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毕业设计任务书

2022-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体育馆毕业设计任务书

“任务化”的高职《体育科研方法》教学设计

【摘要】《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是高职体育院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一,其应用性、工具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适合采用任务教学法教学。基于任务教学法理念,根据体育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对体育研究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过程的分析,对体育科研方法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进行的“任务化”教学设计。以完成毕业论文为总任务,按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分解为6个阶段任务,围绕子任务筛选理论知识任务和技能任务,以科研步骤序化教学内容,“任务讲解、任务训练”;以任务完成为评价依据,“任务牵引、学做合一”,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关键词】体育科研方法 教学设计 任务化 任务教学法

近些年来,人们对体育类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是否要有毕业论文的要求颇有争议。有人认为目前一些本科院校都对毕业生论文要求降低了,部分院校的研究生也存在研究方法选择不恰当、论文撰写不够规范、缺乏科研实践应用能力等问题,学术论文粗制滥造,抄袭现象累见不鲜,毕业论文的学术价值饱受质疑。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掌握专业技术就行,认为无需达到也达不到科学研究的层面,加之体育类高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偏低,擅长形象思维而弱于逻辑思维,撰写毕业论文就是勉为其难。所以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作硬性要求甚至于根本就没有开设科研方法课程。即便是开设了科研方法课程的学校,相当多的学生在科研方法学习过程中感到选题原则、研究方法等学了一大堆,等到实际做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时却不知如何下手,甚至于選一个“合适”的课题都困难[1],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效率。造成这种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脱节的原因是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与高职教育的不匹配。改革体育科研方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能力是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

1.高职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现状

体育科研方法作为高职体育院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乃至今后对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管理等领域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工具问题,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应用性、工具性和实践性特点。

目前的高职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基本上是选用本科体育院校编写的教材,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操作局限于作业,这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深入,从2007年开始,我们对《体育科研方法》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基于“任务化”的教学改革和尝试。围绕科研能力的形成构架课程体系,以具体的科研任务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目标,以科研的基本程序为载体设计和组织教学,使科研方法课程教学任务具体化、典型化。

2.“任务化”的教学设计思路

2.1 “任务化”及任务教学法

“任务化”的提出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是在美国教育家杜威“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基础上,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2]。适合于一些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实施的过程一般分为设计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等[3]。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以任务是否完成作为评估的标准。

可见,“任务”是整个任务教学法的核心,它和大纲设计、教材建设有关,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任务”等紧密联系进行“任务化”的教学设计。

体育科研方法是一门应用学科,作为高职体育院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一,就课程性质、目标、主体而言,其鲜明的应用性、工具性、实践性、综合性特点决定其适用“任务化”的教学设计及任务教学法[4]。

2.2 “任务化”的体育科研方法课程设计思路

将任务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应用在《体育科研方法》课程中,根据体育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体育科学研究的实际需要,以科研任务和完整的科研过程为依据,以完成毕业论文为总任务,按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分解为6个阶段任务,围绕子任务筛选理论知识任务和技能任务,以科研步骤整合、序化教学内容,采用任务教学法,“任务讲解、任务训练”,以案例分析带动理论教学,教学过程与科研过程一致,教学步骤与论文写作步骤吻合,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相结合,以个性化的真实科研任务牵引学生的学习活动,以任务完成为评价依据,“任务牵引、学做合一”,在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程序、规范与技巧,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3.“任务化”的体育科研方法教学设计

3.1 教学目标任务化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体育科研方法的基本原理,学会设计课题,掌握收集与分析统计资料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教学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乃至今后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工具问题,以完成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为任务,考查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是如何建构的,不仅检验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检查学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过程和科研能力的形成过程。

3.2 教学内容任务化

对完成毕业论文与体育研究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过程的分析,体育科研方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1)基本理论知识:体育科研的意义、分类、特点、体育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体育科研选题、科研论文的撰写等。(2)主要研究方法: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及有关的逻辑方法。

体育科研方法教学内容“任务化”设计以科学研究的过程为主线,按照完成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的基本程序,把主要任务分解成科研选题、研究计划的制定、选择科研方法、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资料的统计分析、论文的撰写等相应的 “阶段任务”,并把这些阶段任务分解成更小的“子任务”,再确定具体的“知识任务”和“技能任务”,知识结构体系按照科学研究完整过程构建,按照科学研究的典型任务由浅入深地介绍高职学生常用的体育科研方法(见图1)。

3.3 教学过程任务化

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均以“任务”为牵引,围绕“总任务——阶段任务——子任务——知识任务——技能任务”展开教学,其进度与科研程序、论文写作步骤一致,“任务讲解、任务训练”,同时结合体育科学研究特点,增加大量高职学生体育科研的实例,以典型人物、案例分析带动理论教学。学生在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程序、规范与技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融入教学过程中。

