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S版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S版第一单元作文教案(共10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S版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篇1

编写科幻故事 教学要求:

1、清楚、完整地编写一个科幻 故事,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展开大胆的想象,表达一定的意思或中心。

2、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3、从编拟故事的过程质量关接受自我教育。

4、选取典型的习作,全班展开评议。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教师导入

2、板书习作内容:编写科幻故事

3、认识什么事科幻故事

二、交流阅读经历,明确写作对象化

1、学生选择其中自己看过的一个科幻故事,为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2、确定自己要写什么

3、指名反馈,介绍各自的习作对象。

三、抓住要点,独立创作故事。

1、认真阅读文中“习作讨论平台”中的四道问题。

2、小组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学会如何写好科幻故事。

3、指名反馈,全班交流,掌握写作方法与技巧。

(1)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现代科技发展为依据,大胆展开想象,编写现在还未发生的事件。

(2)要为说编写的事件确定一个中心思想,从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人们健康向上的情感和美好生活的愿望。

(3)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写具体,做到条理清楚,中心突出。

(4)要给故事起个恰当的题目,既能表达故事的中心内容又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4、学生根据以上要求动笔独立习作。

5、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习作完成的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S版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篇2

小学语文S版第四单元教案(四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S版第四单元教案(四年级下册) 作者:真的没芳草 标签:教案2009-03-19 23:17 星期四 晴 第四组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感。共安排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四”。四篇课文中,《我站在祖国地图前》《陈嘉庚办学》《舞动的北京》是精读课文,《大使馆妈妈》是略读课文。其中《我站在祖国地图前》用诗歌的形式,歌颂了祖国的壮丽山河。《陈嘉庚办学》讲的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宁可自己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也要支援家乡办学,为家乡、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舞动的北京》则是介绍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诞生、会徽团的象征意义以及产生的积极影响。《大使馆妈妈》讲的是一位去荷兰投亲的年轻人,由于语言不通,伸出一项感到十分孤独与害怕,是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使他找到了家的感觉,找回了自信,从此,他把中国大使馆称为:“大使馆妈妈”,表现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依恋。四篇课文虽然是同一个主题,但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因此,要在爱国的专题下,根据每课的不同特点进行研究,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理解和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情感,带着爱国的热情去学习后面的课文;二是引导学生学习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感悟语言规律,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增强语感;三是了解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为了更好的使学生感悟文本,深化主题,课后安排了查阅网络资料的补充,并在语文百花园里安排了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以及笔下生辉,锻炼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在整组的教材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联系上下文,把握课文内容,还要体会文章表达及语言运用上的特点,提高理解语言及写作的能力。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材简析这篇精读课文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作者看祖国地图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赞美了祖国的土地的辽阔、山河的壮丽,展望了祖国的美好前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污泥热爱的思想感情。课文以诗歌形式,来描绘祖国壮丽的山河。课文情感浓烈,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易读易诵。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祖国比作妈妈,表达了作者真挚的爱国心。诗歌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亲切感人。 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设计理念语文教学中,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必具的语文能力。这篇诗歌情感浓烈,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易读易诵,是品读入境的好文章。教学中,从读入手,以读,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体现读中悟、读中想、读中感的设计理念,既读出山河的壮丽,感情的升华。同时借助相关的课外资源,体会作者行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也是本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鼓励阅读,及时组织练笔。教学目标1、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朗读课文,品味语言的优美,背诵第2小节。3、要求会认“漠、褐、沼、摩、诸、岳、泰、宏”等8个生字,会写“漠、沼、泽、湾、健、康、峡、泰、懂、宏”等10个字。掌握“沙漠、沼泽、海湾、健康、三峡、泰山、宏伟”等词语。教学重点弄清每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背诵第二小节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1、课前要求同学们观察中国地图,初步了解有关知识。2珠穆朗玛峰、五岳、三峡等自然风光资料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屏幕出现中国地图)这是我们中国的地图,你从这图中能知道什么?站在地图前,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尽情说一说, 根据自己的平时积累,或者课前预习)2.同学们,这小小的地图,是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浓缩,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歌,看看作者的所想所感。3.揭示课题,教师板书。 [运用情景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运用于课堂,使他们对中国地图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对课文内容的兴趣,也有利于进入文章的情景之中。]二、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1.同学们轻声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检查自学,随机识字。(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和同座交流)3.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1)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教师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根据生字的特点加以指导。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沼的读音是“ zhǎo ”,“诸”读作“zhū”,“ 漠、摩、诸、岳”可指导学生利用熟悉的部件记忆字形,也可以通过换偏旁、编儿歌等方式帮助学生识记。提醒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2)理解以下几个词语:1.沼泽:水草丛生的泥泞地带,由于湖里物质长期沉积,湖水日浅而形成。2.摩天:与天接触,形容极高。3.宏伟蓝图:远大的设想,宏伟的计划。三、再读课文,理清诗歌线索。1. 认真读读课文,看看共有几个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读书的体会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分节朗读,师生评价。说说自己读后对各小节的理解。(祖国的地域辽阔、山河壮丽、展望祖国的蓝图、表达深情)[了解本文诗歌的结构和线索,使同学们初步感知写作脉络,以便于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更清晰,流畅。]四指导书写、总结课文1.指名读课文。2.巩固生字3.指导书写a.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有四个是三点水旁的字,与“峡”“健”两个字一样,都是左窄右宽,“泰”字下面不是水,康字也有这个部件,但是最后一笔是捺不是点)b.让学生说说写这些字应该注意什么。c.重点指导,适当范写。4.小结:作者站在地图前,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在这首诗歌中作者是怎样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设计13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地域辽阔 山河壮丽 展望蓝图 表情达意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新课1、复习有关词语:出示:沙漠 沼泽 海湾 健康 三峡 泰山 宏伟学生正确朗读。2、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这篇诗歌都写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3、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二、精读品味,体会感情1.布置自学 每小节是怎样具体些的?找到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它们的美。2.学生带问题自学,先自己读文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合作交流,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培养自学交流能力】3.汇报学习结果⑴理解第一小节a地图上的颜色分别代表什么?(金黄的沙漠、深褐的是高山、碧蓝的湖泊、翠绿的平原、淡绿的是沼泽、浅蓝的是海湾)b 地图上还有一些颜色,你知道代表什么吗?(启发学生回答,扩大知识面)c此小节末尾的省略号的含义是什么? (其他的颜色所代表的意义,说明我国地域辽阔)教师点拨:为什么把祖国比作摇篮?(让学生想一想,孩子睡在摇篮里多么舒服,他们在摇篮里快乐地成长,我们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就像孩子睡在摇篮里,多么幸福!)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气势,读出抑扬顿挫。“祖国妈妈,我告诉您”要读出对祖国妈妈的尊敬之情)⑵理解第二小节a“珠穆朗玛峰,举手能摩天。”中的“摩天”是什么意思? 从这句中你能体会出什么?(接触到天,极言山之高)b“南沙诸海岛,撒开珍珠串”一句,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体会“祖国南海岛屿又多又美丽。【借助感性的画面内容 直观场境 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 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c“竞雄奇”中的“竞”是什么意思?领略五岳风光,体会各有各的特点,有的奇、有的险,有的雄伟、有的秀丽,因而是“竞雄奇”d“顺江而下,看三峡之险……望日而壮观”体会三峡险,泰山的美。e朗读,男女生配合读(读出亲切感,表达出建设祖国的愿望)【以景激情 用情品读 情景一致 】⑶练习背诵第二小节(先自己练习,然后指名背诵)⑷理解第三小节a“宏伟蓝图”是指什么?(修筑铁路,改造荒原,治理沙漠,修建电站)b“给妈妈做件衣衫”,“妈妈”实际指什么?(祖国)c指导朗读⑸齐读最后一段三、课后拓展,布置作业⑴你还想对祖国有更多的了解吗?可以去查阅资料或询问别人。⑵推荐读本《祖国啊,我热爱您》,《向往》板书设计13 站在祖国地图前 摇篮 祖国 宽阔而温暖 依偎在妈妈身边 做衣衫练习设计1.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 )的沙漠 ( )的高山 ( )的湖泊 ( )的平原 ( )的沼泽 ( )的海湾2.连线珠穆朗玛峰 望日出五岳 撒开珍珠串南沙诸海岛 竞雄奇登泰山 举手能摩天3.学着文中的诗歌形式,自己也来写一写。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教学建议1.扩展阅读,了解祖国。课前出示

