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导学案下

2022-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八年级语文导学案下

八年级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

摘 要:在八年级语文教学阶段,教师的教学方向逐渐向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转移,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加强导学案的编制和运用。导学案不仅是指引学生自主学习和高效学习的路线图,也是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绝佳工具,值得教师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文章主要论述了八年级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从而优化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八年级语文教学;导学案;运用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2.02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持续推进,教师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逐渐意识到导学案的运用价值。从本质上讲,导学案就是一种融合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流程的教学方案,不但非常适用于八年级语文教学,也能满足新时代初中生的自主学习需求,运用导学案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八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语文课程与导学案有机整合,为学生开发更加创新、完整的自主学习模式,从而帮助学生习得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意识,全方位完善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

一、八年级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必要性分析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生成基于自主学习导向,将其应用于八年级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对于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是完善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来讲,都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是教师加快语文教育改革步伐的必要举措。经过深入的分析研讨,可将八年级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必要性归纳为两方面。

(一)导学案具有优越的教学功能,可优化语文教学流程

传统的语文教学流程欠缺条理性,不但导致教学内容过于松散,也难以发挥最理想的导学作用。导学案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具有良好的导读、导思和导做功能,教师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加强运用导学案,一方面可以整合语文教学目标,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导向性;另一方面也能优化教学流程,将有效的导学措施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大幅度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二)导学案侧重于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可显著强化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八年级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在作用和功能上具有局限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效并不理想。导学案是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高效学习的路线图,教师通过科学的导学案编制,不但可以使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目标,也能指引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帮助学生顺利掌握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弥补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这些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大有裨益。

二、八年级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策略

(一)加强学情分析,精心为学生设计语文导学案

纵观导学案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不难发现应用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深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编制和设计导学案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致使导学案的教学效用难以充分发挥。首先,教师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时常常陷入误区,他们鲜少考虑到导学案和学生实际学情的适配性,不但会削弱导学案的运用质量,也会给学生达成三维目标造成不利的影响。其次,教师对导学案运用方法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很多教师对导学案的设计原则认识都不够透彻,这也会降低导学案编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阻碍导学案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运用。面对以上不良局面,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八年级语文教学中,必须更新教学思想,积极加强学情分析,根据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以及学生的学情特点,精心为学生设计语文导学案,这样既可以提高导学案和语文课程的匹配度,也能促进导学案教学功能的充分发挥,从而为导学案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顺利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过深入分析研讨,教师设计语文导学案时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第一,课时化原则。所谓课时化原则,就是教师应该尽量将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整合到一个语文导学案中,这样既可以避免语文教学内容过于松散,也能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计划性及时效性[1]。在具体的策略实施方面,教师可以将一篇课文的作者资料、创作背景资料、重点阅读内容、语言风格的分析重点以及自主阅读计划全部容纳到一个导学案中,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指导,对文章的重点段落展开自主、精细研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并进行思维点拨,直到學生能够把握文章的人物形象特征、语言风格、命题立意等要素。第二,问题化原则。所谓问题化原则,就是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应该贯串问题引领思想,这样不但可以增强语文课堂的思考性,也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如果导学案中的课文题材是写人叙事的,那么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就可以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形象等刻画为学生设计阅读问题,如“通过作者对主人公的穿着打扮描写,我们可以收获哪些信息?”“主人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等,教师也可以根据叙事课文的情节设置为学生设计问题,如让学生合理猜想后续情节等。学生结合深度阅读分析顺利解答导学案中的问题,阅读理解和思考探究能力都能得到有效锻炼。

(二)优化预习环节,利用导学案发展语文自主预习

预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语文教学环节,有效的预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也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八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运用导学案时应该对预习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加强优化预习环节,一方面可以把握导学案运用的关键点,为语文课堂教学开一个好头;另一方面也能利用导学案发展语文自主预习,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导学案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效。

