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十大关系》论文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毛概《论十大关系》论文(通用10篇)

毛概《论十大关系》论文 篇1

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是在社会主义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成功的前提下,针对一些错误及不足处进行纠正。以下是我个人对《论十大关系》的理解:

经济上:发展农业,轻工业来辅助重工业的发展;发展沿海工业来辅助内地工业。做到了以先进带动落后,从而促进了两方面的共同繁荣。找到了我们的不足之处,针对性的发展。另外,注重国家,生产单位,同个人利益的统一,有利于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

政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之下,扩大地方的权力。这样能使地方办更多的事,使人民更贴切了解中央的路线方针,及相应的政策。同时确定了我党和其他党派的和平共处,相互监督的原则,为以后的和平共处做了铺垫。

军事上,注重建设国防,同时将投入的经费来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上。将更多的经费投入经济建设上来。不在带一味的强调军事上的强悍及数量上的优势。

民族上,反对大汉主义,帮助其他少数民族的发展经济等。每个民族都是平等的,都是中国的一部分,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样加强了中央对偏远地方的控制,赢得民心。

文化上,注重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吸收优秀的文化来帮助中国提高科学技术及民族素质。

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讲话。毛泽东在理论上正确的指出了我们当时的矛盾及问题,并且指出了改进的反复发,前进的道路。在当时落后的情况下,能分析出我们社会存在的症结所在,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管日后是否能贯彻以上的指示,但《论十大关系》为当时的我们明确了目标,指引我们前进。

毛概《论十大关系》论文 篇2

一、理论价值与历史贡献

1. 倡导借鉴苏联, 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

贯穿通篇的指导思想就是“以苏为鉴, 走自己的路, 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激发毛泽东探索自己发展道路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主观上觉得照抄苏联模式做法不妥, 试图做出改变。他曾说过, “解放后, 三年恢复时期, 对搞建设, 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 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 只能基本照抄苏联的办法, 但总觉得不满意, 心情不舒畅”。二是客观上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在中国已频频显露, 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又为我们敲响警钟。主客观原因促使毛泽东下决心突破苏联模式, 另辟蹊径。走自己的路, 有两层内涵:一是决不能教条地迷信书本, 一切都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毛泽东强调,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 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 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三是不照搬外国模式。在当时就是要打破对苏联道路的全盘照搬。

这是《论十大关系》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它既开启了思想认知的大门, 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破除对苏联模式的迷信, 这在当时需要极大的理论勇气, 在此基础上又积极寻找与探索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 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思想

鉴于苏联的教训,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的思想, 其核心思路就是, 以农业为基础, 以工业为主导, 在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

其一, 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把发展农业放在基础地位, 教条地照搬外国经验不可取, 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思想。其二, 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毛泽东强调:“要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下, 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 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 毛泽东把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提升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髙度加以论述, 把它概括成“中国工业化道路”。

3. 尝试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我国原有的经济管理体制, 基本上是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中央权力过于集中, 企业和地方几乎没有自主权。针对这些情况,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扩大企业和地方自主权, 更好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促进生产的发展。

针对企业没有自主权问题, 提出要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 主张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来解决三者之间的矛盾, 强调“必须兼顾, 不能只顾一头, 无论只顾哪一头, 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 不利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他认为, “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 不给工厂一点权力, 一点机动的余地, 一点利益, 恐怕不妥。中央、省市和工厂的权益究竟应当各有多大才适当, 我们经验不多, 还要研究”。

针对地方没有自主权问题, 提出中央和地方分权的思想1, 强调不能把所有权力和利益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 指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 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 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 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因为, 他认为“我们的国家这样大, 人口这样多, 情况这样复杂, 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 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 把地方卡得死死的, 一点机动权也没有”。随后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一项改革议案, 其核心就是加强地方政府的权力, 在经济规划、资源分配、财政和税收政策及人事管理等方面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权。

在当时的那种思想氛围下, 这些举措都是开创性的, 这种思想认识的前瞻性和实践中的政治勇气都值得我们敬佩, 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基础。

4. 构建了新型的政党制度

在“党与非党的关系”这一部分毛泽东指出:“我们和苏联不同。我们有意识地留下民主党派, 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对他们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 并提出“究竟是一个党好, 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 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 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 就是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内涵, 主要包括三点:一是民主党派要长期存在。应加强同民主党派的团结友好关系。二是实行长期合作、协商办事。在国家大政方针问题上, 党应与民主党派共同协商后作出决定, 要接受各民主党派的监督。三是党的领导是根本, 这是不可动摇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中央将“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党在后来的政治实践中, 逐步形成一整套更加健全完善的政党制度, 建立起“一党领导、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事实证明, 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

二、历史局限与不足

我们必须搞清楚《论十大关系》的历史局限和不足, 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 才能更好地理解我国在建设过程中的波折与教训, 且对今天的全面深化改革也大有益处。

1. 对主要矛盾的认识模糊不定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我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主要矛盾了, 人民内部矛盾逐渐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因此, 发展生产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则上升为当时的主要任务。

《论十大关系》却没有明确指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究竟是什么, 也没有明确说明工作重心应向经济建设转移。理论上缺少这样的明确性, 源于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八大提出,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 在突破苏联模式方面存在认知上的偏差

《论十大关系》主旨是“以苏为鉴”, 但是在突破苏联模式、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时, 毛泽东认为, 中国在经济发展上, 应该比苏联有更快的速度。

目前流行的这一文本, 是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 委托胡乔木整理的, 要求加快速度的思想倾向已不太明显。但最初的文本则明显表露这一思想的初衷和写作动机, 原文写到:“提出这十个问题, 都是为着一个目的, 为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动员一切可用的力量, 来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三、现实思考与实践启示

