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防范与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做好公共场所的电气火灾防范措施,能确保人民财产、生命安全。新时代背景下,重视公共场所电气火灾的防范,根据公共场所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以新的电气火灾防范措施,提升公共场所电气火灾防范质量。为此,立足于公共场所电气火灾成因,提出公共场所电气火灾防范的措施,旨在为人们生活打造良好的公共场所,促进人们健康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电气安全防范与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电气安全防范与管理论文 篇1:

基于大数据的电气火灾防范研究

摘要:现阶段,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技术发展,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化的电气火灾防范工作存在多样化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人们深入化研究电气火灾防范技术,使用具备高科技的手段建立更加完善的体系。在电气火灾防范工作中,比较常见的措施是电气火灾隐患防控网的建立,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创新系统实际应用流程,在技术创新以及模式创新方面改善系统中的循环功能。本文通过对大数据背景下电气火灾防范措施進行分析,结合传统化火灾防范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具体化的解决措施,促进电气火灾防范措施顺利开展。

关键词:大数据;电气;火灾;防范

电气火灾一直是比较严重的灾害问题,长时间处于高发状态,针对电气火灾的有效防范是目前社会十分重视的问题。通过创新电气火灾防范新技术,在大数据基础上,积极利用物联网等新型化技术,构建智慧电气火灾隐患监管系统,以此优化电气火灾防控治理新模式,提高消防安全水平,具有全面性。电气火灾的发生概率较大,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比较严重,逐渐成为新的社会问题。传统化的电气火灾防范技术以及相应理念难以满足消防安全管理需求,提高防范有效性,降低电气火灾发生率,需要创新防范技术以及理念等。

一、传统化电气火灾防范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理念上不够先进

在新型化管理理念影响下,风险评估是过程中必要的阶段,同时在隐患进行预警之前,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火灾报警需要设置在火灾处理应急装置之前,传统化电气火灾防范采取的是预警以及报警理念,这一过程中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分析功能并没有有效应用,在长时间运行中依然处于空白状态。企业、监管部门以及政府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具备科学性的信息交流平台,导致三者之间不能形成信息共享态势,难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有效控制电气火灾。因此基于这一情况电气火灾防范措施需要不断更新,实现模式上以及技术上的创新,将其建立在大数据平台上,构建具备完善性的电气火灾防范系统,使用这种方式降低电气火灾发生频率,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1]。

(二)技术层面上具有制约性

传统化的技术缺乏先进性,因此以往电气火灾防范主要措施是依靠人工,人们利用所学知识,开展防范工作,使用人工排查方式,这种方式也是人们进行安全隐患检查的主要方式,具有基础性作用,但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电气线路自身具备复杂性,极易出现突发性问题,通常情况下的检查难以有效锁定电气线路中断的问题,在日后使用过程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这种隐患在长时间内并不会有效解决。传统化人工排查技术主要是检查电路温度以及电流使用情况,在假设电路过程中也会预留具有安全性的控制范围,在电路中的数据超过这一范围或者是低于这一范围,结果也就表明电路出现问题,使用这种技术,需要的参数数据较少,判断形式具有简易性,仅仅是在表面程度上解决电路中的问题,不能保证检修之后线路中没有安全隐患问题[2]。

二、大数据背景下电气火灾防范体系构建措施

在大数据背景下,电气火灾隐患治理体系是通过传感终端部分,将实时运输数据进行采集,于平台上进行有效分析,以此分析隐患存在的原因,电气火灾隐患预警平台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隐患信息,可以将这种信息数据推送到用户端,在电气火灾管理平台实现全面监管过程中,也可以向政府部门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估报告,过程中通过线下第三方服务开展相应隐患治理服务工作,以此构成电气火灾在发现、管理以及采取措施治理的闭环过程[3]。

