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话剧分析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从跨文体创作角度论述老舍戏剧与其小说的文本沟通,从题材、主题、人物、结构、语言等方面具体分析这种沟通的存在,可以更加深入地把握和理解老舍戏剧创作的特点,同时也利于全面完整地了解老舍整个创作的流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老舍话剧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舍话剧分析论文 篇1:

《茶馆》的艺术性初探

摘 要:话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关涉“演员—观众”的“表演—观赏”。因此,一部好的话剧作品要求剧作家在创作时要以舞台视野去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老舍的《茶馆》正是以故事性与表演性,即文学价值与戏剧价值的完美结合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经久不衰的杰作。本文试从《茶馆》的艺术性出发来分析其剧本创作与舞台表演之间的密切关系,旨在探讨话剧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关键词:《茶馆》 舞台空间 人物展覽式 小说化 共鸣

话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不仅用浓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鲜明性格,而且在情节设置上通过一系列的人物行动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且这个故事借助剧作家的舞台视野使得话剧具有舞台表演性。同时,话剧还要做到台上与台下、幕前与幕后的相互协调,因为话剧最终不是停留在作者与读者的“创作—阅读”模式,而是停留在演员与观众的“表演—观赏”模式上。换言之,话剧最终是要搬上舞台表演的,通过台上演员的表演来唤起台下观众情感的共鸣。老舍《茶馆》正是以其文学价值和戏剧价值的完美结合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经久不衰的杰作。

《茶馆》的叙事时间主要历经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到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再到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统治时的三个时期,始终围绕着“裕泰大茶馆”里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展开。通过大茶馆的兴衰以及聚集在大茶馆里的那些小人物艰难的生存处境来揭示旧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社会生活变迁。《茶馆》里写到的人物达七十多人,时间跨越三个时代,显然异于话剧严格遵守的“三一律”,即“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那么老舍是如何布置情节,如何描写如此多的人物,如何在短短的两三个小时内尽现三个时代变迁的社会风貌等问题的呢?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实际上,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民的艺术家”老舍在创作中对话剧“艺术性”的深度把握。

首先,《茶馆》自始至终都围绕着“裕泰大茶馆”展开,它具有舞台空间的集中性与真实性。茶馆是底层百姓的公共聚集场所与娱乐休闲场所,人员流动性极大,一天内出入的人物较多。老舍通过这个人员流动性极大的茶馆展现了相应时间段的社会生活风貌。透过一个小茶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舞台空间在剧作中具有无形的召唤功能,是人物汇聚的中心,是情节要素之一。”?譹?訛老舍恰如其分地创作了“茶馆”这样一个舞台空间,使得三教九流都汇聚于此,完成了“人物展览式”的性格刻画。“人物展览式”作为一个戏剧观点由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提出,“他主张采用自由舒展的戏剧结构形式,多侧面地展现生活的宽广多彩,让读者通过众多的人物场景,看见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它的复杂性、矛盾性,促使人们思考、激发人们变革社会的愿望”?譺?訛。《茶馆》不止于茶馆里一天出入的人员极多,还在于它的时间跨度极大,在近半个世纪里刻画了七十多个人物,那么“人物展览式”是如何做到的?语言的浓缩性与性格化有利于老舍话剧“人物展览式”的创作。例如:

二德子:(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

常四爷:(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叫谁管着吗?

松二爷:(打量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

王利发:哥们儿,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德爷,您后边坐!

……

马五爷:(并为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

二德子:(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

马五爷: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

二德子:!您说得对!我到后头坐坐去。

通过简短的人物对话,五个人的性格和形象已跃然纸上,如常四爷的不甘示弱、松二爷的胆小怕事、二德子的欺软怕硬、马五爷的有权有势、王利发的多说好话免生事的老好人形象,等等。浓缩且性格化的语言,加上一些指示性的动作,使得剧本中塑造的人物更具表演性。从某种角度讲,老舍熟知话剧是一门表演的艺术,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话剧创作中“人物叙述性、说明性的语言少了。每个人物都具有舞台的独立性和表演性,他们的话语中包含着人物的全部信息:身份、社会地位、性格、生活现状,等等”。

“人物展览式”除了人物语言性格化外,还通过“主要人物自壮到老”“次要人物父子相承”的艺术手法来刻画。《茶馆》的独创性在于它作为话剧搬上舞台后通过短短的两三个小时就把旧中国半个世纪的人情冷暖与社会风貌作了全景式的描摹。真实的社会风貌来源于对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处境的再现,而小人物的真实生存处境只有通过一个能容三教九流的公共场所才能窥出,诸如菜市场、庙会、饭馆等。老舍独具匠心地选取了茶馆这么一个公共场所,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便围绕着茶馆的兴衰与茶客的命运展开。作为茶馆的掌柜王利发来说,在艰难的时世下惨淡经营,卖茶不行,又开公寓;公寓没了,又添评书;评书不叫座后,又打算请女招待等。一辈子都在改良,一辈子都在艰难的夹缝中生存,受到恶势力的压榨,最终还是没有摆脱茶馆被沈处长侵占的命运。一直以“实业救国”为志的秦仲义的工厂被当作逆产拆平,他到老才悟出“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的“真理”。为人耿直的常四爷只盼国家自强昌盛,“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到头来却因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坐了一年多监狱,最终落得个卖花生米来勉强度日的结局。《茶馆》除了展示了主要人物自壮到老的生存境况,还为我们展示了那些压迫小人物的刘麻子、二德子、宋恩子与吴祥子等人不但没有终结,而且还子承父业,小刘麻子、小二德子、小宋恩子和小吴祥子等继续压迫那些生存在底层的小人物。