1. 坚持和践行实事求是的理念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毛泽东用中国化的语言方式进行准确阐释和概括, 就是“实事求是”。具体来说就是要从中国实际和具体国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 第一必须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在这篇著作写作过程中, 毛泽东为得到确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亲自调查以及广泛听取中央34个部委及部分地方的工作汇报, 通过多种渠道得到准确数据和了解实际情况, 并认真进行总结和归纳。这些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的结论, 切实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 第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十大关系》通篇体现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以苏为鉴, 走自己的路”,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国情相结合, 走自己的道路, 避免教条式地照抄照搬苏联模式。

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 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多变。坚持和践行实事求是, 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如实、客观地分析社会发展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与矛盾, 深入调查研究, 倾听民意, 掌握全面情况, 制定大政方针和各项政策及法规时一定要立足国情。

2. 坚持和践行发展的理念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其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国家最可能发生动荡的时刻, 不是经济长期停滞时期, 而是发生在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开始出现下滑的那个拐点。”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取得了很大成就, 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如发展过程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有风险等问题。这些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 那么必然会引起人民不满, 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如何使这些利益关系协调有序地发展, 正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

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只能通过进一步发展来解决, 因此, 必须坚持和践行发展的理念, 全面深化改革, 提升经济质量。第一,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简政放权, 尊重市场规律, 减少政府对微观主体的干预,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打造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氛围, 以内部改革促发展。第二, 以一带一路为契机, 更加积极主动地对外开放, 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 以外部开放促发展, 把对外开放和深化经济改革结合起来, 促进国家的大发展。第三, 着力进行民生建设。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 提出一个基本方针即“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一思想的深层次含义, 就是“以人为本”,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要想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就必须让人民能共享发展的成果, 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3.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矛盾和冲突无处不在, 只有运用法治的力量, 才能化解矛盾、解决冲突。坚持依法治国, 使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都能在法律的约束下有序进行, 社会才能稳定和谐。2014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提出,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 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在全社会中逐渐树立起民主法治观念, 进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心月.毛泽东与《论十大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李海鹏.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理论贡献与时代价值[D].保定:河北大学, 2012.

毛概《论十大关系》论文 篇3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职 工科创新能力 培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结晶,其深厚的理论素养、创新的思维对高职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深厚的理论素养是创新精神的坚实基础

创新精神不是自然产生的,需要具有一定的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能力做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人文科学的集大成。毛泽东思想从产生到形成,凝聚了全党的智慧,是理论的创新。

现在高职就读的工科学生社科理论素养薄弱。由于现在的高中教育阶段围绕着高考指挥棒,文史哲经法等有关课程所占课时少,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涉猎较少,作为语言工具的英语所占课时过多,加上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使得学理科的学生文化理论素养缺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会有效地弥补高职工科学生的这一缺失。

毛泽东同志没有照搬俄国的城市起义创建苏维埃政府的成功经验,而是创造性地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解放全中国的思想。实践证明这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是正确的,也是中国革命创新的一个典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1953年12月,毛泽东同志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一条创新路线。在这条创新路线指导下,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

高职工科学生通过对创新理论的学习,站在创新理论巨人的肩膀上,形成创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创新精神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体现着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检验的理论品质,是革命和建设的总结。

1927年4月,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买办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大地主政权公开撕掉了面纱,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短短几年时间,数十万革命志士被杀。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实事求是地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彻底抛弃一切服从国民党这一错误路线,以革命的武装对抗反革命的武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产物。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总路线使得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紧密团结在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周围,孤立了极少数反动派,在1949年10月建立了新中国,这是人民的胜利、实事求是的胜利。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驻守西安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不抗日只反共的蒋介石等。在国人皆曰可杀的氛围下,毛泽东、周恩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力主和平解决。毛泽东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体现了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

高职工科学生在学习、实习、生产中要坚持从具体问题入手,把课本的理论与具体操作结合起来,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把创新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

三、辩证思维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特征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同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离开相互联系,事物就不能存在,不能运动。事物内部的矛盾,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毛泽东思想就是辩证思维的杰作。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集团发动了朝鲜战争,美军的战机轰炸了中国的丹东,战争被强加到了中国头上。在党内高层有不同意见的情况下,毛泽东力主抗美援朝。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面临着最大的问题就是生存权和发展权,抗美援朝就是维护我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抗美援朝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16国联军,洗刷了鸦片战争以来的耻辱,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保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和平。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怎样在一个农业大国实现工业化。在西方世界对新中国全面封锁的情况下,毛泽东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同盟友好条约》,引进153项工业项目,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建成了中国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学习,让工科学生掌握辩证法的理论,学会看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解决问题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高职工科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从事的是与工业制造有关的工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辩证思维、辩证理论将会对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创新产生促进作用。

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篇4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他们通过几个月系统的调查研究,同几十个部门的负责人谈话,经过中央政治局几次讨论,然后由毛泽东集中概括出来的。

十大关系问题的提出,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所谓的积极因素,在国内,以工人和农民为基本力量,争取中间势力,做好反动势力工作,化消极为积极。在国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总之,就是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毛泽东所提出的十大关系分别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通过读《论十大关系》这篇文章,我对中国当时的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读后,对十大关系也有了一点自己的见解:

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轻工业和农业是发展重工业的前提和基础,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进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但是我们发展的重点还是重工业,只不过要适当加大轻工业和农业的比重。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我国当时全部的轻工业和重工业,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尤其是轻工业。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也必须大力发展;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这也利于备战。当然沿海也可以建立一些新的大型厂矿。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要国防建设还是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重要的,但是也不是不要国防建设,国防也是要加强的,毕竟敌人还在那里虎视眈眈,一国必有防,比较好的方式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来支援经济建设费用。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积极因素,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国家、工厂、合作社、生产者个人,哪一头都要顾,而且要顾的得当,要吸取苏联对于这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我们自己经验的教训。拿工人来讲,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解决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工厂的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也需要自己的独立性,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关于合作社,在合作社的收入中,每个成分拿多少,以及怎样拿,都要规定得适当,有一个合理的比例。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要统一,也要有特殊。党中央不能把地方卡死,没有一点机动权,可以由党中央统一领导,同时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因地制宜,在不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做出各种调整。