首先,教师在借助导学案策划语文课堂教学预习環节时,可以在导学案中将语文课程的预习重点罗列出来,利用图文结合的信息呈现方式,或者创设相对应的音画情境,指导学生自主开展课文泛读、难点了解等预习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标注出来,或整理成文字信息,以便在深度探究环节对这些问题进行细致剖析和详解,从而使学生掌握运用导学案开展语文自主预习的步骤和方法。其次,教师在应用导学案创新语文自主预习模式过程中,还应该加强为学生创设启发式预习问题。如果预习内容是对写景散文的分析,教师可以在学生开始预习之前对学生提出“文章的景物特点是怎样的?”“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文章对景物细致描绘的部分是哪几个段落?”等问题,鼓励学生根据导学案的预习流程,带着问题开展课文预习,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思考探析能力和自主预习能力,教师也能真正借助导学案兼顾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以及语文知识链的完善,从而让导学案成为学生高效率探究语文课程的风向标和路线图,凸显八年级语文教学改革中的自主学习立意。

(三)注重协作探究,利用导学案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导学案具有非常突出的导读、导思和导做功能,将其应用于语文教学,不但可以改善单一化的教学格局,也能引领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自主探究活动。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八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导学案时应该注重协作探究,合理编制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流程,为学生开发形式丰富的探究活动。一方面可以利用导学案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学生合作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助推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彰显导学案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2]。

首先,教师在利用导学案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协作探究活动时,应该着意在导学案中增添与任务驱动相关的内容。对于任何语文教学目标,教师都可以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思路为学生开发设计协作探究活动,一则可以迎合八年级学生喜爱猎奇和挑战的心理倾向,二则也能通过任务驱动丰富导学案的应用场景和形式,促使学生在解决和完成语文探究任务过程中得到思维品质的启迪以及学习能力的强效训练,这些都是学生深度融入语文课堂探索式学习的重要标志。其次,教师在导学案中为学生编制语文协作探究活动流程时,应该加强师生课堂角色地位的调整和翻转,帮助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引下,积极和身边的伙伴以及教师开展有效的互动、协作交流,实现学生的思维对话式学习目标以及语文课堂生成资源的交互生成,这些不但可以提升导学案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有效性,也能切实破除传统语文教学体系中内容形式单一化、学生主体意识薄弱等弊病,推动学生探究意识、能力以及语文素质的自主发展。

(四)渗透问题导学,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众所周知,学生对阅读文本内涵的理解源自思考和分析,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揭示文章的主旨思想,很难唤醒学生的思维活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八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导学案时应该始终遵循问题化原则,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加强渗透问题导学思维、精心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阅读问题。一方面可以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驱动学生的内在思考动机,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深度阅读状态;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导思功能,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使语文课堂满溢灵动的思维活力,实现导学案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科学运用[3]。

首先,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向学生提出生活化阅读问题,如“这样的生活经历你是否也有过?”“遭遇相同的经历你会做出怎样的反应?”等,引导学生自主将亲身生活体验和文章内容融为一体,促使学生通过解析这些问题拓展阅读深度,培养学生悉心观察生活、感悟文章内涵的阅读思维品质。其次,教师在借助导学案对学生实施问题导学策略时,还可以基于文章的情感线索为学生设计问题。如果文章是阐释亲情的,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情感氛围,鼓励学生讲一讲自己和亲人之间发生的趣事以及感人瞬间。创新问题导学法的实施方式,蕴含了学生的情感体悟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促使学生能够以己度人地感悟文章的情味哲思,从而拓展学生的精神情感视域,锤炼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揭示和把握能力。

(五)引入分层导学,完善全体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受先天因素以及成长、受教育环境的影响,八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在运用导学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需求,极大地发挥导学案的运用效果。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不但与导学案层次化、递进性的设计原则相契合,也能从根本上弥补差异化学情,是提升八年级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的必要举措。基于此,教师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时,应该积极引入分层导学,根据学生不同的语文基础和能力优势将学生进行合理分层,为各层次学生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导学方案。一方面可以降低语文学困生的学习压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另一方面也能帮助语文学优生不断追求卓越、实现自我超越,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达成导学案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目标。

