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百年孤独读后感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说百年孤独读后感(推荐10篇)

小说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1

手头的这本书购于94年,出版于浙江文艺,91年版,定价6.80元。书页已经泛浅黄,散发着一种陈年旧书的味道。如果再久远再久远一点,就和书名更相符了。

读所有外国小说带给我的感觉都总是大体一致,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文风的问题。即使的一部轻松的民俗小说,我也感到一股浓郁久酿的散不开的风情。这位拉丁美洲的作家给我的感觉尤为突出但也迥然不同。

马贡多那与大地浑然一体的原始、未经开化的纯粹,仿佛让我看到了最初傍河而居的人类部落。那个时候他们是团结的,是大胆的,是赤诚的,也是智慧的。而后的故事就可以简单归结为外族和殖民者的入侵。马贡多的居民一步步由“愚昧”走向“文明”的长征中,历经了一次次冲击,精神的物质的,在蜕变为文明人之前,马贡多连同它的居民在飓风中消失了,如同从未存在过一般。

布恩地亚家族的七代人历史就是整个马贡多历史的缩写。他们在与外界的侵扰抗争中,从愚昧无知到广泛猎奇最后回到愚昧。乌苏拉第一代就在担心自己会生出长着猪尾巴的孩子,而到第七代布恩地亚家族终于还是出了个长着猪尾巴的孩子。时间在奔跑,而人类的本性却始终停留在原点。

虽然《百年孤独》已被划上了反之反帝反封建反独裁的标签,但我仍想谈谈这之外的东西。在这个没有伦理,鲜有道德感的家族,是什么维持了它七代人的延续?女人。从乌苏拉·伊瓜朗到圣塔索菲娅到阿玛兰塔到菲南达再到阿玛兰塔·乌苏拉,甚至是贯穿全书的庇拉·特内拉。这些女人在那个几经摧残的老屋内生养了那些个或封闭或穷奢极欲或好战好斗或愚钝的男人,在最艰难的时刻守护着这个家。男人和她们在感情上是分离的,没有沟通的,而她们之间也是分离的,缺少体谅的。这就构成了孤独的一个个元素。

我看着这些被我写在纸上的名字,无非是翻来覆去是那几个,雷同是本书一大亮点,不仅姓名,还有性格。这些雷同告诉我的是,历史是惊人的相似,这个家族的命运翻来覆去也不外乎那些。你以为时间在往前走就改变了一切,其实时间的长河在顺势而下,你却站在河中央低头数着脚丫。

我能感受到孤独笼罩着这个家族的人们,却也找不出解救这孤独的办法。是他们的麻木不仁?是他们缺少爱的滋养?是他们被外界的新奇与不堪蒙蔽了眼睛?如同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说,孤独的反面是团结。而试想,我们原始愚昧尚未开眼看世界的祖先在遭到外部的引诱或侵略时,个个被眼花缭乱的事物迷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怎么会还记得抱作一团共同御敌?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是敌是友他们真的一时难以分清。所以他们注定了孤独,在经历这些动荡和变迁中,无人可以倾诉无人可以依靠。于是,雷蓓卡坐在摇椅上吃土,数年之后阿玛兰塔坐在同一把椅子上日日编织裹尸布。

小说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2

一、特立独行的个性主义者与温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魏连殳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个性主义者。在连小学都没有的寒石山村中,只有他是出外游学的学生,他是村人眼中的一个异类,常有古怪事迹传出;魏连殳喜欢发表没有顾忌的言论,遭致别人的攻击和讨厌;对于人际交往他总是很冷淡,也不愿接受爱情和婚姻,反而愿意亲近孩子和失意之人;他向来一有钱来即随手散去,没有什么储蓄。凡此事例还有很多。深入文本,笔者感受更多的是蕴藏在这独特的个性主义背后的一种脉脉温情。魏连殳是一个具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他性格充满着一种良善和纯真,一种温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魏连殳的“温情的人道主义精神”首先体现在他与祖母之间。魏连殳的祖母并非他的亲祖母,只是他父亲的继母。就是这样的祖母,“终日终年的做针线,机器似的”,供养整个家庭,并在他父亲去世后,继续辛苦劳作,抚养他长大成人,进学堂,有了事做。可以说祖母的一生对魏连殳产生了很强烈的影响,他感受到了祖母一生贫困坎坷的命运和她内心的悲苦与孤独,甚至认识到世上这样的人还很多。可以说,魏连殳对祖母的感情不止局限于孝,更多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同情。此外,文本时常流露魏连殳对贫苦下层人民的关怀,如:“赠器具给女工并借房屋给她居住”、“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和“倒很亲近失意的人”,这亦是主人公身上社会良知与人道温情的表现。

而小说中魏连殳对待孩子的态度更加表明他内心的那份带有“温情”色彩的梦想和性格中的纯善。魏连殳在成人的世界不喜交际,对人总是冷淡,然而每次见到孩子却“眼里即刻发出欢喜的光来”,“不像平时那样的冷冷的了,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他时常给房主家的孩子买小礼物,听说孩子生病“竟急的他脸上的黑气愈见其黑了”。在他眼里,孩子总是天真,孩子没有大人的坏脾气,后来的坏是环境教坏的,他也因此在孩子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只要改变环境,便可杜绝人之坏。

二、孤独的成因及其精神转变:堕落的精神和“复仇”的心态

在小说中,“我”在魏连殳落魄之后和他有过一次谈话,所探讨的便是魏连殳“孤独”的人生态度,“我以为你太自寻苦恼了。你看的人间太坏……”,“你实在是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这两句话可以看作是魏连殳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魏连殳对身边的人总是充满戒心,他认为本家的兄弟无论做什么都是在算计他的房产;对于友人来访,他以为只是对闲来无事将他当作消遣资料;对于自己失业,他也觉得是意料之中,“无足怪,而且无可谈”,对人心背后的工于算计习以为常。他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认为孩子总是天真,却反被“天真”的孩子伤害了,加深了他的“孤独”。

魏连殳孤独的根源在于他长久以来被愚昧的群众视作“异类”,与他们处在一种紧张的对抗关系之中。在文本最后,作者借大良们的祖母、“那三角眼的胖女人”的描写讽刺地昭示了这一切。这个愚昧势利的妇人把魏连殳以前对孩子的爱护看作是怕孩子,“比孩子们见老子还怕,总是低声下气的。”;在魏连殳“恭喜了”、“交运了”之后,对于魏连殳让孩子们“学狗叫”、“磕响头”等不雅行为她却反而认为是好的。处于和这些令人可笑、可悲、可叹的愚昧群众的紧张对峙中,能不使人感到孤独么?而魏连殳在“孩子问题”上看法的颠覆,更直接冲击了他的价值观和人生希望,这应该就是一种知识分子觉醒后又感到无能为力的孤独吧?

