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批判总结

2022-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过得很快,四季轮回的过程中,一年忙碌的工作时间结束。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大家通过工作,可学到更多方面的工作知识,也留下了众多的学习回忆。为记录这一年的成长,可编写一份年终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我批判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自我批判总结

纯粹散文批判

散文,最美的地方在于,通过语言的架构,一步一步渲染出极美极美的气质。通过阅读散文能让人感受到那股气质。那么,一篇散文便是同是同类中的精品乃至极品。

民国的散文锋芒毕露,意欲像暗夜闪电一般刺破由屈辱和愚昧构成的混沌。即使应该是凉意如水的秋夜,鲁迅亦写成了万鬼夜哭的森罗地狱,令人不寒而栗。

可是,窃以为,那些飘舞在空中的文字精灵,应该渐次铺陈成“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无”的画卷,亦可以绘成浓墨重彩的西画,而不应该变成战场上的枪棘林立。尽管不喜欢枪棘林立,但是还是敬重那些战斗在至深黑夜中的英雄。

巧合的事,我最喜欢的散文和最讨厌的散文,都出自余氏人之手。

窃最喜余光中,最讨厌余秋雨。

因为热爱古典诗词和现代诗的缘故,我读有着诗人身份的余光中写的散文便有种莫名的亲近感。他笔下的一字一句都是他毕生积淀的散发,如同一缸酿了百年的佳酿。所以细读他的散文,总会慢慢感受到文章骨子里渐渐散发出来的气息。

至于讨厌余秋雨,倒不是因为其人品,而是因为初中时被老师逼迫阅读余秋雨先生的大作,还得写优美的美文赏析,心有不平,顺带痛恨起了余秋雨。后来再耐着性子就着昏黄的灯光把余秋雨先生的大作看完了,然后为自己当年为余秋雨大作的写的歌功颂德般的读后感恶心了很久,发觉余秋雨先生似乎很喜欢把一个时间拆解成无数碎片,然后再用一种似乎宏大的感叹语气描述、抒情,想为文章增添所谓的历史厚重感。但是历史感不是依靠似是而非的感叹就能塑造起来,如果《通史》的作者克里斯托尔•凯勒尔和《世界征服者史》的作者志费尼如此写作的话,不知道那两本书会变得怎么样。

《苏东坡突围》和《柳侯祠》其实写得还好,在引经据典和凭吊怀古这两方面的确印证了其散文集名《文化苦旅》,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填充。但是《夜雨诗意》和《听听那冷雨》一相比,不啻是云泥之别。

两文其实都是作者因雨而生的感慨。但是余光中是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出场,和读者一起穿过迷茫的冷雨,努力寻找自己温暖的归宿。而余秋雨却在文中成为一个无病呻吟的貌似旅人,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堆他的感受,令人头晕脑胀。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如此短而美的开场,似乎把我带入一个冷雨迷离的世界,之后便带我们走过海岸边城曲折的长街,那一瞬有种行走在小巷中的感觉。之后他在文中表达了自身对故土的思念以及迷茫。“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三首经典的写雨诗作,勾勒出一幅烟雨朦胧的图景。

而后余光中笔锋一转,写起了他在美国西部山地的所见所感,对于写景极尽写实之能事,从中我看到了约翰•缪尔和亨利•梭罗的影子,但又不失中国文人的雅韵。文中也并不是一味写古韵,现代的气息随着安东尼奥尼的镜头和黑白片子扑面而来,让我想起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些大城市的浮华气息。

总的来说,本文古今交错,把无数诗句典故融入了文章的骨血,读则有逸气,还有一点悠悠的苍凉。

其实余秋雨先生还是适合写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散文,这样他可以围绕一个中心去进行他的抒情式剖析。但是《夜雨诗意》只是他漫无边际的感受,全文可以说是他对排比句的滥用,实在不想评论下去了。

匆匆收笔,不知所云。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读书报告

姓名:范宇新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报告 范宇新

马克思和恩格斯可谓是家喻户晓,马克思不仅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革命家。他的理论影响了也还在继续影响着全世界,被英国广播公司评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以及“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实至名归。我在读大学之前,只是知道一些关于他的名人轶事和美谈佳话,对马克思的思想没有进一步的了解,而今终于有机会试着去走近马克思主义,更是怀着谦卑崇敬之心。

这次阅读的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写于1857年8月,是马克思为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写的总的导言。此前的十几年里马克思系统地研究了经济学问题,计划写一本以新世界观为指导的经济学著作。这段时间里,1848年爆发的欧洲革命虽然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却也在革命中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登上了历史舞台;而1857年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进一步暴露的资本主义的弊端,马克思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实质,同时也为了批判当时国民经济学的一些错误观点而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也成为马克思留下的唯一 一篇系统论述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文稿。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从唯物主义史观出发,指出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并不是相互割裂的,马克思论述了他们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还阐明了政治经济学的要坚持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和唯物辩证法的原则。《<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共分为四节,分别为“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 。第一节马克思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性质的物质生产,,指出政治经济学考察的或者是人类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的生产,或者是某一个历史阶段上的生产。第二节马克思责备了政治经济学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些联系着的东西割裂了,提出了他们的统一关系。他指出生产和消费,不仅互相直接就是对方,而且互为前提,互相依存、互为手段。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生产的结构决定分配的结构,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生产的结构和产品的分配;交换是生产的要素,交换的性质和方式也是由生产决定的。从而得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个环节。第三节马克思指出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是建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科学方法。研究包括具体到抽象和抽象到具体两个阶段,而叙述方法它略去了由具体到抽象这一步。第四节是一个写作提纲,可以看出,马克思在这里仍然想围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进行讨论。

