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2-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很多人对于写报告感到头疼,不了解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该怎么写出格式正确、内容合理的报告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个有效而可行的研究道路

一、序文缘起

朱康对教授发来邮件,寄来他的大作《政府与企业之间——基于浙南地方案例公共事务治道研究》,请我作序。

我认识朱康对是在2003年底,浙江经济学会在温州举行年会,姚先国、史晋川请我参加。时任温州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朱康对是会议的具体筹办者。开会的前一天晚上,他叫人带领部分参会者参观五马街温州小商品市场,并与我和张旭昆等几个人在五福林茶馆喝茶聊天。他曾经提到温州出现的民间消防队,引起我的兴趣,我表示以后抽时间就此做一些专门的调查研究。当时,给我的印象是,他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又有思考和写作的偏好。

第二年4月,我去杭州参加“2004中国法经济学论坛暨制度经济学研讨会”,并在浙江大学讲学,他请我去温州调查民间消防队的问题。我到温州后,他带我实际调查了几个民办消防队,并与有关人员座谈讨论,还到当地指导消防工作的公办消防大队参观。特别是还有一个老板消防队,消防服、头盔和其他器材都在老板座驾的后备箱中,火警一声令下,立即奔赴火场。我之所以对民间消防感兴趣,是因消防是一件地域性公共产品,应当由地方政府提供,而且在中国,消防队还是准军事组织。而温州民间自发地搞起了消防队,而且还不是一家,各个民间消防队的组织、设备、器材等,与正式消防队不相上下,就是救火车无法按照实际用途在有关方面取得正式注册登记,只好以自己的电话号码为车牌号。在具体消防活动中,公办消防队数量有限,民间消防队由于分布合理,往往能够首先到达火场,因而有着不错的救火业绩,甚至成为一些火灾救火的主力,成为正式消防机构的有力帮手,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和表扬。从温州民间消防队可以得到一个重要启示,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在国外已经有一定发展,但在中国还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新鲜事,值得从理论上进行探索。

此外,这一次,朱康对还送他的大作《来自底层的变革——龙港城市化个案研究》给我,该书描述了温州龙港农民投资建设城市的故事,成为中国城市化的先声。我读了该书,对朱康对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这次调查时,他向我讲起他正在做楠溪江渔业承包的案例研究。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要他做好后给我,并鼓励他把这条扎扎实实做学问的路子坚持下去。

2004年底,朱康对把他的文章《共有资源开发的产权缔约分析——温州市楠溪江渔业资源承包的个案研究》寄给我。我看后,觉得很有意思,将它发表在由我和邓正来主编的《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2卷上,并收入了由我任执行主编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4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这篇文章经过修改补充,构成了本书的第4章。

在国内,笔者把案例研究的方法引入经济学研究。从1993年起,由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组织立项,本人主持了《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到现在已经出版了7本案例集。因而,对这方面的信息比较重视。看到本书全部由案例研究构成,而且自成体系,读完全书,遂有此序。

二、研究道路

朱康对的学术道路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是我作序的一个原因。

具体来看,经济学研究道路各种各样。比如,有人长于理论思辨,主要从事纯学术研究;有人长于计量分析,专做经验实证研究;有人偏好理论的实际应用,主要从事对策研究;有的专注于宏观经济分析,有人长于微观经济探究。朱康对做的也主要是实证研究和微观分析,但不是一般计量分析,而是案例研究。

不论做什么研究,要作出成绩,首先要有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除此而外,一要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训练,二要有对现实经济生活的深切感受,二者缺一不可,且都与个人的条件和兴趣有关。关键还在于个人的选择和努力。

朱康对有志于经济理论研究,在两个主要方面都有较好的积累。他师从史晋川教授,在浙江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打下了经济学研究的基础。这从本书对国内外很多文献的引用也可以看得出来。毕业后一直在温州工作,他不是好高骛远,去做那些纯理论的探索;更非眼高手低,去从事那些宏大课题的研究,而是按照自己的条件和实际,选择自己的研究道路。

首先,温州的确是人杰地灵,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使得温州成为一个充满创造和活力的地方。温州人市场商业意识和权利意识较强,敢想敢说敢做,不仅蕴藏着巨大的企业家创新精神,而且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远的不说,仅新中国建立以来,这里的创新和突破就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例如,1956年,这里曾经是包产到户的发源地;1970年代末,这里又出现了商品经济的热潮,形成了以私人企业为主体的温州模式,出现了不少在全国都有重大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如,“八大王”事件,武林广场销毁5000双劣质皮鞋事件,第一个民告官事件,第一个民间商会应诉欧盟反倾销案胜诉等。这就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材料。也就是说,这里是一个富矿,需要有识之士去探索和开拓。

其次,朱康对是台州人,台州与温州毗邻,同属浙东南地区。他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且富有感情,是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直接目击者和亲临现场的观察者,甚至直接参与了一些活动和变迁。在一些问题的调查研究中,由于熟人、熟路,易于深入进去,能够得到第一手的资料。这是其他人无法与之相比的地方。

再次,也许是最重要的,他把别人熟视无睹的这些条件和优势看作是无穷的宝藏,进而紧紧地抓住这些条件和优势,进行开拓和发掘,并将此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生活乐趣,一个案例一个案例地去做,因而集腋成裘,结集成册。由此可见,能否在研究工作上作出业绩,关键不在于你在什么地方和什么单位,而在于你的选择是否恰当,能否作出自己感兴趣又适合于自己条件的选择和努力。

三、本书贡献

本书共有10章,除第1章“导论”和第10章“共有资源开发的公共政策”外,主体部分的8章分别是温州地区共有资源开发的8个案例。这一点就颇有特色。笔者主持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中,有两个地区卷:《浙江卷》和《广东卷》,虽然案例故事都发生在这两个省,但却没有一个中心主题。第8集《土地卷》虽然有了中心主题,案例故事却发生在全国各地,且土地问题是一个大题目,内容广泛,聚焦不够。而本书却兼具这两个特点。如果联系到这方面的一些其他研究和著作,对于学术研究的道路,则有一些重要启示,需要进一步讨论。

大家知道,在学术研究的历史上,这方面的有名著作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类型和范式:

一是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这不仅是他的成名作,而且成为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经典。它是以一个村庄的情况和变迁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方法论意义,成为很多研究者学习的榜样。改革开放后,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不少,曹正汉教授关于广东省崖口村的研究和几部著作就是代表。

