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哈尔滨工程大学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篇1

2006年11月5日至10日,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实地考察评估。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我校的办学成就,一致认为吉首大学立足湘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努力克服区位劣势和基础弱势,主动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的大学功能,在为湖南民族贫困山区及其周边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科技支持和文化服务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湘西及其周边区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学校高度重视评建工作,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开展评建工作,重点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和“教学条件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专家组一致认为:学校定位准确,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发展态势好;加强教学基本设施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质量监控运行有效;重视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优化育人环境,社会声誉好。同时,就学校今后的发展提出两点建议:第一,进一步加速培养和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二,进一步在广大教师中开展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学校高度重视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党委、行政专门召开会议,认真研究专家组意见和建议。为了做好评估整

改阶段的工作,巩固办学和评建成果,促进学校快速持续发展,结合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学校评估整改方案和工作计划如下。

一、评估整改工作的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人才强校工程为着力点,以办学条件建设为保障,以深化内部管理和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为目标;全面谋划,项目推进,分步实施,强化责任,落实任务,加强考核,跟踪检查,力求实效。

(二)主要目标

师资队伍建设:按照“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总体思路和《吉首大学人才强校工程实施纲要》确定的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引进5-10名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培养3-5个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创新团队,使我校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

教学改革:继续实施《吉首大学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建设工程》,积极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与研究,力争形成一批有影响的教改成果,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调动全校师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评估整改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发展节奏,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平民大学”的办学理念研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办学理念;立足区域,强化特色,增强功能,进一步增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功能。

(二)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结构,提高整体水平

1、按照“人才强校工程”实施纲要确定的目标,大力实施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引进、培养计划和创新团队培养计划;

2、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积极搭建学科平台;

3、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提高的力度,积极遴选、鼓励教师出国进修提高;

4、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三)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1、进一步推进与“平民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根据专业建设规划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设臵专业,拓展专业口径,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进一步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实施弹性学分制,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确保教学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不断改善教学条件;

5、组织和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省、部级教研教改课题,进一步加大校级重点课题的支持力度;

6、进一步加大课程、教材建设力度,积极配合申报国家、省级精品课程和教材;重点抓好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进一步开发、挖掘通识选修课程建设;

7、进一步推进项目管理,健全教研教改项目库;

8、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创新实验室开放管理体制。

(四)大力推进“三风”建设,使教师安于教学、学生乐于学习、职工甘于服务

1、继续按照《吉首大学关于加强“三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三风”建设的力度,使其经常化、制度化、程序化;

2、大力宣传和弘扬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成就,扩大对外影响,努力提升学校声誉;

3、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学术活动,提高学术品位;

4、进一步改善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积极发挥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电视、宣传栏等阵地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5、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在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活动,努力培育属于吉首大学大学生特有的“阳光精神”。

(五)积极推进第四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

1、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按照有利于优化校内资源配臵、有利于调动全员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改革方案并有效实施;

2、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重新设臵管理机构;按照资源共享、有利于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原则重新设臵教学科研机构;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管理机构、教学科研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及考核办法;

3、进一步深化校内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坚持按需定岗、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原则,继续深化以聘任制为主的校内人事制度改革;

4、进一步深化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分配机制的杠杆作用,坚持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的原则,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加大奖励津贴比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调动全员积极性。

(六)成立教育教学评估处,切实落实评估整改工作 学校继续保留评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教育教学评估处,具体负责整改方案的实施,负责开展经常性的和专题性的全校教育教学评建工作。各学院、机关单位相应成立评估整改工作小组,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整改措施并逐项落实。同时,加强评建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使整改工作组织落实、责任落实、任务落实。

三、评估整改工作的时间安排

我校的评估整改工作从2006年11月开始,到2007年11月底结束。

1、2006年11-12月,研究教育部专家组意见,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任务;

2、2007年1-11月,整改阶段,对照专家组的意见和学校确定的整改任务,全面完成整改工作;

3、2007年12月向教育部呈报《吉首大学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整改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篇2

为紧跟世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构建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吸纳近年来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所取得的改革成果,把我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后所形成的一系列整改措施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人文素养深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与国际竞争力的个性化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在加强教学整改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一、迎评前全面专业调研

为了全面贯彻多元质量观,构建并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战略,更好地推动本科教学工作向内涵式发展,促进本科专业个性化、多元化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进一步明确各专业的优势、特色以及存在的不足,促进本科分类特色培养在专业层面的深入落实,学校于2006年11月份开始,组织各专业通过网络调研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科专业调研工作。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个月时间的工作,所有专业出色地完成了对本专业的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和本专业分类特色培养方案。学校按照我校本科专业分类特色培养中所定义的七大分类进行编辑,形成了《黑龙江大学本科专业调研成果汇编》,为即将开展的迎评准备工作提供了参考。

二、迎评期间自检自查,总结成果,排查问题

在自我评估的初级阶段,学校开展了全面的自检自查,总结成果,排查问题。随着学校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学分制的进一步推进,我校多年来的本科人才培养在理念上和实践中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评估自检自查的契机,学校组织专门人员开始全面梳理近年来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所取得的改革成果,重新审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联系社会和我校的实际,提供排查教学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为迎评工作的开展作了准备,也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与完善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评估后及时整改总结

评估期间,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本科教学工作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充分肯定了我校的办学特色,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评估结束后,全校上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在已有的评建成果基础上,以贯彻落实教育部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重点,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科学制定整改方案,认真落实整改措施,不断扩大评建成果,持续拓展评估效应。

四、以整改为基础开展新一轮调研

在整改阶段,以全面推进整改建设为基础,学校开展了全面调研工作。本轮的整改调研是全面的、多维度的。横向上说,调研从校内、省内高校、省外高校、网络四个层面全方位展开,深入了解本校教学改革实际,并充分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真正做到了深入实际、广泛调研。纵向上说,调研从教学基础调研和专项整改调研两个角度开展。首先,学校在评估结束后及时开展了三轮校内教学基础调研,组织不同层次和范围的人员召开整改调研座谈会,积极听取各层面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教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稳步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作了思想上和操作上的准备;其次,在开展教学工作基础调研的同时,为了加大整改的力度,深入了解培养方案中的重点问题,学校针对选课和课程开放、学期制运行、分类特色培养以及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创新实践等四个专项问题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很好地实施展开了专项调研,形成了专项调研报告,并制定了整改方案,保证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五、研制工作方案

学校通过深入调研,认真研究调研成果,掌握我校教学工作实际,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同时及时制定整改方案,稳步落实整改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准备工作加紧进行。为了保证学校对2008版方案修订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和统一组织,使修订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在校领号的精心设计下,学校首先制定了《2008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方案》,成立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集思广益,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形成共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黑龙江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明确了修订工作的阶段安排。

学校将于近期全面启动2008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在完整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稳定学校教学秩序、保证培养方案的严肃性的目标下,人才培养方案进入全面修订环节。

哈尔滨工程大学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篇3

河南中医学院

关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的报告

教育部:

自教育部评估专家莅临我校自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后,我校党政领导班子十分重视专家组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院实际,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并制定了整改方案。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现予以呈报。

附件:河南中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二OO七年一月六日

附件:

河南中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整改方案

从2003年起,我校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迎评促建”工作。通过以评促建,办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各项工作前进了一大步,整体办学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6年12月3日-8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我校评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考察、评估,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组反馈意见认为:河南中医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全校师生统一认识,目标一致,同心协力,积极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20字方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认真总结办学经验,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增加教学投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学校将中原文化与优良传统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立德铸魂、培养德术兼备的中医药人才的办学特色。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专家组对我校今后的发展也提出了建议和希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新专业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强化后期临床教学;加快新校区建设,完善新校区教育教学功能等。专家组离校后,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分析、研究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全校师生员工通报了专家组评估意见,向省教育厅汇报了评估专家组在校考察情况和评估意见。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认为,整改工作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巩固和发展评建成果的重要措施,必须高度重视,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抓紧抓好。

为了使我校的整改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整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深刻领会办学思路,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新办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和新校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整改工作的原则是:认真学习、领会专家组反馈的意见精神,结合学校在自评自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理清整改工作思路,梳理、确定整改工作任务,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切实做好整改工作。

