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课件

2023-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现代散文中的修辞教学

在七年级现代散文的修辞教学中,需要学生从教材中不断积累、丰富修辞知识,形成修辞的运用习惯;并且学生要拥有根据不同情境选择修辞的能力,最终达到七年级现代散文的修辞教学目标。

一、七年级现代散文的修辞特征

散文是最接近真实生活的表达形式,无论写人记事,疑惑写景状物,出发点都在作家的真情实感。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认为:“修辞就是调整或适用语辞”[1],修辞具有修饰的特点。

(一)和谐美、错综美

现代散文的修辞具有和谐美与错综美是指,在一定程度上,散文的语言与诗歌的语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譬如对节奏感的要求,以及语言上所追求的和谐美。除此之外,为了契合文本的格式,散文的语言也注重自由灵活,讲究错综美。正确的使用格式整齐或交错的长短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口语句与书面语句等句式,能更好地体现出散文的和谐美与错综美。

如,教材中常有文本形式看似特殊,但语言却呈现出显著的和谐之美。选文《邓稼先》[2]中开篇有这样四句话“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选文此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十足,并且这样特殊的语言形势下,更加表达了情感的增强与递进,也让读者更能体悟到作者的不满与愤慨。

(二)豐赡美

现代散文修辞的丰赡美是指散文的语言在稳密、平实的基础上,为了艺术化地表现文章的语言美,传递作者的所思所感,往往用陌生化的、灵动的形式去呈现美。灵活、丰富地运用修辞格是散文丰赡美的具体表现。

如,选文《紫藤萝瀑布》中,宗璞展开丰富联想,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格,对紫藤萝瀑布般的花进行出神入化地描摹。描写花瀑,“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用“瀑布”比喻花的丰茂繁盛,整体上给人一种庞大的感官体验,甚至使人身临其境,感受到紫藤萝花不断生长的强大生命力;用“欢笑”“挑逗”将花瀑比作充满朝气、生命力的人,突出花的情趣及灵动之美;用“浅紫色”来形容花的味道,将嗅觉转化为视觉,感官之间的巧妙转化,使得花香仿佛具体可感。巧妙灵活地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格,使得整篇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由内而外的散发丰赡之韵。

二、七年级现代散文修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现代散文的修辞教学需要行之有效的进行,就必须明确其病症之所在。本部分将从修辞内容、修辞分析角度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修辞教学内容有所缺失

就修辞教学而言,大部分师生把对修辞格的辨析作为主要内容,并且将其视为修辞教学中的常规学习活动。部分教师缺乏完备的修辞理论知识,甚至根本无意识地将修辞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中。而就学生学习修辞的态度而言,学习修辞知识的用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除此之外,修辞在语文的学习中可有可无。再就课堂教学的重点而言,往往集中在“背景知识及作者介绍”“作者表达的情感”等方面。修辞的学习并不是散文教学重点,文本中的修辞仅仅是作为理解文本的辅助工具,并无实际意义。以上,这都体现出了师生对修辞概念及其主要内容的不明确。

(二)修辞教学分析角度单一

在修辞教学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缺乏系统的修辞知识,对于修辞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的教师,教学效果仍差强人意。可见,分析修辞的方式方法尤为重要。在教学一线,大部分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很少创新修辞分析方法。长此以往,师生都会缺乏多样化地转化修辞知识的能力。而课堂的修辞分析大多数情况下以课本中的例句为主,教师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辨认修辞格。如果是从未接触过的修辞格,教师则给出其概念,再大量分析例句,整个修辞教学过程形式单一、呆板,毫无趣味性可言。

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修辞学习能力,需要教师进行知识的二次转化,即运用一些方法,转换不同的分析视角,进行多样化、多角度的修辞教学,将自身掌握的修辞知识灵活地转化为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

三、七年级现代散文的修辞教学策略

改进现代散文的修辞教学现状,首先需明确现代散文中的修辞概念,掌握修辞理论知识以及认识到学生学习修辞的价值,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行之有效的修辞教学。

(一)明确修辞教学内容

首先是词语的选择与锤炼。黄伯荣、廖序东版的《现代汉语》中认为,为改变表达中的平淡无奇,提升使用词语的技巧,需从“内容(意义)和形式(声音)两方面着手”去选择和锤炼词语,[3]这为修辞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因而教师在教授现代散文时,要注重修辞分析时对词语的反复推敲与体悟,这样才能更加明确修辞教学的内容。关注意蕴深厚的词语,不仅仅要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本义,更应该让学生学会深层次体悟文本中词语的具体语境意义。但是,词语的选择与锤炼绝不仅仅是修辞教学的全部落脚点。卓有成效的修辞教学,应是在学生对写作背景和课文的内容有了整体感知之后,再联系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明确这一词语所具有的意义是否与它本身所蕴含的意义相同或扩大,从而让学生深入体悟感知作者寄托在这一课文中的情感。

如选文《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课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语句,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此时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是难以拿捏的。从分析修辞角度而言,该问题意在让学生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通过理解词语含义的过程,达到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体味母亲对子女平凡且厚重的爱,触动感恩之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即就是修辞也是作者传递情感的重要渠道,因此修辞教学离不开反复的体悟。

其次是句式间的组织和调配。傅惠钧在《修辞与语文教学》中也提及,当作者“有了明确的修辞旨意,就从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同义类聚系统中选择适当的形式来进行话语组合与话语呈现”,[4]以达到良好的修辞效果。教师引导学生从作者运用句式的角度出发,进入文学作品,探究作者如何调配和组织句式。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应用。

如选文《散步》中,“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该句子中字数相同,形式对称,读起来和谐畅达。或许是作者有意为之,却也达到想要表达的效果——不仅是格式上的和谐,即在意义上,上一代的母子关系与下一代的父子关系也形成了对比,同样一个“我”在母亲眼里是“强壮的”、在儿子眼里是“高大的”。运用这样一个整句,鲜明、显著地呈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文本所承载的深厚情感。

