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人生国语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玫瑰人生国语(共5篇)

玫瑰人生国语 篇1

——《玫瑰人生》观影随笔

玫瑰,娇艳的外表下隐藏着带刺的躯干,有时伤到旁人,有时伤到自己。但是玫瑰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她的娇媚她的幽香,让众人为她倾倒,哪怕遍体鳞伤。玫瑰的一生,如此短暂,却又如此芬芳。

艾迪琵雅芙,天使般的歌喉,法国香颂般的气质,但却有着遍体鳞伤的一生。很难界定琵雅芙的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她是当之无愧的法国香颂女王,却整日沉迷在酒精、麻醉药品的荒诞生活之中。排除她在音乐上的成就,琵雅芙的的生命是堕落的,正如玫瑰娇艳的外表和带刺的躯干。艾迪琵雅芙本人和和本片的导演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玫瑰人生”来总结这充满争议的短短47年,(《“玫瑰人生”也是琵雅芙最出名的歌曲之一》)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历史的必然。

导演奥利维埃用了一种非常与众不同的叙事手法讲述琵雅芙传奇的一生。不同于以往传记题材影片插叙或者是顺序的讲述方式,《玫瑰人生》用了一种片段交叉式的貌似非常杂乱的叙事结构,整部影片由琵雅芙童年、青年、中年和临终时的各种画面穿插而成,这种手法另许多观众脑子转的有点晕。也许导演是参照一个人在晚年临终时的杂乱回忆状态来铺陈叙事,力图另用一种自然地方式展现人物复杂的一生。其实琵雅芙生命何尝不是这样的交织错落,到了晚年,经历了如此的沧海沉浮,她的记忆状态也就是如此的交织错落。导演试图带领观众从琵雅芙的角度去回忆琵雅芙的一生,起到另了一种的效果。

许多看过《玫瑰人生》的中国观众都会拿她和《梅兰芳》相对比。相同的题材,都是讲艺术人物的传记型影片,但总感觉到《梅兰芳》比起《玫瑰人生》少了一分气韵,少了一分历史的真实感。《玫瑰人生》中导演着重使用音乐进行叙事,选取了许多琵雅芙本人的歌曲作为叙事元素穿插其中,带有明显法国印记的香颂歌曲让观众领略了法国文化的魅力。《梅兰芳》本身也注重京剧在其中对于情节叙事的推动作用,但总感觉味道不够,没有把京剧的气势完美展现。《梅兰芳》的人物性格、形象有些正统,没有进入到人物内心深处的潜意识进行发觉,所以人物的形象显得没有《玫瑰人生》中的琵雅芙真实、丰满。

《玫瑰人生》中的主角性格非常多元化,多重性格所构成的矛盾冲突成为本片的另一大亮点,琵雅芙市井的出身,与父亲母亲另类的关系,年轻时混乱的人际交往似乎注定了她堕落萎靡的生活态度,但与生俱来的歌唱天赋似乎又注定了她对艺术的无限执着。她有着放荡的生活态度,对母亲的态度极度恶劣,晚年又对失去曾经的孩子无限悔恨,体现了她内心对于亲情的渴望。琵雅芙从市井街头到歌舞厅一直到纽约大剧院的成长历程也反映出了法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方方面面,实践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风格。

片中有一处长镜头运用的特别出色,就是在琵雅芙的情人马赛飞机失事之后的早上,琵雅芙先是出现幻觉马赛到她身边,兴致勃勃为他准备早点,为她找礼物,后来工作人员不得不告诉她马赛飞机失事,琵雅芙的性格急剧变化,到了疯癫的边缘,最后走到了一个舞台之上,她平息心中的情绪又唱起了法国香颂。导演用有点梦境效果的写意方式来处理这个段落,仅用了一个长镜头就刻画出了人物性格的的三次转变,并转换了四个场景,集中展现了琵雅芙多重性格的对比:对爱情的渴望、对他人的轻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艺术的执着。将这些复杂元素融合在一个单一镜头之中,可以窥见导演的功力。

《玫瑰人生》中女主角的饰演者玛丽昂 歌迪亚将琵雅芙的多重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从20岁到临终的巨大跨度挑战者演员的演技,而歌迪亚将琵雅芙的每个年龄段都表现的几近完美,她充分完成了琵雅芙每一个侧面的演绎,并将琵雅芙的内心从内而外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我们仿佛置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琵雅芙。

没有玫瑰的人生 篇2

Excerpts1)

When Miss Emily Grierson died, our whole town went to her funeral: the men through a sort of respectful affection for a fallen monument, the women mostly out of curiosity to see the inside of her house, which no one save an old man servant—a combined gardener and cook—had seen in at least ten years.