二、整改内容与措施 按照创建综合实力较强、办学特色突出的中医药大学的目标要求,根据专家组反馈的意见,结合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刻领会、认真贯彻办学思路

经过三年多的评建工作,我校的总体办学思路已经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尤其是各级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学校的办学思路,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将办学思路贯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和学院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一流的教师队伍为目标,结合我校师资队伍现状,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优化师资培养环境,完善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加强我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基金”,强化激励机制,吸引、培养、造就一批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提高我校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在全校牢固树立“人才兴校”、“人才是学校发展第一要素”的理念,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增强服务意识,定期了解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让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加大人才激励力度,进一步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意见》,在住房、安家费、配偶安置、工资待遇、科研启动资金和职务评聘等方面提供更优惠的条件。继续发挥省(校)级特聘教授、创新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作用,实行特岗特薪,稳定并培养校内高层次人员,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以青年教师导师制为依托,明确培养目标,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加强短期培训,通过岗前培训、专业进修、聘请外校名师、现代教育技术轮训等多种形式,促进青年教师拓宽知识面,积极提高业务素质;开展课堂教学竞赛和教学观摩等一系列培养培训措施,通过教学竞赛和教学观摩活动,培养青年教师扎实的授课能力;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学位,提高学历层次;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拔优秀人员,予以重点支持,培育新生骨干。

加强学术梯队建设。认真落实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规划,建立学校、二级学院、学科三级师资培训体制,完善三级师资培训制度,促进师资培训工作的整体指导与分类落实。进一步加大师资培训经费投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逐步完善“有制度、有组织、有经费、有考核”的师资培训体系,开展形式多样、多渠道、全方位的师资培养、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完善师资队伍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运行机制,加强教师引进、培养、晋升、考核、奖惩等制度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充分保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顺利实施。认真落实《河南中医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类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意见》,深化专业技术人员定岗、定编、定责,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逐步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保障体系,促进师资建设与管理。

(三)加强新办专业建设

稳定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内涵建设。努力建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培养方案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教学质量及专业建设、改革、管理具有较高水平的优势专业。按照河南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建设标准,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力争在五年内创建3-5个省级名牌专业,全面提升我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实现专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围绕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新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规划。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开设比例。按照“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新增专业办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对新办专业进行检查和评估,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按照新办专业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各专业的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大专业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保证新办专业建设经费满足使用。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图书建设、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效保证各专业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依托相应学科对现设专业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使专业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促进各专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加强直属附属医院后期教学建设,进一步完善医教结合体系,严格管理和监督,保证后期临床教学质量。

加强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完善非直属附属医院后期教学功能。一是加强对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投资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二是加强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充足的带教教师数量。三是扩充非直属附属医院数量。严格按照部颁标准进行遴选与建设,争取在三年内增加3-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使生均床位数得到大幅度提高。

进一步加强非医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外语、人文、信息技术等专业的实习基地开发和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完善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及评估考核标准,为学生毕业实习提供良好环境。

(五)加快新校区建设,完善新校区办学条件 尽快完善新校区教育教学功能,做好老校区向新校区整体搬迁的各项工作。

加强新校区图书馆建设,尽早开通校园网,全面提供各类型文献信息服务。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根据专业需要加强数据库和电子文献建设。加强新校区体育设施建设,尽快完善体育教学条件。增加体育维持经费,购置必备的器材与设备,满足体育教学、训练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加强新校区实验室建设,尽快投入使用。改善实验室环境和条件,建设一定数量的开放性实验室,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三、时间安排

整改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2月):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专题研讨会,认真学习领会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形成学校和各部门、各单位整改方案,落实责任。

第二阶段(2007年3月-10月):全面整改,把各项整改任务落到实处。期间组织整改工作中期检查。

第三阶段(2007年11月-12月):总结、验收整改工作,提交整改报告。

四、组织领导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领导小组加强对整改工作的领导,小组成员按照分工和整改任务分解情况,各司其职,统筹安排,把握进度,抓好落实。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整改方案 篇4

宁夏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 评估整改方案

2013年10月21日—24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组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评估。通过评估,专家组认为,我校是一所充满活力、大有可为的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善于抢抓机遇,争取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师范生免费教育招生试点等标志性成果,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实属不易。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学科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产学研合作教育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欠缺和不足。现根据评估专家组的指导意见并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专业结构有待优化,专业内涵建设需要加强。要对现有的二级学院设置和专业归并进行优化和调整。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设置部分非师范类专业,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局面,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没能很好地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特色不够鲜明。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体化设计,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进一步加强调研,改变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架设计和课程建设导向,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三)产学研合作力度亟需加大。学校与教学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师教育专业人才的合作育人机制没有完全形成,措施没有到位。缺乏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的平台,横向研究项目少,缺乏能够真正支撑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平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体系不健全。

(四)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高学历和高学位人才,特别是应用型师资队伍还比较欠缺,需要加大教师的引进力度。加快新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速度。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

(五)教学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中心地位和教学管理权威地位有待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制度落实度不足;教学管理制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的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有待改进;学分制管理缺乏对学生的绩点评价;教学改革课题较少;实验室开放度和利用率不高,学生实验操作规范性差;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够;教师的质量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的制度执行有待加强。

(六)开放办学有待提升。学校对外开放度不够,在学校、教师、学生层面上要进一步加强开放性办学力度,要加大和国内外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结合实际,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

(七)校园文化建设层次有待提高。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增强顶层设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不够广泛,缺少计划性,引导和培育的举措不多;缺乏鼓励学生、教师参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措施和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抓手;社团活动覆盖面不广,科技类社团比例低,社团活动没有纳入学分管理。

二、整改工作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精神,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按照“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一个引导”的内涵要求,把近期整改工作与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长期建设任务与发展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以重点解决教育部专家组指出的问题、学校评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主线,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总体办学水平为目标,巩固评建成果,注重整改工作的整体性、长效性、实效性,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积极扎实地做好整改工作,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和院长为组长、教学院(系)和各职能单位为主要成员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马 林 李 星副组长:李 静 李龙锦 钟正平周运生 吴 孝 梅 军

成 员:各单位主要负责人 秘书长:梅 军(兼)整改工作办公室设在评估办

(三)整改进程

我校整改工作计划在一年(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内完成,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部署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学校成立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机构,全面总结评建工作情况。整改方案报送教育部评估中心。各单位按任务要求分别制定整改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第二阶段:整改实施阶段(2014年1月-2014年9月)学校和各单位按照整改要求、实施方案逐项完成整改各项任务,适时开展整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第三阶段:验收总结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1月)学校在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完成整改工作报告,经院长办公会审定后,报送教育部评估中心。

(四)基本要求

1.各单位根据整改方案要求,进一步细化目标,分解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实施方案和计划,按照“四化三限”的工作要求,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人,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每一项整改任务。2.学校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单位签订整改任务书,分步骤、有侧重,务实推进各项整改工作有序进展。

3.加强整改任务和责任的落实及整改过程的监管和结果评价。

三、整改内容与措施

(一)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1.调整二级院系设置和学科专业布局。认真研讨、调研,形成关于院系调整、专业调整、部门整合的方案,对现有院(系)、学科专业布局进行合理调整。

2.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科学制定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设置部分非师范专业,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局面。建立院系之间师资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地方人才力量,提高新专业建设质量。

3.建立专业评估、更新和淘汰制度,对部分就业前景差、就业率低的专业进行系统分析,根据专业发展前景、就业情况、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等因素,建立专业动态更新与淘汰机制。(责任领导:钟正平、梅军;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教务处、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协助单位:各院系)

(二)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3+1”(3年学科专业理论教学+1年学科教育学或专业综合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体化设计,在人才培养上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在人才培养方案构架上改知识输入导向为知识输出导向;加强社会需求篇二:人文社科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落实情况材料(修订稿2)人文社科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落实情况总结

2013年11月18日——21日,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对我校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有三位专家视察了我院,我院的办学成绩得到了评估专家的肯定,但同时,评估专家也指出了我院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提高我院办学水平,结合评估专家的反馈意见,立足我院实际,我院于2013年12月制订了《人文社科学院迎评促建整改方案》,对我院评估中存在的问题逐一制订整改措施,并详细列出整改任务分解表,责任到人。并根据《琼州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方案》中的工作任务和具体内容要求,配合牵头部门做好整改工作。现就整改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整改工作:

(一)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

1、组织全院教职工开展办学思想、办学定位的研讨,论证三大学科、六个本科专业之间的联系和共性。

(1)评估结束后,我院多次组织教职工召开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大讨论以及开展以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为主题的教育思想讨论活动,先后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如李鸥、杨剑宇、岳庆平、木斋、金乐敏等与我院教师一起,举办学院层面及专业层面的、学科、专业建设大讨论,就目前我院三大学科、六大本科专业并存局面展开研讨,以寻找学科专业之间的共性,为制订三大学科、六大本科专业融合发展方案奠定理论基础,为明确专业定位,制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指明方向。

(2)组织教职员工学习《琼州学院“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高教三十条》、《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等重要文件,明确学校办学定位,为制定人文社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奠定良好基础。各专业负责人还分别就专业发展规划召开本专业教师的专题研讨,并邀请客座教授共同参与本专业的研讨活,在教师科研方向确立、科研目标和方法确定、专业发展、团队建设与管理、重点学科申报、科研项目申报、学术论文发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校干部培训班,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经过教职员工的思想大讨论,明确学院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学院发展坚持与学校定位与规划紧密契合,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以及学院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人文社科类各专业的特点,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立足海南民族地区,服务三亚开发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逐步构建以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社会工作为特色,以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秘书学为有生力量的,面向市场、特色鲜明、宽窄并存、结构优化的专业体系。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产学研结合等办学途径,设计以全面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以“内强素质、外强能力”为质量标志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育学科专业特色,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强、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文社科类应用型人才。

(二)继续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满足学院发展需求

1.进一步推进人才引进及培养计划,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满足学校发展需求(1)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

针对我院目前生师比偏大的现实,我院积极配合学校加大了高学历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扩大教师队伍,壮大师资力量。2014年以来,我院共引进了博士2名,分别为历史学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我院还将积极配合学校大力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2)聘请住校教授、讲座教授

我院加大了聘请住校教授、讲座教授的力度,聘请了木斋(汉语言文学专业)、杨剑宇(秘书学专业)、岳庆平(历史学专业)、金乐敏、朱疆(新闻学)等多位住校教授、客座教授,充实专业队伍,同时在专业授课、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训、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本着资源共享、内部统筹,协调优化的原则,院内合理流动、调配教师,解决一些专业“双无”、“单无”问题,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4)调整部分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增设专科专业负责人

根据专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管理队伍,强化专科专业的管理力度,我院在各专业之间进行部分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的调整,并在五指山校区增设了三个专科专业负责人。

2、加强专业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带动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1)选派专业骨干教师进修学习。对有实力、潜力的教师重点培养、扶持,2014年,选派文珍副教授赴北京大学做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李明华、庞恋蕴2名老师赴美国访学、执教。

(2)优化师资队伍,积极支持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我院还积极支持青年教师进修学习,攻读博士学位,我院现有蒋秀云、罗树林(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李苏(新闻学专业)、吴艳(秘书学专业)、唐书潇(历史学专业)等5名青年教师在国内重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3)选派教师参加学习培训。选派方礼刚老师参加“中国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班培训。(4)教师晋升。本,我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栾锦红新晋升为教授。3.加快青年教师培养,努力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素养。

(1)制订制度,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保障。为更好地指导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充分发挥高职称、高水平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不断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学校关于青年教师培养文件精神,我院制订了《人文社科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人文社科学院关于师资培训工作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并组织青年教师学习。

(2)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2013年,我院实施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度,为讲师以下职称的青年教师没人配备一名副教授以上的指导教师,全方位对其在授课、备课、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指导、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指导,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3)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评教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我院各专业积极组织教师课堂教学观摩,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我院教学督导黄育琴、文珍、孙少佩、郑力乔、方礼刚等积极深入青年教师课题听课,并开展评课活动,指导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4)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优质网络教学课程学习。我院要求每位青年教师选择3门与自己专业教学紧密相关的课程,开展优质网络教学课程的学习,要求专业负责人进行积极督导。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5)今年我院有5名青年教师申报副教授。

4、加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培养“双师型”人才

(1)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考取资格证书。我院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派出秘书学专业岳鹏雪、徐立新等5位老师外出学习培训,参加各类技术资格考试,并获得各类技能资格证书。其中,获得国家秘书职业资格二级证书1名(秘书学专业)、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1名(社会工作专业)、网络舆情分析师证书1名(新闻学专业)。

(2)选派专业教师到各市县、企业挂职锻炼。我院派出专任教师刘婧、刘文霞、王旭东、庞恋蕴、张淑玉等到省内外企业和兄弟院校学习交流和培训;社会工作专业选派专业教师5人次参与海南省社会工作“三区”计划,汉语言文学专业选派2人参加“国培计划”,新闻学专业选派张帅老师到《三亚日报》报社挂职锻炼;秘书学专业选派岳朋雪老师到陵水县文体局挂职一周等,深入实践第一线进行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到高职、中职学校进行调研和交流,增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

5.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完善教学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1)学院始终把师德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严格按照《琼州学院教师教书育人行为规范》、《琼州学院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考核办法》等,制订了《人文社科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文件,要求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培养教师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按照学校的相关文件要求,我院严格查处学术、课程教学中的迟到、旷课、学术抄袭等违规行为,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机制,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聘任、进修深造和评先评优的首要内容。

(2)严格实行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我院先后组织教职工分4次学习和讨论《琼州学院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试行),不断完善《人文社科学院绩效工资发放细则》,形成激励机制,鼓励更多优秀科教工作者脱颖而出。

(3)树立师德师风典范。2014年9月我院杨兹举教授获得“全省优秀教师”称号。6.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科研实力

我院加强了教师科研项目的申报动员和指导,通过跨学科申报科研课题,实现教师跨专业联合申报科研立项,为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奠定理论基础。2014年,我院在科研项目上取得重大进展,获得: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汉语言文学专业李冬梅副教授主持《先秦儒家人格审美理论研究》课题获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

(2)海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郑力乔主持的《基于文本细读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智宇晖主持的《黎族与其它百越后裔诸民族民间文学比较研究》获海南省教育厅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3)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4项。孙少佩的《海南民间故事中的世居黎族历史研究》、栾锦红的《海南省候鸟人群现状调查研究》、林日举的《海南省数民族宗教信仰问题研究》、张帅的《基于对三亚旅游文化产业展感知的国内游客重复旅游倾向研究》获2014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4)三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智宇晖主的《三亚地域文化研究》获2014年三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5)校级青年教师科学基金项目11项。智宇晖《黎族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段莲《黎族与其它百越后裔诸民族民间歌谣比较研究》、刘琼《海南黎族与台湾高山族文化的影像化传播比较研究》、庞恋蕴《来琼留学生话语标记与习得研究》、吴超华《摩崖石刻文化与海南旅游研究》、岳朋雪《多语校园中海南籍学生语言素养调查研究——以琼州学院为例》、张帅《基于ipa模型的海南高校大学生校园文化感知研究》、郭敏慧《国际旅游城市建设背景下三亚市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研究》、刘婧《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的汉字习得研究》、应燕平《海南留学生汉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刘雯雯《唐代歌妓文化研究——以〈全唐诗〉为例》等11项获得2014校级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6)邢孔史的《海南本土诗人诗歌探析》列入海南省作家协会2014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7)在海南省政协汇编的《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丛书》中,林日举担任执行副主编,林日举、杨兹举、文珍、智宇晖、郑力乔等承担撰写任务,并分别与南方出版社签订了图书出版合同。(8)参与《中国人的精气神——核心价值观国民读本》(许俊主编,2014省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海南省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的撰写(杨兹举任第一课题组组篇三:本科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检查汇报 院领导,教务处:

按照《关于开展评估整改工作检查的通知》精神,根据评估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依据《关于整改实施阶段工作任务的细化方案》,计算机系认真组织,对我系的本科评估及整改工作进行了检查,现就《本科教学评估整改任务细化分解表》中与我系相关的内容及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办学思想与领导的作用

