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如人生之人生入戏

2022-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戏如人生之人生入戏

游戏人生之田艺蘅

摘 要:明代中后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人们由俭入奢,世风日下;另一方面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在江南地区尤为突出,使得人们高水平消费成为可能。田艺蘅于嘉靖三年出生在钱塘县的官宦之家,正是处于这一特定的历史时空,造就其特定的人生经历。他自幼便会享受人生,经常跋山涉水;成年后在准备科举考试时,仍不忘游山玩水、品茶饮酒;晚年注重养生,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进入创作的高峰期,一生著作丰富。综观其一生,虽有仕途的坎坷,但更多是对生活的享受,既有随波逐流的一面,也有超凡脱俗,追求内心高贵,塑造自身独特品味的一面。

关键词:明朝中后期;士大夫;田艺蘅;休闲娱乐

明代中后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由俭入奢,追求享乐,尤其是拥有经济实力的商人阶层更是奢华无度,其社会地位不断上升。相对而言,士大夫阶层仍是社会的上层阶级,但是其地位大不如以前,面对其他阶层尤其是商人阶层的争相模仿,士大夫存在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在无法挽回世风的情况下,士大夫是如何休闲娱乐,塑造自身品位,这需要相关个例进行探讨。目前学界对士大夫的研究多集中在科举得意者,对科举不第的士大夫关注较少。面对科举的失败,士大夫有何反映,其生活状况又会呈现出怎样的特征。介于此,本文以生活在嘉万钱塘地区且经历七举不第的士大夫——田艺蘅为个例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展示其真实、客观的休闲娱乐活动,借以展现明代社会生活的一角。

一、田艺蘅生平

田艺蘅,字子艺,号天值堂、香宇、品岩,嘉靖三年出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名象贤,参加乡试时始名崇蘅,后改名为艺蘅,明代文学家。田艺蘅少小聪颖,“五岁而受祖训,七岁传家易,九岁通诗史,解属文,十一遂有四方志,游姑苏、滁和金陵,即好吟咏。”[1]聪颖又嗜学,“好博览,凡天官、舆图、兵法、医卜、外典,罔不涉猎。”[1]尽管多才多艺,但从嘉靖十九年(1540)到四十年(1561),先后七次参加科举失败,失望之余,遂“放浪西湖,日逐声乐、妇女、狗马、剑鞠、掷搏之事。”[1]晚年以歙县教谕罢归钱塘,“至老愈豪,朱衣白发,挟两女奴,坐西湖花柳下,客至即其座,唱酬斗酒百篇,人又疑之谪仙云。”[2]

父亲田汝成,字叔禾,号豫阳,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寻召改礼部祠祭郎中,历任广东提学佥事、滁州知州、贵州佥事、广西布政司右参议、福建提学副使,卸官后归寓杭州,遍游浙西,撰《西湖浏览志》,称颂于时,在《明史》中传。有关其母,在田汝成出生的前一年即嘉靖二年(1523),田汝成之兄田汝登夭亡,无子,田艺蘅过继给田汝登,故田艺蘅有两位母亲,即生母徐氏与世母费氏,从田艺蘅的诗文作品能感到两位母亲对他的疼爱以及他对两位母亲的敬爱之情。

有关田艺蘅的生卒年份,学界尚存争议。王宁在《田艺蘅研究》[3]中依据田艺蘅刻画像以及《哀母》、《刻田子甲寅稿叙》等资料对田艺蘅的生卒年进行了专门的探讨,考证田艺蘅生于嘉靖三年(1524)三月九日已时。有关田艺蘅何时去世,汪超宏依据徐朔方的《屠隆年谱》、冯梦祯的《快雪堂日记》等资料在《田艺蘅的生卒年及曲作》[4]一文中修正王宁的结论,指出田艺蘅去世时间应当在万历十九年辛卯(1591)三月至二十三年乙未(1595)八月一日之间,而卒于万历十九年的可能性最大。综合上述的研究成果,笔者赞同田艺蘅生于嘉靖三年三月九日己时,卒时的具体时间仍需考证,但卒于万历十九年较为符合事实。

