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主要了什么

2023-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慈母情深主要了什么

第2篇:慈母情深

一、揭题导入

1.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儿行千里母担忧啊!唐代诗人孟郊用一针一线道出了母爱,那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又是通过什么来表达伟大的母爱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梁晓声的母爱世界——让我们恭恭敬敬地齐读课题,让我们充满深情地读。

2.这份慈母情到底有多深呢?打开书97页,去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初读课文后,对照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同学们,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我一直想买一本书价( )的《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 )。我发现母亲工作得十分辛苦,本已不想说出( ),但当知道我是要钱买书时,母亲却毫不犹豫地用( )的手将钱塞给了我,立刻又陷入了( )。我鼻子一酸,( )着钱跑了出去,为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母亲知道后( )了我一顿,又给我凑足买书的钱,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3.反馈

(1)难读词语:龟裂、攥着、数落

这一段中还有一个多音字,你知道吗?看到过龟裂的手吗?描述一下,这样的手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

同学们,刚才你们在填空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一个字写起来相当得繁?来,一起说,再读两遍。攥,我数过了,整整23画,伸出左手,用右手食指在上面把“攥”字写一遍,把这个字已经写好的,确认自己已经写好了,确认自己已经牢牢地记住了这个“攥”字的将左手握紧。 这紧紧地握住就是“攥”。

4.预设:完成了这段话的填空,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关于一元五角的疑惑)

出示资料:

一元五角钱在当时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那个年代,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是20几元,学生一学期的学费是3元,梁晓声家有兄妹5人,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常常一块臭豆腐要吃3顿,舍不得吃炒菜,而母亲在一个小厂做临时工,每月工资只有27元,为了省钱,她每天不吃早饭就去上班。由此可见,一元五角钱对于这个贫寒的家实在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对母亲来说,是辛苦劳动近两天的收入!

5、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同学们,作者梁晓声能把这么一大段话(手指大屏幕)概括为非常精炼的四个字:慈母情深;他也能把这段话扩写为长长的整整35段话,是不是很厉害呀!我们来读一读学习提示,看看学习提示告诉我们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外貌 语言

三、感悟母爱

板块一:母亲的外貌

(1)请大家快速默读全文,用横线划出描写母亲外貌的句子?根据回答出示四个句子。都划出来了吗?没划的同学赶紧补好。

(2)自由读四个句子,从母亲的外貌描写中感受到什么?

同桌讨论,再交流,板书:辛苦劳累 挣钱

(3)来到车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脊背?在你的记忆中,一个十多岁孩子的母亲应该有怎样的脊背?母亲转过身来了,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在你记忆中,母亲应该有怎么样的眼睛?母亲掏钱时,你又看到了十个怎样的手指?在你记忆中,母亲应该有怎样的手指?

如今,这些都到哪里去了?(消失在生活的重担下)

(4)孩子们,难道母亲她不累、不需要休息吗?让我们来看一段文字——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

我以为母亲是累不垮的。其实母亲累垮过多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我们做梦的时候,好几回母亲瘫软在床上,暗暗恐惧于死神找到她的头上了。但第二天她总会连她自己也不可思议地挣扎了起来,又去上班……又弯曲着她那极其瘦弱的脊背,睁着她那双极其疲惫的眼睛,用她那十个龟裂的手指不停地工作。她拼命拼命地挣钱。板书:挣钱。孩子,这就是——慈母情深!

(5)再读后两句话,谁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连续用了三个“我的母亲”,)

师读平时的说法,有什么感觉?(置后:惊叹、突出母亲的疲惫、不敢相信、突出)

师生对读

母亲吃惊地望着“我”,“我”又何尝不是吃惊地望着母亲,如果“我”不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也许永远不知道母亲是这样辛苦地赚钱养家。

母亲工作如此忙碌,一刻也没有休息。谁再来读下一句。

(连续用了四个“立刻”)试着不换气读完句子。

孩子们,母亲就是这样忙碌、单调枯燥地挣着钱,,我们再看看她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呢?赶快在课文中找出,出示句子: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震耳欲聋的声音是怎样的?

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做?

同学们,这七八十台缝纫机一刻也没停止过,母亲就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的!

昨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读——

明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读——

去年,母亲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指一生读句子

明年,后年,又一个后年,母亲将在怎样的环境工作?读-----

是啊,这般辛苦劳累挣钱的母亲让你感到鼻子一酸,更是让你感受到了那份——慈母情深

板块二:母亲的语言

从母亲极其瘦弱的弯曲着的脊背,忙碌的身影我们读出了慈母情深,还从母亲哪些语言中体会到?用波浪线划出。指名读句子,说体会。

(1)对话

自由读,你在读这段对话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母亲很急,很忙,没有母亲说,我说之类的话)

你能读出忙碌的感觉么?(同桌准备后指名读)

师生对读 注意是在怎样的环境下读书的,该怎么读?