3.4 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

基于“任务”的课程教学组织与安排与课程目标、内容 “任务化”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任务教学法是密不可分的。教师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中心开展教学,以个性化的真实科研任务牵引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将注意力放在任务上而不仅仅是知识上。学生在课程初期就和指导教师双向选择,指导教师从科研选题、制定研究计划 、选择研究方法、收集与整理资料、统计分析数据、撰写论文等全程“任务化”的一对一指导,学生在个性化的科研任务的驱动下,“任务引领、学做合一”,对工作任务完成贯穿与课程教学的始终。

3.5 教学评价任务化

体育科研方法课中所学的知识技能主要通过毕业论文形式体现,要求学生以档案袋 [5]的方式记录和总结任务的完成情况。各种笔记、文献资料摘录、文献综述、研究方案、选择研究方法、样本设计、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观察记录表、实验数据、录音带、光盘、软盘、照片、视频、统计图、统计表、参考文献、教师指导记录表、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草稿、初稿、修改稿、完稿……将详细记录任务的完成步骤资料收集在个性化的档案袋中,这些原始资料,既是各个子任务完成情况的真实记录,也是撰写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重要依据。更是学生科研方法学习过程与科学研究完成的主要证据,通过各级任务的完成来检查自己是否完成学习计划,是否达到学习目标。

4.结论

“任务化”的教学设计用任务来引领理论,突出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师灌输式教学模式转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教师从立足于“教”转变为如何教学生“学”。

在体育科研方法课程中,以完成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为“任务”来进行教学, 重新编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论文写作步骤一致,采用任务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任务教学法使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具体、教学过程清晰,把理论知识巧妙地隐含在每一个子任务中,符合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适用于高职教育教学。

从我校7年多来在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体育保健等专业开设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实践来看,学生做科研的水平确实不高,撰写的毕业论文学术价值非常有限,但通过以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为任务,教学过程与科研程序、论文写作步骤相一致,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学生通过“亲历” 自己个性化课题资料收集、方案设计及任务实施等具体的操作过程,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研究的规范与技巧。其实文献综述、主要研究方法应用、问卷设计、实地调查、访谈技巧等通过亲自实践往往会有深刻的印象,为将来的实际研究工作提供了实习和实践机会。学生在应用科学研究方法一步一步地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科研论文设计与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实践中找到了真实的研究点而不是书本上的案例。学生完整地体验了撰写论文的过程,独立的做出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既有过程又有结果的体验收获是很大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和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黄平,司文琴,田敏.体育类高职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3,6:139-141

[2]邱富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应用[J].职业.2010,2:52

[3]祁舒慧,徐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1,4:17

[4]黄平,合春燕.任务教学法在高職体育科研方法课程中的应用[C]. 2012年云南省高校体育科学研究成果汇编.2013

[5]黄平,田敏,合春燕,司文琴.档案袋评价在高职体育科研方法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218-219

作者简介:

黄平(1966—),女,重庆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课程与教学改革、体育科研方法教学。

作者:黄平等

第2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体育教学基础任务的影响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向科学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价值体现多元化趋势。而体育的健身娱乐价值更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健康第一”思想牢入人心。因此,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任务也应注重“健康”思想的贯穿。

[关键词]健康思想 体育教学 教学基础

我国学生体质与中学体育课程的现状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对学生进行体质调研,一直呈现这种持续下降的趋势。教育部在2004年春节前,发表的《教育部关于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的公布》,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判断,指出“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不足”。

目前,中学体育课程从教学思想、目标到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基本上仍然延续“苏式”。虽然几十年来体育课程有了较大改变和长足的进步,但是就课程的全部内容看,仍以西方现代竞技体育为基础,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学习运动技术上,从而形成了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体育当成了一种教育手段,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需要,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的自主性。

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劳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础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在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即三维健康。”“体育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提出“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教学方法。明确教学任务。

健康可分为三维健康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可分为五要素:身体健康、情绪健康、精神健康、智力健康、社交健康。人的身心健康了,心理才会健康;反之,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身心才能健康和谐发展,而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因此,我们要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对体育教学基本任务的影响与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由原来的注重体能增强和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掌握逐步转化为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确定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人生态度。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性质,决定了体育教学是在学校教育中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增强体质,发展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应联结起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观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因此体育教育应充分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加强学生自我科学锻炼,注重终身体育态度的形成与体育能力的培养。激发体育运动兴趣和习惯,养活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树立终身体育观。

通常我们的体育教学。以往树立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很少考虑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过多的是教师的表演。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要求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发展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更新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设计教案时要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角度考虑,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竞争日益激励,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激励的竞争性是现代体育最显著的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紧张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潜力,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思维形式。适应能力高低对个人生活和工作影响程度丝毫不亚于身体健康状况和知识掌握状况的影响,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下对学生的关注基本上都集中在学生运动能力上,很少有人注意到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之后有没有变化。“健康第一”思想体系指导下的体育教学,更能体现在社会适应学习领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体育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体育培养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营造有效的学习环境。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社会互动的领域,可以促使人际交往,促进人事关系的和谐。培养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形成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具有关注个人、群体和社区健康意识与能力培养,也是我们体育教学主要任务之一。

