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心得体会(通用8篇)
科目:高層基礎施工
系別: 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 班級: 進二能四 教師: 楊 詵 宏
教授 學號: 104450825 姓名: 葉
曉
東
排樁工法簡介 排樁的種類:預壘樁、預壘樁
預壘樁又稱為PIP樁(Packed In Place pile);係利用螺旋鑽挖至預定深度後,緩慢提昇鑽頭,同時由前端灌注預壘砂漿(prepacked mortar),以擠出土砂;灌漿完後,插入鋼筋籠或H型鋼。預壘樁直徑通常在30cm至60cm之間。預壘樁施工的垂直精度差,樁與樁間常留有縫隙,地下水容易從縫隙處滲漏;在地下水位高之砂土質地盤施作預壘樁時,可能因此需做止水灌漿。圖01所示為預壘樁之施工示意圖。
圖01預壘樁排樁施工程序示意圖 2 鋼筋混凝土樁
利用機械挖孔至預定深度後,插入鋼筋籠,然後利用特密管灌注混凝土。挖孔的方式一般採用反循環施工的方式,反循環施工乃為鑽掘挖孔時利用穩定液穩定孔壁。挖孔的方式亦可採用全套管工法,此工法乃是邊下套管邊開挖,直至預定深度;由於孔壁已經有套管保護,因此不需要穩定液。全套管工法的造價高,但可輕易的在卵礫石層或有滲流水之土層中施工,反循環基樁工法則在這些土層中施工困難。鋼筋混凝土樁的直徑通常在60cm至200cm之間。
詳見章節4,全套管基樁。拌合樁
SMW(Soil Mixed Wall)為此類工法的代表性工法;SMW工法係以特殊的三軸鑽掘機鑽掘現地土壤,在鑽掘過程中同時由鑽頭噴射水泥系硬化劑(如水泥砂漿)及高壓空氣,使之與原位置土壤均勻混合;鑽掘至預定深度後,抽拔鑽桿,鑽孔內之土壤與水泥系硬化劑凝結成土壤拌合樁。若欲增強拌合樁抵抗側向力之勁度,可在鑽孔內之土壤與水泥系硬化劑凝結前,插入H型鋼等,如圖02所示。
圖02 SMW擋土壁
拌合樁又稱MIP樁(Mixed In Place pile);乃利用特殊鑽頭切削地盤置入土中,同時由鑽頭前端射出水泥砂漿,使得水泥砂漿與土壤混合;至預定深度後,提昇鑽桿,同樣地一面旋轉鑽頭一面灌漿,使得砂漿與現地土壤充分混合;鑽桿拔出後,視需要再插入鋼筋籠或型鋼;
圖03為土壤拌合樁施工示意圖。
圖03 MIP樁之施工程序示意圖
圖04排樁工法的配置圖(a)獨立型(b)S型(c)直線互接型(d)直線互搭型(e)混合型
(圖中之數字代表施工順序)(1)獨立型
獨立型的配置毫無止水性,因此在地下水位高之透水性地盤開挖時,必頇先進行降水作業。此種配置適用於自立性高的礫石土地盤,如桃園、台北林口紅土礫石土及台中卵礫石地盤。
(2)S型
第1排基樁為獨立型;第1排基樁施作完後,施作與第1排基樁相接之第2排基樁;由於基樁間相接,因此又稱之為正切樁(tangent pile)。此種工法施工較易,但排列不整齊,止水性較差,但可以灌漿輔助之。
(3)直線互接型
基樁間互相接觸,屬於正切樁的一種;此種配置為最常用的配置方法之一;此工法的止水性亦不佳,但可藉由藥液灌漿補救之。
(4)直線互搭型
第1號、2號及第3號樁施作完成,但尚未凝固前,即依序施作第4號、第5號及第6號樁;由於施作時會切割第1號、2號及第3號樁,因此又稱為切割樁(secant pile);直線互搭型排樁或切割樁僅能用場鑄的方式而不能使用預鑄的方式施工;此種配置方式可得到良好的止水性。
(5)混合型
混合型為獨立型的排樁配合高壓噴射灌漿(如CCP灌漿)或MIP樁的施作;若灌漿品質可靠,則混合型的排樁之止水性良好。
排樁工法之優點為:
(1)噪音、振動較兵樁及鋼版樁小(2)樁長可自由調整
(3)勁度較兵樁及鋼版樁為佳
(4)配置適當鑽頭,可貫穿卵礫石(5)砂土質地盤中易施工 排樁工法之缺點為:
(1)水平方向沒有勁度,因此沒有角隅效應的影響以減少壁體之變形(2)工期較兵樁及鋼版樁長(3)勁度較連續壁低
(4)品質受施工因素之影響極大 全套管式鑽掘混凝土基樁
現今營建工程之基樁工程,大部份採用全套管基樁工法,其主要以基樁增加其承載力,為支撐如建築物大樓、橋台、橋墩等構造物為適用範圍,全套管基樁係採用全套管澆注混凝土而非用皂土穩定液來防止土層孔壁崩坍所完成之支承樁,故對環境破壞之衝擊可減至最低,因其具有安全性高且低污染之特色,故為現今基樁工程中最常見的工法之一。可使用抓斗鑽挖土壤式全套管基樁,其施工法由於低噪音、低振動,可適用於一般地質及礫石層之施工。
4.1 施工說明
4.1.1 其工法以搖管機將套管壓入土中,一面以錘式抓斗挖掘或以螺旋鑽,取土桶鑽掘,當挖掘地盤時係沿全長設置護套管以保護孔壁。
4.1.2 錘式抓斗-以抓斗之展合方式必頇根據土層地質來選擇,遇到地下水時,由於抓斗中土石將會隨地下水流失,因此必需加配取土筒之裝備,遇到大卵石或岩盤,抓斗無法取出時,必需使用重錘將其擊碎後再取出,故抓斗用途為抓取螺旋鑽頭及桶式鑽頭所無法取出之大卵石或石塊,使用抓斗應盡量避免水中作業,否則將改用取土桶鑽掘。4.1.3 在非凝聚性之土壤情況,通常會造成鑽孔周圍之土壤坍陷現象導致超挖,尤其在地下水位以下之部份更形嚴重,故在鑽掘過程中應防止鑽頭或抓斗超出套管施工,以免產生不良缺陷。
4.1.4 當鑽掘到地下水位時,套管內應灌水,保持在地下水位以上,防止管內會產生砂湧
或土湧之現象或因套管外的壓力過大,而使套管產生變形,在澆置混凝土時,套管難以拔出。4.2 施工步驟 4.2.1 定位
(1)承包商應按設計圖上所示,訂定出樁位中心線,標定基樁正確位置,應由施工場地外放設控制樁,施工前再由控制樁利用交會方式定出樁位。(2)樁位附近放置枕木與鋪設鋼板。(3)將搖管器或動力式振動器定位。4.2.2 鑽掘
(1)在放置鋼套管時,檢測其套管垂直度。
(2)採用搖管器或動力式振動器,將臨時性單套管壓入土層中,並隨時檢測其垂直度小於1/200。
(3)鑽機定位後,先以抓斗挖取上層之土壤後,再用鑽機本身特製之多頭旋轉鑽頭,鑽挖土壤直到設計深度。(4)在鑽挖過程中,一面鑽挖土壤,一面利用搖管器將鋼套管壓入土層中,讓鑽頭的深度不要超過套管外。
(5)鑽挖至設計深度後,檢測中心線位置,並以超音波檢測垂直度,水尺檢測高程,其精度要求~中心線±2cm,垂直度1/200,樁位最大偏心7.5cm。4.2.3 鋼筋籠之製作
(1)依鋼筋籠上下籠支數及搭接位置以決定主筋將採等間距排列或束筋形式,以主筋及箍筋淨間距均能維持10cm以上為原則。(2)內箍筋及外箍筋直徑製作時頇考慮鋼筋稜角與施工許可差,且外箍筋尾端搭接處頇錯接且不得突起。
(3)檢核主筋間距、支數,預留與次節鋼筋籠之搭接長度,注意吊裝處銲接牢固,籠內設補強筋,以確保吊裝時不會變形。
(4)鋼筋籠除鋼筋檢查外,頇特別注意諸如樁頭PE套,灌漿管及完整性詴驗測管等埋設之裝設。
4.2.4 鋼筋籠之吊裝
(1)吊放前頇先檢查埋設物是否裝妥。(2)使用適宜之吊掛機具並慎選吊點。
(3)將鋼筋籠置於樁孔中心徐徐吊放,籠外側每隔3m垂直間距裝設8只間隔器。
(4)上節鋼筋籠下端與下節鋼筋籠上端之搭接主筋長度頇採固定長度,或以有色膠帶做記號,以免錯接後增加鋼筋籠總長,將會使鋼筋籠下端插入孔底影響垂直度。
(5)主筋搭接每道電銲長度3cm,每隔16cm銲接一處,主筋搭接完成隨即銲裝外箍筋。(6)計算吊掛鋼筋長度,使用小號鋼筋並銲牢,其上端藉由枕木或型鋼掛在保護套管外。4.2.5 特密管之吊放
(1)檢查特密管每個接頭均能拆卸且水密性良好,管內壁清潔,管底無彎曲,並檢測各支管長度。
(2)配置特密管之長度,除最後(最上)3支係做為調整長度之用而採1m或2m管之外,其餘各支管長均為3m特密管之配置頇確實填入紀錄表內,每次拆除後之長度也要填入混凝土澆置紀錄表內。
(3)特密管頇暫時懸吊使底端離樁孔底約20cm,不宜接觸孔底,以免不慎將孔底土壤礫石等擠入特密管底部,影響混凝土之澆置。4.2.6 混凝土之澆置
(1)混凝土澆置前應先清除樁底淤泥,利用特密管及空氣壓縮機之正循環方式,將樁底之沈積淤泥抽出,且於澆置混凝土5分鐘前不得停止。
(2)到場之混凝土並經塌度檢驗合格後,方可拔除抽除淤泥之泵或空壓機管,開始澆置混凝土。
(3)澆置混凝土時應使用特密管,並避免混凝土產生粒料分離現象,管口最下端應始終保持在混凝土面以下至少1.5公尺。
(4)每根基樁於澆置混凝土時,應藉特密管連續進行,但當中停頓時間不得超過45分鐘,以便抽取特密管與鋼套管。(5)開始澆置時特密管頇離孔底約20cm。澆置中隨時注意特密管應置於鋼筋籠中央並略為抽動,但不可劇烈搖動增加泥水混入混凝土機會。在每車澆置後或拔取特密管前均應仔細檢測深度填入紀錄表,如發現某車次澆置長度有異時應即查明原因並列入紀錄。
