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精选8篇)

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篇1

学校教师个人教育工作总结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资料,此刻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梦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必须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读了有关的教育法规后,我认识到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一向都十分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把普及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全面发展作为立法的基本目标,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制度创新。这些制度的创新,更加适应了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经过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使我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行为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未成年人的保护、义务教育法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经过学习,我明白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明白国家和人民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是合乎教师行为规范的,哪些是违法的,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师应当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我认为要很好地履行教师的义务,首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本事、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职责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并且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在教育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教会学生什么我们不光要培养出知识本事优秀的人才,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教育,还要进行爱国主义、团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真心去关爱他们,发现学生的优点,发展学生的长处,使他们能感受到父母般的温暖,享受到学习的欢乐和满足,过一种幸福的学习生活。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欢乐的成长,都能成为社会做所需的多层次人才,让学生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而不是仅为了那几个优秀生。应当把教育办成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不是淘汰人才的地方!

其次“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建设的重点和基础,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还要注意提高自我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我,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最终,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这种“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它表此刻: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时候,给学生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忙;当学生生病的时候,主动嘘寒问暖,送药送饭;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地给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齐来。热爱学生,就必须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异常是我们所应对的这群孩子,他们更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我们要做的,就是真诚的对待每一名学生……

学校教师个人教育工作总结2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务必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务必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必须要鞭策自我,发奋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职责”。

一名教师,就应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我的职责。教师就应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用心探究,以构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仅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教师只要增强自我的科研意识,把自我的课堂、班级当成自我的“实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必须能使自我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当我们的教师走上了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就会得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自我的职业生涯展示了新的期望。

本人认为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培养自我在教育中智慧性行动的不二法门。网络学习在确定树立教学风格,构成教学思路,预计教学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我的认识和潜质,积累有意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在情境教学中,根据已有经验对各种可能性进行猜想和假设,教学情境准备的意向框架越周全,即兴发挥就越敏捷,智慧性行动也就越自然、越高效!活力是教育智慧性行动的点金石,没有活力的教师即使再有智慧,再机智,也不能在情境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所以,仅有透过教师不断的学习,才能展现自身智慧行动潜质,表现他的机智和光彩。时代的呼唤,事业的使命,教育的职责,激励着教师们长期精心耕耘,终身学习,在教育这方热土,一位位教师,桃李芬芳,硕果累累,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敬重,这真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

学校教师个人教育工作总结3

一位教育家以前说过:“好的师风师德就是一本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教师要做“人之楷模”。师德不仅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并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作为教师的我仅有坚定自我从教的信念,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潜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坚定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

当前教师行业出现不安心工作、人员流动、跳槽等现象,使很多人不敢说:“我喜爱教书。”而我却理直气壮的说:“教书真好!”或许我的个性很适合教书,但我更觉得我的梦想就是教书。理由有三:首先经济上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稳。目前我的收入能解决温饱,我知足常乐。其次精神上,我觉得追求所有,不如追求内心的平静。名利场上多险恶,而在学校工作能找到精神上的平和、纯正。再次,从教多年,挂念我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常以不一样的方式对我表示关心。所以放眼将来,众多学生在社会上的成功是我一生的幸福。坚信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给教育创造一片蓝天。坚信此刻比过去……。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谭世明,陈善知等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为保护近万名学生的生命安全,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创造了学生无一人丢失,无一人伤亡的奇迹,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我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发奋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奉献是世世代代提高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就应对学生无私奉献。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是无私奉献的表现之一。敬业,就是敬重自我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

爱岗敬业还表此刻对学生的无私的爱。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仅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同时,爱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务必学会正确的爱的方式。传统教育中我们关注的是“分数优秀率、及格率”。此刻我们关注的是是否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知识的无限性和教学时刻的有限性促使我们去关注学生的潜质培养、思维发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原则,这是对学生真正的爱,是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所以,教师要树立终身学生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用心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潜质学生的目标。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务必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务必具备更高的到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既然选取了这一职业,就要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在自我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倾我所有,去换取明天的桃李芬芳。加强师德修养即是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职责,也是我们教师适应教育改革开放的必然需要。

学校教师个人教育工作总结4

本学期我校进取开展各类业务学习活动,并经常组织教师听课、学习,给了我们教师很好的业务学习的机会。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在听了陈翠灵、杨柳二位教师的公开课后,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知自我在教学上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可是经过本学期的业务学习,我相信自我是有所收获的。这些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

一、好教师必须有敬业精神

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仅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经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本事,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梦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二、好教师必须热爱自我的学生

教师应当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我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不好之分,“学困生”之所以“落后”,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

师对这些所谓的“学困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提高,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好教师必须进行知识更新

“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理解,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本事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本事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础上,强调打破教育霸权,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教育者的头脑,使之打破其坚冰一样的由陈旧的知识和经验累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好教师教学活动中必须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本事。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我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能够自如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儿童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儿童充分思考,给儿童充分表达自我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儿童说。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进取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五、好教师必须增强信心

在那里,我突然感到自我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

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教研本事、课堂教学本事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我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

六、好教师必须重视“身教”

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所以,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职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能够向学生谈自我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能够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我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仅是良师还是益友。仅有这样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教师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学校教师个人教育工作总结5

教学技能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比较科学的理念,让我受益匪浅。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并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联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透过寒期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我认为,好教师务必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好处,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仅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透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潜质,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质。

教师务必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我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我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务必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完美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务必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我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职责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忙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用心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务必热爱自我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就应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我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不好之分,“学困生”之所以“落后”,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学困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提高,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我的学识。做到博学多,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显然很重要。正因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务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此刻精通与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仅仅要知其然,并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当代科学知识分化急剧,新陈代谢迅速,应用期越来越短,知识的创新性越来越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我,完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的精通与知新,要求教师自觉坚持理解继续教育,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我们是直接应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并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个性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这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我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

教育观念,改革教学资料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教育是一个发展性的职业,它要求从事这个职业的教师应坚持学习,永不间断,仅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充实自我,做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所以,我利用业余时刻自学,学习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理念,新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梦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一个好教师还务必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所以,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务必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职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能够向学生谈自我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能够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我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篇2

湖南省新化县是一个山区大县, 人口133万人;也是一个教育大县, 全县共有中小学校480所, 中小学生20.8万人, 在职中小学教师10060人;还是一个贫困大县, 基础差, 底子薄, 人多耕地少, 经济发展落后。这样的背景, 构成了新化教育的基本格调:穷县办大教育。1980年, 新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就诞生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成长在这个并不富裕的环境中。她作为全县唯一的教师培训基地, 肩负着全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业务指导和教师培训任务。学校有校园面积10656m2, 建筑面积11700 m2, 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43名在职在岗人员中, 有特级教师3人、高级讲师18人, 讲师11人。学校先后有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 3人被评为省优秀教师, 6人被评为省师训、干训工作先进个人, 6人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优秀教师;1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

近几年来, 学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总体部署, 从全新的角度审视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立足于“研究、指导、引领、服务”的功能, 树立了“创新构筑特色, 细节成就完美”的理念, 组织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的研究性学习、学科整合、课程改革等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开展了“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为主题的教研员培训课活动;启动了校长引领工程, 进一步深化了校长培训工作;探索出信息时代远程培训和教研工作新方式, 初步构建了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新模式, 使全县教师从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到教育行为, 都取得了质的突破, 走出了一条“研培一体”“协同培训”“参与式培训”等特色鲜明的教研、培训之路, 打造了全县优秀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的工作也得到了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 学校一直保持着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学校近五年来每年都被县教育局考核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被市教育局评为“市师训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 学校被湖南省省教育厅授予“信息技术培训与测试先进单位”和“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 并且将学校的工作经验在全省市、县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人会议上做典型介绍。学校被誉为“湘中教师教育的一颗明珠”。

端正思想, 教师教育优先发展

思想是统帅, 是灵魂, 思想决定行动。新化县教师进修学校之所以越办越兴旺, 关键在于学校办学思想的先进性, 而且在融入办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一、摆正教师教育的新地位

