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依据原有基础和社会人才需求,石家庄经济学院选择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既有水、工、环地质基础,又掌握一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取得良好效果。由2003-2006届毕业生统计数据可见一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给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给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1: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强化管理措施举要

摘要:文章列举了我校给排水专业采取的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管理、采取鼓励校外毕业设计(论文)、行业专家参与毕业设计(论文)、合理安排毕业实习和成果盲审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给排水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方案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1]。好的实践教学管理方法是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稳步提升的前提,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给排水专业”)一贯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通过不断完善和强化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措施,有效地保证了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现将我校给排水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强化管理措施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强化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管理

1.充分做好前期准备,保证选题质量。做好选题工作是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前提。为了确保选题质量以及学生能在第八学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我专业一般将选题等前期准备工作安排在第七学期末进行。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分为给水、排水和建筑给排水三个方向。所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要在第七学期末按时上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待上报题目汇总完毕后,三個方向的指导教师对各自方向的题目进行逐一审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需符合以下三个要求:(1)确保一人一题。所谓的“一人一题”并不单指题目不同,更重要的是设计参数不同。(2)题目尽量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由于毕业设计来自实际工程,学生获得了足够的工程设计锻炼,毕业后从事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学生一般能很快胜任设计工作。(3)确保难易程度以及工作量适中。毕业设计(论文)是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为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打基础的重要环节。

在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查完毕后向学生公布设计题目,供学生自由选择。一般情况下,允许学生先选择两个不同方向的题目;在此基础上,由负责教师根据学生已经签订的工作去向、学生成绩和学生班级进行调整,确保已签订工作的学生选择与将来工作相关的题目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以帮助学生将来更加顺利地就业。同时,确保每个教师指导的学生来自不同班级,成绩分布较为均匀以降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难度,并尽量满足学生的选择。调整完毕后,向学生公布选题结果。如果有学生对选题结果有异议,可以和同学商量,在双方自愿和指导教师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微调。

2.强化过程管理,保证成果质量。我校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管理非常严格,规定每个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每周指导学生时间不得少于10小时,其中至少4小时是现场指导,其他时间可以采用电话、微信、QQ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能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解决问题。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本专业要求每个指导教师上报指导时间,以便学校督导团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抽查,督促指导教师按计划进行现场指导,解答学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确保教师督促学生按照进度计划完成工作。针对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出现的部分学生态度不认真的现象,我专业实行严格的点名和请销假制度。整个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安排指导教师每天对学生进行考勤,考勤结果记入平时成绩。

为了听取多方意见,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半个月左右进行设计成果的交叉评阅。每个方向内部的指导教师对其他教师指导的学生的成果进行检查,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设计成果。同时,评阅教师给出具体评阅分数,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最终成绩的组成部分。

3.实行全员答辩以及二次答辩制度。本专业执行严格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制度,要求所有学生参加答辩。答辩顺序由每个设计小组的组长抽签决定。正式答辩包括成果介绍、必答题回答、自由问答三个环节。参加答辩的教师根据学生答辩的表现以及设计成果质量,按照打分表的设置逐项给出现场答辩成绩,并结合考勤、交叉评阅等成绩计算总分。

毕业设计是四年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我校规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排名后2%者为不及格。我专业在答辩结束后分方向将学生的总成绩进行排名,从三个方向中选出若干成绩差者参加专业举行的二次答辩。按照比例,根据答辩成绩选出差者认定为不及格。不及格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继续对成果进行修改和完善,参加学校组织的二次答辩。

二、其他措施

1.鼓励学生进行校外毕业设计(论文)。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触实际工程,也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鼓励学生进行校外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的前两周,由学生提出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申请,经负责教师审查合格,并按照学校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学生可以进行校外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由校内同方向的指导教师和所在单位的指导教师进行联合指导。校内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毕业设计(论文)顺利进行。在交叉评阅开始前,进行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必须返校,参加交叉评阅以及后续的毕业答辩。

2.严格控制毕业论文的学生数量。根据我校给排水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与建筑给排水和水处理相关的技术型人才;同时,本专业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科研的极少。因此,本专业严格控制做毕业论文学生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只有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在自愿和有教师愿意指导的情况下才允许做毕业论文,这样学生往往在第七学期确定了保研资格便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开始论文相关实验。由于时间相对充裕,实验和论文质量一般较高。这些学生在本科阶段受到了良好的科研训练,往往能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很快成为导师的科研助手,因而深受导师欢迎。高素质的保研生也为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赢得较高的声誉。

