的人生道路上突然成长起来。以此启发我们:人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中锤炼,需要在孤寂中磨炼,这样才能长大成人。而这种启示与中华武术精神的塑造如出一辙。本文尝试从《孤独之旅》中看中华武术精神的隐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关于《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是一篇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少年,故事讲述他因家道中落而失学后,如何在与父亲离乡背井的放鸭生活中经历身心的锤炼,并在艰难挣扎中成长的故事。作者使用了以环境衬托、细节刻画的手法塑造人物的独特写法,其中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心理的作用尤为突出。

小说开端部分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及起因,引出小主人公的遭遇。行文简洁概括,由此转入第一部分:离乡背井。这部分写他们旅途的经历和到达后的情形。在一艘离乡远去的小木船上,我们看到了少年杜小康和他“沉着脸”一言不发的父亲。小康的哀求声体现出突然失去家的依附的恐慌,曾经衣食无忧、不经风雨的脆弱。“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苇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 面对眼前如“重山锁住”的芦苇地,杜小康害怕现实,害怕孤独的感觉,这也是一个少年所特有的心理。然而,父亲的神情动作显示出他的坚决态度,于是儿子的求告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对水中鸭子的描写显得一切都那么有序,正如父亲的计划正被一步步执行一样。隐隐让我们感到父亲的坚定,父子俩这段旅程已是不可回头了。然而,那水声所衬出的静谧,又让人不禁感到一种恐惧,来自人的内心的恐惧。果然,父亲杜雍和的内心并不比儿子镇定多少,关于父亲的描写一个细节暴露了这一点。但作为父亲,他不能将内心的恐惧流露出来,他要给儿子某种精神的支撑与表率。于是他“只是要求它们(鸭子)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嬉闹的机会”,以此来掩饰自己的恐慌,强迫自己向前,向前,向心中既定的目的地前进,也断了儿子退缩的念头。所以说“前行是纯粹的”,不容得半点商榷,半点动摇。也许这次前行不仅仅是为了家庭经济上的改善,还有着父亲不愿说出的目的。“熟悉的树木……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用景物的淡出抚慰化解了他们的寡言少语。他们开始正视孤独,于是对它的恐惧反而没有了。“后来,父子俩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在《孤独之旅》中,作者没有用一个字眼提到杜小康的成长,但处处让我们看到,感受到,人物自己用动作、心理等实际行动说话。结尾三个自然段,寓意深远。鸭子长大,产蛋,为父子二人、为他们一家人带来了希望。儿子也与这群鸭子一起长大了。经过磨砺后的小康及其家人将走向风雨之后的新生活。

三、从《孤独之旅》中看中华武术精神的隐忍

《孤独之旅》这篇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的文采修饰,符合少年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写景状物准确、细致,如“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一段,描写得周到入微;对环境、人物的描写生动、形象,且富有深层意义,如“鸭们也长大了”一段,实际上映衬出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具有超出语言层面的隐喻意义。我们可以看出,是艰难困苦的环境成全了杜小康。由此得出,要成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纵观古今有成就者,无一不是经过一番磨炼的。人的成长过程也是如此。梁启超说过,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好学校。而这种启示也可以引申至中华武术精神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武林高手都是隐忍的,都是坚强的,而他们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经历了一番磨炼才成就了他们的一生修为。

学艺就是求道,艺之至境即道之所在。拳与道合,艺与心合,乃是武学的最高境界。为了追求这种境界,有天资的人也须付出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况且艺无止境,即便在同一境界内,也必有高低深浅之分。因此,穷一人毕生之力,也永远探讨不尽拳理拳技,只能悟透和掌握其中的一小部分。大凡成为武林高手的人,多从幼年起即悉心学习武功,其所从必为名师,名师督责必为严苛,所以有关武术的种种观念,诸如坚强意识、防卫意识、孤独意识等等,很早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儿。同时,学习武艺,除了开始一个阶段由师父传授以外,越往后练就越要靠自己动脑筋。苦练到暗劲以后,几乎完全凭自己的悟性和毅力去摸索。年长日久,习武者自会养成隐忍的习惯。他们十分重视自己的思维活动,注意自己的意念运动和真气游走。在练功时,他们全神贯注,致力于意与气的结合,气与力的结合,对每招每式都要反复地进行自我检查。他们的外表也许是沉静的,但意念却在不断地运动,带动真气在体内周流不已。这种内动而外静,或以内动指导外动的特殊的“意气运动”和练武方式,与一般人的运动方式大相径庭。由这种特殊运动方式锻炼出来的思维方式当然也是特殊的,这就是武术家们的隐忍。

