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体育学(通用8篇)

学校体育学 篇1

1: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特征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特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政治等多种因素制约的特征。

发展趋势:1: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向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 3: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4:竞技性进步加强 5:逐渐整体化方向发展 6:管理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2:何为终身体育?它的思想是由何人在什么时代提出的?

1: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即从一个人的生命开始到生命的结束都要适应环境与个人的需要进行身体锻炼已取得生存,生活,学习与工作的物质基础或条件。

2:提出: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20世纪60-70年代提出。

3: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

2: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2.1:课内外相结合 2.2: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2.3学校体育与卫生保健相结合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4: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

5: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

4:何谓体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怎样构成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1:在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2:教学过程: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放松阶段,实施阶段,检查与评定阶段。

3:基本要素: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人际关系,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教学的反馈等。

5: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过滤分别是什么?

1:一般规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教材,通用知识。

2:特殊规律:1: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规律

2: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3: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4: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发展规律

5:人体机能适应性的规律

6:何谓体育教学原则?体育教学原则有哪些?

1: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时间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体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2:一般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直观性原则

3:特殊性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安全性原则,巩固提高原则

7:何谓语言法,何谓直观法?

1语言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的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和指导学生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2:直观法: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演示和外力帮助借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和本体感觉器官来直接感知动作的教学方法。

8:简述讲解示范的感念及要求。

1:讲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作用、要领、方法要求,一直到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讲解的要求:讲解的要明确并具有教育性,讲解的要生动形象、简明易懂,讲解要富有启发性、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注意精讲多练。

动作示范: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知道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示范要求:要有明确目的、示范要正确熟练具有感染力、示范的方向和位置要利于学生观察、示范与讲解相结合。

9:简述完整法、分解法、的概念和优缺点?

完整法:是指以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的连续的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优点:能使学生完整的掌握动作,不至于破坏动作结构和产生动作脱节。缺点:不易于较快的掌握动作技术中较为复杂的要素和环节

分解法:把完整的动作合理的分成几个部分按部分逐渐进行学习达到全部掌握的一种教学方式。

10: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产生动作错误的原因有哪些,应如何预防及纠正?

1:学生因素:学习目标不明确积极性不高,怕受伤,缺乏信心,有畏难情绪 学生对所学的动作技术的概念

教学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因素,主要是受到了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多方面环境的影响

2:预防和纠正:运动分解法解决复杂技术问题 通过诱导性练习及转移性练习等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 加强基本技术的教学全方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11:实施矫正法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预测错误—-发现错误—-分析原因---纠正错误---验证效果---总结经验

12:体育教学中的一般教育法有哪些? 批评法、说服法、评比法、榜样法、表扬法

13:确定体育课结构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体育课的典型结构各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基础结构的依据:人体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规律“工作能力”逐步上升阶段“稳定阶段”和“下降和恢复阶段”

具体结构依据:体育课的任务,板材性质,学生特点,场地器材特点,季节气候特点。2:准备活动的主要任务:集中学生,明确课的内容任务和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做好准备活动,使机体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完成基本部分的任务做好准备。

部分基本的任务:学习式复习,考核教学进度规定的教材,使学生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发挥体能。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

结束部分的任务: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

14: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包括哪些内容?

体育课常规,学生学习队形安排与调动置场体器材和确定教学组织形式。

15:安排学生学习队形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利于学生看的清“示范”“演示”“听得清教学”学生尽可能背对阳光、背风沙、背干扰站立。

队伍的站立应有利于教师观察、帮助、指导、调动。

16:体育课的分组轮换形式有几种?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在学生人数不多,技材比较困难复习板材也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采用。

17:何谓体育课的密度?有效利用的各项教学活动和教学辅助活动包括那些?

1:一般密度:一节课中,有效利用的各项教学活动,教学辅助活动的时间与总时间之比。专项密度:指某种活动合理运用时间,课后总时间之比,比如学生做练习总时间与课的总时间之比又叫“练习密度”。

2:有效的活动包括:教师的指导,学生的练习,学生的自练、讨论、分析、相互观察与帮助,学生必要的休息,必要组织教学活动。

18:合理安排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课的类型和教学目标安排生理负荷 根据教材的性质和数量安排生理负荷

生理负荷的强度及过程的安排符合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展水平。根据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安排生理负荷 考虑作息制度。

19:如何调节体育课的生理负荷?

改变练习内容

改变练习重复次数、延长或缩短练习时间和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 改变动作的某些基本要素 改变练习组合和顺序

改变课的组织教学形式,如采用循环练习式增加竞赛因素等 改变练习条件:如场地大小,器材的重量

20:体育实践课应如何准备?

了解情况:包括学生情况和学校情况

钻研教材教法:钻研教材的特点和作用,钻研教材的技术规格及其重点,研究教法。田径运动会秩序册制作过程

学校体育学 篇2

改革开放三十年, 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 与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一样, 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总体来说, 还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这是我们这一代参与其中的人, 在理性思考之后, 对“学校体育学”课程的现状做出的评价。因而, 用科学发展观, 反思昨天、今天, 展望今后的“学校体育学”课程, 对推进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学校体育学”的沿革, 大体可分为初创、探索、创立和发展四个阶段。

一、初创阶段的背景和思考 (1978年~1985年)

(一) 国门打开, 豁然开朗

“学校体育学”的初创阶段, 正处于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起的“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在这一转制的新时期, 学校体育工作者对“全盘苏化”提出了不少质疑, 开始以全球化、国际化的视角观察世界。

