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感动人物

2022-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十大感动人物

“感动中国”医生人物

200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首次出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当年,钟南山就以“战疫者”的身份出现在了“感动中国”的舞台上,17年后,钟南山又以84岁的高龄继续抗击新冠病毒。本章,我们梳理了从2003年-2019年历年来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医生。看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应能体会到,岁月静好里少不了医者的守护。仁医,本就是济世良药。无数医者用大爱情怀和精湛技艺书写了医务工作者忠于信仰、无私奉献的人生轨迹,感动了中国。

高耀洁:“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

2004年2月20日,高耀洁被评为“感动中国”2003年度人物。1927年出生的高耀洁,直到她从河南中医学院教授职位退休后,才不经意间成为了社会的“高光人物”,也成就了她余生的事業。多年来共花费近百万元自费印刷防艾宣传资料、救助艾滋病患者和艾滋孤儿,她被媒体誉为“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

1996年,高耀洁第一次接触到因输血感染艾滋病的病例。那天,她去某医院会诊,遇到了一位女病人,身体极度消瘦,高烧不退,皮肤上还出现了暗紫色的斑点。高耀洁的脑海里闪过艾滋病的症状,但刚有这个念头,就被别的医生否定。那时,艾滋病对于国人来说,还很遥远。

“开始我也根本不相信。后来那个女病人被确诊是艾滋病,而且以前接受过输血。我叫她的爱人来检查,又叫她的孩子来检查,结果都是阴性。这下我才相信她是因为输血感染的。”高耀洁回忆道。当时高耀洁和同事都认为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可患者不可能是性工作者。凭着医生的直觉,她开始调查艾滋病的传染源。

听说河南开封某地疫情严重,高耀洁带着记者赶了过去。一到那儿,他们就被客气地“请”上了回郑州的汽车。“我告诉司机要去开封的家。”司机就在离开封40多公里的地方让他们下了车。高耀洁一行人在路边一晚5元钱的旅店住下。第二天,天还未亮,高耀洁就叫醒两位随行的记者。他们半路上打动了一个三轮车夫,坐着摇摇晃晃的三轮车抄小路进了村。那次,高耀洁一口气走了7个村子,被捂得严严实实的真相一个个地“炸开”……

类似这样“游击战”式的调查,高耀洁进行了六七年。从最初暴发的老疫区,到新的疫区,高耀洁越“打”越接近“血浆经济”导致众多农民感染艾滋病的真相。

通过调查发现,所有患者都有献血史,高耀洁开始意识到血液传播艾滋病的严重性。从此她积极曝光河南省通过采血而导致的艾滋病急速传播,继而被人所知。她也成为第一个拉响中原艾滋病警报的人。

最初高耀洁自费印刷防艾传单,自己到火车站、汽车站等人口密集、流动性强的地点分发,甚至曾到夜总会宣传。多年来,她走访了河南省100多个村庄,见过1000多个艾滋病患者;高耀洁自费出版《艾滋病、性病的防治》一书,免费发放30万册;由她主办编写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报》以“宣传和预防艾滋病”为己任,长时间战斗在中国防艾战线的最前沿。

高耀洁至今忘不了那一幕。2001年10月的一天,高耀洁去探访艾滋病患者,一进村就听见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在喊,“你下来,你下来”,声音都有点嘶哑了。高耀洁推开一间破旧的茅屋,竟看见一个女人吊死在房梁上。她的脚边,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一边喊着,一边饿得啃她的脚跟。村民告诉高耀洁,孩子的父母卖血时感染了艾滋病,男人已死,女人在贫病交加中,实在活不下去自杀了,孩子也患了艾滋病。

从此,高耀洁改变了对艾滋病人的救助方式,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了艾滋病死者的遗孤。

高耀洁所定义的“艾滋孤儿”,即艾滋病患者去世后留下的未成年子女,与“艾滋病孤儿”不同,他们并未感染艾滋病,但是他们失去了依靠的亲人,生活没有着落,经常吃不饱穿不暖。

高耀洁先后救助了164个孤儿。她给他们寄钱,寄衣物。春节的时候还把孤儿们带回家过年。孩子们都亲切地喊她“高奶奶”。

2001年,“全球卫生理事会”授予高耀洁“乔纳森·曼卫生及人权奖”。2002年,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英雄”;同年,又被《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之星”。2003年,她被中国官方媒体评为“中国人物”“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又获得“亚洲的诺贝尔奖”——拉蒙·麦格塞公共服务奖。

桂希恩:“一个教授做的五年,可以影响中国五百年”

2020年初,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春节假期,年逾八旬的桂希恩仍然坚持每天到办公室工作。

桂希恩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教授,著名艾滋病防治专家,湖北省艾滋病临床培训中心主任,2004年度十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颁奖词对他是这样评价的:“一个教授做的五年,可以影响中国五百年。”

1960年,桂希恩即将大学毕业,同学们都想方设法留在大城市,桂希恩的父亲桂质庭、母亲许海兰都是武汉大学的知名教授,他完全有条件留在武汉,但年轻的他心中有一个抱负——将自己的所学献给缺医少药的边区人民。他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这一愿望时,父亲对他说:“你以后的路由你自己选择,你只要把握一点,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于是桂希恩到了青海,主要从事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

1976年,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桂希恩调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原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工作,当了一名传染科医生。上世纪80年代初,桂恩希两次赴美国进修学习。80年代末被国家卫生部授予“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称号。

1985年,为了开展国内的出血热治疗,桂希恩从美国带回了基因工程干扰素。由于这种干扰素需要进行临床实验,桂希恩将其注射进自己的体内,结果高烧不止。他是我国第一个接受基因工程干扰素注射的人,也是我国第一个使用基因工程干扰素的医生。

从1985年到1987年,桂希恩连续3年都到湖北钟祥进行出血热防治工作,每次一去就是三个月。1986年底,在钟祥进行病毒唑治疗出血热的临床实验,要过年了,同去的人都走了,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既当化验员又当医生,240例临床实验他一人就完成了80多例。

1999年夏天,桂希恩的一位来自河南上蔡的学生告诉他一件事,说村里很多人得了一种怪病,发烧、拉肚子,怎么也治不好,还有一些人已死于这种“怪病”。几天后,桂希恩就来到上蔡县文楼村。第一次抽了11人份血样回来,结果10人艾滋病检测呈阳性;第二次抽140人份血样回来,一半艾滋病是阳性。而且他们都卖过血。

从那一年开始,桂希恩数十次深入到河南艾滋病高发区,倾其所有为当地人提供检测和治疗的帮助,并开展家属内传播和母婴传播的研究。在长达5年的工作后,艾滋病高发区终于被发现。桂希恩不仅揭示了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之众,而且还揭示了艾滋病在中国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此前,高耀洁等人的发现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对中国防治艾滋病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投身艾滋病防治工作之后,桂希恩开始接受社会捐赠,每一笔捐赠和去处他都造册登记,并向医院报账,累计超过了10万元。有一次他不小心说漏了嘴:“我们家庭投入这个事的钱要比捐赠的钱多得多。”

桂希恩曾数十次去河南,为500多名艾滋病高危患者做过检测。不仅往返路费和住宿的费用是他自己出,就连其中许多病人的检测费用都是他支付!至今已有100多个艾滋儿童和艾滋病人接受过他的资助。

桂希恩对病人非常慷慨,可他对自己却非常苛刻。走进桂希恩的家,没有人会相信这是个有着海外关系的、大学教授的家,书柜是上世纪60年代的,桌子是70年代的,椅子是80年代的,就连最值钱的“家当”也不过是一台25英寸的彩电!墙壁不但没有任何装修,刷的还是卫生漆,油漆的颜色还新旧不同。

文楼村的艾滋病病人程金在武汉治疗时,看到桂希恩竟无一件像样的衣服,十分难过。在离开武汉前,他特地将媒体捐赠给他的一件崭新的衬衣悄悄压在桂希恩的枕头底下,并在纸条上写下留言:“作为一个专家,您的穿着也不比我好,这件衣服您留着比我更有用。我知道当面给您,您不会接受,所以在临走前将衣服放在您的枕头底下,只有这样才能再次表达对您的感谢……”

2001年5月,桂希恩将5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带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做全面的检查,医院将他们安排住进一栋将要拆掉的两层宿舍楼。此举立即引起邻居们的抗议,面对重重压力,桂希恩把5名艾滋病患者接到自己家中,与这些病人同吃同住,以此向公众表示与艾滋病患者正常的生活接触不会被传染。

2004年2月19日中午,湖北浠水的艾滋病患者万晓(化名)来到中南医院找桂希恩看病,桂希恩带着她做了各种检查,中午安排她吃了中饭。万晓给桂希恩带来了两瓶洋酒,趁桂希恩出去给她配药的时候偷偷放到桂希恩的办公桌下。因为艾滋病,万晓感到“自己两口子已经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了”。她记得“桂教授每次来住处看我们总给我们资助,给我们做检查时,都不戴手套。我有时还提醒他防护一下。他总是摇摇手对我笑笑说,没事,这样不传染”。

桂希恩回到办公室时发现了她的这一“小动作”。他“威胁”万晓:“这样我就不再给你瞧病了。”万晓流着泪说:“每次都给您添麻烦,我们都不好意思。”桂希恩说:“省下钱把病治好,抚养好孩子,比送什么东西给我都好。”

临走之前,桂希恩叮嘱她要按时服药,并让她去药店配另外两种药,“这两种药在药店比医院便宜”。

2004年2月,桂希恩因在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上的杰出贡献,成为第四个“贝利·马丁奖”的获得者。桂希恩当场宣布把该奖奖金5000美元拿出来投入到艾滋病防治工作。

李春燕:守护苗寨的白衣天使

李春燕,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大塘村卫生室副主任医师,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00年,李春燕从卫校毕业后,随丈夫孟凡斌来到贫困村寨贵州省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这是一个从没有过医生的苗族村寨。

2001年,在家人的支持下,李春燕卖掉家里唯一值钱的两头耕牛,筹资2000元,开办了大塘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卫生室。

卫生室创办之初,为节省开支,李春燕连药箱也舍不得买,只好用竹篮子代替,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也是从当医生的父亲那里借来的。山高坡陡、交通闭塞的大塘村,村民生病只能步行到很远的乡里或县里医治,高昂的医疗费用使一些贫困、愚昧的村民求神拜佛或请来巫师驱神弄鬼。因此,李春燕的卫生室在创办后受到村民欢迎的场面并没有出现,长期相信巫师的村民们对这个挎着竹篮、不穿苗族服装的年轻姑娘没有太多的信任,找她治病的村民寥寥无几。

李春燕向来对巫术深恶痛绝,她决定用实际行动来“抢占领地”,为了便于与村民沟通,不会讲苗语的李春燕在家人的帮助下学会了苗语。于是,一场医学与巫术的争斗自李春燕创办卫生室后悄然在大塘村展开。

大寨村民组一吴姓人家孩子得了肠炎无钱治疗,只好请巫师来“治病”,恰巧李春燕路过,当即为患者作了诊断并开了药,没几天,孩子的病治愈了。随着治愈患者数量的增多,李春燕慢慢获得了村民的信任,找巫师的人越来越少,来卫生室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刚边寨村民王岁山患了肠套叠,在医院治疗花光了几千元的贷款后,只好来找李春燕。从李春燕家到刚边寨,走得最快的人都得半个小时,为给王岁山治病,李春燕每天得往刚边寨来回跑4趟。两个月时间,她累得连走路都走不稳,最后,索性把王岁山接到家里来治疗,一个多月后,王岁山痊愈,而李春燕分文未收。

王岁山并不是村里唯一享有李春燕特别照顾的病人,她每次出诊,从不收取费用,村民穷,拿不出钱付医药费,大多数人看病只能赊账,卖给村民的药,也与批发价差不多,要是遇到特别困难的村民,她甚至连药费也不收。

行医的同时,李春燕还为村里的产妇接生。每年,村里通过她迎接的新生命都有几十个。接生一个孩子,得到的回报很少超过5元钱,有时守候一个通宵,只有幾角钱。

到2004年底,李春燕为全村近7000人次消除疾病,把许多病人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自己却欠下了7000余元的债务,辛苦创办的村卫生室面临倒闭。

生活的艰难让李春燕想到过放弃,和丈夫一起出去打工。但在离家前的那个晚上,家里来了很多人,他们拿着零钱和鸡蛋来还债……捏着村民们还来的一堆皱巴巴的总数才100多元的块币和角币,李春燕猛然读懂了乡亲们眼神里的期盼和信赖,她没有离开大塘。在李春燕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塘村原来的一些不良生活习俗也慢慢得到了转变。

从2005年起,一些媒体陆续对李春燕的事迹进行报道,媒体的关注使她得到了全国各地热心人的支持和资助。在新闻媒体对李春燕报道后的一段时间,她每天都会接到多个来自各地的电话,其中不少是被她的事迹感动后邀请她外出发展的。“别人的邀请并不是没考虑过,如果我真的走了,这里乡亲生病就没有人给他们医治了,我舍不得丢下他们,虽然贫穷,但他们的生命同样可贵。”村民的依赖和信任使李春燕婉言谢绝了他人的邀请。

在热心人士帮助下,2006年4月,总投资22万余元的大塘村新村卫生室终于竣工。这个使用面积达27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有药房、治疗室、病房、办公室、B超室等。现在,李春燕工作的大塘村博爱卫生站共有医务人员4人,每年都有志愿者前来服务。

华益慰:“人民的好军医”

华益慰,著名医学专家,主要从事胃肠、甲状腺、乳腺等普通外科临床工作,曾任北京军区总医院外一科主任、主任医师、专家组成员。在48年的从医生涯中,他用仁心仁术累计治愈上万名患者,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被广大群众誉为“人民的好军医”“值得托付生命的人”。2006年6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号召全军广大医务工作者向他学习。同年,华益慰被授予“白求恩奖章”,当选“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华益慰1933年3月生于天津一个医学世家。解放前,华益慰父母开办了一家“华氏夫妇医院”,家里挂着的一块“医乃仁术”的长匾,让他记了一辈子。“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大医有魂,生生不息。”这些深深刻入了华益慰的脑海里。他的少年是在南开中学度过的,“允公允能”的校訓同样让他铭记在心。1950年,华益慰从南开毕业被保荐到协和医学院燕京大学医预系。1953年,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被调往军医大学学习,入伍参了军。这次选择,决定了他未来一生的走向。

作为我国建国后培养的第一批8年制医学毕业生,华益慰从医以来一直在临床一线,手术数千例没有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华益慰医术精湛,他把“对事业极端负责,对病人极端负责”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他说:“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不是‘你交钱我看病’这么简单的交易关系,医生是一个社会角色,选择了当医生就是选择了责任。”

多年来,华益慰一直坚持每次查房都是稳稳地站在病床前,和颜悦色,低声细语,耐心地解答病人每一个问题,认真地记下病人每一个细小变化;冬天为病人查体时,他总是先搓热双手、焐热听诊器、尽量少暴露病人的身体。遇到女性病人,他都要求一名女医生或女护士在场,体现对患者的尊重。他常对年轻医生讲,查房时一定要站稳,眼睛看着患者讲话,这既是一种尊重,也是给患者一种踏实感。每次手术后,他都不急着换下手术服,而是和护士一起把病人抬上车,送回病房。病人醒来时,他总是认真查看术后情况,询问病人感觉,交代注意事项。华益慰始终坚守着“病人以生死相托,责任千钧”的行医理念。

在华益慰眼里,病人都是亲人,没有高低之分、贵贱之别。他给许多高级干部看过病,但从来没有利用医患关系办过一件私事;他给贫困患者看病,也是同样地周到细致热情。在别人看来,一名外科医生不收患者一次红包,好像令人难以置信,但华益慰做到了。1997年的某一天,一名患者家属在爱人手术前到华益慰家里咨询治疗方案,硬塞给他1000元钱。华益慰执意不收,反复退也退不回去,就以送钱人的名字在银行给送钱人存了起来,最终把存折还给了本人。

华益慰总是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一些慕名而来的外地患者挂不上他的专家门诊号,就会到家里去找他。为不耽误给患者看病,他特地在家腾出一间房用来接待病人,并且不收一分钱的费用。

1960年,华益慰刚工作没多久,他便做出了一个重要选择:参加支援西藏医疗队。当时,军队组织了支援西藏医疗队,名单上没有他,但他再三申请终于得到组织的批准,为此他推迟了一年的婚期。在这次任务中,华益慰表现出色被评为“积极分子”。通过这次锻炼,华益慰真正体会到了军人的荣誉与职责,为国家所担负的神圣使命。

1975至1976年,海城、唐山大地震接踵而至,华益慰都义无反顾地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特别是在参加唐山救灾半年多时间里,正赶上爱人病重,妻儿三人无人照料,困难重重,但他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

1981年,华益慰的妻子张燕容因患直肠癌住进了他们的科室。那一天,给妻子做完手术,华益慰再也无法控制内心的伤痛,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失声恸哭。为了减轻华益慰的负担,张燕容几乎把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揽在了自己的肩上。

1985年,华益慰的母亲病危住在301医院,老人走的那一天,正赶上他有一台手术,连老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能看上。第二天早晨,他简单办完丧事后就赶回医院,又站在手术台旁。华益慰并不是不懂亲情,上世纪70年代,他把父母从天津接到身边,老人眼睛不好,小黑白电视看不清,他就和妻子取出家里的积蓄买了彩电。母亲病重时想吃新玉米面粥,他下班骑着车到处找。

1998年,华益慰退休。以他在外科界的名望,有很多机会到社会上去挣大钱,但他仍然坚守在医院临床工作一线,从不要组织的特殊照顾。他总是说:“我要留下来,还可以为科室建设和发展提一些建议,病人到医院可以找到我,我还能为医院出点力。”

退休本来是退出工作岗位在家休养,但华益慰不顾自己患有颈椎病、腰椎病和高血压,依然坚持为患者看病,全神贯注做手术。年过七旬还坚持每年做100多台手术,有时手术一做就是十几个小时,常常累得大汗淋漓,两层手术衣都被汗水湿透。由于体力不支,他专门准备了一个高凳子,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坐在凳子上为病人做手术。直到2006年7月25日,华益慰被初步诊断为胃癌,他依然平静地走进手术室,为预约好的病人成功地做了手术。这是他从医生涯中最后一台手术。

华益慰先后3次接受大手术治疗,他忍着病痛把自己作为“活教材”向临床医生传授医术。华益慰找到医院病理科主任丁华野,对他手说:“我的病情多次检查未能确诊,手术后可能见到的所有并发症都同时出现,这是我行医几十年里从未遇到的,所以一定要做尸体解剖,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也好给后人积累一点经验。”华益慰的父母、岳父母4位老人都在去世后把遗体捐献给了医院,用于医学解剖。一套父母脏器标本的教学切片是老人留给儿女的唯一纪念。

2006年8月12日,华益慰病逝,在遗嘱中,他写道:“身后的一切形式都不再有意义。我愿以我父母曾经的方式作身后的安排:不发讣告;不作遗体告别;不保留骨灰;自愿作遗体解剖,此事希望委托丁华野教授安排,对疾病的诊断和医学研究有价值的标本可以保留……”

陈晓兰:执著打假的医生

陈晓兰,原上海一家地段医院的理疗科医生。从1997年开始,陈晓兰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达20多种,其中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因此被央视评为2006年度“3·15质量先锋”。多年不懈地与医疗腐败现象顽强斗争,她也因此成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

1997年,当时45岁的陈晓兰已经有近30年医龄,业务水平也得到认可。7月的一天,陈晓兰的一位老病人向她求助,说医生非给他打一种“激光针”,一打就很痛,人还发抖。陈晓兰于是开始关注这个新进入医院的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她看到仪器上写的是“ZWG-B2型”,说是“激光针”,其实是紫外光。随后,陈晓兰了解到,“光量子”一次治疗收费40元,每开给病人一次,医生可以拿到7元提成。因经济利益刺激,“光量子”使用越来越频繁。

8月底,陈晓兰偷偷从住院部借来这台仪器,拿一瓶装了生理盐水的盐水瓶,加入丹参并充氧,模拟人体,然后用“光量子”仪器进行“治疗”,结果瓶内产生了大量的絮状物。

这个“光量子”肯定有问题!陈晓兰经过研究后发现,这一医疗器械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并违法的东西,说是可以治疗57种病,事实上啥也不能治。按照说明,仪器的发明者是上海医科大学的陆应石教授。可陈晓兰到上海医科大学询问,却被告之,查无此人。陈晓兰开始去寻找使用了“光量子”治疗的病人。1998年夏,她找来挂号室的同事,搜集了一些使用“光量子”的病人病史,以作为资料保存。

为了获取准确证据,陈晓兰决定“以身试医”。她充当患者,先后到4家医院使用了“光量子”,然后在1999年3月15日,将这4家医院告到上海市虹口区法院。这样惊心动魄的举动也很让陈晓兰后怕:在一家医院打完针后,她回家就发起了高烧,不得已服用了免疫抑制药物。

1999年4月15日,上海市卫生局会同当时的医疗保险局、医药管理局,作出了禁止使用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和石英玻璃输液器的决定。“光量子”从此在上海销声匿迹,但北京、河南、河北、四川等地还在使用,并能进入医保报销范围。直到2005年3月18日,卫生部发布有关文件,这一治疗方法才被彻底制止。

“这是我打假的开始。”陈晓兰说。人们盛赞她打假的勇气,陈晓兰却认为:“这并不需要勇气,只是一种职业习惯,就像看到瘟疫、传染病要让它们停下来一样。”

选择揭露医疗黑幕,意味着站到了既得利益者的对立面,也意味着要面对各种威胁、阻挠甚至诬陷。从陈晓兰对自己所在医院进行实名举报之日起,医院内部就有人到处散播“陈晓兰有精神病”的流言,而且流言像流感病毒一样快速扩散。陈晓兰算是有心人,退休前特意开了一份出全勤的证明,她只能以此说明,自己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没有工夫闹神经病”。

在上海医疗界,陈晓兰名声在外,她去一些医院、诊所调查取证,很容易遭遇盯梢、阻拦甚至搜身,她经常随身携带不止一个录音笔。

10年来,经陈晓兰举报而被查处的伪劣医疗器械和欺诈性治疗方法,除了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还有石英玻璃输液器、鼻激光头、光纤针、半导体假冒的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血管内激光和药物同步治療、静舒氧输气器及其进气器件等。

为了举报伪劣医疗器械,10年来,陈晓兰在京沪线上往返了40多次。曾经有人提出要为她募捐,资助她经费,她全都回绝了。“一旦拿了钱,即使你把这些钱全都用到正道上,也会有人说你另有所图。我不拿,我就行得正。”

2007年10月,以陈晓兰事迹为题材的报告文学《天使在作战》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陈晓兰说:“如果不是走上了这条路,我现在也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但我是医生,我在和生命打交道!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王万青:情系藏族同胞的汉族“曼巴”

“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似水流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这是2010年“感动中国”组委会给甘肃省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王万青颁奖词中的一句话。

1968年,24岁的王万青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志愿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服务牧区。得知玛曲县最艰苦,王万青又毫不犹豫地来到了玛曲草原。“真不是头脑发热,也不是想出风头,就是觉得人一辈子应该做点什么。”王万青说。

上世纪60年代末期的玛曲县阿万仓乡还没有通公路,马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王万青来到海拔3600多米的乡“中心卫生院”,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两间破旧的土坯房,几张掉了油漆的桌子,药柜里只有寥寥的几瓶药,没有病床,整个卫生院最贵的医疗设备是院长亲自掌管的血压计。完全听不懂的藏语,更是让王万青仿佛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但这些都没有让王万青打“退堂鼓”,他把常用的话语用汉语注音,得空就背,不到半个月王万青能独立看病了。

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玛曲草原上的牧民生了病往往求医无门。王万青来了,带着先进的医疗理念、精湛的医术和一颗医者的仁心,长期缺医少药的藏区群众终于有了好“曼巴”(藏语医生的意思)。

王万青第一次骑马出诊是去抢救一名烧伤的老人和一名患急性扁桃腺炎的妇女。可是马走到半路,突然受惊,王万青从马背上摔下来,胳膊脱臼,疼得他躺在草地上直打滚,他强忍着刺骨的疼痛,指导同行的两个牧民对自己进行上臂复位,并吊着伤臂坚持前行,圆满完成自己首次出诊任务。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不论刮风下雨,王万青绝对不让病人焦急地等待,只要能为群众解除病痛,他就要尽一切办法去做。

在玛曲草原上,至今流传着“王曼巴”救人的故事。那是1984年的一天,一名叫南美的10岁藏族孩子,被牛角顶穿了肚子,外露的肠管都已变色。家人将奄奄一息的孩子送到乡卫生院时,小南美的血压已测不到了,必须立刻做手术。乡卫生院根本不具备做手术的条件,但如果转院救治,要翻一座山、过七道河,如此折腾,孩子性命难保。征得家长同意后,王万青把两个办公桌拼在一起,当作手术台,一个电灯泡加上一个手电筒,充当了“无影灯”。实施麻醉后,王万青冒着风险,为南美做了坏死肠管切除手术。

手术后10多天,南美开始进食了,南美得救了!一时间,牧民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夸赞这位神奇的“曼巴”。像这样救人的传奇故事不胜枚举。在阿万仓卫生院的20余年时间里,王万青每年接诊病人3500余人次,20多年累计接诊7万余人,累计手术上万例,而当时阿万仓乡总人口才3400余人。在当时医疗设备不足、乡卫生院基础设施极其简陋的条件下,王万青以精湛的医术,以一名医生高度的责任心成功救治了无数个生命垂危的患者。

