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六年级第四单元教案

2022-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是课时计划书,是指导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思想纲领和行为指南;PPT课件是教案指导下制作的教学辅助工具。只有编制好教案,才能制作出合适的课件,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发挥课件的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32六年级第四单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32六年级第四单元教案

六年级下作文教案 第四单元

人教版 六年级下 作文教案

第四单元

六年级下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自己经历的或听到、看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内容记叙清楚,做到重点突出。 2.把握文章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概括得详略得当,恰当地选择“感点”联系生活实际或思想实际展开叙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和自我保护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自己经历的或听到、看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内容记叙清楚,做到重点突出。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和自我保护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有关自我保护的内容。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导语:同学们,你们看看下面这几幅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危害呢?(ppt) 学生回答。

2.交代任务: 图画中的几个小朋友都在做危险的行为,而且有的造成了人身伤害。目前,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面对安全问题,自我保护就成为极重要的问题。这节课,让我们围绕自我保护这个话题来写一写。

(三)明确要求,打开思路 1.朗读写作要求。(ppt) 2. 帮助学生明确:(ppt) (1)选择其中一个内容写:

可以写一写自己经历的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读了《鲁滨孙漂流记》的感想。

(2)相同点和不同点:(ppt) 不同:内容不同,体裁不同。

相同:主题是一样的,都是讲“学会生存,自我保护”。 3.打开思路

提问:你在生活中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 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煤气、火电„„

人为灾害——受骗、抢劫、偷盗、交通„„(ppt)

总结:应对不同的危险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如知道有人触电后,要用绝缘体去接触触电者,以免自己触电。这就是自我保护。

(四)围绕要求,分别指导

写自己经历的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 1.明确:

“亲身经历的自我保护”的事,是直接叙事,重点必须放在“怎样自我保护的”。如:某同学在放学路上遇见一位问路人,当发现问路人另有企图时,自己是如何机智与他周旋的,最后又是怎样保护自己,脱离坏人的跟踪。写其他渠道了解的关于自我保护的事,要写清楚人教版 六年级下 作文教案

第四单元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结果。(ppt) 2.提问: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写读《鲁滨孙漂流记》的感想

1.明确:写读《鲁滨孙漂流记》的感想,是读后感。要以《鲁滨孙漂流记》为例,谈人物如何战胜困难的。通过感来描述自己的生活体验。 2.交流讨论:

《鲁滨孙漂流记》令自己最感动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感动?怎样联系实际谈感受?(ppt) 3.回忆读后感的结构:

一篇读后感至少要由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ppt) 4.总结:读后感,重在有感,重在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语言真实自然,避免表决心式的感想。

(五)联系课文,学习表达

1.学习课文《凡卡》中的表达方法。出示《凡卡》(ppt)

2. 提问: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事?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本文表达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第二,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文中以引用写信的内容为主,凡卡向爷爷倾诉当学徒所受的虐待欺凌,基调是“苦”;文中插叙回忆的内容,主要讲在乡下生活的快乐,基调是“乐”。诉苦为主,以“乐”相衬,形成内容、情感上的对比,再加上作者对凡卡写信环境、动作、神态的描写,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凡卡内心的“痛”。最后,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

(六)课堂练笔,练习表达(ppt)

1.观察下面的图画,写写图画上的同学们在做什么?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什么?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2.鲁滨孙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一切都靠他自己。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呢?请你写一写,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七)作业:完成习作草稿

人教版 六年级下 作文教案

第四单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自己经历的或听到、看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内容记叙清楚,做到重点突出。 2.把握文章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概括得详略得当,恰当地选择“感点”联系生活实际或思想实际展开叙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在修改中提高习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

在修改中把自己经历的或听到、看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内容记叙清楚,做到重点突出。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赏评题目

1.教师首先鼓励学生此次作文的优点,如:

(1)事情是否完整,有条理,记叙得是否具体生动。 (2)是否恰当地选择“感点”,联系生活实际或思想实际展开叙述。 (3)是否表达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和自我保护的思想感情。

2.出示题目,请题目的“小主人”站起来读读自己的作文题目,请其他学生说说题目好在哪里(ppt)

(二)阅读例文,明确标准 1.赏析优秀作文

(1)出示优秀作文

(一)

(二)

(三)

(四)

(五)(ppt) (2)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看看这篇作文好在哪里? (3)学生阅读作文,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小结优秀作文的优点:

《学会生存》选取的是“亲身经历的自我保护”的事,但是足够惊心动魄。写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结果。特别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进行细节描写。最后揭示出道理:当遇见坏人时,要保持冷静。正确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坏人周旋,以做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只有有了智慧、坚强、毅力、信念,才能生存下去。

《惨痛的礼花》小作者选取了生活中的一次意外事故作为素材,以第一人称来写作,叙述真实可信,“手上的肉被炸开了,露出了雪白的骨头,鲜血一个劲地往外涌„„”可看出这个教训是惨痛的、深刻的,也正因为这个教训让小作者接受“深刻的教训”,使他“懂得了人不但要快乐,更要健康、平安”。作者用“惨痛”、“礼花”这对矛盾的词语作题目,构思奇特新颖,引人注目。

《注意安全,真爱生命》本篇文章通过向人们讲述何余敏的哥哥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了一连串的悲剧的事,警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很重要,这是我们躲避危险的唯一正确的选择。文章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读起来却发人深省。读后犹如上了一堂有意义的安全课,确实是一篇很值得一读的文章。

“没有自理能力就没有生存能力。”这是作者读完《鲁滨孙漂流记》后,发自内心的深切体会,也是对自理问题的清醒认识。在作者的心目中鲁滨孙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用比较精练的文字,全面而又简要地向我们介绍了鲁滨孙在孤岛上,没有被困难吓倒。顽强地生活了二三十年的感人故事。从鲁滨孙的故事中,作者强烈地感受到如果没有自理能力,就不容易独立生存。紧接着,作者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突出地说明了”我“的自理能力太差,与鲁滨孙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读者也从中感受到培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永不放弃》这篇读后感写了读《鲁滨孙漂流记》的体会,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重点突出,有详有略。读过一本书后,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谈感受,只能抓主要的体会来谈。本文人教版 六年级下 作文教案