“文革”十年动乱, 正值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时期。苏美两霸的“争夺战”渗透至世界各个领域, 其中也包含竞技体育, 且竞技体育的发展状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发达国家纷纷对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以促使竞技体育国际化、商业化, 但也远离了健身和娱乐的目的。尽管竞技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仍在学校体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其发展迅猛, 已从理论和实践体系中逐渐与教育分离。

上世纪60年代, 随着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逐渐感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人的健康的不良影响, 文明病的增多, 促使美国出现“有氧运动”和国“黄金计划”。全民健身的兴起,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 使大众体育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二) 恢复整顿, 进入正规

“文革”十年动乱, 整个学校体育遭受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之初, 学校体育开始拨乱反正, 逐步恢复元气, 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一些新的探索, 为“学校体育学”的创建打下一定基础。当时,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也加快了步伐, “学校体育学”的前身《体育理论》试用教材重新编写、出版。该教材的重新出版, 是对学校体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支持, 尽管其在理论体系上, 还没有完全摆脱苏联的《体育理论》的影响, 但对于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体育理论》教材的编写、出版是十分及时, 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 正本清源, 走上分化

在“以俄为师”的指引下, 上世纪50年代, 我国引进了苏联的《体育教育和竞技运动理论》 (简称《体育理论》) 课程, 作为体育专业的必修课程。解放前, 我国并没有设置这门课程, 但设置了《体育原理》等相关课程。从框架体系和内容来看, 这两门课程具有明显区别。

凯里舍夫的《体育理论》来自于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都基于传授智育为核心, 如果说凯洛夫是以关注书本的知识为主, 那么凯里舍夫则是关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竞技体育体系, 技术形式上不同, 实质上是一致的。

凯氏《体育理论》中, 既包含体育教育理论, 也包含运动训练理论。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确实也没有把这两者严格区分开来, 犹如我国解放前举办的运动会, 大都是由学生运动员参加的, 分不清是体育教育还是竞技体育。但是凯氏《体育理论》至少将体育教育过程和运动训练过程明确区分开了, 这对当时的我国体育界来说, 在理论上是具有新意的。

但到上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 彻底动摇了我国体育理论工作者的传统观念。他们深深感到“全盘苏化”的路子太片面, 应该走出国门, 学习各国经验, 为我所用。凯氏的《体育理论》包含四个领域:体育概论、学校体育、运动训练和群众体育, 这四个方面基本归属社会科学理论范畴, 不能涵盖生物科学、心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理论范畴, 统称《体育理论》既名不正也言不顺。一门学科的名称, 最主要是其定位要准, 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因此, 要正本清源, 正研究对象之本, 清学科名称之源。我们在吸取世界各国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 实现学科分化, 把体育理论一门学科, 分为四门课程, 即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和群众体育学。《体育理论》正本清源, 实现分化, 在我国体育理论界反响很大, 对体育教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 它催生了一门新的课程——“学校体育学”。

(四) 扬州会议, 体质论定位

1979年5月, 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在江苏省扬州市联合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 (简称扬州会议) 。会议各项主题均对我国学校体育进行了拨乱反正, 对恢复我国学校体育的正常秩序起了重大的作用。会议拟定了两个《暂行规定》, 明确确定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这一定位受到我国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关注, 其也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扬州会议前后, 我国体育理论界对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曾有过广泛而热烈的学术争论。以徐英超、林笑峰为代表的体育专家提出“体育与竞技运动的严格区别”:体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的体质教育, 而竞技运动是以在竞赛中争夺奖牌为目标的精英体育。同时还提出, 技能形成和体质增强是不同的过程, 反对把体质增强作为体育技能学习的副产品的提法;并对传习式的学习提出批判。学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任务的定位, 实质上是对传统《体育理论》的批判, 并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方面探索了一条新路, 这条思路已影响并仍在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从这层意义上说, 扬州会议在我国学校体育史上具有里程牌式的意义。

扬州会议后, 很多学校在体育课中采用“循环练习法”、身体素质“课课练”等, 重视对课上运动负荷和课的教学密度的测定, 并将其作为评定体育课质量的量化指标。这些做法无疑是对的。但是当我们强调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 却忽略了其他教学和教育因素, 甚至把体育课上成“达标课”, 轻视了对技术的掌握、技能的提高。这些都不利于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探索阶段的背景和思考 (1985年~1992年)

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简称《决定》) , 标志我国教育领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也积极影响了“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改革进程。

(一) 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

《决定》中提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 必须牢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在中央文件中首次把教育与素质并列相提。1987年, 时任国家教委主管基础教育的副主任柳斌, 明确提出:“基础教育不能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 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 是社会主义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 引起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这不仅是在“应试教育”中长期得不到重视的体育, 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体育本身也找到了实施素质教育最薄弱环节的突破口、切入点。为此, 增强学生体质不再是学校体育唯一的主要任务。学校体育的目标, 除了增强体质, 还应包含知识、技能、体适能和情意、价值观等多维内涵。这为“学校体育学”进一步的发展, 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层面上的支撑。

(二) 体育教学与体育课程

在“文革”前, 传统的《体育理论》只有体育教学理论专章, 缺乏相应的体育课程理论。如果说还有一点的话, 也只是在体育教学中, 有论述体育课程应用理论的章节。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 课程理论与实践也发生了极大变化。

教学与课程是密不可分, 而又相互区别的两大范畴。两方面都关注为什么教和教什么, 怎么教和怎么评定。课程的重点是教什么, 而教学的重点是怎么教。教学是指教与学双向活动的教学过程, 而课程则是指对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写、教学内容的确定。在我国课程是由教育部及编制课程内容的相应专家确定的;教学则是由教师承担。所以, 此前历来认为教育改革就是教师在教材教法上的改革。体育教学改革就是要求体育教师认真执行大纲、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而对于体育课程改革是行政部门的事, 与体育教师无关。