《茶馆》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对传统“三一律”的突破,剧本采取了小说化手法。虽然《茶馆》没有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带给观众心灵上的震撼,却有着和戏剧冲突相似的集中性——它以人为主,通过人物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是多人多事。这里面的人多是一些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他们都在受压迫的夹缝中努力地生活着。有被父亲以十两银子卖给太监的康顺子;有迫于生计而成为女招待的小丁宝;有多说好话多请安、惨淡经营着裕泰茶馆但最终上吊自杀的王利发;有一辈子搞“实业救国”最终国没救了,工厂也被夷为平地的秦仲义等小人物。同时,《茶馆》中讲述的故事夹杂着荒诞的小片段,如庞太监娶妻买儿、两个逃兵共买一个妻子、抗日战争结束后庞四奶奶做皇后等情节。荒诞情节的背后正是剧作家对这不合理现象的极力否定,突出“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和渴望人人平等而有尊严地生活着的现代民主国家的到来。

此外,《茶馆》的艺术性还在于它本身的思想性能够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共鸣’是把艺术和生活相结合的一条隐形的连接线。它既像生活中随处都可发生的真实事件,又有著属于戏剧演出特有的夸长夸大处理方式”,而《茶馆》带给人情感上的共鸣是在悲剧氛围中展开的。悲的是战争、暴乱、愚昧无处不在,悲的是这些小人物艰难地生活着却依然难逃自我毁灭的结局。如常四爷因为一句“大清国要完”被逮捕入狱;松二爷即使自己饿着也不叫笼里的鸟饿着,以致死后的棺材还是常四爷化来的;王利发辛苦赚来的钱也要被当作“那点意思”讹诈;教员为了争取基本的生存权举行罢课要被当权者狠打;三位老朋友在茶馆里撒纸钱、喊起“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来自我祭奠。老裕泰最终被沈处长以“蒿”批准为“拖拉撕”,整个话剧内在悲凉的情绪指向了人类生存的终极所在——关于人的思考、关于人性社会的建构。通过舞台上的表演,台下的观众被带入剧作家在创作剧本时所涉及的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即话剧的思想性——人有尊严地活着。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时代、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时代、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统治的时代,裕泰茶馆始终不变的就是“莫谈国事”的信条。人们没有自由可言,处处受恶势力压迫,只能在生活的边缘上挣扎。一定意义上,“‘人类的共性’‘苦难’‘人类经历’的悲喜剧才是《茶馆》真正关心的主题”。三个时代的埋葬,最终会迎来由合理秩序保障、人人平等自由的现代社会。因此,《茶馆》的艺术性还在于它本身的思想性,关于“人”的时代的深入思考。

总之,话剧是一门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性艺术,涉及人物语言、动作、场景置换等多种因素。集中真实的舞台空间、“人物展览式”的性格刻画、小说化的手法、深刻的思想意蕴让《茶馆》能够突破话剧表演时的时空界限,在有限的两三个小时内尽现三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在演员与观众的“表演—欣赏”的接受过程中,带给观众心灵上的震撼和思想上的觉醒,而这些正是《茶馆》艺术性的体现,也是老舍创作《茶馆》迥别于其他话剧的独特之处。

①③ 马云:《老舍的话剧创作与舞台视野》,《文艺研究》2006年第11期。

② 庄悦:《老舍话剧的美学内涵及其艺术表现》,内蒙古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 赵杨:《从戏剧活动看戏剧剧本的“二重性”》,《戏剧之家》2013年第3期。

⑤ 郑:《老舍话剧“艺术现象”探析》,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作 者:牛丹丹,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作者:牛丹丹

老舍话剧分析论文 篇2:

论老舍戏剧与小说的文本沟通

摘要:从跨文体创作角度论述老舍戏剧与其小说的文本沟通,从题材、主题、人物、结构、语言等方面具体分析这种沟通的存在,可以更加深入地把握和理解老舍戏剧创作的特点,同时也利于全面完整地了解老舍整个创作的流变。

