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的平面设计

2022-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层住宅的平面设计

高层住宅高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浅析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越发严重,各行各业都在探索低碳、绿色、环保的工程技术,来积极响应政府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筑工程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更需要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的观念,节约资源,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重点。将现阶段新型的设计理念与建筑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在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贯彻绿色环保的理念,最终实现合理利用资源、满足人们居住要求。本文主要论述了高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进行概述,探索其运用原则并对其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和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原则; 应用;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便是对环境的极大破坏。建筑行业是一个污染十分严重的行业,对资源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在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能够极大的缓解我国环境污染、资源消耗问题。近年来,环境保护的概念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不断深入人心,我国也正在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工程技术,将高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争取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充分体现建筑工程环保、低耗能、经济、高效等特点。

1 高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概述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起来,国家制定了各项环境保护法案来规范社会上的环境污染行为,加强对生态的保护建设,从而有效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但是,由于我国环境保护起步较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高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是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理念。这种理念不断融入到各行各业的建设中,该理念从长远角度出发,要求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满足给予用户舒适的居住空间以及提供低碳环保的施工和居住环境,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应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原则,合理开发自然,打造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现阶段的环境问题主要在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水污染、空气污染等,这些污染与人类活动都息息相关并且将会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命健康。

2 高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原则

2.1 以人为本

建筑物的建设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居住需要,在针对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者将建筑的基本设计规律、美学法则、风水理念等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为用户服务的目的。在现阶段的建筑设计中,更需要灌输绿色建筑的理念,根据建筑当地的实际情况需要做好针对性设计,从而能够满足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此,设计师在设计前需要对当地的情况进行调研,针对材料的选择以就地取才为主,从而能够减少大量的运输成本,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工程造价。

2.2 环保性

一项建筑工程从开始施工到竣工结束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此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能源利用、材料利用,也由此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如果不加以处理,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建筑时灌输绿色建筑的理念,坚持环保性的原则。在材料以及技术的选择是应当尽量选择节能环保型,从而能够让工程与环境协调发展,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现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工程的环境污染。

2.3 地域性和宜居性

在對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该区域是否适宜人们居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进建筑工程建设。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者结合当地的水文、气候、地质等内容,做好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在高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过程,尤其需要考虑好地域特征,由于区域的不同设计者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另外,要想增强建筑的宜居性,就需要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考虑到人们的生活所需,推动绿色建筑的构建。

3 建筑设计中高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与应用

3.1 建筑的规划与设计环节

在对绿色建筑项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可行性报告中有关环境保护以及防止生态破坏等相关措施以及具体内容展开设计。与此同时,也应当严格按照政府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相关要求,通过落实环境保护管理措施,从而准确预算有关环境保护设施投资的费用,在设计之前作为设计院也应当到建设现场进行综合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周围环境,满足政府相关文件的要求,进而进行设计。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于绿色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管理的宣传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各个企业对于高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视程度。在宣传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培训以及讲座活动,通过邀请专业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进行讲解,从而让各个企业的设计者了解该项理论在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3.2 增强空间布局合理性

在一项绿色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空间布局,将绿色建筑的理念应用到空间布局中,能够更好地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在空间布局中可以从采光率和空气流通方面进行设计。传统情况下,设计师通常会考虑室内的照明、通风、温度等,以此来确保整体的准确布局。减少照明系统的数量能够有效节约能源,对此在设计时应当避免使用高装饰材料,在玻璃的选择上也需要确保其透光率,从而能够保障室内合理的照明率。此外,应适当改善室内的空气流通,使室内空气能够保持循环,这样可以减少空气净化等设备的使用,起到绿色环保的效果。

3.3 排水系统设计

在绿色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组成部分技术最重要的就是水循环的利用。对于排水系统的设计,在以前的传统工程中,没有实现对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分类,都是全部向水厂进行输送,然后统一的进行净化和排放。所以,在进行绿色建筑排水系统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绿色节能技术设计,让其能够对水进行分类,充分利用分类进行排放二次利用或者不排放二次利用。好的节水性能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要求,大部分的绿色建筑都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节水系统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比如节水系统,水回收,还有水循环等。在科技越来越好的时代,还可采取创造新供水或者分区供水,充分利用管道各处压力,合理的调控和控制水压力,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在生活中水的利用率。也同时使用各种各样的节水工具,比如生活中冲厕所的马桶所用的自闭式冲水阀,通过这些各种原理,来起到好的节水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工程作为未来建筑施工建设的重点,对我国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油很大帮助。为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坏境损害,各个工程的设计人员应当不断落实绿色建筑理念在设计中的运用,合理规划建设,真正实现绿色建筑工程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郭锐.探讨高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12):157-158.

[2] 高婕.高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方法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5):730.

[3]张俊山.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32):111-114.

[4]夏颃钦,刘昊,周良.探究高层民用建筑设计在高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J].四川水泥,2019(11):132.

[5] 杨渭敦.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应用分析[J].砖瓦世界,2019(24):137.

作者:赵秀丽

第2篇:高层住宅建筑的平面设计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文化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人们对于居住建筑的需求也从数量过渡到质量,现在的居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建筑的平面设计与功能结构。高层住宅建筑可以实现土地利用率的最大化,同时可以满足各大城市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但是,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设计人员遵循其既定的设计原则,针对当前高层建筑平面设计中的不足进行改进,以便于更好的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以下本文将简单分析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的类型及不足,重点就高层住宅设计平面布局与功能设计展开详细的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 平面设计 类型 问题 设计策略

一、高层住宅建筑分析

1、高层住宅建筑的类型。高层住宅主要指建筑高度大于27M以上的住宅,这些用户基本需要依靠电梯来解决垂直交通的问题,这样的高层住宅建筑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以楼层划分建筑类型和按照建筑布局划分的建筑类型。住在高层建筑的高层用户基于需求因素考虑必须得重视电梯、安全楼梯的设计。为了提高建筑面积的利用率,高层建筑靠上的部位侧重于密集型的户型设计,同样,筒状的建筑结构设计也运用的较为普遍。第二类主要特点为建筑布局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会给建筑布局的功能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高层住宅类型的选择时需做好全面的分析与市场评估。

2、高层住宅平面设计应遵循的原则。首先,功能分区合理,睡眠、活动、就餐等功能区域明确,还要注意干湿分区、动静分区,减少相互干扰而又分区思路清晰才能提升住宅品质;其次,隔音设计。对于卧室和书房而言,保障其使用期间的安静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两个空间的人员流动一般较少,需远离客厅和餐厅。而客卫、客厅及门厅部位可设计为开放式,在进行门窗部位的设计时需考虑到空气流通性等因素,必要时可以采用隔断的方式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二、高层住宅平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一个高层住宅工程的所有设计工作中,平面设计工作应是最基础的工作。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条件都是存在了较大的差异的,因此不同区域住宅建筑平面设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有着显著的不同的,南方区域为了保证更好的散热和通风,设计时通常都是采取采取蝶式平面或是蛙式平面;而北方区域则要保证向阳和保温的需求,因此其设计时就采取十字型、双十字型或是井字型的。在此基础上,高层住宅又多了一个“高”的特点,因此其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垂直上下的电梯。和多层建筑相比,高层住宅在供电、供水、供气等方面的要求都是更高的,并且其平面布局的规划工作也更为复杂,因此其设计时也更容易出现问题。与多层住宅建筑相比,高层住宅每个单元需要服务的户数肯定是要更多的,因此高层住宅在散热、采光以及通风等方面的效果就要差一些,而噪音污染以及视线干扰也是高层住宅平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三、高层住宅平面布局与功能设计探讨

1、卧室区域设计

1.1设计基本原则

卧室区域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的卧室及附属的浴厕区域,需要考虑的一是房间的安静,二是好的朝向,三是浴厕的管道设备单元。这就需要我们要有取舍。将辅助房间放到北面,包括书房,必要的时候也需要牺牲一间卧室的南朝向换取起居室的日照。卧室与浴厕区域连接的紧密程度,主要取决于家庭单位的大小和平面条件。在小户型的平面布局中,浴室和厕所通常可由公共活动区域直接通达;在大户型的住宅平面中,主卧的功能性、舒适性在设计中应着重考虑,主卧一般设置在平面最深处,这样可以以给主人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但是浴厕远离入口区域,势必要增加独立的管道设备单元。

1.2设计手法

两间以上的卧室相互连接,形成较为独立的区域,通常位于起居区的后部,远离入口,这是住宅平面设计中常用的手段,有利于动静分离,并自然形成白天与夜间活动的分隔。卧室可以一字排开、房门直接开向公共区域,也可以相对设置、房门通过共用前区联系公共区域,或是所有房门开向一条内走道,以此联系私密区与公共区。

由于不同家庭成员的卧室总是采取就近原则布置,反而提供了另一种灵活性,即与入口区域相连的独立卧室犹如一套附加的单元,与其他卧室隔着起居区域相对而立。这个卧室可以被用作儿童房、客房、工作室等,无论喧哗或是夜间使用,都不会对主卧室造成太大影响。这间卧室还可以结合入口的洗手区及卫生间布置,有三间卧室以上的住宅平面尤其适合卧室区域的再分隔。