(6)每一支全套管基樁在施工過程中,由鑽掘至澆置混凝土應日夜連續不斷施工至完成為止。
(7)基樁澆置完成後,樁頭之泥漿混凝土日後應予打除,其打除長度應依設計圖所示辦理。(8)鋼套管拔除後之孔穴以細砂填平,並蓋以鐵板,附加標示以免危險。4.2.7 施工紀錄
一、高层建筑的类型及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是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高层建筑的楼层多、高度大, 但并非是低、多层建筑的简单叠加, 而是从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等方面, 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 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高层建筑要求施工具有高度连续性和高质量, 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复杂, 除具有一般多层建筑施工的一些特点外, 还具有以下施工特点: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复杂;施工准备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工期紧;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层数多、高度大, 安全防护要求严;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 技术复杂;平行流水、立体交互作业多, 机械化程度高。
高层建筑的建设工程, 一般由土建施工、装修施工、安装施工几大项目组成。其中安装施工主要由管道工程施工、电气工程施工、空调通风工程施工、设备工程施工所组成。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问题及原因
(一) 技术质量方面
现代建筑科技含量高, 涉及专业多, 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 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 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 则极易产生问题。现代建筑的个性化导致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 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 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 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 施工人员不能及时掌握, 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二) 管理方面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 施工单位分包现象普遍存在, 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明确具体。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 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 人为带来一些问题, 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此外, 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 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 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 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一) 做好施工预案
施工单位应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编制严谨、详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方案。用来指导整个施工过程。内容包括:施工工序的安排, 各工种进入工地的时间, 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 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预控措施, 制定出成品保护措施等。
(二) 做好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由于现代高层建筑具有规模庞大, 工程结构与工艺复杂, 建设周期长及相关单位多等特点, 决定了工程进度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要想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 就必须对影响进度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度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预测。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对有利因素的充分利用和对不利因素的预防;另一方面也便于来制定预防措施, 事中采取有效对策, 事后进度妥善补救, 以缩小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 实现对高层建筑进度的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进度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 会因为新情况的产生, 各种干扰因素和风险因素的作用面发生变化, 使人们难以在执行过程中检查工程项目实际进度发展情况, 并将实际状况与计划安排进度做一对比, 从中得出偏离计划的信息, 然后在分析偏差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通过采取组织、技术、经济等措施维待原计划的正常实施。如果采取措施后不能维待原计划, 则需要对原计划进度调整和修正, 再按照新的进度计划实施。
实施进度控制的目标就通过有效的进度控制工作和具体的进度控制措施, 在满足投资和质量的前提下, 力求使高层建筑的实际工期不超过计划工期, 以保证高层建筑按期完成。在高层建筑计划阶段所确定的工期目标, 往往是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而确定的合理工期, 因此, 时间上的任何变化, 无论是进度拖延还是超前, 都可能造成其它目标的失控。因此, 如果高层建筑实施过程中出现进度超前的情况, 进度控制人员必须综合分析进度超前对后续工作产生的影响, 提出合理的进度调整方案, 以确保工期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 严格控制高层建筑的工程变更