二、田艺蘅休闲娱乐的一生

目前学界对田艺蘅的研究甚少。王宁对田艺蘅一生进行了梳理,写成《田艺蘅研究》[3],文中对田艺蘅人生阶段进行了划分。本文对田艺蘅人生阶段的划分与王宁相似,即以田艺蘅十八岁成家和四十岁决意放弃科举为分界线,十八岁以前为少年时期;十八到四十岁为青中年时期;四十一岁以后为晚年时期。本文将分阶段地对田艺蘅的休闲娱乐活动进行讨论。

(一)少年时期的田艺蘅

田艺蘅少小便有四方志,“十一而放琅琊,游金陵;十六而陟五岭,经八桂。”[5]在随父过采石矶,赋诗:“白玉楼成招太白,青山相对忆青莲。寥寥采石江头月,曾照仙人宫锦船。”[6]十五岁有《丰城剑池》、《南昌即是》、《浔州观龙舟》、《游桂林七星岩》等作品流传至今。从这些作品,看到田艺蘅在成家前丰富的旅游经历,并且这些旅游大多是远距离,如安徽、南京、江西、湖南、两广等地区。这得益于他生活的历史时空,一方面明代中后期社会风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旧观念相互碰撞,人们由俭入奢、追求享乐;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而且使得人们的高水平消费成为可能。正是生活在这样特定的时空环境中,田艺蘅自少小便有丰富的旅游经历。

除了旅游,据后人传记记载:田艺蘅少年时期曾随波逐流,一度沉迷于寻花问柳、斗鸡走狗之中。

有关田艺蘅儿童时期的娱乐活动,虽没有专门的记载,但在文集中,田艺蘅多次提及有关儿童的娱乐生活。如《啸叶》记载:“今小儿用响板草噙于舌端吹之,或用竹叶,古谓之啸叶,盖衔叶而啸,其声清震,或言橘柚尤善,今未见用之者。若马氏云卷芦叶而为之,形如笳,则误矣,此则帝木之流也。又有以蚌壳两片夹竹叶而啸之。”[7]又如《角抵》记载:“今小儿俯身两手,据地以头相触作牛斗状者,即古角抵之戏……宋时冀州蚩尤戏,其民两两戴牛角相抵,即此也。”[8]通过这些记载,可以得出田艺蘅和明代中后期所有的儿童一样地玩耍。

(二)青中年时期的田艺蘅

田艺蘅十八岁成亲之后,逐渐改掉少年时寻花问柳、斗鸡走狗的恶习,将生活空间的重心转移到家乡附近。在准备科举时仍未忘记享受生活,积极地交友游山玩水、痴迷于品茶饮酒。

成家之后,田艺蘅的外出旅游与少年时期有所不同,大多在西湖附近,出浙省的很少,对浙省内名胜如数家珍,如西湖、孤山、天目山、北高峰、余杭径山、富阳钓鱼台、金华洞天、苏州虎丘山、徽州齐云山等等。

除了游山玩水,田艺蘅日常进行更多的是赏园,并形成自己的赏园理论。在《灌园闲笔叙》记载:“夫有园而不渉,与无园同;渉矣而非日,与不渉同;日涉矣而不成趣,与不日渉同;其趣何如,灌园是矣。盖日渉而无所事事则必灌也,事事于灌而后成,其趣也,故曰有味哉,有味哉。余西园一区……有味哉,有味哉。”[9]对赏园有如此体会,足见其独特的赏园品味,即赏中有思,赏思结合,其乐无穷。

田艺蘅一生与茶分不开。一年四季之中,春天的景色最为美丽,所以古代多用“春”字给酒命名,如荣阳的土窟春、富平的石练春等。而茶也有用“春”字命名,如明朝建宁贡茶称探春、先春、次春等。针对宋谢府用“胜茶”命酒名,田艺蘅用“胜酒”给茶命名,可见田艺蘅对茶的喜爱之情。田艺蘅不仅喜好品茶,而且将品茶心得写成专著即《煮泉小品》。《煮泉小品》共一卷,从源泉、石流、清寒、甘香、宜茶、灵水、异泉、江水、井水、绪谈十个方面介绍他的品茶心得,尤其是对用于泡茶的水的选择,认为泡茶的泉水应该清朗、寒烈。