在地方和地方的上下级关系问题中,党中央发挥省市的积极性,省市发挥地、县、区、乡的积极性,一层套一层,逐步进行。

省市和省市的关系问题,主要倡导顾全大局,互助互让,共同发展。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论人口,汉族占94%,是压倒优势。土地却是少数民族多,占50%到60%。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因此在政策上我们要反对大汉族主义,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对于少数民族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也需要视情况而定。

7.党和非党的关系

一个巴掌拍不响,有其他党派存在,就可以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这对于共产党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一切善意地向我们提意见的民主人士,我们都要团结,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骂党的,也要养起来让他们骂,骂得无理、反驳,骂得有理、接受,这对人民和社会主义都是大有裨益的存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历史上发生就必然在历史上消失,但是现在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也是非有不可的,这样才能镇压反革命,抵抗帝国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毛泽东同志提到了4个“肯定”。

第一个是肯定了1951年和1952年镇压反革命是必须的。

第二个是肯定了当时的反革命是占少数部分。

第三个是肯定了今后社会上的镇反要少杀少捉,反革命中的多数要交给农业合作社去管制生产,劳动改造,但还不能宣布一个不杀,不能废除死刑。

第四个是肯定了机关、学校、部队里面清查反革命,坚持一个不杀,大部不捉,能劳动改造的去劳动改造,给人民办点事情,如不能劳动改造伤人性命的,一定要杀。但是,对一切反革命分子,都应当给以生活出路,使他们有自新的机会。这样做各方面都有好处。

9.是非关系

要坚持团结全党的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党内外都要分清是非。对于犯了错的人,除了极少数坚持错误、屡教不改的以外,大多数都是可以改正的。对于这部分人,一要看、二要帮,也就是不仅要看他们改不改,还要积极的帮助他们改。善于从错误中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才能少犯错误。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敢于向国外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真正好的都要学,但是要批判的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学。要学习普遍真理,并且要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先进科学技术也要学,采取先照搬,在根据实际改进的办法;不仅如此,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好的方面也要学。但是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就学不得,要坚决抵制和批判。

关于这十大关系问题的研读,毛主席说的的确好,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中会不断遇到新的矛盾和问题,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是非常必要的。

不仅仅是在国家政策的方向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里面的很多道理,都是可以引申和扩展的。就拿第十点来说,自身也要敢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发展壮大自己;像第九点,我们对待别人犯的错误就应该客观公正的对待,并积极帮助别人改正,自己也能从中获益不少;第七点中,不要对那些反对你的人耿耿于怀,有反对,才能让自己更加谨慎、反省,才能更加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进而改正和加强自己„„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篇5

毛泽东从本源上来说是一名书生,可是他并不像一位书生,因为他有着哲学家的思想,战略家的眼光,更像是思想家,军事家。毛泽东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的思想,毛泽东首先是一位思想家,个人觉得我们的领袖善于思考而很注意总结,他能从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对革命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于是有了毛泽东军事理论中关于建设人民军队和发动人民战争的这一空前的伟大的军事观点。思想家的伟大在于他睿智和深刻的认识,毛泽东对中国的社会各阶级及革命的具体形势和路线有着很深刻和长远的的认识,正是这一认识使得的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走向了正确和光明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求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毛泽东就像一个站在时代之巅看时代,跳出战争看战争的人,具有对时代和战争清晰长远的思想认识,这些使他成为了时代的领导者和革命的领袖。

从毛泽东对十大关系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会辩证的科学的分析和看待问题的人。在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时首先就认识到了农业,轻工业的基础地位以及农业轻工业对重工业的促进作用。毛泽东指出,在稳步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科学地定位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提出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在保障人民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发展重工业以便重工业更多更快的的也更稳固的发展的长远的观念。这是符合当时中国当时的经济条件的比较科学的发展方案。在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上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国防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的条件的,在强调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时,提出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把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上,提出科学的统筹兼顾的方针政策,就是三者的利益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既要提倡艰苦奋斗,又要关心群众生活;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上,辩证的论述了中央与地方的统一与独立的关系,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上,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分清敌我,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是非关系问题上,对犯错误的同志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要允许人家犯错误,允许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从讲述中还可看出毛泽东善于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此为鉴,科学的对待,学其之长,避其之短,辩证地学习,改正其错误更好地发展自己。在处理农轻工业与重工业上避免苏联的只重重工轻视农业的错误做法,在处理国家与农民关系上注意照顾农民利益,避免了苏联模式对农民的挖苦。在处理中央与地方上不能学苏联将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的死死的,一点机动权都没有的做法,主张学习西方一些资本主义的制度经验,注重发挥地地方的积极性,不能将地方框得太死。在处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上主张各民族平等友好相处,团结互助,纠正苏联不正常的民族关系。在论述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提倡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要反对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一概照搬。可见毛泽东对学习的看重和他弃其糟粕,存其精华的辩证科学的学习方略。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我们的伟人毛泽东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卑不亢,谦虚谨慎,不骄不馁。在中国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的条件下,鼓舞群众鼓起劲来,“要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把抗美援朝中提倡的“藐视美帝国主义”的精神发展起来”,不可骄傲翘尾巴,主张一贯的学习作风,“不但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要向人家学习,就是在几十个五年计划之后,还应当向人家学习。一万年都要学习嘛!这有什么不好呢”。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认识上的局限性, 毛泽东未能明确提出“对外开放” 这个概念。但他的学习外国的思想已明显地显示出他外为我用的思想。这思想对指导今天的对外开放, 无疑有积极的意义。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开创性的见解和思想。《论十大关系》体现了实事求是, 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毛泽东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他们走过的弯路, 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 少走了一些弯路, 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可见毛泽东已清楚地认识到, 中国的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 就是因为以苏联为鉴, 走了自己的路,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取得成功, 同样必须走自己的路。提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是毛泽东思想灵魂的体现。他的这一思想, 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为邓小平探索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依靠力量的理论打下了基础。提出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设想毛, 提出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反对官僚主义、精简机构、实行多党合作以及加强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思想, 体现了毛泽东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观愿望。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协调区城经济的思想。建国以来, 我国的经济体制模式基本上是仿效苏联的。在所有制结构上, 公有制占绝对优势, 在产业结构上, 过于偏重工业建设, 在管理体制上, 是高度集申的中央集权制。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 毛泽东意识到这种经济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了。国此他强烈要求摆脱苏联的经济模式, 改革经济体制,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经济体制。

