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悲喜人生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悲喜人生(通用10篇)

读悲喜人生 篇1

我从我的小姨那里看到了一出何为生离死别的情景。那场事故发生的起源,是因为小姨生了一个男孩。那个男孩非常的可爱,让小姨爱不释手。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小姨的男孩在差不多两岁的.时候,因为一次感冒,竟然会得了很严重的并发症,尽管经过了全力抢救,但还是没能保住那个男孩的性命,这让小姨伤心的差点几乎昏厥,一直在家里躺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才重新振作起来。

后来每次讲到这个事情,我的妈妈都会唏嘘不已。那也是我第一次经历人的生离死别,我也看到了小姨那悲伤的面孔。之后我就有了关于人生悲喜的感言。我了解到,原来人生的悲喜,往往就在一瞬之间。谁也预料到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那一份失去或者得到会给自己带来多么巨大的影响。

关于人生悲喜的感言,让我从此更加小心翼翼的对待自己生活的每一天。因为我知道,现在的我是多么的幸运。没有病患,没有残疾,没有任何的问题,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让我感到欣慰。人生的悲喜总是无常,知足常乐过好每一天,是每一个人应该对生活的态度。

读悲喜人生 篇2

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诗文不敢多言男女关系,至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妮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1)《浮生六记》是清朝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沈复将一生及家庭生活的欢乐与痛苦、幸福与坎坷,分“六记”真实地记叙下来。此书自问世以来备受文人志士的青睐,而沈复与陈芸的夫妻关系尤为世人所称羡。本文着重把沈复与陈芸的婚姻生活介绍给读者,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

沈陈的婚姻生活可分两个阶段:闲居于苏州沧浪亭畔和萧爽楼中为第一阶段。其间沈复与妻子芸娘过着自由自在的闲适生活。他们吟诗作画,品月赏花,会客聚友,饮酒娱乐,“不啻烟火神仙”,“如梁上之燕,自去自来”。这在《闺房记乐》和《闲情记趣》中有具体记述。家庭变故后为第二阶段,其时则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他们受恼恨、忧愁、疾病、贫苦的不断困扰。这主要在《坎坷记愁》中多有表露。

一、“烟火神仙”阶段

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正是因知己的难求,才显出知己的可贵。沈复与陈芸正是一对难得的知己,他们的这种知己之情超越了男女双方外在条件如容貌、财产、门第等的吸引,而是双方心灵的高度契合。沈复和陈芸自小青梅竹马,在沈复的眼中,芸虽非艳丽过人,却自是别有一番韵味,“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2)。芸,生而颖慧,复十三岁时就钟情于芸的“才思隽秀,兰心蕙质”,即对母表示:“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婚后,芸既是贤惠可人的妻子,又是作者的闺中良友。二人,“终日课书论古,品月评花”,“其癖好与余同,且能察眼意,懂眉语,一举一动,示之以色,无不头头是道”。夫妻二人情投意合,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七月十五鬼节夜晚,夫妻开樽对饮,觅句联吟,芸娘高兴时“笑倒余怀”;郁闷时“余乃挽之入怀,抚慰之”。七夕之夜夫妻“同拜天孙于我取轩中”,并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诸如此类的描述,均可看出他们夫妇心心相印,情感日笃。

沈陈婚姻之乐来源于他们对人生幸福的追求是相通的,他们相与游山玩水、煮酒烹茶、赋诗作画,顺应生命的欲求,享受生命的鲜活,追求精神的愉悦与感官的满足。在沈复夫妇看来,将毕生的精力投置在谋取钱财的道路上,一定是太辛苦而不划算的。是否有钱不重要,有空闲、有心情、有朋友就会有快乐。虽然也知道“处家人情,非钱不行”,但终究不肯委屈自己,宁可清苦,也不弃拥有自我时光的自由。他们认为,有闲情才能有雅趣,人过于功利,就会失去很多乐趣。为了保证心灵不被世俗左右,他们和那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聚会时,忌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忌做八股文章,忌打牌赌博。但是每个人又可以自由地发挥个性,可以慷慨豪爽、放旷不羁,可以风流蕴藉、沉静缄默,可以坐地大嚼、陶然放歌,可以如梁上燕子自来自去。这四忌四取,全面地表现了沈复夫妇的精神品性,这与贾宝玉最讨厌别人说“仕途经济”的“混账话”、“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返等事”和与杜少卿痛骂在他面前说官说钱的人为“匪类”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沈复从不追求功名利禄,他“多情重诺,爽直不羁”,看不惯“热闹场中卑鄙之状”,而“易儒为贾”,还南下广东销售江南特产。难得的是芸对夫君并没有科举仕途的诸多要求,她爱夫君是一种心灵的契合,与他的身份、地位无关。蜜月刚过,沈复到馆就学,二人都饱尝了相思的煎熬,芸为了不影响夫君的学习,竭力掩饰自己,而复仅三月就因忍受不了相思之苦而肄业回家,芸虽希望夫君能学业有成,但并没有半句正统的话来责备他,而是“握手未通片语,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其身矣”。传统的妇德,从乐羊子妻断布的故事到薛宝钗灌输贾宝玉“谈讲谈讲那些仕途经济”的话,甚至现代许多女子也以地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寡作为自己的择偶标准,要嫁“有房、有车、有存款的绩优股男子”,“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相比之下,陈芸的淡泊功名更显可贵。

在沈父尚未对他们的生活作毁灭性的干扰时,他们度过了一段恬淡自适、与世无争的幸福生活。在这段生活中,陈芸展现了可爱美好的个性与聪慧过人的才情。陈芸天性浪漫、旷达、优雅,与夫君有共同的爱好和志趣。无论沧浪亭的课书论古、品月赏花,还是金母桥东的植蔬垂钓、持螯对菊,无不流溢着舒缓、雅淡、平和的情怀。哪怕一块腐乳,一片卤瓜,都能引出一段机智幽默的会心对答。由此,我们看到沈陈夫妇的相知相赏,绝不限于感情的缠绵浪漫,两人在性情、兴趣和价值观念方面都非常契合一致。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一个热爱人生的人,对于他的一些闲逸时光,一定爱惜非常。”(3)在他们的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处处感受到陈芸是个富有生活情趣和智慧的人。她积极配合夫君,在甜蜜的诗意生活中,把日常的琐碎经营出人文的情趣。无论植菊、盆玩、焚香、插瓶,每一项都透着陈芸参与的巧慧。她并非煞费苦心,而是天生对于自然对于生活有着超出一般人的领悟力与洞察力。如果沈复的艺术人生没有陈芸的点缀和合作,就会少却许多热闹的色彩,变成孤芳自赏的吟唱。

淡漠于功名利禄,钟爱于诗书文墨,陶醉于自然闲趣,沈陈婚姻最初的美满就在于他们拥有一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的结合让两个人性格中的不羁浪漫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尤其是沈复对陈芸的宽容诱导,渐渐在日常生活中把陈芸最深层的性格完全释放了出来。