3.聘请行业专家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和答辩。在毕业设计中期,邀请专家进校参与指导毕业设计。专家进校后,首先会以实例的方式讲授设计的经验和要点。此时经过了前期的资料查阅、思考、计算和讨论,学生对理论知识和设计的内容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因此更容易理解专家讲授的内容。在随后的交流中,学生可以集中向专家提问自己的设计存在哪些问题,专家的集中解答也便于解决学生的问题。专家参加毕业答辩,主要是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提问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通过专家参与毕业设计指导与答辩,有效地解决了指导教师无法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学到了实际的工程设计经验,有效改善了毕业设计质量。

4.充分发挥毕业实习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所必须完成的另外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合理安排毕业实习,让毕业实习成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手段。我专业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毕业设计开始后一个月左右进行,此时学生在设计中会遇到一些靠理论计算和查阅资料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将毕业安排在此时进行,学生会带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便于解决毕业设计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我们和一些毕业实习单位达成了协议,由实习单位向学生提供本单位的设计图纸,在带队教师和实习单位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揣摩和研究,对提高毕业设计图纸的质量大有帮助。

5.执行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盲审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本专业设计的质量,本专业执行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盲审制度。近几年来,每年会从当年的毕业设计(论文)随机抽取2—3份,送给校外同行专家进行盲审。根据专家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措施,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三、结论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过渡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通过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管理以及采用多种措施,提高了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参考文献:

[1]陆静.提高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途径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4,(1):37-38,42.

作者:帖靖玺 王玉霞 李宗喜

给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2:

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探索

摘要:依据原有基础和社会人才需求,石家庄经济学院选择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既有水、工、环地质基础,又掌握一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取得良好效果。由2003-2006届毕业生统计数据可见一斑。四届的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86%、95.4%、95.8%和100%;从事地学类相关工作的分别占毕业生人数的40.7%、69.2%、75.8%、72%;从事环境与水利水电工程的分别占毕业生人数的7.9%、9.5%、15.2%、16.1%。在对用人单位是否愿意继续招聘本专业学生的调查中,85.1%的单位作了肯定的答复。

关键词:环境工程;特色人才;环境地质;收效

石家庄经济学院(以下简称“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建立在原有“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基础上,属全国专业整理后专业内容调整较大的专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家教育部管理专业之一。如何搞好这一专业建设,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是专业调整之后的重要任务。作者根据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特点进行多年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改研究,获得本校重点教改项目资助,本文即依据项目研究报告撰写而成。

一、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

1.环境工程专业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1998年,国家教育部专业整理中将原属地矿、冶金、海洋、农林、交通等一些与环境工程相关的专业划归环境工程,不仅大大增加了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院校,更增加了专业方向的多重性。在不同行业环境治理人才的需求下,许多院校按照“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专业方向”的原则,培养带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而形成了环境工程专业方向的多元化。因此如何立足环境工程专业,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特色型环境治理的技术人才,成为本校该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

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源于两个方面的前提条件。首先,该专业是1999年由原河北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调整而来的,具有良好的环境地质方面的基础,特别是在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雄厚的教学资源。其次,地质环境治理和地质灾害的预防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完成。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着发挥自身特长,办特色专业的指导思想,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需求出发,结合本校的资源配置和专业特长,进行专业建设,充分利用自己的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培养既有一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专业基础,又掌握环境监测、水处理技术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技术与技能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一方面按传统的专业分工,他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他们又可以解决涉及交叉学科领域的问题,把地学与环境科学两方面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解决诸如地下水污染防治、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勘查与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面的问题。

经多次培养方案的调整,该专业现在形成环境地质和污染控制两个柔性方向,以环境地质为特色,培养环境治理与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地下水污染防治,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处理与污染控制,环境评价等方面工作,服务于生产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管理部门等。

二、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2000年全国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届第六次会议对该专业的教学建设与改革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确定了新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其起步阶段的教学计划就是按照会议精神的总体框架制定的,并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薄专业”的高校改革指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中加强了基础课程、人文课程、特色课程及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可以说起步之初就站在了新的人才培養的起点上。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国家在环境方面的投资不断地加大,环境问题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国家基本建设过程中环境地质、地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专业队伍的建设也在不断地加强和完善。针对这些情况,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教学、实习和科研等方面及时调整,注重实践教学和实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大胆的实践。经过几年调整,逐步形成目前的人才培养框架模式,即适应市场人才需要,占领环境地质市场,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地矿与环保行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其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适应国家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的以环境地质为特色的环境治理、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与评价、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生既系统地掌握宽厚的工科公共基础理论知识,又受到良好的环境工程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训练。毕业生掌握资源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基本理论与专门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够面向环境保护生产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管理部门等从事有关环境工程的规划、设计、监测、评价、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管理和教学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2.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1) 培养计划的调整