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篇3

预习:

学习目标:

1、认识“琥、珀、脂、黏、稠”,会写“琥、珀、嗡、脂、晌、渗、澎、湃、黏、珀、松脂、晌午、渗出、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

2、读熟课文。预习过程:

一、读熟课文。

二、学习生字。

1、读会。

2、会组词。

3、会写。

三、解释不理解的词语。

1、联系上下文解词。

2、借助工具书解词。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这块奇异琥珀的形成的过程,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几个条件,并说明理由。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培养自己逻辑推理能力及爱科学的精神。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推测想象的,通过对琥珀的探究,对词句的品味,学习体会课

文是如何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4、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写作思路。

学习重点:

1、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

学习难点: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推测想象的,通过对琥珀的探究,对词句的品味,学习体会课文是如何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的。

学习过程:

一、设疑导入。

1、今天我们进入自然科学单元,来探究自然科学的奥秘。首先我们来学习21课《奇异的琥珀》,在这一课中,你想了解什么?

2、教师整理问题:

(1)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2)它的奇异之处在哪里?

(3)本文围绕奇异的琥珀写了什么内容?

二、自主学习

1、自读本课,思考本文围绕奇异的琥珀写了什么内容?

2、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

三、细读课文感悟。

(一)分享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1、请用你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这块琥珀的样子。你能有几个词来概括这块琥珀的的特点吗?

2、这块琥珀不仅样子奇异,而且还有很大的价值,自己找出来读一读,用自己的话概括它的价值是什么?

3、读出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价值之大。

4、小组总结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是什么?

(二)分享琥珀的形成,感受科学家推理的严密性。

1、琥珀的形成包括形成松脂球,变成化石这两个步骤,可是真正形成这样一块奇异的琥珀并不是那么的简单,所以科学家的推测非常的严密。请大家自己读琥珀的形成这一环节,感受科学家推理的严密性。

2、自己当一回科学家,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来推测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3、汇报琥珀的形成过程,其他人补充。教师追问为什么不能缺少这个条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柏吉尔推测的严密性。

4、说一说在琥珀的形成的过程中,你最喜欢作者哪个地方的推测,为什么? 预设:

(1)那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2)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个苍蝇当做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3)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个小东西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三)拓展延伸

假如没有这么巧合,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四、质疑再探

本文中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五、展示练习

1、比一比,组成词。))))

粘())

参()祥()

2、在那块(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3、这块琥珀奇就奇在(实属不易。

22、表里的生物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注意“拨”字写法,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3、体会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难点)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代的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

前置学习

一、我要学会以下生字并会组词

怖怖

二、我要把下面的字音读正

琴弦xián

清脆cuì

立即jíli 蝉(chán)

四、我要会读多音字

转zhuǎn(转弯)zhuàn(转动)蒙mēng(蒙蒙亮)m?ng(蒙蔽)

五、近

立即--马上

呈现--显现

增加--减少

拒绝--接受

六、生词解释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

学习过程:

一、设疑导入

1、冯至,我国著名的诗人。16岁考入我国最高的学府北京大学。为什么能够如此,我们可以从他写的《表里的生物》一课中,找到蛛丝马迹。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提出问题。

3、教师整理问题。

(1)表里的生物是什么?(2)本文讲了什么事?

(3)冯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作者是怎样写清这件事的?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找出表里的生物是什么?

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宝石,钉住几个金色的齿轮,里面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地摆来摆去。这个小世界不但被表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

(1)在这里指的是什么?(2)作者认为是什么?(3)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2、概括本文写了什么事?

3、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童年的冯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三、细读感悟。

1、找出文中能够表现冯至特点的句子,认真阅读,并写上自己的旁批。

2、同桌讨论。

3、全班反馈。

4、冯至抓住了自己心理的描写和对话的描写,将自己的好奇心刻画的淋漓尽致。可看,我们只要抓住人物当时的实际反应,就能将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四、拓展延伸

你有像冯至这样的好奇时刻吗?请将你当时的反应讲给同桌听。

五、质疑再探

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提出来我们共同探究。预设:了。”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来不说了? 从中看出了“我”什么特点?

六、展示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物恰当叫声的词。

马 鸟 狗 狼 羊(咩)鸡(啼)

2、从文中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3、自然之道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旅游、幼龟、沙滩、侦察”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知识链接:

每年6、9月,海龟湾便有成群绿海龟回游来此,上岸产卵。每当夜深人静,雌龟便慢慢地爬上沙滩,在不被水淹的高潮线上,找到合适地点,挖出一个宽大的坑,才开始产卵,每次产卵50-200多枚。产完用沙土覆盖,龟卵在温暖潮湿的沙滩里自然孵化,经过49-60天,幼海龟破壳钻出,爬入大海。保护区工作人员帮助幼龟回归大海,海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国际上重点保护动物。

前置学习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词。

2、把这些词读几遍。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3、理解下面词语意思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若无其事

踌躇

争先恐后

4、预习检测

1)对子轮流朗读课文,互相正音。2)对子指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学习过程

一、设疑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自然之道》,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2、教师整理问题:

(1)“自然之道”是什么意思?(2)本文讲了什么事?

(3)本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本文的作者是怎样写这件事的?

二、自主学习

1、查字典,了解“道”的意思,说一说什么是“自然之道”。

2、自读课文,概括本文讲了什么事?

3、本文讲了什么道理? 预设:

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1)读一读。“万物之灵”是什么意思?

(2)结合本文的事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本文主要围绕救小绿龟这一事件来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向导的心情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起伏澎湃,请找出能表现情感变化的句子,认真的读一读,并想一想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展示汇报,补充评价。预设:

(1)向导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为什么这样说呢?