关键词:老舍;戏剧;小说;沟通

文献标识码:A

迄今为止,在老舍的小说与戏剧的研究中都存在着严重的割裂现象,研究小说的不涉及戏剧,研究戏剧的也不顾及小说,有的文学史更是“腰斩”老舍,现代文学史只讲他的小说,当代文学史只讲他的戏剧,只注意其中的断裂,却不注意二者之间的连续。这里被忽视的一个客观的事实是:老舍是一个跨文体写作的作家。早在他写作戏剧之前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小说家,作为一种“前结构”,他的小说思维必然对他的戏剧创作产生影响。洪忠煌、克莹在《老舍话剧的艺术世界》一书中就指出:“老舍是从文学走向戏剧的。在这一点上老舍与有些剧作家有所不同,比如洪深、曹禺就是从表导演艺术走向话剧创作的,也就是一直在话剧领域里活动的‘纯戏剧家’。而老舍涉足戏剧则是‘半路出家’。这一点决定了老舍话剧天然地带有来自文学、小说的特征。”[1]1实际上,如果我们把老舍的戏剧创作和小说创作“打通”了来研究,就会发现老舍的戏剧创作与其小说在题材、主题、人物、结构、语言等文本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沟通,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而对这种沟通的研究也有利于我们深入地把握和理解老舍戏剧创作的特点,更加全面完整地了解他一生创作的流变。

一、题材:从小说到戏剧

通读老舍的戏剧和小说,就会发现老舍戏剧中的不少题材都来源于小说,给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有的戏剧人物可以从小说中找到出处,有的戏剧情节则和他的某些小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在他的25部话剧中就有3部是直接由他的小说改编过来的。三幕剧《五虎断魂枪》改编自他的小说《断魂枪》,虽然改动较大,增加了革命+恋爱的情节套路,但小说情节的框架和痕迹依然存在,如时代对王大成(沙子龙的化身)的镖局的冲击、陈向吾(小说中孙老者的化身)用激将法想跟王大成学五虎断魂枪等都与小说相同。话剧《方珍珠》也取自长篇小说《鼓书艺人》,不仅是全剧人物关系的格局和情节的轮廓相似,而且剧中有些重要的场面也相同,所以洪忠煌和克莹在《老舍话剧的艺术世界》一书中说:“从人物命运与情节安排的表层面貌来看,的确可以认为话剧《方珍珠》是小说《鼓书艺人》的续篇。”[1]67独幕话剧《火车上的威风》也是由他的短篇小说《马裤先生》改编过来的,讽刺了一个不讲公共道德十分自私的马先生,情节与小说相似,有的对话直接引自小说,只是在戏剧的结尾改动了一下,让马先生坐错了车,来了一个戏剧性的突转。

除了以上三篇直接改编自小说外,小说创作更是为他的戏剧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来源。以《茶馆》为例,《茶馆》中写了裕泰茶馆的关闭、改良的失败和旧有美德的沦丧。在此之前与此情节相仿佛的小说就有:《新韩穆烈德》中写了田记兴隆号的倒闭,《老字号》中写了“三合祥”的垮台,《牛天赐传》中写了牛老者经营的失败,可以说一脉相承。《茶馆》第三幕中写了明师傅、邹福远和卫福喜三人的生活遭遇。明师傅原是办一二百桌满汉全席的手儿,现在去蒸窝窝头,邹福远和卫福喜一个是说评书的,一个是唱戏的,但都叫流行歌曲给顶垮了,戏剧通过三人写了传统技艺在时代面前的无奈和尴尬,这跟《断魂枪》、《老字号》的情节构思也极为接近。尤其是《茶馆》第二幕写两个兵丁合娶一个媳妇的故事更是与他的短篇小说《也是三角》惊人相似。《也是三角》就是叙述两个“从前线溃退下来”的士兵用谴散费合娶一个老婆的故事,其中有的情节场面与戏剧几乎完全相同。同样,在《龙须沟》中,丁四是祥子一类的人物,刘巡长则和《我这一辈子》中的巡警相似,都能在小说中找到原型,而且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定位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比如在老舍的小说中所有的巡警都是有人情味的,老舍从不把他们写成坏人,同样《龙须沟》的刘巡长也是,老舍把《龙须沟》中的刘巡长性格规定为:“能说会道、善于敷衍,心地很正。”但后来有人对此提出批评,认为旧社会的巡警是政府统治人民的工具和爪牙,本质上是坏的,所以演出时把刘巡长变成两个人,旧社会的巡警是坏蛋,新社会的则是好人,这其实是败笔,不了解老舍对人物的一贯把握,也使戏剧显得松散。

总之,在老舍的戏剧中有不少情节(人和事)取自小说或在小说中被反复表现过,这就使老舍把它们运用到戏剧中来的时候显得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他的戏剧成功的背后有小说在支撑着。

