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舍小说创作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老舍小说创作(通用8篇)

浅析老舍小说创作 篇1

一、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二马》中把中国国民性的解剖放进了世界民族之林这个大手术室中,具有宏阔的视野,也从独特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崭新的透视。显示了老舍开阔的文化意识。《猫城记》中对中国社会现实、中国传统文化母体身上的毒瘤,其剖析达到了相当深入的地步。《离婚》中直面现实,把小市民的庸俗无聊与官府的衙门的黑暗腐败连结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民族文化批判意识已经达到自觉的程度,因而具有界碑的意义。《骆驼祥子》《月牙儿》对底层贫苦市民的热情而深具痛惜之情的注视,形成了文化批判的另个侧面,深入到了抨击社会制度的层次。《四世同堂》表达了老舍希望在民族战争的烈火中清算历史遗传病的新的思想高度,满怀着对民族性更新的信念。

二、以北京下层市民社会为中心,是老舍为自己的文化批判所开拓的领域。中国人的国民性在市民阶层中体现得相当充分与全面,而北京又是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为典型的古城。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舍的小说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北京。

三、鲜明强烈的“京味儿”。

1、写北京、北京人、北京的文化和民情风俗,北京的景观和地理风貌。

2、“京味儿”表现在语言上,老舍小说的语言在北京口语基础上的提炼,简短生动,但一般不同于北京的方言土语。

四、幽默的格调。幽默格调多样,具有几重性。既有温厚的同情,又有峻厉的讽刺。对下层贫民与某些小人物,他嬉笑怒骂的笔墨后面,不无辛酸、苦涩。对市侩、汉奸他的笔端喷出了无情的怒火。早期的两部长篇有点铺排“为幽默而幽默”。《二马》则有所控制,是透出了灵气的幽默;《离婚》标志着他幽默风格的成熟。获得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

论述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

1.歌咏爱情与理想。徐志摩的单纯信仰包括“爱”、“自由”、“美”,实际上,是相当宽泛的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这就决定了徐志摩诗歌思想的多样性。

2.灵动飘逸的浪漫抒情风格。对情感的抒发,在徐志摩的诗歌中,主要体现在两类感情:一种是激烈峻急的感情,可以看做是“高调抒情”;一种是轻柔舒缓情感,也可以说是“柔调抒情”。

浅析老舍小说创作 篇2

满族作为我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 其人民在未入关前长居北方,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长期的部族纷争中形成了骁勇善战、顽强果敢的民族性格。满族“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两代的率领下, 经过数十年的艰苦斗争, 不仅统一了女真各部, 而且征服了临近的蒙古和朝鲜, 击溃明王朝用以围剿的强大兵力, 为夺取中央政权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 努尔哈赤创立了使本民族兵民一体的‘八旗制度’”[2]4, 八旗子弟及其家人就是俗称的“旗人”。八旗制度旨在巩固政权、维护祖国统一、保卫人民安定生活, 再结合满族人原有的不惧艰险、粗犷剽悍的民族性格, 因此在清朝之初, 八旗子弟有着蓬勃的战斗力和果敢、淳朴、急功近义的传统美德。尤其在八旗下层官兵中形成了为爱国护民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但是同时八旗制度也规定, 旗人当兵吃粮饷为生, 不允许做工、务农、经商以及从事其他一切职业。然而补缺当兵的名额是有限的, 特别是在统治稳定之后, 国家的中心不在军事, 因此也就造成八旗子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闲散人员。这些闲散人员不能从事其他劳动, 没有收入, 因此下层八旗子弟的生活也就越来越贫困。老舍就出生于一个贫困的下层旗人家庭。这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猫城记》是老舍创作于1932年的一部寓言性的讽刺小说。小说从“我”去火星探险, 因飞机失事坠落在火星上的猫国写起, 刻画了“猫人”的生活、精神状态和猫国的文化、政治状态。老舍1930年从英国回国, 看到国家的状况, 深感失望, 他借“猫人”的形象, 表达了自己对国人人格沦丧、对传统文化失落、对政治乱象丛生的失望。

下面我将详细分析老舍的满族身份对创作小说《猫城记》的影响。

一、爱之深, 责之切———老舍的满族身份与《猫城记》中的爱国深情

老舍是这样描写“我”所见的猫城的:“一眼看到猫城, 不知道为什么我心中形成了一句话:这个文明快要灭绝!……猫国是热闹的, 在这热闹景象中, 我看见那毁灭的手指, 似乎将要剥尽人们的皮肉, 使这猫城成个白骨的堆积场。”在老舍笔下, 它是喧嚣、拥挤、脏乱、恶臭的。猫城有一种混乱的热闹, 这种喧嚣掩盖了文明的气息。

《猫城记》中的“猫城”是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也像猫城一样, 沸腾着各种各样的乱象:中国人不联合起来对付外国侵略者, 反而勾结外国人欺负中国人;国人痴迷鸦片, 萎靡不振, 就像老舍在书中写猫人以“迷叶”为生;新政党没有针对性的主张, 改革沦为“起哄”……总而言之, 新的道路无从寻找, 旧的文明又行将失落。老舍面对这种状况, 首先感到非常的失望。失望是他写《猫城记》的动机之一, “自然, 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不高明的东西也有些外来的原因。头一个就是对国事的失望, ……”[3]28。除此之外, 老舍还在书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现状的痛心, 他爱猫人 (国人) , 不忍心看到国家毁在外国侵略者的手上或者是毁在国人的劣根性上, 不忍心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就此消失。老舍在文中多次表达了自己对猫城的痛心:“眼前摆着一片要断气的文明, 是何等伤心的事!”[4]195、“对于街上来来往往的男女学生, 我看他们一眼, 眼中便要湿一会儿”[5]249、“要形容我所看见的, 我的眼得哭瞎了。”[6]297这显然不是一个事不关己的旁观者的心态, 而是完全融入其中去同生死共命运的人才能为之心痛甚至落泪。失望也好, 痛心也好, 都是出于一种爱国爱民的情怀。老舍在《我怎样写〈猫城记〉》一文中写道:“猫人的糟糕是无可否认的, 我之揭露他们的坏处原是爱他们也是无可否认的。”[7]29足以见得老舍对国家、对人民有一种深沉的爱, 这爱, 让他不得不将自己所见的怪现象一吐为快, 希望以此来唤醒沉睡的国人, 让这个他爱的国家从失落的边缘被挽救回来。

《猫城记》中, 流淌着一种焦灼的爱国情, 一种对于亡国灭种的哀痛。老舍的爱国情怀, 来自人类固有的血性, 来自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 更与他的满族身份密不可分。

首先, 老舍所受的旗人家庭教育灌注着浓厚的爱国情。上文中已经提到过, 旗人在清朝建立之初是极其具有凝聚力、爱国心的一个群体。他们爱民族、爱国家、爱故土。这样的性格, 来自于多年南征北战积累下的士气, 来自于建立新政权时所受的鼓舞, 也来自国家稳定之后统治阶级的教化。虽然满族的根基在“黑水白山”的东北, 但是入关之后, 清朝统治者积极融入汉族文化, 雍正皇帝就曾经要求旗人应当“以京师为故土”。满民族从来就不曾把自己置身于中国以及中华民族之外。虽然后来在社会逐渐稳定的过程中, 一些旗人不经意地缓和了战时的紧张神经, 生活日渐堕落, 但是这种爱国主义并没有在短时间内消失, 在一些下层旗人中间, 爱国主义仍然是他们做人的第一要义。