It was a big, squarish frame house that had once been white, decorated with cupolas2) and spires3) and scrolled balconies in the heavily lightsome style of the seventies, set on what had once been our most select street. But garages and cotton gins4) had encroached and obliterated even the august5) names of that neighborhood; only Miss Emily’s house was left, lifting its stubborn and coquettish6) decay above the cotton wagons and the gasoline pumps—an eyesore among eyesores. And now Miss Emily had gone to join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ose august names where they lay in the cedar-bemused cemetery among the ranked and anonymous graves of Union and Confederate soldiers who fell at the battle of Jefferson.

Alive, Miss Emily had been a tradition, a duty, and a care; a sort of hereditary obligation upon the town, dating from that day in 1894 when Colonel Sartoris, the mayor—he who fathered the edict7) that no Negro woman should appear on the streets without an apron—remitted8) her taxes, the dispensation dating from the death of her father on into perpetuity. Not that Miss Emily would have accepted charity. Colonel Sartoris invented an involved tale to the effect that Miss Emily’s father had loaned money to the town, which the town, as a matter of business, preferred this way of repaying. Only a man of Colonel Sartoris’ generation and thought could have invented it, and only a woman could have believed it.

When the next generation, with its more modern ideas, became mayors and aldermen9), this arrangement created some little dissatisfaction. On the first of the year they mailed her a tax notice. February came, and there was no reply. They wrote her a formal letter, asking her to call at the sheriff10)’s office at her convenience. A week later the mayor wrote her himself, offering to call or to send his car for her, and received in reply a note on paper of an archaic11) shape, in a thin, flowing calligraphy in faded ink, to the effect that she no longer went out at all. The tax notice was also enclosed, without comment.

nlc202309040102

They called a special meeting of the Board of Aldermen. A deputation waited upon her, knocked at the door through which no visitor had passed since she ceased giving china-painting lessons eight or ten years earlier. They were admitted by the old Negro into a dim hall from which a stairway mounted into still more shadow. It smelled of dust and disuse—a close, dank smell. The Negro led them into the parlor. It was furnished in heavy, leather-covered furniture. When the Negro opened the blinds12) of one window, they could see that the leather was cracked; and when they sat down, a faint dust rose sluggishly13) about their thighs, spinning with low motes14) in the single sunray. On a tarnished15) gilt16) easel17) before the fireplace stood a crayon portrait of Miss Emily’s father.

They rose when she entered—a small, fat woman in black, with a thin gold chain descending to her waist and vanishing into her belt, leaning on an ebony18) cane with a tarnished gold head. Her skeleton was small and spare; perhaps that was why what would have been merely plumpness19) in another was obesity in her. She looked bloated20), like a body long submerged in motionless water, and of that pallid21) hue. Her eyes, lost in the fatty ridges of her face, looked like two small pieces of coal pressed into a lump of dough as they moved from one face to another while the visitors stated their errand.

She did not ask them to sit. She just stood in the door and listened quietly until the spokesman came to a stumbling halt. Then they could hear the invisible watch ticking at the end of the gold chain.

Her voice was dry and cold. “I have no taxes in Jefferson. Colonel Sartoris explained it to me. Perhaps one of you can gain access to the city records and satisfy yourselves.”

“But we have. We are the city authorities, Miss Emily. Didn’t you get a notice from the sheriff, signed by him?”

“I received a paper, yes,” Miss Emily said. “Perhaps he considers himself the sheriff ... I have no taxes in Jefferson.”

“But there is nothing on the books to show that, you see. We must go by the—”

“See Colonel Sartoris. I have no taxes in Jefferson.”

“But, Miss Emily—”

“See Colonel Sartoris.” (Colonel Sartoris had been dead almost ten years.) “I have no taxes in Jefferson. Tobe!” The Negro appeared. “Show these gentlemen out.”

