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与狂人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孤独者与狂人(推荐12篇)

孤独者与狂人 篇1

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的经历与思想感情的变化有关的。“五四”前的鲁迅和“五四”后的鲁迅的感情心理变化及其对中国未来方向的探索在他的小说里都有鲜明的体现。

《狂人日记》作于1918年4月,是新文化运动达到高峰时的作品;《孤独者》作于1925年10月,是鲁迅“彷徨”时期的作品。在仔细的文本阅读中,我发现孤独者连殳,居然和狂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下面,我想就这两个人物做一下比较,并将重点放在《孤独者》上,希望能更深地理解鲁迅先生当时的创作心情与状态。

“五四”的热潮消退之后,鲁迅的热情也渐渐化为一种冷静与思考。“在主持《新青年》的人们分裂以后,他把自己描写成为一个在旧战场上徘徊的余零的兵卒”①。这期间,与亲弟弟的失和乃至决裂让鲁迅原本低落的情绪降到了冰点,连亲人都不愿和自己站在一起,他的失望可想而知。他不满于现在的社会,但对未来也没有明确的方向与判断,只能用笔刻画出种种可能,来思考人们将来的命运。

连殳是出外游学出身,接受过新思想的冲击,“是吃‘洋教’的‘新党’”②;狂人与“我”是“中学校的良友”,也接受过新式教育,“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揣了一脚”的行为也表现了他天生的反叛。他们在思想上有共通处:都是孤独的,与周围坏境格格不入。但狂人的孤独有客观原因,他的“疯狂”虽然让人无法理解,人们还能对他表现一定的宽容,他的生活有人照料,不必担心生计。而连殳在“S城”里被别人看成“古怪”的人,他承受的是“妒羡”和“许多零碎的话柄”,最后甚至是流言中伤造成的免职和无奈中“我还得活几天”的哀叹。相比之下,连殳的境遇更凄凉,所受社会的迫害也更严重。

孤独者与狂人都是清醒的。狂人的清醒是由于他的疯狂,是“迫害狂”的病症让他如此清醒地看到几千年的礼教“吃人”的本质,看到“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并激愤地喊出“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作为“五四”前的呼喊。这样来看,狂人的信念至少在他疯狂的时候是执着的。相比之下,连殳思想的清醒和行动的妥协却如此矛盾。他清醒地看到社会的黑暗污浊,所以“喜欢管别人的闲事”,认为“家庭应该破坏”,看出社会的黑暗是人们“亲手造成独头茧”的根源,为这“亲手造成孤独,又放 ①② 摘自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学习指导》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4月第1版

引文参照 钱理群、王得后编:《鲁迅作品全编·小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下同

进嘴里咀嚼的人的一生”痛哭。但在祖母大殓时,对于族长们的无理要求和别人的百般挑剔,他却只说:“都可以的。”这让那些以为他会反抗的人都觉得失望。当无路可走时,他来找“我”:“我„„我还得活几天„„。”这让“我”也诧异他的迁就。后来,当“愿意他多活几天的人”也“活不下去的时候”,他就选择了放弃,选择自甘堕落,“都可以的”成为他最后的留言。内心的傲世没有表现在他的行动上,他有狂人的清醒却没有狂人的叛逆与反抗。

连殳和狂人,一对看似奇怪的组合,也有相通的一面。他们都把未来寄托在中国的孩子们身上,狂人悲愤地呼唤着:“没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③而连殳的表现不仅在于对于周围孩子们的“好”:为他们买东西,为他们的病担心,“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更主要是相信他们的“天真”,还没有受到环境的污染,甚至为“我”对孩子的攻击生气。然而,当他自己也被“天真”的孩子“仇视”的时候,当他终于放弃一切堕落成军阀的走狗时,他对孩子们的态度也颠覆了。“他先前怕孩子们比孩子们见老子还怕,总是低声下气的,近来可也两样了„„要他买东西,他就要孩子装一声狗叫,或者叩一个响头„„”④从这种不把孩子当人的行为中,我们看到的是连殳在黑暗社会和自身妥协中人格的异化。他对于未来已经绝望,再也不愿做任何努力去改变什么了。将自己的生命连同希望一起放在“独头茧“中毁掉,就是他最终的选择吗?《狂人日记》并未完全毁掉狂人的希望,可连殳却在一条永远无法走通的路上与孤独绝望为伴。

他们的结局也有相像的一面,《狂人日记》的小序告诉我们,狂人病愈做官去了,他从清醒中坠落变得不复清醒,再无法发出有力的呼喊,甚至以前的呼喊也失去了力量。狂人已不复存在,他的改变就是一种失败。而连殳的归宿是从清醒中堕落,“做杜师长的顾问”,用“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来加速自己的腐烂与死亡。甚至死亡也没有带给他解脱。死后各种心怀鬼胎的人的哭泣不可能给他安宁,他的尸体被打扮成一个丑陋又“可笑”的军阀。他选择的人生在旧的黑暗的社会中没有出路,他也是失败的。

连殳是1925年的鲁迅在情绪低落痛苦中创造的一个人物,他的孤独是残酷的,“以送殓始,以送殓终”的相识让文章始终充满压抑。连殳最终选择放弃战斗,他思想与处事的矛盾让他难以突破自身的局限。鲁迅也从这样被深入剖析的人生中得到了一个答案:这种骄傲与

⑤妥协的行事是无法为社会为革命做些什么的,“反叛的小资产阶级的弱点”使连殳们在顽固的旧社会中无法生存。《孤独者》的结尾写道:“我的心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这应该也是鲁迅先生对无法突破社会束缚而更加悲哀的“小资产阶级者” ③④引文参照 钱理群、王得后编:《鲁迅作品全编·小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下同 引文参照 钱理群、王得后编:《鲁迅作品全编·小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下同 ⑤引文参照 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自我毁灭后的一种轻松。