二是对一个地区农村变迁的历史考察。其代表就是从上世纪20-30年代开始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到目前已经进行了四次,1957-1958年第二次,1986-1989年第三次,1998年第四次,其研究成果相当丰富。此外,对一个村庄进行定期观察和历史记录的还不少,如胡必亮教授的著作。

三是本书的范式。既有地域特征,又有专题特征,显然与前面的范式不同。正因为如此,本书就具有了一个新的特征。

本书包括8个不同的案例,但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共有资源的产权缔约和制度变迁。8个案例不仅包括了不同类型的共有资源和不同的开发活动,如土地、河流、湖泊、水库、海岛、滩涂以及地下泉水;既有水产养殖捕捞,又有工业建设,还有旅游开发;而且包括了共有资源开发产权缔约和制度变迁的各个方面,因而形成了自己的一个独特的分析框架:既有成功的产权缔约,又有失败的产权安排;既有外部性内部化的解决方式,也有外部性的补偿安排;既有产权缔约中的争议,也有民间组织的集体行动;既有经济利益分配中的讨价还价,也有相互博弈中的政治过程。

从各个章节的叙述和分析来看,不仅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些事件的来龙去脉、曲折变化、关键环节都讲述得清清楚楚,还有大量的原始数据和原始文献支撑,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就是第9章无居民海岛历史遗留产权问题,不仅有历史的沿革和现状的描述,而且有国外的借鉴,使没有接触过这一问题的人也会有一个完整的概念。足见作者是花了很大工夫和心血的。

四、问题探讨

在笔者看来,本书最大的缺憾是理论探索不足。从设计来看,最后一章是“共有资源开发的公共政策”。这一章是重要的,是从8个案例研究中引伸出的政策结论,似乎在此前应该设计一章,讨论从这些案例研究中发现和提出的理论问题。如果有这样一章,本书的意义和价值将会有很大的提升。现在虽然各章中都有一些理论分析,但是显得分散,难于深入,且都限于借鉴现有的产权理论和治理理论进行解释,而导论中提出的“状态-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虽是对前人研究的一个综合概括和扩展,但也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下面我想对几个有关的理论问题作些探讨。

首先,关于共有资源和共有产权的概念问题

在本书中,作者并未对这两个概念作出必要的区分,在很多地方是互换和混用的。其实,这两个概念既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

共有资源必然是共有产权,但共有产权不一定是共有资源。前者是基于自然属性而不得不共有的,而后者中的一部分则纯粹是由于人为的强制而建立的,比如,土地产权中既可能有共有产权(公地),也可能有私有产权。因此,严格地说来,共有资源的内涵只能是指那些其自然属性无法分割,不得不实行共有产权安排的资源,而其外延范围,则包括有那些完全可以分割和分属于不同的主体的私有资源,只是通过某种政治过程将其变为共有产权而已。或者说,共有资源有两类:一类是本体性的或本源性的,一类是派生的或者附加的。

这一区分是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共有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自物权是共有的,其产权缔约和产权变迁的对象不是所有权,而是使用权、处分权、占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等其他权能,它是在共有产权之上建立其他用益物权。而共有产权中那些可以分割分属于不同主体的资源,其产权缔约和制度变迁的方向却包括两个方面,既可以在共有产权之上建立他物权,也可以将共有产权变为私有产权。这后一点在前者是不可能的。

与此密切相关的就是产权安排和制度变迁的效率,共有资源必须共有产权,将其变成私有产权,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效率的;同样,除了自愿的产权交易,强行把私有产权变成共有产权,虽然是可能的,但也是无效率的。

在本书包括的8个案例中,有5个案例属于共有资源,有3个案例属于非共有资源的共有产权。明白了这一点,也许在讨论中会有新的发现。

其次,关于私人的公共领域

本书名为《政府与市场之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题目。这“之间”是一个什么东西,作者没有概括出来,笔者试图给它一个名字,叫私人公共领域。

私人公共领域这一概念是本人在阅读奥斯特罗姆时提出来的,只是还来不及深入研究。一年前奥斯特罗姆去世,笔者在华人哈耶克学会内部网上写的一个贴子,今天借为《之间》作序,先将其引在下面,也许有助于朱康对从理论上提炼和提升自己的研究。因为,朱康对在书中也反复提及奥斯特罗姆。

在关于现代社会和民主国家的理论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是很清楚、很严格的,而在中国,这一区分到现在也不清楚,这是否也与中国社会的集权专制传统有关?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公私两个领域的划分无法解释很多问题,奥斯特罗姆发现了这一点,并在这里进行了开拓,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但要发展和提升她的理论,我认为,需要打破现行两分法的分析方法。

在现实社会中,事实上存在三个领域:一个是(纯)公共领域,一个是(纯)私人领域,一个是私人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是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地盘,如公检法,这是一个强制执行的地方。私人领域是个人活动的地方,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只要不侵犯他人,一切由个人自理,无需与他人商议和协调。私人公共领域是两个和两个以上的人活动的非政府的公共领域,其基本方式是协商和自治。奥斯特罗姆的贡献就在这个领域。所以她的理论用自治理论或者多中心理论来概括,都不如用关于私人公共领域的理论来概括更恰当,更明确,也更有价值。

三个领域划分的理论意义,从奥斯特罗姆的研究可以得到证明。王建勋的纪念文章对奥斯特罗姆的理论也有很好的阐述,不用多讲。私人公共领域的概括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实践意义在于,一是使私人领域完全独立和真正独立;二是使公共领域的边界清晰,便于建立一个有限的政府;三是使自治和多中心理论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

本书讨论的问题也是私人公共领域的问题,而协商本身就是多数人讨价还价的公共选择过程,其结果就是不同人之间进行博弈而达成的均衡。

最后,讨论一个具体问题

本书中,朱康对提出一个制度变迁的成本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可惜没有展开讨论,只提出了低成本地决策和高成本地执行,并没有讨论为什么会如此?什么情况下是如此?什么情况下会反是?哪一种情形下总成本大?哪一种情形下总成本小?如何选择一种总成本最小的制度变迁方式?

