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教育局

2022-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哈尔滨市教育局

哈尔滨城市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民族艺术教育

摘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许多文化财富,值得后代继承和发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之间,人民的智慧创造了许多不朽的音乐作品,来进行优秀文化的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起凸显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是人类情感的有力体现。民族音乐的创作是不同时期民族文化的艺术表现。同时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人类情感和社会文明的真实体现。音乐创作是人们生活中情感和文化观念的外在表达,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对于现阶段哈尔滨城市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民族音乐文化的完整和有效的传承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我国民族文化悠久历史的重要保证。因此,将民族音乐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合理地整合到哈尔滨城市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对于民族音乐的改革和传播具有现实和积极的意义。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城市音乐文化;传承;艺术教育

民族音乐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财富,但在当今时代,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它的存在意义,并且没有意识到它的珍贵。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始终对流行的音乐感兴趣,甚至有些人会认为古典民族音乐已经过时了,然而对其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民族艺术教育的繁衍。

一、学校与民族音乐之间的联系

(一)民族音乐文化也必将成为音乐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借助教材进行的,鉴于其重要性,民族音乐文化也必将成为音乐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族音乐的文化可以反映出优秀的历史文化,同时,它也具有欣赏价值,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一種文化传播形式。因此,学校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的影响。学生只有了解民族文化,才会将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整合到以后的音乐创作中,并将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结合起来。这就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可以使更多的人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民族音乐文化才可以为公众所熟知,真正起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一步发展,这就是弘扬保护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意义所在。

(二)以民族音乐文化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传播民族音乐

在传统民族音乐传承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只依赖某些民间艺术团体,而学校对民族音乐的教育内容较少。由于民间艺术团体的听众较少,音乐的传播不强,人们无法完全理解和接受民族音乐的文化。但是,学校教育是每个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因此,将民族音乐文化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有效传播民族音乐文化,也可以帮助人们充分了解民族音乐文化,从而民族音乐可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此外,学生将成为未来构建社会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学习和创新能力非常强。通过研究民族音乐文化,他们不仅可以提高自身能力,而且可以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同时将优秀的文化传播给他人。

二、学校音乐与民族音乐二者之间的差异性

在哈尔滨城市历史的发展教育中,儒家和道家是当时的主要思想结构。“六艺”的继承和发展经常被忽视。长期以来,民族音乐仅在民间流行,这也导致了许多民族文化的消失。直到二十世纪初,哈尔滨城市还没有建立专业的音乐学院,其音乐教育模式是参照西方教育模式形成的。民族艺术教育趋于标准化和标准化,教师通过考试评估学生的音乐水平。这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处于停滞状态。人们的社会生活创造了一种民族音乐文化,它也是人民群众文化和智慧的有力体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不受固定模式的限制,它更自由,风格更贴近自然,给人的感觉更舒适。

三、民族艺术教育同民族音乐文化进行融合的策略分析

(一)选择合适的音乐教材

学校发展音乐教育时,教材的选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音乐教材的选择上,必须确保所选内容具有代表性,并能包含民族音乐的主要特征,具有民族音乐文化的缩影。同时,有必要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民族音乐,使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变得兴奋起来,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入选的民族音乐必须是一部能反映创作者积极态度的音乐,学生可以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获得精神灵感和幸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风俗,不同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的特色。例如,蒙古音乐风格可以给人一种世界的无限感。藏族音乐很柔和,等等。

(二)优化音乐老师的能力和基础教学设施

教师承担着直接向学生传授民族音乐文化的任务,因此学校必须重视提高教师的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为了培训更多专业的民族音乐教师,相关教育部门应颁布相关政策,鼓励更多的教师学习民族音乐。高等学校还应当建立民族音乐专业,为民族音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培养更多的民族音乐专业大师。

(三)营造民族音乐文化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改善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现状,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允许学生处于这种氛围中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并且更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一方面,这种气氛是在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创造的,而这种气氛的建立取决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学校可以按照政策指示发展民族音乐。另一方面,学校是学习民族音乐的主要场所,因此在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非常重要。学校应加强宣传,改善硬件设施,引进和培训更多优秀的民族音乐教师,并鼓励学生学习民族音乐。

四、结语

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历程长,文化底蕴深厚,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因此广大师生要将它继承和弘扬下去。教师应积极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现代学校的音乐教育中,通过改革原有的教学体系、优化教材、配置课程和教学资源等方式,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的环境,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民间音乐。

参考文献:

[1]张馨予.数字化视野下安徽民间音乐教学资源库的建构[J].人民音乐,2018(09):60-63.

[2]鄢秀丽.媒介融合对民间音乐传播方式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7(12):41-42.