一个是在“吃人”的社会中找不到出路失去所有亲人朋友自暴自弃的孤独者,一个是在疯狂中清醒,在正常中不复清醒的的狂人,他们的爱憎也反映鲁迅的爱憎,他们的情绪也带着作者当时的情绪,他们的灵魂是鲁迅先生给予并塑造的。鲁迅把剖析他们的灵魂与人生道路作为探索的一种方式。文学作品原本就是和当时社会状况以及作者创作情绪相联系的,后人的猜想也许并不完全正确,但若对这些因素足够重视,对作者笔下的人物也就可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书目

钱理群、王得后编:《鲁迅作品全编·小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温儒敏 《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李永寿

《鲁迅思想的发展》 陕西人民出版社

孤独者与狂人 篇2

当一个孤独者面对整日混沌空虚的生活而无人倾诉的时候, 他便只能诉诸日记。日记成了这种觉醒者或是世俗眼中的狂人的挚友。他们所承受的虚无和无意义, 只有自己的日记读得懂, 而他们所体悟的虚无并非是无意义, 而是无目的地一种觉醒, 从这一点上看《恶心》同《狂人日记》便是这种孤独虚无心境的有力书写。

罗冈丹在日记中写到“看来这几个星期里发生了变化。但变化在哪里呢?它是抽象的, 不寄寓于任何东西。莫非是我变了?如果我没有变, 那么就是这个房间、这个城市、这个环境变了, 二者必居其一。我看是我变了……”[1]8罗冈丹变得认清了世界存在的本质, 周围的所有都是偶然性的, 没有理由的存在, 而人本身也不知道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萨特存在主义的积极一面在于自由的提出, 人的自为存在是改变这种虚无、彷徨、无目的状态的最好表达, 此时的罗冈丹恰恰是处在“自在”同“自为”之间的状态, 他无法真正理解自己以及周围存在的意义, “在这些欢快和理智的声音中, 我是孤单的。”

《狂人日记》是日记体, 它更多反映的是狂人内心对“吃人”社会的恐惧和惧怕的心理感受而非故事情节。鲁迅自己也说过, 《狂人日记》的初衷在于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狂人则向旧社会决绝地提出了抗议。序言中:语颇错杂无伦次, 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日月, 惟墨色字体不一, 知非一时所书。[2]6寥寥几句, 便写出了《狂人日记》的荒诞。这是鲁迅站在常人思维下所思考的狂人, 狂人的世界中便只有只身一人罢了。有人说狂人是个思维混乱的“疯子”, 也有人说狂人是个不谙世事的“战士”。笔者暂且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 无论狂人是“疯子”还是“战士”, 他的存在无异于是同众人不同的独特存在, 身为社会小众的狂人必然要被大众的意识形态所排挤。从某种程度上说, 狂人的孤独是由惧怕而生, 因为惧怕“被吃”便用一种防备的心理审视自己存在的社会。

罗冈丹成了第一个萨特似的人物, 那么狂人就是第一个鲁迅似的人物。作家赋予这两个人物身上的是自己独特的精神体验, 某种程度上说是作家本人的心理书写。身为畸零人的罗冈丹同狂人一样, 他们被现实的世界所抛弃, 当他们被世界所边缘化时便更加接近自己的内心。渴望被理解的本能让他们选择了日记, 这样的选择却更加剧了内心的孤独感和对现实的虚无感, 对于这个无意义的世界也看得更加透彻。《恶心》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表面上在日记中展示布维尔城的社会图景, 实际上是一种深层次的意识流的记录;《狂人日记》则用更加直接的方式奇幻地展示了狂人精神分裂的状态。看似不合理的思想意识通过日记体第一人称叙事方式的转化, 能够细致入微地剖析人物心理从而更好地向读者展示一个孤独者的虚无状态。

二、历史意义的重构

罗冈丹抑或是狂人, 或是看似毫无意义地游荡被突然的“恶心”袭击;或是没有缘由的恐惧对他人报以敌意, 这两种生命状态都是超然于大众的麻木不仁, 安于世事。从这一点说他们是相通的, 袁筱一说:“反抗是对待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 而不是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3]10他们二者用个人精神层面的反抗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但二者都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用“虚无”对抗“虚无”, 对既定历史给予新的评价。

时间在《恶心》中是个隐秘的命题, 罗冈丹历史学家的身份界定, 他给罗尔邦写传记, 参观博物馆, 以及安妮所看的《法国史》所有的都是时间性的叙述, 历史也在时间轴上得以重构。在被恶心袭击的开始罗冈丹将自己存在的价值付诸于历史人物——罗尔邦。“侯爵在我身旁。我将自己的生命借给他, 直到最后将他安置在历史存在之中。”罗冈丹认为存在的意义在于历史人物的存在, 而非现实的自己。外在意义的强加使他忘记了作为人应有的自由存在。突然的醒悟让罗冈丹发觉“我这人连自己的往昔都留不住, 还能盼望去拯救别人的往昔吗?”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了罗尔邦的虚伪狡诈以及历史人物的不真实性跟否定了罗冈丹既存的价值意义。“往昔不存在”“著名的罗尔邦事件结束了, 就像热烈的恋情一样。”唯一的寄托已成为过去时, 罗冈丹的生活成为断点, 陷入了更深层次的虚无。

萨特从1935年开始写《恶心》, 1938年《恶心》正式出版, 可以说他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一战的创伤还未消散, 接踵而来的1929年的经济危机让更多的底层人民陷入困顿。萨特在满目疮痍的境遇中目睹了尖锐的阶级冲突、破产、失业、人心的淡漠, 死亡的恐怖笼罩着这块乐观主义丧失的资本主义土壤。欧洲人自文艺复兴以来将“人”的价值抬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 启蒙影响下的理性更是让“人”的尊严得以称颂, 而如今荒诞的世界却证明了人的渺小和物化的悲哀, 理想同现实的巨大差异让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者无法面对, 这些觉醒者们便从新的出口探索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现实的残酷让萨特对历史和回忆抱有一丝侥幸, 但这却是另一种逃避, 直面当下陷入虚无才更接近真理。