具体的策略实施方面,教师可以从两条路径入手执行:第一,对于语文学困生来讲,这类学生语文基础和学习基本功都不够扎实,在针对这类学生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该侧重于指导学生研读和品析文本材料,巩固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技能,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文本中优美的文辞标注、誊抄下来,扩充学生感性语言材料储备,或者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查阅陌生词汇的含义和用法,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阅读材料中疑难字词的能力,这些都有利于补齐语文学困生在语文素质和学习能力上的弱势环节,提升导学案的针对性。第二,对于语文学优生来讲,教师在针对他们的导学案中应该增加拓展延伸内容的设置比重。如教师可以鼓励这类学生自主提出阅读问题并自主释疑,使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更上一层楼。或者教师还可以引领这类学生从阅读学习向微写作迁移,让学生结合课内文章的文辞亮点和写作特色开展创造性仿写训练,增强学生语言综合性运用能力,从而基于分层导学思想,升华导学案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成效。

综上所述,教师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加强运用导学案,不但可以优化语文教学流程,也能树立自主学习导向,同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在新时期的八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度明确导学案的教学优势和价值,遵循科学原则为学生精心设计导学案,打通学生的自主学习渠道、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领学生顺利突破课程重难点,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精神,从而实现导学案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运用。

参考文献:

[1] 卢育芳.导学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山西青年,2021(12):187.

[2] 李永录.导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0):101.

[3] 蒲引花.新课程背景下导学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20(12):36.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张艳霞

第2篇:冀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导学案下lesson5导学案

课题lesson5Planning a trip

【Learning aims:】

1、New words: Friday,Thursday,whole,interesting,place,change,Sunday,shop,Monday,Tuesday,Wednesday,

Saturday,museum,week…

2、Sentences:(1)How about ......?(2)介词的用法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学会制定旅行计划 【知识链接与探究】:

1.Li Ming makes a plan for their trip to Beijing. ◎make a plan = make plans 制定计划

2.Danny and Jenny arrive in Shijiazhuang on Friday, January 29th.

◎on表示时间时,后加具体的时间(如星期几),具体到某一天或某一天的上午,下午,晚上。 Eg: on Monday 在星期一on Monday mornin在星期一的早晨 ◎介词in 和at的表示时间

(1)in后面接较大,较长的时间,或一些固定词组in the morning在上午

(2)at后接具体的时间点。at 7:00am3.We can write home. ◎write home 写信回家

◎write (a letter) to sb.给某人写信 ◎write to sb. 给某人写信

4.I want them to know about the interesting places in Beijing. ◎interested和 interesting均为interest的形容词形式 辨析interested和 interesting

(1)interested常用在词组 be interested in sth.中,意为“对...感兴趣” Eg: kate is interested in flying kite. 凯特对放风筝感兴趣。 (2)interesting的意思为“有趣的”,常用来修饰事物名词。 Eg:The book is very interesting.这本书非常有趣。 【课堂练习与检测】

一、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写单词

1.Danny and Jenny a____________ in Shijiazhuang on Friday.

把规范修炼成一种习惯,把认真内化成一种性格2.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长城). 3.What’s your ________________(计划) for this trip? 4.The first day of a week is S__________________. 5.T___________ comes after Wednesday.

二、单项选择:

()

1、—When do you leave for Beijing?---__________________. A. ThanksB.That’s OKC.In BeijingD. On May 3. ()2.Why not go to school ______ bus? A.inB.onC.byD.take ()3.This river is ______ than that one. A.longB.longerC.longestD.the long

()4.Most students are ________ in _______ stories. A.interested, interestingB.interesting,C. Interested, interestedD.interesting, interesting

()5.Danny and Jenny arrive __________ Shijiazhuang _______Friday,January 29. A.in, inB. in, onC. at, inD. at,on 阅读理解

Sally is from America. She and her family go to the Great Wall on Sunday. They go their by bus. There are many people on the bus. Some of them are from Australia and some of them are from Canada. There are two Chinese. The Chinese girl speaks English very well. She tells people about the Great Wall. Everyone likes listening to her.