1993年,王万青被调到玛曲县人民医院担任医院外科主任。在玛曲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王万青或主刀或主持参与过颅脑、颈、胸、腹、骨、妇产、五官科等各类手术数千例,有的手术还填补了玛曲高原外科手术空白。

长期的草原行医过程中,王万青认识到要减轻藏区群众的病痛,光靠看病还不够,没有完善的基础医疗普查就没有藏区健康状况的根本改善。8年时间,一个人、一匹马,王万青完成了阿万仓乡人畜共患的布氏杆菌病的普查摸底,完成了全乡牧民孩子的计划免疫。因为重视防疫,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阿万仓乡,很多传染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惠及牧民群众达1500多人。与此同时,王万青和他的同事建立了严格规范的门诊制度,先后为3000多名牧民建立了门诊档案,这在当时的玛曲县乃至甘南州都尚属首例。

为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王万青自费购买了一套俄文原版的《医学百科全书》,工作之余,刻苦攻读,翻译医学资料10万余字;在国家级和地方各级医学杂志上发表20余篇科研论文,部分论文获奖后还引起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所及国外医学界的关注。正因为他取得的突出成绩,王万青曾获得省部级表彰10多次,并于2010年荣获“感动中国”年度获奖人物。

数十年,王万青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了玛曲大草原的土地上。后来,年逾古稀的王万青出诊时,他身边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身穿藏袍的老妇人的身影,那是他的藏族妻子凯嫪。年纪大了,妻子已经不放心王万青一个人奔波在草原上。他们的大儿子接了王万青的接力棒,成了一名新的“草原曼巴”,二儿子做了警察,两个儿子都娶了藏族妻子,唯一的女儿则嫁给了当地的牧民。

“我要用我剩余的时间继续救死扶伤,更重要的是要讓全国、全世界看到藏汉两个民族的团结、融合,看到藏区的发展成就。”王万青说。

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现在看来,回国,学医,参军,入党,这四条路的正确选择才让我能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庆幸自己的选择,也永远感激党和国家,感谢部队这个大家庭对我的教育培养。”2019年1月14日,97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吴孟超在自己的院士退休仪式上动情地说。

从医70多年,吴孟超自主创新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创建我国肝脏外科论基础,主刀完成包括我国第一台中肝叶切除术在内的16000多台重大肝脏手术,使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如今全国肝胆外科的专家和医生中,八成以上都是他的学生。

1922年,吴孟超出生在福建闽清县。5岁时随母亲移居马来西亚,初中毕业后,他放弃学做生意的机会回国抗日,年轻的吴孟超深深懂得:“国家不强盛,咱们的腰杆就不硬。”

1943年秋天,吴孟超考取了德国人创办的同济医学院,成为“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的学生。毕业那年8月,上海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前身)在社会上公开招聘医生,吴孟超前去应聘,从此走上了医学报国之路。

自从选择了肝脏外科作为自己的事业,吴孟超就与肝脏结下了不解之缘。

肝脏是人体的“营养库”和“化工厂”,一直被视作外科手术的禁区。在我国,肝脏外科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还是一片空白。1956年,外国的一个肝脏外科专家访问中国时断言:中国的肝脏外科水平要达到世界水平,至少要二三十年的时间。国家荣誉高于一切,吴孟超带领他的肝脏外科团队,仅用7年时间,从无到有,不断创新,实现了我国肝脏外科理论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重大突破。

1959年,吴孟超创立中国人肝脏“五叶四段”的经典解剖学理论,奠定我国肝脏外科的理论基础;1960年,他主刀成功完成第一例肝癌切除手术,发明“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法”,开创我国肝脏外科手术止血方法先河;1963年,他成功完成世界首例中肝叶切除术,使我国迈进国际肝胆外科的前列。

1975年,安徽农民陆本海挺着像临产孕妇一样的大肚子来求治,被吴孟超诊断为肝巨大血管瘤。血管瘤像个马蜂窝,容易破裂导致患者死亡,当时国内外的救治成功率很低。吴孟超带着40人的医疗团队,决心手术,手术做了12个小时,切下的瘤子重18千克。直到今天,这仍是世界之最。多年过去了,已经80多岁的陆本海还经常打电话给吴孟超,反复表达他们全家人的感激。

“肝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小儿肿瘤,发生肝细胞瘤的危险很大。1983年,吴孟超成功为一名仅4个月的女婴切除了重达600克的肝母细胞瘤,创下了世界肝母细胞瘤切除年龄最小的纪录。一个星期后,女婴身体的各项指标全部趋于正常,体重还增加了1公斤。

吴孟超医术高超,来找他切除一个肝脏肿瘤的手术费、治疗费等,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他总是想方设法减轻患者负担,千方百计为患者省钱。每次手术缝合,他都是用手缝线。他说:“我们要多用脑和手为患者服务,器械用一次,‘咔嚓’一声1000多块,我吴孟超用手缝线,分文不要。”

特需科主任杨甲梅教授说,吴孟超对患者关怀备至,冬天查房时,他总是先把手搓热了才开始给患者检查。做完检查之后,总会顺手为患者拉好衣服,掖好被角,并把鞋子放在最方便的位置。

常有全国各地被“判了死刑”的肝癌患者,都冲着吴孟超的名望来医院。正是患者的敬慕和信赖,让吴孟超坚守在肝脏外科一线。他说:“虽然退休了,但只要组织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进入战位,投入战斗!我觉得我身体还可以,所以我有信心,也有决心。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是我最大的幸福。”

2006年,因为在肝脏外科界作出的突出贡献,吴孟超获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500万奖金。解放军总后勤部也奖励他100万元。吴孟超说:“我所有的知识和荣誉都是党和军队给予的,而我回报祖国和人民的还太少太少。600万元对我没什么用,还不如拿出来培养人才。”他把奖金500万用于培养科技人才,100万元用于奖励有重大贡献的医护人员。

在一次中德医学会学术年会上,吴孟超发现王红阳思路敏捷,就推荐她到德国留学。回国后,为她建立最好的实验室。后来,王红阳在肝癌等疾病信号转导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培养出超过自己的接班人,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对我最大的奖赏。”吴孟超说。目前一批以院士、长江学者等组成的学术人才梯队脱颖而出,他培养的25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已成为我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

周月华: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

“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这是“感动中国”评委会给予“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周月华和丈夫艾起的颁奖词。

1969年出生的周月华,8个月大时就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因此残疾。然而身体上的不便,没有让周月华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凭着自己的执著,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顺利从卫校毕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月华因身体残疾而四处碰壁。后来,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动了行医的心思。在父母家人的支持下,1990年11月,“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正式挂牌营业,那时她21岁。

起初的几年,周月华左手拄着拐杖,右肩背着药箱,独自一人奔走于村民家与卫生室之间。这种行医方式一直到她遇到艾起才有了改变。

第一次看到周月华,艾起的目光就无法从她身上移开。在他眼中,她自强自立,乐观向上。

“我很想和你一起去追寻美好生活。”当周月华问艾起为什么会向自己这样身体有残缺的人提亲时,艾起说道。

1995年,艾起与周月华喜结良缘。婚后,周月华和艾起将卫生室搬到邻近西河村小学的一套三层旧楼房里,而这里也成为他们的家。从这以后,艾起正式成为周月华的“专职司机”:无论风雨,无论路况,有周月华的地方,就有艾起,有路的地方他骑着摩托载着她,没路的地方他背着她,一步步前行。

艾起是村里的会计,除了本职工作外,他也承担起家务活,洗衣做饭。周月华忙碌起来,出诊探病、接待病人,不得不连轴转。背起妻子的同时,艾起也为妻子做好一切后勤工作:周月华忙得没时间吃饭,艾起就把热饭端到她面前;周月华列出诊所需要的药品清单,艾起骑着摩托出发,一定保证完成任务。

1998年的一天,凌晨3时,细雨蒙蒙。睡梦中的周月华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原来是村民杨光照家的儿媳临产了,想请周月华去接生。“艾起,快起床!”她赶紧摇醒沉睡的丈夫。艾起二话没说,背上周月华就出诊了。

那是一条怎样的山路啊!路面凹凸不平,盘旋陡峭。右边,是高高的峭壁;左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借着微弱的手电筒光亮,艾起背着周月华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杨家走去。在一个拐弯处,突然,艾起左脚一滑,右腿一下子跪在地上。周月华一下子被摔了下来,等她回过神来,才发现艾起不知道摔到哪里去了。“艾起,你在哪儿呢?”周月华哭着大喊。喊了一阵,黑夜里终于传来丈夫的声音。原来艾起掉到下面,幸好被崖边的一丛灌木挡住了。爬回路面后,艾起右腿膝盖处已是鲜血淋漓。但两人没有停留,又赶了1个多小时的山路,终于为杨家顺利地接生了一个健康的小宝贝。

虽然那次的经历至今还让周月华有些后怕,但只要乡亲们需要出诊,她还是会让艾起背起自己就走。

这个男人用20多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20多年来,周月华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医生”,感动了全中国的观众。

“没有他,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华说,“他是我这辈子的第二条左腿。”“我说过要背她一辈子,就要实现这个诺言,永远都不放弃。”艾起说。

胡佩蘭:98岁高龄的仁心医者

2014年1月22日,“中国最年长的出诊医生”胡佩兰走了,她用简单平凡的一生感动了中国。2014年2月10日,胡佩兰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胡佩兰1916年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县城北关。193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南大学医学部,1944年毕业。1986年,胡佩兰70岁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子上退休。她担任这个职务多年,是医院著名的妇科专家。她曾带头攻克了多个妇科疑难杂症,也经常临危担纲危重手术。退休后,胡佩兰先后在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每周6天,每天接诊30余人,20多年来从未间断。

解放后,由于在医院勤勤恳恳,胡佩兰被评为铁道部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1951年,胡佩兰参加了天安门阅兵,走在第一排,周恩来和朱德同她亲切握手,她还参加了周恩来举行的酒会。

胡佩兰养育了包括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在内的4个儿子。70岁退下来后,家人都劝她歇歇,但她坚持去出诊,为此,她还一度和家人“生气”。

每天早上8时,胡佩兰都会准时来到医院开始接诊。满头银发、鼻梁上架着眼镜的她在仔细听完病人叙述后,会用力撑着桌子站起身,扶着椅子走进检查室给病人手检。检查完她再扶着门框慢慢移出,略作思考,一笔一画地写下处方,用手指一行一字检查确认书写无误后,叮嘱病人几句,再迎接下一个患者。这一系列动作,缓慢但是娴熟,胡佩兰每天上午都会重复二三十遍。

亲手为每一个患者检查,亲笔记录每一份病历,接诊期间不休息、不间断,不看完病人绝不下班。“只要能活动一天,我就要为病人服务一天,国家培养了我,我要为人民服好务,不能白吃公家饭。”胡佩兰这么说,也在这样做,认真、笃定。

“便宜药治大病”是胡佩兰的口头禅,她在给初次看病的患者开药时往往只开3到5天的药量,病人服药见效后才会再增开药量。

在病人眼里,胡佩兰既是贴心的医生也是严厉的家长。一次,胡佩兰给一个23岁的女孩检查时,发现她已经做过8次引产,胡佩兰十分生气,严厉批评女孩不爱惜身体。她把每一个病人都当做家人,看到他们生病痛苦的样子,她都打心眼里感到心疼。

年事已高的胡佩兰记忆明显下降,但是病人的名字、病情、病状她却记得清清楚楚。哪个病人复查来晚了,哪个病人病情加重了,有时不用看病历她就能说得出来,特别是跟着她10多年的老病号,病因、病情、病症,甚至开过什么药,吃什么有效她都能记得清清楚楚。

很多人经熟人介绍,不远千里慕名来到这个不起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胡佩兰看病。时间一长,前来求诊的病人也越来越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心胡佩兰会过于劳累,曾限定每天门诊挂号名额,胡佩兰得知后十分生气。“看病还能拖日子?怎么能让病人白跑一趟?”此后无论多晚,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经常从早上一直忙碌到下午两三点。

胡佩兰性格耿直、待人热情,把徒弟当做孩子一样照顾,可一旦发现徒弟做出有违医德的事情,她就会劈头盖脸一顿训斥,绝不容情。胡佩兰说:“做医生要担得起责任,对得起病人的信任,贪慕虚荣,见利忘义就对不起医生这个职业。”有时看见电视上报道医生收受红包,卖药提成时,她总是摇头叹息,气愤地对孩子们说这样的人毁了医生的名节。胡佩兰行医70年从未收过一个红包。很多经胡佩兰治愈的病人都会带点礼物到她家中看望,表示感谢,胡佩兰推辞不掉收下礼物后,坚持补还现金。

70年的从医经历让胡佩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见、高发的妇科病胡佩兰基本能药到病除,但是对待每一个患者她依然会耐心检查,小心诊断。胡佩兰年纪虽大,但她对现代新型的治疗技术和医疗检测设备并不陌生,接诊时如果遇到患者病情复杂,社区服务中心没有相应的检测设备,她会清楚地告诉病人去什么类型医院做哪些方面的检查。

由于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胡佩兰的腰部束上了钢板,不能走远路,但是她每天坐着轮椅,风雨无阻坚持出诊,在她看来,自己做的都是“小事情”。“病人跑多远来了,找不见人,心里肯定不舒服,这儿收钱不多,来看病的都是一般的老百姓,我只是给病人解决点小问题。”胡佩兰说。

除了坚持出诊,胡佩兰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凑在一起,在8年间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托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2014年1月22日,98岁的胡佩兰逝世,她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肖卿福:坚守40多年麻防路

肖卿福,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2015年2月27日,肖卿福被评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

上世纪70年代,人们“谈麻色变”。1972年,24岁的肖卿福从赣南卫生学校学成归来,被分配到县皮肤病防治所,得知是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时,家人坚决不同意。但第二天,他还是走进了黄麟乡安背康复村。

“刚接手麻防工作时心里也怕,麻风病人长期患病后身体一些部位会发生溃烂,看起来很吓人。第一次进村,我害怕得一夜未睡,连床都没敢碰,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回忆起当年,肖卿福并不掩饰最初对这项工作的恐惧心理。

接治第一位麻风病人的场景,让他至今不能忘怀。一位刘姓老人是畸残患者,治愈后双手双足成爪形,在他面前,老人蹒跚前行,那个背影是如此的凄苦悲凉。那一刻,肖卿福暗下决心,下次还要进村来,这一进就是40年。

为了不漏掉一个病人,单位采取分片包干、上门服务的办法。他负责的片点多、任务重,当时交通不便,只有骑自行车下乡,单程一趟好几百里。工作起来往往要好几天,每次就在外面住一宿,第二天继续工作。碰到雨天路滑,土路泥泞,他就扛着自行车,坚持探访完最后一个病人。

长期的坚持和努力,使肖卿福赢得了病人的亲近和信任。“要治病,先得走进病人的心里。”肖卿福说,麻防是一条艰辛的医务路,他每天除了为患者身上的溃疡脓液进行清创,还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心病,取得信任,配合治疗。为深入了解全县麻风病人的病情,大多数时间,肖卿福都是独自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穿梭于村落和田壟间。通常,他从县城出发,沿一条线走乡串户,一路随访病人家,一趟就是十天半个月。

肖卿福把患者当亲人。通常下乡工作要谢绝在村民家里吃饭的,但他恰恰相反,和病人一起吃饭,成为工作的一种方式。起初,患者们抵触,甚至不耐烦,但肖卿福用理解和宽容得到了病人最终的信赖,也让他最真实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病人钟某,1976年患麻风病,属多菌型传染性,左脚溃烂得十分严重。当时他只有20多岁,曾多次想要轻生,肖卿福一边细心开导,鼓励他战胜疾病,一边专门为他制订治疗方案,与有关医疗单位联系,实行医、护、清洁消毒三管齐下,最终使该病人康复。钟某康复后激动地说:“是肖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24小时不关机,这成了我的习惯。”肖卿福说,常有病人打电话给他,但询问的大都不是关于病情的话题,而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群病人的生活圈子太窄,能接纳他们的人不多。在病人眼里,肖卿福就是亲人,他们生活中遇到什么事,第一时间想到的人就是肖卿福。

在村里,肖卿福既要当医生又要当护理员,不管是看病还是病人的日常料理都是他一个人在做。他为病人打针、敷药、清洗溃烂的伤口,护理手脚畸残的病人,给他们喂饭、喂水、擦身子。

1995年冬的一天,一中年妇女见到步行40余里来她家回访的肖卿福时,禁不住双眼含泪,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恳求肖卿福救一救他们家。原来,该妇女丈夫因病已故,她只身带着一对幼年小孩,而且左足严重内翻导致外踝着地形成复杂性溃疡,毫无自食其力的能力,在她的眼中,肖卿福就是她的救星。肖卿福回所里后,立即向有关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最终经多方协调,该妇女被收入了康复村治疗,小孩移交亲朋抚养,费用则由县、乡民政解决。一年后肖卿福主刀为该妇女免费做了截肢术,并安装了假肢,后来她与村内一男性留院养老者喜结良缘,一时被传为佳话……

1998年夏天,面对一个全身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全身皮肤呈现“熟牛肉状”的多菌型病人,肖卿福并没有避而远之,反而是在转入上级医院未能如愿的情况下,带领同事们住进了麻风康复村,与麻风病人24小時“零距离”接触,历时40余天,最终肖卿福赢得了与死神的较量,从死亡线上拉回了该患者。

麻风病患者在当时非常受歧视,这给肖卿福走访群众、排查病情带来了阻力,群众怕医生到家里来走访后,会让亲戚朋友误以为自己家有人得了麻风病,他们直截了当地说“你不要来我家”,“有的人远远看到你来了,马上就把家门反锁,不让你进门。”让肖卿福更尴尬的是,不仅群众远离他,连朋友、医院其他科室的同事也不欢迎“麻风病”医生,大家都怕他们在给病人治病的时候染上了麻风病,“想去朋友家坐坐,很多人都说没时间。单位里开个会,其他科室的同事也要和你保持距离”。

虽然大家都歧视“麻风病”,但是肖卿福越干越有劲。为了尽快消除人们谈“麻”色变的心理,肖卿福组织人员利用版画、海报、广播,到各乡镇广泛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还将有关麻风病咨询问答资料印发到各个村组,举办麻风病知识培训班、办起了宣传栏。他还蹲点在乡镇,利用晚上的时间走访群众,摸查各地麻风病的发病率,消除群众的担心。

在肖卿福和前面两代“麻防人”的努力下,当地的麻风病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消灭,肖卿福的业务水平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他撰写的多篇科研性论文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在全国麻防领域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多次被全国麻防中心、省麻防指导组指定参与重要科研课题。

肖卿福有多次机会可以调整工作岗位,但最终他选择了坚守。他说,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他会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直到走不动那一天……

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展现大爱

2015年2月27日晚,“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在接近尾声时,现场举行了一个隆重的特别致敬环节,致敬的对象,就是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

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三个国家成为重灾区。而且疫情正在不断蔓延,威胁着周边国家的安全。

疫情最早出现在几内亚,第一例埃博拉患者就是由中国医生曹广亲自接诊的。曹广曾徒手翻开患者的眼皮检查瞳孔,成为距离埃博拉最近的中国人。这名患者在入院后第二天死亡。随后20天,医院接诊了12名感染者,有9名几内亚医护人员被感染,6名死亡。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

中几友好医院的中国医生选择了坚守,他们借鉴抗非典的经验,制定出一套疫情应急方案,并向几内亚工作人员和当地华侨华人广泛宣传,普及防控知识。很快,中国的后援医疗队抵达这里,一场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大接力开始了。

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声明,宣布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疫情发生国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有些援非国家开始撤走本国医生,召回驻疫区国外交官。

在声明发布的第二天,中国政府决定派出3支专家组分赴西非三国,对当地防控埃博拉疫情进行技术援助。同时,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于当地时间11日分别运抵三个国家。

9月,塞拉利昂的疫情严重起来,中国增援的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塞拉利昂。

11月,又一支队伍从中国出发,远赴万里之外的利比里亚,他们很快新建一所100张床位的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心。

2015年1月12日,在这里就诊的三名埃博拉患者康复出院。疫情虽然并没有过去,但正在出现转机。

两天之后,新一批援助利比亚和塞拉利利昂的医疗队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奔赴疫区一线。

在2015年3月底举行的埃博拉病毒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时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崔丽指出,中国先后向西非提供总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派出抗疫医务人员近1000人,累计检测病毒标本约5000份,收治患者近900例,完成公共卫生培训逾13000人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最大的一次援外行动。

为了应对疫情,中国人不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有不少一线医护人员、专业人士和志愿者远离家人,冒着风险奉献。使命彰显大爱,在征战西非的背后,有许多爱的故事。

在西非,医护人员需要在隔离区内治疗病人,身着三层防护服和三层手套,在西非高温的环境下常常因缺氧而头晕,汗水常常打湿了全身。但是,这个时候需要靠坚强的意志力来控制行为。一旦在暴露的病毒区域中将口罩摘了下来,那么就会被感染病毒了。

雅尤玛是个9岁女孩,失去亲人的她3天没有进食,高烧、呕吐、腹泻……死神随时可能把她掠走,她虚弱无力地蜷缩在病床上,一双无助的大眼睛时而睁开时而紧闭。第302医院重症监护中心内科护士长、第二批援塞医疗队护理组组长黄顺,被这眼神深深地刺痛了。

每次给雅尤玛喂水,黄顺总是用手腕先试好水温。平时,手腕试水温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隔着三层厚厚的防护手套却很难准确感知。为了减少判断失误,她在办公区域先调好水的温度,穿戴上防护用品后,再反复去感觉那个温度。

爱是战胜病魔的最好良药,雅尤玛的病情逐步得到缓解,却常常独自一人发呆。黄顺把国内带去的熊猫玩具送给雅尤玛。雅尤玛接过小熊猫,抱在胸前,爱不释手,第一次露出了笑容。“黄妈妈!黄妈妈!”雅尤玛康复出院时,她搂着黄顺,两张不同肤色的脸紧紧地贴在一起。

玛鲁芭是利比里亚的一名患者,当女儿出世时,她与女儿一起被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她被救护车送来时已经在发高烧,当告诉她被确诊为埃博拉病毒感染时,她一句话都没说,也没一丝泪花,眼神无助和绝望。

经过中国援非医疗团队20天的奋战,玛鲁芭体内病毒消失。她在医疗队的春节联欢会上,向着台下到访的各国医疗队代表、联合国维和部队代表说:“是中国医疗队救了我的命!”

浙江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蔡剑说,当地的电视台和电台都采访过他们,他听到当地人对中国评价最多的一句话就是:“China is good!”

梁益建:“只有爱心能促使你去做一个更好的醫生”

作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骨科主任、极重度脊柱矫形领域的权威专家,梁益建大部分工作时间都被手术、查房、问诊、回访占去。梁益建荣获“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中国医师奖”“大美医生”……满载荣誉,却永葆初心。

在荣获“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之前,梁益建的名字就已经在脊柱畸形患者圈中广为流传。2008年2月,他做了职业生涯中第一例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手术。当时,梁益建在四川盐源县泸沽湖附近做医疗支援,遇到一个胸口几乎贴着大腿的人,走路时眼睛只能看着地面,他叫伍才林。“当了多年骨科医生,还是第一次见到驼得这么严重的患者。”梁益建仔细观察后,说了句:“我可以做手术让你站起来。”伍才林起初不信,梁益建又拿出纸笔,跟他讲解原理,伍才林才答应做手术。

同年5月,梁益建把伍才林接到成都,经过13个小时的手术,这个原本身高不到1.3米的小伙子康复后长高到1.78米,实现了站起来的梦想。为了铭记这一人生的转折,他将名字改成伍才立。伍才立手术成功后,梁益建名声大振,全国各地的脊柱畸形患者很快找上门来求医。从此以后,梁益建与重度脊柱畸形矫正结下了不解之缘。

梁益建另一次“出名”有些意外。2013年5月,一名身着手术服、穿着拖鞋,连口罩都忘摘的医生侧卧在两把小凳子上睡熟了。当时的手术室护士长见状,偷拍了一张照片。照片被传到网上之后,感动了不少人。这名医生就是梁益建。他当天做了两台手术,手术结束后,病人腿部的麻醉效果还没结束,他就在旁边等,一等就睡着了。

骨科护士长陈澜说,这种情况对梁医生而言是家常便饭,有时一些高难度的手术甚至需要7个小时,他稍作休息之后,还会亲自去查房。梁益建每周平均做5台手术,其他时间就诊、开业务讨论会。

脊柱畸形,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而我国一大批人正在饱受这种困扰。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脊柱畸形患者中,75%以上是脊柱侧弯130度以上,四处求医无门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脊柱畸形改变的不仅是人的外形,与之相伴的呼吸衰竭、心脏衰竭,也在不断侵蚀着人的生命。面对患者,梁益建沙哑的声音说得最多的就是四个字:“我治得好。”据统计,2013年至2016年,梁益建在该院治疗的脊柱畸形患者达507名,其中,417人术后出院,余下90人继续接受治疗。

为了在脊柱矫形领域走得更远,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多年来梁益建一直勤学不辍,在考取重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两年后,又受邀去美国做访问学者,站到了世界脊柱矫形界的学科最前沿。学成后,他怀揣着建立一个国家级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治研究中心的梦想,婉拒了美国医院丰厚的薪酬,毅然回到中国。多年来,他参与过的“驼背”手术有3000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了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

梁益建在无数个本可以拒绝的病例中创造出了一连串“之最”,突破了国际上公认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的手术三大禁区:极重度脊柱畸形无法矫正、极重度脊柱畸形合并脊髓畸形无法矫正、极重度脊柱畸形合并极重度呼吸功能障碍无法矫正。他治疗过的病例已经囊括了极重度脊柱畸形的所有类型,年龄跨度从2岁到80岁,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这些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都是难以复制的奇迹。

为打造一个国家级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治研究中心,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梁益建的手机时刻保持畅通,不仅如此,他还要求自己的科室人员也保持手机24小时开启,以便病人可以随时问诊求医。他每天坚持7:30到岗,晚上7时后才离开,像一根上紧了的发条——查房、问诊、手术、回访,回家还要研究病例,甚至周末也是各种讲座和交流,每周的工作时间接近100个小时。

根据学科未来的发展,他把科室的研究方向重点放在了重度脊柱畸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微创治疗和非融合技术以及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策略研究。他依托医院麻醉科、呼吸、消化、心血管科等相关科室的整体优势,成立了一个有近50名副高职称以上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确保完成一些重危、高难、超高龄和疑难病例的诊疗,其技术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由于梁益建不断追求极致,人类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的水平在他的努力下,一次次被推向更高的高度。

“作为医生,除了要有技术,更重要的是富有爱心,只有爱心能促使你去做一个更好的医生,这种情感是很温暖的。”梁益建对于病人,可谓是殚精竭虑:他联系了一些大学志愿者来为住院的孩子补课,还自掏腰包请了声乐老师来教孩子们唱歌,以锻炼肺活量;对于一些极度贫困的患者,安排他们的亲属在医院做护工以保障他们的住院生活不受影响;病人住院期间,他请来计算机老师,想帮助这些身体不便的病患多学一种技能;等病人出了院,他又积极联系爱心人士帮他们解决工作问题。2013年,梁益建及其团队与智善公益基金会开展合作,该公益基金会至2017年2月已向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定点捐助了220名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捐助金额达到880万元。除了在医院做手术,梁益建每年都会去贫困山区、藏区义诊。

聊及职业目标或计划,梁益建回答:“小医生有什么目标和计划,做好当下工作最重要,还有好多病人等着我呢!”