胡锦涛总书记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没有高水平的教师, 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 从根本上来说, 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办学以人为本, 以教师为主体, 就是要全心全意依靠教师,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而教育应当把教师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当前, 教育发展面临四对矛盾:一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二是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的现实需求与资金、优质师资由农村向城市逆向流动的矛盾;三是教育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依然旺盛与教育经费供给渠道更加单一的矛盾;四是教育部门“以素质论英雄”的政策举措与社会、家长中的“以升学论英雄”的教育观念之间的矛盾。由此也就引发了教育的四大热点、难点问题:一是要按客观规律办教育;二是要有足够的经费办教育;三是要吸引优秀人才办教育;四是要解决各类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 湖南省新化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 专门召开了“教育强县”动员大会, 明确提出了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谋划发展, 提高质量, 促进公平, 加强管理,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造福新化人民。同时, 明确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 转化为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 转化为谋划教育发展的正确思路, 转化为领导教育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 转化为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 更好地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的全面要求。

2008年, 根据教育强县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县教育局响亮地提出了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增加教师培训经费, 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着力提升现有教师的业务素质的口号, 第一次把教师教育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有了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 有了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新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党政一班人发展教师教育的方向更明了, 气也更足了, 改革创新的步子更大了。从而使新化的教师教育工作进入了快车道。

二、树立教师教育的新思想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信息量成倍成倍地增长, 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进修, 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增加知识储备, 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广大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殷切期望, 希望广大教师自尊自励, 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刚入学的免费师范生时强调, 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 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孩子, 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教育不仅要言教, 还要身教;不仅要立人, 还要先立己。

由此可见,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师的教育和培养, 教师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加强, 并已成为我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首要和基础组成部分, 教师教育改革已成为涉及国家长远发展的关键性战略问题。

一般认为,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个人反思, 离不开同伴互助, 离不开名师引领。如何营造幸福人生, 如何促进专业成长, 是教师生命中最重要的两大主题。在教师教育中, 新化县教师进修学校紧紧抓住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 把教师培训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上来, 努力提高专业化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素养、教育素养和人文素养。

为了有效实现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师教育目标, 新化县教师进修学校结合县情, 摸索出了一条“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 以教研教改为主要抓手, 以远程教学为主要方式, 以‘三新一德’ (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师德师风) 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思路。倡导教师在教中学, 在学中研, 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研”三者的有机统一。既注重教师的自学与反思, 又提倡教师同伴的互助与研讨, 还重视名师的引领与示范。这样一来, 就形成了教师教育的合力, 促进了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也让教师在专业化成长中享受到了人生的幸福。

三、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教师培训必须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必须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 树立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世纪之交的背景下进行的, 也是在世界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展开的, 其要旨在于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化县教师进修学校牢牢抓住新课程改革这一中心环节, 在教师培训中落实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让教师牢固树立新课程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作业观和评价观。我们认为,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学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塑造儿童心灵的天使。教师角色的根本转换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触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 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互相交流, 与学生分享体验与感受;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 不断修正提高自己;以研究者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去,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克服僵化的固定模式,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遵循儿童世界的规律和方法, 走进学生, 研究学生, 做学生的快乐使者、阳光使者和爱的使者。

我们倡导新课程一节课要“三看”学生:一看学生的参与状态 (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二看学生的交往状态 (互动、对话) ;三看学生的达成状态 (知识含量、发展状况) 。我们认为新课程一节好课要符合六个评价标准:一是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 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二是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三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倡导合作交流, 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四是尊重学生需要, 保护学生自尊心, 培养学生自信心;五是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六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空, 让学生充分发展。

科学管理, 人文关怀无处不在

管理, 是一个大系统;管理, 是一篇活文章。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理念是实施人性化管理。近年来, 湖南省新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恪守“为教师服务, 为教育奠基”的基本信条, 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教师教育工作, 努力探索人性化的教师教育管理新模式。

一、人性化的学校内部管理, 让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

新化县教师进修学校说大不算大, 说小不算小, 可以说作为一所学校会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在这里同样会发生和出现。近年来, 学校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加强人性化的内部管理上做足了文章。首先, 学校想方设法寻求政策支持, 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 对临街的教工宿舍楼进行拆除改建, 使30户教师搬进了新居, 让这部分教师安居而乐业。同时, 这项工程正了学校的家当, 暖了学校的人心, 鼓了教师的士气, 也展示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理念和工作作风, 为学校的新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 学校修订了《新化县教师进修学校教职工绩效工作方案》, 一方面充分考虑了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教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 继承了原有的一些做法, 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工作职责, 适当地拉开了工资收入差距, 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原则。对学校的这一新的做法, 教职工基本上都能接受。再次, 学校想老师所想, 急老师所急, 解老师所难, 压缩办公经费, 节约接待开支, 挤出资金逐步改善教职工的办公条件, 使每位同志都有一个明确的工作岗位、一份明白的工作职责和一个舒适的办公场所, 同时保证了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台办公用电脑。这样, 既满足了教职工基本的办公需求, 又改善了办学条件, 提升了学校的品位。最后, 学校大力倡导民主协作作风, 打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文化校园。学校管理可分为制度管理、民主管理、文化管理等不同层次, 其中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是学校高品质的管理。学校十分注重办学的价值取向, 注重教职工价值观的整合, 注重正确的舆论导向, 培养学校的主体价值观。学校把关心人、满足人、发展人、完善人作为管理的主要目的, 坚持用思想管理学校, 用文化提升品位。学校上下共同努力, 逐渐形成了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

二、人性化的培训管理, 让培训过程闪烁细腻的人性光芒

有人说,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把平常的事情做实就是不平常。教师培训工作初看上去, 是一件简单而又平常的事情。而对这样一件看似简单平常的事, 我们就想把它做成不简单、不平常。

在培训项目的选择上, 我们都要事先进行认真的调研, 看一看基层学校和基层学校的老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培训, 该怎么培训, 而不是想当然、瞎指挥。所以, 我们选取的培训项目一般是基层学校急需的, 也是大多数老师喜欢的。

在每一次培训实施中,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基层学校和基层学校的老师, 尽可能地把方便让给基层学校和老师, 把困难留给我们自己。从培训用的教材、讲义, 到受训教师做笔记用的笔和本子, 从培训的场地, 到培训教师的生活安排, 我们事事都要想得周全, 做得实在。

为了保证培训的效果, 我们对每一次培训都要提出严格的纪律和培训的要求, 但每次纪律和要求都充分考虑老师们的实际情况, 充分尊重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一般来说, 都是老师们能够做得到的, 我们从来不搞强迫, 不搞“一刀切”的制度。

在教师培训的考评中, 我们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的量化考评体制和不合理的奖惩制度, 建立起一整套人本、和谐、切合实际的培训管理制度。有刚性的指标, 教师要完成刚性的任务;但也有富有弹性的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这样, 在保证质量、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人性化。

三、人性化的人文关怀, 保证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 教师培训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服务性极强的工作。学校要求教职员工转变观念, 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对来学校咨询与办事的基层领导和老师, 我们都笑脸相迎, 端茶送水, 耐心解释, 热情服务;对来学校参加培训的老师学员, 我们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悉心关照, 服务周到, 让学员在教师进修学校真正体验到家的感觉。

每办一届培训班, 我们都合理安排班主任和辅导教师。班主任主要负责学员的生活和考勤, 了解学员的思想状态和学习情况, 全程参与班级管理。辅导教师主要负责对学员学习的指导, 解疑释难, 及时布置批阅学员的作业, 并与学员进行学习交流。学员在培训期间, 如果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 可以随时找到求助的对象。培训班结业后, 班主任和辅导教师还要对这届学员进行跟踪服务。

近两年来, 学校先后组织了四批约300名教师学员到省内外参加相关培训。每次出发前, 学校主要领导都要亲临讲话, 既提学习要求, 又讲注意事项, 让学员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温暖。这样的活动, 学校每次组织都很到位, 派领导带队, 安排专人负责生活事宜, 对学员进行分组管理, 每个环节都想得很周全, 做到很周到, 因此赢得了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

统筹经费, 教师参培空前主动

教育的发展, 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发展, 培训是先导;教师的培训, 经费是保障。湖南省新化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重视全县的教师教育和培训工作。自2007年开始, 县委县政府在财力相当困难的情况下, 认真执行湘财教[2006]4号文件规定, 将教师培训费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逐年安排到位, 2007年用于教师培训的财政拨款为175万元, 2008年为210万元, 2009年为255万元。此外, 2009年, 县财政还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教师工资总额的1.5%预算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30万元, 从而使教师培训经费得到了优先保证。