老舍的父亲、正红旗护军永寿就是这类爱国旗兵的一个代表。1900年, 由西方列强组成的八国联军大举侵华, 清朝八旗官兵与之浴血奋战。这其中涌现了很多旗兵殊死拼搏的事例。但是由于八国联军武器先进, 旗兵拼死反抗仍不能驱逐侵略者。老舍的父亲永寿则在一次激烈的巷战中为国捐躯, 当时老舍才刚刚一岁半。从此之后, 老舍的家庭陷入了更加贫困的境地, 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也就造就了老舍在精神上的早熟。“自童稚时代起, 他就对这样一些事情有不可磨灭的印象。每年他都要跟随母亲去城外的舒氏茔地, 为父亲上坟, 母亲会告诉他:咱们是旗人, ‘二十六年’上, 你父亲为抵抗洋兵入侵阵亡了。母亲一遍一遍地向他讲述他为什么会失去父亲和怎样地失去了父亲。……随着那些有关父亲的故事在心底扎下根, 少年老舍深深地憋下了一口气。他体会到了父一辈八旗战士们的爱国情操, 明白了, 作为旗兵永寿的儿子, ‘爱咱们的国’乃是身为中国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8]18

总而言之, 老舍所受的旗人家庭教育在他心里埋下了爱国的种子, 他的父辈用实际行动给他做了爱国的榜样。

其次, 晚清政府所受的侵略让老舍体会到国家主权沦丧的耻辱。老舍出生在1899年, 当时的满清政府已经遭受了外国列强近六十年的欺压, 亡国灭种的危机笼罩在中国人的头上。当时人大多把“忠君”和“爱国”混为一谈。因此, 当满族人尊奉的皇帝被“洋鬼子”打得落花流水时, 好面子的满族人无疑感受到了极大的耻辱。身为八旗子弟, 老舍在饱尝贫困的同时, 也经历了本民族政治上的巨变。老舍在童年和少年时见证了清朝怎样被帝国主义打得无力招架, 最后灰溜溜的走下历史舞台。这一切让老舍更加的痛恨帝国主义。在他心中, 是列强的侵略让他失去了父亲、让国家权力沦丧。

再次, 穷人的岁月让老舍认识到做弱国子民的悲哀。“在中国人堆里, 老舍是个满人;在满人堆里, 老舍是个穷人”[9]。父亲死后的贫困生活在他心中不可磨灭。这一种生活经历, 对他的心态有很大的影响。在国内, 贫穷的下层旗人被较为富裕的所谓“上等人”欺压, 比如《茶馆》中有钱的太监买民女做老婆。等到老舍走出国门, 又发现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在外国被人瞧不起, 弱国子民无法获得真正的尊严!所以当老舍回到国内, 看到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北京一片狼藉, 但是国人依旧不为所动, 心痛与失望充斥着这个爱国的知识分子的心。

总结下来, 老舍的满族身份和八旗生活经历对他的爱国情怀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就是《猫城记》通篇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的来源。

二、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老舍的满族身份与《猫城记》中批判国民性内容的关系

批判国民性是《猫城记》的一个重要内容。老舍是一个描写北京市民及其生活的圣手。他的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戏剧, 无不把北京市民生活, 尤其是旗人生活的特色、细节描写的淋漓尽致。老舍这方面的代表作或以市民生活为对象直接抒写, 如散文《想北平》;或以具体人物、具体事件为中心, 展现人物的生活环境, 如小说《离婚》、《正红旗下》, 戏剧《茶馆》等等。《猫城记》作为老舍唯一一部寓幻体小说, 似乎脱离了老舍最熟悉的北京市民生活。但是实际上, 《猫城记》中对国民性、市民生活方式的描写与老舍的民族身份有着密切的联系。

老舍的民族身份与《猫城记》中批判国民性内容的关系应当分为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老舍看到了一些堕落的满人身上的恶习, 予以无情的讽刺和批判;二是老舍认为满族有一些良好的民族传统, 正是当时中国人所缺少的。老舍借助自己对满族优良传统的理解, 表达了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下面先谈第一点:老舍对满人堕落生活和恶劣人性的批判。

首先, 老舍在《猫城记》中着力描写的一个猫城“怪现象”, 就是猫人对“迷叶”的痴迷。在文中, 老舍是这样描写“我”第一次吃迷叶时的感受的:“连气吃了两片树叶, 我觉得头有些发晕, 可是并非不好受。我觉得到那点宝贝汁儿不但走到胃中去, 而且有股麻劲儿通过全身, 身上立刻不僵得慌了。肚中麻酥酥的满起来。心中有点发迷, 似乎要睡, 可是不能睡, 迷糊之中又有点发痒, 一种微醉样子的刺激。……手似乎刚睡醒时那样松懒而舒服。”[10]164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 迷叶有一种近乎麻醉剂的作用, 让人神志恍惚。老舍写迷叶, 是为了影射当时一些堕落的满族人, 有吸食鸦片的习惯。鸦片让他们丧失了生活的斗志, 终日浑浑噩噩。老舍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迷叶 (鸦片) 的态度———坚决反对。文中的“我”一开始是坚决不肯吃迷叶的, 后来因为猫城缺少正常的粮食才渐渐接受了这种食物。老舍借迷叶批判了国人缺乏自制力, 意志薄弱, 对鸦片毫无抵抗力的缺点。再比如, 书中的猫城, 覆灭于与矮子兵的一场战争中。虽然矮子兵影射的是当时侵略中国的日本人, 但是猫国在外来侵略面前不堪一击的状况与清政府无力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情况如出一辙。上文中提到, 八旗制度在清朝后期渐趋衰落, 和平的环境、赋闲人员的增加都是造成八旗战斗力降低的原因。一些堕落的八旗子弟, 沉湎与抽鸦片、听戏唱戏、玩鸽子等娱乐活动中。例如《正红旗下》中的大姐夫和大姐的公公, 即使已经非常贫穷, 还要用仅有的钱来“满天飞元宝” (玩鸽子) 。因此, 当清政府遇敌时, 八旗官兵与洋人船坚炮利的军队无法抗衡。老舍抱着一颗爱国的心, 不希望三十年代的中国再次陷入这样的境地, 否则面对的就不仅仅是亡国, 而有灭种的危险。在《猫城记》中, 老舍对这样的情况有一段沉痛的抒发:“在古代他们也与外国打过仗, 而且打胜过, 可是在最近五百年中, 自相残杀的结果叫他们完全把打外国人的观念忘掉, 而一直对内。”[11]169猫人不懂得一致对外的重要性, 只会自己内部相互撕扯, 尤其是一些处于统治阶级的猫人, 视同胞的性命如草芥, 随意打人、杀人, 而被其欺压的下等人却不知反抗, 麻木不仁。“自相残杀的本事, 一天比一天大, 杀人的方法差不多与作诗一样巧妙了”[12]169、“伸手就打, 是上等猫人的尊荣, 也是下等猫人认为正常的态度”[13]174。老舍借猫人来讽刺当时中国国人, 痛心的是毫无斗志、自相残杀的国民性。当然, 老舍在《猫城记》中对国民性的批判, 不仅仅限于这两点, 批判也不仅仅限于满族人, 更有对国人自欺欺人、没有诚信、窝里斗等等方面无情的批驳。老舍是一个极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第二点:老舍作为一个深受满族道德观念浸染的满人, 对满族道德中一些优良的部分持有分肯定的态度, 他站在这个角度, 对国民性的弱点进行了批判。

例如, 满人一向有好面子、讲礼仪、讲规矩的观念, 在做人方面, 更是极其讲尊严、重忠诚。“传统的满人眼里, 顶容不得的就是‘一肚子坏水儿’和‘假模假式’的人。”[14]64这种自尊、忠实、纯正的性格渐渐融入了满族的民族性格中, 后来甚至判断一个人“像不像满人”、“是不是满人”都是看他品行端正与否, 或者有没有足够的道德尊严。虽然这种自尊、好面子的性格, 后来发展到极端, 成为了“有钱的真讲究, 没钱的穷讲究”[15]20, 老舍也在《正红旗下》中加以批判, 但是老舍内心还是认可这种重视尊严、礼节的道德准则的, 否则老舍也不会在受到侮辱以后, 毅然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 老舍在《猫城记》中, 对猫人不讲卫生、丧失自尊等等行为作出了批判。猫人从不洗澡, 还把“我”洗澡当做一件稀奇的事情来观看。再比如, 猫城秩序混乱, 人们相互拥挤、喧嚣吵嚷, 毫无规则可言。除此之外, 老舍还批判了猫人的不守信用, 其中有段对“起誓”的描写是很生动的:“‘你不用陪着我, 我决定不跑, 我起誓!’我说。他轻轻摇了摇头:‘小孩子才玩起誓呢!’……因为根本是不应当遵守的, 所以小孩子玩耍时起誓最有趣味, 这是事实。”[16]174猫人把起誓当成了趣味!这在重承诺、重忠诚的老舍严重简直不能想象。这一切都影射着当时的中国, 秩序混乱, 人民丧失尊严。老舍对这种现象不禁发出了这样的诘问:“什么样的历史进程能使人忘了人的尊贵呢?”[17]175