我们系按照本科教学的需要,结合评估专家的反馈意见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积极进行实习基地建设,先后与多家企业和培训公司签订协议,建成校外实习基地。签订协议的单位有达内科技(北京)、浙大网新(杭州)、上海杰普、西安游戏学院、北京十月数码、北京翰子昂,凤凰教育(凤凰卫视旗下)等15个。基本满足学生专业实训以及毕业设计等方面的需要,同时为我系教师到这些企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校外实训基地的使用中,我们突出java工程师、.net开发工程师和数字媒体制作几大特色,现在又加进手机开发的内容,选择国内实力强的机构进行合作。学生参加实训后,实践能力增强,效果显著,经过实习企业培训的学生,大部分进入了国内外知名it企业,如浙大网新、汇丰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同时,专业教师经常下企业与实训基地企业的经理、主管联系、沟通,对市场的最新技术、企业用人规范也深入进行了了解,提高了自身水平,做到了企业与学校的“双赢”。最后,从学生实习总结和教师成绩评定和企业反馈意见来看,各方反馈效果良好。

二、教师队伍

截止2011年12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专任教师62名(实有专职教师43人),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级重点学科。教师分别毕业于30多所国内高等院校及科学院所,学缘结构较合理。我系拥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有些紧张。目前我系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为83.9%,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比例为100%。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师资队伍数量仍显不足;管理人员兼职从事教学的现象较多;师资结构不尽合理;新办专业教师较少;青年教师比例偏高。实验员全为兼职的;教师科研整体实力不强,高层次科研项目及成果较少,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针对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本科评估和转变教育观念大讨论,制订有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在x~y年达到z人,符合本科教学所城的师生比要求。我们首先是争取数量上的提升,争取尽早的解决师资队伍数量不足问题,优化数量结构。在这方面我们每年都向学校报有引进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计划,学校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展缓慢,今后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相信,随着高水平、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数量的增加,管理人员兼职从事教学的现象较多和学科、学术、专业带头人等领军人才缺乏的问题肯定能得到逐步解决。

其次是加大培养力度。结合学科、专业建设需要有计划的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和培养层次,创造条件,鼓励、选派在职教师到国内重点院校或企业进行学历进修、课程进修、短期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现在所有青年教师都具有了硕士学位,已有博士2名,在读博士4人。随后将有博士陆续毕业,也会有更多的硕士考上博士。今年,我们又通过多种办法选派6人次到高校或企业参与课程和短期培训。学历和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2、在职称结构方面,在学校的支持下,今年又有3名同志晋升高一级职称,其中何宗耀、刘荣辉和苏靖枫分别被评为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但必须承认,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3、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我们注重实践能力、授课水平有待提高。以教研室为依托,以老带新,以老教新,通过教研活动、授课竞赛、观摩教育等活动,促进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水平。同时我们也敢于给青年教师圧担子,让他们承担主要或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学习和教学中不断成长。实践证明,我们青年教师的表现是好的,所做的工作学生和学校是认可的。

4、关于实验教师队伍问题,确实没有专职实验人员,全为兼职的,就目前的形势看近期难于改善。不过我们通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就业基地等为平台,提高实验室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和水平。我们还通过学生实验员(机房管理员)队伍来配合实验教师,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在实验建设与管理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双丰收,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今后我们加大对实验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计划的引进专职实验教师。

三、教学条件与利用

我们系有2个实验单位:实验中心和公共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站)。我系的实验中心下设软件工程实验室、信管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计算机控制实验室、系统结构实验室、组装与维护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等10个实验室。实验中心的专业实验人员总计16人,年龄、学历和职称分布合理。实验中心面向本系和学校全部的计算机课程,年均实验开出率在95%以上,基本能够满足实验实习的要求。

实验室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利用率高,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为我系教学服务外,还为数理系、电气系、工商管理系、生物系、规建系等系提供与计算机相关的实验教学;还为学生毕业设计以及各种创新和竞赛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软硬件服务。

公共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心现有各种档次的台式计算机476台,面向全院的计算机基础课或公共课程,同时,也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场所。

存在的问题是:设备数量和质量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因为我们是非城建类实验室,资金投入不足。

1、实验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服务计算机系的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设备利用率较高,目前基本上已经达到饱和,或已经感觉到了不够用。

从数量上课,我们的现在实验设备,还可以满足日常的实验教学需要,但一到期初或期末,各种各类的课程设计、软件实习等集中实践环节上来之后,首先是不能满足集中实践环节教学的需要,其次是正常教学与集中实践相互影响,不能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很难保证实践质量。

2、目前急需解决的是数字媒体专业设备问题。数字媒体专业的实验室,应该是具有专业性,目前的情况是,除了以数字媒体名义建立的具有数字媒体“头衔”的计算机实验室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实验室和设备,正在开设的课程由于器材缺乏,已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受其影响的专业课程有7-8门课,课程设计有5-6门课;就毕业生而言,最终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市场的选择。该专业急需的相关设备已报送学校相关部门多次,且我们也已经有了一届毕业,但实验建设仍然没有完成,希望学校能够尽快给与解决。

3、计算站大部分设备老化,新型系统和软件安装不了,只能作为像大学计算机基础等对计算机硬件要求不高课程的普通实验。

4、图书资料方面,我们系有图书资料室。我系的专业均为发展更新比较快的专业,系里与多家出版社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能从出版社得到一些最新的计算机类教材和应用类图书,及时补充资料室的图书。为了满足我系教师对于专业图书的需求,对于科研、教学、毕业设计等急需图书,由老师自行购入,从系专业建设经费里解决,并进行登记,用完后充实到资料室。存在的问题是外文图书不多,我们以后会根据需要逐步购进。

四、专业与课程建设

我系共有4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和软件工程,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老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数字媒体均为2008年新上专业,刚有一届毕业生,软件工程为今年的新上专业。针对教学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目前正在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做工作。

1、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全面贯彻学校“三从一大一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定原则意见》,邀请10多家企业和公司,参与我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提高了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参与度。我们认真梳理各专业设置的课程,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各教研室结合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反馈意见、评估专家组反馈意见,企业、用人单位、培训实训组织的意见,组织本教研室成员进行深入讨论,形成初稿。其次,利用实训企业、用人单位见面交流会时间广泛征求业内人士对于初稿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第二稿。再次,成立系副高职称以上人员组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领导小组,教研室主任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二稿进行汇报,经过集体审订,最后形成定稿,现在已经完成。

2、大纲的制订按照要求进行,编写规范,科学合理,保证教学任务能按教学大纲大纲严格执行。在制订教学大纲时,我们以课程为单位成立课程责任小组,指定责任人负责大纲的制订和课程的建设及教学过程实施。

今后将实行课程建设团队制,课程负责人负责整个课程的规划和设计,以更好地组织开展教学交流和讨论工作。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在课程负责人的带领下,所有团队成员合作开展整个课程的建设工作,同时,培养和带动年轻教师。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参与到课程建设团队中来,系里组织专家组对教师水平及教学效果进行审核,并以考核课程建设情况和每个教师的授课情况。

3、在教材的选择与建设中,严格按照学校的教材管理规定进行,在授课环节上注重前后配合避免关联课程之间重复。我们还在学校教材管理的前提下,加强教材建设,目前已有我系教师主编的教材x部,今年又有2个教材在校立项。同时我系还与河南省计算机学会保持经常性联系,参与省学会的各种活动,参加他们组织的教材建设。

4、在实验教学方面。我们利用教研室活动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专题研讨,进一步界定并认定实验项目的类型,精简演示、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把综合训练和创新精神培养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要求系实验中心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生要求,按计划每天为指定班级增加晚上课外实验,保证为更多有余力和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实验时间。我们还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培养,结合导师制,为学生提供学业、兴趣和就业等多方位的指导。

为了强化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某些实验要求较高课程,我们采用了机试方式进行考核。

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建方面,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可能是我们的还努力不够,虽经多次,仍未成功,但我们会继续努力。