(2)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你认为作者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3)终于,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把自己当成他们中一员,想象: 我们:如果不是 向导:如果不是

3、总结:

通过这件事,你明白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不懂自然规律,好心办坏事的事情?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五、质疑再探:

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去,请提出来共同探究。预设:

小小辩论会

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了,反而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

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正方

反方

六、当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you gui

yu

chun

zhen cha

qi tu()

()

()

()Qi chuan xu xu

xiang che yun xiao

yu guan er chu

()()

()

2、我会区分形近字。

幻(遇()

吁))幼(愚()

于()

3、本文讲了什么道理? 一个这样的老师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正确理解词语狡黠、郑重其事、警惕、质疑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了解什么是“新怀疑主义”。

2、过程方法:积极参与,深入探究,大胆展示。通过比较怀特森老师与其他老

个这样的老师”的鲜明个性,以及怀特森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深远影响,不盲目轻信,尊重科学,勇于探索。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理解并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心怀“新怀疑主义”。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怀特森老师的与众不同之处,正确理解“新怀疑主义”。难点:体会两处“正视”,理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即使面对权威,面对长辈,也应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前置学习:

一、明确预习任务问题。

1、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词,通过查字典弄清重点字的读音,并翻阅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反复诵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记得画下好词好句,试理解个别句意,理清课文脉络。

3、课前完成预习自测题,将预习中遇到的难以解决问题填写到我的疑问处,等待课堂上和老师同学探讨解决。

4、带着任务问题课内预习,进而生成自己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设疑导入:

1、今天你想从《一个这样的老师》中学习什么?

2、教师整理问题

(1)本文讲了什么事?

(2)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3)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4)本文是怎样写清这件事情的?

二、自主学习

1、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本文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预设:

逐渐的,我们懂得了,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并一贯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而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1)用一个词概括本段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3)读出新怀疑主义。

三、细读课文,学习写作方法。

1、怀特森老师是怎样教会我们新怀疑主义的,请从文中找出“我”心情变化的词语,并想一想为什么?

2、汇报,补充。

3、作者不仅用“我”的心情变化作为明线,写清了我从怀特森老师的课堂上学到了“新怀疑主义”而且通过怀特森老师“凯蒂旺普斯”这一典型事件教会了我们质疑的精神。凯蒂旺普斯也成了质疑的代名词,被我们带入了课堂。从而让我们收获更多。(1)13段中,“我们”为什么敢正视老师的眼睛。一个人的自信,不能说凭空的,否则就是自大。那这些学生的自信是基于什么呢? 胸有成竹,对知识理解透彻

(2)14段中“我”为什么正视邻居的眼睛,告诉他:“不,你错了。”此时我对怀特森老师的情感是什么?

4、小结:

(1)你喜欢怀特森老师吗?为什么?

(2)你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四、质疑再探

本文中,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我们共同分享。

五、展示作业:

1、读拼音

jiǎo xiá

tàn suǒ

miàn miàn xiāng qù

jǐng tì

mǐn zuǐ

xiǎo jiào chē

2、把形容词教师的成语补充完整。)高()重

满腹(虚怀(()

()血

(言(导

3、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语

()()心

25、最佳路径

学习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并积累“漫山遍野、微不足道、启发、优雅”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重难点

通过“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已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以及“大伤脑筋”体会格罗培斯对路径要求之高,感受他的力求完美,追求最佳,并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相机理解“微不足道”。

知识链接:

格罗佩斯,德国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设计学校先驱包豪斯的创办人。沃尔特-格罗佩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在这之后他经常与建筑大师马塞尔-布劳耶,1911年,他成为德国劳工同盟组织中的成员,同时他们建立了一种新的设计方式,1919年,格罗培斯成为艺术学校和艺术学院的主任,并创立了魏玛国立鲍豪斯设计学校。后来包豪斯成为“建筑的家园”,学校的座右铭是“艺术和建筑的新统一”。

前置学习:

1、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了解各自然段大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一:设疑导入

1、今天你想从《最佳路径》中学到什么?

2、教师整理问题:

(1)最佳路径是什么样的路径?

(2)最佳路径是谁设计的?他是怎样设计出来的?(3)这位设计师是一个怎样的人?(4)本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二、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解决上面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商议本文讲了什么事?指名反馈。

2、格罗培斯是怎样设计迪斯尼乐园的路径的?他们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3、联系全文说说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4、从本文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四、质疑再探:

你还有哪些想问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五、拓展延伸: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还存在哪些“最佳路径”

六、达标测试:

1、拼音之林 mián yán

màn shān biàn yě

qǐ fā

yōu yǎ

wēi bù zú dào

2、进出课文。最佳路径的“径”的意思是(1971年,(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

2、你认为学习上的最佳路径是

语文百花园五

学习目标:

1、能够辨析和正确使用反义词。

2、了解分号的作用并能正确运用。

3、围绕“生活与科学”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实例说出自己的感受或看法,做到有条理、有重点,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注意礼貌。

4、以“不少于300字。

学习重点

1、了解分号的作用并能正确运用。

2、围绕“生活与科学”主题进行口语交际。

学习难点

以“某物品的自述”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学习时间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温故知新

1)2)

2、拓展与交流,写出自己的收获并与大家交流。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师生一起到语文百花园,看,这里的花朵可真不少,看我们能从中采集到多少有用的花蜜呢?

自主学习

1、出示词语

颓丧——快活答应——拒绝争先恐后——踌躇不前

2、这三组六个词语都出现在本单元的课文当中,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把它们从课文中找出

1)2)单元课文中居然没有找到“快活”一词。3)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

4)而出,先恐争后爬向大海。5)滩上去。

3、读句子,4、填写与带点词意思相反的词。

1)2)

5、写出下面词的意思相反的词。

普通——特殊、特别

浑浊——清澈

冷淡——热情

详细——简略、简单

丑恶——美好

愚蠢——聪明

6、你还能举出几个反义词的例子吗?

合作探究

1、读读两个句子,说说分号的作用。

第一句中有两个分句都是写“他”,詹天佑在设计线路时是怎样日以继夜的工作的,这两个 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表示。第二句是《秋天的怀念》中描写“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两个分句都是写“我”心情不好时的表现。

逗号和分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但是像这两个例句的情况——每个分句中已经使用了逗号,那么分句之间的停顿就要用分号表示了。

2、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分号。

1)2)

3、你能自己写出一个带有分号的句子吗? 拓展与交流

1、指名读宁宁、丫丫的阅读笔记,思考:他们是从哪些角度写出自己收获的?

——内容和中心

2、你们还能从哪些方面谈自己的收获呢?

——懂得的道理、感悟到的思维方式、学习到的学习方法、评价一个人物??

3、把自己的收获写下来。

4、全班交流自己的收获。

5、布置准备口语交际的内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围绕“生活与科学”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实例说出自己的感受或看法,做到有条理、有重点,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注意礼貌。

学习过程

引入: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科学知识,而且领悟到了科学精神。其实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这次口语交际将要谈论的话题就是“生活与科学”。

自主学习

读“活动建议”,1、运用科学获得成功。

2、违背科学受到挫折。

合作探究

如何说具体?

1、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2、在经历这件事情时,3、自己在讲述和倾听时应注意什么?