二、“百事哀”阶段

如果说沈陈婚姻的前期是“烟火神仙”阶段的话,那么他们婚姻的后期则完全是“贫贱夫妻百事哀”。谚云:处家人情,非钱不行。“余夫妇居家,偶有需用,不免典质,始则移东补西,继则左支右绌”,甚至到了“隆冬无裘,挺身而过”的地步。闲适自然的生活理想已经被迫崩溃。由于陈芸说话处事的天真单纯,以致上受屈于公婆,下受限于小叔,结果“满望努力做一好媳妇而不能得”,厄运接二连三向她袭来。翁要她代姑写家书,因家中“偶有闲言”,姑“疑其述事不当,仍不令代笔”。翁见来信非陈芸手笔,便认为是其“不屑代笔”,但她“宁受责于翁,勿失欢于姑”而未去申辩原因。此后因为翁娶妾一事及信中用词不当,陈芸再次得罪翁姑。陈芸从家乡替公公觅一姚姓女子为妾,被姑发现,先失欢于姑。后翁在扬州生病,因陈芸在信中称翁为“令堂”、“老人”引起翁大为不满;又因其替启堂弟作保向邻妇借债,其赖账不还又矢口否认,沈父盛怒,将陈芸斥逐。两年之后,沈父渐知事情始末,他们才结束了在外借居的生活。但数年之后,由于大家庭的人多口杂,家庭人际关系的复杂,公婆的不察和武断使沈复、陈芸第二次被斥逐。他们被迫让女儿做了别人的童养媳,让儿子当学徒,于腊月二十五日在贫病交加中寄宿华家。憨园为有力者夺取,使陈芸以受愚为恨致血疾大发,婢女阿双的叛逃,又犹如雪上加霜,再加上无钱医病,终使陈芸于41岁便撒手人寰,客死他乡。中年丧妻是人生的极大不幸,对沈复这样的“情痴”来说更是痛断肝肠,“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裂。绵绵此恨,曷其有极!”以致回煞之期,复仍痴心不昧,还冀魂归一见,由此可见他们的伉俪情深。

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又加上慷慨豪爽的性格,使他们的生活处于困顿之中。但是即便过着“中馈缺乏”、“三日所进,不敷一日所出”的贫苦生活,陈芸也“朱尝稍涉怨尤”,这既是因为她对三白的爱、从夫的传统思想,又是因为她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平常心。临终之时,她亦感慨道:“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

沈复在开篇时就说“天之厚我可谓至矣”。其实想想他们过的那种“颠沛流离”、“焦劳困苦”的生活,依然觉得老天厚待,可见在他们心中,能够遇到一个情投意合的伴侣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其他种种不幸,都是过眼云烟,不足挂怀。

其实我们可以统计一下,沈陈二人从1780年结婚到1803年芸客死他乡,他们夫妇相伴23年,除去沈复在外游幕、经商、设馆、游历的时间,他们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过八九年,而且从1796年芸因憨园事愤激致病到1803年芸撒手人寰这七年间,他们尝尽了生活的苦楚,尽管未涉怨尤,但艰难扶持也不算是乐事。他们在一起真正无忧无虑的欢乐时光分成沧浪亭和萧爽楼两段,从沈复的记述和陈芸临终前的话可知,“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灭神仙矣”。可是加在一起也不足两年,所以这段令世人钦羡不已的爱情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试问两年的神仙生活和二十年的或忧郁或穷苦比较起来,究竟有多少人愿意选择这样的人生搭配?不过目前也有人推崇“不在于天长地久,在于曾经拥有”这样的行为方式。现在笔者抛砖引玉,希望由此引出对当代夫妻关系的思考,读者尽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注释

1陈寅恪.元白证笺诗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1:103.

2 沈复.浮生六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下同不再注.

悲喜之间悟人生 篇3

去年农历除夕,我的心灵深处就经受了一悲一喜两种情感的交织、碰撞。

多少年了,每当除夕之夜将临之际,我们几个兄弟都会不约而同来到母亲的住处,围坐在她老人家身旁,向她敬酒,祝贺新年,然后再在四处响起的爆竹声中,回到各自的小家与自己的儿孙同吃年夜饭。然而,去年除夕这延续了二三十年充满亲情的团聚却戛然而止,因为母亲在去年春天已至的时候,以93岁高龄驾鹤西去,永远离开了我们。

我独自来到母亲住处的楼下,徘徊着,久久不忍离去。多年陪伴母亲的小弟难以承受失去母亲的悲痛,与友人结伴到外地过年去了。眼下人去楼空,逝去的已不可复生,我不禁怅然叹息。

然而,我却不能沉浸在痛苦之中,因为我的孙儿在去年冬天将至的时候降生了。我和妻子商量,因为孙儿只有两个来月,加上天气又冷,我们今年的年夜饭就分两处吃了。除夕一大早,妻子就忙了开来,烹制各种菜肴,由我送到儿子、儿媳和孙儿的住处。我提着菜盒行走在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的大街上,汽车在欢快地鸣笛,街边的树木在迎风舞蹈,心里有一种压抑不住的喜悦奔涌上来。特别是看到孙儿安静地睡在襁褓之中,那嫩嫩的红扑扑的脸蛋分明透露出一种有如拔节春笋的生命力,我就会生起一种面对生命延续的昂奋,同时也感到自己又多了一份责任。

除夕之夜,我百感交集。思念是割舍不断的母子情,欣喜是对第三代的深情瞩望。在万家团圆的欢乐时刻,我则独自思考着:“人之百年,犹如一瞬”,一瞬之间,尽在接力——只有对父母长辈尽到孝敬之责,对儿孙尽到关爱之心,才算守住了人的本分,获得了惬意、充实的人生。

人啊人,不管你权重一方,还是富甲天下;不管你一生布衣,还是命途多舛,在茫茫人世间都无一例外要扮演一个角色——接力者。一个人只有接好棒,传好棒,才会让一种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情愫,一种爱心交接的美德,世代相传,绵延不绝。

人生悲喜《幸福终点站》观后感 篇4

导语:《幸福终点站》影片讲述主角前往美国途中家乡发生政变,政府被推翻,所持证件不被美国入境当局承认,被拒绝入境却又不能回国,被迫滞留肯尼迪国际机场期间的故事。下面为小编整理的人生悲喜《幸福终点站》观后感,欢迎借鉴

人生悲喜《幸福终点站》观后感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受,一种让人愉悦、让身体舒畅的心理状态。按老师的定义,幸福直接说就是人生重大的快乐,根本说就是人生重大需要、欲望和目的得到实现的极度快乐的心理体验。简单点说,幸福就是满足。所以,知足就能常“乐”(幸福)。但是,人生旅途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遇到的挫折都只是垫脚石,我们只要怀有一个积极开朗的阳光心态和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就能够到达幸福的彼岸,而在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就是抚平心中的浮躁,继续努力和坚持不懈,因为幸福是需要耐心等待的。

在影片《幸福终点站》里,主人公维克多因为祖国突然发生暴力政变而失去了国家公民身份,所持护照失效,原本打算去纽约市收集萨克斯风演奏者班尼的签名,以完成父亲遗愿的他,被迫滞留在了肯尼迪国际机场,哪里都去不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都集中在这个仿建的只有两层半楼高的机场候机楼里面,然而,恰恰是这个小小的候机楼就足够充分地展现出了维克多身上的积极向上、包容感恩的心境和阳光心态。