当传统作为现代西方坚船炮利的牺牲者时, 四千年来业已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认同感也随之动摇。鲁迅的孤独在于他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深谙旧时代的症结而无能为力。“这充满了内在紧张的文化心理结构建基于鲁迅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在两种文明之间的特殊的‘中间’地位。”[4]85这个“中间”地位是他对四千年“吃人”封建的反叛, 以及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怀疑, 这样矛盾的境遇更加剧了个人觉醒的尖锐性。“孤独与反叛构成了鲁迅基本的文化心理特征。”[4]85

鲁迅在发表《狂人日记》之前经历了精神重构的“沉默十年”。他目睹了国人生存处境的触目惊心, 以及生存虚无的无意义。在“沉默的十年”中他也在为家庭的生存而劳累奔波, 物质的匮乏和精神信仰的冲突让他一度崩溃。鲁迅选择了沉默作为自己抗争的言语, 在914年的日记中大多数都有“无事”二字, 看似“无事”却写满了对封建“礼教吃人”的否定, “徐锡麟”名字的错写, 春秋易牙和夏商桀纣的时间混乱都自然地让人相信“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鲁迅在这里犀利地将封建奴役下的中国看做野蛮时代并用看似荒诞却深刻的笔触给以批驳和否定, 荒诞的描写正如日本学者竹内好评价鲁迅“鲁迅文学的根源是应该被称为‘无’的东西。获得了那种根本的自觉, 才使他成为文学家。”“无”的状态体现在狂人身上就是对虚无世界的反抗, 最终鲁迅走出了“沉默十年”, 以笔为剑反击虚无。

三、孤独地虚无者

《恶心》中罗冈丹时代所反映的社会图景是一种慵懒、物质可满足生存的“小康”状态, 表面看来“恶心”是罗冈丹精神极度空虚的表现, 实质却是对无意义人生的嘲弄, 虚无、荒诞的恶心感存在便是对“自在”模式下对人无意识的抵制和厌恶。此时的罗冈丹是绝对自由时期无政府主义状态下萨特的代表。

不得不承认罗冈丹抑或是狂人当他们面对虚无世界的时候选择了妥协, 罗冈丹想要逃到巴黎。狂人也病退之后选择“赴某地候补”, 成为体制内的一份子。但我们不能否认狂人生的恐惧犀利地揭露了旧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他所患的“迫害狂”远比罗冈丹的“恶心”来的深刻。罗冈丹还游荡在探索“恶心”的路上, 而狂人已将其一语道破, 因此狂人的存在便比罗冈丹的存在更加痛苦, 而对世界的陌生感同恐惧感也更加深刻。对固有真理的否定必是建立在对新认知的把握上, 而现代战争所导致的民族生存危机精神危机让觉醒者对新事物又抱有抵触的心理。无论是传统的东方还是现代的西方, 鲁迅都始终处于“在”而“不属”的被动状态。萨特说过:“其所以令人感到恐慌——可不是吗——就是它为人类打开了选择的可能性。”[5]8当二者都不能选择时, 路该怎么走。

其次, 萨特罗冈丹的孤独在于一人的自由选择, 而鲁迅狂人的孤独是关乎一个民族的生存斗争。虽然鲁迅也并没有找到国人的具体出路, 但1918年以后的鲁迅不再沉默, 他有了写作, 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他对虚无的积极反击, 而不是面对虚无的“十年沉默”。正如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的“希望是在于将来, 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 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面对虚无和内心的挣扎, 萨特还可以选择无目的意义的动物性欲来化解自我生存境遇的空虚, 而鲁迅却没有这种选择, 他只能将个人的无奈、悲愤和无处平息的虚无感压抑在内心, 拓在纸上!从某种程度上说, 鲁迅笔下狂人的孤独又远远比萨特罗冈丹的孤独来的深刻。

参考文献

[1]《萨特读本》[法]萨特著桂裕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2]《呐喊.彷徨》鲁迅著, 黄海光编,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6年12月版

[3]《文字.传奇——法国现代经典作家与作品》, 袁筱一著, 复旦大学出版, 2008年版

[4]《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 汪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3月版

理性与偏执的“狂人” 篇3

对于邹恒甫,相信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也会有所了解。这主要源于他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前院长张维迎的公开矛盾以及去年他在微博上揭露的“梦桃园事件”。然而,在多数人眼中,更了解的是张维迎,邹恒甫则显得有些陌生。而这本《最后的狂人:我就是邹恒甫》让我们近距离地观察了这位自诩为“中国经济学第一人”的狂人。

一本书是否值得读,要看这本书是否能带来除了书内容本身的其他东西,站在读者角度,可叫做“有用性”。《最后的狂人:我就是邹恒甫》这本书通看之下有些八卦性质,又有些自吹自擂的味道,而邹恒甫的语言又充斥着狂妄和怨气。但在仔细品味后,这本看似非常另类的自白书,或者个人传记,除了让读者深刻认识邹恒甫之外,还带给我们如下的思考:“邹恒甫会不会成为中国最后的狂人?邹恒甫的今天会不会成为我们的明天?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应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理想?”