[责任编辑孙兵]

作者:张曙光

第2篇:道路拥挤费在我国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 面对日益超载负荷的道路拥挤状况,我国政府和学者多次提出征收道路拥挤费,学者们也从经济学等角度对征收道路拥挤费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而本文将以公共能量场的“现场办公”及公民参与视角、公平效率原则下如何实现道路所带来的公共福利最大化出发进一步探讨道路拥挤费征收的可行性。

关键词 道路拥挤费 公共能量场 公平效率

一、道路拥挤费的研究背景及综述

道路拥挤费就其本质而言,是利用经济杠杆缓解道路拥挤问题。道路拥挤费的收取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韩国、新加坡、英国等国早已成为此项政策的“先行者”,虽然受到的效果不同,但是对于面对交通拥挤压力的我国,仍然产生了致命的吸引力。

在理论上,国内相关研究一直在继续,但主要是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博弈论的角度通过给予道路拥挤费定价来印证道路拥挤费的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其中任宏,王春杨在《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就认为城市道路的供给不足严重的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实现,道路使用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了这一资源的稀缺性以及道路使用外部性的增加,因此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挤现象。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分别是从福利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将城市交通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从而解决交通拥挤的经济手段。他们综合利用这两种手段,提出从税收—补贴和产权角度,并配合相应的道路改善措施缓解道路拥挤。而唐毓敏,冯苏苇也在《政策博弈下的道路交通拥挤定价》一文中以博弈论为工具,研究了城市交通内部性均衡以及拥挤定价策略下的外部性均衡,进而利用改进的Arnott瓶颈模型,计算了单条道路在纳什均衡下,内部性模型和外部性模型的个人和道路总出行成本。而关于道路究竟是通过市场供给还是通过政府供给,也是学者们关注的一方面,如吕津燕在《实现道路资源公共福利最大化的途径探讨》一文中认为,如果完全通过市场供给道路资源,将造成供给不足,收费项目过多、过高或腐败等社会福利的损失;如果完全由政府部门提供道路资源,易导致低效率、道路过度使用、产生拥堵现象.因此,无论哪一方单独承担道路资源的供给,都达不到道路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共福利会或多或少地损失掉。

本文试图将道路拥挤费作为一项公共政策,运用公共能量场的视角及公平效率的角度探讨在道路拥挤费征收过程中如何切合实际、民众参与及公共福利最大化问题。

二、“公共能量场理论”下具体分析公共产品(道路)供求

后现代公共行政将公共行政的本质理解为,在提供基本公共产品的基础上,可以具体分析公共产品需求,而不能搞一刀切,是要均等化而非一致化。而在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的过程中,保证公民的最大话语权、保证公民的参与性及实质性贡献。

(一)根据我国道路供给情况具体分析征收道路拥挤费的可行性。

后现代公共行政思想作为影响重大的行政改革理论,它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公共能量场”,对其可以理解为“回到事物本身”那个“具体”场合,即所谓“现场办公”。豍后现代公共行政认为,新公共管理与治理理论语义中的政治只是一种本质、是抽象的概念,它并没有完全回到政治本身,而每个公民的利益却是具体而非抽象的。现代公共行政因成本过高无法满足公民的个性要求,只能大规模的生产,对公共利益进行批量化满足。而后现代公共行政,正是从本质到抽象,再使之回到现象的具体,使公共行政满足公民个性化的公共需求。换言之,后现代公共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替公民办实事。

对于是否应该征收道路拥挤费,我们不能一味的效仿其他“先行者”,因为这些国家的道路拥挤费政策虽然“师出有门”,但收效不同。一方面可能由于各国在道路拥挤费征收过程中采用的标准、征收尺度的迥异;一方面也可能是各国不同的社会环境因素造成的。因而我们不能逮着一个政策就试图解决一个问题,因为问题产生的根源、环境不同,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万能钥匙是不存在的,同样,解决类似道路拥挤这样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也不能千篇一律,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城市采用不同的标准,对于不同的群体征收不同的标准,并使之具有公信力。

(二)征收道路拥挤费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葛道顺学者认为,民意不应成为利益集团的工具,而应成为与民谋利的决策依据,政府等公共部门应该虔诚的对待民意调查的过程和结果,顺应民意推动公共服务改革,因此他提出在公共决策时应该尊重民意,而且要立足于整体民意尤其是关注弱势群体的意见,从事前民意咨询和事后民意评估两个方面来保证民意测验的正确性。

然而,纵观我国道路拥挤费推行的过程,我国政府不但没有对道路拥挤费的收取给予合理的解释,也没有在道路拥挤费收取的标准和手段上给予人性化的设计。种种欠缺效率的作为,导致公众对政策的不理解和茫然。本文认为对政府来说,应该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全面综合的考察民意、参透民意,而且政府应明确道路拥挤收费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减少道路拥挤,服务于公众的一项政策,公众在这项政策中应是受益者而不是政府转嫁治理不利后果的工具,在道路拥挤费的问题上做到人性化设计,使得道路拥挤这项公共政策在科学化、法制化的同时,也能民主化。在制定道路拥挤费征收政策之前应召开听证会、座谈会等,保证各方利益主体都能够平等的参与到这项公共决策过程当中,依据协商对话制度而不是“一言堂”、“家长制”,悉心听取公众对道路拥挤费征收所持意见态度;在道路拥挤费进入执行阶段后,亦应该对这项公共决策进行跟踪,及时了解公众反应,对公众所提反馈意见进行细致考量,与此同时还要发挥公众对待收取道路拥挤费的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保证收取的道路拥挤费用到公共事业,而不是被有关部门中饱私囊。

三、公平效率原则下实现道路供给的公众福利最大化

城市道路属拥挤产品,是一种具有排斥性和一定范围内非竞争性的产品,当对于道路的消费趋于饱和界限乃至超过饱和极限范围时,产品的消费就会逐渐失去非竞争性,甚至产生了外部成本。外部成本会导致资源的非有效配置。如何使外部成本转化为内部成本,避免和减少拥挤,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征收道路拥挤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道路使用者基于“经济人”的考虑,倾向于隐藏自己的真实偏好,即使不隐藏,他们也不会完全把自己的需求偏好暴露出来,而是惯于“搭便车”。排除技术因素,这样做的结果是,在道路的提供中,私人付出偏小,道路难以达到有效率的供给量;另外,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公众要求政府提供更多及更高品质的公共产品、服务,政府往往表现为力不从心,窘态百出。而通过BOT、BLT等这种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方式,由于政府对私人参与公共提供采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私人投资者也会得到一定利润,于是也会出现经营者寻租动机过大等现象。这样就会影响福利最大化的实现。