总之,更新教育知识,转变教学观念,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为发展中心。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作者:郑应安

第3篇:基于任务的体育系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近年来,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改革主要围绕计算思维展开,本文针对当前体育系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体育系学生的特点,提出基于任务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利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并在实际教学中开始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思维;体育系;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教学法

一、背景

当前,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主要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一年级新生,教学以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计算机基础课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行。为提升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批准了“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研究”等22个项目,推动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当前,各大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改革主要围绕计算思维和创新思维展开[1,2]。

二、体育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国外,计算机基础课实行不分级的差异型教学。教师可以开设各类计算机个性化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且课程内容可以由学生与教师商定,每门课设以若干学分,班级主要为10人左右的小班。然而,在我国,由于初等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水平极为不平衡,高校生源复杂,以及目前高校的学生人数众多等的情况,如何有效地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3]。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近两年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不断改革,取消了以往的分级教学,各专业初步建立了1+3的学习模式,第一学期各专业统一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内容包括:PPT、Excel、图像处理、网络基础与网页制作;第二学期分为3个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程序设计、数据处理。体育系通常选择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主要包括图像处理、动画设计、音频编辑与视频处理。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体育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

1.学生刚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异大。我校体育系的生源面向全国,其中东南沿海省市的同学在初中或高中就已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有些偏远地区的同学可能极少接触过电脑,学生计算机水平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例如,若教学内容选择较为简单的内容,则对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所学的东西太简单,学习积极性降低;这部分内容若不讲,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来说,他们很难跟上教学进度,也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后面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对学生提高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传统授课模式由教师在讲台前根据PPT逐条进行讲解或示范,学生在各自电脑前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跟着学习或者操作,教学过程比较简单机械。对于一个半小时的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往往难以消化,也很难一直集中注意力,容易被网络、手机等转移注意力,学习兴趣较低;同时,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自己思考的过程,得不到计算思维能力的训练。

3.在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方面,体育系的同学与其他专业同学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例如,目前Windows和Word部分,不再进行课堂讲授,而是开设自选的网络课程让学生自学,由于体育系的课程设置及体育系同学的学习习惯等因素,学生的学习自觉主动性没有其他专业好,因此,体育系的同学在网络课程中的受益程度很有限。

三、基于任务的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总结多年给体育系学生的授课经验,作者发现与其他专业的同学相比较,体育系的同学性格活泼好动,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围绕任务进行教学和学习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合体育系学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针对性强、难度适中并融入计算思维的任务,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并启发学生运用计算思维的相关概念方法解决专业中的现实问题;在设计和实施任务时,注意培养学生间的团队协作,设立2~3人的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任务,引导小组成员在交流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任务完成后,按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交流心得。在明确任务、完成任务、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巩固已有知识,拓展新知识,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和实践创新的能力[4]。

基于以上模式,针对体育系教学中的现存问题,本文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考核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并在实际教学中开始初步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

目前两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涉及的软件较多,每种软件的教学时间较短,学生还没来得及深入其中具有实用性的知识,就要开始学习下一个软件,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每一种软件的掌握都很肤浅,即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某一种软件,也无法灵活使用。因此,建议每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中只讲授两到三种软件,比如第一学期讲授Word、PPT、Excel,删除网页设计部分;第二学期讲授Photoshop、Flash以及简单的音频、视频处理知识,同时,加深现有的学习深度,结合实际应用设计案例,基于案例的任务来开展学习内容。例如:Word部分,开展简历制作、毕业论文编排等案例;Excel部分,设计与体育专业相关的“体育比赛成绩管理与分析”等案例,要求学生充分利用Excel的功能来解决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信息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等问题;在PowerPoint中,设计制作“自我介绍”或者制作体育课讲义等案例;PhotoShop中设计运动会海报制作等案例;音频处理中设计录制歌曲等案例;视频处理中设计电子相册制作等案例;Flash部分设计体育课件制作等案例。

(二)教学方法

传统授课模式由教师在屏幕前讲解或示范,学生跟着学习或者操作,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改变这一传统模式。今后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动案例,引导学生在完成案例任务的同时,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积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充分了解体育专业对计算机的需求点来改进教学内容,将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5]。

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组织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思考、分析,促进学生对概念和操作的理解。以PPT为例,为某知名运动品牌公司制作一个PPT宣传作品,学生需要首先确立设计理念,为作品立意,根据立意收集相关素材,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学习并使用PPT制作技巧。通过该案例,首先,可以让学生了解PPT作品的制作流程;其次,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可以让学生知道用如何用计算机知识解决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行教学。例如,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可以请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较好的同学来讲解。一方面,基础好的学生为了能讲好这部分教学内容,通常要在课下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也不再认为这部分教学内容太简单而对上课产生消极的情绪;另一方面,也让基础差的学生了解到自己和好同学之间的差距,需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才能迎头赶上,这样,整个班级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很好得被调动起来。