郭小平:艾滋病孩子的“大家长”

“大家认不认识我无所谓,我只是想通过节目让大家认识我们学校的这群孩子。”“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郭小平不止一次这样说。

郭小平,出生于1963年,曾任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我国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的创办者和校長。

“最早就是一个简单的想法,根本没想到后来会成立一个学校。”回忆起创办学校的过程,郭小平如是说。

2004年,郭小平所在的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建立了专门收治艾滋病患者的病区“绿色港湾”,其中有几名因为母婴感染、一生下来就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孩子。由于父母去世,亲戚也不愿意接他们回家,4个孩子长期住在病区。

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纪,但对他们来说,这并不容易。由于经常发病,他们身体虚弱,随时可能住院;人们对于艾滋病的恐惧、歧视也让孩子们受到不少伤害。曾静是4个孩子中的一个,他曾去学校上学,可当老师和同学知道他有艾滋病后,他就被彻底孤立了。“上课时,我被孤零零地安排在教室的一个角落;下课后,也没人愿意跟我说话。”后来,曾静得了抑郁症。抑郁症好了,他也不想再回学校了。

这些无辜的孩子本就生死未卜,还被人歧视,这让郭小平很难过。“也不知道孩子们能活多久,就是想让他们学一点知识,过得快乐一点。再说,呆在医院里,也不上学,不成文盲了吗?”

为此,医院腾出了一个病房,买了一块黑板、4张课桌,“爱心课堂”就这样“开学”了。医生、护士轮流当老师,拿来自家孩子用过的课本,利用空闲时间教孩子们认字、做算术。课堂虽小,但孩子们高兴极了,经常是刚拔掉输液管,就飞奔到教室。病区里的患者刘丽萍主动请缨给孩子们当老师,多年前,一次术后输血时,她不幸感染上了艾滋病。“想到过自杀,也想过要报复社会”,但这个小课堂让她看到了希望。

课堂建立不久,孩子们的命运迎来了转折。2005年,医院收到国际捐助的儿童抗病毒药物。这种药可以抑制患者体内的病毒,增强免疫系统,只要按时服用,孩子们就能健康地活下去。

一年后,“爱心课堂”里的孩子增加到了16名。孩子多了,临时教室就不够了。2006年9月,依靠社会捐助,“红丝带学校”建立起来,但招老师却成了郭小平的心病。只要有教师资格证,愿意来的,他们统统招收。“我们待遇不好,又是这样的学校,没啥人愿意来。”郭小平记得,聘来的第一个老师上课时戴着手套、穿着消毒外套,不愿意跟孩子们接触,没多久就离开了。但现在好了,学校有七名教学老师和两名生活老师,郭小平的女儿也是其中之一。“我闺女从小就跟着我,和孩子们在一桌上吃饭,她根本没有‘歧视’这个概念。从医科毕业后,我说你去学校教孩子们吧,她乐呵呵地就来了。”

对学校的25个孩子来说,这里就是他们的家。有人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有人教授从小学到初中的课程。一进校门,你就能看到一组图画:郁郁葱葱的树上挂着大苹果,每个苹果上都贴着一个孩子的笑脸,周围簇拥着一棵棵向日葵。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郭小平又有了一个心病。学校成立6年来,一直没有办学资格,孩子们没学籍,也就拿不到毕业证,不能参加升学考试。为此,他跑过不少地方,但一直难以解决。

转机悄然到来。2011年11月15日,世卫组织“抗击结核病和艾滋病亲善大使”彭丽媛来到学校看望孩子们,还和他们一起吃了午餐。彭丽媛的到访,大大推进了学校“转正”,不到一个月学校正式挂牌。

学校合法了,孩子们有了学籍,郭小平的心也大了。“以前,我觉得孩子们能上个职业学校,能自食其力,也就够了。现在,我对他们的期望也高了——考高中、考大学。”他难掩兴奋,“初三的孩子,我亲自抓学习,还挺见成效的”。

因为担心孩子们不被正常的高中接收,郭小平已经提前聘请了高中老师。“考上考不上,那是凭个人的本事。但是,受教育是孩子们的权利。”对这一点,他很坚持。

被问及办学的艰难,郭小平笑了:“你们总爱问我多难,难事当然有,但过去了我就忘了,只记得那些快乐的事。”人们对艾滋病的态度的变化,是最让郭小平快乐的事:热衷于公益的人越来越多了,社会的歧视减轻了。“以前我做艾滋病防治,别人都不愿意跟我一桌吃饭。现在我们发起了‘5·26国际艾滋病反歧视午餐日’,到了那一天,来的人太多,坐都坐不下。我们学校旁边是个村子,刚建校的时候,孩子们去村里理发,没人给理,想买东西,人家也不卖,现在就好多了。”他还开玩笑说,过去连小偷都不来,现在“都有人开始偷我们的菜了”。

郭小平告介绍,学校里有一半孩子是孤儿。“这些孩子要是没人管,还不就自生自灭了。等长大了,你说他能不憎恨社会?很多人都说艾滋病儿童的问题,光说有啥用,总得有人去做吧。”

也曾有人对红丝带学校提出质疑,认为建一个专门的艾滋病儿童学校,本身是一种隔离政策,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郭小平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建立专门的艾滋病儿童学校确实不是最好的办法,可如果没有这个学校,孩子们很可能就没有学上。这就是现实。”但他相信,随着社会进步,艾滋病患儿终究会到正常的学校去上学。“我希望有朝一日,不再需要有红丝带这样的学校。”

对孩子们的未来,郭小平的想法十分清醒。尽管歧视减轻了,但他们想要像普通人一样上学、工作、生活,仍然不容易。他常会和孩子们聊起人生、梦想、将来的职业选择,给他们建议。

“别人说,我有社会责任感。其实,我和孩子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他们就是我的孩子。”郭小平认真地说。

(参考资料:《高耀洁: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文史参考》2010年第4期、《桂希恩:中国抗艾先锋》《人民文摘》2005年第4期、《李春燕:感动中国的苗寨医生》人民网2007年8月3日、《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人民日报》2006年07月13日、《陈晓兰:一个医生的救赎》《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48期、《王万青:情系藏族同胞的“汉族曼巴”》新华网2014年8月12日、《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新民晚报》2019年4月6日、《周月华、艾起:背起梦想一起前行》《中国青年报》2013年3月26日、《“仁心大医”胡佩兰:中国最年老的出诊医生》《郑州晚报》2014年6月18日、《肖卿福与麻风病人共同坚守的白衣战士》《人物周刊》2015年第10期、《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展现大爱》《青春期健康》2015年第14期、《梁益建:每周工作近100个小时医者仁心大爱情怀》《四川日报》2017年11月6日、《郭小平:艾滋病孩子的“大家长”》《环球人物》2013年第32期等;作者:林颖、钱忠军、田巧萍、高翔、孙晓娟、李惊亚、王丽、关军、柴会群、姜伟超、左妍、王帅等)

作者:黄梦怡

第2篇:“中非友好贡献奖—感动非洲的十大中国企业”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2010年12月21日下午,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举办的“中非友好贡献奖—感动非洲的十大中国企业”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非友好协会会长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出席并颁奖。来自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获奖企业、非洲国家驻华使馆、中外媒体等有关方面的代表600余人出席了颁奖典礼。

获得中非友好贡献奖的十大企业是: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达之路国际控股集团、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北京华立科泰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非友协于2006年第三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之际设立“中非友好贡献奖”。该奖项每3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长期致力于中非友好事业,成就突出,在中国与非洲均拥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中非人士、企业或组织。迄今,“中非友好贡献奖”已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举办2届,评选出了20名中国人和5名非洲人,分别命名为“感动非洲的中国人“和“感动中国的非洲人”,奖项致力于树立中非双方友好交流的典范人物,大力弘扬中非传统友谊和人民间兄弟般的情谊。

为在新时期进一步促进中非友谊的发展,肯定中国企业在非洲发展进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在外交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非洲国家驻华使团的联合指导下,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联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于2010年开展以在非洲的中国企业为评选对象,通过广泛提名、专家评审和民众网上投票等环节,评选出了积极参与非洲国家发展建设,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回报当地民众的10家中国企业。

颁奖典礼上,由十大获奖企业共同发起的“中国企业对非慈善基金”同时宣告成立,初期规模为人民币500万元。该基金计划于2011年启动开展免费治疗非洲白内障患者的“光明行”活动以及为非洲儿童送课本、练习册、书包等的助学项目。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有色集团)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最早“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最成功的企业,主业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建筑工程、相关贸易及服务。1996年通过国际投标进入非洲,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入非洲市场的中国企业。10多年来,公司有力促进了中非经贸交流以及项目所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尊重与信任。

大义无求,共谋发展。走进非洲,意味着肩负起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中非经贸合作的光荣使命。中国有色集团先后在赞比亚、刚果成立了9家企业,在非洲大陆创造了诸多“第一”:建立起了集生产、贸易、服务于一体的跨国合作平台—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开发了中国在境外投资建设的第一座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山—赞比亚谦比希铜矿,中国在境外投资最大的铜冶炼项目—赞比亚谦比希铜冶炼厂等重大项目。同时,中国有色集团在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埃及、埃塞俄比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承建高速公路、住房、水泥厂、铜矿山和冶炼厂工程。特别是在赞比亚投资累计超过13亿美元,为当地提供了6500个稳定的就业岗位,惠及家属近6万人,缴纳税费5000多万美元。

大爱无疆,不辱使命。走进非洲,意味着肩负起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非友谊的光荣使命。中国有色集团积极响应中国政府的号召,在非洲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致力于建设“碧水蓝天下的绿色企业”,主动投身非洲公益事业,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近1亿美元。在赞比亚投资建立了赞比亚第二大医院—中赞友谊医院,每位赞方员工可带4名家属免费医疗,提高了当地的医疗水平;作为赞比亚中华商会会长单位,经常组织中资企业举办慈善活动,赞助赞比亚全国性体育赛事;向“非洲第一夫人防治艾滋病组织”、国家抗疟疾计划、中小学校、抗洪救灾以及妇女儿童救助会等捐赠资金和物资;为当地社区和酋长部落捐建道路、围墙、公共候车厅、自由市场等公用设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有色集团在非洲的企业没有裁减一名员工、没有减少一分投资、没有减少一吨产量,还增加投资接管了已被关闭的赞比亚卢安夏铜矿,不到半年便恢复生产,使2250多名赞籍员工就业,惠及民众近2万人,让以矿为生的城市重获新生。在非洲人民最困难时中国有色集团始终与他们奋战在经济复苏、社会发展的道路上。

中国有色集团在非洲的表现得到了非洲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被非洲国家政府和人民称赞为“中非全天候友谊最好的诠释者”。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以建筑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研究勘察设计及服务、水电投资建设与经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业,围绕三大主业,形成了建筑施工、高速公路运营、水泥生产、民用爆破、房地产、金融六大板块紧密相连的产业链,海外业务遍及东南亚、南亚、中亚、非洲、南美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诚信守约助发展。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信守合同,依靠精湛的技术和优秀的团队,对每一个项目精心策划,精心管理,为助推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产品。在建好工程的同时,集团在非洲项目主动履行纳税义务、践行环保承诺,树立了中国公司的良好品牌。目前,集团在非洲的所有项目均正常履约,如赤道几内亚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工程,利比亚7300套住房建设工程,中国在西非最大的援助工程——马里巴马科大桥等,这些工程进度和质量得到了当地政府、中国驻外使馆的充分肯定。

提高就业育人才。集团积极推行属地化管理,广泛使用当地员工,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利比亚房建项目部当地员工的比例达用工总量的40%以上,埃塞俄比亚FAN项目部雇佣当地机械设备操作手、司机、保安、普工、秘书、管理人员等长期劳务人员占50%,埃塞俄比亚公路项目部当地员工比例占60%。在带动就业的同时,集团致力于提高当地员工的素质,为当地员工制定了各种培训计划,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到中国学习,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开展“传、帮、带”活动,让当地员工通过工作学到一技之长,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

完善设施利民生。集团高度关注项目所在地的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根据当地需求主动承担社会公益性工作。为改善赤道几内亚首都居民用水条件,集团组织力量抢修首都马拉博下水管道,疏通并铺设下水管道,义务维护当地供水管网,修复损坏的供水设施,解决了城区的水污染等问题。在马里、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国,集团为当地政府义务维修道路、修筑水渠、平整场地、修理发电设施,维护城镇设施,极大地方便了当地居民出行。为促进教育,集团在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等地积极向当地学校和孤儿院捐赠资金、电脑。

本地采购促经济。集团大力推行设备和材料等产品的当地化采购,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在利比亚房建项目上,集团优先使用当地的设备和材料,从当地采购施工所用的大部分材料,并从当地公司采购或租赁部分设备,根据需要在当地进行生活物资采购。在尼日利亚、马里、苏丹等国,集团积极扶持当地经济发展,大量采购当地设备和原材料,繁荣了当地市场,拉动了所在国的产品生产。

义务救治助医疗。集团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当地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在尼日利亚,公司向项目附近村民提供免费诊断服务3000多人次,并多次派车送重病村民和当地孕妇前往外地医院治疗;在埃塞俄比亚,公司常年聘请医疗咨询专家、现场咨询师及护士,义务为当地人治病,为工地沿线居民进行医务知识普及。

自踏上非洲大陆以来,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以优良的工程质量、良好的信誉和形象、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赢得了当地政府与民众的一致肯定,为中非合作添砖加瓦,为世代友好的中非友谊续写崭新篇章。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路桥公司)是以公路、桥梁、铁路、隧道以及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兼具贸易、投资、租赁、服务业务的国有大型外经企业,在亚、非、欧4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

支援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

从上世纪60年代踏上非洲大陆以来,中国路桥公司始终秉承着“筑路架桥,奉献社会;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宗旨,致力于非洲的公路、桥梁、隧道、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20多个国家建成了数百个工程项目,每个项目都堪称经典,对改善当地人民生活,促进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给公司的题词所称赞的:“在赤道几内亚经济发展中,中国路桥公司是本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者中的出色代表者。”

被誉为“国家独立的象征”的“南南合作典范”——毛里塔尼亚“友谊港”,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路桥公司承建的中国政府援非第二大项目。港口建成后,实现了万吨级船舶直靠,成为西非重要港口。30多年来,该港承担了本国90% 的进口任务,解决3200人就业。中国路桥公司正在建设的友谊港改扩建工程,将使港口更加适应国内和国际航运发展趋势和需求,为毛里塔尼亚腹地及马里等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再创有利条件。

2004年,中国路桥公司进入安哥拉市场,成为该国内战结束后最早进入基础设施重建领域的中资公司,先后承建了库内内河大桥、211道路等众多大型工程项目,为安哥拉战后重建、国民经济快速恢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肯尼亚有一条尽人皆知的“中国路”,指的正是由中国路桥公司承建的肯尼亚A109国道。它连接肯尼亚最大港口蒙巴萨和首都内罗毕,是连接印度洋和非洲腹地的国际交通命脉。时任肯尼亚总统的莫伊在通车仪式演讲中赞扬道:“中国路桥公司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为肯尼亚当地公司树立了良好榜样。如果所有的承包商都能像中国公司这样,就会使肯尼亚更快、更好的发展”,而世界银行的代表更把这条公路誉为“世界银行在非洲地区投资项目的典范”。比起公路的官方名称“A109国道”,当地人民更喜欢亲切地称它为“中国路”。

目前,中国路桥公司在非洲在建项目有135个。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每一个工程做成精品,奉献给非洲人民。

投身公益,回馈当地民众

中国路桥公司在“筑路架桥,建设非洲”的同时,也积极回馈社会、参与当地的公益事业建设,并以在驻在国投身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领域取得的突出贡献,荣获“2009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社会责任金奖”。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路桥公司就承担了中国对非经援任务,并先后完成了多个代表中非友谊的援建项目。“中埃友谊路”是中国路桥公司承建的援埃塞俄比亚市政改造道路,它以优良的工程质量荣获商务部“2005~2006年度对外援助项目奖”。2008年,多哥北方地区遭到暴雨袭击,洪水冲毁了国家1号公路上的3座桥梁,致使多哥南北交通中断,多哥洛美港和几个内陆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陷入瘫痪。危难之际,中国路桥公司承建了援多哥水毁桥梁修复工程,并以工程进度和质量获得多哥国民议会议长和工程部长的高度评价。2008年,马拉维人民期待40多年的卡隆加-奇提帕公路由中国路桥公司援建,迄今,项目已取得重大的实质性进展,2011年底竣工。

2006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上提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8项新措施”,中国路桥公司首先响应国家号召,全额资助赤道几内亚、安哥拉等国的40余名学生来华读大学。

中国路桥公司时刻将非洲当地百姓的冷暖记在心头。在刚果(布),免费为当地医院维修道路,捐赠药品和医疗设备;在肯尼亚,向贫民区捐建小学教室,校方将其命名为“北京教室”,以感谢中国路桥公司的无私帮助;在赤道几内亚,数次捐赠当地人民发展急需的电脑、电视机、自行车及办公文具等,在赤道几内亚独立节上,中国路桥公司荣获总统颁发的外国企业在当地获得的最高荣誉—大十字独立银质勋章。

尤为可贵的是,中国路桥公司还将人文关怀延伸到公益慈善活动的方方面面。在肯尼亚,专门在项目部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每年接收来自肯尼亚当地学校的在校生前来实习,学习施工管理和技术,为肯尼亚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专业人员;在刚果(布),组织当地小学生参观工厂,开办露天影院,冠名足球赛事。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路桥公司已深深地扎根在非洲这片土地上,与非洲国家同发展、同成长,与非洲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未来也必将为非洲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中非人民之间的友谊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达之路国际控股集团

达之路国际控股集团(简称达之路集团)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在非洲从事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开办工厂、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和旅游业。

达之路集团成立于2002年,目前已与25个非洲国家建立了业务联系,在8个非洲国家设立了子公司或办事处,在非洲投资已超过1亿美元。

达之路认为,世界应该更多地理解非洲、关注非洲、投资非洲,非洲需要的不仅是贸易,更需要发展非洲本地的制造业,发展现代化的工业和多元化的经济,非洲的资源应该更多的用于非洲经济的发展和非洲人民的福祉。达之路集团从最初的贸易开始,逐步转变在非洲的业务模式,在非洲建立了纺织工厂,从“中国制造”转变为“非洲制造”,并且98%以上的雇员实现了非洲本地化,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达之路还在博茨瓦纳建设工业区,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博茨瓦纳投资,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技术转移。

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不少西方跨国公司经营困难,纷纷减少对非洲的投资和削减业务,达之路集团在非洲的工厂不仅没有裁员,反而增加雇员,促进更多的非洲人就业,达之路集团的义举受到了当地政府及人民的高度赞扬。

达之路集团非常关注非洲,认为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和企业去非洲投资和从事贸易,促进非洲经济发展。从2000年到2004年间,达之路集团帮助了上百家中国企业到尼日利亚投资和经商,又帮助了上百家尼日利亚企业到中国经商。2004年1月鉴于达之路集团在促进中国和尼日利亚经贸和友好关系上作出的杰出贡献,达之路集团董事长何烈辉被尼日利亚联邦政府授予“酋长”头衔。2006年,由于达之路集团富有成效地促进了中国和博茨瓦纳的投资和贸易往来,何烈辉董事长被聘为博茨瓦纳出口发展和投资总局中国首席代表。2008年达之路集团被中国贸促会评为“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最具影响力企业”,何烈辉董事长被评为“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优秀企业家”。

每年达之路集团都会接待大批来华的非洲国家政府和企业代表团,帮助他们和中国的经贸机构和企业建立经贸关系,受到非洲国家的好评。

同时,达之路集团也致力于在非洲开展公益活动,树立中国和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达之路集团在非洲无偿捐建了学校,成立了总额130万美元的慈善基金帮助弱势群体,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称赞。达之路还为非洲在华留学生设立奖学金。

2009年7月何烈辉董事长被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评为“第二届中非友好贡献奖——感动非洲的十位中国人”。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对非洲的投资,达之路集团于2008年主办并全额资助非营利的、非政府的国际论坛——达之路非洲投资高峰论坛。2008年3月3日至4日,第一届达之路非洲投资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1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团,500多位中国企业家与会,30多个投资项目获得了初步意向。2009年9月28日至29日,第二届达之路非洲投资高峰论坛在上海再度举行,40多个非洲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组织代表团以及600余家中国、非洲和欧美企业与会,50多个投资项目达成初步意向。2010年9月8日至11日,第三届达之路非洲投资高峰论坛在杭州市举行,43个非洲国家政府高级代表团的100多名代表出席,其中有塞舌尔前总统及多个国家的30名部长、大使等政府高官,另有500多名中国企业家与会。

在2008年和2009年的两次达之路非洲投资高峰论坛上,已有超过100个中非投资项目得到实施。达之路非洲投资高峰论坛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多个非洲国家把参加该论坛列入政府工作计划。

在2010年的前8个月里达之路集团接待了超过20个非洲国家的政府和企业代表团访问中国,包括多位总统、总理和部长,以及超过800位非洲企业家,协助他们与2000多家中国企业建立了联系。

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简称中设集团)成立于1978年,以工程承包为核心业务,以进出口贸易和科研设计及国际服务为主营业务。业务遍及五大洲,涵盖发电、输变电、轻工、纺织、食品、建材、交通、铁路、港口、通讯、广播电视、船舶及冶金、矿山等多个行业。承接的国际工程成套业务和国际贸易遍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21世纪,中设集团与非洲国家经济技术合作迅猛发展,在安哥拉、苏丹、刚果(布)、加蓬、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赤道几内亚等20多个非洲国家开展业务。

中设集团以“让创想成真”为企业理念,“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社会责任,不断致力于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和谐进步。秉承“以人为本,创新、竞争、合作,诚信、敬业、和谐”的企业文化,努力成为一家在国际工程承包、国际贸易及相关服务业中位于中国前列、世界知名的国际化企业集团。

近年来,中设集团在非洲市场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完成超过12亿美元的工程项目及设备物资供应。截至目前,中设集团在非洲已签约和在建项目金额达54亿美元以上,其中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刚果(布)、苏丹市场的在执行项目均超过10亿美元。执行项目涉及火电、水电、城网配电、供水工程、广播电视工程等诸多重要产业领域,直接或间接地为非洲提供了1.3万个就业岗位,为非洲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赤道几内亚,中设集团承担了电力网络工程的建设任务,对该国的电力网络进行了总体规划,大力促进了电力基础设施的发展,为工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刚果(布),英布鲁水电站的建设,极大缓解了刚果(布)经济发展中电力紧张的局面;吉利饮用水处理厂项目改善了当地严重缺水状况,为该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在苏丹,富拉电力项目的建成,改善了苏丹南部地区用电严重短缺的状况;吉里石油焦电站的建成,使炼油厂的副产品得到了充分利用,节能环保,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喀土穆北电站扩建项目的建设,将为该国首都地区提供稳定而持续的电力供应,总统和政府高级官员对工程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达尔富尔地区尼亚拉供水工程项目将使尼亚拉市的总供水量增加近4倍,彻底解决当地居民饮水困难,大力促进该市及南达州的经济发展。

在尼日利亚的拉格斯和翁多州建设的燃机电站,改善了该国的电力供应,奥巴桑乔总统亲自出席了电站项目点火仪式,他深情地说,“我要感谢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感谢你们如此重视这个项目。你们不辞劳苦,按时把项目完成,对此,我很感激。”