2、厨房、起居区域设计

我们一般不愿意展示未经整理的厨房,开放式的厨房对于中餐的烹饪方式不太适用,同时由于中餐的烹饪方式带来大量的油烟,直接对外的开窗以及与其他功能区域的分隔门受到使用者的欢迎,这种平面多用于面积较大的户型。起居室则拥有了更为完整和开阔的视觉空间。此种布局在小户型中,居住者人数不多,做饭只是出于兴趣爱好偶尔为之,对起居区需求更大;还有一种情况是高层住宅结构造成了厨房面积过大,结合就餐区可以达到更高的面积利用率。这种组合形式在满足中式厨房对油烟隔离的要求的同时,厨房后部的就餐区设置在平面中自然采光最弱的区域,借助客厅及厨房两个方向的间接采光达到照明目的。在高层住宅中,有限的外墙势必造成内部采光的匾乏,此种平面以其采光及封闭厨房特有的优势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3、交通区域设计

3.1户内交通

3.1.1内走道式:内走道式—交通空间脱离房间独立存在的平面形式,早期的内走道为所有房间的连系通道,起居室、餐厅均为独立封闭房间。现在起居区域开放,使得内走道更多的应用于卧室区,因此此种布局主要适用于双朝向开间多的板式高层。

3.1.2包厢式:包厢式—公共性的生活区域同时也是内部交通的结合区域,由此通达各个独立的房间的平面形式。

3.1.3入口分流式:入口分流式—通过入口区将主要居室分离,一部分朝南,一部分朝北,所有用水房间都集中在居住性能最差的中央区段,从而使各居室都有与户外的接触面。

3.2户间交通:在高层住宅中,可使用的戶间交通联系方式有单元式、独立点式、廊式、组合式等。我们需要以基础调查的资料为依据,明晰居住者的生活意象,并根据高层住宅的高度、结构性能、经济性等条件来选择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由于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以电梯为主、楼梯为辅,在建筑高度为27m的范围内,消防云梯可以起到第二条逃生通道的作用;超过27m并且低于54m的时候,可利用安全楼梯间和出屋面楼梯进行疏散;超过这个建筑高度则必须安装第二座楼梯。在小高层住宅中,单元式住宅形式较为普遍,住宅平面的设计很大程度上继续沿用多层住宅的设计手法;12层以上的住宅则更多的选用独立点式或廊式等连接方式;超高层住宅为了追求结构合理性和确保容积率,以独立点式及面向中庭的廊式较多。

总结:住宅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具体的平面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居住的舒适度、便利性及实用性,尊重用户的个人喜好进行建筑结构的调整,在遵循其既定的设计原则之后可以从细节上进行完善。值得注意的是,设计师需对当前高层住宅设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避免在个人的设计中出现类似问题。突出主次,做到公共区域视野开阔、空气流通,私人区域独立、安静,促进我国高层住宅设计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姬长文.住宅总平面及户型分布设计思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03)

[2]肖曙露,陈莉.超高层住宅项目建筑节能经济分析——以合肥市某超高层住宅建筑项目为例[J].绿色科技.2014(12)

[3]赖智勇.低碳设计理念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4(20)

作者:施长青

第3篇:浅析现代高层住宅的平面设计

摘 要: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建筑设计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现代高层住宅的平面设计为讨论对象,详细探讨了现代高层住宅平面设计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高层住宅 平面功能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人们对居住的需求已从基本生理需求逐步向心理需求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住宅不单只是居住的功能,人们更期望的是具有美感和舒适度,本文笔者针对现代城市高层建筑的平面设计浅谈一二。

1 现代高层建筑定义

高层住宅属于高层建筑范畴,但是,由于居住建筑的特殊性,高层住宅并没有严格采用高层建筑广义上的定义标准,而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其相应的标准。我国根据先行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七层及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实际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建筑必须设置电梯。从2002年4月起,全国部分地区调整地方住宅设计规范,修改了中高层住宅的范围,把7到12层的住宅定义为中高层住宅,把12层以上的住宅定义为高层住宅。

2 高层住宅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2.1公私分区

公私分区是按照空间使用功能和私密程度层次来划分的,也可称为内外分区。住宅空间的私密性序列:(1)公共区:入口、门厅;(2)半公共区:起居室、娱乐室;(3)半私密区:厨房、餐厅;(4)私密区:卧室、书房、储藏室、卫生间。根据私密性程度的不同,对各功能房间进行合理布局。一户住宅位于一个楼层时,一般在近入口处布置:起居室、厨房、餐厅;目前,双卫及多卫户型逐渐增多,在布局上应考虑将主卫与主卧相连,隶属私密区,而其它卫生间主要为其它卧室和起居室服务,应结合服务房间布置在半私密区或半公共区。

2.2动静分区

动静分区是根据各个房间的功能及环境需要而定的。其中起居室、餐厅、厨房、卫生间等使用频率较大,使用人数较多,设为动区。卧室、书房使用人数较少,需要较安静的环境,故设为静区。在布局上要减少动区对静区的干扰。将起居室、餐厅设为开敞式,方便住户根据自身需要灵活布置或隔断,将厨房门开向距离户入口较近的方向,既便于使用,又便于组织室内通风。

3 现代高层住宅平面功能设计探讨

3.1卧室设计的基本原则

卧室设计需要考虑的一是房间的安静,二是好的朝向,三是浴厕的管道设备单元。若希望保持卧室的好朝向,我们所以必须要有取舍。将辅助房间放到北面,包括书房,必要的时候也需要牺牲一间卧室的南朝向换取起居室的日照。

3.1.1卧室设计新的理解与尝试

卧室除开间与进深的尺寸在逐渐加大外,更由单纯的只摆放床铺的睡眠空间逐渐附加了多种功能,优化居住者的生活。由最早的主卧室中加入独立的卫生间、步入式衣帽间强化主人的私密、尊贵的日常生活;到之后的卧室中加入了小型的阅读空间或观景空间;再有进一步将卧室功能细分,出现男女主人独立的卫生间与步入式的衣帽间,且可根据男女主人的不同需求设置卫生洁具及卫生问内的陈设,甚至有的项目将男女主人的卧室也进行了分离,以适合不同生活方式的需求。

3.2起居厅设计

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和人们对家庭精神生活的要求提高,人们对住宅内起居厅的使用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住户希望起居厅成为起居、就餐、娱乐、接待客人、家庭团聚等公共活动的共用空间。因此,起居室便成为住宅的中心首脑空间和对外的一个窗口。它应该具有较大的面积和适宜的尺度,同时,要求有较为充足的采光和合理的照明。面积一般在20平方米左右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区域,是较为理想的起居场所。

起居厅是家属聚会、娱乐和会客之处,不宜采用狭长形、异形,以方正、宽敞、明亮较佳。门洞的数量与位置决定了走道的多少与方向,走道的数量和方向划分了起居的活动区域,所以在起居厅设计中,门的数量与功能作用成反比,有二至三个门的厅,对其功能影响不大,有四个门的厅,其交通面积增多,使用功能就会降低,有五个门以上的厅,作用就很小,基本只起着过道的作用,门洞的数量与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

起居厅的空间组织还应考虑家具布置的合理。客厅的家具应根据该室的活动和功能性质来布置,整个起居室的家具布置应做到简洁大方,突出以谈话区为中心的重点,排除与起居室无关的一切家具,这样才能体现起居室的特点。为了避免对谈话区的各种干扰,室内交通路线不应穿越谈话区,门的位置宜偏于室内短边墙面或角隅,谈话区位于室内一角或尽端。以便有足够实墙面布置家具,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独立空间区域。

3.3厨房设计

厨房功能是储存生活必备的食品和烹调食品,以提供全家人的餐饮。其空间大致可分为储存、洗涤和烹调三个区域,厨房可以称为家庭的工作中心。任何厨房设计,均应以食品贮藏和准备、清洗和烹调过程为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住宅设计都很重视厨房的位置、面积的大小以及烹饪的操作流线,合理的设计可以为操作方便、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创造条件。

厨房中,通常包括三个主要设备:灶台、操作台和洗涤槽。操作者在三者间的活动路线形成一个三角形,称工作三角形。一般,三角形三边之和应不超过6.7米,并以4.5~6.7米为宜。洗涤槽和灶台之间的路程来回最频繁,因此,建议将此距离缩到最短。围绕每一设备的工作面和贮藏柜应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要情况放置。

如今,不少家庭厨房电器化程度较高,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上、下水管道、电及煤气管道的走线,要给各种电器留出专用空间。厨房的设计应以人体工学原理出发,考虑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方便使用。洗涤槽的选用应考虑耐用、易于清洁,且易与地柜相结合,并应尽量置于窗前,水龙头应采用有冷热水功能的专用厨房龙头。

3.4餐厅设计

餐厅是一家人就餐聚会的重要场所。家具主要是餐桌、椅和餐饮柜等,它们的摆放与布置必须为人们在室内的活动留出合理的空间,这也是餐厅平面设计的依靠。

餐厅在居室中的位置,除了客厅或厨房兼餐室外,独立的就餐空间应安排在厨房与客厅之间,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从厨房将食品摆到餐桌,以及人们从客厅到餐厅就餐耗费的时间和空间。如果餐厅与客厅设在同一个房间,餐厅应当与客厅在空间上有所分隔。总之,不论餐桌布置在何地,必须尽可能地和厨房靠得近一些。

3.5卫生间的设计

卫生间实际上由厕所、浴室、洗面化妆、家庭洗涤、储物等空间组成。卫生间有一定的私密性,因而卫生间在住宅中的位置,不宜正对入口或者直接对起居室开门。向起居室开门不仅会让使用者感到不便,而且会把卫生间气味带进起居室内,从而破坏室内环境气氛。卫生间面积应根据卫生设备尺寸和人体活动空间来确定,并非越大越好。