而这些,和每个人确实是息息相关的。而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的还是邹恒甫的处事风格和他做学问的标准。

关于邹恒甫,无论学历、经历,还是学术成就,毫无疑问他都是一位顶级精英,是最优秀的学者,但是他的特点也很鲜明,在我看来他首先是一个偏执的“愤青”。

有些人可能会疑问,为什么称为“愤青”的人还以偏执来形容,其实这个词并不是完全的贬义,因为大多数“愤青”虽然很容易失去理性,但都还是就公共议题表现自己的愤怒。然而邹恒甫与张维迎等经济学家的个人恩怨显然与他们之间对于大学教育、国家经济问题的观点争议同时并存,甚至还要更多。

鄒恒甫的身上虽然有着常人不能忍受的狂妄、自大、偏执,但是身上也有很浓的自由、独立的精神,这一点在当今中国的学界非常难得,敢于直接向院系领导提出不同意见,敢于向教育部长告状,并试图改变大学管理体制,值得尊敬。大学是培养高等人才的地方,不仅要产生出各行各业的精英,更要产生出社会文化的标的,这一点邹恒甫很清楚,他自己的求学经历更让他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

哈佛大学至今已经为世界各国培养出了许多精英和领袖,其中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模式有许多可取之处,但邹恒甫一再提及西方学者的优点,而极度贬低国内学者也是值得商榷的。更兼之在一些学者强调经济学要符合中国自己的特点后,他非常排斥,这些都是要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解读:国内经济学家不论是否在国外学习过,都不可能否认经济学是舶来品,这些经济学家的价值观形成大多在国内,因此经济学在他们的身上有很重的中国文化背景。当中国文化背景与舶来的经济学相融合后就是一种新的东西,可能它身上有很多毛病,但绝不能彻底的否定,以所谓的正统权威反对中国化的经济学者。再者,中国的国情不同于国外,不论邹恒甫是否承认,中国的政治、经济的整个体制都有别于国外,因此谈中国化的经济学并不过分。

邹恒甫的问题在于其人格中的自信已经超过了某种临界点,他深厚的经济学功底没有让他变得更为谦逊,总是以学问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有问题的,学术与生产力不能直接等同,他们之间必须有过渡。

邹恒甫的观点其实与郎咸平的观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根本上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就像他对自己的称谓“中华民族穷人的最忠实走狗”。有时候经济学就是需要有“良心”的人,然而总有一些经济学者,总是站在所谓的理性经济层面谈论政策制定,这样的学者总是认为自己学到了真理,殊不知却丢掉了人最为根本的东西。

邹恒甫在国有企业和中央、地方财权分配问题上的观点,我是比较认同的,即将国有企业的分红和盈利投入到社会保障和二次分配中去,体现国有企业的全民所有制,改变国有企业垄断和特权的形象,这一步骤不仅将提升国家财政的利用效率,还能强化国有企业在社会的整体观感,更能促进国有企业的长期有效发展,何乐而不为?

一个人的风格,大多要么理性,要么感性,甚至偏执,很难有一个人能集这几种意识于一身,邹恒甫就是这么一个集几种意识于一身的几近疯狂的人。他理性的时候能把经济问题与现实结合起来,一点也不输给那些在政界和商界的同行;他感性的时候能把穷人的利益放在心中,将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自己始终的目标并持续影响高等教育和社会本身;他偏执的时候甚至让人讨厌,我也不喜欢他的那种批评方式。理性和偏执是天平的两端,他们之间的碰撞总是能产生一些意外的效果,邹恒甫这个狂人就是这种意外的集中体现,当然我们大家还是应该去细细地品味其中的妙道,而非邹恒甫的那种“狂”了。

与孤独有关 与寂寞有染 篇4

十一国庆节,学校一下子放了一个礼拜的长假。虽然先前已经为自己做了一个简单的安排,可后来还是觉得冷清的很。看着寝室的兄弟们一个个的离去,心中不免惆怅,恰有逢安阳秋季多雨的季节。一连三天,放眼望去,窗外一片雾色朦胧,对于我这样一个酷爱艳阳天的人,不禁顿生寒意。

说起来,我算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性格开朗,朋友也蛮多,调侃的功夫自认为堪称一流,印象中自己很少会一个人在宿舍里静静的呆着。前一阵子,新生报到,忙着招办接新生,到军营去陪他们军训,现在事情基本也都已经结束。忽然之间的安静倒让人觉得有些不自在了。闲下来的时候,静静的,一个人,一个人,静静的,看看书,上上网,打打球,出去转转,坐在湖边的摇椅上小憩一会,买点好吃的磨磨牙。。。才发现,这样的宁静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与享受。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不一样的,都会深藏着另一个自己,对过去的思念,对未来的遐想。那些逝去的和现在这些即将逝去的时光让我们渐渐的变得稳重,变得成熟。就像窗外的秋风,吹落的不仅仅是枝头即将凋落的叶子,还有我一颗狂傲的心。开始渐渐的喜欢上了古典文学中的“中庸之道”,也明白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道理。

聊天时候,我常常会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不要让自己感到寂寞。我总会在潜意识中觉得对于孤独与寂寞之间,虽然有着很多相同之处,但本质上确实不同的,因为孤独时饱满的,而寂寞则是空虚的。但直至今日我还是无法从根本上区分两者的内在不同,故今日索性一并而论。

李开复教授曾说过“凡是成功与伟大的人都是孤独与寂寞的,他们的忍耐过程培养了他们超人的毅力和过人的智慧”。禅语中说“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方可修成正果”。孤独的时候,可以让自己更加清醒的认识自己,奋力前行,可以让一个人用更加理智的头脑去运筹帷幄,决胜未来。我相信,可以忍受孤独与寂寞的人必定可以成就属于自己的骄傲。会打点孤独与寂寞的人才可以真正体会到人生深邃的内涵,才懂得如何享受这份心的孤独与寂寞。如此,他的精神世界必定很丰富,注意支撑贫瘠的时空阻碍,且擅于捕捉智慧的灵光,为自己脚下的路擦亮一盏盏心灯。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提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乃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乃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界。细细品读之后不难发现,前两种境界中都蕴藏着忍耐孤独与寂寞,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的渴望。也只有如此,才能最终取得第三种境界中的豁然开朗,融会贯通。

既然一切的光彩照人的景象背后都会隐藏着无尽的孤独与寂寞。因此我想,孤独的生活也也许是人生的一段必经的旅途,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们穿过积蓄力量的漫漫长夜,只为黎明破晓的第一缕霞光。

人生要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

因为忍得住孤独,所以成功。

与孤独和解作文 篇5

你经历过最孤独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网上有个人说,有一天自己一觉睡到下午六七点,醒来的时候,日暮西沉,天色黯淡,整个房间又黑又安静,一瞬间孤独感铺天盖地而来,觉得自己像是被这个世界遗弃了。