第四单元

作者感受最深的就是:鲁滨孙有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从这一点出发谈了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在今后的生活中要经受住考验,给人以启迪。二是有“读”的内容,也有“感“的内容。符合读后感的写作要求。

2.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明确好作文的标准。

(三)出示病文,明确问题

1.出示病文,请学生读一读,用上面的标准衡量,思考这两篇文章有什么问题。(ppt) 2.学生阅读后,思考讨论。

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问题。

《那天,我做错了一件事》这是个非常宽泛的命题,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既然定下了主要材料,就应该有一个适当的题目,如“玩火”或“玩火的警示”等,让题目紧扣材料。所以,不妨删掉第

一、二节,直接进入正文主要事件的叙述。在叙述事件过程中可以“我”的心情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玩焰火时兴奋——起火时害怕——扑火时紧张——灭火后如释重负。最后以“我脸红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哎,张叔叔哪知道我脸红的原因啊!”作为全文的结束句,又含蓄又自然。

《闯祸》这篇作文的大病是空话太多。特别是小刚与“我”对话的那部分。只要选择最能体现人物特点有代表性的话就行了,不必一古脑儿把说过的全写出来。特别是在不需要论理的地方也讲上许多大道理,用上一些套话,既不自然,又没有用。这篇习作的修改就应当从这样两方面下功夫。

4.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内容,说说可以怎样修改。

5.出示修改后的作文,比较阅读,说说修改后的作文好在哪里?(ppt)

(四)多次修改,交流提高 1.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请学生多读几遍自己的作文。

对照标准找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互换互评,再次修改

交换作文

⑴ 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⑵ 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五)作业:继续修改作文。

第2篇:三年级下册新疆教案 第四单元 五单元 六单元

第四单元 聪明智慧的新疆人 第10课 农业发展出人才

教学目标:

1.了解新疆人的聪明智慧; 2.知道新疆地域辽阔,气候干旱; 3.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了解鲁明善编纂的《农桑衣食撮要》,坎儿井的由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了解新疆地貌特征。

教学准备:音乐素材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阅读角——了解鲁明善及他的著作《农桑衣食撮要》。

二、进入新课:

1.同学们阅读“知识窗”

2.引导学生了解坎儿井的由来及作用。

三、知识窗

1、翻开书本的35页,新疆农业上的发展。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中国-农业认识以及看法。

3、问:为了让新疆的农业更进一步发展,我们要怎么做? 学生讨论并得出答案。

四、活动园

查资料,找一下新疆各族人民兴建的水利工程有哪些。

五、板书设计:

第10课 农业发展出人才

鲁明善 农桑衣食撮要》 坎儿井 地下水引上地上

第11课 科学技术促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新疆科学技术的显著。 2.知道“克隆”的含义。

3.学会与周围朋友家人探讨科学技术。 教学重点:了解少数民族信息化的进步普及。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向科学靠近。 教学准备:视频资料及有关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阅读角——打开少数民族信息化大门的吾守尔.斯拉木院士。

二、知识窗

1.阅读北山羊的克隆实验,了解新疆克隆实验取得的重大进展。 2.新疆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取得了一批创新型科研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分组讨论,请小组长代表发言。

小结: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新疆各族人民积极进取,用勤劳和智慧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三、活动园

查一查,新疆还有哪些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在班里给同学们介绍他们的事迹和成果。

四、板书设计:

第11课 科学技术促发展 打开少数民族信息化大门 北山羊的克隆实验

第12课 民间文学集智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民间文学题材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学会欣赏内容丰富的文学形式。

情感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者的情感和理想。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内容丰富的文学形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者的情感和理想。 教学方法:示范法 观察法 谈话法 课 型:新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阿凡提的故事吗吗?

你们知道阿凡提的 故事象征的什么吗?

生:(略)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民间文学集智慧。

2翻开书第39页一起学习阅读角阿凡提的故事。

3请学生自己读一遍故事内容。

4 指名请学生分段读,并思考讲了阿凡提的什么 故事? 5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做好发言备。

6 班内小组代表反馈,知道阿凡提是智慧的象征。

他的故事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贪婪,嘲笑 了为富不仁的愚昧 、无知,体现了劳动人民智 慧、乐观、豁达向上、富裕智慧和正义感的优秀 品质。

三、结课

小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在新疆这个地域 辽阔的民族众多的广袤土地上,既有对平凡人物 的赞美,也有对英雄独特的表达方式,赞扬了英 雄的勇敢、智慧和奋斗精神。

作业设计:把今天学的知识说给自己的好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第13课 欢迎您到我家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热情好客是新疆 各族民族共同特点,知道新疆是个好地方。

能力目标:知道新疆的地方特色。

情感价值: 培养做一个学生热情、真诚、好客的新疆人。 教学重点:了解新疆的饮食文化地域特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情好客的情感和理想。 教学方法:示范法 观察法 谈话法 课 型:新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想不想邀请外地的朋友到我们新疆做客? 你们知道我们新疆人事怎样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吗?

生:(略)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欢迎您到新疆来。

2翻开课本一起学习阅读角我的新疆行。

3请学生自己读一遍故事内容。

4 指名请学生分段读,并思考新疆人是如何招待朋友的?

5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做好发言备。

6 班内小组代表反馈,哪些现象表现了新疆人热 情好客。为什么说朋友的这一趟新疆行,心灵、 行囊都收获满满,请同学们回答问题。

三、结课

小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说乎!”热情好客是新疆各民族共同特点。 每一位来新疆的 人,不仅可以享受鲜美的瓜果、 可口的美食,而且还欣赏传统的工艺品、具有民 族风格的歌舞,更会被新疆人的热情真诚好客打 动,都会感慨的说新疆是个好地方。

作业设计:学唱歌曲 甜甜的歌儿迎宾客

第14课 五湖四海是朋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新疆生活着许多外国朋友

能力目标:知道新疆有哪些国家的留学生。

情感价值: 感受新疆独特的风光和文化魅力。

教学重点:了解新疆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元的民族文化。 教学难点:继续培养学生热情好客的情感和理想。 教学方法:示范法 观察法 谈话法 课 型:新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在新疆有哪些国家的留学生吗?