小结:如此简洁的语言,让我们体会到了母亲的忙碌、辛苦,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2)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的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A、这句话中哪个字给你的感触最深?(板书:塞)

B、圈出这个“塞”字,母亲塞钱是怎样地塞?指名交流,如“用力”,果断,坚定……

师:是的,我的母亲就是这样坚定地、有力地将钱塞到我的手里,来,一起读!板书:毫不犹豫 给钱

师:母亲塞到我手里的只是钱吗?(爱、期盼、)

C、更令我感激的是母亲的一句话:(生接——“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D、师:多么通情达理的母亲啊,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道尽了她对我深沉的爱!这无私、伟大、纯真的爱汇成四个字,那就是——慈母情深

四、简介作家,升华“情深“: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当代著名文学家——梁晓声。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他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也就在那一天以后,他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零花钱,也就在那一年,他有了几十本长篇小说。这,都是他自己挣钱买的。这是一个母亲给予一个儿子的力量,母亲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催他奋进,终于使他成了大作家。

五、总结提升

1.(出示梁晓声简介)

2.梁晓声说:“忘不了我的小说第一次被印成铅字时的情景,我避开人躲在一个地方哭了,那一刻,我最想我的母亲。”

是母亲支撑我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所以我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

六、阅读链接

1.生活中,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冰心奶奶早年远走他乡时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

2.出示诗歌《纸船——寄母亲》:自由读——配乐朗诵

板书设计

慈母情深

辛苦劳累 挣钱

毫不犹豫 给钱

第3篇:慈母情深

梁晓声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预习任务及方法指导:

参照《语文助学》预习积累部分提示设置

(1) 了解作者梁晓声的有关资料,并搜集他的作品特点,用以加强对本篇课文的理解。

(2) 初读课文,并用红笔标出文中的生字词,结合课下注释识记重要词语的意思。

(3) 再读课文,结合文章标题思考:本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哪些语句能表现“慈母情深”。

相关课程标准:

(1)能进一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激发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2)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并概括感知主要内容。

(3)对自主发现文中感人的情景,能深入思考,说出自己的体味。 (4)品味作品中自己感触深刻的精彩语言,能加以合理形象的表述。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初步了解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在表现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2)通过研读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来探究文章的主旨。

(3)感受母亲慈祥、博大的爱,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评价任务:

(1) 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把获得的整体感受读出来。

(2) 再次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捕捉重点语句,段落来思考,讨论问题。 (3) 找出文中有关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语段并分析其在表现母亲形象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感悟导入

“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那一段衣食拮据的年代,如果你对那个时代还有记忆,一定会有深深的感触;如果你对那个时代一无所知,这篇文章能从一个侧面,告诉你人生的艰难。这里有对书的挚爱,有无私的母爱,有人的尊严,有斗争,有胜利。”(节选自高昂的阅读感悟)让我们一起用心去感悟梁晓声的这份《慈母情深》。

二:预习展示

1、作者介绍:

梁晓声,原名梁绍业,祖籍山东荣城,1949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当代著名作家。1966年中学毕业,1968年赴北大荒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过农工、小学教师、报道员。1974年进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1977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从事编辑工作,现任职于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雪城》,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等。

2、读准下列字词的音

祈祷(qí dǎo) 疥疮(jiâ chuāng) 钢镚(bâng)儿 积攒(zǎn)

号啕(táo)大哭 绰绰(chuî chuî) 桀骜(jiã ào)不驯

呵斥(hē chì) 虎视眈眈(dān dān) 怪诞(dàn) 咕哝(gū nong)

惴惴(zhuì zhuì) 失魂落魄(pî) 怂恿(sǒng yǒng) 作坊(zuō fang)

干瘪(biě) 毡(zhān)絮 茸茸(rïng rïng) 震耳欲聋(lïng)

竹篾(miâ)子 肮脏(āng zāng) 龟(jūn)裂 数落(shǔ luo)

3、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绰绰:这里形容经济很宽裕,用不完。

桀骜不驯:性情倔强不驯顺。

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耽耽,眼睛注视。

怪诞:荒诞离奇。

咕哝:小声说话(多指自言自语,并不带不满情绪)。 惴惴: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

非同小可:形容事情重要,不能轻视。小可,寻常的。

龟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数落:列举过失而指责。泛指责备。

三:定标自学

1、初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

明确:主要讲了两件事,

一、母亲为我讨回小人书;——要书

二、母亲给我钱买书。 ——买书

2、课文中哪些语句能表现“慈母情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

一、学生到文中去寻找。

二、从四个方面体会:(1)慈母瘦小苍老的形象;(2)慈母肩负的生活压力;(3)慈母艰辛忙碌的工作;(4)慈母伟大无私的付出。

四:合作探究

1、分角色朗读母亲带“我”讨回书的那部分。思考:“葛里高利”为什么叫来一辆小汽车,把“我”和母亲一直送到家门口?