维克多是一个积极学习,勇于面对困难的人。首先,在奔赴纽约之前,尽管他不怎么懂得说英语,可是为了完成他父亲的梦想,他也硬着头皮上了飞机,还准备了英语的笔记本来应付衣食住行。而到了纽约肯尼迪机场后,他被告知不能离开国际候机大厅时,不知道是语言不通还是他的乐观心态的原因,他没有恼怒没有抱怨,坦然接受现实,还保持着待人的礼貌和真诚。面对着几乎可以说是被“拘留”在候机大厅的窘迫境地,维克多一直保持着他的阳光心态,直面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并都一一地找到了办法。没有浴室,他就拿着毛巾直接在洗手间里用水龙头刷牙洗脸洗头;没有卧室,他就在67号门候机室里用工具给自己做了一张用两排座椅拼成的“床”;没有食物卷也没有钱买食物,他就去收集乘客的手推车并归还手推车放置处来换取硬币。倘若没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和一个勤于思考的大脑,以及他那更重要的“不抱怨,不放弃”的心态,他怎么可能在这个候机大厅里“住”下来呢?我相信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不要说肯尼迪机场的移民局官员弗兰克有多惊讶了。而且,维克多凭借自己在粉刷墙壁上的创意和天赋,还在候机大楼里找到了一份薪酬不菲的工作。这些都很好地说明了维克多的乐观心态和淳朴自然的品格。

学会等待让维克多坦然面对任何困难。在维克多“住”在候机大楼的整整九个月中,他日复一日地耐心等待,没有焦虑,没有忧愁,因为他心中怀有坚定的信念,始终坚信祖国会有和平稳定的一天。愚昧般的坚持是维克多的一个亮点。在护照失效的情况下,维克多依然一次又一次地填表换来一个又一个拒绝签证的印章。找工作时,等了一整天连洗手间都不敢去的电话居然被告知职位已经有人,但是他却没有显现出泄气的样子,在回“住处”睡觉的途中偶遇一堵破墙,他便灵感大发给板墙涂漆和装饰,而且还因此意外获得了工作。我不由得想起了这句话:上帝总是青睐那些时刻准备着的人。

事实上,维克多的善良、同情心和奉献精神也是让人敬佩的。为了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俄国人让他把药带给生病的父亲,他公然跟官员弗兰克作对,相反,这也换来了机场所有员工的信任和钦佩。而在他的祖国恢复和平,他终于可以申请签证去纽约的时候,弗兰克却用机场其它员工的工作来要挟维克多回国,毫无疑问,善良的维克多为了保护这些视为朋友的员工们的工作,只好放弃去纽约的承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清洁工古普塔当时对维克多说的一番话,“你是在愚弄我们吗?你让我们相信你会走出这里,相信你会和他们做斗争,你为什么不和他们做斗争?回家去,告诉他们你没有成功。你曾经离美国只有这么点距离,但是你连从这里到这里的勇气都没有。你是个懦夫。”员工们何尝不知道维克多心中的苦衷,只是更不希望他坐飞机到这里来等了整整九个月却为了他们而放弃自己最初的心愿。然而,正是他的这种重情重义感动了所有机场的员工,甚至连原来为弗兰克卖命的警官也站在了维克多的一边,让他安全地走出通向纽约的大门。这确实验证了好人有好报的真理。尽管影片的最后维克多没有和美丽的空姐艾米利亚在一起,这似乎是个遗憾,可是这更表现出了维克多勇于接受现实的品格,这其实也是他阳光心态的一部分。

拥有阳光心态的人不是没有黑暗和悲伤的时候,只是他们追寻阳光的心灵不会被黑暗和悲伤遮盖罢了。亚里士多德说,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使得生命快乐的途径有两条:第一,发现使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第二,发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拥有阳光心态的人对生命的远方充满了期待,觉得自己是有能力而且也正在一步一步地朝着那个既定的方向去迈进,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有顿挫,有失败,有不被人理解,即使是陷入常人无法遇到的窘境,他也能够乐观地看待所遇到的事情,找到前进的动力。并且,他们还会善于用积极的思维去思考,找到最简捷的解决办法。对于他们来说,一个存在的问题,就是十个解决办法。

幸福其实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就像维克多一样,拥有一个积极的阳光心态,并为自己最初的梦想或心愿不断地去努力和争取,即使最终得不到心中想要的结果,那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在追求的过程中,那些你流下的汗水和泪水不都饱含着你的辛酸和快乐吗?

要拥有阳光的心态就要学会相信,相信希望才会有希望,相信太阳才会有灿烂的阳光,相信春天才会有鸟语和花香,相信晴天才能看到绚丽的彩虹。

拥有阳光心态,积极面对生活,这就是人生的幸福。人生悲喜《幸福终点站》观后感

几天前,我和室友们在园区观看了电影《幸福终点站》,看完之后,感受很深。

据说导演斯皮尔伯格喜欢从真实中攫取灵感,辛德勒是真有其人,而《幸福终点站》也是来源于现实中的真人真事。

影片讲述了来自东欧的维克多·纳沃斯基(汤姆·汉克斯饰),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收集五十七个爵士音乐人的签名而来到美国,没想到在他前往美国的途中,他的家乡就陷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因此美国政府临时取消了他的国家公民的入境申请。本已踏上美国国土的他,只能带着那本来自一个不存在的国家的护照滞留在肯尼迪国际机场,一直呆在机场的休息室里的他只有等待,等待着祖国战争结束的那一天。

在那段在机场滞留的日子里,维克多一直在忍受着机场官员弗兰克·迪克逊的折磨,迪克逊把维克多视为眼中钉,认为他是一个大麻烦,并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他。但这并未给维克多制造太多的烦恼,他仍然自得其乐地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生活,观察这里每天经过的人,发现不同人的生活、性情和癖好,与那里的各色工作人员交朋友并分享他们各自的人生际遇,并且他还与空姐艾米利亚产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可以说,维克多在这个机场邂逅了美国的一切。最终他实现了父亲的愿望,但是失去了爱情。

影片中的98%的场面都在机场发生,从开始到结束不时的有充满喜剧色彩的事情和让人感动的事情发生,它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惊讶。

剧中增肥以后、外表显得落魄的汉克斯很好地刻画了这个主人公的形象:有点无奈、自得其乐又多才多艺,其实挺喜欢维克多这个人物的。或许这个机场正是整个美国社会的缩影,在这里,每天都会上演许多悲欢离合,各式各样的人在这里演绎着属于自己的人生。维克多被困在这里,他自娱自乐地享受着生活,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美国就在门的另一边,其实他只要迈出一步就可以到达他的目的地,可是他没有这么做。他虽然很想快点去纽约,但是他知道什么是违法的事情,他的内心还没有受到机场官员的诱惑,他坚信他的等待,等待他的国家战争结束的那天,等待他可以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地进入纽约的那一天。正像他所说的,你不是盖红色的章就是盖绿色的章,这说明我也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到美国,维克多的坚定和执着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

影片的结尾,计程车司机问维克多去哪里?他说回家的一刹那,我的鼻子一阵发酸。为了一个承诺,失去了人身自由,在机场不仅等了九个月,最后还失去了刚拥有的爱情,现在他终于可以回家了,回到属于他的幸福的地方。也许幸福的终点站就是人们最向往的地方吧。