对这笔培训经费, 新化县的做法是由县财政局把钱集中到教师进修学校进行统筹安排, 捆绑使用。教师进修学校每年年初报送年度培训计划给教育局, 经教育局党组审定后发文, 教师进修学校严格按年度培训计划操作实施, 县财政局按培训实施情况分季度拨付培训费。这样保证了培训经费使用价值的最大化, 培训项目的最优化, 培训效果的最佳化。

学校对这笔培训费的管理和使用十分慎重。对每一个培训项目的选定总是三思而行, 慎之又慎, 对每一分钱的使用总是精打细算, 省之又省, 可以说每分钱都用在教师培训工作之上, 每分钱都花在了该花的地方上。县财政没有给学校安排年度办公经费, 我们的办公经费都是从电大创收部分和门面租金中列支的, 一点都没有挤占教师培训经费。

从2009年开始, 学校对参训学员的吃、住、行、培的有关费用都负责埋单, 不要学员出一分钱, 这就解除了学员的后顾之忧。所以, 基层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创新模式, 质量效益彰显特色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 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提高教师素质”。如何在新形势下探索出教师培训的新模式是摆在各级教师培训机构面前的严肃课题, 也是党和国家交给教师培训机构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任重而道远。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小学教师的中师合格学历任务完成以后,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和功能发生了转变, 即由任务型的中师学历培训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转轨。我们认清形势、开拓进取, 确立了“观念先导, 系统教学, 强化课题, 网络师训”的工作思路和“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办学方向, 创立了“专题化、菜单式、互动型、短周期”的培训模式, 形成了以教学为舞台, 科研为龙头, 培训为中心的办学特色。几年来, 新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在困境中找出路, 在夹缝中求发展。首先, 学校领导班子通过深入调研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认真分析教师教育发展的形势后, 果断提出了“重心下移, 阵地前移”的基本思路, 把培训班办到了各乡镇, 办到了基层教师的家门口, 既方便了教师培训, 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 学校提出了“主副结合, 协调发展”的办学思想。“主”指的是师资培训这个主业, “副”指的是成人学历教育这个副业。因为新化县教师进修学校与新化县广播电视大学是两块牌子, 一套班子。我们充分发挥了两套机构合暑办学的优势, 既管教师培训, 又抓成人学历教育, 二者相得益彰, 协调发展。第三, 学校坚持走“外引内联, 内外结合”的发展道路。几年来, 学校一方面发掘县域内的名师资源, 组织名师送课下乡, 另一方面引进市内外、省内外的名家来校讲学, 开阔教师的视野。我们不但加强与县内各中小学校的联系, 在县双语实验学校、县实验小学、县第四小学、上渡中心小学、县第十四中学等校建立了教师培训实习基地, 还加强了与市内乃至省内其他教师培训机构的交流, 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受益匪浅。我们不仅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加强县域内的自主培训, 还分期分批地把中小学教师选派到省内外去参加相关培训, 接受大师们的思想熏陶。第四, 学校针对本县农村学校教师年龄偏大、学科结构不合理、师资的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基本现状, 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办了好几期短缺学科的培训班, 共培养了120名英语教师、30名美术教师、30名音乐教师和30名体育教师, 此举有效地盘活了办学资源, 又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学校的师资需求, 为解决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师需求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五, 学校花大力气发掘本地教育资源, 让基层的优秀教师去培训基层的教师。2009年下半年以来, 我们通过组织全县小学语文、数学教师的说课比赛, 评选出其中的优秀教师并对这些优秀教师的课进行设计, 然后在各乡镇进行巡回送课, 用基层教师身边的典型来引路、示范, 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一、发挥培训功能, 服务新化教育

继续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我们始终坚持培训和培养并举、学历层次提高教育和职后继续教育提高并重的工作方针, 按照省、市有关要求, 立足县情、校情和师情, 初步形成了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互贯通的师训工作新格局。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学校不断探索教师培训工作的规律和方法, 在问题中寻找思路, 在思路中寻找出路, 把思考化为行动, 强化内涵管理, 重视过程, 突出重点, 讲究实效, 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加强教师进修学校的机构建设, 确定师训工作主攻方向——把工作的触角扎根在基层, 发挥“以点带面、辐射全县”的示范作用, 逐步建立起系统、长效的培训模式和培训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和优化培训模式, 推动全县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化、均衡化、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功能作用, 服务新化县教育。

二、优化培训方式, 确保培训质量

学校在师训管理上主要做到“四严”, 即严格教学制度, 严格考勤管理, 严格考试纪律, 严格学籍管理;在培训工作中实现“四结合”。

一是职业道德素养与业务技能培训相结合。教人先教行, 育人先育德, 师训工作要坚持把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摆在重要位置。在新课改岗位培训班, 我们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首选课程计入学分, 在骨干教师培训班和校长提高班, 我们开设《教师职业道德》的专题讲座, 并在结业考核中重视对参培学员职业道德素养的考核评估。学校把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理念渗透到每项培训活动之中, 努力实现职业道德教育与业务技能培训的有机结合。

二是多种培训形式有机结合。我们根据学员实际情况, 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 (1) 脱产进修。近五年内组织了全县小学校长、初中副校长、中小学教导主任、中小学电教员以及小学英语、艺术类教师的脱产培训。 (2) 教学点集中培训。新一轮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在乡镇设教学点, 利用双休日集中组织学习。 (3) 校本部短期培训。利用“五一”、“十一”长假, 组织普通话、信息技术培训。 (4) 网上远程培训。对学员进行网上教学和指导, 实行学分制。 (5) 指导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对新课程培训班的学员长期跟踪指导, 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 既解决了学员的工学矛盾, 又收到了培训实效。

三是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对于新课程和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员, 要求学员一边参加业务进修培训活动, 一边进行新课改的教学实践, 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 用实践来丰富理论, 从实践中学习, 在反思中进步。

四是课堂教学与教育考察相结合。校长培训班的学习, 既有课堂上的理论教学, 又组织到外地进行教育考察;新课程岗位培训班学员的实地考察, 却是由进修学校的教师到学员所任教的学校进行教学实践的考查, 帮助他们正确使用新课程的教材进行教学, 提高新课程教学的能力。

三、整合培训资源, 提高办学效益

近年来, 为了满足教师培训工作的需要, 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学校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 整合培训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 采取上挂高等院校和教科研部门, 下联中小学幼儿园, 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 (教研员) 队伍, 加强与教育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协作, 重视运用远程教育平台, 整合和利用各种教师教育资源, 积极开展各项培训工作, 使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现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⒈建立与高校联合办学工作机制

近年来, 新化教师进修学校先后与湘潭师院、福建师范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部奥鹏远程中心联办远程网络学历提高教育, 有效地促进了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达标和提升。5年来, 新化县中小学教师学历有较大提高, 小学专任教师专科率、初中专任教师本科率、高中教师本科率分别达到85.23%、82.6 5%、91.82%。

⒉“走出去, 请进来”, 学习先进经验

积极送培, 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 每年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本校教师的业务进修。近年来, 我们积极选派专职教研员和县骨干教师分期分批赴北京、杭州、南京、张家界、长沙等地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种业务培训和教育教学研修活动。学校先后聘请了尼日利亚的玛丽博士和美国的詹姆斯教授为英语培训班兼职教师;请原省培训中心主任、特级教师顾松麒和省培训中心特级教师李湘蓉来我县讲学;聘请省特级教师、曾国藩实验学校校长李润良和省特级教师、冷水江市红日学校校长王勤为校长培训班的兼职教师。专家学者的援手, 为学校的师训工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四、创新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发展

⒈实现全员化培训

按照不同学年、不同学科, 分层次, 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文件指示精神, 我们制订出台了《新化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把班主任培训工作迅速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 建立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制度, 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班主任培训。根据培训方案, 2007年暑假期间, 我们分三个批次组织全县初中班主任集中在学校参加培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也在2007年下半年启动:城区五公里范围内的小学教师到进修学校本部参加培训, 其他学校教师则送教上门, 学校到乡镇设点办班, 2008年底基本上完成培训任务, 实现了全县四千余名中小学班主任持证上岗的工作目标。

⒉实施序列化培训模式

针对教育行政部门、基层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实际需求, 通过对以往培训工作的总结反思, 学校采取“分层实施、按需培训”的策略, 优化培训内容和形式, 组织开展各种通识培训、岗位培训、骨干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和培训者培训;建立三级培训体系, 即县级培训、校级培训、自我培训;确立四个层面:培训者、校长、骨干教师和教师全员培训;实施了三种培训新模式:专题性培训、参与式研讨、互动式交流, 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⒊构建典型引路培训模式