除了喜好品茶外,田艺蘅还好饮酒。“杭州的工商业,在宋元较为发展的基础上,到明代更加繁荣……为适应广大城市人口的需要,杭州城内以酿酒为业者颇多。”[10]可见当时杭州地区酿酒业十分发达。生活在此的田艺蘅也可说是嗜酒如命,留下许多与酒有关的故事与文章,如“余性不多饮,乃苦好饮,日无事,非杯杓无以自适,每扫径以竚佳侣之来,盖借客以取醉也。”[11]田艺蘅打扫门厅以迎客喝酒,足见其对酒的痴迷。田艺蘅不仅好饮,且形成一套饮酒理论,如对酒味、酒色、酒气、酒令方面的选择和比较。田艺蘅有一首较得意的酒令即自创的《闲忙令》:“世上何人号最闲,娼家孤老包过年,世人何人号最忙,妇女偷情,夫进房,”[12]通过这首酒令,可以对田艺蘅的放荡不羁,玩世不恭,斗酒买醉的性格有所了解。

(三)晚年时期的田艺蘅

四十岁以后,田艺蘅决意放弃科举,外出游玩的次数减少,开始专心著书,进入创作的高峰期,此外和同时代的士大夫一样注重养生,晚年更注重在精神方面的享受。

嘉靖时,享乐风气日盛,世人多不喜著书,文穷诗穷的思想十分盛行。[13]介于此,田艺蘅认为这些都是俗人的观念,自己应当抛弃世俗的眼光,笑著书以自娱,故一生著书众多,内容丰富,涵盖经史子集四大类,多被收录于《明史》、方志、四库系列中。其作品主要集中在子部和集部。子部最突出的是其代表作《留青日札》,共三十九卷,内容庞杂,凡经史子集、典章制度、音韵训诂、社会风尚、民生疾苦、艺林传闻、掌故轶事等无所不涉,并在叙述中表明自己的政治观、道德观、消费观等。

集部最突出的有两部。第一部《诗女史》及《诗女史拾遗》。在《诗女史》中肯定妇女与男人相等的地位,由于不满历代对妇女著作的忽视,田艺蘅尽力搜集古往今来有关妇女的诗作,该书是明代较早编纂历代妇女诗作的总集;第二部《香宇集》,“田子子艺年三十积诗文七千余篇”[5],《香宇集》正是在这些诗作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分为初集五卷、拾遗一卷、续集二十八卷,按照文、赋、诗等题材分类记述,其中《初集》与《拾遗》收集了田艺蘅三十岁前的作品,《续集》则收集田艺蘅三十至四十岁间的文稿,全书共三十四卷。此外,集部还有《田子艺集》、《唐七言律选》、《香宇诗谈》等。

田艺蘅不仅在子部、集部造诣颇深,在经部、史部也多有成果。如经部的《大明同文集》、《易图》;史部的《北新关志》等。除这些又有曲作,如杂剧《归去来辞》和词曲集《缦园心调》等。

田艺蘅一生虽放荡不羁,但也注重养生。在《养生妙法》[14]中指出吃软饭可以养胃,吃烂肉可以养人,少喝酒可以养血,独睡可以养神;同样还要戒除《四毒》[15],即美酒与蜂液、勇头、妇女、辩士。认为美酒与蜂液能够腐蚀人的肠胃,勇头会招惹灾祸,妇女能够蛊惑人心,辩士则会祸国殃民。田艺蘅注重养生一方面与当时士大夫注重养生的潮流有关,另一方面更多源于个人,在于塑造其特殊的人生品味。

三、田艺蘅游戏人生的原因

田艺蘅少小聪颖、博学、善属文,本应金榜题名,仕途顺利,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决意放弃科举,选择纵情于乐、游戏人生?