1.节选部分选自小说开头,描述了艾米丽去世时小镇人们的反应,并交待了艾米丽一家在小镇中的地位。

2.cupola [?kju?p?l?] n. 圆屋顶,穹顶

3.spire [?spa??(r)] n. 尖顶

nlc202309040103

4.gin [d??n] n. 轧棉机,轧棉厂

5.august [???ɡ?st] adj. 威严的,令人敬畏的

6.coquettish [k??ket??] adj. 卖弄风情的

7.edict [?i?d?kt] n. 法令,布告

8.remit [r??m?t] vt. 免除

9.alderman [???ld?(r)m?n] n. 市政委员会委员

10.sheriff [??er?f] n. 县治安官

11.archaic [ɑ?(r)?ke??k] adj. 过时的,老式的

12.blind [bla?nd] n. 遮帘;百叶窗

13.sluggishly [?sl?ɡ??li] adv. 懒怠地;缓慢地

14.mote [m??t] n. 尘埃;微粒

15.tarnish [?tɑ?(r)n??] vt. 使失去光泽

16.gilt [ɡ?lt] adj. 镀金的

17.easel [?i?z(?)l] n. 画架

18.ebony [?eb?ni] adj. 乌黑的;乌木制的

19.plumpness [?pl?mpn?s] n. 丰满

20.bloated [?bl??t?d] adj. 肿胀的

21.pallid [?p?l?d] adj. 苍白的,无血色的

作品欣赏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威廉·福克纳最为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的女主人公艾米丽·格里尔森生活在南北战争后的美国南部小镇杰斐逊。她出身名门,父亲对她管教严厉,禁止她和当地青年交往,使她到了三十多岁还未能出嫁。父亲去世后的那个夏天,艾米丽终于邂逅了爱情:杰斐逊小镇需要铺设人行道,于是一支施工队来到该镇,为首的工头叫做霍默·巴伦,是个北方佬,他热情而随性,艾米丽的心扉很快被他敲开。然而,巴伦是个浪子,工程一结束便打算离开。不久后,他果然从小镇上消失了。在以后的数十年里,艾米丽过着活死人般的生活,守着日渐残破的老宅度过了一生。直到她去世时,人们来到她家,才在楼上一个关闭的房间里发现了谋杀的秘密:在那个房间的睡床上,巴伦早已化为一副枯骨,而他身旁的枕头上则留着“一绺长长的铁灰色头发”,这绺头发的主人便是年老了的艾米丽。

如果只读小说的标题《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读者很难想到这篇小说竟然会是一则恐怖故事。艾米丽眼见爱情无望,便买来砒霜毒死了巴伦,以将情人永远留在身边。黑森森的大宅就是谋杀的现场,而艾米丽对巴伦的痴迷甚至到了疯癫的程度,即便巴伦死后,她还与他的白骨同床共枕了几十年。这些细节足够让人毛骨悚然。

然而,小说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并不是以恐怖为主,而是悬疑。在小说开篇,艾米丽已死,人们成群结队赶往艾米丽的家,想向她献花致意。叙述者是这群人中的一员,自诩为小镇的代言人。从叙述者的口吻中,我们可以听出浓重的好奇心:艾米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她从来不和镇上的人们聊天,逢年过节也没有亲戚来拜访,更没有朋友来她家做客,到了晚年她甚至足不出户。越是如此,小镇上的人们越是热衷于窥测艾米丽的行为举止,猜测她的情感世界。在艾米丽死后,人们涌入她的老宅——艾米丽的世界终于可以任由他们参观。直到最后一刻,当人们看到巴伦的枯骨时,故事才真相大白。小说颇有几分侦探故事的意味。

在杰斐逊小镇上,艾米丽之死是个大事件,因为她被小镇居民视为旧时代的纪念碑。艾米丽的父亲曾是镇上的名人,有着南方贵族特有的骄横。艾米丽则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家闺秀。虽然时过境迁,艾米丽家早已没落,但她反而将孤傲和倔强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因为如此,小镇居民在看待艾米丽时,既有仰慕和崇拜,又有幸灾乐祸和怜悯:他们崇拜艾米丽,将艾米丽的骄傲看做南方最后一点荣光的象征;同时,他们又因艾米丽的不幸而默默感到欣喜——出身名门又怎样,没落之后同样需要为生存而挣扎,同样会被男人所抛弃,他们因此而享受着居高临下的同情心。

然而,艾米丽需要的既不是崇拜也不是怜悯,她需要的是爱。虽然小说的名字叫做《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玫瑰是爱的象征,但艾米丽的人生却没有玫瑰。严厉的父亲造就了她畸形的少女时代,她熬到父亲过世才获得自由,但年华已误,她失去了最美丽的那一段青春。同时,家境没落使她深陷贫困,而她却无一技之长可以谋生。小镇上的人们越是将她奉为旧时代的楷模,她越放不下架子来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昔日的荣光只会越发反衬出此刻的窘迫。只需要看看她的宅院就能了解她的人生境况:“那是一幢曾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坐落在当年一条最考究的街道上,还装点着有19世纪70年代风格的圆形屋顶、尖塔和涡形花纹的阳台,带有浓厚的轻盈气息。可是汽车间和轧棉机之类的东西侵犯了这一带庄严的名字,把它们涂抹得一干二净。只有艾米丽小姐的屋子岿然独存,四周簇拥着棉花车和汽油泵。房子虽已破败,却还是桀骜不驯,装模作样,显得异常碍眼。”艾米丽活着,是已经逝去的那个时代的纪念碑,却也是一则迟滞于时代的笑话。