为了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 充分调动他们不断进取的积极性, 极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 学校以课题研究为牵引, 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 创造一系列的教研展示机会。通过自学反思、校本教研、网上论坛、聘请专家做专题报告、送教下乡、优质课汇报等形式进行培训活动, 有效提高了各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

如“瑞典希望之星”是由国际慈善机构面向贫困山区开展的教育扶贫项目。学校非常重视这一项目的实施, 把它看成是新课程的后续培训工作。2008年暑期我们选派了一批骨干教师参加了省级培训, 为了充分发挥该项目的辐射功能和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榜样示范作用, 2008年下半年我们利用节假日组织这些教师送课下乡, 巡回讲学, 至今有近500名小学教师受益于“瑞典希望之星”培训项目。又如新课程培训, 一般把教学点设在各乡镇, 在最后的学习阶段我们组织送课下乡, 让学员现场观摩新课程的示范教学, 然后当场用新课程的有关理念进行评析, 再由进修学校的老师进行点评和对学员的评析进行再评价。此举深受乡镇中心中学领导的称赞和学员的好评。

⒋完善网络远程培训模式

网络时代, 创造了资源共享、传播迅捷、互动及时的便捷条件, 更为可贵的还在于它更大地激发了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思考和研究以及前所未有的对自我专业发展的关注和努力。网络课程资源体系跨越了时间、空间、人数和培训资源等方面的限制, 使教师自觉、自主和自控的学习成为可能。

如今, 网络已成为本县研究型教师成长的摇篮, 教研员专业引领的基地, 服务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桥梁。2007年上半年, 我们启动了初中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具备基本条件的新化十四中、新化十五中、燎原中学、铁牛中学、桑梓中学等5所学校开展培训试点工作, 目前已经覆盖全县17个乡镇。学校安排了专职指导教师, 培训内容涵盖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英语、历史、地理、生物、体育、计算机、音乐、美术等13个科目;目前我们已组织培训的“2009年湖南省班主任远程培训”和小学教师参加的“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远程培训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主要采取双向互动式培训模式:第一个环节, 集中培训先行。第二个环节, 网上培训跟进。在集中培训之后, 我们对教师的培训即转移到本校校本培训中去。在这里, 参训教师是培训的真正主体, 培训者仅仅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参训教师与培训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网上培训是集中培训的延伸, 但又不是集中培训的简单迁移。在网上培训中, 培训者更注意创设一定的学习交流情境和氛围, 以克服在虚拟空间里人际沟通的不足。培训者和参训教师在网上论坛可以自由互换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 彼此间的思想得到互动式的启发, 相互的观点发生碰撞, 各自的智慧得到激活, 所有参与者的职能实现了互补, 学习成果得到了分享, 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开阔视野, 脚下延伸光明前途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要从教师抓起 篇3

一、教师文明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

1.思想观念不统一是教师文明礼仪素养缺失的根本原因

不少教师认为,文明礼仪教育、文明礼仪常识学习是小事,是学生的事,是未成年人的事,教师作为成年人,不应该也完全没有必要学习礼仪常识。有的甚至把文明礼仪当作封建糟粕,认为讲文明礼仪是思想僵化、头脑不开放的表现,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等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比较重视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而忽视对教师具体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比较重视对新教师和年轻教师入职基本功教育,而忽视入职时的文明礼仪教育;比较重视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技能提高培训,而忽视他们的文明礼仪示范性教育;比较重视对教育政策法规的培训教育,而忽视文明礼仪对教师情感意志的熏陶;比较注意抓反面的典型警示教育,而不注意树立正面的榜样示范教育。由于各环节、各部门在对教师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上没有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全社会没有形成教师文明礼仪教育的氛围,致使教师文明礼仪素养缺失。

2.价值取向的倾斜是教师文明礼仪素养缺失的直接原因

长期以来,学校形成了重智轻德的不良倾向,从过去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的“出国热”“电脑热”,人们越来越看重知识、分数。能让学生考高分的教师,就是好教师。评职、晋级,看重的是教学成绩;评选“先进教师”“模范教师”“骨干教师”,看重的还是教学成绩。一个教师只要能让学生考高分,就能“一俊遮百丑”,各种荣誉、表彰、奖励接而来。而文明礼仪方面,教师做得再好,学校也只是认为是你应该做的,更有甚者,认为是因为你没有其他本事才会样做。而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往往对学校的评价考核过于简单,动辄以考试分数、升学率来评判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而很少关注这些学校对教师文明礼仪行为的状况,这在客观上造成学校考核教师时只看教学成绩和学生的考试分数。教师文明礼仪行为的优劣及作用,很难在教师工作的评价中得到反映。

3.规范要求的不统一是教师文明礼仪素养缺失的外部原因

当前,对教师文明礼仪的教育目标和标准,全国缺乏统一的要求。各省不一样,各县不一样,各校不一样,去年和今年也不一样。随着领导的变化,规范要求和标准也不断变化。由于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教师文明礼仪的教育工作就容易流于形式,很难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文明礼仪规范总是变来变去,教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作风,把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当成形象工作、政绩工作,这样处于“他律阶段”的短期道德行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很容易退到最初的状态。

4.学校、家庭、社会对文明礼仪的要求不统一是教师文明素养不高的客观原因

一般而言,教师在学校内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基本上能自觉做到讲文明礼仪。但在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在主流思想占据意识形态的同时,各种灰色的、黄色的思潮,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价值取向,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物质生活,仍然大行其道,不断冲击着教师的思想和神经。广大教师特别是80后、90后的青年教师,社会生活领域迅速扩展,再不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而是扩展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虽然学校对教师的文明礼仪教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可教师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面对的是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环境,很容易感到学校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是多么脆弱、多么不堪一击!因此部分教师走出校园后,在家庭中和社会上做出有违师德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5.教师入职门槛过低是教师文明礼仪素养缺失的历史和政策原因

长期以来,教师待遇偏低,优秀毕业生不愿报考师范院校,客观上造成教师来源的先天不足,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资格的认定过宽、过松,使部分思想品质有缺陷的人具备了教师资格。近年来,教师队伍中优秀人才不断流失,使得学校不得不在社会上聘请大量既不具备基本学历,又没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充当代课教师。国家为补充师资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将大量的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教师,就使得整个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这在西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学校对这些教师的培训,往往只关注学历的提升和教学技能的增强,而对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几乎不管不问。

二、提高教师文明礼仪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1.提高认识,建立完整的教师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体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理应把教师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纳入师德教育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制定和规范教师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标准、方法、考核措施,把教师文明礼仪水平的提升作为认定教师资格最基本的条件。广大教师必须明确,教师礼仪修养不仅是教师自尊自律的基本要求,更是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反复引导加强对教师文明礼仪知识的培训,不断强化教师的文明礼仪意识。只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都从思想上重视教师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才能促使全社会形成良好文明礼仪氛围,教师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才会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才会渗透到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体现在教师生活的方方面面。

2.建立教师文明礼仪的科学评价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制定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实施纲要》,切实改变重智轻德的错误倾向,坚决反对用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教师优劣的做法。要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切实考查教师的工作态度、履职情况和对学生知、情、意、行的正面影响,建立全面科学的教师评优晋级考核体系,把教师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水平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标准之一。要大力宣传教师文明礼仪教育模范人物的事迹,公开鞭挞不讲文明礼仪的不良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文明礼仪的良好氛围,引导教师健康全面发展,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做学生的榜样,做社会的表率。

3.建立常规的教师文明礼仪教育培训体系

要确立教师文明教育培训的标准、教材、方法、措施。要制订教师文明礼仪培训的规划,建立文明礼仪培训基地,加强教师文明礼仪教育的科研工作,吸取古今中外教师文明礼仪教育的精华,制定符合当今社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文明礼仪标准。要开发教师文明礼仪培训教材,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中。师范院校要把教师文明礼仪课作为师范生的必修课,非师范专业毕业的人员报考教师资格,必须加修教师文明礼仪课程,从源头上提升教师队伍的文明礼仪素养。礼仪教育涉及心理、语言、形象、人际交流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厚实的礼仪功底、广博的礼仪知识、娴熟的礼仪技巧和科学的训练方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将教师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学校名师培养计划,采用多种方式,利用各种场合,讲授教师文明礼仪常识。广大教师要自觉学习,并将其作为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手段。要坚持学以致用,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自觉遵守教师文明礼仪的标准,做到在学校、家庭、社会一个样,校内校外一个样,始终保持人民教师良好的形象。

