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校本培训规划

2022-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校教师校本培训规划

中等职业学校新教师校本培训的探究

[摘 要]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深化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日益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注重点。作为关系到中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新生力量,新教师培训变得尤为重要。随着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转变为区级属地化管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合并于同一个培训体系。作为师资培训中的重要环节,新教师培训也发生了变化。基于上述情况,基于对当前中职校新教师校本培训现状与问题的调研,客观分析中职校新教师的校本培训需求,力求为提升上海市中职校新教师校本培训有效性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 键 词] 中职教师;新教师;校企合作;校本培训

[

为了整体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新教师的素质与能力,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内涵发展的需要,以建设高素质中职校教师队伍为目标,遵循职业教育特点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发展规律,学校通过完善新教师规范化校本培训为抓手,以创新中职校新教师培训模式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新教师综合能力水平,夯实新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使新教师通过规范化校本培训,正确认识与适应教师的职业角色,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强化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尽快完成向合格教师的过渡。学校在新教师校本培训实施过程中发现不同情况下新教师的培训需求大不相同,目前的新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已无法适应多元化的发展情况。因此,亟须构建一个以校企合作为导向的中职教师新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从而使中职教师新教师校本培训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提高中职教师新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积极性,提升新教师对校本培训的满意度。

一、中职校新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

新教师校本培训是新教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帮助新入职教师更快地融入学校工作,更好地开始教师职业生涯。“十三五”规划之前,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新教师规范化培训主要由市级培训和校本培训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实施互相独立,模式互不对接,没有连贯性和兼容性。新教师校本培训由各中职校学校自主安排,大多处于摸索阶段,学校重视和管理程度及完成情况各不相同。对新教师来说,校本培训成为一项不得不做的任务,很容易使得新教师获得“流于形式”的体验,培训目的也仅仅成了完成校本培训,往往培训效果不甚理想。

(一)新教师校本培训目前存在的问题

1.培训目标:目标体系不完整,目标指向不明确

新教师校本培训目前主要以完成岗前培训为目的。学校培训目标系统不完整、细化不充分、指向不明确,致使在整个培训过中,新教师和带教导师对培训目标无法充分理解,可操作性比较差,由此对“为什么要进行新教师校本培训”产生了困惑。目前学校多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尽管使新教师校本培训的执行力度得到保障,但吸引力和满意度都不高。

2.培训方式:以师徒带教为主,形式较简化单一

新教师校本培训目前主要以师徒带教为主,以理论讲座为辅。学校和带教导师对“怎样进行新教师校本培训”一直采用历史延续的方式,创新动力和力度明显不足。新教师和带教导师对培训方式的现状满意度都比较低,培训效果明显不尽如人意。新教师和带教导师均希望培训形式能更丰富多样,更符合时代特征,能更好地激发新教师的培训积极性,符合双师型教师的中职校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3.培训内容:集中教学和管理,综合培养较不足

新教师校本培训目前主要以教学课堂、规章制度、校园文化为主要内容。目前的培训内容比较偏重理论和带教,教科研究、实践操作、信息化等多方面综合素养的培养力度明显不足,主要依靠教师自修和带教导师的自主安排,学校并未统一要求和规范。这些培训内容在市级培训中有所涉及,但是在学校的对接和落地情况并不太理想,培训成果转化不充分,存在着校本培训盲区和空白点。

4.培训评估:考核评价手段少,评估考核不系统

新教师校本培训目前主要以考评打分、汇报总结为主要手段。新教师校本培训往往始于实施计划止于结业仪式,缺少对培训对象的满意度调查、培训过程的考核评价、培训成效的追踪反馈,最终变成了为培训而培训。评估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新教师校本培训无法形成PDCA闭环,无法对培训的持续改进提供有力支持,更无法引领新教师培训向常规化教师培训的深入。

(二)新教师校本培训问题形成的原因

1.未能充分地考虑中职校新教师的培训需求

中职校的新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应届毕业生、企业员工、学校教职工三种途径。高校应届毕业生基本从未正式接触学生管理,也没有企业的正式工作经验。而其他学校教职工虽然有学生管理及教学工作经验,但存在对本校的教情和学情不了解的情况,也没有企业的正式工作经验。企业员工有企业正式工作经验,但大多没有学生管理及教学工作经验。这三类新教师的培训需求是不同的,同时作为专业课和公共课不同任课教师的培训需求也是不同的,具体到每位教师的培训需求更是不同的。而目前基本采用一成不变的培训已无法满足新教师的多样性培训需求。

2.未能较好地保障中职校新教师的培训支持

对新教师而言,他们一方面要适应新的教师岗位工作,应对教学、学生、行政等各方面的工作壓力,另一方面也面临结婚生子等家庭压力,时间和精神非常有限。新教师参加校本培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教学工作任务重,与临时工作安排发生冲突,处理家庭事务等,但各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形成合力,培训组织保障力度明显没有跟上,无法提升新教师培训参与度。同时,学校的职称评审制度中也没有将新教师培训作为必要条件,无法调动新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主动性,新教师培训的政策支持力度也没有跟上。

3.未能有效地整合中职校新教师的培训资源

中职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多方合力才能满足新教师培训需求。目前,新教师校本培训主要是依靠校内师资,对综合素养的培养缺乏规范的培训体系。而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都积累了一些高校和企业资源。这些资源在企业实践、科研课题、教材编写等能够多方位给予新教师帮助和指导,而高校和企业专家都能很好地出任新教师带教导师。另一方面,新教师校本培训涉及系部、人事、教务、科研、信息等多个部门的职能范畴。目前新教师校本培训一般由人事或者教务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多方扯皮的情况,新教师校本培训的协同合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中职校新教师校本培训的改进