首先,明代中后期尤其在江南地区,社会风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学术界已经普遍关注明代社会风气的变迁,在大体时间上达成一致即在明代的中、后期,但在具体时间上仍存在分歧,最早可追述到成化,最晚为嘉靖时期,尤其是嘉靖的中后期。总体来看,在嘉靖时期,明朝社会风气的变化已经十分明显。翻开《钱塘县志》,“予尝改郡乘,及闻诸乡士大夫恒言,先辈缙绅多惜名检,不以贵势凌人,居乡杜门无敢武断,不与细民争山林薮泽之利,高风雅操,足以厉士敦俗,以故科第日增,人文益盛,家诗书而户礼乐也迨矣。今日,文胜实衰,风俗不侔……”[16]无独有偶,田汝成在《西湖浏览志余》记载:“杭州先辈士夫居乡者,往往以名节自励。”[17]即最晚从嘉靖时候,钱塘地区的风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缙绅多注重名节,不与民争利,今已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其次,通过品味田艺蘅的作品,可感其对当时社会现状不满与失望之情。田艺蘅在《留青日札》中记载:“我朝内监虫蚁房,虎豹犀象各有职秩,有品料。如虎之将军,象之指挥,不尤甚于秦松之大夫,汉栢之将军乎。”[18]上引材料中,田艺蘅认为虎豹犀象在明朝中后期像人一样的拥有品秩,如同秦朝封松树为士大夫,汉朝封柏树为将军一样的荒唐,可知明朝政局的昏暗。此外,百姓的生活情况怎样,田艺蘅亦有记载,说“今之世,男子织矣而反不得衣,妇人耕矣而反不得食。”[19]对于当时的社会风气,田艺蘅认为“杭州初时,游手光棍赌博者,小则饮食,大则钱钞。即今风俗薄恶,日甚一日,虽富贵子弟皆习此风,小者金银珠玉,大者田地房屋,甚至于妻妾子女皆以出注,输去与人,亦恝然不惜。”[20]通过以上材料,我们能够了解田艺蘅对所处时代的感知:政治昏暗、吏治腐败、百姓穷苦、世风日恶,这些都刺痛了田艺蘅的进取心,增强了他逃离世俗,纵情于乐的意愿。

再次,导致田艺蘅游戏人生最直接的原因莫过于七举不第。嘉靖十九年(1540),田汝成已官至四品参议,田艺蘅年十七得以补学官弟子员,以生员身份直接参加乡试,看似前途一片美好,但到嘉靖四十年(1561),在这二十一年间,田艺蘅竟七举不第。田艺蘅对通过文章来录用人才的科举制度十分不满,在文集中很少提及科举之事,仅有如《非文事》:“科举制也,不可易也。文章华也,不可核也……试即其所举者而考其实,则言行未必其相符,而德业未必其相副也。”[21]此外,田艺蘅对处于科举制度下的明朝社会亦怀有消极情绪,“吾视天下之事日敝矣,善为治者,盖亦反其本邪。”[21]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田艺蘅反其本,决意放弃科举,享受人生。

最后,田艺蘅少时便有四方志以及父亲田汝成对他的影响。田艺蘅少小便有四方志,性本爱游历,十一岁便随父亲过采石矶,游姑苏、金陵等地。而其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据《明史》记载:“汝成博学工古文,尤善叙述。历官西南,谙晓先朝遗事,撰<炎徼纪闻>。归田后,盘桓湖山,穷浙西诸名胜,撰 <西湖浏览志>,并见称于时,他所论著甚多,时推其博洽。”[22]可见田艺蘅游戏人生与其本性以及父亲的影响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嘉万这一明代转型期,社会发生急剧的变化,田艺蘅面对政治昏暗、吏治腐败、世风日下,时时感到悲观、迷茫与彷徨,而七举不第又是他内心挥之不去的苦闷。出身官宦之家的田艺蘅,家资颇丰,又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本性的驱使以及父亲的影响下,田艺蘅遂放弃科举,游戏人生。

四、小结

明代中后期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社会生产的发展与社会产品日益丰富,使得人们追求高水平的消费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新旧观念相互碰撞,社会日渐奢靡,人们追求享乐。面对日盛的奢靡之风,有的士大夫积极创造并引导时尚,但有的士大夫产生了困惑,在困惑中沉迷,在沉迷中又一再的困惑,周而复始的走完一生。田艺蘅生活于嘉万年间的钱塘地区,正是特殊的历史背景造就了田艺蘅独特的人生体验。田艺蘅作为明代众多士大夫中的一员,面对日渐奢靡的社会风气,他曾有过困惑与沉迷,他寻花问柳、斗鸡走狗、游山玩水、沉迷于品茶饮酒,但更多的是拥有自身的独特品味,虽游山玩水,但每见一景一物便将其记录下来,一生游记诗文众多;虽沉迷于品茶饮酒,但是将自己品茶饮酒的理论写成文章以供后人参考;到了晚年,更是创作的高峰期,一生著作丰富,多收录于《明史》、方志以及四库系列中,流传至今。综观其一生,是时代造就了他,同时他也反映了时代,其一生放荡不羁,纵情于乐,既有随波逐流的一面,又表现出了超凡脱俗,追求内心高贵,塑造独特品味的一面。此外,田艺蘅也是明代众多科举不第的士大夫中的一员,通过对田艺蘅的探讨,借以反应这些科举不第的士大夫虽然有科举坎坷的苦闷,但更多的是享受生活这一历史事实。

参考文献:

[1][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品岩子小传[C]//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153.