在安哥拉通讯网络系统、变电站、净化水厂等项目的建设,为当地提供了便捷的通讯、充足的电力和洁净的饮用水。

在加蓬,邦戈总统亲自为加蓬国家广播电视大厦揭幕,加蓬政府为参与该项目建设的加方和中方有关人员授予了荣誉勋章;贝林加铁矿项目的建设将为加蓬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帮助加蓬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繁忙的工程建设之外,中设建设者们尽自己所能,把中国人民的诚挚感情和无私帮助带到了援建国家。在医疗方面,由于工程所在国家大多医疗条件较差,每个施工队伍都随队配备了医生,他们在给中方人员治疗的同时,经常免费给当地人民看病,发放药品,讲解医疗知识。

在赤道几内亚,建设者们为当地建设小学,为马拉博大学盖起了食堂,捐助了体育用品,为能源部建设了教堂,捐赠了办公用品;帮助赤道几内亚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电力技术专业队伍,培养后续电力工程方面的人才,使他们成为承担电力项目的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简称中国水电集团)是中央管理的综合性大型企业,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实力的水利水电建设企业,拥有员工13万人,年营业额近千亿元人民币。中国水电集团是中国最早一批实施“走出去”战略,活跃在中国对外经贸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目前,中国水电集团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50多个国家、地区开展工程承包、经济技术合作。在建项目200多个,合同额近170亿美元,占全球水电建设市场份额的50%。

中国水电集团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以水电开发建设、水利发展治理为主业。在国内外实施的各项大中型、超大型水电建设项目中,坚持以诚信守约,以质取胜,尤以 “高技术含量、高难度施工、高标准要求”建设而闻名,在国内外同行中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公司参与建设的国内大中型工程近百个,包括长江三峡、南水北调、黄河小浪底、龙滩、小湾、向家坝、溪洛等特大型水电工程。

中国水电集团在非洲的经营中,积极探索援助与合作结合,“输血”和“造血”并举等合作思路和举措,以增强非洲独立发展、自我经营的能力。

目前,中国水电集团在非洲的工程项目遍布非洲21个国家,建设了大量关系非洲国家民生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而且多数为投资量大,长期被一些西方国家忽视,或众多企业不愿进入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如水坝水电站、城市供水、农田灌溉、乡村公路、学校、医疗机构等,因此,中国水电集团所承建的项目普遍受到所在国政府及人民的欢迎和关注。

——拥有“世界上最长拦河大坝”之称的苏丹麦洛维水电站,2009年3月成功投产发电,惠及周边400多万苏丹百姓,使苏丹全国供电能力翻一番。

——被誉为“非洲第一水利枢纽、非洲最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的埃塞俄比亚泰可泽水电站,2009年10月投产发电,极大地缓解了埃塞的供电、用水问题, 使埃塞电网供电能力提高30%。

——安哥拉本格拉体育场项目,是安哥拉举办2010年非洲杯足球赛的主场馆,拥有35000观众席。

类似的高难度、高标准、多功能民生工程,在国际上使中国企业扬眉吐气,令世界同行刮目相看。

在国际化经营道路上,中国水电集团坚持追求经济效益与维护国家形象并举,企业经营与公共外交并重等经营理念,通过优质服务、优质产品,搭建起同项目所在国家间“和谐、共赢”的国际经营模式。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充满爱国情怀、重信守诚的海外水电人,秉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和为贵”、“忠信”“守诚”等价值观,向非洲人民传递中国和平发展的意愿。他们所体现出的勤劳、热情、节俭、奉献等品格,给非洲人民留下了美好印象。

在国际经营中,中国水电集团倡导“绿色建筑”,“和谐家园”,强调“属地经营发展,回馈当地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等经营理念。尊重非洲国家风俗民情,并善于用非洲国家的本土方式和使用习惯,把项目规划、管理理念和工程标准等落实到具体的经营管理之中,从而与工程所在国政府、社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形成互惠双赢的发展共同体。

在非洲承建的各项工程项目中,中国水电集团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当地民生。公司在非洲承建项目,当地雇工比例已超过70%,熟练工人超过40%。海外员工积极参与项目所在地的各种社会活动,向当地捐款、捐物,投身于各种抢险抗洪活动。在安哥拉,2006年11月,本戈省丹德河上游决堤,洪水肆虐,中国水电集团迅速地组织人员和设备投入抗洪抢险,有效控制了洪水蔓延。在苏丹,公司先后向苏丹捐款600万欧元用于扶贫。在博茨瓦纳,中国水电集团先后向贫困家庭、艾滋病组织、华侨总商会、孤儿救助中心等提供赞助、修建医院。在肯尼亚,多次向肯尼亚埃多地区运送捐赠救援物资。2009年9月,在中国水电集团资助下,安哥拉政府选派的 63名留学生,开始了在中国武汉大学汉语和土木工程等专业为期5年的本科学习生涯。

中国水电集团面向未来,将继续根植于水电建设领域,多方位拓展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稳健投资有持续盈利能力的经营性产业,把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向新高度,为实现非洲千年发展目标添砖加瓦。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铁)是集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工业制造、房地产、矿产资源开发、咨询监理、金融投资等业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特大型企业集团,2010年在世界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37位,是中国和亚洲最大、全球排名第二的建筑工程承包商。

中国中铁是中国最早实施非洲援外项目以及开展境外承包工程的公司之一,在非洲实施援外项目和承包项目1000余个,合同额累计102亿美元,营业额超过60亿美元,项目遍及35个非洲国家和地区,对非洲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0亿美元,外派劳务超过9万人次。多年来,中国中铁始终坚持与非洲共同发展的企业愿景,充分融入当地社会,积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解决当地就业,在非洲大陆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承建了众多项目,致力于提高非洲人民生活水平。中国中铁上世纪70年代初承建的达累斯萨拉姆火车站至今仍是坦桑尼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唤起人们的美好回忆。2006年由中国中铁承建的中国政府援加纳公路改扩建项目被誉为“连接中加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大道、见证中加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丰碑”。

在加蓬承建的国民议会大厦被加蓬总统称赞为“利伯维尔最为壮观、质量最好、施工速度最快的工程”。

为圣卢西亚修建的国家体育场,堪称一座设计精美、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质量优良的现代化体育场,实现了圣卢西亚几代人的梦想,有力推动了该国体育事业和经济的发展。

开拓实业项目,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马里盛产优质棉花,中国中铁所属企业在此投资建立了纺织企业,为当地提供了1500多个就业机会,使数千个家庭生活有了保障,累计纳税2000万美元。

在马里,中国中铁还承包了数万公顷综合农田整治项目以及2000多口井钻探项目,带动周边出现了10多个村庄,数百个家庭受益,被誉为“探索出了中非农业合作的一条新路”。

此外,中国中铁所属企业还为非洲当地培育了技术人员队伍。例如,在马里的22名中方员工和当地300名骨干人员带领着6000名当地雇员从事工程、纺织、农业项目;在博茨瓦纳雇用当地员工1500人,提供了项目高管、估算师、秘书、工长、技术工种及普通劳力的就业岗位,为提高当地科技力量、培训技术人员起到了积极作用。

建设公益工程,改善当地医疗及生活条件。在马里首都巴马科街头,家家户户都栽种紫藤花作篱墙,在阳光照射下,姹紫嫣红分外美丽。这种花引自中国,是中铁公司员工为了美化环境从国内带去的,被马里人亲切地称为“中国花”。在塞古大区,公司在城市支线沿尼日尔河支流免费修建了一条马路,连接起10多个村庄,为当地民众出行带来便利。当地政府为感谢公司的善举,称之为“中国路”。在贝瓦尼农场,公司雇佣当地员工百余人,在中方技术人员的带领下,不仅学会了驾驶运输设备、检验土质,还学会了用中文报告测量数据。此外,为方便当地员工上下班,公司还资助当地政府建设公交线路,捐助的车站被命名为“北京站”。

在博茨瓦纳承建了位于首都哈博罗内的马哈拉佩医院,极大地缓解了博茨瓦纳南区缺医少药的困难局面;在津巴布韦承建了奇诺伊医院,是南部非洲国家中功能设备最齐全的现代化医院;在科特迪瓦建立了科中制药公司,是西非第一个GMP标准制药企业,开发了24种针对非洲民众常见疾病的新药品;在马达加斯加创建的医药公司专门生产有中国国药之称的青蒿素,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一致好评;在安哥拉,将项目经理部的工地医院对社会开放,极大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安哥拉的信誉和社会影响力。

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中国中铁在非洲积极从事公益慈善事业,义务植树万余棵,修建稻米磨坊方便当地人生活,向民众赠药,举办讲座普及艾滋病预防常识等。在多年参与非洲建设的过程中,中国中铁工程技术人员与非洲人民互助互爱、患难与共,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动诠释着中非人民是真正的好朋友、好伙伴和好兄弟的真谛。

在加纳,公司员工深深体会到当地儿童上学的艰辛,捐款修建了一所小学;无偿为加纳政府修建办公场所,每年还为当地政府捐赠房屋物资,改善了当地政府的办公条件。

在坦桑尼亚,公司员工支援当地学校建设,为贫困失学儿童购买教科书;捐助WAMA基金会,改善坦桑尼亚妇女儿童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为使当地农民喝上干净水,公司捐助支持当地饮用水净化工程。2009年4月,达累斯萨拉姆南岸军火库爆炸,当地近百户居民房屋损坏,时值雨季,受灾居民被迫露宿风雨。公司得知消息后,装运了一卡车帐篷送到灾民手中。当时达市所在地的省长正在现场指挥救灾工作,看到中铁公司送来了帐篷,十分感动,赞叹道:真是及时雨,雪中炭啊!

总之,从走进非洲开始,中国中铁始终秉承“情系非洲,共建家园”的理念,为非洲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贡献着我们的力量,我们的辛勤努力和深厚情谊也深深地感动着非洲人民。正如马里总统杜尔所说:感谢中国,感谢中国中铁,使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的变化,你们建设了我们人民走的路、过的桥、住的房子,希望看到你们在非洲实施更多更大的项目。

海尔集团公司

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的海尔是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大家电品牌。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目前,海尔已在亚洲、欧洲、美洲,中东非等地区建立了多个设计、制造、营销 “三位一体”中心,致力于为当地消费者提供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2009年12月,世界著名消费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发布数据,海尔在世界大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5.1%。这是中国家电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品牌。同时,海尔冰箱、海尔洗衣机分别以10.4%与8.4%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均排名第一。

海尔在非洲主营业务为家用电器及零部件生产与销售:

在尼日利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国设立了工厂,为当地创造直接就业岗位数千人,培养提升了当地工人的生产技能,提升了“非洲制造”的能力。

海尔一直致力于为非洲广大消费者提供最适合的产品和服务,在20多个非洲国家直接或间接建立了经销商网络,为当地消费者提供了全系列、高性价比的商品,间接改变着非洲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海尔注重于市场需求的调研和产品研发,已经为非洲消费者开发出了多款产品,如停电100小时不化冻的冷柜、宽电压家电产品、能洗大袍子的洗衣机、永不生锈的冰箱等产品,以这些产品为代表的技术,真正做到了从非洲市场需求出发,解决了非洲消费者在应用家电方面的难题。

海尔与当地经销商一起开展了全方位的营销与宣传,提升海尔品牌形象的同时,更多地向当地消费者普及家电产品的使用知识,推进了当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的转变。

海尔与经销商一道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在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解决了非洲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紧临赤道的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有1.4亿人,2300多万个家庭。44摄氏度的高温和潮湿,让尼日利亚每一条马路上,都会有很多人叫卖冰镇矿泉水和冰块。街头卖水、卖冰块就能维持生计,因此很多家庭就以此作为主要经济来源。这里的消费者在购买冰箱、冷柜时最喜欢的就是海尔永不生锈的冰箱与停电100小时不化冻的冷柜。2003年,海尔在当地市场以25%的市场份额超过欧、亚、美的各冰箱企业,成为新的冠军。至今,海尔冰箱已经连续5年稳居尼日利亚市场第一名,市场占有率也递增到29%。海尔冰箱的竞争力就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结果。

尼日利亚天气炎热,长达9个月的雨季使夹杂着腥咸味的空气直接影响到当地人的生活。家用电器生锈就是困扰当地人的烦恼之一。尼日利亚人为此更需要耐腐蚀的用品。海尔全防锈冰箱就为当地人提供了一种更省心的生活。

海尔在尼日利亚庞大的销售网络也为当地人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在5个大区、36个省里,90%的网点都在销售海尔冰箱。分布在各地的10至200平方米的家电小卖部能为当地人提供更便利的购买与送货服务。

如今,海尔冰箱在尼日利亚市场销售的产品除了本土研发、制造、销售的外,还有海尔从中国、泰国、印度等制造基地进口到当地销售的产品。

海尔已经在20个非洲国家设立了经销网络。目前,海尔在尼日利亚和突尼斯建立有合资工厂,主要生产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电视等家电产品;尼日利亚工厂生产能力为年产30万台,突尼斯工厂生产能力为年产20万台。在尼日利亚市场,海尔的冰箱、冷柜产品占有绝对第一的市场份额;在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市场,海尔空调产品拥有10%市场份额,居当地前三名。

非洲西部的安哥拉,濒临海洋的潮热环境使得最高气温达到39度。安哥拉人通常在冰箱里储备很多的冰块和冷饮备用。家里的小孩子会经常偷偷打开冰箱取冷饮吃,安哥拉的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莫过于应付家里这成群的“小馋猫”了。这样没有节制的饮食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很不利。同时,频繁地开关冰箱门,也会极大地影响冰箱的制冷速度,增大耗电量。家长们还得注意存放食物的时候不能把重量大的食品放在高处,担心孩子们会被意外的坠物砸伤。海尔冰箱的工作人员在安哥拉进行调研时发现,67%的当地用户对冰箱的要求竟然是:“冰箱如能锁上就好了!”这一独特而广泛的需求被迅速反馈到了海尔冰箱企划部,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一款专为非洲用户提供的“加锁冰箱”就摆放在了冰箱卖场的展台上,海尔冰箱在安哥拉的销售份额增长了30%。其实,为冰箱加个锁是每个冰箱企业都能做到的。但不同的是,海尔冰箱却总能领先一步发现需求、满足需求。而这种领先的能力来自海尔冰箱全球的运营平台。

随着经济的发展,非洲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手机市场。海尔手机迅速出击,在短短时间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目前为止,非洲人民已经享受到的海尔手机有CDMA 手机 D1000、C1700、F1000 和D1600,预计2010年全年出货总量将突破20万只。

海尔手机能在高手云集的非洲市场上大展身手,与其过硬的质量和创新的技术是分不开的。在手机质量控制方面,海尔手机严格坚持“有缺陷的产品是废品”、“高标准、零缺陷、精细化”的策略,拥有世界一流的手机SMT柔性生产和检测设备,先进(恒温、恒湿、无尘)的手机生产基地可以同时生产GSM和CDMA两种制式手机;同时,海尔通信有限公司通过了ISO9002认证和欧洲的BABT认证,使其生产的移动通信产品具有世界级的品质。

北京华立科泰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华立科泰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华立科泰)是一家致力于开拓国际医药市场、推广医药产品的专业医药公司,主营青蒿素类抗疟药品。经过10多年的努力,“科泰新”、“科泰复”系列青蒿素类抗疟药品,以其高效、低价的品质,挽救了数百万非洲及东南亚人民的生命,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全球治疗疟疾有特效的新型药品之一,成为享誉非洲乃至国际医药界的知名品牌药品。

积极投资发展非洲民生工程,实现药品的本地化生产,人才的本地化发展战略。经过不懈努力,基于科学的市场管理及果断的国际市场开拓实践,华立科泰的产品系列逐渐完整、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公司在非洲投资设立了肯尼亚子公司、坦桑尼亚子公司、乌干达子公司,在坦桑尼亚收购了一家药品生产企业,公司的主要抗疟药品“科泰复”即将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性能(PQ)认证。公司打造了一支国际化和本地化的优秀市场营销团队,建立了广泛的市场营销网络,使得公司的整体竞争力不断得到提高。

为使中国优秀的青蒿素抗疟药品实现本地化生产,进一步降低药品成本,更好地造福非洲人民,华立科泰收购了位于坦桑尼亚的处于停顿状态的中国政府援建项目——中坦制药,不仅使原有的外援项目重新焕发出活力,也可以将中国相对先进的生产研发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非洲,为坦桑尼亚的经济发展和就业作出贡献。华立科泰于2007年7月派出专业管理团队接管了中坦制药,并通过3年的努力,中坦制药通过了当地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为当地近百人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成为当地现代化规范化的药品生产企业,为坦桑尼亚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以多种形式开展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华立医药奖学金:2006年4月,公司与肯尼亚内罗毕大学、莫伊大学确立了设立“华立医药奖学金”的议项,于2006年8月正式签定协议,资助品学兼优但家境困难的肯尼亚医药专业学生完成学业。2006年我们又将这种公益活动推广到坦桑尼亚,赞助基巴哈和穆索马两地医学院毕业典礼并对优秀毕业生进行奖励,旨在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毕业后更好地服务社会。这种形式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中国政府和非洲国家政府的高度赞扬。华立药业还将在其他国家推广这种活动。

无偿捐赠:截至2006年底,华立科泰及其子公司先后24次向非洲国家总统及总统夫人(如纳米比亚前总统、塞拉利昂总统、尼日尔总统夫人等),当地医疗救援机构(如肯尼亚基西地区医院、坦桑尼亚红十字会、国际救援委员会、乌干达金贾医院、艾滋病支援组织)捐赠抗疟药品,捐赠药品价值近200万元。

承担商务部援非抗疟药和人力资源培训项目:2006年7月,公司被评选为援外物资重点企业。4年内,公司承担了抗疟药品的援非项目,向非洲30多个国家提供了近600万人份的抗疟药品,价值人民币6000多万元。

同时,公司还是商务部援外人力资源培训项目的实施单位, 2006年至2010年举办了5个援非疟疾防治官员和技术人员培训班,培训了近200人。

经过华立科泰多年的努力,“科泰新”、“科泰复”已被越来越多的非洲官方医疗机构所接受。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科泰复’挽救了数百万非洲人的生命”,是“来自中国的‘神药’,正在成为非洲人抵抗疟疾的有力武器”。世界卫生组织评价“科泰复”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治疗恶性疟疾的真正有效的药物之一”。目前“科泰复”已成为非洲乃至世界医疗界公认的中国医药名牌产品,成为誉满非洲的中国知名品牌药品。

在肯尼亚,有个名叫“Cotecxin(科泰新)”的黑人小女孩。她的妈妈为了感谢中国的抗疟药——“科泰新”治好了孩子的疟疾,以“科泰新”给孩子取名。

在发展的同时,华立科泰正逐步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回馈非洲,回馈社会,实现与当地社会的融合与共同发展,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安徽外经)是以国内国际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境外矿产类资源开发、进出口贸易、连锁超市、宾馆酒店等业务为主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公司自1992年成立以来,先后在非洲、欧洲、亚洲、中南美洲以及南太平洋等地区22个国家成立了分公司,并在30多个国家承建了中国数十个大中型对外援助项目和一系列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所有建成项目均被评为优良工程,受到了所在国政府和人民的赞誉。

公司先后在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多哥、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赞比亚、马拉维等16个非洲国家成立了华安国际建设贸易有限公司,从事对外承包工程、房地产开发、投资建厂、连锁超市及宾馆酒店等多元化经营。

2009年以来,公司已与津巴布韦、莫桑比克、赞比亚、刚果(金)、马拉维等国政府机构合作开展了金刚石矿、钽铁矿、铜矿、钴矿、金矿等矿产类资源的勘探开发业务。

公司在非承揽项目时,努力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积极回馈当地民众,不仅为中非经贸合作发展作出了贡献,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公司在非的16个华安公司自成立以来,已为所在国培训了数以万计的熟练技术工人,每年为各所在国提供了近千个就业机会。公司与津巴布韦合作实施的钻石矿项目,充分发挥津巴布韦的资源优势,弥补其资金方面的不足,极大地改善其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促进其国民经济发展,不仅对增加税收,改善财政状况产生巨大作用,而且让万余人就业,也帮助促使其资源尽快转化为财源,提高综合国力。

由于公司长期以来在参与承建非洲地区各有关国家的工程项目中讲求优质、高效,在经营活动中坚持诚信第一,产生了十分良好的品牌效应,赢得了所在国首脑和社会各界的高度信赖和广泛赞誉。

莫桑比克格布扎总统的连任就职典礼在2010年1月14日举行。公司总裁蒋庆德作为唯一一家中资企业代表应邀出席,在随后5天内受到4位非洲国家总统的约见。

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在接见蒋庆德时指出,他这次在莫桑比克亲自看到了安徽外经在莫桑比克所取得的成就,进一步了解了安徽外经的实力和对非洲人民的情谊,对此表示非常赞赏,因此对公司参与津巴布韦的建设寄予厚望。

赞比亚总统鲁皮亚·班达在与蒋庆德总裁亲切交谈中表示,他对安徽外经正在建设的援赞比亚恩多拉国家体育场项目十分满意,将大力支持其在赞比亚的业务开展。

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札在会见蒋庆德总裁时表示,他由衷地感谢安徽外经10几年来对莫桑比克的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

非盟轮值主席、马拉维总统穆塔里卡参加世博会期间,亲赴公司参观访问,对公司所取得的成就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马拉维政府称赞公司承建的马拉维议会大厦项目“质量超凡”、“雄伟壮观”、“功能齐全”,是中国赠予马拉维的“最好礼物”、“承载着两国政府和人民的深情厚谊,是中国致力于中马友好的重要标志”。

作者:刘宏敏

第3篇:2013感动人物的人物

毛主席生活管理员 吴连登

我们不能给主席丢脸

2013年12月26日,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的日子。其实,从2013年年初开始,全国各地或自发或有组织的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就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我有幸参加过几次,如: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主办的规模盛大的纪念活动,还有《人物》周刊的老朋友、电视剧《毛岸英》制片人邹小提女士出品的话剧《毛泽东和他的长子》,等等。2013年清明节前夕,同样是怀着对毛主席的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我采访了陪伴毛主席度过最后12年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老师。人称“毛主席管家”的吴连登,是江苏盐城人,1942年出生,种过田,务过工,当过服务员,1964年,22岁的吴连登被毛泽东请去管理家务。

4月19日上午,细雨霏霏。我如约到吴连登老师家翻拍照片,细心的吴老师提前骑自行车到几百米外的路口等我……吴连登的家异常简朴、狭小,没有几件像样的电器和家具,而布满房间的是各种尺寸的毛主席塑像、照片,还有相关的纪念品……吴连登抱着一本又一本相册,一张又一张地指给我看。相册一尘不染,每张照片都诉说着他对毛主席的想念,他指着一张照片说,“这是主席最后一次和我们合影,你看他的腿,瘦得——”吴连登哽咽了,转过头去,我看到照片中的毛主席几乎只剩下一把骨头,吴连登感慨地说:“他老人家一辈子为人民服务,自己身后没有财产,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都像他的孩子一样,可以说日日聆听他的教诲,亲眼见证了他的操劳……我们在物质方面都很知足,教育子女也是凡事靠自己的双手。”

对吴连登来说,这些相册里的照片并不是尘封起的历史,而是刚刚过去的昨天,正在经历的今天……“老实说,我对主席比对父母的感情还要深。我父亲去世时,我都没有回去,就是怕主席知道了,分散他的精力。因为主席的健康和安全,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责任,我们必须完成好。关于主席,我们这些朝夕相处的人讲话,不会有什么艺术加工,我们就是想还原真实的主席。中国人民过上现在的日子,可以说是托了他老人家的福,而主席更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他的心,永远想着人民,做事,永远为了人民。这是毛主席的伟大之处。主席经常跟我们说:所有要求别人做到的事,都要从我开始,在北京,我是北京市民,在中国,我是中国公民。老人家一生勤奋,勤俭,勤政、廉政,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他每天工作长达20个小时,最多时连续几天工作,根本不睡觉,一看到主席考虑问题,不吃不喝,就是我们心最疼的时候。他每天粗茶淡饭,工作时间是常人的两三倍,他活了八十几岁,实际上是很长寿的,因为他天天透支自己,不像有的人白活一生。看到老百姓受苦,他流泪,看到电影中的战争场面,他也流泪,主席想到那些曾和他一起战斗的英烈们,其中也包括牺牲的亲人。人民会永远怀念他,因为他把历史看透了、研究透了,他读书、研究历史,是为了这个民族为了这个国家,主席总结了,没有一个朝代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做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我注意到吴连登珍藏的相册里有一类照片,是他在毛主席办公、居住乃至散步甚至停留过的地方照的,还有一类照片是主席的个人生活用品,包括穿过的衣服、鞋子,用过的茶杯、烟缸、蒲扇,我想也许是睹物思人,也许是给自己心里留下主席不曾离开的证据。

吴连登说:“主席离开我们37年了,但人民依然那么崇敬他、怀念他。你看,无论春夏秋冬,纪念堂开放的时候,门前都有长长的队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捧着鲜花,等着看看他老人家。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和家属,每到清明节,每年9月9日——主席的忌日,还有12月26日——主席的诞辰,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去纪念堂看老人家,平时还以不同形式纪念他,我家里有许多主席的著作,他的塑像,过年过节,我要在他的塑像前点支烟,做一碗红烧肉,放在那里,表示哀思。”