由于建筑设计与工程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一致, 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使设计图纸未达到开发商的要求和施工的深度, 开发商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的修改或补充等原因致使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在所难免。而这些变更必然会带来工程量的增减和工程造价的变化, 极端情况下会出现工程造价难于控制的局面。
因此在设计部门应切实做好调研工作, 弄清开发商真实意图, 对施工场地进行详细踏勘。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程量, 力求变更最少。
(四) 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监理工作
高层建筑施工监理十分重要, 它是监督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监理工程师在施工阶段关系到是否要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的决定时, 他们往往能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出合理正确的选择, 这一点许多建设方代表因其经验、阅历及技术受各方面的条件制约而无法做到。再者, 在施工过程中, 甲、乙两方因各自的立场、观点不同, 有时会出现一些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情况, 监理单位作为公正的第三方, 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双方关系, 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进行, 这样能为完成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影响因素;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的出现在保证容积率的基础上降低了建筑密度,从某种程度上说,高层建筑恰恰符合当前的节能减排的精神,是节能省地的一项重要的措施。由于高层建筑的平面相似,重复建筑面积巨大,如果对高层建筑设计进行合理的优化,一则可节约土建成本,降低总造价;再则可节约资源,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符合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所以有必要对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和设计原则进行探索和总结,以指导以后的学习工作。
一、影响因素
A外部因素
1)交通
交通分为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动态交通又分为人行和车行,建筑师在组织内外交通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周围的交通现状和合理的预计未来的交通状况,做到高瞻远瞩,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改造不合理的交通现状。树立效率意识,使内外交通合理互动,使其形成有机、高效的整体。高层建筑中的交通核在标准层中起的最大作用就是交通连接与安全疏散作用,处理好交通问题是标准层设计成功的关键,也是保证整栋建筑能够高效、安全、便捷运营的决定性因素。
2)消防
消防作为平面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结合建筑的层数和建筑的面积,平面的交通疏散会有不同。同时要靠虑整个建筑的与周围建筑的消防间距和消防疏散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例如:根据防火规范要求确定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和疏散距离及疏散宽度,是我们设计一个建筑内部交通疏散和外部交通组织时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建筑的消防非常复杂,现有的多、高层建筑的定义主要是根据消防设备的能力和消防方式不同而确立的,说明消防问题对于建筑的影响很大,要加以足够的重视。尤其对于作为承载复杂功能空间高效运行的高层建筑标准层来说,合理的疏散路径及消防救助措施体系更是不容忽视,在标准层设计中稍有不甚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3)周围环境
这里指的环境的是狭义的建筑基地地形、地貌、景观、气象、周围建筑现状等自然环境。这些都直接、间接地影响到建筑物的平面形状。环境影响可从三个角度去分析,分别为城市环境、基地环境及气候环境。
城市环境是建筑的一个相对微观的一个影响因素。通过考虑周围城市环境的特点,来确定整个或者部分标准层的功能布局。例如,周围都是住宅区而缺少商业建筑,就非常有必要设计高层建筑底层带商业以满足城市环境的需要。
“ 因地制宜”是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准则。建筑标准层平面形状多受基地大小、形状、位置朝向的影响:小块方整基地,多选几何形标准层平面;地块若窄而长时,就不宜采用进深大的平面,多选择狭长形状,适于选取线形标准层平面;地处十字口,丁字口,锐角交叉口或地块小而不规则时,建筑标准层平面形状就要针对具体的地形、朝向而精心设计,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建筑形象要从各方面收到良好视觉效果,对标准层平面进行凹凸曲折、立面切割等处理手法与地块相适应,这样也就能够设计出能够从周围环境中有机生长出来的建筑。
气候环境的影响有会通过多方面来影响平面设计,这将在下面的详细论述。
4)朝向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往往强调良好的朝向,通过总结不难发现,所谓好的朝向就是具有良好采光通风或景观资源的朝向。对于平面功能复杂的标准层平面要分析周围景观与平面功能的关系,确定朝向的优劣顺序,根据功能的优先等级,合理确定各个功能的良好朝向,使得各个功能各得其所。避免景观资源的浪费。对于采光通风的追求在高层住宅中体现的尤为重要。由于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往往就是十几个或几十个,有必要对高层住宅建筑的朝向进行反复斟酌,如果草草了事,成为设计的败笔,后果不堪设想。
B内部因素:
a)功能
建筑的内部使用功能是建筑的灵魂,功能是建筑设计的最基本的需求,建筑的功能使用要求是建筑的生命,也是建筑存在的前提。建筑功能的对空间的要求是最直接的、最根本的。
使用功能的限制建筑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使用,使用功能是制约标准层空间布局的首要元素,是建筑的最根本的目的。
b)内部交通
内部交通主要从功能和消防两方面考虑,通过功能分区确定内部交通的组织情况,同时满足防火规范中关于防火分区、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的规定。同时要注意内部平面和竖向不同功能分区间的交通联系。做到使用管理方便、疏散合理安全。
c)建筑形象
形象是建筑的外在形式。也是最直观的要素之一。它对建筑的建筑设计的影响很大,往往一个方案的第一印象就是建筑设计的形象。好的建筑形象能够使人的心灵产生震撼,变成实施方案的可能性就很大。
对于任何建筑来说建筑形象都是由平面叠加而成的,建筑的形体生成受平面的直接影响,平面形式是建筑形象的基础。建筑的标准层正是截取建筑整体中水平面和垂直体交汇处的任一单元段,是建筑形体的最基本组成单元。所以建筑形象同样是影响标准层设计的内部因素。
二、设计原则
通过泛泛的分析,总结后提出一些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些设计原则:
1.环境先行
这里的环境是广义的环境,包括社会、经济、自然、人文等方面,只有充分考虑基地周围的各种环境才能很好的对建筑出现对环境的影响做出相对合理的评估,并对其附加相应的权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使其融入环境,与原有环境和谐共生。从外部上做到和谐共生。
2.功能合理;
对于一些功能复杂的高层建筑,要对内部的功能进行合理分区。研究各区的相互联系、比例关系。确定各区在平面和竖向上的关系。使其各部分之间协调工作,完美配合。做到方便高效,空间宜人。从内部上达到有机共生。
3.结构适宜
选择适宜的结构设计,从概念到具体的设计方案,要进行多方案比较,综合权衡,选择适宜的结构设计方案。开阔思路、适当创新,不拘一格、结构合理。根据相关经验,从水平、竖向荷载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方面考虑,高层建筑的合适的体型为圆锥形,采用圆锥形或似圆锥是高层建筑结构不错的概念设计方案。
4.经济绿色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要兼顾,必要时要有所侧重,提倡节能减排,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减小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运行费用,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
三、小结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周围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建筑设计本身是相互的,是互为条件的。高层建筑设计必须顾及到各方面影响因素,做好设计前期的调研、分析等计划任务,明确有利和不利条件,在设计时才能有的放矢,趋利避害,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平面及建筑形体。同样,设计反过来对城市规划、景观环境、经济生态效益以及使用功能、建筑形体等都会产生长远、深人的影响。所以建筑师前期的调研分析,资料收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厚积薄发,只有综合的整体分析,才能设计出相对和谐的建筑。
参考文献:
[1]李静 《建筑标准层设计的影响因素与基本原则》 《工程建设》 2008。8
[2]黎宏志 耿海涛 《高层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多重尺度》 《山西建筑》 2008。12
[3]梁 静 梅洪元 张晓航 《当代高层建筑的文化内涵建构》 《建筑与文化》 2008。11
[4]慕朝辉,陈光 《现代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工程结构》 2003。06
1、基坑开挖(开挖前应该先降水,地下水到基地标高2m以下基坑开挖才可以开始)。
2、基坑支护施工。
3、抗浮锚杆与基底施工(基底施工因该是在验槽以后,所谓验槽就是对持力层结构的检验,保证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基底主要是为了好做防水)。
4、防水施工(地下多用sbs防水卷材)然后是防水保护层(防水材料是种类、价格、应运范围土建工程师要牢牢掌握,防水是关键)。
5、基础钢筋绑扎(基础分为筏板基础、独立基础等)。
6、基础浇筑砼(质监站对基础钢筋验收以后浇筑)。
7、地下室挡土墙浇筑(挡土墙的砼配合比要求高,应该为防水混凝土
8、地下室顶板浇筑。
9、一层梁柱钢筋绑扎——关模板——浇筑(然后开始循环)。
10、主体工程封顶以后,砌体工程、屋面花架、地下室顶板防水可以同时开始施工(此时施工电梯应该入场安装完成)。
11、砌体(包括二次结构支模、混凝土浇筑)工程开始。
12、内墙抹灰(施工工艺和材料控制都很重要)。
13、外墙抹灰(一定是内墙完成再做外墙,方便处理接口位置)
14、外墙面砖施工(放样、垂直度、平整度等检查非常重要,且应该在外架拆除前)。
15、室内地面施工
16、厕所防水施工。
17、外墙(装饰)施工。
18、公共区域内装与外墙grc线条同步施工。
19、消防与公共装饰配合,完成消防管道安装与公共装饰。
20、消防等设备入场,地下室覆土开始。
21、园林硬质铺装。
22、乔木、灌木施工,绿化完成。
23、消防联动实验(非常重要,标志安装工程的结束)。
24、正式电、水、网、气入场
25、验收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对“一类建筑和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的下列走道和房间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1.长度超过20米,且无直接自然采光或设固定窗的内走道;
2.虽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米的内走道;走道的机械排烟系统宜竖向设置;
3.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经常有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宜按防烟分区设置;
4.净空高度超过12米及12米以下且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中庭;中庭机械排烟口应设在中庭的顶棚上,或设在紧靠中庭顶部的集烟区,
排烟口的最低标高映射在中庭最高部分门洞的上端,当中庭较低部位靠自然进风有困难时,可采用机械补风,补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5.地上室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设有窗井等采用可开窗自然排烟措施的房间除外)。地下室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时,除汽车库内有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区外,应同时设置进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一、填空题
1、集水坑排水的特点是设置集水坑和排水沟,根据工程的不同特点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明沟与集水井排水)、(分层明沟排水)、(深层明沟排水)、(暗沟排水)和(利用工程设施排水)。
2、作为保证基坑开挖稳定的支护体系包括(挡墙)和(支撑)两部分。
3、钢板桩一般分为(平板形)和(波浪形)两种。
4、当基坑深度较大,悬臂的挡墙在强度和变形方面不能满足要求时,即需增设支撑系统,支撑系统分为(基坑内支撑)和(基坑外拉锚)两类。
5、根据墙体材料的特点,可以把地下连续墙分为以下三类,即(砼墙)、(水泥固化墙)和(水泥土墙)。
6、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通常都要经(挖槽)、(固壁)、(浇筑)和(联接)等工序才能建成。
7、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施工与槽壁稳定有关的因素可以归纳为(泥浆)、(地质条件)和(施工)三个方面。
8、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清底的方法一般有(沉淀法)和(置换法)两种。
9、地下连续墙段间的接头一般分为(柔性接头)、(刚性接头)和(止水接头)。
10、逆做法施工又分为(全逆作)和(半逆作)两种方法。
二、选择题