省哲学社科成果:项目名称:20世纪俄罗斯音乐文化对哈尔滨城市音乐文化多维度影响研究;编号:18YSE620

作者:陈泽刚

第2篇: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人教育招生现状与发展思路研究

摘 要:根据哈尔滨医科大学招生规模的现状提出了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发展思路,为适度稳定学历教育规模、制定了竞争策略,提出了差异化管理、品牌化经营、优质化服务等思路。

关键词: 成人教育;招生现状;发展思路

收稿日期:2007—10—25

作者简介:吴亚军(1975—),男,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科长、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与公共管理领域研究。

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人教育是黑龙江省以注重教学质量,严格管理著称的最好学校之一,在全国医学院校中也名列前茅。但从2004年开始,哈尔滨医科成人学历教育的招生规模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人教育未来发展需要重新定位。

一、基本概况

从2001开始,年招生人数在2000人左右,2003年达到最高,后有所下降。本科生源稳定,专科生源下降明显。

在校成人学生人数4000人左右,保持基本稳定,本科学生人数超过专科学生。五年来,共毕业学生9299人,其中本科学生4063人、专科学生5193人。

二、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人教育主要竞争对手和竞争情况

在黑龙江省进行成人医学教育招生的院校共有8所,其中省外3所、普通高校成人教育4所,独立设置成人高校1所。其中以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人教育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佳木斯大学(原佳木斯医学院合入)、牡丹江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虽然在招生计划上哈尔滨医科大学是黑龙江省成人高等教育招生院校招生计划最大的学校。但从组织报考的生源图1 黑龙江省成人教育各高校成人教育2005年本科招生情况对比来看,与佳木斯大学等相比,存在相当的劣势,为了完成2005年招生计划,录取分数段不得不比其他学校低了50分。从考生的来源来看,哈尔滨市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主要来源地,具有绝对的优势,但其他院校在哈尔滨市仍然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源。除了哈尔滨市以外,其他城市、其他医学院校占有更大市场份额,哈尔滨医科大学没有优势。

02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新出台的政策对成人医学教育不利

从2002年起,国家教育部加强了对成人高等医学学历教育的宏观调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与规定,对成人医学教育实行准入制度,严格限制成人医学教育的招生规模。

(二)高校之间不正当竞争影响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竞争力

社会上存在一些院校为迎合一些考生的投机心理来争取生源,采取了不符合国家的政策和不能保证教育质量的招生和教育形式。

如成人教育办学商业化,个人中介扰乱正常的教育竞争。

违规设立合作办学点,学生少上课不上课也能顺利毕业。

如此一来,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省内有关部门办学的机构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就失去了这部分生源市场的竞争力,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的危险”。

(三)社会对成人教育学历文凭的认可程度不够

可以说多数学生报考成人教育迫于自身学历的简单提升和工作晋级的需要,他们需要的是有用的文凭,用人单位评定职称时又多以学历层次来进行简单的衡量,对毕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和重视不够,只要本院职工不耽误工作,能拿到国家承认的文凭就可以。

(四)招生细分的目标市场较小

报考的考生如果从学习时间是否具备来划分,大多数考生不具备充足的学习时间。因为成人教育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在职的医务工作人员,在当今竞争压力巨大,单位定岗定编的情况下,哈尔滨医科大学对非哈尔滨市内的在职考生几乎没有竞争力,而对于哈尔滨市内的在职考生也因工作繁忙,不能保证正常的出勤。由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执行严格的考勤制度,脱产学生需要全天上课,夜大学生需要周末出勤,使报考哈尔滨医科大学的考生局限在时间相对充裕的考生身上,这几年来哈尔滨医科大学读书的主要是抱有强烈学习目的从事脱产学习的应届毕业学生为主,而因为教学安排的时间问题,丢失了大量生源,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外地考生,入学后又因为无法脱离工作岗位而退学或转学。

(五)生源质量下降、教育资源逐步减少

伴随着生源的萎缩,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招生选择的余地大大缩小。高校的扩招使成人教育失去了应、往届毕业生,从而造成了生源质量下降。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增加之后,学校内部可供成人教育发展生存的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来自普通高教扩大招生挤压。学校可投入办成人教育的宿舍、教室、实验室乃至教师等教育基本资源要素将进一步减少,校内举办的成人教育将面临着生存危机。

四、未来发展思路

(一)适度稳定学历教育规模

稳定成人教育的招生规模,减缓成人教育培养人数减少的速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运用积极的营销策略,提高学校成人教育的竞争力,积极推进学校课程体系改革,进行弹性学分制研究,有效解决考生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始终保持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人教育的良好声誉,力争五年内平均每年招生在1400人左右,在校生人数达到4000人左右,确立和保证培养人才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二)制定竞争策略

成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但是这同教育要进行成本核算,使教育尽可能增加收入,减少支出,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不矛盾。而且成人教育具有计划的一面,也有市场的一面,从2004年开始,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人教育招生规模的减少以及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体现出来的弱势,意味着哈尔滨医科大学要想稳定成人教育的招生规模,减缓成人教育培养人数减少的速度,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运用积极的竞争策略,提高学校成人教育的竞争力。

1.差异化管理

以科学、细致的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作为基础,准确把握“学生需要什么”。在此基础上,分析满足学生需要的条件,根据成人高校现实和未来的内外状况,研究是否具有相应的实力,目的是明确“本学校能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关注差异化策略的动态性,不断创新,通过产品、市场和形象的创新去适应学生需求的变化,用创新去赢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使差异化策略具有长效性。

2.品牌化经营

坚持哈尔滨医科大学精英型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优良传统,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历届毕业生,均能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评价在社会上继续享有较高声誉,创造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教学工作品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素质教育为重点,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熟练的临床实践技能、批判性思维、创新性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加速教学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进程,建设国内一流的育人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

3.优质化服务

学生选择接受学校的教育和服务,是成人高等教育服务的接受者,也是学校的顾客。同时教育服务的间接顾客是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它们是学生的使用者或受益者,也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最终判定者。因此要转变教学管理者的思想认识,与学生互相尊重,认识到自己是管理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身份,将成人高校的客户(学生)作为最重要的资源,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和客户分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实现客户的终身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艳艳.明确定位发展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03,(9):33.