建立学习小组并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作业、课堂演示或答辩。将完成的出色的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并表扬,良好的奖励机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考核

好的考核方式对学生有激励和导向作用。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上下两个学期的最终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通常期末占60%,平时成绩占40%。建议今后成绩的组成分散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和实际操作都划入有效的评定范围内。例如,整个学期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具体实用的文字处理、课件制作、数据统计等作业,最终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考勤等)、笔试和作业成绩组成,在作业成绩和平时成绩中,加入对学生参与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引导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形成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自学能力等,从而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以上针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提出的改进建议,有一些笔者已经初步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例如在音频、视频部分,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作为作业等,明显受到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整个高校基础教育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全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把这门课程教好,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并且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分析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不断进行教学总结、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不断在探索中改革。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将计算机知识与体育学科更加紧密地结合,需要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们将来进一步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付瑞平,靳伟国.大学计算机基础分模块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14,(01):49-51.

[2]孙淑霞.地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04):59-62.

[3]周海芳,王挺,贾丽丽.“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调研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2,(08):21-24.

[4]王益义.体育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5):112-114.

[5]贺杰,等.体育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现状与教学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7):150.

作者:刘小平 朱敏 李健 江红

第4篇:体育馆设计任务书

XXXXXX 体育馆项目 设计任务书

XXXXXX 2017年10月

XXXXXX:

XXXXXX体育馆项目的总体规划、单体方案已获得批准,现委托贵公司对其进行规划、建筑、结构、水道、暖通空调、电气、弱电、室外管网等各专业的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一、工程概况

该项目拟建于XXXXXX内,西校区总占地面积约67.2万平方米。利用西校区原总体规划体育馆的建设场地上新建体育馆。

本次规划的总用地面积为积27698.78平方米(41.55亩)。总建筑面积为22498.29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9098.5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399.70平方米(含人防工程2490.00平方米)。建筑高度23.90米,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其中主场馆地上一层,局部地上三层。热身场馆及多功能体育厅为地上两层,局部地上三层。局部地下一层位于多功能厅下。主要功能包括:主场馆(固定坐席2500个)、热身场馆、多功能厅、地下室(含人防工程)等主要功能空间。

二、规划专业

机动车道为车行混凝土路面,新建建筑物周围其余广场均为有停车人行透水砖路面,雨水经过雨水井收集后排入校园市政管道,场地内绿化,其它未表之处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任务书

1.建筑专业:

1.1 建筑层数及层高

1)层数:地上3层、地下1层。 2)建筑高度:23.90米。

3)建筑层高:地下一层层高有覆土处为4.5米,一层~三层层高5.4米。

1.2平面使用功能:

-1层:车库、人防相关房间、变电所、风机房、水泵房。 1层:主场馆、多功能厅、赛会用房及其它辅助用房。 2层:主场馆看台、观众厅、热身馆及其它辅助用房。 3层:主场馆看台、设备用房、热身活动及其它辅助用房。 屋顶:水箱间、电梯机房。 1.3 室内装修 A、日常入口

花岗石地面、不锈钢踢脚、石膏抹灰砂浆白色乳胶漆,铝合金条板吊顶。

B、门厅、走廊、过厅

防滑陶瓷地砖地面、不锈钢踢脚、石膏抹灰砂浆白色乳胶漆,铝合金条板吊顶。

C、休息室、淋浴间、卫生间、热水间

防滑地砖防水地面、粘贴釉面砖墙面,铝扣板吊顶。 D、室外走廊、室外楼梯

火烧花岗石防水地面、10厚花岗石踢脚、浅灰色釉面真石漆墙面、 聚合物水泥抹灰砂浆顶棚白色乳胶漆。

E、主场馆

运动木地板地面、实木踢脚、水泥砂浆墙面外贴30厚浅木色木丝板,顶棚和钢架刷灰色调和漆。 F、热身场馆

运动木地板地面、实木踢脚、水泥砂浆墙面外贴30厚浅木色木丝板,顶棚和钢架刷白色调和漆。 G、艺术体操舞蹈馆、武术及跆拳道馆

运动木地板地面、实木踢脚、水泥砂浆墙面外贴30厚浅木色木丝板,玻璃棉吸声板吊顶。

H、力量训练馆、体能测试中心、综合训练馆、热身活动区 运动橡胶地面、不锈钢踢脚、2米以下油漆墙裙,玻璃棉吸声板吊顶。

I、消防控制室、设备控制室

防静电架空活动地板、不锈钢踢脚线、石膏抹灰砂浆白色乳胶漆、装饰硅钙板吊顶。 G、楼梯间: 防滑陶瓷地砖楼地面、乳胶漆内墙面、乳胶漆顶棚。 K、备课室、管理室

防滑陶瓷地砖楼地面、乳胶漆内墙面、装饰硅钙板吊顶。 L、汽车库

细石混凝土防潮地面、乳胶漆内墙面、刮腻子顶棚。

1.4 外装修:

外墙采用真石漆。 1.5 防水做法:

屋面的防水层采用3.0 +3.0厚聚酯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地下室防水层采用4.0 +3.0厚聚酯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6 外围护墙体材料:

外围护填充墙部分采用自保温砌块,梁柱部分采用发泡水泥保温板。

1.7 雨水管:

屋面排水方式为内排水,钢质雨水管。 1.8 门窗

窗户断桥铝合金框中空玻璃,内门为成品钢制门。

2.结构专业: 2.1设计原则:

1) 结构设计需满足国家现行结构设计规程规范要求,顺利通过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检查和审图单位的审查。

2) 结构设计需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结构布置、结构构件尺寸要与建筑使用功能相适应,避免竖向构件局部突出、水平构件影响净高、室内建筑空间出现梁柱,提高空间利用率。 3) 结构设计应安全、经济、合理,精心设计,将各建筑单体的含钢量控制在以合理经济的范围之内。

2.2材料选用:

1) 受力钢筋尽可能采用HRB400级。

2) 砼:地下室及与土壤接触的构件均采用防水砼,抗渗标号为P6。(如与之接触的土壤环境类别为腐蚀性,则构件砼强度等级按照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要求)。 3) 填充墙材料:轻集料自保温砌块。 2.3设计荷载:

1) 活荷载按规范要求取值。设备房间荷载按建设方提供荷载要求取值。

2) 对荷载取值有疑问时,与建设方协商确定。 2.4基础设计:

1) 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合理的基础方案,需要采用复合地基时提出地基处理方案。如有特殊地质情况应召开专项讨论会确定。

2) 结构设计师应参与验槽。 2.5上部结构设计:

1) 结构方案应经济合理。

2) 公共部位楼板的厚度应考虑设备管线交叉排布的需求。 3) 楼面梁的截面高度应考虑机电管线的布置和甲方对室内空间净高的要求。

3.给水排水部分

3.1给水水源为市政自来水。校区现有给水管由建设南路市政给水管网上引入DN300和DN200两路给水管道引入。市政供水压力为0.38MPa。

3.2校区内现有403#水泵房一座,水泵房内设有生活变频给水设备一套,生活变频给水设备型号为:BFGD4-300-20*2,配泵型号:200DL300-20*2,Q=210m3/h,H=45m,三用一备,稳压泵型号:50DFL12-15*3,Q=12m3/h,H=45m,一用一备;泵房内设有室内外合用消火栓泵两台,室内外合用消火栓泵型号为:DFG150-250B/2/37,Q=45L/s,H=55m,一用一备,室外现有生活消防合用贮水池两座,每座水池有效容积为600立方米,其中生活给水有效容积为560立方米,消防给水有效容积为640立方米。校区室外现有给水管网为生活消防联合环状给水管网。

3.3本项目生活给水由校区现有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管网供给,入口设水表计量,可满足本建筑水量水压要求。

3.4本项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由本建筑地下水泵房内消火栓泵及消防水池供给,水泵房内设有室内消防泵两台(一用一备),室外设有消防水池,本建筑屋顶设有消防水箱一座及增压稳压设备一套,可满足本建筑初期消防水量及水压的要求。

3.5本建筑地下车库战时为核六常六甲类二等人员掩蔽工程,两个防护单元,根据国家人防有关规定,设人防给水及排水系统,人防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

3.6本建筑室外排水为雨、污分流,建筑物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室内污水经管网收集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校区现有污水管网。雨水经管网收集后排入校区现有雨水管网。 3.7其他未注明的按现行规范执行。

4. 暖通专业

4.1本建筑物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冬季供暖,夏季供冷。

4.2 空调系统的夏季冷源为风冷热泵机组,置于屋顶;冬季空调供暖热媒为75~50℃,0.6MPa热水,由校区锅炉房提供。 4.3 空调系统分层使用,系统设计能满足分层控制使用。

5.电气部分

5.1由于本建筑物用电量较大,拟在地下一层设置变电所,负责体育馆供电。由于图书馆变电所未预留备用出线回路及备用位置,该变电所由校区正在建设的新的总变电所提供两路10kv电源,采用电缆直埋方式引入。满足二级负荷要求。

5.2未提供具体用电设备房间电量预留到房间配电箱内,提供至用电设备。

5.3照明按规范设计。

5.4消防用电按照常规设计,原则上不单独计量。 5.5其它未涉及按常规设计。

6.弱电专业:

主要设计内容:

一、公共安全系统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安全防范系统 2.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2出入口控制系统

二、信息设施系统 1. 综合布线系统 2.校园广播系统 3.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 4. 车库管理系统 5.体育工艺智能化系统 6.防雷、接地保护系统

附注:本次设计范围包括规划、建筑、结构、水道、暖通空调、电气、弱电、室外管网等各专业的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设备购置另行考虑。