其实在选取修辞教学内容时,除以上词语、句式两个方面,还需考虑其他诸多因素,具体分析,以取得更好地修辞学习效果。

(二)转换修辞分析视角

在明确修辞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选取恰当的修辞教学角度,提高修辞教学效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5]因此,在修辞教学分析中,也需采取了不同的角度进行修辞分析。首先是按现代散文类型的不同分析修辞。将七年级现代散文按照内容和表达方式狭义的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抒情散文,落脚点在于精准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在进行这一类课文的修辞教学时,教师关注多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但需要注意结合具体课文的特点。如在課文《土地的誓言》的教学中,可适当了解作者端木蕻良的写作背景——战争使他被迫流亡关内。在让学生奠定了一定的情感基础后,再将课文诗一般的语言与修辞相结合,品味修辞效果的同时,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真挚情感,达到修辞教学的目的。

议论散文,既能用理说服人,又能用情感动人,结合议论散文情理并茂的特征,把握课文中的修辞知识和教学要求进行修辞教学。如在选文《纪念白求恩》的修辞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理清文本作为议论散文夹叙夹议的思路,即开始叙述白求恩支援医疗队伍的背景,进一步引出共产主义精神的论述,接着从一些叙述中论述白求恩所特有的高尚精神,结尾再以掷地有声,整齐而又灵活的排比句式——“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的精神。文本教学的尾声,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其强有力的修辞语言,即句式特点。修辞的学习使得学生增加对文本说理性这一特点的理解,让学生在行文中受到修辞效果潜移默化的影响与陶冶。

叙事散文,通过反映社会生活、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爱憎情感。在的修辞教学中,教师要在了解散文叙事特点的基础上,再依据各自的单元提示,具体到某一课的教学要求,或是需要把握文章情感基调,或是需要关注行文结构,或是需要掌握文章发展脉络,或是通过具体描写的分析人物特征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因叙事散文篇目在七年级教材所文章,所占篇幅较多,且与修辞相结合的教学需要具体课文具体组织,在此不多作赘述。

其次是按语言风格的异同比较修辞。叶圣陶先生认为修辞教学要随时选取课文中的内容,作“彼此的比较研究”。要引导学生“随时留意自己和他人的语言”,“要比较、要归纳,”,以求更进一步体味其语言的完美境界。[6]在比较中,进一步明确什么样的表达是相对合理的,最终达到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因此现代散文课文实例的比较研究对于修辞的学习有很大益处。

一方面,散文的语言与作者的写作风格息息相关。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散文家语言风格有所把握,明确著名散文家的语言风格。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显著特征就是好用叠字,好打比方;而老舍的语言风格,在于文本语言透露出的北京方言等。[7]另一方面,即便是同一作者,为了达到具体文本中的某一表达效果,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语言风格也有细微差异。总之,作者或用朴实平淡的语言,或用陌生化处理的语言,都是以服务行文整体主旨情感为基,最终使得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得以呈现。

如选文《雨的四季》中“春天的树”“冬日的雪”所用修辞与《春》《济南的冬天》中相应事物所用修辞进行比较;可将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与朱德的《纪念白求恩同志》等进行比较;郑振铎的《猫》与靳以、夏丐尊对“猫”的描写进行比较。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上方向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得出不同作者对同一人、事、物的描写有何异同,感受作者语言风格间的差异,体悟所带来的修辞效果,以及感知作者所传递情感。在比较中得出,不同作品中,即便用相同的修辞方式,对同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但所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人物具体形象也不尽相同。可见,文本的表达主旨不同,修辞所达到的效果也灵活多变。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赏析语句或篇章的修辞时,必须要贯通全文,推敲作者用意,达到修辞的多角度分析。因此,在修辞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寻找使学生高效、快速掌握修辞知识的角度,以此来促进学生修辞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傅惠钧 修辞与语文教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5]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叶圣陶.卷首[J].语文建设,2015(5)

[7]褚连波.老舍文学创作的语言特征解读[J].语文建设,2016(6).

张洁,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

作者:张洁

第2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鸟》教案

《鸟》教学设计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海路中学 秦枭娜

教学目标

1.准确理解文中词语含义,品析、积累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学会用默读、勾画、概括、质疑的方法来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3、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感情。

2.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侧重品味语言,理解内涵。 第二课时侧重鉴赏风格,联读写作。 教学步骤:

一、导 上帝爱鱼

造了许多湖泊和小溪 人也爱鱼

造了许多网鱼的工具

谁能补充下面这句话呢?(配图) 上帝爱鸟

人也爱鸟

过渡语:

是啊,人类爱鸟,却经常无视鸟的渴望与自由„„现在我们就和梁实秋一起走进鸟的世界,倾听鸟语,感受鸟的悲喜。(板书课题)

二、内容概括、初悟情感

1、通过预习,了解了生字难词,现在请你们默读课文。

屏显:默读方法: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

要求: 标清段号,圈点勾画中心句、过渡句、描写鸟的句子及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思考: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我爱鸟)

屏显:用以下句式说话

我(作者)爱鸟,爱它的 。(用文中语句作答) 示例:

我爱鸟,爱它的声音清脆嘹亮、圆润和谐。

3、交流

4、小结:不管是在四川看到自由飞翔的鸟,临风顾盼的鸟,还是笼子里的鸟,寒风中枝头的鸟,豪横无情的鸟,作者开门见山就说(我爱鸟)

(过渡语:一个“爱”字,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文章就是围绕着“爱”的情感来展开的,其字里行间正饱含着“作者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的透辟洞察”。)

三、品词赏句、探究情感

1、过渡语: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字里行间的爱吧!