1、某基坑土层由多层土组成,且中部夹有砂类土,其集水坑排水方式宜选用(B分层明沟排水)。
2、某基坑要求降低地下水位深度不小于10m,土层渗透系数K=24m/d,其井点排水方式家选用(B多层轻型井点)
11、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面料杆是完成(输送)、(布料)、(摊铺砼)和(浇注入模)的最佳机械。
12、扣件式脚手架的主要优点是(装拆灵活)、(搬运方便)和(通用性强)。
13、碗扣脚手架具有(承载力大)、(安全可靠)、(高功效)和(不易丢失)的性能特点。
14、门型组合式脚手架由(底座)、(门式框架)、(十字剪刀撑)和(水平架或脚手板)级成基本单元。将基本单元相互连接起来并
(增设梯子)和(栏杆扶手)等构件构成整片脚手架。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混凝土“徐变”廉洁法不正确的是(C混凝土强度越高,徐变越大)
2、下列关于混凝土“徐变”说法不正确的是(D持续加荷时间越长,徐变越小)。
3、按裂缝的深度划分,裂缝可分为(A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和表面裂缝)。
4、下列各类裂缝中危害最大的是(A贯穿裂缝)。
5、现浇高层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起重运输机械的组合方式有三种,其中不包括(C以施工电梯为主的吊运体系)
6、塔式起重机按照(B回转达方式)分上回转达和下回转。
7、如果(B水灰比过大),容易产生离析,影响混凝土的可泵性。
8、如果(B砂率过小),影响混凝土的黏聚性、保水性,而造成混凝土可泵性的下降。
9、下列关于钢管扣件脚手架优点说法不正确的是(D承载能力强)。
10、单立杆双排钢管扣件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一般不得超过(C50m)。
三、判断题
3、机械开挖大型土方,基坑深度4m,开挖机械宜选用(B反铲挖土机)
4、下列对土方边坡稳定没有影响的是(C开挖宽度)。
5、钢板桩一般分为(D槽型钢板桩和热轧锁扣钢板桩)两类。
6、由于钻孔灌注桩挡水效果差,帮有时将它与(B深层搅拌水泥土桩)组合使用,前者抗弯,后者挡水。
7、由于(B钻孔灌注桩挡墙)的挡水交果差,帮有时将它与深层搅拌水泥土桩组合使用,前者抗弯,后者挡水。
8、钢板桩的打设家采用(C重锤轻击)。
9、钢板桩施工中,由于钢板桩之间的连接采用铰接锁口,容易产生(A扭转)现象。
10、支撑的监测项目主要有(D弯曲应力、轴力)
11、(C地下连续墙)刚度大,易于设置埋件,适合逆作法施工。
12、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通常都有经过(A挖槽—固壁—浇筑—联结)等工序才能完成。
13、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关键工序是(C挖深槽)
14、地下连续寺施工中,与槽壁稳定有关的因素(C地质条件、施工技术、泥浆)
15、地下连续墙的接头有(止水接头柔水接头刚性接头)。
二、判断题
1、工程上采用集水坑排水法来防止流砂现象的发生。(×)
2、如果边坡土体中的剪应力小于土的抗剪强度,则边坡土体就会滑动失稳。(×)
3、钢板桩施工中,打入桩时和已打入的邻桩一起下沉的现象称为水平伸长。(×)
4、采用反铲土机开挖基坑时,边坡可以留置得小一点。(×)
5、围檩的作用是保证钢板桩的垂直打入和打入后版桩墙面的平直。(√)
6、地下连续墙刚度大,易于设置埋件,适合逆作法施工。(√)
7、地下连续墙施工振动小、噪声低,非常适合在城市中施工。(√)
8、地下连续墙按照开挖方法分为桩柱式、槽板式和组合工三种。(×)
9、板(墙)式地下连续墙,通常都要经过挖槽、固壁、浇注和联接(接头)等工序。(√)
10、导墙的作用之一是作为测量的基准。(√)第3、4章
一、填空题
1.锚杆由(锚头)、(钢索)、(塑料套管)以及(水泥砂浆)等组成。
2.土层锚杆设计要考虑的问题包括(锚杆布置)、(锚杆承载力)、(锚杆的整体稳定性)和(锚杆尺寸)等。3.锚杆布置包括(埋置深度)、(层数)、(垂直间距)、(水平间距)、(倾斜角)和(长度)等。
4.桩基施工机械设备应视(土的性质)、(工程大小)、(桩种特性)、(施工期限)、(动力和机械供应)和(现场情况)等条件来选择。
5、钻孔沉桩机按破碎岩石土方法的不同,分为(冲击式)、(旋转式)、(冲抓锥式)以及(振动螺旋冲抓综合式)等类。
6、振动沉桩机主要由(桩架)、(振动箱)、(卷扬机)、(加压装置)和(砼下料斗)等组成。7.锤击沉桩沉桩过程包括:(桩架移动和定位)、(吊桩和定桩)、(打桩)和(截桩和接桩)等。
8.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常用的有(钻孔灌注桩)、(挖孔灌注桩)、(套管成孔)和(爆扩成孔灌注桩等多种。9.湿作业成孔港灌注桩的施工机具有(潜水电钻)、(回转式钻杆)、(冲击锥)、(冲抓锥)和(工程水文回转钻)等。
二、选择题
1.锚杆的基本类型有(D圆柱形、扩大圆柱形、圆锥形扩大)2.第一层锚杆的上层覆盖厚度一般不上于(C4m)。
3.为了受力和便于灌浆操作,锚杆倾角不宜小于(C150~250)。
4、单根锚杆的长度一般为(C15m~25m)。
5、土层锚杆施工中,压力灌浆的作用是(B形成锚固段、防止钢拉杆腐蚀、充填孔隙和裂缝)。
6、锚杆钻孔采用(D压水钻进法),可以把成孔过程中的钻进、出压水钻进法渣和清孔等工序一次完成。
7、在桩基础施工中,(D端承桩)的质量控制原则是以控制贯放度为主,以控制尖标高作参考。
8、锤击沉桩施工中,桩就过密、打桩顺序欠合理,容易引起的质量事故是(B桩位偏移)。
9、湿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中,护筒内的泥浆密度太小,可能引起的质量事故是(B孔壁坍落)
10、湿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中,由于塑性土膨胀造成(C缩孔)质量事故。
11、湿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中,如果混凝土坍落度太小,可能引起的质量事故是(D断桩)
二、判断题
1、土层锚杆仅能用于临时支撑结构。(×)
2、土层锚杆的各个部分的锚杆都必须密接。(×)
3、土层锚杆在允许情况下,尽量采用群锚,避免用单根锚杆。(√)
4、土层锚杆钻时,常使用膨泣润土循环泥浆进行护壁。(×)
5、土层锚杆施工包括钻孔、泥浆护壁、安放拉杆、灌浆和张拉锚固等过程。(×)
6、土层锚杆极限搞拔试验的目的是确定锚杆的荷载—变位曲线。(×)
7、摩擦桩的荷载主要由桩壁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施工时主要控制入土深度和标高。(√)
8、端承桩的荷载主要由桩端阴力承担,施工时主要控制入土深度和标高。(×)
9、锤击沉桩的施工过程包括:桩架移动与就位—吊桩与定桩—打桩—截桩与接桩等。(√)
10、灌注桩与预制桩相比,具有施工方便、节约材料、成本低,施工不受地层变化限制,无需截桩接桩等。(√)第5、6、7章
一、填空题
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注采用(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三种方法。
2、混凝土出搅拌机后,经过(运输)、(平仓)和(振捣过程)后的温度,称为浇筑温度。
3、一般认为混凝土产生徐变的机理是由于水泥石的(粘弹性)和水泥石与骨料之间(塑性)性质的综合结果。
4、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如保持约束变形为常量,则结构约束应力将随时间逐渐减少,此现象称为(应力松弛)。
5、大体积混凝土在温度应力作用下将产生(表面)和(贯穿)两种裂缝。
6、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对混凝土的(初始温度)和(内部的提高温度)进行人为的控制。