你们知道知道他们为什么留在新疆吗?

生:(略)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湖四海是朋友。

2翻开书46页一起学习阅读角在新疆生活得外国 留学生。

3请学生自己读一遍故事内容。

4 指名请学生分段读,并思考新疆有来自哪些国 家的留学生?他们为什么会选择留学在新疆?

5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做好发言准备。

6 班内小组代表反馈,近二十年来,新疆累计接 受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等等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5000名六学生。

7 教师问: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答:省略

三、结课

小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新疆以独特的风 光和文化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他们看 到新疆的变化,也带走了在新疆的见闻,让全世 界都感受新疆的变化和新疆人的热情。

作业设计:如果有外地来的朋友到你家做客,你和家人会怎样接待他呢?

第15课 互相尊重讲礼貌

知识目标: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

能力目标:知道新疆有哪些民族共同生活。

情感价值: 感受新疆得民族团结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了解新疆的大地上生活了多少个,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将礼貌。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互相尊重讲礼貌。 教学方法:示范法 观察法 谈话法 课 型:新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在新疆生活着哪些民族吗? 我们身边有哪些民族的学生?

不同民族的人们在一 起生活需要的是什么呢?

生:(略)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互相尊重讲礼貌。

2翻开书48页一起学习阅读角回族大妈白秀珍家的春节。

3请学生自己读一遍故事内容。

4 指名请学生分段读,并思考回族大妈白秀珍家里生活着多少个民族?

他们为什么能够团结友爱的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

二、新授

5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做好发言准备。

6 班内小组代表反馈,白秀珍大妈的家庭是有回、哈萨克、汉、维吾尔、俄罗斯、塔塔尔、达斡尔七个民族组成的43个人的大家庭。

这个大家庭温暖团结友爱,和谐的种子感染着每一个人。

7 教师问:同学们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学生答:省略

三、结课

小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我国是礼仪之邦, 只要讲究礼仪,事情就会做得恰到好处。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作业设计:如果有外地来的朋友到你家做客,你和家人会怎样接待他呢?

第16课 大家来跳新疆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新疆文化生活,居住在这里的各民族都能歌善舞。

能力目标:知道新疆舞蹈的发展,感受新疆舞的独特魅力。

情感价值: 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新疆人。 教学重点:了解新疆是一个“歌舞之乡”这里居住的民族都能歌善舞。

教学难点:了解新疆舞蹈的发展,感受新疆舞的独特魅力。 教学方法:示范法 观察法 谈话法 课 型:新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在新疆是一个“歌舞之乡”吗?

你们喜欢新疆的音乐和舞蹈吗?

生:(略)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六单元能歌善舞的新疆人大家来跳新疆舞。

2翻开书50页一起学习能歌善舞的新疆人。

3请学生自己读阅读角各民族共跳广场舞。

4 指名请学生分段读,并思考广场舞蹈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新疆有哪些著名的广场舞?

5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做好发言准备。

6 班内小组代表反馈,广场舞净化的是心灵,美化的却是世界。像《黑走马》、《蒙古舞》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7 教师问:新疆舞蹈艺术发展的历史和影响?

学生答:省略

结课

小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新疆舞蹈艺术历史悠久,远在西汉时期,新疆于瞋乐,健舞等西 域舞乐传入新疆,又通过中原传入日本等邻国, 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业设计:课余时间组织一次活动,大家一起学跳新疆舞,感受各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第17课 新疆歌曲传四方

教学目标:

1.了解西部歌王王洛宾及他的音乐作品。 2.了解新疆各民族民歌。

3.学会欣赏各民族民歌优美动听的旋律。 4.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新疆民族民歌,培养学生欣赏民族歌曲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欣赏各民族民歌优美动听的旋律。 教学准备:新疆民歌的音乐素材以及一些图片。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引入新课

播放歌曲达坂城的姑娘,欣赏完后问: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有人会唱吗?会的同学给大家唱一下。

幻灯片出示王洛宾的图片以及歌曲与他的简介让学生了解。 二.知识窗

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选一组代表朗读知识窗新疆民歌。让学生给他改正错误并请其他组学生评价。

问:从他刚才读的这篇文章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歌曲的伴奏乐器有哪些? 著名的民族民歌有哪些?

小结: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这里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能歌善舞,所以新疆有“歌舞之乡”之称,新疆各民族民歌优美动听,主要伴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热瓦甫、铁鼓等。还有好多流传全国的民歌。所以同学们生长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更应该多多学习咱们的新疆民歌。

三.活动园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民族的歌曲和乐器,互相说说,会唱的学生给大家唱一唱。 四.板书设计: 第十七课 新疆歌曲传四方

达坂城的姑娘 西部歌王王洛宾

第18课 歌舞人才代代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新疆人才辈出,产生一大批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

能力目标:知道新疆快乐的舞者 康巴尔汗,能够了解他的故事,知道他的著名作曲。

情感价值: 培养一代代新疆人,成为新疆文化继承和发扬者。 教学重点:了解新疆新疆快乐的舞者 康巴尔汗。 教学难点:了解新疆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 教学方法:示范法

观察法 谈话法 课

型:新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吗在新疆歌舞人才代代出,你们知道快乐的舞者康巴尔汗吗?

你们知道他的故事吗?

生:(略)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歌舞人才代代出。

2、翻开书57页一起学习歌舞人才代代出。

3、请学生欣赏《阿娜尔汗》、《划船区》,然后自己读阅读角快乐的舞者康巴尔汗。

4 、指名请学生分段读,并思考为什么一说到新疆 舞蹈家就想起康巴尔汗?

你们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他还受到哪位国家领导领导人的接见?

5、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做好发言准备。

6、 班内小组代表反馈。

7、教师问:新疆产生哪些音乐家?