住宅中的卫生间最好采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采光窗地比不小于1/10,通风口面积不小于地板面积的1/20。无通风窗口的卫生间,必须设置通风道或机械等措施排气,门下留缝或门窗下部设百叶进风。

卫生间是住宅中用水最多的空间,应注意防水和排水。设计时应以排为主,以防为辅。防水层应全封闭,宜选用无缝防水材料。地面、墙面、顶棚应选用防水、光洁、不易滑的材料。

3.6阳台的设计

阳台是丰富建筑立面的主要构成元素,同时,也是室内必要的功能空间。从功能上讲,可以将阳台分为服务阳台、生活阳台和观景阳台(阳光室),从而分别满足存放、晾晒、休闲的需要。观景阳台多采用落地玻璃窗或半封闭,是室内通向室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满足住户休闲、纳凉、绿化等需要,一般设于起居室。可同时设两个阳台时,可在主卧室增设。这类阳台进深不小于1300mm(通常做到1500mm~1800mm)。

4 朝向及通风组织问题分析

朝向及通风组织的合理与否是评价套内空间组合质量的重要标准,它与建筑的节能降耗密切相关。笔者近年对部分已投入使用的这类住宅工程进行了具体调查,结果显示:除高层住宅十几层以上住户外,多、高层住宅的住户对与交通干道相毗邻的南向卧室使用效果并不满意,主干道噪音、灰尘污染过大,房间不便通风等问题较为突出,这其中甚至包括南向卧室窗户采用密封性较好的双玻塑钢类材料的情况。因此,当住宅南向与交通干道相毗邻时,可考虑将次要房间(卫生间、厨房、餐厅)、起居室布置在南向,而将卧室(至少主卧或老人卧室)适当布置在北向,以满足卧室特殊的需要。

5 结束语

对于在生活迅速提高的今天,住房问题不容小觑。唯有高品质,高享受的住房才能被大众所接受,精细的平面设计才能充分的展示精美的视觉效果及良好的生活享受。

参考文献:

1.黄道梓.管窥建筑空间规划与总平面设计.福建建筑,2009(2).

2.朱玉明.高层建筑设计的结构选型与建筑平面布置的关系.水电站设计,2007(1).

3.賈倍思、王微琼,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刘德强

第4篇: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思考论文

摘要

:我国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紧缺使得高层住宅成为现今住宅的主要形式。内部公共空间是高层住宅的组成部分,对高层设计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对住宅的要求也逐渐向“舒适型”转变。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对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还常常被忽略。文章对高层建筑公共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得出有效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高层住宅;公共空间设计;方案

高层住宅内部空间是由住户套型空间和公共空间两部分组成的。而内部公共空间在住宅中所占的面积很大,高层住宅设计的好坏也与这一部分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对提高整个建筑的质量、住宅的舒适性、人性化的氛围有着现实意义。

1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现状

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是进行人际交往,邻里互动和社区活动的一种公共空间形式。对室内外的联系具有重要、多样和经济性的作用,并且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等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公共交往空间由于高层建筑的竖向叠加的形式,加强了居民的隐私性的同时也减少了居民交流的机会。而且高层住宅为了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导致了交通空间的有限,减少了居民停留的时间,阻碍了居民间的交往接触和公共环境的良好氛围形成。同时,高层住宅容纳了更多的居民,由于自身的文化、心理等环境的不同,也降低了交往的可能。

2高层住宅内部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方案

2.1设计原则

在对高层住宅进行设计时从人性化和生态化两方面设计。高层住宅的公共交往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主要就是针对不同的对象和环境进行塑造。如可以根据高层居民的年龄特点,为老年人设计安静休闲的空间,儿童设计符合童趣的主体区域,并为家长设计座椅。生态化设计主要是针对住宅绿化程度,例如在各个区域增加绿植,改变空间的空气质量,或者在屋顶设计绿化区域,达到绿化和节能的效果。

2.2设计方案

在掌握高层住宅的内部公共空间的情况和设计原则后,对内部公共空间进行立体多层次的设计,在竖向空间里分解承载的密度,将人性化和生态化的原则充分应用。

(1)架空底层设计。底层架空是对连接室内和室外的空间进行设计,使其具有水平空间的透明性和竖向交通的便捷性。在设计底层架空空间时要注重底层空间的多样性和对界面的处理。首先,体现底层空间的多样性,因为其顶部有覆盖结构,避免了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布置停车报亭或者报箱、垃圾回收桶、书报亭电话亭等基础设施,既减少了对外部空间的占用,也方便了居民的使用。在布置底层架空空间时,也要引进绿化,座椅灯柱、绿色植物、招牌等设施,使人能够感受到室内的整洁和室外的空气,集合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于一体。其次,对底层空间的界面处理,利用地面材料和图案的改变对空间进行视觉上上分隔,除了使用防滑材质外,可以铺设卵石等地砖。通过不同的地面材料对空间的功能区进行分割,如结合儿童游戏器材,形成儿童游乐场等。最好在对墙面进行喷涂时采用明亮的颜色或壁纸,提高整个空间的光亮,安装灯具以方便居民的夜间娱乐活动,主要可以选用荧光灯等光源。另外,采用园林化的装修手段,集合环境理念和小区风格采用低植被,增加灯柱和流水等元素进行美化。

(2)门厅入口设计。门厅是整个高层建筑的入口,底层入口门厅更是集合了多种功能,在设计时要依据不同的形式进行具体的设计。如在北方,门厅就不适合朝向北面,并且若是朝向北面也不宜过大,而在南方朝向则不受限。在进行设计时要从以下几点出发:①在设计时要满足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设置简单鲜明的门牌指示,方便居民进出和使用信箱等设施;②要创造有利于居民交流的场所,在局部铺设地毯,并设计座椅,保证空间的视野开阔;③增强对单元的识别度,通过不同的颜色和铺筑形式与其他的单元进行区分,重视个性化的设计。

(3)楼梯和电梯间设计。因为高层住宅的紧密性和方便性,通常在建设时都将楼梯间和电梯间进行结合。但这一部分除了要满足了交通的方便,更要重视满足安全维护和空间结构整齐的要求。因此,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对设备进行布置,如在墙面上布置采光窗户、垃圾暂存间等。同时也要对侯梯厅进行设计,适当的增加座椅和简单的装饰都可以减缓等待的焦虑情绪。对电梯的设计也要突破原有的箱式结构,可以在电梯的内部播放音乐、天气警示和张贴画报等,让居民在乘坐电梯时有事可做。也要对楼梯间加大重视,改变原有的狭小风格,可以和其他的公共空间进行结合,并增加空间的采光度和监控设备,避免犯罪事件的发生。

(4)屋顶平台设计。利用高层住宅的屋顶内部公共空间可以开拓居民的活动空间,享受视野开阔、阳光充足的环境。由于屋顶的高度特征,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增加使用的高效性。首先,可以将屋顶设计成为居民的各种休闲娱乐场所,如游泳池、老年活动场所、网球场或者健身场所;其次,可以对屋顶进行绿化,将生态理念进行应用,一般在进行屋顶绿化时要达到50%的绿化面积。由于屋顶绿化占据的面积比较大,就要对屋顶上的设施进行细化的装饰和区域细分,如在给活动场所增加遮挡设施或对活动场所的布置面积进行适当的调整。更要对屋顶的围栏和地面铺筑,进行加固保证屋顶的安全。

(5)公共设施设置。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符合两个设计原则,在设置相关的公共设施时,例如管理室、商店等设施,是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因此在设置公共设施时要注意,建造商店等店铺时要合理的进行位置选择和装饰,在布置提示板或书报亭等设备时,要合理的利用空间,减少空间浪费和拥挤。同时,要按照高层住宅的风格选择合适的公共设施,避免出现设施的重复。在选择时对质量也要作出要求,避免设施的使用时间过短,造成资金浪费。

3结束语

对高层住宅的要求已经由经济效益转变为对人文的需求,因此就需要对内部的公共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如丰富入口门厅、增加公共设施、对屋顶进行合理的建造以及增加绿化等具体措施,都可以对这一部分空间做到合理的使用,方便居民的生活,提高住户的生活质量和住宅的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杨华.深圳某超高层住宅设计及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25):82-83.

[2]赵国,崔涛.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的问题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18):63.

