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 当前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

(1) 乡镇财政收支有所好转, 但保运转保发展的压力依然存在。

(2) 农民负担明显减轻, 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出现“梗阻”。税改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除各级政府的支持、扶持外, 更多的是通过“一事一议”的渠道来解决。由于农民对公益事业的认知程度不一, 加上集体意识淡薄, 往往很难达成共识, 造成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明显改善。

(3) 村级债务得到较好控制, 但化债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最大难题, 乡村两级债务仍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

(4) 当前农村发展很快, 但社会事务管理有弱化趋势。随着机构的改革, 处于转型时期的相关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长效的机制, 导致当前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有明显的弱化趋势。

(5) 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亟待转变。由于当前村组干部待遇还偏低, 心中存在落差, 存在茫然失措、畏难压头的思想, 对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心中没有底。

在调查过程中, 我们分析当前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认为有以下因素。

(1) 干部因素:一是农村干部素质不高。农村干部缺乏学习提高, 认识水平有限, 理解政策不深, 有时执行政策走样, 工作中容易滋生一些矛盾。二是农村干部认识观念还没有转变, 导致农村干部服务意识淡漠, 甚至与民争利。三是农村干部精神状态不佳。一些农村干部工作软了, 上级交给的任务完不成, 领导不满意;如果工作硬了, 说是方法不当, 作风粗暴, 常常是上级批评群众骂, 认为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这些因素掺杂到干部的工作中去, 导致农村干部精神状态不佳。

(2) 群众因素:一是部分农民的思想认知水平较低, 存在松懈涣散、自私狭隘的思想。一些人各种各的田, 各挣各的钱, 对集体的事不关心, 不过问, 对乡村两级干部管理漠然置之;二是农民对过去与干部产生的怨结“心有余悸”, 这种残留思想使群众对当前的基层干部失去信心, 在工作上往往产生抵触情绪;三是农民群体出现多样化。目前的农民群体实际上已经分化成普通农民、农民工、基层干部、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若干阶层, 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情感、声望和社会、经济地位千差万别, 价值取向各有不同。复杂的工作对象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农村工作局面。四是农民的自主意识和决策能力增强。特别是新一代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其视野更加开阔, 思想更加活跃。农民的“不安分”心态增加了农村工作的难度。

2 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农村工作出现的一系列变化,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尽快转变思想观念。

这次调查时, 群众要求最多的是基层干部要搞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因此我们乡村干部必须把为群众服务当作天职, 从当前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上找准工作的突破口, 动足脑子, 想尽办法, 做好文章, 在积极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建农村公益事业上有新的作为。

(2)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一是重点培植本级骨干财源。要拓宽发展思路, 明确主攻方向, 把财源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 积极构建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多元化财源体系。二是履行好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建设, 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三是履行好引导生产发展的职能。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 广泛传播科技知识, 有针对性地举办农民培训班, 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 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致富能力。四是履行好管理公共事业的职能。乡镇政府不仅要担负一方经济发展的重任, 而且还要担负地方事业发展重要职责。五是履行好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做好群众信访工作, 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 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3) 努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一是管理方式从“直接型”向“间接型”转变。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型, 要转变到通过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上来, 对那些可以由市场、企业和民间办好的事情, 政府部门则坚决“退位”, 不再具体包办事务性活动。二是工作方式由简单的行政命令向用市场办法引导、服务、示范转变。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学会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开展工作, 通过抓龙头、抓中介、抓大户来引导、服务、示范, 发展农业, 活跃农村, 致富农民。三是日常管理由“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转变。惠农政策的实施, 使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要从根本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构建和谐农村, 必须进一步理顺乡镇与村组的关系, 全面落实村民自治, 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不论大事小事, 只要属于村民自治范畴, 乡镇都要指导、支持、帮助群众通过规范的方式和程序, 民主决策, 自主办理, 更多地运用法律、经济和教育管理的手段, 在尊重村民自主权和村委会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实现对村组的有效管理。

(4) 切实加大对乡村的扶持力度。

当前乡镇正处于转型关键期, 在乡镇自身努力的同时, 上级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大对乡村的扶持力度。

(5) 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提高乡村干部素质是实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和前提, 要把它作为当前干部管理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提高思想素质。进一步加强对广大乡村干部的思想教育, 使他们作风正、经济清、办事公, 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 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二是提高政策水平。引导乡村干部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领会其精神实质。在宣传落实过程中不走样, 同时又能结合本地实际,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增强开拓意识。当前农村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要引导广大干部抓住机遇, 带领群众干一番事业。四是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乡村干部要学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只有思想工作做细了, 道理讲明了, 政策法规宣传到位了, 群众与干部之间的思想沟通了, 农村才能和谐发展。

摘要: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问题, 笔者提出了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问题,建议

上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牧区医疗供给方主体影响的研究——以内蒙古鄂尔多斯为例下一篇:独立学院公共基础课课堂出勤率与学风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