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想象在古典诗词阅读中的审美价值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典诗词文字简约, 聚集了美景, 凝结着美情, 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有的藏着丰厚的思想, 形成一种浑然一体的至理美, 阅读时, 我们要借助于想象, 穿越文字空间, 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体会诗人情感的跃动, 与诗人搭建一个共同的情感空间, 在情感的起伏中获得一种审美享受或人生顿悟;若想象缺失, 读诗局促在文字的表面, 就无法掀开它神秘的面纱, 也感受不到诗歌的审美情趣和理趣。

1 感性想象与审美情趣

文学艺术离不开形象思维。普列汉诺夫说:“科学借助于逻辑论证来叙述自己的思想, 而艺术家则以形象来体现自己的思想, 也就是求助于创作想象力。”黑格尔也认为“文学家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因此在欣赏古典诗词时, 要把握住诗歌意象, 发挥想象, 尤其是感性想象的能力, 获取丰富的审美感受。

纵观我国古典诗词的创作实际, 优秀的诗词大都成功塑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 并以此寄托丰富的思想, 情感。读诗就要体会情感, 把握角色, 以意向为基础再现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比如柳永的词“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因别离而醉酒, 因醉酒而朦胧, 因朦胧而倍感杨柳依依, 残月当空, 于是不胜离愁, 我们读到了一个失魂落魄的文人形象……这种身不由己的想象, 是建立在感受意向的基础上:那酒、那柳、那岸、那月、那人、那情。没有丰富的想象我们感受不到意象选择的精美, 更体会不到“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的情意。审美情趣缺失, 没有情美, 何谈诗美!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燕子回时, 月满西楼,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天各一方, 对月相思……她拥有多少回忆和故事?她的窗外曾种满梧桐, 绽开着芭蕉;她的脚边, 曾有如兰似麝的香炉;她的碧纱橱上曾有清香撩人的素笺;她曾在玉瘦香浓时将翠帘低卷, 她曾在月满西楼时临水照花;她曾慵依栏杆看雁子成阵;她曾与他琴瑟相偕, 形影不离, 凤凰台上听吹箫。它包孕的情感如此美好, 它承载的回忆如此厚重。阅读时若没有丰富的感性想象, 没有这些感性画面的再现, 词就失去了生命力, 情感的附着就缺少了一个支撑点, 读诗就失去一种情趣美!我们也很难感受“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的意境美。只有充分地调动自己感性想象的能力, 读诗的激情才会愈强烈愈充沛, 才不至于审美疲劳。再如“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为客助兴隔着篱笆吆喝邻翁饮酒的诗人形象鲜活而又可爱, 朴实而又真挚。没有这样的感性想象, 文字就失去了真纯, 何谈什么生活的情趣美?

总之, 诗歌阅读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唤起他们的联想和想象, 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 读出诗词的魅力, 读出生活的情趣。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

2 理性想象与审美理趣

读诗不要冷落了理性想象。古典诗词中不乏哲理诗, 有的理趣明显, 吟咏之间, 哲理价值就显示出来;有的理趣隐蔽, 内敛、含蓄, 深不可测, 触及到更为深刻的人生、社会哲学, 读诗要多角度, 超越诗境, 推理想象。

2.1 哲理意象明显

这类哲理诗虽然内容深沉、浑厚、隽永, 但多将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中, 吟咏之间, 就能把握所寄托的微妙的哲思与理趣。如白居易有“草萤有耀终非火, 荷露虽团岂是珠”。 (1) 诗中哲理显而易见, 对那些外表相似、真假难辩的事物, 必须透过现象, 认识本质, 辨其真伪。杜甫有“水深鱼极乐, 林茂鸟知归”。 (2) 显然它强调环境的重要性, 也让我们想到好的品行才能感染别人。陆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中理趣明朗:扑朔迷离, 茫然无路时往往会豁然开朗。这类诗词长啸短吟之时, 世态百相便可揽之入怀。

2.2 哲理意象隐蔽

哲理意象隐蔽的诗词需要反复玩味、推理想象, 才能获取深刻的认识, 并借此调整自己的人生航向, 从而获取人生、社会价值。以李清照的诗词为例“海棠依旧”, “绿肥红瘦”, 这本是词人和侍女一段关于花事的对话, 李清照以其敏感的心纠正侍女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认为“风疏雨骤”, 必是“绿肥红瘦”, 孰错孰对?同学们进行了理性的探讨与思考。

一个人与一个人看待事物是不一样的, 花开花落, 云卷云舒, 潮起潮平……只是我们的感情不同, 这一切才给我们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印记。我生活的世界与他人生活的世界不一样, 我思考的深度、个性气质、阅读生活的能力, 情感, 价值判断与他人迥异“海棠依旧”与“绿肥红瘦”, 两种说法都未尝不可, 一夜风雨, 虽然只是细微差别, 但因看花人的心情, 心中所承载的事物不同而别, 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是有关系的。其实对一件事物的理解并无客观性, 只是人与人的区别, 不要用你自以为对的东西或思想大言不惭说别人是错误的, 殊不知一物多理。

这首诗的美学价值已经超越文学, 而进入社会学、人类学范畴。如此充满理趣的阅读悟出了诗境之外的人生, 教人明辨是非, 更塑造了一个深刻的灵魂。

再如, 我们读《雨霖铃》, 不仅读到了一个多情、才情的柳永, 更读到了一个在人生路口懂得转身的柳永。屡试不第, 生活潦倒, 沦落到与歌妓过着依红偎翠, 浅酌低唱的生活。活到这个样子真令人心冷欲绝。但苦难和伟大之间的确还有一个崩溃, 而柳永偏偏在苦难中辉煌了自己。吟风月, 咏歌妓, 技压群雄, 为后人所盛传。他懂得:花不能择时而放, 人不能度时而生, 逃避不一定躲得过, 在困境中干脆换一种方式生存。他的人生验证了一条真理:不需要金马玉堂, 也可以传承经典;不需要众星捧月, 也可以传承理念。

这种理性想象寻到了诗外之境, 闪烁着理性的光芒, 它教会我们检索生活, 检索人生。在人生路上遇到坎时, 我们会想到柳永。

总之, 理性想象让我们从中获取博大精深的思想, 感受深邃幽杳的意境美, 无形中完善健全了人格。

读书能出能入, 思维阔大, 眼界高远。插上理性想象的翅膀, 才能深悟读书的真谛。

诗既不能吃又不能用, 是基于人类抒发感情, 记叙事理的强烈愿望。我国的诗歌创作尤其注重个人主观情感的抒发, 所以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堂开发意识和能力。古典诗词的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 又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要珍惜学生的感悟, 体验, 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 将课堂灵活的放开, 将一些人生体验融进他们的血液里, 并加以积淀, 使之成为他们的精神财富, 让他们学的聪明一点, 灵气一点。

教会学生读诗把握感性想象和理性思维两种思维方式, 最终走进诗词的天地, 捕捉诗歌的情趣和理趣, 最终养心修身化人, 提升做人的综合素养。

摘要:古典诗歌语言凝练, 能给人愉悦的审美享受, 甚至藏着人生、哲理。鉴赏时以语言为媒介展开想象, 从情趣美、理趣美这两个角度品评诗歌的价值。

关键词:感性,理性,情趣,理趣

上一篇: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预防作用下一篇:基于电子商务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