5、在对毕业设计管理方面。我们实行网络管理,每年都提前安排,每过10.1就要求教师按学校毕业设计管理规定拟订下期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并通过网络上传。然后通过学生选择教师确认的双向选择的办法进行。

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选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及社会调查中的具体问题相结合,鼓励在实习实训单位直接参与并完成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加强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严格过程控制与目标管理,做到前期、中期、后期检查,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规范了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保证教师的指导日记、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日志,毕业设计(论文)、毕业答辩等全过程各项材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6、试卷管理工作。考试试卷都按照学校试卷管理规定和本科评估要求进行命题、阅卷和装订,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1)大纲中要求的应知应会、必知必会的知识点与试卷中的知识点存在偏差,实际执行中完全符合有难度,要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2)由于我系的专业特点,个别课程采用了机试方式。上机考试的组织、命题、阅卷与本科评估要求尚有差距,或待进一步出台管理措施以参照执行。

哈尔滨工程大学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篇5

一、“求是创新”的大学精神

19世纪末,屡遭外敌欺凌的中国人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各地先后创办了一些以学习西方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式学堂。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堂之一。杭州知府、书院首任总办林启等人明确提出,‚居今日而图治,以培养人才为第一义。居今日而育才,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寄托了对形成实事求是学风、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强烈希冀。在此后110年间的各个不同时期,学校的领导者和广大师生不断诠释、丰富、发展、实践着‚求是‛的理念。

1936年至1949年,著名气象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担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他把自求是书院起形成的优良校风进一步发扬光大,确立了‚求是‛校训,并带头践行,大力倡导,开创了浙江大学办学历史上一个辉煌时期。抗战期间,竺可桢率领浙大师生辗转西迁5000余里,跨越南方七省,在贵州遵义、湄潭办学达7年之久。师生们克服重重困难,追求真理,培育人才,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浙大西迁是抗战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在艰难困苦中奋争崛起的一个缩影。她不仅在沿途地区播撒了现代科学文化的种子,也为中华民族保存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历任领导和广大师生在继承发扬‚求是精神‛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挖掘其深刻内涵,提炼其时代特征。1979年4月,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在全校师生员工大会上明确提出:‚除了求是精神外,还应加上‘创新’两字。要养成创新的习惯,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1988年,著名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路甬祥担任浙江大学校长,进一步强调‚求是系治学之本,创新乃科技之源‛,并主持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创新‛为新时期浙江大学校训,对校训作了‚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全面解释。1998年,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新浙江大学弘扬‚求是创新‛精神,向着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目标前进。

回顾浙江大学百余年办学史,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求是创新‛精神体现在各个不同时期师生员工的办学实践和人格风范中,构成了包括核心价值观、治学理念、为学风范、做人准则和社会形象等在内的完整体系。‚求是创新‛精神因此成为贯穿浙江大学110年办学史的最鲜明特色。由国学大师马一浮作词、著名音乐家应尚能作曲的《浙江大学校歌》生动地表达了‚求是创新‛精神的深刻内涵。

1.“启尔求真”①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是浙大精神的根基。求是书院时期,师生中就已经形成‚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学风。竺可桢担任校长后,进一步要求师生‚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以理智为依归;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推动形成了浙大人‚以真理为依归‛的优良传统。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浙大人都坚持把探求真理、坚持真理作为崇高的追求。上世纪40年代初,学校西迁办学期间,师生们在破庙 ① 见附录《浙江大学校歌歌词及白话译文》,下同。茅屋中,坚持钻研学术,探求科学真理。竺可桢、陈建功、苏步青、王淦昌、卢鹤绂、谈家桢、贝时璋、罗宗洛、谭其骧、李政道等一大批杰出的老师和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求是、求真的信念。1949年8月,马寅初担任杭州解放后浙江大学第一任校长。虽然他在浙大任职还不到两年,但是他那种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的优秀品质对我校的校风产生了深远影响。几十年来,社会上每每评价浙大的毕业生,常常称赞他们基础理论扎实,干事踏实,这与他们在校期间接受‚求是‛学风熏陶是分不开的。

2.“开物前民”的创新精神。改革创新、不断超越是浙大精神的内核。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作为一座科学文化重镇屹立于世。新中国成立后,浙江大学更是在科技创新上勇攀高峰,挺立潮头。科学研究日新月异,成果层出不穷,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58年, 电机系教师研制成功60KW双水内冷发电机,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1966年光仪系、机械系教师研制了我国第一台250万幅/秒高速摄影机。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原四校共有64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原浙江大学获奖项41个,是当时获奖数量较多的几所大学之一。四校合并以来,浙江大学的科学研究更是蓬勃发展。最近几年,学校的科研规模、获得国家‚三大奖‛数量、发表高水平论文数、获得授权专利数等重要办学指标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求是精神还体现在浙江大学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上。上世纪80年代,浙大率先在全国高校进行了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了‚系管教学、二级学科建所‛的体制创新,积极探索研究型大学办学新路子。90年代末,又实施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四校合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教育部领导称为‚改革的先锋、发展的典范,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面旗臶‛。3.“无吝于宗”的合作精神。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是浙大精神的重要品格。抗战西迁期间,老一辈浙大人不拘泥于一宗一派,精诚团结,密切合作,形成了一支富有创造力和战斗力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完成了举世瞩目的‚文军长征‛,在艰难困苦中实现了学校的历史性跨越。随后几十年间,这种合作精神一直伴随着浙大办学的各个历史时期,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团队不断脱颖而出。如由国学大师夏承焘、姜亮夫先生打下基础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学术团队,几十年来人才辈出,在词学、楚辞学、汉语言文学等方面形成了一大批杰出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岑可法院士为核心的热能工程研究所,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二十多年来,带出了一支在国内外学术舞台上大显身手的创新队伍,在清洁能源等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研究成就,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以林瑞光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承担‚神舟号‛飞船关键部件研制工作,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取得成功,受到了上级的嘉奖。

4.“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面向世界、开放发展是浙大精神的活力源泉。早在1898年,求是书院就派学生赴日本留学,是我国最早大批量选送高才生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校之一。抗战期间,即使学校迁至贵州遵义、湄潭的偏僻乡间,浙大师生们还保持与国际学术界的密切联系。王淦昌、贝时璋、谈家桢、苏步青等一批科学家都在国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上世纪4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立之时,王承绪老师等就参加了其中的工作。新浙大组建后,学校进一步把开放办学作为发展战略,树立‚天下来同‛的宽广胸襟,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到目前为止,我校已与境外13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其中60多所大学开展了学生交流计划。近三年累计选送本科生2100多人次到境外大学交流学习。招收留学生规模不断 扩大,在校留学生已达1700余人。开放精神还体现在浙江大学坚持‚高水平、强辐射‛,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工作中。迄今,我校已与浙江及其他省市的30多个市、县(区)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国内外众多大型企业、研发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2006年10月,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在浙大召开全国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我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做的工作。

5.“树我邦国”的爱国精神。爱国、报国是浙大精神的灵魂。‚五四‛运动期间,求是书院学生积极响应,联合其他学校的进步学生创办了《浙江新潮》刊物,宣传改造旧中国的科学真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二〃九‛运动期间,以施尔宜等为代表的浙大学生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声援活动。抗日战争期间,浙江大学把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的人才作为学校办学目标。师生们‚读书不忘救国‛,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物。在迎接新中国诞生的日子里,浙大师生开展了气势磅礴的爱国民主斗争,涌现了费巩、于子三等一批杰出代表。浙大地下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作,学校被誉为‚东南民主堡垒‛。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大学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国家重大目标和需要,大力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培养了数十万优秀人才,创造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浙江大学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求是创新精神代代传承,发扬光大,结出了累累硕果。以培养人才为例,110年间,学校培养了近50万名毕业生,造就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才。校友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160余人,其中在浙大就学者有90余人。我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者邵飘萍,新文化运动先驱夏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乔木,‚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两弹一星‛元勋赵九章、吕敏、程开甲,著名科学家谷超豪、王元、钱人元、施雅风、潘家铮、陈述彭等,都是出自浙大并为国家科技、文化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佼佼者。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大培养的毕业生中,各类精英层出不穷。他们当中,有路甬祥、潘云鹤、叶培健、黄达人等一批科教战线上的领军人物;有陈左宁、丁仲礼、麻生明等一批年轻的院士;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育林、海军新型导弹护卫舰舰长刘志刚等一批国防战线上的骨干;有中国一汽总经理竺延风、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和段永平、史玉柱等一批著名企业家;有美国总统奖获得者朱承、来颖诚、郦伟甫、沈建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林芳华等一批海外学界精英;有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吕新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主席章新胜等一批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的杰出人才;有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2002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王选等一批文化名人。