他们为新疆艺术作出哪些贡献。

学生答:省略

三、结课

小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新疆不仅有一批老艺术家,还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才。

作业设计:回家查阅新疆产生哪些音乐家?他们为新疆艺术作出哪些贡献。

第3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统计教案

1、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扇形统计图(课文第68页的例1,练习十一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重难点,关键

重点:扇形统计图. 难点:发现统计图中存在的数据不清的问题. 关键:认真分析统计图中所反映的数据.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电脑课件呈现扇形统计图

某校学生最喜欢的文艺节目情况统计图

1. 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1)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5﹪ 喜欢相声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8﹪ 喜欢小品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5﹪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2﹪ (2)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最多

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同一首歌,小品和相声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少

2说一说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征? (1)扇形统计图

(2)特征: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1 电脑课件出示课文例题统计图

下面是一幅彩电市场各部分品牌占有率的统计图

(1)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20﹪ B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5﹪

C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0﹪ D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8﹪

其他品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47﹪

(2)有人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①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中的数量

② 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③ 汇报交流结果

经过讨论,交流,使全体同学懂得:在“其他”里面还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所以,从这个统计图不能判断出哪个品牌的彩电最畅销. (3)建议

上面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无法全面地反映有关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的情况,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① 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其他”所占有的份额应该是最小的部分,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各个数量占有率的情况,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 ② 建议:在进行数据整理时,将“其他”当中的一些品牌彩电所占份额单单独计算,在统计图中详细标出它的占有率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一第1题

(1)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2)从图中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多吗?为什么? (3)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2、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角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根据统计图正确描述有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2.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数量变化趋势。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出示统计图。

2003年北京地区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图

(4月26日~5月31日)

2.回答问题。

(1) 这是什么统计图?

(2) 这种统计图有什么特征?

(3) 说一说这里病人数量的变化情况。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

2.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图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1)7月份到12月份的月薪逐月上升。 (2)7月份:1000元 8月份:1100元

9月份:1170元 10月份:1240元 11月份:1300元 12月份:1400元

(3)8月份和12月份增加较大。

(4)两幅统计图反映的员工月薪增长情况是一样的。 3.初看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初看时感觉左图中反映的月薪增加比较大。

原因:左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小,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右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大,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4。你认为哪一幅统计图更能准确反映员工月薪变化情况?为什么? (1)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 (2)说明理由。(左图每格表示50元,最高1格又表示100元,标准不统一) 5.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使全体学生明白: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2题。

五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分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并学会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分配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说明分配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组织活动。

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情况? (1) 学生思考各种放法。

(2) 与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 汇报交流情况。

学生口答说明,教师利用实物木棒或课件演示。

第一种放法: 第二种放法:

第三种放法: 第四种放法:

2.提出问题。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为什么?

经过简单交流,学生不难描述其中的原理:如果每个文具盒只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1枝还要放进其中的一个文具盒,所以至少有2枝铅笔放进同一个文具盒。 3.做一做。

7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1) 说出想法。

如果每个鸽舍只飞进1只鸽子,最多飞回5只鸽子,剩下2只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一个鸽舍或分别飞进其中的两个鸽舍。所以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舍。 (2) 尝试分析有几种情况。

(3) 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体会到,如果把各种情况都摆出来很复杂,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找到数学

方法来解决就方便了。 二教学例2 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体书? 1.摆一摆,有几种放法。

不难得出,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 2.说一说你的思维过程。

如果每个抽屉放2本,放了4本书。剩下的1本还要放进其中一个抽屉,所以至少有1个抽屉放进3本书。

3.如果一共有7本书会怎样呢?9本呢? (1) 学生独立思考,寻找结果。 (2) 与同学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3) 汇报结果,全班交流。

4. 你能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吗?你有什么发现? 5÷2=2„„1 (至少放3本) 7÷2=3„„1 (至少放4本) 9÷2=4„„1 (至少放5本)

说明:先平均分配,再把余数进行分配,得出的就是一个抽屉至少放进的本数。 5. 做一做

8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想:每个鸽舍飞进2只鸽子,共飞进6只鸽子。剩下2只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1个或2个鸽舍,所以,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二第

2、4题。

教学内容:抽取游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抽取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并能解决有关简单的问题。 2.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抽取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抽取问题的基本原理。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 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1.猜一猜。

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2.实验活动。

(1) 一次摸出2个球,有几种情况?

结果:有可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 (2) 一次摸3个球,有几种情况?

结果:一定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 3.发现规律。

启发:摸出球的个数与颜色种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不难发现:只要摸出的球比它们的颜色种数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二做一做 第1题。

(1) 独立思考,判断正误。 (2) 同学交流,说明理由。 第2题。

(1) 说一说至少取几个,你怎么知道呢?

(2) 如果取4个,能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二第

1、3题。

第4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13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目标:1.能通过自学理解等方法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从而理解课文的内容。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3.能自学本课生字,并掌握“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和蔼可亲、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等词语。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并且懂得应该保护地球。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及介绍性文字。

学情分析:现在的小学生由于课外书籍看得少,因此,对于地球的有关知识掌握不多,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不强.但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有较强的求知欲望,爱动手,动脑,思考问题比较肤浅.通过两年的信息技术教育,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上网操作能力.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让学生通过网络寻找学习伙伴,分组学习,通过课堂讨论达到知识互补,并让学生通过BBS论坛发展自己的意见,进行环保宣传,从而达到自我发现,自我宣传,自我教育.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你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二、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可简单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

三、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课文,认读10个生字,要读准字音。 2.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读生词:

遨游 璀璨(这两个词要读准字音。)

裹着 渺小 矿物 恩赐 慷慨 贡献 滥用 威胁 目睹 以上9个词语要求不但会读,还要会写。 2.指出难写的字:

裹 滥 胁(注意让学生练习、当堂记忆。) 3.让学生说说自己查出生词的意思。

五、学生再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想每一个自然段都写的什么内容。 3.根据自然段的内容给课文分成两段。 第一段:(1~4自然段) 第二段:(5~9自然段)

4.根据分段情况,说一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5.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找找有关地球的材料。

第二课时

一、通读全文,从整体入手 1.课文共分几段,为什么这么分? 2.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己读1~2自然段。

思考: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关于地球的什么知识。通过具体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

地球是渺小的: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大陆面积只占其中的1/5。

以上的数字表明了什么?(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很小很小的。不要认为地球很大,地球并不大,供人类活动的范围也很有限。)