2、范读第3段,屏显:听读,圈点勾画。 学生点评

我最喜欢这一句:

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排比、比喻的运用,整散结合的句式,让我有身临其境之感。

3、接下来,你们大声朗读

三、四段,请圈点勾画出你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向全班推荐吧!(提示:从动词的运用、修辞手法的巧妙、句式的灵活等入手)

预设1: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烂的花彩。

作者观察细致,运用排比修辞,显得鸟儿的种类繁多。 预设2:“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写出鸟儿的身体比例匀称。作者生动地表现了鸟美妙的体形,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预设3: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

“刺”字的运用,强烈地表现出的“我”的喜悦。比拟

预设4: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的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

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脚,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的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运用长短句结合,动静结合的方法向我们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预设5: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

顶真的修辞

预设6: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 整散结合

4、小结:

同学们的发言太精彩了,梁实秋的语言太精致了,长短句结合,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妙用,PPT形成了一种舒缓自如的韵味。接下来,我们一起舒缓自如地美读第四段,把文字中的爱传递出来吧。

5、配乐齐读第四段

四:深化阅读、明晰情感

1、通过前面的语言品味,我们深深感受到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但梁实秋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大师,他可能想表达的远不止这一些?先一起来读读他的介绍。

梁实秋(1903--1987),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翻译家。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其代表作《雅舍小品》风行全世界,既博且雅,一派从容,令人在最短时间内去体会人生、参悟智慧。

那我们一起想一想,作者在表达对鸟的喜爱的同时,是否另有深意。

2、刚刚默读时我们找出了作者表达情感的句子,(屏显) 凸显:鸟并不永久地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 先做个小练习 从课文中找出屏幕显示上的两组词语:

A:羽翮不整

抟扶摇而直上 撞头碰壁 B:跼蹐缩缩

战栗抖擞

孤苦伶仃

请选择A或B组,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鸟的悲苦。(小组合作)

预设1:让我听到了被囚笼中,绝望孤寂的鸟,

预设2:我听到了一只跼蹐缩缩在冰雪中冻死的鸟、一只孤苦伶仃在寒风中觅食的鸟。

小结:对这三种鸟,作者为鸟的悲惨遭遇而悲苦,恰恰是出于对鸟的爱啊!

(板书:喜爱着鸟的可爱

悲苦着鸟的悲苦)

3、同样是爱鸟,别人是怎么做的?

小结:真正的爱应该给它自由,应该放飞它,给它自由翱翔的空间!

4、作者仅仅是在说“鸟”吗,他也是在说人吧?

读“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悲鸟到悲人

小结:真正的爱是尊重鸟及动物、人乃至一切生命、善待一切生命!

五:总结全文:

真正的爱是单纯的,喜爱着鸟的可爱,悲苦着鸟的悲苦。 真正的爱应该给它自由,应该放飞它,给它自由翱翔的空间!

真正的爱是尊重鸟及动物、人乃至一切生命、善待一切生命! 六:拓展,思维小练笔

作者爱鸟,爱其喜亦痛其悲,爱的真切,爱出自己的真性情。写鸟也是写现实人生的思索。同学们由生活中所爱的物的变化中是否也能用一段文字来表达自己独到的爱与思索呢?

提示:原野上那曾经随处可见的开的热烈的花,有一天蓦然发现这景象已经是难得一见了„„

第3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7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为适应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本册教材面向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切实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开发性的特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目前采用的是人教版新版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板块。这样就能使语文的学习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就整合在了一起。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习活动。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进初中,还不太适应新课标教材,加之初中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学起来较吃力,而且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因此这学期的教学任务艰巨,需花费大量心血。所以,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主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要求: 知识能力目标

1、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人文素质目标 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教学重难点: 要求学生掌握七年级上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学习本册书上课文,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食指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途径与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给予必要的入学教育,明确学习要求,进行方法指导,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学语文,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开始美丽语文的快乐之旅。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6、引导、鼓励学生阅读可能多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7、早自习安排学生背诵必背内容,或预习课文。

8、每天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写字作业。

六、优生辅导计划: 学校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在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优生的培养,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这里所讲的优生,既指各方面或多方面优秀的学生,又可以是仅某一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结合具体实际,特提出我的几点思考: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明确“人才”的真正含义,明确优生对一个学校所产生的各种效应,重视优生,主动自觉地培养优生。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社会不仅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还需要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通才”。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想成才,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成才。努力实践“三让一树”,即“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树文明校风”。

2、抓好课堂教学,发展优生优势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理所当然,优生培养的主渠道也是在课堂。因此,要重视课

第4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

商南县初级中学 江 敏

参加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对新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新教材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崭新的教育观念,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一、认真学习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新课改指导思想。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先把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读课后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二、改变传统角色,优化教学效果。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三、丰富教学形式,营造良好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要善于利用校内、家庭、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提出学习要求,如:每周要背诵并默写“课外古诗词背诵”其中的一首,一学期内要阅读完“名著导读”作品,并写好读书心得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全面落实新课改精神,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积极实践。今后,还需要不断地反复地学习—实践—反思—调整,摸索出真正适应新课标要求,也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努力提升教学工作质量。

第5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

《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作为线索,描绘出了一幅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作者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年龄小,阅读能力不是很强,特别是对写景抒情的散文,往往缺乏深刻的体会,理解不到作者的情感。我打算从朗读入手,利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朗读竞赛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不断的“读”中逐步加深对“美”的体验,逐步感受春天带给人们的奋发向上的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感情脉络;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质疑讨论 点拨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积累重点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当秋叶飘落的时候,当白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

你学过哪些有关“春天”的诗歌呢?请大声朗读出来,让大家共享,好吗?(学生朗读,教师解析。)

今天让我们学习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起领略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的。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省东海县人。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继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教师的时期。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次年回国,仍至清华大学任教授。 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

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该年12月病逝于北平。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配乐),并思考问题:

朗读要求:① 读音正确 ,声音洪亮。② 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③ 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① 读一读,写一写。

朗润(rùn)

酝酿(niàng)

黄晕(yùn)

宛转(zhuǎn) 嘹(liáo)亮水涨(zhang)

抖擞(dǒusǒu)精神 应和(hâ )

薄(bó)烟

黄晕(yùn)捉迷藏(cáng )

宛转(wǎnzhuan)