体育大纲和教材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编, 体育教学由体育教师执行, 这种现象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具有普遍性, 因而全国“一纲一书”的情况就自然形成。从全国来看, 教师跟着大纲走、学生跟着书本走。地方和学校体育缺少特色、学生个性无法张扬, 体育课堂难以形成生动、活拨、主动的气氛。

可见, 由体育教学改革转向体育课程改革, 这种双轨并列改革的趋势已成为“学校体育学”建设中必须探索的一个核心课题, 已引起学校体育界的关注。

(三) 体育课程改革的启动

《决定》的贯彻, 素质教育的深入落实, 一场新的教育改革随之启动。这次改革突出的一点是改革了过去只改教学、不改课程的惯例, 而是从课程、教材两方面入手, 实施课程改革。为此, 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并于1988年召开“全国教材改革规划会议”。对学科建设来说, 这次会议具有指导性意义。会议首先提出了“一纲多本”, 即一个大纲, 在宏观上有统一要求;多种教材, 鼓励各地院校、科研单位编写符合各地实际和特点的教材。其次, 会议提出全国至少要编制三种类型的教材:普通水平的教材、发达地区和条件教好地区的教材、贫困地区但基本符合大纲要求的教材。

“全国教材改革会议”后,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成立了“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 其中包括体育学科教材改革小组, 体育学科的课程与教材改革得以全面启动。这次改革, 改变了全国“一纲一本”的局面。体育课程内容注重灵活性, 充分调动各地、各校灵活机动的特点, 在全国影响很大, 为新世纪全国全面改革体育课程打下了基础。

必须提出的是, 在这一阶段, 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体育课程改革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建立以全面提高素质为核心, 关注发展学生个性的课程与教材体系, 是从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学生发展三个基点上协同考虑的, 并在三个基点间取得平衡, 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这一阶段, 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解放思想, 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探索各种新思路、新模式, 如快乐体育、体质教育、生活教育、娱乐体育等各种教法纷纷出现, 形成“齐放共鸣”的学校体育改革的大好氛围, 极大地拓宽了“学校体育学”的思考领域, 为正式构建这一学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创立阶段的背景与思考 (1992年~2000年)

1992年由国家教委印发的《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中, 包括了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 由曲宗湖主编的《学校体育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 ;随后, 1994年, 相继由金钦昌、李祥等主编出版了多个版本的《学校体育学》。它们均是经国家教委规定, 高师体育专业的必修课教材或主干课教材。同期一批学校体育学专著的出版, 也极大地丰富了“学校体育学”的内容, 完善了“学校体育学”的学科体系。教材和专著的出版标志着“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课程被正式确立, 使用30多年的《体育理论》教材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

(一) “学校体育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 “学校体育学”的内容和框架体系主要包含四大块:学校体育概述、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余体育 (包含运动训练) 和学校体育管理。在当时的背景下, 关于课程论的理念和观点尚未引进到“学校体育学”的理论体系中。值得注意的是, 在当时有关体育课程论和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相关课程结构、大课程理论体系和知识、运动训练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等, 却在编写《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同时, 在有关专著和论文中得到广泛介绍。

众所周知, 作为教科书的教材与学术专著, 其理论体系的成熟度及内容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新理论和新知识, 或从国内外教育理论引进到“学校体育学”的新理念和新知识, 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对其进行检验, 更不用说编进教科书的理论和观点, 更是有待实践验证, 且不断完善。“拿来主义”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是不可取的, 态度是不严肃的。

(二) 课程的引进和体育课程改革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 引进出版了多个版本的国内外课程理论。如1984年出版的现代课程权威泰勒编写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89年陈侠编写的《课程论》;1992年之后, 又相继出版了吕达编写的《中国近代课程史论》和张华著编写的《课程设计基础》等, 这些译文和专著都带给学校体育工作者极大的启发。1988年出版的由王伯英和曲宗湖编著的《体育教学论》中虽然含有体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内容, 但它只是体育学科的教学论, 体育学科的课程论还应在此基础上重新建构。

我国普通高校在体育课程改革方面的探索是这一阶段的特色之一。它受益于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提出在高校开设普通体育课、选项体育课、保健体育课、专项提高课等多种教学形式的基础上, 又有所发展。《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不强求统一, 而是一个不同学校开设其体育课的指导性文件,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因而, 实施新的《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时, 出现了各有特色的大学体育课程, 如, 深圳大学的俱乐部课程模式、北京大学的自主开放模式、福建师大的主副项模式、天津大学的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等。

这一阶段, 体育课程改革虽只在部分地区中小学和部分高校进行, 但影响波及全国。可以说, 这些体育课程改革对进入21世纪后, 全国大面积实行体育课程改革是一次很好的预演。

(三) 体教结合, 优势互补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运动训练在“体教分治”的大环境下, 主要是由体委独家支撑——采用专业体工队的体制。“体教分治”使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各自独立形成体系, 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病。

1986年, 国家体委、国家教委共同召开“课余训练工作会议”, 提倡教育部门自办中小学业余体校、大学高水平运动队, 及体育中学、传统项目中小学, 实现了国家体委和国家教委齐抓共管的局面, 形成“体教结合, 优势互补”的特色。由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按照教育规律和竞技规律, 共同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后备力量;且将文化课学习及课余训练都纳入教育体系, 其目的是为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养, 解决运动员的生源和出路等一系列问题。

“体教结合, 优势互补”培养竞技人才的课余训练发展趋势, 从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对建构“学校体育学”提出了新要求。