1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对他在1857年至1858年间写好的手稿重新进行修改整理,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名出版时写下的序言。发表于1859年1月。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主要讲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经过和所得出的结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自己研究经济学的一些情况和写作计划,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最后提出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态度。

马克思的这两篇著作中有很多重要思想、深刻言论和经典论断。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一个基本思想是生产的首要性和生产的决定作用。没有生产的发展是分配、交换、消费的基础,这种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具有决定作用的思想,是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这让我想到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因为对这一矛盾的认识,才有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及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大力发展生产力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巨大成就。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阐明了生产了分配的统一关系, 就是告诉我们既要重视生产也要重视分配,不断完善分配制度。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而且这样的分配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果也有一些问题,例如贫富差距过大,贫困人口还占有相当大比重等,因此我们仍要深化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除此之外,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生产提供目的和动力。我国很多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都体现着这一思想。国家鼓励老百姓消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来带动经济增长,虽然一些不合理的做法导致了部分产品质量较差的结果,但中国的经济腾飞确实十分引人瞩目。

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则指明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构成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依存。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所得出的结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观点包括: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终极原因。这些观点简明扼要而科学地概括出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从这两篇著作中,我们应当认识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不仅在当时有重要的理论作用,而且对现在和今后的社会主义运动具有深刻的、直接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把《<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作为政治经济学著作的开端,初步地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并分析了经济学基本范畴及其互相关系,它包含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的许多重要思想,为 1859 年出

2 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奠定了基础。 也对于马克思系统地阐述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原理具有突出的意义。

这两篇著作中体现的思想为我们科学地全面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提供了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们让我们认识到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诸多奇迹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我们仍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看待历史,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3

第三篇:“赏识教育”之批判

榜样的力量有时确实是无穷的,但有许多的所谓“典型”却是害了人的——那些个别的成功的所谓“典型”是不具有推广的意义的。比如有人说炒股能发财,而且能够列举出一些普通人炒股发大财的例子来,我们并不否认有这样的事实,但这样的事实并不能以“类比”的方式推论出其他任何人都能够凭靠炒股发财。乐于宣讲炒股发财“典型”事迹的人们大致可以分为这样的三类:一是存心蛊惑他人参加到炒股的行列里来,以便他从中坐收渔利的;一是想从中总结点什么“规律”经验之类的来指导一般股民的;一是盲目的被那些所谓的“典型”迷了心窍以致自我认定错了位的人,这种人以他人宣传的“典型”作为自我鼓励的榜样。这里的第一种人是“骗子”,第二种人是“帮凶”,第三种人则是甘愿被宰割的羔羊,最傻也最可悲。我只知道社会上的这些活动就跟摸彩票是一个规则,损绝大多数人,哄抬极少数的人,用那些极少数“中了彩”的“典型”来进一步诱惑更多的心存侥幸的投机者,最终被蛊惑而企图投机的人们当中,绝大多数只能守着自己编织起来的美好梦幻抱着实实在在的“落空”回去,这当中最大的得益者是谁自然是再明白不过的了。我这里拿炒股说事并不是我对炒股心存仇恨,更没有泼股迷们的冷水的意思,(也许就是出于我的无知)我只是要说现在被炒得很热被吹得很玄的玩艺,很多是靠不住的。

就拿曾一度被鼓吹得很热时下依然很流行的“赏识教育”来说吧,就未必是可以完全当真的。午饭用完,闲坐着没事,我妻子谈起了现

在流行的一种“赏识教育观”,感慨良多,深信这种教育的公德无量,更钦敬发明这种教育的那个聋哑女的父亲的伟大。据说那个只读过初中的父亲就是依靠“赏识教育”把他的聋哑女儿培养成博士,送出国门去打拼天下的。于是被那个搞“疯狂英语”的李阳的经济人看中,进行挖掘推了出来,在全国作巡回演讲,不遗余力地鼓吹所谓的“赏识教育理论”。这种理论不管它被包装得如何精致有多华美,但其内核就是一个——如果我理解没有出错的话——对孩子凡事都翘大拇指……我们知道不管是哪种教育,它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翘大拇指”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这个系统工程当中的一个环节——“教育评价”,而且还是一个极其机械单一的“评价”方式。我实在不敢想象,有哪一种教育竟至于可以简化到只要不断的对学习者“翘翘大拇指”就可以收功的。不过这个父亲用这种方式教育成功了他的女儿,我承认;这个人还能用这一种方式教育成功另外一些孩子,我也相信。但我不能因此相信“赏识教育”理论的普适性,我绝对不敢相信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所向无敌百试不爽。它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一种“有效药”,但绝对不可能是“万能药”。如果此人一定就凭他一个或几个成功的例子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推销他的“赏识教育”理论,那我以为这自觉不自觉的或多或少的恐怕总带有一点自欺欺人的味道。

当然,凡事皆有其两面性,如果在那种专制教育猖獗、“体罚教育”盛行的年代,提倡这种“赏识教育”我们以为还是具有一些反传统移风俗的积极意义的,起码可以让那些只知道有“惩罚性教育”的人们知道此外更有一种“赏识性教育”,可以纠正一些人在他的教育