散(sàn)在草丛里

嘹(liáo)亮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赶趟儿 :凑热闹。

朗润:明亮润泽。课文中指山形清晰,山色润泽。

抖擞:振作

酝酿: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伙伴。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写作:婉转。

嘹亮:声音清脆响亮。

黄晕:昏黄不明亮。

静默:宁静沉默;不发出声音。

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比喻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② 思考:课文分为哪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是盼望春的到来。(盼春)

第二部分(2~7)具体描绘春天到来时自然的不同景物。(绘春)

第三部分(8~10)写的是作者赞美春天。 (颂春)

教师小结:朱自清先生以急切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来;然后又用细腻的彩笔描绘春天的美景;最后,最后他又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其中:

“盼春”是本文的开端,作者满怀期待与喜悦,采用拟人化手法,描绘春天在“东风”吹拂下姗姗来到人间。

“绘春”主要是作者全面而精细地观察和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自然景物的变化,写得生动有趣。

“颂春”是本文的结尾部分,以三个比喻揭示春天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深化题旨,归结全文。

③ 文章的重点是第二部分“绘春”。作者以充满诗意的语言,精心选择了最具春天特征的几个具体画面,形象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谁来说说共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图画?你能分别为它们取个名字吗?

六幅图画:

第2自然段是春归图。第3自然段是春草图。 第4自然段是春花图。第5自然段是春风图。

第6自然段是春雨图。第7自然段是迎春图。

点拨:这几幅图画为我们描绘出了浓郁的春色。每幅图画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描写角度都不同,但都抓住了它们各自的特点,融入另外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堂小结】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准确、生动地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春》 【板书设计】

盼春(1):急切

总写(2)春草图(3)

绘春(2-7)

春花图(4)

细腻描绘

春风图(5)

春雨图(6)

迎春图(7)

颂春(8-10):

新、美、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文中优美的句子,增强学生对文字的美的感受力;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分析与学习; 【教学难点】

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形象的描写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作者用细腻的文笔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如诗如歌的初春:春草争绿,花木争荣,轻风拂面,春雨稀疏,这美妙的春景中的人们也容光焕发,精神抖擞,高兴地迎接春的到来。无论在概述春山,春水等诸多图景,还是具体描绘草、花、风、雨等景致,作者可感可触的描摹和恰到好处的修辞手法,均为文章增色不少!

本节课让我们来分析这文字的魅力。

二、赏析课文,合作探究。

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节(总写春回大地)为例,指导学生品读的方法。

1、简析“盼春”。

①春天来了没有?(通过“近”字可以看出春天还没有来) ②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盼望着”) ③为什么叠用“盼望着”?(作者心情急切)

④这一小节有两个词“着”和“了”构成了四个词尾,有什么作用?

(给人柔和的感觉)

2、分析全文第二自然段。

①接下来作者就用了比较多的笔墨来描绘春天的美景。从哪儿可以看出是总写呢?(“一切”)

②在这一小节里,作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词语来描述他们?

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阳的脸”来总写春回大地。分别用“朗润”、“涨”、“红”来描述他们。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朗润”、“涨”、“红”的特点。朗润是明朗润泽的意思,因为阳光照在上面,明亮起来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后,所以水“涨”起来了。“红”字不仅写出了太阳的颜色,也写出了太阳的温暖。同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两幅画面的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

小结:作者在这一小节中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点,写出了春天的总体景色,然后又选取了五幅画面来具体描绘春天的美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3、学生品读、揣摩语言

在教师教给学生方法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五幅图画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画,并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然后说明理由。

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采取分组合作的方法,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同学之间讨论交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仔细品味语言,使“教”与“学”均置身于作品所设置的意境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以“读”促“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性学习。

4、 春草图(第3自然段)

① 第3段共四个句子,各是从什么角度描绘春草的?

明确:第1句是从“点”上描绘,第2句是从“面”上描绘,第3句写孩子们的游戏,侧面写春草带给人的欢乐,第4句以风衬草,从感受的角度表现春草的可爱。(由点到面,由近及远,从正面到侧面。) ② 这一段用词非常准确。试举例说明。

明确:

A、“偷偷”,这里是悄悄地、不知不觉的意思。表现出小草在春的催发下,在人们难以察觉的情况下,不生不响的生长状态;

B、“钻”表现出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儿,写出了小草的生命力的顽强。

C、“嫩嫩的”表现出质地柔软,“绿绿的”写出了颜色的鲜艳。

D、“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采用反复的修辞方法,以口语化的词语使人似乎看到春草遍地萌发的旺盛长势,感到春草的勃勃 生机。

E、写人的动作“坐、躺、滚、踢、跑、捉”,抓住了儿童最喜爱的,而且是适宜于草地上开展的几种活动来写。写儿童的活动实际上是写草对儿童的吸引力,突出草这一中心。写儿童的天真活泼,欢声笑语又给草地增添了生活气息,使大自然充满生机。用了“坐”“躺”“打滚”“踢”“赛跑”“捉迷藏”等动词。侧面表现春草带给人的欢乐。

F、“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借风衬草,照应开头“东风来了”,又为下文铺垫,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③ 这一段在写景的层次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一段在写景的层次上也很有特点。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的手法,第二句由近及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出春草生机勃勃的特点;然后侧面写,第

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感受,充满活力。

5、春花图(第4自然段)

① 讨论作者是按什么层次描写春花的。

明确:在写景的层次上:由树上到花下到遍地,从高到低地描写春花的。同时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相结合。

② 如果不写“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花争艳、生机盎然的热闹景象。

③“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明确:不能颠倒。因为这三种颜色是和上句桃树、杏树、梨树的花的色彩一一对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鲜明。 ④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树上”的花的?

明确: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仿佛”一词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⑤ “闹”改为“飞”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因为“闹”字中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喧闹沸腾的景象;如果用“飞”字,则无声无息,只能表现飞时的形态,而不能表现声响和景象。

⑥ 写“花下”只写了蜜蜂和蝴蝶,这与写花有什么关系?

明确:写“花下”的蜂闹蝶舞是侧面表现花儿的多、艳、甜。 ⑦ “遍地”和“杂样儿”从什么角度写野花?