当“孤独者”在生活中陷入困顿潦倒,在精神上又遍寻不到出路,魏连殳便彻底丧失了自我,选择用一种“自戕式”的“复仇”来对这个社会作最后绝望的反抗。从魏连殳最后的来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最后的矛盾挣扎:“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以往的魏连殳对于这个世界虽时常流露悲观,但身为现代知识分子的他仍有自己的信仰与追求。在经历种种变故之后,他清醒地认识到这个世界不会改变,人心不会改变,封建等级观念深重的人心寒冷了他人道主义的爱人之心,外界严峻险恶的形势威逼着他生存的可能性。所以他要复仇,向这个腐朽的社会和人心复仇,而复仇的方式却是“自我毁灭”。

读鲁迅小说《孤独者》 篇3

关键词:鲁迅 小 说 《孤独者》

《孤独者》是鲁迅先生于1925年10月创作的一篇小说,收录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细细品味,会发现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特立独行的个性主义者与温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魏连殳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个性主义者。在连小学都没有的寒石山村中,只有他是出外游学的学生,他是村人眼中的一个异类,常有古怪事迹传出;魏连殳喜欢发表没有顾忌的言论,遭致别人的攻击和讨厌;对于人际交往他总是很冷淡,也不愿接受爱情和婚姻,反而愿意亲近孩子和失意之人;他向来一有钱来即随手散去,没有什么储蓄。凡此事例还有很多。深入文本,笔者感受更多的是蕴藏在这独特的个性主义背后的一种脉脉温情。魏连殳是一个具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他性格充满着一种良善和纯真,一种温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魏连殳的“温情的人道主义精神”首先体现在他与祖母之间。魏连殳的祖母并非他的亲祖母,只是他父亲的继母。就是这样的祖母,“终日终年的做针线,机器似的”,供养整个家庭,并在他父亲去世后,继续辛苦劳作,抚养他长大成人,进学堂,有了事做。可以說祖母的一生对魏连殳产生了很强烈的影响,他感受到了祖母一生贫困坎坷的命运和她内心的悲苦与孤独,甚至认识到世上这样的人还很多。可以说,魏连殳对祖母的感情不止局限于孝,更多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同情。此外,文本时常流露魏连殳对贫苦下层人民的关怀,如:“赠器具给女工并借房屋给她居住”、“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和“倒很亲近失意的人”,这亦是主人公身上社会良知与人道温情的表现。

而小说中魏连殳对待孩子的态度更加表明他内心的那份带有“温情”色彩的梦想和性格中的纯善。魏连殳在成人的世界不喜交际,对人总是冷淡,然而每次见到孩子却“眼里即刻发出欢喜的光来”,“不像平时那样的冷冷的了,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他时常给房主家的孩子买小礼物,听说孩子生病“竟急的他脸上的黑气愈见其黑了”。在他眼里,孩子总是天真,孩子没有大人的坏脾气,后来的坏是环境教坏的,他也因此在孩子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只要改变环境,便可杜绝人之坏。

二、孤独的成因及其精神转变:堕落的精神和“复仇”的心态

在小说中,“我”在魏连殳落魄之后和他有过一次谈话,所探讨的便是魏连殳“孤独”的人生态度,“我以为你太自寻苦恼了。你看的人间太坏……”,“你实在是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这两句话可以看作是魏连殳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魏连殳对身边的人总是充满戒心,他认为本家的兄弟无论做什么都是在算计他的房产;对于友人来访,他以为只是对闲来无事将他当作消遣资料;对于自己失业,他也觉得是意料之中,“无足怪,而且无可谈”,对人心背后的工于算计习以为常。他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认为孩子总是天真,却反被“天真”的孩子伤害了,加深了他的“孤独”。

魏连殳孤独的根源在于他长久以来被愚昧的群众视作“异类”,与他们处在一种紧张的对抗关系之中。在文本最后,作者借大良们的祖母、“那三角眼的胖女人”的描写讽刺地昭示了这一切。这个愚昧势利的妇人把魏连殳以前对孩子的爱护看作是怕孩子,“比孩子们见老子还怕,总是低声下气的。”;在魏连殳“恭喜了”、“交运了”之后,对于魏连殳让孩子们“学狗叫”、“磕响头”等不雅行为她却反而认为是好的。处于和这些令人可笑、可悲、可叹的愚昧群众的紧张对峙中,能不使人感到孤独么?而魏连殳在“孩子问题”上看法的颠覆,更直接冲击了他的价值观和人生希望,这应该就是一种知识分子觉醒后又感到无能为力的孤独吧?

当“孤独者”在生活中陷入困顿潦倒,在精神上又遍寻不到出路,魏连殳便彻底丧失了自我,选择用一种“自戕式”的“复仇”来对这个社会作最后绝望的反抗。从魏连殳最后的来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最后的矛盾挣扎:“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以往的魏连殳对于这个世界虽时常流露悲观,但身为现代知识分子的他仍有自己的信仰与追求。在经历种种变故之后,他清醒地认识到这个世界不会改变,人心不会改变,封建等级观念深重的人心寒冷了他人道主义的爱人之心,外界严峻险恶的形势威逼着他生存的可能性。所以他要复仇,向这个腐朽的社会和人心复仇,而复仇的方式却是“自我毁灭”。

他做了杜师长的顾问,开始在家中客厅与先前自己厌恶的人迎来送往,也不真心对待孩子了,让他们“学狗叫”、“磕响头”来作消遣。然而这究竟是报复时代和社会,还是报复自己,这样的“复仇”究竟有何意义,我们已经说不清了。

小说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4

刚开始看这本书有点云里雾里。搞不清剧情和人物关系。后来百度了一下对大致剧情和人物有了了解。有些人物关系还是搞不清。

家族第一代能自己开创新大陆,建立了马孔多。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是天才也是疯子,最终被绑在树上死了。

家族第二代,何塞和上校都是丰富多彩的人物。何塞继承了这个名字的特有性格,外向。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年轻事跟着杂技团出去闯荡江湖后来回来了,以打猎为生。最后被抢打死了。是不是丽贝卡打死的,留下了一个悬念。上校则是冷酷孤独的性格。发动了N场的战争最终都失败了。被某次暗杀都没死成功。17个儿子全部挂了。最后孤独的做小金鱼直到死去。他的世界,他的孤独没人能够理解。