明确:

一、分角色朗读时应该把母亲自尊、刚强、不无高贵、不乏

智慧 、富有主见的个性,“葛里高利”桀骜不驯的个性以及态度由渐进变化到最后的“突然”变化和“我”的心理状态“读”出来。所以,要真正朗读好,才能加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二、“葛里高利”叫来小汽车送他们母子,主要是为母亲的个

性,也就是为这位富有尊严的母亲(自然包含她的母爱)所感动;其次也是自己理亏;再次这个变化也不是毫无预兆,突如其来的。从“终于,‘葛里高利’又走出来了”就开始渐变了,但如果最后,母亲完全胜利后不是依然“昂然”走下台阶,也不会触动“葛里高利”以这特别的举动表示他的崇敬;四是可见“葛里高利”品性不坏,也是其桀骜不驯的个性才会最后来这么超乎想象的大胆一笔。

2、从课文中找出母亲艰辛工作的三个场景,品味其中的感情。 明确:(1)从“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到“周围几只灯泡的电热烤

着我的脸”。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

(2)从“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到“我的母亲的眼睛„„”

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贸然要钱而内疚。

(3)从“母亲说完”到“立刻又陷入 „„忙碌状态”,反映

出母亲生活压力很大及辛勤劳动的情景。

五:巩固练习

1、将课上强调的重点字词写两遍,争取会读会写,并能识记重要生字词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两个感人的故事,回家讲给自己的妈妈听,加深与母亲之间的沟通交流。

〔附〕板书设计

慈母情深

梁晓声

要书——遭拒——静坐——警察还书——警察叫车送“我”和母亲回家——人格的尊严

买书——母亲工作的艰辛——母亲给钱——“我”买了罐头——母亲又给钱买书——无私的母爱

教后反思:

学生对于生字词和作者的预习效果不错,在课堂上节省了时间。但对于课文的熟悉程度不是太好,两个故事的脉络梳理完成较好。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阅读与思考相结合,加深了对母亲形象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第一课时的生字词,梳理文章故事情节和思维脉络。

2、品味文中的重点句、段,进一步加深对母亲形象的理解。

3、感悟文中饱含的慈母情深,树立尊重母亲理解母亲的情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2-3名学生关于作者梁晓声的介绍。(用时2分钟)

2、点名2位学生到黑板上默写生字词,其他学生在下面默写。(用时3-4分钟)

二:定标自学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含有“第一次”或“从来没有”的句子,并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其特殊意味。

明确:“第一次”和“从来没有”总的都给人印象深刻、印象不可磨灭的意味。但有些具体语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另有意味。 (1) 我忘不了我的小说第一次被印成铅字那份儿喜悦。——印象深刻。

(2) 我买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青年近卫军》。——第一,印象深刻、不可磨灭。第二,此事重要,意义特殊。 (3) 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还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第一,印象深刻、不可磨灭。第二,那个拮据的年代,此事非同小可。

(4)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第一,印象不可磨灭。第二,既有新奇感,更有内疚、自责感。

(5) 那一天我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竟回忆不起母亲她何时年轻过。——第一,印象深刻、不可磨灭。第二,自己深深的自责,对母亲的歌颂上升到一个新的认识,伟大的母亲只有牺牲和奉献„„

(6)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我长大了,„„——第一,印象深刻、不可磨灭。第二,此事十分重要,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非同寻常。第三,深刻的内疚;对以前的不谙事理,对自己过去不懂父母辈的艰辛和付出,对自己十五岁了才意识到这一点深感“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7) 从此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第一,印象深刻、不可磨灭。第二,在人生历程中有着值得纪念的非同一般的意义。

三:合作探究

1、结合助学第50-51页,完成下列思考题。 (1) 你从母亲的“静坐斗争”中感受到“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为什么不写母亲为了孩子一反其性情,与警察大吵大闹,据理力争?

明确:这样写表现了母亲是个坚定、平静而又能保持尊严的女人,

她为了孩子宁可委屈自己。如果写母亲十分泼辣,与 警察

大吵大闹,就没有新意,不能表现母亲的人格个性,文章也就不会那么感人。

(2) 文中对派出所门外的红灯的描写,有人认为过分夸张了,

不真实,你觉得呢?

明确:这是被漠视的弱势者眼中的“派出所门外的红灯”,真实

地反映了“我”当时恐惧无助的心理。所以这个描写是真实的。

2、阅读文章最后三自然段,如何理解“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明确:母亲挣钱那么不容易,家境那么困难,但她毫不犹豫地给

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读书的强烈愿望。“我”如果用那钱再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四:质疑释惑

文中有哪些比喻句?

(1) 那地方,一条条小胡同仿佛烟鬼的黑牙缝。——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小胡同的狭窄、昏暗。

(2) 派出所门外的红灯亮了,像一只充血的独眼,自上而下虎视眈眈地瞪着我们。——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对“我”和母亲的冷漠态度。

(3) 毡絮如同褐色的重雾,如同漫漫的雪花,在女人们在母亲们之间纷纷扬扬地飘荡。——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车间内空气污浊、环境恶劣。

五:巩固练习

完成助学第51页的课外阅读《成长的桥》相关练习。

教后反思:

在完成第一课时梳理和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本节课的任务就是品味重点句、段,对于初一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我接合身边的事例进行讲解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第4篇:慈母情深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孟郊的《游子吟》吗?(师生共同背诵。) 你们知道诗歌赞颂的是什么吗?(母爱)

2、历来的文人墨客喜欢用诗歌来赞扬母亲。今天我们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普通的母亲,去感受那博大的——慈母情深(指板书,引题)。

二、 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三、 了解我的家境的贫困(1——4自然段)

1、同学们,我们知道事情的起因只是因为一本价值一元五角的书。对你而言,买这样一本书容易吗?可对于当时的梁晓声,买书容易吗?(不容易)

2、请你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从哪些语句中看出买这么一本书不是容易的事情?

