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护理管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消化内镜室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标准化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平均检查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消化内镜护理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消化内镜护理管理论文 篇1: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摸球分对照、观察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风险控制模式,观察组40例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更低且患者对护理措施评分更高(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患者对消化内镜护理措施评价更高。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模式;消化内镜检查患者;护理风险控制;护理价值

胃肠疾病检查主要以消化内镜检查为主,搭配临床护理可提高检查效率,保障检查结果准确无误[1]。基于医学专家研究分析,为使护理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必须采用科学的护理风险管控模式,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落实可满足护理要求[2]。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筛选符合诊断标准;病历资料齐备;病史清晰;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剔除有其他重大疾病或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选出的80例患者参与摸球,对照组40例,男女1:1;(42.11±6.22)岁。观察组40例,男女1:1;(42.15±6.19)岁。组间资料对比,P>0.05。

1.2操作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风险控制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知识和防控技能培训,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观察组:PDCA循環管理模式:(1)P(Plan,计划):,从检查前、中、后三个阶段科学评估护理风险并制定整体管理计划。(2)D(do,执行):加强人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①检查前同患者深入交流,讲解消化内镜检查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辅以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心理;②检查中严格执行检查操作,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并做好体位舒适护理,设置格挡避免患者坠床;③检查后搀扶患者走出检查室并在留观室休息,叮嘱患者切莫随意走动防止摔倒,同时告知患者2h内禁饮食。(3)C(check,检查):护士长认真监督并每日检查护理人员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对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汇总。(4)A(Action,处理):小组讨论总结护理经验,制定问题解决方案,汇总后制定下一步的护理干预计划。

1.3观察指标

护理风险发生率:统计坠床、跌倒以及其他护理差错,均计入护理风险发生率计算中,比值越低表示风险防控效果越好。

护理措施评分:由患者对护理计划、护理执行、人员素质、风险管控进行评分,分值与临床风险防控工作质量正相关。

1.4统计学处理

SPSS20.0处理计数(χ2)和计量(T)资料,差异显著(P<0.05)。

2结果分析

2.1护理风险发生率

表1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坠床、跌倒、护理差错)发生率更低(P<0.05)。

2.2护理措施评分

表2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计划、护理执行、人员素质、风险管控评分更高(P<0.05)。

3讨论

上述分析提到,消化内镜检查会引发患者明显不适,这会大大增加护理风险发生率,影响检查效率和检查效果,为有效控制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护理工作应体现人本、科学护理思想,给予患者良好的身心干预指导。

该护理模式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环节,且环环相扣,收尾相连,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临床风险管控工作质量螺旋式提升。具体来说:计划缓解主要是评估胃镜检查风险发生情况并制定护理方案,执行阶段以人员培训为基础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降低工作失误率,科学监管由护士长负责,对每日护理工作内容进行抽检和分析并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检查阶段主要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分析,寻找问题和不足,处理阶段即根据问题和不足总结护理经验,优化护理工作,从而制定下一步的护理方案[3]。

综合上述数据,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更低且患者对护理措施评分更高,由此可说明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巨大价值,可有效控制消化内镜护理风险,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晓芳,罗秀娟,吴秀珠.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8,025(001):114-116.

[2]莫良英.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1(v.3):174+177.

[3]赵兰兰.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71):2.

作者:丁梦怡

消化内镜护理管理论文 篇2:

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消化内镜室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标准化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平均检查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能够为消化内镜室护理创造良好条件,帮助减轻患者胃镜检查的痛苦,减少检查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关键词】目标准化护理;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

消化内镜是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的常用方式,应用消化内镜为患者进行疾病诊疗时,需要格外重视护理干预的应用。消化内镜室的护理质量不仅关系内镜检查能否顺利完成,同样也影响消化内镜室的整体医疗质量,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更顺利、准确的了解患者消化道系统病变情况,从而采取有效地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干预。标准化护理作为一种规范、专业、优质的护理干预方式,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帮助患者克服对检查的恐惧,减轻患者诊疗中的不良反应和不适症状,促进患者更加顺利完成诊疗,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1]。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中具有比较优质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提升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为具体了解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本文选取在本院消化内镜室接受胃镜检查的122例患者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12月在本院消化内镜室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1例)男31例,女30例,年龄22~67(52.48±3.71)岁;对照组(61例)男32例,女29例,年龄24~68(51.62±3.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出血等症状;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配合度良好。

排除标准:排除孕产期妇女;合并精神疾病、合并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常规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胃镜检查时注意事项,而后配合完成胃镜检查,检查完成后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给予对应处理[2]。