2.练习朗读,体会地球并不大的含义。 3.默读课文3~4自然段。

(1)思考:地球有什么特点?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2)指导学生从这几方面考虑:

地球的特点: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包括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有的是不能再生的。

课文从以下几方面讲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a.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资源会越来越少。 b.重点理解这两句话,指导学生多读多体会。投影。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就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3)指导朗读这一部分。 4.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第三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2.组织学生讨论 3.汇报。

4.引导学生从这几处考虑:

a.科学家证明,没有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个星球。 b.去火星和月球的设想也是不可能的。

5.我们别无去处,为了生存,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应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6.指导朗读。 7.概括段意。

二、总结思考

请你谈一谈读完课文想到些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说完后,教师指导,然后写成二百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空间有限

粮食紧张

一、只有一个地球─────人口膨胀──住房紧张─┐不

资源有限

水源紧缺

环境污染

爱护

地球日

4月22日

居 教学反思:

14* 《鹿和狼故事》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 教学设计: 1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准备: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其认知水平、语言水平已经有质的飞跃。本文的故事形式,学生一定会喜爱,但理解贪婪而凶残的狼是“功臣”,活泼而美丽的鹿却是“祸首”,有一定难度,教师要结合狼被捕杀前后,凯巴伯森林的变化、鹿群的变化,深入浅出的引导。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狼和小羊》、《大灰狼》的故事吗?狼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2.你还了解狼的哪些知识吗?(简介资料)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课文。学习后,你可能对狼有一些新的认识。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 2.把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一读,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检查自学效果。

四、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内容。 1.出示阅读思考提示: 思考题1:罗期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思考题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分组交流讨论。 3.汇报。

4.追问:什么原因是森林“宠儿”造成这样的结果的?

5.追问思考题2:凯巴伯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它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被看作美丽善良化身的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6.这篇课文通过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五、作业

1.课下收集有关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以“环保小报”的形式向家人、朋友宣传环保知识。

2.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讲给你的朋友听。 拓展活动:

1.投影出示《蛇与庄稼》、《塞翁失马》的故事。请学生快速阅读,体会这两个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蛇与庄稼》告诉我们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看,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

2.你还知道这方面的事例吗?请你说一说。 板书:

14* 鹿和狼的故事

狼吃鹿——消灭狼——鹿吃植被——鹿死林毁 尊重自然界规律 保护生态平衡

教学反思: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难点: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准备:1.学生了解家乡土地的状况。2.课件。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并能通过朗读体会优美的语言和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但是对于一些含义深刻的语言,学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仍需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品味语言,并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

在黑板上出一道词语填空题:请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使得词语间能搭配起来:这片土地是( )的。

“神圣”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二、感情朗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各自放声把课文读一遍,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自告奋勇,分段试读。教师随机指导易读错的字词的读音。 3.同桌对读,互相指正纠错,互相指导。

三、默读思考,理清文脉

1.默读课文,想一想西雅图的信中都讲了哪些内容?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地方读明白了,什么地方还没读明白,做好标记。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默读全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二、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1.提出问题:“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课文的哪些段落讲到了“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

2、3自然段)

2.学生读

2、3自然段。 3.共同交流难理解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第

2、3自然段。学有余力的可以背诵下来。

5.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善待河水?(

4、5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第

4、5自然段。

6.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保护空气?(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 7.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照顾动物?(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 8.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热爱大地?(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

三、回应课题,再读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这一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的含义。 2.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背诵。

拓展活动: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板书设计: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 神圣的土地 善待空气

善待动物

教学反思:

16*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教学准备:1.中国地图,认识晋西北的地理位置。2.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加之这又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大胆退出课堂。

教学流程:

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

1.中国地图,认识晋西北的地理位置。

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同学们,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这里昔日是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15年后的今天,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同学们,想认识他吗?那我们跟着作家梁衡去一起认识这位老人吧!那么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青山不老》,请大家与老师一同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书68页,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的认识。谁来认读生字词语?。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

三、以文入情,感受奇迹 (一)抓“奇迹”。

1.快速默读全文,看看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先用笔画下来,在感动你的地方写你的上感受。 (2)四人小组内汇报感受。 3.指名学生汇报

(二)抓“环境”。

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让学生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看课件)

2.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是怎样的?(学习第3自然段)

(三)抓“看法”

1.作者对老人是什么看法呢?从中找出来,齐读课文

6、7自 2.“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

3.“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4.可是老农能和山水永远存在吗?老农能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呢?

5.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还有什么是不老的?(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不会老的)有了老人精神熏陶下的人们对青山的呵护,我们的青山怎么会老呢?它将越来越茂盛,越来越广阔的遍布祖国大地,万古长青。

拓展活动:

同学们,这位老人15年如一日地植树造林,造福后代。他的精神永垂不朽,学到这里,相信大家又很多的话想对这位老爷爷说吧,赶快拿起笔写写吧!

板书设计: 16*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小环境──艰苦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以及今年重庆地区旱灾情况统计数字。2.学生:准备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的不良行为。

学前分析:学生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深刻感受到人类 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对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也能认识到其错误。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很好地完成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

小结: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样珍惜资源”。

三、组内交流讨论 “为什么要珍惜资源”:

1.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进行组内交流。 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 ⑶评议:

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⑷教师出示收集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⑸开展看后感受交流。 “怎样珍惜资源”:

1.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2.注意发言规范,集思广益达成一致意见。 3.全班交流,评比“环保精点子”: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环保从我做起”精点子进行梳理。 ①节约每一张纸。

②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时,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 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节约每一滴水,保护长江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 ⑤不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四、课外延伸

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对于铺张浪费,随意破坏的行为该如何制止。

第二课时 习作

写建议书

一、谈话导入,引起思考

1.回顾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2.谈话:是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它多么需要我们的保护呀!可生活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回忆一下,你听到过、看到过或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

全班交流。可以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展示。

3.小结并交代任务:这样的现象真是让人触目惊心,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妈妈,我们应该做的很多很多。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这些不良的现象,向有关部门呼吁环保吧!板书:建议书