(一)效率角度探讨社会福利最大化。

在道路产品消费已经超过饱和状态,而其他并行的、可替换的通行设施尚未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要使道路通行达到有效率的水平,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原先收费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收取拥挤费用。拥挤费用标准应根据行车的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效益时的边际外部成本来确定。这样,通过收取道路拥挤费,能够弥补道路拥挤所产生的外部成本,这就意味着让消费者自己承担了由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外部成本,使外部成本内部化。在这样的约束机制下,道路上的车流量会降低,这是就达到了边际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效益的效率状态。由此可以得出,就拥挤产生的外部成本进行收费,有助于消费者了解自己行为给他人所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成本,促使个人从社会的角度来选择消费水平,从而有利于缓解道路产品消费中的拥挤程度,使道路产品消费达到或接近效率所要求的水平。可见,道路拥挤费的征收是符合效率原则的。

(二)公平角度探讨道路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最大化问题。

罗尔斯认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供给与配置是能够使处于最糟境况的人的效用最大化,如果不公平的配置能够境况最糟的人境况变好,就应该允许这种不公平最大。豎由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可以看出,在配置公共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应最大可能的实现“最小者最大化”,这显然是偏向于弱势群体的。

道路拥挤费是政府用来分摊道路拥挤所带来外部不经济效应的社会配置机制。每个社会成员应该交多少税费才算公平,应根据什么样的标准、原则来规定每个人的纳税额度及纳税义务,这些都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平原则在其中的体现。按照现代税收的公平原则,税费分摊一般要遵守能力原则和收益原则。所谓能力原则就是根据纳税人的能力来承担道路拥挤费用的税收。能力强的人多承担,能力弱的人少承担或者不承担。豏城市道路拥挤的主要责任人是那些拥有较好收入的个人或组织,大多是社会的中上等阶层,他们可以担负起由燃油附加税、汽车购买及修理费、过路费等较高昂的累计费用,并且乐此不疲;而相对来说,一般收入群体面对如此沉重的代价早已望而却步或者有所“收敛”,他们使用汽车上下班的机率比收入高的群体要低,对道路拥挤造成的“贡献”也较低。如果采用同样地征收标准:一方面会造成较富裕阶层或组织在可以承受由拥挤费所带来的额外税负的同时,给其带来一种潜在的心理平衡,因此他们仍然不会放弃使用汽车;而另一方面,一般收入群体可能彻底改乘公共交通工具,而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拉动内需。所谓受益原则,就是指各社会成员应按照各自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中享用的好处来纳税和付费,如果道路拥挤费的纳税人所缴纳的税费与其从道路服务中所享受的利益对等,就应该是为公平。

社会福利函数是社会福利水平与所有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之间的关系。而效用是个人对所提供的社会福利的满足程度。在公平与效率基础上的公共服务显然能够使社会成员实现效用最大化,也就是能够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四、总结

任何一项政策在实施前都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可行性分析,也必须在政策制定、执行、监督过程中调动公众参与的力量。基于此,我国道路拥挤费的征收标准、征收额度、征收范围等都必须根据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群体的实际情况确定,不能简单地把政策予以推广,同时应在效率公平基础上实现福利最大化。□

(作者: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

注释:

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罗尔斯.正义论.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江明融.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厦门大学.2007.

参考文献:

[1]陈勇.经济学视阈下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改革与战略,2009.

[2]刘起.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效率依据及存在的无效率解.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3]葛道顺.如何利用民意进行公共决策.特别报道,2006(2).

[4]唐毓敏,冯苏苇.政策博弈下的道路交通拥挤定价.管理科学学报,2008(8).

[5]吕津燕,阮平南,刘小明.实现道路资源公共福利最大化的途径探讨.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2).

[6]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7]罗尔斯.正义论.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8]江明融.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厦门大学.2007.

作者:杜艳菊

第3篇: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决定了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存在巨大差距,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2/3,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二是我国是人口和资源总量的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人均资源的贫国。我国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由此可见,我国实现工业化进程是在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人均资源并不十分富裕的条件下推进的。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弱点和弊端,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目前已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尚未实现工业化。这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由于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已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而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第一,科技含量高。这包括两个方向:一是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又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中国产业整体的科技水平。二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走集约型增长为主的工业化道路。

第二,经济效益好。这就要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为此一要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使所有制结构多元化;二要促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降低管理成本和产品成本;三要全面整合中国产业,按市场化要求配置资源,提高中国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中国产业具有竞争能力。

第三,资源消耗低。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重复传统工业化大量消耗资源的老路。为此我们只能走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道路。信息化使得各企业在商品生产中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来减少资源的消费,工业化的发展会更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这种良性循环就能在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四,环境污染少。传统工业化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国际上大力推行环境保护和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进行的。中国应该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绿色产业,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

第五,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在非熟练劳动力呈现出无限供给趋势下实现工业化,不但要考虑产业结构优化、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更应研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增长问题,应该在比较成本的原则下面对中国资本稀缺状况,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综上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而不是像传统工业化那样先工业化后信息化;二是坚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不是先发展后治理;三是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不过度地追求所谓的自动化。

建筑业的状况: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且具有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資60%以上需靠建筑业完成。为此,不可能依赖手工操作的小生产方式来完成,必须依据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走建筑工业化、现代化道路,极大提高建筑生产力,出色完成建设任务,更好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国民经济创造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许多数字显示,近几年由于无效投资在不断增加,中国固定资产的总效率出现下降的趋势,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建筑用能逐渐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之一,建筑能耗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可以说,建筑业的新型工业化对我国新型工业化战略实现有重要意义。

我国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分析

一、基于企业发展角度的必要性分析

建筑业过度竞争现象较为明显。由于行业集中度较低(重要表现就是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和产品的同质化),且进入壁垒较低,退出壁垒相对较高,大多数企业以相似的业务和经营管理模式竞争,为了释放自身生产能力,各建筑企业竞相压价、恶性让利,其结果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过低。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建筑市场和“走出去”的市场竞争将会愈发激烈。?同时,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类型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对建筑企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技术创新滞后、融资能力薄弱、综合管理水平不高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而言,生存还是死亡?这确实是个问题。对于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和较强大经济技术实力、立志与国际顶尖承包商比肩的少数优秀国内承包商而言,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后来居上的机遇,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是真正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这当然是个问题。