学校教师教育工作总结参考 篇4

开学初的时候同学们面临合班消息心里一时接受不了,情绪波动较大。针对此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收集全班同学的想法,打消同学们的顾虑。

合班以后,一部分同学,尤其是部分女生表示不满的情绪。我以私下了解的方式获得了同学们对于合班的真实想法,并向同学们耐心解释,并作出了相应的,公平公正对待每位成员,全心全意为同学着想。

2)、针对极少数同学,一对一的做工作。

此类情况主要出现在极个别女生身上,极个别一班女生和二班女生之间有一定的矛盾,老师协助其他同学化解矛盾和误会,最终两位同学和好,也促进了班级大团结。

3)、告知x级航空管理班上大学的情况,坚定同学们完成学业的决心。

x级航空班的几位同学到成都东星航空学院学习,情况良好。将这一消息告诉同学,激励他们努力学习。耐心解释合班对学习并无影响,而同学们在校就是以学习为主要目的。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各类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1)、制定的班规强调学习纪律和作业监督机制。

班规明确规定上课纪律,由纪律委员主要负责,班主任每天晚自习例行询问,当天问题当天解决。作业情况主要由学习委员随时汇报,班主任亲自清查学生的作业。即使本学期中期考试成绩不理想不过对学生们的表现也颇为满意。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并全力支持。

本学期经历了运动会、演讲合唱、元旦晚会、快乐星期五等大型活动。在活动准备阶段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针对部分同学采取硬性规定,每个项目或节目指定具体负责人。至于节目类型等我会给出大致方向,具体方式由学生自主选择,能够起到锻炼学生的作用。当然在经费和时间上面我会尽力支持配合。我们班在各类活动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3.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本期工作积极性较上期有退步。

班主任工作很繁杂,而且二年级学生有些老油条,因此工作难度较上期较大,遇到此类困难会比较多一些,接二连三的事情会让我觉得实在力不从心。也许由于自身性格不够沉稳,经验不够丰富,遇到困难就想着逃避。久而久之就不太积极主动的去解决处理问题。

2)、处理问题欠缺考虑,不够沉稳。

由于自身年轻,经验不足,加上情绪化比较严重,遇到学生违纪违规事件很难冷静下来处理问题。在冲动之时解决问题容易引起学生误会,并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里负担,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3)、没有及时和科任老师和领导沟通反应情况。

班上情况复杂,状况百出,有时候科任老师都无法了解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应该多和科任老师交流,将班级情况告知。班内情况应多向领导反映,征求建议。

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但是,这一切都很值得,因为,你得到的将是一个美丽的世界!工作着是美丽的!

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篇5

“十二·五”继续教育工作至今已经接近尾声了,由于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由知识学习为主转为提升教育能力为主,从学历培训为主转为专业发展为主,也就是将知识型教师提升为能力型教师,以适应新形式下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我校成立了专门的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继续教育工作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了继续教育的实施方案及考核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并进行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培训。由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我校如期完成了“十二·五”继续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教师队伍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现将“十二·五”开展以来我校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做一简要汇报。

一、教师基本情况:

陈相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学校,目前小学部在校学生1318人,教学班34个,中学部在校学生881人,教学班18个。全校共有学生2199人,教学班52个,全校共有教师179人,其中研究生学历5人,本科学历113名,大专学历61名。中学高级教师30人,中学一级教师51人,中学二级教师5人。小学高级教师89人,小学一级教师4人。全校共有市级骨干教师13人,区级骨干教师20人。市级名师3人,区级名师1人。可见我校的教师队伍文化基础扎实、有较强的敬业心,能较快地掌握课改新理念,是一支团结奋进的教师 队伍,学校领导班子在校长吴洪喜的带领下,工作能力强,作风正。

二、培训规划完成情况、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强化领导,力抓建设。

中小学校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一项旨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以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大计的工程,它要求每个教师都积极投身其中,通过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使教育教学能力得以全面的提升。我校领导充分认识到:这样一个意义大,涉及面广的教师培训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即必须是校长亲自挂帅,其它主要领导齐抓共管;学校充分挖掘和创造条件来落实了这项工程。为此我校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完善的领导组织。

学校成立了以吴洪喜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务主任高逢卯负责继续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与管理。

2、明确的责任分工。

组长负责培训的全面指导工作;副组长分别负责师德和教务等方面的培训工作;组员协助组长和副组长进行具体培训工作并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各种资料的积累和保存)。

3、明确培训对象及学习时数

(1)、培训的对象为我校2015年12月31日以前全体在职教师。(2)、教师全员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市、区集中培训为辅,充分利用网络培训渠道进行。“十二五”期间,我校的培训工作主要立足于 校本培训,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载体,紧紧围绕提高教学实践能力进行,校本培训以学科岗位培训为主线。5年内,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学时不少于300学时(75学分),每年完成60学时(15学分);参加区县(市)级或市级的集中培训应达到180学时(45学分),每年完成36学时(9学分)。

4、明确培训的方式

我校的继续教育培训主要以校本培训形式为主,方式为集中培训、自主学习、网上研修。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还有就是选派优秀教师到外地学习。

(二)、培训原则

我校“十二五”期间校本培训仍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业余为主,自学为主、短期培训为主的培训原则,在注意培训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先进性的同时,切实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要联系实际,面向全体,统筹安排,分类指导,突出骨干。主要培训方法:

1、以校本培训为主。校长是校本培训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和责任人。

2、教师要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坚持自学自练。培训活动中提倡互帮互学,能者为师。

3、培训要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训练,做到学用一致,以学促教。

4、在培训活动中要依靠骨干,充分发挥班主任、教研组长的作用 和骨干教师的辅导作用。

5、定期组织辅导,讲解基础理论,突出重难点,点拨指引,提高训练效果。

6、适当组织开展竞赛、观摩、评比活动,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激发教师自学自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7、加强校本研修,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三)、措施保证 加强管理,分级负责:

我校教师培训工作实行教务处统一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分项目培训计划,建立领导小组,落实辅导教师,多方面筹措经费,做好档案资料的管理。

1、集体档案:

(1)、培训管理机构及其成员情况:机构名称、学校领导、管理人员。

(2)、文件管理:上级和学校的文件、通知等。

(3)、面授情况:课程、课时安排计划;辅导教师备课资料;作业及其批改情况。

(4)、教师参训情况:在册教师总数;参训教师数、参训率;应参考教师数、实际参考教师数、参考率;合格教师数、合格率。

(5)计划措施:培训规划、计划;规章制度、考勤记录。

(6)在财力上学校确保培训教材征订及经费投入。

2、个人档案: 听课笔记、自学自练笔记、练习作业、任课教案、达标计划、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教学反思及论文等。

3、档案工作做到五有:(1)校本培训工作指导小组;(2)校本培训工作计划、总结;(3)校本校训教师个人研修计划;(4)校本培训考核与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5)校本培训或阶段总结及主要培训成果。工作奖惩

建立教师培训工作激励与约束机制。要把教师教师培训工作列入教师考核内容,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职、晋级、评优的必备条件,充分调动教师参加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十二五”培训工作始终保持良性运行状态。对重视培训工作,对参加教师培训学习、考试、考核成绩优异的教师,学校将给予表彰奖励。对不愿参加教师培训工作的教师,学校应对其进行说服教育。经教育仍拒绝参加培训或擅自中断学习,造成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当年考核视为不合格。

(四)、培训内容及要求

1、非学历培训(1)、全员培训。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校本培训为基本形式,促进广大教师师德水平、学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显著提高。(2)、师德教育:

我校始终坚持每周三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并利用其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抓住理论培训、思想教育、舆论宣传、制度管理等环节,认真贯彻落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切实加强和改进师德教育,建立师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将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以校本研修为主,通过案例征集、个案剖析、典型宣传、师德评比等形式,广泛开展教师的职业形象、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开展法律法规、师德修养、心理健康等培训。师德教育要坚持“主动性、针对性、时效性”原则,把师德教育落实在培养教师事业荣誉感、岗位责任感、生活幸福感和对学生充满爱心感。2013年9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到凤城六中和东方红小学进行考察,使全体教师更加感到凤城六中德育管理的真正实质。凤城六中在校长的领导下,在德育管理上做了大胆的探索,提炼了128个字的六中品质,56个字的男女生风范,填写学生成长日记,开展评星晋级,对学生进行精神充电,引入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开展各种让学生终身难忘的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信比知识重要、成功比成绩重要。凤城六中的德育注重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反思总结课,以文明、爱心感恩、诚信、学习、健康、就餐、就寝进步几个方面为内容,这也是一个亮点,使学生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注重学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培养,将做人、学习、健康细则落到实处,让学生每天用15分钟时间对照细则进行反思,进行自评和组评 这样坚持经常品质逐渐养成,每天用这种方法给学生精神充电,老师普遍认为值得学习和借鉴。(3)、观念更新:

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自学教育理论专著,切实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增强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意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新理念要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一切活动之中。2013年9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到我省课改先进学校丹东市凤城六中和东方红小学进行参观学习,及时掌握课程改革的先进动态,丰富教学视野,更新教学理念。参观学习回来后,及时召开全体教师课程改革交流会。会上24名教师代表踊跃发言,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和自身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课程改革研讨交流。高逢卯、李艳秀主任还分别做了《“分组联动、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借鉴》、《关于我校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的专题研讨交流,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深化课程改革: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课标的培训,特别是体、音、美等学科,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确保课改工作沿着科学的轨迹深入推进。(4)、现代教育技术:

通过实施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计划”,我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工作,由我校全校教师普遍接受了新一轮相应等次的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按上级培 训部门要求,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参加由国家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我校共有60人取得国家教育技术考核中级证书,有79人获得了国家教育技术考核初级证书。极大地增强了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收集、筛选、运用信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能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2014年10月我校被设为数字化校园试点学校。学校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教师可以在网站上及时了解学校的全方位的信息。(5)、班主任的培训:

在“十二五”期间对全校的中小学班主任进行了经常性、制度性的培训。进一步提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其确立适应当前教育发展所需要的教育观念,提升我校全体班主任的整体素质。

2、学科教学业务培训。

(1)、课堂教学技能培训。抓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教学效果检测等环节开展培训。此项培训主要贯穿于我校教研活动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教师教学业务水平。2014 9月,我校派出关琨、李艳秀、李娜三名同志代表学校参加了沈阳市职工技能大赛苏家屯赛区的比赛,取得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团体总分第一名,关琨获得个人第一名,李娜第四名,李艳秀第六名的好成绩,同年11月关琨被市总工会评为技术标兵,李娜、李艳秀被评为技术能手。2014年11月区信息教研员魏强老师给我校教师进行的信息化教学通识培训,并充分利用12学平台给学生注册,选拔贾琦、李剑颖二位老师进行全区 信息化教学观摩课做课活动。

(2)、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武装教师,使他们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拓展专业知识,提高教研能力。并能紧密结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撰写教学经验总结及学科论文,探讨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十二五期间我校英语、信息、美术、健康等学科教师近百人次到北京、上海、贵州、大连、沈阳等地外出培训。不仅提升了外出培训教师本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通过传帮带也把自己的收获与同事共享,起到了提升全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作用。2013年我校教师李洪岩、李娜、李剑颖、吴玉芳代表苏家屯区参加沈阳市教师岗位练兵大赛,在这次活动中,我校教师李洪岩、李娜获得沈阳市教学标兵称号,李剑颖、吴玉芳获得沈阳市教学能手称号。2014年全市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商秀梅老师、何静老师获得沈阳市教学能手称号。

3、社团建设工作

学校成立了乡村少年宫,开设的技能兴趣班有剪纸、绘画、书法、舞蹈、声乐、竖笛、葫芦丝、铜管乐队、棋类和篮球、足球、跆拳道等,每个班配备了专业的指导老师。每名学生都参加了每周一次的兴趣班活动。孩子们的活动成果得到展示,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艺术技能得到充分发挥,我校的铜管乐队在苏家屯区乡村少年宫活动技能大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舞蹈《魅力校园》获得一等奖,赵思萌、王彦博等同学的绘画作品也被评 为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今年的9月19日,在我校举行了苏家屯区乡村少年宫汇报演出,我校乡村少年宫铜管乐队、合唱队参与本次演出,得到市区领导的一致好评。同年10月24日在我校举行了沈阳市乡村学校少年宫经验交流会,校长吴洪喜在会上做了我校乡村少年宫工作经验交流。在接下来的我校将把重点放在开发一些新的活动项目,突出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活动特色,如:电钢琴、快板、彩泥、花样跳绳等,打造我校品牌活动。

(五)、专项培训:

1、骨干教师培训

为进一步落实市区教育培训部门的有关要求,我校骨干教师培训本着采取集中培训我和自学为主的方式,对骨干教师进行教育理论与教学能力及教学实践培训。切实加强英语、信息技术、音、体、美等紧缺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2、新任教师培训

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必须参加为适应教育教学工作而设置的培训。培训内容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所任学科课程标准等。培训方式为集中学习、网上研修、岗位历练。以促进新教师了解教师的岗位职责要求,提升师德修养水平;理解并初步掌握课程标准,提高教育科研方法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尽快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适应教学岗位的需要。学校领导还经常对新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学校为每位新教师安排了业务能力强的老教师进行传帮带,使他们能够快速的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3、提高学历层次培训

我校现有校级领导3人,其中1人具有硕士学历,两人具有本科学历,校级领导学历达标。由于我校教师中老教师比重偏大,他们普遍学历较低,且到了将近退休的年龄,因此我校初中部86名教师中共有70人的学历是本科及以上。专科学历教师有16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81.4%;小学部93名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老师共有91人,小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人数比例达到97.8%,实现规定的目标。

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1、管理没有到细微之处。虽然围绕着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做到了责任到人,但是继续教育工作很多,很细,具体在落实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及时或者疏忽的现象。比如我校的区级骨干教师的认定和评选,由于学校的原因,造成原来的区级骨干教师不能直接认定,都需重新参评的后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们一定会分析原因,并尽量把工作、管理等内容落到细微之处。

2、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和教师与教师之间交流的时间较少。在培训中,我们经常以理论为主,缺少了实际的操作和总结经验。所以教师之间取长补短的机会很少。今后,我们要多给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多创造机会。

3、学校网站的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

4、我校教师开展网上研修学习设施完善,但教师的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还需加强。

5、几年来,我们虽然按照上级的步骤和要求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有许多工作还做得不够,离上级要求还甚远。比如:培训力度不大,培训内容不全,规章制度欠完善,档案材料欠齐全等等。

6、由于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分为小学部和中学部两个部门操作,给具体培训工作的实施和档案的归档造成很多不便。

四、今后设想和规划

1、吸取经验教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巩固提高继续教育的培训成果,促进我校教育工作能扎实稳步提高。

2、抓好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全学科素质教育的开展。

3、继续强化老师参加学历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本科学历层次的人数。

4、继续教育是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而存在的事业,我们必须继续抓好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必须按照上级规定的培训内容、任务和要求,长期不懈地开展教师的培训活动,同时,还要进一步地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工作力度,增大经费投入。

5、结合我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加大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培训力度,使教师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作。

6、今后,我校的继续教育工作将尝试把中、小学合在一起进行,并由专人负责实施,便于管理。

总之,在“十二五”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我校能够严格遵照 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履行了职责,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工作,根据继续教育评估体系,经我校进行自我总结评估,我们认为我校的继续教育工作基本上达到了考评要求。在今后的继续教育工作中,我校会更加努力,教师培训成果再上一个新台阶。

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篇6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按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要求,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均衡城乡教师水平,提高教育干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缩小我县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教育质量的差距,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教育公平。

二、基本原则

交流人员的编制和人事工资关系不变,组织关系临时转入相应学校,考核在受援学校进行,考核结果按在受援学校的考核等级转入派出学校。

三、任务目标

自2014年开始,每学年从城区县直义务教育学校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和中层干部与农村或薄弱义务教育学校对等数量的教师或教育干部进行为期一年的对口交流,担任相应课程的教学与学校管理工作,并通过校际间的集体备课、开设公开课、举办讲座等多种交流形式,帮助当地教师和教育干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推动全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搭建平台并提供人才支持。