这就是老舍的民族身份对其考察、批判国民性所产生的影响。老舍客观的看待满族传统道德中的利与弊, 用自己的社会责任性去书写, 企图唤起中国人的骨气与血性。

三、“守”与“望”———老舍的满族身份与《猫城记》中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猫城记》中除了对国民性的批判, 还有老舍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老舍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守望者, 在他的众多作品中都有对传统文化的观点, 比如小说《断魂枪》等。

重视文化, 与老舍的满族身份也有一定的关系。满族建立政权之后, 统治者就十分重视文化的融合问题, 他们学习汉人的文字、欣赏汉人的书画艺术, 甚至后来的国粹———京剧, 也是在满族人手上由徽、汉两种戏曲合流而成。另外, 随着八旗制度的衰落, 赋闲的八旗子弟大多数都有着艺术上的爱好。可见, 满族是一个追求文化、发展文化的民族。老舍作为一个满族人, 自幼受身边人的耳濡目染, 对生活的艺术、艺术地生活有着很强的追求;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 又对中华民族艺术的发展方向有着自己的见解。老舍在《猫城记》中自然也通过讽刺的手法、批判的眼光表达了对文化的看法。

首先, 老舍批判了当时的一些当权者甚至学者在文化方面的卖国行为。自满清末期起, 买卖文物获取利益的行为屡见不鲜, 这种出卖国家的行为深为老舍所不齿。这些人不单出卖文物, 还不承认这样做是卖国, 用各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在《猫城记》中, 老舍描写了一个奇特的“古物院”, 里面什么文物都没有, 却在墙上刻着一行行的小字, 标示着价值多少钱的什么文物曾经在这里陈列过, 并且按照最新式的方式排列这些刻字。为“我”介绍文物的守门人清清楚楚地记得每一个文物的价钱, 他说, 买了文物给政府提供了财源、给学者提供了回扣, 是一件有好处的事。猫城的事总是这么荒诞, 又是这么直指当时中国的弊端。老舍之所以对买卖文物这么敏感, 是因为在清王朝覆灭之际, 他身边生活的满人, 常常就做着这样的勾当。老舍对这种状况十分之痛心。

其次, 老舍在《猫城记》中表达出这样的观点:国人应该对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立场。有识之士应该明白, 我们要保护什么文化, 要淘汰什么文化。不应该过分迷信外来文化, 也不应该固守落后的本国文化。老舍在文中是这样写的:“外务部张他自己就提倡外国戏, 可是后来听了一个人———一个外国人———说, 我们的戏顶有价值, 于是他就又提倡旧戏了。”[18]275这说明国人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认识和研究, 却要听从外国人的评论。老舍作为一个满族人, 从小在传统戏曲等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 知道其精华与糟粕所在。他希望的是传统文化的精华能代代相传。

要达成这样的愿望, 就需要一批向老舍一样有见解、有水平, 最重要的是有气节的专业学者。但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老舍在《猫城记》中是这样写社会上的学者的:老学者“极瘦, 极脏”, 相互争抢“第一”的位置, 甚至用自己研究的领域来攻击其他学者, 比如, 研究历史的学者说研究文字根本不算学问, 研究文字的学者又说要把研究天文的学者的姓排除在自己所编的字学通论之外, 几个学者为了一片迷叶抢得你死我活, 如此等等;而新学者们又张口闭口只有玄乎的理论和概念, 以讲一些没人听得懂的新词为荣, 关注浅薄的穿着、外表, 浮躁异常。这样的状况怎么能不让老舍失望?老舍讽刺这些所谓的学者, 希望引起当时人的反思, 更是希望中华文化能得以传承。

四、为谁革命?革谁之命?———老舍的满族身份与《猫城记》中对政治、革命的看法的关系

《猫城记》对于革命和政治的看法, 一向受到众多的非议。多数反对意见认为, 老舍在《猫城记》中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 简单地把一切革命归于无意义的起哄。这一点给老舍后来的人生际遇带来了灾难, 这也是他始料未及的。老舍在失望的心态之下, 的确流露出这样的观点。但是这不仅与老舍当时的心态有关, 更与老舍的满人身份有关。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多次社会变革中, 满人无疑是最能体会社会变动、对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动最有发言权的一个群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在“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的口号之下, 满人也从原来的国家主人沦为被驱逐的对象。因此,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满人根本不敢提起自己的民族身份。他们改变姓名、隐瞒身份, 只为了安稳地生活下去。直到新中国成立, 制定了“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 满族人才真正获得了平等的地位。因此, 满人对革命有着特殊的看法:一方面革命赶走了他们的老祖宗建立的王朝, 降低了满人的地位, 甚至使他们受到了侮辱性的对待 (被称为“满狗”) ;但是一些有见识的满人, 也知道过去的制度不好, 否则也不会使八旗子弟普遍贫困, 国家遇到外来侵略也无力抵抗。但是, 在心理上, 他们始终不能接受地位的落差。特别是满人实际上有一颗热忱的爱国心, 但却受到社会的排挤, 这让他们备受折磨。革命所承诺的自由平等并没有落实到满人身上。

老舍就是这样一个亲历了种种变革的满人。他经历过满清政府末期家庭的贫困, 经历过辛亥革命时本民族所受的歧视, 看到过革命队伍的分化和不同政治主张在中国的不同动作, 也经历过重新获得民族平等的日子。这一切让他对革命虽然不是万分的清醒和客观, 但是万分的关注。

今天看来, 不管老舍对革命的看法是不是幼稚, 老舍只是站在中华民族和普通百姓的角度, 希望国家独立、昌盛。其实以老舍为代表的满族人并不是一味以满族为正统, 不接受别的民族来统治中国, 而是希望本民族获得应有的平等、人民生活富裕。在《猫城记》中有一段猫人士兵对“大蝎”的控诉:“到了外国人来打你们, 来抢你们的财产, 你叫我们去死, 你个瞎眼的, 谁能为你们去卖命!我们不会作工, 因为你们把我们的父母都变成了兵, 使我们自幼就只会当兵;除了当兵我们没有法子活着!”[19]288这不正是贫困的下层旗人对清政府八旗制度的控诉吗?旗人被控制在固定的生活范围上, 不允许做其他工作, 生活贫困, 更没有自由!无论是哪一个政党领导人民, 人民希望的安定、富足的生活都没有变过。

五、结语

老舍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文化人、知识分子, 他的满族身份给他的作品在思想、内容等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猫城记》中的满族心态也许较为隐蔽, 但是却在爱国思想、批判国民性、文化批判等方面涉及甚多。老舍继承了满人爱国、自尊、淳朴、正直的优秀民族性格, 又勇敢地对满族一些落后的方面加以批判。老舍是一位真正有气节的民族文化大家。

参考文献

[1][4][5][6][10][11][12][13][16][17][18][19]老舍.老舍全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2][8][14]关纪新.老舍与满族文化[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8.

[3][7]老舍.我怎样写《猫城记》[C].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2.

[9]崔明芬.“穷人”归向与“头朝下”心理——老舍对满汉双重文化的深刻思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78.