几年前,我采访过毛岸英烈士生前妻子刘松林老师,也采访过曾经见过毛主席的一些老艺术家和老同志,主席的勤俭和情义是所有人念念不忘的,对于这一点,吴连登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曾与主席朝夕相伴度过了最后12年,“主席一生倡导勤俭节约,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关注小事小节、从自己做起,比如主席爱抽烟,正常情况下一天要两包多烟,彻夜开会时就更多,主席用火柴,总是从中间向一边划,他心里有数,用完一半,磷没了,再用另一半,有时我们看火柴没了就把火柴盒扔掉,主席发现后问我们怎么老是新火柴,那个旧火柴皮呢?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旧火柴皮再利用上。我们就找北京火柴厂,买火柴头,旧火柴皮再刷上磷水,接着用。有时候晚上跟主席外出,主席会突然想起来,叫我回去把灯关上。主席常说,中国这么大,不缺我毛泽东一人一家的吃喝用度,可如果我不检点,随便吃了、用了、拿了国家和人民的,那部长、省长、市长、县长们又会怎样'国家还有办法治理吗,我第一次看到主席家的仓库,心都流泪了,仓库里一共有六个木质柜子,主席占了三个,江青两个,还有一个柜子是毛岸英的遗物,其中有几大包袱——旧毛巾、旧布头、旧毛线,都是补衣服、补毛巾被、补袜子用的,还有新中国成立前从西柏坡带回来的大棉袄等,都在仓库里放着。”

吴连登说主席对人民的情义胜过对他的家人:“主席对人民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泛泛的,这也是人民爱戴毛主席的原因。我给你讲个事情,你就明白主席和人民是性命之交、是患难之交!我们成立了一个毛泽东纪念馆联谊会,全国有72家毛泽东纪念馆,都是当年毛主席足迹到的地方,我们现在也沿着主席的足迹走一走。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离不开毛主席,可以说是毛主席靠两条腿带领穷人们走出来的天下。到了福建我们才知道,毛主席曾9次到福建,都是靠两条腿。最危险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去福建,他病了,走不了路,住在一个农民家里,国民党知道了就派军队围剿,房东是哥俩,劝毛主席赶快走,主席说我走不了路,哥俩说有一个山洞,我们小时候在那儿玩捉迷藏,别人找不到的,我们背着你。主席答应了,让他们把他的鞋倒过来穿,迷惑敌人。哥俩把主席背到那个山洞,路挺远的,他们把蜘蛛网扒开,将主席放进山洞后,再把蜘蛛网小心地拉回去,主席这才躲过了一劫。1952年国庆,毛主席特意把他们请到天安门观礼。这都是当地纪念馆的同志讲的。毛主席还曾8次去安源,这也是有记载的。还有个事也能说明这一点,毛主席经常到群众中去,叶帅担心他的安全,就跟汪东兴说,给主席做一套防弹服。汪东兴说不要做了,会挨批的。叶帅说我做了你就送去。毛主席那天正在看书,看见汪东兴拿着东西,就说你给我送什么礼来了,一听是防弹服,主席就把书给扔了,你说什么?防弹服?哪有共产党的领导人怕人民的?你们要怕人民,你们拿去穿,我毛泽东不穿!坏人想搞我毛泽东,他搞不了,他也不敢,人民不会伤害我的!对这一点,他非常自信。粮票、布票、油票、线票,购货本,主席都有,和老百姓一样。困难时期,营养跟不上,全身浮肿,还开玩笑说:你们看,我都长胖了。汪东兴和我们商量,主席老这样,可不行,就做了一碗肉端上去,主席生气地说:我还吃肉,你们吃去!一个战士从老家带回黑窝窝头,主席一边吃一边流泪,主席7个月不吃肉,勒紧裤带,和全国人民一道,还苏联的钱。”

1976年9月,吴连登将毛泽东主席的遗体护送到人民大会堂供人民瞻伸时,在这位老人的身后,除有几套毛式中山服、剩下500多元生活费外(后来这几百元钱也作为文物收藏了),不论在在国内银行还是在国外银行,没有一个存折,也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既没有一套高档服装,没有一件金银珠宝,也没有给子女留下一分钱、一间房、一垄地等任何物质遗产;在这位老人的身后,只有他终生酷爱痴迷的十万册书籍!只有悔内外出版他的著作所付、归中办特会室管理的稿酬120多万元……这就是领导了近10亿人口、时间长达27年的人民共和国领袖的全部家当!

两次采访吴连登,两次感受到主席的言教身教对他一生的深刻影响,这也是笔者采访过的许多近距离接触过主席的人身上所共有的特点:俭朴、平易、自敛。近些年,吴连登经常陪同李敏、李讷出席全国各地的纪念活动,无论到哪儿都是住最普通的宾馆、吃最普通的饭,匆匆来去,从不给任何人添麻烦。吴连登说:“我们何其渺小,我们是沐浴在伟人的光辉之下,我们没有一点可特殊的地方,我们不能给主席丢脸!”

原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 刘玉堤中将

写鹰画鹰爱鹰的快乐老人

两次采访原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刘玉堤中将,是今年完美的收官之作。91岁高龄的老将军带给我几大感动,一是感动于老将军的豪情勃发、壮心不已,时值日本针对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一再叫嚣之际,曾经在抗美援朝空战中击落6架、击伤2架敌机,并创造了一次击落4架敌机纪录的刘玉堤将军大手一挥,掷地有声地说道:“中国人民现在确实站起来了,跟过去不一样……你胆敢犯我,我就让你有来无回!”

二是感动于老将军的严谨和较真。采访时谈到当年击落击伤敌机的具体数字,刘将军说:“不止9架,有两架设算,射击胶卷重叠了……”刘将军比画着跟我讲解射击胶卷是怎样重叠的,虽然地面发现了飞机残骸,但严谨和较真的刘将军坚持以射击胶卷判读为准。

三是感动于老将军的自信和豪情。刘玉堤是东北老航校培养的第一批飞行员,当年,他带头给刘亚楼司令敬酒,誓言:“只要让我们上了天,就一定能打下敌人的飞机,没什么了不起!”由青春到暮年,半世风霜雨雪,老刘将军的自信和豪情丝毫不减,他拍着我的肩膀说:“你们好好过日子吧,他们不敢打。放心好了,他敢!”

四是感动于老人的学习精神。年近古稀,恋上翰墨丹青,且一发不可收,写鹰画鹰不辍,而今已积数千之多。采访结束后,我曾观摩老将军的“一笔鹰”,气定神闲,张弛有度,一气呵成,无法胜有法,老将军自创的“不害臊”理论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写字、绘画要不害臊,害臊就学不成,害臊就长进不了……我就是不害臊地写、不害臊地画,哪个字美,哪个画好,咱就学,拿照相机拍下来,慢慢地体会,慢慢地学习。我现在刻过三四百方印,画了三千多张鹰,写的字就更多了。要是老自个儿害臊,就什么都别干了。”刘将军的画室,既是书房,又是收藏馆,还是台球厅,虽然装修简单、陈设简陋,但藏品却异常丰富——从各地或捡或买的奇石、根雕,还有各式各样的飞机模型以及参加各种书画笔会和活动的证书、奖杯、纪念章……

五是感动于刘将军的乐观豁达、从容幽默。刘将军的画室门上有一副自书的对联,上联是:一杆子两杆子三杆子,杆杆增寿;下联是: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岁岁平安。横批:上不封顶。这幅对联不仅尽显老将军的幽默性格,更是其一生豁达从容的真实写照。听刘玉堤讲话,很难不被其俏皮、幽默的语言所吸引,往往是三言两语便抓住重点,且语含机锋,形象生动。刘将军之子刘飞保老师给我讲了个故事:当年,北京军区空军有一些高干子弟,群众有些反映,一般人都觉得这是个难啃的骨头,说轻了不见效果,说重了也不合适,一次在大会上,刘将军说:有些人,你们要注意了,别以为我没办法,你们家住哪儿我都清楚,别让我上你们家告状去!说得大家哄堂而笑,自此,个别高于子弟再也不敢做出格的事。刘飞保说父亲无论在什么场合讲话,从来都是脱稿,如果给他讲稿,他反倒不会说了。无论是当师长、副军长,还是位至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只要是刘玉堤参加的会,大家都踊跃参加,为的是能现场听他机智幽默的“唠嗑儿”,其语言之生动、幽默可见一斑。

年轻时驾战鹰搏击长空,中年时以鹰励志,亲手教出一代代雏鹰,老年后写鹰画鹰不辍,刘玉堤这一辈子与“鹰”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鹰富含动静之美,动则迅捷勇猛、一招致命,静则蓄势以待、稳如泰山,特别是鹰到老年后,常于崖壁之上叩击爪喙,脱去旧我,以求新生,真可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像极了老人的性格和一生追求。我想这或许就是刘玉堤将军爱鹰的缘由吧。

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自远

人生总是充实而精彩

从青涩少年到揽月大师,院士是怎样炼成的?采访著名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先生之前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大脑里。在近3小时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我们的“嫦娥之父”,思维常常异于常人,但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可爱——比如,他能量体裁衣,下厨房,一气儿能做上20几个人的饭菜;上世纪60年代,大伙都在研究地球上的事儿,他把目光寂寞地望向了天空;上世纪90年代,大伙都要房子要票子,而他的户口工资人事关系,至今还被他执拗地留在贵阳……仔细咂摸,首席科学家的生活有不少精彩之处。而最令我感动的是院士跟我说起他很多求学以及拼搏的故事。4岁起他就和家人经历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17岁那年,他赶上了我国大学入学考试的全国第一次统考。他像一名古代书生,挑着行李走了94公里到市里去赶考,结果被北京地质学院录取了。在北京地质学院,他刻苦求学,每个寒暑假都没能回家,而是去很多遥远的、艰苦的地方去做矿产的实地勘探工作。他心中总有报不完的恩情。他谈到自己为何爱上了读书,告诉记者,“当你不只是学习,而是热爱时,你便可以距离完美更近。”如今已90高龄老师的这句话至今铭刻于心。让欧阳自远院士怀念不已的两位学界前辈,一位是他研究生的导师——涂光炽先生,另一位是侯德封先生。他告诉记者,侯德封先生是地质学界具有极大号召力与凝聚力的一面旗帜。侯德封先生引路让他进入“核地球化学”这门新学科的研读,让他初步涉猎陨石与宇宙尘等的研究,再到核物理、原子能,让他受益匪浅。为此,欧阳院士放弃了所有的休闲、娱乐活动,连吃饭、上厕所的时候,手上都拿着书。他甚至规定自己每天睡眠时间不可以超过5个小时。在一个个崭新的领域里,他的学识不断丰富,多次“临危受命”,和着泪水和汗水的成功,最打动人心。1978年,中美两国的首次交往居然与月球息息相关。美国人送给中国人的一粒黄豆大小的月球岩石标本,成了欧阳自远第一次和月球“亲密接触”的良机。他填补了我国航空领域发展的多项技术空白!为了搞地下核实验即“核爆炸”,一切工作和任务都属于高级秘密,他愣是多年没有跟家人说他去哪儿了。竞争和创新永无止境!上世纪90年代初,中科院领导调欧阳自远到北京,出任地理资源环境局局长并兼任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领导还三次建议欧阳自远把户口、工作关系、工资关系从贵阳转到北京,都被他婉拒,理由是,贵阳的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是他做研究工作的根,也是他参与奶大的孩子,作为家长,他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这个孩子。那些年,欧阳自远往返于北京、贵阳之间,租房住过,学生家里待过,招待所也熬过,上了年纪的他竟过了一段难忘的“北漂生活”。如今欧阳自远院士如此感叹:多少科学家苦了一辈子,自己的科学理想都未必能实现,而我终于在耄耋之年,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争分夺秒,因为“能干活,一说明健康,二说明被需要,三自己感觉充实快乐,没时间想自己是个老人”。其言行怎不令人感动。

“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指导员 王经文

80岁开博客,一辈子的战士情怀

上海警备区后勤部原副政委王经文曾是“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指导员,在他31年的军旅生涯中,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五次。在这些沉甸甸的军功章背后,都有一场血与火的考验。他曾当选过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次全国共青团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团中央委员。而让他最难忘的是当年他代表连队从许世友上将手中接过了“南京路上好八连”锦旗。今年正好是“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50周年。这位名人“指导员”,在参加纪念“好八连”命名50周年研讨会上,依然用洪亮的声音演讲了《荣幸参与好八连传承光荣传统第二棒》的发言,他说:“一棒传递五年,五年胜读十书,五年学习磨炼,五年幸福荣耀,五年终身难忘,五年终身受益……”字字句句感人肺腑。当他一谈到“好八连”,眼睛放光,嗓音也亮堂多了,看上去精神矍铄,气色也不错,说起话来思维敏捷。他谈到了像戏曲艺术家沈西蒙和漠雁,在宣传连队事迹的吕兴臣的协助下,如何在连队体验生活的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并介绍了八连从巡逻放哨到特战尖刀的全部历史,令人耳目一新……当然让我感动的除了他自己的人生奋斗故事之外,更有他和他的好八连的故事。王老为人很低调,不爱讲自己,但他谈连队的好人好事,如数家珍。王经文在他31年的军旅生涯中,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上海警备区政治部宣传处处长、上海警备区守备6团政委、上海警备区后勤部副政委。令人感动的还有,王老为了丰富晚年生活,还学习格律诗,其中他的作品被报刊采纳了近70首。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到快80岁时,开博客成了新闻人物。如今,他的博客之“老仁”的点击率高达15万人次了。王老自从领导岗位退休后,先后担任报告团副团长、荣誉指导员、编外政治指导员、校外政治辅导员等。多年来,他给中小学校师生、党政机关干部、警备区武警部队青年官兵,作“好八连”光荣传统报告,讲“好八连”艰苦奋斗故事,前后大约有250多场次,听众约有28000多人次,先后被授予先进退休干部等多种荣誉称号,曾经是《军休天地》的封面人物。这正是一个战士的情怀,一辈子的爱国追求。

新中国第一代童星 赵玉嵘

常于小事、小节中令我感动

认识赵玉嵘老师七八年了,我由衷地佩服她。从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童星,到自学成才的编剧、导演;从大银幕崭露头角,到成为中国早期电视剧的开创者之一;从驰骋电影、电视、广播、话剧等舞台的艺术全才,到如今古稀之年童心依然的社会活动家……赵玉嵘的人生可谓多姿多彩!尽管跨界、多栖到极致,尽管工作时像个拼命三郎,可赵玉蝾老师身上有一点是一辈子没变过的,那就是她的那颗积极、乐观、永不退缩的童心!童心未泯的玉嵘老师连卧室都是童趣盎然,干净、欢快、明亮的房间里,到处是玩具、娃娃、小饰品、小挂件,布满鲜花的窗台上依次摆放着父母、两个女儿和外孙们的照片,她说每天晚上入睡前和早晨起床,她都会凝视爸爸妈妈的遗像半天,向他们问好、道别……

赵老师身上的闪光点太多了,常于小事、小节中令我感动。有一次,为了让我及时看到她搜集的材料,年近古稀的她竟然在寒风中等了我半个小时,离约定的地点几百米时,我就远远看见素爱整洁的赵老师在风中挺拔地伫立,头发也“一丝不苟”地飞舞着——在路上堵车时我打电话给她,让她在附近找个地方坐一坐,赵老师说:没事的,你放心,我不会冻着自己的……见面后,我问她这么大风,身后就是商场,您干吗不进去待会儿呀。赵老师说:这个地方我不是很熟悉,但离你很近,我个子矮,一到商场就会被“淹没”了,哪有在外面醒目,你老远就会看见我……

凡事先为别人着想,总是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赵玉嵘一贯的作风。亲友、同事间如果要搞一个聚会,那发起者和组织者一定是赵玉嵘,大家都信服她,知道不会被疏忽被落下。几年前,我参加她主编的《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一书的发布会,场面之大、规格之高出乎我的想象,而这都是她奔波、联络数月的结果,在几百人的会场上,身材矮小的她像一根“银针”,没有一个环节没有一个细节可以离开她,而一切是那么的井井有条,后来当我了解到此书出版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时,我更加为之叹服,原本是一个做砸了的事最后竟被她“起死回生”,搞得轰轰烈烈,可见她付出之多、承受之巨、历经之艰,而面对所有困难,她总是淡然一笑,默默去做……

赵玉嵘1942年出生于云南思茅,父亲在海关工作多年后转为教师,母亲也是教师。虽然家境平凡,但父母对她的教育是开放自由的,很注重发掘她的天赋并因势利导。她的第一次登台是在父亲单位举行的联欢会上演讲,尽管父亲之前一再叮嘱她不要忘词,她嘴里说没事、放心吧,却在被抱上用小方桌为她搭成的“舞台”的那一瞬间忘了词儿,她一边扶着话筒架子,一边笑眯眯地歪头找辙,把全场的大人都逗笑了,下不了台的她,一点也不紧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终于给自己圆了场……开朗、要强的性格特质表露无遗。这个小小的人生开端已经预示了她之后的60年从艺之路——充满乐观、昂扬、愈挫愈勇的精神,不顺的路也会让她走顺了!

赵玉蝾的身上和经历中折射着师友乃至伟人的光辉和影响,她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是沾了许多人的光。”在她的朗诵生涯中,最令她难忘和感动,最让她感到无上荣光的是为敬爱的周总理表演诗朗诵《白鹭》,“1959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的广播大楼落成,周恩来总理要来视察。当时正是春节,我回上海探亲,团里给我打长途电话,说有任务,把我紧急召回来,回到团里才知道是周总理要来视察,我们文工团为周总理准备了一些小节目,团里指定我表演在少年宫时最拿手的节目——诗朗诵《白鹭》。”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亲切接见了全体演员,留下了一张张珍贵合影。有一张照片中,周总理紧握着小玉蝾的手,慈祥地看着她……“周总理挺喜欢我的朗诵,他温暖、有力的大手长时间地握着我。我按团长的嘱咐请总理给大家讲话,我连连说,总理,给我们讲讲话吧,讲讲吧。没想到总理竟玩笑地小声对我说:你比我说得好,我就不说了。”1961年,剧团复排曹禺的《北京人》,赵玉嵘当场记,有一天戏演到一半,领导叫她出去,原来是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来了,“我领着他们摸着黑、悄悄地进入剧场,他们就坐在我旁边,不清楚的地方就问我,比如有一句台词,女主角说要把好的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总理用疑惑的口气问我:这是原剧本的台词,还是你们后加的?我说是原剧本就有的,他才舒了口气。这也反映出总理的文艺思想,就是不要把现在人的语言强加给角色。那天看排演时,总理还不时小声地向邓颖超说着剧情和人物关系,显示出他对这部戏的熟悉和喜爱。”

几次采访后,我和赵老师成了忘年之交。我也会主动和她说一些自己的事情,知道我近几年身体不太好,她每周都会为我发来保健养生方面的文章,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到国外探亲,从无间断,迄今已三年多的时间。正是这些小事、小节,让我觉得:一个人的一生是否精彩是否快乐是否富足,一定与你的性格和品格成正比。

泳坛泰斗 穆祥雄

至今拥有强大的“粉丝阵营”

彭立昭/文

上世纪60年代,由著名导演谢添导演、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洋主演的电影《水上春秋》就是以泳坛泰斗穆成宽、穆祥雄为原型而拍摄的,拷贝曾发行到18个国家,给无数影迷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穆祥雄的职业生涯中,他获得过14项全国冠军、9项国际冠军、三次打破世界蛙泳纪录,“蛙王”称号是实至名归。但老人也一直心存遗憾,因为若不是受政治因素干扰,穆祥雄很可能早在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上就为中国人赢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作为中国游泳的标志性人物,穆祥雄在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奥运会开幕式执旗手;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体坛特殊贡献者,同年被评为天津“海河骄子”……然而在集中的“曝光”后,“蛙王”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直至2013年4月,国际泳联为他和他已故的父亲穆成宽颁发了“先锋成就奖”并邀请他到场领奖后,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那次,记者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刚刚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领奖归来的体育老前辈。如今,穆老虽已是78岁的人了,却精神矍铄,其言谈举止依然很酷。当然,更让人羡慕的是他的心态和他当初的经历……他对他父亲一直很感恩,他说,“我一半的功劳应该归属于我父亲”,他也特别说到了当年贺龙元帅以“古有杨家将,今有穆家军”的称赞背后,他和他的十几个从事该项运动的兄弟姐妹的亲情和励志故事。另一个是他强烈的爱国心。当年他曾被邀请离开中国去国外做游泳教练,通过他的训练,所带的女子运动员在1966年于印度尼西亚举办的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上夺得200米蛙泳冠军,而我们中国队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当时他的心里很矛盾,也很难受。很快,他就申请回国了。归国后,他把大部分精力用于游泳的技术辅导上。后来陆续有14个国家的游泳队来请他去国外当教练,但他都全部谢绝了。他觉得自己是党和国家、人民培养出来的,必须回报祖国,回报人民。国内不论哪个地方,只要一个电话,路再远、设施再差他也愿意去,他说,“绝技只在国内传。”而且他也培养了很多国家一流的游泳运动员,不断在为国争光。穆祥雄在担任中国泳协副主席期间,特别重视群众性体育运动,更多地侧重于推广群众游泳运动。那时,穆祥雄拥有强大的“粉丝阵营”。每年夏天,泳池里、河边、湖边、海边,常常挤满了学习蛙泳的人,人们谈论的话题都会自我标榜:“我是标准的穆式蛙泳姿势”。穆老也一直惦记家乡的父老乡亲,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了第一个游泳俱乐部。每年将二三百名学龄前儿童聚拢在身边,悉心调教,为延续中国泳坛“穆家军”的辉煌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多年来,健身离不开职业爱好的穆老,身后有一大批游泳爱好者。生活中穆老爱好广泛,散步、打拳、养花、写字等,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在他看来,自己还是那么年轻,还有那么多的事等着他去完成。真是应验了那句,“只有不服老,才不会老。”最能代表穆老师性格的是他那无与伦比的、渗透在骨子里的幽默。因为说好是两个小时,但时间也过得太快,匆匆又溜走了一个小时。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老女排名将 陈招娣

陈招娣将军生前最后的采访

她,曾经是叱咤排坛的“独臂将军”;她,曾经是语文课本中所熟知的人物;她,曾和队友们一起创造了中国女排的辉煌,她就是女排老将陈招娣。从奥运冠军到将军的陈招娣,2013年4月1日突然去世的消息,让记者很震惊,因为我们刚刚刊出她的特别报道,这个报道压了不少日子,从新闻角度来说,受访者生前最后的采访,可以说是成功的,但从几次的接触中产生的感情,陈招娣将军去世的消息,让我难过了许久。

早在四年前的央视“体坛风云”颁奖现场记者就与陈招娣将军有过采访之约,印象中当时她神采奕奕,虽然清瘦却面色红润,说话温和也带着笑容,她并没有太拒绝,但也没有答应,这个采访一拖再拖就到了2012年年底。体坛风云人物的颁奖前夕,记者再次打通她的电话,尽管工作依然很忙,我们还是约在她出差回来后的一个下午进行了采访。

按理说她刚刚出差归来,又赶上要搬家,她有理由拒绝,因为这10年的各种被拒绝的采访经验让我已经锻炼出被拒绝也不会有太多挫折感的心态。

见了面记者才知道之前几次被拒绝是因为被病痛折磨的,眼前的陈招娣将军比几年前更瘦了,面对采访她有些为难,却又被记者的软磨硬泡感动,不忍拒绝。本来的理直气壮也因此有些惭愧。要是一般人肯定会以身体为由推托,但是招娣老师犹豫后还是接受了采访,她言被记者的执着打动,其实记者为她的善良、真诚感动。她在被病痛折磨中,不仅接受采访,还到楼下接我,在去她办公室途中,不少人关心她的身体,询问病情。我们的采访几乎没有什么寒暄直入主题,因为我希望她能早些回去休息。整个采访,她窝在沙发里,虽然没有太痛苦的表情,她的手轻轻护着身上疼痛的地方,她几乎不换姿势,想必每次动,身上都会疼。

与她的痛苦状态不同,采访中陈招娣始终保持着微笑,讲着过去的艰苦除了平静还有一丝调侃,一切磨难在她那里似乎都风轻云淡,她更喜欢讲轻松的话题,最高兴的就是老女排的聚会。陈招娣说,她们每年都会聚会,“回忆当时是怎么打球的,怎么发脾气的,然后袁指导怎么‘修理’我们的,很有意思。当时训练,大家都挺辛苦的,但是现在回忆,却很有趣。当时袁指导罚我们不让休息,后来我们就去‘整’他。可能他现在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陈招娣说袁指导总能在平时训练时抓住她们的小细节:“张蓉芳传球,球落下来可以传也可以垫,但传球手指被掰得很疼,她就垫球,按理说也没有错,但袁指导就让她练传球,而且给她发很高的球让她练,她一边传一边哭,袁指导的目的就是让她不畏惧高球。”

几乎每个队员都有被袁伟民指导“修理”的经历,所以后来她们也总想着法子想修理他一下,却每次都不得手:“我们聚会时袁指导还会得意当年是如何‘修理’我们的,我们也会说现在不会再上他的当了。”陈招娣说,“有一次陈亚琼都抱着他的腰了,我们三个人想一块扳倒他,却弄不动他,陈亚琼反被他弄得脚离了地。他身体好,跑得快,我们也追不着他。”