[2] 梁金婵.努力构建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新体系.中国成人教育.2004,(1):71.

[3] 胡明山.新时期做好成人招生工作的思考.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2005,(6).

作者:吴亚军 徐 强 宋向秋

第3篇:新课程标准下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2011版新修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作为体育教师的主要培养单位,体育院校更应与时俱进,建立与新课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立足于新课标的要求,从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考评体系等方面对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新课标下,应改革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的体育评价转变。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给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教育观念。新课标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改进及教学评价的完善等方面,都给体育教师们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培养任务仍以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为重,课程体系、教材选用、教学方法还沿袭着旧有模式,没有大的改变,课程内容与教材的选用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缺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组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如何培养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人才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哈尔滨体育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培养体育师资力量的摇篮,应与时俱进,抓住新课程标准的实质精神和要求,建立新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新课标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

1.1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

新课标规定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目标,需要通过学生主动地、多样化地学习才能逐步达到。这意味着体育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不再是仅仅给学生传授体育技术,而是一门经过学科之间整合后形成的课程。它要求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学习体育的知识、技能、技术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健康知识、树立健康意识、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必须是多元的,除了要具备深厚的体育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生理学、心理学、卫生保健学、社会学、营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及具备哲学素养、政治理论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1.2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

新课标更侧重于对学生参与运动、组织运动、指导运动等主观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能像过去一样仅仅满足于动作技术的传授,而应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即健康教育的能力、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等。

1.3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

素质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心理因素及专业技术与技能的综合体现。传统的体育教师培养片面地看重业务素质,尤为看重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而忽视了其他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普遍偏低,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活动、组织才能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等。新课标的出台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其素质结构应为:既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又具有过硬的身心素质;既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又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结构,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2.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2.1人才培养目标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他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为、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级体育人才。从我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符合新课标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进一步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2课程体系

2.2.1课程方案总体情况 2008年教学计划修订后,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目前的课程结构由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三大块构成。必修课中,公共课总计804学时,占总学时的29.38%;专业课1392学时,占总学时50.88%;选修课中,公共选修、学科选修、术科选修各180学时,占总学时19.74%,详见表1、表2。

2.2.2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功能结构分析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功能结构可分为三组课程模块、两种形式。三组课程模块即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理论课程和术科课程)、教育类课程,两种形式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从形式上来讲,符合素质教育及新课标的人才培养要求;尤其是新计划中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拓宽了课程领域,增设了很多人文素质教育课;还有一些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和工具类的课程如概率论基础、网页制作、SPSS统计软件在体育中的应用等;以及一些实用技能课程,如汽车驾驶、野外生存、自卫防身术等;这些课程的设置符合新课标下对体育教师提出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及较高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但从学时分配比例来看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失调,必修课总学时数为2196学时,占总学时的80.26%,而选修课总学时只有540学时,占总学时的19.74%;而且,选修课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小,缺乏灵活性,如学科选修供选课程只有14门课程、术科选修19门,而公共选修虽然供选科目较多,达到68门,但却受学时总数限制,学生只能从中选5门课程学习,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且我院选修课开课中普遍存在着全班共选一门课程的现象,这就很难满足新课标对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由上可见我院选修课所占比例过少,可供学生选择的范围较小,导致整个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和弹性,难以达到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规定。另外,体育教育专业既要求具有体育专业知识,同时又需要掌握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这就决定了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既要有体育专业的课程,又要同时开设教育教学理论课程。而我院现行的课程方案中教育类课程仅开设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门课程,而相关的师范类基本课程如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书写等都没有开设。

2.2.3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类型结构分析 目前,和大多数体育院校一样,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类型结构分为三类课程,即学科课程、术科课程与实践环节。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共1304学时,而学科课程加专项理论总共才476学时,仅占总学时的36.5%,尤其是专项技术共468学时,而专项理论却只有72学时,明显存在着重术科、轻学科的倾向,这就导致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中也不自觉地倾向于对他们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往往忽视了对其理论水平的训练,进而导致了学生技术水平高、达标成绩好,但教学能力差、讲解水平不高,有些学生毕业任教后甚至不会讲理论课。有学者曾将我国高校现行体育课程设置与日、美、俄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过比较。结果表明:我国体育教育课程中学科比例明显小于术科,而日、美、俄三国则相反。有数据表明日美俄三国的体育大学学科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在70%~80%左右,术科仅占10%~2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有着重技术、轻理论的传统。这一点在我院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也有显现。另外,现行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较少,仅有军训、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毕业教育等教育实践内容,而缺乏劳动教育、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内容以及学术活动等科研实践内容。

2.2.4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形态结构分析 课程的形态结构,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通常指学生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学习的课程;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师风、学风、校园文化活动、学校传统、信念、价值观等因素,也可称之为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众所周知,一个学校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显性课程大,也更为深远,但隐性课程的设置与形成的难度也更大。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活动较为丰富,经常开设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学风的建设有较强的推进作用,但还不能把这类学生活动看成是隐形课程,原因有二:其一,没有很好地与课程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因此不能算作是显性课程的补充,隐形课程应该是课程内容在课外的延伸;其二,没有形成传统,很多活动都是昙花一现,应精心打造几项课外活动或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定期组织的活动如基本功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体育节等,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其主观参与、组织、协调等各方面能力。