二、基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我国全社会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都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建筑业的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豍。许多数字显示,近几年由于无效投资在不断增加,中国固定资产的总效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大量的新增投资使资产存量每年增长12%以上,大大超过国民净收入的增速。即使不考虑收入分配中对劳动报酬的倾斜,资产的增长也快于资本收益的增长。也就是说,平均的资本收益率在下降。另外,我国固定资产和GDP的比例已超过40%,但是资本目前占GDP的比重还不到30%,换句话说,过去许多年投资而积累起来的资产每年所剩余的收益达不到GDP的30%,但我们却在消耗40%的GDP来追加投资豎。

三、基于推进宏观经济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工业化的过程。H.钱纳里等人认为:“从历史上看,工业化一直是发展的中心内容”。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特别是重化工业投资,成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开始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林毅夫、蔡肪、李周把中国当时采取的增长模式和工业化道路叫做“赶超战略”。他们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积极改革》一书中对由这种战略造成的产业结构扭曲、低经济绩效和福利损失进行了详细分析。他们指出,从1953-1978年,中国在高积累(平均积累率为29.5%)下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高达平均8.2%(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为6.0%)的高增长。

但是,在几十年“工农业总产值”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并没有实现经济现代化,也没有改变自己在低收入国家中的位次;相反,与原来起点大致相同的亚洲“四小龙”拉开了相当大的距離。究其原因,一则是由于产值增长的数字并不能反映实质性的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传统工业化道路依靠高投资和高消耗实现了产值的高增长,同时也“扬短避长”造成经济整体效率下降,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造成了土地、淡水以及煤、电、油、运以及其它稀缺资源的高度紧张;使我国生态环境加速恶化;抑制了对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关系重大的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降低了投资效率豏。

对过去走过的道路反思,认识到沿着着条高指标、高投入、低效率的外延(粗放)增长道路,中国是无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的。

我国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行性分析: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工业化还未真正实现,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建筑业的发展仍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建筑业发展有着独特的优势:

市场优势。今后20年,我国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中国建筑市场将面临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机遇。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发展战略的实施、投融资体制和公用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都为建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豐。

劳动力优势。中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建筑业主要的竞争优势所在。虽然由于劳动生产率低,这种优势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但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迅速提高,只要我们在职业技术培训方面措施得法,中国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局面有望得到根本改变。这必将使“中国建筑”的竞争能力得到大大加强。

后发优势。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把握住发展机遇,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不需要按部就班地重复别国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可以采取超前配置产业的方式,少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缩短甚至跨越部分产业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建筑业的前沿领域,形成后发优势。

注释:

豍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质[2005]119号).

豎李爱明.固定资产投资暴增53% 数据又敲响警钟[N].人民网-市场报,2004年03月19日.

豏吴敬琏.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抉择[M].人民出版社,2006.

豐2005年中国建筑施工行业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李清均.后发优势: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转型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吴敬链.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3]李进峰.转型期中国建筑业企业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5.

[6]谷源祥.亚洲四小龙起飞始末[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作者单位: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作者:华素青

第4篇:道路硬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一、项目概况

二、基本情况

三、项目建设背景及理由

四、有利条件

五、主要建设内容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七、项目效益

八、项目组织管理

九、环境影响评价

十、结论

- 1

(一)自然条件

巴迪乡结义村打尼拉村民小组位于距巴迪乡政府所在地27公里处,全组总面积5.52平方公里。该村地处云贵高原西北缘,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3.5℃, 无霜期182天,春季雨少干旱,降雨集中在

七、

八、九三个月,年均降水量567毫米。区域内沟壑纵横,山大沟深,土壤贫瘠,地下资源比较匮乏,地表资源相对丰富,粮食产量低,产业结构单一,已严重制约了该组的农业经济发展。

(二)社会经济条件

2011年底,全组居民32户128人、大小牲畜443头,耕地面积1303亩,其中基本农田430亩,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粮食总产66560公斤,人均产粮52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元。

三、项目背景及建设理由

农村道路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连接城乡大市场,推进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但多年以来,该组与外部连接的交通路面破烂不堪,道路等级低,遇雨难以通行,造成该村科技、文化力量薄弱,农业和养殖业人才缺乏,人口知识层次低。2009年在县、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通了结义至打尼拉小组通组路,但是由于村组之间的道路

- 3的行路难问题,大大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当地农副产品及粮食外销打开运输通道,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可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八、项目组织管理

1、该项目由巴迪乡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成立以高志雄任组长,乡工程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巴迪乡结义村打尼拉小组硬化道路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程建设会议;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及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重大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设在乡政府,由专人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该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建立健全项目法人制、质量监理制,对项目设计、建设内容、质量标准、完成时间、资金管理等各个环节实行目标管理,并聘请乡工程技术人员为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负责工程实施中的质量问题。

九、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保护是关系人类生存的首要问题,在施工期间,将限定运输车辆速度,定期向运输路面洒水,降低粉尘物排量,对施工垃圾及废渣深埋处理,减小施工造成的粉尘污染。

十、结论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各项政策、项目建

- 5

第5篇:道路硬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民主乡民主村危旧房 改造道路建设

可 行 性 报 告

武平县民主乡人民政府 二○一四年十月

目 录

一、项目概况

二、基本情况

三、项目建设背景及理由

四、有利条件

五、主要建设内容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七、项目效益

八、项目组织管理

九、环境影响评价

十、结论

- 2

(一)自然条件

民主乡地处武夷山脉的最南端,位于武平县西南部,地理介于北纬25°,东经115°55′,距县城32公里。东邻中山镇,南接广东平远县,西北与江西省寻邬县交界,是闽粤赣三省结合唯一的乡,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全乡辖6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08.33平方公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种植高优稻谷,盛产名称高埔茶、杂果、毛竹等。民主乡乡村财力较为贫乏,交通十分落后,很多通自然村的道路还是机耕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我乡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

(二)社会经济条件

民主村位于民主乡集镇所在地,全村总面积22平方公里,2013年底,民主村有农户612户,2500人、耕地面积2341亩,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仙草。农民人均纯收入7230元。