二、明确要求,交流建议 1.学生自己读题,明确要求。

2.建议书有内容是什么?(针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3.书中告诉我们写建议书有哪些步骤? (1)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 (2)再说明产生的原因 (3)最后提出解决的问题的建议

4.针对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现象,你有什么建议?有什么好的办法?提出来大家交流。

5.咱们来看一下几篇例文:学生快速读文章。

大家看了这几篇文章,觉得对写建议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引导学生着重从格式上谈)

建议书格式:标题;称呼;正文;建议人姓名或建议团体名称;日期。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第三课时

修改评议

一、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自己修改作文时的步骤:强调大声读,不读就不能发现问题

第一遍:找出错别字,并修改;

第二遍:修改不通顺的句子,试着把句子改具体、生动。

二、小组合作评改

同桌交换作文,小声读。

第一遍:勾出写得优美的词句;

第二遍:与同桌讨论文章的问题,并作修改。

三、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四、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五、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请学生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成绩优秀的作文,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六、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①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②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③宣读优秀习作,学生进行欣赏。

第四课时 回顾·拓展四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这四篇课文从内容中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该如何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还从课文内容中获得对某些环境问题的新认识?

师: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主题,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读书方法,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和体会,体会联系实际,深入思考读书方法。

总结:本组课文内容引人深思,读书就应该走入文里,披文入理,再走出文外,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既读进去,又想开去,这就是文里文外的读书方法。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去理解课文内容。

二、 日积月累

(1)在许多名言警句中,有许多关于节约和珍惜方面的名言警句,给我们启发很大,从以前我们的学习积累中,你积累了哪些这方面的名言警句?

抽生背诵。

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a学生自由吟诵。

b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体会或感受,明白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3)背诵并积累这些标语版和口号。

(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

三、成语故事

引入:你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吗? (1)默读成语故事,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讲述的内容,思考:故事中哪些话解释了“竭泽而渔”这个成语?

(2)再读故事,讨论:“竭泽而渔”的策略对于当时的晋国有什么好处?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种策略存在的问题?

(3)全班交流。

(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为了一时之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你是怎么体会的?

(5)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6)回顾我们本组单元所学的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关系到长久之计,也需要长远规划?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习作 写建议书

修改评议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竭泽而渔》

教学反思:

第5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组

单元教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通过此来教育学生,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感受。 3.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单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感受。 单元教学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单元课时安排:

《只有一个地球》 2课时 《鹿和狼的故事》 1课时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课时

《青山不老》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3课时 回顾 拓展 2课时

13.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2.学会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上网发布信息,用网络来帮助学习。 3.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2.学会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上网发布信息,用网络来帮助学习。 3.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时代周刊》1998年评选的新闻人物——地球

你吃惊吗?为什么吃惊?(不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的家园,是我们唯一的生活环境;没有出现什么状况。) 2.为什么地球会被评为新闻人物?答案在课文中。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完之后,你心里有什么感想? 2.沉痛、有点可惜;非常可惜;难过;讨厌破坏资源的人;伤心; 可怕——心情很沉重,很复杂。

3.课文中哪几行文字给了你这样的心情,用“~”划下来,轻轻读,静静问,为什么课文中的这几句话会给我这样的心情?

4.把你的心情搞得复杂的句子给揪出来。

5.第一个学生讲后的教师评语:我特别注意你的第一点,你说地球本来就很渺小,人类可以生存的环境有多少?我注意你讲的第二点,人数在膨胀,到2080年人类会达到多少?(120亿)

6.第二个学生:难受、没有第二个星球。——还有谁也有同感?——人类会灭亡——40万亿里公里是一个什么概念?航天飞机速度最快,每小时2000公里你估算要多少年?(20万年)

你想去吗?(太长了,都死了。) 读书:“科学家已经证明” 7.讲同一意思还有一段话,读读。

即使找到第二个地球,也会有同样的悲剧产生。

板书:(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谁来读这句话。——学生朗读——语调沉稳,但是背后是一颗焦虑的心——教师范读——齐读 8.第四自然段——憎恨那些人——读,让大家感受你对他们的憎恨——你憎恨时会这样温柔地跟大家说——学生朗读——你的感情我体会到了,可能你平时不太会发火,谁再来读——女生读——这是那些贪婪的人在不加节制的地开采,使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同样的意思还有一段话,谁来读。

9.读,表明资源不是无限的,地球上的资源会被开采完的。——体会得多么细腻,特别强调资源要多少年才能重新形成——几百万年——如果人们乱砍乱伐,地球上的资源必将枯竭,如果资源都开采完了,人们还能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吗?(板书: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轻轻地读一读这句话。把你复杂的心情朗读出来。

学生朗读——“都”强调、停顿为什么————学生再读 学生二读——齐读

10.板书: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1.把四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老师相信你肯定会有许多了不起的发现。 (1)地球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那不是你的发现,是这几句话已经告诉你了

(2)作者是很感慨,抒发自己的感情,告诉大家保护地球——发现写作的用意眼光犀利。 (3)我们要对地球负责任——联想丰富,但那还不叫发现

(4)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挽救,不能只是等待上帝——发现用意。把这段话跟文章的内容联系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5)用名词都是人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斗是没有意义的——对美伊战争是持否定态度的,胸怀广阔,目光远大。

(6)看到了希望,破坏了就要移居到别的地方去,等几十年、几万年也不要紧——前提是人类只有觉醒了,才有可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与《时代周刊》联系,又有什么发现?

(7)地球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人类已经开始觉醒,地球成为人们的焦点 《地球就诊记》 12.教师引读——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2.学会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上网发布信息,用网络来帮助学习。 3.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过程:

一、出示地球图片

它在轻轻地向我们哭诉,把地球母亲哭诉的声音用波浪线划下来。听了地球母亲的哭诉,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二、学习第

1.地球母亲在向我们哭诉什么?把你听到的读给大家听。

(1)读地球母亲以前的模样——这是地球母亲的哭诉吗?——希望变回以前的模样[出乎教师的预料] (2)读句子——曾经是那样美丽的母亲,现在是这样伤痕累累,憔悴不堪 (3)补充

(4)地球是无私的,把身上所有的东西慷慨地给了我们,很心痛。——地球母亲是那样的无私,而我们人类是怎样对待我们的母亲的?——学生读——读到“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你有什么感受?——地球母亲不该给我们这样多的爱,其实想告诉大家什么?——我们太不珍惜地球了

学生三读,只有许多的动物都快乐地生存,地球母亲才是快乐的。 (5)教师范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人类正在不断摧残母亲的身体,地球母亲遍体鳞伤; 地球母亲正在不停哭诉;

有一个人在哭泣,可是没有人去理它;

茂密的森林;树桩;洒落在地球上的金钱——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漫画家呀! 2.齐读地球母亲的哭诉之声。 3.出示资料:地球上的一天 教师朗读资料,什么感受?

