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应用探讨

2023-0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建设智慧校园的重要意义

(一) 解决传统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弊端

智慧校园的前身数字化校园构建的起始时间很早, 也在高校教育科研和管理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受到理念、技术、手段等多重限制, 数字化校园建设逐渐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而出现种种问题, 比如不同部、系各自构建自己专有的数字平台, 但彼此间基本无法实现互联, 造成不少珍贵信息资源受困于一小块区域不能顺畅流动, 导致信息孤岛化、碎片化、分散化情况十分突出。又如, 不少高校现有的校园网结构复杂、环节众多且管理与服务流程相对繁琐, 师生使用已然不便, 也就无法深入开展个性化管理和服务工作。

显然, 智慧校园打通一切局部系统、整合全部数据的功能可以彻底解决以上所有弊端和缺陷, 不仅有利于校园内部庞大数据集群实现全面汇总, 而且可以打通校园内外的网络壁垒, 使高校专业化的教育资源、科研力量能够为更广大的社会群体所用, 更好地履行高等教育服务全民的本质职能。

(二) 转变陈旧观念与手段, 实现大数据的深度应用

借助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内的前沿科技, 高校构建智慧校园能够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 这一过程的根本正是对海量教职工、学生数据的分析和使用。高校构建智慧校园正是借助一切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大数据的深度应用, 以此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不仅如此, 基于智慧校园的智能化运作, 曾经刻板、机械、低质、低效的管理理念也能得以扭转。可以说有了智慧校园的高等教育才真正搭上了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快车, 才有了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二、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结构

传感器、摄像头用以感知环境并以物物相联实现对内外环境信息的数据采集;信息中心负责汇集数据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 再根据不同终端提出的应用要求发送出结果;互联网 (包括有线与无线) 将数据信息传送到所有有需要的环节;应用端为包括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不同层面提供所需的应用;支持系统用以侦测和对抗外来的病毒与恶意程序, 为智慧校园筑起一道道防护屏障。由此可见, 高校的智慧校园构建是一项极为精密又相对漫长的系统性过程, 并非一朝一夕或只针对某个局部就能得以实现, 而是需要面面俱到、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实现逐层覆盖与叠加。

三、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智慧校园应用方向

(一) 实现智慧型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优先发展教育”的主题论述下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之所以优于应试教育, 一个核心正是对学习者个体充分的尊重, 不泯灭其天性, 不按照人为的标准只允许突出某些部分而打压其余。如此才能让学习者应有的聪明才智得以尽情发挥。

智慧校园正是通过对学生个体形成的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详尽、科学、客观的分析, 再针对每个学生的优势或不足给予更具针对性的学习规划建议, 或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如此, 每个学生更有可能扬长避短, 逐步形成一套优质、高效且更加符合学生兴趣和愿望的学习方法。这不仅避免了一刀切的传统教育模式压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且减少了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 从而使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局面得以实现。

不仅是在日常教学中实现个性化、自主化与智能化, 智慧校园更能改变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偶然性、随机性。智慧校园中的学习成绩将不再是终点式的结论, 而是过程性的综述。从学生进入大学校园起, 无论是上课、实验、考试, 还是自习、用餐、休息, 有关数据都会被平台获取并加以研判。不仅是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或水平, 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人格个性、心理状态等都能在数据的精确画像后清晰地展现。在校期间, 这些数据及其分析结果能够用于校方改进教学手段;毕业时则能够作为企业选人用人的客观依据。

某种程度上, 智慧校园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还能起到促使学生加强自律的作用。君子固然能够慎独, 但君子毕竟是少数。许多时候, 外部环境的强制力对于年轻人加强自我规范不仅至关重要而且非常必要。与其等到进入社会触犯法律后悔莫及, 不如在校期间养成遵章守纪、严于律己的好习惯。不仅如此, 诸如诚信意识、责任意识等也需要通过监督才能提升, 这对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均是同理。

(二) 开展智慧型高校管理与服务工作

除了教学任务, 高校作为一个庞大又复杂的系统还需要大量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加强管理成效和为师生提供更加良好服务等方面同样需要应用智慧校园实现降耗、增效。

比如在对高精尖仪器仪表等设备的购置和使用方面, 过去孤岛式、碎片化的信息无法实现各部、系间的交流互动, 往往造成大量资金投入到同一类或相似设备的重复购置上, 而真正使用时又难以实现足够频率和井然有序的交替。这或是导致有限教育资金无谓地占用, 或是昂贵固定资产难以物尽其用, 或是由于维护保养不及时产生不应有的损耗等。

智慧校园环境下, 统一的系统平台能够让不同部门、机构间保持通畅的信息交流, 同一类仪器仪表使用或归还的信息能够第一时间传递到有需求的客户端。只需要向中心递交电子申请, 系统会自动根据教学、科研或管理规划给出依据时间先后的使用顺序表, 并在设备使用完毕后结合购置日期提前发出维护或维修预警。如此, 不仅一台耗资不菲的设备足够物尽其用, 而且能够通过及时高效的维修保养延续其使用寿命, 无形中降低了资金的占用和消耗。

(三) 推动高校智慧型社会服务职能的履行

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是高校的天职。尤其是各类专业化的前沿技术不仅为在校大学生学习所需, 同样也是社会上不少行业、企业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大助力。借助智慧校园, 高校可以借鉴国外知名大学对外提供免费慕课的形式, 向社会开放优质教育资源。这其中既可以包括学历教育, 也可以是职业培训、职业资格教学等多种形式和内容。不仅如此, 高校众多科研成果要进行现实转化, 通过智慧校园能够更加便捷、低成本地实现与行业、企业的对接。这对高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校企合作共赢都是一条良策。

四、结束语

高校智慧校园的构建需要综合运用包括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内的一切先进技术, 但基础则是大数据。有了大数据才有了几近无穷的信息挖掘与价值创造, 也才有了现实与虚拟的联接、互动, 才具备了形成智慧数据、智慧校园的可能。早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 BAT掌门人之一马云就明确指出“未来三十年数据将成为生产资料, 计算会是生产力, 互联网是一种生产关系。如果我们不数据化, 不和互联网相连, 那么会比过去三十年不通电显得更为可怕”。高校构建或运用智慧校园的核心正是大数据, 也只有做好大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等一系列工作, 才能推动智慧校园不断提高智能服务与管理水平, 才能借助智慧校园加快实现新时期高等教育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催生了云计算、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科技技术, 基于以上因素, 构建高校智慧校园也势在必行。智慧校园不仅有助于高校解决传统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弊端,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转变陈旧观念与手段, 实现大数据的深度应用, 也用于开展智慧型高校管理与服务工作, 以及推动高校智慧型社会服务职能的履行。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高校,智慧校园

参考文献

[1] 王元卓, 斩小龙, 程学旗.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学报, 2016 (06) :05-07.

上一篇:硫化氢废气的资源化利用方向下一篇: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