(一)隐患分析技术改进与优化

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人们针对电气火灾隐患分析主要是对历史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过程中工作人员结合系统会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模型的利用,深入分析电路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借助计算机计算,将分析报告传输到用户端,用户可以根据这一信息进行有效整治,开展维修工作。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之后,传感器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实现多种类型的传感器,有效组合之后会产生相应的偏离度,也就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开展中所描述的静态偏离指标,用户结合这一分析数据可以及时发现电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这种方式的隐患预警可以提醒用户第一时间检查,不会在事故产生之后再进行挽救,同时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忽略实时报警以及预警功能,可以对电路中的风险等级进行有效评估,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测电路使用安全性。这一过程中需要建立安全隐患检测机制,这种类型的检测适用于数据差距较大的情况,确定其中数据差距原因,比如电路短路或者是电路运行过程中负荷较大。在线路中出现动态性的安全隐患,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损害。在大数据平台基础上的电气火灾安全隐患管理并不局限于数值程度,更加重视数学模型的分析[4]。

(二)治理体系技术改进与优化

基于大数据发展背景,在城市范围内建立传感器通信网络,可以在城市范围内实现网络方面的全覆盖模式,规模较大,并且没有缝隙,人们这一过程中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设计简易性的传感器,现阶段使用的传感器通信平台逐渐实现了这一功能,大多数传感器可以实现一插即用,在技术引导下可以将U网与大数据平台有效结合,以此逐渐发展为全新性的安全防范机构,实现新型化电气火灾隐患处理装置的创新,为智慧型的隐患处理方式奠定重要基础。在城市中的电气火灾隐患传感器处理装置,其终端的数据采集也会超过相应的数量,同时会上升到PB级别,传统化的数据库难以承受大数据输入,因此需要创新大数据技术,这一过程中将大数据技术中的软件功能作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可用性、伸缩性等,同时具备存储以及计算功能,在系统中Hadoop属于分布式的系统框架,具有基础性作用,是通过相关类型产品逐渐演变形成,在系统中发挥数据存储作用的是HDFS,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大量数据的存储,数据计算工作是通过MapReduce软件完成,这一部分具有较高的容量。随着技术不断发展,HDFS的技术性提升对文件中的要求逐渐放宽,可以访问文件系统中的数据内容[5]。HBASE软件功能性较为多样,比较可靠,实现自由伸缩。计算机系统的建立实现结构化的存储集群,满足大数据存储的需求,完成计算以及查询工作,并且在用户过程中可以满足应用需求。

(三)隐患治理体系模式优化与改进

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电气火灾隐患治理体系中逐渐融合多样化的社会资源,对社会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益具有提升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解决长时间阻碍消防部门工作开展的防火模式问题,电气火灾隐患治理体系投入使用可以将消防部门的被动性检查转化为社会资源的主动性投入,过程中积极参与,实现工作协调性,构成社会与消防部门公共同努力的局面。终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获得电气火灾隐患预警平台,终端用户通过手机或者是智能终端的应用,借助平台可以实时在线监管单位的电气线路隐患。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的原则,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主体责任是终端用户,在平台使用阶段可以掌握自身电气线路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消防部门的实际工作开展也可以通过电气火灾隐患治理平台,获得新型化的城市级电气火灾隐患管理模式。长时间发展过程中,消防监管部门在监管企业电气火灾隐患时缺少相应的专业化工具或者是平台,经过这一平台的应用可以为各级消防部门提供区域电气火灾隐患分布实际情况,对消防部门有效掌握电气火灾发展趋势以及相应的风险等级具有重要作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掌握工作重点,提高消防部门资源的合理化配置,重视工作效率提升。

最后需要重视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综合性服务,以此建立火災隐患监管服务,具备本地化以及专业化,有效整合区域专业性服务资源,为终端用户的使用提供更具质量的服务。这一过程中第三方服务需要承担电气火灾隐患的治理综合性服务。

总结:

电气火灾的防范措施应用属于系统化的工程,过程中存在复杂性,利用简单化的思维不能有效解决电气火灾防范问题。目前,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新型化技术的出现,对电气火灾防范问题的解决具有支持作用,因此相关研究人员需要重视这一机遇,创新现有的技术和模式,构建完善的电气火灾隐患治理体系,以此提升火灾防控过程中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实现传统化消防转变为现代化消防。

参考文献:

[1]郝然, 艾芊, 肖斐. 基于多元大数据平台的用电行为分析构架研究[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 37(008):20-27.