明确:“遍地”写野花的数量多,“杂样儿”写野花的种类丰富。 ⑧ 体会“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的妙处。

明确:这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这里没有明写阳光和风,但已寓于描写之中了。因为有阳光,野花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亮;因为“风轻悄悄的”,野花摇摇摆摆,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又互补: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不能照应“遍地”,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两者一结合,真把野花写活了。

6、春风图(第5自然段)

① 春风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作者是从哪几个感官角度把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的?

明确:借助其他事物,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写春风。

※ 解说:六种感官角度:触觉、嗅觉、听觉、味觉、视觉、感觉。

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首先从触觉方面,作者引用诗句,又打一比方,让人感觉到春风是温暖的。然后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仿佛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接下来写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和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从听觉的角度来写,仿佛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这些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曲非常动听的春天的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风是无形的,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② 引用志南和尚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是一种修辞。“吹面不寒”写春风的温暖;“杨柳风”(拂动杨柳的风)写春风的柔和。

③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出了春风什么特点?

明确:采用比喻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④ 春风本身是无味的,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春风的味儿的呢?

明确:作者写了风里带来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再“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这就化无味为有味了,而这些味道都是春天所特有的。

⑤ 这些味儿和前文的“春草图”“春花图”有没有关系?

明确:“青草味儿”照应了“春草图”,各种花的香照应了“春花图”。风里带来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总的是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芳香。

⑥ 春风“轻悄悄的”,本身也没有什么声响,作者是怎样化无声为有声的?

明确:作者写了春天里特有的几种声响——清脆、宛转的鸟的歌声,轻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

7、春雨图(第6自然段) ①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表现了春雨的哪些特点?

明确:牛毛、花针、细丝都有细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个性特点——牛毛多而细密,花针亮而闪烁,细丝柔而绵长。所以,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

② 体会“斜”“织”“全”“笼”所表现的内容。

明确:“斜”“斜”字写出了雨的轻盈,同时又暗写了“轻悄悄”的“春风”。 “织”照应了“像细丝”的比喻,“全”表现了开阔的视野,“笼”准确地写出“薄烟”的情状。

③ 为什么树叶儿会“绿得发亮”,小草儿会“青得逼你的眼”?

明确:经雨一洗,灰尘没有了,又沾了迷蒙的细雨滴,色彩更艳。一个“逼”字让我们感到被雨水清洗后的小草,把青色送到了我们的眼中。

④ 体会“静默”二字所表现的境界。

明确:用拟人笔法传神地写出了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把人引入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⑤ 这段在写景的层次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段在写景的层次上由物及人,由近到远,由静到动,一幅充满诗情的江南春雨图,流露出作者的对春雨的喜爱。

◎ 总结以上四幅图画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及语言中所蕴涵的感情。

以上四幅图画,从四个侧面描绘了春景的美,字里行间到处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就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写景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因此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是写景散文的共同特征。

8、迎春图(第7自然段)

①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表示的意思。

明确:“城里乡下”说范围的广阔,“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老老小小”表年龄之全。

② “也赶趟儿似的”的“也”照应前文何处?这里的“赶趟儿” 是什么意思?

明确:这里的“也”照应前文“春花图”中花的“赶趟儿”。前文的“赶趟儿”写百花争春,这里的“赶趟儿”写人在争春。 ③ 一年之计在于春”句有什么含义?

明确:写春天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④ 讨论“迎春图”和前四幅图画的关系。

明确:这幅图画由景及人,颂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精神。

⑤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如果写成“舒活筋骨,抖擞精神”,读起来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一种写法读起来给人以动感,后一种写法读起来使人觉得呆板。

解说:全篇用叠字17处。叠字的运用,可以放慢句子的节奏,造成舒缓亲切的语气,也可以使书面语尽量向口语靠拢,使书面语更平易、自然、顺畅;更重要的是,叠字的恰当运用,可以更准确地描绘形象。如用“嫩嫩的”写小草的质感,用“绿绿的”写小草的颜色,用摹声词“嗡嗡”表现成千成百的蜜蜂飞舞的景象,都极生动逼真。同时读起来,还可以产生独特的韵味。试读这一句:“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开头“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连用四个叠字,与“城里乡下”两个对偶词组结合在一起,造成有规律的三组六顿,读起来自然形成欢快的调子。在两个散句之后,再次出现两个重叠词:“舒活舒活”、“抖擞抖擞”,在构词法上又有变化,由AABB式变为ABAB式,顿时产生一种运动的力感。

9、简析本文最后一部分。(8~10自然段) ① 三个比喻句抓住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明确:“刚落地的娃娃”表现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的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② 这三个比喻句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写到“姑娘”再写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成长的进程,排列有序,不能颠倒。

※ 解说1:这一部分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这个结尾正是对五幅春景图含义的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 解说2:三个比喻句和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两者都赞美春天有不可遏制的生命力,它给予人们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辛勤劳作的力量,因而人们要抓紧这大好春光,抓紧生命的春天,认真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获取丰收。但三个比喻句着重用美好的形象感染,而“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则着重从思想上启迪。

※ 解说3:三个比喻句和前文有什么联系?

(1) 娃娃新。因为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① 刚睡醒张开眼是新,山朗润、水涨起、太阳红都是新。

② 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树上的、草丛里的花儿是新的。

③ 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儿,甚至空气、鸟鸣、牧曲满是新的。

④春天的一切,整个春天都是新的。

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目的既是让人们为娃娃的成长辛勤劳动。又是为了让人们从娃娃身上,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2) 春姑娘美。喜欢春姑娘的美:

① 园子里、田野里满是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小草,给人一种轻盈、舒适的美。

② 树上的桃红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层次分明,参差错落,是一种匀称、和谐的美。

③花丛中嗡嗡的蜜蜂和飞来飞去的蜂蝶,絮花嫩叶中的鸟儿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欢欢乐乐,舒舒畅畅,给全种愉悦的美。

④细雨、薄烟笼罩下的村庄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诗情画意般的很美很美。

⑤蓝天上放飞的风筝,悠悠扬扬的,激发人们无尽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3) 青年健壮。

① 一个“张”字,不仅仅指苏醒,“朗润”“涨”“红”等字词,也不仅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阳的变化,更是指在春风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

② 一个“钻”字,更是春天充满活力的高度体现。因为这个“钻”字,田园绿了,诱得人们在上面尽情地玩耍,诱得人们也充满了活力。

③ 一个“让”,一个“闹”,一个“眨”,花儿竟相开放,蜂蝶竞相追逐,热热闹闹的景象令人惊讶不已。花、草、生物都人性化了,这就是春天,这就是充满活力的春天!