二、文化反思和思想启蒙

《茶馆》发表以后,就不断地被误读,先是张庚指责作品中有挽歌情调,他说:“我觉得这个戏里的根本之点,在于作者悼念的心情太重。他对旧时代里的某些旧人却有过多的低徊凭吊之情。凭吊也是人之常情,未可厚非,但相比之下,对于那些也是生活在旧时代,但却在其中热情蓬勃地斗争着,甚至付出了自己生命的人们仿佛有些冷淡了。”[2]张庚的意思是《茶馆》中对旧人物和旧的东西表现过多、过于同情,而革命的政治主题却有些淡化了,这实际上是用社会政治眼光来看剧本,而完全忽视了老舍作品中一贯的文化反思和思想启蒙的主题,这无疑是犯了严家炎在《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中所说的“跨元批评”的错误。但这种错误还在继续,接着就有人指责《茶馆》“红线不足”,建议老舍用康顺子的遭遇和康大力参加革命为主线,去发展剧情。后来周总理看了《茶馆》,也对《茶馆》的三个时代的选择不满意,认为不够典型,不能代表旧民主主义的历史特征,建议老舍改动一下,而且两次指出,《茶馆》这样的剧还应该告诉青年:历史的动力是什么,什么人才能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3]他仍是从社会政治视角来要求《茶馆》。实际上,《茶馆》表现的仍是老舍小说中一贯表现的主题:文化反思和思想启蒙,他的戏剧不仅从小说中吸取有用的素材,而且也延续着小说一贯的独特的思考。老舍自己说《茶馆》的主题是“埋葬三个时代”,但谁埋葬?这是一个无主句,并没有说共产党来埋葬三个时代;又如何埋葬?它不是从社会政治角度来埋葬,而是从文化思想角度来埋葬。

文化反思和思想启蒙可以说是老舍小说中倾力最多、关注始终的主题,自处女作《老张的哲学》始至未完成的绝唱《正红旗下》,我们都可看到老舍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老张的哲学》中所反映的老张的“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市侩哲学,《二马》中写了马则仁得过且过、“好歹活着吧”

的混世哲学;以及中国人生下来就像个老人,缺乏血性和英气的“出窝老”现象;《猫城记》中剖析了猫国人的自私、保守、贪婪、嫉妒、自相残杀的性格弱点;《四世同堂》中写了炮火落在家门口都要为自己祝寿的祁老人,以及因袭的文化重负对瑞宣的负面影响;《正红旗下》则对旗人文化所表现出的“文化过熟”现象作出了深刻的反思……樊骏在《认识老舍》的长文中说:“他主要是从文化角度切人社会现实以至于整个人生的……老舍在作品中特别注意挖掘人物与生活的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并且通过文化上的‘自我批判’寻求民族新生,履行思想启蒙的职责。”HJ

这在《茶馆》中也同样如是,《茶馆》中的王利发待人接物,圆滑变通,谁也不得罪,明哲保身。见人就“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这种处处谨慎、讨好以换取生存可能的顺民哲学并没有给他带来好的结局,最终还是落得个上吊的下场,作者对王利发是既有同情,也有批判的。在刘麻子、二德子、唐铁嘴等反面人物身上作者更是写出了他们的劣根性,像人贩子刘麻子的心狠手辣、贪婪卑鄙,唐铁嘴的无耻、麻木,二德子的欺软怕硬、蛮横无知以及宋恩子、吴祥子的“有奶便是娘”等,老舍总是习惯用“文化”来分割人,多数反面人物如刘麻子、唐铁嘴等并不一定是和反动政权直接挂钩的人,我们难以对他们作阶级划分,即使是那两个特务,老舍也不是只写他们的“政治”,而是刻画了这种人的灵魂和他们赖以生存的整个社会。在《茶馆》中,作者还通过松二爷这个人物对旗人文化作出反思,松二爷是一个生命沉沦在“生活的艺术”中不能自拔的多余人,即使自己已经穷困潦倒了,仍要提着鸟笼,泡茶馆,追求生活的雅致和精巧,即剧中说的“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最终饿死后,连棺材都是常四爷给他化缘化来的,其文化批判的力量让人触目惊心。至于张庚所指责的挽歌情调,实际上是与作者文化心理的复杂性有关,即老舍一方面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态度,另一方面又对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种亲近感和难分难舍的依恋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小说中的文化反思和思想启蒙的主题,除了影响老舍的《茶馆》以外,在他的《大地龙蛇》、《龙须沟》第一幕以及《神拳》等作品中都不乏表现。当然,受政治影响,老舍的不少剧作都放弃了他所熟悉和反复表现的主题,而采用了社会政治视角去写政策、写运动,如《春华秋实》、《红大院》、《青年突击队》等剧。“石压竹斜出”——这是政治对艺术的扭曲。

三、“三笔两笔画出个人来”和“开口就响”、“话到人到”

应该说,“人物第一”、“突出人物”是老舍小说与戏剧沟通的基石,无论是小说创作还是戏剧创作,老舍都一再重申要重视人物的刻画,把人物性格塑造放在文学创作的第一位,反对传统小说和戏剧重事轻人的写法。在他的小说和戏剧中,有不少作品即是以人物作为题目的,小说中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骆驼祥子》、《文博士》等;戏剧中如《张自忠》、《方珍珠》、《女店员》、《秦氏三兄弟》等,可见他对人物刻画的重视。老舍作品中对人的关注,一方面与他所受的近代资产阶级文艺影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受到基督教和佛教的影响有关,他是基督徒,且受宗月大师影响也深信佛教,而基督教关注的是人的灵魂的拯救;佛教也是用来度人的。