活动中总是缺少应有的赏识激励的错误。然现实的状况是我国大多数家庭是单子独苗,从家庭到社会对这些孩子宠爱有加,在这样的状况下再来无原则的大谈特谈所谓的赏识教育,我个人以为至少是不合时宜的。其实,最值得怀疑的还是这种所谓“教育理论”的科学性——首先,我非常相信鸡蛋、石头与孵化小鸡的关系理论,外因总是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内因不受“赏识”再怎么赏识都是不能成功的。如果他的这种“赏识教育”真的是普适的、万灵的,那么我想他肯定不会是像游走郎中一样到处叫卖,而应该是去办一所“赏识教育”学校,而不是企图借助于一些“个案”去说服别人。其二,我始终相信中国的“太极图式”思维理论,任何事物必须阴阳相得才能成务,单纯的“赏识”或单纯的“惩罚”或许在一定范围内,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有所成效,在某些个体身上有时可能还有“显效”,但别忘了促成“赏识”或“惩罚”教育见效的绝对不仅仅是“赏识”或“惩罚”本身,一定还有其他的条件存在。我们现时的中国人作总结,总习惯于做“归一性”总结,一提及什么话题,如果是积极的,就什么成效什么功德都归结于它了;反过来,如果是消极的,于是一切的罪恶也就非他莫属。完全不顾及其他条件的存在,这种归因,这样的总结,是主观的,偏颇的,更多的时候这种以偏概全式的推论甚至是荒谬的不经的(“经”,常也。非谓其必无,终不可概全而恒行之也)。

凡事都有“例外”,随意的把特殊性当普遍性来宣传不是自己的无知,就是有意识的对他人的欺骗。那个育子成功者,也许会拿出他的育子实录来,说“我从来就没有对自己的女儿说过任何一句有损她

自尊的话,除了赏识还是赏识,结果她就成功了”,他没有说谎,他更没有伪造“实验数据”,我们相信他的诚实。不过,我们不能不相信他自己欺骗了自己,他忽视了在他教育他的残疾女儿的同时,另外的一些人也在一同帮他“教育”着她的女儿。我以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起码必须是“赏识”与“挫折”交互为用的,我们不仅要让受教育者知道该做什么,还得同时让他知道不该做什么,我们人类的语言从开始发生到现在“YES”与“NO”总是并驾齐驱并辔而行的,我想少了哪一个都会给我们的交际、给我们的行为带来极大的不便……那个父亲不是说他的女儿是天生残疾么,那么他女儿除了跟他父亲一起生活而外,不可能不与她父亲以外的人接触,然而社会给他的女儿的绝对不可能会如同他做父亲的一样都是清一色的“赏识”。在一般人的眼里,一个聋哑女有什么好赏识的呀?社会上的人们尽管不至于都缺德到给他的女儿以奚落、冷嘲的地步,但至少是给与她的关心、重视、赏识、肯定的程度要远低于给与一个健康的女孩的。我想这个女孩,在缺德的人那里得到恐怕多是冷漠甚或是鄙视,而在有德者那里呢,获得的至多也只能是同情——带着浓烈的怜悯给与的同情……然而,“这一个”女儿偏偏又是特别的敏感、特别的好强,她所遭遇到的冷漠或同情使得她不知超过常人多少倍的感受到父亲“赏识”的可贵,她在她父亲的赏识中获得了一种在社会上难以获得的精神慰藉,就如同一个总是喝着苦药的人一旦尝到了糖水,他所感受到的甜蜜指数总是超过常人的。于是她看重父亲的任何一点赏识,于是她在父亲的赏识中振奋挺拔,社会这个大环境满足了那个做父亲实施“赏识教育”

必须具有的辅助性条件——对他女儿应有的“挫折”教育,只是这种“挫折”教育对他的“赏识”教育所起到的极其重要的辅助性作用他本人还根本还没有意识到而已。我以为他女儿的被赏识成功起码是离不开这样的三个条件的——社会上的人们对那个女儿的冷遇,父亲对女儿的信任与坚持不懈的赏识鼓励,更有这个女儿倔强图进的性格及良好的天资。离开了第一与第三个条件,只凭“信任、赏识、鼓励”那父亲纵有天大的能耐恐怕也是难以为功的。

其实,不仅仅“赏识教育”是如此,还有一时一时流行过或流行着以及将要成为流行的许多理论思潮,我们对它们都应该作如是观,不要迷信,更不要盲从,当然轻易的全盘否定更是一种轻率无知的综合表征,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对它的存在作一个历史性的全方位的考察与透视,然后再作一个学理上的分析探究……看看它身上到底存在多少合理的东西,看看它身上到底有多少可资利用的地方,并看看它到底适用在什么样的范围及应该怎样用,这样才不至于被人“忽悠”了。别人“忽悠”我们这属正常,社会本来就是由真假虚实掺和混构的,这种构成与“太极图”的宇宙构成模式是完全同一的,只是我们不要不神经过敏到把什么都当假的,或糊涂到把什么都当真的。可悲的是别人本来是来“忽悠”你的,结果还捧着别人“忽悠”自己的东西来不断的“忽悠”自己,这还不算,还要把这东西当宝物用来送人……呜乎,社会上这样可爱又可怜的人还真的不少呢!