4、小组内练习说。

展示交流

1、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并进行评价。

2、选出代表在班上发言,并进行评价。

拓展延伸

把交流的内容写成书面作文。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假如没有灰尘》。

2、指导以“300字。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阅读平台

围绕文后思考题,默读全文进行思考,将第一题的答案在文中画出来,将第二题的答案在空白处写出来。

合作探究

1、全班交流

特点一

作用

特点二

作用

特点三

作用存。

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说明方法也可以运用到我们自己的习作中去。

2、如何习作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接触和使用过许多物品,如食品、文具、电器„„你想用它们中的哪一样作为自己的介绍对象呢?

你想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呢?

1、食品外观、成份、滋味、营养价值、原料、制作方法、食用方法„

2、文具、电器„„

1、理解“自述”,顾名思义就是——“自己述说自己的事情”或“关于自己情况的叙述”。习作要求“用物品自我介绍的方法”来写

2、“想一想,写这篇《

的自述》时要注意什么

1)

2)要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物品的样子、特点、性能等等方面如实地写具体、写清楚。(3)还要想一想如何发挥这种“自述”的写法的特点,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

交流展示

提出要求和期待

写完后读给大家听听,看看谁写得既清楚又生动。

拓展延伸

学生当堂写作。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根据要求讲评、欣赏习作。

学习过程

1、可采取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的形式。

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4

立足文本,以读为主,引领学生读中感悟,体会到要勇于扛起自己的责任,无论再苦再难都要坚持到底,不能放弃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作者描绘的场景。感受“我”第一次挑柴的经历,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欣赏并积累文章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法: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字、词、句,进行品读,体会人物的内心,理解“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中蕴涵的深意。

三、教材分析和重难点:

《挑柴》是冀教版语文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生活中指挥的灵光。本文的主题是: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

重难点:品读文章,引领学生领悟:人生就像“我”第一次砍柴的经历,无论有多苦都要承担责任,并学会用信念来鼓励自己。

四、教法和学法:

引领学生通过读、思、画、议,懂得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都要坚持到底的道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过家务劳动的经历,这个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有趣的事呢?又有怎样的收获呢?(指令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乔传藻给我们讲述的挑柴经历,看看我们会有什么启发。板书课题:《挑柴》

(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解决,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如有困难可查工具书。)

2、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和对生字新词的理解。

(分段朗读检查阅读。不准确的字音,及时纠正。对不理解的字词及时交流,并做出解释说明。)

3、引导学生汇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叙述了“我”随小伙伴第一次上山砍柴,并咬着牙把柴挑回家的经过。)

(三)、精读感悟

1、默读文章思考:作者从第一次砍柴的一段经历中悟出了了什么道理?

(学生很容易说出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

2、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坚强、有毅力、不要被困难吓倒,只要坚持就会成功。这是作者挑柴的感受,从文章的哪些地-可以看出作者是“咬紧牙,挺住”,找出来读一读,并在文章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读一读,划一划,写一写,说一说。(小组交流,汇报)

a、我挑着沉甸甸的湿柴,艰难的赶着自己的路。担子越来越重,扁担不停地从左肩换到右肩。扁担好像生出了牙齿,咬得肩头火辣辣的。

b、我咬紧牙,走一会儿,停一会儿,喘一会儿。最后我总算看见了峨山城,看见了温馨的灯火,我更有劲了。一担柴,在山场是多少,挑到家里还是多少。

同样一个“咬”字,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这两句话。

在他最艰难的时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3、你在生活当中遇到过印象最深的困难是什么呢?你是靠什么信念战胜它的呢?现在你最想把哪句话总给自己?

(四)、品读积累

本文的语言清新隽永,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淳朴自然的生活画面,从文中找一找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体会他的妙处。

例如:1.峨山,在我的记忆里,有松针的涩香味,有干巴菌的泥土味。

2.小城迷茫在烟雨里,润润的,像一块玉。(比喻)

(五)、拓展延伸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请他们说说体会。

六、板书设计

上山砍柴:人累趴下了

挑柴 挑柴下山:我咬着牙,坚持把柴担回了家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 授课类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学自悟,自得其乐。

二、通过领悟桂林山水的特点,陶冶爱美情趣。

三、学习作者细致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感悟文章中优美词句的内在美。教学方法:

发挥个性,自主学习;“像”“文”对照,多向导读。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带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美景中。

1、播放录像片,配以课文朗读。

2、学生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谈谈感受。

3、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思考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1、自由小声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2、换词练习:区分“观赏”与“欣赏”。

3、指导朗读,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看投影或录像中的漓江。

2、读课文,同桌交流: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3、引导学生找合作伙伴,结成学习小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现大海的“波澜壮阔”和西湖的“水平如镜”。

4、读课文,抓排比句,找出漓江的特点。

5、引读自悟,学习这个排比句的写法。

6、指导学生用声音的变化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第二课时

一、朗读第二段,表达自己对桂林的水的特点的感悟。

二、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学第三自然段,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伴读、轮读或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桂林山的特点的词句。

(2)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与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3)学生在小组中观察自备的图片或照片,感受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每组推选“优秀小导游”发言。

2、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请学生上板演桂林山“奇”“秀”“险”这三个特点。(2)请学生汇报两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

3、请学生自由发挥想像,动手画一画桂林的山。

4、指导朗读,体味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等词句。

2、自读自悟作者的感受。

4、自主运用多种朗读开工,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陶醉的情感。

四、课外搜集写祖国名胜、桂林山水的文章。

第三课时

一、朗读、背诵最喜爱的段落。

二、朗读课文摘抄的文章或段落。

三、自拟题阅读作业。例:

1、找近反义词;

2、划出一个比喻句,写出本体、比喻词、喻体;

3、分层(写句序),写出层意;

4、“这样的水”指的是什么?“这样的山”指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水静水清水绿 山奇山秀山险 舟行碧波画中游,桂林山水甲天下。

2、林海

教学内容:人教版十一册第2课 授课类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2、学习作者善于细致观察景物,在描写景物中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方法。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教学重点:

1、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

2、学习作者结合景物描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又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具准备:课本、录音机、录音带。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解释课题。

二、初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

3、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哪些景物,在书上作旁注。

4、了解课文的写作线索。

(采用学生自学_____ 四人小组讨论_____教师巡视指导的方法。)

三、教师归纳:

这篇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多而温柔的岭,色彩明亮的林海,美丽诱人的野花,作者目睹各种景物而产生了联想,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四、朗读课文。个别、小组读。正音。

五、作业

1、抄写课后练习4

2、查字典理解:高不可攀、盛气凌人、兴国安邦的词义及自己不理解的词。

3、根据课后思考题的要求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

2、导入谈话

经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本文是介绍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老舍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大兴安岭的景物,表达了自己对大兴安岭深深的爱,字里行间充满着真情实感!作者是怎样介绍大兴安岭的?请翻开课文。

二、讲读课文(一)根据要求快速阅读全文。

1、作者来到大兴安岭后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觉?

2、课文几次讲到“亲切、舒服”?分别找出这三节课文,并用“ ” 划出这些句子。

(二)以作者感情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先看第一次,齐读第一段。

(1)请学生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第一段。

(2)分析:这段的第一句是写作者来大兴安岭前的看法。注意“总”的意思——总是,一直。第二句是写作者来大兴安岭后改变了原来的看法,是真情实感啊!