7、目前世界上选择垂直与水平起重运输机械的组合形式,主要有(以自升式塔吊为主)、(泵送体系)和(提升体系)三种。
8、塔式起重机的类型很多,按有无行走机构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按其固转达形式分为(上回转达)和(下回转)两种;按
其变幅方式分为(水平臂架小车)和(动臂)两种;按其安装形式分为(自升式)、(整体快速拆装式)和(拼装式)三种。
9、自升式塔式起重机的顶升接高系统由(顶升套架)、(引进轨道及小车)和(液压顶升机组)等三部分组成。
10、垂直升运机械主要包括(井架起重机)、(垂直运输塔架)和(施工电梯)等。
1、混凝土的徐变是指混凝土在一定荷载长期作用下,随着时间而产生增加的塑性变形。(√)
2、一般来说,加荷期间大气湿度越高,气温越低,徐变越大。(×)
3、混凝土结构载荷载作用下,如保持约束变形为常量,则结构约束应力将随时间逐渐减少,此现象称为应力松弛。(√)
4、确定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时,在满足设计要求及施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加大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5、大体积混凝土应尽可能采用高强混凝土,避免选用中低强度混凝土。(×)
6、大体积混凝土混合物中加入膨胀剂时,主要是为了防止或减少收缩裂缝。(√)
7、泵送混凝土不太适合配筋密度大的结构浇筑。(×)
8、起重布料两用机的吊装和布料两项作业可以同时进行。(√)
9、混凝土泵按照机动性分为柱塞式和挤压式两种。(×)
10、碗扣式脚手架的主要优点之一是“零配件损耗高”。(×)
11、搭设钢管扣件脚手架的立杆时,不同规格的钢管可以混合使用。(×)第8、9章
一、填空题
1、高层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大直径钢筋竖向连接的工作量较大,目前常用的连接技术主要有(电渣压力焊)、(气压焊)、(机械连接)等。
2、钢筋电渣压力焊主要经过(引弧)、(电弧)、(电渣)、和(挤压)四个过程。
3、钢筋气压焊高备主要包括(氧气和乙炔供气装置)、(加热器)(加压器)和(钢筋卡具)等。
4、目前,我国已经开发的钢筋挤压技术主要有两种,即(套筒挤压连接)和(螺纹套筒连接)。
5、滑升模板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液压提升系统)以及(施工精度控制与观测系统)四部分组成。
6、模板的滑升分为(初试滑升)、(正常滑升)和(完成滑升)三个阶段。
7、滑模施工的精度控制主要包括(水平度控制)和(垂直度控制)。
8、大模板的构造由于面板材料的不同亦不完全相同,通常由(面板)、(骨架)、(支撑系统和(附件)等组成。
9、爬升模板由(大模板)、(爬升支架)和(爬升设备)三部分组成。
10、常用的爬升动力设备有(电动葫芦)、(倒链)和(单作用液压千斤顶)等。
11、钢材的品种繁多,性能各异,在钢结构中采用的钢材主要有(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二个种类。
12、低合金钢的脱氧方法为镇静钢或特殊镇静钢,应以(热轧)、(冷轧)、(正火)和(回火)状态交货。
13、焊接材料主要有(电焊条)、(焊丝)和(焊剂)。
14用于高层建筑的钢结构体系有(框架体系)、(框架剪力墙)、(筒体系)、(组合筒体系)和(交错钢桁架体系)等.15、钢网架根据其结构型式和施工条件的不同,可选用(高空拼装法)、(整体安装法)或(高空滑移法)方法进行安装。
二、选择题
1、现浇高层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大直径竖向钢盘的连接一般采用(B电渣压力焊气压焊机械连接技术)。
2、电渣压力焊主要经过引弧、电弧、电渣和挤压四个过程,其中对焊件加热有重要影响的是(D电弧和电渣)过程。
3、下列对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特点廉洁不正确的是(D适用各种钢筋)。
4、下列关于螺纹套筒连接技术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D适用各种钢筋)。
5、高层钢结构施工中,箱形截面柱的连接多采用(A 高强螺栓连接和焊接)。
6、钢结构中采用的钢材主要有(C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
7、碳素结构钢的质量等级分为A、B、C和D四级,由A到D表示质量由低到高。不同质量等级对(C冲击韧性)的要求有所区别。
8、碳素结构钢的Q235C表示(C屈服强度为235N/mm2,C级镇静钢)。
9、高层建筑的钢结构体系中抗侧力性能最好的是(B、筒体体系)。
三、判断题
1、电渣压力焊是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溶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盘焊接为一体。(×)
2、螺纹套筒连接技术的缺点之一是自锁性较差。(×)
3、不同直径钢筋采用压力焊时,应安装直径小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
4、不同直径钢筋采用压力焊时,应安装直径大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
5、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钢筋的轴向力主要是通过变形的套筒与变形钢筋之间的紧固力来传递的。(×)
6、螺纹套筒连接可用于同径或异径钢筋的竖向、水平或任何角度的连接。(√)
7、高强度螺栓连接传递剪力的机理和普通螺栓基本相同。(×)
8、普通螺栓靠连接板间的磨擦阻力来传递剪力。(×)
9、高层钢结构中,梁与梁的连接只能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高层、超高层建筑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后,各省会城市、地级市等经济较发达地区,高层建筑如春笋般拔地而起。而在高层结构设计中,风荷载作用与地震荷载作用是主要控制因素,因此,充分保证结构构件的强度和延性是高层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基本前提。
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以及板柱-剪力墙结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高层住宅项目中逐渐以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为主要结构形式,高层公建项目则主要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结构形式。下面主要谈一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心得。
1 剪力墙设计
剪力墙因其抗侧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防火性能好、施工技术成熟等优点逐渐成为现代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的对象,尤其在高层住宅项目中应用得更广。以高层住宅项目为例,在结构平面布置上,剪力墙应尽量布置在建筑物周边和角部,且墙体宜对齐,形成联肢墙,增加结构的侧向刚度,使剪力墙成为受力、传力直接的主要结构构件。工程案例表明,能按上述结构原则布置的高层建筑方案,既可减少剪力墙的数量,缩减土建造价,又可减小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减少结构扭转的影响。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高层建筑的防震减灾更应以预防为主[1]。要使建筑物达到抗震规范中的“三水准”,必须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延性。因此,结构设计时应需对剪力墙的轴压比进行控制。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2.13条,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剪力墙墙肢的轴压比不宜超过表1的限值;对于短肢剪力墙,为防止过早压坏其轴压比更应从严控制,如一、二、三级短肢剪力墙,分别不宜大于0.45、0.50、0.55[2]。