2.3教学内容与方法

2.3.1教学内容 通过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大纲的研究发现,在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实践部分的内容很少。学科课程基本上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大都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实践、自修与独立作业等部分的内容非常少,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践学时数也很有限,通常36学时的必修课程,其实践部分的学时大概只占2-4学时,有很多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偏重于理论的讲授,如《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解剖学》等,其实验操作课时最多只占总学时20%;我院的术科课程教学内容也是以讲授和指导练习为主,大纲中规定了有关实践教学的安排,但实际上而有关学生参与运动能力、配合意识、团队精神、组织能力、裁判能力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内容很少,且手段较为单一,大都是以教学比赛的形式来安排。

2.3.2教学方法 我院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依旧按照传统的三个中心即“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多以讲授为主,照着教材满堂灌,很少有教师敢于尝试使用一些近年来学者们提出的例如建构教学法、反思性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自学法等。导致学生只会读死书,死读书,进而厌倦读书,厌倦学习,因为这些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脱离,与学生的实际兴趣与需要相脱离,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认知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脱离。可以说我院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缺乏创新,不适应新课标的教学发展要求。

2.4考评体系

2.4.1学科课程考评体系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考试通常采用百分制,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相加而成。通常平时成绩的分数只占总成绩的20%,而卷面成绩仍然是决定学生分数的主要因素,其考核方式主要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论文考试以及调查报告考试等几种形式。总体来讲,还存在着笔试多,口试少;重理论,轻实践;重概念,轻创新,导致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4.2术科课程考评体系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术科考试采用百分制,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加而成。而期末成绩仍然是决定学生分数的主要因素,其成绩主要由理论考试、技评与达标、综合能力等构成,形式较为单一,通常是教师评价为主。实践中,术科考试仍不能摆脱传统的以技术为主的考核观念,虽然各门课程的大纲基本都规定了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技术评定、理论、综合能力等多项相加而成,但技术评定与达标往往占总成绩的80%左右;而出勤、课堂表现、教学能力、综合能力总共只占20%左右,且往往教学能力与综合能力部分的评分也以技术分作为参考,技术好的自然而然综合能力会得到较高的分数,这已经成为教师评分的一种习惯,这样做显然有失公平,且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是不利的,个别项目的专修课程甚至还没有综合能力的考核。另外,考试标准一刀切,没体现区别对待,也没有体现出新课标下重过程性评价的要求。

3.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3.1改革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知识信息时代,课程设置一定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首先,压缩必修课程学时数,调整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教育专业课三类课程的结构,建构起突出教育性的课程体系。在巩固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的同时增加教育科学课程门类,开设培养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课程,如教学设计、教学测量与评价、现代教育技术等,改变体育教育专业重技术轻理论的现象,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

其次,适当增加选修课学时数,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在保留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边缘学科到选修课程中,使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自己想学的课程,培养其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再次,完善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将实践课程纳入学生的培养体系并实行学分制,增加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课程学时,以教育实践和科研实践为主,军训、入学教育为辅,增设具有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校本实践课程,使之成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隐性课程”,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一个功能结构健全、类型结构科学、形态结构合理的课程新体系。

3.2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为适应新课标要求,必须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课堂上我们往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方法导致学生参与性不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思考问题,没有较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兴趣不浓。如果我们多采取自主的、合作式的、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即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将体会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再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总结。这样的方法更能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能符合人才培养的目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我们应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

3.3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的体育评价转变

新课程标准强调过程性评价,将学生的学习参与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体能、知识与技能等内容纳入评价范围,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价,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评价方式过分偏重于生物学的效果,它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水平等因素,既不能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还可能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脱离了体育课的学习目标。因此,应建立一种重过程性的评价模式,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降低技术评定在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对学生进步幅度的关注应多于最后成绩的关注。另外,还应打破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应建立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这样既可避免考试老师说了算的主观性,做到公正公开;又可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对知识点和考点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主观技评能力,并通过比较,找出差距,提高自我认识。

4.结语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学校输送体育师资人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人才素质和能力。面对新课程标准确的颁布和实施,我们应尽快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提高体育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时代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EB/OL],体育与健康网,2007.

[2]卢忠瑾,车延龙,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2006(3):87-89.

[3]吴长青,许瑞勋,等,专业化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实现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06(1):20-22.

[4]于振峰,等,21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6(3):67-69.

[5]袁冲,新课标下体育教学评价探析[J],体育教学,2004(3):12-13.

[6]魏忠凤,后现代课程语境下我国体育院校课程建设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5):110-113.

[7]胡伟,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趋向与优化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6):112-117.

[8]于振峰,王晨宇,中外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4(9):47-48.

[9]张明良,从课程设置视角看中关两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分析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6):206.