1.2.2 观察组应用标准化护理:(1)成立标准化护理小组。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护理人员组成,护理小组成员均接受标准化护理课程学习,了解标准化护理原则以及相关行为准则,能够更好地完成护理干预工作。由護士长作为护理小组组长负责标准化护理的环节管控以及质量评估,确保标准化护理按照相关要求顺利完成,对护 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培训、考核等工作进行合理规划,定期召开研讨会针对现阶段消化内镜室标准化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处理方案[3]。(2)治疗前护理。治疗前准备阶段的标准化护理应该重视诊疗环境、患者心理以及胃镜准备等各项工作的标准化。确保消化内镜室诊疗环境标准化,严格按照标准化护理要求对消化内镜室环境进行清洁、消毒,保证环境卫生整洁;患者诊治前对室内的温湿度进行调节,保证室内环境维持在人体舒适状态下,格外注意温度和空气质量的控制,避免患者在消化内镜检查时由于环境问题产生呛咳、流涕等问题,让患者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下接受检查[4]。对患者进行标准化心理干预,首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在检查前有无紧张、恐慌等负面情绪,而后根据患者心理状态,为其提供干预,诊疗前需要对胃镜检查的详细信息进行介绍,告知患者检查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一方面从病情和健康知识角度出发,科普胃镜检查的相关流程和检查的意义,改善患者心理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注意力转移、心理暗示等方式安抚患者情绪,避免患者过度焦虑。准备好胃镜检查的相关器械,并结合患者身体状态对胃镜检查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情况进行评估,提前做好应急预案[5]。(3)胃镜检查中。做好标准化护理配合工作,对检查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理及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配合医生为患者完成胃镜检查与诊治,检查期间,护理人员密切留意患者的变化,准备好检查需要的各项器械,并做好患者检查中恶心、呕吐等症状的预防和处理,对患者进行检查中安抚和安慰,让患者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检查中过度紧张惶恐,谨遵医嘱进行呼吸,及时清理患者口鼻腔中分泌物,患者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时可能存在腹痛等症状,应注意在检查中关注患者心理变化,通过鼓励、安慰等心理干预方式让患者配合顺利完成消化内镜检查[6]。(4)治疗后护理。患者检查结束后,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鼓励和支持,在患者治疗后3 h观察期内,根据标准化护理的要求为患者提供细致的病情监护以及健康指导。护理人员了解患者消化内镜检查完毕后的身体情况,对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进行对症处理,采用按摩等方式缓解患者腹痛,通过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以便及时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需格外重视患者检查后的健康宣教工作,告知患者消化内镜检查完成后的注意事项,叮嘱患者保持健康饮食习惯,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7]。消化内镜检查完成后,护理人员注意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检查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记录,将本次消化内镜检查中的护理问题以及护理经验汇总,补充至标准化护理中,对发生问题进行反思,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以便进一步优化标准化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情况,使用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对患者的疼痛指数进行评估,得分越高疼痛越强。(2)应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3)统计胃镜检查平均时间,并比较患者检查期间呛咳、恶心呕吐、胸部不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分别以(x±s)和率(%)表示。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指数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1.68±0.71)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2.89±1.46)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治疗情况

观察组患者胃镜检查使用时间(5.02±0.46) min,对照组检查使用时间(8.64±0.58) min,观察组患者平均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消化内镜室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诊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利用消化内镜可以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消化系统检查,并进行一定的诊疗干预,对患者身体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消化内镜室的临床护理工作对于检查能否顺利完成,诊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传统消化内镜室诊疗时,临床护理的专业性与可靠性存在一些问题,护理工作缺乏系统性,护理质量欠佳。而随着临床护理干预的不断发展,各类型优质的护理方式被广泛应用,标准化护理是其中比较高效的一种。标准化护理对于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的管理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标准化护理可以提升消化内镜室的护理规范性和标准性,可以保证科室内的医疗条件;另一方面标准化护理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护理干预,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8]。

消化内镜室应用标准化护理同样需要重视护理中的各项细节控制。标准化护理旨在建设更加规范、标准、高品质的护理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对标准化护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明确的了解,并且贯彻执行,从而进一步提升消化内镜室的护理质量[9]。建立标准化护理小组有利于对消化内镜室护理的具体内容进行约束和规范,便于护理人员更好的进行團队协作和完成护理工作,保证了消化内镜室工作的质量和协同性,为后续工作顺利展开提供良好的基础。在具体进行护理干预时,应该重视细节管控,客观分析患者实际状态,包括患者身体和心理健康,了解患者胃镜检查期间有无不适感、不良反应,并及时进行处理。在具体执行护理操作时,标准化护理同样注重人性化,护理人员在常规配合医生完成检查和诊疗时,应更加积极主动的了解和发现患者的情况,避免检查中的意外事件,改善患者在消化内镜室诊疗的状态。诊疗完成后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对应护理时,应该注意全面、系统,对处于观察期的患者进行问候和照料,并给予患者细致贴心的检查后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在饮食健康和生活习惯上应该如何进行管控,避免消化内镜检查后的不良反应,促进身体健康的恢复,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让患者保持更加积极地状态。消化内镜室标准化护理极大地改善了护理质量管理,能够创造更加优质、舒适的护理条件,提升患者配合度。