维克多的经历让我非常感动,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命运的变化,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去迎合,让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不要因为任何不好的事情而绝望。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善于观察,就一定会发现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毕竟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必定会打开一扇窗。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主人公拼命去找一个又一个赖以生存下去的工作,他先靠摆放推车维持生计,然后又几经波折,最后又被一个工程师看中成了建筑工人。在此期间,那个机场官员多次从中作梗,而维克多毫不介意。同时他还帮助一个陌生人带违禁药品登上飞机去救他病危的父亲,使乘客骚乱事件结束。

在剧中维克多的真诚、善良使他拥有了机场所有员工的友谊和尊敬。在机场,他痛苦并幸福着。

主人公很执着,他的执着使他有了九个月的机场生活,他的执着使他牵成了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女官员的爱情,也因为他的执着,最终他没有跟女主人公在一起,可是他们都找到了各自的幸福终点站。影片最后只留下了让一群意犹未尽,忍不住遗憾并感动的观众继续想象的空间。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非常令人感动和震撼,当一位清洁工得知维克多因为自己而放弃去纽约时,这位花甲老人拿着一把拖把闯入了飞机场,向着一架在轨道上滑行的飞机步履蹒跚走去,最后,他举起了拖把,顶在了飞机巨大的前轮上,而老人最后被警察带走了。老人这么做是为了让主人公不被机场官员要挟,能毫无顾忌的进入纽约。这件事间接告诉了我们在平时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在我们需要帮助时,也会有人挺身而出。而老人的精神也是可敬的,他逃亡了23年是为了躲避七年的制裁,23年逃亡生涯肯定是苦的,但他忍受了下来。最后为了朋友对父亲坚定的承诺,以及朋友对他的真诚,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牢狱生活,坚定而又祥和,伟大而又永恒。

可是在感动之后,又发现主人公为了实现对父亲的承诺而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但是主人公乐意。我想这就是一种伟大的父子之情,是由坚守承诺体现出来的亲情。

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虽然它是一部喜剧,但是它通过讲述一个人的故事,体现了电影的主题,同时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让我们在感动的同时,进一步地了解那种人性的善良、执着和真诚。影片似乎也在间接告诉我们,只要真诚、善良的对待别人,对事物抱着坚定的态度,那一定会找到并到达属于自己的幸福的终点站。人生悲喜《幸福终点站》观后感

读悲喜人生 篇5

对于这样一位思想大师的著作,鄙人不敢妄加评论,只能把我的一点感悟说与大家听。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

谈到分享,傅先生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带走,故要与人分享。这种分享不单指财务,还应包括关怀,信念,尊重等。”是啊,人本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何必一定要固守自己的东西,封闭自己的心灵呢?这样或许守住了自己的财产,却错失了许多机会,但与人分享后也许就不同了。这就算是我举的第一句话吧。

我想举的第二句话是,“一个人受过教育之后,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于许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去做。”这句话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人生可做的事实在太多,其中有关系自己前途和生计的大事,比如学习,工作,也有只涉及当前蝇头小利的小事,比如丢了一块钱,被人骂了一句等,如果把这些小事耿耿于怀,又哪来的时间做好自己的大事呢?

第三句话是,“享乐分为很多层次,若只把享乐定位在身体的,官能的需要,是属于较低的层次,这种享乐的背后实际上是痛苦。较高境界的享乐是内求于已,而非依赖其他因素,因为越是依赖外部条件,这种享乐就越没有保障。”对于这句话,我也是深有感触的。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为了追求一时的感官满足不惜花大量金钱蹦迪厅,泡酒吧,参加演唱会,但很少有人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找出一点快乐,这样,当他们蹦完迪,泡完吧,闹完会回来从事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时就又不得不愁眉苦脸了,以至于许多人因此丢了饭碗甚至于走上犯罪道路或自闭甚至自杀,这又何苦呢?

第四句话是,“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细细想来,这些话句句皆是真理。此外,还有许多让我所感悟的话,比如“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么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生态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一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压力之中,后者则可自得其乐。”“如果一个人表现不好就怨天尤人,那么当新的机会来到时,反而容易错过。”等等。这些话无一不能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从书中可以看出,傅先生是位唯心主义者,而我是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者。也许有人说,我们的思想基础都不同,又怎么会有共鸣呢?其实不然。正如周国平在推荐语中所说,“人们是否同意书中的某些观点,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能由此受到启发,思想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对于作者的某些观

读《感悟人生》有感 篇6

人生—— 一本无字的书,但却满是智慧。人生是一片无际的汪洋,这是它的智慧——宽容;人生是桃李甘泉,这是他的智慧——感恩;人生是一条蜿蜒的小路,这是他的智慧——淡薄。人生是什么?是海纳百川的宽容,是知恩以报的感激,是心如止水的淡泊。有道是“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一个故事,一份收获;每个感悟,终生受益!看过《感悟人生》的简介,从翻开这本书的扉页开始阅读,到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始终以自己最大的热情、以自己的心灵去汲取书中的每一滴甘露。

一本好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给我们诸多启示。《感悟人生》就是这样一部励志佳作,它收藏了三百则经典小故事,这些广为流传的小故事,影响和改变了无数人的观念,洗涤和陶冶了无数人的心灵。内容涉及成败、得失、心态、品质等方面,无论什么时候读起来,都会使人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是指导我们正确对待工作和学习的一位良师益友。读完《感悟人生》后感觉受益匪浅,仿佛又一条小溪汇入我知识的海洋。

物欲,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包袱,吞噬快乐的人生黑洞。挫折,通往成功彼岸的前奏曲。“移山”,适应环境比愚公的行为更值得称赞。细节,一个决定成败的黄金分割点。机遇,改变命运的金刚钻。舍得,得从舍中来。乐观,让心灵快乐地跳舞。宽容,收获完美人生的不二法门。成功,还是靠自己。有爱,人生如此绚丽多姿。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这是十二个标题,是对这些小故事的诠释,我个人很喜欢这些小标题,他写的如此之通俗易懂,教会你怎样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一个黑人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于是小男孩擦下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去井上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个个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的,也没有一个被风吹歪的。小男孩高兴地笑了,他对父亲说:“木桶要想不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自己的重量。”男孩的父亲赞许地微笑了。给自我加重,是一个人不被打翻的惟一方法,现代社会,诱惑很多,竞争也很激烈,我们经常会感到迷惘,把握好自己,让自己走向成功,首先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给自己加重。人生处处皆学问,作为一名高速收费员,我们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业务上的知识,还要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丰富自身的文化学识。这个世界对谁都是公平的,只有付出努力才有可能成功,在这里我们要充分地利用时间,时间就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一挤总是有的,成功者往往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而庸者却在不知不觉中虚耗自己的时间和生命,我们要在现在开始奋斗,一个自信的人会把不可能三个字变成我能行,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成功是靠我们的努力行动得来的。