从1999年到2005年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几经修改。其中1999-2000级教学计划,基本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制定的课程框架体系安排课程,其特点是: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课占有相当大比例(58.2%),在体现本校专业特色方面不够突出,只安排环境地质学基础、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少量特色课程。这些课程不能满足本校多年来形成的就业渠道中(地矿系统)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进行了调整。2001-2002级教学计划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比例(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课所占比例为53.7%-53.9%),对专业课进行较大调整,将矿物岩石、构造地质、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等课程列入专业必修课,扩大选修课专业领域;将专业调整为环境水文地质、水污染控制两个方向,但其反映的专业面偏窄,仍不能完全符合现代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完全适应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对2003-2004级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课所占比例调整为55.7%;进一步调整拓宽专业必修课内容,增加土质学与土力学内容,将专业方向确定为环境地质和污染控制工程。

根据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005年对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再次进行调整。其特点是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培养措施;增加实践教学时间与学分;明确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调整后的课程具体安排是:公共基础课约占总学分的37.37%;专业基础课约占总学分的17.17‰专业必修课按照环境地质和污染控制两个方向分别设立课程,环境地质方向开设地下水

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地下水污染防治、地质灾害防治等;污染控制方向开设给排水工程、物理性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实验等,专业必修课约占总学分的14.65%。专业选修课开设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环境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同位素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数值模拟、环境地质与工程、清洁生产、环保设备基础、CAD辅助制图、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课程实验结合课程讲授进行,约占6.61%的学分。实习环节包括一年级认识实习、二年级教学实习和三年级生产实习,分别占总学分的1.02%、2.50%、3.03%,并且针对实习内容分别建设有相应的实习基地。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要求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或生产项目,依据实习内容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进行论文答辩。该环节约占总学分的7.55%。

(2)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结合环境工程的特点,非常注重实践教学,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在实验室方面,投资百万元建设了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和环境微生物实验室,该实验室可以进行常规的水污染控制实验和微生物实验;完善了水力学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和渗流实验室,可以进行水力学实验、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规律和净化机理演示实验,可以进行地下水、地表水和污水的水质分析检测。结合课程内容,使学生在能动手实验的同时,增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在实习方面,为了保证实习的效果,保证实习时间和实习内容,针对三次实习分别建了三个固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具备完善的生活实施和实习场地,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培养动手能力,了解从事生产工作的方法、思路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特色人才培养的效果

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到2006年已经有四届毕业生,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突出办学特色,坚持教学与实践结合、教育教学面向社会需求,服务于用人单位的办学思路。结果反映毕业生的就业、专业去向、考研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等均取得的良好效果。

1.毕业生就业率(截止到当年7月)。1999级(2003届)为86%;2000级(2004届)为95.4%;2001级(2005届)为95.8%;2002级(2006届)为100.0%。

2.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情况。2003届考取16名,占毕业生总数的17.6%,占报名人数的37.2%;2004届考取9名,占毕业生总数的13.9%,占报名人数的34.6%;2005届考取27名,占毕业生总数的28.4%,占报名人数的51.9%;2006届考取16名,占毕业生总数的17.2%,占报名人数的39.0%。

3.毕业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情况。为反映毕业生就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状况,我们对2003届至2006届毕业生从事工作的单位进行了调查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以从事地学类及其相关工作为主体,其所在单位为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岩土工程、地质勘查、水文与工程地质等单位。2003、2004、2005、2006届毕业生在这些单位工作分别为37人、45人、72人、67人,占应届毕业生人数分别为40.7%、69.2%、75.8%、72%;从事环境工程、水利水电方面工作的毕业生分别为7人、6人、14人、15人,占应届毕业生人数的7.7%、9.2%、14.7%、16.1%;从事地热、石化、公务员、高校及其他行业的分别为47人、14人、9人、11人,占应届毕业生人数的51.6%、21.5%、9.5%、11.8%。