()

1、Sally goes to the Great Wall with her ___________.A.friendsB. sisterC. teacherD. family ()

2、They take a ______ to the Great Wall.

A.carB. busC. bikeD. walk ()

3、The people on the bus come from______________ countries..A. twoB. threeC. fourD. five ()

4、The girl from China speaks ______________ very well.A. EnglishB. JapaneseC. FrenchD. B and C ()

5、 Everyone likes ______________ .

A. shoppingB. EnglishC. ChineseD. listening to the Chinese girl

第3篇:《敬畏自然》导学案导学案八年级语文

荔波县甲良中学 八年级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编号 主备教师 何立凤 时间 2011年5月18日 备课组长签字 教导处签字 印刷 份

课题 :第11课《敬畏自然》

学习目标: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1、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的作用

A.人类竟然不打自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

B.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的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②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学习过程 无比的美。

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

一、预习新知

3 、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

)鹏

斥鴳(

)

蓬蒿(

)

咫尺(

) 狼藉(

)

相形见绌(

)

美味佳肴(

)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

咫尺:

狼藉: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佳肴:

二、课堂展示

(一)读课文小组讨论

1、本文谈论的内容是什么?

2、在人与自然这个问题上,作者是怎样认为的?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

) 提出问题:

二、(

) 分析问题:

三、(

) 解决问题:

4、“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5、“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6、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二)【合作探究】

1、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并与同学交流看法。

①人类为自己取得这此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2、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 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②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③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④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四、当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不自量力 陷阱 呐喊 沾沾自喜 B.喜形于色 窃笑 佳肴 狼藉班班 C.相形见拙 呐喊 演化 美味佳肴 D.精巧绝伦 幼稚 误解 高深漠测

①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

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 不

生命力的体现吗?

(

)

②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

声音。

(

)

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水是自然界的产物,

①然而,太多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

②因此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正在不断逼近

③水千变万化,雕塑出清丽的湖泊,创造出富贵的湿地资源

④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

A. ④①②③ B. ④③①②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②④

5 、仿例造句,表达对自然母亲的感恩之情:

感谢自然赐予我眼睛,让我看到如此壮美的山河;感谢自然赐予

, 。

6 、举例说明“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

7 、读着作者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打算如何将“敬畏自然,爱

护自然”变成具体行动?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

向人们发出呼吁。

例: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五、小结

收获:

疑问:

第4篇: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 《绞刑架下的报告》

课型

新授

主备

曹振国

审 核

初二语文组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锻炼概括能力。

3.理解革命者面对严刑拷打时的不屈精神。

4.运用比较的方法全面理解革命者的形象,体会课文的语言风格。

二、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锻炼概括能力。

2.运用比较的方法全面理解革命者的形象。

三、学习难点:

1.理解革命者面对严刑拷打时的不屈精神。

2.运用比较的方法全面理解革命者的形象和文章的语言风格。

四、学习过程

预习方案: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舔 ( ) 恪守( ) 一绺( ) 酣睡( ) 脑髓 ( ) 濒临( )

幼稚( ) 布幔( ) 恶梦( ) 间歇( ) 捍卫( ) 无济于事( )

(一)导入新课:

(二)伏契克是捷克文艺评论家、作家、共产党员。他1903年生于布拉格一个工人家庭。在十月革命鼓舞下投入革命活动,18岁加入捷克共产党。1921年进查理大学文学院学习,由于生活所迫,当过短工和街头广告员。后任共产党刊《创造》总编辑和共产党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编辑。1942年4月,他被敌人逮捕。他在秘密警察监狱里备受折磨,坚贞不屈。他得到监狱看守人的帮助,用铅笔头在碎纸片上写成了长篇特写《绞刑架下的报告》。全书共分8章。写他从被捕的第一天起,就遭到骇人听闻的拷打和迫害,但他始终没有失掉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他在监狱中继续组织和领导了“狱中集体”与法西斯匪徒进行斗争。在死神临近的时候,他毫无畏惧,他写道:“我们为了欢乐而生,为了欢乐而死,让悲哀永远不要同我们的名字联在一起。”他在临死前最后呼吁:“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已成为革命者的箴(zhēn)言。1943年9月8日,他被希特勒匪徒杀害于柏林的普勒岑塞监狱。他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于1945年在捷克出版后,已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80多种文字。

(三)解题:

报告文学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介于通讯和小说之间,它有三个主要特征: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绞刑架下的报告”说明了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临刑之前写下的,叙述的是事件的真相,是真实可信的,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四)整体感知:

1.学生一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内容,并相互交流。 教师指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2.读完本文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3.本文是按照什么来安排顺序的?

4.请找出描写时间的词语并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

(五)课堂研讨

1.学生二读课文,具体研讨课文的内容。 (1)“我”怎么被捕的?我能逃脱吗?

(2)文中“晚啦!„„正是这样的!”应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3)“我”被捕后遭受了几次毒打?分别在文中哪些地方?

(4)学生研讨:文章哪几方面使人感到作者镇定平静地面对毒打、折磨?这镇定平静突出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境界?

(5)找出文中高度概括伏契克的卓越表现及敌人的束手无策的两句话。以文中的具体事实对这两句话的含义作出注解。

2.学生三读课文。

研讨:作者在遭受毒打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联想?找出相关语句,并讨论分析这些插叙部分的内容和作用。 (1)相关语句:

(2)这是作者对人们如:情人话别、工人上班、孩子上学等宁静平和生活的联想。 (3)这些联想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精神境界? 3.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 文章开头的句子:

还差五分就要敲十点了。这是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四日,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 文章结尾的句子:

还差五分就要敲十点钟了。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

(六)比较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思考:对卢森堡和伏契克,你比较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文的语言风格。

(七)课堂小结:

要点:从插叙、开头与结尾、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和语言风格四方面引导学生总结。

(八)反馈练习

⒈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跛( )脚 濒( )临 撤( )退

hān( )睡 稀shū( ) 间xiē( ) ⒉ 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差 ⒊ 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瘸腿。亦指导瘸腿的人。( ) 对事情毫无补益。 ( ) 各种物品器具。多指日常生活用品。( ) 接近;靠近。( ) 旧时称打扫街道的清洁工。( ) ⒋ 文学常识:

《绞刑下的报告(节选)》 作者 , 作家,1928年任捷克共产党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编辑。《绞刑下的报告》是一本报告文学,又被译名为“ ”,分八章,开头三章分别是“二十四小时”、“临死的痛苦”和“ ”,继续被捕时的情形和最初一个时期的狱中生活。

第5篇:八年级语文下册《雪》导学案

第一课时

班级______

小组名

_____

姓名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学习目标:

、熟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

2、感悟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学习重点:

景物描写的特点。

学习难点:

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

相关链接: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怀与进行对敌斗争的记录。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一、预习导学

.了解作者作品。

本文选自《

》,这是鲁迅的一部

集。鲁迅还有一部散文集《

》,两部小说集《

》和《

》。

2.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磬(

)口

忙碌(

)

脂粉奁(

)

灼灼(

)

嘻(

)笑

褪(

)尽

朔(

)方

凛冽(

)

3.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

凛冽:

天宇:

精魂:

消释:

升腾:

4.有情感流利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5.请大家找出这篇散文诗的关键句。

6.课文题目是雪,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的雪?你以为作者更喜欢哪儿的雪?