(四) 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 树立大体育课程观

体育课程的改革, 单靠每周2课时的正规课程难以奏效。1992年, 国家教委提出两类体育课程, 即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思路。这一动态与国外广义和狭义课程理念相一致。狭义课程是指每周2课时的正规体育课, 广义课程包含校内活动课程, 如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社会实践课及校外体育活动课。建构大体育课程观, 就是在加强正规体育课程的同时, 也要注重非正规体育课程, 即活动课, 才能落实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的要求。

1995年, 我国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主要是以增强国民体质健康水平为目的。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还专门对学校提出《一二一工程》, 即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两次远足野营活动, 学生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

上述两类体育课程和《一二一工程》, 都是落实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的重要举措。但必须指出, 由于受“升学教育”传统观念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和空间基本得不到保证, 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日趋下降。

(五) 创建时的反思

纵观全球, 经济发达国家启动课程改革的时间都早于中国。上世纪, 全方位的体育课程改革还没有在中国出现, 但改革的思想十分活跃。

1992年~2000年, 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经验、介绍世界各国发展动态, 成为我国学校体育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要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关学校体育改革的各种专著也大量出版, 这些专著介绍了国内外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情况, 拓展了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视野、启迪了他们的思维, 也为创建“学校体育学”打下了理论基础。

在此期间, 大量“教学论”、“课程论”的译著, 加之国内学者所著的“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理论”的出版, 都对“学校体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人们不仅了解了教学理论和课程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广义课程和狭义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区别, 而且对新世纪课程的理念、目标、教与学的方法及评价也有了新的认识。但是, 总体来说, 对体育课程理论的介绍仍然较少, 难以为体育课程改革打开思路。

1992年~2000年, 是“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8年。我们创建了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等课程。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 这一阶段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积累的新理念、新经验较多, 尤其从宏观上对课程论方面的理论介绍比较全面。而对于如何结合体育课程、体育教学实践方面取得的经验、理论较少, 因而很难在教科书、教材中得以完全呈现。

2. 这一阶段进行的体育课程改革, 基本局限在对方法和多元教学模式的实验和探索, 未能触及和出现全国范围的全方位改革, 在国际教育和课程改革背景下, 我们还处于滞后态势。

总之, 这一阶段, 是我国进行新一轮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改革的前奏, 它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进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四、发展阶段的背景与思考 (2001年至今)

进入新世纪, 我国学校体育面临两件大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 二是北京奥运会对学校体育的巨大影响。

这一阶段出台了3个重要文件:2001年小学“体育”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2002年《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出台;2003年,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试行) 》的发布, 标志着全方位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将于新世纪初期在我国全面启动。这次改革的力度之大、影响之深, 远远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何时期进行的课程改革。由于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的核心, 因而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改革是影响“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2004年、2005年, 由周登嵩、潘绍伟主编的《学校体育学》相继出版, 这两个版本的教材适应我国课程改革的需求, 并力求客观反映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 在内容上有较大变化。“学校体育学”的课程建设进入了发展阶段。

(一)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并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简称《决定》) 。依据《决定》的精神, 2001年, 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随后教育部又下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指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课程体系。”在这种背景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起有计划, 按步骤地全面展开。

《决定》明确学校体育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将课程改革导向学生的主体发展, 并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决定》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可见“健康第一”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 也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的理念,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被提出来了。但强调三维健康观, 并把中学体育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在我国尚属首次。“健康第一”已列入体育《课程标准》的总目标, 新的体育课程目标强调两条主线, 一条是运动主线:积极参与运动, 掌握运动技能;另一条是发展主线: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在新的《课程标准》中, 较为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同时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社会交往能力和角色转化等方面的教育。所以说,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不仅全面, 且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体育《课程标准》指导思想的确定、学校体育确立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本的思想, 将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内容。

(二) 体育课程分级管理与体育教师地位的变化

2001年国务院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简称《纲要》) , 其中对教材建设和课程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全国提出“一纲多本”的普遍要求, 并指出“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的政策”。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全国一本书、一刀切”的局面。

《纲要》还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根据体育课程分级管理的要求, 地方和学校可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 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造和组合, 进行教材化处理;也可针对本地区、学校的实际, 设计多样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一纲多本”和“分级管理”实施后, “学校体育学”的内容也要随之有所发展。很多新理念、新方法需要我们去解读和探索, 如“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教材化进程”、“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教研”等;在新方法方面, 尤其在“学”的方法, 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 都是从其他学科宏观课程论的视野中提出或引入的, 结合体育课程的实践能否运用, 运用中有何特点, 如何论述?新版的《学校体育学》虽做了解读介绍, 但仍较牵强, 尚须深入。必须提出的是, 在体育《课程标准》实验初期, 曾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 如“构建主义”的课程理论、“发现教学”和“程序教学”等方法论, 基本都强调学生主体发展的课程思想, 及以开发智力活动为主要特点。而对于是否适用于身体活动, 及是否以掌握动作技能为主要特点的课程理论, 需要经过多次实践的科研验证才能确认。因此, “学校体育学”在发展中要以严密的科学态度, 处理这方面的问题。

在实施体育课程过程中, 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并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 这也在新《课程标准》的实验过程中逐渐达成共识。但应该认识到, “一纲多本”分级管理, 要求体育教师不再是大纲的机械执行者, 而是体育课程的设计参与者;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单纯传授者, 更是学生体适能的开发者。所以体育《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 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及教师地位的根本变化。

(三) 北京奥运会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2005年, 中国奥委会和教育部开始实施《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 面向全国近4亿青少年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传播奥运知识、弘扬奥运精神。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推进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极大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作为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学校体育也同时受到世人的关注。

但是, 对学校体育界的有识之士和业内人士而言, 在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欣喜的同时, 更多的是反思和忧虑。