关于孤独的话题,我听过许多种说法,有人说,孤独是奢侈的独处;有人说,孤独是灵魂的自我成长;也有人说,能与孤独和解,才能与人生和平相处。

可对于许多漂泊在外的人来说,就算道理都懂,也还是会在某些不经意的瞬间,与来势汹汹的孤独相撞,躲无可躲。

去年的某一天,我加班到很晚才回家,从地铁里出来,穿过空荡荡的过街天桥,一抬头,视线被高楼林立的小区里密密麻麻的灯火占满时,曾有过很短暂的孤独感。

一是觉得,这个城市有那么多房子,却没有一间是属于我的;二是觉得,即便是在不属于我的这些灯光里,也没有一盏灯是因为等我,而在亮着。

我知道,人生漫长,值得我去驻足,能带给我幸福感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也知道,拥有爱情和拥有永恒的幸福并不一定是个等式。

但是,这个城市真的好大啊,有时候走在人群里,抬眼望去,无数张面孔从眼前匆匆而过,但那些人都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的快乐悲喜,你再热烈的情绪起伏,也都只能被晾在那里,一点点冷却。

现在的人很喜欢讲安全感,但其实跟安全感同样重要的,是归属感。归属感,是再冷门的笑话也有人捧场的”哈哈哈”,是词不达意时的.那句”我懂”,是两只汤勺一个碗的陪伴,也是你迫不及待想跑回家的理由。

小乔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她妈妈去世的时候,她正在外地出差,得知消息后,赶紧订机票往家赶,一回到家,又被各种丧葬的事情困住,每天累得筋疲力尽,根本顾不上难过。

她第一次因为妈妈去世而崩溃大哭,是年前公司公布了放假时间之后,她习惯性找到妈妈的电话,准备打过去提醒妈妈帮自己晒一下被子,手机响了两声之后,她才突然意识到,那个电话,已经没有人会接了,而家里也没有人会记得给她晒被子了。

她说:”大家都在说回家回家,可我却不知道我的家在哪儿。”

亲人刚去世的时候,通常不会使人感到太悲伤,而真正令你感到悲痛的是,当你打开冰箱,看到剩下的半盒牛奶;当你遇到难题,习惯性地拨通电话的那些时刻。

当你路过商场看到一个很棒的礼物,想买下来送给某个人时,却发现这一切行为的对岸,空空如也。当所有的爱与思念,再也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你才会明白,什么叫孤独。

也许人们需要独处,需要可以思考的空间,但不会有人喜欢孤独。我们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是人群的喧嚣,是城市的霓虹,是高朋满座,是亲友相聚,是所有欢乐悲伤都有人分享。

纪录片《人生果实》中记录了日本一对夫妇c一和英子的生活。作为建筑师的c一,年轻时因为自己的建筑理念不被当时的经济环境所接纳,所以毅然离开,购买土地,和妻子英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种植树木、建造房屋,过自己的生活。

虽然,没有被别人认可,但是c一疯狂的想法却得到了妻子的支持,英子说:”我不会说那些话,我就做一些他喜欢的事。”

而作为酒厂老板独女的英子,从小受到很严格的教育,很多自己的想法都不敢表达,但结婚后每次她想做什么的时候,丈夫c一都会说:”当然好,那听起来很棒。”

虽然不能被人认可,是一件很令人沮丧的事,但好在他们拥有彼此,所以,即便全世界都在否认,他们也能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力量。

孤独很可怕,但要打败孤独其实也很简单,有时候只需要一个能彼此认同的伴侣,一个永远为你留一盏灯的家就够了。

过去的这一个多月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人在匆忙中被迫停下来。我们得到了休息,也在一次次被延长的假期里,慢慢懂得,孤独只能是人生的调味和过客。

与孤独做朋友 篇6

当然也不是独自战斗,窗外有知了、曲曲会为你吹起冲锋号,为你助威,为你加油,为你呐喊,你呢,也不会让他们失望,肯定是奋笔疾书。有时候你也会有情绪,不开心,这样你会放几首伤感歌曲,低声哼着小调,懒散做这你的资料。不管这么样,好像已经习惯了,心情已经不能左右你的行动了,工作是就是你的生活。

有时候你常常会想起以前的生活,尤其是学生的时间,是多么不愿意上课,现在呢,还是不愿意上课,但是愿意享受有老师教你,有同学和你玩儿。可是你工作了,在工地上,学会了承担,有了责任,不再任性,默默地付出中,与孤独做成了朋友,和他分享时间,分享知识,分享成果,分享青春。

其实你有时候也很不愿和孤独做朋友的,他占用了你太多时间了,亲情、爱情就会离你远了,白天你忙的忘记了时间,晚上好不容易有时间了,却也是十点之后了,他们也休息。你想很好的平衡的控制,却成果不大。还有就是你的兴趣爱好,以前的你爱打球,爱玩游戏,现在就和他们疏远了。反而你和孤独关系越来越好了,无话不说,形影不离。

狂人日记赏析 篇7

独特的心理描写。运用日记体形式,着重描写人物的心理,个性鲜明,混乱的逻辑和虚妄的幻觉。狂人见到所有的人都是像要吃人,就是一种典型的迫害狂患者的心理状态;狂人由女人骂小孩推导出女人要吃人,由女人的要吃人推导出大哥、等等狂人心理的描写和刻画

采用了对照的手法。正文前面的小序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它简洁、明了而又清醒;清晰的小序也反衬了狂人日记的思维的混乱和混沌。而正文部分是用白话写成的,它抒情,具有很深的心理内涵。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更加突出封建礼教叛逆者“狂人”的形象

对白话的运用,比如 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从这短短的几十个字里,其中有心理、有动作、有细节,用的都是标准的白话,自然朴实,却又处处生动形象,充满意趣。

读狂人日记有感 篇8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班邓朝银

黑暗是什么?是精神上的愚昧还是肉体的空虚?是像高山般不可逾越还是如平地般轻快路过?无论黑暗是什么,我们都要为了黎明而奋斗,时刻做好迎接曙光的准备!