3、理解“失魂落魄”

(1)“失魂落魄”什么意思?(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2)从“失魂落魄”这个词语你读出了什么?(作者很想要书,但苦于家境贫寒)

4、介绍梁晓声的家境 一元五角钱在当时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那个年代,工人的工资是20几元,学生的学费是3元,梁晓声家有兄妹5人,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常常一块豆腐要吃3顿,舍不得吃炒菜。而母亲在一个小厂做临时工,每月工资只有27元。为了省钱,她每天不吃早饭就去上班。由此可见,一元五角钱对于这个家庭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四、 入景融情,感悟情深

1、面对这样的家庭情况,我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照理说,梁晓声拿到钱,可以去买书了,心情应该是——高兴,开心。可是文中的我拿到钱,却是什么反应?(鼻子一酸)鼻子一酸是什么感觉?

2、为什么鼻子一酸呢?请你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让我鼻子一酸,请用笔恭恭敬敬地划下来。(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你看到一位怎样的母亲?

3、交流

A、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 (1) 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环境很差)

(2)“震耳欲聋”什么意思?“欲”什么意思?(耳朵快要被震聋了。) (3)假如这样的噪音向你扑面而来是什么感觉?(很难以忍受) (4)可是母亲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一起读。 从我去到离开,这噪声停止过吗?读

昨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前天的?明天?后天? 作为儿子看到这情景你会有怎样的滋味?(很心疼、很难过) 看到自己的母亲在这样的一个令人烦躁的环境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我怎能不——鼻子一酸。 你还找到哪些句子?

B、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1)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抓“极其瘦弱、弯曲、烤”)(母亲的工作环境很不好,母亲很辛苦)

(2) 母亲的背已经是极其得瘦弱了,当我看在眼里时,是什么感受?(心象被万根钢针扎了一样) (3) 这样,我又怎能鼻子不酸了。

C、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1) 此刻,看到母亲你是什么感觉?(吃惊、心酸)

(2) 母亲吃惊地望着我,我又何尝不是吃惊地望着母亲啊!仔细观察这些句子,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连续使用三个“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出现在句子后面)对比读。有什么不同?(反复强调我的吃惊,母亲的疲惫、劳累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它从心底发出呼唤“我的母亲”所以连续出现)请你带上这样的感觉,再读这个句子。

(3)听老师范读,指名读。

(4) 如果我今天不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母亲是这样辛苦地赚钱养家,读出母亲的辛苦;如果我不近距离观察母亲,我又怎会懂得母亲的疲惫,读出疲惫。这般辛苦的母亲不禁让我“鼻子一酸”。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如果说这句话是慢镜头的话,那你能找到一组快镜头吗?

D、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1)读完这句话,带给你最深的感觉是什么?(忙碌)

(2) 哪个词语给了你这样的感觉?(立刻又)你能给立刻找个近义词吗?(马上、立即等)

(3) 既然“立刻”有这么多的近义词,那完全可以把立刻换掉几个,让整个句子变得更更丰富一些,更有变化一些,是吧?你把这些近义词放进去,读读,和我们课文上的句子比比,有什么不同?(用四个立刻母亲工作的节奏很强,很忙碌,一刻也不能停顿。)指名读 (4) 母亲你是如此的憔悴,你就不能停一停吗?母亲你是如此得瘦弱,你就不能歇一歇吗?母亲你是如此的疲惫不堪,你就不能喘口气吗?(不能,我还得养家糊口,还要供你们上学,还要……) 然而,当儿子要钱买书时,母亲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E、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1)母亲竟然是这样说的,是这样做的。我们一起读。

(2) 你的目光定格在哪个词呢?把“塞”字圈出来,读读这个句子,体会母亲是怎样地塞?(毫不犹豫、使劲、坚定……) (3) 你说这是怎样的一塞?放进去,读一读。 是的,不要小看这几个词语,这几个词语说明母亲在塞钱的那一刻,她想过吗?(没有)是啊,这是迅速地塞,这是使劲地塞,这是毫不犹豫地塞,我们再来读的这个句子。

母亲塞到我手里的哪里是钱啊?是什么?(母爱)

是的,是爱,是普通的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爱,是纯真的爱,这一切都汇成了四个字——慈母情深。

五、 拓展延伸

就这样,我鼻子一酸,攥着母亲的血汗钱,攥着母亲的疲惫,也攥着母亲那无私而有伟大的爱,跑了出去……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对母亲说。同学们,拿出笔,请把你的内心的独白写在纸上,