三、项目背景及建设理由

农村道路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连接城乡大市场,推进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但多年以来,民主村特别是溪头、流芳、仙岭等小组通往村部的道路是农村机耕路,路面破烂不堪,道路等级低,遇雨难以通行,造

- 4

民主村溪头片农户主动申请进行危房改造,按照“政府引导、住户自愿、统一规划、互助共建”和不征迁补偿的总体要求,在民主村溪头范围危旧房住户自愿拆除房屋及附属设施,由乡政府出资对旧改范围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公共部分的道路、排污等设施,公共部分的道路、排污建设所需用地由被拆迁户按原房屋和附属设施的占地面积按比例分摊,危房户按统一规划要求建设新居。

4、该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位置条件减少了项目实施中的人工和用料成本。

五、主要建设内容

硬化道路2272平方米,铺设排污管道1公里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该项目总投资46万元,其中上级申请资金30万元,乡村配套自筹16万元。

七、项目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大大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当地农副产品及农产品运输提供更便利的条件,也为通往岭下村改善交通条件,进一步推进危旧房改造项目的实施工作。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民主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八、项目组织管理

- 6

第6篇:道路硬化可行性报告

篇一:道路硬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一、项目概况

二、基本情况

三、项目建设背景及理由

四、有利条件

五、主要建设内容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七、项目效益

八、项目组织管理

九、环境影响评价

十、结论

巴迪乡结义村打尼拉小组道路硬化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巴迪乡结义村打尼拉小组道路硬化 项目

2、建设地点:巴迪乡结义村打尼拉小组

3、建设单位:巴迪乡人民政府

4、项目性质:新建

5、项目负责:高志雄

6、建设年限:2012年

7、建设规模及内容:硬化道路430米,跨河桥3座。

8、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该项目总投资46万元,其中向上级申请资金30万元,农民自筹16万元。

9、项目效益:该项目建成后,可改善全组居民32户128人、大小牲畜571头的行路难、生产难和生活难等问题,推进当地区域经济快速稳步发展,为当地农副产品及粮食外销打开运输通道,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可以加快我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二、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巴迪乡结义村打尼拉村民小组位于距巴迪乡政府所在地27公里处,全组总面积5.52平方公里。该村地处云贵高原西北缘,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3.5℃, 无霜期182天,春季雨少干旱,降雨集中在

七、

八、九三个月,年均降水量567毫米。区域内沟壑纵横,山大沟深,土壤贫瘠,地下资源比较匮乏,地表资源相对丰富,粮食产量低,产业结构单一,已严重制约了该组的农业经济发展。

(二)社会经济条件

2011年底,全组居民32户128人、大小牲畜443头,耕地面积1303亩,其中基本农田430亩,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粮食总产66560公斤,人均产粮52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元。

三、项目背景及建设理由

农村道路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连接城乡大市场,推进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但多年以来,该组与外部连接的交通路面破烂不堪,道路等级低,遇雨难以通行,造成该村科技、文化力量薄弱,农业和养殖业人才缺乏,人口知识层次低。2009年在县、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通了结义至打尼拉小组通组路,但是由于村组之间的道路不畅,大部分群众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及时外运、销售;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严重制约着全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脱贫致富步伐缓慢。

四、有利条件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始,把改善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机遇。

2、县、乡政府对该路段的实施极其重视和支持,制定了项目建设的配套方案,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办法,为项目的顺利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近年来,人民群众思想开放,致富心切,投工投劳的积极性较高,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该地区其独特的自然、位臵条件减少了项目实施中的人工和用料成本。

五、主要建设内容

硬化道路430米,跨河桥3座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该项目总投资46万元,其中上级申请资金30万元,农民自筹16万元。

七、项目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全组居民32户128人、大小牲畜571头的行路难问题,大大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当地农副产品及粮食外销打开运输通道,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可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八、项目组织管理

1、该项目由巴迪乡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成立以高志雄任组长,乡工程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巴迪乡结义村打尼拉小组硬化道路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程建设会议;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及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重大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设在乡政府,由专人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该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建立健全项目法人制、质量监理制,对项目设计、建设内容、质量标准、完成时间、资金管理等各个环节实行目标管理,并聘请乡工程技术人员为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负责工程实施中的质量问题。

九、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保护是关系人类生存的首要问题,在施工期间,将限定运输车辆速度,定期向运输路面洒水,降低粉尘物排量,对施工垃圾及废渣深埋处理,减小施工造成的粉尘污染。

十、结论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各项政策、项目建篇二:xx村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镇xx村道路硬化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道路工程位于xx13公里处xx镇xx村,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地貌特征,地形复杂破碎,致使农业生产条件恶化,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落后。xx村位于xx镇川道,共有5个村民小组210户,753人,耕地总面积1504亩,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43元。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大棚果蔬为主。

二、交通现状

该村位于福银高速沿线,新村路基翻浆、沉陷等病害普遍,行车不畅,,坑洼不平,纵坡不顺,排水不畅,严重影响着群众生产生活。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拟对该路进行硬化。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建设该工程是改善本村交通条件的迫切需要

目前该路面窄弯急,大棚果蔬运输困难,极大地影响着群众的生产生活,建设该路成为改善村民出行条件、解决行路难的迫切需求。

2、建设该项目是区域路网合理布局的需要 该路是该村次网道路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路况差,通行能力低,不能适应路网结构发展的需要,实施该项目可使路网更趋合理,路网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充分发挥道路作用。

3、建设该项目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该路沿线两旁有新农村建设点,实施该工程可促使新农村建设,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四、规划设计原则与依据

(一)设计原则

1、坚持遵循客观实际、经济合理的原则;

2、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

3、坚持方案比较效益最佳的原则。

(二)设计依据 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陕西省农村公路技术标准》的规定,结合全县公路规划和本地实际情况,确定道路技术标准为:

1、公路等级四级,设计行车速度20km/h,其余指标为:

2、路拱要求为:路面2.5%,路肩3.5%。

3、矮填和挖方路段设梯形339式(上宽0.9米,下宽0.3米,深0.3米)水沟,纵坡与路线纵坡一致。

4、路面结构型式为20cm(压实厚)天然砂砾路面。

五、主要建设内容与工程数量

土方开挖2250m3,铺筑天然砂砾路基层4500 m2,混凝土面层3600m2。

六、工程预算

(一)工程预算依据《2004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2009年咸阳市造价信息3期等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编制,本工程预算造价343800元(详见预算书)。 xx镇xx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表