第5篇:体育馆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体育馆设计任务书

我国北方某市一体育学院预投资兴建一座现代化的体育馆,在设计中充 分考虑体育馆的功能定位,要充分体现出综合性体育场馆的作用。拟建集体育运动、文化娱乐、会议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馆,即能承办国内专业赛事,也是市民健身活动的基地。

设计方案中体现功能布局及建筑物风格协调统一,把体育馆建成学院标志性 建筑之一。

一、设计规模及面积指标分配

⑴、此馆为乙级中型体育馆,按举行篮球、排球等小型运动项目的练习和比赛为主设计,兼做文艺表演、集会、展览等多功能用途。看台座位为排椅,3000至4000座,球场一侧设主席台,设条桌及软坐椅。比赛场地设弹力木地板。建筑面积约10000 m²。 ⑵、建筑面积分配:

1、比赛大厅:(3000 m²)

①、比赛区(以手球场为准):40×20㎡(不包括缓冲带) ②、观众看台面积(0.5 m²/座) ③、裁判席:面积自定

2、服务用房:

①、观众用房:

Ⅰ、观众休息厅:800 m²

Ⅱ、门厅、饮水、衣帽、小卖、电话间、卫生间、吸烟室等:面积自定 ②、贵宾用房(休息室、接待室、卫生间):150~200 m² ③、运动员用房:

Ⅰ、休息室:2~4间,40~60 m²/间 Ⅱ、更衣室:≥2套,60 m²/套 Ⅲ、厕所、淋浴:面积自定 Ⅳ、健身房:100~150 m² Ⅴ、医务急救:30 m² Ⅵ、检录厅:120 m²

Ⅶ、兴奋剂检查室(工作室、侯检室、厕所等):50 m² ④、新闻媒介用房:

Ⅰ、新闻官办公室:20m²

Ⅱ、记者工作区(休息、采编、公告等):120 m² Ⅲ、邮电(营业、机房等):50 m²

3、管理及设备用房:

①、竞赛管理用房:

Ⅰ、组委会办公室:5间,15 m²/间

Ⅱ、管理人员办公室:5间,15 m²/间 Ⅲ、会议室:30~40 m² Ⅳ、仲裁录放:15 m² Ⅴ、编辑文印:30 m² Ⅵ、数据处理:80 m² Ⅶ、裁判员休息室:5套,50 m²/套 Ⅷ、赛后控制中心:20 m² ②、工作人员用房:

Ⅰ、馆长室、办公室若干、更衣、卫生间:面积自定

Ⅱ、会议室(可与竞赛部分合用):面积自定 Ⅲ、更衣、卫生间:面积自定 ③、其他

Ⅰ、广播电视用房

ⅰ、广播和电视转播系统(播音室、评论员室、声控室等):面积自定 ⅱ、内场广播:10 m² ⅲ、电视发送室:30 m²

ⅳ、摄像间、音响系统等:面积自定

Ⅱ、计时计分系统(包括计时控制、显示屏幕控制、数据处理等):面积自定

Ⅲ、技术设备用房 ⅰ、灯光控制:20 m² ⅱ、消防控制:20 m² ⅲ、器材库:300 m²

ⅳ、电话系统、变电室、空调机房等:面积自定

4、练习馆(以手球馆为准) ⑶、其他要求

1、体育馆要求进行视线设计,同时馆内要求吸声措施。

2、比赛场地上方设灯光照明,走廊门厅、贵宾室设各种装饰灯具,各安全出口设安全灯,人流疏散等满足消防要求.

3、馆外环境要求精心布置停车场、绿化、雕塑等,绿化率﹥25%。

4、设计中应融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并应有相关设计说明和图纸进行表达。

二、图纸要求

⑴、图纸规格:720×500卡纸或水彩纸。 ⑵、 图纸内容

总平面图(1个) 1:1000(包括广场、停车场、绿地布置等) 各层平面图 1:200 立面图(3个) 1:200 剖面图(2个) 1:200

透视图,室内外各1幅(不得以轴测图替代) 分析图若干。

⑶、设计说明

1、详述设计构思及主要特征。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座位总数、总占地面积、每座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每座建筑面积、观众厅面积、每座面积、、绿地率等)。

3、视线设计与计算。

4、人流路线、疏散路线分析。

5、观众厅的结构选择以及采光、通风等。

三、 参考书目

1、《建筑设计指导丛书——体育建筑设计》(建工出版社)

2、《现代建筑设计系列手册——体育建筑设计手册》(重庆大学 曾涛编)

3、《体育馆建筑设计》(梅季魁编)

4、《建筑设计资料集》

(七)

5、体育馆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物理、结构选型、建筑构造类书籍

7、《建筑学报》、《时代建筑》等上的相关文章

第6篇:大学体育馆设计任务书

大学体育馆设计

教学要求及目的:

本设计除训练建筑设计的一般技巧外,着重理解视觉质量、人流组织、结构选型以及环境因素(如声学、采光、照明、热工、通风及朝向等)对建筑设计中的平面布局、空间组合、建筑体形等的制约作用,训练、培养综合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

设计内容及要求:

建于大学校园内,毗邻操场,为大学综合性体育馆。能够进行国内及国际性单项体育比赛,平时能满足学生体育教学及体育训练,并能兼顾群众集会及文艺演出等使用要求。总建筑面积应控制在7000~8000平方米。总图应包括道路、停车、绿化、室外练习场、发展用地等。 体育馆主要组成:

一、比赛大厅

1.比赛场地,规格以篮球比赛为主,可按不小于26mx46m进行设计;并另设练习场地,大小不小于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可设于主馆内或单独设置)。 2.观众容量,篮球比赛时为3000座位(其中可作部分活动看台,手球比赛时可相应减少人数)。 3.裁判席 4.贵宾席

二、观众休息厅、贵宾接待室(2套,附卫生间)

其他部分由设计者酌定,设计时应尽量考虑平时可兼做体育训练、会议室等多功能活动用房。

三、运动员用房

1.运动员休息室 4~6间 每间20~30m2

2.裁判员休息室 2间 每间20 m2,附设淋浴及卫生间 3.其他附属房间 4.器械练习房 80 m2 5.技术分析室 30~40 m

2四、其他用房

1.灯光控制、电声控制、计时计分控制等房间,共80~100 m2 2.电视转播室及记者用房 2~4间 3.空调机房 200 m2 2间 4.配电室 20~30 m2

5.医务室(兼药检室) 20~30 m2(附卫生间)

6.管理值班室(办公、警卫、司机休息等) 每间15 m2 共4~6间 7.体育教学用房 每间15~20 m2 共4~6间 8.储藏室 由设计者酌情安排

作业成果表达: 图纸规格:A1 总平面图

1:1000 各层平面图

1:200 立面图(至少2个)

1:200 剖面图(1~2个)

1:200 建筑外观效果图

构成、绿化、交通、景观分析图

第7篇:体育馆任务书[精选]

体育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

一、 教学要求

⑴、 了解体育馆建筑的空间组合与结构选型规律。

⑵、 训练和培养处理大空间、建筑与结构有机结合的能力。

⑶、 了解和掌握观演类建筑的设计原理及体育竞技对建筑的要求。 ⑷、 学习综合处理建筑与有关工种(结构、空调、声学等)的配合的能力。

二、 设计规模及面积指标分配

⑴、 此馆为乙级中型体育馆,按举行篮球、排球等小型运动项目的练习和比赛为主设计,兼做文艺表演、集会、展览等多功能用途。看台座位为排椅,3000至4000座,球场一侧设主席台,设条桌及软坐椅。比赛场地设弹力木地板。建筑面积约10000 m²。 ⑵、 建筑面积分配:

1、比赛大厅:(3000 m²)

①、比赛区(以手球场为准):40×20㎡(不包括缓冲带)

②、观众看台面积(0.5 m²/座) ③、裁判席:面积自定

2、服务用房:

①、观众用房:

Ⅰ、观众休息厅:800 m²

Ⅱ、门厅、饮水、衣帽、小卖、电话间、卫生间、吸烟室等:面积自定 ②、贵宾用房(休息室、接待室、卫生间):150~200 m² ③、运动员用房:

Ⅰ、休息室:2~4间,40~60 m²/间

Ⅱ、更衣室:≥2套,60 m²/套 Ⅲ、厕所、淋浴:面积自定 Ⅳ、健身房:100~150 m² Ⅴ、医务急救:30 m²

Ⅵ、检录厅:120 m²

Ⅶ、兴奋剂检查室(工作室、侯检室、厕所等):50 m² ④、新闻媒介用房:

Ⅰ、新闻官办公室:20m²

第 1 页 共 3 页

Ⅱ、记者工作区(休息、采编、公告等):120 m² Ⅲ、邮电(营业、机房等):50 m²

3、管理及设备用房:

①、竞赛管理用房:

Ⅰ、组委会办公室:5间,15 m²/间

Ⅱ、管理人员办公室:5间,15 m²/间 Ⅲ、会议室:30~40 m² Ⅳ、仲裁录放:15 m² Ⅴ、编辑文印:30 m² Ⅵ、数据处理:80 m²

Ⅶ、裁判员休息室:5套,50 m²/套 Ⅷ、赛后控制中心:20 m²

②、工作人员用房:

Ⅰ、馆长室、办公室若干、更衣、卫生间:面积自定 Ⅱ、会议室(可与竞赛部分合用):面积自定 Ⅲ、更衣、卫生间:面积自定 ③、其他

Ⅰ、广播电视用房

ⅰ、广播和电视转播系统(播音室、评论员室、声控室等):面积自定

ⅱ、内场广播:10 m² ⅲ、电视发送室:30 m²

ⅳ、摄像间、音响系统等:面积自定

Ⅱ、计时计分系统(包括计时控制、显示屏幕控制、数据处理等):面积自定 Ⅲ、技术设备用房

ⅰ、灯光控制:20 m² ⅱ、消防控制:20 m²

ⅲ、器材库:300 m²

ⅳ、电话系统、变电室、空调机房等:面积自定

4、练习馆(以手球馆为准) ⑶、 其他要求

1、体育馆要求进行视线设计,同时馆内要求吸声措施。

2、比赛场地上方设灯光照明,走廊门厅、贵宾室设各种装饰灯具,各安全出口设安全灯,人流疏散等满足消防要求.