(3)小结:作者来到大兴安岭感到这个名字是亲切、舒服的。

2、作者第二次感到亲切、舒服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感到?(1)齐读第二段最后的句子。

分析:是的,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使作者心中感到亲切、舒服。大兴安岭这么美丽,它的景物有什么特点?(2)听课文第二段的录音。

要求:想想大兴安岭有什么景物?说说这些景物的特 点。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提问:这一段分别写了大兴安岭的哪些景物?(岭、林、花)

A、“岭”有什么特点?(多、温柔)作者是怎样写的?采用个别、小组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岭”的特点。

B、岭上的“林”又有什么特点?(林的特点:多____林变成海;从颜色看种类很多。)

C、出示投影片,帮助学生理解“林”的特点。分析:作者写“林”的时候处处流露出对“林”的爱。指导朗读理解句子。

句子一: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分析:海指什么?(落叶松的海洋。)白色的浪花又指什么?(俏丽的白桦。)

句子二: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分析:这个带问号的句子是表示肯定的意思,写出了作者对大兴安岭喜爱的感情。

(采用个别、小组、集体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小结: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句子,把群岭起伏写成海的波浪,把大片的落叶松写成海洋,把白桦写成海边的浪花,我们读后对大兴安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样感到亲切、舒服。集体朗读描写“林”的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四人小组互相讨论学习: A、林中的“花”又有什么特点?读、议句子。

B、分析:林中的“花”的特点——多(到处都是);种类多(叫不出花的名儿)野花为大兴安岭增添了色彩,诗意。请看句子。

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式来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图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读句子、讨论、理解。

C、小结:这句话把大兴安岭看作一个很会打扮自己的美丽的姑娘。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的感情。(5)把描写“花”这一段有感情朗读一次。

小结:作者把大兴安岭的岭,岭上的林,林中的花联系在一起作具体描绘,构成了一个立体画面,使大兴安岭更加美丽,可爱。

面对美丽的大兴安岭,作者联想到什么?(联想到与建设结为一体)理解句子: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1)“空洞”什么意思?(没有内容)(2)从哪里体现了大兴安岭美得不空洞? 让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小结:这段作者先介绍了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再写了作者的联想。说明大兴安岭不仅美丽,还与祖国建设处处都要用到木材联系起来,所以感到它越看越可爱,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5、自由朗读第二段,一边读一边想象。

三、作业:

1、课后练习1,3(1)、(2)。

2、把优美的句子抄在《积词本》。

第三课时

一、复习第二段,简单说说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

二、继续讲读第三段。

默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这一段可以抓住哪些重点句子理解。作者第三次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亲切、舒服之感,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句子。

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 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兴国安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让学生个别回答这一问题。

分析: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山养人,人育林,经过人们的辛勤劳动,大兴安岭的景色越来越美,它们对人们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提问:①“兴国安邦”什么意思? ②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3、齐读这一段。

4、小结:我们从作者的联想中知道了大兴安岭不仅景色美,而且对祖国的建设真的起着使国家兴旺安定的作用,我们同样感到亲切、舒服。

三、总结全文。

1、带着喜悦的感情自由朗读课文。

2、给课文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

四、试背第三、四、五、六自然段中的其中一段。

五、质疑。让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六、总结谈话

这篇课文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抓住景物的特点,使作者产生亲切、舒服之感。通过丰富的想象,抒发了作者对大兴安岭、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当你们长大后争取去看看,亲身感受大兴安岭的美丽和可爱。

七、作业

1、背诵课文三——六自然段。

板书设计: 林海

|岭 |

|林 | 景色美 |

大兴安岭 |花 | |

名字悦耳 | | 亲切 舒服

|与建设结为一体 | |

| | 作用大 |

|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3、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 授课类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 千锤万凿 焚烧 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墨梅》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五、作业:

1、背诵《墨梅》。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后两首古诗。教学目标: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指名背诵《墨梅》。

2、汇报自学预习的情况。

(1)强化学习古诗的方法。

(2)询问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习《竹石》

1、了解诗人,理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省)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是“扬州八怪”之一。

(2)理解诗题。(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的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首诗是题写在他画的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抓字眼,明诗意。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定:这里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一般。

破岩:山岩的裂缝处。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破碎的山岩之中。

这两句诗中用了一个“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劲竹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极强。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劲:坚韧不拔。

任尔:随你。人,任平。尔,你。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的磨难仍然坚挺,不管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

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恶劣环境对劲松的磨练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面临着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3、想意境,悟诗情。

(1)在你的生活中,你最喜欢哪种植物?你喜欢竹子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诗人喜欢竹子吗?为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作者非常喜欢竹子。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劲竹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寓意十分深刻。这首诗借物喻人。通过咏诵立根破岩之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3)以诗人的身份,怀着对劲竹的敬佩之情朗诵全诗。

三、学习《石灰吟》。

1、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

《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做。

2、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2)抓字眼,明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3)想意境,悟诗情。

A.诗人写的是石灰,石灰有什么特点呢?(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B.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C.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深情厚谊呢?(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D.朗读全诗。

四、总结复习。

1、分组朗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用什么样的感情读?(语调停顿、语速都应该以据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而定。)

(2)练习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读、评读。)

2、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这两首古诗的写作特色。(这两首诗的特点是语言质朴,明白如话,没有华丽的词藻和雕琢的痕迹,但表现力极强,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思想感情,诗意极浓。这样的诗是达到了很高境界的诗。)

五、作业。

1、朗读背诵古诗。

2、运用归纳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选择一首古诗,试着自学。板书设计:

竹 石 郑燮

咬定 千磨万击 坚劲 立根

东西南北风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6

1、掌握多音字“宿”,理解“烟渚”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读诗,理解作者所描写的景色,以及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对“客愁新”“野旷天低树”的理解,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介绍背景:

1、上个月我们曾在这里和五年五班的郭老师上过一节古诗课,还记得那首诗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我们一起背一遍吧!

3、孟浩然与李白告别去扬州那年,他四十岁。孟浩然从二十几岁便离开家乡湖北远赴京城长安,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求得官职,然而在京城十多年间,他在参加了多次科举考试,结果均以落榜告终!心灰意冷的孟浩然便返回襄阳老家开始隐居!三年后,心有不甘的孟浩然决定再次离家,去江南一带游历,他要广交朋友,希望四十岁的自己还能够有机会谋得官职!于是这年春天,他在黄鹤楼与李白挥袖告别满怀希望出发!出去秋来,一转眼半年过去,孟浩然的发展依然很不如意,这天夜晚,他泊船于建德江畔,眼望四周景物想到自己前途渺茫,便提笔写下了这首五言诗

4、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看题目,结合预习

1、说说对诗题的理解

2、认识多音字--宿并理解字义

3、理解建德江关于作者孟浩然还有谁想补充吗?

4、那么孟浩然夜宿建德江边到底看到了什么,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接下来我们就随同作者的视线去建德江边看一看。

三、出示古诗,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四、结合预习,用四单元学过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弄懂诗意的基础上,完成问题,建议先独立完成再与同桌或小组交流完善。

出示思考问题:

1、诗人夜宿江边看到了什么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逐句汇报

1、看到了什么:看诗句,结合注释及插图理解以下词语:、烟渚、日暮、野、天、树、江、月

2、重点:“客”“愁新”的理解:出示诗经节选说明,本来不如意夜晚不能回家更增添了一份忧愁

3、拓展借月抒怀的诗句--读读体会

六、

1、看板书,回顾全诗,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些景物的背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呢:忧愁。这种情感,诗句中有没有直接体现的字词呢--愁

2、带着我们的理解再读这首诗!