南方奴隶制的废除,贵族的没落,北方人来到南方,社会开始全面工业化——在《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这一段美国历史的变化。其实,艾米丽的故事不仅仅以这一段历史为背景,它也折射出作者对历史变迁在更广泛意义上的思考。新时代的车轮驶过,总有人有幸成为搭车人,也总有人不幸沦为车轮下的鬼魂。但我们很难说艾米丽是搭不上车,还是不想搭车。如果让她上演顺应时代的励志故事,这既是她的教养所没有教会她的,也是她所不屑为之的。其实她也曾想加入这个时代:当她遇到巴伦时,曾经不顾两人悬殊的背景,漠视人们的闲言碎语,放下矜持,和巴伦成双入对,坐着马车高调地从全镇人面前经过。然而,这场恋爱换来的只有伤害。为此,她退回到自己的世界。她曾经是一个身着白衣、苗条安静得像天使一样的少女,后来却渐渐变成了一个乖戾痴肥的老妇人,“看上去像长久泡在死水中的一具尸体”。在与世隔绝的旧宅里,与她朝夕相伴的只有一具没有生命的骷髅。

旧时代的旧并不等于好,艾米丽就是被她父亲所代表的时代所误。新时代的新也不一定都是进步,巴伦所代表的新风气不再相信爱情、荣誉和尊重。艾米丽的不幸在于她身处历史的变革之中。对于习惯了旧时代的人来说,迎接新时代无疑是艰难的,或许退守昔日的世界更容易些,因为昔日还有梦。然而,这梦却不一定有玫瑰色的柔光,也可能是哥特式的暗与黑。

让我的教育人生像玫瑰一样绽放 篇3

当一名教师是我儿时以来的梦想,2007年毕业过后,我如愿以偿,被分到了崂山区凤凰台小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一年级教师,并且担任本班的班主任!一直以来对教学、对课堂、对学生的那份情愫终于得以释放,在领导老师的关心下,不断成长。

看到学生的不断进步,看到业务水平的不断熟练,如何做一名学生爱戴的教师,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成为我工作的中心和目标。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的业务水平不是强项,但有着得天独厚的“细”与“爱”,所以我想从这个“爱”字切入,用心经营我的课堂。

首先,要想成为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我要全心全意地爱自己的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讲,人人都是第一”这是我经常用于鞭策自己、鼓励自卑学生和警惕自傲学生的话。不管这个学生是谁,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帮助他们,因为正如《爱的教育》一书中所言:“师爱是一种依恋的心情,是一种奉献精神,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每个学生所需要的,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求,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其次,要想成为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我的教学和我的课堂。

课堂是老师和学生相处交流的主阵地,如何用心地去经营这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我不断研究教学,怎样让学生在课堂四十分钟内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通过我的帮助和引导,最终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能,养成优秀的品质。

课堂的四十分钟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这节课我要赠给学生哪句名言以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难接受的是什么?”“我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我的教学设计合理吗?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有一种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以上问题我都应该认真地对待,做好充分的思考和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它却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做好这一步,至关重要。

课堂的四十分钟之间,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做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教学,那是必需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地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讲课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相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现在,一节课中,我的大部分时间已经转为深入浅出的引导,一个问题、一次合作、一番讨论和一次交流,构成了课堂必不可少的元素。整个课堂的主角由原先讲述的老师,转为积极思考、交流讨论的学生。

课堂四十分钟之后,我还要适时地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并不断反思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学当中,遇到的事件很多,对于常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依靠一种经验积累;而偶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取决于我的智慧、机智、应变能力的高低。所以,经常将课堂问题和事件反思向老教师请教,在专家同行的点拔和引领之下不断提炼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和方法,这过程其实就是自己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这样的重新思考和研究,是上一堂课的终结,又是下一堂课的起点。

最后,要想成为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我要积极乐观地爱生活。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要抓住点滴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成为一名积极的探索者,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胸怀,把对人生的理解带给我的学生们。

韩冬梅:不断进取的“玫瑰”人生 篇4

与韩冬梅的采访,约在她从深圳到北京培训的间隙。这已经是2010年她第二次来京学习了。第一次,她参加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课程,内容是学习奢侈品管理。而这一次,她重点选修了管理大师克劳特的“品牌定位”课程。坚持学习的习惯赋予了韩冬梅智慧,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韩冬梅也一直是这样朴实、认真的行事作风,她不愿高谈作为第一家进入高端珠宝展主战场的中国企业,TTF有多成功,与之相反,她更多的是强调在TTF8年的发展过程中,整个团队的众志成城与守望相扶。镜头前的韩冬梅一直是低调的、沉稳的,从容淡定,面带微笑,因为她相信所谓的成功、人前风光,都是在人后点滴耕耘的结果,她更信任沟通与不断进取的力量。