七、质量要求

本工程应组织专业施工队伍按下列要求作业。

(一)路基工程施工要点为:

1、路基土方施工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

2、路基填方、挖方边坡采用直线边坡,填方坡比1:1.5,挖方坡比1:0.5。

3、填方前,要清除腐植质、垃圾等杂物。

4、路基填方应分层水平填筑。

5、土质路基压实标准如下表:

(二)路面工程施工要点为:

1、路面工程采取机械拌合、摊铺、碾压的方式铺筑。

2、砂砾料从xx河道挖运,砂砾料级配要合理且含有15%左右粘性土,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7.5mm,压碎值不大于35%。

3、路面压实度应不小于96%。

八、工程管理

本工程由xx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交通局负责技术指导与质量监督工作。施工管理过程中宜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科学性,要求计划顺序符合施工工艺要求,对计划进行综合平衡。

2、实行项目承包责任制。

3、保证现场需要,做好后勤保障供应,要按计划规定的时间和数量供应所需的材料等。

4、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合理组织施工,确保按规定工期完工。抓好工程质量监控,确保达到合格工程。同时要加强工程成本、安全等方面的控制和管理。

九、社会与经济效益 建成该工程,将大大改善我县的区域公路网络结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优化该地投资环境,同时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促进地域经济发展。该工程建成后可解决753人行路难问题。篇三:道路硬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民主乡民主村危旧房 改造道路建设 可 行 性 报 告

武平县民主乡人民政府 二○一四年十月 目 录

一、项目概况

二、基本情况

三、项目建设背景及理由

四、有利条件

五、主要建设内容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七、项目效益

八、项目组织管理

九、环境影响评价

十、结论

民主乡民主村危旧房改造道路硬化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民主乡民主村危旧房改造道路硬化

2、建设地点:民主乡民主村危旧房改造

3、建设单位:民主乡人民政府

4、项目性质:新建

5、项目负责:钟以桥

6、建设年限:2014年

7、建设规模及内容:硬化道路2772平方米米,铺设排污管道1公里。

8、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该项目总投资63万元,其中向省级预算内资金50万元,乡村自筹13万元。

9、项目效益:该项目建成后,可改善我乡民主村集镇交通,同时拓宽了通往岭下村道路,特别是完善民主村溪头片全组农户203户688人、行路难、生产难和生活难等问题,推进了民主村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帮助我乡农民脱贫致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更好的条件,也为打造我乡精品集镇奠定基础。

二、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民主乡地处武夷山脉的最南端,位于武平县西南部,地理介于北纬25°,东经115°55′,距县城32公里。东邻中山镇,南接广东平远县,西北与江西省寻邬县交界,是闽粤赣三省结合唯一的乡,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全乡辖6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08.33平方公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种植高优稻谷,盛产名称高埔茶、杂果、毛竹等。民主乡乡村财力较为贫乏,交通十分落后,很多通自然村的道路还是机耕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我乡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

(二)社会经济条件

民主村位于民主乡集镇所在地,全村总面积22平方公里,2013年底,民主村有农户612户,2500人、耕地面积2341亩,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仙草。农民人均纯收入7230元。

三、项目背景及建设理由 农村道路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连接城乡大市场,推进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但多年以来,民主村特别是溪头、流芳、仙岭等小组通往村部的道路是农村机耕路,路面破烂不堪,道路等级低,遇雨难以通行,造成该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严重制约着全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脱贫致富步伐缓慢,农民收入低下,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2013年民主乡被定为省级贫困乡镇,民主村也是贫困村之一。2013年在省直单位扶贫挂钩单位和市级联乡挂钩帮户的大力帮扶下,民主乡各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尤其是道路得到了修缮和硬化。今年在省直单位的帮助下,民主乡民主村危旧房改造配套工程列入了县2014年扶贫开发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此项目主要是对民主乡民主村危旧房改造道路道路硬化和铺设排污管道,从而改善集镇危旧房居民交通和居住环境,提升集镇品味,造福于民。

四、有利条件

1、民主乡是省级贫困乡,上级把民主乡改善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定为脱贫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民主村又被县列建设美丽乡村的后备村,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机遇。

2、县、乡政府对该路段的实施极其重视和支持,制定了项目建设的配套方案,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办法,为项目的顺利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近年来,人民群众思想开放,致富心切,投工投劳的积极性较高,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

第7篇:道路运输可行性报告

南昌速腾物流有限公司 南昌速腾物流有限公司可行性报告

总 论

1、申请人概括;

南昌速腾物流有限公司于2012年3月21日在新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冠名,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为(洪新工商)登记内名预核字【2012】第00178号,核准2个投资人出资,正在申请办理设立登记。

2、经营范围;

一. 仓储服务:在上海,无锡,宁波,广州,深圳都设有仓库,都能为

客户提供内装,货物配送,仓储,发送各服务。

二. 拖车服务:自准备购置20-30吨解放,扬天,斯太尔货车,可随时

根据客户要求灵活调度,同时配GPS卫星导航系统,对货物进行全程跟踪,高度提高调度能力,严格管理制度,高度责任心,保证你的货物托运更加安全可靠。

三. 服务对象:南昌,无锡,上海,广州,深圳,全国各地均可随时调

度,就南昌市场而言,市场需求还是挺大,各大企业,工厂,都是我们服务的对象。

3、经济规模;

当前南昌企业正处于经济转轨变型时期,一部分企业已经顺利地完成了由遵从企业制度到遵从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还有一部分企业正在或拟将进行企业制度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不仅仅是形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体制的转变,管理人员思维的转变。具体地说,就是在企业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的现代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纵深进行,经济也参与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

4、资金来源;

一、注册资金都有2为股东以现金方式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南昌中山支行,验资审计报告已出。

5、市场分析和组织机构效益分析;

2012年,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发达经济体主权 债务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经济下行的风险进一步加剧。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公司发布的《2011-2012年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总报告》,通过分析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情况和竞争态势,并预测未来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为关注现代物流业的社会各界提供比较翔实的信息,供在该领域进行生产、投资、研究等活动的人士参考。