[2]Li Junnan, Li Wei, Li Huijun,等. 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电力能源大数据采集与应用研究[J]. 电测与仪表, 2019, 056(012):104-109.

[3]王静, 高昆仑, 卞超轶,等. 基于大数据的能源集团统一运行监测与安全预警平台[J]. 电信科学, 2018, 034(005):155-162.

[4]柴谦益, 郑文斌, 潘捷凯,等.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与故障处理方法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 2018, v.41;No.507(04):105-108.

[5]赵栋, 刘宏. 智慧用电监控系统在电气火灾中的应用[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8, 037(012):1697-1700.

作者:万亮

电气安全防范与管理论文 篇2:

公共场所电气火灾成因与防范策略研究

摘要: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做好公共场所的电气火灾防范措施,能确保人民财产、生命安全。新时代背景下,重视公共场所电气火灾的防范,根据公共场所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以新的电气火灾防范措施,提升公共场所电气火灾防范质量。为此,立足于公共场所电气火灾成因,提出公共场所电气火灾防范的措施,旨在为人们生活打造良好的公共场所,促进人们健康发展。

关键词:公共场所;電气火灾;方法对策

引言

在公共场所发展进程中,电气设备故障、电气线路都具有隐蔽性、潜伏性特征,在人们日常巡查过程中很难发现问题,故而,公共场所时常发生电气火灾问题。时代背景下,重视电气火灾这一问题,加强消防管理工作实施成效,以针对性的电气火灾防范措施策略,减少电气火灾发生率,进而为人们生活打造安全舒适的公共场地。

1.公共场所电气火灾成因

1.1短路与过负荷

在公共场合电气火灾问题的发生,最主要因素是电路自身因素以及电路过负荷因素。在电气火灾中,电路问题多样化,其中短路问题能直接生成电气火灾问题。与此同时,公共场所运营时间较长,所使用的电路设备长期存在超付荷工作,很容易出现线路老化等问题,如果线路检测工人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很容易形成商场电气火灾事故。

1.2安装不恰当

在公共场所建设之前,线路的布置、灯具的安装是关键,如果在此过程中存在线路布置混乱、灯具安装不规范问题,很容易在公共场所运营过程中出现电气火灾问题。例如,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在施工过程中线路的布置较为混乱,不科学,这很容易在电路使用过程中形成问题,生成火灾事故。同时,针对灯具的采买、安装工作模式,如果不加强监督与管理,使灯具安装不合理,存在电气火灾发生隐患。

2.公共场所电气火灾防范措施

2.1重视电气火灾问题

在公共场所电气火灾防范过程中,应关注电气火灾问题,认知到电气火灾形成对人身财产的危害,采取有效的方式,规避电器火灾问题的生成。首先,提升广大居民的认知度,使人们重视电气火灾防范问题,减少电气火灾发生率。其次,身为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根据存在的电气火灾问题,构建电气火灾防范制度,使工作人员定期检查、排查电气火灾隐患,做到问题的早发现、早解决、早预防的工作机制,从而减少重大电气事故发生对公共场所人员的危害性。最后,不断提升公共场所工作人员的消防技能,引领工作人员定期排查电器设备,及时获取存在的线路隐患问题,根据此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解决问题,做好公共场所电气火灾防范工作。