剪力墙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抗地震倒塌能力除了与墙肢的轴压比有关外,还与纵向配筋即剪力墙两端的约束构件范围有关。在高层建筑中,通过对剪力墙两端的墙肢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使墙肢端部成为箍筋约束混凝土,并具有较大的受压变形能力。剪力墙端部的暗柱、端柱和翼墙为边缘构件的具体表现形式。结构设计时,边缘构件的竖向钢筋除应满足正截面受压或受拉的承载力计算要求外,尚应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2.15条、7.2.16条相关要求。值得设计人员注意的是,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不应盲目放大,特别是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这是因为剪力墙墙肢的塑性铰一般出现在底部加强部位———即墙肢的底部钢筋屈服而出现塑性铰。而结构抗震要求是实现强剪弱弯,盲目地放大底部加强区边缘构件的竖向钢筋,会使墙体的抗弯强度大于其抗剪强度,刚好与抗震设防理念背道而驰。同时,为了更有把握实现塑性铰出现在底部加强区部位,保证其它部位不出现塑性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2.5条对于一级抗震等级的底部加强部位以上的剪力墙,其墙肢弯矩设计值放大了1.2倍,剪力设计值放大了1.3倍。因此,在具体工程的施工图绘制过程中,根据结构计算结果设置的剪力墙钢筋已能满足小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需要。
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主要作用为抗剪,防止墙体在斜裂缝出现后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另一方面的作用是起到抵抗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结构设计时,水平分布筋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尚应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2.17条和10.2.19条的最小配筋率要求。规范设置水平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是为了防止斜裂缝出现后发生脆性的剪拉破坏。设计人员应注意,剪力墙中配置直径过大的分布钢筋,容易产生墙面裂缝。因此,建议剪力墙分布筋的间距尽量控制在200mm以内。
2 连梁设计
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连梁在高层住宅项目中普遍存在。在高层结构抗震设计中,连梁是剪力墙发生弯曲破坏的第一道防线,其破坏机理是:在地震水平力作用下,连梁首先屈服并形成塑性铰,通过梁端塑性变形吸收地震能量,从而起到控制结构侧向刚度、增加结构阻尼比与耗能减震,使剪力墙在大震下仍能起到主要承重构件的作用。因此,连梁应具有充分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又要具备良好的耗能性能。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设计时,应遵循“强墙弱梁、强剪弱弯”的抗震设计原则,保证连梁先于墙肢屈服,且连梁的抗剪承载力高于其抗弯承载力。目前采取的方法有:(1)在结构整体计算时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一般折减系数为0.7;(2)加大剪力墙洞口宽度;(3)在连梁中部开水平缝。在连梁配筋方案中,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规定的集中对角斜筋和对角暗撑方式外,现刚开始执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增加了交叉斜筋的配筋方式,其比集中对角斜筋方式并不增加施工难度,而斜向钢筋在梁腹和梁端处分布更均匀。研究表明,交叉斜筋能有效防止突发的斜向劈裂剪切失效,并提高了连梁的耗能能力[3]。
3 高强混凝土设计
根据CECS 104:99《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2条规定:“高强混凝土为采用水泥、砂、石、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和粉煤灰超细矿渣硅灰等矿物掺合料以常规工艺配制的C50~C80级混凝土。”由于近几年科学技术的发展,C80以上的高强混凝土也已经在一些超高层建筑中应用,例如深圳京基100工程采用了C120高强混凝土。但目前对C80以上的高强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尚不够,规范也暂未列入,因此,高强混凝土仍定义为C50~C80级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作为一种现阶段普遍应用的建筑材料,其特性是抗压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密度大、孔隙率低,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大跨度桥梁结构以及某些特种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层建筑中,若应用了高强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截面一般会比采用普通混凝土的结构构件小15%~30%。试验表明,在一定的轴压比和合适的配箍率情况下,高强混凝土框架柱、剪力墙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而且框架柱、剪力墙截面尺寸减小,减轻了结构自重,避免短柱或短肢墙,对结构抗震非常有利,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由于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高强混凝土的市场在各地也不同。因此,在具体工程项目设计中,应根据当地高强混凝土的市场情况确定高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对于100米左右的高层建筑,使用C50~C60强度等级的高强混凝土便可起到明显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个复杂的课题。掌握结构的受力原理和材料的性能,是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前提条件。了解规范条文的宗旨,在设计中不断学习,就可在设计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10.