第5篇:高层住宅平面设计心得

高层住宅 户型平面设计

1、 功能分区合理,睡眠、活动、就餐等功能区域明确;还要注意干湿分区、动静分区,减少相互干扰而又分区思路清晰才能提升楼盘品质。

2、 户型平面交通流线顺畅,无交叉无干扰。厨房应设置在入户门附近,利于日常用品与食物的运输。主卧应设置在平面最深处,以给主人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3、 其他专业与建筑专业的配合应尽量做到完美。例:结构与建筑尺寸的差异造成的室内凹凸应注意,用异型柱代替矩形术可使墙面较平整,厨卫上下水管尽量集中布置。

4、 房间内家具的布置应做到细致入微,结合家具的布置细致的调整房间尺寸,会给人更多的实用感和亲和力。

5、 建筑设计时应尽可能的考虑装修时的思路,把建筑设计和装修设计更有机的串联起来,使整个户型的设计理念达到完美的统一。

6、 采光与通风应注意,特别是厨卫,完美才是楼盘品质的体现。

7、 入户花园与门厅应提倡设置,也可提升楼盘品质。

8、 洗衣机的位置应布置合理,佣人房与储藏室也是应关注的问题。虽然是细节,但细节也是提升品质的关键。

9、 倡导“主人的尊贵”也是户型设计中可以考虑的思路之一。所以主卧的功能性、舒适性在设计中应着重考虑。

公共部分平面设计

1、 底层大堂的宽敞舒适、平层电梯厅的通风采光等都是平面设计中可以考虑的问题。

2、 高层住宅如有2部以上电梯,可将其中一部设计安装成标准的货梯,其实也是两用,即一大一小。大的货梯为业主装修运材及平时的搬运东西提供方便,也可提升楼盘品质。而且《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也提到:12层及12层以上的住宅应设不少于2台电梯,其中一台宜能容纳担架。

3、 高层建筑每层应在公共部位设置垃圾收集空间(垃圾间),面积不用太大,只要可以放下一个中型的垃圾桶就行,位置应尽量靠近货梯便于清理。这样更多的为住户考虑,效果较好。

纯剪力墙住宅设计技术措施

一. 关于基础平面图:底板下降处(如电梯间、水箱间、厕所水房的集水坑)应画详图,小集水坑如400X400X300可将板消弱,不必单独处理。应注意两个集水坑可能集中在一起或离墙较近处的集水坑可能坡出墙面。注意集水坑的盖板高度应与地面等高(厕所水房常垫起来)。靠墙处集水坑应画两个剖面,下降处底板斜坡应注角度,宜注角度,不注坡长,剖面只画构造,配筋同底板筋。应将大部分钢筋拉通,仅大房间附加钢筋(包括上下铁),附加筋应标出作用范围,如从12轴到14轴。底板钢筋上铁向下锚固,锚固长度为从墙边锚入15d。下铁考虑承受一定的弯距,向上锚固40d。外侧墙体钢筋的锚固:锚入板底,直段长度200。注明暗柱锚入底板的长度,为施工方便,可加200的直段。门洞口下的暗梁取值:宽度=墙厚+2倍底板的h0,窗洞口下取窗底至基底和门下暗梁的较小值。基础出挑板的分布筋应改为直径12或14,不采用通长筋。电梯底座不落地时,板厚应取300,钢筋应留余量,一般可取14@150。基础底板出挑时,窗井处应认为已经出挑,非窗井处做挑板,可出挑1至1.2m.

二. 应避免将大梁穿过较大房间,在住宅中严禁梁穿房间。

三. 高层剪力墙结构,当窗下墙改为填充墙时,周期可延长并节约造价。(剪力墙拆模后应立即砌填充墙)

四. 关于洞口连梁:以下处应注意:1.人防内的厕所、水房等,由于使用要求一般要垫起来,故此处洞口要抬高增大,造成其上连梁与一般梁不同。2.剪刀梯入口处连梁,由于休息平台板的做法一般只有20厚,比一般楼板处较薄,此处连梁应按休息平台的标高考虑。3.跃层、楼梯间出屋面处洞口一般要抬高,其上下连梁不同。4.首层有窗井处因窗井采光的要求可能将其上的阳台及洞口抬高,造成上、下的连梁不同。5.其他有门槛处上下连梁不同于一般连梁。

五. 连梁配筋可取各层一致,当超筋时可采取:1.将连梁断面减小,按普通梁计算。2.将连梁的刚度折减系数调低,适当增大墙体配筋。3.将连梁配筋配至最大配筋,并用其能承受的剪力计算弯距和纵筋。4.长宽比小于2的连梁能承受的最大剪力取值较低,宜避免使用。

六. 关于墙体:

(1).小墙肢的长度不宜小于3b,并按柱子配筋,轴压比小于0.6。大于4b的墙肢按剪力墙计算和配筋。

(2).长度大于8米的墙体应开施工洞,并用砖砌堵。两户以后可能打通的墙体应开洞预留。阳台门联窗下的墙体应采用轻体墙砌筑。

(3).关于墙体的暗柱:尽量暗柱是暗柱,墙是墙,不采用大暗柱,暗柱相叠也没关系。注明暗柱纵筋的连接方式。

(4).一级剪力墙应验算水平施工缝的抗滑移。当地下开洞(窗井处)和地上开洞错开时,应加暗框架,在地面处加通长的连梁,起到托梁的作用。并且适当考虑两个洞口的连梁按一个大洞口计算,最底下的连梁要能承受五层左右的错洞墙肢垂直作用力。

(5).墙体分布筋,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墙水平筋均在外。洞口错开时,应将连梁锚入暗柱内,作成暗框架。

七. 屋顶退台内收,而内收的墙体下面并无剪力墙,可采取:如有条件,做上反梁,否则采用轻墙直接作用在板上。上层加梁来承受顶板荷载。

八. 用SATWE软件计算时,长宽比小于4的墙肢按异型柱输入,或忽略小墙肢的配筋。长高比大于4的连梁按普通梁输入。

九. 说明剪力墙的加强区范围。说明剪力墙的拉筋为φ6@600,加强区为φ6@400。

十. 人防通风井上应有盖板。

十一. 厨厕间楼板上的通风洞,从一层顶板处开始留,一直穿出屋面。厕所通风洞为350X650,厨房为450X750,在楼板洞边加角钢,通风洞管块架在角钢上,一层托一层。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整体规定

◆ A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全部落地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抗震时,分别为150、140、120、100、60m

部分框支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30、120、100、80m,9度抗震时不宜采用

A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6度、7度、8度抗震时,将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按乙类、丙类建筑采用

9度抗震时,应专门研究

(说明: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

◆ B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全部落地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80、170、150、130m

部分框支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50、140、120、100m

B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6度、7度抗震时,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按乙类、丙类建筑采用

8度抗震时,应专门研究

◆ 结构的最大高宽比:

A级高度——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抗震时,分别为

6、

6、

6、

5、4

B级高度——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

8、

7、

7、6

◆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 考虑非承重墙的刚度影响,结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取值0.9~1.0

◆ 平面规则检查,需满足:

扭转: A级高度——

B级高度、混合结构高层、复杂高层——

楼板: 有效楼板宽 ≥ 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

开洞面积 ≤ 该层楼面面积的30%

无较大的楼层错层

凹凸: 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 ≤ 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

◆ 竖向规则检查,需满足:

侧向刚度:

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 ≤ 相邻下一层的25%

楼层承载力:A级高度——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 (宜)≥ 相邻上一层的80%

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应)≥ 相邻上一层的65%

B级高度——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应)≥ 相邻上一层的75%

(说明: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受剪承载力指在所考虑的水平地震作用方向,该层全部柱及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之和)

竖向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不得由水平转换构件(梁等)向下传递

◆ 水平位移验算: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 ≤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角 ≤ 1/120

◆ 舒适度要求:

高度超过150m的高层建筑,按10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顺风向与横风向结构顶点的最大加速度限值为:住宅、公寓 0.15 m/s2,办公、旅馆 0.25 m/s2

◆ 伸缩缝

1. 最大间距:现浇 45m,装配 65m

2. 可适当放宽最大间距的条件:

①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②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③ 每隔30~40m留出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砼两个月之后浇灌

④ 顶部楼层改用刚度较小的结构形式,或顶部设局部温度缝,将结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区段

⑤ 采用收缩较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砼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⑥ 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 防震缝

1. 最小宽度:按框架结构的50%取用,但不宜小于70mm。

框架结构防震缝最小宽度规定为:高度≤15m的部分,7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度、8度、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2m,缝宽加宽20mm

2. 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按不利情况确定

缝两侧房屋高度不同时,按较低房屋高度确定

3. 缝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和基础可不设,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4. 相邻结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加宽防震缝

墙体布置

◆ 宜双向布置,尤其是抗震时应避免单向布置

◆ 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

一、

二、三级抗震时,底部加强部位不宜采用错洞墙,且所有部位不宜采用叠合错洞墙

◆ 墙肢长度不宜超过8m,且墙段总高与墙肢高度之比应大于2。当墙肢较长时宜开设洞口,各墙段间设置弱连梁

◆ 应避免楼面梁垂直支承在无翼墙的剪力墙的端部(《审查要点》3.6.3 / 6)

◆ 当墙肢与其平面外方向的楼面梁连接时,应至少采取以下一种措施:

◆ 一般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的取值:

(说明:当有地下室时,墙肢总高度应从地上一层(首层)算起,但底部加强部位应额外加上地下室的高度)

截面设计

◆ 构件截面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4时,宜按墙的要求进行设计(《砼规》10.5.1)

◆ 矩形截面独立墙肢的长度与厚度之比不宜小于5

当其比值小于5时——其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限值,当

一、二级抗震时,应较正常墙肢的相应值减0.1,三级抗震时为0.6

当其比值不大于3时——宜按框架柱进行设计,但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变,且箍筋宜沿全高加密

◆ 双肢剪力墙的抗震设计中,墙肢不宜出现小偏拉,当任一墙肢出现大偏拉时,两墙肢均应将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乘以1.25的增大系数

(说明:剪力墙墙肢不同受力状态的延性优劣—— 小偏拉 < 大偏拉 < 小偏压 < 大偏压)

◆ 剪力墙截面设计的内容:平面内的斜截面受剪、偏压或偏拉、平面外轴心受压

◆ 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墙内宜设置暗柱,并注明暗柱纵筋的连接方式,无暗柱时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 一级抗震时,墙体的水平施工缝处宜进行抗滑移验算

截面厚度

一、二级抗震时,底部加强部位 ≥

其他部位 ≥

(《砼规》11.7.9 / 1)补充:当墙端无端柱或翼墙时,≥ 层高的1/12

三、四级抗震时,底部加强部位 ≥

其他部位 ≥

◆ 非抗震时,≥

◆ 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进行墙体的稳定计算(高规附录D)

◆ 剪力墙井筒中,分隔电梯井或管道井的墙肢截面厚度可适当减小,但不宜小于160mm。

◆ 截面尺寸还应符合受剪要求

◆ 剪力墙的厚度不宜小于楼层高度的1/25(《砼规》10.5.2)

轴压比限值

◆ 一般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三级抗震无规定、二级抗震0.6、一级(

7、8度)抗震0.5、一级(9度)抗震0.4

其他部位——无规定

◆ 短肢剪力墙各部位统一规定为三级抗震0.7、二级抗震0.