闪耀巴塞尔珠宝展的TTF

长期以来,巴塞尔2号主展厅以品牌筛选的高门槛著称,施华洛世奇用了20年的时间才终于从3号馆跃升至2号主展厅,TTF则在入驻巴塞尔珠宝展的第二年,即获邀进入2号主展厅。一举比肩Cartier、Van Cleef&Arpels等国际顶尖品牌,闪耀珠宝展。这个传奇的背后,是韩冬梅及萁团队所确立的从国外到国内的品牌推广战略。

2010年3月18日,国际珠宝行业的顶级盛事“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如期开幕,Cartier、Bulgari、Van Cleef&Arpels等知名珠宝品牌悉数参加,云集了如此多名牌珠宝首饰的2号主展厅,钻石闪闪、星光熠熠,一片珠光宝气。在这个各大品牌尽情施展魅力的1万多平方米的展厅内,一家中国企业的珠宝以它特有的东方魅力和玫瑰金珠宝设计吸引了众多客户的注意,展览结束时,它的所有设计新品几乎被订购一空,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了两倍多,这家中国珠宝企业便是FTF。

TTF成立于2002年,由吴峰华和韩冬梅这对夫妻档创办。它的英文全称是technology tastefashion,即充满科技含量的、有品位的、时尚的,这3个词投射出两位创业者对自身珠宝产品的最初标准。8年过去了,TTF的发展速度早已超越了初期的目标。在技术上,TTF发明的专利彻底解决了14K、18K玫瑰金易变色和易断裂的难题,成为中国玫瑰金镶嵌首饰的最大生产商,意大利同行已采用FFF玫瑰金产品作为对比色;在设计上,TTF拥有了一个由意大利、韩国、日本、中国设计师组成的原创设计团队,倡导“以现代设计手法,表现东方文化精髓”的设计理念。现在,借助于巴塞尔珠宝展,它又有了新的目标——成为垒球玫瑰金珠宝的龙头企业。

从当初排队等候珠宝展的入场券,到如今的闪耀顶级珠宝盛事,敢为天下先的韩冬梅更愿意将TTF这一质的飞跃归结为企业战略制定的准确和长期坚持。从2005年开始,逐步解决了玫瑰金珠宝设计技术难题的TTF确立了全新的发展战略——走商业原创设计路线,培育中国的高端珠宝品牌,使之走向国际。于是,以香港为起点,TTF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陆续亮相纽约的JA展、拉斯维加斯JCK展、意大利维琴察展和瑞士巴塞尔展,成为国内第一家参加过所有国际珠宝展的企业。

国外的参展经历,让韩冬梅的视野豁然开朗,她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世界顶级珠宝企业的精华。令她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参加意大利维琴察珠宝展,她用“震撼”来形容那次展览所带来的心灵冲击。连续6天,韩冬梅每天都待在展厅里,研究欧洲珠宝品牌的方方面面:“意大利珠宝品牌从展位设计、道具安排,灯光布局、产品系列的推出到自身品牌的定位,都远远领先于国内珠宝品牌的水准。”

她开始为这个新发现而着迷。一年之内她3次奔赴意大利,只为解答一个心中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让意大利的珠宝设计如此优雅、如此美丽?一开始,她拿着名片去结识欧洲珠宝商、设计师,结果发现这种方法根本行不通,“当地人是比较保守的,他们不信任你。这就需要进行深入的沟通。在得到对方的信任以后,才会对你很好,与你做非常好的合作。”后来,她改变策略。每次去参加国际珠宝展,她都会带着中英文的宣传册,找到当地的设计学校、设计协会,一家家地去拜访,一家家地去请教,并邀请对方来参与TTF举办的国际珠宝设计大赛。

最终,在2008年中国奥运年之际,TTF独家承办了中国第一个国际A级珠宝设计大赛——2008CHINA国际珠宝设计大赛。大赛的成功举办,为TTF储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设计团队铺平了道路。从2008年开始,意大利设计师协会每年向TTF输出6名设计师。设计实力的增强,使得TTF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这样的大环境下,依然逆市上扬。在过去的两年里,TTF在莫斯科设立了专卖店,同时在欧洲更多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自己的代理网络,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期已经向TTF全面迎来。

如今,站在“做全球玫瑰金珠宝的领导品牌”这一全新的制高点再来回望自己的创业历程,韩冬梅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断学习,“当你需要某种资源时,一定要去找最优秀的资源,不要让自己的思维出现混乱;而当你发现自己的判断很准确时,就立刻去执行,并坚持下去,不为其他诱惑所动摇。”