还有小说中的各位传奇女主,个个特点鲜明。乌尔苏拉家里的第一代女主,活了好几百岁,精明、能干富有洞察力。知道家里发生的大部分事情。阿玛兰妲和丽贝卡俩个人为了争,勾心斗角毁了自己的一生也毁了别人的一生。终生孤独直到死去。那位叫皮拉什么的占卜女人,不知道怎么描述她,她也算是整个小说的核心人物把。和何塞家族的各种人物有过接触或给过影响。

还有哪位预言的法师梅尔基亚德斯似乎是这小说的导演,而那张羊皮纸就是早就已经写好了的剧本。一切都是按照剧本的预期在发展着,一步一步知道消失。

爱情的结晶是一个长了猪尾巴的小孩。对于小说这是剧情,对于生活就是天意。当看到那句译文时,我感到头皮一阵强烈的麻麻的感觉:家族第一代被绑在树上,家族最后一代被蚂蚁吃掉。看着这本小说,总感觉上面发生的事总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影子。或许我们也在重复着自己的命运,或许我们也在每天抱怨喋喋不休,或许我们的命运早已注定,或许百年的孤独正是你我的孤独。生命、生活、人性、伦 理、道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影子都应在了这本书上…

从开始读这本书到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和看红楼梦很像。不懂,看不下去--似乎有点意思--剧情很精彩舍不得放下--似乎写的就是身边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这样结束了,留下的是满脑子的回味,像一杯茶,淡淡的很舒服…

第一遍我看的有点迷糊,但是很精彩。这是要怎样的大脑才能装下这本小说,并把他写出来?前几天新闻说作者逝世了,伟人一路走好!这本书不知道还会不会再看,也许会。

石田衣良《孤独小说家》读后感 篇5

-----余温未凉

前几天在百度阅读打折买了这本书,刚开始只是想随便看看,结果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我。

本书是日本知名作家、直木奖得主石田衣良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位写书十年寂寥内向的小说家在亡妻之后独自一人抚养儿子,在自己对写作的坚持和对生活的感悟之中逐步走出阴影并获得人生成功的故事。本书是作者近年来非推理小说的代表作。

作品的主人公耕平擅长提炼生活中的细微,他自己说自己不会写像新生代小说家矶贝那种用天马行空的思维构造出来的小说,虽然在读了矶贝的小说之后不得不说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小说,不过不会写的像矶贝一样好。别人都说耕平只能把自己的家人当做写作的原型,比如《空椅子》和《父与子》,可这也算是耕平善于发现生活、善于把琐碎的事用文字和细腻的感情融合起来的优点,这也是他最后能够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正如耕平说的-----“如果十年前的梦想还没有熄灭,就让它永远燃烧吧!”

耕平的妻子在儿子小驰5岁的时候就因车祸而死,而这场车祸却改变了他们一家人。在妻子去世的这几年,耕平每天因为自己写的书销量不好和对妻子死因的疑惑而辗转难眠。尽管是这样,可他依旧是一个十足的好丈夫、好父亲。小驰和写书是他生活的中心,虽然生活略微拮据,也不忘给儿子买礼物;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也没有任何埋怨。小驰也是一个乖巧的孩子,懂得开导父亲和父亲交谈,替父亲分忧,宛然不像一个10岁的孩子,却是一个“小大人”。耕平与儿子小驰铸就了《父与子》,《父与子》成就了耕平,人生真的是没有走到最后不知有多精彩。

一个男人的一生怎么能没有女人。围绕在耕平身边的4个女人:妻子、酒吧的椿小姐、书店负责人横濑香织小姐、教书的奈绪小姐。妻子是耕平内心最坚实的无可替代,是小驰的美好回忆,她在最后的录像中说到“无论十年后耕平有没有写书,永远是他的超级粉丝”,她拨开了耕平心中的阴霾,让坚强的耕平痛哭;椿小姐是耕平的支持者,一个知心,给予耕平压抑的内心一丝解脱;和香织小姐短暂的暧昧让耕平内心荡漾,重新燃起来的爱情之火虽然一掐就灭,可是耕平在香织的身上得到了久违爱情的滋润;奈绪小姐是他的相亲对象,耕平对她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很赞赏她的勇敢,和她的关系在朋友之上又多了一份暧昧。耕平是一个优秀的男人,可是没有一个年轻女人可以无条件获得幸福,耕平的感情生活最终还是一个谜。

小说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6

著名作家马尔克斯辞世,一代文坛巨星陨落,举世哀悼。在影视界曾经有个传闻,马尔克斯生前认为其代表作《百年孤独》只有好友黑泽明有资格导演,在黑泽明过世之后一直没有满意的人选。如今这两位大师都离我们而去了,一切都成为了历史。

记得我的马尔克斯阅读史是从高一年开始。在那个开学季的秋天里,刚刚甩掉中考包袱的我们激情四射。我在的高一九班又是年段里最活跃的班级,各项文娱活动大家踊跃报名、积极参与。任数学课代表的我兼宣传委员。当时校运动会刚刚结束,我写的几篇诗歌被莫名其妙地挂在学校的宣传栏上。为了不负众望,当然要加强文笔训练。于是我对文学的追求慢慢展开了。你想想当每天有人在晃悠着念着你的诗歌,感觉是多么的奇妙。我就是在此刺激之下,一跃而起,大补文学知识。不发奋则已,一旦下定决心,则狂扫校图书馆。我们班级刚好坐落在图书馆楼,一层,借书部是在三层。每逢课间十分钟,我就上去扫荡。图书馆管理员是两位女士,身材高挑的那位很严格,一板一眼的;矮胖的那位有点痴呆,总是斜着眼睛看着我们,讲话腔调奇怪,吐字不清晰,鼻音总是拉得老长。她们二者的组合颇像女版的“胖瘦头陀”。

一天下午,我无意中发现了《百年孤独》,依稀记得是白色封皮,上面镌刻着浙江文艺出版社、黄锦炎译等字样。原先那书是有书衣的,但是不知在哪一次借阅中被哪位粗枝大叶的读者弄丢了。经“瘦头陀”阿姨办理登记后,伴随着急促的铃声我匆匆赶回到教室,把它塞入抽屉里,压在课本、练习册、试卷之上。在无聊的英语课上,听着枯燥的语法分析,教英语的女老师又几乎不与我们互动,着实令人乏味。于是我忍不住翻了翻它,孰料书中的那些故事就像“吉普赛人的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让我无法专心听课,恨不得马上躲到一旁一口气阅读完毕。有些小说看了开头就没有阅读的欲望,有些小说看了开头就让人欲罢不能。这部小说是属于后者。一个作家写小说达到此境界,此生足矣。书中的光怪陆离的情节、巧妙的构思让人叹为观止。特别是一个名字重复于家族百年,让人感觉。偶尔想想,把它放置到更大的历史视野,整个人类不也是如此吗?