在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人们要找一份工作是很困难的。阿西亚好不容易进了一家销售公司,但公司规定推销员要在第一个月内必须完成1000美元的销售任务,否则就得走人。眼看一个月试用期快到了,可阿西亚的销售额只有300美元。就在他快绝望时,他突然想起了小区附近别墅里有位脾气很坏,为人吝啬的富老头。他决定硬着头皮去试试拜访这位老头。老头的名字叫尼古得.玛斯帕.帕都拉斯,别人都叫他“尼克”。阿西亚在去拜访之前特别用心地念了几遍他的名字。当阿西亚用全名称呼他尼古得.玛斯帕.帕都拉斯先生时,老头呆住了。过了几分钟,眼泪滑下他的双颊。老头说“我在这个国家15年了,从没有人用我真正的名字称呼我。”当老头知道了阿西亚来拜访的目的时,欣然买下了2000多美元的商品。也许阿西亚自己都没有想到,他出于尊重称呼了尼克的全名,竟然换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唐朝“京漂族”的悲喜人生 篇7

“京漂族”算不上新生事物。唐朝的时候,首都长安就有不少“京漂族”。如大诗人王维、杜甫、孟浩然等,都曾当过“京漂族”。

王维:“京漂族”中的佼佼者

王维15岁时就到京城交游了。由于天资聪明,多才多艺,王维一到长安很快就成为了王公贵族的宠儿。《旧唐书》中说:“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尤为岐王所眷重”。此外,从王维的《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等诗也可以看得出,他经常是王府的座上客。

王维虽然在京城混得不错,但毕竟是“京漂族”,身在他乡难免经常思念故乡和家人。17岁那年的重阳节,他作了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实际上也是当代“京漂族”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不过,王维的“京漂”生涯还是挺值的。他在京城结识的众多上流社会的知名人士,成为他在科举考试中胜出的人际关系基础。21岁那年,他便考中了状元。王维算是“京漂族”中的佼佼者。

杜甫:“落第高才苦长安”

与王维比起来,杜甫的“京漂”处境就差多了。从35至44岁,杜甫在长安街整整漂泊了10年,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及第。父亲去世后,他断了生活来源,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迫于生计,他只好从野外采来一些草药,到长安城里摆地摊。有时候卖药挣不到一天的伙食费,就只能到熟人和朋友家去蹭饭吃。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中对自己的这段穷困生活描述道:“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后人称他的这段经历是“落第高才苦长安”。

杜甫困居长安期间,不断向权贵投诗,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但收效甚微。40岁那年,也就是“京漂”了6年之后,他进献的《三大礼赋》终于受到了唐玄宗的赞许,命其待制集贤院。“待制”相当于获得了当官的资格,但还得等候任用。这一等又是四年,直到44岁时才被授了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职。然而,杜甫上任没几天,就爆发了安史之乱,他又失业了。

孟浩然:“京漂族”中的失败者

杜甫“京漂”10年,總算还是获得过一个小官职,比起孟浩然已属幸运者了。孟浩然“京漂”时间虽然只有一年多,但毕竟是空手而归。孟浩然40岁那年到达长安后,曾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即席赋诗,满座皆为之倾倒。可在科举考试中,他却名落孙山。

落榜后的孟浩然本来有过一次极好的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可惜他未能把握住。一天,好友王维私下里邀他到官署内游玩,不料唐玄宗忽然驾临。孟浩然慌忙躲到床底下避驾。王维不敢隐瞒,乖乖地将实情告诉了玄宗。玄宗便让孟浩然出来相见,问他有什么诗作。孟浩然便吟诵了自己的《岁暮归南山》。当他吟至“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时,玄宗大为不爽,说:“你自己不来求取功名,我也未曾嫌弃过你,你怎么诬陷我呢?”于是被放逐回家。这么好的一次机会,只因吟诗不当给糟蹋了。孟浩然显然是“京漂族”中的失败者。

读《目送》,悟人生 篇8

猇亭老林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是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目送》中最让人感触的一句。这段充满哲理、透着忧伤的文字,令人读来不禁潸然。

工作的需要,一直埋在专业的书籍里,与文学经典疏远了。“七一”之际,学校党支部作为节日礼物,送我这本书。暑假闲着,翻开这本《目送》,竟然能让我从头到尾都保持眼睛酸楚的感觉,不到一周就读完了。不是我读得快,而是一见“生”情就手不释卷了。

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写的七十三篇散文,全书分“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满山遍野茶树开花”三章。但这三章体例不大清晰,多为作者一些游记及人生感悟,大致归作两类,一谈周边人物,一谈家庭。前者琐碎杂乱,将经历的所闻所见,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加以评论与感叹;唯后者谈亲情则着实感人,平实中饱含深情,含蓄中不失真切。全书以时间为轴,以亲情角色为卷,作者游走于“女儿”与“母亲”的双重角色,用那最细腻柔软的笔触,写尽了幽微处最动人心弦的那种种感觉,勾勒出每寸光阴中触动自己的“背影”。达到这种境界既需要时间历练,更需要反观人生的静思。读起来,便连呼吸,也充满了共鸣的激动。带着豁朗的感悟,我在心底深深地感激龙应台能用冷静的笔调,朴素的方式,与我们分享她生命中最真实的感触。她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对生死别离的思考,都映照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让身为父亲与儿子这双重身份的我懂得了珍惜目前的种种拥有。

在面对孩子时,优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亲一样,困惑而挫败。不同的是,她聪明和懂得控制头脑,使得她在面对孩子的独立和疏远时,懂得用压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们做为一个独立的人所理应拥有的自由和自尊。而她的骄傲和锐气,在汹涌的母爱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选择让步。《母亲节》,原本以为会是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没想到透过安德烈寄来的一封电邮,让人在一篇既凸显了母亲的琐碎,又记录了母亲的无奈的幽默小文中,读到她心底深处那份无从说起的寂寞。

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女士对自己生活的回顾与反省,倒不如说是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书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也以此文最为精彩。文中描写作者目送儿子踏入各种不同的门,儿子的背影,愈来愈高大,但却从来都没有犹豫,没有回头,这种落寞感,使她回忆起当年父亲用廉价的小货车载着她去大学报到,父亲因觉得女儿会嫌弃小货车太穷酸,便在校门口放下她和行李转头就走,留下一团黑烟和背影。多年后慈爱的父亲过世,作者又在细雨中,目送着父亲的灵柩慢慢滑入火葬的炉门,消失在火焰中。

文中没有歇斯底里的情绪,但却让你有哽咽的滋味,让你体味到隐隐的悔恨与哀伤,正如作者所说,她的确是想让读者从她的文章中得到感悟,她也正在用她心酸的经历告诉那些还未曾有过悲伤体会的人。从小到大,从上学到上班,从欲走还留到不再回首,孰不知每一次的启程,都有一对关切的眼神在背后凝视着,直到他逐渐消失在小路拐弯的地方。是因为越来越独立了?还是越来越忙碌了?甚至有时连再见都没说就走。是的,都太忙了,忙着学业,忙着成家,忙着生计,忙着事业„„时间越来越紧,脚步越来越急,但我们是不是从未想过,能与父母相望的日子也在一天一天的减少?难道真的要经历作者在医院目送父亲的那

一幕,我们才能顿悟吗?我们无法医治父母身上的病痛,我们也无法阻止生命进程的客观规律,但我们至少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陪他们;孩子们固然要长大,总有一天要张开翅膀飞翔,但我们至少可以在他们年少的时候多一些爱的呵护,我们可以以身作则,教会他们更多的生活技能,更多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少些应酬,多陪陪家人,放却一些无谓的纷繁杂乱,多关心你身边的人和事,善待他们,这样当你一次次面对背影的时候才会释然。