老舍的小说不仅为戏剧提供人物原型,而且在人物刻画的方法与技巧上面更是对戏剧人物塑造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三笔两笔画出个人来”。老舍在《(龙须沟)的人物》中说:“我写惯了小说,我知道怎样描写人物,一个小说作者,在改行写戏剧的时候,有这个方便,尽管他不太懂舞台技巧,可是他会三笔两笔画出个人来。”[5]所谓“三笔两笔画出个人来”指的便是小说中常用的白描。老舍的《龙须沟》、《茶馆》等剧出场人物众多,有的人物上场只说几句话就下台,因此不可能像传统戏剧那样对每个人物的个性特征做出详细而周到的描绘,也不可能把人物放在戏剧冲突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揭示其性格,他只能在人物一上场便勾勒出他的性格特点,三言五语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轮廓来,这就使他的人物塑造多用小说中的白描手法。李健吾在《读(茶馆)》一文中说:“我们只要听一听沈处长那个终始的‘好(蒿)!’就领会到我们敬爱的剧作者何等深入他的白描。”[6]这方面例子很多,坐在角落里的马五爷只三句话:“二德子,你威风啊!”“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我还有事,再见!”(外加一个划十字架的动作)立刻把一个得势的洋奴的形象给凸现出来。

必须指出,老舍戏剧中“三笔两笔画出个人来”与老舍在小说与戏剧创作中惯用的“冰山创作”原则有关,即他是在通晓人物一生全貌的情况下,选择最能表现他个性的言语和动作即“闪光点”来刻画人物。他说:“依我的十多年写小说的一点经验来说,我以为写小说最保险的方法是知道了全海,再写一岛。”[7]他还说:“也许在戏里,只写他的青年时代,但也需要知道他的中年和老年,不怕写的少,就怕知道的少,只有把人物看全了,才能把部分写好。作家的笔下一定要有富裕。《茶馆》中的人物,有时只说那么几句话,观众觉得他们还像个人,就因为我们知道他们一辈子的事情,而只挑选了一两句话让他说。”[8]

“开口就响”、“话到人到”。老舍曾经说过:“我没有写过出色的小说,但是我写过小说,这对于我创造(请原谅我的言过其实!)戏剧中的人物大有帮助。从写小说的经验中,我得到两条有用的办法:第一是作者的眼睛要老盯住书中人物,不因事而忘了人;事无大小,都是为人物服务的。第二是到了适当的地方必须叫人物开口说话;对话是人物性格最有力的说明书。”[9]老舍在小说中就很善于写人物对话,通过人物具有个性特征的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同样,在话剧创作中,老舍也十分重视对话的性格化,往往人物一开口,便显出他的性格来。他在《对话浅论》中就说:“在话剧对话的时候,我总期望能够实现‘话到人到’。这就是说,我要求自己始终把眼睛盯在人物的性格与生活上,以期开口就响,闻其声,知其人。”[10]老舍写得好的戏剧都能做到这一点,例如《茶馆》一开幕唐铁嘴上场说的话:“王掌框,捧捧唐铁嘴吧!送给我碗茶喝,我就先给您相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说,拉过王利发的手来)今年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您贵庚是……”这句话就把唐铁嘴的职业特点和无赖性格都表现出来了,同时也顺手儿点出剧本的时代背景。“开口就响”的关键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么说”,老舍说:“说什么可以泛泛交待,怎么说却必须洞悉人物性格,说出掏心窝子的话来,说什么可以不考虑出奇制胜,怎么说却要求出语惊人。”[9]

四、“我的写法多少有点新的尝试”

老舍戏剧结构上的独特性尤为人们注意,他的《龙须沟》、《茶馆》等剧的文体结构已经很难说是开放式或锁闭式或横断面式结构了,拿传统的戏剧框框来套它已经套不住了。老舍在回答一些评论家对《茶馆》“非戏剧”倾向的指责时说:“我的写法多少有点新的尝试,没完全叫老套子捆住。”[11]老舍所谓“新的尝试”也就是把小说的优长与戏剧的本体特性结合起来,从而在戏剧文体上取得突破和创造。