④ 即使是在薄烟般的细雨笼罩下,树叶仍绿得发亮,小草仍青得逼眼,勃勃的生命力真教你无法抵御。即使是在上灯的傍晚,那点点黄晕的灯光,也闪射出无法抵御的光芒。春天,就是具有这么一股永恒的魅力!因而,朦朦细雨之中撑伞的、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劳作,这种执著、这种精神,让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御的巨大力量。于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涌出户外,拥抱春天,放飞希望。于是,舒活筋骨,抖擞精神,“一年之计在于春”,所有的工夫为的都是所有的希望。于是,人们簇拥着春天,挽着春天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去憧憬美好的生活。去实现美好的希望。去建设美好的未来。去奋斗、去追求、去创造。 【课堂小结】

本文的写作特点——借景抒情。

作者为什么能将春天描绘得如此美丽呢?首先要有细致的观察,并且善于积累语言,然后由感而发,才能够恰当的表达出来:奋斗、追求、创造,是春天赋予人们的神圣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获,希望才会美好,未来才会辉煌。所以,我们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为人生、为理想而不懈奋斗。千万不要“雄心万丈,躺在床上”。 【作业布置】

请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多角度地描写事物。 【板书设计】 春

春草图(3)

绘春(2-7)

春花图(4)

细腻描绘

春风图(5)

春雨图(6)

迎春图(7)

娃娃新(新) 春姑娘美(美) 青年健壮(力) 赞美春天 奋发向上

第6篇:部编版 七年级上 语文教案 散步

6

散步

精彩开篇词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朝露,一只递给晚霞;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过去,一只递给未来;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早春,一只递给金秋;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孩子,一只递给老人。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厚感情。

2.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到温馨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读准下面这些加点字的读音。

散步(sàn)

熬(áo)

咕咕(gū)

分歧(qí)

霎时(shà)

粼粼(lín)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3.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年生,重庆人。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著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把握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的语气和平稳的语调,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并思考下列问题。

1.散步的地点在哪?哪个季节?哪些人物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

【交流点拨】散步的地点是:田野;散步的季节是:初春;散步的人物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散步的过程发生了分歧。

2.分歧是怎样产生的?

【交流点拨】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3.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交流点拨】“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走大路。母亲固然听儿子的,但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下,更爱孙子,“变了主意”走小路。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4.在解决分歧的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研讨中对每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并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注意品评,读出感情。

【交流点拨】(1)可以说每个人做得都好,因为“我”:孝顺善良;母亲:慈爱亲切;妻子:温柔贤惠;儿子:聪明乖巧。

(2)家庭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力的大小,他们之间好像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链,那是因为有亲情。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出这种永恒的情感,阐释了一个重大主题——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

5.在解决分歧时“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交流点拨】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文章告诉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所以“我”感到中年人的责任重大。

6.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对于“我”和妻子来说,背起来应该很轻松,可为什么我们都走得很慢很仔细?

【交流点拨】“我们”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小孩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7.这是怎样的一家人?

【交流点拨】互敬互爱、温馨幸福、融洽和谐、尊老爱幼。

(二)深层探究

1.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交流点拨】这句话表达了文章主旨。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为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2.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交流点拨】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一处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出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即:对家庭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和重视。

3.作者选取“散步”这个生活的一角,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逐步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和睦、互敬互爱的关系。那么作者是怎样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出深意的呢?

【交流点拨】通过散步,体现美好的家庭生活,写一家人的互敬互爱。“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我小时候是一个乖孩子,很听母亲的话;母亲现在老了,而我已到中年,母亲很尊重我。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充满骨肉之情。“我的母亲老了……她总是听我的。”母亲老了,尊重我的选择;儿子还小,习惯听我的话;妻子呢?在外面往往听从我的意见。一家人互敬互爱,非常和谐。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祖孙三代的感情。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大路平坦,方便老人,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尊敬。母亲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小路崎岖,孩子感兴趣。母亲慈祥,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意,反映了老母亲对孙子的爱护。

(三)语言品析

1.写景的句子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交流点拨】这段文字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表现出勃勃的生机,同时也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心情。

(2)她的眼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交流点拨】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2.传情的句子(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师生适时点评)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交流点拨】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正因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由此可以明白,表现什么样的情态,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交流点拨】比得多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3.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交流点拨】(1)有的浓,有的淡。

(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3)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4)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5)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6)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7)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作用:语言精美,两两对称,整齐和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4.含义深刻的语句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交流点拨】“我”是家庭主脑,如果处理不好母亲、儿子两者间的“分歧”,会影响家庭和谐。“我”把这种“分歧”的处理看得很重,可见“我”对家庭的重大责任感,表达了“我”对母亲、儿子两人浓浓的亲情。

【小结】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美点,引导学生学会寻找“美”的感觉、表达“美”的感受、增强“美”的判断、注重“美”的咀嚼,以此帮助学生养成一种阅读习惯,拓宽学生观察课文的角度与视点。同时指导学生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样的语言,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要的只是一份朴实自然,一份真情的流露。

(四)写作技巧

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有怎样的作用?

