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方法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体系中,高等数学课程是其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该课程难度比较大,相关理论知识等比较晦涩难懂,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更显著的提升。重点分析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和使用的教学方法,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一、引言

在新形势下,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中十分关键的课程,也就是高等数学课程,其在相关领域和学科中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对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所以要着重关注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研究和创新工作,通过更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进而为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条件。在相关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过程中,要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够更有兴趣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当前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高等数学课程地位没有得到高度重视

在当前的高职高专课程体系中,与其他的专业课程进行对比,高等数学课程并没有确立足够高的地位和作用,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该课程可有可无,与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的提升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导致该课程课时比较少,具体的教学内容也大幅度删减,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此类情况对该课程的推进也造成严重影响。

(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落后

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并没有与时俱进,没有体现出职业院校的特色,或者专业案例比较落后,不具备先进性和时效性,由此导致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实际的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在实际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仍然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并没有针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进行充分确立,学生往往被动听讲,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探究精神,由此导致学习效果十分不理想,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严重限制该课程的推进。

三、高等数学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之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针对高等数学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因此要着重关注问题的根源,然后在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为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具体来说,高等数学课程教育方法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方法

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某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往往会认为相关教学内容比较晦涩难懂,难度比较大,久而久之可能会失去学习兴趣。反之,有些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会认为相关课程内容比较简单,往往没有着重听讲,而此类情况对该类学生也会造成严重影响,无法学到新知识、新内容。基于此,便要切实推行分层教学方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针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可以把本班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确保全班所有学生都能够充分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可以更有效地应用相关理论知识。第二个层次是针对中游的学生而言,要掌握稍微难一些的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明确公式的来龙去脉,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应用。第三个层次是针对少数的极有潜力的基础很好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发挥自主探究精神,掌握更难懂、更深奥的知识,并且更加有效地综合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针对三个层次,在知识层面上,要确保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初步理解、深刻理解和透彻理解,并且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应用。

(二)有针对性地实施内容向导式教学方法

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前预习的相关环节,更加关注课堂教学,导致学生在上课之前往往不预习或者只是粗略地预习一下,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应有的预习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有效推行内容向导式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师在上课之前把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引导给学生,通过提纲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下进行预习,然后在课上通过这种向导式的问题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上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以此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成效,而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从头到尾讲所有的内容,通过这种内容向导的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明确重点,使学生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和课堂学习,进而呈现出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有效实施模拟实习式教学方法

对高职高专学生而言,确保其具备应有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是关键所在,要培养高质量的实践型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实习和案例论述的方法,让学生更有效地融入其中,以此更有效地增强真实的体验感,使师生之间的交互性进一步增强,这样能够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数老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特点等,有效推行模拟实习的策略,创建出相对应的模拟实际场景,当学生学完某一章节的相关知识后,可以举出相对应的实践案例,让学生更有效地应用相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然后让学生全面细致地讲解案例的具体解决方法,在其中串联出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这样能够更有效地转化成为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也能增强其专业技能和高等数学应用能力,这样能够体现出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推进设疑讨论式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课程的很多知识或者理论内容比较枯燥乏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相关分支和知识点有着至关重要的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所涉及的相关问题有明显的共性特征。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教学方法创新而言,可以有效设置疑问,通过讨论的形式,针对内在的联系和共性、差异性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以此在质疑和讨论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确该课程体系的相关内容,并且灵活有效地应用。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出与数学内容相联系的数学问题,并且让学生分组对其进行讨论,教师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如果出现偏差或者方向错误,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提醒,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更科学合理的讨论,按照正确的轨道针对深层次的内涵进行讨论和分析,这样能够进一步解决高等数学课程体系中的内在问题。这种教学方法针对概念比较模糊或者内容容易混淆的知识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可以呈现出更为明显的教学成效。

(五)可有效推行数学游戏式教学方法

对非数学专业学生来说,高等数学课程特别难学,对某些概念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某些重要公式往往也不能有效记住,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数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把某些比较枯燥的数学公式或者概念通过游戏化的方法进行设计和改良,从而进一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更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数学游戏教学推进过程中,游戏的主体和参与者是学生,通过游戏教学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学习探究数学的快乐,而不是痛苦和迷茫,这种教学方法融合娱乐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是一种融合的授课方式,更适应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同时使数学游戏更富有针对性和指引性,这样可以打造高效课堂,突破沉闷的数学课堂环境,利用游戏的形式,使传统教学和高质量教学有效融合起来,以此进一步提升实际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游戏推进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影像的刺激使学生更有效地融入其中,进而体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总之,在高职高专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传统教学的弊端,进一步把握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特点,进一步创新应用更多元化、高效化的教学方法,落实相关创新策略,以此确保学生更有效地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更有兴趣了解掌握高等数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并且在实际的专业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积极有效地探究相关数学知识和理论,使其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激发和培养,进而在高数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技能,为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上宏昌.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8(4):58-59.

[2]王雅丽,徐秋丽.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9(35):126-128.

[3]李翠平.高职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4):78-79.

[4]曹爱民.高职高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8):148-149.

上一篇:传统戏曲元素与钢琴艺术的融合发展下一篇:一起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