4.考取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专业分布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专业分布主要为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环境地质与矿产资源、水资源与水环境、地质与岩土工程、环境工程等为主。其中2003届毕业生考取这些专业的学生分别为2人(占12.5%)、2人(占12.5%)、5人(占31.3%)、0人、4人(占25%)、;2004屆分别为0人、4人(占44.4%)、3人(占33.3%)、1人(占11.1%)、1人(占11.1%);2005届分别为4人(占14.8%)、8人(占29.6%)、5人(占18.5%)、2人(占7.4%)、5人(占18.5%);2006届分别为1人(占6.3%)、6人(占37.5%)、6人(占37.5%)、0人、2人(占12.5%)。

5.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在对4年来学生就业单位的信函调查的反馈评价意见中,认为该专业毕业生服从组织领导、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优秀的占88.2%;认为专业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优秀的占23.5%,良好的占64.7%;认为实际工作能力优秀的和良好的各占41.2%;认为开拓创新精神优秀的占29.4%,良好的占52.9%;认为职业道德和吃苦精神优秀的占64.7%;认为人际沟通能力优秀的占64.7%。在是否愿意继续招聘本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中,85.1%的单位作了肯定的回答,4.9%的单位作了否定的回答,10.0%的单位作了不明确的答复。

四、结论

1.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建立于地矿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基础上,源于水、工、环一体的已有地矿系统专业模式,在1998年专业整理后一度按照该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框架进行人才培养。

2.经过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关系的实践证明,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不能放弃原有地矿系统对环境地质人员的需求市场,为适应这一市场的需要,必须确立本校环境工程特色人才的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在国家专业目录的框架下培养环境地学特色型人才。

3.特色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实践,不断调整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使其既贴近生产实践需要,又不脱离专业目录限定的框架,形成宽基础、厚专业、重实践的应用性人才。

4.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重视实践技能训练,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适应工作单位的需要。

5.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本校的毕业生比较满意,认为可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具有很好的动手能力,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证明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符合高校学生培养面向实践、面向社会经济和市场需求的要求。

6.为适应市场需求,拓宽就业渠道,及时调整与拓宽专业领域,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开设适当的专业方向对专业人才培养致关重要。

7.普通高校大学教育与教学,同时担负向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员和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输送继续深造的研究生的双重任务,支持、鼓励和指导应届毕业生积极参加研究生考试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特色型人才培养中,该专业研究生考取率和专业去向均取得很好效果。

8.特色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不能固定为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方案,使之更加贴近实践,适应需要,因此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非完美,仍需继续调整,在实践中不断改革。

作者:李占乔

给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3: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摘 要]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今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办学理念转变和教学思路改革的主导方向。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包括学术性标准和职业性标准。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基本要求,如何建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每位大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全新的难题。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给水排水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方法

一、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之一”。2010年6月,教育部在全国开设工科专业的1003所本科高校中批准了61所高校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试点院校,其中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高校共有4所。[1]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国现已有10余所大专院校开展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卓越计划”,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其中除了既包括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老牌重点院校外,也涵盖了诸如山东建筑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等新兴力量。可以看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卓越计划”是大势所趋,也是今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办学转变理念和改革教学思路的主导方向。

创办于1952年的武汉理工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有着长达60余年的办学历史和较为丰富的培养经验,曾被誉为全国高校给水排水专业中的“老八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我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在全国的排名和影响力已今不如昔。为了贯彻落实纲要精神,配合教育部开展的高等学校“卓越计划”,我们以培养造就具有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人才为教育目标,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研究,力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发展和壮大我校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卓越计划”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探索,重在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2]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3]与此同时,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也是保障和评价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依据。结合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参考国内已开展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卓越计划”院校的相关有益经验,以及本专业主要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要求的反馈信息,我们主要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学术性标准、职业性标准等方面,建立兼具工科专业普遍特点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一)学术性标准

大学教育首先是学术性教育,而“卓越计划”最大的特点则是在学术性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自主性,给予学生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鼓励学术创新,促进其专业化、个性化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保证“学术为本”这一根本价值,建立合理的学术型标准,构建适合的知识结构系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必要条件。结合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自身的特点,相关的学术性标准既可包括广泛的通识性知识(诸如人文社科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等)、专业基础知识(诸如水力学、微生物学等)、专业性知识(诸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也应涵盖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知识(诸如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而如何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有机组合,将创新能力作为系统的核心,则是构建完善的学术性标准体系的一大难点。