第四篇:中国医疗产业批判

韩晓峰

中国的医疗产业显然是缺少智慧的,或者说体制与机制的问题湮没了医疗智慧的光芒,使我们面对很多的问题,除了争论就是讨论,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医改的问题,医患关系的问题等等。

建国快70年、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医疗产业还没有出现亚洲级别的品牌医院,这是不是一个很大的品牌损失?当你说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301医院就是中国的品牌医院的时候,那请你告诉我这两个医院的标识是什么?医院的理念又是什么?连基本的品牌元素都不被人熟知的医院,会是一个品牌?充其量是国内的行业标杆。

更令人惊叹的是,很难说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医疗产业从白求恩般的为人民服务,演变成为了一个暴利的赚钱行业并开始引发各路资本的竞相关注与进入。由此,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沉重而客观地摆在我们的面前,这也是我想就当前的热点问题,从四个方面批判中国医疗产业的缘由,以期引起更深入的思考与变革。

一、医改

医改的源头是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现象与引发的呼吁。

2000年WHO的报告说,在全世界191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卫生服务的公正性排名倒数第四,比阿富汗还低。2002年,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只覆盖了9千多万人。超过88%的中国人被摒弃在医疗保险体制外,看病全自费,因病返穷者大批出现。由此,新一轮医改增加了医保与新农合的选项,并以较快的速度、面积较大的实施了城镇医保与新农合,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众看病贵的问题,还了一点民生的债,也使所谓的医改有了些许成功的光环。然而,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对此发表看法说:“现在说到医改的效果,谈医保增加了多少,谈新农合,这跟我们当时说的医改不是一回事。”他认为,在90年代初,医改指的主要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的改革”,后来的“医改”,除了这一块的任务,又加上了医保和药改两大范畴。但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改了这么久,实际上核心问题还“没有真正起步”,所谓的“医改进入深水区”不过是一句含糊话,至于深水在哪儿,要往哪里游,全然不知。

不管医改的概念范畴怎么确定,除了医保和药改,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的改革基本没有变化的前提下,医改最大的变化是改出了公立医院面对医保的特大蛋糕突飞猛进发展的怪相:门诊楼越盖越高,病床数越来越多、占地越来越大。这种“医改”解决了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了吗?《人民日报》发文:《病人为何越治越多?》是对这种大跃进式的高楼大厦的医改最好的讽刺。

表面上看,病人越治越多是疾病预防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与根本解决,而实质上是相当多的医院不断逐利的结果:几乎所有的医院大楼、昂贵的仪器设备,以及医务人员的工资、奖金,都来自于对病人的收费。完成这个壮举的基本做法就是小病大治、变相套保、迎合一些百姓占国家便宜的心理。当然也有基层医疗高端人才依旧匮乏的因素。这就是中国医改的现状与结果。幸亏18届三中全会鲜明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口号,才使公立医院近乎狂热的对医疗GDP的追逐浪潮得以及时刹车,行业组织与地方政府开始被动地转向医疗市场化,这“被动”二字可以说极其关键。

与此同时,在政府比例不高的医疗投入中,其花费的黑洞问题、老百姓看病贵的本质问题(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问题在医患关系一节里论述)也开始浮出水面,这也就是典型的“二八现象”:800万党员干部花费了政府医疗投入的80%;13亿老百姓却只花费了20%。这些问题何时才能真正纳入医改的必要选项呢?医改的主体应该是人,那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怎么至今无政策出台呢?我们绕着石头过河还要绕多久呢?因此,面对以公立医院改革为主体的医改,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说了一句实在话:“在四年的医改里,我们基本上没有一个成功的公立医院改革样本,只是在某些方面有所探索。这就是医改的现实。”

二、医联体

在我看来,医联体是一个太意淫的、缺乏市场精神的概念和做法。“改变大医院看不上病、小医院看不好病的状况”是医联体问世的出发点。但此类做法并不是中国人的发明,小日本早就这么做了。人家的医联体是真正的双向转诊:门诊级别的医疗单元,把需要手术的患者送到最好的专科医院,不要任何佣金。那基层医院的利益怎么保护呢?就是该患者手术之后的护理、康复都交回给基层门诊,这样大家都能发挥各自优势并各取所需,把患者的健康需求转化为医院获利的机会。而我们的医联体是肉包子打狗类型的,骨头、肉都让三甲医院吞了,基层门诊、医院靠输送患者闹了个可以得到医疗支援与培训的机会,经济利益很小

或者为零。本身所有权与管理权就根本分不清的公立医院,再弄上这么一个三分钟热血、不伦不类的医联体,就更分不清谁是谁了。而现在所谓的医联体,说白了就是打着医改的旗号,行医疗资源的垄断之实,把公立医院的虹吸效应进一步放大,彰显所谓的社会责任;并在三甲级医院肯定得到更多经济实惠的前提下,完成不得不做的对基层医疗单位的扶持。这种产权不清、利益不对等、彼此根本没有契约的畸形联合,注定是兔子尾巴长不了的,属于典型的瞎子打鼓穷欢乐般的标新立异、糊弄领导、误导百姓。

三、医患关系

随着医护人员被杀、被打的现象愈演愈烈并司空见惯(中国的医院在此已经具有“破窗效应”的雏形并在一定程度上已演变为国际丑闻),此问题开始引发社会的关注,各种专项讨论与文章应该说不绝于耳,但更多的是让人看到了诸多中国古代食客的风采,因为根本没有用。为此,卫计委在2013年10月,竟然做出了“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指导意见。