“十三五”规划开始,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转变为区级属地化管理,职教与普教系统统一由区教育局负责管理,新教师培训一并归入了各区的培训体系。新教师培训由区级基地学校培训和校本聘任学校培训两部分组成。中职校新教师校本培训必须配合各区师资培训要求,同时兼顾职业教育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校企合作为导向的新教师校本培训由此产生。以校企合作为导向的新教师校本培训是针对新入职的中职校任课教师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见习培训,在校本培训中运用高校和企业专家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和技术创新优势,构建学校主导、校企合作、综合提升的新教师校本培训体系,最终实现教师、学校和企业的三方共赢。

(一)五大模块构建以校企合作为导向的新教师校本培训

新教师区级培训是由“职业感悟与师德素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育德体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四大培训模块构成。新教师校本培训与之一一对应设置四个模块,同时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增加“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第五个模块,层层分解细化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对非师范类应届毕业生和无学校教学经历的新教师,在教育理论方面增加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在教学实践层面增加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贯穿企业文化、企业规范、企业岗前培训、企业顶岗实践、企业合作项目等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培训内容。对专业教师要求完成两个月的企业实践和培训成果转化,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以开启双师型教师培养。对公共课教师要求完成一个月的企业实践以了解行业企业情况和人才需求。总的来说,就是根据不同新教师的不同情况在五大模块的框架下制订个性化培训重点。

(二)三位导师引领以校企合作为导向的新教师校本培训

新教师区级培训在基地学校为新教师选聘一位教学带教导师和一位班主任带教导师。新教师校本培训为了做好对接和落地,作为聘任学校为新教师选聘一位教学带教导师和一位班主任带教导师,同时选聘一位企业带教导师组成培训师资小组。教学导师原则上应为校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五年及以上教学经验的现职任课教师。班主任导师原则上应为五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经验的现职班主任。企业导师原则上应为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现职员工。班主任导师与教学导师可以由同一人兼任。由各专业(学科)教研组作为带教团队,参与新教师的带教任务,配合带教导师完成培训工作。

(三)六个主体合力以校企合作为导向的新教师校本培训

新教师校本培训在学校师资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由系部、人事部门、教务部门、教科研部门、督导部门、新教师、带教导师共七个主体合力落实培训要求执行、质量管控和支持保障。人事部门负责对新教师校本培训的统筹协调,配备专职师训管理负责教师培训管理工作;教务部门负责新教师校本培训中教学、教研活动和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教科研部门负责新教师校本培训中教育教学和专业(学科)研究工作的管理;督导部门负责新教师校本培训的质量监管;系部负责新教师校本培训中专业建设和内涵建设工作的管理、新教师校本培训的具体落实工作。

(四)六项指标评估以校企合作为导向的新教师校本培训

新教师校本培训评估指标紧扣“职业感悟与师德素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育德体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五大模块设定一级指标,同时增加一票否决的“师德表现”。在每项一级指标下,量化分解成具有可操作性的二级指标,使新教师、带教导师和考核人员都非常清晰明确评估指向。新教师校本培训的考核由系部、人事部门、教務部门、教科研部门、督导部门、企业专家、高校专家共同进行,全方位对每位新教师和带教导师做出考核评估和满意度调查,形成评估结果和改进意见组成的评估报告反馈给学校和新教师,作为新教师职称评审的依据,同时,对带教导师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再聘任为带教导师,新教师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聘为学校教师,不得从事教学相关工作。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引领带动各地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校企合作为导向的新教师校本培训充分满足了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通过校企互动促进“乘数效应”来扩大新教师校本培训成效,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体悟企业文化。以校企合作模式将“短期”的新教师校本培训作为起点,引导新教师深化“长期”的教师终身教育,更好地开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为中职校培养未来的中坚力量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Z],2013-9-20.

[2]杜生池.中小学新教师培训评价研究[J].考试周刊,2018(23).

编辑 原琳娜

作者:汪杰宇

第2篇:强化农村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提高办学水平研究

摘要 作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措施,校本培训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学校整体水平。但是校本培训的管理不到位,资源匮乏,培训体系单一,培训缺乏开放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校本培训,因此必须加强校本培训,从而促进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提高办学水平,保证农村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学校;校本培训;措施

一、当前农村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教师的培训经费,农村培训资源相对匮乏。大多数农村经济还不够发达,财政收入不高,对于农村校本培训的投入也不足。因此,培训师资,培训材料以及培训硬件措施都达不到要求。(2)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管理部门协调统一不够,管理部门的职责不清。(3)由于农村教师教学任务重,培训费用高,需要教师个人承担一部分等原因,造成了农村很多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积极性不高。(4)农村学校教师培训体系的针对性不高。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没有充分考虑城乡教育的差别,培训内容针对性差,培训的形式单一,同时相应的培训激励措施,监督与评价体制还不完善。(5)农村校本培训缺乏开放性。农村学校缺少和培训机构、高校等的合作交流,同时也缺乏和本地学校的沟通合作。

二、农村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措施

第一,国家应该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投资力度,完善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经费使用体系,实施经费有效管理制度。教师培训经费是否能够得到保障,取决于教育经费投入是否充足。由于目前我国城乡经济二元化结构的特点,使得农村教育以县级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分级承担制度不能满足目前我国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的需求。事实上,对农村教师培训经费投入的不足也凸显了我国义务教育投资法律保障的不足。