作者:李嘉 张瑜

第4篇:哈尔滨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规范

中小学校“绿网教室”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市)教育局,各直属中小学校: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根据哈尔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中小学校“绿网教室”向社区未成年人开放的意见》的要求,为了充分利用中小学校的网络资源,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有组织、有限制、有监控地上网,使广大未成年人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网络环境,现就我市中小学校“绿网教室”管理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绿网教室”需经所在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哈尔滨市教育行政网向社会公布“绿网教室”名单。

二、中小学校申请“绿网教室”的同时要上报开放计划。“绿网教室”的有效期为一年,“绿网教室”超过有效期需重新申请。“绿网教室”在有效期内实际开放天数不足开放计划1/3的,将被取消下一年申请“绿网教室”的资格。

三、“绿网教室”包括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

四、“绿网教室”不仅要满足未成年人上网的需求,还要在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未成人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科普知

识、培养未成年人创新意识等方面发挥作用。如有计划的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科普宣传片,有组织的进行机器人比赛、网页设计比赛等。

五、“绿网教室”要对本校学生和社区内未成年人开放。

六、“绿网教室”开放的时间:在寒暑假期间,双休日、节假日都要向未成年人开放。原则上,每天开放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晚上不得超过17:00时。每天具体的开放时间,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对外公示。

七、未成年人按照自愿原则到本人所在学校的“绿网教室”或社区内的“绿网教室”参加活动,学校不允许强迫。

八、“绿网教室”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将管理制度、收费文件、“绿网教室”批文、开放计划公示上墙,严格执行。

九、“绿网教室”应完善各项安全措施,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网络环境。并有教师对“绿网教室”进行管理。

十、“绿网教室”收费标准,每人每小时1元。“绿网教室”的收入只能用于学校网络维护和管理教师的补助。

特此通知。

二○○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第5篇:哈尔滨市教育局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

工作简报

(第十五期)

哈尔滨市教育局预防‚非典‛工作指挥部 二○○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

“非典”是前线,忍痛战“双顽”

——记一名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老党员

在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中,有一位老党员,她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信守着入党誓言,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以顽强的斗志,带领全校师生共同筑起了抗击‚非典‛的铁壁铜墙。她的事迹深深地感染教育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为广大教师树起一面鲜红的旗帜,她就是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叶彩娟同志。

作为一名党员,她勇敢地冲向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一场抗击‚非典‛的特殊战役打响了,可此时的叶校长正患‚病毒性带状疱疹‛,由于病毒侵袭神经,发起病来疼痛难忍。医生要她住院治疗,以免留下神经痛的后遗症,校领导和同志们也劝她休息,都被她婉言谢

1绝,她说:‚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是党员干部,就必须冲在前面。‛她认真组织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成立了预防‚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学校信息网,制定了详细应急预案,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做好了一切‚迎战‛准备。在疫情面对肆虐之时,学生惊恐了,家长没底了,个别教师也坐立不安。叶校长感到要稳定局面,必须加大宣传的力度,让大家知道只要依靠科学、预防得当,就一定能够战胜‚非典‛。在她的指挥下,前厅里挂上了宣传标语,走廊里贴上了宣传画,班级出版了预防‚非典‛主题壁报。学校编写了预防‚非典‛知识问卷,以班为单位组织了防‚非典‛知识竞赛,召开了远离‚非典‛主题班队会。并在全市率先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形成了学校、家长携手迎战‚非典‛的良好工作局面。

作为一名干部,他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在防‚非典‛最

紧张的日子里,也是她‚疱疹‛最疼痛的时候,有时疼得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她就吃两片止疼药,同志们劝她回去休息一天,她风趣地说:‚我现在正和两种病毒较量,这是忍痛战‘双顽’‛!可是有谁知道忙了一天的她,晚上还要忍受加倍的折磨,钻心的疼痛使她整夜不能入眠,只得捂着肚子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爱人心疼地说:‚病得这么厉害,就在家休息一两天吧。‛可她心里清楚,桑校长同时负责两个学校的工作,已经够累了,附小的工作我理应主动多承担一些。那些日子,老师们清楚地记得,她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组织召开早会,汇总情况,布置工作,还要带领主任们挨班检查通风和测量体温情况。她深知学校的预防工作是社会瞩目的焦点,事

关重大。因此,哪个学生打蔫了,她都主动过问情况;哪个学生发烧了,她都去帮助测体温,并鼓励孩子不要害怕。每天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她要检查,每天喷洒药物的浓度她要了解,每天汇总上报的材料她要过目……她就象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顽强地坚守着阵地。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里始终装着学生的健康安全。为避免学生

意外接触疫区归来人员,保证学生回家途中安全,她反复叮嘱班主任必须把学生亲自送到家长的手中,不能有半点差错。为确保隔离工作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校门前立了一块黑板,上边写着学校对家长的承诺:凡是隔离的学生,隔离期满返校后,班主任将为其无偿补课,请家长放心。她要求全校教师对隔离的学生多给一些爱心,班主任每天都要与隔离学生通一次话,询问在家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深入细心的工作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家长们感动地说:学校想得真周到,对学生这么关心,我们支持学校的工作。为把市教育局‚致家长一封信‛和‚疫区回来人员调查表‛及时送到家长手中,她放弃难得的假期休息时间,紧急召开班主任会议进行布置。当老师们看到她因病痛折磨而憔悴的面容,听到她因工作劳累而嘶哑的声音时,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纷纷表示一定完成任务。在叶校长的带动下,教师们一户一户地落实,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查找,克服了假期电话找不到人等困难,终于在晚九点以前,无一遗漏地送到了家长手中。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叶校长又带病组织全校教师大搞环境卫生,为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加舒适整洁的学习环境。