七、结合这首诗,再提起夜泊人,你会联想到哪些词语--孤独、寂寞、忧愁、思念……

八、老师又带来两首描写游子漂泊异乡夜宿在外的古诗,出示课后的两首诗--《枫桥夜泊》《天净沙秋思》

1、自由读你能找到诗中表现诗人内心情感的词语吗?

2、围绕着这个词语,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找找读读,理解体会。

3、读诗,感受

六年级语文下册s版第三课教案 篇7

1.通过圈画与朗读,体会唐僧师徒四人的不同性格特点。

2.让学生懂得在一个集体中团结、信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圈画,分析师徒四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难点:让学生了解发挥集体性需要扬长避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开门见山

《西游记》中的很多故事都家喻户晓,故事中唐僧师徒四人克服种.种困难,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达到西天取得真经。几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其中的《孙悟空棒打白骨精》的故事。

二、检测预习,整体感知

复述课文:根据“悟空做了什么,八戒做了什么,唐僧做了什么,沙僧做了什么”格式复述。

三、再读课文,品味赏析

1、根据复述可知,他们此时各有不同的言行举止,其中你最喜欢谁?从文中找到相关依据。

预设:最喜欢悟空。 如:§2(齐读)“行者掣出??才断了灵光。”——行者考虑周全、明察秋毫、智勇双全。

2、最喜欢的悟空,师徒四人中最讨厌的又是谁? 预设;

①最讨厌唐僧 如:§3“唐僧闻说,倒也信了;”“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轻信他人、毫无主见 我们为唐僧提个醒吧!——集体成员间要互相信任。

②最讨厌八戒 写猪八戒的总共就四句话,全部找出来,齐读。——爱挑唆,搬弄是非 我们给八戒一个忠告吧!——集体成员间不要窝里斗,要互相团结

3、唐僧胆小怕事、固执绝情,八戒搬弄是非,爱挑唆,沙僧在干吗? 沙僧——冷眼旁观 为沙僧提个醒!——当集体成员间有矛盾冲突时,我们应该想办法化解矛盾,不应该冷眼旁观。

5、小结:他们是一个小集体,这个集体成员中的优缺点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成员之间互相团结、互相信任,把集体作用发挥到。

四、课外作业

悟空尽心尽力,却被无情驱赶,两个师弟也都把他看做“歹人”,请你做审判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评,为悟空翻案。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篇8

1、学习本课的生字。

2、体会词语的感情,能用“心急如火”、“跋山涉水”写句子。

3、默读课文,体会红小鬼在追赶大部队的路途中表现的坚定的志向,顽强的毅力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读生字。

2、文中重点生字词的朗读:

广昭战役 陕南战役 强渡嘉陵江战役 胜利捷报

暖风煦煦 春意盎然

瘆人 龇牙咧嘴 阴森可怕 神龛

跋山涉水 餐风宿露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

A、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第一自然段进行概括。

B、引导学生分别找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你读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

三、品读体会:

1、感受文章的详略:

历时三个月,行程1000多千米。文章是否将他们追赶红军大部队的每一天都写了呢?

2、第一天的经历又只选取了三个场面来写的,是哪三个场面?

赶路、夜宿神庙、吃供品。

3、这三个场面作者又分别是怎么来表现这群红小鬼的精神的呢?

A、第一个场面运用反衬的手法:

可不可以去掉中间写景的这部分呢?

景色越美丽,红小鬼越不观赏,越是心急如火,就越能感受到他们追赶大部队的急切,他们志向的坚定。

对比朗读。

B、第二场面运用环境描写和神态描写:

神庙,平日就很瘆人,这时候愈发显得阴森可怕。黑影里,耸立着一尊尊龇牙咧嘴的神像,什么四大天王,八大金刚,观音菩萨……把几个胆小的伙伴吓得够呛,不敢环顾四周,他们靠着墙根,整整坐了一夜。

感情朗读。整整、坐(表现坚定的意志,心里怕得不得了,可就是没跑回去。)

C、语言描写:

“看来,菩萨也支持我们的行动,给我们安排下这么宽绰的客店,还送干粮,好让我们吃饱睡足以后,加油赶上部队呢。”

菩萨支持我们的行动、安排下这么宽绰的客店、送干粮等语句感受到他们乐观的革命精神。

分角色朗读。

4、他们还经历了哪些困难呢?齐读课文第10自然段。

5、一齐赞扬这群小红军,读妇女部长何连芝把12个小鬼搂在怀里说的话。“你们从小就这么有志气,有毅力,不愧是革命的好后代,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

四、拓展延伸:

1、在四川省川北地区,至今还流传着12个红小鬼沿着红军长征路线追赶队伍的故事。回家后向你们的父母讲一讲这个故事。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S版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词语接龙的方法积累词语。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3、了解人们使用的各种笔的发明及的演变过程,能够按要求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把“笔的演变”介绍清楚。

4、在了解“笔的演变”的基础上展开想像,改进一种笔,能够把未来的笔介绍清楚,写一篇习作。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

2、能够把未来笔的样子、功能介绍清楚。

[教学难点]:

1、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2、能够展开想像,将未来笔的样子、功能,介绍清楚。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图片:看,这是语文百花园。让我们开始语海畅游吧!

1、词语接龙:

词语接龙这个游戏有的同学可能玩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1)自己读例子:藕断丝连——连绵不绝——绝处逢生……

轻易而举——举一反三——三长两短……

微不足道——道听途说——说三道四……

(2)小组内练习:1、2小组3、4小组5、6小组分别进行一组练习。

(3)指名学生班级内展示。

(4)师生共同进行词语接龙的游戏。如:生龙活虎——虎头虎脑——恼羞成怒……

2、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1)自己读例子:小船远去了。

(轻快的)小船(渐渐地)远去了。

对比读这两句话,看看第二句话补充了哪些内容?

什么样的小船?怎样地远去了?

(2)自己先独立做练习并写到书上,然后小组内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

(4)同桌互相检查修改。

二、积少成多:

老师知道许多同学积累了好多优美的词语和名言警句,谁愿意给大家说几个?今天我们在学习一些优美的词语和名言警句,看看谁背得又快又准。

(1)出示:读读背背的词语和名言警句。

(2)自己读一读这些词语和名言警句,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可以借助字典等工具书)

(3)师生交流,感悟其意思。

(4)指导背诵:自己读背——同桌互背——教师抽查。

三、阅读平台

(1)自己读全文,标出自然段,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2)指名读短文,全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人们从鼹鼠打洞得到启示,建造了地下铁道,地下铁道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3)默读短文,想一想人们从鼹鼠打洞得到什么启发,建造了地下铁道?地下铁道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

(4)联系生活实际,你还能说出地下铁道给人们带来了哪些许多方便吗?