第二,完善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培训机构,学校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首先,教育行政机构负责对教师校本培训的全局统筹、规划、指导、监测和评价工作,基于全面统筹,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保障各个学校校本培训经费以及师资等各方面的需求。教育培训机构对于区域内的校本培训要进行全盘规划,对于农村各个学校的校本培训进行宏观指导,同时全程监督学校的校本培训,并且对于各个学校的校本培训成果进行评价。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具体组织工作是通过教师培训机构实施的。通过对当地教师培训需求的合理深入调查基础上,教师培训机构实施具体的教师校本培训工作,这样能够为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训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教师培训机构同时可以为农村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提供必要的信息,师资以及教学设备等各类资源。农村各个学校基于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和学校特色,针对教师专业需求,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第三,健全和完善农村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管理,评价与激励机制,全面提高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以人为本的校本培训管理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全面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为了有效实施教师校本培训,学校应该提供宽松良好的培训环境,通过教研为主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通过不同的方式评价校本培训的教师,评估校本培训的成果,全面搜集各方面的反馈信息与意见,不断对培训行为进行调整,及时解决培训中的各种问题。对于教师校本培训要制定具有促进作用的评价激励制度。学校给每一位教师专门设立个人专业发展档案,从而全面详细真实的记录各位教师的发展需要,对教师的发展规划,阶段培训规划,培训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进步等各种情况要进行记录;把学校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成果与教师的日常岗位业绩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但对培训进行终结评价,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考核教师的校本培训在教师的实际教学岗位中的效果。学校将对教师的校本培训与教师职务聘任、晋级、晋升、评优等进行挂钩,从而激发教师利用自我学习的方式去收获更多的精神与物质双重回报,从而使得每一个农村教师都能够在校本培训中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

第四,教师的校本培训要与学校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需求相一致,不断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农村教师的校本培训要有目标,有计划。针对学校教师素质的实际情况,基于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要求,学校确定教师校本培训的目标,制定教师校本培训的计划和具体实施工作措施。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应该具有针对性。基于当地经济,文化,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学校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等进行培训内容的编写。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进行校本培训。将教师的实际教学融入到培训中,从而将实践,培训和研究融为一体,创新培训课程;教师校本培训要针对教师的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层级等,关注其共性的问题,也要解决个性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校对教师的校本培训方式需要灵活,通过多元化的方法增强培训的效果。结合学校实际师资情况,学校对教师培训进行统筹安排。结合案例教学,经验交流,自主学习,观摩培训,研修反思等不同的手段,实现优势互补的目的。另外,在时空安排,对象组合等方面也要灵活,不但能够解决学校教师校本培训中的工学问题,而且能够使得教师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得到提高。

第五,增强教师校本培训的开放性。加强学校内部教研组,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通过各个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从而能够能够形成交流、研讨和分享的培训氛围,促进学校教师培训的内部开放;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加强和培训机构、教研机构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高校、培训机构的资源,提高农村学校的校本培训。另外,加强和其它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校本培训的外部开放。

我国教师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基础教育,农村教育则对我国教育能否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农村教师对于农村教育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本培训对于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校本培训是教师职业的内在需要,校本培训为教师的学习、反思、专业发展以及教学实践等都提供了发展的条件。毫无疑问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有机整体的。因此,必须通过努力加深认识,从而为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创造条件,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农村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促进我国农村教育的和谐发展。

作者:马文明

第3篇:高职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内容研究

摘 要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内容的选择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之一。分析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并依据《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和本校已有培训成果,构建适用于校本培训的内容体系。

关键词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校本培训

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从2001年开始,组织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同时各学校也在通过校本培训积极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师培训模式。校本培训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师不能充分理解培训的意义,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内容不系统,并过于重视信息技术的培训;培训模式过于单一,针对性差,评价体系不完善;培训的后续力度不够;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笔者通过对培训中出现的部分问题的分析,依据《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以下简称《指南》),同时结合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实际,提出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内容框架,以期对本校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 对教育技术能力内涵的理解

对于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有很多教师甚至培训部门的主管都认识不足,甚至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其中一个很典型的看法是,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传统的信息技术培训等同起来,认为掌握了信息技术能力就是掌握了教育技术能力,其直接后果就是以信息技术培训取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实际上,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分属不同的学科。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信息技术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不同。尽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也会涉及大量信息技术的内容,但其目的是利用这类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这和信息技术培训中完全以掌握信息处理技术为目的有着本质的区别。

教育技术能力究竟是什么?何克抗老师在《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一文中指出,教育技术能力是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是大、中、小学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也就是“如何进行教学的能力”[1]。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侧重点与中小学教师不同,《指南》中指出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包含教师有效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提升教学质量的能力和开展教学科研的能力。

2 高职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内容体系构建

2.1 构建依据

1)《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指南》是在广泛调研全国高校,确定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与需求,参考国内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框架基础上,经过多次修订、广泛征求意见提出的。适用于各个学科专业的全体高校教师,旨在为其专业化发展提供指导;也适用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等,为高校的教师培训活动提供参考[2]。

2)高职学校教师特点。高校教师的基本工作不同于中小学教师的是科研的比重增加,与教学并重;高校教师学科知识体系更新非常快;高等学校学科门类繁多,不同专业之间在知识体系、信息技术工具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异。

3)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已有的教育技术培训成果。从2000年开始,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开展过多次关于课件制作、Office办公软件应用、办公平台的培训。绝大多数教师可以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可以制作PPT课件,并可以熟练使用教学平台。从培训内容看,这些大都属于信息技术的培训,为教育信息化打下一定的基础。

2.2 构建原则

1)培训内容要为实现培训目标服务。培训目标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校本培训的总体目标是树立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使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提高教育技术实践与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服务。

2)培训内容贴近实际工作的需要。教师认为有价值的培训都是和教学实践密切相关、针对性强的培训,如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案例设计、文献检索等。

3)注重理论与技术的融合。既重视技术培训,又要重视教育技术理论的培训,还要重视把培训与教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4)培训内容要以教师的发展需求为本。培训目标设置和内容选择应接近教师的最近发展区,过难、过易都难以引起教师的参与兴趣。

2.3 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内容体系的构建

根据《指南》三级绩效指标描述的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取舍,设置如下内容模块。

1)教育技术的含义,包括教育技术对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的意义,教育技术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该内容模块是面向管理人员、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教师的,目的是促进大家对教育技术意义的理解,充分体会教育技术能力对自身及工作的重要作用。

2)多媒体教学设计与实施。该内容模块包含学与教的理论、教学设计基本模式、教学设计过程、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3)Office办公软件,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电子邮件、数据库。这部分内容为大多数教师所熟悉,并已被广泛使用。

