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环境设计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摘要:大学校园景观是学生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承载着交通、教学延续、交流、休闲等多种功能,也是展现大学人文精神、学科发展、生态环境的主要室外公共空间。因此,大学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需要从校园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出发,探究校园景观的独特属性和特征,创建适应现代大学需求的景观的设计模式和格局。通过系统化、针对性调研和分析,研究大学校园景观人文精神、功能区块、交通模式、空间氛围、生态绿化等研究框架和设计策略,形成具有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价值的校园景观,增加校园使用者的归属感和领域感,促进户外环境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创建具有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校园景观。本文从校园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进行系统研究。首先,从阐述社会背景、实践背景的基础上明确了现阶段优化大学校园景观规划的重要性。从校园景观和环境行为学两方面查阅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展,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梳理。同时归纳环境行为学的理论内容,从行为活动、知觉认知和环境要素等方面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本文通过交通可达性和安全性、功能优化和创新、人文精神需求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充分收集和整理了校园使用者对景观现状的需求和建议,系统的归纳校园景观现状的不足之处和环境诉求。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流程和设计策略,以期设计出更合理更人性化的校园景观。最后,通过对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新校区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将研究出的设计策略运用到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新校区景观项目当中。根据校园自身基础和使用者的需求提出“师法自然,文化交融”的设计主题,规划为“两轴贯穿,三大分区,十三大景点”的总体布局,通过对植被、道路、水体、景观小品等要素的设计,打造一个合理人性化的校园。印证了基于环境行为学的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是合理可行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新时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留下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环境行为学;行为特征

学科专业:设计学(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设大学校园景观的必要性

1.1.2 建设大学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校园环境

2.1.2 校园中的“行为”

2.1.3 校园中的“人”

2.2 大学校园景观发展概况

2.2.1 国外大学景观设计的发展概况

2.2.2 国内大学景观设计的发展概况

2.3 环境行为学

2.3.1 环境行为学的主要内容

2.3.2 行为活动与行为模式的调查

2.3.3 知觉认知的调查

2.3.4 环境要素的调查

2.3.5 环境行为学的调查方法

2.4 环境行为学引入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意义

第3章 校园景观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3.1 调查研究样本的选取

3.1.1 调研地点与对象的选取

3.1.2 调查研究内容与目的

3.2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2.1 调查对象的基本属性

3.2.1.1 户外活动目的

3.2.1.2 校园出行方式

3.2.1.3 户外活动模式

3.2.2 校园使用者需求层次研究

3.2.2.1 保障性需求

3.2.2.2 发展性需求

3.3 调研对象的行为特征

3.4 实地调研问题总结

3.4.1 文化象征性景观缺失

3.4.2 植物配置不合理

3.4.3 景观功能不足

第4章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4.1 校园主体的空间需求

4.1.1 领域性要求

4.1.2 舒适性要求

4.1.3 私密性要求

4.1.4 公共性要求

4.2 影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因素

4.2.1 自然因素

4.2.2 人文因素

4.2.3 社会因素

4.3 针对性设计策略

4.3.1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大学景观设计原则

4.3.2 大学校园景观要素分类研究

4.3.3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方法

4.3.3.1 优化校园空间的设计模式

4.3.3.2 高校校园景观功能拓展

4.3.3.3 塑造生态性绿化环境

第5章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实践

5.1 南湖校区自身概况

5.1.1 基地自身环境

5.1.2 基地总体规划

5.2 南湖校区设计原则与设计概念

5.2.1 设计项目原则

5.2.2 设计主题与结构

5.2.3 设计项目亮点

5.3 项目空间要素设计

5.3.1 “两轴”——人文轴的设计方案

5.3.2 “两轴”——生态轴的设计方案

5.3.3 “三区”——教学区的设计方案

5.3.4 “三区”——生活区的设计方案

5.3.5 “三区”——文体区的设计方案

5.4 景观功能场所设计

5.4.1 便捷性交流空间

5.4.2 运动性参与空间

5.4.3 象征性文化空间

5.5 项目景观专项设计

5.5.1 绿化种植设计

5.5.2 交通道路设计

5.5.3 照明设计

5.5.4 铺装设计

5.5.5 景观小品设计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景观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B 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景观设计方案图

上一篇:新媒体艺术论文提纲下一篇:电力市场与电力经济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