浅析老舍小说创作 篇3

【关键词】老舍 小说 英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37-02

赵毅衡曾说过:老舍能成为一名作家,是孤寂清苦的留英生活逼出来的。老舍自己也承认:“设若我始终在国内,我不会成了个小说家。”这确实是个重要因素。在英国的艰苦的生存环境促使老舍成为了一名小说家,更确切地说,异域的生存环境激发了老舍特有的天赋。1922年老舍受洗入教籍,并到燕京大学跟伊文斯学英语。伊文斯是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校外考官, 经他介绍, 老舍被聘为东方学院教师。因此,1924年9月, 27岁的老舍来到伦敦并在伦敦居住5年。老舍成为一名小说家决不是偶然的,那是异乡艰苦的生活环境和他本人对小说创作执着追求的结果。

正如老舍自己所说的那样:“从一九二四年秋天,到一九二九年的夏天,我一直在伦敦住了五年。除了暑假寒假和春假中,我有时候离开伦敦几天,到乡间或别的城市去游玩,其余的时间都消磨在这个大城里。我的工作不许我到别处去,就是在假期里,我还有时候得到学校去。我的钱也不许我随意的去到各处跑,英国的旅馆与火车票价都不很便宜。”经济上的拮据将老舍在英国的留学生活限制在阅读和创作上。

老舍所读的狄更斯的作品在这个时期给了他很多的启示。正如他说的那样:“我是读了些英国的文艺之后,才决定来试试自己的笔,狄更斯是我在那时候最爱读的,下至于乌德豪司与哲扣布也都使我喜欢。”狄更斯的小说所描写的那些都是英国底层贫民的生活,而这些都容易使老舍联想到他所熟悉的北京市民的生活。老舍也想效仿外国小说来试一试自己的笔力,通过小说的形式也泄一泄自己心中的不满。于是就有了老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老张的哲学》可以说就是狄更斯的《尼考拉斯·尼柯尔贝》和《匹克威克外传》示范的结果。这两部小说作为初写小说的老舍的模本极其合适,它鼓励老舍放胆挥笔,激起老舍的创作欲望。

英国文学不仅激发了老舍的创作热情,而且对他的创作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老舍说他写《老张的哲学》仅仅是为了好玩,但随着这部小说在国内的发表,老舍似乎已决心走向文学创作之路。之后他接受了朋友的意见,开始大量地、系统地阅读古希腊以来的欧洲文学作品。特别是在1928年到1929年间,他阅读了许多近代英国和法国的小说。“1928年至1929年我开始读近代英法小说。……我要至少读每一名作家的‘一本名著。”“英国的威尔斯、康拉德、美瑞狄茨 和法国的福楼拜与莫泊桑,都拿去了我很多时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废寝忘食地阅读小说,“好像落在了小说阵里”。通过读英法两国的小说,老舍在文艺思想上有了第一次飞跃。老舍明确了文学的社会作用,树立起了现实主义的文艺观。现在,他认识到了文艺的社会作用,对于文化和国民性的改造作用。

20世纪30年代,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的是社会的黑暗,军事和外交上的种种失败。他由希望之巅跌入失望的深谷。出于作家的感时忧国的责任心,老舍于1932年用寓言的体裁创作了《猫城记》,以表达他对当时社会不满的情绪。看了《猫城记》我们不由得想起了英国的杰出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巨作《格里佛游记》和英国科幻小说家威尔斯的《月球上的第一批人》,我们把《猫城记》和《格里佛游记》以及《月球上的第一批人》作一下比较,便可发现故事情节,写作手法等在《猫城记》中都有类似之处。因此我们可以说老舍在写《猫城记》的时候,无疑受到了斯威夫特和威尔斯的启发和影响。英国近代现实主义小说也给了老舍很多启迪,老舍中后期的诸多重要作品,如《月牙儿》、《骆驼样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都属于现实主义类的作品,文学作品成为老舍改造社会和国民性的武器。

从老舍的作品中来看他对英国文学的接受情况,作品中结构的改进,主要得力于康拉德。老舍在《我怎样写<二马> 》中说:“《二马》中的细腻处是在《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里找不到的, ……我不仅打算细写, 而且要非常的细, 要像康拉德那样把故事看成一个球, 从任何地方起始它总会滚动的。”这一影响和前面受狄更斯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 对老舍的影响是深远的, 并作为一种新的因素融入到了老舍的创作当中去。

参考文献:

[1]老舍.猫城记[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5.

[2]老舍.二马[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

[3]老舍.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我最爱的作家--康拉得[A].老舍文集(15卷)[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老舍茶馆小说读后感 篇4

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为后世留下诸多小说、诗歌、曲艺、文艺作品。然而,无论何时提起,人们总忘不了最具代表性的话剧——《茶馆》。

《茶馆》的故事发生在北京城中的裕泰大茶馆。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物在时代的大背景中演绎着自己的小命运,轮流登场。而掌柜的王利发,历经几十年的世事变迁,凭着“改良”的信念想要经营好自己的一爿小店,却看遍悲喜人生,世态炎凉。

《茶馆》采用了所有剧本结构中最常用也是最传统的三幕剧结构。从第一幕的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到第二幕十余年后帝国主义入侵军阀割据的民国,再到第三幕又三十年之后的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的时期,一幕一个时代,前后跨越半个世纪之久。茶馆里的人随时间老去,茶馆里发生的事却又和时代紧密相连和故人藕断丝连。人物的命运、社会的风貌、国家的历史、时代的变迁,都浓缩于短短的三幕戏剧之中。

虽然《茶馆》的人物众多,但由于特色鲜明,矛盾突出,关系明了,读起来并不令人感到混乱。而在老舍先生赋予每一个人物的台词之中,又都带有深刻的社会烙印,时时刻刻折射着一个时代的风貌,反映那个动荡年代中人们的无奈。

王利发的小心翼翼,苦心经营;秦二爷的年轻气盛,实业救国,最终梦想破灭;常四爷的义气耿直与老年潦倒;康顺子的命运坎坷,坚定善良……“莫谈国事”的纸条始终悬挂在茶馆里,然而谁又能真正和国事毫无关系?如今再读《茶馆》,已然不再是年幼时的浅薄与粗略,更能理解那个时代,那段历史,也更钦佩老舍先生对人物的塑造,以及对语言的精妙运用。

作为中国话剧首屈一指的代表剧目,《茶馆》不仅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剧目,更是中国话剧一座里程碑,享誉海外,曾后多次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电视连续剧。不仅是于是之、蓝天野、郑榕、黄宗洛、英若诚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曾经饰演过剧中人物,我们熟悉的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宋丹丹、陈宝国等演员也以不同的形式表演过新版的《茶馆》。

《茶馆》的经典之处就深藏在每一个人物,每一句台词之中,这既是语言的艺术,也是舞台表演赋予的魅力。舞台上的《茶馆》焕发了剧本的全部光彩,这部戏剧也随之成为了“东方舞台上的奇迹”,戏剧教学的典范。一个演员的演技是否精湛,甚至也可以通过《茶馆》来检验。

老舍先生的小说二马读后感 篇5

《四世同堂》写的是日本侵占时,北平一里胡同里人们的生活,背景时间自“七七”卢沟桥事变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时止,共分三部,《惶惑》、《偷生》、《饥荒》部名即是每部内容的关键词,胡同里的人们在时代背景下,或惶惑彷徨、或奋起反抗,或苟且偷生,或为虎作伥,或洁身自好、或堕落成伤……他们的命运和选择同时代交织,走过各种曲折,终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人生。

《二马》写的则是一二战间隔期的伦敦,一对北平父子的留洋生活,老马眼高手低、游手好闲无力经营继承自自己哥哥的古董商铺,小马青春无敌,心怀抱负,却在爱情和经营古董店及学习周璇中暗自垂怜,父子间关系也不断恶化,最后在所有矛盾集中爆发后小马选择了离家出走。