从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的夺牌情况来看, 中国已达到打破美俄长期争冠的传统格局, 占据金牌榜第一。但夺金的项目, 并不是标志国家竞技实力的田径、游泳两大项目 (在51块金牌中只取得1块游泳金牌) ;奖牌总数少于美国;奖牌的分布排列呈倒金字塔形;得奖巨星缺失等, 特别是我国步入体育大国、竞技强国, 关键是依靠举国体制的保障体系。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 只有约3%来自学生群体。而其他体育强国的学生运动员人数占据其运动员总数的30%~40%。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深化改革, 一旦竞技管理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 能否继续北京奥运的辉煌, 难以预估。

学校体育界最为忧虑的是, 在北京奥运会取得辉煌成果的同时, 我国青少年体质与健康水平持续下滑的现状, 即一方面竞技体育达到顶峰, 而一方面体育教育整体却陷入低谷。能否充分发挥举国体制造就北京奥运会辉煌成绩的优势, 将其倾斜至发展我国学校体育事业上, 以扭转这一极度落差的状况, 彻底改变这一态势呢?

(四) 后奥运时代, 全面落实纲领性的“中央7号文件”

在筹办北京奥运会期间, 我国已开启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工程。国家领导人得知我国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后, 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 并于2007年5月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发[2007]7号) , 这一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指导性文件。随后, 教育主管部门又在全国开展了“迎奥运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简称阳光体育) , 掀起了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序幕。

“中央7号文件”从指导思想到20条纲目内容, 是将奥林匹克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有机结合的典范性文件, 如能全面落实到位, 学生终身受益, 但需要用对待北京奥运会的热情和毅力贯彻“中央7号文件”的实施, 使“阳光体育”的开展形成长效机制。

实施“阳光体育”, 建议解决以下问题:

1.“阳光体育”应普照全国城乡各级学校, 首先解决贫困地区学校学生享有体育的权利, 城乡学校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重点是西部农村学校, 难点是老、少、边、穷、山区学校。

2.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 应拟定两套分别针对城乡, 实施“阳光体育”的方案, 区别对待、因地制宜, 切忌一刀切。城镇学校体育要讲质量、讲效果。

3. 普通高校应试办健身俱乐部和竞技俱乐部, 鼓励大学生依据自身需要, 参与这两类俱乐部的教学与训练。坚持“三自主”, 深化体育课程改革。

4. 教育主管部门应保证学校的体育经费占学校教育经费的1%~2%, 专款专用。

5. 评定学校体育的质量, 其评价标准就是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指标的提升。评价管理应重神轻形, 不能搞形式主义。

在“学校体育学”的发展阶段, 必须全面贯彻“中央7号文件”、落实“阳光体育”, 把握好后奥运时代学校体育的走向, 做好理性思考, 即做好将“金牌第一”转向“生命至上, 健康第一”的理论准备。

五、构建“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几点思考

(一) “和而不同”的哲学思考

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和途径是有区别的, 我国以减少政府部门对体育课程的约束力, 扩大学校和教师在实施体育课中的灵活性作为改革的方向。而国外却不尽如此, 如英国在1988年颁布的体育《课程标准》, 却加大了对体育课程的规范要求;美国在1995年颁布《走向未来——国家体育课程标准, 内容和评价指南》, 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体育课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可见, 中、日与英、美相比, 课程改革的理念相同, 途径不一。中、日逐步减少约束力, 扩大灵活性;而英、美则逐步加强宏观调控, 限制灵活性。虽说表面看来并不一致, 但究其实质, 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即:力求宏观调控与微观实践相结合, 力求约束力与灵活性相结合。

“和而不同”的哲学思考, 要求“学校体育学”既要明确走向全球、共同发展的方向, 又要尊重各国家、民族相对独立的结构体系, 以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背景, 在强调宏观调控的前提下, 承认发展的不平衡、承认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和课程模式的多元化。

(二) 辩证统一的思维方法

在构建“学校体育学”课程的过程中, 必须辩证统一地处理多方面的关系, 如增强体质与掌握技能、运动主线和发展主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等。

体育课的主要特征是学生从事身体练习, 既要掌握一定的动作技能, 又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因此技能学习和发展体适能是身体练习过程的两个方面, 是辩证统一的, 而不是对立的。只是不同结合阶段有所侧重而已。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颁布后, 提出五大课程目标, 分为运动主线和发展主线。其中, 运动主线是载体, 离开技能学习, 一味强调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就称不上是体育课;而离开了发展主线, 一味强调运动参与、运动技能, 体育课也就失去了方向。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更多地关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这是对的。但是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教法理念时, 却出现照搬文化课中的学习方法、套用文化课中的学习模式;评优课中追求形式主义、忽略技能的传授;部分教师重视心理和社会适应, 忽略了技能掌握和体适能的发展等情况。实际上,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实践过程中, 两大主线是相辅相成的, 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在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中, 还有很多对立统一。如, 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体育课程的约束力和灵活性的关系;对体育成绩的评定中, 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关系;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 定性与定量的关系;课余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等。“学校体育学”的课程建设中, 应以辩证统一的态度, 处理这一系列的问题, 从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层面, 对其做出科学的解读。

(三) 继承与发展的唯物史观

体育学从初创至发展, 经历了四个阶段, 逐步完善。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课余体育的改革不断成熟、完善, 都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继承与发展。21世纪进行一次全国大、中、小学普通体育课全方位的改革, 迎来了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

继承与发展的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是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上, “学校体育学”中各章节的内容都要根据教育和体育发展的新动态进行实事求是的梳理, 拿体育课程为例, 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文化课的最显著特点是, 体育课是一门实践类课程, 它的两大特点是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这一观点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都是正确的, 是不能否认的, 这就必须要继承。但又不能单纯地理解体育实践课的唯一特点是从事身体练习, 还必须考虑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体育观, 这一观点已在学校体育界业内人士中达成共识, 这一本质特点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