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阅读总是伴随着无数的感同身受。当阅读《雨儿》一文,我不禁被作者所记录的一点一滴所感动。每天,作者都给妈妈打一通电话,电话那头,年迈的母亲已经糊涂的像一个幼稚可爱的孩子,思维不够清晰地说着“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当作者来到妈妈的身边,妈妈似曾相识地凝视着,满眼狐疑地说着“你好像我的雨儿!”而作者像哄孩子一样地确定着:“妈,千真万确,我就是你的女儿”„„“你的女儿要看见你笑。”作者拌妈妈睡,陪妈妈聊,带妈妈洗温泉、坐公交,还有临别前的晚上,给妈妈擦指甲油,化妆,让妈妈享受着有女儿陪伴的分分秒秒,这应该是人世间最朴实的幸福吧。所以,为人父母以后,不管工作多么忙碌,我们确实应该常回家看看,吃一顿母亲做的饭菜,听一听父母家长里短的唠叨,不住地点头应和,看着他们身体渐衰弱、步履渐蹒跚,心中总是一阵阵地酸楚。忽然联想到她写的另一篇文章《寒色》,作者自认为是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可是当别人问她“家,是什么?”的时候,她却突然支吾,不知所云。接着,作者又帮我们历数了一个个叫做“家”的地方: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和人做终身的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很多,一会儿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世事的变迁,这一个个的家会怎样呢?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是,每一个家终会有曲终人稀的那一天。作为我们,唯有加倍珍惜,用心营造,才能真正拥有“家”这个幸福的港湾。

在作者清新细腻的文字里穿梭,我读懂了太多关于爱的信息。《散步》一文中,她们为母亲发明的“大字报”;《为谁》一文中安德烈让妈妈学做的“西餐”无不浸透着真挚浓郁的爱。在《寻找》《忧郁》的文字里,我也读懂了作者伤春悲秋的情怀,就像秦观的《踏莎行》里的句子“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在《我村》《火警》《手镯》等文章里,我还读出了世间的人生百态。在《幸福》一文中,我悟出了幸福的真谛——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寻常的日子依旧;寻常的人儿依旧。所以说,读散文,是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的,更需要有一种对散文情有独钟的心境。这样,文字,才会触动我们的心灵,震颤我们的神经。阅读,才能变成一次快乐的旅行,实现一种深刻的人生体味。

在最受欢迎的文章《目送》中,作者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勾起我的一些回忆。记得,第一次送女儿上大学,虽然有诸多不顺,刷卡几次失败缴不了费,但学校还是破例先接收了。我忙着赶回家汇款,早上到,午后就把她丢在了千里之外的江西南昌,匆匆地走了。临别时,她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哭哭啼啼,而是安慰我:爸,别急!放心!当我在拐角处回首,她已融入到一个新的集体,让我找不到她了。后来每次送她去南方上班,列车一开,手机就响了,我在站台会读到同样的短信:走了!保重!春节回来。目送渐远的列车,不禁泪眼迷茫。也记得儿子第一次独自去武汉闯荡,我要上班,不能相送。临走前夜,父子长谈。虽然依依不舍却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午时,我站在办公室靠南的窗前,眺望远方,手机响了,同他姐姐一样短信„„看到儿女不再依恋父母,心里竟然有些伤感。但是,想到儿女在慢慢的成长,变得独立和坚强,就会默默地为孩子祝福。

既然,目送是人生的必然,我们就应该珍惜和父母、兄妹、子女相处的每一个瞬间,扮演好为人子女、为人兄弟姐妹、为人父母的角色。目送着孩子渐渐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目送兄弟姐妹各奔东西,也目送着父母渐渐老去。默默目送,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相信每个为人父母的人,尤其是那些孩子已经能独立的父母,感触是相当的深。

放下书,闭上眼睛,在苦涩的眼泪中,更多的领悟到生与死那一瞬间的界限。无法忍受,却需要面对的是:到底什么才是最宝贵的?或许是亲情?或许是„„

读《人生》有感 篇9

生有了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更透彻的认识、更明确的方向。

人生的奇妙在于其故事情节的曲折、起落,人生的奇妙在于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些什么。作者通过《人生》,剖示改革进程的艰难,透射出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结构的整体变化,特别是思想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变化。而高加林就是在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用自己的笔尖触动着处于人生道路口的青年。

他是农民的儿子,却又是不同于父辈的有高中文化的青年,对贫穷落后的农村生活的不满和对城市生活现代文明的向往,构成他心中巨大的骚动。他是黄土地的儿子,又渴望挣脱黄土地的束缚,是农民的后代,又渴望跳出农门,用自己的只是和文化建设这个社会。他聪明,能干,英俊,充满活力和灵气、正气、才气,吃苦耐劳,坚毅顽强。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时代、对他人的责任。他的行为动机中,包含着对农村、农民、土地的蔑视,他的奋斗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他的负心也该遭到道德的谴责。

人生只有一次,高加林的每一个决定汇聚成最终悲剧的酿造。人生的未知性,人生的无数选择,人生的美好爱情,人生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同无数细流汇聚一起形成了奇妙的人生海洋,让无数人如同人生风雨中的船只,经历了摇摇摆摆,起起落落。一生都走对路,可能正确而安全,但绝对没有奇遇和惊喜。走错了路,可能把你引入一片意外的风景,有如仙境。

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作品探讨青年人生道路,特别是农村知识青年人生道路、人生要义。通过城乡“交叉地带”几名青年男女见的爱情悲剧故事,表现了他们面临人生选择关头的希望、追求、痛苦、困惑于迷惘。我想,这就是人生吧。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正处于七彩的二十岁的青年,在闹铃的喧闹中不情愿但心想吾梦甘心起床;在匆忙的早餐过后心想吾梦,保持饱满的精神步入课堂;在繁碌的生活中,放慢脚步品一本好书、喝一杯好茶。这样的二十岁人生,应该是人生最美的时候。

或以教书育人为己梦,或以文思渊博为己梦,亦或以笔尖胜利器为己梦。能在这茫茫天地间找到自己清晰的坐标、避免庸碌已是不易。要是在有心无意间改变他人乃至改变社会和世界,倒也不枉此生。正如海子曾说,人“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

诚然,人生难免会遇荆棘,不要害怕,不要退缩。真正的人生需要激情,任谁不想在混混沌沌中度过我们的人生,在睡眼朦胧中迷失了自己,在迷茫的爱情道路上受伤哭泣,在不知不觉中挥霍了我们年轻的生命。人生唯有脚踏实地,亦不忘仰望星空。

需要知道,人生还有另一种方式,人生是需要奋斗。人生的独特在于赠予我们美妙的同时也附带着考验,岁月的河流伴着坎坷,我们不应该做那个在岸边观看的逡巡者,要坚定地迈着前进的步伐,勇敢地穿梭在人生的长河里。铭记曾经为了人生拼搏付出的那些人,相信未来,追溯勇者的足迹,靠近人生的光环。