[2][清]李卫.监修,傅王露总纂.西湖志[C]//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1680.

[3]王宁.田艺蘅研究[D].浙江大学,2007.

[4]汪超宏.明清浙籍曲家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明]田艺蘅.香宇集·刻田子香宇初集叙[C]//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9.

[6][明]田艺蘅.香宇初集·拾遗稿[C]//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1.

[7][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啸叶[C]//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308.

[8][明]田艺蘅.留青日札·角抵[C]//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308.

[9][明]田艺蘅.香宇集·灌园闲笔叙[C]//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7.

[10]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72-75.

[11][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借花看借客醉[C]//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413.

[12][明]田艺蘅.留青日札·酒令[C]//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355.

[13][明]田艺蘅.留青日札·笑著书,文穷诗穷[C]//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165-166.

[14][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养生妙法[C]//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360.

[15][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四毒[C]//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360.

[16][清]作者不详.钱塘县志[C]//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568.

[17][明]田汝成.西湖浏览志余[C]//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67.

[18][明]田艺蘅.留青日札·禽兽衣冠[C]//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399.

[19][明]田艺蘅.留青日札·男耕女织[C]//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185.

[20][明]田艺蘅.留青日札·赌博[C]//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186.

[21][明]田艺蘅.留青日札·非文事[C]//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437-438.

[22][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7372.

(责任编辑/薛晓燕)

作者:杜水莲

第2篇: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从生下的瞬间,上帝便给了你一个舞台,让你演绎你的人生;戏如人生,那谢幕的一刻,就宣告了一段过程的终结,一切又重新开始。人生也好,戏也好,在这部属于你的生命剧里,你都是主角,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地把它演下去,期待着喝彩。

也许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得到鲜花和掌声,开始犹豫、失落、颓废,厌倦了戏文,放弃了人生。舞台的灯光开始黯淡,生命的色彩变得黑白。最终人们忽略了你的戏,无视你的人生,你这时才明白:戏未完,人生未尽。重新捡起你的信仰,继续演好你的戏,完整地走过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我们想要的。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做着别人的配角——或大或小,重要或不重要,精彩或不精彩。可无论怎样,我们都是自己这出戏的主角,而且永远不会被人代替。不管你觉得别人的戏多么精彩,你永远都是一个看客,别人的生活你羡慕不来,你的戏码别人何尝又可以体会?不要抱怨生活给你的不公平,给你的戏太平淡无奇,如果你能好好演绎,定能发现老天对你的特别。

得意的时候别骄狂,失意的时候别自弃。别人落魄的时候上前扶一把,没准自己落魄的时候也能被人扶。人生未必有喜剧那么传奇,可戏里的人生百味,总是抵不过自己的苦辣酸甜。看戏?看自己!就像一首哲理诗中写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却在楼上看你。人生如戏?是那湖泊中荡漾的涟漪?平凡不乏美丽动人;是那绿叶上的露珠?渺小不乏晶莹剔透;还是那儿时吹出的泡泡?五彩缤纷却昙花一现。其实,人生只是生活的过程,浓与淡,甜与苦,在于人们如何去看待、去把握。想来的确如此。在一方天地间活着,有的人或平平淡淡,或贫穷落魄,或跌宕坎坷。相同的是生活,不同的是人生。相同的生活复制了难以计数的庸碌之徒,不同的人生造就了屈指可数的圣者闲人。其实,人生是平庸一世,还是潇洒一生,关键是自己怎么去看待生活,活出真我风采!

假如夜色深沉,灯光下面红酒与咖啡,犹如佳人相伴,如同诗的浪漫感觉。将思绪打开,扔下往事的伤痛,苦涩香醇的咖啡,悄然入口,把往事的痕迹慢慢地划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继续演绎完美人生,期待自己更多精彩!