可见“学校体育学”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发展。

总之, 对待一门课程的构建, 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持有这种唯物史观, 即“对的就要继承, 不完善的要充实补充, 错的要纠正”。当然, 也有这样的情况,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对的, 但由于时代的发展, 出现了新情况、新事物, 因此应当出现新的论述。所以继承与发展也是有针对性的, 讲历史条件的, 一切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决不能主观地臆断和推论。实践检验、辩证统一的思维、继承与发展的唯物史观是构建“学校体育学”的哲学基础。

(四) 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及其完善与发展

“学校体育学”是体育学的一门分支课程, 以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为主要教学对象, 根据学校体育教师的实际需要, 该课程分为四部分, 即:学校体育基本原理, 体育课程与教学, 课余体育 (含课余健身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校外体育活动) , 学校体育管理等。从这一体系可以看出, 虽然“学校体育学”中包含一些基础理论, 但更多的是实用理论, 这一框架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如果与日本比较, 他们在本科阶段开设《体育学科教育》, 其中包括体育课及教学论的相关知识, 但基本没有课余运动训练的理论。我国的“学校体育学”对课程与教学论介绍得较不充分, 这部分与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十分密切, 应予以完善、加强。而作为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支课程——《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也应尽快建立起来, 应以体育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为主要教学对象, 对这门课程深化研究。近年来, 不少体育院校设立了体育教育理论的博士和硕士点, 如设立课程与教学论的博士和硕士点, 可考虑加设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

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研究现状与分析 篇3

关键词 学校体育学 现状研究 现状分析

一、概述

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和国民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在培养、塑造具备动脑和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学作为我国的一门学科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先后经历了学科的创立、发展、壮大过程。21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学的人文教育色彩逐渐淡薄,课程的科学化倾向和学科中心倾向日益加强,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理论逐渐开始在学校体育教学和研究中广泛应用,学校体育的研究和发展开始重大的变革。

二、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研究现状

本研究为获得湖南省学校体育的研究现状,从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长沙、衡阳、娄底、邵阳、张家界、常德等6个地市的12所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得了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的研究现状。

(1)学校体育学学科性质调查

笔者在进行学校体育学学科性质的调查后,发现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者对学校体育学的学科性质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学校体育学学科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另一种观点认为学校体育学学科是以现代教学论为基础的新兴学科。

(2)学校体育学研究内容调查

笔者在对湖南省12所学校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后,发现湖南省学校体育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类,详见表1所示。

(3)学校体育学研究方法调查

目前,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查阅国内外资料的文献资料法、对所查阅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的统计分析法和对统计资料进行理性综合分析的理性分析法三种。

三、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研究现状与分析

1、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现状的调查,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科性质不够清晰

由于学校体育学既具有体育学科的特点,又以教育科学的教学论为理论基础,是体育学科和教育学科的交叉科学,是“基本上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学科性质界定不清晰和符合逻辑学法则。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只有明确了学校体育的本质和学科性质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研究内容不够系统

在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体育史、课程教学论、训练学、体育管理学和体育科研五个部分,但这五个部分都没有与“学校”相结合,仅将学习体育学作为单一的知识体系,并为融合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

(3)研究方法不够科学

从笔者调查到的情况来看,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集中,缺乏对具有主动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学生采用“实验—实证”研究方法,并未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体育学习效果进行实验对比研究,研究方法不够科学。

2、提高湖南省学校体育研究效果的建议

在对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明确研究目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笔者认为“和而不同”不仅仅是认识这里,也应是学校体育学的研究目标。学校体育学的研究不管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进行研究,但目标都应是为满足学生当前对运动的需求、启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结合学生需要、社会需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2)改进研究方法

为客观、准确地发现学校体育学中的问题,揭示学校体育学的规律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确定科学的研究态度和改进研究方法。从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实践出发,以更宽的视野、更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思维来确定科学的研究态度,并从有经验教师那里获得实践教学心得等第一手研究资料,以此充分保障研究结果的科学、严谨性。

(3)改革教学内容

随着“素质教育”、“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终身教育”等先进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改革学校体育学的内容,是适应社会、学生发展的需要。在保留原来内容的基础上所补充的内容和继续留用的内容充分反映了基础体育教育的实际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实用性、应用性,解决了与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衔接困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斌.清末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启蒙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教学学报,2012,11(6):53-54.

[2]辛继湘.教学技术理性的审美超越[J].湖南师范大学教学学报,2012,11(6):5-6.

[3]孙明英.论地方高校课程理念的重构—一种多元价值整合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学学报,2012,11(5):60-61.

读《学校体育学》有感 篇4

(作者:王伟男)

厚德博学,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学习新颖的教学方法,读懂教材,了解学生,所以在课余时间,我专心研读了《学校体育学》一书,在这本书中,我学习到很多以前未了解到的知识。

在中国古代,所谓的“学校”从奴隶社会开始出现,西周时,学校教育主要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是学校的必学内容。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大多主张兼重身心的教育。总之,纵观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学校体育没有在教育中获得相应的重要地位。

之后,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了现代体育的思想基础。现代体育的雏形在中世纪后期已初显端倪。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肉体是灵魂的监狱”到“灵肉一致”的转变,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现代学校体育形成的时代背景赋予早期学校体育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总之,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将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一些身体活动得以进入学校,被用来作为培养人的教育手段,开启了身体活动的教育化历程。