2.2构建完善的线路安装机制

在公共场所电气火灾防范过程中,构建完善的线路安装机制是关键。因此,应加强构建线路安装机制,实现公共场所电路安装机制的统一化,以此为标准,促进电路布置、灯具安装的有效性。首先,政府应重视公共场所存在的电气火灾问题,由于公共场所的电气火灾问题,研究其问题成因,采取良好的措施,并定制线路安装机制,加强线路安装机制的推广,使各大场所都以此线路安装为基础,让线路布置、灯具安装更具科学性。其次,身为公共场所的负责人,应重视公共场所存在的电气火灾问题,在公共场所建设支出应根据政府提供的线路安装机制,进行针对性的施工,促进线路布置、灯具安装、设备安装的良好模式,以此为依据,为公共场所良好运营提供保障。最后,公共场所负责人在线路安装中,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引领,构建线路安装机制,使工人进行合理的施工,解决存在的电气火灾问题。

2.3打造智能化监督线路系统

针对公共场所电气火灾问题的生成,可在互联网时代下,加强先进技术运用到电气火灾防范工作中,提升电气火灾监督管理成效。首先,重视消防工作的开展,推进先进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运用,实现消防工作智能化实施模式。例如: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消防工作中,针对公共场所存在的电气火灾问题,使其在技术的干扰下,进行良好的监督与管理。人工智能运用到消防工作中,其能智能化的管理监督消防安全问题,一旦发现消防隐患问题,会及时报警,并给予一定的警示,工作人员根据此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消防防范措施,从而规避重大电气火灾的生成。其次,消防工作单位与公共场所实现联网工作机制,推进智能化消防被运用到公共场所中,以智能设备监督线路的安装,提升管理工作成效,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问题。例如,消防部门与公共场所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用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化的监督线路系统,将消防部门作为系统的主控制中心,加强对公共场所电器设备的干扰与干预,及时排查存在的问题,进而减少公共场所电气火灾发生现象,实现公共场所电气火灾的有效预警、有效解决、有效消除的工作机制。

结语

公共场所电气火灾成因及防范措施的实践,能立足于当前公共场所电气火灾问题,进一步明确电气火灾的成因,采取有效的电气火灾防范措施,实现以往电气火灾防范体系的优化,提升公共场所的电气火灾防范策略,维护公共场所秩序,为人们生活打造良好的公共场地。因此,公共场所中应重视电气火灾问题,打造智能化的监督线路系统,构建完善的线路安装机制,提升公共场所电气火灾控制治理成效。

参考文献:

[1]闫浩.试论建筑电气防火漏电保护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关联设计[J].低碳世界,2020,10(12):255-256.

[2]田智嘉,张曦,李猛.基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和消防数据管理云平台的火灾防范措施浅析[J].今日消防,2020,5(11):16-18.

[3]艾潇.共商电气火灾防控大计 2020电气火灾防控技术高峰论坛在京隆重举行[J].消防界(电子版),2020,6(21):20-23.

白城市消防救援支队  吉林白城 137000

作者:吕行

电气安全防范与管理论文 篇3: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现阶段公路工程施工操作时存在的安全问题:质量管理内容不全面、管理体系完善性不足、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团队专业性不強;探索了安全管理的整改方案:全面落实质量管理、提升管理体系完善性、有序开展安全管理、加强管理团队专业性,工程实例从爆破、用电等视角,研究安全管理方法,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落实。

关键词:公路工程;管理团队;安全管理

0 引言

在物流行业有序发展、网络交易量逐渐升高的情况下,交通道路工程的安全性尤为关键。公路项目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具有较为显著的经济推动作用。然而,围绕公路开展的各项建筑活动,存在人员专业性不强、材料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难以保障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落实,形成施工隐患问题。

1 问题分析

1.1 质量管理不全面

公路施工是用于各城市连接的关键因素,能够确保城市间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效果,同样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路径。在公路建设施工时,会发生的质量问题较多。质量管理是保障工程安全有序进行的关键因素,因此各方面质量管理内容,是落实安全管理的重要路径。