因为身体不适,采访中司机还要接她早些回去休息,她还是一直坚持到采访结束才离开。其实当运动员时陈招娣就饱受伤病困扰,她一直很瘦,这次采访见她更消瘦。尽管不舒服,甚至有些痛苦,对于记者的问题陈招娣还是有答必问,她的手一边轻轻揉搓身上疼痛的地方,一边讲着自己的故事,眼前这个老女排著名的运动员,能干的将军非常平易近人。以前在赛场上永不服输的陈招娣,虽然也喜爱运动,可是受到病痛影响,她说现在的状态是回到家就躺着,就这样她还坚持工作。采访结束后,记者希望她早些回家,可她知道我是坐地铁去的,执意让司机先给我送到地铁站。

因为病中接受采访,陈招娣没有同意拍照,她说会发照片,出稿后,记者多次联系她手机都处于关机状态,记者心中有一丝不安,和主任交流后,我们有了共同的担忧,还是决定先发稿,稿子刊发后不到一个月,就见到陈招娣将军去世的噩耗。在微信中发出这个消息后,有同行和体育界的老友都表示,她是一个非常坚强的运动员,大家为她这么年轻就去世而惋惜。

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 鞠萍

鞠萍姐姐的心态比我年轻

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和鞠萍姐姐联系过,当时她没有同意接受采访,今年再次联系,本以为还会拒绝,令我觉得意外的是她竟然答应了,而且答应得很干脆,就是荧屏上的那个邻家大姐姐的感觉:“我明天上午例会,下午要谈新节目的事情,如果你没事中午我们可以边吃边聊,反正你不来我也在梅地亚附近飞着。”电话那头鞠萍姐姐的声音,让人听起来很亲切。作为中国第一位专职青少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伴随着几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她纯真甜美的形象、自然活缓的主持风格赢得全国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记者也是看着她主持的节目长大的。

第二天我如约来到梅地亚中心,我们在日餐餐馆见面。见到生活中的鞠萍姐姐,她的真实、坦承、热情、率直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最重要的是,她展现出人到中年女性的那种自信、豁达的好心态,看到她你就会相信,岁月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貌、身材,却无法夺走她的童心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的采访真的是边吃边聊中进行的,和她说话你不会有陌生感,她没有架子,也没有名人身上的事儿。鞠萍骨子里有北京人的义气、豁达,也有山东人的能干、贤惠,她告诉记者,受父母影响,她是里里外外一把好手。除了有点胖,身体、心态都很好。出门在外没有助理,不上节目不会化妆,不知护肤品品牌的鞠萍,简单、随和的个性走到哪都很受欢迎。她说爱玩的她,走到哪就玩到哪,很快能够融入当地文化、娱乐中去,到了四川就打川麻——血战到底,人家请吃饭就大块吃肉、豪爽喝酒。

其实采访前,同事就透露说鞠萍是酒场高手,很能喝酒,在采访前做功课时,我特意提出这个问题,但我不认为她会正面回答,甚至也许会拒绝回答。再次出乎意料的是,她不仅承认自己能喝酒,而且也讲了因为喝高了闹出的笑话,可见鞠萍是个性情中人:“年轻的时候无拘无束,和同事在一起游玩,免不了吃喝一场。饭桌上大多少不了喝酒,每逢这时我总是冲在前面,名人要随和。”鞠萍第一次喝酒是在1986年底。那次是为空军协助拍摄1987年少儿元旦节目,为了感谢对方,录完节目有一顿饭局,鞠萍代表剧组前去感谢空军首长,后来又和台内其他工种喝:“那时流行感情深,一口闷。最后不知道喝了多少杯,反正我在路边吐,出租司机看我这样都不肯拉我。从此我落下个能喝酒的名声。”其实在喝酒这事上她也很矛盾,她不喝怕人家觉得她架子大,可喝多了确实对身体不好,也影响形象。

采访鞠萍时,她的素面朝天也让记者颇有些意外,与大多数央视女主持人不一样,鞠萍说她出差从来不会因为化妆品的问题而托运行李,都是小瓶的旅行装一抹就搞定,她从来搞不清楚护肤品第一层该用什么,第二层该涂什么,出镜前,也是化妆老师帮着打理。随着采访深入,她爽朗的笑声,真诚的话语,确实让人深信她是个不拘小节的人。

而最让记者觉得感动的是,她有一颗感恩的心。还有12年就退休的鞠萍坦言,她情愿自己退居幕后,把舞台让给年轻人,她希望能够给更多的孩子做好的节目,做更多的公益事业,还有“金话筒”主持人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这是她要坚持做下去的事。她说人在火的时候不能洋洋得意,不能超越组织,危的时候要依靠组织,维护组织,要有感恩心,“我是央视培养的,12年后到退休干部处找‘鞠萍姐姐’吧。”不论何种话题,你在鞠萍身上看到的都是简单、快乐,生活对于她来说也许就是如此,感恩、知足。她把快乐不仅传递给小朋友,更带给家人、同事和朋友。

艺坛伉俪 刘萍与刘秉魁

结识《人物》周刊记者很高兴

2013年上半年,我先后采访了评剧表演艺术家、白派传人刘萍和新中国第一代电影化装师刘秉魁,长春电影制片厂早年拍摄的经典电影《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的演员化装造型均出自他的手笔。细心的读者或许会发现,在不同艺术门类中均取得骄人业绩的刘萍和刘秉魁其实是一对艺坛伉俪,而且均经历传奇,这在记者多年的采访经历中实不多见,更令记者难忘的是他们二人言谈举止上的反差。

刘萍老师1957年考入中国评剧院学员班,重点学习白派表演艺术,小白玉霜曾亲授《灵堂会》。白派自白玉霜创立至小白玉霜已历经两代,其间宗“白”学“白”者不乏其人,而真正深得自派三昧,被戏剧界和观众一致公认为白派第三代传人的只有刘萍。她的唱腔低回婉转、深沉醇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继承白派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火爆一时、连演150余场的现代评剧《评剧皇后》,在这出戏中,刘萍扮演的是评剧传奇大师白玉霜。

与舞台上风姿绰约、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形成反差的是,生活中的刘萍老师为人随和,装束朴实。印象最深的是刘萍老师话语不多,但思路清晰且言简意赅,例如采访前,在电话里她为记者指去她家的路,非常简洁清晰。又例如采访中,她对于过往几十年的演艺路的介绍,不但条理清晰,而且对于陈年旧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言语等诸多要素均记忆犹新,如此超强的条理性和记忆力令人佩服。当然,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少年时代的刘萍的理想曾是当地质勘探员,那时的她理工科成绩一流。如今这超强的条理性和记忆力,或许就是学生时代打下的基础吧。

记者能意外结识并采访电影化装大师刘秉魁,完全得益于别人的推荐。当然,推荐者并非别人,正是刘萍老师。

刘秉魁可谓是新中国第一代电影化装师,上世纪50年代进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他先后担任了电影《五朵金花》、《达吉和她的父亲》、《景颇姑娘》、《冰山上的来客》、《丫丫》、《佩剑将军》、《人到中年》、《重庆谈判》、《太阳有耳》及电视剧《四世同堂》、《雍正王朝》、《隋炀帝》、《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化装造型工作。

说实话,在刘萍老师家采访之初,记者对于坐在一旁微笑不语的刘秉魁知之不多,一来他从事的是电影艺术的幕后工作,二来则是他几乎很少插话,也没详细自我介绍。初次见面,记者对于刘秉魁的印象就是他这个人很谨慎,而且原则性比较强,例如记者向刘萍老师借用她的一些珍贵老照片及个人资料以备发稿之用时,或许说碍于记者的情面,刘萍老师倒是非常大度地应允记者可以将这些照片和资料带走一用,但坐在一旁的刘秉魁提出反对,并很决绝地拒绝了记者的要求,他说:“你别拿走了,弄丢了就没了,以前也有记者来采访,曾带走照片,说得好好的会归还,结果后来就不了了之。你这样吧,我给你翻拍一下吧,回去你肯定一样用,我拍照技术你就放心吧,我玩摄影可有50多年历史了!”说着,他便用记者的相机翻拍起照片,而且还不时对翻拍的技巧和效果向记者讲解一番,这一切让记者佩服不已。翻拍照片间隙,一旁的刘萍老师简要向记者介绍了一下刘秉魁老师,说他是搞电影的,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待了一辈子,并说:“其实你可以采访一下他,他的经历比我更传奇。”

采访刘秉魁老师是初夏的一天午后,记者顶着大太阳第二次来到刘萍老师家,一进门尚未坐定,刘秉魁先从冰箱拿出一罐冰啤酒给记者:“天气热,赶快喝点,凉快凉快!”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刘秉魁老师不但创造并见证了《五朵金花》、《达吉和她的父亲》、《景颇姑娘》、《冰山上的来客》、《丫丫》、《佩剑将军》、《人到中年》、《四世同堂》、《雍正王朝》等等这些经典影视作品,生活中的他还是一位兴趣广泛、才艺颇多的人,不但早年开过画展,并且当年还凭借出色的摄影技术,通过几张演员定装照,一举为影坛发掘了李幼斌。同时在拍摄电影《忠诚战士》之初,为姜昆、朱时茂等初涉影坛的演员拍摄的一组定装照还曾获得过摄影大奖。

刘秉魁老师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应记者的请求,还特别为记者牵线搭桥联系采访对象,记者年采访的化装泰斗、《万水千山》、《西安事变》、《周恩来》等影片的化装师王希钟就得益于刘秉魁老师的引见。

平易近人的刘秉魁老师还是一个重情义的人,自结识一来,每回通电话,电话那头的刘秉魁老师都会用浓重的东北口音一再对记者说:“你这人挺好,我和老伴得请你吃顿饭,咱俩得好好喝两杯,你定个时间!”

评剧表演艺术家 戴月琴

花月仙的专访让我热泪盈瞳

若论2013年的采访对象中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者,那非评剧表演艺术家戴月琴莫属,戴月琴老师的周到、体贴、谦逊、重情至今难忘。

提及评剧表演艺术家戴月琴,很多戏迷一定会记起上世纪70年代末曾风靡京城的复排名剧《刘巧儿》和《花为媒》,这两部大戏的主演就是戴月琴。评剧《刘巧儿》、《花为媒》是评剧大师新凤霞的代表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全国引起轰动。自幼喜爱评剧艺术的戴月琴1964年从北京市女八中考入中国评剧院六零届学员班插班学习,拜新凤霞、花月仙为师。次年,剧院排演《阮文追》,她首次与新凤霞同台演出。

采访之前,记者对于戴月琴老师的了解仅此而已,但打通戴老师的电话时,她的亲切体贴却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电话里,戴月琴老师不但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一些近况,而且还非常详细地讲述了她家所在的地区位置。怕记者找不到,她甚至还很周到地告诉记者,所在小区大门的朝向,路口其他单位的参照路标,还包括路边单位门口挂了几个红灯笼都说得一清二楚。同时,戴老师还非常体贴地向记者介绍了去往她家的乘车线路和地铁出口,包括出了地铁口需要走几分钟的路程等等。

记者如约前去戴月琴老师家采访那天上午,由于教学工作非常繁忙的戴老师前一夜很晚才回来,见到记者时,戴老师满含撒意地对记者说:“我昨晚后半夜才到家,你来之前刚匆匆忙忙睡了一会儿。真是不好意思,现在的状态不佳,恐怕会耽误你的采访。”

相谈甚欢,一见如故,采访过程自不赘述。采访结束时,婉拒留下吃午饭的盛情,戴老师则执意要送记者出门,送下楼,送出小区,送到街口,如果不是记者劝戴月琴老师留步,她大有将记者一路护送进地铁之势。告别时,戴老师还一再致歉,说耽误了记者的时间,到了饭点,也没能留住记者在家吃口饭,让你饿着肚子,回去的路还这么远,真是过意不去。

戴月琴老师给记者留下的另一个深刻印象就是她的谦逊。在艺术上取得许多骄人业绩的她,在采访中提到的几乎都是感恩,感念师恩是她从始至终一直提的话题,她不但细述了与新凤霞情同母女的师徒情,同时更念念不忘吴祖光、花月仙、筱白玉霜、徐文华、夏有才等老一辈艺术家给予自己的教诲。当采访结束道别时,她还一再对记者说:“版面有限,尽量不要说我的事,多说说我的那些老师和那些老前辈的事,他们才真的很了不起,要再不说他们,现在的人已经知道的不多了,就快把他们遗忘了。”

在此次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戴月琴老师一个过人的技能,那就是对于计算机、网络、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的娴熟。据了解,她2004年起曾学习计算机管理与网络应用本科专业,用了3年时间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并被北京市成教学院评为优秀学生。她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不但在她这个年纪的人中堪称少有,而且都令长年与计算机打交道的记者自叹弗如。

2013年,记者还采访了92岁高龄的评剧大家花月仙,此次采访正是得益于戴月琴老师的引见。在采访花月仙老师之前,戴月琴老师不但细心周到地替记者联系花月仙老师的儿子张连生先生,同时详细地向记者讲述相关情况和花月仙老师家的地址及行车路线,工作繁忙的戴月琴老师还不无歉意地说:“这几天一直都忙,实在脱不开身,我如果时间容许,就陪你一起去,一来看望一下花老师,二来怕你不认识路,到那还可以帮你介绍一下情况。”

采访花月仙老师的文章见报后,从报摊上买到报纸的戴月琴老师第一时间就给记者打来电话,不但赞赏了记者的文采,还特别说:“我看了报纸,读完专访文章后都哭了,真的非常感谢你,能为老一辈艺术家记录人生,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发现你这个人很好,能跟你成为朋友,很高兴!”这番话让记者备感温暖,感怀至今。

第4篇:【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_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优秀事迹

如果说到一款电视节目能被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小编想非中央电视台打造的《感动中国》莫属,这是一个精神品牌的栏目,由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活动直播组承办,每年元宵节前后推出,已经连续举办多年,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主持人自开播以来由白岩松amp;敬一丹担任。

在2016过去的岁月里,全国民众评选了很多优秀的中国公民,他们无私、伟大、奉献、富有爱心,你们在2016的感动中国颁奖盛典中,感动人物花落谁家,我们慢慢来看。

【磨刀老人吴景泉】

【颁奖词】【高洁卓不群】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

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不凡的坚守张宝艳、秦艳友】

【颁奖词】【阳春布德泽】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人物事迹】

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铁榔头教练郎平】

【颁奖词】【雄心志四海】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人物事迹】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美巅峰对决,身高1米84的中国女排主攻手郎平击溃了美国女排的防线,帮助中国女排登上了冠军的宝座,赛后诞生了一个流行词铁榔头。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际,她毅然归国,担任女排主帅,累倒在工作当中;第二次是2012年中国女排伦敦奥运会被日本队淘汰,2013年同年龄队友陈招娣撒手人寰,这一系列的悲痛触动了郎平内心深处的女排情结,于是她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再次走马上任,仅仅一年半时间,郎平就带领中国队于2014年时隔16年重返世锦赛决赛舞台,最终夺得亚军,并于2015年重夺世界杯冠军。30年来,从担任主攻手时的五连冠到任教练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铁榔头似乎已经是奇迹的代名词。

【诺贝尔科学家屠呦呦】

【颁奖词】【春草鹿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事迹】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

【颁奖词】【弦歌感人肠】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人物事迹】

《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自那时起,阎肃就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为了创作歌剧《江姐》,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2016年2月12日与世长辞,阎肃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的对兵、对民的深情,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即使昏迷,也依旧共鸣不绝。他永远是一个兵,一个人民的优秀子弟兵。

【大国工匠徐立平】

【颁奖词】【大国多良材】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人物事迹】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化缘校长莫振高】

【颁奖词】【化作光明烛】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人物事迹】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男神军人大学生官东】

【颁奖词】【天下英雄气】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长江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安抚,稳住倾覆的船舱,摘下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

【人物事迹】

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官东主动请缨加入海军工程大学抢险救援分队。6月2日抵达救援现场后,他第一个跳入水中,面对水流湍急、能见度极低的双重考验,官东首先在船舱内发现朱红美老人,他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她穿戴好装具,最终成功将其救出,这是第一位被成功救出的生还者。14时15分,官东再次下水,在机舱部位找到了船员陈书涵。面对体力严重透支,陷入绝望的陈书涵,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陈书涵,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仅靠轻潜装具支撑。撤退时,他身上的信号绳被缠住,危急之下,官东割断信号绳,与水面彻底失联。官东在黑漆漆的舱内摸索近20分钟,终于找到出舱口,怎料,一个暗流瞬间将他卷入深水区,而此时,装具里的氧气即将耗尽,官东果断丢掉所有装具,憋着一口气猛地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过快,刚出水的官东双眼通红、鼻孔流血。面对大家的赞许,这个帅气的90后小伙儿,没有多言。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心底无私当村官买买提江bull;吾买尔】

【颁奖词】【盛德表一乡】一碗茶水端的平,两个肩膀闲不住。三十多年的老支书,村民离不开的顶梁柱。你是伊犁河上筑起的拦河坝,是戈壁滩上引来的天山水,给村民温暖,带大家致富。木卡姆唱了再唱,冬不拉弹了再弹,买买提江bull;吾买尔的故事说不完。

【人物事迹】

买买提江middot;吾买尔是新疆伊犁地区布力开村村支部书记,维吾尔族。3岁时,吾买尔的父亲就过世了,第二年母亲也改嫁了。就这样,吾买尔是吃着村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各族人家的百家饭长大的,也由此对乡亲们产生了化都化不开的浓浓感情。当上村支书之后,吾买尔把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力带领村民奔小康。在布力开村,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从没有红过脸,更没有出现过民族歧视。吾买尔说,只有民族团结经济才能发展。如今,布力开村已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截止到2015年底,布力开村1120户村民全都盖起了有网有电话的新房,铺上了总长42公里的柏油路,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家买上了小汽车。在民族团结的大道上,布力开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团结带来的生产力。

【卖唱养孤儿王宽】

【颁奖词】【君子抱仁义】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

【人物事迹】

郑州戏曲圈里有这样一位老艺术家:台上兢兢业业唱好戏,台下尽心尽力做善事,戏迷们夸他是德艺双馨的好人,他就是74岁的王宽。1998年退休后,王宽夫妇陆续收养了6名老家的孤儿。为了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王宽决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段,去茶楼卖唱,这一唱就是7年。起初,他的上台率并不高,每晚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但王宽依旧坚持每天骑着自行车,一家一家茶馆地跑,常常晚上六七点就去了茶馆,等到天亮才回家。后来为了能够让更多人点他的戏,王宽又学起了川剧变脸。如今,王宽夫妇苦心抚养的几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自食其力,而老两口却还在坚持资助老家的孩子。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办起一个孤儿艺校,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余热,让这些孩子学到一技之长。王宽老师用他的行动向大家传达爱的意义。

【特别致敬: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

【人物事迹】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9.3阅兵式上,赢得了最多的掌声和最高的敬意。他们是历史,也是现在。他们中既有抗日战争的亲历者,也有抗战老兵的后代,还有海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当300余名抗战老兵组成的乘车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苍苍白发,熠熠勋章,这群耄耋老人用微微颤抖的军礼表达着对祖国强盛的崇高敬意。70多年前,他们是走上抵御外辱、保家卫国之路的勇士,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 他们依旧对国家和民族怀抱拳拳之心。和抗战老兵群体一样,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海外华侨华人或是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或是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或是直接回国参军,爱国侨胞们众志成城,筑起一条坚不可摧的血脉长城。积淀在他们身上的赤子情怀和文化血脉,将助推整个中华民族走向共圆中国梦的未来。在这里,我们向抗战老兵、爱国侨胞两个群体特别致敬,不仅是为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传承他们为民族尽忠义的担当。

第5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钱伟长 国家利益重于一切的科学泰斗

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

1912年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钱伟长的国学功底非常扎实。1931年,18岁的他以中文和历史两门满分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

钱伟长:如果要是考状元,我是要考状元的。

1931年9月18日,9·18事变爆发,国难当头。马上要进入清华历史系学习的钱伟长,得知这个屈辱的消息后,当天决定:弃文从理,科学救国。

钱伟长:蒋介石说的,谁要站起来,不要抵抗,因为人家飞机大炮,我听了以后这个火了,年轻嘛。所以我下决心,我说我不学这个玩意儿了,我要学飞机大炮。

而之前的录取考试中钱伟长数理化加英文的总成绩只有25分,放弃双百的文史转学物理,钱伟长无视个人的风险得失。

钱伟长:我这些都没考虑。我是将来要造坦克。就是这样的思想。

钱伟长早起晚归,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废寝忘食,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70分,四年后成为8名顺利毕业的学生之一,且成绩优异。

1939年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获得宝贵的去加拿大学习的资格,但是因为搭乘的轮船要在日本横滨逗留三天,钱伟长等留学生拒绝上船。

钱伟长:我就不干了,敌国我们不能去,当场就有好多人把护照扔在黄埔江里头了。 经过近一年的等待,1940年8月,钱伟长等留学生才搭乘不停靠日本的轮船出发,赴加拿大留学。赴加拿大50天后就因为一篇论文的发表而成名,两年后拿到博士学位,之后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研究所做博士后,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教授,至1945年,钱伟长已经成为了一名国际范围内的知名科学家。且收入颇丰。

钱伟长:那很不错,大概八万美金一年呢。

就在钱伟长科研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传来了国内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此时他选择了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大学机械系担任教授。

钱伟长:我是决心,来回家培养更好的学生。

但连年内战,经济衰退,到1948年时,钱伟长的工资只够买两支暖瓶。此时,钱伟长有机会再回美国喷气推进研究所工作,但申请护照填表时的一个问题却让钱伟长选择了留在中国。

钱伟长:最后一项我填不下去了。他是讲假如中国和美国打仗的时候,你是忠于中国还是忠于美国。我说我当然忠于中国了,我是中国人。

1956年,作为清华大学教务长的钱伟长参与制订新中国第一章科学发展蓝图--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钱伟长提出国家要优先发展原子能、导弹和航天等,当时除了钱三强、钱学森,其他所有参与规划的400多人都不支持他,而且这400多人的身份都是各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钱伟长:我觉得我还是要说真话,国家应该怎么办呢,不能听这些话。 吵了一年多了,最后周总理说,"三钱"说的是对的,我们国家需要这个。

事实证明,没有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中国,成为不了当时改变世界格局的新兴力量;没有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中国,也成为不了现在以及未来对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蓝图才刚刚展开,反右运动来了。1957年6月,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在实验室负责扫地一年,之后下放农村劳动。

钱伟长:那无所谓。我告诉你,右派,连儿子上大学都不许,我的儿子、女儿都没上大学。我仍然坚持我的意见。我也不退。 被打成右派后,钱伟长仍然利用各种机会发挥自己所长。为各方提供咨询、解决技术难题一百多项。

钱伟长:我是爱国的,对国家好才行。我没别的要求。我希望国家强大起来。

1979年钱伟长重新投入祖国的教育事业,直至2010年去世。九十八年,钱伟长用九十八年的人生,研究了一门他认为最重要的科学:爱国。

【重要贡献】

·1946年,他与冯·卡门合作发表了《变扭率的扭转》,成为国际弹性力学理论经典之作。 ·1947年,在正则摄动理论方面创建了以中心挠度wm为摄动参数作渐近展开的摄动解法,在国际力学界被称为“钱伟长方法”。

·1948年,在奇异摄动理论方面写出有关固定圆板的大挠度问题的渐近解,称为“钱伟长方程”。

·解放后,致力科学理论和工程力学领域,成为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奠基人之一。

信义兄弟——孙水林 孙东林

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

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主持人:观众朋友,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蓝色经典·天之蓝杯《感动中国》2010人物评选 颁奖盛典。在人群中,我们看到这样两个人;他们很普通,也和我们大家一样,一年到头地奔波操劳,也会像我们一样,急着回家过年。而虎年的那个年,对他们来说,真是年关。

短片:信义兄弟

2010年3月2日,正月十七,清晨5时许,天空灰蒙阴冷、黯淡无光,仿佛是淤积了太多的阴霾。在这个清冷的早晨,武汉市黄陂区李集街泡桐社区却已是人潮涌动。人们手持鲜花、神情凝重,这是一场自发性的哀悼,为的是送 "信义老板"孙水林一家最后一程。

路人:我也跟他干一样的行业,他这个不差农民工的钱,我是很敬佩的,我今天专程来向他表示敬意、送他一程。

孙水林和孙东林兄弟俩是湖北人,20年来兄弟两人一直从事建筑工程行业,按照往年的习惯,春节前,也就是年三十之前,在孙氏兄弟手下干活的农民工兄弟都会到武汉的孙水林家中领一年的工钱,从1989年在外承包工程开始,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20多年来他们俩从没违背过这个不成文的约定。

农民工:最迟不超过腊月二十九,腊月二十九一般来算完帐都还在他家吃一餐饭,就弄酒大家喝,吃完高高兴兴回家。

2010年的2月9号,那天正是农历腊月二十六,孙水林因为在北京催的款太少,就去天津找弟弟孙东林借钱,好给农民工发工资。孙水林不顾弟弟的劝阻,当天就带着26万元现金又匆匆走上返乡的行程。

孙东林:他说得赶紧回家,我说不是说好了嘛,明天早上5点钟走嘛,他说不行,那明天就大雪封路就回不了家了。那到时候大年三十的,差工人的钱不合适。 没想到兄弟二人这一别竟然成为永别,由于高速公路路面结冰,在河南境内的高速路上发生了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除了身在武汉上学的二女儿孙云、孙水林夫妇和三个孩子在车祸中全部遇难。

孙东林:把太平间的门一打开,我就一看,看五个,五个都是我的一家亲人。当时我到了太平间的外面,当时外面这么深的雪,我就倒在地下,我几分钟都没缓过气来。

孙东林:看见这我就伤心。

看着哥哥一家人遭遇了如此劫难,孙东林悲从心生,当他从悲痛中稍稍缓过来之后,他想起哥哥匆忙赶路的初衷,想起在家里等待领工资的农民工兄弟们,而此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