如今,学校体育在我国受到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应考虑几个因素:学生的需要、社会需要、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使其成为德、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所以,每名教师应秉承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与要求不断学习教学方法,我从书中学习到了很多新颖的教学方法,比如: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与解释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游戏与竞赛法。目前我国现代学校体育多多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自主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发现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领会教学法。

业民小学学校体育达标总结 篇5

学校体育达标工作,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达标工作做得好坏,直接体现一个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领导重视程度,也是对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普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都有着积极作用。

学期一开始,学校就及时制定下发了本学年的学校体育“达标”工作计划,由校长及主任牵头,各年级班主任为组织者,以任课体育教师为指导,积极发动全体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活动。经过师生共同努力,本学年达标在上周顺利完成。

本次整体达标合格率为95%,优秀率为30%,良好率为41%。而去年整体合格率为80%,优秀率为20%,良好率为32%。总体来说本次达标成绩较去年有很大提高,小学四~六年级成绩进步尤其明显,虽然有进步但缺点同样明显。

个别项目(前抛实心球)成绩普遍低下。

通过对学生了解知道,学生家长从心底根本不重视体育,认为只要学好文化课就行了,其他不重要。另外重要的一点,学生对于体育课枯燥的练习没有兴趣,对力量等基本身体素质练习就更烦、更没劲。所以要使体育课走出当前的困境,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来完成。

没有总结、积累便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加以克服,更不能展示自己的优点,发扬广大。通过对本次达标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观念的转变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高级游戏,玩这种游戏的人应该是很快乐的。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内容长期不变,顽固僵化,不能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去教学,使学生练而无劲。如此教学,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使体育课质量每况愈下,停滞不前,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体质水平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在上体育课时,很多学生心理或生理上感到“累”、“负担重”,丧失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们就要给学生添点“兴”,要为学生的体育课“减负”。针对这一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快乐式教学。快乐式教学模式就是要从传统的讲授式、单向传授式转变到启发和讨论式的教学模式上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间互动、互助、互学的过程。2:教师责任心和事业心

体育教师在上好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体育达标这一块。首先在课中认真抓好达标工作,其次利用课余时间对体育差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体育尖子生进行重点培养,从而做到抓两头促中间,使之全面丰收。早锻炼、课间操不但有教师管理,学生会共同参与,并且定期进行打分、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班级和个人提出批评和建议,并及时进行整改;小型竞赛内容丰富多样,对获胜的班机进行表扬和奖励;

举行的体育项目擂主争霸赛,学生踊跃参加,提高兴趣;开展课外活动,班主任组织管理,体育教师到场辅导,学校所有活动场地全方位向学生开发,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活动场地,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很高,增加学校体育活动的氛围,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也促进了学校的体育达标工作的开展。

学校体育学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念和“健康第一”的思想,把学校体育作为强身健体、培养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的重要载体,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切入口和突破口,扎实落实“四个校园”建设,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育人环境,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措施

1、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各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学校要对体育教师的年计划和课时计划严格把关。要做到“三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的身体形态和生长发育状况;二是关注学生的肥胖和个体差异;三是关注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终身锻炼意识。每年四月份举办一次体育教师优质课大赛评选活动,激励教师从教热情。

2、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各校要建立健全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和活动计划,在无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1

节体育活动课。将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列入课表。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

“大课间活动”安排在上午第二节课课后,时间不少于25-30分钟。活动内容坚持“立足校园,扎根班级”的组织原则,鼓励学生到户外去、到阳光底下去、到大自然中去,广泛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活动,程序要有广播操、眼保健操、健身操和自主活动(跳绳、踢毽子、掷沙包、抖空竹、武术、球类等),活动要体现本校特色,达到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的教育功能。

学校要组建田径运动队和球类运动队。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体育社团建设,制定好各项奖惩制度,不断加大投入,及时更新、补充体育设施,体育教师训练课纳入课时,与年终绩效工资挂钩;二是体育老师每天第七节课必须进行训练,要有全年训练计划和每天训练计划(学校主管领导要严格把关);三是学校领导要做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工作,积极参加运动队训练;四是解决好体育老师的待遇。

3、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并努力达到及格以上。各校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奖励机制。及时向国家数据库上报数据。

4、精心组织安排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好每年一次的学校运动会;广泛开展体操比赛、球类比赛、田径比赛和趣味体育活动,建立机制使之常规化、制度化,调动师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班主任、体育教师和其他任课教师都要各司其职,共同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2、加大经费投入。各校要确保每学期有一定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的添置和补充,确保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要提倡师生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制作体育器材,弥补设施不足。

3、加强队伍建设。要按照国家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校体育课程总课时,配足配齐体育教师。一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二要学校领导要监督、指导体育教师的课程开设情况,要经常深入体育课堂,规范体育课程。三是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对体育工作的认识水平及相关知识能力,明确其对学生课外体育进行指导和督促的职责。

4、加强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一要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对体育教师安全方面的培训和对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要长抓不懈。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体育课程和活动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体育设施的配备质量,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安全。二要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倡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学校处理好意外伤害事件提供必要保证。

5、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总校将不定期督促检查各校落实情况。

6、营造学校体育发展良好环境。各校要认真宣传学校体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加强对群众性学生体育活动的宣传,引导师生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形成珍视健康、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乌金学校

美国学校为何不学亚洲 篇7

美国官员和智库们通过一些数据证明美国必须更好地培训教师, 并且跟亚洲学校一样给学生更多的课堂时间。然而, 马萨诸塞州维斯顿中学物理教师波利斯·克桑斯基却从这些论调中觉察出一些漏洞。

克桑斯基对80多名学生进行了网上调查, 调查对象多数来自中国和韩国, 并且都是来自亚洲最好或者经过最严格挑选的学校。有学生表示, “因为迟到往往会遭受体罚, 例如罚跑等。”