老舍是个爱北平的人,我所看过的他的作品除去《猫城记》无不和北平有着紧密的联系,他细致的描写北平城的春夏秋冬,不仅描写北平的北海天坛、宫院高墙,更会把眼光聚焦在北平的胡同里,着力去写在各个时代背景下北平人的市井生活,如他自己所言,他善于构造人物,他小说里北京的人们性格特征分明,内心丰富,个个让人印象深刻。

老舍先生同样是个爱国的人,《四世同堂》和《二马》随处可见他的忧国忧民,他本人的命运也因他心怀的爱国之心同国家及时代牵扯。

在我看来,《四世同堂》里开始惶惑、再选择偷生、后在饥荒中转而积极反抗的祁瑞宣差不多是作者自己。祁瑞宣的家国情怀,民族气节让人感动,而他也只是个普通人,仅靠着一丝“反抗未止,国家不灭”的信念在时代的夹缝中肩负起家庭的重任保持着生存,他的所有希望是逃出北平城的参与反抗的祁瑞全,刘棚户们给予的,是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们给予的,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正义力量给予的。他爱憎分明,在家,他帮助心怀热血的祁瑞全逃出北平,对无聊只追求享乐的瑞丰深感悲愤;邻里,他亲近铁骨铮铮的诗人钱默吟,开导迷茫中年轻的小崔还有程长顺,鼓动他们参与斗争,他痛恨出卖同胞的冠晓荷、逼良为娼的大赤包、草菅人命的汉奸蓝东阳;工作中,他一开始便放弃了嘲笑中国人的教堂里的工作,然后辞退日本人奴化教育中的学校的教职,万分痛苦的苟且在英国人的使馆里,终于在瑞全带回希望和方向后,开始全身心的参与进抗日的地下工作。

《二马》则是从更遥远的角度谈论家与国,那时的伦敦人视中国人为“黄祸”,中国人在他们眼里只会下毒,抢劫和强奸妇女,中国人是卑贱的、邪恶的、贫穷的。老舍先生期盼着中国的强大带来改变,里面有一段,老马在伦敦想喝绍兴的酒而无处可寻,“老马始终忘不了回国,回到人人可以赏识踏雪寻梅和烟雨归舟的地方去!中国人忘不了‘美’和‘中国’,能把这两样充分的发达一下,中国的将来还能产出个黄金时代。把科学的利用和美调和一下,把不忘祖国的思想用清明的政治发展出来、中国大有希望呀!”。

老舍先生是睿智的,当今的中国在空前的团结中发展开来,环境改善、社会稳定、市场繁荣,多少有些黄金时代的意思了。这个十月里,人们开始歌颂这黄金时代,把城市的灯杆装上五星红旗,用高大现代的建筑做背景展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字样,孩子们穿起民族服饰唱起《歌唱祖国》,国家也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中国人如舒先生愿变得骄傲自豪。

电影院里放着主旨鲜明,为国献礼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七个故事讲得都很接地气,这些故事对于我,有历史也有回忆。开国大典和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内容是在历史课上学习到的,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站了起来,随后在迷茫和困苦时代里的两声巨响让中国人站得更稳;12月20日澳门回归时我们正值初三,晚间我们全班在一起观看了中葡交接仪式,电视机上定格的五星红旗和同学慷慨激昂的作文让人记忆犹新;中国女排雅典奥运会逆转夺冠,举国沸腾,她们也曾来到我们的校园,成了我们的“荣誉校友”,让我们倍感荣幸;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当天我也有幸挤在天安门上看到了漫天绽放的笑脸,《北京欢迎你》的旋律已在我脑中自动重启;相比的朱日和阅兵还有航天飞船,天宫一号离我的遥远,国家的脱贫攻坚离我很近,老家种地的老人,从开始的土改到不用交公粮,直至后来的各种农业补助得到了很多实惠

十月里,还有围绕爱国的其它话题,香港,持续了几个月的纷纷扰扰让人揪心,事情的起因也快模糊不清,曾经的东方之珠满目疮痍,有人以自由之名的暴力之实愈演愈烈,年轻的香港人被鼓动起来发泄着整个香港社会的压力。分裂的声音也趁虚而入,中国在部分极端和亢奋的香港人心中不再是祖国,他们践踏国旗,侮辱国徽,甚至恬不知耻的扛起了星条旗,神气活现的样子活脱脱《四世同堂》里带领学生到天安门给日本人”庆祝保定陷落”的祁瑞丰,而五色旗带给中国人心灵的创口还未愈合。

香港的明天是怎样,当局和旁观的中国人自己都未必说得清,而莫雷,NBA火箭队的总经理,在他所谓的自由世界里信口开河,接着掌管NBA帝国的肖华像那个教堂里嘲笑祁瑞宣的神父,趾高气扬,满脸嘲弄,仿佛在说:“你们中国人不就这样吗?”,哪样?曾在热爱和平的幻想里软骨!又像祁瑞丰一样无聊、冠晓荷一样卑贱、像大赤包一样不知羞耻、像蓝东阳一样阴毒,心刚情愿做废物和汉奸。

我热爱着篮球这项运动,也曾是一位NBA的球迷,从乔丹、科比、姚明,到后来年轻的塔图姆,他们都曾让我狂热。但如今,有人有意或无意在“自由世界”里让它占染上令人作呕的傲慢无礼的气息,这气息否定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通往自由民主的道路上所做的所有努力,再为中国人贴上“民粹”的标签。我们贫困落后时,是烧杀抢夺的“黄祸”,我们奋进时又成了黑色恐怖如法西斯的“中国粹”,他们把自己宗教和文化里的东西强加于人,把从二战里总结出来的宽泛经验像一样滥用,他们害怕起了所有团结的东西,哪怕中国人原本就是高度融合的、温和的,热爱和平的。

现在,我们的社会解释了我们的愤怒给他们听,用种种行动表达了我们被冒犯的不满,耐心等待来自“自由世界”里的正确描述自由和民主的声音,讽刺的是他们针对自由表达的评判标准是个双标准,他们摒弃和惩处过NBA帝国里出现过的“种族歧视”的声音,而对践踏中国人底线的言论选择充耳不闻。当然,对于外部的声音我们大可表明态度后静观其变而不用太过在意。

我理解的,我们的中国正如我们构想的那样还在一个起步阶段,我们克服过很多困难,也面临着居多的新旧问题,我们有了繁荣的经济,却有略显脱节的法制环境,我们曾有五彩缤纷的文化和丰富多姿的传统,却在我们的主旋律,大潮流中,因它的小群而丢失殆尽。我们的商人开始如“腾讯体育”般不顾民族大义,唯利是图,我们中的有些人也正在如“跪族篮孩”般散失气节。但这都还不足为惧,因为我们有人数占优而又坚定爱国的民众。

说到这里我想再提个有趣的细节:《二马》里提到,在伦敦的华工分成两波,一波有钱就赚,不管是什么工作,被拉去拍辱华的电影也不在意,一波是穷爱国的,处处注重身为中国人的脸面。老舍表面上讲的是他们谁都没错,但字里行间都是对穷爱国的社会党人的轻视和瞧不起。但到了北平沦陷的《四世同堂》时,这种穷爱国在他看来却是宝贵的了。

赵树理和老舍创作的民族风格 篇6

摘 要:在我国现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品中,都不同程度的带有民族色彩,其中,赵树理和老舍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作

家,他们创作中的民族风格也最为突出。

关键词:民族风格;创作;赵树理;老舍

一切文学作品都属于一定的民族,但不等于一切文学作品都带有民族风格。在我国现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品中,几乎没有一部是不带有民族色彩的,只是有程度的差别。其中,赵树理和老舍创作中的民族风格尤为突出。可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尽管他们的写作对象不同,但从内容到形式都继承并发扬了我国文学创作的优良传统,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民族风格在创作内容上的体现