第3篇: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定稿]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浅谈《霸王别姬》之程蝶衣

想了好久,还是决定用这个很老土的题目,比起那些无病呻吟的人在那感叹人生如戏,程蝶衣的一生真的是把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张国荣把《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展现的让人叹为观止,我词穷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看后的感动和震撼。说来惭愧,这是唯一一部在选修课上电影没放完我想看完不想走的影片。

“一辈子,差一年,差一个月,差一天,差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曾经让我很感动的一句话,没想到是出自程蝶衣之口,原以为是美好浪漫的誓言,从蝶衣口中说出来,就徒添了些许悲剧色彩,实在不愿意说蝶衣爱小楼,不想把那世俗的男男恋加在他身上,我只能说蝶衣恋小楼,这个恋可以是依恋,是在乎,是从小艰苦磨砺下形成的信任和依靠,我们应该给予理解。

“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在我看来蝶衣唱对这句唱词,成就了他,也毁灭了他。从此《霸王别姬》一炮而红,他也做到了自个成全了自个,所有的艰辛和汗水有了回报,他成了角,但等待他的是什么呢?第一次登台后张公公的凌辱,跑堂的说:“这虞姬不总得一死”,这似乎也暗示了他悲剧的一生。

我承认在剧中我对蝶衣和小楼的感情持很大的兴趣,戏中有这么一句话:“那虞姬最后一次为霸王斟酒,最后一次为霸王舞剑,而后拔剑自刎,是从一而终啊”,虞姬对霸王的从一而终也成了蝶衣的信

仰,可一句“从一而终”反误了戚戚性命啊,虞姬是真虞姬而霸王非真霸王,蝶衣是“不疯魔不成活”,但他的霸王却并非能和他一样,想当初小楼对蝶衣很男人的说:“他姓袁的能管得了我姓段的吗?”,而后蝶衣为日本人唱戏,他嗤之以鼻,即使蝶衣是为了救他,都让我觉得段小楼是铁血真汉子!但后来在文革时期,段小楼一句“我揭发„„”伤透了蝶衣的心,也伤透了广大观众的心,人在社会大环境的压迫下改变了,这里我们不好指责段小楼什么,毕竟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人生,但前一夜的缠绵信誓旦旦的说不会不要菊仙,而在众人面前却说出了:“我不爱她„„”,在社会的压力下,人的感情也渺小了卑微了,誓言显得那么弱不禁风,蝶衣那句“你们都骗我!”和菊仙那绝望而凄凉的表情,最后穿着大红衣上吊于梁上,都在观众的脑中久久挥之不去,段小楼终究是负了如来也负了卿啊„„

我觉得比起段小楼,袁四爷更能体会程蝶衣, 剧中袁四爷对京剧的了解和执着和蝶衣有着共同之处,袁四爷送蝶衣那一套华丽的首饰,和那把宝剑,难道也是因为他有着断袖之癖?我想更多的是同好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吧,可是蝶衣并不领情,他心中除了戏就是他师兄段小楼,所以他终究是错过了袁四爷这个艺术上的知己。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在审理程蝶衣是不是汉奸的法庭上,蝶衣一句:“要是青木还活着,京戏早就传到日本过去了,你们杀了我吧!”,性命攸关啊,他想到的只是京戏的传播,想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可自己视为生命的艺术,甚至不顾生死,在他心中,艺术是超越国家超越政治的,这种认识在那个年代可谓是超前的,他可算得上是真正的“艺

术家”!

让我很不能理解的是蝶衣的死,一直以为蝶衣会在文革中自杀而死,但没想到是在熬过了种种艰辛之后,在我以为一切苦尽甘来的时候,拔剑自刎,死在了他热爱的舞台上,死在了他师兄的面前,那样干脆利落,为什么?为什么呢?!后来想想,他是虞姬,不死干嘛呢?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是一句悲伤地玩笑话,虞姬死,蝶衣死,年华逝去的虞姬,终于在霸王面前拔剑自刎,以谢他的霸王,他的“从一而终”,他的梦想„„我只能含泪说:“死得好„„”,心中隐痛。我想他更多的感触应该是生不逢时,满腔的爱无从给予。我完全相信若有来世把一切从头演过,程蝶衣依然是一个理想化的虞姬,哪怕他明知这通向理想的路遍布荆棘,甚至永难超生。

程蝶衣是一个真正的戏子,真正入戏的戏子,他用他的血泪谱写了他如戏般的一生,浓墨重彩,凄美得不可方物!我们这群俗人也只能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啊„„

第4篇:

上一篇:三年级语文单元备课下一篇:二年级语文上课文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