说起这段抗‚非典‛时期的工作,同志们都心疼地说:叶校长工作起来不要命,她只是想到学校的工作、学生的安危,唯独没有考虑自己身体。

在叶校长的带动和精神感召下,师范附小的师生员工和党员干

部齐心协力,奋力拼搏,以百倍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的工作作风,接受了非常时期最为严峻的考验,向全校学生和家长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上级领导对师范附小的预防‚非典‛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而每每听到各级领导和家长的赞许时,老师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

忍痛战‚双顽‛的楷模——叶彩娟副校长。(哈师范附小)

已发:省教育厅预防‚非典‛工作指挥部,市预防‚非典‛工作指

挥部,市委办公厅,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厅,

市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市教育局党委成员,各区、县(市)

教育局,市教育局各直属单位。

编辑:魏永利(共印100份)

第6篇:哈尔滨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发布文号】哈教发〔2008〕11号 【发布日期】2008-02-28 【生效日期】2008-02-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哈教发〔2008〕11号)

各区、县(市)教育局,有关直属单位:

现将《哈尔滨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哈尔滨市教育局

二○○八年二月十八日

哈尔滨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和《哈尔滨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哈教发〔2006〕66号)精神,结合我市小学教育的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整体构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要求,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衔接,以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合作交流与探索实践、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要坚持如下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导向功能,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制度等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发现发展潜能;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有利于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发展性原则。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更要发现潜在的发展可能性;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三)可行性原则。制定的评价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

(四)客观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

二、评价内容与方法

(一)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合作交流与探索实践、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5个方面的内容。

(二)评价依据。评价以《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为依据。各区、县(市)和学校可依据此评价表和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制定具体的低、中、高学段的评价标准。

(三)评价方法

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本人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的要求,写出自评报告,整理并提供相关实证材料,确定自评等级。

2.学生互评。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根据被评价学生平时表现、学生本人的陈述以及所提供的实证材料,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的要求,确定互评等级。

3.家长评价。家长根据学生在家的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的相关要求,通过家校联系卡对孩子的发展写出评价意见或建议,或提供相关证据,确定评价等级。

4.班级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在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的基础上,班级评价小组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调阅学生的成长记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将日常的片断事实和记录作为评价依据应慎重,避免以偏概全。

对于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要通过集体研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评价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研究决定。

如对学生最后的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实际表现明显不符,经班级评价小组审核,可以进行调整。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建立记录档案,要如实填写《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评价结果报学校评价委员会审核认定。

(四)评价次数。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学年评价。即时评价一般随着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评价结果记入成长档案袋;学年评价一般在学年末进行,每学年评价一次。

(五)评价结果。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等级评价和综合评语两个部分。

1.等级评价。等级评价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维度进行评价,不再对各维度加权出总等级。

(1)学年等级。每学年从5个评价维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判断对各维度给出一个等级,以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呈现;学生各评价维度等级要依据各评价主体评价的结果综合生成,具体办法为:分别将各评价主体评出的等级A、B、C、D分别赋值为

4、

3、

2、1,然后按照P=0.4Px+0.4Ph+0.1Pz+0.1Pj算出总分值,四舍五入后再还原成等级,其中Px代表教师小组评价,Ph代表学生互评,Pz代表学生自评,Pj代表家长评价。等级与分值的转换和计算由计算机完成,无须人工计算。

(2)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描述,尤其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

班级评价小组负责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和综合评语填入《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由市教育局统一编制,是证明学生综合素质情况的重要材料。

三、组织机构

(一)为了搞好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市教育局成立哈尔滨市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校长等方面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哈尔滨市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

2.审核区、县(市)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实施细则以及规章制度,指导、监督区、县(市)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3.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4.接受各界人士的咨询。

(二)各区、县(市)成立区、县(市)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校长等方面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本地区的实施方案;

2.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3.审核学校实施细则以及评价的规章制度;

4.指导、监督所辖中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5.接受和处理各界人士的咨询、申诉,纠正评价中的错误,查处违规行为,裁定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三)学校成立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负责本校的评价工作。各学校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要提前向全校公示,并报区、县(市)评价委员会备案。其主要职责是:

1.落实区、县(市)的实施方案,制定学校评价的实施细则,明确评价程序;

2.认定班级评价小组成员;

3.负责对班级评价小组的培训;

4.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

(四)班级成立评价小组,具体负责班级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班级评价小组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提名成立,成员由班主任、科任教师代表组成。评价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小组成员为学生授课时间不能少于1个学期,且对该班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品质。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组织实施对所分管班级学生的评价工作及评价结果的合成;

2.为学生做出综合评语;

3.填写《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

4.接受学生和家长的咨询。

四、制度建设

(一)建立公示制度

1.市、区、县(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要通过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努力做到让所有家长知晓。

2.学校要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本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后,把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和结果进行公示,并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做出明确说明,征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3.学校要公示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公示各班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名单,便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进行监督。

4.结果评出后,各维度评价为A级的学生名单要及时在班级公示(公示时间为一周),接受监督;B、C、D等级的学生,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或班级评价小组及时以通知单或其它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二)建立培训制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组织好参与评价人员的培训,做到不培训不上岗。市教育局负责对区、县(市)教育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部分骨干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区、县(市)教育局负责对学校管理者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校负责对班级评价小组进行培训;班级评价小组负责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培训。