民族风格在赵树理和老舍的作品中是通过很多方面反映出来的。如时代气息、民族性格以及民族的风俗习惯等等。

一部作品所描绘的具体生活画面越是与民族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将越反映出民族生活的历史特点、时代精神,就越富有民族特点和生活本质。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展示了劳动人民反对封建婚姻制度,摆脱封建束缚,掌握自己命运的社会现实,《李有才板话》表现了农民如何逐渐站立起来,打倒恶霸地主、彻底翻身的过程,而《李家庄的变迁》更进一步描写出农民们由觉醒到斗争直到打倒地主取得最后胜利的过程。赵树理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情况下,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抗日战争,但有力地起到了配合抗日战争的作用。以后的《三里湾》、《登记》等作品,也都和时代紧密联系,充分表现了时代精神。老舍从1925年开始正式进行创作。最初的作品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写的都是中国一般市民的遭遇、梦想、挣扎和相互的倾轧。作品透过这些市民生活,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到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老舍没有去写那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没有直接去写上层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如何残害人民,而是揭开他所最熟悉的城市下层社会的一角,真实地反映了那个黑暗社会的整个面貌,让人们亲眼去看血淋淋的生活现实,《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月牙儿》就是这样的作品。老舍把对危害人民的旧势力、旧制度的批判同唤起民众自身的苏醒联系在一起。到了抗战时期,他把抗击日寇的侵略同唤醒民众从封建的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因袭思想中求得解脱联系了起来。这就是他给抗战后第一部长篇小说题名为《蜕》的原因。老舍一生的创作都是出于一个作家的爱国之心和自觉的社会责任感。无论是小说创作还是戏剧创作,都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

文学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的题材有着密切关系,但仅仅有了民族题材,也还不能使作品成为真正民族的东西。这就是说,当作家的创作表现了民族性格特征时,那么民族的风格也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赵树理的作品突出地表现出了处于民主

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民的性格特征。他们是敢于反抗邪恶、心地善良、富有韧性和乐观精神的英雄。小二黑在强大的封建势力迫害下,毫不示弱,充满信心,并喊出“送到那里也不犯法”的话。《李有才板话》中“小字辈”人物,在恶霸地主面前,也表现出他们的机智、勇敢和胆略。这些人物倔强不屈的性格,藐视权贵、敢做敢为的精神,使农民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社会发展了,人物的性格也在变化着,《三里湾》中的人物已不同于小二黑、铁锁和小顺了。金生勤勤恳恳为群众服务,在领导群众秋收、扩社、整党、开渠等中心工作中充分表现出他的工作才能和高贵品质。玉生认真钻研、虚心学习,一心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就更突出。老舍笔下的劳苦人民,写得大多是可爱的。他们都是善良的,具有忍让和宽容的美德。他们没有受到书本上那些陈腐思想的毒害,显得单纯、朴素;他们也承袭了民族传统的文化教养,即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道德信念:讲义气,守信用,保持节操,扶困济危,这些都是构成他们信念的基础。像李四爷、祥子、常二爷、刘棚匠、小福子、长顺、三等巡警等,老舍对这些人物的深刻理解,使他多次在作品里赞美这些朴实的劳动者,但他也看出了他们的种种性格弱点,即旧势力对他们精神上的损害和扭曲,并且深刻地指出这些弱点形成的社会原因,力图揭示特定时期市民性格的变化趋势。

地方色彩有时会透露出民族气魄,而民俗是最能透露广大人民的历史生活的。赵树理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老舍出身于北京城的贫苦市民家庭。他们尝受过痛苦生活和艰辛的滋味。他们长期生活在底层社会中间,就是其中的一员。正因为赵树理和老舍对农村和市井,对农民和底层市民的一切了解得非常深透,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地方色彩渲染得也非常自然、生动。欣赏赵树理和老舍的作品,很容易使我们嗅到山西山区的乡土气味,听到醇厚的京腔京韵。民族风格是渗透于整个文学创作之中的内在因素,作品中如果能描绘出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写出地方的山光水色、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等等,无疑会突出作品的民族色彩。表现民俗,在赵树理小说的民族风格的创造中起着重要的和显著的作用。《登记》里的罗汉钱、玩龙灯、说媒、走娘家等等,这些民间习俗是通过他所反映的生活和他所创造的形象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可以说,离开了赵树理所创作的生活图画和人物形象就无所谓民俗,反过来说,离开了民俗,赵树理也就难以说他的故事和创造他的形象。没有阴阳八卦、黄道黑道的描写就没有二诸葛,没有摆香案、头顶红布装扮天神的描写就没有三仙姑,没有罗汉钱就串连不起来小飞蛾和艾艾的故事,没有端着碗出来吃饭的描写,《李有才板话》和《“锻炼锻炼”》的情节就得重新安排。赵树理对于民俗的描写是自然而巧妙的,民俗对于赵树理小说生活化、形象化、群众化、民族化的作用是显著而重大的。而京味是老舍市井题材小说的独特风格。老舍笔下的北京城是相当真实的,山水名胜古迹胡同店铺基本上都用真名,共有240多个。北海是写得次数最多的一个地方。京味不仅是北京的风景气候,更是红墙绿瓦包围着的城池中北京人特有的情态风味,以及人们所感受到的京城的文化意味。老舍长于描绘在北京独有的大杂院、茶摊、庙会、书场、车厂子、白房子、商行里发生的人与人的纠葛,善于从一包红枣,一小盒杏仁粉,一尊兔儿爷,一碗酸豆汁中去体味北京人特殊的文化心态。老舍精心找寻的是生活于北京市井之间满汉相兼的“老”北京人的气质,他将景物、风俗与活动于其中的北京市民的心态联系起来。仅从中秋节送来送去的那包早已过期的食品中,便可窥见北京小市民在谦恭礼让背后的敷衍和虚伪。而那些旗人后代在逛鸟、品茶、唱戏的闲情中所显现的耗财买脸、盛气凌人,更足以说明北京人“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的死要面子的臭毛病。老舍的许多作品从各个侧面逼真而

又生动地展现了北京小市民在文化古城的氛围中生成的特有的情态及其性格趋势,描绘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现代北京的“清明上河图”。赵树理和老舍作品中这些民俗和细节的描写,使我们觉得非常亲切、真实,透过它看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面貌和祖国的自然风光,从而激起了我们民族的自豪感。

二、民族风格在创作形式上的体现

一个民族的群众语言总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大众风格,赵树理和老舍的文学语言都是经过锤炼加工的人民大众的口语。他们作品的民族风格,首先是通过他们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赵树理以劳动人民的口语为基本成份,吸收了说书人口中一些活的词汇和现代汉语的一些新词汇,把它们熔于一炉,炼出非常纯粹的群众语言,这就是他自己的独特风格的语言:通俗化、口语化。不但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如此,就是作者的叙述、描写也是如此。它们是从劳动人民的口语中提炼出来的,非常平易、朴素,而且纯洁、生动,毫无知识分子的腔调。另外,赵树理的语言非常轻松、活泼、幽默,风趣横生。这种特色我们在群众聊天时可以听到,在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中也屡见不鲜。如《传家宝》中小娥的丈夫对小娥说:“你不用和稀泥!”这里的“和稀泥”既通俗又形象,意思也表达得透彻。《老定额》中写大家在公共食堂吃饭,喜欢“自由碰座”,既确切又简练。人民群众的口语,经过赵树理的提炼,无论是描情写景,还是绘影传神,都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他很少使用方言、俏皮话、歇后语等,只凭那些平实朴素的语言却能把思想传达得十分精确,把形象描绘得非常逼真。而老舍则巧妙地运用市井流传的京腔土语来创造他的小说中独特的京味。他精选那些形象性强又朗朗上口的方言土语,如“差不离”、“套近乎”、“吃不了兜着走”、“扯闲盘”、“喝猫尿”、“阴死巴活”、“贫嘴恶舌”等以增加文学语言的生动、幽默。选择适当的歇后语如“吊死鬼说媒,白饶舌”,“蛤蟆垫桌腿,死挨”等,使小说文字更加活泼。此外,他还选用了北京地区特有的儿话音如“叫真儿”、“抠门儿”、“事由儿”、“压根儿没完”等表现北京市民口语的圆润和油滑。老舍的语言妙语连珠,变幻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京味。正是这种京味儿语言塑造了活生生的京味儿人物,体现了老舍语言的民族特色。