孙家亲戚:我们劝他现在不着急,工人账过年以后再算也行嘛,是不是,因为出了这个事。他就执意说不行。

孙东林:不能让人家工人骂咱们哥们儿不地道,人家辛辛苦苦一年,让人家年都过不去。我家过不去,也就我一家了,再一个,不能让我哥哥还来生债,因为我哥哥那天腊月二十六赶回来,就是为了发工资。

此时在车祸现场的孙东林一边跟交警协商节后事故处理的相关事宜,一边又打电话回家安抚父母,随即拿上在哥哥车上找到的26万元现金,连夜往老家赶,在农历腊月二十九早上到家见到父母之后,他也不敢说出全部实情,只是告诉老人哥哥一家出了车祸,而嫂子和孩子都留在医院处理后事,之后孙东林没有时间再去安慰父母,他要兑现哥哥的承诺,把工资发给农民工。

农民工:我说那就不用了,我还拿什么工资啊,他一家五口就这样走了,太惨了我觉得,我还要什么钱呢。

俗话说人死账烂,等待发工资的60多位农民工心里都对这笔工钱大多不报什么希望了。

农民工:那些人还在的老板,他就是想不给你钱或者少给你钱,他们都有各种理由来扣工钱。现在他们一家人都没有了,你找谁要钱去。

一定要替哥哥发工钱,可是哥哥孙水林的账单已经在车祸中遗失,在没有任何凭据的情况下,弟弟孙东林不知道每人究竟该发多少钱、甚至不知道该给谁发钱。 孙东林:你们凭良心报,你们报多少我给多少,你们也不能昧着良心,我也不黑良心,咱们就来个良心账。

农民工:那时候差我一万块钱,到最后算账我说那个钱就别慌了算啥啊,我说那给五千得了,他说不行,当给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差人家账。

农民工:往年他家里热热闹闹的像过年一样,说的说笑的笑,今年全都是一种悲伤,全都是悲伤,都低着头。

农民工:当时我是第一个最先领到工资的,我当时都不相信,当然挺意外,当时我把这个钱拿到手的时候,我的手都还在颤抖。

腊月29的当天下午,26万元现金全部发完了,可是还有一些农民工没有领到工资,总共还有7万多元的缺口,于是孙东林拿出自己6万多元的积蓄,还沉浸在丧子之痛的老母亲也拿出了一万元养老钱,总共发放了33万6000元。到腊月二十九晚上8点,农民工的工资全部兑现。

这个总数跟哥哥孙水林生前所说的数目相差不多。

孙东林:我就把孙云抱着,就是我哥哥的二闺女,我说孙云,现在我们可以告诉你爸爸了,现在咱们家不差钱了。我说我们俩现在到二楼楼顶可以对外大声宣布,你爸爸走了,二十年来,我们不欠谁一分钱,到现在,不欠。

孙云:爸爸,我们过来给你送行,你们莫担心我。

诚信大于天、诺言比金贵。二十年来,孙水林用时间证明着诚信,在他罹难之后,弟弟孙东林继续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哥哥当初的承诺、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

推选委员喻国明说;他们如期还薪原本是普通的,因为生死接力,才显得具有特别的意义。透过这件事情,引起的巨大的社会反响,也许应该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令人痛心的缺失。

才哇 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

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的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

主持人:苦难和感动往往紧密相随,青海玉树地震定格在2010年,然而记忆却会随着我们前行很久,

在这记忆当中,有一个汉子的身影,我们不会忘,不想忘,也不能忘。

短片:才哇

2010年4月14日,原本是极其平常的一天。清晨7点49分,一个突如其来的瞬间改变了这里的一切。短短20几秒的时间,让青海省玉树县的州府--结古镇,刹那间变成废墟。

那是个令人心痛的清晨,在地震来临的最初几分钟,住在哥哥家的才哇被这巨大的震颤给震懵了,回过神以后他立即冲出家门,开车赶往扎西大同村。他要回家,他知道,作为村干部,这一刻,他要和他的村民们在一起。

然而,这时的才哇看到,平日的家园已是满目疮痍。一路上,到处是坍塌的房屋和受伤群众。想着那些倒塌的房屋下急需帮助的生命,才哇决定停下来,和当地的村民一起展开了救援。

最初的慌乱过后,幸免于难的人们,不分民族、不分性别,甚至不分年龄,都投入到救援之中。

生命,大家都是有生命嘛,那些救上来的人毕竟活着。

经历寒冬的人,才知道太阳的温暖,经历灾难的人,痛苦的人,才懂得人间的真情。

"救人、快救人",才哇带领大家一边呼喊着,同时用双手在废墟里刨挖着,一直没有停歇下来。在这片废墟上,这个47岁的藏族汉子,这个宽厚的背影,这张黑红的脸膛和坚毅的目光,给悲伤的人们带来了信心和勇气。

这时女儿打来电话,告诉他,家里的房子全部塌了,妈妈、姐姐和侄子都被压在下面。但是,才哇还是选择了留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焦急的女儿又一次打来电话,告诉他3位亲人已经遇难的消息。才哇对女儿说:等我安顿好这里的人,就马上回去。

放下电话,才哇继续在废墟中刨人,先后又有3个人被他徒手刨了出来,其中两人生还。这时的才哇急忙往家中赶去,路边又有许多受伤的村民求助,才哇只好又将4名重伤者先送到医院。就这样,才哇在回家的途中,不停地将被救群众,从现场送到医院,来来回回救助了30多名伤员之后,才哇才回到家中,这条不长的回家之路,才哇用了几乎一天的时间。

而这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刚从废墟中挖出来的3位亲人的遗体,这个坚强的藏族汉子,忍不住泪流满面。玉树结古镇,在那个夜晚,人们点燃了千盏酥油灯,告慰逝去的生灵。

震后第二天,在结古镇群众安置点,玉树赛马场边的一处空地上,在才哇的带领下,几十顶帐篷整齐地围成了一个四方形的院子,几十户扎西大同村三社的村民成了一家人。

这之后,才哇几乎没有离开过救灾物资发放现场,印在人们心中的就是很多人都很熟悉的那个场景――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在救灾现场与才哇相拥而泣。

青海省委书记 强卫:“这两天一直为村民在奔波,在忙碌,在服务。确实更深地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我感谢你”。

推选委员丁俊杰说;村民就是自己的亲人,有了亲情才能干好基层工作,关键时刻才会有这样的风范。

郭明义 "雷锋传人" 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主持人:不管是东部还是西部,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在中国人当中如果你要喜欢一个谁,或者想夸赞一个谁的时候,往往首先会跳出一个最简单的词汇,叫:好人。接下来这位就是一个好人

郭明义短片:

一个新生命的出生,本应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幸福,但是,孩子十个月就被诊断为白血病,这对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场天大的灾难。他们变卖了房产,花光了存款,依然一筹莫展。

孩子母亲(哭):钱都没有了,咱们(孩子)明年能捱到那时候吗?

这时候,一个素不相识的普通人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郭明义:我给孩子带点钱。

严函妈妈:不用郭大哥你都给了,我不要,你一个月工资也没有多少。

郭明义:我挣得挺多。

他其实挣得一点也不多,他叫郭明义,52岁,是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矿山开采场公路一个普普通通的管理员。他和妻子、女儿住的房子至今只有40平米。但多年来,帮助比他更困难的人,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习惯。

郭明义:我告诉她你别着急,我会替你想办法。

此后,郭明义多次为孩子组织捐款,募集到了十余万元。他为这个名叫严函的孩子全家,带去了雪中送炭般的温暖。事实上,他做这样的事,已经做了二十年。

杨思雯从小就被父母抛弃,跟奶奶相依为命,她们唯一的生活来源是每个月370多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杨思雯上小学后,学杂费越来越贵,奶奶身体越来越差,甚至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奶奶:有时候我就说,活着干啥呀,太难了。

2006年,郭明义听说后,开始主动负担起杨思雯的学费,并资助她和奶奶两人的生活。但一直到被资助的第二年,奶奶才第一次看见郭明义本人。

奶奶:我合计啊,能赞助孩子念书,我合计这人得穿着西装革履,皮鞋锃亮,起码外表这一瞅,特别像有钱的人,是不是啊。等我这一见面,哎呀我的天啊,我就寻思,我这眼泪立刻就淌下来了,他一身劳动服,穿着大头鞋,后屁股的裤子上还有补丁呢,哎呀 我这心里太难受了。我心想这个人这么有爱心啊,都穿这样了,还赞助这孩子啊,真是的,一般人做不到。

1994年以来,郭明义先后资助了180多名像杨思雯这样的特困学生。16年时间里,他捐给特困学生和贫困家庭的钱数超过了12万元。这笔钱,比他参加工作以来所有工资的一半还要多。

郭明义:如果我把钱给别人了以后,我睡觉睡得更踏实,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这个人。

这个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的人,不仅捐出了一半以上的工资,还在20年里,无偿献血总计6万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他的血液流动到无数需要的人的血管里,这54本鲜红的献血证,是这一壮举最无言的见证。

2008年3月,以捐资助学为目的的"郭明义爱心联队"成立,目前已经有2800多人加入,资助的特困学生累计超过了1000名;另外加上无偿献血志愿者、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目前参与郭明义爱心行动的人数已经达到了5800多人。20年了,郭明义就在这个大山深处的矿山里踏踏实实,不求升官,不求发财,只求问心无愧地做"一个好人"。

郭明义:我什么也不需要,我不想升官,我能保持这种天真的一个小孩儿一个50多岁的意思,做到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就是这样。

郭明义:你会看到我做下去的。(哽咽)我们能做到今天,也有酸甜苦辣,但是我们走过来了,我们流下的热泪不是我们悲伤,是一种高兴。

面对郭明义,推选委员王振耀说,长期奉献不计报酬,于普通岗位拓展慈善,的确是当代雷锋。

推选委员阎肃说:谁言雷锋去?请看郭明义。盈怀热心肠,满腔浩然气!

王伟 大荔军人 舟曲之子

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淹没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黑暗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主持人:回望2010年,那是个多灾之年,至今伤痛犹在,舟曲泥石流给我们留下了沉甸甸的记忆。在最危急的时刻,困境中的百姓总是能见到那一抹军绿色。

短片:王伟

2010年8月7日晚上的11点20分,舟曲武警中队副中队长王伟接到了妻子的问候电话,妻子张蓉怀孕不久,与往常一样两人聊着些家常。突然,王伟听到天空中发出好像钢筋在水泥路上摩擦般的刺耳声,脚下有明显的震颤和摇晃。王伟便对妻子说:“我这边有情况,我先挂了,你也提高点警惕。”

警觉的王伟预感到不祥,却没有料到这场灾难也笼罩着电话那一头。

王伟跑出营房大门查看情况,眼前的一切让他惊呆了,巨大的泥石流一拥而下,将大门口的马路瞬间掩埋,王伟立即向支队政委报告了情况,随即吹响了紧急集合哨,73名官兵在1分钟时间内全部冲出宿舍集合。此时,营房也开始晃动,巨大的泥石流翻滚着涌来,瞬间将营房边看守所周围的房屋一卷而空。

灾难降临了,在中队领导的指示下,王伟和战士们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救援工作中。

在一栋即将倒塌的危楼中,王伟带领战士们成功救出了老少四口人。

在倒塌的断墙下,王伟看见碎石下裸露出一只手臂。没有任何工具,王伟和战士们徒手掀开瓦砾,近40分钟的营救,一名男子成功获救……

面对突发的灾难,王伟和战友们顾不得危险,更顾不上休息,一直奋战在救援第一线。

可就在8月8日下午,王伟听说,他家附近已被泥石流夷为平地。

王伟慌忙拿出了手机,这才发现妻子的未接来电,回拨时,已经打不通了。

妻子的未接电话显示,是在8日零点06分,王伟记得那个时候他正在看守所转移犯人,环境嘈杂以至于没有听见手机在响。可以想象,在无边的黑暗里,在妻子最无助的时候,他却没有接电话,这,成为了王伟心中永远的痛。

王伟:“想和她说说我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到这边来,也没有挖她,也没有寻找她,就觉得挺愧疚她,心里面堵得慌。”

王伟:“如果有天堂的话,我希望她在天堂里过得幸福,到了那地方给我报声平安,也许就是托梦或什么,给我说一声,我就知道她到了,我现在主要是想她…”

在泥石流灾情发生后,王伟与战友们先后救出23名幸存群众,抢挖出遗体9具,并协助交警指挥疏通车辆5000多台,引导救援部队40余批,共有5600余名群众得到及时营救和转移。但是灾难却夺走了妻子张蓉及岳父母,妹妹,还有他未出生的孩子,共5个人的生命。而王伟的家离他救人的地方只有五百米之遥。

王伟与妻子张蓉结婚半年多时间,正儿八经在一起过的就只有7天,为了补偿对妻子的亏欠,王伟在QQ空间里转载了很多菜谱及育婴,女性养生等生活常识的帖子,就是想以后能给妻子多做一些她喜欢吃的饭菜,包括如何给他们的宝宝起个好名字等等,对于美好的家庭生活,对于未出世的孩子,王伟有过很多美好的憧憬。

王伟:“不想是不可能,但是还是只要尽量克制自己

灾难过去了,可灾难给王伟的心中留下了是无尽的伤痛。他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要等所有救援结束后,休一次假,带上妻子张蓉的照片去西藏。因为妻子活着的时候常说她特别喜欢西藏,感觉那里很纯净,想让王伟抽时间陪她去一趟。王伟打算找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把妻子的照片放在那里,让她看看纯净的西藏是什么样子。

在王伟的QQ里有他写给天堂里的妻子的一封信:信上说:”蓉蓉,亲爱的老婆,我一定会带你去西藏的!一定会的!这一次,我一定陪着你去西藏!一定要去的!

推选委员朱玉说:那个夜晚燃起的灯火,将成为无数人今生不灭的火把。

王万青 草原曼巴

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

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似水流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主持人:1968年,那是我出生的年份,我还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然而我们将要结识的这位人物,那一年选择了一个特别的日子,12月26号,坐上了西去的列车,一去不归。

短片:王万青

这位带有南方口音的王万青大夫是上海人,他在甘南州的玛曲草原上已经整整生活了42年了。196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的王万青,他放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主动选择了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条件最艰苦的玛曲草原当了一名普通的医生。藏语把医生叫做曼巴,从那时起,茫茫的玛曲草原上,就多了一位年轻的汉族医生王曼巴,两间土房和一个血压计是他所有的医疗条件。

在草原上,至今流传着王曼巴救人的故事。1984年的一天,一名叫南美的10岁牧童,被牛角顶穿了肚子,外露肠管都已变色。万分焦急的家人将奄奄一息的南美送到了乡卫生院。当时,南美的血压都已经测不到了,必须立刻做手术,但乡卫生院根本不具备做手术的条件,但如果转院救治,必须翻一座山、过七道河,如此折腾,孩子性命难保。

征得家长和乡里领导的同意后,王万青把两个办公桌拼在一起,当作手术台。一个电灯泡加上一把手电筒,充当了"无影灯"。实施麻醉后,王万青冒着很大的风险,为南美切除了坏死的肠管,接肠后缝合了伤口。10多天以后,南美开始进食了。

南美得救了!一时间,牧民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这位神奇的"上海曼巴"。

为了减轻牧民群众的痛苦, 在玛曲县阿万仓乡工作的二十多年里,王万青一个人,跑遍了当地的山山水水,完成了全乡的布病普查。并逐一给当地的牧民孩子实施计划免疫。

因为重视防疫,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王万青所在的阿万仓乡,很多传染病已经得到控制。与此同时,王万青和同事们建立了门诊制度,让全乡90%的牧民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

在玛曲草原,牧民们只要一提起王万青大夫,都会竖起大拇指。

玛曲县阿万仓乡村民才昂吉:"他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是我们草原上最好的医生,我们离不开他。"

玛曲县阿万仓乡牧民阿姆去乎:"王曼巴经常来给我们看病,他是我们公认的好曼巴"王万青妻子凯嫪:"一些困难的人看不起病 没钱, 他就好像帮忙一样,给他们垫钱。好好看病"。

凯嫪是本地的赤脚医生,也是王万青的妻子,当年,与王万青一块毕业去西部的同学都先后回到了大城市甚至有些去了国外。许多人认为王万青也是要回大上海的,可凯嫪看到了王万青的善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王万青并嫁给了他。

凯嫪:"我喜欢的就是他这么善良"。

在1970年,为了与凯嫪结婚的事,王万青曾专程回上海征求父母的意见,那时,回城的浪潮已经蔓延开来,父母企盼儿子回家的愿望眼看就要实现,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儿子爱上一个藏族姑娘。沉默了3天之后,父亲终于发话了:"娶了她,你就永远不能放弃,要做一个负责任的男人。"

40多年过去了,王万青对凯嫪不离不弃,一直留在了草原上。因为妻子离不开草原,王万青也放不下需要他救治的牧民们,为此,王万青放弃了一次又一次回上海的机会。

但每次想家的时候,王万青都会吹起离家时带来的笛子,他还请父母给他寄《新民晚报》,借着晚报上的消息,他感觉着上海的一切。父母理解儿子,晚报一寄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二老去世,这个习惯才终止。说起父母,王万青总是觉得很难过。他说,他为父母做的太少,太少了。 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南美还会经常带着妻儿来看望30年前的救命恩人。已经退休了的王万青,现在还依然为牧民们看病,最让他欣慰的是,在他的四个儿女中,有两个也都成为了医生,都像他一样在继续为草原上的牧民看病。

面对王万青,推选委员彭长城说:他以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全心全意为牧民解除病痛,温暖了草原民族的心。

推选委员王晓晖说:医者仁心,不同民族有着共同的爱,共同的善良,普通人之间的爱和给予,能让友爱更长久。

王茂华 谭良才 烈焰之中筑大爱

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俠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那是一个平常的村庄,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而那场火让一切都变得不平常。更不平常的 是他们的选择,有人说 那是平民的壮举,有人说 那是英雄的情怀。

2010年3月21日下午两点,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的一栋民房突发大火,浓烟和烈火瞬间吞噬了整个房屋,住在隔壁的伯塘中学教师王茂华和他的岳父谭良才毅然冲进了火海。

村民:跑过去抱那个孩子,一边抱一个。

救出四个孩子后,王茂华第二次冲进火海。

此时的二层小楼,就像一个熊熊火炉,

村民:然后又冲进去,又抱了个出来,一身全都是火。

此时烈焰和热浪已经把人们逼出了十米之外。

村民:还有一个这样大的(手比划高度),他说我弟弟还在里面。

面对死亡的威胁,王茂华和岳父谭良才第三次冲进了火海。意外,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三声巨响,屋内两辆摩托车和一个液化气罐相继爆炸,王茂华和岳父谭良才在爆炸声中被火浪掀了出来。

村民:(王茂华)全部都烧掉了,衣服什么都没有了,就剩下一根皮带,一根皮带在着火。

村民:全身满身都是火,我去帮他打火,去拍一下,那个皮就全部掉下来了。

最后一个孩子被闻讯赶来的村民从后屋抱了出来,6个孩子安然无恙。而王茂华和岳父谭良才却烧成炭黑一般。

医生:感动人,皮开肉绽,全身的皮肤都烧焦了,烧黄了。

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王茂华更是达到95%以上,唯一完好的皮肤只有左脚上的两根脚趾。

在昏迷了十多个小时后,王茂华苏醒了片刻,他问的第一句话是:最后那个孩子怎样了?

学生:我们都很盼望他回来,我们都很想念他。

身为教师,王茂华喜欢孩子,孩子们也喜欢王老师。在学生们的眼里,王茂华不仅是一位好老师,更是他们的好大哥。

同事:他跟小孩都是就跟朋友一样的相处。

同事:他教的是语文课,但是他讲着讲着,他可能会教大家唱起歌来。

一个是父亲,一个是丈夫,身为女儿和妻子的谭长华心如刀绞。 她唯一的期望,就是他们都能活下来,她不能失去任何一个。

王茂华的妻子 谭长华:只要他平安,不管他以后能不能走路,能不能做事,我都希望他能活着,至少我的女儿有爸爸。

4月1日,来自各地的烧伤专家汇集浏阳,经过会诊,决定将王茂华和岳父谭良才,紧急转送条件更好的武汉市第三医院,人们在极力挽救两位英雄的生命。

《平凡中的伟大》《草根英雄》《烈火中的大爱》人们通过媒体知道了王茂华和谭良才的英雄壮举,江西、湖南、湖北的市民们纷纷赶到医院看望他们,并自发地为他们捐款。宜春市直机关两个小时就捐款83万元。

深圳的一对夫妻听说了王茂华和谭良才的事迹后,替刚刚因呼吸衰竭不幸死亡的爱子做主,捐出了孩子全身的皮肤。

王茂华:我要感谢那些为我捐款的人,还有那些关心我的人,我的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我一定会坚强起来,一定会好起来。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王茂华岳父谭良才的病情明显好转, 4月26日转入了普通病房。而王茂华的病情依然十分险恶,由于深度烧伤引发严重感染、肌肉坏死,病毒一点一点的侵蚀着他的血液,吞噬着他的躯体。22天之内,双腿三次截肢,全身9次植皮。每一次植皮和换药都是撕心裂肺的痛,每一次截肢都是对他身心的巨大打击,为他手术的医生护士们被震撼了,因为他们知道深度烧伤带来的疼痛,是难以忍受的,王茂华从来没有叫喊过一声。

谭长华:我知道他很痛很痛,但他不会叫出来,因为他怕我担心,就只有一次,他确实痛得全身发抖,他就跟我说,我叫一下可以吗。。。

王茂华:我想回去上课,想见到我那些可爱的学生,还想见到我那可爱的女儿。

王茂华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以一个爱字为准则,爱世界上所有值得爱的人和事。

在与死神顽强搏斗了43天之后, 5月2日凌晨, 27岁的王茂华还是离开了他深爱着的这个世界。

谭长华: 25日的时候,我们去探视的时候,接着他的电话,他就在里面哭了,这是他受伤以来第一次在我面前哭,他说他好想见到我,可是我也没有办法,我不知道结果会这样,如果是这样,我一定会请求医生让我进去,看看他,也让他好好的看看我。

2010年5月4 日英雄回归故里

王茂华老师留下了所有的遗憾走了,他再也不能给心爱的学生们上课了,但他的身影却永远刻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王老师,您就这样突然的离我们而去了,但您却用生命给我们上了最后一堂课。

王老师安心的走吧。等到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他们也会记住您的最后一堂课的。

2010年 5月5日王茂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2010年10月19日,王茂华的岳父谭良才康复出院。

三栖尖兵——何祥美

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枪,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我们都熟悉那首歌《我是一个兵》,兵什么样?好兵什么样?董存瑞 黄继光?那是战火硝烟中的兵,许三多 那是电视剧里的兵?而和平年代,80后当了兵,这个兵什么样呢?