实际上,老舍的小说创作对于他以后的戏剧创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他小说中一些优长和积淀,理所当然地为他日后写戏剧带来了便利和支援背景,但他长期以来形成的小说思维定势也为他戏剧创作带来了限制和不利之处。这从他曲折艰难的戏剧创作道路就可以看出,老舍的戏剧创作走过了一段否定之否定的创作历程,先是不会写戏,“以小说的方法去述说”,这在他早期创作的七部戏剧中非常明显,他在《闲话我的七个话剧》中说:“在那时候,我以为分幕就等于小说的分章,所以写够一万字左右,我就闭幕,完全不考虑别的。我以为剧本就是长篇的对话,只要有的说便说下去,而且在说话之中,我要带手儿表现人物的心理。这是写小说的办法,而我并不知道小说与戏剧的分别。我的眼睛完全注视着笔尖,丝毫也没感到还有舞台那么个小东西,对故事的发展,我也没有顾虑到剧本与舞台的结合,我愿意有某件事,就发生某件事,我愿意叫某人出来,就教他上场。”[12]他的《残雾》、《张自忠》、《面子问题》、《大地龙蛇》等剧普遍比较沉闷,结构松弛,缺乏一定的张力和节奏感,戏剧性也严重不足。接下来在《谁先到了重庆》、《王老虎》、《桃李春风》三部剧中,他又走向了另一极端,拼命强化戏剧性,排斥和否定小说。我们看到:这些剧作有美女、有英雄、有情场、有战场,有更多的巧合和误会,情节错综复杂,结构则是典型的高潮式戏剧结构,可以说在这些剧中技术化倾向十分明显。但老舍毕竟是个经验型作家,他很快认识到这种尝试的弊端,写完《谁先到了重庆》以后,他反省说:“我可是觉得,在人物方面,在对话方面,它都吃了点亏。我不懂技巧,多半是弄巧成拙,反把我的一点点长处丢失了,摹仿之弊大矣哉!”[12]从创作《龙须沟》起,老舍开始试探着走一条新路,不再写那种摹仿戏、通货式的戏,他试图把小说创作的优长带到戏剧中来,突破戏剧的文体限制,却又不失戏剧本体特性,从而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独特的戏剧创作。《龙须沟》、《茶馆》等剧可以说是一种新型戏剧,它没有一般剧本里的巧妙布局,也没有强烈紧张的外部动作,而是以人带事、多人多事,没有贯穿始终的冲突,并显示出横剖面连缀式的结构特征,这可以说就是一种“小说体戏剧”。

与传统“戏剧体戏剧”不同,此种戏剧已带有小说文体的特点,在这种戏剧里,小说与戏剧的文体区别和限制已经被突破和超越。首先戏剧的容量增大了,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它并不比小说逊色。陈瘦竹在《论老舍剧作的艺术风格》一文中就指出:“这样一种结构形式,足以扩大舞台容量,开拓形象的深度,在反映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上,能使戏剧接近小说,而比小说更鲜明突出。”[13]其次就戏剧节奏来说,老舍的“小说体戏剧”的节奏已经不再是激变了,而具有小说的渐变特征。阿契尔在其《剧作法》中说:“我们可以称戏剧是一种激变的艺术,就像小说是一种渐变的艺术一样,正是这种发展进程的缓慢性,使一部典型的小说有别于一个典型的剧本。”[14]而老舍的《茶馆》就具有小说的渐变特征。李健吾在指责《茶馆》的结构缺陷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叫做三幕其实不如叫做三场,因为它们只是真实地、生动地反映了三个场面。幕也好、场也好,它们的性质近似图卷,特别是世态图卷。甚至于一幕之中往往也有这种感觉。在说明动荡时代与公寓生活上,这是一种社会相。毛病就在这里,本身精致,像一串珠子,然而一颗又一颗,少不了单粒的感觉。单粒的感觉,就戏剧来说,显然属于致命的遗憾。我们希望个个场面能成为一种动力,形成前浪赶后浪的气势,不止于绚烂的画面(平面)的感觉。”[6]这段话正好是对《茶馆》文体渐变特征的形象说明,李健吾还是用传统“戏剧体戏剧”的特征来要求它,自然看到不足和毛病。最后老舍的“小说体戏剧”已经不限于展示和表演,还可以像小说一样叙述。在《茶馆》舞台上就增加了大傻杨这么一个叙述人,通过他来交代时代背景,介绍故事情节,并对剧情做适当的评价和议论,接近于布莱希特的“史诗剧”。

五、语言的俗而雅

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小说语言具有通俗易懂而又简洁含蓄(即所谓俗而雅)的独特风格,当他转行写戏剧时,他也很自然地把小说中的这种俗而雅的语言风格带到戏剧中来,使其戏剧语言卓而不凡。

具体说来,“俗”在老舍戏剧语言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口语化。与小说一样,在戏剧语言的运用上,老舍也十分注意采群众的活口语入剧,始终保持口语的“俗白”本色,力求给演员提供新鲜、自然、生活化的台词。由于他关注的对象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市民阶层,其戏剧语言很少有吊书袋式的长句子,一般都比较简短、鲜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例如《龙须沟》中二春的台词:“好家伙,差点儿摔了两个好的。地上真他妈的滑”,这可以说就是大白话。有时作者更直接采用俗语入句,如“横挑鼻子竖挑眼”、“过了这个村可没有这个店”等。(2)地方性。即老舍在戏剧中运用的是京腔京韵的北京话,北京人独特的方言俚语、习惯句式、说话语气、特殊词汇、称谓和语言表达方式等,都赋予剧作以鲜明的北京地方特色。比如老舍戏剧中语言的儿化韵用得特别多,在他的一些剧作中还广泛使用了北京话中独有的人称代词“您”和“咱们”,一些后缀助词如“着了”、“来着”、“哪”、“啦”,以及一些语气助词如“庶”、“喝”、“哟”、“得”等,都使其戏剧语言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很少有舞台上常见的所谓“话剧腔”。