【交流点拨】生甲:以小见大,小题大做,大词小用。文章以平常事来探讨家庭伦理中的大原则,中年人在家庭中的作用,由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行为到原则,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几处大词小用更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的匠心。

生乙: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写法。母亲不愿散步却让“我”劝出来了,大小路的分歧及其解决——“我”决定走大路,母亲却改变了主意。亲情、伦理、人性的亮丽之光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得熠熠生辉。

生丙:语言平易朴实却生动活泼,内涵丰富,音韵铿锵。全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更无令人费解的句子。不少句子充满着生活的情趣,表现了家庭的幸福和温馨,不少句子言微意远,意在言外,含义丰富。句式的整齐与错杂,语意的对称和反衬,似乎都是信手拈来,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

四、板书设计

开篇点题:写一家人一同在田野上散步

散步

散步路上

环境情趣

化解分歧——表现亲情

五、拓展延伸

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和同学们分享。

【交流】把遥控器交给爷爷奶奶;主动将台调到戏曲节目频道。

第7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驿路梨花》教案

14.驿路梨花

教学目的

1.学习本篇顺叙故事波澜起伏、运用插叙表明原委和间接描写物的写作方法。 2.体会本篇巧妙标题的深刻含意。 3.学习优秀人物的向雷锋学习。 教学设想

本篇不是从解放军盖起小屋,梨花姑娘照料小屋写起顺叙出十多年的时间跨度、直接描写解放军和梨花姑娘。而是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按‚我们‛宿在小屋的得解饥疲和见闻顺序,组织材料,结构篇章,间接描写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叙中融情,叙后抒情,抒情结尾;其中两段具有插叙作用的人物语言,表明小屋的建造者和照料者,并在叙写所见所闻当中,先设置出一个悬念,穿插两个误会,步步深化悬念,最后彻底解开悬念;从而体现出了作者构思谋篇的匠心,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回环递进的结构形式,有力地表达了赞美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心灵纯美的主题。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艺术形式的表现力量,达到教学目的。

本篇以‚驿路梨花‛为题,一语双关,譬喻恰切,形象鲜明,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在分析作品基础上体会标题含意,培养鉴赏能力。 本篇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梗概,理清篇章结构,分析梨树林中发现小屋。 教学过程

1.由新单元教学的开始,引出《驿路梨花》(板书课题)。

2.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提示,初步了解本篇;参看注释阅读课文,理解词义、句意、全文大意。 3.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驿:yi 蔑miè 陋 lòu 撵 niǎn 麂jǐ 葺qì 4.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读音准确,缓急得当。

5.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梗概,理清篇章结构。

(1)本篇的核心事物是什么?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是什么人?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篇的核心事物是小屋,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人物是‚我们‛。

(2)依据‚我们‛的行止和见闻,本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主要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主要写‚我们‛在梨树林中发现小屋;第二部分从‚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到‚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主要写小屋帮助‚我们‛解除了饥饿疲劳;第三部分,从‚正说着‛到‚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主要写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第四部分,从‚第二天早上‛到‚常来照管这小茅屋‛’,主要写梨花之妹讲出小屋的来历;第五部分,从‚我望着这群‛到篇末,热情赞美,结束全篇。 6.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部分(板书:梨树林中发现小屋)。 (l)本篇开篇怎样写出了什么?写这些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篇开篇从‚我们‛的视觉,用一个感叹句振起,描写山峦。‚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挨‛、‚延伸‛、‚消失‛三个动词,由近及远,描写出山峦层叠,一望无际。‚迷茫的暮色‛,又表明、我们‛行进山中已经到了傍晚时候。这样描写山峦,表明时间,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小屋的出现作好铺垫(板书:山峦层叠日暮作好铺垫)。 (2)‚我们‛在发现梨树林中小屋前的情况怎样?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我们‛在发现梨树林中小屋前,行走在人迹很少的深山密林当中,天色已晚,担心‚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板书:山陡人稀天晚担心露宿)。

(3)‚我们‛看到梨花时的心情怎样? 一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余‚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表现出意外看到梨花的惊起动情。‚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梨花使‚我们‛产生了希望。 ‚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

暗的梨树林里走着……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进一步描写出梨树林中的如画境界,表现了‚我们‛满怀希望在林中寻找人家的心情(板书:意外看到梨花产生希望)。 (4)‚我们‛首先看到了小屋的什么情况?产生了什么疑问?这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我们‛首先看到小屋‚没有灯也没有人声‛,不禁产生了‚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的疑问,设置出了一个悬念(板书:小屋无灯无人设出悬念)。 布置作业

进一步体会第一部分的表现作用,预习后文,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小屋的帮助解决饥饿疲劳,悬念的步步深化,两个误会的穿插和最后彻底解开悬念,抒情结尾的作用。 教学过程

1.由分析过的第一部分,引到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板书:小屋助解饥饿疲劳)。

’(l)‚我们‛接着看到了小屋的什么情况?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我们‛看到:‚门是从外面扣着的‛,屋内‚火塘里的灰是冷的‛,小屋‚好多天没人住过了‛;门板上写着‚请进‛,屋内大竹筒里装满了水,并且用几行‚粗大的字‛告诉来人‚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表现出小屋主人专诚热情地帮助行路的人,准备得非常周到(板书:屋主专诚热情准备周到)。

(2)小说写出‚我们‛在小屋中的什么情况?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小说写出‚我们‛在小屋中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表现出并不在屋的屋主帮助素不相识的‚我们‛解除了旅途当中的疲劳和饥饿,帮助了深山行路的人(板书:助解旅途饥疲帮助路人)。

(3)饱暖以后,‚我们‛都非常感激屋主,哦‛和老余的对话有什么表现力量?这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两人猜测起了屋主是干什么的,既表现出对这家主人的感激之深,又在行文上照应前文设出的悬念;‚可能‛,语气并不肯定,实又深化了前设的悬念(板书:猜测屋主职业深化悬念)。 2.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板书:老人述说屋主名叫梨花)。

(l)瑶族老人进屋后,‚我‛和老余的反应具有什么表现力量?老人的反应表明了什么?这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我‛和老余在老人进屋后的反应:‚主人‛回来了、我