“我最终坚持了下来”

回忆起创业过程中的挫折和艰辛,韩冬梅长舒了口气:“我们最终坚持了下来。虽然好几次想要放弃,但我们最终战胜了自己和困境。”

进入珠宝行业,对韩冬梅而言,既偶然又必然。上大学时,韩冬梅的专业是黄金开采与冶炼。毕业后,她进入一家矿产开发设计院,随后又调入政府部门。她用“积极、乐观、健康、阳光”来形容自己的性格,“但是当我走上社会以后,我发现自己太单纯,对很多事情的表述过于直白、简单,因而遇到了很多麻烦。”她渐渐发觉自己并不适合在政府部门工作,正好丈夫吴峰华打算做珠宝零售,于是她便加入了丈夫的珠宝创业。

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北方的珠宝业几乎一片空白,消费者对珠宝的需求却日益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冬梅和丈夫的第一次创业,几乎没有遭遇任何阻碍就取得了成功。他们从深圳采购珠宝,运到北方的店铺做零售。几年下来,两人不仅拥有了多家实体店面,还在北方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可是好景不长,很快,他们就发现国内珠宝业“同质化”现象特别严重,供应商、零售商比拼的只有价格,而产品与设计却迟迟未见提升。尽管已经过上殷实而舒适的生活,但韩冬梅并不满足,她常常困惑:“难道我们就不能有一些更好的珠宝设计?”

2002年,韩冬梅和丈夫清理了辛苦打拼来的一切,背着背包,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深圳这片

陌生的土地。怀揣着梦想和热情。他们的目标就是做中国原创的珠宝设计。既然市场上已经找不到自己所喜欢的产品,那就自己创造一个全新的珠宝品牌,于是便有了TTF。

可是这个如今看来再正确不过的发展战略,在创业初期却险些让公司陷入绝境。因为对“原创设计”的看重,公司投入重金,但由于与市场需求脱节,而且供应商和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认知也需要漫长的过程,结果诸多因素累积使得TTF推出的珠宝在销售上遭遇冷落。最困难的时候,公司发不出工资。当时,韩冬梅和丈夫拿出全部家当,把公司经营状况告诉了员工,并给出两个选择:或者拿着公司仅有的流动资金离开,或者继续留下来一起并肩再战。“最让我感动的是,没有一个员工离开,他们拿出最大的热忱和努力,支持我们一起走了过来。”当人处于谷底或者绝望之时,常常能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女人尤其如此,韩冬梅领导下的TTF也不例外。这一年,他们把珠宝设计从原创艺术的高度拉回商业的本质,第一次将“商业设计”的理念付诸实际。公司的设计人员也拿出极大的热情,研发出“指纹系列”首饰。虽然只是一款过渡期的产品,却连续两年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现金流,井由此将TTF带出困境。同时,TTF在技术上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的18K玫瑰金“防断裂、不变色”专利技术。彻底解决了玫瑰金珠宝设计所面临的难题,由此TTF成为国内玫瑰金珠宝的先行者。

再来回顾这段由绝望的谷底艰难反弹的经历,韩冬梅没有丝毫遗憾,虽然放弃了原本殷实舒适的生活,伴随着创业的艰难,远离家乡的陌生感,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的风险,可是韩冬梅认为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体验每一天,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追求安全,“如果8年前我们没有离开,可能现在仍然只是守着几间店铺,过着舒服的小日子。不会像现在这样,成熟、有很多见识和经验,能独立运作一个品牌的同时,也从商人向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转变。”

找到生活中的快乐

在韩冬梅看来,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人生的意义在于找到生活中的快乐。“只有当你学会了沟通,你才能真正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家庭的稳定和周围人的认可。”

从第一次创业开始,韩冬梅一直在丈夫身边扮演两个角色,既是贤内助又是事业伙伴。可是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韩冬梅一直强调丈夫吴峰华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不愿意“抢”了丈夫的风头,于是问她,两人之间谁说了算?韩冬梅的回答十分机智:“谁说的对,谁就算。”“我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工作和想法,只有相互尊重才能让合作继续下去。”她用“民主”、“平等”来形容家庭氛围,多年在商场上打拼的经历,让她习惯了跳出“小我”来看待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曾经有段时间,韩冬梅也不能理解丈夫急躁、火爆的脾气。但她渐渐学会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对方的情绪很可能来自他所遭遇的烦恼,而这些烦恼可能会暂时难以解决,与其让他憋在心里,还不如释放出来对他的健康更好。她说:“当你开始为别人考虑的时候,就已经做到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总结多年的人生历练,韩冬梅很重要的一个感悟就是沟通,“沟通是一个重要的人生智慧,只有当你学会了沟通,你才能真正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家庭的稳定和周围人的认可。”在她看来,女人最重要的是先爱自己,必须活得健康,有尊严,在实现经济独立的同时不断成长,“当你在自己的心里处于最好的状态,周围的一切都会变得和谐。”