其实, 被大学入学考试吓坏的美国学生和家长应该认识到, 对于在亚洲国家成长的学生而言, 这种考试简直就是一只纸老虎。在亚洲, 全国性的入学考试非常重要。亚洲学校很少有时间用在艺术、体育或课外活动上, 因为考试就是一切。

在亚洲, 教学就是讲课。学生通常整天坐在教室, 并不停地记笔记。有学生表示, 学生课堂上很少提问, 因为老师“会认为你提的问题愚蠢而朝你发脾气”。理科课程常常通过记忆来传授, 家庭作业是堆积如山的练习题。

那么, 这些亚洲学生对美国的教育又有何反响呢?有位调查参与者说:“最大的不同是, 美国教师用更多的时间跟学生一起讨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他们把美国教师描述为“友好”“灵活”“幽默”“活泼”和“跟朋友一样”。而且, 课间休息时老师会跟他们开玩笑, 这使他们惊讶。同时, 亚洲学生发现美国学生有“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立性”。

小班体育活动:小青蛙学本领 篇8

小班是发展幼儿跳跃能力的极佳时期,而且多以双脚跳的动作为主。怎样让小班幼儿有兴趣地练习跳,并增加难度,巩固跳的技能,是小班跳跃类体育教学活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幼儿来说,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是他们所能理解、喜欢的,赋予幼儿“小青蛙”角色来练习跳的动作,符合双脚跳动作的特点。青蛙跳活动还能满足幼儿运动、娱乐、交往、创新等多种需要,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活动目标

1.练习从高处往下跳,发展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2.在学青蛙跳的活动中,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3.培养自信心、勇敢及关心他人的品质。

活动准备

1.青蛙哥哥胸饰一个,小青蛙胸饰每人一个,装饰成池塘的椅子若干(不同高度),小蝌蚪、荷叶(即时贴剪成)若干,相关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师:小蝌蚪们,来,跟着哥哥在池塘里学游泳吧。春天来了,天气慢慢变暖和了,呀,你们怎么长出后腿了,让我们动动后腿、蹲一蹲吧……前腿也长出来了,让我们伸伸前腿吧,往上伸,往旁伸……摸摸尾巴不见了,你们变成小青蛙了,呱、呱,让我们跳到岸上去玩玩吧。

二、基本活动

1. 幼儿尝试从不同高度的“岸”跳进“池塘”。

师:池塘里的水真清呀,我们一起跳下去游个泳吧,呱!(带着幼儿往下跳)游泳喽……

(小班“从高处往下跳”的高度基本为25厘米,通过对我园小班幼儿的测试,我把三个高度分别定为约20厘米、25厘米、30厘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岸”来“跳水”,使每位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

2.请能力强的幼儿先示范,教师再讲解、示范。

师:刚才有个小青蛙跳得真漂亮,请他来跳给大家看。(请一名幼儿站到“岸”上)你们看,他的两只脚是并拢的,膝盖是弯弯的,呱!轻轻地跳到了水里,我也要来学一学。

(对小班幼儿讲解动作要领时必须清楚,而且要多次强调。在练习“从高处往下跳”这个基本动作时,先让小青蛙自由尝试,然后请一名动作正确的孩子来展示,教师再来“学一学”,边做动作边讲解动作要领,最后请小青蛙“一起来学一学”。整个过程没有直接的示范讲解,而是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3.引导幼儿尝试从不同高度的“池塘岸”往下跳水。

师:小青蛙们,我们也来试一试吧!看看你们的脚有没有并拢呀?膝盖应该怎么样的?准备好了吗?哥哥要看看哪个小青蛙跳得最轻。一、二、三,呱!游泳喽……你们还想再跳一次吗?这次,哥哥要看看谁跳得最远。

(幼儿初步掌握“从高处往下跳”的动作要领后,需要通过游戏或提高难度来保持他们的兴趣,避免枯燥的纯动作练习,因此,教师分别提出跳得高、远、轻的要求,使每次练习各有侧重点。“跳”是高强度的动作,不能连续长时间地练习。因此,幼儿练习跳的动作后,我都带着小青蛙游一游,划划水,达到放松腿部肌肉的目的。)

4.游戏“消灭害虫”,巩固跳的技能。

师:前面飞来了许多害虫,嗡嗡嗡……我们数数有几只害虫,一、二、三……快跳起来把害虫捉住,呱!(幼儿跳起捉害虫)

5.游戏“跳荷叶”,探索不同跳的动作。

师:你们看,池塘里有这么多荷叶,我们可以怎么玩呢?“跳荷叶”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撞到一起。

(通过观察,我发现小班幼儿能较容易地完成“从高处往下跳”的动作,而对“行进跳”动作的完成有一定的困难,此游戏为后阶段开展更为丰富的跳跃类动作教学作铺垫。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能情况进行游戏,调整运动量。)

6.集体休息:喝水、睡觉、接电话。

7.游戏“营救小蝌蚪”,挑战从更高的高度往下跳。

师:刚才小蝌蚪打来求救电话,我们请一只小青蛙先去营救,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幼儿跳进池塘救小蝌蚪,每次救一只,并对小蝌蚪说一句好听的话。)

(这一环节体现了“给幼儿的活动内容应具挑战性”的教育理念。让一只小青蛙先进行示范,使幼儿清楚游戏规则,“一次只能救一只小蝌蚪”的规定避免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因抢着救小蝌蚪而造成纷争,对小蝌蚪说一句好听的话体现了关爱教育。)

三、放松活动

青蛙哥哥带领小青蛙跳舞,做放松动作。

上一篇:分包劳务安全协议书下一篇:情人节贺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