6、一级抗震0.5,一字形墙应各降低0.1

砼强度等级

◆ ≥C20,带筒体和短肢剪力墙的结构≥C25

截面配筋

◆ 竖向和水平钢筋不应单排设置:截面厚度hw ≤ 400 时,可双排配筋;

400 ≤ 截面厚度hw ≤ 700 时,宜三排配筋;

截面厚度hw ≥ 700 时,宜四排配筋

◆ 短肢剪力墙的全部纵向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 ≥ 1.2% ;其他部位 ≥ 1.0%

端部纵筋

◆ 墙肢每端的竖向钢筋不宜少于4φ12或2φ16,该处对应的拉筋直径不小于6mm(间距250mm)(《砼规》10.5.8)

◆ 非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端部构造配置不少于4φ12的纵筋,沿纵筋配置不少于直径6mm、间距250mm的拉筋(《高规》7.2.17/5)————同上条

◆ 纵筋搭接长度:≥ laE 和 la(抗震和非抗震)

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

一般剪力墙:

◆ 最小配筋率:

一、

二、三级抗震时,0.25% ;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0.20%

◆ 间距:≤ 300mm;直径:≥ 8mm,但 ≤ 墙肢厚度的1/10

◆ 以下特殊部位的剪力墙的分布钢筋应加强,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5%,间距不应大于200mm

房屋顶层剪力墙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剪力墙 端开间的纵向剪力墙 端山墙

◆ 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剪力墙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应适当加强(《砼规》10.5.9)

◆ 水平分布钢筋搭接

搭接接头间距:同排水平分布筋搭接接头之间的水平净距 ≥ 500mm

上、下相邻水平分布筋搭接接头之间的垂直净距 ≥ 500mm

搭接长度:≥ 1.2 laE 和 1.2 la(抗震和非抗震)

◆ 竖向分布钢筋搭接

搭接接头间距:可在同一高度搭接

搭接长度:≥ 1.2 laE 和 1.2 la(抗震和非抗震)

拉筋

◆ 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一般取为φ6@600)

◆ 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以外的拉筋间距应适当加密(一般取为φ6@400)

◆ 构造边缘构件阴影区域内拉筋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间距的2倍(《砼规》11.7.16)

边缘构件

◆ 约束边缘构件的设置范围:

一、二级抗震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

◆ 构造边缘构件的设置范围:

一、二级抗震的剪力墙其他部位的墙肢端部

三、四级和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全部部位的墙肢端部

◆ 在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内,若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小于下述的规定值,可按构造边缘构件设置(《抗震规范》6.4.6/1)(《砼规》11.7.4)

—— 一级抗震(9度)0.1、一级抗震(8度)0.

2、二级抗震0.3

约束边缘构件

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

◆ 配箍特征值λv按下表取用,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lc取下表数值、1.5 bw和450mm的最大值

项目 一级(9度) 一级(

7、8度) 二级

λv 0.20 0.20 0.20

lc(暗柱) 0.25 hw 0.20 hw 0.20 hw

lc(翼墙或端柱) 0.20 hw 0.15 hw 0.15 hw

(说明:,hw为剪力墙墙肢长度)

◆ 当有端柱、翼墙或转角墙时,lc ≥(翼墙厚度+300mm)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300mm)(《砼规》11.7.5 / 1)

◆ 翼墙长度不得小于其厚度的3倍,端柱截面边长不得小于墙厚的2倍,否则视为无翼墙或无端柱

◆ 竖向钢筋的配筋范围不应小于图中阴影面积,

一、二级抗震时分别不应小于6φ16和6φ14,且分别不应小于阴影面积的1.2%和1.0%

(一般来说,端部纵筋配置在阴影范围内,阴影范围之外、lc范围之内部分的纵筋按竖向分布钢筋配置)

◆ λv要求的箍筋范围为图中阴影所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一、二级抗震时,箍筋间距分别不应大于100mm和150mm

构造边缘构件

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

◆ 构造边缘构件的范围见上图,最小配筋率应符合下表规定

底部加强部位其他部位

抗震等级纵向钢筋最小用量(取较大值) 箍筋 纵向钢筋最小用量(取较大值) 箍筋

最小直径(mm) 最大间距(mm) 最小直径(mm) 最大间距(mm)

一级 —— —— —— 0.008Ac,6φ14 8 150

二级 —— —— —— 0.006Ac,6φ12 8 200

三级 0.005Ac,4φ12 6 150 0.004Ac,4φ12 6 200

四级 0.005Ac,4φ12 6 200 0.004Ac,4φ12 6 250

◆ 箍筋的无支长度不应大于300mm,拉筋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筋的2倍

(当拉筋隔一拉一时,纵筋间距≤150mm;当每道纵筋均设拉筋时,纵筋间距一般均可满足要求≤300mm)

◆ 当墙端部为端柱时,端柱的纵筋和箍筋宜按框架柱的构造要求配置

连梁

◆ 跨高比大于5时,按框架梁设计

◆ 楼面主梁不宜支承在连梁上

◆ 连梁可作刚度折减,折减系数不低于0.5

◆ 连梁应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当连梁截面尺寸不满足抗剪要求(超筋)时,可如下处理

1. 减小连梁截面高度

2. 可对连梁进行内力调幅,以降低剪力设计值。此法应尽量避免,且调幅范围应当限值,因为连梁已经进行了刚度折减

3. 当连梁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响时,可考虑在大震作用下该连梁不参与工作,按独立墙肢进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墙肢按两次计算所得的较大内力进行配筋设计

◆ 纵筋设置:

1. 规范未规定纵筋的最小配筋率,可参照同一级框架梁的要求,但纵筋在保证受弯承载力的前提下,应越小越好,以使连梁在地震作用下尽早屈服、耗散能量,形成抗震的第一道防线

2. 洞口上、下两边的连梁内纵筋面积不宜小于被洞口截断的水平分布筋面积的一半,且≥2根,≥φ12mm(《砼规》10.5.8)

◆ 箍筋设置:

1. 抗震设计时,连梁箍筋沿全长的构造按框架梁端加密区箍筋的构造要求采用

2. 洞口连梁全长配箍:直径≥6mm,间距≤150(《砼规》10.5.14)

3. 顶层连梁的纵向钢筋锚固范围内,应设置箍筋(《抗震规范》6.4.11),箍筋直径与该连梁的箍筋相同,但间距不宜大于150mm

◆ 腰筋设置:

1. 连梁范围内,墙体的水平分布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拉通连续配置

(一般情况下,连梁腰筋即为墙体水平分布筋)

2. 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两侧腰筋的直径不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

3. 连梁跨高比不大于2.5时,两侧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

4. 腰筋置于连梁箍筋的外侧(00G101)

一、二级抗震,且连梁跨高比≤

2、墙厚≥200时,连梁内除普通箍筋外,宜另设斜向交叉构造钢筋(《抗震规范》6.4.10),其直径不小于12mm,斜筋应按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锚入墙内

开洞、错洞

◆ 当剪力墙面开有各边长小于800mm的非连续小洞口,且整体计算中不考虑其影响时,洞口四周可不另设加强钢筋,应将被洞口截断的墙内分布钢筋分别集中配置在洞口四边,且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 剪力墙面内边长小于300mm的洞口要按要求预留

◆ 穿过连梁的管道宜预埋套管,洞口上下的有效高度 ≥ ,且洞口处宜补强钢筋,单侧补强≥2φ14

◆ 连梁被洞口削弱的截面应进行承载力验算

◆ 楼板开大洞削弱后,如下措施予以加强:

1. 加厚洞口附近楼板,提高楼板配筋率,双层双向布筋,加配斜向钢筋

2. 洞口边缘设边梁、暗梁

3. 楼板洞口角部配置斜向钢筋

短肢剪力墙特殊规定

◆ 定义: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

◆ 截面厚度不小于200mm

◆ 最大适用高度应比一般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值适当降低,且不应大于100m(7度抗震)和60m(8度抗震)

◆ 短肢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大于总力矩的50%

◆ 抗震等级应比一般剪力墙提高一级采用

7、8度抗震时,宜设置翼缘,且一字形短肢墙平面外不宜布置与之单侧相交的楼面梁

◆ 不应适用于B级高度和9度抗震的A级高度

楼盖

◆ 高度超过50m时,宜采用现浇楼盖

◆ 现浇楼盖砼强度宜在C20~C40之间,板厚可按跨度的1/35~1/45采用

施工图绘制

◆ 地上和地下部分,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均在竖向分布筋之外侧

◆ 洞口错开时,宜将连梁锚入暗柱内,形成暗框架

◆ 设计说明:

1. 剪力墙的底部加强区的范围

2. 剪力墙的拉筋为φ6@600,底部加强区为φ6@400

3. 转角窗(阳台)的窗下填充墙,在转角处设置构造柱,并增设水平配筋腰带与两侧剪力墙端连接,构造柱配筋按框架柱构造要求

他山之石

◆ 应避免将大梁穿过较大房间,住宅中严禁梁穿房间

◆ 设有转角窗(阳台)的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不宜再设置跃层单元

◆ B级高度和9级抗震的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在角部剪力墙体上开设转角窗(阳台)应慎重,需进行专门研究

◆ 非抗震设计和

7、

8、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在设置转角窗(阳台)时,宜如下处理

1. 转角处沿窗线设置挑梁并相交

2. 靠窗边的墙端暗柱配筋加强,尤其是箍筋加强,必要时暗柱可按约束边缘构件配筋,或在建筑允许的情况下,靠窗边的墙端设端(壁)柱

3. 板内设斜向暗梁(或直接设斜向拉结筋),以连接窗边两墙体, 或在建筑允许的情况下,直接设斜向连梁

4. 将该房间的楼板加厚,双向双层配筋加强

5. 转角窗窗下墙体设置构造柱,并增设水平配筋腰带与两侧构造柱连接

6. 窗边两道墙体应尽量避免一字形墙、短肢墙,并控制轴压比

◆ 长宽比小于2的连梁的受剪承载力较低,宜避免采用

说明:除“他山之石”外,未注明之规定,均出自于《高规》

第6篇:高层住宅入口大堂设计 - 副本

浅析高层住宅入口大堂设计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住宅人性化与舒适化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一些学者和专家对住宅户型的设计立面形象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对于住宅的入口研究却不够重视,住宅入口在作为室内外空间的连接上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是人们在进入该建筑时首先感受到的空间,住宅入口大堂的设计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该建筑物的第一印象,所以,对其进行研究有很大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高层住宅;入口大堂;设计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于居住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追求。对于住房要求从传统的实用型逐渐转向个性化和舒适化的精神追求。目前,随着房地产事业开发的日益成熟,人们对于高层住宅认识也有了新的标准,住宅入口的空间形式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将针对高层住宅入口的大堂设计进行分析和总结,来设计出功能合理的入口空间。

一、高层住宅入口大堂设计的意义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住宅入口的空间特性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以往最简单的来满足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功能,到开始逐渐转化为以安全性标志为引导的舒适性复合型的多功能空间。对于高层单元的住宅来说,开发商对于其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本身的建筑定位均较高,高层建筑入口的大堂设计也不例外,越来越受到很大的重视。住宅入口形态有多种多样,但设计的风格应该和整体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其自身的形式也要与结构的逻辑完美统一,住宅建设已经是城市化进程重要的组成部分,诚实的进行装饰来满足人们不同的现实需求。

二、入口和门厅空间的主要功能

1.提供了多层次交往空间,有人存在的地方,无论是建筑物内,在城市的中心,在居住小区,还是在娱乐场所,人们的活动总是在吸引一些人,入口空间因其过渡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与它相邻空间形成了互相渗透的“灰空间”,并且具有一定适宜交往的尺度,对各住户间的交流活动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2.提供了交通与集散的空间。空间内用来设置电梯厅,楼梯间出入口以及相应交通性的走道空间,是居民到达不同楼层中心的交通枢纽。

3.提供了便民的服务空间。入口内的门厅设计提供的附属功能主要包括:停留休憩,娱乐活动,垃圾的收集,信报箱以及安全防卫的措施,小型车辆的停放等等,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多方面的便利条件。

4.提供生态化公共空间。居民可以在这个范围的空间引入盆景,以及一些花卉等自然的因素,创造舒适的宜人居住环境。

三、常见住宅入口大堂设计分类

(一)利用架空做大堂

住宅建筑设计普遍使用架空层这一设计,并越来越受到开发商和购房者的关注,因为购房者在买房时大多不愿意住1楼,这部分空间很难利用。架空层能够增加整个小区特别是高层小区的通透度,增加绿化面积,为小区的业主提供更多的公共交流空间,并且部分架空层不计入容积率,有利于营销,所以从开发商角度来说还是很愿意做的,从建筑角度来说,政府是鼓励开发商多建架空层的。 架空层(建筑规范中名词解释):

建筑物中仅以结构体作为支撑、无围合外墙的开敞空间层。 根据规范架空层做大堂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围合式,也就是在建楼时就将大堂里的休息区、信箱等部分直接围合起来,统一装修完成。

另一种是发展商为了节省面积在先期报建测绘时只将电梯、楼梯间等部分围合,整体装修,等报建完成后用钢化玻璃或者别的材质将一部分架空层围绕合做成大堂的公共休息等空间,从而达到了提高得房率的目的。

(二)商业和住宅混合式大堂

目前很多楼盘项目都比较注重商业的配套,并且会在自己的项目中设计一层或二层的商业。主要是将商业放在最下层,住宅则选用整体架空或局部架空的方式盖在商业上面。这样既能达到居民日后所需的生活便利的目的,也能提高楼盘的商业价值。

当商业与住宅混合存在时,大堂的设计类型大概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规划中着重打造大型商业,底层商业面积规模很大,住宅架空层整体架在商业之上,选择将住宅整体抬高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将商业整体贯通,形成商业片区,聚集人气,渐接提高了楼盘商品价值。大堂则设在住宅与商业间的架空层中。

第二种是住宅部分架空,另一部分则直接坐落于商业之上。大堂是通过将架空部分进行围合完成。同样进入大堂需要先进入小区内部。此种设计方式主要是针对商业为中小型时,或者是街铺式形式存在的情况。

第三种是住宅直接坐落在商业之上,住宅楼不设架空层,此种住宅大堂必须设置在商业中,大堂出入口可以选择设在沿街边,反之亦可。这种设计方式主要是用在地价较高,地块小且用地比较紧张的的楼盘中。

(三)双大堂物业

有车一族往往直接经过地下车库出入整幢楼宇,较少经过一楼大堂。而“地下通道”的品质却一直以来难以让人满意,灯光灰暗、水泥地、石灰墙,简陋的装修让人感觉分外冰冷,体会不到一点归家的感觉。采用了双入户大堂的设计,充分利用车库的地下空间,改变了普通住宅车库空洞冰冷的面貌,采用五星级标准为业主打造尊贵车库入户大堂,让住户从社区入口进入到住所的每一处,都是充满着豪宅应有配置和点缀,让住户从车库开始感受归家的温暖。 四 .入口大堂设计要点 1.1首层大堂入口:

1.1.1入口应设室外台阶和无障碍坡道; 1.1.2室外台阶宽度宜取300mm;

1.1.3大堂门廊处室外地面标高一般为 -0.3 m; 1.1.4入口门廊处无障碍坡道应设扶手。 1.2首层大堂电子防盗门宽宜≥2000 mm。

1.3高层住宅首层大堂应与首层电梯厅直接连通,不宜从首层大堂经过道拐弯进入首层电梯厅。

1.418层及以上高层住宅大堂面积宜≥15㎡。

1.5所有在大堂顶部通过的设备管尽量靠墙600mm以内及板底下400mm以内完成。

1.6大堂内不宜有凸柱,顶部梁不宜穿越大堂,以保持大堂空间完整;特殊情况须设梁时,梁宽尽量做大,高度尽量做小。 1.7信报箱位置:首层架空的:大堂外设信报箱间; 首层不架空的: 有条件的优先考虑设信报箱间; 其次可设置在门廊。 以下为信报箱布置参考:

(1)单个箱体规格:245×150mm(仅作参考,具体以当地邮政部门要求为准)。

(2)一列不超过8个; (3)顶部高度不超过 1700 mm; (4)信报箱底部离地600mm。

1.8首层大堂两侧、电梯间电梯门正对的墙面,需考虑装修造型处理的需要。

1.9消防电梯集水井有条件的设于楼梯间。 1.10 可视对讲室外机设置: 1.11首层住户大堂外应设可视对讲室外主机,优先设置在大堂门右侧。

1.12 首层大堂设备(水、电)管井门均选用隐型防火门。 1.13 首层大堂消火栓:

(1) 不宜设置在大堂两侧及电梯门正对的墙面,以便装修做造型处理。

(2) 消火栓不宜靠电梯或电房墙面设置,宜靠近水管井道。 总结:

虽然高层住宅不是最适合人类生活居住的环境,但它却是我国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下,用来解决城市的住宅问题比较现实有效的途径,目前在我国已经大量的存在,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将继续的发展和长存下去。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必须积极的探索和解决高层住宅的弊端,并对各种可能性进行研究和探索,舒适与便利的居住方式,两者之间的结合,也是高层住宅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作为设计师,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研究探索,设计出既节约面积又功能合理,美观大方,简约的入口空间,力争寻求居住空间质量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平衡点。