正是出于对沟通的重视,所以从儿子很小的时候开始,韩冬梅就会蹲下来跟儿子说话,希望两个人的目光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交流。如今,儿子把妈妈当作朋友,这样的称呼让韩冬梅的眼中尽是满足。“女性是一个很特殊的社会角色,一旦成为母亲,就不可避免要做出很多牺牲。”“比如你有一个工作上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正好与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冲突。我通常会把问题留到明天,而不会占用陪伴孩子的时间。”她深深懂得,一个幸福的童年,对于孩子心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玫瑰人生国语 篇5

1962年7月29日,小野丽莎出生在Bossa Nova的发源地巴西。她的父亲小野敏郎十分爱好音乐,一直想做音乐家。他在巴西不仅是一家Live House的老板,还是Baden Powell de Aquino(人称巴西史上最强吉他手)的经纪人。10岁那年,小野敏郎举家搬回日本,在东京的四谷开了一家巴西主题餐厅。

刚回到日本的时候,小野丽莎显得格格不入。要像日本孩子那样老老实实地上学,对于从小在巴西长大常常参加嘉年华、跳森巴舞的小野丽莎来说,确实有点困难。只要听到音乐响起,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脚,想跳舞。日本孩子们都觉得她是一个怪人。

在父亲经营的俱乐部里,每天都接受着许多一流音乐家的薰陶,13 岁那年,小野丽莎拿起叔叔亲手制作的木吉他,尝试着弹奏了几个音符,从此音乐就没有离开过她的生命。

15岁,在父亲的Live House,小野丽莎第一次登台演出。她很害羞,戴着一顶帽子,把脸挡住。她怀抱吉他,轻轻地自弹自唱,很快就沉浸于音乐之中,忘记了台下的观众。一曲终了,所有的观众都为她鼓掌。

很多人未必知道,小野丽莎最初表演的是桑巴音乐。巴西不仅有桑巴,还有Bassa Nova。这是两种极端的音乐类型,一种很热,一种较冷。直到有一天一家酒店邀请她在大堂表演,要求她唱一些柔和、安静的歌曲,于是,她演唱了Bossa Nova。从那一刻起,她突然认识到Bossa Nova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音乐!

在小野丽莎的心中,巴西是她的故乡。她一直坚持用葡萄牙语歌唱,一直觉得巴西是她生命中的宝库。19岁那年,压抑不住思念,她再次踏上巴西故乡,那时候的她仿佛鱼遇到水一样。

在巴西停留的这一年里,小野丽莎每天晚上都去听Bossa Nova艺人的表演。教她弹吉他的人对她说:“总之,你就去听安东尼奥·卡洛斯·裘宾的音乐吧!” 从此,小野丽莎成了“Bossa Nova之父”安东尼奥·卡洛斯·裘宾的歌迷。

之后,这位在巴西出生的日本裔女子,回到日本开创自己的音乐事业,带回了南美独特的波萨诺瓦音乐。1989 年,小野丽莎在日本发表首张专辑《CATUPIRY》,阳光般的笑容,微风般的吟唱,立即掳获了众人的耳朵。她自然的演唱风格令很多不太了解Bossa Nova 的人感到新鲜,这种巴西独特的音乐立即风靡日本。

比起其他Bossa Nova歌手,小野丽莎的音乐中不仅有最原始的Bossa Nova味道,她还四处旅行与各地的音乐相融合,英美流行乐、夏威夷乐曲、意大利民谣、法国香颂、阿拉伯乐曲,甚至中文的“何日君再来”,都在她自由慵懒的歌声里,化成一首首绝妙的Bossa Nova。她不仅将“非主流”的Bossa Nova唱到日本家喻户晓,并且风靡整个亚洲。

她那不逊于巴西歌手的水准,竟然获得了“Bossa Nova之父” 安东尼奥·卡洛斯·裘宾的青睐。 1994 年,裘宾参与了小野丽莎的专辑制作。他们一起合作了《Estrada Branca(白色道路)》,歌曲唱的是一个人将要去世的感觉,很悲伤。没多久,裘宾就离开了。那次合作,也成为安东尼奥·卡洛斯·裘宾去世前最后的作品。