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作为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高等学府,长期以来,浙江大学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合并前的各个学校还是合并后的新浙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实际,均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积极的成效。其中,起源于原浙大、在新浙大组建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其经验推广到全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二十多年来我校本科教学最为突出的特色之一。

1.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历程

第一阶段:因材施教。1984年,在广泛调研、综合分析国内著名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优秀人才培 养方案的基础上,浙江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办了以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改试点班——‚混合班‛。其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厚实、思路开阔、有创新能力的工科‚开发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强化基础、淡化专业,坚持高起点、快进度,拓宽基础知识,实行滚动竞争。实行第一、二学年不分专业,第三、四学年学生自选专业,建立导师制,开展个性化培养。1994年,学校将‚混合班‛培养模式进一步推广,成立了覆盖面更广的‚工程教育高级班‛。

第二阶段: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1995年,学校开展全校性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混合班‛十年办学的经验,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即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并重,能在国际大环境中具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加强主辅修制,促进课程体系模块化,实施‚宽、专、交‛培养模式,即拓宽基础、实施专业培养、进行学科交叉。1996年,学校在‚混合班‛基础上建立了‚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选择不同专业二、三年级的优秀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实施交叉复合培养,采用团队合作、案例教学、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三阶段:发展推广。四校合并后,学校将‚混合班‛办学模式进一步推广扩大,于2000年成立了本科生荣誉学院——竺可桢学院,设立了工科混合班、理科实验班、文科实验班、金融实验班、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公共管理强化班等多种类型的特殊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个性化培养。2005年又增设数学英才班和‚4+4‛医学实验班。在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的办学实践中,浙大探索并总结推广了一套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模式。2.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措施

建立‚重基础、宽口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竺可桢学院在通识课程的设臵上,突出英语、计算机和人文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在大类基础和专业基础的培养上,设立了文、理、工三大类平台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一系列专业基础模块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宽厚的基础上有广阔的专业自主性选择空间。

实施个性化培养。学生在完成前期‚宽基础‛学习即将进入后期‚专、交‛培养环节时,学生和专业学院教师通过双向选择确认导师。学生参加导师建议的学术研究活动,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特长、兴趣和志向,指导学生制订专业课程培养方案,实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倡导研究性学习。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计划,在实践中培养研究能力;通过专业导师制,促进学生与教授及研究人员之间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同时,以学术传统和创新文化影响、熏陶学生,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研究习惯。

营造竞争合作的成长环境。竺可桢学院非常注重非智力因素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影响,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滚动制‛培养,在大一年级每学期结束后进行分流和择优递补。通过这一管理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汲取知识。同时,指导建立了‚多学科交流组‛、‚灵韵艺术团‛等多个学生社团,积极建构合作发展平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此外,学院还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3.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经验

与时俱进,创新培养理念。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对培养理念的认识上,经历了以专业为本(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以知识为本(强调宽基础、学科交叉)、以人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等几个不断递进的演变阶段,探索形成了‚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

持之以恒,创新培养模式。二十多年来,从单一工科混合班到培养多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主动把握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脉搏,以锐意改革的精神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逐步构建了前期强化基础、复合交叉,后期导师指导、自主学习的,以宽基础、交叉性、研究型、个性化为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系统推进,创新培养体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培养理念、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成长环境、发展平台、考核评价、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二十多年来,我校坚持以系统的观念和方法,扎实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有效的管理制度。竺可桢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改革实践,对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作为教学改革的‚试验田‛、追求卓越的平台、特殊培养的基地,新浙大组建九年来在本科教学改革上出台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多数是在竺可桢学院实践探索基础上形成的。竺可桢学院办学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同行的好评,吸引了许多兄弟高校前来学习交流。2005年,以竺可桢学院办学为主要内容的‚浙江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整合培养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

四校合并后,浙江大学成为拥有理、工、农、医、文、史、哲、经、管、法、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充分发挥学科门类全、科研实力雄厚和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优势,努力形成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自身特色,是浙江大学孜孜以求的目标。学校深入分析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总结推广竺可桢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措施和经验,逐步形成了本科教育‚整合培养‛这一新特色。

所谓‚整合培养‛,就是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的优势,整合学科、科研、课程、环境、管理等方面资源,大力推进学分制,构建‚宽、专、交‛结合,‚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

1.通过学科专业的整合,优化本科教学基础平台

调整专业结构。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是我校本科教学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近几年来,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为导向,依托重点学科、国家基地、博士点和硕士点,加大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注重学科专业的内涵发展。增设了电子商务、生物信息学、软件工程、物流管理、数字媒体技术等新兴的综合交叉型专业。利用高新技术整合改造传统专业,设立了应用生物科学、生物系统工程、信息资源管理、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源与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与通讯工程等宽口径专业。优化了专业结构,形成了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和新兴学科专业并举、基础性学科专业和应用性学科专业共进的良好发展格局,为建设一批品牌特色专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实施大类培养。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交叉、知识会聚的趋势,学校不断改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拓宽专业口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按大类培养的目标。2002年,将108个本 科专业分为文科Ⅰ、Ⅱ、Ⅲ三类,理科Ⅰ、Ⅱ、Ⅲ三类,工科Ⅰ、Ⅱ、Ⅲ、Ⅳ四类和艺术类、设计类等12个大类;2006年又进一步将12个大类整合为文科、理科、工科、文理科、理工科、艺术与设计等6个大类。此外,积极试行‚英语+X‛、‚信息+X‛、‚X+管理‛等特殊培养方案,不断扩大和完善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等培养模式,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优化课程设臵。大力推进本科阶段前期通识教育、后期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交叉学习。先后5次修订各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逐步建立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在完善课程体系基础上,通过有目标、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的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努力形成了一批具有浙江大学特色的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新浙大组建以来,学校累计设立本科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94项、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37项、通识课程建设项目51项、多媒体课件建设项目三期共321项,评选出优质课程207门;同时,开设新生研讨课81门、学科导论课115门,有力地推进了研究性课程教学。2003年以来,共有《数学建模》、《有机化学》等2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等69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2.通过教学与科研的整合,提升本科教学水平

坚持研究性教学。学校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科研力量强、科研活动密集等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引导和组织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一是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结合起来。据近三年统计,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结合教师科研项目或生产实际的占75%以上,部分学院达到90%以上。二是大力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学校每年拨出专项经费,以立项的方式支持本科生开展科研工 作,并为每个项目组配备指导教师,使学生尽快接触学科前沿,提高创新能力。该计划内容涉及理、工、农、医、人文、经管等各领域,每年立项规模稳定在2000余项,参加学生5000余人次。三是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结构设计、程序设计、机器人、挑战杯等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竞赛活动,规模不断扩大,连年取得优异成绩。如1996-2004年历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浙江大学共获得一等奖23项、最高奖INFORMANS奖2项。我校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连年获得‚优胜杯‛。2006年,我校学生还获得‚TopCoder软件开发挑战赛‛和‚Google中国编程挑战赛‛冠军、‚欧莱雅工业设计大赛‛全球亚军,以及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奖和iF材料概念设计奖等国际顶级设计奖。

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学校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投入等多种途径,积极构建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我学习、自由探索、自主实验、自行管理‛为特点的,分层次、多模块、开放式的本科实验教学体系。近五年来,累计投入2.48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教学实验室建设。为引导高水平教师参与本科实验教学,学校制定了实验教学系列人事政策,设立了实验教学‚校聘关键岗‛,并确立了实验室研究项目和设备研制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目前,学校共有化学、生物、力学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有电工电子、机械等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正在公示之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此外,还拥有11个省级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