4)网络教学资源获取及应用。网络浏览工具、搜索引擎、网络通讯工具(如QQ、MSN)、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学科资源库/素材库/学科资源网。网络资源内容丰富,现在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高效地获取有用的网络教学资源,并进行管理。

5)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包括课件开发流程、素材制作软件(图片处理软件、视音频处理软件、网页设计工具、动画制作工具)的使用、课件开发工具(PowerPoint、Authorware、几何画板)的使用。

6)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包括多媒体教室(电脑+大屏幕投影)、网络教室、语音教室等。

7)数字校园与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数字化信息资源、网上社区/虚拟教研平台、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平台——Moodle。

8)精品课程网站建设。

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不同学科的案例研究如何有效整合。

10)教育科学研究,包括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术信息检索,利用网站、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进行学术交流,课题申报系统的使用,学术期刊库的使用,研究数据统计分析工具的使用等。

3 小结

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内容体系并不是针对某一次培训,而是一个总体构想,目的是为培训内容的选择起到框架作用。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各部分培训内容是不可割裂的,在后期的培训实施策略中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该体系面向全体教师,但并不要求每一位教师对所有内容掌握程度相同。不同专业之间教师学科差异性较大,在实现培训总体目标的同时,不同专业的教师也可以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适当选择学习内容及学习程度,来适应各自专业的需求,这样就给了不同教师足够的自由的空间,更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21-22.

[2]马宁,陈赓,刘俊生,等.《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6):5-11.

作者:谷利红

第4篇:学校校本培训三年规划

(2011.9——2014.7)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培训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为导向,通过校本培训,掌握本学科教书育人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知识,切实提高我校教师执教能力。

二、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进一步巩固“素质提升”培训的成果,自觉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使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自觉行为。

2.通过培训,使教师了解、掌握教师执教能力建构的一般过程、方法和策略,逐步提升自己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下,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整合重组教学内容、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和素养。

3.通过培训,使教师逐步形成大胆构想、敢于创新、注重实际、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乐于合作交流的教育品质,逐步提升为人师表能力、组织教学能力、知识更新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总结反思能力等,形成适应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崭新的教学风格。

三、培训主要内容:

以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需要为原则,把加强师德修养、更新业务知识和提高业务能力相结合,建立由学科知识为主的本体性知识、以教育基础理论为主的条件性知识和以教育经验的升华为基础的实践性知识所构成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包括:

1、为人师表能力。

2、组织教学能力(包括:备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作业设计能力、辅导学生能力。)

3、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4、总结反思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

四、培训的实施原则:

1.突出重点,注重实际原则。本次专题培训重点是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执教能力,我校在制定校本培训方案时,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训练,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2.突出实践建构原则。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每个受训教师可以沿着各自不同的学习、实践、研究路径,建构相同的培训结果——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并将这一培训结果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

3.实现开放式案例评析学习原则。注重从新课程理念与方法论角度,将案例与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对照,逐步提高对新课程的本质意义的理解,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运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增强自己实施新课程教学的素质与能力。

4.强调培训的全程性原则。一线教师参与执教能力专题培训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他们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和素质,从而能自觉地以新课程理念和具体的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模式、方法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使之不断改革创新和优化。对此,需要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扶着到放开、由模仿到逐步自己独立走的过程。

5.关注培训的层次性原则。学校在安排培训内容时体现培训对象层次性。培训要求上对新来学校的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等不同层次的教师有不同要求。

五、培训的学习形式

1、自主学习

全体参训教师应根据校本培训计划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井然有序地制定个人自主选课、自主研训报告单,采取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体验、自主反思、自主评价、自主调控、自主完善的办法来自我提高。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做好相关记录。

2、集中学习

采取专家讲座、上课评课、专题研讨、观摩学习、交流反思、专题论坛等方式,要求全体参训教师做好相关笔记。这当中,还请优秀教师来我校传经送宝,不断开阔教师的眼界。同时有重点、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研讨活动。

3、同组互助

严格按照研课、听课、说课、评课、反思等环节,全员参与,开展形式新颖、

实效性强的教学实践行研讨活动,开展“一课两上”和“同课异构”等合作式行动研究活动,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形成教师间自主研课、按需学习的新氛围。

4、“结伴共成长”

每位骨干教师要与一位教师结伴,每位新进校的老师都要与优秀教师结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能够适应当前及不断发展的教育的需要,让更多的教师成为教学中的骨干。在“结伴共成长”活动中,老师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遇到问题,共同探讨、研究,真正做到“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并做好相关活动的记录。

六、培训的实施条件: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面保证了培训工作的开展。

成立了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教导主任会计 总务主任 教研组长

2、学校教师严格自律,有较强的研训教集一体意识。

3、学校硬件设施齐全,每个集体办公室拥有电脑并全部可以上网,多媒体教室配备齐全,能正常使用。

4.学校能保证5%的公用经费用于校本培训。

七、培训的管理机制:

1、加强监控,重在过程,使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位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全体参训教师必须按学校规定及时参加培训,认真做好笔记,及时完成作业。为较好地达成校本培训的目标,有效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我们将建立教师校本培训个人档案资料,以加强培训的过程管理。另外,我们将及时做好参训教师培训期间的学习态度、作业质量、到课率等情况的观察记录,以加强对教师培训的过程评估。

2、加强评估,以评促学,使教师自修制度得到完善。

学校将按计划及时开展培训工作,做好每次培训的出勤记录,严格培训的点名制度。如:每次集中培训都要签到,培训出勤率将作为过程考核的重要依据。

每位教师备有校本培训记录本,个人研修成长档案袋一个,为考核提供依据。培训过程中做好记录,培训结束后,对学习笔记进行考核。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优秀者给予表彰奖励。

八、培训的考核与评价

对教师培训考核分过程考核(占40%)和实践能力考核(占60%)两部分。

1.过程考核。以教师实际参加的集中活动为基础,主要通过对其平时学习的表现(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出勤情况)和参与程度等,给出恰当的培训过程评价。2.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察教师课堂教学执教能力。可通过考察受训教师为人师表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力和反思能力等,给出一个执教能力评价等级(优秀、合格、不合格)。