(5)读了这篇短文你还有哪些收获?(如:我们人类往往可以从其他生物那里获得启示。)

四、总结:

教学反思: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玩词语接龙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指导学生照样子写句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课时

一、能说会道:

我们日常与朋友沟通是通过口头的语言传递来完成的,口语的表达是需要反复训练的,下面我们就进行口语的表达的训练,看看谁口齿最清楚,最能说会道。

(1)将课前搜集的关于笔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出示课件:笔的发明及演变的过程。

(3)自由选择学习伙伴,选择一种笔介绍给他听:注意把笔的结构、质地、发明及演变的过程说清楚。(可以采用“笔的自述”、“笔的对话”等拟人化的方法表演。)

(4)指名汇报,集体评议修改,看谁说的好,演的棒。

(5)回家后讲给家长或邻居听,请家长或邻居评议。

二、笔下生辉:

平时喜欢写作的同学,现在是你大展才华的好时机,看谁写的文章最出色。

(1)你最喜欢哪种笔?你了解它吗?(可以从它的外形、质地、结构、功能和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等方面去思考。)

(2)小组内交流:展开合理的想像,未来的笔会是什么样子,会具备哪些新的功能。

(3)打好腹稿,写出初稿。

(4)班内交流,集体评议,提出修改建议。

(5)自己修改初稿,读给学习伙伴听,征求意见。

(6)把你们习作读给家长听。

三、小结:

今天我们在知识花园中畅游了一番,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有更多的收获。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 篇10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一、要求:请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你可以把自己当成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也可以当成一种自然现象;想想它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或变化的,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然后和同学交流,可以说自己写的内容,也可以讲自己本次习作的体会。附:学生习作

大树的苦衷

我是一棵大树,别看我身体强壮,威风凛凛,但在人类面前,我却感到无奈。

我小的时候,真是不容易。记得有一年,我两岁。那时正是春天,我好不容易长出一些叶子,生出几根枝条,可有一天,几个顽皮的小朋友,把我按倒,三下五除二,就把我折得精光。那个疼,让我至今难忘。

十五岁那年夏天,我正值少年,我的身子已经水桶般粗了。我有硕大的树冠,白天,我为人们遮挡着阳光,制造氧气;晚上,我披星戴月,为人类站岗放哨。我的枝,我的叶,全都为人类做着贡献。当人们抚摸着我的时候,我感到十分的欣慰和幸福。我常常把我的强壮展示给人们看,我希望人们理解我的坦诚和无私。但是,人类并不尊重我,他们常常用铁锹打我,把牛呀羊呀拴在我的身上,牛嚼羊啃他们也不管,甚至还常常在我身边议论着,打算把我斩草除根。我常常吓得大气不敢喘一口,生怕招惹他们。我伤痕累累,血迹斑斑,几乎千疮百孔了,可从不敢抱怨人类,我希望他们能可怜我这个生活艰难的树,给我多一些生活的时日。

我常常看到我的兄弟姐妹被人类锋利的刀斧劈砍得七零八落,有的还碎尸万段,真让我恐怖万分。我每天都在担心和忧虑中度过。我无儿无女,孤苦一人,我虽然三十多岁了,可还正值青春年少。我能遮风挡雨,能防水土流失。我和我的同伴们一起能战胜沙尘暴,和小草一起能使沙漠变成绿洲。我们甚至能战胜龙卷风。我真不明白,人类为什么毁坏我们?要知道,毁坏我们也是在毁坏人类自己啊!

我好无奈啊!

“嗡嗡嗡——嗡嗡嗡——我是快乐的小苍蝇”怎么样朋友,歌儿不错吧?嘿,我们苍蝇家族,可都是这样过日子,天天唱着过。咋?我们为什么这么快活?告诉你吧!

这第一呢,我们衣食无忧。您看,我们有舒服的外衣,有能飞翔的翅膀,简直是随心所欲。我们生活的世界食物丰富,什么粪便啦、什么垃圾啦、什么残羹剩汁啦,都是我们的最爱。“呸呸呸——”哎哟,咋了?臭!哈哈——您嫌臭,我们可不嫌臭哟!好好,罢了罢了,不恶心您了。

这么说吧,你们人类能吃到的,我们苍蝇家族都吃得到。你们做好了美味佳肴,还没吃,我们先飞上去尝尝;你们制作精美的水果沙拉,刚端上餐桌,我们飞过去,也先吃为快。鸡鱼肉蛋,山珍海味,哪一样不是我们苍蝇吃了您再吃啊?

这第二呢,我们人口众多,是个消灭不了的家族。您看,大熊猫濒临灭绝,东北虎几乎销声匿迹,扬子鳄也快完蛋,而我们苍蝇,源远流长,绵绵不断,子子孙孙,越来越多。我们是个庞大的家族,是个无人能比的家族。什么?蚂蚁?它太渺小了。它会飞吗?能像我们自由吗?什么?蜜蜂?嗨,它食物单调,斤斤计较,抱残守缺,只能吃糖,哪有我们食物丰富,饱尝人间百味。

这第三呢,我们的生命力极强。你们人类整天有病,什么非典,什么禽流感,什么癌症、艾滋,你们怕,我们可不怕。在我们眼里,那算个屁!我们什么都不怕!我们满身携带病毒、病菌,可怎么地了?谁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从不生病,我们只会把病传染给人家。别骂,别骂!有本事别生病。

这第四呢,第五呢„„就不说了。总之,我们是快活的。

听说,你们人类要搞什么爱国卫生运动,要把垃圾都处理干净,我说这叫什么事?这不是叫我们断子绝孙吗?万万使不得呀!

我是雪

大家好!先自我介绍:我无色无味,只是非常洁白,纯净。我有六片花瓣,只是没有花坛里百花的五彩缤纷。很多人都说,我是纯洁的象征。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猜对了!我就是雪!

我在每年冬天,都会准时落下人间来。我又来了,带来了刺骨的寒风,她是我的朋友。我每每展示我优美的舞姿时,都要她帮我伴奏。哦,时间到了,我该降落了。我远远地望见了许多朋友,他们都在迎接我!有四季常青的松树,看!他在向我招手。还有房子大哥,小溪妹妹······我飘飘悠悠地落下来了!——到了!

一瞬间,我布满了人间。我好久不见我的朋友了,我得去看望他们。我来到了小溪妹妹身边。“嗨!你好!”我热切的跟她打招呼。她依旧是“叮咚叮咚”地跟我问好。她还在努力地向前奔跑着,没有丝毫停止的意思。我看见了,连忙阻止了她,让她歇一会儿,她大口地喘着气,说:“谢谢你!”