第5篇:慈母情深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柴桑小学

涂俊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脊背、龟裂”等词语。并且再现到课文中加深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过程与方法: 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的体会,理解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进行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对地震中的父与子。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迸发出巨大的力量令我们震惊;在日常生活中,母爱又是平凡而伟大的。今天,让我们走进第18课,一同感受那份——慈母情深。

(二)新授

A.初读,了解大意。

1、请大家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答。(引导学生使用“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完成概括) 起因:我非常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经过:我去向母亲要钱,母亲不顾别人的劝阻给了我买书的钱。我被母亲的辛劳工作感动,用钱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结果:母亲数落了我,又给我凑足了买书的钱。我终于有了第一长篇小说。 师:生活中,母亲给孩子买书很正常、很普通,对吗?这样平常、普通的事,怎么就能体会到慈母的情深呢?

2、文中作者想要买的书叫——《青年近卫军》

课件出示:这是一本在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的苏联小说。在当时,这本小说的价格是一元五角钱。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很贫困,一元五角钱在普通的四五口家庭可以维持一天的生活了。

B、可以说,一元五角钱对于我这个将收音机变卖,吃进肚子里的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母亲挣这一元五角钱容易吗?请同学们再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细细品味,把你体会最深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体会:母亲的工作非常辛苦;母亲忙于工作;母亲工作辛苦、忙碌,顾不得抬头;“烤”说明灯泡很烫,工作环境恶劣。

引读:我只是站那一会儿,就感受到了灯泡的灼热,可是母亲要在烤脸的灯下,“一个极其瘦弱的„„挨得很近。”母亲的工作是多么艰辛啊,我要的一元五角钱就是这样得来的啊。齐读“我穿过„„烤着我的脸。”

母亲工作,仅仅是弯曲着极其瘦弱的背,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忍受着灯泡的炙热吗?母亲工作的时候,还要忍受着什么?震耳欲聋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会怎样?自始至终,母亲工作的地方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噪声,没有停过。可母亲却要在这(震耳欲聋的噪声中),在(烤人脸的灯下),弯曲着(极其瘦弱的脊背),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一刻不停地工作着,我买书的一元五角钱就是这样来的。

2、母亲给我的一元五角钱就是这样挣得不容易呀!你还从哪儿体会到了?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立刻”是什么意思?能换成“马上”“即刻”避免重复吗?四个“立刻”能看出什么?母亲忙于工作,顾不上和我说话,母亲就是这样机械、枯燥、繁忙地工作挣来的。谁再读?

引读:母亲的工作是忙碌的,是单调枯燥的,母亲说完,生读:立刻„„ 引读:此情此景,那份慈母深情,不仅刺痛了儿子的心,也深深刺痛了我们的心哪!生读:母亲说完„„

3、母亲给我的一元五角就是这样付出的,你还从哪儿体会到了?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从这句中,你读懂了什么?没想到我会来,所以吃惊;工作劳累眼神疲惫。褐色的口罩,工作环境差。

“我的母亲”这里反复强调,你觉得多余吗?啰嗦吗?这是儿子对母亲深深的呼唤哪!生读。

母亲给我的一元五角钱就是这样得来的。

4、谁还要来说一说?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多音字“龟”。理解“龟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裂开。这是一双龟裂的手,更是一双劳苦工作的手,母亲就是因为艰辛、忙碌地工作所以手都龟裂了。 母亲给我的一元五角钱,就是这样得来的,引读句子,课件展示语句。 小结:母亲用这辛苦挣来的血汗钱,给孩子买书,你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5、其他人碰到这种孩子来要钱买书的情况会怎样做?指名读。 在其他母亲眼里看来的“闲书”,我的母亲怎么看?指名读。

是啊,作者通过对他人语言的描写反而突出了我的母亲是一位()的母亲?这样的对比写法,更加衬托出了母亲的通情达理。 C、体会作者感悟慈母情深

1、从这一元五角钱中,我们感受到了母亲的艰辛、忙碌、勤劳,更感受到了这是一位慈祥、爱护孩子、伟大的母亲。这真是(齐读课题)这份慈母情深作者体会到了吗?你从哪儿能读出? 生读找。

2、“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 “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说说你的体会/感受。

D、即使母亲工作得十分艰辛,这一元五角钱得来很不容易,但她仍大方地给了我买收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三、拓展

1、作者梁晓声的童年是艰辛的,然而他却一直沉浸在深深的母爱之中,浓浓的关爱之下。后来,他有了第二本、第三本、第四本、第五本„„课件出示简介。

2、当梁晓声成为作家之后,写下了《母亲》这篇作品,本篇课文就出自于这本小说。大家认为作家梁晓声的成长和慈母的深情有什么关系呢?“在慈母情深中我不断成长,是慈母情深教育我长大。”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也同样拥有母亲的深情,只是生活的平凡让我们忽略了对她的感受。相信学了这篇文章,我们能和作者一样长大了!

3、课件:

送给你们一本相册,希望你们记住让你感动的话语,不要忘记生动的画面,在“慈母情深”中学会感恩!