曼斯菲尔德小说中孤独的女性形象 篇7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孤独感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是20世纪初英美文坛的一位杰出的现代短篇小说大师。她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19岁到伦敦,从事文学创作。她的创作有短篇小说、诗和文学评论,并与人合译过契诃夫和高尔基的作品。她在艺术上深受契诃夫的启发,不设奇局,不求曲折的情节,注重从看似平凡的小处发掘人物情绪的变化。她对英语短篇小说的贡献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小说叙述艺术,注重心理表现,表达细腻含蓄,富有诗意。作品色彩鲜明,文笔简洁而流畅。她以敏锐的女性视角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描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处境和命运。她们为了生存而奋斗和反抗,但当时的社会给了她们百般磨难,奋斗没有了结果,反抗变成了挣扎,孤独感紧随而至,终其一生。

曼斯菲尔德短暂的一生始终被孤独所萦绕。在给她的丈夫米多尔顿·莫里的信中说:“我是如此的感伤于身心的孤寂和身体的病痛,就像我再也无法恢复完整的自我……”她的短篇小说流露了这一感受以及她对此的深刻思考。许多作品都围绕同一主题:人生是孤独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永远存在,无法消除,所以人们不可能在灵魂深处达到真正的相互接近。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中的两个女儿是典型的孤独老小姐的形象。她们表面上受到父亲严格的保护,实际上却被父亲剥夺了生活的自由和成长的权利。她们没有时间观念,永远沉浸在天真的过去,生活在她们自己那孤独狭小的世界里,自我封闭,对外面的客观世界模糊不清。她们是爱德华时代的牺牲品。面对父亲的去世,她们内心悲痛,不知所措。虽然已是成年人,但思想和行为仍然带着孩子气和怪癖,例如,当她们决定将父亲的帽子送人时,不禁笑了,小说中用的是“giggle”一词,足以证明她们的行为与年龄极不相称。她们生活在受父亲影响的封闭状态,没有自我,没有独立意识。她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甚至不知道如何面对贪婪厚颜的佣人安德鲁斯。在小说的结尾处,康斯坦尼亚想跟约瑟芬谈谈她们未来的生活,刚出声还没说到正题,被约瑟芬打断了,因为约瑟芬也有话想说,但她嘟哝了几声,欲言又止。姐妹俩其实想到的是同一个问题:未来该何去何从?可是,两个人都不愿先说出来,都期待着对方先开口。最后,康斯坦尼亚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我忘了。”约瑟芬沉默片刻,“我也忘了。”不是忘了,而是找不到未来的方向。一直以来,她们习惯了以前的那种生活模式,习惯了对父亲的依赖。如今,父亲去世了,没有了依靠,她们该如何生存?小说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结局,但留给了读者思考的空间。康斯坦尼亚和约瑟芬过去的生活处于被动的位置,既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没有可以继续依靠的婚姻。未来的生活是一个未知数,让她们无所适从,迷茫不安。孤独终将是她们不可改变的命运。

《幸福》是曼斯菲尔德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柏莎是一个生活在梦幻中的少妇,过了而立之年,心头燃烧着幸福的火焰,爱她的生活里的一切。当她发现自己的丈夫和她的朋友之间有暧昧关系时,她内心的火焰被失望和痛苦浇灭了。开头贝莎是一团烈火,后来是透心凉。幸福感瞬间土崩瓦解,美好的生活烟消云散。这种情节的陡转,突出了女性情感被摧残后的孤独无助。幸福只是一种假象,依附于男权的女性没有幸福可言。在男权社会,女性没有思想,没有工作,没有财产,完全以附属品的形式存在。柏莎的处境很尴尬:她是母亲,去育婴室看自己的孩子去得不是时候,孩子在吃晚餐,她不敢挑战保姆的权利,只好远远地站着观察;她是妻子,但是丈夫哈里对她很冷淡,在他眼中,她的职责就是监督佣人完成家务活,她的情感需要对于他来说毫无意义;她是朋友,她把富尔顿小姐看做是唯一理解她的朋友,然而,她被欺骗,成为了富尔顿小姐接近哈里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如此之深,就算是朋友或夫妻也不例外。曼斯菲尔德以她女性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传统夫权的束缚下,女性并没有真正投身到社会中去,政治经济状况无法得到实质性改善,因而不可能改变其第二性的地位。社会把男性与公共领域、独立性、支配性和统治性相等同,而女性正好相反,私人领域、依赖性、被支配性和被统治性就是她们的标签。在这篇小说中,柏莎作为母亲、妻子和朋友的最基本的权利已被剥夺,她只能处于边缘的角色地位。当幸福化为过眼云烟,婚姻成为了牢笼,生活毫无生趣,孤独无依。“怎么办才好啊?”这是柏莎问自己的问题,可是没有答案。

小说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8

张友鸾:“我们同时代的一位章回小说大师。”

孔庆东:“对于中国现代的通俗小说,张恨水是天字第一号人物”;他“为中国传统的通俗小说奏出了绝响”。

由是,张恨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通俗小说”“章回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多,小说水平高,名气更大,被孔庆东先生称作“百年小说大师”。

其实,百年小说大师张恨水的一生,是与报业打交道的一生。是报纸,给了他发展的空间,是副刊,圆了他的作家梦想,是编辑工作为他提供了成就的平台。正如他的挚友张友鸾所说:张恨水“终身从事新闻工作,写小说原是他的副业。由于他努力写作,惨淡经营,他的小说为读者所喜爱,自然而然地成为小说专门家了”。

纵观张恨水编辑生涯,做过外勤记者,为报社搞过补白、校对、编审、主笔、总编辑,个人也办过报纸。可谓一个“全能报人”,一个“副刊圣手”,同时又是一位“多产作家”。中国期刊资讯网上的一篇文章在摘要中这样说道:“张恨水终生以记者作为自己的职业,但在‘通俗小说大家’的光环下,‘报人张恨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可是他驰骋新闻界30年形成的报刊编辑思想却不容忽视。”正中要害的是,在笔者看来,研究张恨水,不能不研究“报人张恨水”,不能不研究“副刊圣手张恨水”。不能不研究“编辑张恨水”。

一身经百炼的“全能报人”

一个人终生从事“报人职业”并不怪,而一个人一生经营并从事多家报刊的编辑工作,且编一个红一个,编一个火一个,的确有点“奇”。回顾张恨水的编辑实践史,你会发现,张恨水就是这样一个“奇”人,一个“全能”的报人。