开放科研实验室。学校充分利用国家和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理、工、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资源,为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等提供支持。如国家光仪工程中心在近两年内,共承担了129位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在该中心推动下,信息工程(光电)专业本科生在毕业设计上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不少学生在《中国激光》、《光电工程》、《光子学报》等国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论文。

3.通过内外资源的整合,拓展本科教学空间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在建好校内100多个实践基地的同时,积极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95个、实习单位602个。如与上海宝钢、镇海炼化、巨化集团、舜宇集团、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合作建立了校级实践教学基地,在杭州、湖州等地重点建立了高科技农业示范教学基地,每年吸引大批学生前往学习、考察,既发挥了重要的教学作用,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第二课堂管理方面,于2002年设臵‚第二课堂学分‛,规定本科生必须修满一定数量的第二课堂学分方可达到毕业要求。为此,学校研发了‚浙江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网‛,进行第二课堂学分认证,为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学校已连续18年被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努力推动海外交流。为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学校创造各种国际交流机会。近年来,我校与美、英、法、德、日、俄罗斯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30多所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还加入了由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30多所国际名校组成的‚环太平洋研究大学联盟‛(APRU),建立了多个国际化引智创新平台——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国际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国际电磁学院浙大分院、求是高等研究院、国际创新研究院等,为 开展本科生国际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学校每年选派大批本科生到海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学习、交流,2006-2007学年参加海外交流的学生达898人次。学校实施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海外实习生计划‛等项目已成为知名品牌。2006年,我校‚文琴艺术团‛出访美国,在联合国总部和耶鲁大学等名校成功演出,赢得了各界的关注与好评,充分展示了中国学子的良好形象,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发挥校友育人作用。近几年来,我校许多校友捐资支持母校。学校积极引导校友的支持向教育教学倾斜,使大部分捐款都用于建设教学大楼、实验室和设立本科生奖学金、助学金等方面。如2006年9月,段永平校友联合网易总裁丁磊以募集捐赠的形式向学校捐赠了4000万美元,成为浙江大学有史以来获得的数额最大的一笔捐款。2005年5月,由部分校友、社会人士发起和捐资成立了‚浚生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当年就拿出近40万元资助了百余名大学生和研究生。此外,一大批杰出校友还回校为本科生举行讲座,为营造学校浓郁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做出了贡献。

4.通过管理环节的整合,保障本科教学质量

全面推进学分制。从2000年起,学校试行新模式学分制,实施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双学位贯通培养方式;推行学分绩点制,实施弹性学制和重修制;实施大类招生和宽口径大类培养制度。调整优化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构建宽口径的基础课程平台。学校设立学生注册、选课中心,实行网上统一注册、选课,以及按学分收费等制度。自2002年开始,学校全面实施学分制,积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要求本科生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合理选择课程。为推进课程改革,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从2004年开始试行‚四学期‛制,实施循环开课和平行开课,改进课程安排,满足学生学业上的要求。

加强对本科培养的指导和管理。2003年,我校成立了‚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与服务等工作进行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协调和督促检查。2006年,为了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对原有按校区建立的教学督导体系进行了调整,建立了新的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由校党委分管副书记任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职教师代表、退休教师代表及学生会代表参加。该委员会成立后,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组织进行专项教学检查,广泛开展学生满意率调查等,极大地推动了优良校风建设。

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激励力度。学校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和人事考核政策,把教师承担本科教学情况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任、工作考核等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推动高水平教师承担本科教学。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名师的扶持培养工作,鼓励教师通过编写教材等途径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运用于本科教学。近年来,我校共有25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工程图学特色平台的探索实践与教学基地辐射‛等2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有57项教学成果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5位教师获国家教学名师奖,23位教师获浙江省教学名师奖。

5.通过德育要素的整合,形成本科教育合力

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学校认真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投入100万专项经费,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五个一‛工程;深入开展‚三育人标兵‛评选活动,推进教书育人工作;通过学校领导与学生、机关支部与学生支部、学生党员与困难学生结对等‚六结对‛形式,实施 ‚结对帮扶‛工程,让广大教职员工切实担负起育人职责。学校重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重要环节,通过学长辅导、领航人生讲座、新生奖学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和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等活动,实施‚新生特别教育计划‛,引导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隆重举行毕业典礼,由校长亲自给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与每位毕业生合影留念。同时,学校不断推动新形势下学生工作途径和方法的创新,涌现了诸如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建立新型班级基金、教授与本科生‚一带一‛等一系列学生工作创新成果。2005年,我校获得浙江省学生工作创新奖,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整合校内资源,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并构建三个‚一盘棋‛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在构建工作主体上突出‚一盘棋‛——充分发挥各职能部处、各学院以及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和思政教育等领域专业力量的作用,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完善内容体系上突出‚一盘棋‛——开展多层次的教育活动,建立便捷、稳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网络,实施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在优化工作环境上突出‚一盘棋‛——积极协调校内外资源,建立学生申诉表达机制,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排查、干预、治疗等工作。全校常年设立6个心理咨询点,4个心理门诊,每年接待学生2000余人次。我校被评为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单位、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开设人文讲座,建立校史馆,广泛开展‚知校、爱校、荣校、兴校‛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国家、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积极建设景观文化,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校园环境及软硬件条件,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建造一批历史文化名人或杰出校长的雕 像及院士长廊,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发展健康有益的社团组织,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推行体育教学俱乐部制、体育课选修制,实施体育个性化教学,以‚飘渺毅行‛②为代表的校园群体运动蓬勃开展。

质量是生命,特色是灵魂。浙江大学将进一步坚持长期形成的办学特色,继续大力弘扬‚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加大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总结并深入推进‚整合培养‛,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先进水平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

飘渺毅行:浙大学生通过校园BBS发起的一项集体远足活动。其主题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锻炼毅力,增强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一年举行两次。最近一次毅行,参加人数多达8000余人。② 17 附录:

浙江大学校歌歌词及白话译文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大海浩瀚而不自满,所以能容纳千江万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习坎示教,始见经纶。无曰己是,无曰遂真。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何以新之?开物前民。嗟尔髦士,尚其有闻。

念哉典学,思睿观通。有文有质,有农有工。兼总条贯,知至知终。成章乃达,若金之在熔。尚亨于野,无吝于宗。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各种学问广阔无际,延伸到整个宇宙天地。超越形体的称为道,有具体形貌的称为器。礼制区别人们差异,音乐使民众和谐相处。明白它们的统一关系,就会更加聪慧明智。

哈尔滨工程大学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篇6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教育质量面临严峻考验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开始之时正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起步时期。1999年, 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出了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连续几年的快速发展, 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由1998年的108.36万人达到2002年的320.5万人, 在校生规模由1998年的340.87万人达到2002年的903.36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002年的15%, 2003年毛入学率达到17%[1], 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必须肯定的是,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它对提高国民素质, 推进科技、经济和社会进步将产生巨大作用。但是, “量的增长必然引起质的变化”, 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也随之出现。

(一) 教育资源不足凸显

高校连续扩招, 既为高等教育大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也给高等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虽然国家教育部以及各省市有关部门相当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抓紧改善办学条件, 但由于招生规模总量的绝对增长幅度大大超出了各种投入的增长幅度, 许多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进程远远落后于扩招的速度, 教育资源不足凸显。

1. 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基本建设亟待加强。高质

量的教育须以必要的办学条件作支撑。高校扩招后, 由于投入的幅度远小于学生规模的增长速度, 造成生均教育资源占有量下降, 教学支撑条件变得脆弱, 教学质量的基础发生动摇, 带来了质量滑坡的潜在隐患。

2000年以后, 预算内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逐年减少, 特别是直接关系教学条件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由2000年的2921.23元减少到2003年的2352.36元, 减少了4.12%, 这无异于教学条件恶化[2]。

教学基础设施指标呈全面下降趋势。以生均计算, 与1998年相比, 2000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占地面积减少了22平方米, 生均校舍面积减少了6平方米, 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减少了2平方米,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投入减少了550元, 生均图书占有量减少了33册[3]。

教育经费紧缺, 教学条件局限, 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一大障碍。

2. 师资力量全面紧张,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在硬件设施告急的同时, 师资力量也暴露出捉襟见肘的尴尬。国家教育部2007年提供的《各级普通学校生师比》的数据显示, 我国本科院校的生师比从1998年的11.63飙升至2003的21.07。