更加深入、翔实的研究数据。提供对产业环境、产业结构、产业特点、重点企业等多个角度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更加全面、深刻的产业链分析。公司依托对现代物流业的深刻理解,对现代物流业进行界定,并详细分析现代物流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竞争情况和发展需求。

更加科学、完整的未来发展预测。建立在各重点细分市场上的预测模

型,并与相关产业环节进行关联分析,确保给出有价值的趋势分析与定量预测结果。

南昌速腾物流有限公司

2012-3-

21物流部人员名单及管理员岗位职责

一、 人员名单:

经理:揭丹;

监事:刘金;

主管:刘云;

财务经理;李活生

二、 岗位职责:

物流部经理职责

(1)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执行董事决议;

(2)组织实施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3)拟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

(4)拟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5)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监事职责

(1)参与公司投融资和项目建设方案的研究制定,对重大事项享有表决权和建议权;

(2)对公司主要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

(3)定期听取财务总监关于公司财务监督工作情况的汇报。

物流部主管职责;

(1)负责公司物资仓储管理制度的起草修订。

(2)负责公司其他部门物资仓储的业务指导。

(3)负责同公司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供应商沟通与协调。

(4)负责公司物资仓储的管理。

(5)负责物流部物资的入库、出库、保管保养,仓储过程的安全管理。

财务经理职责

岗位名称:财务经理

直接上级:总经理

直接下级:会计主管,收银主管,成本主管,采购主管,文员 资质要求:掌握公司一般理论知识,熟悉经济、会计、统计、财务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并掌握有关的财经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了解旅游经济、旅游法规知识,懂得电脑使用技术。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思想工作能力。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大专或具有同等学历,具备会计师以上职称。身体健康,普通话表述良好。

复核会计凭证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数字是否正确,所附原始单据是否齐全和符合规定,不对时应及时查明、更正。

完善采购制度,控制采购成本,主持好采购工作,保障酒店运营需要。 负责协调本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合作。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南昌速腾物流有限公司 物流部

第8篇:道路运输可行性报告

XXX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道路运输的可行性报告

一、公司概况

XXX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XXX年XX月XX日,注册资金XX亿元,主要经营:铁路货物运输和客运、铁路运输代理、煤炭批发经营、对外贸易;钢铁和有色金属、冶金炉料、建筑材料、耐火材料、矿产品、废旧物资的销售、商务代理、仓储、装卸、搬运。

公司拥有铁路干线XX公里,电气联锁车站XX处, C64K车辆XX辆,XX、XX、XX三处货场和XX海关监管区一处。目前公司已具备XX万吨/年的货物铁路运输能力,远期可实现XX万吨/年的运力;XX监管场占地XX公顷,可满足年周转货物XXXX*10/a的规模。

二、市场分析

随着XXX集团改革转型发展,所需外购原料逐年增加,对汽车运输需求也随之增长,仅XXX矿产品至XX公司厂区的运量每年就达XX万吨,还可开展XX至XXX公路运输、XX集团内部短倒等业务,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申请理由

XXX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自有货车XXX辆,能常年组织XXX辆以上大吨位汽车,年汽运能力可以达到XX万吨以上。依托XX集团公司,具有长期稳定货源。

在安全生产方面,我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方针,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源头预防、过程控制”的安全管理理念,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得到了持续提升和改进,自成立运营以来未发生一起交通责任事故。

综上所述,我公司认为无论是市场分析还是公司自身能力,申请办理道路运输许可证、开展道路普通货物运输是可行的。

XXXX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四年三月一日 4

第9篇: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1概述

1.1工程项目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项目研究过程。

1.2编制依据

1.2.1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立项批准文件。 1.2.2委托单位的委托书及有关的合同、协议书。 1.2.3其它依据性文件。

1.3批准的道路网规划及城市排水规划。 1.4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1.5主要研究结论

1.5.1对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1.5.2工程项目结论性评价和推荐方案的意见。 1.5.3对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2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2.1区域概况。

2.2道路现状及评价。

2.3现状道路交通量及评价。

2.4沿线建筑、文物古迹、树木、河流、湖泊及地上、地下杆管线等情况。

2.5沿线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地震烈度区划。 2.6工程地质资料。

3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 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5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

5.1分析道路沿线资源土地使用情况及将来开发情况,论证道路修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5.2论证经济发展对道路交通的要求,分析主要交通源的特点。

5.3论证修建道路对交通量增长的满足程度。 5.4论证修建道路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程度。

5.5论证修建道路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改善的要求。

5.6论证对文物古迹、树木等的保护措施。 6工程方案内容(进行多方案比选) 6.1方案设计原则 6.2总体方案

6.2.1总体布置方案。 6.2.2主要节点方案。

6.2.3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 6.3道路工程

6.3.1道路(含主、辅路)平纵横设计方案。 6.3.2道路交叉设计方案。

6.3.3路基、路面、挡土墙及附属构筑物设计方案。

6.3.4人行道及过街设施、公交停车站及无障碍设施等。

6.3.5道路景观设计方案。 6.4桥梁与隧道工程

6.4.1沿线桥梁与隧道工程概况。 6.4.2技术标准。

6.4.3桥梁与隧道设计方案。 6.5排水工程

6.5.1排水工程概况。 6.5.2技术标准。

6.5.3排水工程设计方案。 6.6附属工程

6.6.1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 6.6.2照明工程。 6.6.3绿化工程。 6.6.4其它附属工程。 7环境评价

7.1大气环境质量。 7.2交通噪声。 7.3振动环境质量。 7.4日照环境质量。

8新技术应用及建议科研项目

9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和进度计划安排设想 10征地拆迁及主要工程数量 11资金筹措

12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见本规定《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的相关章节

13结论和存在问题 13.1结论意见

根据论证,提出结论性评价和推荐方案的意见。 13.2存在问题和建议

说明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有关建议。

14附图

14.1道路区域地理位置图。 1.4.2道路平面及纵断面图,平面1:2000~1:5000,垂直1:50~1:100。

14.3道路规划横断面及拟建横断面布置方案图。

14.4主要节点方案图。

14.5桥梁与隧道工程方案图。 14.6排水工程方案图。 14.7附属工程方案图。

15与编制依据有关的文件和附件

2经济评价

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文件组成及深度应按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实施细则》文件执行(另发)。

一、总则

1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3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4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5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

1可行性研究

1.1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1.2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1.3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1.4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上一篇: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下一篇:以温情为题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