中国的医患关系走到今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典型的体制不畅、政策扭曲、财政心口不

一、医学再教育陈旧落后、价格杠杆严重失灵等共振因素所致。

我们一方面信誓旦旦地讲公益医疗,一方面连医护人员的人头费都大幅度亏欠,让医院挂着羊头卖狗肉地从医疗创收中解决。截至2008年,我国共有医院19244家,财政拨款仅占医院收入的2%到8%,其中大多数省份的财政补助占医院收入的3%-5%之间,连医院退休人员的工资都不够。最低的县医院,财政补助连续三年只有17.5万元,占医院收入的0.01%。这是一个要做公益的情形吗?广大医护人员难道是天外来客、不需要遵循马斯洛的原理生存吗?中国的医务人员以极其艰辛的努力和低廉的收入,实现了全世界最低的医疗费用,并实现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国民人均寿命,他们的待遇不该改变、地位不该提高吗?

如果社会或单位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一定是制度的设计出了问题。这是中国式医患关系问题的本质。当然,这里也包括我们对医护人员的业务晋升与发展,更多的聚焦在学术研究、学术论文方面,忽视了医学人文的培养与约束,这同样是一种体制的悲哀。

另一方面,虽然极少数患者因信息不对称等障碍,不理性并无情地将凶器揮向了医护人员(他们必须也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但因制度设计的严重缺陷等因素所致,临床医生程度不同的多开药、多收费、多拿回扣的主观故意者并不在少数,对此我们心知肚明,谁也别装纯洁和无辜。

因此说,医患关系潜伏的冰山是体制畸形,是医护人员严重的脑体倒挂,医患关系紧张只是其冰山一角。但在国家部、委、办、局排名靠后、地位相对渺小弱势的卫计委,本身根本无力解决这个问题。而目前公安系统的强势介入,也只能暂时起到遏制势头发展的作用,医患之间彼此不信任、不满意的现象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状况短期内也难以根本改观。

四、医生多点执业与医疗市场化发展

中国的体制改革,一直秉承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现在逐步发展到绕着石头过河然后再去摸所谓新的石头。

君不见,医疗产业在体制方面没有实质性变革的前提下,医疗市场的大门又一次被打开了,于是在冬日里欢呼医疗市场的春天又来了的大有人在。前几日在北京饭店开会,遇到医疗行业的一个老领导,我们就聊起医疗市场化这个问题,他连连摇头:“国家的政策是好的,用意也是明显的,但改革的春风要吹到地方,不是猴年马月、也是三年五载。卫生系统是个相对保守、僵化并很有些顽固的行业,官员也大多是技术出身,政治敏感性很差,改革起来会比较难。”

退休的干部说真话!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赌约:如果医疗的体制变革不出台精准的措施与样板,如果中国的医疗发展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引和配套、到位的政策,今天医疗市场开放的盛宴,说不定哪天就会因一个八百里加急的突发事件,顷刻间灰飞烟灭、一夜回到解放前;否则就是盲人骑瞎马般地慢慢悠悠往前走、只说不做,让改革在衰老中慢慢死去。封建思想浓重的中国,历来是改革缓慢、倒退甚快!

医生多点执业的问题,是中国医疗产业发展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关键性大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阻碍并引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2009年9月,卫生部就发出《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并在2011年决定将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所有省(区、市),同时对申请多点执业的条件也有所放

宽。但事到如今,这些决定与通知基本上是一纸空文、没人执行。因为如果这个口子真正、彻底地打开了,不仅会损害很多医院的既得利益,更会引发中国医疗市场发生类似东欧巨变那样的动荡。对此,我们有没有这个预期?我们是顾及个别医院的小利益,还是着眼于中国医疗产业变革的大格局?当风暴真的来临时,我们应对的预案是什么?我们是临阵退缩、脱逃、将改革以种种理由打回原形,还是壮士断腕般的坚持下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些在政策层面、政治层面都有太多的风险和未知数。一念之间、天差地别,这时才是改革真正的深水区与痛点,因为可能会涉及到官员们的政治立场与乌纱帽了。于是,2014年1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这个意见稿规定:医师多点执业应征得第一执业地点书面同意;担任临床、医技和行政科室主要负责人或以上领导职务的医师,不能多点执业。等等。

这是卫生系统一个非常典型的官样化“意见”:什么都说了,什么都做不了!它几乎扼杀了医生多点执业的发展或者使其成为水中月。不知道曾制定出“原单位批准不再列入医生多点执业审查”之政策的北京市卫生局,该如何把自己上报卫计委的方案收回来。呜呼!