在结合过程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后,教师考核最终成绩可表述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级。

九:培训的进程:

(一)2011.9——2012.7

1.宣传发动,制定计划,确认校本培训计划,印发校本培训本、自我研修本。

2.校本培训第一阶段全面开展:

第一学期专题:优化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第二学期专题:科学设计作业 促进每个学生发展

3.校本培训总结,评比优秀校本培训教研组和校本培训优秀个人。

(二)2012.9——2013.7

1.制定本学年校本培训计划,报上级部门审批。

2.校本培训第二阶段培训全面开展:

第一学期专题:课堂教学论坛

巧用教学呈现,妙达教学目标或有效提问,发展思维

第二学期专题:教学基本功竞赛:三字两画(话)、课件制作

同课异构,综合发展 或关注立体差异,促进有效教学

3.校本培训总结,评比优秀校本培训教研组和校本培训优秀个人。

(三)2013.9——2014.7

1.制定本学年校本培训计划,报上级部门审批。

2.校本培训第三阶段工作全面开展:课堂教学竞赛。

3.学校全面总结培训工作。

第5篇:学校校本培训五年规划

章田寺乡中心学校校本培训五年规划

(2011-2015)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主要精神》、《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及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意见的有关指示精神,全面推进我校校本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造就一支德高业精、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按照教师终身学习的要求,积极探求新世纪新阶段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方法,多层次、多形式,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使校本培训工作走向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

二、总体目标: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帮助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强化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和业务素质,改善教师文化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水平、能力,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师智、师能水平,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办学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分三大模块:

(一)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修养;

(二)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现代教育技术;

(三)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名家教学风格、教育科研。

1、师德培训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推荐学习书目:《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师德启思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师生沟通的艺术》等。

2、新课程培训

新课程培训主要包括通识性培训和学科教师培训。通识培训在学校培训机构组织集中专题培训基础上,同时要组织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培训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学校要在培训机构、教研部门的指导下,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书目:《新课程教学策略与艺术》、《现代教育技术常规操作及应用》、《小学教学典型课案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新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与技能提升》、《新课程教学案例》等。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要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在教师中继续开展五项通用基本功、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以及比赛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要结合中青年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推荐学习书目:《新课程校本教研与名师课堂》、《课件制作系统操作快速入门》、《教师学科基本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等。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首先带头,全体教师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根据本校、教师本人实际,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荐学习书目:《教育科研专题》、《中小学教育科研及教育实验》、《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导写》等。

5、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训

通过学习学科创新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研究如何把学科创新的基本理念和创新课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探索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内容,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改革德育内容和方法,探索新的德育评价体系,进而实现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创新。推荐学习书目:《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教育政策法规》、《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等。

四、培训形式 由于教师的工作经历、教学经验、教学水平、自身素质、年龄不同,决定了校本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也不同。学校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学校将采取有效的培训方式,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其基本形式主要有: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记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推荐书目,由学校购买发放到学校图书室供教师借阅,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教师的浓厚兴趣。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搞专题讲座。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定期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

4、教学观摩考察:学校内部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促进教师成长发展。

5、名师指导:聘请本校、外校、外地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家等听课、评课,进行教学研究指导。

6、课题研究:学校与培训机构、教科研机构合作,组织申报课题,研究确定课题。定期组织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的共同财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7、切实搞好师徒结对工作。制订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骨干教师拜师结对规定,明确师徒任务、目标,老教师传、帮、带,上好示范课;新教师虚心求教,上好研讨课。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我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8、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为了进一步适应21世纪的教育,鼓励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函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逐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至2011年,力争大专以上学历教师达到100%,2012年本科学历的教师达到全校人数的30%。

五、实施步骤与考核要求

第一阶段(2011年):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

考核要求:以学校将对参训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师专业知识、不少于1万字的读书笔记和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反思性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总结。

第二阶段(2012—2013):开展教育创新实践,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考核要求:对教师的教育创新实践阶段考核内容为学科教学创新总结和学科教学创新案例(包括不少于两堂课的教案、说课、创新课堂实录和活动后自评)。

第三阶段(2014年):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考核要求:本阶段考核包括教师专业知识,同时结合自己研究的课题,提交科研论文或研究成果,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本人教育教学特色,字数一般不少于3000字。

第四阶段(2015年):总结提高。

考核要求:组织教师对学习和反思、实践、科研三个阶段进行查缺补漏,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切实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各种评比、竞赛活动,对培训成果进一步综合运用,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保障措施

1、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

学校将加大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实施、评价和检测,落实校本培训的规划。并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长:刘忠荣 副组长:孙盛法

员:朱红梅

宋家清 黄波 杨姗姗 胡文兵

2、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

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实行“三级两线一体”的管理体制,“三级”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全体教师的三级化管理;“两线”即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校本培训机构,“一体”即以教师为主体。学校教师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对培训质量、培训效益进行考评和督导评估;聘请培训机构进行协助培训,学校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实施。

3、落实校本培训经费

学校将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对校本培训的经费投入。按照有关规定,学校对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不低于本学校公用经费总额的5%;教师培训经费要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教师外出培训,应按规定报销有关费用;要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配备教学设施,逐步实现培训手段的现代化。

4、实行激励机制,推进校本培训健康发展

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有效方式,学校将对参加校本培训考核合格者,按学校奖励规定折算继续教育学分,记入继续教育证书;实行教师培训与职称评审、考核、评优 “三挂钩”制度;将校本培训纳入学校的绩效之中。

2011年3月20日

第6篇:校本培训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而教师成长的关键是什么?是职后的继续教育。职前的师范学历教育,是可否成为教师的入门条件,而职后的继续教育,是能否成为一个称职教师乃至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继续教育必将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基础,成为教师成长之路的必由之路,成为教师生活的职业化生活。