3、馆外环境要求精心布置停车场、绿化、雕塑等,绿化率﹥25%。

三、 图纸要求

第 2 页 共 3 页

⑴、 图纸规格:720×500卡纸或水彩纸。 ⑵、 图纸内容

总平面图(1个) 1:1000(包括广场、停车场、绿地布置等) 各层平面图 1:200 立面图(3个) 1:200 剖面图(2个) 1:200 透视图1幅(不得以轴测图替代) ⑶、 设计说明

1、详述设计构思及主要特征。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座位总数、总占地面积、每座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每座建筑面积、观众厅面积、每座面积、、绿化率等)。

3、视线设计与计算。

4、人流路线、疏散路线分析。

5、观众厅的结构选择以及采光、通风等。

四、 教学进度

第1周:布置任务书及讲课、参观,查阅资料; 第2周:方案构思,完成观众厅具形;

第3周:结构选型设计,平面及型体雏形初步设计; 第4周:修改方案,平面及型体深入设计 ;

第5周:修改方案,完成平、立、剖、透视草图; 第6周:绘制正草图; 第7周:上版,交正图。

五、 参考书目

1、《建筑设计指导丛书——体育建筑设计》(建工出版社)

2、《现代建筑设计系列手册——体育建筑设计手册》(重庆大学 曾涛编)

3、《体育馆建筑设计》(梅季魁编)

4、《建筑设计资料集》

(七)

5、体育馆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物理、结构选型、建筑构造类书籍

7、《建筑学报》、《时代建筑》等上的相关文章

六、 基地图(附后)

第 3 页 共 3 页

第8篇:体育教学任务与要求

任务: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2.初步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基本技能方法。 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4.注重课堂教学的转化,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始。

5.教会学生学科规定的知识、技术、方法,并不断反复的练习。 6.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锻炼和保护学生的身体发育,

促进学生正常健康成长。 要求:

1.以增进小学生的健康为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转变观念、情感、态度,帮助学困生改变自我心理。 3.加强过程评价和激励性评价。 4.培养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5.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 6.科学分配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

学情分析:

1.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根据“新体育课程标准”制定了全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进度和课时计划。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课上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自觉自愿地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课外体育活动

我们在本学年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落实关于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要求。制定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认真上好体育活动课,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是和学生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第9篇:毕业设计任务书

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1001班

毕业设计(报告书)任务

教学目的要求

1,毕业设计是整个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的全面考核,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一次概括和总结.

2、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加强综合设计能力和提高独立工作能力, 设计课题应有一套设计成果.

3, 毕业设计成果要求规范化,符合旅游工艺品制作的要求. 4,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成果的过程就是参加毕业设计答辩的准备过程. 二

设计课题的选题

1,本次毕业设计确定为一个系列(2-5件作品),学生任选其中一个课题,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

2,本次在暑期进行毕业设计的,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在指导老师指导下, 设计期间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

项目课题

课题一:彩绘工艺品

具体要求:3—5件实物,成系列(翻制成石膏,或购置模具,并施以彩绘),题材不限,造型美观,具有时代性,装饰性强,色彩搭配和谐(如秦脸谱,吉祥物,或凤翔泥塑重新创意)。 课题二:装饰画

具体要求:2-3件(60mm X 50mm / 40mm X 50mm)题材自选,具有时代性,形式美感强,装饰性强,色彩搭配和谐。 课题三:漆画

具体要求:2-3件(40mm X 40mm、),手法自定,要求装饰性强,工艺精美。 课题四:布艺

具体要求:

1、抱枕类:3件成系列(45mm X 45mm)扎蜡染或手绘。

2、布艺小品:3——5件成系列,卡通或吉祥物。

3,、坐垫类:3件成系列(45mmX45mm)扎蜡染或手绘。 课题五:雕刻

具体要求:2——3件实物摆件,题材不限,构图新颖,表现技法应用恰当,制作精美。

毕业报告书要求

1、毕业报告书内容应于自己所选课题一致,应从本课题市场分析,制作方法(工艺流程)及市场推广价值,创新思想等方面论述。论据充分,观点明确。图文并茂。

2、字数要求:3000~5000字 五,结题时间:2012年12月

2012年7月1日

上一篇:计生协会活动计划下一篇: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