毛泽东长期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虽然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挫折, 但也得出了许多重要成果。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革都就吸取了毛泽东的有益成果。;《论十大关系》体现了坚持从实际出发,辩证的看待和处理中国面临的十大重要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指导性意义,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石。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讲话中,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直接和间接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初有益的探索。《论十大关系》涉及我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本文主要从毛泽东探索有别于苏联的经济模式这一方面谈一点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因为国内国外、主观客观等一系列因素,我们学习和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来搞我国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学习与模仿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唯一的选择。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是二、三十年代苏联实行“一五”“二五”计划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国际形势日益恶化,新的世界大战日益逼近,严重威胁社会主义苏联的生存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后有限的实践经验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设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

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实行了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为前提,以重工业包括国防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高速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

2、在经济制度上,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实行与之相适应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3、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由国家行政手段调节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运行机制上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这一模式在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中曾显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1940年初步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用10年左右时间,跑完了欧美先进工业国家100年的工业化路程,并在50年代初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强国。这更增强了对我国的吸引力。因而我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化三改”过程中引进了苏联的经济模式。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基本形成了,它明显带有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的目标与苏联相同即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以行政调节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只剩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分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两个层次;取消市场,实行粮棉等重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生活;分配领域中实行低消费,高积累并趋于平均主义。

但是毛泽东从来就不是个教条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始终认为苏联的建设是先例可循,但不能照搬苏联经验,应该从中国实际出发。证实毛泽东这种态度的最好实例,就是中国走了条和平的而有别于苏联的镇压和剥夺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突破苏联经济模式的思想就愈来愈明显。《论十大关系》就是这一思考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曾说过:“建国后,前8年照抄外国经验,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应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他还说“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作比较。除了苏联办法以外,是否可以找到别的办法比苏联、东欧各国搞得更快更好”。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总结批判充分暴露了苏联模式的弊端。毛泽东“以苏为鉴”的思想更加明确了,如何避免苏联走过的弯路和如何突破苏联模式的问题便提上了议程。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们还想走?”提醒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要引以为戒。

促使我国必须突破苏联模式更强烈的动因,则是仿效苏联给自己带来的诸多问题。我国采用苏联经济模式在“一五”计划期间对有效地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重点项目建设,对发展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保证市场稳定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曾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一五”后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经济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这种模式的弊端就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体现在:

1、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难以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拖了生产力发展的后腿;

2、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中央集中过多,国家统的过死,压抑和限制了地方企业的积极性和机动性;

3、在经济运行中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调节作用,既影响了流通又影响了生产;

4、在分配上存在着重积累轻消费的现象,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这些都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说明苏联模式已不能适应包括苏联自身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有别于苏联的具有自己特点的中国经济模式。主要有:

1、在工业化道路上,不是以重工业挤轻工业和农业,而是农、轻、重协调发展。苏联工业化道路是以重压轻,以重挤轻,用剥夺农民的办法,通过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剪刀差实现高积累来发展农业,结果造成重工业的片面发展和农业、轻工业的落后。中国“一五”计划直接受苏联影响,对农业和轻工业重视不足。毛泽东对这种情况深为忧虑,及时纠正了这种错误认识,指出必须用多发展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他从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的国情出发,强调“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并把这提高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来认识。毛泽东指出:“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毛泽东提出的这种与苏联不同的实现工业化的道路的具体途径,使50年代中期我国在农轻重比例关系上处理得比较好。

2、在分配上,提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一条中,毛泽东指出:“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工人和工厂,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在国家和职工的关系上,他指出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既要不断地保证增加国家的积累,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又要使劳动者的收入每年有所提高。在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上,他鉴于苏联推行义务交售制把农民挖得很苦,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的做法,主张要“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在工农业产品交换中,要“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在合作社的收入中,国家拿多少,合作社拿多少,农民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都要规定适当。”这对于纠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重积累轻消费的倾向,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农民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3、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反对中央集权过多,主张给地方和企业以适当的权力。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毛泽东对此是不赞成的,他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指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

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但毛泽东认为既要反对片面强调高度集中统一的倾向,又要反对那种不服从统一指挥而搞绝对独立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还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可供借鉴,“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很注意的。它们的制度和我们的制度根本不同,但是它们发展的经验,还是值得我们研究。”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注意解决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过程中,毛泽东已敏锐地察觉到不应该把企业看作国家机关的附属物,应适当扩大企业的权力。掌握一定的自主性。在《论十大关系》讲话后不久,他就提出允许企业成为“公开合法的半独立王国”。这里毛泽东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重要思想,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此外,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的论述中,还朦胧地认识到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过于单一,计划经济的统购包销政策的一些负面效应,影响了生产力的充分发挥,而且给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开始对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与经济运行机制有了一些反思。不久,毛泽东就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情况下,从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比较落后这个客观事实出发,利用个体经济和某些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补充,搞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性,并称之为“新经济政策”。这是他企图突破苏联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固定模式的一次可贵尝试。在同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会议上,陈云等同志还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即国有经营为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为主体,个体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对市场的作用有进一步认识。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还指出要鼓励沿海工业的发展以促进内地工业的发展,加速经济建设以支持国防建设。以上这些思想尽管总体上还未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认识上也有局限性,但它们实际上已经明确或模糊地提出了中国自己的经济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已开始突破苏联经济模式,显露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束可贵的思想火花。令人遗憾的是,毛泽东在实践中没有把这些有益的探索和突破贯彻下去和进一步深入,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重新陷入过去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并且日益僵化。