生于1895年的张恨水,自小在江西一家私塾读书,1909年(14岁)到南昌一所新式学堂插班,接受过新教育。1913年又去上海求学,并考入江西“蒙藏垦殖学校”。1914年,也就是19岁时到武汉投亲,开始为一家小报做了补白。之后,曾加入一个演文明戏的剧团,转辗于安徽、上海、苏州、潜山一带。1918年,被人推荐到芜湖《皖江日报》做编辑,开始了长达30年的报人生涯。1919年张恨水来到北京,先为《时事新报》打工,在编辑大师成舍我的举荐下担任了《益世报》的助理编辑、校对,后为上海《申报》驻京办事处做编辑。1920年调任天津《益世报》驻京通讯员。1921年又兼任芜湖《工商日报》驻京记者。1923年担任“世界通讯社”总编,兼任北京《今报》编辑。1924年协助成舍我为《世界晚报》编新闻。1925年为成舍我创办的《世界日报》编副刊。1927年担纲《世界日报》的总编辑。1929年兼为上海《新闻报》写专稿。1935年,举家迁上海,同张友鸾一起协助成舍我办《立报》。1936年,往南京同张友鸾创办《南京人报》并任社长职务。1937年底,日军逼进南京,他放弃了《南京人报》,挪器材于重庆,成为陈铭德旗下《新民报》的主编。1945年,由上海百新书店出版了他的小说《虎贲万岁》。1946年又任北平《新民报》的总经理。直到1948年辞去《新民报》职务,结束了新闻生涯。

从补白、校对、助理编辑到编辑、主编、总编辑;从驻京通讯员、驻京记者,到专门新闻撰稿人,新闻编审,再到报社总经理;从协助他人办报,到亲自担任社长创办自己的报刊《南京人报》,张恨水的编辑才华光芒四溢,编辑思想内涵颇丰,的的确确是中国报刊史上少有的撰、写、编、管都很在行的“全能报人”。

二左右逢源的“副刊圣手”

如果说报人生涯是张恨水成为优秀小说家的最深厚的底蕴的话,那么,办副刊却让张恨水获得了最直接的收益。对张恨水来说,副刊是他写作的“实验田”,是他成名的“处女地”,更是他写作成功的“摇篮”。

早在1918年,被推荐做芜湖《皖江日报》编辑时,张恨水厌恶“剪刀加糨糊”式的新闻抄袭,坚持每天写两个短评,编一版副刊。利用这一副刊,他发表了自己的习作《紫玉成烟》,得到了好评,从此,“他以在报刊上看到自己的名字为乐事”。“创作欲”、“发表欲”大大增强,于是在芜湖《工商日报》上连载小说《南国相思谱》;在《民国日报》上连载白话小说《真假宝玉》《小说迷魂地府记》;1921年为《工商日报》写《皖江潮》。

知人善任的编辑大家成舍我,1924年在创办《世界晚报》时,诚邀张恨水担任角色,请他编一个副刊,取名为《夜光》,并言定要他写一篇连载小说取名《春明外史》。1925年2月,成舍我又创办了《世界日报》,仍然请张恨水编一个副刊,取名《明珠》,连续发表《新斩鬼传》《金粉世家》等10多篇小说。“自此以后,他无论在哪家报社担任何种职务,总归要兼编一个副刊,自撰一篇甚至两篇小说,按日连载,这成了惯例”。1929年,应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主编严独鹤邀请,连载小说《啼笑因缘》。之后,《新闻报》销量猛增,广告盈刊。作为报刊财神和“粉丝团”崇拜的偶像,张恨水几乎包揽了副刊《快活林》的小说刊载席位:《太平社》《现代青年》《燕归来》《夜深沉》《秦淮世家》《水浒新传》等长篇小说陆续刊载。

1935年,成舍我又在上海办《立报》,由张友鸾先生任主编,依然约张恨水编一副刊,取名《花果山》,连载了小说《艺术之宫》。1936年在南京同张友鸾创办《南京人报》,自任社长外,并编有一个综合性的副刊《南华经》,每天刊登两篇连载小说,一名《鼓角声中》,一名《中原豪侠传》。1937年底,日军肆虐,南京告急,张恨水南下重庆,担纲陈铭德《新民报》的主编,且兼编一副刊《最后关头》,写了大批抗战的作品。抗战结束后,张恨水任北平《新民报》经理,兼编着一个副刊《北海》,连载小说《巴山夜雨》《五子登科》等。

之所以说张恨水是一位左右逢源的“副刊圣手”,也因为他在以办报为谋生的职业中,具有那种“强烈的读者意识”。他深知“报纸的存在是群众能成为读者的前提”“报纸编辑展示的舞台就是报纸的版面,而且报纸是做给人看的”。因此,他总是准确地把握着读者的阅读期待。可以说,在所有“报人”的经历中,他是办副刊最多,且最成功的报人之一。“办杂志,好像照顾嗷嗷待哺的婴孩,非得按时喂他吃,喂了又喂,永远没有完……”这是张恨水办报的经典语录。

办副刊,不就是要考虑副刊的趣味性、重要性?不就是要把握副刊的客观性和可读性吗?读者的意识,读者不同时期的信息需求,读者的阅读期待正是副刊编辑应有的办刊理念。张恨水利用副刊,刊登文艺作品,不仅让报纸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扩大报纸销量的同时,救活了一大批报业,且通过报纸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凭借富有社会现实的语言,吸引

了一大批作家为报纸撰稿,并借以成名或扩大影响。

三挥洒自如的“多产作家”

张恨水一生创作了中长篇小说120多部,加上大量的散文、诗歌、杂文、游记等作品,总字数达3000多万,被誉为现代“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张友鸾先生把张恨水的小说,根据写作和发表时间的先后,分成了四个时期:初期即1919年前,为“创作欲”向“发表欲”进发时期,由“文言”改写“白话”的时期,其小说内容以“言情”为主;二期即1919年~1936年,为“成熟”或“得心应手”期;特别是1924年~1935年这十一二年间,是张恨水写作的黄金时期,想象丰富,文笔流畅,挥洒自如,其小说的内容,主要矛头都是指向封建主义,同时为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大众鸣不平的;三期即1936年以后的作品,为“挥洒自如”期,这一时期时逢战乱,居无定所,交通梗阻,报纸停刊,所以发表的数量较二期少了很多,其内容以抗战为主题,或谴责,或批判;末期即抗战结束后,为因病“衰退”期,把写长篇改为写中短篇,把创作改为再创作,内容主要从古代爱情故事中觅取题材。