作为歌迷,能和心中的大师合作,小野丽莎非常高兴,也很紧张、很激动。她永远记得在裘宾大师的琴房彩排的情形:三角钢琴摆在房间正中,旁边放着书,阳光照进来,感觉很平和。当时工作人员为他们拍摄的照片,后来成为她献给裘宾诞辰80周年专辑的封面。

出道二十年来,她保持每年一张的速度录制唱片,至今已拥有8张金唱片、2张白金唱片的纪录。在日本,无人能撼动其Bossa Nova第1的宝座,她被誉为日本“Bossa Nova女王”。

2004年,小野丽莎的唱片开始被引入内地,在中国都市小资、文艺发烧友中刮起了一股风潮,成为音乐新宠。而她真正为更多的中国听众所熟悉,是因为电影《天下无贼》选用了她的《玫瑰人生》作为主题音乐。从那时候开始,中国很多的情调酒吧、咖啡馆和高档餐厅都弥漫着这个女声的浅吟低唱。

2007年5月,小野丽莎应上海国际爵士周之邀,第一次来到中国开唱。当时,复兴公园的大帐篷,几乎被狂热的“粉丝”挤得变形,尽管临时加演一场,依然有许多人只能站在“篷外”听完整场演出。

中国歌迷的热情深深地触动了小野丽莎,经过精心的筹备,2009年小野丽莎终于开始了她的首次中国巡演。慵懒感性的招牌声音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重庆、杭州、深圳等地的音乐厅响起,让人们品味到了如“午后红茶”般的温暖甘醇。

2011年8月,小野丽莎带着新专辑,《玫瑰人生――小野丽莎个人演唱会》中国巡演启航,再次与中国的众多歌迷们重聚。

面对商业性的包装,小野丽莎显得很低调。“我不是明星。”她说。世界巡演中,主办方原本计划将她的现场影像投放在大屏幕上,遭到她的坚决反对:“那是明星才需要的,我是一个音乐家,不需要这个。”

小野丽莎的“不需要”还有很多。比如,拍照的时候,她只是简单地加了一条围巾,“舞台上有很多机会穿漂亮的衣服,平时就是T恤和裤子,不需要打扮了。”同样的,她也不需要拿私事作为噱头去宣传。在2007年上海国际爵士周上,鼓手石川智一直站在她的身后,谁也不知道,他就是小野丽莎的丈夫。

小野丽莎在舞台上是有国际号召力的艺术家,而在生活中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音乐是我的兴趣爱好,但家庭主妇才是我的工作。” 身着衬衫、牛仔裤,出门给老公买菜、做饭,是生活最大的享受——这是小野丽莎展现的闲适生活。曾经有记者在她出门前打电话采访她,她就直接跟记者说,现在不能接受采访,因为她要出门买菜给老公做饭。

相比制造表面浮华,她宁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生活。“在我的小岛上,我们多么舒适;在我的小岛上,我们什么也不做。只是睡在阳光下,任它安抚。我们慵懒,不去考虑明天。”——她在《左岸香颂》里这样唱着。

“也许是我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吧,我不明白为什么旁边的人都生活得很快。除了工作的时间难以控制,在自己的时间里,我都尽量过一种悠闲的、让自己慢下来的生活。” 悠闲成为小野丽莎的音乐标签,也成为她的生活标签。在生活中,她可以慢条斯理地吃饭超过3个小时;说话速度也极慢,跟她聊上1个小时,你会觉得时间仿佛过去了2个小时……

小野丽莎的音乐如同一段段精彩的世界音乐旅行。早期在巴西和日本的生活经历,给了她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环境。她的Bossa Nova既有巴西音乐的感染力,又多了几分日本文化冥想的宁静。在如此纷繁复杂的钢筋都市中,小野丽莎的音乐轻快舒适,如清泉如暖风,给人一种安静又不失甜蜜的轻松感,仿佛能抚慰心灵,让疲累的心稍做停歇。

“是的,没错,我希望我的音乐能给人带来这种感觉,好像在沙滩上,享受阳光,享受生活。”小野丽莎毫不讳言对这种音乐的钟情,“这样的音乐让人们在如今忙碌的现实生活中放轻松,去体验生活。什么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我觉得听我的音乐就是最美好的事情。”

小野丽莎和Bossa Nova,这两个名字仿佛从来是一体的。Bossa Nova,听上去就像一个很美丽的女性名字,仿佛是茫茫雪原上燃烧着的一枝红玫瑰。让我们远离都市嘈杂的喧嚣,回归到安详宁静的自我空间;让我们把听觉放慢,把生活放慢,静静地聆听小野丽莎的音乐……

Bossa Nova(巴莎诺瓦)——温暖心灵的天籁之音

上一篇:拜访招商下一篇: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