在保持语言鲜活自然、通俗易懂的基础上,老舍更是对口语化和地方化的语言进行有意识加工改造,使其不堕入低劣粗鄙的泥淖中去,而具备“雅”的格调和品位。这里的“雅”,不是“典雅”,而是“俗中求美”、“俗中求诗”,即他所说:“戏剧语言要既俗(通俗易懂)而又富于诗意,才是好语言。”[15]具体说来,老舍主要是从含蓄美、哲理美和音乐美三个方面去创造话剧语言的诗意的。(1)含蓄美。所谓“含蓄美”,即言简意赅,台词虽少,蕴含丰富,没有因为是老百姓的语言就直言无隐、一泻千余,而要能做到“话中有话”、“给观众以弦外之音,好像给舞台上留了一些空隙,耐人寻味”[9]。例如:《茶馆》中庞太监

与秦仲义的一段对话就具有旁敲侧击、暗中使劲、简洁含蓄的效果。同样,《龙须沟》中,冯狗子向程疯子赔礼时,程疯子说的一句话:“回来!你伸出手来,我看看!(看手)啊!你的也是人手,这我就放心了,去吧!”也令人回味无穷。从这普通的一句话中可看出程疯子内心藏有多少委屈和愤懑,同时又包含着对冯狗子恢复人性的善意规劝。(2)哲理美。老舍在《语言、人物、戏剧》中说:“戏剧语言还要富于哲理,含有哲理的语言,往往是作者的思想通过人物的口说出来……这种闪烁着真理光芒的语言,并非只是文化水平高的人才能说的。一般人都能说。”[15]早在老舍写小说时,他就喜欢在小说中安插进富有哲理性的语句,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新制度与新学识到了我们这里便立刻长了白毛,像雨天的东西发霉。”(《猫城记》)“人若是兽,钱是兽的胆。”(《月牙儿》)“穷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是枣核儿两头尖: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只有中间一段,年轻力壮,不怕饥饱劳碌,还能像个人儿似的。”(《骆驼祥子》)等等用通俗朴实的语句表达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种感悟和理解。在老舍的戏剧中,哲理性的语句也不断出现,如《茶馆》第一幕写了一个卖耳勺的老人进剧场说的一句话:“这年月呀,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就道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本质,其他的如:“穷人哪,没别的,就有个扎挣劲儿。”“打人是不对的,老老实实地挨打也不对。”“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今天王大帅打李大帅,明天赵大帅又打王大帅。”“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都深入浅出、启人深思。(3)音乐美。老舍小说中的对话非常注意音乐性,他喜欢读小说给别人听,注意用词造句的平仄声韵,到了他写话剧,这一优长更加发扬光大了,因为戏剧是各种艺术形式中最依赖语言直接效果的一种形式。他说:“话剧中的对话是要拿到舞台上,通过演员的口,送到观众的耳中去的,由口到耳,必涉及语言的音乐性。我们往往似乎忘了方块儿字是有四声或更多的声的。字声的安排不妥、不幸,句子就听起来不大顺耳,有时候甚至念不出。”[9]为此,老舍写作时“总是一面出着声儿,念念有词,一面落笔”[9]。写完之后还要朗读给北京人艺的导演和演员们听,务求流畅上口。

老舍戏剧语言既俗又雅的特点得到了曹禺、周扬、郭沫若等很多专家学者的好评。王朝闻在《你怎么绕着脖子骂我呢》一文中说:“老舍的语言达到了所谓言简意赅、经得起吟味、雅俗共赏的极致。”[16]

最后还有必要指出的是,老舍戏剧中还有大量的作家叙述语言,即剧作家的“提示语言”,这是小说的“遗迹”,更可见老舍的小说语言对其戏剧的影响。这些“提示语言”包括作者对时代背景、生活环境的描绘和交代,每幕开头对人物外形及其性格特征的介绍,以及在戏的进行中穿插着的对人物表演的某些提示。这些本来是应该用动作演出的东西,而不是靠平面的描述所能济事的,但对老舍这样从小说过来、特别注重剧本文学性的作家来说,却喜欢在这方面下工夫。和小说叙述语言一样,他的戏剧中的“提示语言”也具有俗而雅的特点。

以上我们把老舍的戏剧创作和小说创作联系起来放在一个“大文学”的背景下来考察,为的是克服目前学术界对老舍研究普遍存在的“视域(Hori-zon)过窄”的弊病,阐释学代表人物加达默尔就曾指出:“一个根本没有视域的人,就是一个不能充分登高远望的人,从而就是过高估价近在咫尺的东西的人。”[17]这对我们是富有启发意义的。通过全面地多方位地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老舍的戏剧与其小说在文本创作上的多元沟通,正是由于他把小说创作的优长,以及在小说创作中长期形成的积累和思考较好地吸收到戏剧创作中来,才使得他的戏剧别具一格、特色鲜明,并最终成为中国现当代戏剧史上成就卓著的“这一个”。这里引起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小说家的身份写作剧本的不只老舍一人,如叶圣陶、路翎、沈从文、茅盾、丁玲、胡也频、萧红等都写过戏剧,他们的剧作大多不成功,有的浅尝辄止,而老舍却“打了一口深井”,取得了小说家和戏剧家双峰并峙的成就。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能否处理好小说写作和戏剧创作这两种不同文体的写作关系。是化“不利”为“利”,整合创作资源并加以自己的独特创造,还是抛弃自己的特点和优长,向通行的戏剧模式和法则低头?在这方面,老舍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收稿日期;2006—11—09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4SJB750012)作者简介:陈军(1968—),男,江苏高邮人,文学博士,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戏剧文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洪忠煌,克莹.老舍话剧的艺术世界[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

[2]张庚.《茶馆》漫谈[N].人民日报,1958—05—27(3).