由此可见,张恨水之所以“多产”,其一源于他洞察社会,体恤民意,把握时代脉搏的“有话可说”。其二,其小说发表的阵地,主要为当时各种各样的报刊和副刊,各大报刊的“连载”,周期快,时效短,逼出了一个“多产”的张恨水。他是与“连载”词语相关联最多的一个作家。其三,张恨水也是民国时期主要靠稿费为生的作家之一,为了生存而写小说,虽被一些正统的小说家瞧不起,但却是作品最畅销的作家。因“连载”而“多产”,因“畅销”而更“多产”。其四,张恨水的“多产”,还主要在于他的“勤奋”和对报刊及读者的“责任心”。据有关资料介绍,约稿多的时候,他经常一天同时要在报刊上连载六七篇小说,每天的写作能量总在5000字左右,张恨水“总不让自己的作品在连载中有一天脱节”。

张友鸾回忆说:“他正式从事著作小说生涯。是1924年在《世界晚报》写《春明外史》起。那时,他编一个副刊,一天写几百字小说,兼写杂文,还很从容。及至1925年《世界日报》出版,他编两个副刊,一天写两篇小说,杂文照写,工作量加了一倍,他依然不在乎。后来,又兼给《益世报》《晨报》写小说,应该很忙了。朋友们却看不出,只觉得他好像还是悠游自在。一直到后来,他同时编副刊,写几篇小说,他嘴里从没有吐出一个‘忙’字……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恐怕这就是他的成功秘诀吧。”

四“老妪都解”的影视竞播

近年来,影视频道陆续热播张恨水先生的大作《金粉世家》《啼笑因缘》《梦幻天堂》《纸醉金迷》。这几部小说皆为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引起社会“狂热”,众人纷纷传闻,读者爱不释手,媒体竞相“炒作”,造成洛阳纸贵的几部力作。直至今天,电视机前依然很叫座。那些具有一般文化水平的妇女,包括太太、老太太群在内,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兴趣在浓厚着,品位在提升着,或喜或泣,或哀或骂……成为一批被驯服、被控制了多时,且虔诚又狂热的“传销徒”,由着张恨水先生和影视编剧“调来动去”。,

诚然,张恨水作品能“火”到今天,在于其勤奋、多产,作品的浅显易懂,还有其反映出来的艺术功力。影视剧作家们,也同小说的作家一样,首先着眼于作品的观众效益,可看性强不强,趣味性强不强,现实性强不强,感染力强不强,全决定着票房率、收视率的高低。编辑出身的张恨水,除了有较强的读者意识外,其编写意识也强于一般小说作者,“非要自己彻底了解全部情形不可(包括人物、背景的一切细节)”,这是张先生写小说的要旨。这一点加上他作品的细腻、具体,甚至有些絮叨,这可能都是编导们的最爱。

张先生的作品,被剧作家改编后搬上银幕或荧屏的,已近20部,像《啼笑因缘》《金粉世家》《银汉双星》《满江红》《落霞孤鹜》《美人恩》《黄金时代》《巴山夜雨》《梦幻天堂》《天河配》《夜深沉》《秦淮世家》《大江东去》《魍魉世界》《纸醉金迷》《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孔雀东南飞》《秋江》《八十一梦》……

这使得张恨水成为当今文学艺术界将小说搬上银幕后,同金庸、琼瑶一样又一个收视率较高的作家之一。

五结论

张恨水一生的文学作品数量很多,导致人们在研究中把大量精力放在了他的文学成就上,往往忽略了他在编辑出版方面的重要贡献。其实,新闻职业和编辑出版工作,与张恨水的文学活动密不可分。

“近水楼台先得月”,张恨水的成名和发展,完全与其从事的组稿、编辑加工、捕捉新闻线索、掌控采访技巧等编辑记者才能密不可分。“强烈的读者意识”是编、采、写、管人才必备且共有的一种意识,张恨水就富有这种意识。

从追求采写文章发表的数量到所刊发的稿件被其他报刊次次转载,从每一篇小说竞相被不同刊物“连载”到出于“生意经”的上海世界书局多出稿费,买断了张先生的稿权,所彰显出的不仅仅是张恨水的文学及编写才华,而重要的也彰显了张恨水对报业市场推广和营销活动的组织能力。办副刊,应邀“连载”,只因有“驰名南北”的张恨水,“当是时也”,扶持并救活了一大批报纸副刊,带领和影响了出版业的良性发展。

张恨水熟悉新闻出版业务,且具备相关能力,凭借“热销”着个人作品,对外进行合作交流。凭借副刊创办,推开市场营销大门。凭借甚多的“连载”,丰厚的报业环境来吸引世人眼球……真可谓新闻出版行业一位难得的“全能”专业人才,一位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孔庆东,百年小说大师张恨水[J],百年潮2007(6):68-73

[2][5][6][9]张友鸾,章回小说大师张恨水[Z],1981,9,12于北京,

[3][4][7]宋玮、李哲,“报人专家“张恨水的编辑思想探析[J],作家·下半月,2009(12)

[8]皖江文化组,张恨水经典语录对白[EB/OL],互联网2009,12,23

小说《质数的孤独》内容简介 篇9

幼年时的一场滑雪事故,令爱丽丝摔伤了腿,使得她走路时有些一瘸一拐,这伤痛永久的伴随和改变了她的一生:她必须永远带着她的瘸腿生活,接受人们的问询和嘲笑;她永远也成不了那些她羡慕的表面光鲜、受人注意的女孩,永远只能是周围人心里可有可无的存在。

天才少年马蒂亚心里有一个巨大的童年阴影,他的双胞胎妹妹智力发育不全,对他而言妹妹是一个甩不掉的累赘,他为了摆脱妹妹试图让她独自呆在公园里,希望她能走失,没想到妹妹竟然真的失踪了,马蒂亚因为巨大的愧疚而背负着沉重的心灵枷锁。

爱丽丝和马蒂亚在同学薇奥拉的聚会上相识并因爱丽丝的主动接近而成为朋友。爱丽丝和马蒂亚都是孤独的人,但马蒂亚的孤独在于拒绝这个世界,爱丽丝的孤独在于被周围的人群排挤。两个人就像数学中的质数,作为整数中特别的存在,相互吸引却无法真正靠近,后来,两人因马蒂亚决定去德国的一所大学深造而分道扬镳,爱丽丝留在家乡结婚后又离婚,一次爱丽丝因为在医院意外看到长相极似马蒂亚的女孩而写信让马蒂亚回来,马蒂亚也放下一切回到家乡,两人关系却并无进展,随着马蒂亚回到德国,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无疾而终。

作者简介:

保罗·乔尔达诺,生于1982年,粒子物理学博士,意大利著名作家。处女作《质数的孤独》获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文学奖,是该奖设立以来最年轻的得主。其代表作有《质数的孤独》、《人体》等。

人物介绍:

爱丽丝

童年的一场滑雪事故带给爱丽丝的身体的残缺使她变得敏感、自卑。爱丽丝在学校没有好朋友,在家里她与父母之间也充满了距离感,她渴望受人关注,渴望与周围的人接近。为了让朋友薇奥拉明白自己对她的忠心,她甚至去纹身店在自己小腹上纹了薇奥拉名字象征的紫罗兰小花,而与马蒂亚的交往中,她也总是主动的那一方,爱丽丝一直努力的想要进入马蒂亚的世界,但似乎两人之间有着无法突破的鸿沟,即使在马蒂亚向她倾诉了由他导致的妹妹的失踪之事后,两人也不曾真正接近成为恋人。在经历了马蒂亚的归国复而离开后,爱丽丝终于接受了这人与人之间相交、接触又分离的自然的生命轨迹,也接受了自己的孤独的命运。

马蒂亚

马蒂亚从小聪明异常,但他却有个智力不正常的双胞胎妹妹。由马蒂亚自己一手导致的妹妹的失踪是他心中一直无法摆脱的童年阴影,他因此变得沉默寡言、敏感自闭,而且总是控制不住的使用锐器划伤自己的手来麻痹自己。作为研究数学的高材生,马蒂亚习惯用直接的公式和理论来解决问题,但他却无法用公式来解决生活中错综复杂的各种问题,马蒂亚喜欢爱丽丝却又害怕自己的行为使得两个人的关系变得复杂而难以把控,因此他宁愿选择逃避而不是正面面对。最终马蒂亚在选择和爱丽丝在一起还是去德国一所大学深造时选择了后者。马蒂亚从一开始就拒绝这个世界,拒绝友谊,拒绝爱情,最终他还是选择用逃避和拒绝的方式在远离家乡的德国开始了新的生活。

点评鉴赏:

《质数的孤独》是一本描写两个孤独的、与世界隔离的人的成长小说。马蒂亚的孤独在于拒绝这个世界,而爱丽丝的孤独在于被周围的人群排挤。他们如同孪生的质数,相互接近却又彼此疏离,最终因相互的不理解而分道扬镳。小说以主人公残损的身体作为孤独意识的载体,以缺乏有效性的叙事语言作为孤独意识的表现形式,以质数的数理特点作为孤独意识的隐喻,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孤独意识。

童年的创伤阴影始终贯穿在二人的成长过程中,爱丽丝小时候在滑雪中落下腿疾,它使爱丽丝在整个青春期都倍感自卑和孤独。而马蒂亚则因为小时候害怕智力发育不全的妹妹在同学生日聚会出丑,把她独自留在公园里并致其失踪。这一事件使马蒂亚感到非常自责和内疚,并由此而变得沉默寡言、敏感自闭,以不断地自割手腕的自残方式来赎罪和麻痹自己。这两种孤独的表现虽不一样,但本质上都与身体的受伤有关,小说甚至把两人的伤疤作为相互吸引的关注点,把爱丽丝和马蒂亚的相遇建立在对对方伤疤的一种互相注视和怜惜之上,使这种两个与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建立了某种逻辑联系。纹身作为对身体的一种人为的、直接的“伤害”,直接形成人物性格中多疑、敏感、忧郁的特征。当爱丽丝想与薇奥拉成为好朋友时,在小腹纹了一朵“沉思的紫罗兰”,以示对薇奥拉的友好。但她与马蒂亚牵手走出房间的瞬间,却遭到了薇奥拉嫉妒。纹身作为爱丽丝讨好薇奥拉的意义己经不存在。这一细节在小说中铺写非常隐秘细腻,两个同样孤独的人第一次向对方靠近,但最终因为爱丽丝无法忍受疼痛而不得不停止用玻璃划去纹身。通过割伤身体来获取某种意义的举动,暗示了爱丽丝被外部世界的拒绝,不得不回到自己一个人孤独状态中。马蒂亚最初也是因为把大脑缺陷的妹妹丢失,反过来不断的伤害自己,残损的身体作为承受孤独的载体,在某种程度上孤独也成为伤害身体的工具。

小说中,爱丽丝与马蒂亚在用语言交流时总是呈现出一种胶着的状态。与马蒂亚相比,爱丽丝总是显得多话,且总是处于主动话语权。每当爱丽丝对马蒂亚发号施令时,马蒂亚都恨不得一走了之,他无法忍受爱丽丝幼稚任性的行为,并以沉默来对抗,让不满情绪通过一些举动显现出来,直到爱丽丝厌烦了他的冷漠。但事实上马蒂亚对于爱丽丝有很多话可说,只不过所有的话都只是在脑海里。爱丽丝问马蒂亚是否真的那么喜欢学习时,马蒂亚只是说这是他唯一会做的事,而在他的内心想详细地告诉爱丽丝为什么他喜欢学习,而他只字未说;他想回答父亲拥有这样聪明的头脑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是恐怖的牢笼,最后他同样什么都没有说;当爱丽丝和马蒂亚在房间里谈话,“在他们两人的头上浮现出一个巨大的对话框,里面写满了他们要说的话,但他们都竭力回避,双目低垂”,小说这种对胶着的语言交流状态的夸张描写体现了对叙事语言的形象演绎,两个渴望靠近的孤独人,最终因为语言交流有效性的缺失而背离了内心的愿望在无语凝噎中重返孤独。

马蒂亚和爱丽丝都是受童年阴影影响内心孤独的人,但从本质上来说,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正因如此两人最终也没能走到一起,马蒂亚思想简单纯粹,遇到无法排解的烦恼,马蒂亚只要安静地坐下来,沉思一下,把一切纷乱的思绪归拢,就可以找准自己的方向,笔直地走下去,变得更杰出。而爱丽丝却复杂的多,她相对来说要过得混乱的多,她任由自己的思绪自由散漫地飘飘忽忽,只有这样她才能把所有的烦恼挥发掉,然后轻松活下去,变得更强大。因此,马蒂亚理解不了爱丽丝内心纷纭复杂的想法,爱丽丝也听不到马蒂亚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他们因孤独而互相吸引,因不理解而分开,但分开反而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马蒂亚在遥远的德国确定了自己的幸福归宿,爱丽丝也学会坦然面对生活,他们都在面对孤独的过程中成长了,变成了比以前更好的人。