在继续教育中,从培训的主体看,可分为国家培训、地方培训和校本培训。在这一系列培训中,校本培训有其特殊殊的意义:中央、地方培训在对象上主要集中在各级各类的骨干教师身上,校本培训则能更好地兼顾全体教师;在内容上,中央、地方培训更多的表现为培养,有利于受训者接受比较系统的、前卫的教育理论和文化科学知识,校本培训更多地以教育现实问题为看眼点,有利于在实践中训练和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在时间上,中央、地方培训表现为集中的、非连续性的培训,校本培训表现为经常性、连续性的培训一;而且,学校代表国家、地方意志实施着教师的继续教育管理,离开学校的管理,国家、地方的管理很难落到买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央、地方培训主要的是通过校本培训实施的。

二、我们的“校本培训”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两句话。一教师与学生双向成才,共性与个性相互融合。

1、教师与学生双向成才:新的世纪,新的价值观,决定着新的角色意识,教师不再是蜡烛,照亮别人却燃烧自己二教师也不再是渡船,送起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自己却老在原地逗留。教师应该是农夫,耕耘就是为了收获;教师应该是科学家,研究就是为了出成果。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为社会培养下一代,更是为自己积累财富,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品味,从合格教师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名教师、专家型教师,而实现这种成长的唯一途径就是继续教育,就要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投身于校本培训。

2、共性与个性相互融合:中心小学的教师应该追求所有优秀教师的共性——优良的师德、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主要是五项基本功)、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具有霞浦三中教师的个性,尤其是要善于思考——教育怎么了,我该怎么办,在教学工作中,全力研究和指导学生的活动化学习,真正让学在活动中学、主动地学、生动地学。

三、我们的“校本培训”模式:“六子培训模式”

1、交尺子:就是制定培训目标(如上所述的两句话),使之,

2 成为全体教师自觉的奋斗目标,克服“职业倦怠”,不断地超越自我,而不至于流于平庸,成为无所事事的“教书匠”。

2、指路子:就是指明具体的培训内容和途径。教学基本功(五至八项)是基本内容,研读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专著是重要内容,及时吸收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是必要内容,研究实际问题、采取得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是最终目的。

3、想点子:就是不断地改进适应新情况、新对象的培训办法。这些办法应该具有三个持点:规范性:树立一个观念,养成一个习惯。一个观念——常规工作就是校本培训。教师从早到晚做的那些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说都是校本培训,而且是最具体、最实在的培训。如果能这样认识,那些工作在心理上就不再是负担,而是提高能力的机会;在工作过程中,就不再是完成任务了事,而是会自觉地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工作结果也不再是单纯地促进学生成才,而是使自己得到了成长。一个习惯——凡公开场合的发言或谈话,都经过认真准备,并形成书面材料。如:图旗下讲话、值周教师工作总结、备课组中心发言、教研组说课、教师会述职等等,都要求写成书面材料。这对中学教师来说,便于他们对工作中的问题深入思考、斟酌语言、提高水平。我们相信,这样坚持下去,教师的教学业务、理论水平都会在一定时候

3 出现飞跃。

实效性:就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培训计划,并适时调整。近一年以来,我校开展的计算机、微格课研讨、朗诵赛、教育论文写作讲座、说课竞赛、活动化学习指导模式的建立等活动,都是在研究实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的活动,力求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起到立竿见影的指导作用。

多样性:一是师资多层次,校外的专家教授可以请来做学术讲座,校长和部份骨干教师可以做辅导报告,一般教师可以现身说法讲心得体会,各有用处,各有侧重,这就很好地解决了校本培训的师资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于教师的工作实际,二是教材多渠道,公开出版的著作、本地专家的著述、本校同事的论文都可以作为培训的材料,

4、搭台子:教师的成长需要有锻炼的机会、表演的舞台。那么,学校的重要任务就是为他们搭好台子。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实施“青蓝师培工程”,即中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明确任务,固定时间,规定内容,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二是两个年会,即“德育工作年会”和“教学工作年会”,献课、交流论文、评奖,一大批同志获得展示才能的机会。三是“五课”活动,即合格课、研讨课、示范课、汇报课、随堂课,不同层次

4 的教师献出不同性质的课,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四是科研讲坛。其它如创造节、读书节、艺术节都为老师们提供了舞台。

5、给面子:学生需要成功教育,教师也需要成功管理。只有不断地取得成功,才会不断地获得动力,向着既定的目标靠近。我校每年要评选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每期要评选继教先进个人,每月还要评“本月明星”,每日还进行师培工作考核,这使得校本培训工作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下。

6、出票子:就是在继教育经费上给以保证,适当地补助和奖励,如报刊费、学历奖、外出培训的差旅费等,使积极参加培训的教师在经济上也得到一些实惠。极大地促进了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教师队伍呈现百舸争流的局面,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家集街道中心小学

2016年9月

第7篇:学校教师电教校本培训方案

我校“电教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项目培训,暨远教IP教师校本培训,以市教育培训市骨干教师为基本力量,分期分批对全校教师轮训,力争90%以上的教师都能利用电教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一)培训任务

培训要使教师了解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掌握计算机、Internet、卫星IP广播的基本知识、技能,具备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为教学服务。

(二)培训目标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应用

掌握因特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了解远教IP资源的主要内容和存放结构,学会选择、组织、整合、利用资源,用于教学实践

了解有关的法律知识,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和知识产权的观念

(三)培训内容

①香港李嘉诚基金会特别支持及西部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简介。

②因特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学会在Internet上搜索和下载资源。

③IP教学资源的了解与使用,掌握远教IP资源的主要内容和存放结构,学会选择、组织、整合、利用资源,用于教学实践。

④多媒体电教室内控制台的操作。

(四)学习参考资料

①《信息技术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卫星数据接收技术培训教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③《重庆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手册》(重庆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办公室编制)