民族风格的形式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在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上,赵树理和老舍也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特色。赵树理作品的表现手法完全是从传统小说、评书的结构方法中演化出来的。具体地说,他的小说总是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连贯,有头有尾,有的只有一个小故事,有的通篇是个完整的大故事,中间又包含着若干小故事。无论是《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还是《三里湾》都是如此。在情节的发展中,赵树理还运用了《话本》和《评书》等古典小说中常用的“扣子”和“惊人笔”等手段,深深抓住读者的心灵。老舍则是一位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营养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对于我国的民族文艺和民间文艺非常熟悉,也非常热爱,对传统戏曲和曲艺有独到的见解。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创作了许多“抗战京戏”和宣传抗日的鼓词、坠子、相声和拉洋片词。北京的曲剧这一剧种的产生就和老舍有密切关系。在话剧创作上,他有意识地继承了我国传统戏曲和曲艺的表现方法。中国传统戏曲认为舞台就是演戏的场地,不存在“几堵墙”的观念,让观众被剧情所吸引、所打动,和剧中人物同哭同笑,不完全依靠写实的布景装置,而是依靠了剧情的逼真和表演者的真情实感。他的剧作尽可能在简练的剧情里,表现出复杂纷纭的生活面貌。《茶馆》的“散文式结构”中,无法找到仿制的痕

迹,充分发挥了作家自己的独创精神。我们从老舍的剧本中就可以看出他在话剧创作上大量溶化了戏曲艺术的许多特点,他不受西方话剧三一律、四堵墙的限制,而把话剧舞台同样看作是“演戏”的场地,对于话剧的形式和技巧,他都是从戏剧的主题思想和塑造人物的要求出发来考虑的,因此,他的作品的主题和人物是多种多样的,他的艺术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他的戏剧观是和中国传统艺术的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主张相一致的。所以我们无论读他的小说还是剧本,都感到十分亲切,这不仅是他写的都是我们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在艺术上他同样表现了十分鲜明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中国传统戏曲历来讲求舞台和表演的形式美,强调艺术的欣赏性。老舍在他的话剧创作中同样吸取了戏曲的这种特点。《茶馆》的布景,就比旧北京的大茶馆要漂亮得多,观众既接受了思想内容的陶冶,又得到了美的享受。舞台人物的衣服色彩也讲究协调。他还要求戏剧语言有节奏感,有韵味,讲究平仄。看老舍的话剧节奏感很强,听他的台词,像欣赏一首好听的音乐。这也是受中国戏曲讲究声韵节奏的影响。

浅析日本小说《棉被》的创作特色 篇7

关键词:《棉被》,中立性,自我告白,“丑恶”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标志性作品《棉被》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鲜明的意义和知名度。1907年发表后被译成多个版本广为人知。在日本国内这部作品也收到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第一作”等颇高的评价。彼时的日本文坛受到西方以左拉、莫泊桑等代表的自然主义理论的影响, 即强调人的生物本能支配其社会行为。作家们尝试着采用实验观察的方法来审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在这种背景下, 作家田山花袋完全按照自然主义文学理论所创作的《棉被》在日本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作家岛村抱月认为这部作品是肉欲的人、赤裸裸的人的大胆的忏悔录。

一、中立性的描写方式

提起田山花袋的描写特色, 用他自己的话来讲, 就是“将从眼睛映入头脑里的活生生的情景, 原原本本地再现在文学上”。《棉被》的故事情节是作家从自身取材, 以自己和女弟子的生活为原型进行构思, 将主人公设定为一个忧郁的作家——竹中时雄。为了养活妻子同两个孩子, 他还要不时地去做地理书籍的编辑。人到中年的竹中, 感到对妻子失去了原有的热情, 在创作上也郁郁不得志。他对自己单调的生活感到厌倦, 认为自己孤独的内心无人能理解。而芳子——这个充满着青春气息并立志于文学的美丽女孩被竹中收留, 成为了他的弟子。芳子美艳的融资和温柔的声音使竹中迅速的陷入难以自拔的单相思之中。这种爱慕之情为竹中的妻子所嫉妒也收到芳子父亲的反对, 竹中只能把自己的爱欲强压在心头, 终日郁郁挂环。不久之后, 女孩有了恋人, 对方年轻有为, 后来还成为了东京每夕报社的编辑局长。这不由得引起了竹中强烈的嫉妒感。内心处于爱欲和妒意中煎熬的竹中最后无奈选择让芳子随父亲返回老家。

日本文学中取材于不伦之恋的文学作品有很多, 《棉被》不是第一个, 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作者田山花袋在发表《棉被》之前也发表过同是不伦之恋的作品《女教师》 (作为一篇感想文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对前半生的悔恨以及对亡妻的眷恋, 没有收到太多关注的一部作品) 。但和《女教师》不同的是, 作者这回不再从显要的道德角度出发, 而是站在了一种“中立”的立场。作品全部采用第三人称叙述, 但表现个人意见及相关评价性的语言却一处都没有。作者仅仅是在“客观地”进行描述。读者无法通过作家的描述来判定主人公究竟是善还是恶, 说“善”的话, 身为有妇之夫却爱上了自己的弟子 ;说“恶”的话, 他却没做任何实质性的恶事, 反而被自己的种种想法所累, 最后芳子离去后, 他只能埋入女弟子留下的棉被中痛哭。从这样的人物设定上可以窥视出作家的苦心——避免主观色彩, 仅作客观陈述。这种叙述方式在现在看来并不特别, 但在100多年前的日本文坛上, 《棉被》的确是开创了一个先河。即脱离了以往带有“劝善惩恶”等等效用色彩的文学创作。近世的这种劝惩文学观往往把小说当成是一种教育的手段, 为了达到教育人的目的会编造一些生硬的情节, 加入一些教育的主旨来曲解人情世态, 疏漏了对小说中心的人情的描写, 难以认为是人性的真实写照。而《棉被》采取的客观、中立的描写不包含任何的价值判断, 恰恰是凸显了人的自然属性。主人公身为人的一种本能——不仅仅是性欲, 还有身为社会人的道德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心理上的矛盾通过这种描写方式充分地得到了体现。小说结尾处, 在“略发昏暗的小房间”中, 抱着带有芳子余香的棉被, 时雄埋首而泣。这和被小说前面世人所认为的“堂堂正正、值得信赖”的时雄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些讽刺, 却也因此对主人公产生了些许的同情——他也不过是一个可怜人。所以说, 正是对人性的中立、客观的描写, 作家才把人性的复杂一面完整的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这种描写方式不掺杂任何主观, 也避免了对人生问题的批判或解释, 逐渐成为日本自然主义的典型特征。

二、自我告白的创作手法

众所周知, 小说与生俱来就伴随着写实性和虚构性的双重色彩。在写实这一面, 作者“从自己周遭取材, 坚持基于事实和避免假设的创作态度”下完成, 源于作家自身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想。这种自我告白性的创作手法后来成为了文学的一个新的创作方向, 影响了一批作家。《棉被》被看做是日本私小说的源头也正是由于小说集中描写了个人身边琐事和心理活动, 把主人公的“自我”直接暴露出来。但《棉被》中更进一步的是。主人公的“自我”和作家本人的“自我”具有同一性。作家通过小说在进行着对个人私生活的告白。