4、写上几句暖心的话语,送给你的母亲,送给文中的母亲,送给普天下所有可敬,可爱的母亲们。 板书设计:

18、慈母情深 挣钱辛劳 慈母 情深

买书大方

“品味作品语言,体会作者情感”是我班学生常用的语文学习方法,部分学生还能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圈圈划划,评评注注,表达个人感受。然而,本篇课文写的是六十年代初的事,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大多数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难,“一元五毛钱”买一本书在当时是不容易的事情。由于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其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亲情,体会人间真情的温暖。但对大多数独身子女而言,往往忽略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感动,对父母的深情常感到“理所当然”,缺少“心存感激”。因此,学习过程中,体会慈母情深的同时,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也是课文学习的重点。

第6篇:慈母情深

《慈母情深》读后感

学了《慈母情深》这一课,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母亲”平凡而又伟大的爱,也让我走进了“母亲”的内心世界。

文中的母亲变卖家里的旧收音机,换钱买来的食物都吃进了作者和弟弟妹妹的肚子里。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家已经贫穷到了极点,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走进了噪音震耳欲聋、环境极其恶劣的工厂工作。只是为了孩子们碗里多一点米,书包里多一些书本,衣橱里多几件衣裳。作者想买一本一元五角钱的《青年近卫军》,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掏出钱来,用龟裂的手数好钱塞到了我的手中。那是因为母亲知道,孩子爱看书是好事情,哪怕再困难也要供!因为那是她的希望,希望孩子能早日成才。而文中的“我”通过去要钱买书,第一次走进了母亲的工作车间,第一次看到母亲在多么辛苦地劳作,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母亲挣钱的不容易。从而加深了对母亲崇敬之情和对自己要钱行为的深深自责。

我的妈妈何尝不是这样?妈妈在电信世界打工,那里夏天非常的热,抽烟的人很多,顾客也很多,空气不好,噪音也很多。许多人在一起闹哄哄的,就像菜市场一样。去那里的人什么样的都有,有的人三言两语只要话不投机,就会吵起来。这样的工作环境是妈妈最不喜欢的,但是妈妈为了能工作多挣点钱,还是坚持下来了。

读到“母亲给我钱买书”时,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这一元五角钱“母亲”肯定知道它的重要性了,这一元五角相当于家人几天的饭钱,用它买书全家人可能又要几天省吃俭用了。“母亲”深知这一点,可为什么给钱的时候那么毫不犹豫,还替他解释呢?

这就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崇高的思想境界。

我也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我家的书橱三层都摆得满满的。我家的经济情况虽没有文中的“我”家穷到的那种地步,但也很普通。爸爸妈妈收入微薄,还要供我学电子琴、学外语、学奥数,家中也没什么富余的钱了。可是只要是我喜欢看的书,妈妈就毫不犹豫地买下来。而她自己,却很少花钱给自己买新衣服穿,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妈妈的用心和文中的母亲应该是一样的,这都是慈母的深情啊!

《慈母情深》,让我又一次地走进了母亲的心田里。

《慈母情深 》读后感

读完课文《慈母情深》,我羞愧不已。

作者是一个爱看书的人,但因为他家拮据,一直没有去母亲那儿要钱买书。多么懂事的孩子啊!但因为实在想买《青年近卫军》这本书,最后作者终于硬着头皮向母亲开了口。当他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听着震耳欲聋的噪声,看到瘦弱又疲惫的母亲很辛苦,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他后悔又矛盾的时候,母亲却毫不犹豫地把钱塞在他的手心里。作者后悔万分又感动不已,用把书的钱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母亲数落了儿子后,又七拼八凑地为他准备了买书的钱。真是慈母情深啊„„

这篇感人的文章不禁让我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我和妈妈吵架了,原因很可笑。因为我在超市看中一个洋娃娃,特别想买下来。妈妈却不肯,说我这么大年纪了还想着玩小孩子的东西。我气冲冲地回到自己房间,把门锁上——绝食。任凭谁敲门,我都不理,心里得意地想:哼!你不给我买我想要的东西,我要让你后悔!我就不吃饭,看你怎么办„„我在房间里得意地“生气”着,妈妈在外面干着急。过了好久,我隐约听到妈妈说要去请爸爸回来解决问题时,我才害怕得开了门。要知道,老爸可是我最怕的人。当时我还挺得意——要不是看在我最怕的老爸的面子上,我才不现身。现在想想,唉!我真是不懂事的人!买什么不好,还想着买洋娃娃。不给买也就算了,还整什么“闭门绝食”来要挟妈妈! 甚至我还以妈妈在门外给我说好话为胜利,我真是太可笑太过分了!从小爸爸妈妈就给了我富裕的物质生活,还给我买了许许多多的课外书,一本本、一套套。可是作者呢?他爱看书,都能一忍再忍不向妈妈要钱买书。看到妈妈辛苦,用把书的钱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我算什么啊!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把妈妈的爱当作理所当然了啊!