毛泽东探索有别于苏联的经济模式是在50年代初中期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当时对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不可能象今天这样充分和深刻,因而这种探索难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也难免有失误。我们不应过分苛求一位探索者,因为探索真理终究比占有真理更可贵。无论如何,毛泽东毕竟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已成为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为今天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了一定的准备。可以说,我们今天经济建设的成就是站在毛泽东这个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所取得的。我们不能忘记毛泽东的艰辛探索。

读了《论十大关系》有感

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讲话中,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直接和间接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初有益的探索。《论十大关系》涉及我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本文主要从毛泽东

探索有别于苏联的经济模式这一方面谈一点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因为国内国外、主观客观等一系列因素,我们学习和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来搞我国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学习与模仿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唯一的选择。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是二、三十年代苏联实行“一五”“二五”计划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国际形势日益恶化,新的世界大战日益逼近,严重威胁社会主义苏联的生存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后有限的实践经验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设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

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实行了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为前提,以重工业包括国防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高速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

2、在经济制度上,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实行与之相适应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3、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由国家行政手段调节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运行机制上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这一模式在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中曾显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1940年初步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用10年左右时间,跑完了欧美先进工业国家100年的工业化路程,并在50年代初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强国。这更增强了对我国的吸引力。因而我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化三改”过程中引进了苏联的经济模式。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基本形成了,它明显带有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的目标与苏联相同既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以行政调节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只剩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分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两个层次;取消市场,实行粮棉等重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生活;分配领域中实行低消费,高积累并趋于平均主义。

但是毛泽东从来就不是个教条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始终认为苏联的建设是先例可循,但不能照搬苏联经验,应该从中国实际出发。证实毛泽东这种态度的最好实例,就是中国走了条和平的而有别于苏联的镇压和剥夺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突破苏联经济模式的思想就愈来愈明显。《论十大关系》就是这一思考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曾说过:“建国后,前8年照抄外国经验,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应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他还说“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作比较。除了苏联办法以外,是否可以找到别的办法比苏联、东欧各国搞得更快更好”。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总结批判充分暴露了苏联模式的弊端。毛泽东“以苏为鉴”的思想更加明确了,如何避免苏联走过的弯路和如何突破苏联模式的问题便提上了议程。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们还想走?”提醒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要引

以为戒。

促使我国必须突破苏联模式更强烈的动因,则是仿效苏联给自己带来的诸多问题。我国采用苏联经济模式在“一五”计划期间对有效地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重点项目建设,对发展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保证市场稳定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曾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一五”后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经济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这种模式的弊端就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体现在:

1、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难以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拖了生产力发展的后腿;

2、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中央集中过多,国家统的过死,压抑和限制了地方企业的积极性和机动性;

3、在经济运行中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调节作用,既影响了流通又影响了生产;

4、在分配上存在着重积累轻消费的现象,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这些都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说明苏联模式已不能适应包括苏联自身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有别于苏联的具有自己特点的中国经济模式。主要有:

论十大关系 读后感 篇6

读了《论十大关系》之后,我从平实的字里行间,感受到领导人在全局上对国家建设的统筹和规划,它是从各方面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等等发展做出高度指导的文件。这边文章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同时也采取了充分的调查为基准而作出的,是给与我们后人学习的伟大材料。

《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12月26日在《人民日报》上面公开发表的。其发表是在1953年中国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既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已有3年的实践经验的情况下毛泽东提出的。之前,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选择了苏联的一些经济建设方式,而后认识到其缺点和错误,并以此为借鉴,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适合自己国家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此文作者毛泽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听取34个部委的汇报,随后中央政治局几次讨论之后,他集中概括出所谓“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即为:(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7)党和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些主要内容可谓囊括了中国当时的方方面面,针对国家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见解深刻到位,所站角度高瞻远瞩。

从一些个别部分说说我的感受吧。

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作者将国家现有的工农业方面的关系作了让人直观理解的阐述。苏联的建设方式中,大大挤压了轻工行业的发展,结果最终导致他们的农业、轻工业方面的落后,这种发展方式是国家领导人不愿看到的。以中国当时的国情以及本身是个农业大国来说,作者提出要加大对农业、轻工业的投资力度。将重工业定为经济建设的的中心上,充分发展农业、轻工业。这种国家在自己道路中实践出来的建设方式不用于照搬教条式的苏联建设,从而保证了国家在此后的年代中保证了长足的经济建设发展势头。

2.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分配的问题要解决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是经济建设的基础,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才能加大生产力和增收效益。作者在这个问题上提出的是“军民兼顾”“公私兼顾”。比如,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就需要加大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和福利,解决他们劳动和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国家和工厂的关系,即要有统一和独立结合的关系。给予工厂单位为自身发展的动机和利益是它们持续发展的根本;国家和农民的利益要兼顾,不能像苏联那样把农民压得很苦,使之没有工作的积极性。在工农业平交换上,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者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不让农民吃亏。分配要规定适当,收益要兼顾,才可以较好的消除建设中的重积累轻消费的倾向,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一个矛盾,但同时又是尤为重要的。作者认为既要反对片面强调高度集中统一的倾向,又要反对那种不服从统一指挥而搞绝对独立的无政府主义倾向。作者提倡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使之有充分的积极性办更多的事情。企业和单位不是国家机关的附属品,它们掌握一定的权利有助于自身的发展,即为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区别。同时,在学习和完善我们自己制度的时候,作者还认识到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并提出希望大家研究