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一心以为老人就是主人,‚同时抓住‛、‚抢着说‛,表现出急切要向主人道谢的感激心情。老人说‚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表明了把他当作主人是个误会。写出这个误会,既构成了曲折生动的情节,又在行文上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 ‚我不是主人‛,谁是主人呢?再次深化了悬念(板书:误认小屋主人 再深悬念)。

(2)老人述说了自己曾经打扰小屋,终于打听出小屋主人是对面山头上‚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这段语言在叙述故事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表现力量?在行文上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段语言具有插叙故事的作用,表现出小屋帮助了很多行路的人,意义重大;终于打听出小屋主人名叫梨花,既表现了老人非常感激小屋主人的心情,又在行文上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似乎已经解开了这个悬念(板书:说出屋主名字似解悬念)。

(3)小说写出‚我‛在这天夜里什么样的梦境?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写出‚我‛在梨树中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环境是多么美好;‚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美好的环境烘托出梨花姑娘,自然界的梨花衬托着梨花姑娘,表现出梨花姑娘的无限美丽。情深才会成梦,这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描写,表现了‚我‛ 对她的衷心赞美(板书:梦见梨花姑娘 衷心赞美)

3.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板书:梨花之妹说明小屋来历)。

(1)小说怎样写出梨花之妹的出现和什么样的出现情景? 写这些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是结合着‚我‛和瑶族老人的误认,写出梨花之妹的出现的。‚我们正在劳动,突然从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听这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的‚我‛,马上想到‚她一定是梨花‛;老人更‚立即走到她们面前‛,弯腰行礼致谢,感谢她们盖了这间小屋;‚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说:‚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哈尼小姑娘的出现,再次发生了一个误会(板书:哈尼姑娘出现再生误会)。写出这个误会的发生和解开,又在行文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小姑娘讲出盖房人是解放军,但解放军为什么在这里盖房子?为什么传说梨花姑娘是小屋主人?为头的小姑娘是否就是梨花?这就在讲出了盖房的是什么人的同时,又生出了新的悬念(板书:讲出盖房之人又生悬念)。

(Z)小说怎样彻底解开了悬念?这样安排具有什么样的表现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是由小姑娘说明原委的语言,彻底解开思念的。这段具有插叙作用的人物语言表明:原来是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林中过夜淋了雨,‚为了方便过路人‛,次晨砍树割草盖起了小屋;梨花看到很受感动,就经常照料小屋;梨花出嫁以后,她的妹妹继续照料小屋。这就沏底解开了悬念,盖造小屋的解放军,照料小屋的梨花和哈尼小姑娘,都是小屋的主人(板书:姑娘说明原委解开悬念)。

这样几经曲折,最后解开悬念,并由梨花之间引出解放军‚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之答,既表现出解放军在学习雷锋,又表现出哈尼小姑娘在解放军的影响下也在学习雷锋;更在文中写出‚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梨花之妹在讲述小屋的来历时,又先说明那是‚十多年前‛发生的事;这就表明了学习雷锋的人甚多,而且经久不衰。

4引导学生分析第五部分(板书:热情赞美结束全篇)。 小说怎样结束全篇?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是从姑娘和梨花并提、引用诗句结束全篇的。‚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洁白的梨花‛并提,互相辉映,以梨花衬托小姑娘,赞美学习雷锋、照料小屋、帮助路人的小姑娘,宛如洁白的梨花,心灵纯真美好(板书:梨花衬托姑娘心灵纯美)。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结尾, 既照应题目,更表明‚处处‛都有这样美如梨花、助人为乐的小姑娘,学习雷锋之花开遍了神州大地,大大开拓了作品 的境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板书:引句开拓境界深化主题)。 5.引导学生分析本篇叙述故事、结构篇章的特点和表现 作用。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体会到本篇叙述故事、结构篇章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篇不是按事件发生的顺序从解放军盖起、梨花照料小屋写起,顺叙出十多年的时间跨度,而是集中在现在的一个夜晚和早晨,在顺叙‚我们‛宿在小屋的得解饥疲和所见所闻当中,运用两段插叙文字表明过去的盖起和照料小屋。通篇扣住小屋主人是什么人这个故事核心,先设悬念,穿插两个误会,三次深化悬念,最后才彻底解开悬念。从而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回环递进的结构形式,突出了赞美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心灵纯美的主题(板书:故事情节波澜起 伏结构形式回环递进突出主题)。

6.引导学生分析本篇间接描写人物的效果。

本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动。这运用了什么写人方法?本篇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篇对解放军和梨花姑娘,运用了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把作品的现在时间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插叙过去的事件,大大节省了篇幅,构成了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表达作品的主题。

7.引导学生体会本篇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联系作品来体会,本篇标题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篇标题为‚驿路梨花‛:一语双关,既写小屋外边的自然界的梨花,更写小屋主人梨花姑娘;譬喻恰切,以洁白美丽的梨花喻写出梨花姑娘的鲜明形象、纯美心灵;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以自然界梨花的美化环境象征出梨花姑娘的帮助路人。 8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缓急轻重得当,读出感情色彩。 布置作业

进一步体会本篇叙述故事、结构篇章的特点和作用。 板书设计 驿路梨花 梨树林中发现小屋 山峦层叠日暮作好铺垫 山陡人稀天晚担心露宿 意外看到梨花产生希望 小屋无灯无人设出悬念 小屋助解饥饿疲劳 屋主专诚热情准备周到 助解旅途饥疲帮助路人 猜测屋主职业深化悬念 老人述说屋主名叫梨花 误认小屋主人再深悬念 说出屋主名字似解悬念 梦见梨花姑娘衷心赞美 梨花之妹说明小屋来历 哈尼姑娘出现再生误会 讲出盖房之人又生悬念 姑娘说明原委解开悬念 热情赞美结束全篇 梨花衬托姑娘心灵纯美 引句开拓境界深化主题 故事情节波澜起伏 结构形式回环递进 突出主题 教后反思:

上一篇:政府机关实习下一篇:街道食品安全宣传活动