《棉被》的主要出场人物——竹中时雄、横山芳子及田中秀雄, 每一个人都是现实生活中实际人物的投影。有妻有子的作者田山花袋恋上了自己的女弟子冈山美知代, 但文学爱好者美知代后来却成为了东京每夕报编集局长永代静雄的女友。和现实生活不同的是, 田山花袋和冈山美知代的确坠入了情网。美知代爱读作家田山的作品, 多次给其写信田表达崇敬之意, 正厌倦与妻子生活的田山花袋很快对美知代产生感情, 但拘于道德束缚, 爱欲浓烈的同时又充满着不安与绝望。这一番实际生活成就了《棉被》的故事情节。而书中二人所代表的人物——时雄对芳子的爱慕之情也基于作家这种情感经历。值得一提的是, 作品中竹中时雄的这种对女性“单相思”性的迷恋也是源于作家自身的情感体验。

作家把这种情感体验投射在了主人公竹中时雄的身上, 他一边沉溺于对爱情的空想和感伤中, 一边纠结于道德感等现实方面的因素。由此可见作家对于《棉被》中的主人公情感体验是自我坦白性的、自我暴露性的, 完全的体现了作家本人所主张的“大胆描写”和“露骨描写”。

三、对“丑恶”的把握

《棉被》中把竹中时雄对女弟子的畸形爱欲等等丑事赤裸裸地暴露出来, 这种创作倾向延续下来, 作家田山花袋后来又陆续发表了《生》、《妻》、《缘》三部曲。这些都是以田山家族的家庭成员的生活为中心进行取材, 反映了母亲卧病在床的半年时间所产生的母子之间、婆媳之间、兄弟之间、姑嫂之间的微妙关系。每部作品在内容上都是在暴露家庭中的阴郁面, 让人压抑、感受不到希望。可以说, 对丑恶内容的关注和把握构成了田山花袋文学的一个特点。这种题材类型对后来私小说的发展也影响颇深, 一般认为, 私小说两大类型之一——破灭型的源头就是自然主义文学, 《棉被》作为首部代表作, 影响不容小视。

《棉被》中所揭示的丑恶内容的是通过主人公竹中时雄的个人生活表现出来。竹中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其代表性。20世纪初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已经走向了资本主义道路, 但由于其革命的不彻底性, 新兴的资产阶级未能完全从封建道德、封建传统和习俗中解放出来, 而接下来出现的日本的集权主义思想又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尊严、自由及个人主义等造成压迫。尤其是日俄战争后日本国家主义抬头, 与家族制一起对个人主义的压制加剧, 严重地阻碍了个人自由的发展。《棉被》的主人公竹中时雄正是一个对无比压抑自我、“不自由”的一个代表。主人公对自己的封建制家庭关系感到不满又无从释放, 只能选择在棉被中大哭一场而忧郁的活着。换句话说, 作者看到了日本社会中残存的封建传统、封建习俗的不合理性, 看到了被压抑的人性, 选择在自己的作品中暴露、揭示。

但小说中又显现出消极的一面。主人公竹中时雄对生活并非无动于衷, 却缺乏积极行动, 作品贯穿着的事他的孤独和空虚, 从结局上也看不到任何改善的希望。这种消极性除了受到作家的世界观影响外, 也不得不说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一个特点。翻看日本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其他作品, 如岛崎藤村的《家》、正宗白鸟的《向何处去》等, 这些和《棉被》类似, 内容上都揭露了“丑恶”的现实, 但只停留在了观察生活和暴露生活上, 并没有结合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或批判 ;注重于对现实进行表面的、细致的描写, 但只针对的个别性的问题。由于这种消极的特点, 小说《棉被》尽管揭露的一定的社会现实, 却流露出一种悲观的情绪以及暗淡的人生观, 使人读过之后感到一种压抑感。

参考文献

[1]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43页。

[2]浅井清.研究資料現代日本文学①小説戯曲第一巻[M].東京:明治書院, 1980.第137頁

老舍小说幽默风格成因及特点 篇8

老舍幽默风格的形成,也是他的性格决定的。老舍的性格来源于他生活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老舍出生在旧北京一个贫苦的满族家庭,父、母亲幽默、善良,有正义感,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此,老舍自己是这样说的:“我自幼便是个穷人,在性格上又深受我母亲的影响——她是个愣挨锇也不肯求人的,同时又对别人很义气的女人。穷,使我好骂世;刚强,使我容易以个人的感情与主张去判断别人;义气,使我对别人有点同情心。有了这点分析,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父母亲的优秀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舍。而他所生长的社会环境则是培养他幽默性格和文化心理的沃土。

个人性格的决定,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老舍在开始文学创作时就决定了其作品的幽默风格。

一.以幽默的人生态度和文学观念进行创作

在文学创作中,幽默是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但是,对于老舍来说,幽默则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和文学观念,是他观察社会、表现人生的主观心理定势,老舍的幽默艺术,就是以他的幽默人格为风骨的。也正是这样一种对待人生的幽默态度,决定了老舍的幽默,不仅仅表现在一时一事上,而是一种具有贯穿性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可以从老舍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作品中看到他幽默意识的普遍性体现。

老舍的幽默不仅仅只针对他人,对于自身的短处,他也会以幽默的笔法表达出来。他的短篇小品《写字》,在戏谑调侃中充满自嘲:在书法上根底不深,却又爱表现自己,爱出风头,因而,又常常使自己陷入尴尬难堪的境地。作品由此给人以启迪。书法乃至一切艺术创造,要达到艺术的高境界,需要天才,更需要千锤百炼的刻苦实践。只有能笑自己的作家,才能进入这种幽默的最佳境界,在剖析别人的同时,也剖析自己,才能使作品更加令人信服,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感人。

老舍的幽默涉及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侧重于反映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他总是从幽默对象自身的矛盾和冲突中寻找幽默的爆发点,通过对自然本色的描写,让读者体会其中的幽默内涵,达到简洁而耐人回味的效果。

二.幽默的融合性

幽默的融合性是老舍幽默风格中的一个显著特色,它表现为审美范畴的相互渗透,多重意象的组合,以及内容与形式的交织等。

(一)中外文化在其作品中的融合

老舍的《讨论》,采取的是相声“抖包袱”的传统技法,整篇文章就如一个引人入胜的对口相声段子。文章主要围绕挂不挂日本旗的问题,财政厅长王老爷与仆人的一段对话。王老爷对仆人提出的挂日本旗大怒,喊道:“你把我气死!亡国奴!”随着日本大炮“咣”的一声响,王老爷马上大叫,让仆人“去找块白布,快!”这样的艺术处理,就将人物的性格刻划由表层深入到了人物的心灵深处,使浅俗的戏谑变成了对人物灵魂深处的鞭挞,提升了幽默的质感。

(二)喜剧性与悲剧性的相互渗透

写于l933年的《离婚》标志着老舍的幽默艺术趋于成熟,作品中“男性媒婆”张大哥的敷衍,科员老李不切实际的追求和自相矛盾的性格,以及财政所诸位科员太太为了所谓的妇女解放而组织起来的什么“国际联盟”。妇女解放和“国际联盟”只是她们防范丈夫纳妾的一个手段,等等。这些描写,初读起来令人捧腹,而掩卷思之,则使人辛酸。这是一部以喜剧手法表现悲剧内容的小说,在嘻笑声中弥漫着悲剧气氛,老舍从市民的灰色生活中看到了可笑、可怜、可悲而又可憎等诸多内容,进而用谐谑的笔墨去描述、去揭示。透过这幽默诙谐,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的忧世伤生之情。

(三)多种幽默手法的交错运用

在同一篇作品中,老舍注重交错运用各种幽默手法,以增强喜剧效果。《到了济南》一文中,老舍先后使用了重复、倒置、相互干涉三种手法,来描写乘坐济南载人马车的奇遇,没有精神的瘦马、破烂的车、惊人的车价,这三点在文中的运用,本身就具有了重复幽默的效果,马的没精神与车的破旧,似乎让人有了人负马的感觉,这是倒置的幽默艺术的运用,而马在路上三失前蹄,造成“我鼻子”碰在车窗上,与对面坐的乘客头碰头的顶牛,这又是相互干涉的幽默。作品也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造成接连不断的幽默效果。

上一篇:高三泪珠与珍珠读后感:泪珠与珍珠下一篇: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