重读狂人日记,让我有了不同于中学的体会。或许有的人觉得大学再读这本书晚了,但对于经典,什么时候看都不会过时,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发现当代的兴衰,可以从过去看到现在甚至是未来。

狂人日记揭露的是封建旧社会纲常伦理下“吃人”的本质。而今,随着思想的开放,很多人认为“食肉寝皮”是无稽之谈,但这是会变着法子发生的,谁说如今的贪污腐败不能也算是“吃人”呢?况且他们吃的岂止是人,还吃了国家!有的官员套着一副清正廉洁,为人民服务的皮囊讲道理,心里却盘算着“吃人”的意思,让百姓的血汗钱流入自己的口袋。“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而我想说,将来也容不得贪污腐败的人活在世上。

从2014年起,中央开展“猎狐”专项行动,追捕潜逃在外的狡猾的狐狸,那些青面獠牙的一伙人在中国“吃”饱了,就跑到外面逍遥享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些“吃人”的人,总有一天会为自己的黑暗付出代价。“猎狐2014”专项行动中,国家公安部从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抓获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680名,其中10年以上逃犯11名,所以即使有狮子似的凶心,即使有四千年吃人履历的人到最后都会被缉拿归案。“猎狐2015”专项行动正在进行,重点对象是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外逃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涉腐案件外逃人员。2015年3月28日下午,公安部派出的联合缉捕工作组将潜逃老挝的天津市国税局直属分局原局长庞顺喜、天津港保税区瀚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安慧民成功押解回国;2015年3月28日下午,对潜逃至乌干达的吴某夫妇开展境外缉捕,并缉拿归案。公安部的成绩显著,让“吃人”的人惊慌失措,让我们百姓俯首称快。要晓得将来容不下“吃人”的人!他们终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狂人日记》里,大哥由于受到思想的束缚也要吃人,如今,我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要把这种腐朽的思想埋进地底下去,让他永远不能生根发芽!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吃人”的现象,才能使中国内部也如水般透明清澈!

凡事需得研究,才会明白。在20世纪“吃人”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国力衰弱,民族主义精神薄弱,恐怕只有鲁迅才敢发出内心的呐喊,才有这种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在21世纪,中国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要独立强大!2014年10月24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在北京成立,截止2015年4月15日,中国倡议推动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朋友圈”已达57个国家。创始国成员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中国这一倡议获得了全球认可,掀起了一股“亚投行热”,可见中国在国际上不是“落后就要挨打”而是发挥领袖作用。除此之外,中国借古代“丝绸之路”发展的“一路一带”也深受好评,在和平发展的旗帜下,中国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规划,被认为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战略载体。旧社会的中国被欺压,新社会的中国努力宣传和平的思想,构建和平世界;旧社会里的人们是时代的牺牲品,他们麻木,被恶毒的藤蔓所缠绕,新社会里我们是时代的享受着,享受祖国强大带给我们的骄傲。这是一个崛起的国家,一个文明的国家,决不允许存在异端思想,也决不允许落后腐朽的思想。

鲁迅在最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因为生命的意义不是苟且偷生,而是力挽狂澜,用生命的薄弱去挑战时代的高度。当灰色的天空染上鲜红的血迹,当灰暗的心灵揭开笼罩的面纱,当黑暗的世界重见光明,当灵魂苏醒,我们和我们的国家才会美好。回想古人前赴后继投入革命的浪潮,为我们开天辟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我们才能生活的如此愉快,所以我们应该成为救孩子的人,而不是被救的孩子!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经典的著作是一面 镜子,让我们重温历史的长卷,让我们感受作者或愤慨或激昂的感情,也让我们看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只有保持心静如水、人淡如菊的心境,才能回到作者的年代,一睹群雄。读书妙处无穷,书香熏染人生。只有读书,才能提高人的素质,滋润心灵,开启心智,把焦虑烦恼都抛之于后。生活中,总会遇到挫折,这时,书能使我坚定信念,能给我平添一份勇气。读书使人闪烁生命的光辉,彰显生命的力量。因为读书,我不自卑!

四千年的文化熠熠生辉,四千年的文化积淀不能中断,文化是书的灵魂,书是人类的灵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阅读经典著作能使我们走得更远,我们必须坚守传承的重任,博诸家之长,使千百年来中国优秀文化再创辉煌,生生不息!

联系方式:***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 篇9

《狂人日记》的创作,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和认识的结果,也是这篇作品最辉煌的成就。

作品借主人公的眼睛,观察了他周围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吃人。作者为此感到不解和愤怒: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作品还写道: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即狂人的大哥引者)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作用!你们也会吃尽。在作品的最后一日记里,作者深切地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并具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而且还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狂人日记》的意义,确实远远超出了文学的领域。

狂人日记阅读心得 篇10

无需借古讽今,把封建制度的种种不足与恶俗的思想拉出来再次毙斗,我们这一撮子人没有体验过非人道的待遇,但是所谓的“吃人”“钓人”的现象屡见不鲜,每 一桩都是刚出炉的纯天然,推卸的手钓人的手以及不想死的嘴吃人的嘴就安在每一个我所熟识你所熟识的身体上,他们仿佛怕我、仿佛羡慕我、也仿佛想害我。其中 的因果由原每个人都有其注释,《冷暖自知》。