4.党和非党的关系

作者由抗日反蒋斗争的历史中举出实例,表明了多党的良好效应。虽然中国是以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但是还有其他的党派存在,可以达到互相监督的目的。这是共产党现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是以社会主义建设为最终目的的,所以只要其他民主党派是以建设社会主义为目标的,都是欢迎的,同时它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也是有很大的一份助力的。同时,作者提倡党政机构要精简,统一战线,调动各派人士的积极性向最终目标前进。

5.是非关系

对于是非关系,作者表明要在党内外都分清,而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要能看到同志犯的错误,同时还要实践的帮助他们改正。为了革命多多吸取人员,如果犯了错误,帮助督促他们改正,而当事人和帮助的人都能从中吸取来之不易的经验,为后面的道路打下基础。而在帮助的过程中,还能够巩固人心,同时是否决定帮助人改正错误也是对于一个人的区分标准。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作为党内外的处事方针,是作者做出的人性化指示,也是党在人民群众中获得支持基础的来源之一。

6.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作者作为中国领导人,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是难能可贵的。这意味着从“架子”上下来,这是因为作者认识到世界上个人或者民族的存在意义,即其长处,同时还有随带的缺点。于是,坚决执行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的方针。这是迥然于清朝闭关锁国式的开放积极的国家决策。

同时,作者总结到,社会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斯大林讲得对的那些方面,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但同时总结自身以往经验来说,一定要与实际、自身的情况相结合,不能照搬以往或者如苏联式的、别人的经验和教条。区别开理论上的正确和实际中的错误问题,不要盲目批评或者跟从。中国还有缺点,但是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国家本身来说,也是优点,可以继续向他人学习。

毛概《论十大关系》论文 篇7

关键词:论十大关系,国防经济思想,协调发展

《论十大关系》中, 毛泽东把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作为与工业和农业, 沿海和内地, 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同等重要的主要问题来论述。他指出要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提出了要推动国防事业的发展, 必须推动经济建设, 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国防经济思想。

一、毛泽东国防经济思想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 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在新中国诞生前夕,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 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建国初期, 毛泽东审时度势, 提出了一手抓经济, 一手抓国防的方针, 毛泽东把国防建设看作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经济建设相提并论, 足见他对国防建设的高度重视。《论十大关系》中, 毛泽东对国防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作了集中的论述, 他指出:“国防不可不有。如今, 我们有了一定的国防力量。经过抗美援朝和几年的整训, 我们的军队加强了, 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红军要更强些, 装备也有所改进。我们的国防工业正在建立。”他把建设巩固的国防看成是保卫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主要保障, 这为保证中国和平建设的顺利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实际上是更深层次的产业结构问题。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既有矛盾的一面, 也有一致的一面。这是因为, 在一定时期, 国家的物力、财力是一个确定的量, 经济建设创造物质财富, 国防建设消耗物质财富。用于国防建设的部分增多, 用于经济建设的部分相对就会减少。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 离开了经济建设, 国防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毛泽东认为, 要推动国防事业的发展, 必须推动经济建设, 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论十大关系》中, 毛泽东更加明确指出:“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 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 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毛泽东不仅把降低军政费用看成是通过加强经济建设来加强国防建设的可靠办法, 而且把是否降低军政费用, 多搞经济建设, 提高到战略方针的高度来认识。这为中国国防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毛泽东国防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60年代以后, 由于指导思想出现了“左”的错误, 中央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指导思想进行了大的调整。加大国防建设资金投入, 调整工业布局, 进行大规模“三线”建设, 并提出了“山、散、洞”的布局原则。随着国防投入的大幅度增长, 加之这一时期我国先后研制出了“两弹一星”, 国防实力显著提升, 形成了遏制战争的战略态势。但是, 国防建设的投资其实是过大甚至浪费的, 是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受损为代价的, 加之受到之后的“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 到了70年代中期, 国民经济已经大幅下降。经济建设的滞后, 最终制约了国防建设的持续发展, 导致了我军的装备水平和作战能力的下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在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 党和国家改变了长期以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状况, 转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阐明全党全国的中心任务是现代化建设的同时, 提出了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基础和保障的思想。在“富国”的基础上, 我们才有实力可以“强军”。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思想。2002年,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是在党的代表大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确定为党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

新时期新阶段, 2004年7月, 胡锦涛主持了以“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 他指出:“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 经济建设搞不上去, 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建设搞不上去, 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后, 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 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 继承了建国以来的各届领导人的国防经济思想, 审时度势, 提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军梦。2013年3月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把军费管好用好, 使国防投入发挥最大效益。

总之, 强大的国防既是维系国家安全的保证, 也是国家发展经济、进行对外贸易和开展外交的重要支撑。没有强大的国防, 强国富民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即使目标实现了也难以长久维持。因此, 我们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 必须切实加强国防建设, 是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只有不断增强包括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 才能实现中国梦, 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走向富强。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 (第3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毛泽东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数字出版应注意的十大关系 篇8

数字出版商将内容、产品策划、技术与市场营销融于一体,向用户提供增值内容服务,是成熟数字出版的主体。数字出版商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由内容提供商或者技术提供商等转变而来的。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是固守内容提供商的定位。还是争取向下游延伸,成为数字出版商,是传统出版社首先要明确的一个战略问题。麦格劳一希尔公司、兰登书屋、企鹅出版集团、哈珀·柯林斯、威力集团等国际出版商已经先行一步,成功转型。在我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等一批传统出版社奋起直追,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2、内容提供商与技术提供商的关系