第7篇:小议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论文

安全感与小区外部空间

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安全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需求,如果在居住小区的住宅中很多公共设施,比如门厅和电梯以及走廊,总是出现陌生人的身影,就会增加人们居住的不安全感,而且对于小区的治安也增加了难度。通过实际调查我们发现,新建小区尤其是新建高层小区要比底层住宅更容易发生盗抢事件。从塔式高层住宅的平面特征可以看出,塔式高层住宅的性格是内敛的,是自成一体的,塔楼和塔楼之间的联系感不强。而板式高层住宅则正好相反,由于其形体是“线”性的(塔式高层住宅可以认为是“点”的)、可伸展的、就为各种形式的组合创造了可能。现在还有很多小区既有板式又有塔式高层,这样线与线、点与点、线与点的组合就更加灵活,板式高层住宅所形成的领域性空间使居民对其空间有心理上的控制和心理上的占有。

容积率与宜人环境

容积率这个指标是人们相对关注比较多的,容积率不仅关系着人们的居住舒适性,也关系这开发商的土地开发收益,因为板式高层在容积率方面要比塔式高层的容易率要低很多,所以板式高层住宅因为容积率的特点,也是目前成为流行高层形式的主要原因。但是板式高层不仅是因为容积率较低而成为主流形式,更重要的是板式高层表现出来的居住环境的均好性方面,以及住宅生活品质方面都可以较塔式高层有很大提升。容积率是与建筑密度和建筑的层数有很大关系的,如今为了能够调整容积率有很多建筑采取了板式与塔式高层相结合的形式,这不就让小区空间更多样化,也让人与自然更好的贴近。

城市化社区的设计原则

城市中原有的区域一般都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积淀的产物,而很多新区不是处在城市的边缘地段就是在旧城里完全推掉重建的地段。如何在规划设计上杜绝新旧割裂问题的出现,而让新住宅区的建设能使原有的城市地段焕发新的活力,并呈现出新的面貌呢?首先板式高层住宅小区对相邻的城市区域而言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区,而不能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包括本身的配套设施应该面向城市开放。其次城市社区对外的临界面要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单调乏味的街景立面与空间是很难融合到周围密集的都市肌理中去。另外新的住区不应该隔裂了原来都市的“文脉”,及大环境空间的联系,应具有连续性,特别是在人流交通方面应充分考虑城市的步行空问与内部流线的合理连接与过渡。

日照要求对住宅间距与庭院空间的影响

众所周知,对于住宅而已,其住宅的间距大小与日照的时常有直接关系,很多建筑小区为了能够节约用地,为了追求更多经济效益,在楼间距的控制上很多建筑企业总数费劲脑汁,大做文章,比如很多高层都采用北向放坡或者做退台,以便于能够减少前面楼层对后面楼层的遮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本人却希望能够让建筑开发商能够将更多的楼间距还给住户,让居民享受更多的阳光,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区更具人性化,让人们与自然更亲近。对于北方的住区来说,由于冬季的时间较长,设计上无法彻底解决,但建筑师应积通过其他途径来减轻,如减少围合、东西向尽可能通透、做架空层、把握好宅前庭院空间与周围建筑高度的尺度关系、合理布置塔式住宅等。

板式高层住宅小区通风

居住建筑的自然通风不仅受到大气环流所引起的风向变化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局部地面特点所引起的空气湍流变化的影响。高层住宅组群的自然通风与间距大小、排列方式以及迎风的方向等有关。当建筑间距较大时,后排房屋受到的风压也较强,此时风的入射角对通风的效果至关重要,当风的入射角为60度建筑间距为1:1.3h时的通风效果比入射角为30度建筑间距为l:2h时更佳。当建筑间距较小时,风的入射角对通风的影响就不明显。可见建筑间距越大,自然通风效果越好。为了提高建筑物的通风效果,主要选择合适的朝向使建筑物迎向夏季主导风向,保持有利的风向入射角。

板式高层住宅户外空间景观规划

高层住宅是人工构造的空间环境,两栋建筑实体的组合并不简单的等于两栋建筑的相加,他们构成了另一种功能空间,这种空间或场所人们在其中生活不易感觉到它的存在价值,然而正是这个空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安定或不安。所以说,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知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

第8篇:多层及小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实例

2007年第5期

总第107期

福 建 建 筑

Fujian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No5 ·2007

Vol·107

多层及小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实例

陈之莹

(厦门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厦门361012)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际,重点从工程经济造价的角度出发,对结构设计中合理的计算假定

、基础设计、构造措施等几方面进行

, 了详细的论述,阐述了在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如何优化设计,降低工程造价为此类建筑的优化设计提供

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优化设计合理的计算假定基础设计 构造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72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35{2007}05—0033—02

Efect to the compute results in diferent site dass of H and III

Chen Zhiying

(Xiame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Xiamen.36101 2)

Abstract:Combining with actual project,the appropriate calculational assumption

, bas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a1 measure of structuml

design are discussed detailedly,and the priority view is focus on construction cost

.On the prerequisite of ensuring structure s tv

it is

., presented how to optimize design and reduce construction cost

The optimized methods in this paper are practicable for similar Drojects.

Keywords:construction cost optimized design appropriate calculational assumption base design constructiona1 n1easure 1 前言

这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产业也迅猛发展。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土地价格一再上涨,对于量多面广的住宅

项目,如何在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

造价,成为结构工程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2 结构设计中影响经济指标的几大要点

(1)结构选型是关健,合理的结构体系对结构的可靠性

与经济性影响重大。

(2)在多层及小高层住宅项目中,基础的造价在整个工

程造价中占了很大比重,因此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如何

优化基础设计,降低基础的造价,则是设计人员应进一步思考

的重点。

(3)建筑材料的合理选用与合理的构造措施,是保证结

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3 工程实例 .

3.1 工程概况

“家·天下”F组团位于福州市五四北秀山中学西北侧,

北侧为满洋路,南侧为规划路,东侧为小区道路,西侧为秀坂 路,总建筑面积:67,739 m ,共十四幢七一十一层框架结构住 宅。本工程为丙类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基础采 用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基本地

震加速度值为0.10g,II类场地,建筑基本风压值为0.7KN/m 。 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

二、三级。典型平面如图一所示。

3.2 优化设计

3.2.1 合理的计算假定

优化设计的重点,首先是合理的结构布置,控制合理的结 构位移,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结构设计采用PKPM 系列的

SATWE程序。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变形曲线为剪切

形,若底层计算高度过大,由于底层与第二层楼层刚度相差悬 殊,引起底层梁、柱断面加大,吸收的地震力加大,梁、柱配筋 加大,增加造价。1#一7#楼小高层住宅为了降低底层的计算 高度,采用加强刚性地坪,基础梁浅埋并设为地下一层(基础 梁面抬高,梁底与承台面交接100 mm,基础梁面至承台底的 二 弋 ! 语 碗 、 -、 、

图一标准层平面图

高度为地下一层的计算高度),基础梁做为上部结构的嵌固 端带人整体计算的方法(设计对承台底面及侧面的回填土要 求密实度t>0.94,电算时回填土对地下室的约束相对刚度比 取2),降低了上部结构底层的计算高度,避免了因底层高度 过大形成薄弱层,与第二层楼层刚度相差悬殊带来的底层梁、 柱配筋过大的后果,又可减少传至基础顶的柱底弯矩及水平 力,减少桩数。现以6#楼(1l层建筑)为例,将上部结构底层 计算高度不同对经济性的影响列于表1:

表1 底层计算高度不同时上部结构材料用量的比较

Ⅱ类场地 比较结果

比较项目 原计算 底层计算 相差 相差

高度 高度减小后 百分比 绝对值

折算板厚(m) 0.235 O.227 3.4% o.0o8

板(Kg/m ) 4.235 4.235 O O

含 梁(Kg/m ) l7.203 16.934 1.56% O.27

量 柱(Kg/m ) l0.393 9.725 6.43% O.67

合计 3l、83l 30.894 2.94% 0.94

(注:本表为造价分析软件理论计算结果)

从上表可看出,当该工程上部结构底层计算高度减小后, 折算板厚比原设计减少0.O08m(占3.4%);用钢量约比原设 维普资讯 http://

2007年第5期总第107期 陈之莹·多层及小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实例 ·34· 计减少0.94Kg/m (占2.94%)。

3.2.2 基础设计优化

该工程场地的岩土层从上往下可分为8层,依次为:① 一

1杂填土;① 一2耕填土;②粉质粘土;② 一1碎石;② 一2淤泥 质土(仅个别钻孔存在);② 一3粗砂;③ 碎石;③ 一1粉质粘 土;④粉质粘土;⑤ 残积砂质粘性土;⑥ 全风化花岗岩;⑦ 砂 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⑧ 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根据场地地质 情况及该工程性质,结合福州当地的经验,该工程基础选用桩 基,以⑥ 全风化花岗岩或⑦ 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为桩基础 持力层,采用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该桩型在福建省使用 已很普遍,施工经验较丰富,桩身质量可靠、稳定,施工速度 快,可缩短基础的施工工期,该桩型承载力较高,桩数少,造价 低,较经济。对桩基进行竖向承载力计算确定桩数时,根据柱 底轴力,分别采用PHC400—95一A型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 设计值取1700KN)及PHC500—100一A型管桩(单桩竖向承 载力设计值取2300KN)进行分析。当时福州地区市场价格 为PHC_AO0—95一A型管桩每米68元,PHC500—100一A型管 桩每米95元。以2#楼(11层建筑)为例,柱底轴力为1600KN 一5100KN,总的柱底轴力为28777lKN,平均桩长为23.4m。

将采用不同直径的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经济性比较列于 表2:

表2 采用不同直径的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比较

(注:本表价格为当时市场价)

从上表可看出,按每吨柱底内力计算,采用两种直径的桩 型共用(在同一承台下采用同一直径的桩,不同承台下可采 用不同直径的桩),降低了基础的造价(与仅采用单一桩径时 减少9.44% ~17.18%),同时又减少了桩数,加快了施工进 度。

在对桩基进行水平承载力验算时,鉴于该工程地质状况

较好,地表下无淤泥且拟建建筑物室内地面下即为粉质粘土 层,设计对承台底面及侧面的回填土要求密实度>10.94,加强 承台间基础粱的刚度,在对桩基进行水平承载力验算时,考虑 承台侧土的抗力作用,相应减少桩数,降低了基础的造价。.