道不明日记的意义所在,记录自己的生活让别人亵渎并受鄙夷的目光,很是不值得。每一天有24个小时(印象里好像由于环境问题已经不够24小时了),把其中 醒着的十大几个小时浓缩再浓缩成三四行扭曲的字,这就是私认为一天的价值所在,如果换做是我的话,可能在写完后发现一天过的是如此庸碌无为的时候会吐血身 亡,可能也会像电影情节里面哭的很绝望就像是叫床,然后喊着“怎么只有这么少?我感觉我白活了,一天的事几分钟就讲完了。”忘了一部什么电影里女儿读者快 死的妈妈的日记,感受着妈妈的生活和感情。我想请问一下那么什么是这本日记对记叙者的意义所在,为了让他人感受自己的精神境界?夫庸以至乎?每个人都是不 一样的,人口问题就是性格问题,性格的多元化直接导致的是越来越多无法揣测的心情,以至于每个人的感情交流都需要借助共同的经历产生相对的共识。在自己生 命中很重要的事情很重要的人是不需要的记录成文字的,每个固也无饱和度的场面会闪过无数次,等到我们老了记不住了才是我们真正该庆幸的时候,我之所以现在 麻木的睁着眼似乎带着一丝做作演绎的眼神,都是几个画面的产物,只进不出是不符合常理的,当我记住怎么计算原子质量数的时候有的人有的画面有的字已经为患 自毁了,所以为什么我会忘这个忘那个,不是因为我是“马大哈”,爸爸妈妈在抱怨我的时候可以想想是不是我最近进脑子的知识太多了,也可以多关系关心我的食 品睡眠问题。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当我是被吃者吧,当我是未爆炸者吧,当我是浮夸者吧!

吃人者是盲目的,爆炸者是无用的,浮夸者是实而存的。

而我却又再一次手持放大镜看着别人的缺点,又可知有几多个人手持倍数更高的放大镜对着我。

关于最新狂人日记阅读心得2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令我印象深刻。里面的“狂人”在现在人看来就是”疯子“,但我细细品味,却有了自身的见解。

书中狂人说:“我三十年未见过明月,……赵家的狗恶狠狠地看我几眼,似乎马上就要吃了我了……”当然这都是假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三十年没见过月亮呢?狗怎么会见谁吃谁呢?所以,这都是“狂人”疯癫的想象。如果真把这当做想象的话,那就真的是在看疯子的日记。

在我看来狂人口中的吃人是在批判封建礼教制度的毒害下,人们心理扭曲,却还要对下一代灌输封建理念,将下一代埋葬在这吃人的封建礼教之中。而在这样几乎人人都被封建礼教“吃掉”的社会中,被封建礼教毒害得太深的人们又要把未被污染的人们拉进“吃人”的圈子。

民众的愚昧更是在对孝子应割肉煮了请生病的爷娘吃上体现出来。可以说实际上主人公发狂的阶段是他短暂的从封建礼教中醒悟过来的时期。然而很可惜,主人公的醒悟之语,在当时只被人误解为是发疯是所说的疯言疯语。事实上,在世人取笑狂人时,他心里正苦涩的吟着“世人笑我太痴狂,我笑世人看不清。”

也许是预料到自己在短暂的醒悟后,终于还是要被吃人的封建礼教所吞没,于是他在自己被吞没前的最后一篇日记中发出了“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呼唤。作者借狂人的日记,借其狂的状态呼唤着被封建礼教所毒害的人们的人性的回归。那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正是还未被封建礼教毒害的赤子。他们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这样现实与想象相交融的日记里,鲁迅先生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发现。这样的理解我或许达不到,我仅能借助先生的视角去看那我所不熟悉的历史。

关于最新狂人日记阅读心得3

一提到鲁迅的短篇小说,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狂人日记》。

民国时期,一位患有“迫害狂”症的病人写下了一册日记,日记中,他的世界到处充满了恐惧。他觉得身边所有的人都要吃掉他,不论亲戚朋友还是街头素不相识的路人,也包括他那现在正在养活整个家的大哥。

狂人想:大哥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有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除了大哥的话,还有那些周围发生的事也让这个丧心病狂的人对“吃人”深信不疑。狼子村打死了一个恶人,几个人把他的心肝挖出来油煎炒了吃;一个女人打她儿子,还骂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一想到这些,狂人便从顶上直冷到脚跟。后来,狂人甚至以为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吃过人,大哥把小时候死去的妹妹的肉体放在饭里给狂人吃。

这位狂人生动的描绘出了一个人吃人的社会,而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可以说,狂人是被当时的非人道主义所逼疯的。那些封建的想法,如:吃恶人心肝可以壮胆,都在记中表现了出来。狂人痛恨那些封建礼教假借道德的名义,宣扬残忍和暴力。日记最后,狂人喊着:“救救孩子”,这是对旧社会的反抗和对新一代的担忧。

最令我感动的是这样一句话:“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正义和勇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的勇气正气镇压住了。”狂人所说的这一句话,让我懂得,只要我们有勇气,只要正义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任何歪风邪气、封建迷信都会迎刃而解。

狂人虽然是个丧心病狂的疯子,但他并不傻,他懂得什么是人性,什么是真善美,他也知道:应该去追求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也许更多像狂人的人出现,社会才会更有朝气吧。

其实,回过头来再想“狂人”的“狂”,在那个变态的社会中,反而是真正的不“狂”。鲁迅先生只不过想借“狂人”的“狂”来唤醒沉睡的人来推翻那个充满血腥味的社会而已。

最后,借用一下某教材书上的话来作为我的结尾,“犀利的思想与凝炼老辣的语言融为一体,撕开其潜意识里面的自私,冷漠,懦弱等变态性的劣根心理,使他们在惶惶不安之中受到灵魂的折磨。”

关于最新狂人日记阅读心得4

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位以笔为武器,与黑暗社会作不懈斗争的革命家。他的作品,看似只是轻描淡写的杂文,但细细品味,便觉其中奥妙——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人性的变诈,可谓套用郭沫若的一句话“写人写事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他,就是鲁迅。

提及鲁迅,即可想到他开创中国白话文新篇章之作——《狂人日记》。它主要记叙了在黑暗的封建社会,“我”站在一个狂人的角度,凭空觉得周边的人都要吃自己,而自己则是这个“吃人集团”爪下的一头“猎物”。而这个“吃人集团”的老大就是自己的哥哥,自己就算哪一天要被吃了,也得背负着“吃人的人的弟弟”罪名。后来,“我”还发现连小孩子和想吃人,也吃过人。