短片:何祥美

何祥美,他是南京军区战士何祥美。

训练现场:报数 12345,眼睛看到什么地方,枪口 也要注意跟到什么地方,能不能做到?能。

这是何祥美所在部队组织的一次实弹演练,何祥美带领战斗小组,担负突袭任务。

不到一分钟 他们就将人质全部安全解救,看到他们敏捷的身手,人们难以想象,何祥美这位80后的战士,从新兵到特种兵 ,经历了10年的艰苦训练。

采访 南京军区某部大队长 田伟东:“何祥美这个兵,作为一个狙击手来讲,他是一个非常合格、也是很称职的狙击手。”

为了能在战斗中一招制敌,何祥美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爬石子路 过阻截墙 钻水火洞,这些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的训练,挑战着他的身体极限。

采访南京军区某部战士 何祥美:“当兵就要当一个能打仗的兵”。

何祥美就是凭着不服输肯吃苦的劲头,练就了路上猛虎的硬功。

采访南京军区某部战士 何祥美“特种兵应该是具备海陆空三栖作战能力”。

已经是路上猛虎的何祥美又把目标投向了天空,就在他入伍的第二年,何祥美作为全营唯一的义务兵,参加了跳翼伞训练。

因为我第一年我就想跳翼伞,但第一年领导不同意,但后来 通过我的训练,具备这种能力,可以跳翼伞,

经过严格的考核,何祥美终于获准参加首批翼伞试跳,但是当何祥美跨出机舱门的那一瞬间,险情发生了。

南京军区某部大队长 田伟东:他那个伞出来之后,整个是一团,开的极不正常,他下降速度非常快。

下面的人都站起来了。

第四名 注意打开备份伞。

何祥美凭着平时扎实的基础训练和练就的过硬心理素质,在距地面不足300米的时候,拔掉了翼伞,打开备份伞,安全着陆。

采访南京军区某部大队长 田伟东:“整个一个过程处置的非常恰当”。

天上任飞,还要水下能潜。考验一名特种兵的标准,潜水才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训练科目。

采访南京军区某部战士 何祥美:“潜水 就是对身体有一点点伤害,对身体不怎么好。

在水下稍有不慎,强大的水压对身体就会造成致命的伤害,但是何祥美没有退缩,他开始苦练潜水,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他很不适应,在十几米的水下,黑暗和冰冷测试着他身体和心理双重极限。

采访南京军区某部战士 何祥美:”那个面罩贴着自己脸,我说怎么这么难受“。

勇敢,这个衡量每一个战士永恒的标准,在此时此刻变成了具体的数字,海水中,每下潜一米,都成为了何祥美捍卫士兵荣誉的艰苦付出,最终他练就了水中蛟龙的本领。成为陆军中潜的最深的兵。终于,何祥美超越了身体和心理的挑战,成为一名敢打必胜,不辱使命,能够陆海空三栖作战的精兵。

他正时刻准备着,只要祖国召唤,他就会随时出发。

刘丽 "最美"洗脚妹

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

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您正在收看的是蓝色经典·天之蓝杯《感动中国》2010人物颁奖典礼。好多年前有一首歌,唱的人很多,名字叫《姐姐》。里面唱到,姐姐 我想要回家,请牵着我的手,我不再害怕。这首歌之所以流行不仅因为歌好听,还在于姐姐在我们心中的分量。

短片:刘丽

30岁的刘丽在厦门的一家足浴城上班,每天蹒跚走过长长的走廊给客人端水洗脚做按摩。 这个被人们称作洗脚妹的姑娘,这些年资助了上百个贫困的学生。

刘丽等的这个孩子叫邵春梅,在她8岁时,父母便都因故去世,家中只剩下80多岁的爷爷和一个弟弟, 2007年,刘丽通过厦门妇联得知情况后,负担起了邵春梅和弟弟的学费 ,4年来,刘丽经常会来看姐弟俩 。

邵春梅: 她就像我的姐姐,对我很亲切,然后就是好像很久的老朋友一样,然后我也很喜欢跟她一起玩,因为跟她在一起玩的话,我会忘掉一些烦恼。

看着眼前的景象会让人有一种这是一家人的错觉 那么刘丽为什么要帮助原本素不相识的人? 她 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刘丽出生在安徽颍上县,是家中的长女,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由于贫穷,1994年,只有14岁刚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刘丽便辍学出门打工了 。

很多家长都在那边哭,掉眼泪,都舍不得,我就说,我说你们不要哭了,哭什么,我们出去赚钱你们都回去吧,赚了钱可以让我弟弟妹妹都能读书,让这个村庄里面也能出两个大学生。

刘丽辗转去了武汉,北京 江苏,1999年 她来到了厦门。身上的钱很快没有了,刘丽甚至卖掉了从记事起就没有剪过的头发,用卖头发得到的30块钱维持生计,直到一个老乡介绍她进了一家足浴城。

记得刚开始学的时候很痛苦,都磨水泡破了都会一直流血,流血了再去练练练然后就长茧了,手指头很硬,女孩子的手,你把你手指头伸出来你看看,都没有这么硬梆梆的。

苦和累是难免的,毕竟这份工作能够让她生存下去了,但让刘丽没想到的是:她寄回家的钱让老家人对他的工作浮想联翩,流言蜚语让父母对刘丽也产生了误解,那一年底,回家过年的刘丽,被父母骂出了家门。

在外面怎么样受苦受累,受人家的气,我都觉得忍一忍就过了,因为我还有一个家,因为家里需要我。可是听到我爸妈这些话的时候,我真的我连死的念头都有了,我曾经也想过去死了算了。拿个刀,可是狠不下心砍下去,就觉得我还不能死,因为我弟弟妹妹还要读书,我要让这个村子里面,出两个大学生。

当初离家时自己的豪言壮语刘丽一直没有忘,他开始拼命赚钱,

到了2002年,家里的生活状况好了一些,可是弟弟妹妹却没有按照她的期待上大学。此时,刘丽开始了自己新的计划,她先联系了老家的20多名贫困学生,每学期她把给人洗脚赚来的钱寄到县里,几年后,刘丽又将目光转向了身边.

2006年刘丽找到了厦门市妇联,加入了厦门春蕾救助计划,成为这个计划开展10年来,唯一的一个外地捐助者,所以妇联是刘丽经常要来的,楼上楼下的人他都认识。

到今天,刘丽固定资助的人数已达到52人,而如果算上一次性资助的,那就有上百人了。

也算是一个寄托的心理吧,就是说希望,我自己没有读书,通过我能够帮助几个人能有书读。

刘丽是这样安排她的时间的:每天中午12点上班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后下班,然后睡觉起床准备去上班。去看孩子以及为他们的事奔忙则只能利用休息时间了,如果有特殊情况就请假去处理,哪怕要被扣钱。

刘丽是这样安排他的钱的:她现在每个月大概能赚3000多元,用于自己在厦门租房及生活的费用每个月绝不超过500,其他全部存起来,家里人有用就寄些给家里,那些认识或者陌生的贫困孩子们有需要时 就送给他们。

也有人这么说过我,他说你对自己好一点,连件衣服都舍不得买,你去帮助那些小孩子有什么用,其实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有时候想一想,就算是买几件好看的衣服,买一些化妆品,最多让自己看起来时髦一点。可是如果,花在这些小孩子的身上的话,也许就造就了他一生,所以可能在这方面来得更有价值。我一定要看着,真真正正因为我,有一个大学生,能从学校里面毕业出来,我告诉过我自己,我也时常提醒我自己,我一定要这么做,我一定要看到,为了完成我这个梦想,所以一直坚持一直坚持再坚持。

“警界保尔”孙炎明

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

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主持人:他和他的同事他的同行,都不常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他的工作对象 也很特殊,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享受着工作的快乐,就像 享受着生命。

2010年1月29日,浙江东阳看守所的叶某最后一次离开了囚禁他的监室,被押往法场,因为杀死了自己的妹夫并残忍分尸,被判死刑。然而,在押赴刑场的最后时刻,他突然向法警提出一个要求。想见一个人最后一面,这个人就是看守所的管教孙炎明。

孙炎明:我说你还有什么事,他说孙管教,谢谢你。平平静静地死去了,他从心底确实是认罪伏法了。

叶某曾经是东阳看守所最为头疼的重刑犯之一。

同监室的赵某:他是杀人分尸。他思想冲动的时候,心想我哪怕在里面掐死一个,我等于是赚了一个。

这么一个曾经刺头的死刑犯为什么会对一个看守所管教心怀感激,并能够平静地面对法律的惩罚呢?孙炎明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囚犯:我好像记得我进来的时候,他头上有一个很大的疤。

赵某:我只感觉奇怪他后脑怎么没头发呢?

如果不是这个无法掩盖的脑后的伤疤,谁也不会相信,这个成天乐呵呵的孙管教在五年前就被发现得了"脑癌"。

医生:他是一个靠近颅骨的一个鳞癌。

孙炎明:打击也很大,那时候想现在死掉了,看样子太早了吧 确实有一点绝望。

但在给了自己一小时的绝望之后,孙炎明做出了一个决定。

孙炎明:这样子去死去吧,好像是不行的。

2004年起,孙炎明前后经历了三次大手术,等于三闯鬼门关,但是,只要治疗一结束,他就立刻赶回看守所上班。就在这时,索性破罐破摔的叶某不服监管,整天大吵大闹,孙管教主动把他调到自己的监室,并深情地跟他谈心。

孙炎明:即使你今天判了死刑,你还没有枪毙,可能比我活得长。我说我是得癌症的,我说今天跟你讲过了,明天就死了。

孙炎明:我们讲就是你死刑判了,你的遗产是什么东西,今后假如你儿子大起来,到我们东阳来了,了解你的情况的时候,你叫我们怎么去和他讲。

也许就是这句大实话,启迪了叶某最后的良知,在后来的监押岁月里,直到行刑那一刻,叶某都努力改过自新。不仅叶某,许多其他的有轻生念头的在押重犯,也同样从孙管教那里获得了开解和鼓励。

吴军权:监管工作出不得半点马虎,如果出事情的话,出问题的话就是通天的大事,社会影响也比较大。

孙炎明:累确实是累,但是不想这个问题,等于自己在散步。

赵某:他在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一年四季的羁押犯有多少流动人口啊,他(为犯人)买了多少衣服,多少内裤,多少袜子,多少外衣啊。

囚犯:真的像我们爸爸一样,孙管教能为我们这些在押人员能作出这么多,真的很伟大,真的。

身患脑癌5年来,孙炎明从没有请过一天假。日复一日的带病工作会给脑部带来什么样的压力和疼痛,我们无法想象,孙炎明也从来不对别人说。但同事们常常会发现,哪怕是接近零度的寒冬,他都经常跑到水龙头底下,用冷水冲淋脑后的伤疤。

孙炎明:它有时候痛起来也很难过的,像东西拼命地拉着一样,凉水有刺激作用嘛,冲一冲,就麻痹它一下。

5年来,许多当年的病友都已经不在人世,孙炎明依然乐观积极地活着。

医生:这种病人,有的是几个月就没掉了,五年能够生存下来的是少部分。复发就意味着死亡的有期徒刑。

何所长:孙炎明对我说,说所长我自己也知道,老天爷留给我的日子不会很多,但是你们千万不要把我当病人看待,正因为有这份工作,让我感觉到快乐,我的生命才能延续到现在。

孙炎明:工作对我来说就是快乐,我自己认为,工作就是快乐。

孙炎明:出门上班就是出征,上班回家就是凯旋。

孙妻:上战场去了,我回来了,我是又一天多活过来了。

孙炎明:确实生命很可贵,但是对我来讲,不是说生命可贵,(而是)你活着那一天,就是很可贵,那一天你一定要做好。

按天计算着自己生命长度的孙炎明,就在每一天中,向那些在押重犯显示着生命的意义。

第6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信义兄弟

【获奖名片】信义 【颁奖词】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人物介绍】 孙水林,男,196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孙东林,男,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孙水林弟弟。 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 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因为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钱不够,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就这样,在新年来临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工钱,孙东林如释重负。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2010年9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入选"中国好人榜"。

传统江湖作风浓厚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是一个江湖的中国。江湖意识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意义之广,江湖影响力之大,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脱离不了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兄弟之间的交往,便立足于一个“义”字。

“义”有很多含义,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坚持道德,这些都包含于“义”字之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义”更直白的表现和理解,就是义气。在我们传统的文化里,讲义气是一种美德,是一个男人做事立身的根本,一个人要是不讲义气,在江湖上就会遭人不齿。大家都不愿意和一个不讲义气的人交往,而讲义气的人,总是会得到大家的赞美与拥戴。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通篇都是一个“义”字贯穿,宋江手无缚鸡之力,文才武略都平庸之至,但是他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讲义气,江湖上说起来,都尊称一声“及时雨”,而这也才使得他手下一帮兄弟死心塌地地跟着他,把他扶上了大哥的位置。

是的,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我们甚至可以不讲道德,但是不可以不讲义气。君不见,就算是那些杀人放火的山大王们,也统统标榜自己讲义气,哪一个山寨里面都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三个大字:“聚义厅”。这样的传统意识导致中国人的江湖义气非常浓重,直到现在,也丝毫没有减弱。来看目前大大小小的大老板们,创业初期大多是靠兄弟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大家都把义气看得很重。

我们不反对讲义气,我们是要反对过分的江湖义气。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是一个有秩序,按规矩出牌的规范秩序,传统的江湖义气在很多时候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是帮不上忙的,而且过分的江湖义气反而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

《聊斋志异》中有篇《田七郎》

说有个叫武承休的富人梦中得知猎户田七郎是个可以共患难的人,因而想与他结交,并赠以重金。谁知田母毫不客气地拒绝他说:“老身止此儿,不欲令事贵客!”她对儿子解释说:“我适睹公子(武承休)有晦纹,必罹奇祸。闻之,受人知者分人忧,受人恩者急人难;富人报之以财,贫人报之以义。无故而得重贿,不祥,恐将取死报于子矣。”后来田七郎为争猎豹,殴死人命,武承休用重金设法解救他出狱,救了他一命,这位贤德的母亲才慨然应允儿子与他交往,因为“子发肤受之于武公子耳,非老身所得而爱惜者。”,“见武公子勿谢也,小恩可谢,大恩不可谢。”此后,田七郎对于武承休的厚遇不再推辞。故事的结果正如田母预言的那样,武承休蒙冤,田七郎为他报仇,手刃仇人之后,自刭而死。

高太尉的儿子逼死林冲妻子,鲁智深的几个兄弟就剁了他的命根子。 李逵误会宋江欺男霸女,就回到梁山砍断了杏黄大旗,还要正法宋江。 鲁智深听闻镇关西欺负人,跑去三拳打死镇关西。

,三国的关羽挂印封金(为刘备)2;唐朝的王伯当誓死护主(为李密)

单雄信单枪刺唐营(为他哥)3;宋朝的武松杀嫂(为他哥)

......以上都是些不恋富贵,重兄讲义的历史名人。

第7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何玥

今天上午,我看了《感动中国》,一个叫何玥的12岁女孩,深深地感动了我。

何玥被查出患了肿瘤,而且已经扩散至脑部组织。她静静地躺在医院里,当她得知自已的生命只有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已的器官捐献出来,捐给那些有需要的人。她的家人本来是不同意的,在她的劝说下,最终含着泪同意了。

2012年11月17日的凌晨,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尿毒症患者,她的肝捐给了上海一个患肝出血的病人。

何玥是个品学兼优有爱心的人。家里满满的一面墙都贴着奖状。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曾让父母捐出一个月的工资。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却要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何玥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瘦弱的身躯呈现出来的却是感人的力量,她用她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我觉得何玥还在这里,虽然我们看不见她,但她的故事永远流传!

第8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13年2月19日,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揭晓,获奖者中既有人们熟悉的英模人物,也有深入基层挖掘出来的平凡楷模,人物的选择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中国人所经历的2012,他们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获得“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荣誉的有:

用生命托起战机,最终倒在工作岗位上的航空英模罗阳; 一生奉献给核事业,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科学家林俊德;

在南海默默守礁二十年,为气象观测做出巨大贡献的海军气象工程师李文波; 为救出学生失去双腿,被网民赞为最美女教师的张丽莉; 为保障农民工利益,多次到企业卧底打工的“民工”局长陈家顺; 坚持五年背着生病母亲上下班,为年轻人作出榜样的孝子陈斌强; 丈夫背着妻子,坚持20多年在大山中行医的乡村医生夫妇周月华、艾起; 因病去世并把器官捐献给他人的十二岁女孩何玥; 备受思乡之苦,为上百位老兵带回骨灰的台湾老兵高秉涵; 坚持十四年,以家庭的力量撑起爱心小院的农家妇女高淑珍。 此外,“感动中国”还向公安部湄公河“105案”专案组表达了特别致敬。 【颁奖词】 罗阳

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长使英雄泪满襟

林俊德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纵死终令汗竹香 李文波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能受天磨为铁汉 张丽莉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冰雪为容玉作胎 陈家顺

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动人以行不以言

陈斌强

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孝更绝伦足可矜 周月华艾起

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清香传得天心在 何玥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何处春江无月明

高秉涵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1、朱光亚:一生就做了一件事

【简历】20世纪50年代末,朱光亚被任命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他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研究,地下核试验的攻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及军备控制问题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还参与了“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获奖名片】中华之光

【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这样评价朱光亚:纵览全局,心系祖国,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保卫的是家,捍卫的是尊严,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

推选委员阎肃说:肃然起敬,卓越功勋,他代表的群英,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自力,自尊!

【颁奖词】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2、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藏区12年支教

【简历】在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2000年,胡忠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得到妻子的支持。3年后,谢晓君带着3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2006年8月,一所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创办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

【获奖名片】义薄云天

【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胡忠、谢晓君: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这一票我要表达向他们的敬意和赞美。

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3、吴孟超: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简历】吴孟超是世界上90岁高龄仍然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唯一一位医生。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肝脏科临床医生,更是一位杰出的医学研究者,我国肝脏外科医学奠基人。50年间,吴孟超推动中国的肝脏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他的成就令全球同行瞩目、敬佩。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吴孟超正是这样一位好医生。他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要求医生用最简单、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为病人治疗。

【获奖名片】肝胆春秋

【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胡占凡这样评价吴孟超:吴孟超总以无尽赤忱善待病人,以赤子之爱对待肝胆外科事业。医者仁心,一个伟大的医者,不仅凭医术,更凭仁爱感动世人。吴孟超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医学泰斗。

推选委员任卫新说:吴老以九十高龄,与患者肝胆相照。作为医生,作为军人,他都是一座丰碑。

【颁奖词】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4、刘伟:无臂钢琴师刘伟

【简历】“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是无臂钢琴师刘伟的励志名言。刘伟10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时,他在康复医院的水疗池学会了游泳,2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6岁他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

【获奖名片】隐形翅膀

【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易中天这样评价刘伟:无臂钢琴师刘伟告诉我们:音乐首先是用心灵来演奏的。有美丽的心灵,就有美丽的世界。

推选委员陆小华说:脚下风景无限,心中音乐如梦。刘伟,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励志故事能赶上刘伟的钢琴声。

【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5、杨善洲: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

【简历】原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已于2010年10月因病逝世。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去世前,他把当地20万元特别贡献奖全部捐出,价值3亿元的林场也无偿上缴给国家。

【获奖名片】公仆本色

【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孙伟这样评价杨善洲:杨善洲的六十年告诉我们:大公无私、坚守信念、一生奉献依然是党员干部的根本。

推选委员陈淮说: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

【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6、阿里木: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

【简历】40岁的阿里木10年前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毕节有不少穷孩子上不起学,阿里木便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钱,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获奖名片】义侠巴郎

【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崔永元这样评价阿里木:阿里木的义举告诉我们,慈善没有门槛,哪怕只有一米见方的铁皮家当,你也可以为慈善扇风点火。阿里木,草根慈善,用人间烟火展现善良情怀。

推选委员陈菊红说:传说中贵州晴天很少,阿里木的行动给这里带来了照亮人内心世界的热烈的阳光。

【颁奖词】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7、张平宜:让麻风村孩子受教育

【简历】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2000年,为了采访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她来到了四川省西部一个叫大营盘的小村庄。2002年,她履行自己的承诺,为村庄小学兴建了崭新的教室。此后她辞去百万元年薪的工作,在海峡对岸开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11年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张平宜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一点点地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2005年至今已培养百余名毕业生。

【获奖名片】希望之翼

【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晓晖这样评价张平宜:一只希望的青鸟,飞过海峡,落在大山中被遗忘的角落。当人们看到久违的笑容和自信浮现在麻风村人的脸上,就会明白希望之翼的真正含义。

推选委员彭长城说:为了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她勇敢地去挑战去行动。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已到了捍卫的程度。

【颁奖词】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8、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

【简历】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名人名言 )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2009年,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权衡之下,她决定带着养母去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大一那年暑假,孟佩杰顶着炎炎烈日上街发广告传单,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养母最爱吃的红烧肉。

【获奖名片】孝女当家

【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丁俊杰这样评价孟佩杰: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孟佩杰,付出的是孝心,赢得的是尊重,一个感动中国人的平凡女孩。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小小的年岁,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9、吴菊萍: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

【简历】2011年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两岁的妞妞趁奶奶不注意,爬上了窗台,接着被窗沿挂住,随时都有坠落的可能。这可是在10楼,楼下的邻居都惊呆了。坚持了一分钟左右,妞妞还是掉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刚好路过这里的吴菊萍踢掉高跟鞋,张开双臂,冲过去接住了妞妞。

被紧急送往医院后,吴菊萍被诊断为左手臂多处粉碎性骨折,尺桡骨断成三截,预计半年才能康复。逃过一劫的妞妞在10天后苏醒过来,开口叫了“爸爸、妈妈”。

【获奖名片】最美妈妈

【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这样评价吴菊萍:倏然之间事情就发生了!没有犹豫与权衡的空间与时间,不假思索就伸出双手,这是本能,是善良的本能!

推选委员朱玉说:她有一双最柔弱的臂膀,也是2011年中国最有力的臂膀。

【颁奖词】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10、刘金国: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

【简历】2010年7月16日傍晚,大连新港的输油管线在油轮卸油作业时发生闪爆,造成管线内原油泄漏发生火灾,火势顺排污渠蔓延。火情就是命令。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刘金国第一时间率领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救灾。面对长达数千米的火线、数十个储量巨大的油罐随时爆炸的危险,刘金国在前沿连续指挥了七个小时,直至将大火扑灭。

每逢重大突发事件,刘金国都亲临一线指挥。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他担任公安部前线总指挥,紧急调集、指挥全国2万多名公安专业救援力量,从废墟中搜救出被埋压人员8335人。

铁血将帅的另一张面孔,是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1995年,刘金国调到河北省公安厅,搬家时他的全部家当只有半卡车旧家具,和一台黑白电视机。单位分给他一套房子,需要交4。6万元的集资款,但刘金国硬是拿不出这笔钱,最后只能找银行贷款。担任领导职务的几十年,刘金国亲手审批过近20万个“农转非”指标,可他自己的38个亲属无一跳出“农门”。

【获奖名片】烈火金刚

【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小川这样评价刘金国:内心有道德追求的人,行为永远不会逾越内心的道德底线,当他的道德追求堪称高尚时,他的内心会有无限的满足感,我想刘金国完成了这种道德实现。

推选委员涂光晋说,正因为头顶有国徽,心中有人民,他才能如此清正廉洁、嫉恶如仇、临危不惧、知难而上。

【颁奖词】贼有未曾经我缚,事无不可对人言。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第9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1.朱光亚

【简历】20世纪50年代末,朱光亚被任命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他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研究,地下核试验的攻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及军备控制问题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还参与了“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获奖名片】一生就做了一件事

【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这样评价朱光亚:纵览全局,心系祖国,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保卫的是家,捍卫的是尊严,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

推选委员阎肃说:肃然起敬,卓越功勋,他代表的群英,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自力,自尊!

【颁奖词】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2.胡忠谢晓君夫妇

【简历】在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2000年,胡忠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

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得到妻子的支持。3年后,谢晓君带着3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2006年8月,一所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创办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

【获奖名片】坚守藏区12年支教

【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3.吴孟超

【简历】吴孟超是世界上90岁高龄仍然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唯一一位医生。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肝脏科临床医生,更是一位杰出的医学研究者,我国肝脏外科医学奠基人。50年间,吴孟超推动中国的肝脏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他的成就令全球同行瞩目、敬佩。

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吴孟超正是这样一位好医生。他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要求医生用最简单、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为病人治疗。

【获奖名片】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颁奖词】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4.无臂钢琴师刘伟

【简历】“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是无臂钢琴师刘伟的励志名言。

刘伟10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时,他在康复医院的水疗池学会了游泳,2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6岁他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

【获奖名片】用双脚练出7级水平

【颁奖词】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5.杨善洲

好书记杨善洲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

【简历】原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已于2010年10月因病逝世。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

5.6万亩。去世前,他把当地20万元特别贡献奖全部捐出,价值3亿元的林场也无偿上缴给国家。

【获奖名片】公仆本色

【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孙伟这样评价杨善洲:杨善洲的六十年告诉我们:大公无私、坚守信念、一生奉献依然是党员干部的根本。

推选委员陈淮说: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

【颁奖词】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6.阿里木

烤羊肉串的阿里木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

【简历】40岁的阿里木10年前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毕节有不少穷孩子上不起学,阿里木便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钱,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获奖名片】义侠巴郎

【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崔永元这样评价阿里木:阿里木的义举告诉我们,慈善没有门槛,哪怕一米见方的铁皮家当,你也可以为慈善扇风点火。阿里木,草根慈善,用人间烟火展现善良情怀。

推选委员陈菊红说:传说贵州晴天很少,阿里木的行动给这里带来了照亮人内心世界的热烈的阳光。

【颁奖词】

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7.张平宜

“希望之翼”张平宜让麻风村孩子受教育

【简历】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2000年,为了采访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她来到了四川省西部一个叫大营盘的小村庄。2002年,她履行自己的承诺,为村庄小学兴建了崭新的教室。此后她辞去百万元年薪的工作,在海峡对岸开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11年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张平宜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一点点地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2005年至今已培养百余名毕业生。

【获奖名片】希望之翼

【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晓晖这样评价张平宜:一只希望的青鸟,飞过海峡,落在大山中被遗忘的角落。当人们看到久违的笑容和自信浮现在麻风村人的脸上,就会明白希望之翼的真正含义。

推选委员彭长城说:为了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她勇敢地去挑战去行动。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已到了捍卫的程度。

【颁奖词】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8.孟佩杰

孝女孟佩杰8岁起照顾瘫痪的养母

【简历】孟佩杰有着一个不幸的童年:5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养母刘芳英照顾。3年后养母因病瘫痪,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8岁的孟佩杰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不离不弃。2009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

【获奖名片】孝女当家

【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丁俊杰这样评价孟佩杰: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孟佩杰,付出的是孝心,赢得的是尊重,一个感动中国人的

平凡女孩。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了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9.吴菊萍

“最美妈妈”吴菊萍奋不顾身托住小生命

【简历】2011年7月2日下午1时30分,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个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小女孩得救了,吴菊萍却手臂骨折,受伤严重。在网络上,吴菊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

【获奖名片】最美妈妈

【颁奖词】危险裹挟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10.刘金国

忠诚卫士刘金国两袖清风,一心为公

【简历】刘金国担任领导职务几十年,亲手审批过近20万个“农

转非”指标,可自己的亲属,却无一跳出“农门”;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但从不提前打招呼,吃饭除了在机关食堂就是路边小店;从不接受各种宴请,从不接受任何礼品,哪怕是一瓶酒、一盒茶叶;经常出席重要场合,却没有一件名牌衣服;配有工作用车,家属从未用过。“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前年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火灾事故现场,都有他临危不惧的身影;去年公安部门的“亮剑行动”“清网行动”,由他直接组织指挥。

【颁奖词】贼有未曾经我缚,事无不可对人言。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上一篇:茶叶店经营方案下一篇:县金融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