3.3 构造措施

3.3.1 根据建筑平面布置及层高要求该工程采用小柱网。 由于柱距不大,框架梁在支座及跨中所受弯矩及配筋量均不 大,而受弯构件在正截面承载力作用下其配筋主要受梁截面 高度控制,截面宽度对之影响甚小。故在外墙及分户墙处的 框架粱梁宽由250mm改为200mm,梁实配钢筋无大改动,但 混凝土用量可减少且便于室内装修布置,提升该小区楼盘的 品质。

3.3.2 作为住宅建筑,根据建筑墙体布置及柱网结构平面梁 系布置,除了客厅为大板块,板筋按计算配筋控制外,其余大 都为小跨度楼板,板筋以构造配筋为主,框架梁配筋亦不大。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5.1条,受 弯构件、偏心受拉构件和轴心受拉构件最小配筋率随混凝土 强度等级的提高而相应增大,随钢筋受拉强度的提高而降低。

C20混凝土的市场价格比C25混凝土每立方米少20 元,因此 在多层框架结构中,除基础梁及屋面外,其余楼层的梁、板采 用(220混凝土,可以更经济,同时板筋的最小配筋率由 0.27%减少为0.24%(楼板钢筋选用I级钢)。根据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3.4.1条及3.4.2条,根 据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的基本原则,基础梁及屋面梁、板混凝土 所处的环境类别为二a类,所以混凝土强度等级仍取C25。

在小高层框架结构中,框架梁配筋以地震力作用控制为主,混 凝土强度等级仍按C25设计。

3.3.3 为了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在保证结构合理性的情况 下尽量采用减小柱断面,减少了上部结构刚度,同时降低了地 震力作用,减少了用钢量。但是为了做到“强柱弱梁”保证框 架结构的延性,为了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第6.3.7条规定的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的要求,框架柱 的凝土强度等级仍取不低于C25。

3.3.4 梁配筋以计算配筋为主,本工程梁主筋采用Ⅲ级钢, 当时Ⅲ级钢的市场价格比Ⅱ级钢的市场价格每吨多200元, 梁主筋采用Ⅲ级钢比采用Ⅱ级钢减少5元/m 。框架柱配筋 以构造为主,若采用Ⅲ级钢反而会增加造价,所以框架柱配筋 采用Ⅱ级钢。1#~4#楼人防地下室顶板覆土平均厚度为700 厚,且有消防车道,荷载大,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及考虑人防荷 载组合时计算配筋均很大,故板筋采用Ⅱ级钢。

3.3.5 地下室层高3.9m,底板厚为400mm。外墙、人防墙及 消防水池侧壁的墙体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体计算配筋较大, 通长全高配置则含钢量较大。根据墙体计算原理,当以地下 室底板做上部结构嵌固端,墙顶按铰结支座计算时,靠近底板 支座处配筋最大,反弯点在近支座1/3处,故采用分离式配 筋,即计算竖向配筋配至墙高的1/3处,其余采用构造配筋, 可降低地下室的含钢量。

4 结论

在目前大兴土木、设计进度紧急的情况环境下,结构优化 设计大有可为。结构优化设计不能以降低安全度为代价,应 该是更为合理的结构布置、更为理想的计算假定、更为细致的 构造措施。一个工程项目为了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益,除了在前期及方案阶段做好总体设计及规划,在施工图结 段应做好优化设计,结构设计既要保证安全性、符合现行的规 范规程,也应多从业主及客户的角度着想,进行合理的优化设 计,降低造价,在施工阶段也应注重项目管理,防止施工失误 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致谢:感谢我司肖伟总工、杨玛莎副总工及福建沃野房地 产有限公司卢榕庄总工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系列,多层与高层建筑结 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05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系列,概预算软件STAT

3.福建沃野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家.天下二期F组团建 筑安装工程预算书》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 1—2001)

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作者简历

陈之莹:女,1972年3月出生,本科,工程师,一级注册结 构工程师,结构专业

维普资讯 http://

__

第9篇:高层住宅的消防常识

建筑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大,因此,高层住宅的居民应具备必要的消防常识,时刻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一旦发生火灾,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高层住宅楼的防火注意事项:

按照我国现行规定,住宅楼高于10层以上的均属于高层建筑。而我国在消防队服役的消防云梯车最高只能到达53米的高度,超过这个高度就会给灭火和救援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高层住宅楼的居民必须强化防火意识,掌握相关的防火常识与技能。例如:遵守电器安全使用规定,不得超负荷用电;遵守燃气安全使用规定,严禁私拆、改、装燃气设施;进行室内装修时,必须严格执行有关防火安全规定;室内不得放置超过0.5公斤以上的汽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物品;不得卧床吸烟;楼梯、走道和安全出口等部位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擅自封闭;消防设施、器材不得挪作他用,严防损坏和丢失;学习消防知识,掌握简易灭火方法,发生火灾后及时报警和扑救等。

留心楼内疏散通道方位

通常,把水平的安全通道叫做“疏散走道”,垂直的安全通道叫做“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主要从防火、防烟、便于人们紧急疏散出发而设计。具体地讲,疏散楼梯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的空间分隔的楼梯间,它的形式一般有带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平时防火门应处于关闭状态而不是锁闭状态,一旦发生火灾时能保持疏散畅通,使人员能安全逃出楼宇。此外,在楼层的水平和垂直通道上都设置了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装置,用于发生火灾时避免走错方向或看不清疏散通道。再者,超高层建筑内都设置有消防专用电梯,这种电梯均考虑了防火和防烟功能,必要时可应急使用。但是如果使用了电梯内的迫降按钮,电梯会直通楼底,各楼层的按钮将会失去控制作用,电梯的升降只能由电梯内的人员来操作,故这种电梯不能作为正常疏散通道来使用。

常备一些消防器材

居住在高层的居民应在家中备置一只灭火器、一根绳子、一把剪刀和一只手电,以防不测。需要注意的是,在配置灭火器时要选择符合家庭特点的小型灭火器。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干粉灭火器就有ABC和BC两大类,ABC类干粉灭火器可扑救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火灾,而BC类干粉灭火器只能扑救液体和气体物质火灾。因此,家庭最好配置ABC类干粉灭火器。绳子和剪刀等工具都是用于逃生的有效工具,当逃生路线全被封堵时,可使用绳子解危;如遇绳子不够用时,可用剪刀将床单、窗帘等撕成布条,结成长绳从高楼逃生。另外,手电可以帮助你从黑暗和混乱中找到疏散通道,尽快逃离火海,有时还可作为报警工具使用。

扑救和控制初起火灾

住在高楼里的居民面临一旦发生的火灾,切忌乱跑、乱藏和大声喊叫,应设法在火势很小的时候就将其扑灭。灭火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有冷却法、窒息法和隔离法三种。冷却灭火法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隔离法是将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移开或与正在燃烧的物质隔离,中断可燃物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质而停止;具体做法是切断电源,移走可燃物,关闭可燃气体、液体阀门,拆除与火源毗连的可燃物等。窒息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气体等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熄灭。三种方法相比,冷却法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灭火方法。通常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水可用来扑灭火焰。

掌握逃生自救知识

火场逃生时稳定情绪至关重要,千万不可惊慌失措。特别是遇到几种特殊情况时更应该如此。如安全疏散通道不畅,宽度不够或是安全出口被堵,无明显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不起作用等。实践证明,冷静地选择逃生方法和途径是获得自救的最有效的保障。当遇到走道和楼梯充满浓烟和火焰时,自救者可用湿毛巾蒙住口鼻,贴近地面快速爬行通过,防止被浓烟熏倒。如楼梯已烧断,而火焰还未蔓延到房间时,应迅速退回房间关闭好门窗,用湿棉被、毛巾等物封堵门缝,并用水浇在着火的门窗上,一方面降低它的温度,另一方面防止烟雾进入,然后使用一切可能使用的通讯工具向外报警以求得援助,也可从阳台和临街的窗户内向外发出呼救信号,晚上可利用手电来回晃动显示救援目标位置。如在得不到及时救助又身居楼层较高的情况下,切不可盲目跳楼,可寻找窗外下水管道下滑,或利用绳子,一时找不到绳子应当机立断,将床单、窗帘等织物撕成可耐受一定负荷的布条连成绳索,将其一端系在窗户或阳台的构件上,然后顺着绳索向楼下滑去。如身边四周都被大火包围,应迅速倒退到相对安全的卫生间内作短暂避难。进入卫生间后应将门窗关紧,用毛巾等物堵好门缝,随后拧开所有的自来水龙头放水,特别是浴缸中要积蓄足够量的水,一方面可用于取水降低室内门窗的温度,另一方面火势蔓延到卫生间时,人员还可躺在浴缸中暂时躲避一下,尽可能赢得必要的救援时间。

上一篇:时政热点词下一篇:领导力提升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