(五)培训措施

①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组织领导机构。

②组织全校教师学习远教IP知识,召开好学习培训动员会议,布置学习培训安排。

③精心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培训内容”。

④学校组织、选派能力强、业务精的骨干教师进行讲课、培训、要透彻分析、讲解培训内容的重点、难点。

⑤培训与学习要紧紧围绕“先培训,后使用”进行,提高学习效果,增强使用技能。

⑦学习培训要求作好学习笔记。在学期结束时,结合个人实际情况撰写心得分组会或总结一份交远程教育室存档。

⑧本次校本培训还实行“分散自练”,即只要微机室有时间允许,即可去操作练习。

⑨学校统一进行培训课程安排,讲课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⑩平时注意收集好本次校本培训原始资料,适当时候由学校统一建档,以备上级相关部门检查。

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我校全体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努力学习,确保校本培训取得圆满成功,让我们使用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更大的改变而努力工作。

泗张镇元卜小学

2010-12-23

第8篇:周堂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五年规划

(2012年7月——2016年12月)

为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教师队伍,进一步适应我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济宁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济宁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意见〉的通知》和《鱼台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办法(试行)》精神和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和县教师进修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内容,特制订我校教师培训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全面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努力遵循和把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和满足广大教师对培训多元化的需求,有计划、有步骤的落实我校五年一周期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任务,从而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二、培训目标与任务

1、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以提高广大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为重点,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并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2、任务

(1)对全校教师轮训一遍,凡年龄男在55周岁及以下,女在50周岁及以下的教师要完成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具体分解为:每人每学年24学时校本培训+每人每学年不少于24学时的短期培训(教研类) + 五年内完成90学时的集中培训+五年内完成30学时的其他培训。

(2)年龄男在55周岁以上、女在50周岁以上且尚未退休的教师,应完成每人每学年24学时的校本培训和每人每学年不少于24学时的短期培训。

(3)班主任要参加不少于30学时的班主任专题培训,校级领导要参加不少

1于120学时的学校管理培训。

三、实施步骤

1、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

(1)工作任务

①全体教师完成24学时的校本培训和不少于24学时的短期培训,短期培训

主要是参加市县级的各类教育、教研类培训活动,同时学校积极创造机会组织教

师到附近地区参加教学观摩活动。

②选派20%的教师参加90学时的集中培训任务。

③认真组织好教师全员业务技能竞赛活动,每人每学年完成6学时的其他类

培训任务。

(2)达成目标

全体教师适应、认可本次培训活动,积极主动参加本次培训活动,按时、保

质完成相应培训任务。

2、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

(1)工作任务

①全体教师完成24学时的校本培训和不少于24学时的短期培训,短期培训

主要是参加市县级的各类教育、教研类培训活动,同时学校积极创造机会组织教

师到附近地区参加教学观摩活动。

②选派第二批若干位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完成90学时的集中培训任务。

③认真组织好每年一次的教师全员读书活动,上交读书心得体会。每人每学

年完成6学时的其他类培训任务。

(2)达成目标

培训活动常规化,全体教师能积极把培训成果转化成课堂教学技能,初步形

成骨干教师梯队,骨干教师青黄不接的现象基本得到缓解。

3、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1)工作任务

①全体教师完成24学时的校本培训和不少于24学时的短期培训,短期培训

主要是参加市县级的各类教育、教研类培训活动,同时学校积极创造机会举行结

对的教学观摩活动,让全体教师能在本校参加县级教学活动。

②选派若干位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完成90学时的集中培训任务。

③认真组织好教师读书活动,上交读书心得体会。每人每学年完成6学时的

其他类培训任务。

(2)达成目标

利用学校规模和设施设备优势,进一步增强培训的实效,同时积极转化培训

成果,初步形成一支结构比例合理,各个学科领军人物明显,师资水平在县同类

学校前列。

4、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

(1)工作任务

①全体教师完成24学时的校本培训和不少于24学时的短期培训,短期培训

主要是参加市县级的各类教育、教研类培训活动,同时学校积极举办各类全县规

模的教学观摩活动,方便教师参加活动。

②选派若干位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完成90学时的集中培训任务。

③认真组织好教师全员业务知识竞赛活动,每人每学年完成6学时的其他类

培训任务。

(2)达成目标

经过本年的培训,全体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强

的教材能力,涌现出县市级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学新秀,师资水

平在同类学校前列。

5、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

(1)工作任务

①全体教师完成24学时的校本培训和不少于24学时的短期培训,短期培训

主要是参加市县级的各类教育、教研类培训活动,同时学校积极举办各类全县规

模的教学观摩活动,方便教师参加活动。

②选派若干位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完成90学时的集中培训任务。

③认真组织好的教师全员现代化教学手段竞赛活动,每人每学年完成6学时

的其他类培训任务。

(2)达成目标

经过本年的培训,县市级各层次骨干教师的比例要达到10%—30%,成为学

校的品牌。

四、培训学时认定与考核

培训学时的认定分A类和B类,并实行网上管理。A类包括教师参加培训

机构组织的集中培训所取得的学时;B类包括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教研活动、学

历提高以及教科研成果所取得的学时。

A类学时的认定范围包括:

1、教师参加本市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的各类培训,有市教育培训中心考核后

认定学时并录入网上学时管理系统,并报县教师进修学校备案。

2、教师参加省教育厅认可的市外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由市外组织培训机

构考核后认定学时并录入网上学时管理系统,并报市教育培训中心和县教师进修

学校备案。

B类学时认定范围包括:

1、组织暑期教师培训,每天记6学时;校本教科研活动,每次记4学时。

全年累计不超过16学时。

2、教师每年阅读教育教学科研书籍,并有学习体会(字数在1500左右),

一篇记4学时。全年累计不超过8学时。

3、为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可以折算成

培训学时。教师公开发表、获奖的论文或其它文章以及当年结题的课题等教育科

研成果,可参照下列标准认定相应学时(论文第二作者、课题参与者折半记学时):

五、主要策略

1、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学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确