探索成功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应正确认识内容提供商与技术提供商的关系。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技术提供商推动和主导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从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来讲,内容提供商和技术提供商应该合作共赢,二者是利益统一体。2009年4月,企鹅集团与方正阿帕比在中国签订电子书协议,将为中国读者提供所有首版和再版英文图书的电子书。由此可见。内容提供商与技术提供商的合作更加深入。但是。在二者均向数字出版商转型的过程中,为了争夺主导权,也存在着竞争和博弈。

3、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

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实际上,今天纯粹意义上的传统出版已经不复存在,即使纸介质出版,其出版流程也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应用。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将不再有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划分,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未来出版业的全部。也是未来出版业的方向。在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商务印书馆举办了“百年老店数字出版新战略”分论坛,深入探讨传统出版社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必由之路。当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传统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将并存。

4、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的关系

从产业链来看。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是源和流的关系,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图书馆是数字出版产品的直接使用者,也是沟通出版社和最终用户的桥梁。数字出版有很多能够借鉴数字图书馆的地方,比如标准问题,这样可以避免上游数字出版与下游数字图书馆形成的标准体系不相容。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存在着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方正阿帕比、书生、超星、中文在线”号称数字出版业电子图书领域的四强,但当它们在向图书馆界推销产品的时候,就成了数字图书馆。在2008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商务印书馆举办了“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建设”分论坛,目的就是要为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之间搭建起一座互动合作的桥梁。

5、有线互联网与无线互联网的关系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数字出版的平台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互联网,未来融合通讯、阅读器、电脑功能的移动媒体将会出现,数字出版将向无线移动,个性化按需定制和跨媒体出版方向发展。PC互联网上的大部分商业模式都可以在手机上做个翻版,都有成功的可能性。2009年2月18日,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手机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用户已达到6.4亿,手机上网用户达到1.176亿,可以说我国移动阅读的发展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在欧美、日本、韩国等地,移动阅读借助3G已经初步形成了成熟的商业模式。对此,出版社应该给予密切关注,并在适当的时机切入,把传统的内容资源销售建立在WEB加WAP的平台之上。

6、科技项目与数字出版产品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赢利模式没有形成,也就是没有开发出成熟的数字出版产品,出版数字化产品化程度很低。对出版社来说,一方面,科技项目建设要更多地以开发数字产品为目标-另一方面,数字出版作为一个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数字出版产品的研发以科技项目的形式来运作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商务印书馆这几年利用科技项目专项资金,开发了工具书在线、按需印刷网、《东方杂志》数据库、英语世界网络学习平台等一系列数字出版产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内容与展现形式的关系

数字化产品的形式永远是处于变化当中的,现在数字出版已经出现电子书、数据库、按需印刷、在线教育平台、工具书在线、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等多种形态,将来还会出现更多的载体形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本仍然是数字化的资源。目前的主流方向是,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内容与展现形式的分离,达到“一次制作,多元发布”的目标,最终实现数字复合出版。

8、版权保护与内容传播的关系

近年来,数字出版领域关于版权纠纷的案件不断出现,版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我们认为,首先还是要顺应互联网的潮流,实现内容最大限度的传播。没有内容的传播,实现收益是很困难的。如何在保护出版社合法利益的同时,将内容传播最大化?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这是出版社应该考虑的问题。

9、标准与实践的关系

纵观数字出版的各个环节,从元数据到编码,再到产品格式,都需要标准。数字出版标准问题是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数字出版的很多标准尚未确定,落后于实际的建设,仅期刊数字产品就有CAJ、VIP、PDF、OPZ等格式。对于政府和有关组织来讲,数字出版标准的制定必须考虑国内数字出版产业实践,考虑与国外数字出版的接轨;同时,数字出版实践也要尽可能地采用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利于行业内容的交换和整合。

10、1.0与2.0的关系

论企业十大关系心得体会 篇9

今日学习寇北辰先生的《论企业十大关系》,我个人感觉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集团公司领导为了统一思想,加强团结,提高工作效率,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深深感到了领导的良苦用心,给了我一个重新学习的机会。在此对集团领导表示深深的谢意!

一个企业能够很好的发展,与它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密切结合是分不开的。换句话说,引用寇北辰先生的原话说是:无论企业内部多么强大,都不能弥补因忽视外部环境的而带来的损失。反之,在优越的环境中,企业自身问题重重,也无法抓住机遇,获得长久发展。

寇北辰先生在文章中用五行管理学的方式列举了十种企业中存在的关系。以下我逐条加以感悟介绍。

一、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这里寇北辰先生用了一个很恰当的例子来比喻:在南方健康成长的植物被移植到北方以后就死亡了,是因为人们没有考虑到环境因素。的确,每个企业都有自己各自的企业理念及经营方式。而凡是效益好一些的企业,其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的关系定会处理的非常融洽。

二、整体与部分。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优先考虑企业整体战略、整体利益,才能保障局部利益的实现;反之,企业若能始终保障局部利益,就能使企业上下一心,谋得更长远的发展。

三、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这个我不是特别的理解。但是我觉得,要想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双赢,就必须得处理好二的关系,而要妥善处理二者关系,必须同时规范和平衡责权利的划分。

四、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这里又是用一个例子形象地写出了二者的关系:企业就是一艘船,管理者是船长,被管理者是船员,只有彼此考虑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影响,共同努力,通力合作这艘船才能扬帆远行。所以企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应该共同配合协作,互相依存,互相影响。

五、集权与分权。合理的权力划分在较长时期内能够保持稳定的相互制衡,从而形成合理的组织结构,保障企业的顺利运转。而企业在组织时是采取哪种方式?又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值得我们深思。

六、轻重缓急。在这些事情中,有的事关全局极其重要,有的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有的需要长期操作,有的需要马上处理。必须合理协调,统筹处理,才能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不会浪费。

七、企业人才与企业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没有人才,就无法研究更先进的技术,就无法实施更高效的管理,就无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好的人才能为公司做出更多更好的业绩。