本次研究分析了标准化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干预情况,结果显示:应用标准化护理的观察组各方面护理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疼痛指数、检查时间、不良反应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标准化护理有利于提升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可减轻患者胃镜检查的痛苦,减少治疗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程果.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1):99-100.

[2] 江竹慧,张琦.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9):177-180.

[3] 匡世芳.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0,44(10):1441-1442.

[4] 危权.消化内镜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8):160-161.

[5] 庄洁,魏娜娜,赵淑丽.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标准化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0,26(S2):105.

[6] 程森连.标准化护理用于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J].智慧健康,2020,6(21):196-197.

[7] 孙慧.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标准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0):97-98.

[8] 倪晓玲.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9):159,184.

作者:王丽萍

消化内镜护理管理论文 篇3:

标准化护理应用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化护理应用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抽选本院接诊消化内镜室治疗患者共100例(研究时间段:2017年10月~2020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n=50,实验组采用标准化护理办法,n=50,分析两组患者在标准化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结果:在标准化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90.00%,高于对照组70.00%,具有差异性,(P<0.05)。实验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对消化内镜室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有显著提升,有助于提升医院护理质量。

关键词:消化内镜室;标准化护理;生活质量

消化胃镜作为诊断患者消化疾病的重要手段,具有可靠性以及直观性等特点。随着近几年我国医疗事业的突飞猛进,也让患者对消化内镜室的护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就需要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标准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本文将本院接诊消化内镜室治疗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标准化护理的作用,详情如下。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抽选本院接诊消化內镜室患者共100例(研究时间段:2017年10月~2020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各28例,22例,年龄最大者45岁、最小者30岁,中位年龄37.53岁;实验组男,女患者,各26例,24例,年龄最大者47岁、最小者31岁,中位年龄39.32岁。基本资料对比结果无差异性,P>0.05。

2、研究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给予常规的护理环境,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1]。

实验组采用标准化护理办法,具体如下:(1)首先指定标准化护理方案,选用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作为领导,通过查阅资料以及相互讨论等办法,制定适宜的消化内镜室标准护理方案,在确定护理方案后,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素养以及业务能力。(2)优化消化内镜室环境: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消化内镜室的设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仪器的运转状态进行检查,及时对护理环境进行消毒工作,保持环境通风,以及适宜的温度,湿度,为患者提供舒适,温暖以及干净的治疗环境[2]。(3)在进行消化内镜治疗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以及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分,告知患者所要检查的项目,和患者的真实病情状况,告知患者检查原理,对实际病情的效果和在检查时,患者的配合事项。当患者出现不良的情绪问题时,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讲解实际诊疗案例,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四)不良反应护理,护理人员应当对在诊疗过程中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全面了解,当患者出现呕吐等状况时,要及时对呕吐物进行处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3]。

3、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测评统计);(2)健康知识知晓程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测评统计);(3)护理质量评定(采用本院自制量表,测评统计)。

4、统计学方法

取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组间差异性,如同类数据差异显著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在采用标准化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健康教育知识了解程度对比

经标准化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护理质量评定

实验组采用标准化护理后,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讨论

在近几年随着我国的医疗水平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使消化内镜治疗变得更加普及,因此对于消化内镜临床护理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标准化护理是一种新型、人性化的护理措施,价格标准化护理运用在消化内镜室诊疗当中,能够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沟通状况以及工作态度,对于患者来说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依据表1、表2、表3内容中,可以发现在标准化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90.00%,高于对照组70.00%,具有差异性,(P<0.05)。实验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通过标准化护理措施的制定,能够让护理人员及时对消化内镜室设备的运用以及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以及对患者讲解有关治疗的具体步骤,提升患者的配合度的提升,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将标准化护理干预引入消化内镜室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桂玉.标准化护理模式应用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4):248-249.

[2]惠丽.标准化护理管理对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东方药膳,2020,(11):185.

[3]郭萍.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特别健康,2020,(30):235-236.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内镜中心)

作者:赵旭阳 李婷钰

上一篇:四年级工作计划三篇下一篇:中班班务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