总之,中华武术的核心精神就是隐忍,需要在磨炼中完成自身修为。这与《孤独之旅》中杜小康的精神不谋而合。成长,是一个美好的过程,而这过程绝非永远“一帆风顺”,它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屈辱与泪水。而克服这个过程之后,到达成功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吴春梅.在孤独的巅峰——读曹文轩《草房子》[J].青春男女生(少年作家),2006(06).

[2]杨晓丹.此番孤独哪堪言——读《草房子》有感[J].青年教师,2009(09).

10孤独之旅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三要素 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标题的含义。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重要作用。

一、导入

有一句脍炙人口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但恐怕很少有人能道出其中的滋味,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叫杜小康的同龄人,他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二、预习交流 1.生字 2.解词

3.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问题: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孤独之旅”?

明确 1.文学意味浓郁,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孤独之旅”,实际是一个过程性的东西,可以认为是对杜小康放鸭生活

的一个概括。

3.“孤独”充满字里行间,渗透了杜小康放鸭的全部生活空间与心灵空间。

三、明确这篇小说的三要素

1. 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2. 本文写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 3. 小说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 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明确

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情节:一位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偏远的芦苇荡放鸭。经历了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磨练,最终在暴风雨之后“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地

四、研讨小说的三要素

(一)研讨情节

问题: 小说中的情节可分为几个阶段?本篇小说的情节该怎样划分? 开端:交代背景,杜小康跟随父亲去放鸭

发展:杜小康跟随父亲在荒无人烟的芦苇荡安了家

高潮和结局:在暴风雨夜,小康独自一人寻找鸭子,他感觉自己长大了。

(二)研讨人物

问题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词句,并在旁边标注:产生

这种心理的时期及变化原因。2.默读课文思考杜小康 “孤独之旅” 时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每个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

明确:刚刚出发时:茫然

恐惧

到达芦荡时:害怕

胆怯 芦荡安顿后:孤独

单调 住段时间后:不再 恐慌 狂风暴雨中:勇敢 能干 雨后天晴时:坚强

长大

3.文中杜小康感受到那些方面的“孤独”?孤独在人生历程中有什么意义?

4.本文的主人公是杜小康,作者为什么花较多的笔墨写杜小康的父亲和鸭子?

明确:写父亲和鸭子,对完成杜小康这个形象的塑造有不可或缺的衬托作用。

(三)研讨环境

问题

找出本文的环境描写,划出波浪线,体会它的作用。明确:

鸭群、芦苇荡、暴风雨

渲染文章孤独的气氛,烘托人物孤独害怕的心理; 推动情节的发展;

同时增加了文章的美感,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学气息。

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曹文轩

人物(主人公): 杜小康

情节: 恐惧孤独 —— 面对孤独 —— 战胜孤独

环境(自然环境):渲染孤独的气氛,造就坚强的性格

五、归纳主题思想

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练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

六、体会精美传神的语言 例:“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写出芦苇的广袤,“绿色的浪潮”不仅可见其色,更可见其动感与生机,将景物写活了。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为真切。

写暴风雨一段“早上,……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写景如在眼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将暴风雨的狂暴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七、小结

成长,是一个美好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绝非永远“一帆风顺”,它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屈辱与泪水。成长,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孤独,就是其中最贵重的一笔,是生活或早或晚都要给予每个人的一道残酷又美丽的题目。

八、拓展练习

学了这篇文章后你对“孤独”一定会有新的认识,试以“我的孤独” 为题,写一篇短文。

九、送几句名言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 巴尔扎克

好的木材并不在顺境中生长;风越强,树越壮。

——马里欧特

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

—— 怀特曼

上一篇:《梅花》王安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下一篇:《龙咚锵》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