而已经市场化的民营医疗会走向哪里、该走向哪里?我前一段写了一篇《2014中国民营医院发展十大预测》的文章,更多地在战术层面谈了一些民营医院发展的走向。今天我们在一个更大的范围与框架下谈中国医疗产业发展的时候,我觉得民营医院的发展在走过阵痛期之后,发展的速率会加快。而这种发展的势头能否长期保持下去,关键的结点之一就是医疗人才市场的变革步伐与开放程度。医生多点执业是近期的问题,医疗人才自由流动是长远发展的问题,毕竟人是所有要素中最为重要与宝贵的。但政策的不配套或缓慢出台,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与相当长的时间内,阻碍这一缕缕变革阳光的出现。而在民营医疗内部,分化、改组与变革的浪潮已经开始暗流涌动,这是个好兆头,相信它最终能流向正确的方向与正确的道路。

无论如何,中国的医疗和其他产业一样,只有不靠垄断而靠市场去发展,才会有品牌,才会有竞争力,才会有真正光明的未来。

第五篇:不良风气分类批判

多措并举抓好习惯性漠视整改活动

河北省女子劳教所政委 卢又林

针对领导干部和民警在思想和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囿于经验、墨守成规、固守教条、依据习惯、主观片面等突出问题,省局利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围绕思想认识、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规范管理、公正执法等5个方面83项内容深入开展“习惯性漠视”查漏补缺活动。这次活动对于推动我省劳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促进民警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对于推动场所规范化管理,从而提升管理水平、树立司法警察良好的社会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习惯也表现为人的思维和性格的某种倾向。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和惯性。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我们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驾车上班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然而,习惯还并不仅仅是日常惯例那么简单,它的影响十分深远。许多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实际上正是习惯引导着整个社会结构心理机制的改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50年便宣称:“正是一些长期的好习惯加上临时的行动才构成了美德。”但是我们也更清醒地认识到,不良习惯也消解了人的理想、信仰、意志、毅力、激情等,成为成长和发展的桎梏。所谓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漠视有两个意思,一是冷 1

淡地对待、不关心,二是轻视、藐视的意思。漠视是对人和事物的一种消极态度。“习惯性漠视”就是将漠视作为一种惯性思维,一种常态,甚至作为一种人生观。它表现为对学习、工作、生活等没有兴趣,消极对待,敷衍了事,无动于衷、得过且过。这是一种极其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种精神的麻醉剂,是行为的枷锁,是事业的阻隔,其危害性十分严重。习惯性漠视行为的长期存在,必然毁掉个人和团体发展的前途,毁掉劳教事业发展的根基,烂掉一个班子,毁掉一支队伍。

省女子劳教所正式收容以来,在省厅局党委的领导下,通过规范化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和创建省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等各项活动,单位逐渐步入正轨,运行基本稳定,场所保持了持续稳定。但是,受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片面主义和习惯主义的影响,领导干部和民警漠视规律、漠视思考、漠视制度、漠视方法,不善于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习惯于凭“想当然”、“自以为”看问题、做事情等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在个别人身上带非常明显。习惯性漠视现象直接导致知行不统一,执行力和落实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当前维稳工作的最大隐患。 因此查摆认真习惯性漠视现象,大力整治形成的土壤,建立防止习惯性漠视现象的长效机制,彻底解决习惯性漠视现象的危害,是我们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升民警的工作激情、责任感的重要手段,是保证一个单位正确的发展方向和持续安全稳定的基础工作。解决习惯性漠视的问题,要从重点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解决班子和队伍的思想认识问题。拿破仑曾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

只有让大家认识到习惯性漠视现象的严重危害,才能调动大家查摆和整改习惯性漠视现象的积极性。因此,要结合这次活动,切实加强对民警职工和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分辨是非能力,树立其整改习惯性漠视的自觉性,克服各种消极处事现象,增强班子和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防腐拒变能力。这次我们根据省局列举的80种习惯性漠视现象和单位的实际,共列举了100余项查摆范围,全面开展整改习惯性漠视现象大讨论、大整治活动。要求所领导参加各单位的学习讨论活动,加强督导,确保各项活动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解决班子和民警队伍的学习问题。有人说,在农耕时代,读几年的书,可以管用一辈子;到了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的书才能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够用一辈子。只有学习才能提高认识,才能为解决习惯性漠视问题的创造条件。要让班子和民警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学习是事业和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来对待,自觉从各种应酬和羁绊中解脱出来,做学习的表率,当学习的楷模,不断提高知识涵养和卓越见识。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党内学风上存在的不良风气,即:有些党员干部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学;有些党员干部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学;有些党员干部装点门面、走走形式,不真学;有些党员干部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有些党员干部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这也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要切实抓好民警职工的理论知识、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教育,

通过学习,切实改善班子及民警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观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和主动性。

三是要解决班子和民警的能力问题。能力低下是形成习惯性漠视现象的重要原因,而提高能力又是解决习惯性漠视现象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高能力,包括提升学习能力、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但是解决习惯性漠视问题还必须要加强提高前瞻思维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具备前瞻思维能力,才能够让我们通过对现实现象的分析准确预测未来的趋势,才会超脱眼前和现实的局限,并且将长远利益蕴涵于眼前利益和现实利益,不会鼠目寸光、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我们对当前习惯性现象听之任之,就一定会影响将来的发展。系统思维能力,要站在全局,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来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习惯性漠视的问题都是以一个独立的表现方式存在,但却反映了一种整体性的思维倾向和对待问题、处理问题的不良习惯。如果我们从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作用角度来把握事物的整体,那么就会发现习惯性漠视态度对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事物的结构被事物的现象所掩盖;而事物的结构是一个完整的回路,在空间上跨越事物的边界,在时间上也许会影响长达几十年甚至几代人。因此具备系统思维能力,我们才能够纵览全局,才能站在至高点上来看问题、分析问题,发现解决复杂问题的杠杆。

四是要解决班子及民警队伍的作风问题。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通过分析55万起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总结出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安全金字塔”法则。他认为, 1起重伤害事故