四、选派要求

选派交流教师要求政治素质、师德修为高,教学业务能力强,教育干部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培养前途。所有交流人员要有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精神,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

五、实施步骤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干部实施对口交流,由教育局提出交流计划,采取个人志愿、学校推荐和组织考察安排的程序进行。拟参加交流的人员根据自己的实际向学校提出交流申请,由派出学校推荐,县教育局考察同意后确定为交流对象,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学校推荐人数应不少于教育局对各学校按排计划的2倍。怀孕、产假和哺乳期以及患有重大疾病的教师不安排交流。

1、统筹规划、制定方案。各学校要全面掌握学校师资情况和教育干部和教师交流需求情况,统筹规划交流工作。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校教育干部、教师交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流动的基本原则、条件、形式、程序、要求、考核办法以及奖惩措施等。各校交流实施方案报县教育局备案。

2、宣传动员。各学校要切实做好教师和教育干部交流工作的政策宣传,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加强引导和指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激发教师和教育干部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热情。

3、组织实施。各学校要根据交流实施方案,确定教师交流人员并向县教育局推荐。每年初底前各学校要将教师交流方案、交流计划及交流人员名单报县教育局备案。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流动由县组织部门和县教育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干部管理权限组织实施。

六、考核管理

1、选派到受援学校的教师和教育干部,工作期间由派出学校和受援学校共同管理,以受援方为主。选派教师在交流期间享受原学校工资和各项待遇,职称评审、岗位晋升等在原学校进行。各受援学校具体负责交流教师的生活安排、日常管理及其工作、学习、考核、业务考核、绩效考核、评优评奖等事项,双方学校要关心交流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其它问题。

2、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工作的考核管理。各相关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细则,明确流动教师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全面、科学、合理地对交流教师进行考核,对具有交流经历并在交流中完成任务好、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明显的教师和校长,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教师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优先聘用到高级岗位,优先提拔任用,优先评选授予各级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其他综合表彰等荣誉称号。对口交流期间经历视为农村任教经历,表现优秀者予以表彰奖励。补助、交通差旅用、意外保险等按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3、对在交流中拒不到岗、消极应付、擅自离岗等违纪违规行为,要按照相关政策和纪律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办法予以辞退、解聘。

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篇7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分析,对策

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相关财务会计标准、财税法规相继出台并贯彻实施。同时, 中职学校达标升级活动及课程体系改革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财经类专业相关学科的教学如何跟上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 会计专业教师如何开展继续教育, 如何把我国财经政策贯穿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如何适应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改革, 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乃至学校决策部门都应考虑的现实问题。同时, 现代中职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完成性教育, 市场需要什么专业人才, 学校就需要定向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作为教师, 任何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不是一劳永逸的, 接受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已不仅仅是谋生或工作的需要, 更是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以上原因, 我们结合上级教育部门的课题研究, 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诸多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当前,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大多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院校成为专业教师的。其在大学阶段接受的都是普通高等教育及相关专业教育, 本身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的模式并不太熟悉, 虽然对于自身从学校学习的专业有一套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 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以自身学习经历为参照物, 重学科体系培养、轻实践操作能力, 一味追求学术的“精、专、深”, 普遍缺乏会计工作实践经验, 甚至对于实践中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会计岗位的职责知之甚少。因为在会计实践工作中, 会计不仅仅是做账、登账等内容, 还要与银行、税务等相关部门打交道。比如, 在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中, 从发票的购买、开具, 到发票的核销, 以及在实际缴税过程中网上报税系统的操作, 税款发票及代扣凭证的取得等具体相关程序及操作实践,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都不曾涉及。另外, 单位与银行之间相关票据方式的结算, 比如支票、汇票等, 仅仅凭教师的直观课堂教学, 不容易使学生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虽然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师在毕业前也经过一个阶段时间的模拟实习, 但从笔者的自身体验来讲, 所谓的模拟实习, 仅仅是把所学的会计知识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教室内, 由教师指导把预设的固定业务内容从账户的设置到会计报表的出具, 从头到尾复习一遍而已, 与真正的企业单位实践相差甚远。这些情况造成毕业后的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 也就形成了现实中的会计教学成为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方式。

同时, 大多数中职学校缺乏专职会计实践指导教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一直以学校拥有多大比例的“双师型”教师作为学校是否达标的关键指标, 作为考核中职学校是否具有会计教学实践条件的基本数据。笔者认为, 所谓“专门的会计实践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会计工作岗位的实践经验, 以切身的工作体会来指导学生的实习模拟。但据笔者调查, 某地市所在中专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共41人, 其中“双师型”教师仅为27人, 约占全部会计专业教师的65%, 基本达到了教育部门的要求。但是, 这些地方实际上直接从事教学一线的人员仅占到25%, 约为10人。专门的会计实践指导教师 (亦即具有实际会计工作经验者) 仅3人, 所占比例不到8%。由此可见, 虽然“双师型”教师对于学校的教学实践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但所谓的“双师型”仅仅是多了一个或多个证书而已, 有些证书和本专业其实并不相关, 并不具备真正的会计实践经验。

2.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缺乏系统的师范教育训练。

据笔者调查所知, 某地中职学校全部会计专业教师共41人, 其中正规师范类院校毕业的会计专业教师仅为3人, 约占7%。接受正规师范类培训的仅为5人, 约占12%。可见, 会计专业教师大多毕业于各类非师范类财经院校, 本身没有经过专业正规的师范教育和师范训练环节。由于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 对于如何备课、如何讲课、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实践知之甚少, 完全靠自己的摸索、实践, 效果可想而知, 往往是事倍功半。与师范类教师相比, 会计专业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甚至, 一些会计专业教师对于教师的基本功, 如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等都做不到, 更谈不上对于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专业课程的学习理解及应用了。

3.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对国家财经政策、会计法规了解的及时性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家的财经政策往往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会有相应的变化。同时, 我国的会计制度、会计法规及会计的核算方式正在逐步与国际会计接轨, 所以新的财经政策、会计法规会不断地出现、更新或补充。而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由于得到信息的渠道不畅通, 出去学习的机会又比较少, 加之授课任务的繁重以及同时继续教育的目标不对称等, 对于了解和掌握信息变化的及时性上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

4. 中职学校财经类专业教材更新慢, 知识相对落后。

中职学生现在所用的教材多数内容比较滞后, 知识更新较慢。近几年企业在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在不断更新, 新行业在不断涌现, 可教材内容却一成不变, 已完全不能适应现行教学的需要。同时, 一些专业教材的实用性不强, 理论偏多;甚至有些课程偏难偏深, 中职学生本身基础较差, 接受起来非常困难, 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教材中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内容太少, 实训实验课与实际工作脱节, 使学生产生“学了也白学, 学了也用不上”的想法。

二、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继续教育针对性较差。

教育部门的专业教师继续教育, 特别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大都是在一些高职院校参加培训, 比如每年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骨干教师培训也都在各高等院校进行。高职院校很多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虽高, 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各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差不多, 尽管培训后教师的理论水平、新知识提高不少, 却难以提高中职专业课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 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及条件中职学校短期内无法达到, 即使培训了相应的操作技能, 返校后也无用武之地。因此, 这种培训只是提高了教师个人的业务水平, 但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作用不大。

2.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实践性继续教育不能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

会计专业教师职称的晋升聘任受人事部门管理, 只有参加人事部门的继续教育才能计入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分, 而人事部门每年的继续教育内容往往和会计专业教师的专业并不相关, 对提高专业的教学水平影响不大。例如, 山东省某市2011年和2012年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分别为“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和“创新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等。而财政部门的继续教育主要是针对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广大会计人员, 有些会计专业教师并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因而无法得到财政部门安排的继续教育培训, 而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教师虽接受了会计继续教育, 但财政部门继续教育计算的学分对职称的晋升没有多大作用。因此。这些规定也大大影响了会计专业教师在本专业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3. 会计专业教师不能参加会计职称考试。

由于财政会计管理部门要求, 会计职称考试须在职在岗人员参加。而会计教师的身份竟属于两非人员, 因此, 不少会计专业教师参加会计职称考试, 要通过伪造工作岗位来报名考试, 致使不少多年辅导会计职称考试的会计专业教师竟没有会计职称。因此, 教育部门主导的“双师型”教师就很难全面铺开。另外, 很多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本身也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 因此, 也就不能参加每年一度的财政主管部门对于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4.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实践机会少。