跨性别者的悲喜人生 篇10

跨性别模特佩琪·迪2010年从泰国来到纽约,希望在纽约大学学习英语和电影。一个月后,她赢得了亚洲跨性别小姐选美比赛冠军,希望能够签约,但是这比她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我的简历不错,和布鲁斯·韦伯等著名时尚摄影师合作过。”迪说。尽管她有很多拿得出手的经历,例如登上过《时装l'officiel》、少女时尚杂志《Teen Vogue》和《Candy》,但她仍然找不到愿意和她签约的经纪公司。“我去过福特模特经纪公司(Ford Models)和女性管理模特经纪公司(Women Management),但是结果很不理想。他们不想接收我,也没有告诉我真实原因,只是拒绝了。”

去年12月《纽约时报》联系她,想了解跨性别模特的生活时,迪看到了一个机会。由于她英语不好,她请男友帮她做准备。在准备间隙,她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开办一家模特经纪公司,只代理跨性别模特。而他全力鼓励和支持她的这个想法。

尽管她的室友和朋友们都说她疯了,迪还是很快上网,注册了一个域名。她最终决定域名为TransModels.com:简洁,可爱,正中重点。“我感觉就像自己生了个孩子。”她说。3月中旬,她建立了自己的公司。

如今,迪和19个模特——10个男人和9个女人签了约,大部分是在Instagram上找到的,此外她还代理跨性别化妆师和时尚发型师。她的模特们为百威啤酒和斯米诺伏特加酒拍了照片,还登上了《i-D》和《Time Out》等杂志。

迪做所有这些,当然都是为了谋生,但是她也希望通过增加跨性别模特的曝光率来改变模特界。在这件事上,她的祖国泰国已经走得更远。泰国媒体中已经出现了很多成功的变性人,这也有助于她的父母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她的变性决定。

迪希望她的经纪公司可以为年轻的跨性别者做到更多。“我想,很多跨性别者需要更频繁地在媒体曝光,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她的经纪公司还将发展有色人种跨性别模特视为目标。“虽然也有参加选美活动的跨性别女人,但她们大部分都是白种人。”迪说。

黑皮肤的跨性别女人成为暴力犯罪目标的可能性尤其大。2013年一项针对间性别和跨性别者谋杀案的研究表明,这些谋杀受害者中72%都是跨性别女人,其中67%是有色人种。跨性别人群成为警察暴力受害者的风险本来就很高,对于有色跨性别女人来说更甚。

“我想明确指出,这些人很出色,人们不该鄙视她们,或是如同她们不正常一样对待她们。”迪说。当然,这种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迪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例如她必须试着为她的模特们争取到上重要杂志封面(比如《GQ》)或是参加大型选美活动的机会。

此外迪还计划举办一场跨性别者时尚秀,希望借此给跨性别者一个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拥有的机会,让他们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有归属感,感觉自己受欢迎,被接受。

《男性健康》杂志封面上的跨性别模特

作为第一个登上健身杂志《男性健康》封面的跨性别男人,本杰明·梅尔策的模特成名之路充满了荆棘和坎坷。29岁的他来自鲁尔区,之前的名字是伊冯娜。如今,在11次手术、1次性别调整,改变出生证明,接受激素治疗,实施严格的健身计划之后,梅尔策已经拥有漂亮的男性身材。

对于梅尔策和他的父母来说,这些都很不容易。“我的父亲不想失去他的小女孩,”他回忆道,“但实际上我从来都不是个普通的小女孩。”

对于自己为何“与众不同”,梅尔策表示,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关于跨性别的报道之后,他终于在混乱的身份认同中找到了方向,一直以来的疑惑才终于有了解释。“你不再在乎别人说些什么,不管你的父母是否支持你,你都要做这件事。”他告诉自己,“以后你会抢走每个嘲笑你的人的女朋友。”

在德国《男性健康》杂志20年的历史上,梅尔策是第一个登上其封面的跨性别男性,和其他4个男人在杂志举办的“封面竞赛”中并列第一名。“试镜时,本在镜头前比其他人更加放松、自信。”主编马尔库斯·斯滕莱恩说。

跨性别群体需要像本这样的人,斯滕莱恩认为:“他会鼓励数百人,告诉他们,走这样的道路完全可行。”对于自己能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梅尔策也很高兴。他调皮地说,他视自己为“跨性别群体中的马丁·路德·金”。他想消除偏见,在社交媒体中和志同道合者对话。

据估计,跨性别者的比例为千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之间。德国跨性别和变性协会董事会成员尼克尔·法尔贝尔猜测,比起这个数据,对自己出生时的性别感到不适的人还要多得多。不是所有人都像本一样选择了一个或另一个性别,而是认为自己“两者皆非”。

“在‘男性’和‘女性’之外还有其他性别的想法,还不能被社会接受。”法尔贝尔对此表示遗憾,“因此很多跨性别者都努力让自己的外形符合某种性别定义。”

很多人对本的勇气和毅力表示了肯定,不仅有他的女友和父母,还有来自社交网络的陌生人。

他在图片分享网站Instagram上已有好几万粉丝,有些人还会和他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故事。“我为你感到骄傲!你深深鼓励了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你这样的人。”一名用户这样写道。

法尔贝尔看到了其中隐藏的危险。她警告道:“本的角色转变非常成功。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

以色列首届变性女人选美竞赛

以前她们被认为是罪人,直到今天,变性人在以色列的生活仍然十分艰难。今年5月,12名候选人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举办的首届变性女人选美竞赛“2016变性小姐”上亮相,希望获得正面反馈。

变性人无法认同自己的性别,他们常常觉得无法忍受自己的身体,因此会选择做变性手术。“我们女孩将改写历史。”24岁的阿尔莫格·杰胡达说,“所有人都将看到,我们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

nlc202309090707

70岁的评审团成员俄弗拉特·提尔玛也表示,这是“历史性的一天”。她自己也是一个跨性别女性。她说,这次大赛的目标是,为变性女人带来更多理解。美丽是转瞬即逝的,因此她只将这次比赛视为更大成功的跳板。“我希望她们能好好生活,去上大学,成就一番事业。”

大赛的发起人是依斯拉尔拉·列弗。她也是个跨性别者,希望能为跨性别人群争取更多理解。这些选手年龄在20-30岁之间,来自以色列社会各个领域。他们中也有以色列阿拉伯人。“其中一名选手来自拿撒勒(以色列北部城市),是个基督徒。”列弗说。

对于很多选手而言,成为女孩的道路都异常艰辛。30岁的瑞姆·奥尔来自以色列北部港口城市海法,青少年时期就被家人赶出了家门。

“每个跨性别女人心中的美女都不尽相同。”列弗说。一个变性女人就像一个画家,“她画出一个女人的样子,然后塑造自己的身体。当然会受骨骼结构和大小的影响,但是最后起最重要作用的是她遇上的医生及其所做手术的美学性。”

对于参加比赛的前提条件,列弗说:“跨性别者的变性道路各不相同。对我来说,跨性别女人就是变性人,就算她下面没有动手术也是。”

冠军将在巴塞罗那的“跨性别者明星小姐”比赛中代表以色列参赛。但是对于24岁的阿尔莫格·杰胡达来说,所有人都已经是冠军了。“我们所有人都赢了,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胜利并不是目标,前进的过程才是。”

生错身体的男人

——我的身体,终于和灵魂契合了

在多伦多一家咖啡馆长凳上坐着的那个男人看起来很脆弱。他的肩膀低垂,每隔几秒钟都会看一眼他的手机。是他提出要在这里会面的,像这样的公共场合让他觉得更安全。随着轻微的铃声,他收到了一条条短信。“我的母亲总是想知道我在哪儿。”27岁的肖恩·伊万尼微笑着说。他很快回复:一切都好,妈妈。