背后,经常有29起轻伤害事故,300起无伤害虚惊事件,以及大量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存在,它们之间的数字比是1∶29∶300”。因此,预防一切事故,从本质安全中人的因素角度考虑,就是要消除直接作业环节的各种违章行为。中国有句成语,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就涉及到一个作风问题。作风教育不扎实、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不严格、追究惩处不到位,是习惯性漠视现象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许多同志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做表面文章,不愿真抓实干,不愿意落实制度、不愿意深入实际的问题,存在着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工作中讲得多做得少、布臵得多督促得少的问题;存在着不从全局出发,强调局部利益,搞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小问题形成大问题,大问题形成大难题。因此,解决作风问题,要切实解决形式主义的不良倾向。

解决习惯性漠视的问题需要综合治理、多措并举,需要健全机制、常抓不懈,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需要加强教育、强化督导,更需要领导班子真正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这是我们整改习惯性漠视痼疾必须始终坚持的方法。

第六篇:批判性思维作业

测绘学院

李奇正

2016301610156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甚至发展中国家委内瑞拉,都把“批判性思维”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巴黎,1998年10月5—9日)发表的《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第一条的标题是“教育与培训的使命:培养批评性和独立的态度”。第五条“教育方式的革新: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中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具有丰富知识和强烈上进心的公民。他们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承担社会责任;为实现这些目标,课程需要改革以超越对学科知识的简单的认知性掌握,课程必须包含获得在多元文化条件下批判性和创造性分析的技能,独立思考,集体工作的技能

说到批判性思维,我们不难联想到高中的一些课程,比如说关于某一个现象谈谈你的想法,对于某个历史人物让你做出评价等等。直到现在进入大学,我们对于学问重新有了一个起点性的认识,我们是不是还依然停留在上面提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是不是坚持的认为那些理所当然的就是批判性思维?比如,很多高中学生都阅读过《哈姆雷特》,但他们并没有被要求去思考里面关于权利、贪欲以及冲突关系的观念是怎么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并应用到更广阔的世界中的,他们很少被鼓励去重新思考以前关于这些问题的想法(Brooks)。太多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去背诵定义、描述,以及列举,而不是去分析、推理、综合、评价、思考以及重新思考。太多情况下,我们更倾向于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不是延伸我们的思想。

所以说,我们太多的时候会站在问题的一边而不是真正去评估这个问题,或者从一种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通常,我们甚至并不知道存在着问题的另一面,或存在着与它们相信的事物所相反的证据。但是,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了解你所不知道的往往是通往真正智慧的第一步。

正是基于此,在这篇论文里,我想同大家一起探究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它究竟有什么不同?第二,我们为什么需要批判性思维?第三,我们究竟如何应用批判性思维?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它究竟有什么不同?

批判性思考者会问好问题,那究竟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M.斯克雷文(M.Scriven)同R.玻尔(R.Paul)合写的《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一文是这样描述批判性思维的:

批判性思维是智力的训练过程,这个过程积极地、灵巧地应用、分析、综合或估价由观察、实验、反省、推理、交流中所获得的信息,并用其指导信念和行动。批判性思维包含两种成分:其一,一组产生信念和处理信息的技巧。其二,一种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使用这些技巧来指导行动的习惯。

在R.H. 约翰逊(R.H.Johnson)和J.A.布莱尔(J.A.Blair)合写的《非形式逻辑过去的五年——1978至1983》一文中,他们引述了麦克派克(Macpeck)的说法,对批判性思维给了一个简短的定义,既批判性思维是“反思的倾向和技巧”。在《走出思维的误区》一书的第三版序言中,作者对批判性思维讲到了两点:其一,对外界信息给予“批判性考察”,以“做出自己积极的选择”;其二,人们可以“应用于实践”的“技能”。

————参考罗楠著的《批判性思维》一书

通过上述一些并不全面的资料,我们大致上可以概括出批判性思维的一些特征。这就是:

第一,对外界信息以及支持与影响这些信息(主要指表明思想、认知和说明的断定)的论证、推理和其他相关因素(如感情纠葛、价值取个人偏好、社会习俗等等)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势,而不是消极被动承受的状态。

第二,对外界信息进行以率先提出问题为先导的思考,而不是以率先肯定为先导的接纳。

第三,对外界信息给予审慎严谨的评价与分析,而不是笼统简单的应对。

第四,对于以实际论证为核心内容的思考、评价,均呈现为可在实践中采用的技巧。

也就是说,批判性思维对论证的关注是多角度的和批判性的。“多角度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具体知识领域,它不限于客观因素,也涉及到人主观能动性,人的创造性思维等一些主观因素。“批判性的”,是指它更多的不是从正面去识别、重建论证,以及分析、评价论证;它关注对论证作多方面的、反思性的分析与考察。

“批判的”(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从语源上说,该词暗示发展“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技能的概念可追溯到杜威的“反省性思维”:“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所进一步指向的结论”。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技能和思想态度,没有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像的论题都可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来审查。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现代人文精神。

不可批判性

见于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认为“默会知识”具有个人性、内在性、不可批判性等特征。不可批判性指的是存在于个人心中的“默会知识”(隐性知识)具有不易解释、分析、评估,不客观,非逻辑性等特点;而“默会知识”却是认识的基础,在人类知识形成中起决定作用。

心理学中的论战,正是需要批判性思维这种方式,以“有争议的观点”去激发人们以更少偏见、更灵活、更深入的方式来研究一些现象,思考一系列的问题。

二、我们为什么需要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意识较弱的人,表现为对提问没有信心,可能担心提问会使他们难堪。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想使大学学习变得有趣而且令人愉快,我们有必要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从理性的多角度地看待周边的人和物。因此,批判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WHAT? WHY? 是批判性思维意识强的人脑中常打出的问号,证明一个论述的各种证据,数据来源是否全面,所提出来的观点是对某个现象的阐述还是阐释?