从这篇小说的表面来看,“我”绝对是一名狂人,一位名副其实的狂人。但,只要稍经思考、体会,就会发现:这篇小说蕴含着深深的讽刺意味。所谓“吃人的人”,实指当时的贪官污吏、腐败的政治条款;“狂人”,当时受其压迫的平民百姓;“吃人”,可想而知,指当时统治者倚仗权利剥削百姓、鱼肉百姓,令老百姓生不如死。在这暗无天日、民不聊生、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的旧社会里,用“狮子似的凶心、兔子似的懦弱、狐狸似的狡猾”这句话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

小说的结尾,是意味深长四个字,发人深省:“救救孩子……”仅仅四个字,便道出了鲁迅先生的心声:对祖国的未来,对未经玷污、不知世风污浊的孩子的深深担忧。由此可见,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救国英雄,还是一个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孩子的未来的伟人。

他自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一生的写照。鲁迅先生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关于最新狂人日 记阅读心得5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收录于《呐喊》。

这篇短篇小说塑造了一个狂人的形象。狂人他满口胡言、神经过敏、多疑焦虑、错乱偏执等表现了他患有严重的精神病,“狂”由此而来。可我们又可以看到,他也不狂,他能对封建社会清醒地认识和批判。他的狂与不狂,造就了他能在这“风雨如磐”的黑暗社会中,敢于向传统和世俗挑战,坚决地反抗旧社会。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是狂人,也是鲁迅对封建社会本质的发现。它教人“吃人”,却又写满了“仁义道德”,狂人看透了他们的猥琐和虚伪:“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接下手”,吃人时则是“话中全是毒,笔中全是刀”,“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然而这却代代相传:“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叫我怕,叫我纳罕且伤心。我明白了。这是他们老子娘教的!”

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想吃人,却又怕被人吃。他们不但不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而一有机会还要跟着吃人的人一起吃人,荟荟众生的愚昧麻木、浑浑噩噩和良知的泯灭,令人惊讶,令人痛心,令人扼腕。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 篇11

民国时期,一位患有“迫害狂”症的病人写下了一册日记,日记中,他的世界到处充满了恐惧。他觉得身边所有的人都要吃掉他,不论亲戚朋友还是街头素不相识的路人,也包括他那现在正在养活整个家的大哥。

狂人想:大哥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有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除了大哥的话,还有那些周围发生的事也让这个丧心病狂的人对“吃人”深信不疑。狼子村打死了一个恶人,几个人把他的心肝挖出来油煎炒了吃;一个女人打她儿子,还骂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一想到这些,狂人便从顶上直冷到脚跟。后来,狂人甚至以为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吃过人,大哥把小时候死去的.妹妹的肉体放在饭里给狂人吃。

这位狂人生动的描绘出了一个人吃人的社会,而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可以说,狂人是被当时的非人道主义所逼疯的。那些封建的想法,如:吃恶人心肝可以壮胆,都在记中表现了出来。狂人痛恨那些封建礼教假借道德的名义,宣扬残忍和暴力。日记最后,狂人喊着:“救救孩子”,这是对旧社会的反抗和对新一代的担忧。

最令我感动的是这样一句话:“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正义和勇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的勇气正气镇压住了。”狂人所说的这一句话,让我懂得,只要我们有勇气,只要正义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任何歪风邪气、封建迷信都会迎刃而解。

狂人虽然是个丧心病狂的疯子,但他并不傻,他懂得什么是人性,什么是真善美,他也知道:应该去追求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也许更多像狂人的人出现,社会才会更有朝气吧。

其实,回过头来再想“狂人”的“狂”,在那个变态的社会中,反而是真正的不“狂”。鲁迅先生只不过想借“狂人”的“狂”来唤醒沉睡的人来推翻那个充满血腥味的社会而已。

狂人日记赏析 篇12

文章中的“我”写了十三篇日记,这十三篇日记呈现了一个“迫害狂”眼中的世界:怀疑路边的行人,街边的小孩意图谋害自己的性命;怀疑身边的亲人、朋友会出其不意地把自己给杀了吃掉;最后,竟怀疑自己曾在不经意之间吃了早逝的妹妹的肉。这些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是丝毫不着逻辑的,甚至是不可理喻,迫害成性的。

但是,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难道是完全的荒谬之词吗?显然不是的。正如鲁迅先生写的另一篇文章《药》一样,封建社会的庸人完全地迷信着那些民间流传的偏方,而罔顾人之性命。而《狂人日记》中的“我”则把周围的人都当作了这些庸人,这些人真的意图吃人吗?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正如第十三篇中的一段话: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吃人的孩子!这些庸俗的孩子是谁教育的呢?与其说是庸俗不堪的大人,还不如说是整个封建社会的悲况和俗不可耐的社会风气。这与吃人有何异呢?吃人损的是人骨,少的是血肉;但庸俗的社会风气破坏的是整个中国的兴盛,破环的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心态。

就如鲁迅先生一贯的追求:关怀关心下一代,为祖国培养未来的国之栋梁。这篇文章是对旧中国的无情审判,是对庸俗社会的沉重控诉。

文中有一句“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那么现在呢?我们在吃人吗?抑或是被吃?还是两者兼顾?吃血馒头的人不复存在了,但吸食毒品的人出现了;赌骰子大小的人不复存在了,但留恋于棋牌室的人出现了……我们不应该反思吗?尽管现在的法治社会与旧中国的庸俗社会相比仍是天壤之别。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在的社会是不无缺点可数的,所以我们应该怀着“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的信念,从小做起,争创和谐的社会。

《狂人日记》是鲁迅向当时人们发出的沉重的呼喊,同时,它也是对现代人们的无言的警告。

上一篇:一名新幼师的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关于笑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