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要求或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修实践锻炼,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由于会计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及时间的短暂性, 很少有单位真正愿意接受教师定岗实习。教师在企业中也就是接接电话、打打零工, 很难真正接触到会计实际操作业务。因此, 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和企业, 还是学校和教师自身, 面对会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 尚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继续教育解决办法

1. 放开会计专业教师考评会计职称的封口, 允许中职院校会计教师考评会计职称。

笔者建议, 财政部门每年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不要仅仅只针对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广大会计人员, 还应包含各学校财经类的相关教师, 并且在教师继续教育的学分上、教师职称的评定及聘任上、费用的报销上给予适当地照顾, 这样就可提高会计专业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会计专业教师 (包括其他会计实践指导教师) 必须定期参加一个月的实践锻炼或会计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课程前后不得重复) 课程培训。同时, 允许并鼓励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参加财经类的职称考试, 作为国家人事部门, 将教师职称 (财经专业) 与会计职称作为近似职称相提并论, 在职称评定及聘任上适当政策倾斜。校方也要大力加强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多给教师充电学习培训机会。比如, 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社会上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 给教师创造尽量多的外出学习机会。同时, 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在教学科研、论文发表及获得各种技能证书的教师给予资金上补助, 切实打造培养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多师型”教师。

2. 财经专业教师上岗前必须到师范类院校进修师范教育。

学校新进入的非师范类财经教师, 包括会计专业教师, 在工作第一年的实习期内不允许直接进入课堂给学生上课, 必须在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同时, 到相关师范类院校补修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课程及进行教师基本功训练 (比如普通话、板书设计、粉笔字、教学多媒体制作等) , 成绩达标后方可进入课堂教学。同时, 现职会计专业教师要根据当前80后、90后学生的特点, 以定期轮训或以听讲座的形式接受师范类继续教育, 以适应新形势下中职教育的特点。

3.

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 加强教师与企业实践人员的交流, 以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所谓“请进来”, 就是向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公司等聘请有实际经验的财务人员或审计人员来校任课或举办讲座, 或者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等形式, 让他们帮助指导学校的会计教学工作, 促进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交流, 使专业教师在财经法规、会计制度的更新上, 在会计实践的操作能力上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所谓“走出去”, 就是由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牵头, 切实联系好企业, 学校可以每学期安排教学轮空, 选派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财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兼职或任职, 通过让教师到这些单位顶岗实习、理论指导等方式, 加强与各单位的沟通和联系, 深入了解会计操作的流程和方法。在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同时, 改变多年来会计教育落后于实际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 及时传授学生最新的及实用的知识与信息, 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方面, 济宁市已经走在了前列, 例如每年由市教育局出资并联系相关单位, 由学校选派年轻骨干教师到厂矿、企业等各单位顶岗实习, 这样既加强了校企之间的合作, 又增强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总之,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既关系着中职学校达标升级活动及课程体系的改革, 也关系着中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未来的生存发展。如何建立起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长效机制, 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 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尽快适应新形势下会计教学的需要, 是教育部门、校方及教师本人需要认真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程素珍, 郭继宏等.中等职业学校财经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与实践.中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委员会科研课题, 2012 (11) .

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篇8

一、市区联动是一种同发展共提高的双赢举措

医药高新区只有3所初中,且办学规模体量小,基础相对薄弱,学生生源较少。由于历史原因,办学质量与市区优质初中差距较大,学生纷纷择校到城里就读,增加了市直学校的压力。特别是省泰中附中,最靠近医药高新区,成为老百姓首选的学校。

省泰中附中本身招生压力就比较大,医药高新区生源的涌入,既进一步增加了省泰中附中的压力,又增加了与医药高新区之间的矛盾,导致高新区生源不足,教师闲置。同时,因为泰州市教育局直属初中只有一所,区域内无处流动,难以激发教师活力。而教师要晋升高一级职称,没有支教或交流两年以上的经历会被一票否决。市直学校的教师也需寻找“突围地”,能够走出去,发挥名校的辐射作用。

为此,泰州市教育局与医药高新区科教局决定实行跨区联动,教师实行跨区交流。市区教师的流动,给医药高新区注入了一股活水,既解决了其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省泰中附中学生招不下的矛盾。

为了让明珠中学的家长放心,明珠中学改为省泰中附中明珠校区。两校区实行五统一:统一招生,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试卷考试,统一阅卷,统一教案。同时,省泰中附中还选派了长期担任教导主任的泰州市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钱金龙,任明珠校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

2013年暑假是市区联动的第一次招生,明珠校区的招生地点就设在省泰中附中桥北报告厅。这就直接告诉家长,明珠校区是省泰中附中的一部分。2013年明珠校区初一新生招生200多人,是往年的3倍多。同时,省泰中附中选派十多名优秀教师充实到明珠校区的各个学科,给明珠校区带去了先进的教学理念、集体备课聚集智慧的好方法,以及“主体参与,四步导学”的先进教学模式。这些教师带头上示范课、公开课,带头举办讲座,带头写教学经验体会、论文,调动了原明珠中学教师的积极性。两处教师的思想碰撞,智慧叠加,使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明珠、塘湾学校也有近10名教师到省泰中附中交流锻炼。这些教师虚心学习,吃苦耐劳,与省泰中附中的教师同备课,共切磋,教学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支教交流的具体情况和改进措施

与省泰中附中组成教育联盟的明珠中学和塘湾学校都地处城郊,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与城区学校生源有一定的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家庭教育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一方面,部分家长不关心学生成长,不配合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认为教育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另一方面,有些家长不能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打骂孩子是普遍现象,有的虽然重视孩子学习成长但缺乏引导方法,培养目标盲目化。

二是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两所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故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畏惧困难、缺乏学习的自觉性等问题。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督,面对网络的诱惑,控制不住自己,故把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于上网。尤其是初三学生,缺乏紧迫感和吃苦耐劳精神。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对自己毫无用处。

针对上述情况,省泰中附中实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两校的许多学生比较听话,但是又很胆小、不爱发言。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在座位上会脱口而出,但站起来就一言不发。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支教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来回答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如果答错了就指出错在哪里,让他们有下次回答的勇气;如果答对了就当堂表扬,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这样做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气氛,让课堂教学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

同时,教师课后经常找学生谈心,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更关心他们的生活,渐渐地拉近了师生情感上的距离。

另一方面,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给予他们更多的期待与鼓励。首先,支教教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积极引导,具体帮助,鼓励改进,对学生逐步提高要求水准,以强化他们取得成功后的快乐心理,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其次,实施评价分层,根据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不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最后,支教教师把省泰中附中创设的“主体参与,四步导学”的教学模式运用于明珠和塘湾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并与两校的教师共同探究交流,提高课堂效率。

明珠校区来省泰中附中交流学习的教师,迅速融入省泰中附中教师的备课组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虚心学习,努力上进,很快得到同行的认可和学生的夸奖。

三、深化交流合作,让教师加快成长的步伐

在市区教师联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层面经常深入到对方课堂听课,给予指导与帮助。

一是市区和校领导共同关心,让教师有家的感觉。泰州市教育局基教处和医药高新区科教局的领导经常到两校调研,了解支教情况,关注教师的成长,协调解决教师支教中遇到的问题。2013年11月29日,省泰中附中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到明珠校区看望支教的教师,认真了解教师的教学和生活情况,并给予教师每人400元的交通补助,从内心深处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二是转变观念,实现自我价值的提高。明珠校区的教师有强烈的责任感,乐于奉献。省泰中附中的教师学习明珠校区教师这种高度负责的精神,时时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发扬省泰中附中的优良传统,带头上示范课,推广“主体参与,四步导学”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生动灵活,深受学生喜爱。

三是师生隋谊长,人生道路宽。无论是省泰中附中的支教教师,还是明珠、塘湾学校的交流教师,都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无论是淳朴、真诚的明珠、塘湾学生,还是好学上进的省泰中附中学生,都让支教、交流的教师倍感欣慰。

省泰中附中与明珠校区、塘湾学校的合作才刚刚开始,今后将逐步实行集体备课、作业、考核、绩效方案、社团活动、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培训等方面的统一。通过深度合作,让更多的教师加快成长的步伐,从学校角色走向区域角色,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使三个学校共同实现跨越式发展。

上一篇:对手让我变得更优秀下一篇:心中的春天初三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