心痛,打击,应该保护地球;像沙漏,但是地球不能再有第二次;震惊,省略号——这不是省略号,像一块块石头砸在地球母亲的身上,轻轻地哭诉,读——学生齐读

你还从别的地方听到地球母亲的哭诉吗?

4.第三段“不是地球的恩赐„„”人类如果能够节制的话,地球

5.如果有第二个地球,你愿意去吗?为什么?——没有人性;有奶便是娘;内心矛盾。 6.地球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教师简介该实验 7.齐读这一段

根本不能想象地球以前是怎么样的? 不可思议,现在的地球到处都是,有一丝可怕——仅仅是这样一丝可怕——人类最大的麻木就在于不知道地球母亲的脆弱,人类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不知道地球母亲的珍贵

8.大声呼唤地球母亲——你作为他的孩子一定有话想说,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三、课堂练习

1.播放《懂你》,学生写对地球母亲的话。[把《懂你》这首歌的内涵提升了。绝!怎么想到会跟这首歌联系起来。] 2.地球母亲希望听到你的心声,交流。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只有一个地球 板书设计:

14*《鹿和狼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板书:狼

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鹿

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评价。

3. 指名学生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的话说说。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⑴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⑵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⑶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四、体会升华

1.为什么鹿会“饿”、“痛”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

2.这是“狼”的错吗?“狼”难到就该杀吗?

3.狼倒在猎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什么话吗?

4.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鹿它想毁灭自己吗?真正的“祸首”究竟是谁?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五、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板书设计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出一道词语填空题:请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使得词语间能搭配起来:这片土地是()的。(坚硬、黑色、充满希望、纯净等)

那么,我们的课题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板书)

“神圣”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仅留作悬念,不必回答)

二、交流信息,了解背景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教师作简要介绍,为感知全文作铺垫。

三、感情朗读,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把课文读一遍,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自告奋勇,分段试读。

教师随机指导易读错的字词的读音。 同桌对读,互相指正纠错,互相指导。

四、默读思考,理清文脉

默读课文,想一想西雅图的信中都讲了哪些内容?(土地是圣洁的──大地和人的关系──善待河水──保护空气──照顾动物──热爱大地)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地方读明白了,什么地方还没读明白,做好标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2.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默读全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与后面学习内容重复的,可留等后面解决)

二、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1.提出问题:“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课文的哪些段落讲到了“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

2、3自然段)

2.学生读

2、3自然段。 3.共同交流难理解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第

2、3自然段。学有余力的可以背诵下来。

这一片生生不息的土地,这一片美丽圣洁的土地,这一片满载希望的土地,这一片印第安人美好的家园,如果被转让出去,西雅图和他的同胞们是多么的眷恋和不舍呀!西雅图将这份感情转化为对白人的谆谆告诫,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思考?在文中画下来。再想一想,他重点是从哪几个方面告诫他们的?(善待河水、保护空气、照顾动物、热爱大地)

5.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善待河水?(

4、5自然段) (1)解决不懂的问题。 (2)有感情的朗读第

4、5自然段。

★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保护空气?(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 ★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照顾动物?(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 ★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热爱大地?(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

三、回应课题,再读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这一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的含义。 2.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背诵。

四、联系课文,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板书设计:

16 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沙尘暴时风沙肆虐,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治理就会导致更大的灾难。《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就向我们讲述了一位老人将荒山变成青山的故事。

二、初步感知,朗读课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问题:

(1)这片土地上都有些什么景色?

(2)这片土地在美改造之前是什么样子?改造之后又是什么样子? (3)老人为什么绿化这片山地,如果不绿化行不行? (4)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后果会怎样? 4.提出不懂的问题。 5.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老人既然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去城里的女儿家享福?

2.为什么老人说“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3.“青山是不会老的。”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

四、写一写

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五、作业

1.会写本课的4个生字 2.写一写你对青山的感受。 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老人——青山不老 日月同辉 小环境——艰苦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标:

1.对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提出合理的建议,写一份建议书。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 看漫画写感受。

教学重点: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教学难点:写一份建议书,看懂漫画体会作者的用意。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教学难点: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可针对一课,也可针对整个单元谈感受)

小结: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样珍惜资源”。

三、组内交流讨论

(一):“为什么要珍惜资源” 1.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进行组内交流。 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

⑶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⑷教师出示收集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见资料。(略) ⑸开展看后感受交流。

四、组内交流讨论

(二):“怎样珍惜资源” 1.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2.注意发言规范,集思广益达成一致意见。 3.全班交流,评比“环保精点子”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环保从我做起”精点子进行梳理。 ①节约每一张纸。

②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时,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 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节约每一滴水,保护长江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 ⑤不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五、课外延伸

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对于铺张浪费、随意破坏的行为该如何制止?