200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方高校生师比超过20﹕1的地区, 由2000年的2个增加至2002年的6个[4], 甚至有30所本科院校生师比达到25—41[5]。2002年, 北京市教委对50所高校的调查表明:北京各高校师资短缺现象十分严重, 大多数学校的教师负荷严重超标, 62.5%的学校基础课教师短缺, 31.2%的学校专业课教师短缺[6]。

(二) 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受到冲击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提高教育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尽管我国高校跨越式发展战略稳步实施, 但是在人才培养上, 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1.“科研”对“教学”的挤压。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985工程”和“211工程”战略基本上是同步推进的, 但后者强大的示范效应与大量资金投入, 使许多大学在规模扩张之后对科研重要性的强调远远超过教学, 而大学又将科研压力通过量化“转嫁”到教师身上[7]。教师晋升、奖金分配等都与科研经费的多少、课题与论文的层次和数量挂钩, 这种评价体系导致大学教师对科研产生一种“自发的倾向”。一些教师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 不愿意从事基本课堂的教学, 不愿意探讨教学方法, 不愿意从事基础教材的编写。据2001年底的一项统计表明, 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使用五年前编写的教材的比例占50%, 三年前编写的教材比例为30%, 专业知识陈旧现象比较严重。“教授不讲授”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据统计, 2000年教育部所属的71所高校中, 有1/3的教授和1/5的副教授没有承担相应的本科教学任务。其中有5所高校, 有70%左右的教授、副教授不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8]。

另外, 一些地方本科高校或教学型大学为达到“升格”、争取硕士点和博士点的目的, 将教师的精力导向相对弱势的科学研究, 而忽视了本为立校之基的本科教学。

2.“社会服务”对“教学”的侵占。

社会服务活动特别是市场经济下有偿服务的增加, 成为影响大学教师教学投入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大学科研活动的市场化以及社会服务职能的增强, 大学教师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的机会越来越多, 有些教师索性自己开公司、办企业, 以获取更多的发展基金和服务收入, 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从而无暇本科教学与质量改进。教学成了应付差事, 甚至出现不备课、迟到、早退、逃课或找人代课等不良现象。睦依凡也指出, 大规模地开展社会服务可能过分占用了高校有限的资源和精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是自20世纪末我国启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以来, 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高等教育资源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 这种现象似乎更加严重[9]。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教学管理带来挑战

众所周知, 良好的教学管理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学生数量增加, 教师人数及其他教学资源相对紧张, 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教学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

(一) 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管理模式由传统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变

传统的精英型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大众化高等教育, 多样化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1. 高校内部及内部各部分之间协调性问题。首

先, 大众化之后, 学校原有的精英式课程体系和内容与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要求之间会发生冲突, 较为单一的学术标准与大量不同学生的志趣以及就业需求多样化之间产生矛盾。面对众多层次与需求不一的学生, 必须实行与之适应的管理方式。其次, 学生大量增加, 但教师却没有等比例增加, 这意味着教师给学生的个人关切机会大大减少。而且师资队伍出现年轻化趋势, 教师价值观显现多元化, 因而内部组织可能出现离散化。再次, 越是规模较大的组织, 其管理越会出现科层化, 科层管理加强, 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之间的协调问题会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2. 从高等学校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问题来看,

首先, 学校收入的多元化导致政府与大学、大学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改变。其次, 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和应用型人才需求比例增大, 大批学生需要参与社会实践, 学校与企业界、商界、政界需要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再次, 更多的学生需要就业, 层次下移, 社会需求呈现多样性。因此, 如何使精英高等教育比较单一的培养目标与社会对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的需求之间协调起来, 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3. 从精英型管理模式向大众化管理模式转变过

程中, 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如学分制改革、学生收费及助学贷款改革、教师聘用制度改革、就业制度改革等, 均会遇到矛盾和问题。例如, 在学分制改革中, 因教师数量不够、质量不高而开不出足够的选修课, 无法满足学生选课的要求;在教学管理上, 如果实行选课制, 打破原有班级制度, 学生如何管理等等都成为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 多校区办学给教学管理带来诸多问题

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是高校扩招和学校整合的必然产物。自20世纪末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 积极推进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一大批高校通过调整、合并或扩展, 成为多校区大学。多校区办学为高校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势, 但由于办学地点分散, 客观上也给我国传统的大学运作理念及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冲击和挑战。

1. 地理跨度的扩大和管理层次的增加, 加大了教学管理难度。

多校区大学, 由于其校区地理位置分散、规模扩大, 在管理上往往会更多地从宏观上对整体工作进行指导和调控, 具体的教学、人事、财务等方面的管理权力将更多地下移, 这种以目标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有可能导致学校高层与各校区以及基层之间的教学管理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与交流, 相对缺乏对各校区以及基层教学改革与发展工作必要的及时的监管和控制, 从而影响了学校高层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多校区在组织管理结构上具有特殊性。

由于一校多地办学, 在客观上各新校区都有一定相对独立的运转功能。校本部与新校区、校本部各部、处与新校区各派出机构、校部各院系与新校区各办学单位间条与块、条与条、块与块各方面关系处理有一定复杂性。在新校区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院系归属、学科建设、教师调度、学生管理及后勤保障等方面也都有很多在老校区所未遇到的新情况、新矛盾。

(三)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亟待规范

从1999年到2005年, 教育部先后批准了198所新升新建的本科院校, 占全国701所本科院校的28.25%[10], 新建本科院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 这批高校面临着从专科到本科的转变以及大规模扩招所带来的双重问题。

1. 实现“内涵升本”是新建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

新建本科院校, 大部分是从专科升本而来的应用型院校, 不少大学的历史较短, 尚处于本科教育办学的初级阶段。由专科升格为本科, 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理念、队伍建设、培养目标、管理方式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需要“根本性的转变”。

2. 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新建本科院校的迫切要求。

扩招后许多新建本科院校没有及时构建一套适应高校跨跃式发展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模式单一, 尚未形成完整规范的管理程序和办法, 因而亟须加强教学管理, 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保证扩招后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高校教学质量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与大学相关的利益人比以前扩大了许多。这些利益相关者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以及使用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也同时为高等教育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些利益人共同投资高等教育、共同关心高等教育的发展, 因此, 高等教育就要对他们负责。利益人最为关心的自然是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一) 学生、家长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

以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学生”群体为例。随着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收费制度的实行, 从缴费上大学的事实出发, 学生、家长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一些学生家长说:过去老是担心孩子能否考上大学, 现在担心的则是孩子能否考上好的大学和好专业, 否则, 宁愿多读一年再考[11]。大学的教学质量成为学生是否愿意上你这个大学的首选。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经过系列调研认为[12], 学生和家长对高校扩招充满热情也不是为了徒有虚名, 而是期望获得真才实学。这就要求高校在降低门槛的情况下, 必须采取措施保证教育质量, 严格毕业标准, 确保输出合格人才。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又如何呢?2001年, 据清华大学刘西拉教授在两所著名高校的两个工科系进行的教学质量调查显示, 从学生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满意程度来看, 认为“很满意”和“满意”的学生只有5%, 认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学生达53%[13]。

(二) 高校扩招必须要有质量保障成为社会共识

针对社会对本科教学质量不断滑坡的质疑, 高等教育质量成为“两会”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很多代表认为, “高等教育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高校扩招还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 但如何保证质量却是值得重视的问题”[14]。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江景波教授在“两会”上指出, 在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大众化进程中, 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 是扩招后质量不滑坡的有力保障[15]。

高校扩招必须要有质量保障, 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要求和共识。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在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后, 在北京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期间发出了“健全评估监督机制, 规范高校办学行为”的呼吁[16]。民盟湖北省委员会建议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政府加大力度, 对高校教育质量进行监控, 并提出相应措施[17]。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中, 社会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心理预期值迅速变化, 在坚持高校扩招正确方针的同时如何确保教育质量, 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回顾了首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背景。首轮本科教学评估产生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定背景之下, 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并符合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

上一篇:搞笑段子短篇下一篇:山东高考满分作文: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