(二)职业性标准

所谓职业性标准,就是以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岗位适应性程度来评价高校的教育质量。[4]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职业性标准制定,应树立服务于市政工程行业、给水排水工程行业和水污染控制工程行业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供水、排水)和环境需求(水源保护、水体修复)为导向,以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要求的反馈信息为补充,以各种实际的给水排水工程实例为依托,以水处理技术为主线,通过校企联合、校企互助,统筹规划学生应达到的培养目标,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基础课程教学、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实训教学是工程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是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关键。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已经不能适应“卓越计划”对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5]我们以现行的《武汉理工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为基础,以培养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提出“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多交叉”的培养目标,并据此进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巩固培养计划中的多种类基础课程,强化培养计划中的实验类课程,增加培养计划中的创新性课程,注重培养计划中的实践实训性课程,以此构建跨学科交叉整合的课程体系。

(一)“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多交叉”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就是要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强,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的栋梁人才。因此,我们制定了“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多交叉”的培养目标。

首先“宽口径”,即不拘泥于给水排水工程行业内的知识,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各个专业,使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个性突出,具备不同行业发展的潜力。其次“厚基础”,要求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牢固掌握,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重实践”,即对学生进行给水排水工程理论与实践的训练,通过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等方式的引入,突破以往“填鸭式”课程教学为主的模式,强化工程实践和工程应用能力,强化动手能力而。最后是“多交叉”,通过对交叉学科的学习,帮助学生找寻不同学科的交叉互通点,以引导式思考、案例式教学等为中心的多元培养模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造就具有给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经济等专业学科背景,满足给水排水工程各关键技术领域及其相关不同行业需要的基础宽厚、创新意识强、工程素养突出、综合素质优秀具有发展潜质和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人才。

(二)跨学科交叉整合的课程体系

作为“卓越计划”的培养对象,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不同知识的交叉融合,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因此,构建跨学科交叉整合的课程体系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参考和借鉴国内外高校同类专业的建设经验,以给水与污水处理为核心技术来进行专业定位、专业发展和专业交叉渗透融合,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入手加以优化。在重点介绍基础内容的同时,强调水处理工程的最新进展情况及相关专业的行业动态,如新增设了水环境化学、建筑暖通空调、水工程新技术与新材料、环境监测与评价、给排水工程监理、人工湿地技术等课程,着力改变以往单纯以本学科知识点为标准构建课程体系的观念,按照“卓越计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的要求,以满足学生自身未来发展和行业当前需求为目的,进行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增加选修课程、综合性课程的数量,让学生自主选择,引导他们自主地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通过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著名高校的紧密联系,加强外文教材的引进和修订工作,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能够真正接触到国际最新专业进展情况。

四、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

在“卓越计划”通用标准讨论稿中,对本科层次工程师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包括“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6]实践是工程的灵魂和根本,实践类教学是大学工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加大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类教学的改革力度,以期通过增设“工程实践课群”和建立“1+1+1”培养模式,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一)工程实践课群

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我们设立了以课程实践、项目实践和工程实训为基础的工程实践课群,涵盖与基础理论相关的实验课程(如水处理实验、给水水质检测实验)和课程设计(如自来水厂设计、污水处理厂设计)、与实际工程相关并到实地参观、亲身参与的实习课程(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实训课程(如给排水基础强化训练、给排水能力拓展训练);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内容,整合相关的课程实践、项目实践和工程实训课程,创建工程实践课群;合理分配实践类课程的课时及开设时间,使学生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后,马上通过工程实践课群的锻炼,加深印象,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1+1+1”培养模式

“1+1+1”培养模式即将课堂教学—实践操作—企业实训三者有机结合,从这三种不同类型培养方式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教学评估及教学保障入手,建立完善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解决当前实践性教学的结构不完善、教学内容单薄、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依据培养内容在不同时间点上所处的不同阶段和层次,我们按照理论学习、动手操作、实践创新层层推进的方式构建“1+1+1”培养模式,使学生通过学习—动手—实践层层推进的方式,完善工程创新能力的形成、培养和训练过程,在理论学习—模拟试验—工程现场相结合的学习环境中逐步造就成一名合格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

五、结语

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基本要求,如何建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每位大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全新的难题。本文针对我校开展的相关教育改革研究工作,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瑕疵及未能深入研究的内容。在此仅希望能抛砖引玉,为新形势下我国大学工程教育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探索新的思路。

[ 注 释 ]

[1] 张建锋,黄廷林.基于“卓越工程师”目标下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93-96.

[2] 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第五届第二次会议[C].广西:桂林,2011.

[3] 陈希.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N].人民日报,2010-07-09(A8).

[4] 陈玉强,朱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203-204.

[5]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6] 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给水排水工程专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张翔凌 姜应和(等)

上一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分析论文下一篇:进出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