单元

课时共

二、合作探究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2.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三、拓展延伸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①江南的雪,可是滋润荚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于的皮肤。②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遂有冷绿的杂草。③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④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⑤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⑥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⑦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⑧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⑨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江南雪景的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滋润美艳”写出了_____________。

2、第①句中的两个比喻从哪个角度写的?写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3、第②句写出了什么?与开头有什么关系?

4、第③、④句用“记不真切”来描写,有什么新意?

5、第⑤句写出了朔方的雪怎样的质地特点?

6、第⑦句写出了怎样的一种景象?使人们感受到了什么?

(二)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

;

;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XX—XX学年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夏建东

使用时间XX年

鲁迅

第二课时

班级______

小组名

_____

姓名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学习目标:

、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感情。

2、品味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永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

学习重点:

.理解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感情。

2.品味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永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

学习难点:

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预习导学:

反复诵读课文,在朗读中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2.作者对江南的雪有没有遗憾?为什么?

3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北方的雪的什么态度?

二、合作探究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4、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些描写的只是自然界的雪吗?

5、作者在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承接中间嵌入一个“但是”,有什么意味?

三、课堂检测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西湖的绿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象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节选自《西湖的绿》)

7.文中划线的词语“绿茸茸”与“绿荫荫”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8.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9.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苏堤和花港的绿,请简要概括这两种绿的特点。(4分)

(1)苏堤的绿:

(2)花港的绿:

第6篇:八年级语文下册《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

2、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感情。

4、品味文章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永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感情。

2.品味文章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永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

学习难点:

1、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

2、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相关链接: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怀与进行对敌斗争的记录。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一、预习导学

1.了解作者作品。

本文选自《

》,这是鲁迅的一部

集。鲁迅还有一部散文集《

》,两部小说集《

》和《

》。

2.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磬(

)口

忙碌(

)

脂粉奁(

)

灼灼(

)

嘻(

)笑

褪(

)尽

朔(

)方

凛冽(

)

3.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

凛冽:

天宇:

精魂:

消释:

升腾:

4.有情感流利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5.请大家找出这篇散文诗的关键句。

6.课文题目是雪,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的雪?你以为作者更喜欢哪儿的雪?

二、合作探究

(本文是散文诗,既有优美的语言,又有较为深刻意蕴。我们试着通过理解文中关键性语句,更深地品味文章的内涵。)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4、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些描写的只是自然界的雪吗?

5、作者在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承接中间嵌入一个“但是”,有什么意味?

三、拓展延伸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西湖的绿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象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节选自《西湖的绿》)

7.文中划线的词语“绿茸茸”与“绿荫荫”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8.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9.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苏堤和花港的绿,请简要概括这两种绿的特点。(4分)

(1)苏堤的绿:

(2)花港的绿:

四、课后巩固:

写一段雨景片段,在细腻描写的基础上,适时的融入自己的情感。(200字左右)

第7篇:八年级语文导学案计划

8年级语文导学案计划安排

为使语文教学工作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工作,特将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做一整体安排如下。

期中考试前,完成

1、

2、5单元,期中考试后,完成

3、

4、6单元。全期以18周计算,计90个课时。

其中,讲读课文16篇,计48课时;速读课文14篇,计14课时;口语交际6次,计6课时;写作6次,计12课时,总计80课时,机动10个课时。

进度:大约为3周完成一单元教学任务。计划用纸80张。 具体制定导学案分工是:

唐文全:

1、

6、

11、

16、

21、

26、

一、六单元口语交际 程海荣:

2、

7、

12、

17、

22、

27、二单元口语交际

陈红星:

3、

8、

13、

18、

23、

28、三单元口语交际

谭小燕:

4、

9、

14、

19、

24、

29、四单元口语交际

李绪梅:

5、

10、

15、20、

25、30、五单元口语交际

8年级语文备课组

2012.8.31

上一篇:采购部经理岗位职责下一篇:村文明创建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