其一,材料质量管理。在公路建设施工使用的材料,具有种类多的特点,在材料市场规模扩大的情况下,材料质量表现出差异性。在材料采购期间,由于材料管理体系不完善,由此形成了采购批次较多的问题。在采购任务增加的情况,无预算约束、无质量监督的采购方案逐渐出现,无法保障产品质量。在施工材料存储期间,并未设定相应的存放管理制度,难以有序摆放施工材料,形成了材料调度管理问题,增加了材料消耗量,降低了材料质量。如果材料性能欠佳,比如脚手架结构稳定性不足、钢架强度不足,将会引起严重的施工事故,威胁着施工安全体系构建。

其二,人员素质管理。国内以公路工程为主体进行资金投入的规模逐渐扩大,市场中的操作工人,普遍存在专业技能培训不到位的情况,管理人员在统筹规划时存在管理知识不充足的情况,对公路质量控制形成了负面作用[1]。如果管理人员质量意识不佳,施工时存在项目平稳性不足,安全网质量未查等问题,将会引起施工器具坠落、项目工程塌陷等安全问题。

1.2 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公路施工组织在进行工程管理时,通常采取管理部门设立方式,以此保障工程问题的解决效果。然而依据部门设定情况可知,部门整体定位较低,难以落实管理各项工作。安全管理部门权限不高,能够管理的项目具有限制性,管理决策的制定能力不高,获得其他部门认可的可能性较低,形成了施工管理受阻问题。同时,安全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比如安全管理观念、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措施先进性等,均是保障工程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

1.3 安全管理不到位

在实际施工时,安全管理人员在专业、学历、思想认知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性,工人对安全生产未予高度认识,施工单位并未配置相对完善的安全设施,由此提升了施工活动的安全管理难度,难以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对公路质量与安全形成威胁。

1.4 管理团队专业性不强

在公路项目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公路施工活动对应的安全管理工作,关乎着工程进展的顺利性,备受各阶层人们关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如果管理团队存在专业认识不强问题,在质量问题中无法给予有效解决,难以保障工程管理有效性。多数工程中,依据管理人员经验进行问题判断,缺失安全管理的专业性与完整性。因此,施工单位需要依据专业模式,开展风险意识培养工作,加强内部员工培训及学习,确保工程安全管理质量。

2 安全管理的整改方案

2.1 全面落实质量管理

围绕公路工程管理工作,在进行管理方案优化时,需要以工程全环节为视角,有序落实质量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保障工程质量。加强质量管理,为安全管理工作创设条件。

其一,质控工作。在材料全流程中,比如前期采购、中期调度与运输、中后期存储与使用等,加强质量管理,有序开展材料性能检测工作,最大程度地保障材料工作性能。在采购前期制定量化方案,结合工程BIM模拟施工给出的材料需求量,制定相应的采购方案,减少材料数量采购设计超过浪费、过少误工等问题。在中期调度与存储各项工作中,需要进行相应防尘、防潮等工作,防止客观环境带来的材料性能影响。在材料开工使用时,需要结合工程标准,规范操作。如果材料有剩余,在性能保质期内转售给其他项目、折价返给供应商,以提升库存管理的有效性,减少材料余量堆积问题[2]。全环节保障材料质量,防范工器具、材料质量引发的安全施工事故。

其二,加强工人质控观念建设。在公路开工建设期间,加强人员质控管理,能够确保施工团队整体操作的规范性,减少工程安全问题。在团队建设期间,管理人员可采取工程质量检测、操作规范性抽查等形式,从中选出质控优秀的工人,阶段性进行技术培训工作,有序落实技术审核工作,逐步增强工人操作专业性。提升人员质控与安全施工思想,使其能够及时排查工程安全问题,维护施工安全。

2.2 提升管理体系完善性

在公路施工期间,需要配置完善的安全管理程序,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稳步落实。顶层管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完善管理方案,补充管理权限,提升管理职能的优化性,制定相应的约束制度。在选聘管理人员时,适当设定选聘门槛,增加管理人员工作规范性。在选择安全管理人员,以丰富工程管理经验、较强的安全管理技能为基础,有序落实项目管理工作,逐步增强工程安全管理有效性。