(三)建立诚信制度

1.区、县(市)教育局评价委员会要对学校评价委员会评价人员建立诚信记录。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应在相应的诚信记录中予以记载,并报市教育局评价委员会备案。

2.学校评价委员会要给所有评价委员会组成人员、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建立诚信记录档案。

3.学校要对教师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评价学生。

4.学校要对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在同学之间的互评中,做到客观公正,在自评和家长评价中做到实事求是。家长要协助学校与学生做好评价工作,不为学生提供虚假证明,不影响学校正常的评价工作。

5.区、县(市)教育局要把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考评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

6.诚信记录不良的教师不能作为评价小组的成员;经查实,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有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的教师,要按照教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四)建立举报和申诉制度

1.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价过程中可能影响评价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价结果存有异议的,自公示之日起一周内,可先向学校评价委员会举报或申诉。学校评价委员会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受理,及时解决,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没有问题的要做好解释工作。

2.对学校评价委员会的处理不满意的,申诉人有权向区、县(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举报或申诉。区、县(市)评价委员会应及时受理,认真核实,公正裁定,登记并备案,区、县(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做出的裁定为最终裁定。

(五)建立评价质量评估制度

1.在评价工作中,学校评价委员会要对评价质量进行监控,充分了解有关信息,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2.学校评价委员会对各班评价工作进行抽查,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查。

3.每学年学生评价工作结束15日内,学校应将评价工作结果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构建完善的监督体制、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等严重影响评价工作的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

(六)建立新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

1.学校要妥善保管好《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并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电子档案。市及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库,档案库应保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和相关的文件材料,形成三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管理系统。

2.市及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探索并建立新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以适应中小学评价、招生升学制度改革。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7篇:哈尔滨体育局工作总结

2009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是祖国母亲60岁的生日,市体育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一、关于奥运会期间促进全民健身新高潮工作经验

去年,中国举办了全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去年奥运圣火传递来到了本市,奥运圣火哈尔滨站传递,使800万哈尔滨市民感受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去年我们以火炬传递为契机,在全市掀起全民健身运动新高潮,为北京奥运会营造浓郁氛围。

(一)齐心协力,完成北京2009奥运圣火泰州站传递。自XX年年接到奥运会火炬接力泰州市传递活动的任务后,我们迅速牵头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泰州市传递活动组委会,下设组委会办公室、火炬接力传递处、新闻宣传处、后勤保障处、安全保卫处和欢庆活动处等6个工作部门,涉及到全市各相关部门27家。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市火炬接力为适应形势发展和北京奥组委要求,数次修改传递方案,仅路线勘察就达二十余次,确保各项筹备工作顺利进行。5月26日,来自国内外的104名火炬手和27名护跑手在数十万泰州市民的呐喊助威下圆满完成了圣火传递,整个过程组织严密、现场气氛活跃,受到了北京奥组委火炬中心项目专家叶乔波的高度评价。

(二)主动就位,全力打造泰州群众体育品牌“全民健身节”。我市率先在全省将“全民健身月”升格为“全民健身节”。我们围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主题,主动就位,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体活动。4月30日,泰州市“迎奥运庆盛会”全民健身节暨江苏省老年人体育节启动仪式隆重举行,市、区领导及各乡镇(街道)1000余人完成了约2009米健步走行程,进行了10个健身节目的集中展演。8月份,首次与泰州电视台合作,设立“全民健身乐翻天”的娱乐节目。据统计,今年健身节期间全市参加活动的人数首次超过100万人次,举办各类比赛、表演、展示活动200多项次,关心奥运、参与健身的全民健身热潮在全市掀起高潮。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泰州市体育局“2009年度全民健身月与奥运同行活动优秀组织奖”。

二、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之机,不断提高体育服务水平

在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对体育场地设施等指标有明确规定,我们乘创建之机,加快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大力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我们在黄桥等3个乡镇,继续开展以“送体育器材、送体质监测、送体育表演、送科普知识、送健身技能、送健身图书”等六送内容的“送体育下乡”活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9家单位联合表彰泰州体育局为全省“三下乡”先进集体,泰州体育局成为全省体育系统中唯一受表彰集体。

二是打造特色市运会。2009年5月,哈尔滨市第三届运动会正式开幕,开幕式上进行了全市全民健身项目展示,生活频道对此进行了现场录播。市委书记等四套班子领导亲自参加闭幕式并颁奖。本届运动会是哈尔滨市历届运动会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最有特色的一届。

三是加大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力度。继农村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后,去年我们再次投入器材配套资金390多万元,先后在15个街道(乡镇)和214个居委(行政村)建成社区体育健身工程。至此,全市街道、社区实现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加快体育建设,为黑龙江省体育强省建设作出贡献。

四是大力实施体育志愿者工程。全年相关市(区)培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20多名;各市(区)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70名;送培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名;送培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名。现全市85%以上的乡镇、社区,70%以上的村、社委会,100%以上的晨、晚练点都配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三、借调整经济结构拉动内需之机,全力促进体育产业稳步发展

2009年,全球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体育产业发展充满艰辛。我们主动求变,危中求机,顺应全国调整经济结构、拉动内需、保持增长的方针政策,推进体育产业稳步发展。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要:

(一)闯市场,增加场馆经营收入。泰州体育服务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场馆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先后承接了“2009年全国女排大奖赛”、“安踏全国男排联赛”、“市三运会各项目比赛”、“奥运主题歌会”、“房博会”等大型活动,实现经营收入16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巧激励,刺激体彩加快销售。近年来,我市运用资金分配杠杆,让利于基层,撬动县(市)体彩销售的积极性。2009年,哈市所属4个县级市销售均超XX万元。今年,我们继续加大并及时兑现各种玩法的奖励,研究出台了即开票的奖励措施,调动了站点销售的积极性。2009年我市实现体彩销售2.207亿元,完成全年销售目标任务。

我们将始终保持对形势的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认真贯彻全省体工会议精

第8篇:哈尔滨体育局工作总结

2009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是祖国母亲60岁的生日,市体育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一、关于奥运会期间促进全民健身新高潮工作经验

去年,中国举办了全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去年奥运圣火传递来到了本市,奥运圣火哈尔滨站传递,使800万哈尔滨市民感受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去年我们以火炬传递为契机,在全市掀起全民健身运动新高潮,为北京奥运会营造浓郁氛围。

二、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之机,不断提高体育服务水平

在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对体育场地设施等指标有明确规定,我们乘创建之机,加快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大力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我们在黄桥等3个乡镇,继续开展以“送体育器材、送体质监测、送体育表演、送科普知识、送健身技能、送健身图书”等六送内容的“送体育下乡”活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9家单位联合表彰泰州体育局为全省“三下乡”先进集体,泰州体育局成为全省体育系统中唯一受表彰集体。

二是打造特色市运会。2009年5月,哈尔滨市第三届运动会正式开幕,开幕式上进行了全市全民健身项目展示,生活频道对此进行了现场录播。市委书记等四套班子领导亲自参加闭幕式并颁奖。本届运动会是哈尔滨市历届运动会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最有特色的一届。

四是大力实施体育志愿者工程。全年相关市(区)培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20多名;各市(区)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70名;送培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名;送培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名。现全市85%以上的乡镇、社区,70%以上的村、社委会,100%以上的晨、晚练点都配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三、借调整经济结构拉动内需之机,全力促进体育产业稳步发展

2009年,全球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体育产业发展充满艰辛。我们主动求变,危中求机,顺应全国调整经济结构、拉动内需、保持增长的方针政策,推进体育产业稳步发展。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要:

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二)巧激励,刺激体彩加快销售。近年来,我市运用资金分配杠杆,让利于基层,撬动县(市)体彩销售的积极性。2009年,哈市所属4个县级市销售均超xx万元。今年,我们继续加大并及时兑现各种玩法的奖励,研究出台了即开票的奖励措施,调动了站点销售的积极性。2009年我市实现体彩销售2.207亿元,完成全年销售目标任务。

我们将始终保持对形势的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认真贯彻全省体工会议精

第9篇:哈尔滨第六中学教育调查报告

——高中美术教育

2012年8月27日我很荣幸得到了去哈六中的实习的机会,为期一个半月,实习内容主要是专业课美术教育的教学工作。期间,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了比较优秀的成绩。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以及对中学美术教育学习的一些看法,其中一些问题前人已有所总结,但这对于我们实习学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我的调查发现,现在的美术课堂教学,老师所使用的大多数教学方法是正确的,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美术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老师说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非主科不是很重视,尤其是美术这门课,认为认真与否都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成绩。因此你让他们回家画画的时候,大多数学生是不能完成的。因此上课需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对这节美术课的内容有更多的思考。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为什么”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发掘教材相关的内容。在我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我也用了这个方法,效果确实不错。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开发比会话能力的提高要重视得多,因为创造能力时要从小培养,会对人生有较大影响,而动手能力却是家长过分重视的。调查中,教师采用的是大部分是采用提问和回答,讲出和画出自己的想法,这些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在美术课上,老师很少会亲自动手给学生看,因为这样会导致学生临摹教师的绘画方法,从而导致学生临摹老师的绘画方法,是学生没有真正自己会动脑去想该怎么画。老师就更好地利用了多媒体工具——电脑,电视等,从而从审美和创造方向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在调查中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他们备课时不限于教参、完美教案等书,能够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发挥,这是在我时间不长的实习期间听不同老师讲课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有的老师语言十分的幽默,还会适时的配合一些恰当的肢体语言,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情况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教育实习调查中得到论证。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部分学生公开对我表示对美术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美术。他们认为自己不想成为画家,美术学得再好也没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低不会受到家长责怪,但是也不乏富有个性化的学生,想要通过美术了解更多的东西。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很感兴趣的,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又默默不挨批评学生的老师,他们都希望学生能够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是这样,甚至是比其他学生更加强烈。所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的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的展开工作。

再次,恰当的评价学生的画,评价是个欣赏的过程,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幅作品,为他们提供积极有效的反馈。及时发现学生表现中的错误,也不应大惊小怪,而应在充分观察和欣赏画面后仔细询问学生的画法并作出具体的评价,时候我们可以引导他去观察、认知相关事务的特征。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他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育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一定要把握好度,过多的使用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

以上就是我在此次教育实习期间的有关情况,我会从中汲取优秀的部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上一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讲话下一篇:林业绿色发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