母爱,一直在我们身边。我应该学会“身在福中知福”啦!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昔日充满笑声的校园倾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许多家长在地震过后的学校里痛哭一场之后便绝望地离开了。然而一位年轻的父亲却在随时可能坍塌的残垣中不停地挖掘着。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警察和消防队员都劝说他离开,但他毫不理会。人们以为他因过度伤心而精神失常,他连续不断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把被困的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们全救了出来。儿子呢,被压在废墟中无所畏惧,他坚信父亲一定会来救自己。

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多么了不起的一对父子呀!这是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一种深沉的父爱在支撑着父亲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拯救自己的儿子,同时又是父爱的力量让被困的儿子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坚定了他生存的信念。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非常爱我。尽管他很忙,但他经常抽出时间带我爬山、打球、跳绳、踢毽子,教我下国际象棋,尤其注重培养我良好的学习习惯。他常说:“学习要自觉,要刻苦,要善于思考。”有一次,在散步的路上,我看见一些小摊上的小贩,我羡慕他们不用学习也能挣钱,爸爸见了,严肃地对我说:“只有勤奋学习才有能力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虽然爸爸的话语气很重,但我能感受到爸爸对我的那种深沉的爱——那是一种期望,一种责任。

我也爱爸爸,我非常愿意帮爸爸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爸爸不辞辛劳地工作,我真想变成笑容,爬上爸爸的面颊,让他永远快乐;看到爸爸绞尽脑汁地思索,我真想变成一束智慧的火花,让爸爸心想事成;而我,却常常变成他额上的皱纹!现在想起来,我真有点不应该!

学 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我渐渐地明白了,我对爸爸的爱不应该仍是靠着爸爸撒撒娇,说几句好听的话,我也有一份责任,一种信念——那就是要自立自强,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奇迹,因爱而诞生——《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38小时,因地震而埋于地下的14个7岁左右的儿童安然无恙被救出,这是生命的奇迹!而创造这一奇迹的,是爱,一对父子间强烈真挚的爱!

这是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位父亲在地震后,去学校寻找他的儿子,当他绝望的时候,想起了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埋头挖起来,许多人劝阻他,可他不听,一直不停地挖。他挖到38小时,终于救出了儿子和他的13个同学。当别的孩子的父母痛哭并大喊遍寻不着自己的孩子,就绝望离开的时候,只有这位年轻的父亲,冒着随时可能发生起火爆炸的危险,独自在那挖掘。救火队长挡住他,警察走过来劝说他。这位父亲只是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他真的精神失常了吗?不!他记着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当我读到“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时,我的泪流了下来。这是怎样的信念在支持着他啊。我的心跟着他揪紧了。真想帮他去挖啊。老天啊,请你开开眼吧,出现奇迹吧。似乎是老天听见我的祈求似的,奇迹发生了。就在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地下传出他儿子的声音!他的儿子还活着!不仅他儿子活着,这里还有他的13个同学!我兴奋,我激动,我真想大声呐喊,老天,你终于开眼了啊!

然而,后面的事更让我感动不已。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后,当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得到的回答是“不!爸爸。”我楞了,他儿子是怎么了?我疑惑不解,接着看了下去。“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原来如此!而也正因为阿曼达坚信他爸爸一定回来救他,他在困境中一直安慰着同伴,作他们的精神支撑,使得那13个人都能坚持到最后。

父亲是如此让人敬佩,而他的儿子更是伟大!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也让我懂得了——爱,会使人坚定和勇敢;爱,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爱,会让奇迹因此而诞生!

父 爱 创 造 奇 迹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有一种爱能穿越时空,有一种爱能创造奇迹,那就是父爱。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我的心就像浩瀚的大海,波涛汹涌,久久不能平静,全然被这伟大的父爱震憾了。

文中描述了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生命危险,在瓦砾堆里挖了整整38个小时,最终救出了儿子。

啊,多么伟大的父亲!在儿子生死未卜、命悬一线的时候,没有放弃救儿子的念头。他一直坚持着一个信念: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都要和儿子在一起。为了实现承诺,这位父亲挖了38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惊天动地的父爱感动了上天,让他的儿子和其他同学抓住万分之一的生还机会,忍住38小时因缺氧、缺水、缺食带来的折磨,顽强地活了下来。

古往今来,有多少这样的故事让人赞颂。在一次缆车意外断裂的事故中,快被肢解的父亲用双手擎住了幼小的儿子。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百忙之中不忘教育子女。著名作家朱自清散文中的父亲穿着臃肿的棉袍,蹒跚跨过栅栏,送橘子给上大学的儿子„„一个个镜头历历在目,都体现了父亲对儿女的深沉的爱。

我也经常快乐地沉浸在父爱之中,享受着天伦之乐。小时候,即使爸爸工作再忙,也会在百忙之中挤时间和我一起玩。后来,我上学了,遇到了开心的事就会第一时间和爸爸分享,他总会现得比我还高兴。当遇到不顺心的事,爸爸就会安慰我、开导我。偶尔成绩不理想或犯了什么错误,他从不指责我,而是耐心地和我谈心,一起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并指导我应该怎样做„„在我的心目中,爸爸并不是我的家长,而是我的大哥哥,我的知心朋友。