2.3 有序开展安全管理

对公路施工活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需要加强工程整体安全设施建设,确保工程顺利执行。在此期间,工人需要高度重视施工各环节,逐一落实安全管理工作,阶段性开展安全施工技能宣传与知识宣讲,确保安全施工方法的普及力度。比如召开安全施工讲座、播放安全施工指导视频等,逐步提升工人施工操作的安全性,辅助工人逐渐丰富安全施工技能,掌握各项安全操作方法。与此同时,建立安全施工监管体系,加强工人与管理层交流,结合实际工况,建立安全责任体系。

加强施工机械管理,从采购性能检测、日常零件保养、故障运维等视角,加以有效管理,減少设备安全问题发生。设立工人安全管理小组,每日进行设备性能检测,及时排查设备故障问题,更新性能欠佳的设备,全面掌握新设备的操作方法,提升设备运维全面性,减少设备故障发生可能性,延长设备施工可用时间,有效推进工程进度[3]。

2.4 加强管理团队专业性

在公路工程进行时,施工单位需要加强管理团队专业性建设,以此保障安全管理有序落实。

其一,在选聘工人与管理人员,考察人员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确保每名管理人员拥有扎实的知识技术,较强的管理能力。

其二,加强安全管理团队专业性建设,以内部管理为视角,划分相关责任人的管理权限。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相关人员追责,及时掌握问题成因,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确保安全问题获得解决。

其三,加强在职人员思想建设。开展专项技能培训与知识考评工作,逐步提升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使其具备较强的安全管理能力,为安全施工奠定基础条件。

3 公路安全管理实例分析

3.1 工程情况

某工程为公路项目,在施工期间,依据一级公路标准开展改建施工,施工项目包括路基、桥涵、排水等。由于施工操作可能引发泥石流、桥洞崩塌等灾害问题,需要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施工进展顺利。

3.2 安全管理规划

(1)施工前期安全规划。工程操作区设有各项安全管理图纸,比如消防摆放图、严禁操作指导图、生活区安全管理图、大型设备的安全操作流程图等。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要求工人能够按时领取安全施工用具。特殊施工项目,确保持证作业,配置安全监督人员不定期巡查。

(2)用电管理。在工程中引入了两台耗电设备,如果电量超过50千瓦,由施工组织进行用电管理。在安全监理、工程总管理人员的联合协作下,给出电气安全实操方案,提升电气安装操作规范性,制定电气运维方案,有序落实交接工作,绝缘处理手动施工器具。电力线路进行安全保护时,使用TN-S接零保护方式,接地电阻需要控制在4欧姆以内。

(3)施工安全管理。案例工程中的施工改造项目,以高空作业为主。因此,在施工期间,对施工范围内的各项结构进行安全防护添加,比如栏杆、踢脚等。无法装设安全设施的情况下,使用安全带、人行电梯、密孔防护网等安全设施,防止施工用具掉落。在施工前期,对需要使用的施工设备进行故障排查,确保施工质量,减少设备事故问题。应对模板、支架等施工环节,进行性能检算,给出充足的安全施工方案,同时完善安全措施。在重要施工项目操作时,如果突遇恶劣天气,比如暴雨、强风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必要时安装避雷针,确保施工安全。

4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期人们生活质量有所提升,相应对出行给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由此增加了城市文化的宣传共享效果,缩短了城市间距,形成城市联合性的发展体系。为最大程度地保障人们出行安全,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积极落实质量、安全、思想各项管理工作,确保交通道路质量最优、性能最强、结构安全。与此同时,引入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管理有效性,确保施工安全,带动交通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闫秀海.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交通世界,2020(9):122-123.

[2]梁雪峰.分析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9(14):258-259.

[3]王志宏.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268-269+272.

作者:司玉金

上一篇:音乐美学的文化阐释论文下一篇:二年级工作总结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