就像“老鼠与人脸”这个实验,我们的思维很容易受某些特定因素的制约,在看多了老鼠的画法后,又看人脸漫画,结果到最后一个我们自己本身也就迷惑了。我们各抒己见,说画的是老鼠或者是人脸,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你说它是老鼠,那么请你说出它不像人脸的依据来,反之同样如此。通常,我们会在证明一个问题时,倾向于查找或使用支持我们想法的信息,而不是反驳这些想法的信息。这种不全面客观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我们常人都能接受的思维定式和信念的保持,在生活中并不罕见。那些政治家们,往往只请他们的支持者担任顾问委员会之职;还有医生,他们有时候会忽略那些与他们初始诊断不符合的症状。

另外,我们会根据以往某种事件的出现频次来预测判断当前的情况,对已经发生的情况和预料中的情况过度自信。人们一向更相信她们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像他们应该的那样相信基于客观统计测量指标的预测。比如,当你听到一个谋杀的片段或涉及一个骇人听闻的罪行时,你的恐怖会增加。这些也是影响我们对问题做出客观认识评价的重要因素。

听觉注意和视觉注意关注的点不同,我们都有选择性听觉,即只对其中的一个信息作出反应,而忽略其他信息。这就有关于集中注意力的问题。视觉同样也有盲点,就像我们看过的一个视频:“你看到猫了吗?”。往往我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显而易见的地方,而忽略某些细节,基于这一点,人们的理解思维会有差距。对特定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这就需要我们用批判性思维,从事物的各个方面分析论证,这样是比较客观和科学的。

三、我们究竟如何应用批判性思维?

在我们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中,有很多力量在塑造我们。每种理论就我们如何、为何及何时发展或改变的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对于这些理论,我们都应该要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而不应该一味地去遵从、模仿。

—— 参考《心理学改变生活》一书

由于我们大多数同学在小学和中学教育中所得到的是被动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改变这种长期固定的思维模式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而作为一个大学生,首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和评估自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鼓励从积极潜能的方面看待自己,同时也要调整自己发挥潜力进行适当冒险。既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同时也应该更关注到自己的不足以尽快弥补。不可盲目自信,也不要妄自菲薄。

同时,在个人成长中,我们要勇于接受他人的批评,这也是应用到批判性思维的一种体现。当你之前会把别人的批评当做利剑的话,现在运用批判性思维,要以建设性的态度接受批评的价值,以此作为挑战,把看问题的苗头转到另一面,会更有助于自身的发展。当然,批判性思维者会首先考虑批评的来源,权衡按照批评行事的利与弊,判断出按批评行事的益处是否会等同于或大于所付出的努力,让批评激发的情感能量为自己所用,而不是对自己造成障碍。

除了我们身边的例子,在科学史上,波义耳和牛顿的研究深受思想自由和批判思想的精神的影响。波义耳在他的著作《怀疑派化学家》中严厉批判了在他之前的化学理论。牛顿也提出了一种影响深远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也对当时普遍接受的观点进行了严厉批评。他甚至将批判的对象延伸到了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在批判性思维发展中,另一重大贡献应该归属于法国的启蒙思想家,这些人包括:培尔、孟德斯鸠、伏尔泰和狄德罗。他们的理论的前提都是如果人的思想能够被严格的推理所约束,人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揭晓自然社会和政治社会的真相。这些思想家都注意到,要做到对社会批判,批判者必须首先认清楚自己在思想上的优势和缺点。他们非常重视思维的训练,他们进行交流的观点都必须首先进行严格的分析和批判。他们认为,所有权威所提供的信息都必须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严格的推理和质疑。 以上所举得例子,仅仅是我们应用的最基本的批判性思维来自我认识、自我调整的情况中。如今,大学生不仅需要站在问题本身的高度,运用实践能力,而更需要一些超越其他人,以更理性、更客观、更大局性的思维方式,勇于创新,敢想敢做,依据各方搜集到的有力信息,讲求以事实论证,深刻分析事物本质,而不是浅尝则止。

因此,批判性思维更要求我们独立思考,探求真理,敢于质疑前人的经验结论,提出自己的大胆假设和创新,对各步推理进行评价。

这就是有关于我对“批判性思维”的粗浅了解,望老师提出批评和修改。

参考文献:

1. M.斯克雷文(M.Scriven),R.玻尔(R.Paul)《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2. 赵丽文,陈武良《心理学改变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3. A.啊朗贝尔《心理学与生活》北京大学出版社 4. 罗壮初,黄智珩《批判性思维的几个案例分析》《武汉大学学报》1987.12 5. A.爱因斯坦,《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见《相对论浅说》普林斯顿出版社1988年版

6. 王守仁《传习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7. 《王安石年谱》 台北.中华书局1966年版 8. 江常美 《美学研究(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总承包合同下一篇:装修采购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