1、施工流程。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梁板竖向支顶安装→架设梁底木方主次龙骨→梁底模板及侧模板安装→架设楼面底板木方龙骨于门式架顶托托板上→楼面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梁板砼浇筑→砼保养,达到拆模强度→松下门式脚手架可调顶托→拆除梁、板模,清理模板一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门式脚手架。
2、楼面支顶安装方法。楼面支撑系统采用MF1219 门式脚手架及80×80mm木枋,根据板底的高度组合拼装。楼板门式脚手架支顶排距均为900mm,上层木枋间距 300mm,下层木枋通长。支顶安装前,应先放出轴线、梁位置线以及楼面控制标高,然后按梁纵方向排置门式脚手架,安装第一层门式脚手架后,要进行调平校直,然后逐步向上安装。在每向上安装一组门式架时, 门式架两侧要安装剪刀撑并锁紧。 门式脚手架应垂直,上下层门式脚手架立柱应在同一垂直中心线上。门式脚手架安装整齐,并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有保证其稳定的支撑系统。 除门式脚手架剪刀撑必须连接牢固外, 还必须在门式脚手架层间连接部位以及最上层门式脚手架顶托下端纵及中部每间隔1300mm左右纵横设置ϕ48 钢管水平拉杆。支顶安装完成后,应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如发现问题,应立即进行纠正。
3、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模板的搭设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4、模板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浆流失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不小于4m时,其模板应按跨度的 1‰~3‰起拱,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染墙、易于操作、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
二、钢筋工程
1、钢筋接头位置。梁底部钢筋在支座处,上部钢筋在跨中l/3 范围内,接头钢筋同一断面不得超过50%(焊接)或25%(绑扎搭接), 位置错开45d(d为钢筋直径);墙、柱竖向钢筋每层楼板面处错开 50d 接头;楼板受力通长钢筋接长底筋在支座处,负钢筋在跨中1/3 范围内,其他短钢筋则按设计长度配料制作;楼面施工缝处钢筋处理;一般楼面不留施工缝,如遇特殊情况需留施工缝时,断面处应增设施工插铁,数量为主钢筋面积的 30%,长度取3.0m,两端各伸入缝内1.5m板插铁采用Φl2 钢筋,放置于板中部,梁插铁用Φ20 的钢筋放于上下受力钢筋位置。
2、钢筋制作绑扎注意事项。预见性地提出和处理钢筋有关设计的矛盾问题或施工难处,需核定的要及时与设计院、建设单位联系核定,做到准确认真翻样。所有钢筋下料单及翻样处理均由现场综合技术组、质安组负责校审批准;钢筋制成的半成品进行挂牌验收,专人负责清料,质安组负责抽查;梁、柱节头的钢筋均很密,核心箍不允许遗漏,绑扎确实困难的部位,将箍筋制成两个型,待绑扎就位后,按搭接l0d 焊接成封闭箍;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 柱的竖筋在楼面的位置加焊一层相同规格的定位箍和定位筋,以预防钢筋偏移;楼层负筋等安装配管完毕,再进行绑扎,楼板负筋绑扎应加Φ10 钢筋马凳,间距纵横 1.0m负筋绑扎好后,严禁在上面踩踏,以保证负筋位置的正确;板钢筋除靠近外围两行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受力的钢筋须全部扎牢。
三、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优化
高层建筑,主要由主樓和裙楼组成,其施工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投资金额大、施工成本高等特点,在高层建筑施工时要对整体工程有一个较为完备的施工规划以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高层建筑的基础和施工结构是整体施工的必要保障,在地基施工时要根据现场环境和施工结构的特点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缩短地基施工时间为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时间创造有时间条件。高层建筑还具有施工作业面小,空中作业条件差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相对困难,如按着计划的施工进度,很难做到按时完工,这就需要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采用机械运输以提高材料的运输效率, 在采用了机械化运输后,工程材料的运输时间可以缩短,施工的速度也有了很好的保障,并且减少了现场施工的作业量。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上要实行总承包制管理,总承包制管理可以全面的调配施工作业时间和空间的利用效率,其主要施工管理的重点是在施工中利用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来缩短作业时间和作业空间,由于高层建筑具有施工作业面狭小的特点,所在施工时必须由上而上逐层的进行施工,利用这一特点采取垂直向上的施工,通过完备的组织和工种的协调,做好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使各工种都能高效有序的进行施工,形成立体空间的流水作业,这就可以大大的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施工周期。
四、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中,往往根据建筑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安装施工的。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钢结构的焊接、吊装、测控、安装、拆除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对于较高的高层建筑,外框都是以全钢结构为框架,通过钢梁、斜撑与核心墙的连接达到建筑结构的稳定,并通过楼面钢板的铺设和混凝土的浇筑来加固整体的建筑结构。一般高层建筑的核心墙内均有钢结构柱,其数量应在二十四根以上且高宽要达到一定的比例,以保障整体结构的稳定。钢结构的吊装过程也要按着一定的方法来进行,这决定了整体工程的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通过一机多吊和分区吊装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2、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由为重要,因为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较长,混凝土会因气候和工作条件的影响而产生质量问题,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在工程开工前,要按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求来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进行强度试验,等试验结果出来后,再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节,以达到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试验主要调整的是砂石、水凝、含水率的配合比,在调整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严格控制配合比的计算,以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也要在配比、原材料、搅拌控制严格的情况下进行细仔的检查工作,由于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而不注意养护时间, 在对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时没有确定完整的养护措施和具体方案,所以就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问题混凝土养护时应从人员、水源、昼夜、养护时间要求,覆盖等多方面进行考虑采取措施,同时注意根据规定不同水泥品种确定养护时间,并加强养护期的督查工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层建筑进行施工时,由于高层建筑的层数多,因此,高层建筑施工是直接将蓝图变成高楼的过程,所以对施工测量精度要求较高,并根据施工方案建立好施工控制网,将高层建筑控制轴线及时投影到建筑面层上,然后根据控制轴线作柱列线等细部放样,以备绑扎钢筋,立模板和浇筑砼之用。充分发挥高层建筑物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尽量减少和避免在建造高层建筑物时的安
【高层建筑施工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高层建筑施工简答07-09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12-08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研讨06-08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施工12-13
高层建筑消防水池研究07-05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范围10-26
超高层建筑防火规范11-20
高层建筑防火规范95版07-23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管理07-25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