我告别了小溪妹妹,在空中打着旋儿。咦?房屋大哥怎么脸色发青呢?我问道:“房屋大哥,你不舒服吗?”房屋大哥答道:“没什么大碍,只是有点冷。”我听后,挥了挥魔法棒,房子大哥立刻就裹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他正要跟我道谢时,我早就去别处助人为乐了。

我又来到了大树身边。他向我倾诉,说:“嗨,雪儿,我正愁今晚的晚会没有漂亮的晚装穿呢,你能帮帮我吗?”我实在不忍看见他愁眉苦脸的样儿。我轻轻一吹,大树就披上了白色的晚会盛装。

我还落在了人民广场上。一大群小朋友都冒着雪跑出来。他们头戴帽子,脖子上系着妈妈织的围巾,戴着手套,身穿羽绒服,快乐地奔跑着,在雪地上留下了小小的脚印。我落在了他们的脸上,和他们共享欢乐的时光。但不一会就融化了,可还是染红了他们的小脸。我看见一个小女孩正在雪地里读书,看她多寂寞!我便落在了她弯弯的睫毛上,她忽闪忽闪地眨着眼,咯咯地笑了,笑得多么灿烂,就如冬天里温暖的一丝阳光。

我累了,正想休息一会儿,春姑娘就急急忙忙地赶来接班了。我恋恋不舍地将“指挥棒”交给了她。她轻轻一挥,万物都复苏了,柔和的阳光把雪堆融化了,把大树的晚礼服收了起来,房子也把棉被放进衣柜,小溪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奔跑。鸟声啼啼,花香阵阵,杨柳依依,碧波荡漾,春回大地。我也该回家休息了。

二、要求:音响世界真是太丰富、太迷人了。雷声、风声、动物的叫声、人的说话声、笑声、脚步声、物体的撞击声、摩擦声„„选取生活中的几种音响,或者仔细听一段音响的录音,展开想象,把想到的、感受到的讲给同学听,然后写下来。

附:学生习作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去乡下我姑奶奶家走亲戚。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风,闷热闷热的。

刚进村,起风了。风很大,“呼——”飞沙走石,真厉害,树被刮歪了,地上的树叶被刮飞了。“汪、汪——”不知是哪家的狗,受了惊吓,汪汪汪地叫起来。“咯咯——”石榴树下的鸡大概是害怕,也叫起来。“唰——”由远而近,雨来了。霎时,村落里,沸腾了:抢收柴火、衣被的呼叫声,嘎嘎嘎的鸭叫声,雨打伞的啪啪声,轰隆隆的雷声,汇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乐。

爸爸进了姑奶奶的家,我却要在院里听雨,爸爸只好随我的愿。雨声真美,刚才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翻江倒海,现在却温柔得像个姑娘,没有风,只听到雨打树叶的沙沙声和头顶上雨伞的滴答声。

雨停了,村子里很静,树叶垂下最后的雨滴,水汪发出叮咚声。这是这场交响乐的余韵,它的每一个音符都带有幻想的色彩。太阳出来了,知了开始演奏另一场音乐会了。我却期待着雨的交响乐。

“彤彤,快收衣服!”奶奶叫我。

我抬头看看,墨似的乌云遮住了西半天。远处,闷雷滚滚,长长的闪电划破了天空。呀!要下雨了。我赶紧收拾衣服。“咔——嚓——”这是一个霹雳,真响啊!震得山摇地动,好恐怖。

我感觉到村落里的紧张。收拾柴火的,收拾晾晒的衣物的,叮嘱孩子躲雨的,牵猪牵羊的„„每当大雨来临,村里就这样,一片繁忙声:紧张、嘈杂。

“哗——”雨来得真快,转瞬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起初,雨打在房瓦上并不流下来,而是很快被吸收,大树下雨水也很分散。而后,很快地,雨滴飞溅,水光闪闪,成股的雨水从房上淌下来。地面上的水花也多了,成千上万条小溪奔流起来。

风雨交加,电闪雷鸣,雨丝编织了一幅无比宽大的雨帘,宽阔、飘逸,还带着墨绿。真是好造化,大自然太奇妙了,我仿佛听到它的呼吸。

雨停了。村落里很静,万里江山一尘不染。

蓦地,一只小鸟在枝头唱起歌,似乎在抒发浴后的喜悦;一群小鸭子还没尽兴,嘎嘎地呼朋唤友,要到池塘玩个够。村落又向雨前的状态回复。

三、要求:暑期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你可能游览了风景名胜,可能参加了有意义的活动,也可能帮父母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你是不是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呢?先说一说,再写一写,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附:(学生习作)

暑假里的一天,妈妈带我去北京游玩。在北京,我游览了天安门、故宫、博物馆,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游长城。

那天上午,天气晴朗,湿润的空气随着凉风袭来。我们乘坐的汽车,蜿蜒北上,直来到长城脚下。看到了长城,我非常高兴,恨不得一下飞上去。

妈妈买了票,我们登上了长城。站在长城上眺望,蜿蜒的长城像一条巨龙横卧崇山峻岭之中。呀!真是宏伟的工程,真是太漂亮了。远山茫茫,近岭起伏,树木苍翠,田禾茁壮,好一幅美丽的图画。游人如织,啧啧称赞声不绝于耳,花花绿绿的遮阳伞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看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一种钦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多么勤劳智慧啊!

当我游兴正浓时,碰到了一个卖望远镜的,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妈妈说:“万里长城,我们是游不到头的,你望望吧!”拿着望远镜,我看到了遥远的山岭,绵延不绝的万里长城,那远方多么神秘,多么令我神往!

当我们乘坐缆车回来的时候,下起小雨,游人各自举着伞,呀,真美!长城成了彩色的世界。

游大连

暑假里的一天,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到大连旅游。这是一次快乐的旅行,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大连是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旅游景点很多。那天上午,我们随着旅游团到了大连市海洋馆。海洋馆里的鱼可真多啊!有凶猛的大鲨鱼,有二百多岁的大海龟,还有正在睡觉的电鳗,各种鱼类应有尽有。大大小小的飞鱼,在一个大玻璃罐里游来游去,不时飞出水面,让我大饱眼福。会变色的比目鱼,不断变换着色彩,似乎在山石、水草中捉迷藏,使我惊异的眼睛不敢眨一眨。

游览的人很多,人声鼎沸,疑问声和赞叹声不绝于耳。我心里无比高兴,真想变成一条鱼,跟随那些鱼儿们一起游一游。

从海洋馆出来,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动物园。我很喜欢动物,到动物园参观是我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我目睹了勇猛的狮子,矫健的梅花鹿,顽皮的猴子和飞翔的雄鹰。令我没想到的是,这里竟然还有国宝大熊猫。大熊猫憨态可掬,真有意思,有的在呼呼睡大觉,有的在整理自己的毛发,还有的在哄着自己的熊猫宝宝玩耍。动物园里的动物太可爱了,美丽耀眼的孔雀,姿态各异的锦鸡,亭亭玉立的长颈鹿,真是千奇百怪,各领风骚。

中午时分,我们终于尽了游性。带着满怀的好心情,乘上大巴,我们来到了大连港口。不知谁一声吆喝:“走,游轮上吃美餐去!”大家齐刷刷地登上游轮。这儿有很大的餐厅,最有特色的菜是“红烧海龟水煮鱼”。我们又惊又喜,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欣赏着岸边的风景:轻轻的海风,依依的垂柳,海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下午,我们来到德阳购物广场购物。这是一幢金碧辉煌的大楼,十几层呢。里面物品琳琅满目,光彩照人,让人目不暇接。购物的人很多,摩肩接踵,人头攒动,让人惊叹不已。我看到一个滑板车,那可是我早就期盼拥有的啊!妈妈也深知我的心事,看看牌子,又看看价钱,说不错不错。八十九元,买下了。我高兴极了,又蹦又跳,妈妈、爸爸也乐开了花。

上一篇:艺体组学年工作计划下一篇:第七封印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