“她担心我会遭遇不测,有人会揍我,甚至杀害我。”他说。他的眼中涌满泪水,停顿了一小会儿,然后说:“她清楚地知道,别人会怎么对待我这种人。对很多人来说,我就是个怪物。”

肖恩·伊万尼是个变性人。他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不符。1988年,他在多伦多出生时是个女孩。“自我能够思考的时候起,我就觉得自己是个男孩。”他不想告诉我们他当时的名字。“只要听到那个名字,我的心头就像被扎上了一根刺。我已经把那个人埋葬了。”7岁时,他告诉母亲,他希望在生日时收到一条阴茎作为礼物。进入青春期后,他的胸部开始发育,他愤怒地击打胸部数小时,然后用布条牢牢绑住,穿上宽松的毛衣和裤子,试图隐藏自己的所有女性曲线。

世界上大部分变性人都因害怕被嘲笑、受攻击而躲藏起来。变性后以“凯特琳”之名登上美国《名利场》杂志封面的十项全能奥运冠军布鲁斯·詹纳也未能带来多少改变。作为首位获得艾美奖提名、登上《时代周刊》的公开变性人,《女子监狱》演员拉弗恩·考克斯成为一代偶像,但也未为变性人的境况带来多少改善。

大部分变性人的生活都十分悲惨。很多人没有工作,被从住所赶了出去。美国无家可归的青少年中有40%是变性人或同性恋。这种歧视发生在各个领域。例如,北卡罗来纳州立法规定,变性人必须使用符合他们生理性别的厕所。理由是,变性人是潜在的强奸犯,因此变性为女人的男人不能使用女厕所。为了生存,很多变性人选择了卖淫。全球范围内,他们成为暴力和虐待案件受害者的概率高于普通人。2008年以来,全世界有2016个变性人被杀。一个救助组织估计,美国超过40%的变性人都曾试图自杀。

“我想记录下这些绝望者的脸。”摄影师让-弗朗索瓦·布沙尔说。这位加拿大摄影师表示,找到变性人的过程非常艰难。在发出无数封邮件,打了无数个电话之后,布沙尔和21名曾是女人的男人约好见面,请他们出现在自己的镜头前。“我时刻注意在拍照时不显得太过触目惊心或是太色情。”布沙尔说,“重要的是,用这些男人的脸讲述他们的故事。”在多伦多的咖啡馆中,肖恩·伊万尼骄傲地展示他的一张照片。“我想,让-弗朗索瓦对我眼神的捕捉很到位。我希望,这样我可以避免其他人像我一样痛苦。”

伊万尼出生在多伦多附近的一个小村,成长在一个严格的基督教家庭。“上小学时,我就被同学打得死去活来,我的哥哥和父亲则在家继续打我,只因为我的行为和穿着不像个正常的女孩。他们叫我‘男人婆’。”15岁时,伊万尼离家出走了,他宁愿流浪街头,也不想继续忍受。他用海洛因抑制被排斥的痛苦。为了满足自己的毒瘾,他卖过淫吗?面对这个问题,伊万尼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那段时期非常非常黑暗。”

这个身形瘦长的年轻人手腕上戴着一个铜制手镯,里面刻着数字2014。“那是我出生的年份。”他解释道。那一年,他截去了胸部,开始服用睾酮。“那是一次解放,我终于能自由呼吸了。”肖恩·伊万尼说。但是他还想要更多,于是他接受了一场11小时的手术,用小臂的一块皮肤和肌肉做了一个阴茎。他表示,这就是他对上帝所犯错误的回应。

肖恩·伊万尼走了一条激进的道路。很多变性人害怕彻底变性。而且手术费用高达5万多美元,很多都不在医保范围内。此外,这些男人担心受了那么多苦,最后却仍然不会满意。“当然不会和天生的一样,尤其是那些无法消除的手术疤痕。”肖恩·伊万尼说。但是手术后终于在镜子中看到一个完整的男人时,他忍不住痛哭起来。如今他说:“我很爱我的身体,它终于和我的灵魂相契合了。”

肖恩·伊万尼很少对其他人说起自己的故事。“您根本难以相信,针对我们的仇恨有多强烈。”他工作所在的超市的同事不知道,他也还不敢和女人恋爱。他只敢对自己的家人说明真相。在数年的沉默之后他又和家人建立了联系。“我的母亲很高兴见到我。她看了看我,然后说:‘最重要的是,你是开心的。’”他讲述着。那么和父亲呢?肖恩·伊万尼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清了清嗓子,摇了摇头,然后说:“这不值一提。”

nlc202309090707

另一条道路:健身带来的改变

比起激进的变性,李·彭曼决定走另一条道路。“我是个有阴道的男人。”他说。彭曼坐在纽约戴维·巴顿健身房的一张黑色沙发上。他穿着无袖T恤、皮夹克,留着红色胡子茬,脖子和胳膊上能看到粗大的血管。他已经和自己的身体作战40多年了。青春期时,他就开始绝食。“我是个男孩,来月经和胸部变大算怎么回事?”他每天只喝酸奶,试图以此阻止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15岁时,我的父母将我送进了家乡苏格兰一家医院的精神病科,那时我只有约30公斤重。”彭曼说。

幸运的是,医生救回了那个年轻女孩的生命。“但是没有人愿意倾听我灵魂上的痛苦。”日日夜夜,他的脑袋中只徘徊着一个念头:这不是我的身体。但是那时还没有网络,也没有人和他说起变性。18岁时,彭曼嫁给了一个男人。“完全是一出闹剧,我们一共只做了两次爱,太可怕了。我不是同性恋,我觉得自己是个男人,想和一个女人睡觉。”半年后,他们离了婚。

那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开始健身。“我借助锻炼让胸部变得平坦。”彭曼说。他通过艰苦的训练来控制自己的身体。“最美好的莫过于有人喊我‘年轻小伙’了。”他的生活令人绝望:锻炼,挨饿,受苦。如今他说:“我必须摧毁自己,才能找回自己。”

实际上,在网上看到一篇讲述变性人的文章之前,彭曼早就接受了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状态。那时他46岁,已经在纽约生活了13年,为健身杂志写稿。“那是我觉醒的开始。”他说。他节衣缩食两年,为手术准备资金。为了能让医生给自己开激素药物,他会回答精神病医生每个私密提问,包括他什么时候来月经初潮,是否自慰,什么让他性兴奋。最后他终于得到了睾酮,找到一个愿意帮他特价割除乳房的医生。现在,大概3年过去了。“我正经历自己的第二次青春期。”彭曼说。他感觉到了巨大的差别:“睾酮激素让思维更加清晰。作为女人,我总是在怀疑,而作为男人,我有决断力得多。”

由于害怕被孤立,他很少对别人讲起自己的故事。就连他在英国的家人也不知道他的变化。他80岁的老父亲以为和他讲电话的是他的女儿。“他有时会为我低沉的嗓音感到吃惊,但是我会说,那是因为通话质量不好。”

[编译自德国《明星》、《明镜周刊》网站]

上一篇:关于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报告下一篇:新生命题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