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多源流理论视角下我国环保政策议程设置研究 ——以《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出台为例

摘要:2018年环境保护督查整改活动如火如荼展开,在新环保法实施的第4年,以多源流理论为研究框架,回顾我国新环保法的修订过程,从而研究我国环保政策议程设置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989年的环保法,是在“有比没有好”,带有计划经济特点的背景下制定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频繁曝光的环境污染事件和环境群体性事件,旧有的环保法早已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修改环保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但新环保法的修订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期间经过了各方博弈和努力,在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本论文研究了环保法的修订问题是如何在众多公共问题中从一个公众议题转变为政府政策议题,并进入到国家决策过程且最终转化为公共政策的过程,探讨了其背后有哪些影响因素在发挥着作用。多源流理论是1984年出版的《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这一著作的作者约翰·W·金登提出的理论。该理论是解释政策议程设置过程的重要理论框架之一:在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当政策之窗开启时,彼此独立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汇合,并在政策企业家的努力之下,一些公共问题被排上了政府政策议程。但由于多源流理论来源于美国,因此,本文对多源流理论框架进行了适当修正,综合考虑了我国国情和国际因素对我国环保政策议程的影响,来分析我国环保政策议程设置过程。本研究以《环境保护法(修订案)》的出台为契机,借助金登的多源流理论模型,对《环境保护法(修订案)》政策议程设置的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进行剖析,揭示我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出台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为未来我国环保政策议程设置研究提供借鉴意义。本文主体部分主要分为七个:第一部分是绪论,从研究背景入手,阐释了我国环保政策议程设置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梳理,综述了政策议程设置研究、多源流理论研究和我国环保政策议程设置研究。以这些为基础,进一步整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方法以及该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是我国环保政策议程设置的多源流分析框架,这一部分构建了本文的分析框架,阐释了结合我国特殊国情和加入国际因素进行修正后的多源流框架模型。第三部分是《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出台的问题源流,主要从环境保护主要指标、焦点事件、反馈和国际环境保护问题的发展四个角度入手。第四部分是《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出台的政策源流,主要从人大代表的议案和建议、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文献及建言献策和国际有关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五部分是《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出台的政治源流,主要从执政党领导层的人事调整与意识形态的变迁、国民情绪的变化、有组织的政治力量——环保NGO和国际政治压力四个维度来分析。第六部分是政策之窗与多源流耦合:《环境保护法(修订案)》的出台,随着我国政府决策部门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原有的环保法已完全不适应社会发展,修订环保法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源流在政策企业家的推动下耦合,最终促成了《环境保护法(修订案)》的出台。第七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展望,这一部分总结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就本论文的不足,对未来与此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出研究建议和方向。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修订案);环保政策;议程设置;多源流理论

学科专业:行政管理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政策议程设置研究

1.2.2 多源流理论研究

1.2.3 我国环保政策议程设置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2 我国环保政策议程设置的多源流分析框架

2.1 问题源流

2.2 政策源流

2.3 政治源流

3 《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出台的问题源流

3.1 环境保护主要指标

3.2 焦点事件

3.3 反馈

3.4 国际环境保护问题的发展

4 《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出台的政策源流

4.1 人大代表的议案和建议

4.2 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文献及建言献策

4.3 国际有关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

5 《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出台的政治源流

5.1 执政党领导层的人事调整与意识形态的变迁

5.2 国民情绪的变化

5.3 有组织的政治力量——环保NGO

5.4 国际政治压力

6 政策之窗与多源流耦合:《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出台

6.1 1990-2011年:从问题形成到启动修法

6.2 2011-2013年:“小修小补”阶段

6.3 2013-2014年:从《修正案》到《修订案》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舞蹈教学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写作教学体系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