第二课时写建议书

教学目标:

对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提出合理的建议,写一份建议书。 教学重难点:通过说生活中的现象,提出具体建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思考

1.回顾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2.谈话:是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它多么需要我们的保护呀!可生活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回忆一下,你听到过、看到过或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

全班交流。可以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展示。

3.小结并交代任务:这样的现象真是让人触目惊心,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妈妈,我们应该做的很多很多。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这些不良的现象,向有关部门呼吁环保吧!板书:建议书

二、明确要求,交流建议 1.学生自己读题,明确要求。 2.建议书有内容是什么?(针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3.书中告诉我们写建议书有哪些步骤? 1)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 2)再说明产生的原因 3)最后提出解决的问题的建议

4.针对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现象,你有什么建议?有什么好的办法?提出来大家交流。 5.咱们来看一下几篇例文:学生快速读文章。

大家看了这几篇文章,觉得对写建议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引导学生着重从格式上谈) 建议书格式:标题;称呼;正文;建议人姓名或建议团体名称;日期。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漫画,搜集有关环保的漫画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漫画,搜集有关环保的漫画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

1.老师出示几幅漫画,学生看后谈自己的发现。 2.看了这几幅漫画,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小结:是呀,漫画非常有趣,可是在笑过之后,往往又发人深省。那么漫画的含义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通过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批评、讽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

二、引导看图,明白图意

1.咱们书上这幅漫画也很有意思,同学们自己看看,仔细观察:图上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交流所看到的画面。

2.作者画这幅漫画的意图是什么呢?他要揭露什么?讥讽什么?学生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咱们来关注这句话:“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到底“虫”是在木头里还是在这个人的脑子里?这虫到底是什么?

4.由这幅漫画你联想到了什么?四人小组交流,推荐一名同学全班交流。

三、审题,明确写作要求

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本次习作可以根据漫画的内容,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写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其他漫画。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漫画,交流图意。

四、试写初稿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第三课时 (3)组内互读互改。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课点评

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回顾•拓展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

2.背诵积累环保标语,领略环境保护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3. 读懂成语故事,讨论问题。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

2.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通过回顾,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这四篇课文从内容中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该如何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还从课文内容中获得对某些环境问题的新认识?

师: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主题,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和体会,体会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

总结:本组课文内容引人深思,读书就应该走入文里,披文入理,再走出文外,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既读进去,又想开去,这就是文里文外的读书方法。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去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背诵积累环保标语,领略环境保护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读懂成语故事,讨论问题。 教学过程: 日积月累 (1)在许多名言警句中,有许多关于节约和珍惜方面的名言警句,给我们启发很大,从以前我们的学习积累中,你积累了哪些这方面的名言警句?

抽生背诵。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a学生自由吟诵。

B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体会或感受,明白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教师展示搜集的资料。(略) (3)背诵并积累这些标语版和口号。 (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 成语故事

1.引入:你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吗?

(1)默读成语故事,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讲述的内容,思考:故事中哪些话解释了“竭泽而渔”这个成语?

(2)再读故事,讨论:“竭泽而渔”的策略对于当时的晋国有什么好处?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种策略存在的问题?

(3)全班交流。

(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为了一时之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你是怎么体会的?

(5)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6)回顾我们本组单元所学的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关系到长久之计,也需要长远规划?

第6篇:六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时教案

Unit4第六课时(复习课)

【学习内容】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4 B.Let’s check B.Let’s warp it up 【课标描述】

1.能借助图片听懂话语,能认读单词、词组,借助课堂材料,进行听说读写。 2.能理解和运用相关话题进行表达。

3.能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

4.能对所学内容主动的复习和归纳,在词语和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新版PEP六上第四单元的复习课,包含了Let’s check,Let’s wrap up,Tip for pronunciation和Story time四个内容。Let’s check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听力活动,检测本单元核心句型;第二部分听录音完成句子,考查核心词汇的的书写。Let’s wrap up是本单元学习的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小结。Tip for pronunciation通过听、跟读、看提示来感知句子中的重读现象。Story time讲的是Zac的尾巴变得蓬松的故事。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能够学会听前预测要听的重要内容。

2.通过听力训练,能运用基本听力技巧完成Let’s check。

3.通过听录音,模仿感受,在Let’s wrap up部分总结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4.通过听录音,看图示,在Tip for pronunciation中,初步感知英语句子中通常需要重读哪些单词。

5.通过观看视频,感知Story time的内容,复习巩固He likes….句型。 【评价活动方案】

1.创设PPT图片展示环节,通过观察图片,猜测内容,来评价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2。

2.通过读短文,寻找动词,小组讨论,来评价完成学习目标3。 3.通过listen, clap and repeat环节,感受句子中单词的重读,学习目标4。 4.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感知故事的内容,评价学习目标5。 【学习过程】

一、 Warm-up 1.Read the words:A和B部分let’s learn 中的词汇快速认读词卡。 2.Free talk: (1)What are your hobbies? (2) What are your best friend’s hobbies?

二、Presentation

(一)Let’s check

1. Listen and tick.(评价学习目标1,2)

(1)引导学生看图,对可能要听到的单词做到有心理准备。播放录音,学生听音选择。

(2)校对答案,请学生在没有选中的图片下面写出对应的单词或词组。 2. 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1) 教师带领学生读:Amy likes ...请学生回忆这里应该填什么单词。 (2)听录音写单词,完成句子。 (3) 再次听录音,校对答案。

(二)Let’s wrap it up(评价学习目标3) 1.Read and find: 读短文,把自己认为是动词的词语用“——”标出来。 2.Group work: 仔细读一读短文,你有什么样的发现?这些都是这个动词的“本来面目”吗? 3.Let’s share:

交流你的发现,请到黑板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上台板书) has; loves; studies; does; teaches; sleeps 分类:(1)直接在动词后面加“s”.

(2)以辅音加“y”结尾的,把y变成i, 再加上es

(3)以“s, x, sh, ch, o”结尾的,在动词后面加es 4.在本单元你还发现了有这种现象的词汇吗?能找出来吗?给你两分钟的时间,除了这六个,你还能找出多少呢?一会和大家分享!开始! (三)Tip for pronunciation(评价学习目标4)

1.Let’s listen播放listen, clap and repeat部分的录音,跟读 2. Let’s find:

(1)通过跟读,你有什么发现?

读句子时,有些词需要重读!这样可以体现句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突出重点,使听者更容易理解。

(2)看书上的标记,是哪些词需要重读呢?

在句子中需重读的词都是实词,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代词等。

3. Listen and imitate (四)Story time(评价学习目标5) 1. Watch the video 2. How many animals in this story?

2 3. Do you know their hobbies?

三、Homework 1.回忆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规律,并给根据每种情况找例子,写在预习本上,下节课比比谁找的多。 2.跟读Story time(自由选择)。

上一篇: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下一篇:标准股权转让居间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