八、企业财力与企业发展。财力水平与企业是相匹配的。若没有相应的财力支持,企业风险就会增大;若有太多的闲置资金不去利用,也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连锁效应。

九、企业文化与企业效能。这里将两者的关系概括的一目了然: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使这些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企业效率,增加企业效益,达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从而增强企业效能。反之,如果效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必然不会持续得长久。

十、企业中个体与个体之间。无论哪种组织都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做事方法、心理活动和工作态度。倘若这两者的关系处理的不融洽,多米诺效应必将多次光顾。

学习《论十大关系》的心得体会 篇10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因为国内国外、主观客观等一系列因素,我们学习和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来搞我国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学习与模仿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唯一的选择。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是二、三十年代苏联实行“一五”“二五”计划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国际形势日益恶化,新的世界大战日益逼近,严重威胁社会主义苏联的生存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后有限的实践经验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设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

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实行了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为前提,以重工业包括国防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高速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

2、在经济制度上,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实行与之相适应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3、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由国家行政手段调节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运行机制上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这一模式在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中曾显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1940年初步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用10年左右时间,跑完了欧美先进工业国家100年的工业化路程,并在50年代初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强国。这更增强了对我国的吸引力。因而我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化三改”过程中引进了苏联的经济模式。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基本形成了,它明显带有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的目标与苏联相同即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以行政调节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只剩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分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两个层次;取消市场,实行粮棉等重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生活;分配领域中实行低消费,高积累并趋于平均主义。

但是mzd从来就不是个教条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始终认为苏联的建设是先例可循,但不能照搬苏联经验,应该从中国实际出发。证实mzd这种态度的最好实例,就是中国走了条和平的而有别于苏联的镇压和剥夺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突破苏联经济模式的思想就愈来愈明显。《论十大关系》就是这一思考的重要成果。mzd曾说过:“建国后,前8年照抄外国经验,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应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他还说“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作比较。

除了苏联办法以外,是否可以找到别的办法比苏联、东欧各国搞得更快更好”。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总结批判充分暴露了苏联模式的弊端。mzd“以苏为鉴”的思想更加明确了,如何避免苏联走过的弯路和如何突破苏联模式的问题便提上了议程。在《论十大关系》中mzd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们还想走?”提醒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要引以为戒。

促使我国必须突破苏联模式更强烈的动因,则是仿效苏联给自己带来的诸多问题。我国采用苏联经济模式在“一五”计划期间对有效地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重点项目建设,对发展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保证市场稳定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曾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一五”后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经济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这种模式的弊端就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体现在:

1、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难以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拖了生产力发展的后腿;

2、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中央集中过多,国家统的过死,压抑和限制了地方企业的积极性和机动性;

3、在经济运行中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调节作用,既影响了流通又影响了生产;

4、在分配上存在着重积累轻消费的现象,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这些都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说明苏联模式已不能适应包括苏联自身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在《论十大关系》中,mzd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有别于苏联的具有自己特点的中国经济模式。主要有:

1、在工业化道路上,不是以重工业挤轻工业和农业,而是农、轻、重协调发展。苏联工业化道路是以重压轻,以重挤轻,用剥夺农民的办法,通过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剪刀差实现高积累来发展农业,结果造成重工业的片面发展和农业、轻工业的落后。中国“一五”计划直接受苏联影响,对农业和轻工业重视不足。mzd对这种情况深为忧虑,及时纠正了这种错误认识,指出必须用多发展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他从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的国情出发,强调“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并把这提高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来认识。mzd指出:“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mzd提出的这种与苏联不同的实现工业化的道路的具体途径,使50年代中期我国在农轻重比例关系上处理得比较好。

2、在分配上,提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一条中,mzd指出:“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工人和工厂,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在国家和职工的关系上,他指出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既要不断地保证增加国家的积累,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又要使劳动者的收入每年有所提高。在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上,他鉴于苏联推行义务交售制把农民挖得很苦,严重挫伤农民积

极性的做法,主张要“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在工农业产品交换中,要“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在合作社的收入中,国家拿多少,合作社拿多少,农民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都要规定适当。”这对于纠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重积累轻消费的倾向,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农民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3、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反对中央集权过多,主张给地方和企业以适当的权力。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mzd对此是不赞成的,他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指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但mzd认为既要反对片面强调高度集中统一的倾向,又要反对那种不服从统一指挥而搞绝对独立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值得一提的是,mzd还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可供借鉴,“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很注意的。它们的制度和我们的制度根本不同,但是它们发展的经验,还是值得我们研究。”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注意解决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过程中,mzd已敏锐地察觉到不应该把企业看作国家机关的附属物,应适当扩大企业的权力。掌握一定的自主性。在《论十大关系》讲话后不久,他就提出允许企业成为“公开合法的半独立王国”。这里mzd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重要思想,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此外,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的论述中,还朦胧地认识到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过于单一,计划经济的统购包销政策的一些负面效应,影响了生产力的充分发挥,而且给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开始对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与经济运行机制有了一些反思。不久,mzd就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情况下,从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比较落后这个客观事实出发,利用个体经济和某些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补充,搞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性,并称之为“新经济政策”。这是他企图突破苏联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固定模式的一次可贵尝试。在同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会议上,cy等同志还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即国有经营为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为主体,个体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对市场的作用有进一步认识。在《论十大关系》中,mzd还指出要鼓励沿海工业的发展以促进内地工业的发展,加速经济建设以支持国防建设。以上这些思想尽管总体上还未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认识上也有局限性,但它们实际上已经明确或模糊地提出了中国自己的经济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已开始突破苏联经济模式,显露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束可贵的思想火花。令人遗憾的是,mzd在实践中没有把这些有益的探索和突破贯彻下去和进一步深入,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重新陷入过去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并且日益僵化。

上一篇:拾金不昧的表扬稿下一篇:幸福家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