定分管领导和负责科室,形成专题研究校本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及早开展科学

规划,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要求,制订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与201

2学年计划,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从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与

执教能力出发,建立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规范管理,保

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制订教师成长规划。根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和教师个人实际,

指导教师制订个人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及2012学年度计划。面向全体教师,

狠抓青年教师培训,关注骨干教师成长,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有效开展校本培训。继续加强调研力度,坚持学校组织培训和自主参与

培训有机结合。开展重自主,讲实效的校本培训,要求教师至少上交一份精心设

计的教案,上一堂观摩课,参加一次论坛,点评一节功课,做好一个博客,撰写

一篇教学论文等。

4、规范运行师徒结对。实施“一年入门,三年成型,五年成才”的系列培

训模式,为青年教师成才创造条件。完善岗位设置中全面师徒结对制度,制订师

徒结对计划,完成师徒共同成长目标。师徒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共同研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促进新老教师素质的共同提高。

六、保障机制

1、制度保障

学校将教师参与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教师年度考核指标,教师未能完成每

年不少于48学时(含24学时校本培训),周期内未能完成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360学时,集中培训无故不参加或成绩不合格,教师不得参加年度评先、评优和

职务晋升。

学校将对在培训活动中表现突出教师进行表彰,同时在年度评先、评优和职

务晋升方面给予优先。

2、经费保障

根据《济宁市教育局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经费保障及报销办法的规定》和

《鱼台县教育局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经费保障及支配办法的通知》

附:

周堂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贾正国

副组长:黄从金王炳学

成员:刁伟李素文黄忠文黄从举杨福庆孙敏

周堂中学2012年7月

第9篇: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XXXXX职业学校师资校本培训方案

2015年9月

一、指导思想

在职教师的培训与提高属于教师继续教育范畴,这不仅是当前教师管理的一件大事,也是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校本培训,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有序、高效的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全力造就一支思想领先、作风过硬、善于管理、富有开拓精神的生机勃勃的干部队伍和师德高尚、具有较高学术修养、富有创造力的教师队伍,以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目标

总体目标: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学生发展的需求以及教师发展的需求,促进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的发展。

具体目标:1.高级职称教师学习、整合新知识和信息,提高对实践经验总结和提炼的能力;2.中级职称教师学习、整合新知识和信息,提高教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教学能力;3. 初级职称教师学习新知识和信息,提高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实践能力。

三、管理机构

为加强管理,切实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特成立师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校本培训的目标和方案,协调校内外各方面的关系。校长室对培训的方案制订、实施予以关心和指导,同时负责和组织师德培训;教务处负责校本培训的具体工作,主要是落实培训的时间、地点、参加培训教师的出勤、参加培训教师的考核和培训科目教学情况的反馈;教研组、备课组参与教师培训方案的设计,督促组员参与具体的培训活动,收集教师对培训的反映,了解学生需求,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

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XXXX 副组长:XXX、XXXX、XXXX 组 员:XXXX、XXXX、XXXX、XXXXX

四、培训师资

一方面,本着以能者为师的原则,从本校及外校、上级教育部门中选聘具有执教资格和能力的优秀教师和教育、教学专家来校授课。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操作水平,在校本培训过程中,学校还将与相关合作企业联系,聘请单位高级技术人员来校授课,或赴企业参观实践,利用校外资源进行专业课教师的技能培训。

五、参训对象

培训的对象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其中以管理人员、专任教师为主。对教师的培训,根据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培训目标。 (1)新教师:工作5年以内;(2)青年教师: 35岁以下;(3)中年教师:35~45岁。由于各年龄段教师的工作年限不同,所积累的经验也不一样,所以对培训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所区别。具体地说,新教师侧重于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教育工作技巧、爱岗敬业意识等培训;青年教师侧重于基本教育思想、基本教育理论、基本教学原则的培训;对中年教师,要求在已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学会提炼,即对经验加以去伪存真,将经验与理论加以对照,使经验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使之更具有实践价值。

六、校本培训的课程计划

1.培训课程总体思路:

一是在学科与跨学科专业领域,提高教师学科和学科整合素养,优化其专业知识结构。二是在课堂教学研究领域,提高教师业务素养,优化教学质量。三是在师德建设领域,提高强化教师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坚持职业操守。四是在信息技术与工具领域,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借助网络平台优化教学质量。

2.培训课程设置分为:必修、选修、研修课程。

三大模块既有区别,又有所整合,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先进性与实效性相统一,精心开发课程、精心组织实施。 (1)必修课程(暂开设三门)

A、《师德修养》 B、《微课制作》 C、《教育心理学》 (2)选修课程

根据课时及容量大小,分为常规课程、微型课程以及系列讲座。选修课内容主要包括:A、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针对论文撰写);B、课程教材研究与实践实施策略(针对课题研究、校本教材编写);C、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技能训练(针对各类竞赛)。

(3)研修课程

以教师研修为基本培训手段,主要形式采取四种类型。A、读书自学:教师在学校推荐的书目中自主选择与自己学科有关的书籍,认真自学,完成15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B、教学展示:要求展示的教师,提前一周提出申请,按规定办理手续,由学校发出通知,聘请有关专家来鉴定,邀请同学科教师来听课教师。C、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参加校级、县级、市级、省级的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完成开题、结题等工作。D、论文撰写:积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教育刊物上发表,或参加各类教育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

七、激励机制

1.必修课考核分三种形式:(1)考试 (2)制作完成作品(3)撰写论文。所有参训教师必须全部合格,方可通过考核。

2.选修课的得分根据出勤及作业情况认定。

3.研修课的得分根据各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和获奖情况等认定。

4.把培训的成绩,纳入对教师的表彰和奖励范围,对积极参加培训并取得较好成绩的,予以鼓励。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或无故中断培训致使考核不合格者,年终不得评优,不得推荐参加校级以上各类竞赛和培训活动。

上一篇:酒店销售部年工作总结下一篇:高速收费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