父爱是伟大的!父爱也是深沉的!或许他们会很严厉,或许他们会指责你。其实,他们只是把对子女的爱深深地藏在心底,不表现出来,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我们无私的爱。让我们用心来读懂父爱。

因为有了我

我是家中的笑星,我给家里带来了欢乐。

那是我一年级的时候,我到我姐姐家去玩。我们来到我姐姐的屋里。他屋里有很多表,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就连点也不一样,让人都不知道哪一个是准的。我一说:“该校校表了。”(本来读jiao jiao biao,就是修理修理表的意思,我一读错了,读成了xiao xiao biao)。我听到而以后,就拿起表来对他“嘿嘿嘿嘿”的笑。我一见我这样,就说:“这孩子怎么了?怎么光笑?”我听了他的话之后,十分不解,就问:你不是说“笑笑表”吗?还说我怎么了?她们一怔,后来明白了,一起大笑起来。妈妈撑不住了,嘴里的水喷了出来。我三姨笑岔了气。我姐姐笑的说不出话来,扶着桌子直叫。我二姨也笑的说不出话来。等她们不笑了,给我一解释,我自己也笑了起来。我笑的受不了了,直叫妈妈给我揉揉肚子。

在平时,我经常给我的爸爸妈妈讲笑话。逗得他们哈哈大笑。有时妈妈忍不住,把嘴里的饭喷出来,我在他旁边,消受得最多。在这时,我会风趣的说:“我又挂彩了!”接着又是一阵大笑。

因为有了我,我们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因为有了我

去年暑假我来到了二叔的电脑商店玩,正巧赶上二叔商店要给别的学校装电脑,我可不能袖手旁观。

二叔商店全体员工都在忙着,我想:提前一些完成工作,别人就对我们多一些信任。我拿起了螺丝刀也来帮忙。牟叔叔将机箱打开,送到每一个人的手里,我是最后一个人,给机箱装上主板,封好盖子,如果加上我正好每个人都有任务,二叔千叮万嘱让我好好干,说干得好还有“工资”,我嘻嘻地笑了。前面几个叔叔动作都很快,轮到我的时候都会说:“小姜,看你的了!”我也不甘示弱,竭尽全力,不算是手疾眼快也是可以与快手刘相提并论,只见我一手伸进螺丝盒里,快速地拿出了四个,右手紧紧地握住螺丝刀,将螺丝放上去,快速地转上几圈,就这样,一台又一台。我的汗顺着脸颊流到了嘴角旁,我仍置之不理,就这样连续两天,我完成了我的任务,而且很顺利。

很快机器就被送往学校,学校对我们工作很满意。这天晚上二叔请我们所有人去吃麦当劳,吃的时候,我向他们要我的工资,他们说:“提前完成任务也有你的功劳,不仅有工资,还有奖金呢!”我高兴得不得了,只见一大快奶油迎面而来,打中了我的脸,我哭笑不得地说:“我很喜欢这分“工资。”叔叔们哈哈大笑起来。

因为有了我,集体的力量更大了,并提前完成了任务,得到了更多的信任。

因为有了我,多了更多欢声笑语,我因为自己的存在而骄傲!

父亲的习惯

父爱,他也许不像母爱那么细腻,却也是伟大的。也许,他是轰轰烈烈的生死线,也许,他还是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小事儿„„但不管怎样,父亲对子女的爱是永远不变的。

小时候,和爸爸出门,每当下雨,爸爸总会变魔术般地拿出一把伞遮在我的头上,自己站在了伞外。雨水一滴一滴地落下来,顺着他那黑亮的头发留下来,衣服上也出现了一个一个的小水点儿。我不解地看着爸爸,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有伞不打,偏要站在外边。于是,我踮起脚尖,把伞高高举过他的头顶,雨水打湿了我的裤子。而爸爸微笑着把伞拿下来,把我抱在怀里,把伞打在我头上,说:“没关系,我习惯淋雨,打伞会不舒服的。”我笑了。

我对爸爸的话一直是深信不疑的。每次都会自顾自地把伞据为己有,也顾不得爸爸了。直到有一天,我正走在路上,突然阴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我拔腿就往家里跑。等我到家时,已经被淋成落汤鸡了,那滋味真是不好受!我想起了爸爸的话,恍然大悟,原来,爸爸是为了我呀!为了不把我挤出伞外,自己站到了外面,淋湿了自己,却为我打起了遮风避雨的伞。

又是一个雨天,爸爸骑车带我,我打伞。此时的爸爸,头发已不再乌黑,不知何时多了几根银丝。我悄然地把伞移到了爸爸那边,轻声说:“这样就好了!”“快拿回去,你自己打,骑车不方便风大!”爸爸还是那样固执,我只能又把伞打到了自己的头上。爸爸已经习惯了让我自己打着伞,不受雨打风吹,我的眼睛湿润了。

如果有人问我,父爱有多大?我不知道。因为它太宽广了。所以我们做儿女的,不过是做些该做的事儿罢了!

第7篇:

上一篇:不断努力进取思想汇报下一篇:酒店管理系统软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