[3]胡挈青.周总理对老舍的关怀和教诲[J].人民戏剧,1978(2):22—23.

[4]樊骏.认识老舍[J].文学评论,1996(5,6):6—14.

[5]老舍.《龙须沟》的人物[M]//老舍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47—249.

[6]李健吾.读《茶馆》[J].人民文学,1958(1):45—49.

[7]老舍.三年写作自述[M]//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694—695.

[8]老舍.人物、生活和语言[M]//老舍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55—157.

[9]老舍.戏剧语言[M]//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324—341.

[10]老舍.对话浅论[M]//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342—344.

[11]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M]//老舍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542—543.

[12]老舍.闲话我的七个话剧[M]//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08—214.

[13]陈瘦竹.论老舍剧作的艺术风格[M]//陈瘦竹戏剧论集: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611—1615.

[14]阿契尔.剧作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4:32.

[15]老舍.语言、人物、戏剧[M]//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307—310.

[16]王朝闻.你怎么绕着脖子骂我呢[J].人民戏剧,1979(6):54—58.

[17]汉斯一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38.

(责任编辑 鱼之乐)

作者:陈 军

老舍话剧分析论文 篇3: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品性,初中阶段正处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初中阅读教学对培养初中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受限于教育模式的落后以及教学目标的偏差,我国初中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旨在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与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策略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受到应试教育体制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还会失去阅读对初中生的教育作用,因此,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如下:

1.1教学模式落后

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这种教学模式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单一的灌输很难让学生产生对阅读的兴趣,学生看似在分析文章、理解文章,实际上只是在机械的迎合教师的提问,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理解。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从小的生活环境和思维养成都有所不同,因而其对同一文章的理解也会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会对文章的理解形成硬性的规定,甚至为了考试提出一套僵化的理解文章内容的格式,学生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陷入到了固定的思维中,从而失去了阅读教学本身的意义,而教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也过于注重语文阅读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

1.2阅读内容过于单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的文章内容至关重要。当前,学校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初中学生的教育,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成绩,许多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大部分阅读内容来自于课本之内,甚至只是选取课本中各种考试中易出现的文章类型,极大的缩小了阅读的范围,制约了阅读的内容。

1.3教学缺少创造性

教学是一项神圣的使命,是教师创造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成果,教学的创造性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发展。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缺少了创造性,许多教师只是按照课本内容以及教学大纲根据固定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搬硬套,制约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2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上文的分析是我们了解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对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充分发挥文章、书籍等重要的教育作用至关重要。

2.1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失去对阅读的兴趣,针对这个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创新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来提升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阅读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其中,置身于文章中,置身于文章的人物、环境中,以此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阅读兴趣。以初中课文《茶馆》为例,《茶馆》是老舍话剧创作的代表作,其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救中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动荡与罪恶以及中国人的或迷茫或反抗或随波逐流,《茶馆》中塑造了多个经典形象,例如茶馆掌柜王利发、打手二德子、封建统治阶级代表庞太监、不满腐败的常四爷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还原《茶馆》中的情境,让学生亲身扮演其中的角色,深入的了解角色性格以及时代背景,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更急深入的了解《茶馆》一问中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添了课堂活力。

2.2拓宽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容

初中学生阅读量不大、阅读内容单一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教师应当积极扩大学生的月入范围,通过提升阅读量来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教师应当积极拓展阅读范围,加强课外阅读、延伸阅读,例如在初中七年级下学期学到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文时,教师可以选取普希金其他的一些时来进行延伸阅读,让学生对普希金文学作品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如《致大海》、《遲开的花朵更可爱》等等。

第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学生的兴趣选取一些课外读物来拓展阅读范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初中课本上的文章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打破课堂阅读的局限,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一些反映现实社会的著名期刊,能够让学生将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在阅读的过程中感知生活,在生活中体会阅读中学到的道理,如符合初中生年龄阶段的《青年文摘》、《意林》等。

2.3创新教学手段,深化教学目标

文学是一门艺术,文学是多样的、灵活的、深度的,文学作品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能够帮助人修身养性,养成良好的性格,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逐渐忽略了阅读本身的意义,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目的性过于明确是主要问题。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手段,深化教学目标,采用多种多样的课型设计来突破学生的阅读障碍。例如,对于一些内容精美的文章,教师可以采用文学欣赏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而对于一些逻辑性较强、文章结构调理清晰的文章,教师可以选择思维训练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对于一些含义深层、内涵深化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当选择文学赏析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训练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用心灵感悟作品,发现文章道理和精神层面意义。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来深化阅读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文、训练思维、理解文章精神的能力,从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作者:张毅

上一篇:重症肝炎护理论文下一篇:法治建设半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