除了主人公之外,马蒂亚和爱丽丝的父母、丹尼斯等人物群像也都具有孤独特质:父母在意大利传统家庭教育影响下的虚荣、冷漠使得整个家庭“冷冰冰;丹尼斯因为自己的同性恋倾向而忍受着内心的煎熬与孤寂,这些无不从侧面反映出虚无主义造成的人之永寂的孤独。

在小说中,质数隐喻着两种不可调和的孤独意识,一是质数与其他合数,质数隐喻的是爱丽丝和马蒂亚,合数则意味着它们身边的人群。爱丽丝和马蒂亚具有质数的特点,他们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马蒂亚自从妹妹失踪之后,他的父亲己经很久没有尝试进入儿子“那幽暗的内心世界”。爱丽丝也与父母之间存在严重的隔阂,她认为父亲毁了他一辈子,而父亲觉得爱丽丝太任性。二是质数与质数(孪生质数)之间的孤独,即马蒂亚和爱丽丝两人之间的无法真正交流。“马蒂亚认为他和爱丽丝就是这样的一对孪生质数,孤独而失落,虽然接近,却不能真正触到对方”,因为童年创伤,他们比其他人更加接近,这也是他们成为质数的原因。小说非常细腻地描述了爱丽丝和马蒂亚初次牵手走出客厅时情景,“他们的身体像是通过胳膊和与手指的接触而彼此相互作用的轴承”,以马蒂亚的牵引来平衡爱丽丝的瞒珊步伐,掩盖了腿部的瑕疵;以爱丽丝的牵手来隐藏马蒂亚的手伤,他们各自的伤痕也因此掩盖住了。但这两个孪生质数慢慢接近时,才发现两个人既相似又有明显的差别:爱丽丝的世界是混乱无序的,而马蒂亚的生活则是沿着一条有序的轨迹,因而两人虽彼此吸引相知,却又因根本的差异而分道扬镳。

质数的孤独本质上是由于天才在无限宇宙面前的理性困惑。质数隐喻着对抽象世界的客观规律和对人类微妙情感规律的难以把握,人的本质是孤独的。作者用质数来隐喻无法触及的爱情和永恒的孤独主题,从而使孤独成为一种具有独特意蕴的主体意识,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存在和人类情感的某种形而上思考。

小说《质数的孤独》的页码十分特别,所有的页码不是按常规的1,2,3,4...来排列,而是按质数从小到大的顺序2,3,5,7,11...来排列的。作者灵活的运用页码来传递孤独,这一独特的设计新颖而奇特,使得一种特别的孤独感铺面而来,让读者直接面对必然的孤独这一惨白的现实。

影响评价:

小说《穿条纹衣服的男孩》作者约翰·伯恩称《质数的孤独》给人惊奇、亲切和深深的感动,无望的爱情,带读者踏上迷醉的旅程。《拯救奥菲利亚》的作者玛丽·派佛认为《质数的孤独》忧伤、阴郁、完美。他形容保罗·乔尔达诺是描写失落和悲伤的高手,称其非常理解并善于展现内心的隐秘。

相关作品:

《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10

在拉美文学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流派:智利诗人聂鲁达对人性的思考,委内瑞拉文学家卡斯帕斯对自然和谐美德赞叹,都曾深深地感染过人们。而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则以其对现实世界魔幻般的思索和诉说,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而作者也因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刚刚开始阅读《百年孤独》时,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有两处奇怪的地方,其一是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复出现和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会因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绵亘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卡迪奥就是叫做奥雷良诺,而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联系到作者的创作年代和生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这象征了什么。

拉丁美洲,这片广袤的土地,蕴含着无穷的神秘,创造过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拉美的近代史却充满了耻辱与压迫,血腥和悲剧。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这片神秘的土地经历了百年的风云变幻。在作者进行创作的七十年代,几乎整个拉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作者凭借其深刻的政治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拉丁美洲百余年的历史,并不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只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怪圈。这也就是为什么书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情总是在不断重复的原因。

作者在《百年孤独》中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文明的出现,繁衍与生存,爱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名叫马贡多的乡村中。把布恩迪亚家的每个成员都深深的牵扯了进去。在故事的结尾时。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阅读了记载这个百年世家的命运的羊皮卷后说:“这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经看到过,也早已知道!”作者正是借这个总结性的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的历史是重复的,拉美的发展和历史进程都停滞不前。

老布恩迪亚,即家族的创始人,和他的妻子乌苏拉,带领他们的亲眷和朋友历尽艰辛来到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那个时候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尚未命名,而这片新天地的主人,也从未想过要确立统治者来管理这里,他们过的是一种类似于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也体验到了收获的欢乐,他们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文明并为他取了名字:马贡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布恩迪亚渐渐的丧失了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勇气。不只是由于自己预感到了什么还是只是单纯的无意义行为,老布恩迪亚开始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起了金属金鱼,但是他每做到二十条就熔掉他们重做。这象征着他所开创的马贡多,乃至整个拉美的近代史,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循环的怪圈中。

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是家族的第二代,可是这两个人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阿卡迪奥幼年时即与马戏团出海,十余年不归;而奥雷良诺则走上了军人的道路,并掀起了几乎影响全国的内战。而内战的起因则是由于政府将强行管理马贡多这个“世外桃源”。这象征着在文明的初创后,即开始了对压迫的反抗。奥雷良诺,即书中的布恩迪亚上校,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人,他带领部下经过无数次战斗,终于使政府坐在了谈判桌的对面。可是他所争取的和平很快即葬送在下一代手中。当他发现这一切时已经锤垂老矣。他打算再次战斗来捍卫人们的自由却发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终于他也陷入了循环烧制金鱼的怪圈中。

家族一代代的承传着。美一代的成员都经历了历史长河中波涛汹涌的时刻,又渐渐的老去,第三代的阿卡迪奥曾见证了垄断资本的兴起和剥削的凶残。而之后的奥雷良诺则见证了自给自足的农业在这片处女地上最后而短暂的繁荣。原始的繁荣很快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侵入和自给自足的消亡。当家族的男子死去时,这个百年世家很快陷入了衰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在羊皮书卷中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是永远也走不出的循环,才恍然大悟。而这个百年世家也终于在这个世界中完全消失并再也不会出现。

家族中的另一个贯穿始终的人即是乌苏拉,她从未看过羊皮书卷,却远比所有人都先知先觉。早在羊皮书破译之前,她就曾经在内心中对自己说“这些事情在他们发生之前我就曾经见过,也早就知道”。这个智慧的人象征了什么?是普通的人有着永恒的智慧,抑或是历史循环的真谛?只有作者知道。

上一篇:关于拥抱为话题的初中作文素材下一篇:高中地理常用公式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